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電視
」 大愛 大愛電視台 大愛電視 慈濟 陳保中![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88834/sm-3855f2fd921e023e79d08e645d79c60e.jpg)
女星曝大愛拍戲刁難內幕!「禁葷食」緊盯:坐姿要端正 連呼吸都要管
導演陳保中日前發長文痛批,大愛電視台無預警喊停拍《姊的魔法廚房》,且不復拍,不僅如此,也不打算支付已經為了拍攝而先行支付的製作費用,甚至表明連已經支付的兩期款項都要追回。對此,資深歌手鄭琇月的女兒何以奇分享過去在大愛拍戲時遇到的狀況,忍不住自嘲「一切都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太淺薄了」。何以奇在臉書表示,最近看到大愛電視台無預警下令停拍,讓陳保中導演和其夥伴們揹下債務的新聞,各種回憶湧上腦門,剛開始拍戲的時候,因為知道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甚至連一堂正經的表演課都沒上過,半路出家,說有多菜逼八就有多菜逼八,所以當時對於公司提出讓她「多磨練」的安排並無異議,當時公視和大愛兩家電視台的風格就是,錢少、事多、嚴格、奔著入圍得獎去,公視就不討論了,從沒有人要拍到大家搶著拍,足以證明他們確實有下苦心在做戲。何以奇透露,當時自己的年紀還很輕,對幕後的事情不是很了解,現在分享的角度就是從演員的立場出發;大愛的劇幾乎都是真有其人,一定是某位師姐或師兄的故事,至於是不是真有其事就不確定了,而在開拍之前,一定會跟故事的主人公碰面,聽他們描述心路歷程,這算是前置作業,是演員必須做的功課,覺得很合理,但在拍攝的當下,他們在一旁對你的演出指手畫腳,連你的音量跟呼吸都要表示意見的時候,你會很想請他們自己下來拍就好。何以奇回憶,某一次熬過了嘰嘰喳喳的一場戲之後是放飯時間,身上穿著藍天白雲工作服,拿了一盒飯剛坐下,旁邊有位慈濟人立刻說「穿我們的衣服坐姿要端正」,把餐盒打開,正準備開始吃的時候,慈濟人立刻又說「穿我們的衣服不能吃葷」;她放下餐盒,深吸了一口氣,抬眼直盯著對方「那我脫掉就可以了對吧」,豈料對方聽完後,直呼「怎麼講話這樣子勒」,接著叫了其他人過來,用一種這個人好像應該要被救贖的同情眼神看著她。何以奇直言,「大愛?愛?慈濟?慈?嗯。至於進他們據點裡面的富麗堂皇程度跟暗潮湧動的階級制度,大家都略有耳聞,我就不多贅述了,反正跟我以為的慈濟和大愛這兩個詞有落差,算是在很輕的年紀瞬間懂了大人世界的遊戲。不過話又說回來,也沒有規定擁有大愛之人不能尖酸刻薄或是玩金錢權力遊戲啊,一切都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太淺薄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大愛爭議連環爆…人妻在家穿藍袍 房事完驚吐1句話「尪沒性趣了」
導演陳保中指控大愛電視台無預警腰斬他所執導的《姊的魔法廚房》,還要背負已拍攝的製作費,雙方對簿公堂。風波不斷延燒,不少影視界人士出面爆料黑幕,作家苦苓今(7日)分享友人備受大愛的摧殘,對方的太太每天在家都穿藍袍,更在房事結束後吐出驚人的一句話,從此再也沒有「性」趣。苦苓在臉書指出,大愛最近鬧得風風火火,讓他想起當年有一位朋友,也算是「受害人」,對方在公營事業擔任小主管,待遇不錯,太太在家相夫教子,某天卻突然討要100萬,要拿錢去當董事,原以為是做好事,但事情卻往詭異的方向發展。太太自從如願當上董事,每天在家都穿著藍袍,某天突然認真表示:「師父說我們要清心寡欲,最好少做男女之事;不過如果是老公要求,我們做太太的還是要答應」。苦苓分享友人也是大愛的「受害者」。(圖/翻攝自苦苓臉書)事實上,友人早就「性」趣全失,所以當時也沒太在意,但有次酒後心血來潮,太太也願意配合,沒想到的是,完事之後穿好衣服,太太恭敬地行禮說道:「感恩哪,師兄」,從此再也不敢要求這檔事了。苦苓強調,這是友人親口所述,他們幾個朋友在現場都不敢應聲,希望只是在說笑話,「如果是真的也太慘了唉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88043/sm-2153b30256c7d06023f560ea56c59ec6.jpg)
大愛傭兵導演揭露「27年派系鬥爭」內幕 他嘆:許多熱血工作者失望離去
大愛電視台日前遭導演陳保中發長文指控,稱戲劇《姊的魔法廚房》僅拍35天即被無預警停拍,且不復拍,讓製作公司出現虧損困境,後續爭議也不斷延燒。《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先前透露自己曾是大愛台的「傭兵導演」,6日又發文揭露台內派系鬥爭,且27年來從未間斷過,「本格派的聲音越來越大,氣氛越來越慈濟,所以不少傳播派的人,包括一些好主管失望而走了」。汪怡昕在臉書發文澄清,有人說他之前跳出來談大愛台是在「蹭熱度」,他解釋「這些人不了解,正在找資金的我,蹭熱度來得罪這麼多慈濟人、包括許多有錢的慈濟董有什麼好處,這些人也不了解,我服務大愛台的淵源」。汪怡昕接著提到,他曾當過《大愛309》導演,也在《山河變》的製作過程中認識妻子,「我也幫大愛台開了台內史上第一個兒童行腳節目《大愛小記者》,最後這個節目有得金鐘獎……我也是第一家獲得大愛台年度約的外部廠商,之前大愛台只願意和廠商簽季約。以我這樣的經歷,應該有資格說ㄧ點對大愛台的觀察吧」。汪怡昕說,自己在大愛台是「傭兵廠商」,也是「刺頭」般的存在,因為堅持拒絕他的「智慧財產」被廉價化,「所以沒年約,我就不幫開新案,也拒絕被用完就丟,最後,我爭取到大愛台的第一份年度約」。由於內部還是有正常、熱血的主管,願意看到專業價值而幫他爭取,也讓他忍不住感嘆「他(她)們是真正在服膺傳播價值的影視人,只可惜,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大愛台27年來,東風西風之間的戰爭從未間斷過。」汪怡昕透露,20年前開始,大愛台開始被要求「要更慈濟ㄧ點」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長期以來,台內一直有2種主管的聲音在角力,「一種是站在傳播本業,希望保持電視台內容開放性的;一種主管則是本格派,不乏師兄姊,力主大愛台是慈濟的電視台,怎能不為傳播慈濟服務!」