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奕
」博奕求生1/台海和平處於大國夾縫中 俄學者建議學習「柔弱勝剛強」之道
在兩岸近代史研究著述頗豐的俄裔美籍漢學家亞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V.Pantsov)在他最新著作「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一書中指出,美國雖在對日抗戰及國共內戰前期,曾是國民政府、蔣介石政權的主要盟友,但蔣介石很早就意識到,不指望美國軍事支援贏得勝利,並曾在民國38年2月日記中,寫下「美國政府猶豫無能,殊令人可痛又可笑」。他認為,美國雖曾批評蔣介石的「貪腐政權」該為國共內戰失利負責,但國府的失敗也隱埋著長期以來美國對華政策「前後矛盾」。潘佐夫在這本蔣介石傳記新書中同時記載,民國3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取得蘇聯史達林答應對日作戰,在雅爾達會議做出形同將中國大陸東北賣給蘇聯的決定,從那時起,幾乎就已注定國共內戰中國府的失敗。因為若當年蘇聯未佔領東北,沒有在關鍵時刻對當時還未成氣候的中共給予關鍵支援,中共能否打敗蔣介石,恐怕仍是未定之數。潘佐夫教授認為,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前排由左至右)參與的雅爾達會議,簽下密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必敗。(圖/報系資料照)儘管如此,「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一書中也記載,當蔣介石到台灣後曾全力支援美國總統尼克森上台,但尼克森最後卻因美國亟欲結束越戰之考量、推動與北京關係正常化,蔣介石失望之餘,再度於日記中沉痛寫下「已對美絕望、將另起爐灶,以圖自救與自主」。新書中透露,當蔣介石萌生「另起爐灶」之念,蘇聯當時也因為與毛澤東的關係有些緊張,蘇聯與中華民國又因此展開接觸,一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以英國媒體身份掩護其莫斯科特使的身分,來台欲與國府商談中華民國與蘇聯結盟的可能,蔣則期待蘇聯提供台灣攻擊性武器,但因最後蘇聯領導班子內部對此事看法分岐,蔣介石也對蘇聯失去興趣,兩國結盟不了了之,不然,全球歷史恐怕又會改寫。台灣推動民主化後,不少人對蔣介石的印象只剩模糊的「威權統治者」,對蔣介石曾領導全中國對日抗戰的歷史日逐漸淡忘,不過,當年國府在日本侵華戰爭、國共內戰期間,所面對的大國博奕困局,時至今日卻更為激烈,也對台海和平形成顯著影響。陳納德將軍(圖右)在二戰期間協助國府抗日,他所率領的飛虎隊更是立下赫赫戰功,與蔣介石夫婦(圖左一、左二)關係很好,但卻與當時的直屬上司史迪威不和。(圖/翻攝自公共電視紀錄片)潘佐夫教授在接受本刊越洋採訪時則表示,1930年代,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引爆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美、蘇等大國對世局各有盤算,卻都想利用中國大陸戰場牽制日軍,但對國民政府立場卻是忽而友好、忽而翻臉,現在來看,實屬大國博奕下的必然。儘管當時蔣政權夾在美、蘇兩大強權中,也曾試圖力爭美、蘇支持並爭取武器、經濟援助,但也因大國考慮己身利益優先,再加上國府政策出現失誤,終究導致國共內戰失敗。對於仍然夾在大國博奕下的台灣,該如何趨吉避凶,確保台海和平?潘佐夫認為,蔣介石日記中所言的「自力更生,別相信大國,更不能完全依靠大國」可供台灣讀者參考,至於他個人的補充則是,謹記並研究老子的「柔弱勝剛強」之道。
博奕求生2/蔣介石功過評價多元 潘佐夫:他也是追求全民平等的夢想者
