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感染
」 流感 戴口罩 黃立民 疫苗 呼吸道融合病毒病患1次中3種病毒「雙流感+新冠」 醫前所未見嚇傻:夭壽恐怖
近來新冠疫情升溫,流感案例也變多。有一名病患到診所就醫,快篩檢測同時確診A型流感、B型流感及新冠病毒,這結果讓耳鼻喉科醫師驚訝不已,呼籲民眾做好1件事,以避免多重感染。黃昭勳醫生在臉書粉專發文,「各位觀眾!CANYOU BELIEVE THIS(你相信嗎)」,並曬出檢測照片,沒想到有病患不僅感染雙流感(A流+B流),而且新冠病毒檢測也呈陽性,相當罕見。有患者一次感染A型、B型流感,以及新冠肺炎。(圖/翻攝自黃昭勳醫生廚廚臉書)黃昭勳醫生,他以前也沒碰過這樣的情況,直言:「夭壽恐佈」,更開玩笑表示,若是自己中了就去買樂透,同時也提醒民眾把口罩戴回去,預防被傳染。據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過去宣布強制佩戴口罩令,執行超過千日,最後一道於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需強制佩戴的命令,在今年5月19日正式解除,但新冠疫情依舊存在,並沒有因此消失。對此,疾管署提出「6大戴口罩時機」,包含「本身疑似或已感染呼吸道傳染疾病」、「過去一周曾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免疫力低下者或重大傷病患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或已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醫療照護機構依風險要求佩戴時」、「國家防疫政策重啟規定醫療院所應佩戴時」。
台灣「2不利條件」…黴漿菌很難不流行!台大醫示警:院內疫情已升溫
中國、韓國、丹麥、瑞典等國近期爆發黴漿菌疫情,引發國內民眾恐慌。對此,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昨(1日)也示警,過去1個月以來,院內黴漿菌疫情有升溫趨勢,且台灣還有2大不利因素,包括過去4年沒有黴漿菌流行,以及周圍國家有黴漿菌疫情,因此未來1至2個月流行起來的機會非常大。黃立民昨受邀出席立法委員邱泰源國會辦公室、台北市醫師公會一同舉辦的「秋冬季節病毒蓄勢待發─公私協力攜手全民做好準備迎接挑戰」記者會。他在會中說明,台灣目前免疫負債情況嚴重,尤其可以從流感疫情看出端倪,例如今年流感從年初到現在一直沒斷,還罕見出現A型H1N1、H3N2,B型3種流感病毒同時爆發。再加上流感重症死亡通常發生在年長者,但今年卻出現兒童死亡個案,代表目前的流感疫情較為嚴重。根據世界各國的推估,免疫負債預期要2年才能將債還完。至於黴漿菌疫情,黃立民解釋,黴漿菌潛伏期可以長達1至2週,且1年4季都可能流行。根據疾管署監測顯示,中國大陸北方省分有一波疫情,主要發生在兒童,台灣則是低度流行,而且台大醫院其實已經看到黴漿菌陽性個案持續增加,台灣黴漿菌在接下來1、2個月大概很難不流行。尤其台灣已經有2大不利因素,首先是國內已有4年並未爆發黴漿菌流行,按照過往經驗,黴漿菌通常每3至7年會有一波較大流行;再來是周邊國家出現黴漿菌疫情,因此鄰近國家如果有流行,國內1年內也可能發生,因此預估明年春天會有新一波黴漿菌疫情。免疫負債另外一大憂心是疾病會變得嚴重,且可能有2種情況:首先是多重感染,同時感染2種細菌、病毒,或者感染病毒後引起細菌感染,都會比較嚴重;第2種情況則是細菌或者病毒本身變得嚴重,例如近期就看到大小孩感染肺炎鏈球菌引起腦膜炎的警訊。黃立民也解釋,最怕遇到因為免疫負債、疫情嚴重擠壓到醫療量能,然後又導致診斷醫治來不及,進而沒有監測到新發生的病毒、細菌。世界衛生組織就是因為這樣,才希望中國大陸把目前多重呼吸道疫情要清楚說明。黃立民也建議民眾,疫苗接種和呼吸道防護是2大減緩呼吸道傳染疾病感染的關鍵,疫苗包含流感疫苗、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至於呼吸道防護則是戴口罩、勤洗手、和病患保持距離。不過肺炎黴漿菌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一般民眾最好的方式便是維持良好呼吸道防護。
打造不生病體質3/決戰冬季!7大營養素提升免疫力 溫暖藥膳顧脾胃補腎氣
