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端
」 教育部 學習歷程檔案 陳鐵虎 分科測驗桃市府無償撥地給國立大學開發 進展牛步挨批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8日表示,市政府無償撥用土地給多所國立大學開發,已嚴格要求落實計畫期程,如未依照期程辦理,將收回土地。桃園市近年主動撥用不少土地給各國立大學,希望合作以興建教學醫院等設施,但不少合作案卻面臨大學端開發牛步、不甩桃市府期程的窘境,也讓市府飽受土地利用不當批評。據了解,市府已針對國立清華大學蓋教學醫院卡關下了最後通牒,而國立中央大學在八德區捷運綠線周邊精華地蓋醫院、國立陽明交大在青埔特區設「全球校區」二案進度也十分緩慢,分別還在重擬計畫書與重簽意向書的階段。八德在地議員呂林小鳳抨擊,中央大學在八德享有市府撥用的2.6公頃校地,土地位於捷運綠線G01站旁,談了10多年沒個有效進展,不該放任閒置,應比照市府和清華大學合作案,務必要中央大學給出具體開發期程承諾。王明鉅回應,中央大學沒有醫學院,要設立醫院比較困難,但若以「市立醫院」名義讓資源與人才共享,不啻是一個解方,會朝此努力。他說,最壞打算才會收回撥用土地,因為收回後得再變更都市計畫,併按規定向內政部提報、評估和審查,又必須花個3至5年跑不掉,期間也扼殺了地方發展,會加強協助大學在地開發,並會要求具體時間承諾。中央大學則回應,醫院建院計畫原本因「次醫療區」分配床數「搶不到床額」卡關,目前將調整病床數,重新向衛福部遞件申請。中壢區議員徐景文則說,國立陽明交大在青埔設新校區的合作意向書「早就過期了」,呼籲在重簽意向書之時,考慮地方心聲,改推動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王明鉅強調,近期會重新與國立陽交大簽合作意向書,要求改朝設實驗高中規畫,若未落實也會收回土地。陽交大則說,10月已與市府商議,依市府需求來修改意向書。
113學年度大學繁星醫學系放榜 新北11人報考5人錄取
113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第8類學群醫、牙學系今放榜,新北共有11人報考,錄取5人,5人均為三年前選擇在地就學的新北市國中畢業生,其中林口高中黃安竹錄取長庚大學醫學系,為學校首位應屆畢業生錄取醫學系的學生。教育局表示,黃安竹選擇林口高中就近入學,在求學過程中,是師長眼中的好奇寶寶,總是在課堂上踴躍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上課後有系統地做知識統整,是他成為階段性的人生勝利組的關鍵,在得知上榜以後,不忘感謝學校師長、父母親及家人的栽培與陪伴,也感謝同學們的彼此支持與鼓勵。期許自己再接再勵,為未來杏林再添芬芳!南山高中許舒涵同學錄取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為國中部直升入學學生,在校表現出色,獲得111學年度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新北區複賽生物科第一名、生物奧林匹亞初試特優、中研院生命科學人才培育計畫結業,並在多項比賽中獲獎,也積極參與各項服務與社團活動,在辯論比賽和模擬聯合國活動中取得多項佳績,展現了卓越的領導力和溝通能力,學業成績十分優秀,更在畢業時榮獲自強不息獎,期許自己未來道路上持續創造更多佳績。教育局表示,2022年起推動在地就學大聯盟計畫,透過高中職特色發展工作圈積極與大學端合作,結合大學豐富學習資源,讓學生可提前銜接大學課程,也透過社區高國中資源共享計畫,將高中職的亮點課程、活動向下扎根。新北市也與臺北市立大學及馬偕醫學院等校開設「醫學專題」課程,免費提供高中學生進行探索學習,前者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邀請專業臨床醫師分享實務經驗,後者則分別從聽語、醫檢、視光、護理與醫學系等五大領域開設專業課程。此外,自今年2月起由新北市高中與陽明交通大學共同研發「醫學概論」的數位課程,預計2025年將可作為新北市各校開設多元選修的豐富學習資源,進而使更多優秀學子在地就學。
命題一國兩制1/統測題目抄襲不意外? 命題制度不同影響層面廣
4月28日統測英文科綜合測驗發生疑似抄襲外國測驗網站文章,據指出,相較於學測由國家經費全額補助,統測的出題機構還須自籌財源,無法專注在出題上,而台灣各階段入學考試出題制度大不同,國中端由建立的題庫中抽題,但高中端則多為臨場命題,容易因每次的命題者不同造成難易度不穩。有老師認為,出題方式不同,對學生的影響層面環環相扣,應重新審思命題方式,否則不僅因為難易度變動太大會影響考生入學的權益,未來再發生統測抄襲事件也不意外。臺師大心測中心主任陳柏熹指出,國中會考主要在闈外預先建立題庫,所有的題目除了先命題、審題之外,還要定期抽出一批國三生試考,接收學生的試考回饋再行試題分析,確保每一題目的難易度後才會收進題庫,入闈時再從題庫依照難易度進行抽題、組題本,還要保證不同年度的可比性,基本上不同年度的題目難易度幾乎保持一致。陳柏熹表示,相較國中會考,統測和學測則屬於入闈命題型,雖有時也會在闈外出好題目,預先了解難易度,但這些題目不會直接取用,等到入闈時才會根據試做結果,調整成為不同的題目,也因為無法進行預試,相對更難控制題目的難易度。109學年度就曾發生學測考題太簡單,數學科109年滿級分人數達14000人,雖頂大科系多要求滿級分,但太多人同分數就會造成大學端的選人困難,大考中心主任張茂桂承認考題缺乏鑑別度,因命題有疏失而引咎辭職;但110年數學滿級分又瞬間驟降僅剩1500人,111年甚至只有700多人考滿級分,造成缺額過多,因此,難易度忽高忽低,不只影響學生權益,還會直接影響大學招生。