汪怡昕指出,在本格派聲勢逐漸壯大下,「氣氛越來越慈濟」,傳播派的人,包括一些好主管失望而走,使得台內「能不配位」的人越來越多,「唯上是從」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我這個觀察應該不偏頗,懂的人應該會知道我沒在胡說」。最後,汪怡昕語重心長道,自己只是覺得十分可惜,認為大愛台是慈濟麾下各大志業中,最可以沒有包袱的,許多對大愛台抱著熱血想做一些什麼事的專業工作者,都失望的離去。他也強調,「這篇沒有要假會,沒想蹭熱度,只是一點回憶和記錄,畢竟,大愛台也是我曾經付出過的戰場,那裡也還有我曾經併肩作戰的戰友、或我教導過的後輩仍在苦撐著!最後,希望大家都能不忘,也不愧『初心』二字,我也是時時這樣警惕自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87953/sm-73e2c82b8049f6b970241bcd19a305a2.jpg)
大愛台黑料連環爆 製作人批台內「私下收受」:拍一檔戲買一棟房
導演陳保中近日指控,他與大愛電視台合作拍攝《姐的魔法廚房》,對方卻單方面宣布停拍,並追討已支付款項,讓他蒙受巨大損失。不僅如此,知名作家苦苓也踢爆慈濟基金會涉嫌剽竊畫作。如今長期和大愛台合作的資深製作人林明遠發聲,批評高層任用節目部主管全憑喜好,甚至有人每拍一檔戲就買一棟房。林明遠透過臉書在相關新聞底下留言,自己接觸大愛電視台已30年,也是大愛劇場的製作人、編劇,「這麼多年以來至今,我仍是認同且佩服慈濟的大愛精神」,尤其在他擔任職軍的獨子在澎湖溺水、直到住院1年往生,這段期間慈濟師父及師兄姐一直無怨無悔提供幫助,「這點連我的親人都做不到,慈濟家人做到了」。雖然如此,林明遠直言,他必須摸著良心說話,「我認同慈濟大愛精神,卻不認同大愛電視台的做法與人事佈局。外行人帶內行人是我認為最大的遺憾,所謂的高層任用節目部主管全憑自己喜好人選而非專業,且一意孤行不聽專業的意見,導致以往年年獲得多數金鐘獎座的大愛劇場,如今離金鐘獎座越來越遠」。林明遠提到,自己接觸大愛台這麼多年,住的房子仍在貸款中,甚至在兒子往生後,他感恩於慈濟師兄姐的無私關懷與付出,發願今後每拍一檔戲,就捐一個榮董,把自己當成大愛劇場的終身志工製作人,「但同為製作人的某些人卻能拍一檔就買一棟房子,還繼續接不完」,讓他深感大眾捐款不該任由某些人濫用。林明遠重申,「我認同慈濟,不認同大愛電視台,因為我討厭外行帶內行的作業方式,更討厭台內如今的商業內鬥搶位及私下收受行為」,但某些人或某些部門的疏忽、錯誤行為,並不能抹殺掉整體慈濟精神與宗旨,「任何團體都無法面面俱到不是嗎?好的值得我們歌頌,差強人意的需要我們提點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7691/sm-df98b6b7a29a7919363a593afbe1a706.jpg)
經費不足?苦苓控慈濟邀畫家創作突喊卡 「偷智慧財產」內幕全說了
導演陳保中跨年期間在網路發文,控訴與大愛電視台合作拍攝《姐的魔法廚房》過程中遭遇不公平對待,並稱電視台以角色設定及置入行銷問題未改善為由,單方面宣布停拍,並要求追討已支付款項,讓他蒙受巨大損失。知名作家苦苓如今加碼爆料,指慈濟也曾用類似手法和油畫家終止合作,事後偷了對方的智慧財產。陳保中日前發文指控,自己與大愛電視台合作拍攝《姐的魔法廚房》,拍攝期間對劇組施行了嚴格要求,甚至簽下本票,並由負責人連帶保證。沒想到,新戲開拍35天後,大愛便以角色設定及置入行銷問題未改善為由,單方面宣布停拍,同時要求追討已支付款項,導致導演一方面臨巨額損失。「他們不是第一次這樣做!」苦苓今天(5日)在臉書爆料,「很多年前,他們邀請一位李姓油畫家,為新建的大林醫院畫一幅超級大畫,提出的酬勞並不高,但因為對宗教的尊重和創作的熱情,這位畫家答應了。」苦苓表示,該位畫家答應合作後,便開始全力以赴,不僅準備大量油彩和工具,還聘請了2位助手,先畫了縮小尺寸的油畫獲得對方首肯,又在大面牆上打好草稿之後,「他們忽然說不做了,因為經費不足(?)。由於充分信任對方,根本還沒簽文字約,畫家又氣又惱,只好摸摸鼻子,自己承擔所有損失,也不知要去跟誰討公道。」苦苓進一步指出,更神奇的是,大林醫院落成後,大面牆上赫然掛著該位畫家原創的那幅作品,「長得」一模一樣,卻不是出自他的手筆,「他們偷了他的智慧財產,找別的『廉價勞工』把作品完成了!至於原來預定付給他的錢到哪裡去了、他們怎麼分,畫家完全不知道。相信上人也不知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87629/sm-697e9403e7f3f3b0c4a14905fe03f2cd.jpg)
大愛台「不平等合約」為何還要簽? 呂秋遠沉痛解釋:為了吃飯
導演陳保中在跨年期間於網路發文,當中控訴與大愛電視台合作拍攝《姐的魔法廚房》過程中遭遇的不公平對待。陳保中在文中強調,自己拍攝期間對劇組施行了嚴格要求,甚至簽下本票並由負責人連帶保證。但在開拍35天後,大愛以角色設定及置入行銷問題未改善為由,單方面宣布停拍並要求追討已支付款項,導致導演一方面臨巨額損失。 而外界也好奇,為何陳保中導演會在面對不公平條款時,還是同意簽署合約。為此,呂秋遠律師也幫忙說明,表示「就是為了吃飯」。呂秋遠律師在FB發文表示,在陳保中的控訴文中,陳保中強調拍攝期間所有半成品均按要求匯報,同時也並未接到任何異議。陳保中批評大愛在製作過程中未能提供合理支持,卻在事後以問題為由停止合作,並將責任全部推給製作團隊。由於目前雙方已進入法律程序,呂秋遠解釋,目前問題焦點集中在契約條款的效力上。若契約中明確規定甲方可單方面終止合作並追討款項,且導演所屬公司簽署了相關本票,法院將依契約辦理,導演幾乎無法翻盤。但呂秋遠也解釋,這其實就代表著在影視產業中甲方長期占據絕對優勢的現實,特別是在台灣影劇寒冬背景下,許多自由工作者包括導演、演員及幕後人員往往不得不簽下不公平條款。呂秋遠認為,陳保中事件揭露了影視行業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製作人和導演常面臨「金主壓力」,必須將資方視為「財神爺」,但甲方卻很少考慮到幕後工作者的處境。在法庭上,法官通常只依契約行事,認為簽署契約即為當事人知情同意,而忽略了不公平條款對乙方的壓迫。呂秋遠甚至表示「到了法院,法官指著契約問,你不識字嗎?既然不同意,為什麼還要簽下去?為什麼?為了吃飯啊!」呂秋遠提到,目前影視行業的現狀顯示,支持演藝工會或相關組織至關重要,這些組織能在契約談判、不當對待及薪資問題上提供保障。此外,社會應更多地支持導演、製作人及幕後人員的努力,購票觀影或分享優質作品是對他們最直接的回饋。呂秋遠認為,陳保中事件,同時也是提醒所有影視從業者,簽約前應審慎評估條款並保持警覺,以避免在合作中遭遇不必要的損失與壓力。對於整個產業而言,則需努力促成更公平的合作模式,確保每一位參與者的權益都能得到合理保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7600/sm-156c05868c0b10c70051a2719c3d91fc.jpg)
