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院校
」 少子化 AI 教育部 招生 人工智慧私立大學校長同聲籲漲學雜費 教育部:會將建議帶回研議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5日在靜宜大學舉行私立大學校院校長會議,31所私立大學校長、副校長共同探討私校發展與困境,並以教師聘用制度、學生招收及校方財務等3大層面,向教育部提出訴求;教育部則回應,會將建議帶回研議。昨天會議中,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提到,108課綱上路後,讓私校營運愈來愈困難,私校已成為1種產業,現在也得照顧學生畢業後的「售後服務」,像是協助海外研習、產學合作,才能讓私校得以生存。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則分享,早在2、30年前,是擔憂人口販運問題多,不少東部年輕少女被拐騙到外縣市,現在教育環境除有少子化問題,還有隔代教養、經濟弱勢等問題需要重視。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表示,私校學雜費已約20年沒有調漲,學雜費收入對私校財務影響遠大於公立大學,政府對公立學校的政策支持和經費補助都遠多於私校,公私立資源差距逐漸擴大。私校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說,各校達成共識向教育部提出訴求,包括希望放寬或調整專案教師8%上限比例;還有新創課程會因為沒有著作等條件限制,難以聘請專家擔任專任教師,盼聘用專任教師能更彈性。另外,也建議提升私立大學招收外籍生的彈性,比如設立海外分校、開設海外線上課程;以及多年未調漲學雜費,建議恢復過去統一由教育部訂定,以維持大學間公平競爭。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說,政府目前推動補助私立大專院校學士班學生,每年減免學雜費3.5萬元,已縮短公、私立大學的差距,昨天各校提出的議題,若短期內無法解決,將帶回教育部逐一檢討研議。
2024臺灣科學節盛大登場 創新活動搶先體驗!
「2024第五屆臺灣科學節」將於11月2日至11月10日在全臺五大科學博物館盛大舉行。今年活動豐富多樣,除了科學市集、科學秀、科普戲劇之外,更結合AR互動濾鏡及打卡遊戲,並與四大品牌攜手推出開展前的線上解謎活動,完成任務還有好禮免費拿!此外,廣受好評的Tabi Lobi科學節文創品也將於週末四天進行限定販售。今年臺灣科學節活動主題為「信任科學 邁向永續」,由教育部與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共同主辦,五大科學博物館承辦,結合全臺23個科普基地、地方政府、大專院校及企業共同參與,致力推動全臺科學能量,打造一場趣味滿點的年度科學嘉年華。(圖/臺灣科學節提供。)活動更邀請乖乖、三分春色、順發及台塩海洋純水等知名品牌,聯合推出線上解謎挑戰,完成五個任務即可於指定日期(11/2、11/3、11/9、11/10)前往各科學館兌換「科學大禮包」,禮包內含順發電子優惠券、兌換券等品牌專屬好禮,讓民眾在家就可展開充滿驚喜的科學冒險。(圖/臺灣科學節提供。)這次科學節涵蓋全臺五大科學博物館,包括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基隆)、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屏東)。今年推出「乖乖濾鏡」及「滿天星濾鏡」,只要掃描指定館內物件,即可看到Tabi Lobi角色與乖乖的有趣動畫效果,甚至能和角色互動拍照,完成任務更可免費獲得限量聯名款乖乖餅乾。(圖/臺灣科學節提供。)「滿天星濾鏡」更增添了遊戲互動元素,10款造型頭套任你挑選,左右擺動或張嘴即可得分。從即日起至11月10日,只要公開分享使用滿天星濾鏡的IG限動並標註@sciencefest.tw及@luckystars.tw,即可於科學節指定四日內至服務臺兌換聯名款滿天星髮夾(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圖/臺灣科學節提供。)此外,11/2、11/3、11/9、11/10期間,民眾可至指定位置領取科學館專屬賓果卡,完成館內小知識挑戰並達成連線,即可獲得刮刮卡,有機會贏得Tabi Lobi娃娃、行動顯微鏡、台塩聯名禮及限量滿天星餅乾!(圖/臺灣科學節提供。)在11/2、11/3、11/9、11/10週末四天完成滿意度問卷後,還可兌換奇奇摺紙帽一頂,並有機會獲得國家地理科學盒子、隨身碟等精美禮物。精采不斷的臺灣科學節遍布全臺,教育部與國科會邀請全家大小一起來享受科學的樂趣,不容錯過!