一名熟知測驗領域的老師表示,高中端出題「人為因素」影響極大,若是該出題老師不太理解難易度,或甚至是以大學教授角度去看「這些題目都很簡單啊」,但結果通常都是全國學生一片哀嚎,因此,若能效仿國中會考用統計方式建置題庫,就不會因出題者想法而有不同的結果。一名熟知測驗領域的老師表示,學測的試考生通常都是找來頂大學生進行預試,這也是無法測出題目品質的因素之一。(圖/報系資料照)該名老師也說,這些入學測驗的出題都會先找「試考生」預試,國中會考試考生的挑選為隨機到各校的各個班級抽幾個人,把他們集中到某間教室一起考試,每份試題約有上百人先行試考,這些經測試的題目,都不會出現在隔年考試中,以避免有人刻意背題;但相較之下,學測的試考生僅4到6位,且很多時候是找台大考生,「能考上台大,都不會太差吧?」因此,無法實際測出試題難易度,才會經常被罵難易度差太大。 另一名高中英文老師認為,台灣不是菁英教育,大考的目的不是為了找出菁英學生,而是希望鑑別10幾萬考生的程度,並非題目特別難就能測出學生的程度,但是如果像是考研究所、教師甄試等專業考試,測驗的目的不是要測一般學生的能力,是要找出菁英中的菁英,所以難是有其必要性。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國中會考是在鑑別學生,是否具備作為現代國民應有的基礎能力,因此建立題庫是合理的,但學測、統測除了要了解學生的能力外,也要找到符合學系需要的學生,所以不適合以題庫的方式來處理。她也說,要不要建立題庫,應該要先了解測驗的目的,通常如果是要分誰通過,誰沒通過,那通常會建立題庫(專業上稱標準參照),若是要分出學生的高低,就不會建立題庫(在專業上稱常模參照)。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批評,本次統測英文考題疑似抄襲,只能說相關單位「不重視、不嚴謹」,更代表統測長期以來不受重視。(圖/黃耀徵攝)柯志恩認為,學測由大考中心負責、教育部捐助5億成立基金會,且每年都有全額補助,但統測由技專校院測驗中心負責,設在雲科大,教育部卻只有部分補助而非全額,展現長期以來統測受到的重視不如學測的心態,這次統測考題疑似抄襲,只能說相關單位「不重視、不嚴謹」,早晚出包。她說,「這次疑似抄襲或許可以帶給社會省思:辦好統測的穩定性和公正性,一個品質好且有效度的技專統測,代表政府對技職教育的重視。」
台大畢業證書刪除「民國紀元」 校長陳文章遭批毫無國家意識
台大早前因校長陳文章擬創設國際政經學院,引發校内外不滿聲浪,導致該案遭擱置,直至23日校務會議時再度表決。在議案表決前夕,台大社會科學院長蘇宏達於個人臉書指出,台大新版畢業證書竟畢業證書刪除了中華民國紀元,痛批現任校長陳文章,沒有國家意識、沒有中心思想,不適任領導台大。針對台大新版的畢業證書,蘇宏達表示,經陳校長核定,中英文並列,卻刪除了中華民國紀元,連台大學生在學校會議上看到後都反應,「在自己的國家領畢業證書卻沒有中華民國字樣,實在怪怪的。」狠批校長陳文章,沒有國家意識,失去核心價值,不適任領導台大。台大新版畢業證書中英文並列,但卻刪除了中華民國紀元。(圖/翻攝自蘇宏達臉書)另外,關於兵役延長一年,蘇宏達表示,政府顯然缺乏通盤計畫,也沒有和大學充份溝通討論,而逕自頒布各類辦法,以至大學端窒礙難行。蘇宏達指出,以「3+1方案」而言,為了讓在學役男能在三年內修習完原來大學四年的課程,另一年保留下來服役,不耽誤青春,學校就必須配合放寬相關修課規定。蘇宏達指出,台大學生曾提出質疑,有人可能鑽漏洞,申報為役男享有特殊修課權利後卻沒有去服役,而學校也無從查核;有的則以為,按照「3+1方案」,倘若大一到大四男生同時登記入伍,而國家根本沒有足夠的基地和營房接納,將形成大塞車。凡此種種影響大學教育甚鉅,觀照幾位前任台大校長,早就挺身而出,領導各大學,跟政府周旋並要求修改規定,而不是僅僅強調,這是政府的要求。至於台大政經學院風波愈演愈烈,蘇宏達指出,一端是教育部秉持上意,今年八月刻意曲解國際政經也屬重點科技,適用原用於創立半導體學院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以下簡稱創新條例);另一端則是台大陳校長曲意迎合,在極短的時間內,透過極隱密的作業在九月擬定計畫,以致草率粗糙而遭10月21日台大校務會議否決。「沒有國家意識,如何立足國際,更遑論國際政經」蘇宏達指説,陳校長積極佈局,力圖強渡關山,但對於校內各方的擔憂和質疑,或推給創新條例,說這都是政府的規定,或強調這完全是他本人的想法,極力否認有政府高層的授意,卻始終說不清到底諮詢了哪位或哪些國際政經專家,又為何捨現有國際學院和社科院而一定要強推政經學院。對此,校長陳文章回應,畢業證書改版從管中閔校長任內便啟動,當時學生曾反映,畢業證書分中、英文兩張很麻煩,盼改為一張。上任後行政會議經2次討論,於今年8月29日由註冊組提出數個修正版本,並選定其中一種。陳文章表示,昨天教務會議學生代表提出才知道學生意見,既然學生有意見、希望修正,也同意由教務處調查,下次校務會議時再討論。
「學習歷程檔案」用於升學不到5成 挨批扭曲高中生學習