大愛爭議延燒!製作人嘆「人馬太複雜」:證嚴法師該回頭看看麾下弟子貪嗔癡
大愛電視台日前遭導演陳保中發長文指控,由安心亞主演的戲劇《姊的魔法廚房》被無預警停拍,且不復拍,不僅不打算支付由劇組團隊自行墊付的款項,還要追討先前預付的金額,讓他氣得告上法院,影視圈人士也紛紛跳出來說話。對此,《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感嘆,現在的大愛電視台今非昔比,同時喊話董事長證嚴法師,「該回頭看看,您麾下的近親、弟子、愛徒、信徒們,在妳的各志業體中展現的各種人性貪嗔癡的時候了」。汪怡昕昨(4)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他22年前開始承接大愛電視台的案子,直到6年前為止,幫忙製作多檔節目,「很多人對大愛台霧裡看花,其實最關鍵的一件事是,大愛電視台雖然是電視台,但他又不是個純電視台,而是一個為宗教服務的電視台」。汪怡昕說,在以和諧為主的大愛台裡,他的「頑劣」在台內算有名,像是不大卡、不穿制服,還有和台內的白目攝影師在外景時大打出手,也曾在台內半夜剪接時,因腎結石剪到叫救護車送醫,打完結石後再回台內邊血尿邊剪接,「我能在大愛台活著接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要歸功於ㄧ些開明派的主管的力挺和保護!所以大愛台內都是鄉愿之輩嗎?不是喔,其實有不少好人,只是裡面的人馬,實在太複雜」。他指出,27年前大愛電視剛創台時,人才濟濟、內容大開大闔,並沒有那麼濃厚的宗教正確氛圍,內容真的無愧大愛之名,「但曾幾何時,越來越多的事,開始要仰望花蓮,猜測上意。隨著組織不斷的龐大,越來越複雜的科層,越來越多打著自己小算盤的中高層,越來越多非傳播專業的『師兄姊』加入這個電視台後,這個電視台就越來越不電視台了」。汪怡昕提到,當反淘汰的循環形成,不少好手出走,台內留下來的人,就變成同質性、僵固性、純度都越來越高,而順從度也就越來越高,「某種程度,變成無法忍受異音、只尊『上意』的奴性,和電視台職工的不專業化,也越來越高了」。汪怡昕表示,近幾年的大愛電視台的確穩定提供業界不少機會,也養活不少中小型團隊,「但,因為台內人的不專業,也造成不少惡事,這件事,慈濟高層不能再當做沒看到了」。文末,他也向大愛電視董事長證嚴法師喊話,「證嚴法師該回頭看看,您麾下的近親、弟子、愛徒、信徒們,在妳的各志業體中展現的各種人性貪嗔癡的時候了。我想,如果再繼續如此,等您走的那天,也是麾下各大山頭和弟子,相互惡鬥分崩離析的那天,您希望看到這樣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7346/sm-e1b5deac89c81d955d3e7761b8a37864.jpg)
大愛停拍風波延燒 影評人曝昔「停播一劇」:亂搞已不是1、2天的事
導演陳保中發長文痛批,大愛電視台無預警喊停拍《姊的魔法廚房》,且不復拍,不僅如此,也不打算支付已經為了拍攝而先行支付的製作費用,甚至表明連已經支付的兩期款項都要追回;他無奈表示,為了順利拍攝,跟公司夥伴就像每人各背了一間房子的頭期款,目前已提告。對此,影評粉專《無影無蹤》直言,「大愛台亂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無影無蹤在臉書表示,7年前的《智子之心》事件,預告片一出,中國媒體針對內容中提到的「報效祖國」、「為天皇陛下」大表不滿,稱這是媚日之作,有美化侵略戰爭的意圖,大愛台原已開播兩集,疑似因為中國輿論的施壓,選擇直接將籌備長達3年的《智子之心》直接停播。無影無蹤指出,當時國台辦安峰山被記者問到是否有「關切」大愛台,沒有否認,而中共對台灣影視作品有意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以日治時期棒球隊為背景的《KANO》之前也曾被砲轟很慘,但就整個台灣影視史來看,一部台灣作品因為中國施壓而導致它直接被「取消」的,《智子之心》應該還是首例。大愛媒體發展部經理歐宏瑜當時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如果這齣戲沒有淨化人心的效果,就違背了我們一開始製作的初衷。」記者追問,那為什麼不繼續在台灣播放,繼續「淨化人心」。歐宏瑜回覆,「人有共通的人性,不特別區分哪個地區或哪邊來的聲音」。無影無蹤直言,這真的是太可笑,大多數中國人甚至也不是大愛台的客群,明眼人都知道是慈濟為了影響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才不得不腰斬《智子之心》,「如果看完真的覺得太美化,各界再提出意見也不遲,結果因為中國人看了預告片的批評就停播,我始終認為這是台灣影視界向中國跪的最澈底的一刻。」無影無蹤說,「本票事件發生後,大愛台隻字不提為何要導演簽本票,跳針強調自己合法。看來現在我們把這個本票事件鬧到中國去,讓中國網民評評理、讓國台辦施壓,為了顧及在中國市場形象,大愛台或許會比較有機會低頭也說不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87044/sm-9082bf30b7bbd98f6554ae3ff63f7336.jpg)
導演長文痛訴「收受愛心殘害產業」 大愛5點聲明回擊