蔣介石的身後評價在台灣褒貶不一,俄裔美籍學者潘佐夫教授也坦言,時至今日,評價蔣介石功過仍非易事,尤其蔣在二戰後期,受美國輿論與史學界當時興起的「自由主義」及「左翼觀點」影響,形象極為負面,直到蔣介石之子、蔣經國前總統的媳婦蔣方智怡把「蔣中正個人日記」寄存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並在2006年開放全球學者研究後,蔣的形象才漸漸重被評價。潘佐夫的新書引用西方學者較不易接觸到的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史檔案館密檔資料,希望讓讀者能從現代中國與二十世紀世界史脈絡中,發現蔣介石適切而客觀定位,以及昔日蘇聯及其領導人史達林,如何對蔣政權在中國大陸的起落扮演「巨大且重要的角色」。潘佐夫表示,蔣介石的功過既多元又複雜,有人指他是背信又狡獪的統治者,要為150萬民眾死亡負責(包括為阻止大陸鄭州被日軍攻下,無預警炸毀鄭州黃河堤防造成眾多平民傷亡),有人指他是法西斯,還有人說蔣是「務實主義」者,一些台灣年輕人也告訴他,蔣介石是血腥的獨裁者,「如果不恨他,也該把他忘掉」。潘佐夫則認為,蔣介石非完人,有犯錯、罪行,但仍須將其放在時代脈絡、社會背景下檢視,更不應刻意忽略歷史。當中國從滿清帝制轉入民國,蔣必須面對當時中國與其它國家的「世代落後」,而且設法克服,世界各國也鮮少出現從集權到民主轉換過程,能選擇不流血路徑的先例。在此之下,歷史中的蔣同時也有偉大革命家、解放中國各民族的鬥士、愛國者、20世紀的政治軍事領袖,二戰英雄等多種不同角色,甚至是一位追求「全民普遍平等」的夢想者。他說,蔣政權及其統治下的人民,用「鮮血與灰燼」的犧牲代價,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勝,確保國家主權,從日人手中收回台灣,緊接著卻又迎來國共內戰慘敗,退守台灣。蔣介石記取國共內戰悲劇性錯誤,在民生主義與社會公義基礎上治理台灣,轉變為繁榮富庶之地,「在大陸失敗、於台灣成功」是他命名此書為「失敗的勝利者」的原因。「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一書的作者潘佐夫認為,蔣介石率領的國民政府在二戰期間,面對美蘇英等大國博奕努力求生存的歷史教訓,十分值得今日台灣參考。圖為潘佐夫在今年台北國際書展中,透過越洋視訊用中文與現場讀者交換意見。(圖/聯經出版社提供)潘佐夫教授在俄國出生,祖父格奧爾基·鮑里索維奇·愛倫堡也是一位在莫斯科國立大學任教的漢學家,曾出版蘇聯時代第一本關於毛澤東的傳記。受祖父影響,潘佐夫從小就對中國近代史感興趣,先後在莫斯科國立大學、蘇聯社會科學院求學,取得歷史學與比較政治學博士學位後,又到大陸山東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之後擔任美國俄亥俄州首都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教授,「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是他繼毛澤東傳、鄧小平傳後的另一本兩岸近代史著作。出版「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一書的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則透露,聯經近期接連出版兩本關於中國近代史的重量級著作,除由俄國學者潘佐夫的「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外,由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我國研究員郭岱君女士,集結多位兩岸日美近代史學者研究撰述、出版計畫跨越10年的「重探抗戰史」完結篇「抗戰與中國命運」,也在國際書展前出版。「原本同仁還擔心這幾本近代史新書,非近年相對熱門的台灣史出版品,也不見得符合當下政治氛圍,恐影響銷路,但觀察參與兩書新書座談會、與作者互動的讀者十分踴躍,也不乏年輕讀者,潘佐恩教授新著更是聯經國際書展攤位銷路最好的一本書,令我們既意外又欣喜」。涂豐恩認為這些現象,代表對兩岸近代史有興趣的讀者其實仍不少,更直白的說,台灣現在面對的許多問題,其實就是兩岸近代史的延續,讀者希望透過史學家耙梳最新史料,認真嚴肅、不帶政治情緒的全面評論蔣介石功過「鑑往知來」,造成這幾本書近期探詢度都很高。由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邀請十多位兩岸及美日近代史學者共同著述的「重探抗戰史」系列叢書,在歷經10年的出版過程後,出版完結篇「抗戰與中國的命運」,備受讀者矚目。(圖/報系資料照)
