多巴胺分泌
」愛吃零食改不了?營養師揭背後原因 5方法對症下藥
許多人會在閒暇之餘吃零食,尤其是下午的時候,對此,營養師就指出,「吃零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種消遣活動」,營養師也將想吃零食的慾望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整天不停地吃零食,另一種則是白天能夠自律,但到了晚上卻無法控制。這兩種行為的根本原因相似,只需進行一些簡單的生活調整,就能有效改善。根據《每日電訊報》的報導,營養師兼心理治療師、倫敦食物治療診所創始人卡加莫(Uxshely Carcamo)指出,這種不需要卻無法控制的零食行為「非常常見」。她解釋,這種習慣通常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整天不停地吃零食,另一種則是白天能夠自律,但到了晚上卻無法控制。營養師說明,這兩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往往相似,並且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調整來解決。以下是無法停止吃零食的五大原因以及應對方法。吃得不夠如果經常在兩餐之間感到飢餓並吃零食,問題可能出在正餐吃得太少。卡爾卡莫指出,許多客戶認為自己吃得太多,實際上卻是正餐攝入不足,導致飢餓感在兩餐之間出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卡爾卡莫建議在正餐中加入更多蛋白質和健康脂肪,這將有助於保持飽腹感,並減少對零食的需求。此外,增加天然、未加工食物的攝取,特別是富含纖維的水果、蔬菜和緩釋碳水化合物如紅薯和燕麥,有助於穩定能量水平。睡得不夠睡眠不足會增加飢餓激素胃飢餓素的分泌,促使在白天攝取更多食物。研究顯示,僅僅一晚的睡眠不足就可能導致飢餓激素水平上升22%,進而增加零食攝入量。卡爾卡莫建議改善睡眠品質,通過關閉電子設備和避免下午時候攝取咖啡因來促進良好的睡眠習慣。良好的睡眠不僅可以幫助避免夜間的零食誘惑,還能改善整體健康。感到無聊無聊是吃零食的常見誘因。研究表明,當民眾看「無聊」的節目時,往往會吃更多的零食。卡爾卡莫建議,轉移注意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編織、畫畫、寫日記或聽有聲書,都可以幫助分散注意力,避免無意識地吃零食。此外,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也是關鍵。將餅乾罐換成水果籃,想吃零食時,選擇一些低熱量的食物,如葡萄、胡蘿蔔或芹菜。因為壓力而吃東西壓力、焦慮或情緒低落常常讓大家尋求零食來緩解情緒,特別是含糖食物會促使多巴胺分泌,短暫提升情緒。卡爾卡莫建議,為了避免情緒性進食,可以制定其他應對策略,如與朋友交談、尋求專業幫助或練習冥想來放鬆心情。吃零食已成為習慣有時候吃零食只是因為習慣了這樣做。卡爾卡莫表示,逐步用更健康的選擇替代高熱量的零食,如用蘋果和花草茶取代餅乾,可以幫助最終戒掉零食習慣。
醫院舉辦巴金森氏症講座 盼病友增加增加運動機會培養習慣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會引起動作障礙,使病人出現動作遲緩、動作啟動困難等情況。但運動對健康而言仍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份,為了協助病友獲得正確運動知識,並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新竹臺大分院巴金森與動作障礙疾患全人整合治療中心舉辦5場巴金森運動系列講座。新竹臺大分院表示,希望巴友在配合醫師治療以外,能同時培養每日運動的好習慣,醫病合力改善疾病。