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痰
」打造不生病體質2/發燒就吃藥?棄械投降恐更糟 營養師揭「3大禁忌食物」
發燒要不要吃藥?專家認為若只是一般感冒,太快服用退燒藥猶如自行棄械投降,反而讓病毒有長驅直入的機會,建議試著先相信自身的免疫力,讓免疫細胞抵抗病毒。營養師也提醒,生病時一定要避免3類食物,包括「超加工食品」、「精製糖」、「油膩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降低免疫力,同時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恐怕會讓病況更惡化。根據疾管署資料,單周類流感就診已達8.1萬人次,其他如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也在社區內造成流行,而新冠單週併發症通報也達流感重症的6至10倍,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日前也在臉書發文說「生病寶寶多到爆」,同時也提醒家長今年冬天要格外當心。李思儀中醫師透露,曾有一位小女生因感冒來求診,不僅咳嗽、多痰,甚至出現頭痛、胸痛,連續吃抗生素將近一個月,卻還是感到不舒服,也因此一直請假無法上學。「我先用針灸緩解她的頭痛、胸痛,再開立一些扶正氣的中藥,後來小女生回診明顯好轉,還開心透露連生理痛都解決了。」李思儀說,每個人無可避免都會生病,但如何因應就很重要,例如許多人確診新冠肺炎後有長期咳嗽等後遺症,有些可能因初期延誤治療所導致,另外也可能因本身氣管敏感較弱所致,但一不舒服就亂吃成藥也不正確,因為中醫認為要「論證辨治」,才能對症下藥,如果只是靠藥物壓抑症狀,沒辦法讓身體真正健康。「以發燒來說,不建議立刻吃退燒藥,而是應該先觀察體溫,如果是長時間低燒就要警覺,找出低燒的原因;或有熱筋攣病史的幼童才需要退燒。如果觀察是感冒引起的發燒,即使燒到攝氏39度也不必緊張,應該試著相信身體的免疫力。」李思儀說,發燒是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的細菌或病毒作戰,心跳變快、血流增加是為了送更多的免疫細胞去前線作戰,這時退燒猶如先息兵,病毒反而容易長驅直入到體內,病程反而比較久。發燒時如果選擇中藥治療,可以增加服用藥粉的次數,李思儀說,以她自己開立的中藥為例,可以每隔3小時服用一次。「這樣做的用意是增加藥物濃度,有助縮短發燒時間,讓『外邪』(病毒)不要長驅直入。」研究顯示,若能全家人一起用餐,孩子飲食會較為均衡、不挑食,也會減少吃油炸食物。示意圖 高市觀光局提供(示意圖/高市觀光局提供)營養師程涵宇認為,正確的飲食習慣可以讓身體更好地應付細菌、病毒攻擊。「身體的免疫反應依賴許多微量營養素,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D、鋅、硒、鐵和蛋白質等,所以首先一定要均衡飲食。」蔬果尤其重要,但如何讓孩子多吃一些?程涵宇建議將水果做為孩子平時的點心,例如在麥片或優格中加入水果;同時在冰箱或家中顯眼處放置水果,勾起孩子想吃的慾望。「以我自己為例,我每天會讓孩子至少吃一種富含維生素A 的綠葉或黃色蔬菜,如菠菜、青花菜、深綠色蔬菜或胡蘿蔔;每天至少也要吃一種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柳橙、柚子、草莓、番茄、奇異果和青花菜。」程涵宇更建議盡可能全家一起吃飯,研究顯示,當孩子們與家人一起吃飯時,他們會吃更多的蔬菜和水果。當孩子生病時,程涵宇會給予足夠的水分、蔬果,同時還有好消化的蛋白質食物,例如蒸蛋、去皮肌肉、洋蔥雞湯等,同時再額外補充維生素C、D保健品,同時提升抗氧化力與免疫力,縮短病程。另外,程涵宇也提醒生病時絕不能吃「超加工食品」、「精製糖」、「油膩食物」3大類食物,否則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讓病況更惡化。李思儀則建議生病時「減食」調養,「生病時要傾聽自己的身體聲音,不餓就讓腸胃道休息,多喝水、多睡覺,不必急著補充大量蛋白質食物。」李思儀說,如果發燒的孩子昏睡不想吃東西,媽媽千萬不要強逼,這時候讓孩子多睡覺反而比較重要。如果孩子餓了就吃清淡的吃白粥這類不油膩的食物,慢慢等待身體恢復食慾,當感受到飢餓感時,中醫稱之「胃氣來腹」,也是身體邁向恢復健康的時候。
咳不停以為感冒!他染「這肺病」不到1年病逝 胸腔醫:「5類人」要小心