立委建議退場校地興建社宅 教育部:須由內政部偕同地方政府評估
台灣少子化造成高等教育學校倒閉風潮,國民黨立委黃健豪建議,政府應明確收回校地,並以興建社宅為優先。對此,教育部表示,退場校地是否適宜興建社宅,須由內政部偕同地方政府評估。目前已提報9所退場私校,但因校地偏遠,尚無機關或地方政府提出興建社宅規畫。國民黨立委黃健豪向行政院提出書面質詢表示,到今年上半年為止,計有15所大專院校走入歷史,其中今年就有7所大學確定停辦。據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估算,未來有90所以上的私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將要退場。黃健豪指出,政府將社會住宅當做居住正義的實現指標之一,面對高達近百所私校學校校地將退場,依法退場私校以「校產歸公」原則,政府應避免讓私校董事會私自處分土地淪為私用,而明確歸公收回,並以興建社宅為優先,同時給予地方政府於退校興建社宅獎勵機制,加速社宅興建。對此,教育部回應,教育部如經確認學校預計退場,即將退場學校相關資訊通知中央機關及地方政府,並辦理現勘,各機關評估是否有使用需求後,再由教育部提報行政院跨部會會議確認。教育部指出,自民國112年4月起至今,行政院召開共計6場跨部會會議,並已提報共計9所學校共13校區,因校地已有既有校舍且部分退場校地本身區位偏遠,目前尚無承接機關或地方政府提出興建社會住宅的規畫。教育部續指,退場校地是否適宜興建社會住宅,仍須由權責機關內政部偕同地方政府就退場學校所在區域,以及實際需求等面向評估,未來若有新增退場學校且經相關單位評估有興建社會住宅的潛力,提報行政院跨部會會議確認後,將由教育部協處後續事宜。內政部則表示,針對教育部退場學校規模及所在區域,考量退場學校面積較大,且多位於非屬密集都市發展地區,內政部將持續依其轄區發展及人口、戶數及住宅成長情形,進行社宅需求及適宜性評估,並與各部會合作規畫社宅。
推動校園電動車友善空間 王鴻薇籲教育部增設充電設施
大專院校電動車充電設備不足,為推動校園電車友善空間,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23日)早與教育部高教司大學經營及發展科科長賴冠瑋召開記者會,針對大專院校電動車充電設備不足,為推動電車友發聲。呼籲教育部應比照中央法規訂立相關辦法,要求一定比例充電設備,以友善電車使用族群權益。王鴻薇表示,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全國148所大專院校,電動車停車格僅有217格,等於一間學校平均不到兩個充電設備,甚至也曾有發生校園內車輛動彈不得的狀況,以政治大學為例,有1120個停車格卻連一個充電設備都沒有,其他像是陽明交通大學、師範大學等有登記電動車停車的校園,都沒有充電設備,如果考量到還有校外停車問題,充電設備可以說是僧多粥少。王鴻薇指出,事實上中央針對公共停車場也訂有電動汽車充電專用停車位及其充電設施設置管理辦法,其中明文規定,公有路外停車場應該設置百分之二以上充電設施,民營路外公共停車場設置百分之一以上,建議教育部應該比照辦理,制訂一定比例,優先要求國立大專院校比照辦理。王鴻薇說道,目前各大專院校登記校內停車的電動車,登記總數約1367台,許多教授、同學都向她陳情,這樣的需求不該被忽視,也請同學們放心,教育部當已經給予正面回應,會盡快改善這樣的狀況。王鴻薇說明,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目前仍是國內主要政策之一,昨天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宣示,將優於上述的中央相關規定,為營造友善充電環境,自今年起逐年以每場停車場增加1%充電槍設置比例增設,未來目標將以每場10%以上比例廣設充電槍,優於中央制定設置比例,各部會也都應配合中央政策目標,向台中市看齊,提升國人充電便利性。
名校自習室公告「避免連續放屁」 苦主崩潰:屁聲從下午到晚上
大專院校內通常會有自習室,供學生們有安靜又舒適的空間使用。近期大陸論壇上瘋傳一張交通大學自習室外的公告,上面竟寫著「盡量避免連續放屁」,令許多網友覺得太獵奇;怎料,有苦主現身留言區表示,他聽了整晚「屁聲」讓他不堪其擾。13日有微博主轉發在小紅書看到的有趣故事,一名網友貼出中國交通大學自習室外的一張公告,內容寫著「為了大家的舒適,請盡量避免在自習室內連續放屁。如有需要,請暫時離開自習室前往衛生間。感謝您的理解與合作。」讓原PO笑說,「用詞克制,但是帶著味道」來自交大醫學生怨恨的發言。廣大網友本來以為這項規定很離譜,但留言區竟然有苦主跳出來發聲,一名自稱在交大自習室現場的網友,表示自己聽了一整晚的屁聲,「從下午一直放到晚上10點半」還無奈地說,「有時候一次連放兩個,有時候抬起屁股放一個巨響的屁」,而放屁者的行為讓他真的不堪其擾。貼文底下立刻引發熱烈討論,「這程度跟當眾排便沒區別了」、「快笑暈了,離譜規定背後一定有更離譜的原因」、「室內放屁不太禮貌,聲音和味道都會影響其他人」;不過有一些人建議頻繁放屁的學生應該就醫檢查,「他去做個腸胃鏡比較好吧」、「要查一查是不是大腸癌之類的」。
首波跨校AI課2/清大名師坦言「上課很挫」 想告訴學生:我會怕,但一樣敢做!
台灣首次串聯25所大專校院的跨校線上課程「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在短短2周籌備期間,最大挑戰是找老師。該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直白地告訴CTWANT記者,「願意來的老師要有膽量!」因為上課採直播授課,萬一出錯就可能被譏笑。TAICA這學期首先提供聯盟學生跨校選課的有五門課程:清大陳宜欣老師的《資料探勘與應用》、清大高宏宇老師的《自然語言處理》、台大林軒田老師的《機器學習》、台大張智星、陳君明老師的《金融科技導論》、成大朱威達老師的《人工智慧導論》。陳宜欣透露,尋找師資的過程挑戰重重。「時間真的很趕,我又想找到好老師,所以我先從自己熟悉的老師著手,然後再請助理調查學生在社群上的上課感想,如果上課有料、的確能有收獲,就再進一步邀約。」「我敢說找到的都是很棒的老師,例如台大林軒田教授把我拉進這個計畫,所以他當然不能拒絕我,他得過台大傑出教學獎,上課精彩到結束學生竟然鼓掌長達1分鐘,非常『凡爾賽』!」但敢接下任務的老師的確要有膽量,陳宜欣說,「很多老師一開始答應,後來聽說直播上課想打退堂鼓,擔心出錯會讓自己的學校丟臉,那我會一個個拜託,要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能幫助台灣學生的事情。」目前這些課程都採直播上課,如何互動也是一個重點。