運動非藥物治療效果好 但病友大多無持續運動習慣巴金森氏症典型症狀包含僵硬、顫抖、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陳凱翔副主任表示,台灣的原發性巴金森氏症好發平均年齡約60歲,整體病程約10至15年,大部分病人在接受藥物治療初期都有段數年不等的「蜜月期」,之後就會因為藥物副作用,難以維持日常活動。不過,陳凱翔副主任提到,運動除了能強化病人的身體機能,還能促進多巴胺分泌,對巴金森氏症病人而言,是非常好的非藥物治療。因此除了復健治療外,巴金森與動作障礙疾患全人整合治療中心還會依據每位病人不同的疾病分期,針對需要加強的部份,設計個別化運動處方。新竹臺大分院許瑞祈物理治療師說明,中心會透過運動班、遠距運動教學,增進病人運動機會與頻率,同時教導病人如何居家自我訓練,希望病人經由持之以恆的練習,改善動作障礙問題,不過追蹤發現,許多病人在結束治療後,大多沒有持續運動的習慣,而是把運動視為在醫院治療的一部分。新竹臺大分院5講座 盼增加運動機會、培養習慣為了增加病人運動機會,新竹臺大分院社工師呂雅珊規劃一系列巴金森運動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四位講師,將於8月26日至9月23日每週六上午,於新竹醫院舉辦5場巴金森運動系列講座,針對巴金森氏症病人的柔軟度、肌肉力量、平衡感進行運動教學,讓病人體驗多種運動並從中找尋適合的運動方式。8月26日、9月2日「正念瑜珈」將引領病人透過身心合一,找到身體與心理的內在力量;9月9日、16日「肌肉力量訓練」,有助於病人穩定肢體、減少跌倒發生;9月23日「太極拳」,有助於病人穩定下半身重心,促進平衡感及手眼協調性。呂雅珊社工師表示,這些運動都非常適合巴金森氏症病人練習,希望透過連續性課程,培養病人每日運動的習慣,邀請巴友一起動一動,喚醒身體的自控力。
胖到壞掉了?過度肥胖壞處又一樁 最新研究「減損大腦功能」影響還不可逆轉
人們都清楚,肥胖所帶來的後遺症可以說是多到不勝枚舉,但現在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肥胖可能會破壞大腦對「識別飽足感」與攝取糖、脂肪後「產生滿足感」的能力,而且這個影響是完全不可逆轉的。根據《CNN》報導指出,這項研究目前於12日刊登在《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中,實驗中針對30名醫學上認定的肥胖者(BMI超過30),與30名普通體重(BMI介於18至25)的人,實驗中透過餵食管將醣類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脂肪(脂質)或水直接餵食到實驗對象的胃部。這項研究主要是想要跳過嘴部,直接關注腸道與大腦之間的連結,透過MRI的掃描,觀察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體的大腦與身體的反應。同時也會監測實驗人員在進食後,大腦分泌多巴胺的情況。實驗的過程中,研究人員也發現,當這些營養物質被送入實驗人員的胃部後,正常體重的人員大腦的紋狀體(Striatum)的信號速度就會減緩,這也代表大腦已經判斷出身體被餵飽了,而且正常體重的人員體內的多巴胺分泌也會提高,這表示大腦的獎勵模式也因為進食被啟動了。但是將相同的模式用在肥胖組的人員身上時,不僅肥胖組成員的大腦紋狀體的訊號沒有減慢,體內多巴胺的水平也沒有明顯升高。之後實驗人員又要求肥胖組成員在未來3個月內減重10%,以此來調整血糖、重置新陳代謝。但即便在肥胖組成員甩肉成功後,再次進行同樣的實驗,實驗人員發現,這些已經瘦下來的肥胖組成員,其大腦紋狀體的訊號還是沒有減慢,體內多巴胺的水瓶也是沒有明顯升高。這也代表著,人體肥胖時,對於飽足感與進時候的滿足感會明顯降低,就算人們甩肉成功,在瘦下來之後依舊還是會持續這樣的影響,這樣的情況也解釋了,為何有許多人會在減重成功後又重新復胖。