俗稱「菜瓜布肺」的肺纖維化若未即時就醫治療,5年存活時間竟比許多癌症還低!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也示警,肺纖維化的初期咳嗽症狀,很容易被當成小感冒而延誤就醫,因此呼籲民眾若有出現「咳、喘、累」3大症狀,且狀況持續8週以上,就應儘快到胸腔內科檢查。據《NOW健康》的報導,肺纖維化的發展過程會由肺底往肺尖方向移動、周邊往中心方向蔓延,「就像溫水煮青蛙一般」。王鶴健也分享親身案例指出,有名病患是企業高階主管,平時有咳、喘症狀,自認身體硬朗還能負荷,便不以為意。再加上當時沒有「聽診後背下肺葉」的完整檢查觀念,直到有次健檢才發現CA19-9指數偏高,誤以為是惡性腫瘤,轉診至胸腔內科才發現確診「特發性肺纖維化」,很快病情急速惡化,不到1年就病逝。王鶴健強調,「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病友容易因外部因素刺激導致肺功能急速下降,嚴重者走幾步路就覺得氣喘吁吁,甚至感到呼吸困難,由於疾病進展因人而異且變化多端,若未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5年存活時間比許多癌症還低。王鶴健進一步解釋,目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成因尚不清楚,但50歲以上男性、有吸菸史、肺纖維化家族病史、長期胃食道逆流或是曾暴露於高粉塵環境工作者,都是高危險族群。尤其當肺部開始有纖維化的跡象,醫師在聽診後背下肺葉時,就會聽到有如魔鬼氈撕開的聲音。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鄭添財也強調,自體免疫疾病病友也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因免疫系統錯亂,導致疾病敵我不分地攻擊器官,一旦侵犯到肺部就可能發生肺纖維化,若未及時治療將進展為「漸進性肺纖維化」。提醒病友對於呼吸道症狀或身體異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鄭添財也強調,病友也要配合醫囑,若有症狀都要即時向醫師反應,切勿自我診斷,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對此專家也提供「護肺3招」,包括民眾若有「咳、喘、累」3大症狀務必提高警覺;高危險族群也應落實「聽診後背下肺葉」的完整檢查;自體免疫患者更是每3至6個月就要定期安排肺功能檢查。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也易遭大眾忽略,建議民眾若出現「濕咳、多痰、易喘」症狀且持續達3週以上,就請儘快就醫求診。
6病毒齊發「病人滿到床不夠」 醫示警:冬天不太好過…叮嚀1件事必做
新一波感染症狀開始流行,包括流感、腺病毒、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導致醫院和診所塞爆,病床快不夠住。醫師警告,今年因為免疫負債,同時有多種病毒,這個冬天不會太好過,因此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坦言,台大兒童醫院最近病床都不夠,每天晚上都有5~10人候床,今年病毒都跑出來,同時有多種病毒,因此這個冬天可能難過了。另外,接近冬季細菌疫情(如黴漿菌)也開始慢慢出現,是否產生抗藥性也不無可能。特別注意,小孩和老人家是秋冬疫情的高危險群,若染疫很多都需要住院、看診,但造成多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老人家會死傷慘重。小兒科陳信宏就在臉書分享,曾在1天的門診內,驗到新冠病毒陽性、RSV病毒陽性、A型流感陽性、腺病毒陽性、腸病毒陽性、病毒性腸胃炎,讓他驚呼:「真的是太誇張了!」還有4名RSV病毒陽性患者高燒、多痰、狂咳咳到吐,因此提醒有發燒症狀不能太大意,要盡快就醫。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師邱南昌也指出,隨著防疫措施鬆綁,傳染病大舉入侵,民眾因為缺乏抗體,求診人數創下今年以來的高峰,甚至一家人感染不只一種病毒,預估2~3年內「免疫債」跑不掉,且影響層面跨越全年齡層。繼新冠XBB疫苗開打後,公費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將在10月2日開打,邱南昌提醒,即使去年打過流感疫苗,今年仍應按時施打,以增加保護力,而且就算已經得過,還是有機會感染其他型別的流感。對此,衛福部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建議,11月27日前優先打流感跟新冠疫苗,符合對象者在11月27日後再施打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