陳宜欣說,TAICA這學期課程屬於研究所課程,比較不會有太多程度差異,但每門課的老師都會想辦法協助學生。「舉例來說,我的課程是英文授課,課程影片會有助教協助後製字幕,課程有會有課程間的練習、課後的練習、課程中用Sli.do線上互動提問、每一堂課後的會讓學生摘錄本日自己覺得最有印象的部分、以及有沒有額外的問題,我會再逐一回覆。」例如林軒田老師上課時共有500多位學生上線,結束後有97個問題,老師再一一回覆。至於考試和報告,陳宜欣表示目前還在討論各種如何線上合作的可能,但由於修課學生很多,所以會利用線上資源,例如讓學生產生短影音,再透過同儕打分數、助教檢視,最後選出具代表性的報告來跟大家分享,但最後尚未有定論。陳宜欣透露,由於時間緊急所以隨時調整,但下學期將會設計聯盟學校有更多相對應的衛星課程、衛星教師、以及配合的盟校助教來合作,如此就更能針對不同程度學生教學。張智星老師擁有玉山銀行科技長的特殊資歷,其教授的《金融科技導論》是台大炙手可熱的課程。(圖/翻攝自張智星臉書)TAICA剛誕生,累是一回事,但老師上課真的要有膽量!陳宜欣說,直播上課代表所有的事情都會被放大檢視,或許今天精神不佳說錯話,可能就遭猛烈批評「清大陳宜欣很遜」。「所以我都跟學生說,我沒有教得很好,也絕不是100分,我知道一定會犯錯,但我還是敢做!」陳宜欣認為台灣學生普遍怕犯錯,所以比較不敢勇於嘗試,「這些學生以後都會變成大人,如果大人都不敢創新,那社會就會停滯,所以我要用行動讓學生了解敢做比犯錯更重要。」另一個陳宜欣認為學生必須學習的,就是倫理,所以TAICA每個學程都有3學分的人工智慧倫理必修課,後續也會研訂大學使用生成式AI進行教學之參考指引。「我希望學生不只能學到技術,而是知道什麼可用?什麼不可用?」陳宜欣以「AI換臉」為例,當初一開發出來十分有趣,但後來卻被濫用,如今「眼見不足為憑」,這項技術的作者也公開表示後悔,但已經無可挽回。「倫理就是界線,這堂課就是協助學生了解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並培養批判思考與人文關懷的能力,同時知道技術會影響社會。」陳宜欣說,雖然沒辦法限制學生未來開發的技術,但至少我們先提醒,讓他們知道不要做未來可能會後悔的事,「想到上完這堂課,未來會多出幾千個守分際的學生,真是太棒了!」陳宜欣笑著說。
首波跨校AI課1/串連25所大學「一起幹大事」 最棒人工智慧20堂課程在台灣
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AI)掀起全球科技新革命之際,台灣半導體產業居關鍵位置,大學教育也不掉隊,首波「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在113學年學期登場,共有台大、清大等25所大專校院加入,透過跨校進行人工智慧學程。CTWANT記者採訪到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她說「時間真的很驚險!」這場A大規模跨校修課、承認學分的AI學程,可說是我國教育史創舉,且只用了短短2周時間搞定。一手促成此事的是520後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的葉丙成,他進入政府單位服務後,聽到各部會都在說「台灣很缺AI人才」,原是台大電機系教授他明白,每所大學的AI 教授只有幾位,無法開出更多的學程給想學AI的學生,困境如何突破?「唯有進行跨校課程!」葉丙成找上台大資工系教授林軒田,林軒田立馬推薦清大資工系教授陳宜欣。陳宜欣從事人工智慧研究逾20年,一直參與教育部各項AI計畫,也是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並在人工智慧學院授課,熟悉學界及業界。「7/15被邀請到教育部開會時,我以為只是被找來諮詢問題,很興奮有機會參觀教育部,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陳宜欣笑說,當天會議時間比想像得更久,「結束時,葉次長跟我說:『宜欣,那就交給妳了!』」她第一反應是「蛤?什麼?時間太趕,怎麼可能在開學前完成跨校規劃?」陳宜欣說,「許多大學原本就有互修學分的合作,例如清大、陽明交大、中央、政大四校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大家都知道『聯』很重要,但溝通過程很花時間。」她知道葉丙成說得沒錯,2016年AlphaGo出來到生成式人工智慧,AI進展實在太快了,「若以傳統學術方式進行,勢必趕不上第一波浪潮,所以就算時間倉促,也要奮力一搏!」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前排中)有感培養AI人才的急迫性,因此一手推動快速又彈性的TAICA聯盟。(圖/TAICA記者會 /教育部提供)不過,「葉次長只給我2~3周時間,就要交出整個跨校學程的規劃,當時我自己還有1周的內訓課,換句話說只有短短2周!」儘管陳宜欣經驗豐富,仍「壓力山大」,恰巧7月下旬颱風來襲,給了她3天時間完成整體規劃、構想方法、寫計畫書、找老師開課、請設計師美編、與教育部溝通等。這套新出爐的TAICA計畫,集結清大、台大、成大等校教AI老師,利用台大NTU COOL線上教學平台,讓聯盟中25所大學的學生都有機會修到4個不同層級的AI學程,「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進階理工學生修的「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以及更深入的「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與「人工智慧視覺技術學分學程」,總計20堂課,每一堂課供1200名學生選課,遠超過一般教室實體課的100多名,且未來測試平台系統上限後,未來還能持續增加名額!「TAICA計畫可以改變教育不平等的困境,第一波因為時間緊急,因此只讓25校加入,未來會納入更多學校,透過線上平台,聯盟所有學生都能共享頂大師資。」陳宜欣說,「例如台大張智星老師的《金融科技導論》,他曾是玉山金控科技長,這樣的經歷是其他學校如清大也無法複製的,如今透過TAICA,更多學生都能學習。」「想到所有學生都能去上這門課,我認為實在是一大福音,就像朱威達教授的《人工智慧導論》,過去在成大反應很好,許多成大學生都修不到課,但現在那麼多很棒的課、那麼多學生都能學習,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陳宜欣說,「台大名師不再只有台大學生享用!」
歡慶15週年 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推動傳承倫理與永續