哈佛醫學院醫學教授兼聯合主任阿波維安(Caroline Apovian)表示,肥胖者的大腦會減少、甚至到缺乏傳送「你已經吃飽」的訊息給身體,而且研究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證明這個缺陷的功能有恢復的機會。根據阿波維安這項研究,基本上可以認定肥胖屬於疾病的一種,因為它真的對大腦造成實質性的改變。研究人員也表示,目前這項研究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觀察,目前還有太多未知數仍然等待解開。像是實驗人員很想摸清楚,到底是在哪個過程中,讓大腦喪失了對飽足感與滿足感的控制能力。
阿公阿嬤參賽舉重 9旬嬤舉起62.5公斤、7旬翁舉起147.5公斤
你想過60歲以後的生活嗎?你想像過自己80歲的時候是臥病在床還是健步如飛呢?運動對健康有好處是常識,但能做到的人並不多,然而運動對於長輩、行動力不好者,甚至於癌症病人帶來的驚喜卻是無法想像的。44位阿公阿嬤參賽 90歲阿祖帶曾孫、71歲舉起147.5公斤為了鼓勵新手及長者,12月10日舉行的「聖誕老人硬舉大賽」,聚集了44位超過60歲的民眾參加,舉起的不單純只是重量,更是對生活和自我的肯定。當中男性長輩們舉起100公斤者就超過4人,70歲的謝世炤更舉氣147.5公斤,創下長者組最高重量!最高齡90歲的凌周茶阿嬤,更帶著7歲曾孫一起參賽,輕鬆舉起62.5公斤,比去年參賽的45公斤進步許多,曾孫許峻睿也舉起了47公斤,現場驚呼連連,熱鬧非凡。▲90歲的凌周茶,舉起62.5公斤。▲70歲謝世炤訓練一年,成功舉起147.5公斤。83歲沈劉阿嬤換人工關節 訓練後種菜、上樓梯沒問題83歲的沈劉阿味,髖關節、膝關節都已換成人工,仍感到無力、虛弱,下背部也常會抽痛。今年初由兒子帶著一起加入訓練,至今健齡只有十個月,在賽事中輕鬆舉起50公斤。本來爬上樓梯都必須藉由手的力氣拉著扶手往上,開始訓練之後,肌力越來越強,精神變得比較好,步伐也越見輕鬆,上樓梯已經不是問題,每天早上都可以去菜園種菜、自己騎腳踏車買菜。被問到訓練前會不會擔心受傷?沈劉阿嬤笑說:「拿不動就不要拿,自己可以拿多重就拿多重,不勉強就不會受傷。」教練也在旁邊補充,訓練全程都有專業人士在旁邊輔助,不會有問題。▲83歲的沈劉阿味阿嬤,即使換了人工髖關節、膝關節,也能輕鬆舉起50公斤。77歲徐阿姨買菜不用人陪 連爬五樓回家沒問題滿頭白髮的徐秀雲阿姨今年77歲,一般選手必須全神貫注、經過幾個呼吸,再一鼓作氣舉起,只見她提起六角槓跟買菜一樣輕鬆,成功獲得52.5公斤佳績,帶領她參賽的教練曾子桓更笑說應該幫她報更高的重量。(如主圖)徐秀雲也是在女兒的推坑下一起開始訓練,至今訓練7個月,被問起訓練有什麼好處,她沒辦法一一說出,「我去買菜的時候只帶一個環保袋,本來沒想要買,結果第一攤買了四個芭樂、第二攤買了四個蘋果,一路買了菜頭、南瓜,再提回五樓的公寓。」訓練成果卻明顯反應在生活之中,她還說,本來膝蓋痛掛號要看醫師,結果訓練後不痛掛號都取消了。女兒也表示,這樣自己白天上班,剩媽媽一個人在家也比較放心。腦幹癌鬥士唐玉珍 訓練讓她不必終身臥床除了長輩之外,也有許多一般人「印象中」沒辦法進行重量訓練的「病人」。今年57歲的唐玉珍,2年前開始常覺得頭暈、走路不穩,最後被兒子拖去就醫,才發現罹患惡性腦幹瘤,被判定未來可能沒有復原希望,必須終身臥床。身為健身教練且具有護理背景的兒子,認為媽媽不該這樣走完一生,應該更有尊嚴地活下去,在與醫師討論之後後開始陪媽媽復健、訓練,「我們沒有進入長照系統,直接在家訓練後進入健身房。」透過積極訓練,過程有苦有淚,但肌力訓練也扭轉了她的癌後人生,雖然必須仰賴輪椅移動,但是因為訓練,可以自己起身如廁、走動,不至於完全癱在床上。唐玉珍成為台灣首位健力三項比賽的腦癌患者,也獲頒台灣癌症基金會十大抗癌鬥士,對於這樣的結果,母子倆也從未想過。