因應108課綱實施,教育部推動高中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並從111學年起與升學掛鉤,但據統計這兩年均不到5成考生以學檔升學。教團認為,學檔制度已扭曲高中生的學習態度,應與升學脫鉤;教育部則回應,學生如為升學刻意透過他人或補習班來美化學檔資料,反而會影響大學對他們的評價。現在升大學管道中,僅申請入學通過一階篩選、要進入二階甄試者需要提交學檔或傳統的PDF檔案做為備審資料。招聯會最新統計,111學年通過申請入學一階篩選有6萬7616人,其中1萬2315人提交PDF檔、5萬5301人上傳學檔;112學年通過一階篩選有6萬2194人,其中1萬1246人提交PDF檔、5萬0948人上傳學檔。升學掛帥 背離適性揚才目標以111學年學測報名人數11萬6445人、112學年11萬8551人來計算,最後有5萬5301人、5萬0948人以學檔升學,分別占47%、43%。雖然還有逾5成學生不用學檔升學,但學檔和升學掛鉤,已影響所有高中生的學習。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學檔原本是要由學生記錄高中所學及自主探索經驗,但因為和升學掛鉤,學生所提交的資料都是為升學,一些真正自己的興趣或愛好(如繪畫、音樂)不見得會呈現出來,這跟108課綱所主張的「適性揚才」目標相違背。他們主張,學檔制度可以繼續推,但應該和升學脫鉤。砸錢製作 已到了病態的地步適用108課綱的第一屆學生、台大政治學系李瑞霖說,學檔和升學掛鉤,造成很多高中生學習是為了升學,甚至花錢或去補習以美化學檔內容,「已到了病態的地步」。但清大副校長戴念華指出,考生提交學檔參加申請入學,可以讓大學端更容易看出及分析出他們高中的學習表現,以決定是否錄取。現在許多高中生的學檔刻意為升學而做,這已經走樣、也是矯枉過正,但外界不能只是指出問題,也要提供解決方案,一旦學檔和升學脫鉤,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案讓大學來招生。教育部回應,高中生如為了升學,刻意透過他人或補習班來美化學檔資料,校系在審查時,看不到學生真實的學習面貌及個人特質,學生也會在參加面試時無法回答審查委員的詢問,將影響大學對他們的評價。
國防部提「3+1」方案 教長受訪表示近日會公佈各界討論結果
2022年底蔡總統宣佈兵役延長為1年,國防部跟著提出在3年內完成大學學業加上1年兵役的計畫,15日時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已和學校以及學生代表討論過,做完最後統整會於近日公佈,原則上會讓學生有機會在服役期間也能修課。113年開始,我國義務役將從4個月延長為1年,國防部也提出「3+1」的因應計畫,讓役男在大學4年內能同時完成學業與服完兵役。初步計畫包括利用寒暑假服役與放寬學分上限,役男也能選擇在服役期間彈性修課。而日前教育界對於國防部提出的「3+1」方案表示,原本學生可以在寒暑假透過遊學、實習等方式精進自己,如今卻要拿來服兵役,而且讓役男將1年的兵期分段服完,恐怕也會影響到戰力的培養。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15日受訪時表示,已和大學端、學生代表、各院協進會進行討論,目前已有初步計畫,不過為了因應各系所修課狀況的不同,會再統整出結論並於近日正式對外公佈。
今年14件論文抄襲遭撤學位「通報僅6件」 教育部回應了
近來政治人物論文抄襲案頻傳,但依照大專校院收到的論文撤銷通告統計,今年全國公私立大學學位撤銷案達14件,教育部接獲撤銷通報數卻僅6件,不到一半,外界質疑教育部又在狀況外。教育部則回應,依照《學位授予法》第17條,未強制規定報部,不過未來將和國家圖書館勾稽,掌握實際學位撤銷案件數。根據《學位授予法》第17條之4規定:「學校依第一項規定撤銷學位後,應通知當事人繳還該學位證書,並將撤銷及註銷事項,通知其他專科學校、大學及相關機關(構)」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爆出論文抄襲後,校方對兩人撤銷文憑後,也發函給國圖,論文都被下架。今年全國遭撤銷或開除學籍達14件,其中4件為公立大學、10件為私立大學。教育部說明,民國107至111年共24件符合《學位授予法》第17條抄襲情事並撤銷學位案件,分別為107年4件、108年4件、109年5件、110年5件、111年6件,上述24件中則有13件為碩士在職專班。但今年教育部統計僅有6件,則明顯和大學端收到的撤銷統計件數不合。教育部指出,依《學位授予法》規定第3條第1項規定,學位授予是大學權責,由大學授予學位,現行第17條第3項針對通報部分已規定,學校於撤銷學位後,應通知其他專科學校、大學等機關構,「代表並未強制學校撤銷學位後一定須通報教育部。」教育部也說,學校在撤銷學位後均會通知國家圖書館,後續也會與國家圖書館進行勾稽,掌握大學通報學位撤銷案件數。
108課綱錯了嗎3/國英考科只有一次機會 「不知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
108課綱的重大變革之一,就是分科測驗取消國、英、數乙考科,直接採用學測分數,這使得部分第一屆考生炸鍋,「考壞不能再考補救,等於一試定終身!」對此,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公共事務經理徐菁穗告訴CTWANT記者,「數乙確定於114年恢復考試,因為很多商管科系要求要看數學科目。」而分科測驗的國、英文是否有望恢復考試?徐菁穗坦言,「原則上不會,因為這兩科是無法短期速成的。目前也沒有大學端提出需求。」也就是說,112學年的考生在學測時務必要好好準備國英數,尤其是文組和社會組。教育部將分科測驗取消國英數考科,主要是認為考一次即可,可減輕考生壓力。有社會組同學表示,「指考本來就是社會組翻身的好機會,學測時自然組跨考社會把社會組名額搶走,請問教育部讓社會組的學生去哪裡生存?一試定終身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有的考生因為學測沒有考好國、英或數乙,決定跳過7月分科測驗,直接朝明年重考前進。