「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15週年暨向大師致敬典禮」於9月28日舉行,邀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孫震、管理學大師許士軍教授與台達電、上銀科技等各界貴賓,以及來自全台支持推動企業倫理的大專院校教師、企業單位代表共襄盛舉。典禮上除了展示協進會推動企業倫理教育、關注永續議題的歷程與成果,更向兩位長年致力於企業倫理的大師孫震教授與許士軍教授致敬,致贈企業倫理教育卓越貢獻獎,並宣布「企業倫理線上講堂」與「倫理與永續大專青年領袖營」計畫的啟動,期望未來持續擴大、深化企業倫理影響力,和台灣社會一起永續前行。當天適逢教師節,典禮上特別向協進會創會理事長孫震教授、榮譽理事長許士軍教授致敬,致贈企業倫理教育卓越貢獻獎,感謝兩位倡議企業倫理的先驅,多年來為推動企業倫理教育所投入的努力與貢獻,使企業倫理如今備受社會與企業的重視。更透過敬師儀式,向兩位教授奉茶感謝師恩、奉上束脩禮,象徵企業倫理教育的接棒傳承。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暨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發起人周俊吉引言致詞時特別感謝兩位教授多年來致力於推動企業倫理教育的貢獻, 是企業倫理教育的先驅,引領著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的發展,提升企業倫理在社會上的重要性與影響力。獲頒企業倫理教育卓越貢獻獎的孫震教授,發表獲獎致詞時向協進會的團隊表達感謝期許與勉勵,感謝團隊中的教師加入推動企業倫理教育的行列,如今成為國內企業倫理教育的主力,期望協進會未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繼續提升台灣企業倫理研究和教學的水平。被譽為「管理學之父」的中華企業教育倫理協進會榮譽董事長許士軍表示,與孫震教授已認識七十年,他在1990年擔任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時,正是孫震教授擔任台大校長時,請來全國商管學院教授來參加研討會,也曾邀請許多國際學者來台,為台灣帶來國際的新趨勢與新視角。許士軍表示,過去管理學的準則是為股東追求最大利潤,心有餘力才為社會做一些事情,但這兩三年來 ESG成為顯學,企業已經理解,除了追求利潤,還缺少一些有價值東西,就是企業倫理,若是只靠市場、追求利潤難免狹窄,所幸在周俊吉創辦人支持之下,許多企業已經有其意識,開始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培養企業倫理管理人才,經濟、法律、政治、社會都開始有倫理概念。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理事長胡秀華表示,過去十五年,在孫震教授與許士軍教授兩位前任理事長的帶領下,協進會一直穩步地推動企業倫理教育,未來仍會傳承初衷與信念,深化企業倫理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更期望讓倫理與永續的認知持續走入社會、落地實踐。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在過去15年,在信義文化基金會長期支持下,共同舉辦全國企業倫理教師營、全國大專校院倫理個案分析暨微電影競賽,投入校園企業倫理師資培力與學生倫理教育,十餘年下來培育881位企業倫理種子教師,累計10,909位學生參與競賽。同時舉辦倫理沙龍講座,邀請不同領域的企業代表交流與分享,並與企業展開長期合作,協助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辦理台達企業環境倫理研究獎助,支持環境倫理與永續議題的學術研究。近幾年,協進會積極突破創新,研發企業倫理桌遊教材、錄製企業倫理podcast、舉辦企業倫理線上讀書會,藉由更多元趣味的互動學習方式,以及透過產官學不同領域的專家與代表,共同交流與分享企業倫理與投入永續發展的經驗,除了將企業倫理觀念持續推展到校園、企業外,更進一步推廣至社會大眾。展望未來,為持續提升企業倫理的社會影響力,將企業倫理推向社會各個層面,典禮最後由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理事長胡秀華攜手兩位大師及合作單位代表,一同揭示「企業倫理線上講堂」與「倫理與永續大專青年領袖營」啟動儀式,代表著推動企業倫理的世代傳承與永續,讓15年來的成果持續開枝散葉、匯善成林,共同邁向永續社會。
鼓勵青年多元發展 北市青年局社團補助即日開跑
台北市政府青年局為鼓勵青年發揮創意、多元發展,推「協助青年多元發展補助」,補助學生社團、自治組織或人民團體青年相關活動,每案最高2萬元;「和青年在一起計畫」則陪伴青年圓夢,由青年提案,通過審查後納入青年局的執行計畫,2項計畫皆於16日起正式受理申請。青年局長殷瑋表示,「協助青年多元發展補助」讓台北市的高中職、大專院校社團、自治組織及人民團體參與或辦理青年人才培力、公開競技、志願服務、體驗學習、職涯發展或其他多元主題與性質的團體活動,即日起至11月30日提出申請,每案最高補助2萬元,如具公益性質、三校以上的跨校活動或是全國活動,最高可獲10萬元補助。青年局期盼透過挹注經費,進而鼓勵青年積極提出方案、自主籌劃,多元學習與發展,獲取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經驗。殷瑋指出,除社團補助,如果青年有好的想法、創意,可以直接透過「和青年在一起」計畫向青年局提案。青年局將廣納青年意見與創意,經由可行性、創新性、公益性及經費合理性等面向審查後,擇優納入青年局執行計畫落實,或邀請提案單位合作完成。殷瑋強調,青年局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陪伴青年認識職場、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自己,協助青年探索職涯,接軌國際,也鼓勵青年朋友參與社團活動多元發展,透過互相交流,讓青年在團體活動探索及認識自己實踐自我。青年局提醒,「臺北市政府青年局協助青年多元發展補助要點」及「和青年在一起」計畫自9月16日起受理申請與提案,應於活動辦理前書面填寫申請書及活動計畫等文件,以郵寄或紙本親送至青年局,如有相關問題,歡迎電洽青年局0223514078分機1121、1124詢問。
屏科大學生網曝「上課要收手機」 校方回應為「師長善意」:無強制規定