築堤防海嘯1/裴洛西旋風牽動兩岸臨界關係 國民黨易轍「歡迎」應變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式訪台12小時,引發對岸強烈反彈,共軍還立即擴大展開「圍島」軍演,更讓兩岸僵局更瀕臨界點。這次美國政府第三把交椅來台,引發的政治大海嘯是否又讓民進黨「撿到槍」,藉機透過「抗中保台」的策略操作,掩蓋目前種種不利於民進黨縣市長選舉的局面,從而扭變局勢逆轉勝,外界都審慎觀察。國民黨高層人士透露,其實裴洛西早在今年四月就有意訪台,當時已引發兩岸關係緊張,裴洛西後因傳出染疫暫緩訪台行程。當時,國民黨駐美代表黃介正對外表示,裴洛西訪台對美台關係雖具有高度象徵意義,但對台灣國防安全並沒有直接且實質幫助。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原訂今年四月訪台,但因染疫未成行,當時國民黨駐美代表黃介正曾評論裴洛西來台,對於我國國防並無直接且實質幫助,結果慘遭綠營圍剿。(圖/翻攝自黃介正臉書)該人士表示,如今從裴洛西離台的局勢變化看來,黃介正當時預言並非危言聳聽,但當時黃卻被綠營罵到臭頭。回顧這次藍營得知裴洛西再度啟動訪台規劃後,過程中黨中央立即邀集智庫、民代與輔選幹部沙盤推演,並模擬因應民進黨將配合啟動的「抗中保台牌」,最終定調國民黨立場「就是堅定歡迎裴洛西訪台」,並知會各縣市長參選人此立場。據瞭解,朱立倫六月初赴美替「重回華府」的國民黨駐美代表處揭牌時,就曾針對裴洛西訪台可能,與當地人員再度交換意見,要求密切掌握資訊,當裴洛西七月傳出將重啟亞洲行規劃時,黨中央也隨即掌握,朱再度召集國民黨智庫、黨務主管及選戰幕僚沙盤推演,儘管當時黨內仍有雜音、認為國民黨應「扛起歷史責任」,但因黃前波示警慘遭白眼的「前車之鑑」,黨中央決定化繁為簡,定調國民黨立場就是「歡迎裴洛西」,其它雜音就視為黨內正常的多元聲音。 另名黨務人士指出,國民黨內部對如何評價裴洛西訪台,見解一直都南轅北轍,不僅黨部內意見分歧,甚至連已淡出黨中央的前黨務主管、民代,對此事都各持己見,並未像其它政黨內部統一口徑,考量因應選戰將屆「勝選優先」。舉例而言,當裴洛西班機深夜抵台當晚,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蔡正元、前國民黨立委雷倩與帥化民等人,就已為了國民黨該如何回應裴洛西訪台表態,在媒體上唇槍舌劍,激烈交鋒。熟悉國際經貿的雷倩認為,國民黨處理此事應該思考「自己的兩岸歷史定位」,裴洛西訪台不見得符合當前台灣主流民意,表達歡迎更不一定代表路線就正確,國民黨有責任就此事引發台海「兵兇戰危」發出警告,若只想當其它政黨的「山寨版」,恐令藍營支持者心寒。退役中將的帥化民坦言,裴洛西之行雖是大國博奕一環,但國民黨低調面對就好,無需抗議她來訪,但也不必高調歡迎裴洛西。未來決定選戰勝負的是中間選民,民意如流水,國民黨應該站穩立場,講該講的話,不能只貪圖一時的選舉利益,否則既無法爭取綠營支持者,藍營及中間選民也可能跑光光。3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赴美為黨的駐美代表處揭牌時,就曾請代表處人員持續掌握裴洛西訪台訊息,並提前沙盤推演。(圖/國民黨提供)前立委蔡正元見解則與兩人大相逕庭,他直言,國民黨歡迎裴洛西訪台,並不是外界批評的「變小綠」,而是保持戰術彈性。蔡正元說,根據他長期觀察國民黨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面對複雜選項時,沒有能力立即作出正確反應,以裴洛西此行而言,美、中都以自身利益為優先,雙方事後也針對不利己方的狀況採取善後,國民黨當然也應該有「斷然的應變」,連美國總統拜登都難以說服裴洛西延後訪台,國民黨難道還膨風的認為可左右此事發展?他認為,國民黨應該正視當前困局,無需理會民進黨挑釁,全力降低抗中保台牌的負面效應,儘量避免在年底的選舉中失分,「歡迎裴洛西訪台」就是國民黨唯一可以做的事。他直言,若沒有贏得選戰,再多的警示都流於曲高和寡,意義有限。
類副總統上轎2/誰蔡英文接班人 賴清德低調尊蔡持盈保泰