各式病毒近日輪番上陣,其中又以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新冠病毒最受矚目,醫師們紛紛示警「進入冬天將更嚴重」,為提升免疫力以抵擋病毒,專家建議補充抗氧化維生素、益生菌、兒茶素等7大營養素;中醫師則推薦以四神湯為基底的藥膳,具有顧脾胃的功效,建議每周吃1~2次,就能降低生病機率。流感季已經到來,但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警告,今年冬天還需要堤防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新冠病毒,而且臨床上發現很多患者不只感染一種病毒,2~3成皆發生多重感染,「以100分滿分來看,感染一種病毒病況大概40~50分,兩種就會上升到60~70分。」台大急診科醫師李建璋也提醒,「現階段天氣尚未萬全轉涼,新冠病毒就已流行,冬天恐怕會有一波更大的流行」。「我建議多攝取抗氧化維生素、益生菌、益生元、蔬果、兒茶素、大蒜、紫錐菊等7大營養素,藉此提升免疫力。」營養師程涵宇說,抗氧化維生素如維生素E(堅果)和C(柑橘、奇異果、芭樂、聖女番茄),是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劑,可讓身體降低發炎反應與減少自由基的傷害,降低感冒機率;另外,也建議多曬太陽以增加體內維生素D濃度,也能提升免疫力。益生菌與益生元不僅有助於腸道環境,如今更有許多研究證實能幫助免疫力健康。「因為益生菌可以增強腸道黏膜健康,藉此阻斷病原體與加強屏障功能,進一步提升免疫力,建議多吃含有活性菌的優格、發酵蔬菜、康普茶、泡菜和味噌等。」要讓益生菌永久存活,也要多補充益生元,包括大蒜、洋蔥、韭菜、蘆筍、香蕉等,或是吃各種水果、蔬菜、豆類和全穀物,都可獲取豐富的膳食益生元。飲食均衡就能攝取到更多元的營養素,除了抗氧化維生素之外,也能同時攝取益生菌、益生元。(圖/報系資料照)此外,程涵宇也建議多吃蔬果、大蒜與喝適量的綠茶,因為蔬果含有多酚,可防止病原體入侵;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而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預防流感和減少病毒複製,並且可以增強免疫活性。「另外也建議喝含紫錐菊的花草茶,研究顯示,紫錐菊可降低普通感冒的發生率58%,並將病程縮短約1.4天。」李思儀中醫師認為健脾胃可提升免疫力,推薦一道以四神湯為基底的藥膳。「先準備適量山藥、茯苓9克、蓮子25克、芡實20~30克、大薏仁25~30克、當歸2片約10克左右、川芎6克,把上述藥材搭配雞湯或排骨湯一起煮,最後再放幾片生薑即可。」李思儀說,所謂的藥膳就是飲食,所以不必糾結一天喝幾碗等問題,只要把它當成一般湯品就好,藥材可吃也可不吃,但建議沒喝完的湯再加米變成熱粥,這道藥膳具有顧脾胃、補腎氣、調節免疫力的功效,很適合老人小孩、腸胃敏感者吃,建議一周吃1~2次。
「3病毒夾擊」恐多重感染!台大醫示警:秋冬再爆大流行
秋冬是病毒的活躍期,不僅新冠疫情升溫,就連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大爆發。對此,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憂心表示,台大兒科病房持續滿床,且患者出現「多重感染」現象,導致病況嚴重度增加。黃立民指出,今年冬季包括流感、新冠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3種病毒合併流行,目前RSV與流感均未見明顯下降趨勢,可見「免疫負債」還沒還完,而由於新冠病毒再現新變異株,因此疫情「一定會再來」。黃立民示警,近期3種病毒來勢洶洶,不少患者檢驗後發現不只感染一種病毒,約有20%至30%個案出現多重感染情況,若是感染單一病毒嚴重度為40至50分,那麼同時感染2種病毒就會攀升至60至70分,顯示「多重感染」將造成病情惡化。對此,台大急診科醫師李建璋也提醒,現階段天氣還沒轉涼,但病毒已在炎熱季節流行,凸顯新冠疫情正在打亂傳染疾病的流行季節,研判秋冬會有一波更大的感染潮。
家長注意!RSV來襲兒醫急診爆滿 醫師籲「能打的疫苗都去打」
「今年冬天不會太好過」。兒科醫師紛紛示警,新冠疫情解封後,免疫負債洶湧而來,社區至少有流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腸病毒等4種病毒在流行,兒童首當其衝。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8月開始,台大兒童醫院每天一百床病床都爆滿,「早上到醫院,急診室就有10多名兒童排隊等床」,近年來已少見,他呼籲「能打的疫苗都去打一打」,減少多重感染。過去呼吸道傳染疾病多發生在秋冬季節,但今年從夏天開始,流感就居高不下,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更讓不少兒童因併發肺炎住院。兒科醫師張博揚在粉專「張博揚小兒科診所」形容,「最近數種病毒在校園『煉蠱』,兩周一輪,前次感冒才剛好兩三天,又發燒來看醫生」。