近日,有屏東科技大學學生在網路社群發文,直呼「我以為上大學不會再收手機了!」原來是有老師為免學生分心,要求學生們上課時間把手機交到教室前排課桌椅上的壓克力盒內保管,引發網友熱議。對此,校方也出面回應,稱該課堂師長出於善意,不希望學生上課時受手機訊息影響分心,影響學習品質。但該舉措僅為「建議」,並非強制管理,學生不想放也關係。一名屏科學生11日下午在Threads上PO文無奈喊,「還有哪一間大學上課要交手機。我真的是謝謝我大屏科欸!」該則發文中還有附上影片,畫面中顯示教室前排的課桌上放置了一個大條形壓克力盒,盒內還分成多個小格,學生們則紛紛將自己的手機插入格內放置好。還有學生放完手機,在鏡頭前無奈地雙手一攤。同時也有另外一名學生PO文,「我以為上大學不會再收手機了」,兩則貼文引發網友討論。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屏科大校方對此說明,該堂課的授課師長為提升教學品質,以及善意希望保持學生專注學習,提議在上課期間同學可將手機放置於教室第一排課桌上的壓克力手機置放盒。當下並未有同學提出反對該事,且每節下課後可逕自取回,師長表示,此做法僅為建議,不予強制放置管理。據了解,該堂課由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李姓副教授授課,師長擔心學生課堂中會因為手機的訊息分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準備了壓克力盒讓學生自由放置,但並無強制規定「不想放也沒關係」。
移民署攜手大專院校 助境外生適應在台生活
為了使來自世界各地的境外生們快速適應台灣的校園生活,各大專院校規劃豐富的新生輔導活動。移民署台北市服務站日前受邀出席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舉辦僑外生入學輔導講習,向僑外新生們宣導有關在臺居留法令、人口販運防制等重要資訊,幫助他們儘快了解在臺居留權益及融入台灣生活,獲得同學們熱烈回應。就讀台北科技大學的越南籍學生阮明惟說,在家鄉時聽聞臺灣的就學制度及獎學金對外籍學生相當友善,便決定來臺學中文。憑著對學習濃厚興趣及努力練習,已來臺6年的他,中文程度已達純熟境界,今年更是考上該校的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打算申請就業金卡留臺工作。他笑說臺灣已經是他離不開的舒適圈,期許未來能夠取得永久居留資格在台生活。移民官趙湘怡分別向兩校的外僑生說明有關外僑生在臺居留的相關規定,目前在台學生居留申請案已全面推動線上申辦,同學可自行透過移民署學生線上申辦系統提出申請,方便又快速;配合《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正施行,同學在居留證效期屆滿前3個月即可提出延期申請,而逾期罰鍰提高為1萬元至5萬元,管制來台期間也延長為最高7年。趙湘怡也提醒,外籍生打工應申請工作許可,除寒暑假以外,每週不可超過20小時,不可從事非法打工。此外,台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也特別提醒,中秋將至,國人常以贈送月餅禮盒表示心意,若寄送豬肉製品入境恐有非洲豬瘟疫情風險,請轉知海外親友不要自境外寄遞豬肉產品到臺灣,若違規輸入肉品,違者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或併科罰金新臺幣300萬元,邀請國人共同維護得來不易之防疫成果。
中秋節將至!蔡衍明愛心基金會攜手逢甲大學 訪弱勢送暖
中秋節將屆,蔡衍明愛心基金會「公益青年送愛下鄉趣」今年與逢甲大學攜手送暖,4日到台中市大安區,致贈弱勢家庭5000元慰問金,台中有100戶弱勢家庭受惠。逢甲大學鍾姓同學說,看著別人辛苦過日子,激勵自己珍惜所有、學習成長,也讓弱勢家庭感受節日喜悅。拉起「記住我的好,或者記住我就好」紅布條,逢甲大學社區發展志工隊老師陳姿伶說,學期間或寒暑假,志工隊同學的服務活動從不間斷,每年舉行大安區弱勢家戶的訪視慰問,為同學帶來不一樣的刺激與學習,盼受服務的民眾,能「記住」這些服務熱誠的學生們。中秋節慰問對象為大安區3戶弱勢家庭,第1戶為53歲洪先生,因身心障礙加上年紀漸大、無法就業,經濟來源僅仰賴資源回收維生,蔡衍明愛心基金會經理徐海倫、課長周哲仁及江曼華送上佳節紅包與生活物資,讓洪先生很感動,直呼社會溫暖,讓他覺得幸福不孤單。一群人接著訪視慰問第2戶59歲許先生,為身心障礙者且洗腎多年,因無法工作,經濟狀況不是很理想;當地龜殼里長洪正義指出,蔡衍明愛心基金會及學生每年關懷弱勢戶的善舉讓地方相當感恩,亦溫暖弱勢家戶的心。第3戶82歲陳老先生,身體健康不佳,遭逢配偶往生不久,原育有3子,20多年前其中1子因車禍意外身亡,近年來小兒子中風,由大兒子負責照顧,家中經濟頓失依靠;大安區長許宏綺表示,基金會每逢佳節探訪,送上紅包與物資,都讓弱勢戶過節倍感溫馨,很有意義。旺旺集團指出,自1988年蔡衍明董事長31歲時,成立第一家基金會,開始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活動。基金會「送愛下鄉」活動是在2009年,一開始是與各縣市政府合作,之後在2015年開始廣邀全台26所大專院校加入,在每年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大節日,深入鄉鎮、走入社區,關懷弱勢家庭,致贈慰問金。
教育部成立TAICA 開設4類人工智慧學分學程
因應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帶來的變革,教育部鄭英耀部長今(2)日宣布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 TAICA),113學年度第1學期計有臺灣大學等25所大專校院加入,透過跨校人工智慧學程,統整教學資源,提供人工智慧相關課程,媒合領域專家輔佐,並統合助教資源、課程指導服務。「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整合全國大專校院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提供學生跨校學習的機會,由人工智慧師資充裕的大學輔佐師資不足的學校,使學生都能有學習人工智慧課程的機會。本聯盟開設「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及「人工智慧視覺技術應用學分學程」等4類學分學程,以提供不同領域學生的學習需求。葉丙成政務次長表示,由衷地感謝臺灣AI領域的教授們與教育部一起努力,7月15日邀集AI領域的教授們首次商討,集結臺灣AI領域最好的教授之力,透過先進的數位教學平臺讓各校的學生能有機會跨校修到這四個AI學分學程。