總統蔡英文日前召開防疫諮詢會議,前任副總統陳建仁與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分坐在蔡總統兩側,媒體酸嗆陳建仁是「類副總統」,還提醒有意選總統的賴清德「該擔心了」。對此,賴清德周邊幕僚仍處於觀望,現階段採取與小英和平共處,「尊蔡」是當前的養晦策略。立委鍾佳濱說,從人情義理來看,陳建仁畢竟曾是蔡總統的副手,蔡總統既然請前副總統到會議中,當然要請他坐在旁邊;要是讓陳建仁坐在角落,恐怕又有人會提出別種批評。鍾佳濱也對「類副總統」之說嗤之以鼻,至於外界傳言,蔡總統擔心「跛腳」,而有意讓陳建仁參選下屆總統,他更直指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邏輯不通。鍾佳濱認為,蔡英文總統是一位非典型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她曾在故總統李登輝身邊工作,是國內少數懂得大國博奕的政治人物,也因此「蔡英文路線」在兩岸與外交上獲得選民認同,她的群眾基礎超越傳統民進黨支持者,從上次總統大選就可以看出來,蔡總統根本不必在意後繼者會搶走自己的光環,更沒所謂「擔心跛腳而指定接班人」的問題。立委鍾佳濱說,前總統陳水扁任期尾聲曾有「四大天王」之爭,某種程度對民進黨的元氣造成傷害。(圖/周志龍攝)民進黨另名黨務人士表示,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任期將屆時,最在意兩件事:「安全下莊」跟「歷史定位」,只要下屆仍是民進黨執政,卸任後的小英這兩件事都可以確保,因此下屆總統人選是賴清德、鄭文燦甚至是陳建仁,對她來說差別不大;真正想要擋賴清德更上層樓的,恐怕是小英身旁擔心未來失去靠山甚至遭到清算的「謀士型政治人物」。一位民進黨人士分析,新潮流向來都是支持自己的人選,目前「北流」的桃園市長鄭文燦歷經新冠肺炎一役,幾乎喪失角逐總統大選的發言權,而「南流」的賴清德一脈也轉趨低調,至少在確認蔡總統接班人明朗化前,保守因應為宜,以免落人「僭越」口實,「尊蔡」幾乎成為幕僚和同系立委的共識。立委郭國文也說,賴清德在民進黨內外都有一定的聲望,前陣子的黨內初選就有不少人尋求他的支持,後來礙於黨內的「公共財」規定,賴並沒替特定人站台助選;等到年底選舉活動正式起跑,就可以看出賴清德在黨內的高人氣,以及面對支持者的實力。 立委郭國文指出,等到九合一大選正式開跑,就可見副總統賴清德的輔選魅力與實力。(圖/張文玠攝)
公園教的歷史課/日軍攻擊斯卡羅原住民 意外開啟沈葆楨護台人生
億載金城公園是許多造訪台南的觀光客必到景點,又名「二鯤鯓砲台」,是由清廷任命的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台灣海防欽差大臣的名義來台規劃興建。台南市政府後來也在1975年設置沈葆楨半身銅像,以紀念二鯤鯓砲台建立一百周年。沈葆楨原本追隨湘軍統領曾國藩對抗太平天國,先後任職清朝江西巡撫、船政大臣(監督福州馬尾造船廠),為何會臨危受命擔任台灣海防欽差大臣,開啟他的「護台人生」?原來是與1874年(同治13年)日本攻台的牡丹社事件有關,當時日軍攻擊對象也包括住在恆春半島的「斯卡羅」族原住民。沈葆楨出生在1820年,是清朝同治中興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他在1847年考上進士後,在咸豐年間歷任御史、江西巡撫,曾追隨曾國藩與太平天國作戰,擒獲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等人,1866年(同治五年)升任船政總理大臣,監管福州馬尾造船廠、建造北洋、南洋海軍使用的軍艦,並設立第一個海軍學校「福建船政學堂」,替北洋水師與洋務運動培養不少人才。1874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日軍出兵攻打恆春,清廷查知日本侵略台灣的意圖,緊急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到台灣籌辦防務。日軍登陸台灣後,與恆春的斯卡羅族原住民激戰,清廷認為事態嚴重,擢升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兼領台灣海防,可統帥福建總兵、道尹兵力及江蘇、廣東沿海各港口輪船,並有權與日方交涉。沈葆楨隨即提出「聯外交、儲利器、儲人才、通消息」等四項對台政務建議,清廷都予以同意辦理。