導演陳保中發長文痛批,大愛電視台無預警喊停拍《姊的魔法廚房》,且不復拍,不僅如此,也不打算支付我方已經為了拍攝而先行支付的製作費用,甚至表明連已經支付給我方的兩期款項都要追回;他表示,為了順利拍攝,跟公司夥伴就像每人各背了一間房子的頭期款,目前已提告。對此,大愛電視台回應了。大愛電視台表示,簽約主體為酷斯本公司,陳保中並非本合約的簽訂方,也非其負責人及連帶保證人,所有合約責任及履行均應由酷斯本公司及其連帶保證人對本會負責。大愛電視台指出,自2024年3月起,酷斯本公司提交的且拍攝內容多處未符合約要求,除未能呈現「角色史實」,並違反「不置入商品」原則,本劇多次透過書面與現場溝通,並派員協助,但違約情形未獲改善,且進度嚴重延誤,包括提交的影片初剪檔數量未達合約要求。大愛電視台提到,本劇於2024年4月正式函請酷斯本改善,並給予合理期限,但酷斯本未能提出有效方案,且以團隊已解散為由,拒絕履行合約責任;本會本於誠意,於2024年5月7日與酷斯本協商,酷斯本非但不願提改善方式,反提出完全不合情理的條件,顯無誠意解決問題,依合約規定,於5月正式通知酷斯本公司終止契約,並追償違約金及相關損失。大愛電視台強調,深知投入戲劇工作者,工作艱辛,好作品創作過程鉅細靡遺,對此次合作未能圓滿完成深感遺憾,為維護「大愛劇」之「戲劇品質」公信力,雖感無奈,唯有據實依約處理,呼籲各界理性看待,避免以訛傳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87027/sm-fdb43962b6ffc7ed552a3df70a140b31.jpg)
大愛無預警腰斬《魔法廚房》 導演長文痛訴:收受愛心殘害產業
導演陳保中發長文痛批,大愛電視台無預警喊停拍《姊的魔法廚房》,且不復拍,讓他相當錯愕;不僅如此,也不打算支付我方已經為了拍攝而先行支付的製作費用,甚至表明連已經支付給我方的兩期款項都要追回。他表示,目前已經提告。陳保中控訴,2023年底接到大愛電視台邀約,拍攝新大愛劇場《姊的魔法廚房》一劇,其實剛開始有許多擔憂,因大愛劇預算經常偏向拮据,會嚴重壓縮到拍攝品質,時常間接造成拍攝時長過長,擠壓工作人員勞動權益等等的因素,因此不敢輕易接拍,但這次邀約有些不同,是電視台推出新系列新大愛劇場,從拍攝預算到題材規格、演員卡司,都有全新的願景。陳保中透露,簽約當下,大愛台表示,我方必須簽押2張本票給大愛台才能完成,稱只是一個形式,請他們不用擔心,「我們終究還是押了本票,完成了簽約,這事情後來成為我們的噩夢,當然是後話。」陳保中提到,大愛台的影片審核有自己一套很奇特的文化,每周的拍攝完成粗剪後,都會交給台內進行初步審核,於是開拍前便在組內設計了一套拍攝回報機制,現場的所有決定與不大肯定的問題,都會及時跟電視台監製回報與確認,一、二期都順利地交付,豈料到拍攝進度已接近全劇一半時,無預警接到監製的簡訊「通知本劇停拍」。陳保中直言,當下相當錯愕,對方僅表示「經同心圓辦公室指示,本劇停拍且不復拍」,接下來的數個月裡,大愛台沒有要讓本劇復拍的打算,也不打算支付我方已經為了拍攝而先行支付的製作費用,甚至表明連已經支付給我方的兩期款項都要追回,2張本票此時便發揮了作用,理由是他們受到了損害。陳保中說,「對於慈濟基金會的理念我相當尊重,他們在方方面面都對台灣社會起到正向的作用,我們製片的母親,是一名虔誠的慈濟人,幾十年來辛苦做回收奉獻給慈濟,這份辛苦與愛心,也是促成大愛電視台的一顆螺絲釘,但她一定沒有想過,大愛台收受著這些愛心,做著殘害產業的事實。」他強調,這一次沒法繼續忍氣吞聲,事發至今,聽到太多電視台的人四處在業界放消息,說停會是因為公司拍攝不周,狀況百出,自己並不想隨著他們起舞,「我想業界應當自有判斷,但被造謠我們拍攝不力,溝通困難,這已經踩到我們的底線,而且罔顧事實,嚴重汙衊了我的拍攝夥伴與參與的優秀演員,之所以要出來發這篇文,主要的目的便是在此,這個案子我方已經正式對大愛電視台提告,對於這種人格及名譽的汙衊,我無法容忍,必須出聲捍衛。我深信惡質的事實應該被揭露,也深信公道會被伸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78001/sm-0bed34e9c9b94d8d841325b0ec85f52f.jpg)
專訪 感性出走 宋偉恩(上)/最近是不是剛離開一個沉重的角色?
一直以為自己是理工腦的宋偉恩,這兩年漸漸被打破這個想法,或許塑造角色、解讀劇本需要理性思考,但當揮灑創作時,感性的能量更重要,以前不自知,無意識地壓抑、忽略,當人生中的某個轉折點出現時,那個改變擋都擋不住。面對自己的大腦,剖開他、直視他,才能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樣子,不管是事業,還是人生。「大概這一兩年來我才發現,其實我以前好少這麼趨近於一個角色,我覺得我控制得超好,不可能哭到收不起來,但是直到去年底,我做了一場《如果告別宋偉恩SOLO獨奏會》,大概半個小時,整個場上只有我自己,我要講一個關於我自己的故事,辦了一場我自己的生前告別式,在排練跟演出的這段時間,我才意識到我其實好像沒有真的掉進任何一個角色過……」(圖/林士傑攝)有的人是會掉進角色,然後在裡面自在揮灑,可是宋偉恩過往都只是在「扮演」,沒有進去過,這才驚覺自己的不足,就像是擋在往前的一堵牆,扎扎實實地就在眼前,看到了當然要想辦法穿過去,「我試圖地想要跟趨近於我飾演的角色,然後也發現那道牆慢慢開始崩解掉了,我好像用了另外一個我不熟悉的方式去靠近角色,才得到了新的東西新的想法,不同的化學效應都發生了。」宋偉恩回憶陸續拍了大愛電視推出的《生日快樂》與即將上檔的《血.拾人生》,都是在探討生離死別的故事,為了詮釋罹癌角色,拍《生日快樂》時兩個月的時間待在台中,宋媽媽每天煮水煮餐幫宋偉恩極端瘦身,前前後後瘦了差不多10公斤,讓他可以慢慢上《血.拾人生》的軌道,扮演真實存在的人物「朱頤」。(圖/林士傑攝)「《血.拾人生》是我至今拍過最過癮的作品,拍戲會辛苦的原因太多,這次是在趨近角色的過程中,那種抗拒自己會不小心整個被帶進去的狀態滿辛苦的。」有段時間拍攝團隊移師花蓮拍攝重要場景,光是大家一起讀劇本念台詞宋偉恩就會痛哭流涕,只能盡量壓抑不要影響拍片,幾次讓導演、攝影師等人在現場大喊:「走戲而已,回來回來。」等回到飯店休息,宋偉恩突然笑了:「我突然覺得攝影師好像道士,好像我在現場不小心被什麼附身或是去到哪個地方,他大聲斥喝我回來,就好像瞬間被打醒,從幻覺切回現實,感謝這些人陪著我經歷這麼深刻、這麼沉重的故事。」接連拍了幾部沉重的作品,殺青後過了一個月,宋偉恩有次為舞台劇拍照,現場久未見面的演員朋友對他說:「你最近是不是剛離開一個沉重的角色?」以為過去了,但其實沒有,與其辛苦地繼續待著,朋友建議他出去走走,宋偉恩跟公司請了假、出了幾趟國,讓情緒在異鄉消化掉。