讓不同學校的學生都能有機會學到完整的AI好課程,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教育部特別感謝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與所有參與的教授,以及臺大NTU COOL團隊及清華大學教務處提供支援,大家將士用命,突破許多跨校修課的挑戰,終於讓學程問世。這是臺灣高教的突破,也是政府行動創新精神的展現。教育部指出,學程初期為確保跨校修課品質,目前每個課程修課上限定為1,200人,課程運作順利後逐步擴增修課人數,也會開放讓更多大學加入聯盟,希望在三年後能讓學程修課人數上限達到萬人的規模。葉丙成政務次長也表示,日前他在泰國所舉辦的臺灣高等教育展提到TAICA時,受到很大的關注,隨著TAICA的問世,讓AI學程資源能更普及到臺灣各大學,未來亞洲學生如果想學AI,臺灣將會是亞洲各國中最好的選擇。教育部說明,TAICA每類學程修習學分數為15學分,將依學生學習進程開設先修課程、核心課程、進階課程及應用課程在內的人工智慧課程,除電機資訊領域學生外,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生也可跨領域學習;透過線上同步及非同步之課程,參與學生除可依原訂課表修讀原校課程,亦可避免因為課程衝堂而有無法修讀之情形。另除參與同步課程學生可即時與教師互動外,對於參與非同步課程的學生,亦有線上教學助理可提供課程諮詢。完成學程後,學生將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學分學程證書,提升學生日後就業競爭力。葉丙成表示,在跟產業界多次的對話溝通過程中,業界多次表達對於AI人才的需求,也期待教育部培育AI領域人才,未來,如課程量能充足,也希望能進一步協助產業進行AI人才培育。與會的臺灣IBM諮詢總經理林翰也表示,對於TAICA的成立,業界除了肯定外,更要給予大力支持,因為此一聯盟整合全國大專校院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將能有效填補業界對AI技能人才的需求。以IBM來說,未來如果取得聯盟學分學程證書的同學,就代表了具備AI的專業之能,因此IBM在徵才時將會列入優先考量。教育部強調,TAICA聯盟的成立是臺灣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大里程碑,提供學生跨校學習的機會,並加強人工智慧人才培育之力道,滿足就業市場對於人工智慧技術人才之的需要。未來,教育部將持續與各方合作,推動臺灣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為臺灣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為臺灣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租屋旺季」北部大學它最貴! 套房月付直逼2萬元
9月開學季,各大學周邊的租屋市場已進入蓬勃發展的租屋旺季,根據全向科技房產中心資料,112學年度全台學生數最多的前十名大專院校及其周邊住宅租金中位數開價發現,目前十所大專院校中有6所周邊的「獨立套房」網路待租物件的中位數,租金開價都破萬,台大附近甚至高達1萬8499元,直逼2萬元,學生租屋壓力如山大!資料顯示,目前北部大專院校的學生,租屋壓力明顯高於中南部,以獨立套房租金最貴學校可發現,租金破萬的全部都是北部的學校,包含台灣大學、輔仁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銘傳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都是位於北部地區。目前在台北這幾所學校,租間生活品質較差的雅房,最便宜也要每月5650元,在台大附近甚至還要高達8500元。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受訪表示,全台房價租金漲不停,北部大學周邊分租套房的房租中位數基本都在8000~1萬元,一年下來就要10萬上下的支出,如果想省錢,只能往租屋品質更差的雅房找尋標的。以租房負擔最重的台灣大學為例,目前周邊待租的獨立套房月租金約1.85萬、分租套房也要1.4萬,就算是全職工作月薪3~4萬的社會新鮮人,這樣的租金負擔幾乎就佔了收入快一半,更何況是沒收入或是僅有微薄打工收入的學生。從主計處資料可發現,全國租金指數已經連36個月上漲,近期更月月在創歷史新高,內政部日前首度公布全國278個行政區實際租金統計,以75分位數來看,全台租金最高的地區為台北市松山區的2萬4000元,其次是內湖區的2萬2000元,新北林口區也高達2萬1000元。內政部表示,租屋族可初步掌握該區租金分布情形,判斷合理房租價格。
加油、定檢一次搞定 新北首創AI車辨提醒車主驗排氣
新北環保局於板橋車容坊加油站合作辦理排氣定檢服務,加油站設置有AI車牌辨識系統,只要是未完成定檢的機車,加油時現場即會通知車主,並於現場提供排氣定檢服務,可節省車主時間、免再跑定檢站,環保局後續也將持續透過異業結合的方式,拓展機車排氣定檢服務點,方便更多民眾利用。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新北市去(112)年機車應定檢數為151萬8,000餘輛,實際到檢數共118萬6,833輛,高居全國第一,是移動污染源主要來源之一,去年定檢率為78%,而今年截至7月新北市機車定檢率已提升至85%以上,為六都第一。環保局說明,定檢為法定義務,車主應自主定期檢驗,但為加強宣導及提醒機車車主定檢,目前本市仍有透過寄發明信片方式提醒民眾,並搭配多媒體管道宣導、大專院校校園及偏鄉移動式定檢服務等方式提醒市民定檢,倘超過時間未驗,將依空氣污染防制法,開罰新臺幣500~3,000元。環保局進一步說明,今年特別與板橋車容坊加油站合作,輔導其成為機車定檢站,於加油站設置全國首創移動式車辨系統結合LED電子看板宣導,民眾於加油時,車牌只要經AI自動判定,即可知該車輛是否完成年度定檢,並顯示於前方LED電子看板提醒車主驗排氣。環保局補充,大型重機定檢依法亦須完成排煙檢驗及車體安全性檢驗,為避免車主奔波,目前已輔導三重頭庄代檢廠提供同步定檢服務,加上板橋車容坊加油站,新北已有2處針對大型重機提供同步檢驗服務,歡迎車主多加利用。
受同儕影響青少年吸菸率增加20倍 國健署助遠離菸害