為紀念沈葆楨對台灣的貢獻,馬前總統2006年曾在台北市長任內,將市政府一樓大廳命名為「沈葆楨廳」,但「沈葆楨廳」的匾額在柯文哲擔任市長後已經取下。(圖/報系資料庫)文化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倪仲俊認為,台灣的「銅像」近年來雖常被「政治」解讀,但銅像其實是供後人探究歷史的索引工具。例如看見億載金城內的沈葆楨銅像,若進一步瞭解,沈葆楨是在何種時代背景下,被清廷派到台灣,以及他在台灣近代化過程扮演的角色,進而對當時的台灣為何有近代化需求的議題感興趣,就可能產生進一步探索,自從清末鴉片戰爭後,台灣被迫面對的國際環境與戰略角色變化,沈葆楨在清末身處大時代下的進退應對,就能讓不會動的雕像,透過耙梳其背後的歷史,而顯示出意義。倪仲俊建議,若要進一步探討沈葆楨銅像與你我的關聯,不妨先瞭解自己與社會、時代的連結為何,進而思考台灣在世界上的位置與角色,他認為「以史為鑑」其實有助於提升個人與國家的競爭力。當時面對的是清朝國力衰退、帝國主義崛起,沈葆楨到台灣後,有感於列強對台灣虎視眈眈,他提出的「解方」就是積極推動洋務運動的經驗用在規劃台灣建設;反觀現今的台灣,也仍是在大國博奕下的夾縫努力求生,時代背景雖不同,但面對的大環境考驗卻有相類似之處,自然就會凸顯讀沈葆楨歷史的實用價值,而協助後人盡量做出正確的決定,就是學歷史的目的之一。細屬沈葆楨在台灣推動的建設,包括任內重行規劃台灣的行政區域,設置恆春縣、成立台北府等等,加速台灣各地發展;另外,加強台灣防禦能力,例如興建台南二鯤鯓砲台、恆春縣城牆等;他還同時開發東台灣地區,招撫高山原住民,防止原住民再「出草」漢人。沈葆楨並曾上奏清廷,請求解除關於台灣之各種禁令,獲得朝廷同意,讓漢人大量來台,替開發台灣增加生力軍。沈葆楨在台灣的時間僅一年,雖然不長,但卻打下台灣日後持續發展的基礎,包括用機器開採基隆煤礦,1875年(光緒元年),沈葆楨被派任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離開台灣,改負責督辦南洋水師。五年後在江寧任上病逝。1886年(光緒十一年)台灣正式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也繼續依循沈葆楨任內的基礎繼續建設台灣,讓台灣的發展邁入了另一個新的里程。文化大學歷史系主任倪仲俊認為,古人銅像是耙梳歷史的一種索引,若看到沈葆楨銅像能引起民眾對於台灣史的好奇與興趣,進而研究探索,即能令歷史產生實用意義(圖/報系資料庫、翻攝自文大歷史系臉書)
水比油更珍貴!全球22多億人口缺水 賀錦麗:各國恐為了水大動干戈
由於人口增加、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淡水資源短缺,目前全球有22多億人口面臨缺水問題。早在1970年代,聯合國就示警,石油危機之後,下一個危機是水。水資源的供給有限,需求卻不斷增加,所以水在21世紀又被稱為「藍金」(blue gold),比石油更珍貴。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日前爆料,過去很多年,美國好幾代人為石油而戰,但在不久的將來,會為水而戰。她無意間揭露美國打著捍衛人權、保護民主自由的旗號發動戰爭,其實是在掠奪別國的石油資源,她同時預告美國盯上了水資源,各國可能為了水而大動干戈。水危機數字會說話近三分之一人口 高度缺水地球表面約有七成是水,但淡水僅佔總水量的2.5%,其中可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1%。隨著人口快速成長,氣候暖化,近年來許多國家都飽受水資源不足之苦。世界資源研究所表示,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高度缺水」的國家,從1960年到2014年,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250%,水資源問題已成為全球的一大挑戰。水危機可能威脅糧食安全、導致移民、金融動盪,引發衝突甚至戰爭。牽動地緣政治 河流武器化水資源短缺也牽動地緣政治。美國與中國兩個大國博奕的戰場,已經從貿易、科技延伸到東南亞的湄公河流域。