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紀鑫表示,近期就醫和住院人數都大增,8月開始出現較多RSV,9月開學之後則是流感、腺病毒加上RSV;近期兒童一般病房都是接近滿床狀態,8月份佔床率約8成,最近則上升到9成,甚至全滿,有時候急診需要待床。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指出,過去RSV都是在每年第37周才會開始上升,第45周達到高峰,今年卻罕見提早至31周就開始上升,若照往年是8周達高峰計算,預計再2周就會達流行高峰,接下來有望逐漸下降。為何今年RSV特別嚴重?黃立民說,台大因這2個月太多兒童急診住院,院內自行做病毒定序,發現今年的RSV為「ON1」,幾乎8至9成都是該病毒株,病毒性較強,因多年未流行,兒童身體沒有抗體,不少孩子引發嚴重的細支氣管炎和下呼吸道感染,病毒跑到肺部引發肺炎,病童多出現「咻、咻、咻」呼吸聲。黃立民表示,去年免疫負債沒有來,今年因防疫鬆綁,才能說正式來了,還有很多病毒及常見細菌還沒回來,例如黴漿菌,進入冬天時,預料新冠將再來一波流行,每天確診破萬例算輕鬆的,若再加上黑數,一天16萬人確診也不奇怪,其中約2至3萬人病情嚴重時才可能被通報。
「2原因」促RSV患者遽增! 近9成染新病株:毒性強
每年秋冬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人都不少,不過今年相對來說是又多又嚴重,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就指出,近期病患其中主要是呼吸道病毒感染,而其中RSV就佔了三分之一。臺大醫院發現有近9成感染毒性較強的新病毒株ON1,以及免疫負債與多重感染等2因素。不少臨床兒科醫師表示,近期兒童病患爆發,且數種病毒流行,校園甚至已成病毒溫床,讓小朋友不斷交替生病。台大兒童醫院的兒科急診每天都約有10床在等候病床,等待時間至少長達1天,黃立民表示,這樣的情況從8月就開始,除了流感一直在高峰外,另個原因則是呼吸道融合病毒。黃立民指出,近期兒科病患中有7成屬於呼吸道疾病,另外有3成屬於腸胃炎,然而呼吸道疾病個案中,有三分之一屬於RSV,病況多數屬於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發生肺炎比例也較高。臺大醫院為了釐清為何近期兒童病患較為嚴重,出現肺炎比例較高,因此進一步進行病毒基因定序,發現有近9成感染毒性較強的新病毒株ON1,以及免疫負債與多重感染等2因素。ON1在近10年出現,屬於新的病毒,曾經在台灣流行過,但是較少見,且流行規模不大。但是它已在2023年成為主要感染,加上過去2~3年防疫造成的免疫負債,還有各種病毒流行造成多重感染。黃立民提醒家長,為防範感染病毒,應要回到最基本,該施打的疫苗要打,如果常規疫苗因為疫情漏掉,務必要補回來。今年秋冬流感、新冠疫苗也應接種,防範多重感染,另外更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盡量戴上口罩。
6病毒齊發「病人滿到床不夠」 醫示警:冬天不太好過…叮嚀1件事必做
新一波感染症狀開始流行,包括流感、腺病毒、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導致醫院和診所塞爆,病床快不夠住。醫師警告,今年因為免疫負債,同時有多種病毒,這個冬天不會太好過,因此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坦言,台大兒童醫院最近病床都不夠,每天晚上都有5~10人候床,今年病毒都跑出來,同時有多種病毒,因此這個冬天可能難過了。另外,接近冬季細菌疫情(如黴漿菌)也開始慢慢出現,是否產生抗藥性也不無可能。特別注意,小孩和老人家是秋冬疫情的高危險群,若染疫很多都需要住院、看診,但造成多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老人家會死傷慘重。小兒科陳信宏就在臉書分享,曾在1天的門診內,驗到新冠病毒陽性、RSV病毒陽性、A型流感陽性、腺病毒陽性、腸病毒陽性、病毒性腸胃炎,讓他驚呼:「真的是太誇張了!」還有4名RSV病毒陽性患者高燒、多痰、狂咳咳到吐,因此提醒有發燒症狀不能太大意,要盡快就醫。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師邱南昌也指出,隨著防疫措施鬆綁,傳染病大舉入侵,民眾因為缺乏抗體,求診人數創下今年以來的高峰,甚至一家人感染不只一種病毒,預估2~3年內「免疫債」跑不掉,且影響層面跨越全年齡層。繼新冠XBB疫苗開打後,公費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將在10月2日開打,邱南昌提醒,即使去年打過流感疫苗,今年仍應按時施打,以增加保護力,而且就算已經得過,還是有機會感染其他型別的流感。對此,衛福部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建議,11月27日前優先打流感跟新冠疫苗,符合對象者在11月27日後再施打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