(圖/林士傑攝)「也是在旅行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東西很適合放在表演裡,因為我在過程中很放鬆、感官打得很開,比如日本的紅燈的聲音、建築,濟州島的美景、海水的味道……不管是視覺還是嗅覺的刺激,對我來說都打得很開,這個狀態如果移置在我的表演裡,會有很不錯的表現。」慢慢找到自己感性的部分,不只是工作,甚至是人生,遇到了瓶頸、壓抑,就出走吧,去看看跟自己日常完全不同的世界,擁抱感性的自己,感受自己從未發現的柔軟跟溫度。(圖/林士傑攝)宋偉恩生日:12月20日2018年憑《翻牆的記憶》入圍第53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曾拍攝《飛魚高校生》《HIStory3:那一天》《俗女養成季》1、2季《我和我的鋼四壁》等戲劇作品及舞台劇作品大愛電視台《血.拾人生》即將於12月23日推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73135/sm-503585807f72d41eeee2cd2ce6579985.jpg)
黃薇渟撂話「要把事情搞大」!陳妤辦公益義賣累癱了
改編社會案件的大愛劇《我們六個》,由天心、馬志翔飾演父母,黃薇渟、涂善存、邱宇辰、陳妤、方語昕、安乙蕎飾演長大成人後的六個孩子,雖然戲已經殺青,不過幾個大孩子們的情誼延續到戲外,十月初私下安排了一場「循環公益」義賣活動,所得款項捐給「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社團法人中華欣智關懷協會-脫貧計劃」、「浪浪動物團體」。黃薇渟跟陳妤在《女兒大人加個賴》中的姊妹情,綿延到《我們六個》,起因是陳妤收到很多品牌的公關品,想透過義賣幫助需要的人,於是率先約了行動力超強的黃薇渟,兩人從八月就開始發想,直到拍一場告別式的戲,大家都擠在一間小房間,黃薇渟才跟陳妤使眼色,抓緊好時機,沒想到開口邀約「大家也很帥氣地一口答應」,開始創建群組分工合作。方語昕手作陶藝品義賣,現場銷售一空。(圖/大愛電視)黃薇渟說因為拍《我們六個》其他演員不論上戲還是下戲,開口閉口都是喊她「大姊」,也讓黃薇渟覺得「天哪!我的責任感跟母愛整個爆棚」,每次在群組發文就是兩三百字,整合大家想法。因為想要幫助的單位太多了,黃薇渟靈機一動想出了「愛心轉運站」的點子,決定讓粉絲們自己決定想要捐的單位,她還做了網路報名表單、文字撰寫等。方語昕想到用「循環公益」做為活動主題,安乙簥開始跳出來主動設計海報,一秀出大家就很喜歡且一致通過,群組成立一個多月,大家行程都很滿,邱宇辰剛好碰到宣傳期沒參與到公益活動。方語昕提供自創品牌「陶.跑」的手作陶藝品,大受歡迎,當天就完售。涂善存提供自己的畫作義賣。(圖/大愛電視)陳妤說這場循環公益有點像「線下活動」,沒有特別告訴粉絲五個人都會在現場,過程中氣氛很好「演員們也玩得很開心,回家甚至還有點感動」。五個人都是第一次辦活動,方語昕覺得大家默契好到「彷彿現實生活就是兄弟姐妹一樣!」是非常珍貴的經驗,而且五個人盡心盡力,結束時,每個人都累癱了。公益義賣活動大成功。(圖/大愛電視)黃薇渟的行動力圓滿了陳妤的發想,活動成功到鼓勵她想成立一間「薇渟公關行銷公司」,她心中也默默許下心願,當這場公益活動是「我們要把公益這件事情搞大的暖身場」,要邀請劇組中更多人參加一場更正式的義賣活動,傳遞《我們六個》相互扶持,從悲劇中活出精彩人生的戲劇理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70055/sm-7662d4770cc73b5ef6a0cddc3b372a29.jpg)
王傳一拍攝打滑撞山場面 安全氣囊爆開...曝驚險瞬間:嚇死我了
王傳一主演大愛醫療輕喜劇《在光裏的人》,他飾演的葉明憲醫生每週開車上山診治,最新劇情中,他開車路途中遇到落石崩塌,緊急閃避時車輪打滑,直接撞上山壁,畫面怵目驚心!王傳一回憶拍攝過程,透露因戲劇效果拍得比較驚悚一些,並請特技演員上陣,「武術指導撞上去的時候,安全氣囊還當場爆開,真的是嚇死我了,我還以為發生什麼事情,幸好一切都平安!」《在光裏的人》以中西醫「葉明憲」與「林繁幸」為主角,描述20多年前兩人至台灣「無醫鄉」之一嘉義大埔鄉行醫的真實故事。王傳一在大埔拍攝過程中,與鄉民累積深厚感情,和一間餐廳主廚更是感情好到差點要結拜,「第一天到大埔非常煩惱,因為這裡大部分都是砂鍋魚頭這類的大菜,那時我想吃一些家常料理,得知幫劇組做便當的餐廳是我的粉絲,他們一家人對我非常熱情。之後我每天不管拍到多晚,都會去跟他們吃飯聊聊天,甚至我想要吃什麼,主廚還會特別替我訂製專屬餐點,例如花枝意麵、麻油蛋、酸湯魚。」王傳一拍攝《在光裏的人》成劇組便當長,幫大家打菜包便當還外送。(圖/大愛電視提供)聊天後他們一拍即合,主廚甚至被王傳一稱為乾弟。後來,只要王傳一放假下山,大埔主廚就會準備酸筍還有超大魚頭讓他帶回家,再上山時王傳一就會帶一箱牛排跟龍蝦,送給大埔餐廳主廚禮尚往來。不僅如此,王傳一還成為劇組的「便當長」,下戲後會幫忙餐廳打包便當,義務成為當地最帥氣的「吳柏毅」跟「富胖達」送去給劇組,王傳一說:「便當就要熱騰騰的才好吃,一定要第一時間送達,導演也會看到我送完過去後,馬上就喊放飯。」《在光裏的人》王傳一在大埔還親自下廚,幫忙做甕仔雞。(圖/嚞娛樂提供)而飾演護理師蔡淑蘭的臧芮萱,與王道在劇中的忘年友情,也讓觀眾看了泛淚。臧芮萱談到與王道對戲,戲外已經培養好默契,「看著道哥的眼睛,我就可以落淚,有些哭戲要先醞釀情緒才能入戲,但是我跟道哥不用,只要看他眼睛,我就可以感受到他真情流露,就可以被他感情感動,我就不由自主地流淚。」《在光裏的人》王道(左)與臧芮萱(右)的忘年友誼讓觀眾印象深刻。(圖/大愛電視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69086/sm-c4c9b313f61f79f712e662b43fdac4b2.jpg)
碳費費率、制度拍板定案 明年如期開徵