《菸害防制法》修法後,未滿20歲禁止吸菸,但根據國健署2021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國中生吸菸率2.2%、高中職7.2%,推估我國有近6萬名青少年吸菸。開學在即,國健署呼籲青少年勿抽菸,戒菸專線服務中心近年也致力青少年戒菸宣導。國健署今(26)日舉辦113年度學生「戒菸撥六三」Instagram短影音競賽活動頒獎典禮,其中大專院校組第一名「以你為榜」團隊,描述父母抽菸對孩童造成負面影響,提醒家長別讓抽菸環境成為孩子的日常。團隊導演余雋宏表示,此作品從個人經驗出發,堂弟小時候曾模仿叔叔抽菸,叔叔從此開始戒菸。國健署菸害防治組組長羅素英表示,依據調查結果,父母有吸菸的國高中生,相較於雙親不吸菸者,吸菸風險高出2~5倍以上;多數好友有吸菸的國高中生,吸菸率也比身邊沒有抽菸者的人,多出12~20倍以上,顯示青少年吸菸率深受家長與同儕吸菸行為影響。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呼籲家長,當孩子處於模仿行為高的年齡層,切記為了孩子戒菸,讓他們能在正向無菸環境成長。賈淑麗說明,實務經驗上,比起用藥戒菸,青少年透過同儕或其他支持來協助戒菸的效果更佳,最近暑假快結束,希望透過短影音宣導,藉由同儕力量加強菸害防制,達到青少年菸害「節流」。戒菸專線服務中心執行長陳富滿解釋,有些民眾無法接受用藥物的副作用,但其實研究指出,藥物搭配專線效果會更好,「不過重點還是想戒菸的動機」。陳富滿說明,許多人想戒菸,但卻沒有方向,專線會提供專業引導,例如告訴民眾如何轉移注意力、可以吃什麼東西。陳富滿說明,習慣的養成大約30至40天,當戒菸者持續半年沒有點菸,就能歸類成沒有菸癮,不過仍有可能因個人壓力大或周遭環境影響,導致「復吸」狀況發生,專線也都會進行提醒。戒菸專線服務中心針對青少年,積極提供戒菸諮詢服務,國民健康署呼籲有戒菸意願民眾,可利用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使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進行戒菸相關諮詢,透過專業人員提供便利、隱密的諮詢服務,提供有效的策略與方法,讓自身戒菸成功,共創無菸環境及健康生活。
連鎖藥局崛起!祭高薪搶人才 醫院藥師荒變常態化
6月間,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大批藥師出走,爆發患者不滿看診10分鐘,領藥卻等1小時而大鬧醫院,炮轟「太離譜,等領藥居然等超久!」永康奇美醫院目前缺10名藥師,疫情前畢業季徵藥師,履歷如雪片般飛來,「1個缺2、30人投履歷」,疫後卻是「10個缺,只等到1張履歷」。10個缺額只來1張履歷 等嘸人全台每萬人有13名藥師服務,比例足夠,但逾半數藥師選擇在診所與藥局執業,分配嚴重不均,尤其疫情過後,連鎖藥局崛起,人力需求大加以祭出高薪,醫院更留不住藥師。據統計,全台藥師3萬多人,在醫院執業僅8000多人,其中台南市藥師執業登記約3000人,在診所、藥局執業約5成,醫院僅約2成,其他則分布藥廠、學校等其他業別,且大多數藥師在醫院服務滿2年就轉換跑道,導致各家醫院藥劑部常態性徵人。目前全台設藥學系的大專院校共計10所,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院長王四切表示,今年初衛福部、教育部、藥師公會全聯會取得共識,限制每年藥學系招生員額1148人,避免增設反而造成市場飽和。「藥師不患寡,患不均」。她強調,藥師荒並非藥師不足,核心問題是健保給付制度不友善,尤其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對醫療需求愈來愈大,健保制度確實有必要重新檢討,「大環境不改,問題無解」。健保給付不友善 不患寡患不均她說,台灣藥學教育偏重醫院區塊,現行規範二階藥師國考須檢具4個月640小時醫院實習,列必修學分,社區藥局實習必修僅1個月,部分學校則額外增加1個月藥局實習選修學分,藥師培育仍以進入醫院為優先,應屆畢業生首選也是醫院,問題是取得2年資格後就跳槽,讓醫院又氣又無奈「把醫院當跳板」。王四切指出,藥師淪為每天包藥,跟機器人沒兩樣,也是醫院留不住藥師的原因,藥界存在一個緊箍咒,就是「合理調劑量」,她多年來不斷反映,應讓藥師走進臨床藥事服務,才有機會留住有理念的藥師,但癥結點是健保給付不友善。台南市藥師公會表示,現仍有很多藥學系畢業卻考不上證照的「流浪藥師」,建議放寬國考難度,增加錄取率,一方面解決失業問題,一方面補足市場需求。公會理事長陳寶惠說,醫療院所重新全面檢討藥師待遇,改善藥劑部管理制度、環境條件與比例問題,才可能改善現況。藥局祭數十萬高薪 學術界反彈王四切說,歷年來第一階段國考題目可能偏難,未來國考題庫會再精進。以去年全國藥學系合格率來看,通過一階約20%(嘉藥逾5成),通過一階再考過二階錄取率則超過9成,藥學系1年可考2次,以嘉藥來說,1年畢業生約250位,應屆約7成學子考取藥師。目前醫院、藥廠、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都喊缺藥師,對於有連鎖藥局標榜月入數十萬攬才,王四切頗有微詞,「這已引起學術界反彈,簡直把藥學當商業行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 22日召開王四切汲取日本經驗指出,日本20年前面臨超高齡、醫療費用增加、健保瀕破產,部分醫師走向居家醫療,一來降低醫療費用,再者,醫院及社區藥師也能各自發揮專業,改變藥師嚴重分配不均現況。此外,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衛福部長邱泰源17日受訪時表示,首場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在22日正式召開,將討論健康台灣願景的工作項目外,也將討論如何完善健保讓其永續。
日導演小松孝英來台登桃影 庹宗華《滿七》再當同志爸