打完AZ疫苗癲癇、失去意識!40幾歲女多重感染亡 獲賠600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近期公布最新會議紀錄,在199件救濟申請案中,共11案獲得救濟金,其中1人獲賠600萬元,為救濟最高額,也是國內至今為止的第5例獲賠最高額的個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該個案為40多歲女子,接種AZ疫苗後癲癇、失去意識,最終病發多重感染死亡。另有1名50多歲男,接種BNT疫苗5日後死亡,無法排除心肌炎的可能性,獲賠50萬元。根據VICP最新會議紀錄,在199件救濟申請中,有11案獲得救濟金,其中BNT有5案、AZ有5案、高端有1案,金額最高的是AZ其中1案的600萬元,其次為AZ另1案的250萬元、BNT的50萬元。AZ的個案為新北市1名40多歲女子,接種疫苗後7日起陸續因頭痛等症狀就醫,於接種後21日突發癲癇、失去意識等情形,就醫後發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女子後續因併發多重感染死亡,無任何潛在疾病史足以引起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VICP研判死因與疫苗相關,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核予救濟金600萬元。另1名個案來自彰化,接種AZ疫苗後10日起陸續因腹脹、腹痛 及頭痛等,經診斷為肝門靜脈血栓,住院併發腦出血。經臨床檢查、血小板及D-dimer檢驗結果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Anti-PF4檢驗結果顯示陽性卡,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與接種疫苗相關,共給予救濟金250萬元。至於BNT的個案,為台北市50多歲男,接種BNT後死亡,個案曾在2020年因車禍導致慢性硬腦膜下血腫。依發生時間及臨床表現,較可能致死原因為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或與其嚴重腦出血病史有關,惟接種疫苗後並無就醫資料且未進行病理解剖,無從判斷確切死因。考量時序上無法排除發生心肌炎的可能性,VICP研判個案死因無法確定與接種 疫苗相關,核予救濟金50萬元。
免疫負債3/今冬恐爆多重感染「死亡率增8倍」 醫示警:近3個月是關鍵
進入秋冬時節,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等病毒都蠢蠢欲動,專家提醒近3個月是關鍵期,若沒有控制好,台灣恐怕會爆發多重感染,死亡率最高會增加8倍,建議民眾仍要戴口罩、勤洗手,千萬不要因為國門解封就鬆懈,因為病毒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發動攻擊。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隨著邊境解封,累積3年的「負債」就可能以更猛烈的方式捲土重來,尤其要注意合併感染。「眾多病毒一起感染,將是今年冬天疫情的重點。」黃立民引述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同時感染流感、新冠肺炎,30日內的死亡率將增加6倍;若是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30日內死亡率提升8倍。黃立民因此提醒,這3個月內台灣將面臨重大威脅,民眾要盡量避免重大感染。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同時感染流感、新冠肺炎,還會造成治療上的困難。黃立民舉例,新冠肺炎屬於免疫系統的攻擊,醫師通常會開立類固醇處方,降低免疫反應,但流感則是病毒的攻擊,若降低免疫,反而會造成病情惡化,這會讓醫師陷入兩難,成為醫界的一大考驗。面對多種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醫師建議最好先各自進行快篩,釐清病毒種類以免延誤診斷。