環境部上周依照碳費費率審議會建議預告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優惠費率分別為100元、50元。環境部長彭啟明昨坦言,各界給予不少壓力,企業認為碳費應更低、延後上路,環團則期望費率更高,但仍尊重碳審會決議公告費率,碳費制度也將在明年如期上路。環境部8日預告「碳費徵收費率」草案,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優惠費率B每公噸100元、優惠費率A每公噸50元,並明定費率生效日期為明年1月1日,預告期7天。彭啟明今天也將到立法院專題報告「台灣的碳費收費標準決議」,他13日坦言,只要牽涉收費,一定沒辦法討好每個人,推動碳費制度期間,確實承受到各界壓力,部分企業認為碳費費率應更低、應更晚上路,環團則希望費率更高,但目前的碳費費率只是第一步,之後一定會往上走,而且環境部過去花不少時間推動,碳費制度上路日期不會改變,並尊重碳審會決議公告費率。上任至今近半年,彭啟明笑說,過去在大愛電視台擔任17年氣象主播,如今擔任環境部長,兩份工作最大不同在於慈濟提出理念即行動,沒有人反對,如今外界光看顏色「就先把我分一半」,他擔任部長過程也面臨不少落差,例如很多企業ESG報告寫得很好,卻不接受徵收碳費。彭啟明表示,上任至今表現、適應得還可以,即便遇到垃圾山、碳費等難題,很多人建議自己不要踩這些地雷,但他不害怕,因為只要是對的事情,就要去做。此外,彭啟明表示,碳費制度配套措施「綠色成長基金」、「綠色金融創新基金」及「台灣淨零基金」,其中綠色成長基金爭取國發會100億元,依照減碳量決定投資對象,壯大減碳新創公司幫助減碳,預計今年11月送國發會審查,與金管會合作的「綠色金融創新基金」相關規畫,約年底會有結果,如果順利,預計最快明年上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69039/sm-fe9c53d9a6ebfed3e4e7ed468a6598ac.jpg)
大愛《日日好食光》開鏡 范瑞君廚房見習超投入
大愛電視從1999年推出八點檔連續劇到今年剛好滿25週年,這兩年更是加快腳步改革創新,用戲劇包裝社會議題,接連推出新冠疫情、失智症、偏鄉醫療等寫實社會面貌,其中黃克義導演與製作人吳怡然合作的《早點回家》,描寫藝人林嘉俐的真實人生故事,還入圍了2024年金鐘獎最佳女主角。導演黃克義與戲劇系畢業的製作人吳怡然,多次受到金鐘入圍肯定,最新的大愛劇《日日好食光》更請來金鐘獎女配角獎的范瑞君、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的張詩盈,以及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中表現亮眼的林筳諭(勇兔),分別飾演「楊英美」、「邵惠美」與「李美玉」,「三美」一起合作詮釋三位在廚房相遇、相知,料理出一場豐富的心靈饗宴。飾演三個人的先生,分別是金鐘獎最佳男配角邱凱偉、張雁名、周詠軒。范瑞君與張詩盈兩人都有參與電影「小雁與吳愛麗」的演出,接拍《日日好食光》為了完整呈現廚房料理的細節,演員群分別到了關渡跟三峽的香積廚房見習。范瑞君跟著主廚,從洗米開始一直到分便當全程參與,過程中完全融入的大喊「趕快、趕快,後面的後勤已經沒有便當了。」邱凱偉與范瑞君飾演夫妻,雖然很早就離開太太,但是某種程度上,丈夫又是跟了太太一輩子,范瑞君特別強調「她跟丈夫的關係,在戲劇跟劇本上,會做一個很有趣的處理,也請觀眾期待。」飾演「邵惠美」的張詩盈,在廚房見習過程中特別觀察發現「每個人帶著自己的脾氣來的,但是試著在這裡(廚房)修好自己的脾氣,可能爭執幾句就退讓了,不會有大衝突。」張雁名飾演張詩盈的先生,是一個夾在媽媽跟太太中間的三明治先生,張雁名說現實生活也有相同的經驗,就連解決的方式也很像,「就是兩邊都討好,不要刻意站哪一邊。」面對夫妻之間的相處,張雁名說談戀愛時會講道理,婚後開始了解「家裡本來就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讓就對了。」張詩盈(右2)開拍前在關渡廚房見習。(圖/大愛電視提供)林筳諭(勇兔)飾演「李美玉」,在「三美」中是個性最柔順的,跟周詠軒飾演夫妻,被先生呵護到幾乎就像是「夫管嚴」,勇兔說如果被先生保護一定很高興「要找到這麼愛妳的老公也不容易。」跟原型人物見面後會好好揣摩不同的心境,尤其勇兔說自己是會做菜的人「要裝做不會煮菜也是要一番功夫的」。周詠軒說自己在劇中的角色「有點像看著女兒,很怕她出錯,在社會上遇到挫折,有些狀況會先幫她杜絕掉,是那個時代男人的貼心。」林筳諭(勇兔)(最左)與周詠軒(最右)在劇中飾演夫妻,跟原型人物相見歡。(圖/大愛電視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68649/sm-03a0d0264cdc4c5aa96c780611bf3f40.jpg)
王傳一坦言拍因拍戲個性轉變 為學客語還「出動岳母」
大愛醫療輕喜劇《在光裏的人》由杰奇傳播製作,「金鐘音效獎得主」余政憲、關兆宏首次擔任製作人,以中西醫「葉明憲」與「林繁幸」為主角,描述20多年前兩人至台灣「無醫鄉」之一嘉義大埔鄉行醫的真實故事,開播即創下大愛兩年來開播新戲收視第一。以偶像劇走紅的王傳一,去年演出獲金鐘獎16項提名的《八尺門的辯護人》檢察官一角,與視帝李銘順同場飆戲,演技令人印象深刻,這回首次演出大愛戲劇的他更在《在光裏的人》展現全新風貌,詮釋樸實誠懇的真實人物外,還要為語言、醫術、太極等勤做功課,王傳一坦言拍《在光裏的人》是他從影生涯以來一大轉折點,「以前我沒耐性,所有事情只看重點,不願在過程中浪費時間。但這次拍戲讓我個性轉變許多,演技上也不同於以往,我會收斂著演技再慢慢釋放給導演,用減法的方式再去遞增。」劇中,王傳一更以流利台語與客語穿梭其中,原本不會聽也不會說的他,也透露學習語言秘訣,他在開拍前先找台語老師依照劇本一對一教學、聽錄音慢速與正常速度反覆練習,客語則出動岳母惡補發音,開拍後由飾演父親的林志儒協助指導,「記得有一場戲是在屏東家裡的豬圈,知道父親罹癌後的父子對話,至今想起來還是很動容,這些都是以往的戲劇無法深刻表演的地方。所以,語言跟聲音表情很重要。」演技傳神讓導演林宏杰私下大讚,「王傳一沒有在表演,因為他已經融入大埔的日常生活了,走進現場,他就是葉醫師!收工之後,連居民都叫他葉醫師!」王傳一(左)為學客語也請教飾演父親的林志儒(右)協助指導。(圖/大愛電視提供)「金鐘影后」柯淑勤為了賺外快瘋狂「巧遇」王傳一。劇中王傳一飾演派駐上山的葉明憲醫師遇到修路,當時幫他指揮道路的就是飾演大埔鄉民的柯淑勤,然而到了大埔,在小吃店點餐的是柯淑勤、賣名產筍乾也是她,不時就向他兜售水:「捧場一下啦,我要賺錢欸。」神出鬼沒讓王傳一直呼:「她是時間管理大師嗎?」