菜瓜布肺比癌症致命? 確診急性惡化一年內身亡
你常忽略咳嗽、喘不過氣等肺部症狀嗎?近年國人對於「肺纖維化」這個名詞已不陌生,但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甚至誤當成小感冒而不以為意,導致延誤治療。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首度攜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於919台灣肺纖維化日前夕9/17(日)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肺常有意思 健走嘉年華」活動。呼籲國人應建立正確肺部健康觀念,留意「咳、喘、累」三大症狀外,也應定期檢測肺功能。比許多癌症更致命 醫授護肺三招俗稱「菜瓜布肺」的肺纖維化,成因非常多元,較為大眾所熟知的有發病原因不明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醫師表示:「特發性肺纖維化不可逆,病友容易因外部因素刺激導致肺功能急速下降,嚴重者走幾步路就覺得氣喘吁吁,甚至感到呼吸困難,由於疾病進展因人而異且變化多端,若未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五年存活時間比許多癌症還低。」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鄭添財醫師強調,自體免疫疾病病友也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提醒病友對於呼吸道症狀或身體異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為提高大眾對於肺部健康的警覺,健走日當天活動現場醫師更傳授護肺三招,教大家為自己的肺部健康把關!第一招:出現「咳喘累」可能是肺正發出求救訊號肺纖維化常見症狀為「咳、喘、累」,臨床觀察到,民眾往往都要咳到無法入睡,或是打擾到別人時才願意就醫諮詢,一旦確診為肺纖維化,此時肺功能早已嚴重下降,不僅要透過補充氧氣來維持日常活動外,嚴重者還需住院插管治療;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嚴重呼吸道疾病,民眾如出現「濕咳、多痰、易喘」症狀且持續達三周以上,也請儘快到胸腔內科尋求專業診療。▲「肺常有意思 健走嘉年華」齊走畫面第二招:高危險群應落實「聽診後背下肺葉」的完整檢查肺纖維化的發展過程是由肺底往肺尖方向移動、周邊往中心方向蔓延,「就像溫水煮青蛙一般!」王鶴健醫師分享曾收治一名企業高階主管,平時就有咳、喘症狀,自認身體還很硬朗仍能負荷這些小問題就不以為意,也沒有「聽診後背下肺葉」的完整檢查觀念,在一次健康檢查時發現CA19-9指數偏高,誤以為是惡性腫瘤,轉診至胸腔內科才發現肺部已嚴重纖維化,並確診特發性肺纖維化,很快地病情發生急性惡化,不到一年即病逝。目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成因尚不清楚,但50歲以上男性、有吸菸史、肺纖維化家族病史、長期胃食道逆流或是曾暴露於高粉塵環境工作者,都是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的高危險族群。王鶴健醫師指出,當肺部開始有纖維化的跡象,醫師在聽診後背下肺葉時,就可聽到有如魔鬼氈撕開的聲音,若有出現「咳、喘、累」三大症狀且已經持續八週以上,儘快到胸腔內科檢查,當醫師懷疑是特發性肺纖維化者,則會進一步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以判斷是否確診與疾病侵犯的範圍。第三招:自體免疫疾病者 應定期肺功能檢查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因免疫系統錯亂而導致敵我不分地攻擊全身器官,侵犯到肺部就可能發生肺纖維化。