今年透過繁星計畫錄取成大建築系的108首屆考生林煦寧表示,「我有同學是採用分科測驗上大學,可是因為他們在學測時國文、英文沒有考好,所以最後分科就有點限制他們的出路。」]今年透過繁星錄取成大建築系的108首屆考生林煦寧。(圖/林煦寧提供)今年以分科測驗錄取師大光電工程系的108首屆考生柳稚泓則說:「其實我自己是國英文比較爛,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反而可以更專注在數物化上,乘上倍率去拉自己的分數。」他也坦言,「站在文組的立場,他們國英採計很重,而分科測驗國英和數乙又被拔掉,變成分科測驗只能考社會科,加上部分商管科系又會採計數A成績,對文組學生來說應該是毀滅性的打擊。」對此,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開玩笑說道:「教育部不知道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這樣幾乎是不給機會。」國教行動聯盟今年三月底特別委請專家研發問卷,共回收3887份有效問卷,有高達2677人(68.8%)支持分科測驗恢復國、英和數乙。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打趣說:「教育部不知道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圖/趙世勳 攝)據此,該聯盟7月向教育部呼籲,分科測驗成績係作為大學分發入學之依據,與學測採級分制、作為申請入學門檻之定位不同,具備高度鑑別度,應盡快恢復國、英文,讓社會組、文科優勢同學得以發揮所長。桃園儒林補習班總班主任陳順基表示,以鑑別度來說,今年學測國、英文考試內容其實可以當作入學依據,但是站在學生的立場,「我建議應該要恢復國、英文考試。」不然學生真的會失去很多機會。王瀚陽也認同,「希望三科(國、英、數)都恢復考試。」他補充,由於今年國英數考試只有一次機會,因此許多高中生在學測考完以後都痛哭,也因為沒有第二次機會,所以現在高一、高二生會把國英數看非常重。對於學生及家長團體的看法,大學招生委員會經理徐菁穗解釋:「大學考試是想從分科測驗看出學生更專精的部分,找出更適合自己科系的學生,而不是以給學生第二次機會為出發點。」因此原則上並不會恢復國、英文考試項目。
108課綱錯了嗎4/大學申請入學只會越來越好錄取? 關鍵答案是「粥多僧少」學校不想減招
今年三月學測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放榜後,學生社群立刻出現荒謬放榜分數」的討論,七月底分科測驗入學放榜後,話題換成「低分高就」,明年考生的命運會如何?「近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只會越來越好錄取。」儒林補習班桃園班主任陳順基有了答案,因為「粥多僧少」。因此,坊間傳出考生明年最好拚「分科測驗」低分高就勝算較高一事,陳順基提醒,「大學端有陸續在調整招生人數」。而大學招生委員會聯盟會表示目前尚未有確定名額,要等到11月1日大學招生簡章出爐時,教育部也會一併公布各大學在各階段的招生名額。陳順基分析,近年大學申請入學會越來越好錄取,因為「招生名額佔比年年提高,而111年至117年間學測報考人數將年年減少」。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觀察,「目前大學招生名額應該都不會變動,也沒有學校願意開第一槍去縮減人數,所以明年招生名額應該還是很多。」據教育部七月公布「111至126學年度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受少子化影響,未來16年大一新生平均年減2900人,到了114學年大一新生數將首度跌破20萬人,並預告117學年將降到17.7萬低點,因為這一年學子屬虎。教育部預估大一新生以及高中應屆生111-124年人數變化趨勢。「粥多僧少」的情況,在今年大學升學三管道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中,以考試分發最明顯。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統計,今年總招生名額較前一年增加3,023人,總數為39,350人,而總登記人數較前一年減少9,272人,僅25,297人,最後總錄取人數 25,028 人,使得錄取率高達98.94%,招生缺額高達14,493人,較前一年大增11,761人,缺額率飆上36.83%,雙雙創新高。對此,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表示,今年招生缺額數增加主要受到少子化影響,報名分科測驗人數驟降,且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各管道等,前者回流919位,後者約10,294位回流。全國大學僅11校沒有缺額,以台灣、清華、交通、成功等頂大為主,有缺額的51所中,公立大學 22 所,私立大學29 所,其中僅以分發入學管道統計,有12所大學缺額比率大於80%;若以學群區分,缺額比率最高則為外語學群約 62.47%。缺額數達2,378人居冠的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表示,「少子化還有今年考生分科測驗的報考動機低,以及公立大學名額增加,因此產生『粥多僧少』的現象,加上考生多有『先公立後私立』的選校慣性,所以私立大學真的會面臨相當大的招生壓力。」