而劇情也揭曉王傳一上山原因之一,就是為了嘗試以中醫醫療腦性麻痺的「學妹」杜蕾,兩人重逢後的故事也令人期待。在劇中王傳一(左)上山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治療腦麻學妹杜蕾(右)。(圖/大愛電視提供)《在光裏的人》描述「無醫鄉」之一的嘉義大埔鄉,長年醫療匱乏,原本鄉民必須要開車2小時才能下山就醫,因緣際會來了兩位駐站醫師-中醫「葉明憲」醫師(王傳一飾演)與西醫「林繁幸」醫師(翁家明飾演),講述他們堅持不懈在偏鄉行醫20年的真實故事。由王傳一、翁家明、柯淑勤、霍正奇、陳明真、臧芮萱、張晏塵、王道、陳明珠、錦雯、杜蕾、游小白等人主演,即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8點,在大愛電視、YouTube頻道播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58110/sm-76433d0511963761efcc2d4f51be189d.jpg)
葛斯齊爆男星出軌!50多歲「演大愛台形象好」 給5大線索勸他別裝死
有「最強狗仔」封號的記者葛斯齊,過去因爆料汪小菲、王力宏離婚內幕一戰成名,今(23)日他突然在臉書上拋下震撼彈,指出演大愛電視台的50多歲男星婚內出軌,並給出5大身分線索,葛斯齊也隔空向那位男星喊話,「本人如果裝死,我會暗示到大家知道你。」葛斯齊今凌晨在臉書上爆料,他指出一位「演大愛電視台的男星形象超好」、「年齡介於50多歲」、「本月有出席記者會」、「老婆近日到泰國玩已經返台」、「已婚卻出軌」。葛斯齊給出5大線索,讓吃瓜群眾開始瘋猜,他也向當事人喊話,「眾人可能紛紛在思考,但你老婆肯定知道是你,建議剛回台的老婆查查你老公貼身物品。」還說若對方裝死的話,他會繼續暗示到大家都知道他的身分。葛斯齊貼文一出眾人開始瘋猜,「立馬看大愛」、「已衝去買好瓜子啃!精彩電影即將放映」、「哈哈小葛果然是個行銷人才。」還有網友不願被吊胃口,直呼「說誰就好」,葛斯齊則回應他講這些是要告訴當事人老婆,她的丈夫出軌,「不是給你看的,是給他老婆看的。」葛斯齊去年就曾爆料金鐘主持人薛紀綱婚內出軌,更曬出薛紀綱和金髮、神似Makiyo小三的接吻照片。葛斯齊在直播中說2022年就已經放出消息,薛紀綱不但不知悔改,還越玩越大,身為兒童主持人沒做好表率,「我給你機會你還不要臉,你想紅我就讓你紅一次,你被一個狗仔實錘了!」事後薛紀綱發聲明認了外遇。葛斯齊爆料大愛男星婚內出軌。(圖/葛斯齊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55056/sm-d0494b8ae765e80b6eee8eae3371a824.jpg)
王傳一「交大畢業」進演藝圈 獲醫師爸支持:他覺得自己兒子很棒
王傳一出道20多年,首次主演大愛劇,在《在光裏的人》演出前進台灣「無醫鄉」之一嘉義大埔鄉行醫的葉明憲醫生。王傳一的爸爸就是醫生,這也是讓他接下這部戲的關鍵,而演中醫成為最大挑戰,「這是一個我不熟悉的領域,曾想說要模仿本人還是演出不一樣的風貌,我選擇了後者,希望能把葉醫師持續20年上山行醫的精神演繹出來。」適逢88父親節,聊到父親,其實王傳一當年出道當偶像,父親雖然可惜兒子的高學歷,卻也默默支持他的決定,「我在我爸眼中一直都是一個帥哥,他一定覺得自己兒子很棒,但他也會覺得為什麼我會讀書,不能好好發展自己的工作要跑去當演藝人員。我跟他講我想試試看,出道沒幾年我得了金鐘獎之後,他感覺我在演藝圈不是鬧著玩,好像真的有一些成績,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他都是非常支持我,我非常感謝我爸爸一直以來都能認同我,不會給我負面能量。」王傳一坦言因母親早逝,父親又看病忙碌,父子相處機會雖然不多,但彼此的關係卻不疏遠,「過年三節或是有什麼事情的話,一定會打電話關心、到彼此的身邊,雖然感覺距離很遠,事實上心裡面很近。我爸不是嚴父,他很慈祥,現在他退休了,甚至比退休前更忙碌,忙著在台灣各地義診,我也鼓勵他好好去為人看病,因為這是他喜歡做的事情,也讓退休生活有一個目標。在拍《在光裏的人》的時候他也會關心我,對我來說,他就像是朋友。」王傳一父親(左)也是醫生,透露父子關係就像朋友。(圖/翻攝自王傳一FB)王傳一熟知父親職業,因而對葉明憲醫生的辛勞更加感同身受,「葉醫師一周四天在不同地方有門診,周三又要上大埔一整天,基本上只有周日可以陪伴家人,但他還要抽空整理中醫系統,他一個禮拜時間都在奉獻跟付出,這跟我爸爸以前很像,幾乎是沒有什麼休息時間。」也因此他笑言:「還好我沒當醫生,因為父親的關係,我知道醫生的背後是非常辛苦的,除了鑽研醫學研究外,還必須付出時間,只希望自己的病人身體健康。」王傳一高中時從師大附中保送交通大學(現在叫陽明交大),學生時期功課就很不錯。不過他說:「若要像葉醫師一樣每天在醫學上持續專研,我大概沒辦法,當時知道他的故事時,我真心佩服葉醫師,他為了病患付出很多很多。而我還是當個專業演員,專心揣摩葉醫師的角色,把他的故事完整呈現在觀眾面前!」為了貼近角色,王傳一親自讓葉明憲醫生看診、把脈,拜讀葉醫師的書籍、節目與講座,觀察對方個性與細微表情,「我自己性格大喇喇、粗枝大葉,有點撲克臉,但葉醫師戴著口罩很愛笑,我可以看到他眼角的笑紋。我雖然不是很愛笑,但我的魚尾紋特別多,剛好跟葉醫師相似,我也會在演出時盡量有苦笑、真正開心大笑等表情,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溫暖的人。」同時他除了講國語,也為角色勤練台語及客語,因葉醫師是南華太極高手,他甚至連太極拳都要練,「休息的時候就動一動,練習葉醫師教的招式,讓自己習慣太極的韻律與柔軟感。」《在光裏的人》描述「無醫鄉」之一的嘉義大埔鄉,長年醫療匱乏,鄉民必須要開車2小時才能下山就醫,因緣際會來了兩位駐站醫師-中醫「葉明憲」醫師(王傳一飾演)與西醫「林繁幸」醫師(翁家明飾演),講述他們每天從早到晚看診,堅持不懈在偏鄉行醫20年的真實故事,由王傳一、翁家明、柯淑勤、霍正奇等人主演,正式定檔於10月3日晚間8點,在大愛電視台、YouTube頻道播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54876/sm-a1636645b31ddffe6472c12768753130.jpg)
寇世勳50年前「首當男主角就被毀容」 馮凱曝第一印象:怎麼這麼醜!