鄭添財醫師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乾燥症、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病友,無論是否出現「咳、喘、累」症狀,都建議在醫師的專業評估下,每3-6個月定期安排肺功能檢查,追蹤觀察是否有肺纖維化的狀況。鄭添財醫師也感嘆地提起過去曾有一名硬皮症病友,在類固醇等傳統藥物治療下,硬皮症狀得到控制,但肺部纖維化卻持續進展,肺功能如自由落體般的快速下降,隨著身體衰退、病情惡化,還來不及得到有效治療即抱憾離世。雖然肺纖維化無法根治,對肺功能的傷害亦不可逆,所幸近年已有抗肺纖維化藥物可協助病友改善症狀,恢復生活品質外,更能延緩肺功能下降程度,避免疾病持續惡化,鄭添財醫師強調,病友也要配合醫囑,若有症狀都要即時向醫師反應,切勿自我診斷,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重視細菌感染 嚴重恐致器官衰竭
一名60歲張小姐,平時茹素且生活規律,也很少感冒,但今年一月中,身體突然出現喉嚨多痰且吞嚥有異物感的現象,原本以為是小感冒,但至診所就醫後卻未見改善,甚至還開始出現高燒等症狀,抽血檢驗後發現女子白血球等各項數值異常,因此轉至臺中醫院急診室,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張小姐多處器官都遭細菌感染,導致咽喉、頸部、胸腔各處都有膿瘍,在緊急處置後,張小姐住院近一個月,讓她驚呼細菌感染使她從鬼門關前繞了一圈。以為感冒症狀 差點要了小命平時擔任義工的張小姐,生活作息正常且茹素多年,一直以來都非常健康。談到這次遭細菌感染的經歷,她相當意外會如此嚴重。張小姐表示在開刀前幾天,就跟一般的感冒很像,且因當時新冠症狀大流行,她還被當作確診患者,幸好診所見她症狀多日未好轉,謹慎起見為張小姐抽血檢查,才發現她恐有細菌感染的危險,建議她盡速至醫院急診。臺中醫院副院長兼胸腔外科醫師的葉周明表示,張小姐是因為咽喉黏膜穿孔,導致細菌從穿孔進入頸部、縱隔腔、右側肋膜腔等部位,並引起發炎膿瘍。患者的感染非常嚴重,除使用抗生素治療外,更緊急施行膿瘍清除手術,才讓患者重拾健康。葉周明副院長表示,細菌感染最常見的就是異物刺穿食道,例如魚刺或骨頭導致破損穿孔,不過也可能因為牙齒疾患、扁桃腺感染等原因使黏膜破損。重視細菌感染 及早就醫治療談到當時治療的經過,張小姐說完全意想不到小小的喉嚨痛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自從住院開刀後,幾乎人都在昏沉中度過,住院近一個月後才好轉,而且人還瘦了一大圈。由於這次感染元氣大傷,目前她仍持續調養身體中,也希望藉由這次的案例,提醒民眾留意細菌感染的問題與危險。葉周明副院長也呼籲,細菌感染是非常致命的疾病,以張小姐為例,若當時再晚一點入院,恐引發全身性的敗血症而導致器官衰竭。他也特別在此提醒民眾,若發燒多日或吞嚥異常,建議至醫院檢查診斷,不要輕忽症狀。
RSV大流行…女童發燒5天「支氣管肺炎」住院 兒科醫示警:2症狀快就醫
1歲半的許姓女嬰日前高燒、多痰、呼吸快並有哮鳴聲,服藥仍未改善,確診為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住院5天才回穩。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表示,RSV正流行,接下來過年假期,2歲以下嬰幼兒儘量不要帶到人多處,大人要勤洗手,嬰幼兒除了感冒症狀之外,若出現痰多及喘鳴,一定要馬上就醫。馬瑞杉說,這起個案的小女嬰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喘的症狀,在診所服藥5天還是發燒,症狀沒改善,轉院就診時他發現女嬰已經引發支氣管肺炎,馬上安排女嬰住院並採樣進行呼吸道多病原聚合酶鏈反應分析,發現是RSV感染,住院隨時觀察並進行類固醇等相關治療後,5天後出院。RSV對成人而言就像感冒,但對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相對嚴重許多。馬瑞杉表示,RSV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入秋以來,各地的幼兒病例逐漸增加,病程通常快速猛烈,如果沒注意,可能引發嚴重呼吸衰竭,甚至併發腦炎或心肌炎,危及生命。