第11屆桃園電影節推出「神遷夢戲——紀錄片觀點」單元,播映12部各有特色的紀錄片,而日本導演小松孝英也將親自來台現身影展現場,與觀眾分享創作心法。「遷呼萬幻——光影尋夢園」單元則集合全台12所相關科系大專院校最新學生短片,展示新生代創作能量。跨院校合作的「特別發現」單元則有台藝大導演林明智執導的短片《滿七》,由庹宗華與孫明宇飾演一對同志父子,深刻描寫父子親情。日本宮崎縣是桃園的姐妹城市,桃園電影節也特別選入宮崎縣導演小松孝英兩部紀錄片《鹽月桃甫》、《中村地平》,以同樣來自宮崎縣、以台灣為重要創作核心的日治時期畫家與作家為主題,呈現與對照出跨越時空的「台灣觀點」。另一部《離亂之歌》則是以七位作家蘇偉貞、陳義芝、張曉風、桑品載、隱地、王健壯、向明等人的生命軌跡,用流離、渡海、新生、滄桑、懷鄉、返鄉、回望等七個篇章,描寫眷村第一代、第二代從移民到歸屬的心路歷程。《鹽月桃甫》敘述日本畫家鹽月桃甫與台灣的故事。(圖/桃園電影節提供)《台北十日》、《再見了,菲林》則由台北知名字幕製作公司、福相數位電影製作總經理張逸方所執導,張逸方從事電影工作超過25年,在危機邊緣成功帶領福相由膠卷時代順利轉型進入數位時代。他以獨特的業者視角,在《再見了,菲林》之中,記錄膠卷電影的盛極而衰,讓觀眾認識逐漸被淡忘的沖洗師、字幕師、放映師等幕後無名英雄。《台北十日》則是張逸方個人在發現腦癌、經過治療後,人生重啟的真實故事,動人而深刻,張逸方也將在影展期間到場與觀眾見面。《舞賽》、《竹葉之青》、《再一次就好了》分別以原住民、跨國聯姻主題,同樣緊扣本屆桃影主題「遷徙」。《舞賽》曾入圍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金穗獎,以原住民在現代社會中追尋真我的艱辛歷程。《竹葉之青》是桃園紀錄片獎優勝作品,紀錄原住民部落在現代社會之中,如何以泰雅族傳統工藝「伐竹」走出一條生存之道。《再一次就好了》曾入圍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以台灣老公、印尼老婆的跨國聯姻,寫下一段與眾不同的愛情篇章。《降溫告急》則是中央氣象署升級之後的首部官方製作,勾勒全球在氣候變遷下的未來變化。《降溫告急》勾勒氣候變遷下的未來變化。(圖/桃園電影節提供)《愛子歸來》拍攝過程歷時十年,以六十歲才移民到紐約的台灣楊媽媽為主角,她在丈夫和兒子去世後,以與紐約監獄中無期徒刑囚犯通信為生活重心,但卻又與相依為命的孫女艾倫經常發生衝突。透過楊媽媽視角解構美國夢,以及新世代家庭關係之轉變。台藝大導演林明智執導短片《滿七》庹宗華與孫明宇飾演一對同志父子。(圖/桃園電影節提供)本屆桃影另一個重要單元「遷呼萬幻——光影尋夢園」,則集合全台12所相關科系大專院校學生,總共36部短片作品,作品來自包括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世新大學等重要院校。另外還有三部跨院校合作的「特別發現」,描寫父子親情的《滿七》由庹宗華與孫明宇飾演一對同志父子、以及將入獄的年輕受刑人為主角的《烏鴉籤王》、貼身觀察熱情可愛印尼看護生活的《莉娜》。2024桃園電影節將於8月16日至8月29日於桃園展開。
高鐵大學生5折加碼28班 8/6日開放購票
因應9月份各大專院校開學返校需求,台灣高鐵於9/3(二)至9/9(一)期間,每日加碼提供南下、北上各2班次,停靠各站之「大學生開學返校5折優惠列車」。期間供提供28班次,旅客可自8/6(二)凌晨零時起,依高鐵訂位開放時程購票。台灣高鐵特別因應9月份各大專院校開學返校需求,於9/3(二)至9/9(一)期間,除原大學生優惠專案可適用之5折、75折或88折的車次外,每日再加碼提供南下、北上各2班次,停靠各站之「大學生開學返校5折優惠列車」。期間總計提供28班次,旅客可自8/6(二)凌晨零時起,依高鐵訂位開放時程購票。台灣高鐵公司表示,適用「大學生優惠」之各車次車票,除了可透過高鐵網路訂票系統預訂外,也可利用「T-EX行動購票」App、高鐵合作之便利商店以及車站售票窗口,一次完成訂位、付款、取票。台灣高鐵公司提醒使用本優惠的大學生,乘車時務必攜帶本人有效之學生證正本(如學生證無當學期註冊章或註冊章無法辨識,需合併出示「在學證明正本」以備查驗。前述在學證明如採電子版方式,請務必於出發前先行下載備查),以免影響優惠權益。
高教史最大一波退場潮!四私校今退場 899學生被轉17所學校
由於少子化的影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私立學校停招、停辦,而明道大學、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和環球科大四所私立學校於今(31日)正式停辦退場,教育部指出,這四所私校的899名學生已經在6月底完成分發,被安排到17所其他大專院校。彰化縣的明道大學、嘉義市的大同技術學院、高雄市的東方設計大學,以及雲林縣的環球科大等四所學校,今天正式停止辦學,這四所學校的899名學生已在6月底完成分發,這也被私校工會稱是「教育史上首見」,是目前國內高教史上最大一波退場潮。教育部指出,確保退場學校學生繼續就學的權益,是處理退場學校要務。教育部會持續督請分發學校,妥適提供輔導措施並設置單一窗口協助學生,有關安置學生修業學分也會從寬抵免並協助輔導學生完成學位論文等,教育部並於安置學生入學第一學期進行到校實地訪視,以讓安置學生順利轉銜並繼續就讀。教育部說明,大同技術學院的80名學生主要分發到吳鳳科技大學、嘉南藥理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和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等校;東方設計大學的123名學生主要被分發到樹德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大和正修科大等學校;環球科大的320名學生主要被分發至僑光科大、嶺東科大、弘光科大、吳鳳科大和台南應用科大等學校。此外,明道大學的375名學生,包括應屆畢業生及延修生,則被分發到靜宜大學、亞洲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嶺東科大、大葉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和建國科技大學等10所學校。教育部說明,針對退場學校學生安置作業,會擇定鄰近之同類別、同等級之對應系科及學制的學校外,為配合安置學生需求,學生亦得具體敘明理由提出特殊因素,由教育部協調並彈性提供學生選擇學校空間,以維護退場學校學生繼續就學之權益。教育部說明,退場學校學生學分從寬抵免在原校修習及格科目學分,也協助與輔導學生完成學位論文、專題製作或校外實習等畢業條件;學雜費以原校收費基準收取,分發學校收費基準較低者,從其規定。針對符合資格之分發學生,持續提供所需助學措施,包括就學貸款、學雜費減免、弱勢助學、獎助學金及工讀申請等,以減輕學生就學之負擔。教育部也會補助協助安置學生及為維護學生受教權益所需相關費用,其中包括額外補助提供學生因轉學衍生之交通或住宿所需費用,及分發學校因協助安置學生所衍生額外支出之教師鐘點費、導師職務加給、學雜費收入差額等費用。此外,根據私校退場條例,私校解散後的剩餘財產將歸地方政府、捐贈退場基金、中央機關或公立學校所有。教育部表示,東方設計大學的校地將由高科大承接,大同技術學院的校本部由嘉義市政府接手,計劃轉型為社福園區,太保校區則由嘉義縣政府接手,擬作為人才培育中心。至於環球科大和明道大學的校地,因為兩校與台糖有租賃關係,教育部將與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後續土地利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