本次比賽成功舉起77.5公斤,現場歡聲雷動,許多人不敢置信。▲罹患腦幹癌的唐玉珍,在兒子(右)陪伴訓練下,舉起77.5公斤。帕金森氏症、原發性震顫症 靠肌力訓練改善病情、獲自我肯定患有帕金森氏症的陳瑞德,今年62歲,比賽中更舉起115公斤。他相信人體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每天健走、訓練、打高爾夫,尋求任何可以幫助身體健康的事情。「快樂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做這些事情讓我很快樂,也對帕金森氏症很有幫助。」陳瑞德大方分享,訓練帶來的好處非常多,一方面是讓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帶來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另外,患有原發性震顫症的保羅阿公,今年66歲,比賽中舉起145公斤。原本做任何動作,如倒水、吃飯、寫字都顫抖到不行,被兒子誘拐進入健身房訓練肌力之後,步伐、日常生活也更穩健。▲患有帕金森氏症的陳瑞德,今年62歲,挑戰115公斤成功。肌力訓練擺脫病痛 長者生活自理不求人物理治療師既肌力訓練教練鄭宇劭表示,人類40歲後,每十年會流失8%的肌肉量,喪失肌肉會影響到人體的代謝、調節與行為能力。「肌少症」指的是人體因年紀增長導致肌肉流失的情形,肌力下降伴隨而來的是整體健康走下坡,增加走路不穩和跌倒的風險!藉由肌力訓練,不但能改善肌肉力量、肢體協調,更讓長者們生活有了其他重心與興趣。練健康為推廣中高齡肌力訓練,因此希望藉《聖誕老人六角槓硬舉大賽》提供長者表演的舞台,也檢視自己的訓練成果,鼓勵自己也激勵他人,活動發起人黃元杰希望在這次賽事之後,能喚起大眾對於健康及肌力訓練的重視,一同為自己的健康把關,以訓練擺脫病痛外,更獲得自在人生。▲長輩們以自身經驗鼓勵大家,活到老、動到老,才能健健康康。(以上圖片來源:練健康)
趕在「多巴胺2年期限」速娶許瑋甯 網翻邱澤8個月前「做功課」鐵證…求愛藏不住
藝人邱澤、許瑋甯昨天(10日)宣布結婚,並表示兩人已悄悄完成登記,上演《當男人戀愛時》真實CP,讓外界又驚又喜。而兩人喜訊一公布後,立刻有網友翻出兩人年初一起受訪,暢談戀愛觀的影片,發現許瑋甯與邱澤在訪談過程,互動曖昧,一直偷笑;且邱澤不停詢問理科太太,有關「多巴胺分泌期限」的問題,現在回頭看,網友紛紛笑稱,邱澤的「求知慾」這麼高,應該是為了想維持和許瑋甯的感情,很努力做功課。邱澤、許瑋甯於今年3月,曾為電影宣傳,上理科太太的網路節目討論戀愛話題,網友現在回頭去觀看影片發現,兩人只要在分別講述自己的戀愛觀時,另一人就會時不時露出微笑,或是投以曖昧、仰慕眼神。像是許瑋甯被問到「要怎麼追女生」時,她回答:「如果我真的喜歡你,我會在那邊就是等你靠近,退一步我進一步之類的,達到兩個人默契我覺得才能再往下。」邱澤和許瑋甯曾上理科太太的網路節目。(圖/翻攝自YouTube/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而當聽到理科太太聊到,人容易被愛情沖昏頭的問題時,邱澤更連續3次都追問理科太太,有關「多巴胺」的問題。像是邱澤很好奇「多巴胺是不是有期限的?」理科太太則回:「多巴胺分泌就是要先把受體製造出來再消化掉,這就是為什麼戀愛保存期限可能小於2年。」邱澤又追問:「它沒有辦法一直用外力再把它找回來?」最後還直接問理科太太:「有沒有吃什麼可以補多巴胺?有沒有多巴胺補充劑?」超認真想補充多巴胺的模樣,笑翻理科太太和許瑋甯:「很缺是不是!」不少網友事後回頭再看到這部影片,笑說「這些問題現在看起來,根本就是為了在結婚前讓彼此更瞭解對方」、「兩人在多巴胺2年期限之內就結婚了。祝福邱澤的多巴胺長長久久」。而理科太太昨天也收到許多網友傳來她當時節目上的截圖,回問她當天知不知道兩人交往的事?對此理科太太回應,她自己是真的不知道,邱澤和許瑋甯有沒有在交往,但她有感覺到當天邱澤講笑話時,自己沒什麼反應,「反而是許瑋甯都很捧場。」