馬瑞杉指出,RSV感染症狀如同一般感冒,較大的差別是感冒常是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或搭配支持性治療,通常幾天就會慢慢改善。RSV則常是下呼吸道感染,入侵支氣管,誘發哮喘,痰會很多,引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尤其好發在2歲以下嬰幼兒,病況比較嚴重。女嬰媽媽表示,看到孩子那麼喘,又出現哮鳴聲,心裡就覺得很痛苦,好想幫孩子喘氣。一開始還以為是簡單的感冒,沒想到會那麼嚴重。馬瑞杉說,目前RSV疫苗由各大藥廠研發中,有可能很快問世,目前僅能事先使用單株抗體來進行預防,抗體費用相當高且必須每個月施打一次。健保已針對特殊條件的早產兒和心臟病童給付最多6劑,以防感染引發重症,其他嬰幼兒若要施打,目前還須自費。台灣兒科醫學會列出RSV的高危險族群,包括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染色體異常疾病、免疫不全疾病、神經肌肉疾病等孩童。馬瑞杉表示,這些高危險族群的2歲以下嬰幼兒,可以和兒科醫師討論是否施打單株抗體。馬瑞杉強調,在年節期間,2歲以下的嬰幼兒儘量不要帶到人多的公共場合;大人在外要戴口罩,回家後要馬上清潔雙手,避免將病毒帶入家門。
小孩狂咳夫妻帶看診搜尋「夫妻融合病毒」 醫:爸爸離開前詭異挑眉
近期呼吸融合病毒(RSV)肆虐,病徵有狂咳、沙啞、發燒等,幼兒或大人都有可能得到。近日一位醫師表示,他在門診中發生一件趣事,因為家長在Google搜尋打成夫妻融合病毒,「有這種病毒嗎?」兒科醫師徐嘉賢臉書表示,「最近大家應該都聽過RSV呼吸融合病毒了。他的特徵:狂咳、超多痰、聲音沙啞,部分會發燒、呼吸急促。最近門診當中有幾乎一半的患者都是這個狀況。也已經不再局限在2歲以下的幼兒,連大孩子甚至大人都會得到。」呼吸融合病毒很強,如果中了會咳2個禮拜以上,讓父母照顧到心很累。徐嘉賢說,一對父母帶小孩還看診,小孩已經咳了3、4天。他問那對爸媽,「他是得了最近在流行的RSV呼吸融合病毒?」媽媽一臉憂心的點點頭,爸爸看起來有些狐疑,他拿出手機問,「徐醫師,是這個嗎?」徐嘉賢表示,「這位認真的爸爸把手機拿給我確認,手機的Google搜尋顯示:夫妻融合病毒。」徐嘉賢尷尬地說,是呼吸道的呼吸。徐嘉賢指出,「媽媽用斜眼看著爸爸:『你打了什麼,讓我看⋯⋯厚!你!』爸爸很尷尬地傻笑賠不是,但是我覺得這位爸爸很認真。他很認真替孩子找尋健康資料,一定是想盡快替孩子解決問題。」徐嘉賢說,有些家長因為孩子猛咳都睡不好,那位爸爸可能只是要搞笑,「好讓他安排夫妻的特別節目?回想起來,難怪爸爸走到門口的時候,跟太太露出一個詭異的挑眉。」
4坪土地被誇大擁上萬平方公尺 張善政怒嗆綠營造謠
中選會昨日公告候選人財產申報資料,卻有民進黨人士及側翼粉專惡意解讀公告內容,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今(15)日指出,綠營抹黑他在中壢有上萬平方公尺的土地,刻意忽略「土地持分比例」的計算常態,實際換算下來僅約4坪左右土地,他疾呼即便是選舉戰場,也不能失去台灣人的善良,因此採取法律行動,捍衛自身清白。張善政指出,昨天中選會公告各候選人財產申報資料,作為桃園市長候選人,自己跟太太的財產自然也全數攤在陽光下,「參選、擔任公職,必須申報自己的財產,是為了預防貪腐,我一向非常支持」。張善政表示,自己過去擔任政委、部長和行政院長等職,也都恪守法令,如實申報,沒想到中選會公告之後,許多綠營的網軍、側翼對此借題發揮,甚至有網軍扭曲事實,造謠自己在中壢有大筆土地。張善政解釋,自己和妻子名下共有66筆土地,60筆是屬於妻子的,來源皆為她繼承家中長輩的財產,其中大部分是畸零地,總計面積約90.8坪。至於自己名下的6筆土地,張善政說,花蓮的3塊土地是一片農地,當初是為了父親肺弱多痰,比較適合花蓮乾冷的天氣所購置的,但按規定,這塊地無法建屋,原本讓父親在花蓮安養的規劃也就無法實現,最後成為自己卸任行政院長後,假日務農所在。此外,新北市新店土地,則是他一直以來的住家;三芝區土地是納骨塔,也就是已過世的父母親如今存放骨灰所在,約0.4-0.5坪。張善政表示,最後一筆土地,則是今年搬到桃園,在中壢購置的老公寓自宅,「綠營側翼就是在這筆大作跑,惡意扭曲,說我擁有一片1萬1千平方公尺的土地,是中壢大地主」。他強調,其實自己只是這塊地上眾多住戶的其中之一,土地持份換算大約4坪。張善政強調,對於民進黨人士及綠營側翼粉專惡意胡亂造謠,將提出告訴,批評甚至攻擊,或許是選戰的常態,但請不要為了選舉,失去台灣人的善良!