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表示私立學校將面臨招生壓力。(圖/翻攝自方元沂臉書)「想解決少子化,公私校同步減招,可說是絕大多數學校的希望。」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指出。不過教育部認為,「台灣目前大專公私比仍有相當差距,不宜同步減招,也就是公立大學沒有要減招的打算。」無論僧少粥多,還是今年分科測驗入學出現「低分高就」,丹鳳高中高三語文實驗班導師張文承還是建議準考生們,「透過個人申請的管道。」因為學生要準備的東西太多,有些學校甚至到6月才公布申請入學放榜結果,大幅壓縮考生準備分科測驗(今年7月11、12日)的時間,所以「大家能趕快考上還是就考上吧。」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則表示,「除非是明星學校想要拚醫學系、頂大,不然大家多半學測能上就趕快上,不會因為今年低分高就情況嚴重就硬要考分科測驗。而且有了今年的參考值,明年低分高就的情況應該不會這麼嚴重。」對於明年學生會建議選擇個人申請還是分科測驗?前鎮高中地科老師劉育宏接受CTWANT採訪時表示,「重點是要釐清學生是什麼樣的人。」其實越好的高中,考分科測驗的學生越多,因為大家想要搶醫學系這類的熱門科系,「如果跟自己成績差不多的同學在分科測驗進入更好的學校,那也沒辦法,這就是人生啊!」六龜高中是高雄市唯一偏鄉市立高中,今年有8名同學以繁星入學,文組藝術理工皆有。(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108課綱錯了嗎1/源自南韓改良版「學習歷程檔案」 第一屆白老鼠給分「不及格」
108課綱第一屆「白老鼠」今年暑假升大學後,學生及家長團體不約而同拋出「學習歷程」檔案對申請入學無用論、實施成效不彰等議題,這使得全國約20萬高中生及家長在九月開學後有了新煩惱,「學習歷程檔案還要認真準備嗎?」就108課綱及學習歷程等缺失,國教行動聯盟今年七月向教育部陳情呼籲全面檢討,但教育部迄今尚未回應,該聯盟理事長陳鐵虎提醒,「大家還是要好好做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歷程源於108課綱的多元入學管道設計,為打破填鴨教育、減輕學生考試壓力,設計四管道入學:特殊選材、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其中又以申請入學為主,以今年為例,招生名額占分別為1.5%、15%、45%及40%。其中,選擇申請入學的學生,以學測成績為第一階段,學習歷程成果及面試為第二階段。有別於舊課綱指考時期,學生要在高三下一口氣完成備審資料,108課綱改為學習歷程檔案,學生在高一、高二及高三上依規定將自主及多元學習的過程上傳,檔案含「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項目,每學期上傳到學校,每學年再從中勾選6件自主學習及10件多元學習入中央資料庫,申請入學時,供大學端勾選3件及10件,做為參採選才,占分至少達兩成。此一大變革,在今年學測成績放榜後,隨即引發熱議。建中一名應屆畢業生「擺ㄚ豆腐」進行校園採訪,製成《學霸們與108課綱的命運糾葛,來聽聽第一屆白老鼠揭開粉飾太平的真相》影片,受訪者語多委屈,「若學測沒考好,學習歷程做得再好也白做」「高一或高二就要決定升學方向,太難了」「如果中途改變興趣」「喜歡彈吉他也行嗎?」「就是作文比賽」。來自中部的李瑞霖、陳惠平及廖宥甯三位高中生,趁學測放榜前空檔,線上問卷調查1,087名高中生,寫成61頁「108課綱觀察報告」向教育部提出訴求,包括要求將學習歷程作為認識學生,而不是升學參採標準,以免淪於「軍備競賽」,並正視城鄉差距的存在。 無論學霸或全台千名學生,都覺得新課綱及學習歷程檔案,「並沒有減輕學生壓力」。而台灣新推的學習歷程檔案,其實是參考南韓,11年前為要降低學生升學考試壓力,除「大學修學能力試驗」(CSAT)外,還推行「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展現學生多元能力,供大學甄選入學參採,如今甄選入學占逾七成,參採「學生綜合紀錄簿」超過50%。但在南韓社會名校情結下,學生痛苦指數居高不下,四年前甚至拍成韓劇《Sky Castle》(南韓三所頂大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簡稱「SKY」),除揭露考生悲歌,也探討有錢南韓家長會想盡辦法讓兒女的「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出奇制勝。再者,因紀錄簿須記錄學生出缺勤等,使得南韓學生一天生活從早忙到半夜,壓力並未減輕。韓劇《Sky Castle》透露南韓考生悲歌。(圖/翻攝自 Lạc Sâu Bích臉書)台灣則將「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的學業成績、出缺勤、得獎紀錄、社團活動及「生涯希望」,改版為「學習歷程」,包含「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至於新課綱對第一屆白老鼠入學後有何實質影響?教育部目前尚無明確說法。而國教行動聯盟3月至4月進行全國學生家長大調查,共3887份問卷對108課綱及學習歷程檔案給了不及格分數。