(示意圖/黃耀徵攝)首先要接種流感疫苗,降低同時感染的機率,其次,快篩或許可以是一種解決方式。黃立民分析,由於流感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非常相似,若將來流感進入爆發期,建議民眾最好同時進行流感快篩及新冠快篩,以免錯誤判斷及投藥。針對這個問題,國內外廠商都在積極開發「流感及新冠肺炎二合一的快篩試劑」,若將來順利上路,民眾便能戳一次鼻子,同時檢驗兩種病毒。除了流感,若是同時感染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死亡風險也會大大提升,其中又以糖尿病患風險較高。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則表示,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感染肺炎後容易出現全身感染症狀,「肺炎鏈球菌」正是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務必遵從醫囑用藥、落實血糖控制,並主動與醫師討論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必要性,以降低感染後重症、死亡的風險。其他如高血壓、高血脂、吸菸或曾感染新冠肺炎者,建議都要接種相關疫苗,以避免多重感染,黃立民也提醒,千萬別因為與新冠肺炎共存就輕忽防疫,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從自身公衛做起,才能健康度過這個冬天。
醫警告秋冬3病1菌恐爆多重感染 羅一鈞:國外新冠5變異株恐陸續入台
今年秋冬恐怕面臨「多種病毒夾殺」!台大小兒科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昨(13日)警告,今年秋冬除了新冠肺炎威脅,重症率較高的A型流感也提早報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情正在升溫,肺炎鏈球菌也正伺機而動。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坦言,上述幾種疾病本來就是秋冬常見,未來3個月出現多重感染案例確實可能。此外指揮中心還表示,隨著邊境開放之後,目前在國外流竄的5種新冠變異株恐怕會被陸續帶回台灣。黃立民13日警告,今年秋冬恐怕會有許多病毒大流行,除了新冠肺炎仍肆虐,重病率、傳播力較高的「A流H3N2」流感病毒也提早報到,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肺炎鏈球菌也準備伺機而動。黃立民指出,今年台灣由於「病毒提早報到」、「流感病毒株為H3N2」、「國門開放」、「防疫疲乏」4大不利因素,至少未來3個月將面臨重大威脅。對此,指揮官王必勝今日坦言秋冬本來就是上述幾種疾病流行時節,加上新冠肺炎威脅,確實可能出現多重感染情況,他也提醒民眾戴好口罩、防疫不鬆懈,才是對抗疾病的最佳方法。此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全球範圍共有5種新種新冠變異病毒株流竄,分別為BF.7、BA.2.75、BQ、XBB、BA.3.20,預計隨著台灣開放邊境,這些變異株都可能陸續進入台灣。他補充說明,從目前入境台灣個案來看,還是以BA.5為最大宗,不過也有BA.2.75、BA.4.6,還有零星BF.7個案,這些病異株主要症狀仍是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和鼻塞、發燒,少數個案會有嗅、味覺異常,重症死亡比率也沒有增加。羅一鈞也指出,英國目前流行BA.5變異株,但國內也有3種新型變異株,包括BQ占比18%、BA.2.75占比5%以及BF.7占比7%;新加坡資料則顯示,XBB變異株較具優勢,由此可見不同地區的主流變異株可能。
武漢肺炎/懶人包6點 看懂防疫「2019新型冠狀病毒」
由於農曆年期間人群往返頻繁,因應武漢肺炎的疫情,台灣衛福部已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疾管署也針對國際及小三通港埠之入境發燒旅客全面詢問武漢旅遊史及進行健康評估。以下為本刊整理「2019新型冠狀病毒」相關6點資訊。