50歲女解隔後「失眠心悸又多痰」 中藥針灸雙管齊下才改善
50歲施女士過去無任何慢性疾病,新冠肺炎確診後,雖然已解隔離,但卻感到容易疲倦,說話活動時易喘,且會有心悸胸悶感,心悸一日約發作3到4次,也有口乾舌燥及乾咳無痰的症狀。這些症狀影響施女士睡眠品質,導致次日上班更加疲倦,因而求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王怡婷醫師,經中藥與針灸兩周,症狀都已改善。王怡婷醫師表示,經中醫辨證分析,施女士的心悸胸悶、易倦怠症狀屬於氣陰兩虛,故選用生脈飲為主方,加上枳殼、桔梗等藥開胸利膈,緩解胸悶的症狀。針對口乾舌燥及乾咳無痰的症狀選用清燥救肺湯;另問診發現,施女士雖大部分時間乾咳無痰,但晨起時偶而會有痰難以咳出,因此加上栝樓、貝母潤肺消痰,與桔梗幫助化痰。 此外,搭配針灸治療,選用內關穴緩和胸悶心悸,「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故選用氣海、關元、中脘、足三里等穴培補正氣,恢復元氣。施女士因「長新冠」後遺症影響睡眠,故加上合谷穴、太衝穴疏通全身氣機,改善胸悶,放鬆心情。經過兩周治療,施女士的胸悶心悸緩解許多,乾咳的症狀頻率亦下降。王怡婷醫師提醒,除了心臟病、肺部疾病、氣喘…等病史,確診康復後會殘留不適症狀外,平常無慢性病史的人,也不少有「長新冠」後遺症,絕對勿輕忽這些症狀,且需經由專業醫師判斷,是否為慢性病惡化或是「長新冠」後遺症,才能對症下藥,盡早康復。
長新冠作怪!25歲男多痰易咳「虛累累」 中醫按「這穴位」改善不適
25歲李先生平時有運動習慣,身體強健,但因工作常需接觸不同的人群,不幸確診新冠肺炎,沒想到於隔離期滿後即便過了好幾個禮拜,仍時常覺得喉嚨有痰、會突然想咳嗽、合併胸悶易疲倦等症狀,覺得身體狀態大不如前,也常讓身邊親友緊張怕被傳染,於是求診於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康復門診趙念廷醫師,經服用中藥與穴道按壓,一周後即有明顯改善。經趙念廷醫師診斷,認為是餘邪未盡合併氣陰兩傷,經體質辨證給予適合處方,李先生服藥第一周後便覺得咳嗽頻率明顯減少,痰也較好咳出來,而後持續門診追蹤治療,身體逐漸回復到染疫前的狀態。趙念廷醫師指出,一般而言「長新冠」指的是症狀持續了大約一個月卻仍未消除的情況,常見症狀包括像是感冒沒完全好的感覺,如一直覺得喉嚨有痰、咳嗽不止、呼吸費力、胸悶感、頭痛等,此外也可能會出現其他如腦霧、失眠、注意力和記憶力下降、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而在減緩不適症狀與修復體質,中醫可以達到適切的療效,針對患者覺得痰多的狀況,除了搭配中藥治療,趙念廷醫師也建議可以配合按摩「豐隆穴」,該穴為胃經的穴道,其位置在小腿外側,當外膝眼(犢鼻)與外踝尖連線之中點,以指腹按壓穴道,力道由輕漸重,以有痠脹感為佳,按壓3-5分鐘後可稍休息換另外一邊,左右各按壓一次為1組,一天可按壓1-3組,可化痰祛濕,對於改善新冠後遺症的痰多不適感有良好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