親自訪談多位一線教授的陳鐵虎向CTWANT記者坦言,「除了申請頂大時,學習歷程檔案的差異有影響,其餘學校則大同小異,對入學影響不大」,同時也說:「不少教授看學習歷程檔案的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最多就10分鐘。」因此學生可量力而為。「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發表會。(圖/報系資料照)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羅彥傑則對CTWANT記者表示,因為教育部有要求各校各系訂出申請入學尺規,教授們還是會仔細看學習歷程檔案。」因為是第一屆沒有任何參考,所以學習歷程檔案內容五花八門。「大概1人的資料要審閱10到20分鐘左右吧,不過後面會越看越快,因為慢慢會抓到重點。」他建議,「若學生申請新聞系,但是交的東西跟新聞系沒有關係,都還是會有分數。」
指揮中心優化系統出包…高三生收不到居隔書 北市教育局將協助
全台許多確診者被居家隔離,卻遲遲未收到居隔單,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向總統蔡英文提出,應優化法傳系統,熟料,指揮中心近期在優化系統後,許多人的居隔資料因此消失,甚至有即將面臨大學個人申請的學生正在居隔,無法向大學端提出居隔單證明很焦慮,擔心升學權益受損。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指出,高三生因居隔無法參與大學面試,最近也接到大學端要求繳交隔離證明,但眼見期限將至,學生仍拿不到疫情指揮中心系統中提供居隔證明,擔心升學權益受損;北市教育局表示,若有此情況,將協調衛生局協助處理。全中教祕書長許麗吉表示,學生因為居隔期間無法參與大學面試,最近陸續到了大學端要求居隔學生繳交隔離證明的期限,但學生卻遲遲拿不到疫情指揮中心系統中的居隔證明,導致學生與家長非常焦慮。許麗吉呼籲,若系統撈不到學生的居隔資料,疫情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能否改以人工方式查證,緊急開立書面證明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盡快補給大學端,保障學生的升學權益。北市教育局表示,如果有個案遇到此狀況,可通知學校與教育局,由於居隔書是衛生局負責,將協調衛生局協助處理,讓學生可以順利升學;並呼籲學生疫情期間遇到確診或是居隔等狀況,務必通報學校,必要時可提供學生協助。北市衛生局指出,確診者會收到自主回報系統填寫資訊,如果確診者有填報自主回報系統的話,密切接觸者可以到平台查詢,如果沒有資訊還是可以向衛生局申請開立居家隔離書。
教育部宣布「開放大專校院遠距教學至學期末」 台大下週起演練兩週
因國內本土疫情爆發,考慮到大學防疫量能不足,外界憂心成防疫破口,教育部於5日晚間表示,以授課班級來開放大專校院實施遠距教學至本學期末,無須報部,但應確保學生學習成效。針對近來大學端、教師與家長不斷反映,學生在大學校院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擔憂校園疫情愈來愈嚴重,學校已無法負荷。教育部提到,近期已兩度邀集全國大專校院防疫長座談,交流各校執行防疫作業實務經驗與協助需求,釐清相關操作細節並研議提供相關協助措施。教育部指出,針對學校作法共有3項依循:一、因應防疫住宿需求調整授課模式(一)依教育部「校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暫停實體課程實施標準」規定,學校要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除教職員工生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外,停課天數也要視實際疫情調查及風險評估結果後決定。(二)惟學校如因學生確診或居隔人數於短期內急遽增加,以致宿舍量能難以承載,無法兼顧其他學生住宿生活需求,則學校得針對全校實體課程進行授課方式調整,並通報教育部。後續再視宿舍量能調整情形,適時恢復實體課程。二、進行防疫授課演練(一)為降低對學校教學、師生生活、社區環境的影響,學校進行授課防疫演練宜優先以小規模漸進為之,先利用周間上課時間,針對校內系所或課程,分批次、間隔或輪流來進行授課方式調整,無須通報教育部。(二)學校倘進行全校、全院或全系(所)之授課防疫演練,以至一至二周為原則;超過二週者,請將授課防疫演練規劃先行通報教育部。三、課程實施遠距教學學校可授權授課教師於上課班級出現確診或居隔學生而須返家進行居家照護或居家隔離時,考量目前已近學期末,為避免學生往返奔波,得經與學生討論後,依專科以上學校遠距教學實施辦法規定,實施遠距教學至本學期末,無須通報教育部,但應確保學生學習成效。而台大5天內就增加259例確診,因此台大也於5日晚間在臉書上宣布,從下週一(9日)起,所有課程執行全面執行遠距教學演練兩週,如有特殊需要須採實體授課之課程,請向教務處申請。
數A全國僅789人滿分 國教盟:再發生大考中心主任就下台