寇世勳跟導演馮凱認識了五十年,卻是第一次合作,大愛《你好,我是誰2》7日舉辦首映記者會,兩人不斷鬥嘴,道出香是緣分,原來導演馮凱15歲、國三時就在媽媽周遊拍戲現場認識寇世勳,提及第一印象,馮凱不留情說:「這麼醜!」寇世勳則嗆對方是「小屁孩」。寇世勳提到,自己演員生涯50來年,第一次當上男主角,就是演周遊製作的《純純的愛》,在片場認識了當年才15歲的馮凱。馮凱笑這位男主角偏醜,寇世勳解釋,當年小生的標準是濃眉大眼,他的確不是,也解釋,自己之所以接到該角色,因為角色第一集就在火場燒傷毀容,「沒有人要演,完整的臉只有一集。」逗得現場大笑。《你好,我是誰2》記者會,寇世勳、崔佩儀、洪小鈴、尹昭德、劉曉憶、傅小芸、林玟誼、李運慶、班鐵翔、江祖平、陳慕義、寇家瑞等人出席。(圖/焦正德攝)《你好,我是誰2》講述失智症議題,寇世勳倒是不擔心自己失智,因為他背劇本都挺快。寇世勳拍第一季的時候,剛好一位五十年的好友也罹患失智症,所以覺得「演第二季的時候,我有這個責任,把它演得更好,讓觀眾對失智有更清楚的認識」。他說失智症有各種變化樣貌,透過兩季各種類型範例,大家應該都能對失智症有更多認識。馮凱說,原本從來沒擔心過媽媽周遊會出現失智,以前聽到媽媽詐胡,都會是一種「搞什麼啊」的心情,現在則是會發自內心的溫情關懷,「拍了戲之後每天擔心,因為我懂了」。導演馮凱開始會擔心媽媽周遊失智。(圖/大愛電視提供)李運慶在劇中是班鐵翔的兒子,劇中父親失智,有一幕看著失智父親的背影,他投射想到自己爸爸,失控暴哭不已。提到父親近況,他說每天陪爸爸吃早餐,最近第一次聽到爸爸看著他問「你是運慶吧」?讓他非常吃驚,「我第一次聽到他有點不確定我的身分,覺得該不會要開始了,因為失智不可逆,接下來會不會更嚴重。」李運慶提到,妙的是爸爸怎樣都不會忘記對媽媽的愛,每天都會問孫女「奶奶呢」,「我爸永遠記得我媽,每天時間差不多到了,就會跟我說當初怎麼追到我媽的,這故事我聽好多遍。」她已倒背如流,爸爸跟媽媽是差七歲的師生戀,當時是老師的爸爸,監考遇見媽媽而搭起緣分,李運慶笑說:「我太太第一次聽到這故事時,她說『變態』。」而陳慕義在台北電影節頒獎典禮後首度現身,當時他先因為沒入圍槓上北影,參加典禮現場後,又批導演蕭雅全沒感謝演員,連連開炮,經紀人說,陳慕義的確金馬過後目前沒有接新工作,但有政府宣傳影片的邀約,最近倒是有第一次的業配工作。《你好,我是誰2》八月八日起,週一至週五,每晚八點,在大愛頻道及大愛劇場YT頻道同步播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53065/sm-49075138b6aec8482b01ce1a6683cd45.jpg)
《東離劍遊紀》第4季桃影首映 成龍新作《傳說》同台金喜善
2024第11屆桃園電影節將播映24年前上映的霹靂電影《聖石傳說》修復版,今(30日)又宣佈將放映台灣、日本聯合製作的《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第四季首兩集,編劇虛淵玄也將隨片登台,在影展現場與霹靂布袋戲迷相見歡。《東離劍遊紀》第4季睽違3年,將延續主線劇情,男主角浪巫謠跟隨魔族阿爾貝盧法及刑亥一同踏入魔界之門,影迷將跟隨劇中神秘人「凜雪鴉」的腳步,踏上全新奇幻之旅。《東離劍遊紀》第4季主角浪巫謠(右)與殤不患將聯手對抗反派。(圖/桃園電影節提供)影展期間也將舉辦《聖石傳說》與《東離劍遊記》聯合特展,現場將展出包括素還真、葉小釵、笑傲紅塵等《聖石傳說》6尊重要戲偶,而《東離劍遊記》則有男主角浪巫謠與阿爾貝盧法「父子」壓陣,其中阿爾貝盧法更是劇中「本尊偶」首度曝光。「特別放映」單元則將播放功夫巨星成龍最新作品《傳說》、大陸暑期檔動作片《維和防暴隊》、爆笑職場諷刺喜劇《年會不能停》;大愛電視台最新精緻劇集《血‧拾人生》、《在光裏的人》也將在大銀幕首映前兩集。成龍最新作品《傳說》將在桃園電影節播映。(圖/桃園電影節提供)成龍2005年以《神話》衝出全球票房美金1億2000萬紅盤,片中成龍扮演忠心耿耿的蒙毅將軍,護送「韓國第一美女」金喜善所扮演的朝鮮漱玉公主,前往咸陽與秦始皇成婚,兩人在途中不斷遭遇劫難,直到兩千年轉世後再度展開愛情。新片《傳說》則是粉絲苦苦等待了20年的《神話》續集,成龍除了再次全幅武裝披掛上陣,還找來張藝興、李治廷、竇驍、新疆女星古力娜扎加入,並找回金喜善驚喜客串。第11屆桃園電影節將在8月16日到29日舉行,詳請請洽官方網站、官方F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