歌后罹帕金森1/旁人發現居多 動作障礙是確診關鍵
台語天后詹雅雯自己在臉書上自曝,自己罹患帕金森氏症,兩個月已經瘦了八公斤,檢查發現左腦已經呈現中度萎縮,罹病消息一出震驚各界。因為詹雅雯才五十四歲,也讓人好奇為何才五十歲就罹患帕金森氏症?台語天后詹雅雯日前自曝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萎縮,令粉絲震驚。(圖/莊立人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神經外科主任陳淑美指出,根據統計,帕金森氏病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僅次於失智症,好發年齡為50-60歲,65歲以上的人口約有1%罹患帕金森氏病,80歲以上人口約有2%-4%,全台近4萬人罹病。當然門診中也不乏四十幾歲就罹患此疾病的患者。陳淑美表示,帕金森氏病是因人體的中腦黑質退化細胞漸漸凋亡,負責神經傳遞的多巴胺減少,無法正確傳遞神經訊息;一旦多巴胺減少程度達50%-60%即出現帕金森氏病的症狀。初期症狀如靜止狀態時,單邊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正常人腦部影像的中腦黑質緻密部,會出現燕子尾巴分岔狀特徵(右),帕金森氏症病患則因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減少,燕子尾巴特徵會慢慢消失(左)。(圖/北醫提供)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林祖功表示,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狀以動作障礙為主,動作變慢是醫師考慮帕金森氏症的最基本診斷條件。但臨床發現多數病人都是由旁人發現病患的動作問題,例如臉部表情僵硬如撲克臉、眨眼次數變少等。通常都是由單邊開始,慢慢變成兩邊。林祖功指出,很多病人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後,就會像詹雅雯一樣,擔心自己的腦袋壞掉了。「事實上,統計顯示從診斷到生命結束,帕金森氏症平均歷程為十七到二十年。對平均壽命其實影響不大。因此,一旦確診要更注重後續治療,延緩退化時間。」(圖/鄭清元攝)林祖功解釋,現行治療就是以促進多巴胺分泌藥物為主,如果是典型帕金森氏症,藥物改善效果可達五成到六成;雖然非典型藥物改善效果較差,但還是有效果;因此,如果一旦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千萬不可以中斷治療,一定要定期追蹤,才能協助醫師有效掌控病情變化。另外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病患多會擔心醫師調整藥物劑量而逃避治療。林祖功說,多巴胺細胞原本就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這是屬於退化問題,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增加藥物劑量是必須的;這不是因為出現抗藥性問題,而是針對多巴胺逐漸降低必須採取的行為。這也是定期回診的重要性,讓醫師確認藥物是否需增加劑量,改善動作障礙。「非典型帕金森氏症」症狀主要發生在腳部,患者不會在沒有動作時抖動,但可能會雙腿無力。(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鄭清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