今年度學測數A滿級分全國僅789人,比例不到1%,造成考生、家長與大學端的恐慌。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表示,如此不只讓考生無所適從,大學校系組更恐怕無法找到適合的學生,造成申請入學招生制度的不穩定,為此大考中心必須改進,而相同情況如再發生,大考中心主任更應下台負責。國教盟今(3)日召開記者會,國教盟副理事長陳國祚表示,以數據顯示,從108學年度起,各年學測數學科滿級分的比例分別為5.82%、11.22%、1.26%、0.98%,皆沒有落在大考中心設定的2%到5%內,計分情況不穩定。陳國祚提到,經分析,發現出自於學測計分不穩定,使得各校系組申請入學通過一階篩選的決定性科目常有變化。以109學年度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公費生)為例,決定科目很平均,國英數自都很重要,但到了110學年度,因為數學太難,於是國文成為主要決定的科目,「那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所期待的嗎?」陳國祚也指出,在整理110學年度資料後發現,109學年度申請台大地理系要排名大約1200名通過一篩,但110學年度只要排名大約8000名就能通過;而108學年度申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大約排名10000名就能通過,但110學年度則排名大約4000名便通過。不穩定的計分機制,導致常常發生「高分低就」的情形。林姓家長表示,孩子適應屆高三考生,平時在校成績不錯,也都很努力準備升學資料,但今年數A太難,考完並在看到成績後,大失信心,日夜焦慮恐因此無法考上理想學校,甚至還找上心理醫生求診。林姓家長說,教改升學制度一日三變,孩子好比白老鼠,面對考招制度無所適從,只能自己摸索,但同樣的,家長、老師還有大學教授也是同樣不了解,不穩定的計分機制,已釀成社會恐慌。國教盟監事長王立昇則說,目前看來,只有107學年度的學測數學達到大考中心的設定目標,接下來不是太簡單,就是太難,難易度嚴重不穩,為此大考中心應徹底檢討,若明年再發生類似情事,大考中心主任應下台負責。
教改白老鼠2/學習歷程「靠錢堆出來」 降低比例可避免階級複製
配合108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在今年大學甄試中首度上陣。依新課綱,學生每學期至少上傳6件檔案,包括讀書計畫、多元學習內容如參與營隊、活動等,但大學端如何進行入學審查?不只高中端霧煞煞,就連大學端也莫宰羊。為此,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成功高中和中山女高等五位北市明星高中校長,去年11月曾為此拜訪台大校長管中閔,但與會的台大主管都表示:「不知道,因為現在這些東西都還看不到。」儘管東海、靜宜皆曾表示有能力辨別學生的學習歷程優劣,「但家長們都很質疑,有那麼厲害?要花多少時間?」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王瀚陽說。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進一步說,「由於要搭配面試或口試,裙帶關係難免仍有影響。」由於過去升學甄試的「備審資料」,被嘲諷為「多錢入學」,失去「多元入學」初衷,因此108課綱改為學習歷程,不再像備審資料需要華麗包裝。「但這真的有所改變嗎?」陳鐵虎問過高中老師是否會確認孩子的學習檔案,老師說「就算懷疑不是學生本人做的,但難道不幫他上傳嗎?」若家長是醫師、律師或老師,就算不幫忙,難道不會幫孩子下指導棋嗎?「這太考驗人性了!」家有高一生的張小姐,本身是大學資訊科系的副教授,她就幫孩子安排了許多資訊相關的證照考試與營隊,藉此充實學習歷程的內容。她說:「我能力可以做到的,當然是盡量幫助孩子!」為了讓學習歷程更充實,許多孩子忙著參加活動、甚至到國外考證照,每天行程都超級忙碌。(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王瀚陽說,「很多都會區的孩子都忙著參加營隊、各種認證,因為這跟學習歷程有關,但這些課程都要錢,如果父母有能力,當然可以全部參加,如果家庭收入不高,就只能選擇1~2項,甚至負擔不起,家庭資源如果不足,就變得相對弱勢。」就算家庭資源充足,但孩子們也疲於奔命,王瀚陽的女兒目前就讀高一,平時早出晚歸忙課業,週六還要新莊跑到汐止學習一整天,週日則繼續學習豎笛。甚至有許多中南部的孩子,周末時常坐高鐵北上參加營隊,有時甚至當天來回,十分辛苦。王瀚陽說,他的女兒十分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學習也非常積極,「她會查各個大學的討論區、也會搜尋相關科系的職涯,這些都顯示她其實相當焦慮。」教改原本是希望孩子能多元探索、了解自己的內在動機,但現實是孩子忙得沒辦法思考,到底要什麼?哪些又是不要的?陳鐵虎說,去年9月近2.5萬件學習歷程檔案消失,解決方式是由學校協助學生再次上傳學習歷程,但也引發「是不是同一份檔案」的爭議,擔心有人鑽漏洞,上傳修改後更優秀的學習歷程。更何況還有補習班幫忙操刀學習歷程!以申請入學來說,學測分數佔50%;另外學習歷程和大學的面試、筆試或實作等,也佔50%。由於學習歷程所佔比例頗高,因此也吸引許多補習班搶食這塊商機。王瀚陽認為,如果學習歷程的比例太高,自然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你有辦法要補習班不講學習歷程嗎?不可能啊!」他舉例,就好像帶一個想減肥的人去吃到飽餐廳,當他忍不住吃的時候,又怪他不知道自己的內在動機才會失控,那一開始乾脆就不要帶他吃到飽餐廳啊!王瀚陽認為,唯有降低學習歷程占入學審查評分的比例才能解決亂象。陳鐵虎也同感,「學習歷程若降低比例至5~10%,才能避免階級複製,學生的壓力也較為舒緩,否則現在許多孩子為了充實學習歷程,還耽誤正課,根本是本末倒置。」
明年起指考改「分科測驗」 教育部:請招聯會評估改採60或75級分制