湄公河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長約4350公里,往南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五個東協成員國,多達6000萬漁民和農民仰賴湄公河維生。而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興建多座大壩、控制河流流量,一直備受爭議。從2019年開始,湄公河區域出現史上罕見大旱,美國水資源監測機構「地球之眼」去年4月發表一篇報告,指控中國控制上游水量,導致下游國家旱象加劇,部份河流完全乾涸,捕魚季竟見河床龜裂,北京方面斷然否認指控。爭湄公河主導權 中美角力美國去年9月順勢推出湄公河-美國夥伴關係(Mekong-US Partnership)計畫,決定提供至少1.53億美元給湄公河國家,進行區域合作,此舉被視為與中國競爭湄公河流域主導權。去年底啟動、由美國國務院資助「湄公大壩監控」計畫,利用衛星數據,追蹤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水壩水位,美、中強權在東南亞的角力暗潮洶湧。南亞紛爭不斷 印度恐動武西方學者認為,亞洲最可能引爆「水炸彈」的地區是南亞,而可能動武的國家是印度。印度13億人口中,有6億人面臨缺水問題。水資源危機每年奪走印度約20萬人性命。南亞7國中,印度竟因用水問題和3個國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起過紛爭。近期中國確定要在雅魯藏布江興建水電廠,已經引發印度和孟加拉的關切。雅魯藏布江從西藏流入印度境內之後,被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再進入孟加拉。印度國內憂心中國會將跨境河流「武器化」,掐住印度經濟發展的咽喉。中國的建壩活動恐引發中、印新一輪衝突。
【泰公開講】劉泰英:新總統不能過度重視高科技
選前很多人問我「怎麼看新總統就職後的台灣經濟」,我認為不會與選前差太多,因為藍綠政黨輪替已經不是第一次。只是,候選人政見喊得震天價響,卻少有民眾認為台灣比周邊國家經濟更好、更進步。也許是因為我曾當過前總統李登輝的財經幕僚,對國家財經事務多少有些經驗,因此選前藍綠大咖都曾來拜訪我,請教對於經濟議題的看法;只要真心,我都很願意分享對於國家財經政策的建議,不分藍綠,畢竟國家經濟好,全民都受益。總統蔡英文四年前剛上任時,李登輝就曾囑咐我整理「台灣綜合研究院」(台綜院)的財經政策建議,當時台綜院分門別類出好幾大本的報告,送給小英政府參考,但到目前為止,被採納的其實很少。我並不是說,小英政府非得照著台綜院的意見不可,但台灣經濟確實出現一些嚴重問題,例如伴隨著勞動力不足的「少子化危機」;又如台灣愈來愈重視高科技,卻忽視傳統產業發展;再如能源發展趕不上企業需求,還摻雜政治因素,致使資源不當錯置。這些不光是我個人的見解,許多專家也曾提出類似警告。我知道,部分官員舉台商最近回流的數字,證明台灣經濟愈來愈好。是的,台商近期確實有回流,但是台商回流與其說是政府招商有成,還不如說是美中貿易大戰因素,台灣扮演關鍵角色,這是大環境使然。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大國博奕下,小國經常淪為棋子。台灣目前的經濟榮景既是拜大國博奕所賜,更要自我警惕,經濟發展絕不能全然仰賴大國,若有選邊站的不切實際想法,恐陷入軍方常說的「忘戰必危」,對台灣經濟絕非一件好事。選前,我不僅提供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不少建議,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美伶代表綠營前來拜訪時,我也是知無不言。雖然兩人都相當客氣,但可惜的是,我提到「要振興台灣經濟,首重增加大量公共投資,努力扶植中小企業」時,不知道是否因為張善政出身高科技企業,比較嫻熟高科技領域,我感覺他對投資高科技的關切程度,遠勝於公共投資及製造業。如果我的觀察是正確的,那麼藍綠對於振興台灣經濟的主張,可能差別不會太大,高科技產業雖是世界潮流,但是已有很多重量級經濟學者警告,過度重視高科技投資,將讓貧富差距更嚴重,這也是新總統在全力發展高科技業的同時,必須要格外警惕的事。(劉泰英口述、薛孟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