1、WHO正式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該疫情為2019年12月從中國大陸武漢傳出「不明原因肺炎」,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該元凶為人體首見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株,避免使用地名國名有汙名化之慮,於2020年1月12日正式將「武漢肺炎」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衛福部資料顯示1月初接獲中國大陸通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已完成病毒全長基因定序,電子顯微鏡下亦呈典型冠狀病毒型態,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冠狀病毒(CoV)為一群有外套膜之RNA病毒,外表為圓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除已知會感染人類的六種冠狀病毒以外,其他的動物宿主包括蝙蝠、豬、牛、火雞、貓、狗、雪貂等,並有零星的跨物種傳播報告。WHO初判可能是在同一戶家人或是會近距離照顧患者醫療人員,可能接觸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範圍約1公尺、時間約10幾分鐘,較有受到感染風險。2、與SARS的關聯性:人畜相通感染亞東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醫師表示,冠狀病毒種類相當多,其中包括較為人所知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M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之所以對人類危害較大,主要是因為這類病毒原本存在於動物之間,但卻「跨物種」傳染給人類,而人類完全沒有相關免疫力,所以一旦感染就會比較嚴重。在2003年引發國人恐慌流行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當時擔憂醫護人員感染而造成台北巿立和平醫院封院、台大醫院急診關閉。該疫情也導致全球813人死亡,台灣則有73人死亡、364人確診個案。3、從家庭群聚提高到社區感染:疫情擴散度大增中國大陸從2019年12月武漢傳出不明原因肺炎症狀,最初感染病例因為多是在華南海鮮市場工作、其親友及出入者,被視為有一定範圍限度的 「家庭聚集性感染」。中國疾控中心1月21日通報資料,中國大陸已確診219例,包括武漢198例、廣東省14例、北京市5例及上海市2例。武漢新增之死亡個案,為89歲男性,具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心臟潛在慢性疾病,1月13日發病,19日死亡。鄰近國家確診包括泰國2例、日本及南韓各1例,均為中國籍有武漢旅遊史。疫情蔓延之快引發世界各國嚴陣以待,亞洲已有中國、香港、澳門、泰國、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台灣等地區出現通報病例,短短1個月期間各地快速累積通報量。專家多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從有限度的「家庭聚集性感染」擴展為 「社區型感染」的風險度增加,還有一說是可能已從「有限度人傳人」蔓延擴散出去。4、疑似症狀:戴口罩並立即就醫感染早期以發熱發燒、咳嗽為主,有的還會四肢無力、少痰、呼吸困難、呼吸道症狀、肺炎呈雙肺浸潤等症狀,可表現為持續性輕症,年齡較大或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易進展為重症。台大兒童小兒部主任黃立民醫師認為,出現疑似患者不需特別害怕,只要及早診斷、隔離,就可以逐漸控制住疫情。民眾應該提高警覺,戴口罩自保,身邊親友若從中國大陸返台、且出現身體不適,應提醒親友及早就醫。就醫時,務必要跟醫生說職業別、近期旅遊地、接觸史及群聚等情形,做為醫師相關確診資料。5、無藥物可解:防疫請勤洗手、發燒即就醫亞東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醫師表示,這類冠狀病毒僅能依症狀治療,並沒有藥物可解,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做好自我保護,包括出入公共場合要戴口罩、勤洗手,若有發燒等症狀也要趕緊就醫。並建議民眾多食用煮熟的魚肉蛋類等,可以儘量避免出入人潮較多的傳統市場、醫療院所、空氣不流通或人潮擁擠場所,也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禽鳥。另有醫生認為該種新型冠狀病毒雖不是流感病毒,但是其初步症狀類似流感,可考慮施打流感疫苗,有助於就醫時提供醫師確診、降低混淆的機率。