招聯會原規畫明年起的分科測驗每科滿分為45級分,但卻遭到外界質疑。教育部今天表示,考量社會各界對級分制的疑慮及建議,已請招聯會評估適度提高至60級分或75級分的可行性,並增加分發入學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為符應108課綱精神,招聯會於106年公布「大學多元入學方案(111學年度起適用)」,其中分科測驗成績從百分制調整為45級分制。考量部分教師、家長及考生對即將實行的新制尚有疑慮,招聯會及教育部前於6月29日及7月12日邀請教師團體、家長團體、高中端、大學端等代表參與兩場座談會,藉以蒐集各界意見。招聯會於座談會中重申強調級分制係基於跨科標準化理念,惟教育部考量分發入學僅依採計科目成績分數為單一分發基準,與申請入學管道除學測採計成績外,尚有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成績有所不同,為避免分科測驗採45級分制造成校系同分增額的風險,已請招聯會針對多數團體代表所提超額問題研議改採60級分或75級分。同時,教育部也請招聯會於分發入學的同(級)分參酌方式,增加「採計科目原始分數加權後總分和」並列為最後一個比序項目。教育部表示,考量111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前,社會可能預期心理及相關需求,也請招聯會對高中端師生及家長加強說明級分制理念,並請儘早對高中端提供各校系依級分制的錄取門檻模擬資料,以利高中輔導工作。
疫情出不去!今年留學人數僅2019年1/3 專家:遊學不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近來隨著疫苗的開打有走緩的趨勢,然而是否意味著可以出國留學了?對於後疫情留學趨勢,專家指出,現在雖然有人開始談留學,但整體來看今年數量僅會回復到2019年的1/3到5成,明年則回復到7、8成,遊學今年不會恢復,而線上留學加上實體留學混合制將成為常態。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是留學市場的作業時間,4、5月則會發入學許可,中華民國全球職涯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星威表示,根據他從各個留、遊學代辦公司獲得的資訊來看,今年雖然因為各國開始施打疫苗,有人開始談留學,但是總量還沒有起來,預估美國今年大約只能恢復到疫前的1/3。王星威分析,主要是大學部學生出國留學的氛圍還不會這麼快恢復,以台灣學生去美國讀書為例,有3成是大學部,因為年紀較小,父母相對擔憂,可能今年還不會放行,綜合來說,去美加等地的留學意願會延緩,但不會消失。至於遊學市場方面,王星威預估今年不會恢復,他表示,這幾年遊學市場相當大,多半是只讀2到6個月的語言學校,2019年台灣遊學人數超過5萬人,不納入教育部統計中。遊學市場是疫情之下的最大受災戶,並且不會因為今年留學市場略有起色而恢復。王星威指出,留學和遊學兩者動機和費用相差太大,不會互相拉抬!留學是長期的、正式的規畫,所費金額約150到500萬元;遊學是短期的、半度假的規畫,所費金額僅10到50萬元。這也就是為何去年疫情之下仍有人留學,但遊學人數是零。此外,疫情也大大改變留學樣貌,王星威預估,線上留學加上實體留學混合制將成為常態,不會全部在國外學校讀好讀滿,而可能是1年出國,體驗一下留學生活,其他時間在國內的海外分校就讀。王星威表示,過去就有不少國際知名大學在海外開地方中心或說是分校,這類分校沒有校園,只有教室和職員,租用一般辦公大樓就可以,學生可能只是來辦理註冊、視訊上課和參加考試等,對海外大學端來說,還是收得到學生,對學生來說,則可降低留學成本和風險,這個趨勢在上海、新加坡已經興起,相信這樣的風氣將愈來愈盛。
【奮戰108課綱7】被混淆的「素養」 可以被評量嗎?
【記者/戴嘉芬】108新課綱的核心理念是從獲得「知識」轉變為「素養」的培養。但對於素養一詞,教育界也出現不同聲浪,如基隆安樂高中教師李玉如就直批:「新課綱以『素養』重新包裝為十二年一貫的崇高國教目標。」其實反而混淆了大眾對「素養」一詞的認知,她質疑「素養是可以評量的嗎?」中文的「素養」一詞,指的是平日的修養,如人文素養、美學素養、媒體素養、資訊素養等,除了專業知能,還包含器度、價值觀、鑑賞力、職業或道德倫理等內在修為。「這些要如何鉅細靡遺地量化、做客觀的指標性評量?」李玉如擔心繼「考試」被污名化之後,「素養」將是下一個被錯解的詞彙。不只「素養」產生爭議,新課綱裡的「學習歷程檔案」也有適法性的疑慮,李玉如認為:「在民主時代,用國家機器對學生的學習歷程、學校PR值等,進行貼標籤式地全面評比,實在是有待商榷。」大學端一再強調重視學習歷程檔案中的修課紀錄、學習成果作品、多元表現、學習自述與反思等,這些都與學校規模、家庭社經背景所能提供的資源密切相關,且大學端在招生策劃策略上,所參採的項目,卻又未必與學習歷程相應的科目相關,這是有矛盾的。她認為未來甄試條件中,學習歷程占百分之五十以上,非常不公平!看更多↓↓【奮戰108課綱6】台大教授王立昇也無奈 送孩子補習讀高三【奮戰108課綱5】反對未備妥上路 國教盟+12年國教家長聯盟率眾抗議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6期《周刊王》和2162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7/24起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時報周刊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