還有醫師研判死亡個案多是「多重感染後造成器官衰竭死亡」,可考慮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或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的保護效期較長。6、患者確診前可依法隔離:未據實通報罰款1~15萬元武漢肺炎疑似患者連環爆,也顯示目前旅遊史並非限於武漢當地,而是應該擴大為中國大陸各地。疾管署已在1月20日宣布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署長周志浩擔任指揮官,統籌整合各部會資源與人力,全力守護國內防疫安全,確保國人健康,並召開跨部會指揮中心會議及專家諮詢會議。如自武漢及其鄰近區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無論是否服用退燒藥、止咳藥,請主動向機場或港口檢疫人員報到,接受健康評估;返國14日內出現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時,請撥打1922專線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指揮中心再次呼籲,目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已列為我國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1條,醫療機構人員於病人就診時,應詢問其病史、就醫紀錄、接觸史、旅遊史及其他與傳染病有關之事項,病人或其家屬應據實陳述。民眾於返國後如有疑似症狀,務必於就診時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及接觸史,如未據實通報,將可依法開罰1萬元至15萬元。醫療院所發現疑似病例須24小時內通報,違則可開罰醫事人員45萬元,醫事機構最高可罰200萬元。民眾可洽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諮詢。
武漢肺炎/疫苗最快六個月量產 醫生建議勤洗手、可先施打這二劑
面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或是疑似SARS疫情可能再現的來勢洶洶,目前防疫第一道即是醫療院所,第二道為藥物,而疫苗則為終極目標。據了解,一旦官方確認關鍵可產製疫苗的蛋白基金組合,最快可能是數月到6個月之間可量產疫苗上市。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衛福部資料顯示1月初接獲中國大陸通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已完成病毒全長基因定序,電子顯微鏡下亦呈典型冠狀病毒型態,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冠狀病毒(CoV)為一群有外套膜之RNA病毒,外表為圓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除已知會感染人類的六種冠狀病毒以外,其他的動物宿主包括蝙蝠、豬、牛、火雞、貓、狗、雪貂等,並有零星的跨物種傳播報告。亞東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醫師表示,這類冠狀病毒僅能依症狀治療,並沒有藥物可解,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做好自我保護,包括出入公共場合要戴口罩、勤洗手,若有發燒等症狀也要趕緊就醫。另有醫生認為該種新型冠狀病毒雖不是流感病毒,但是其初步症狀類似流感,可考慮施打流感疫苗,有助於就醫時提供醫師確診、降低混淆的機率。正當還無對症下藥的疫苗上市之前,大家苦無防疫對抗武器。根據《HEHO》報導,由於目前發現該疫情造成的死亡個案多例是「多重感染後造成器官衰竭死亡」,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醫生建議可考慮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多重感染風險。不過,目前也沒有直接證據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預防新型肺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則認為若考慮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的保護效期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