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瘜肉
」 大腸癌 大腸鏡 大腸瘜肉 熊佩韋 陳皇光「鉛筆屎」恐是大腸癌症狀 出現7大症狀快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2021年新增16,238名大腸癌患者,每十萬人就有38.4人得病。《麻辣鮮師》中飾演「Gina」的47歲女星林利霏日前無預警自爆罹患大腸癌第一期,且已完成手術,專家提醒,注意症狀才能早期發現大腸癌,其中,若是排便時發現「鉛筆屎」,也就是糞便過細就要特別當心。大腸癌分為0~4期,研究顯示,0期與1期時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2期為75%,3期降為40%~60%,4期則是30%以下,部分患者甚至只剩1成。若能及早治療,差異就如同天與地一般懸殊。因此早期發現症狀更加重要,國健署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建議有瘜肉、大腸癌家族史或飲食、作息較不健康、排便習慣不正常的民眾,應提早關注自己的腸道健康。另外,若身體出現以下7症狀超過2周以上,應儘速就醫請醫師檢查:大便中有血、大便中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 (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大便變細小 、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 、不明原因貧血。國健署指出,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為降低發生率及死亡率,國健署吳昭軍署長提醒,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又癌症篩檢資料顯示,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瘜肉,每20人就有1人有大腸癌,鼓勵民眾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結果如為陽性,務必到醫療院所進一步確認,絕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
肝長20公分腫瘤竟是大腸癌引起! 使用標靶藥物抗癌突破5年存活期
「過往大腸直腸癌晚期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很難突破2年,患者從罹病到身故的時間之短,往往讓患者與家屬留下深深遺憾」,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克釗教授表示:「目前在標靶藥物協助下,存活期已大幅度突破,以我門診的一位65歲老翁為例,其某天發現自己腹部腫大,超音波掃描看到肝臟有20公分腫瘤,原以為是肝癌,切片檢查才驚覺是原發癌症—大腸直腸癌之癌細胞轉移引起。所幸,今日可先透過標靶藥物合併讓腫瘤縮小,提升手術切除腫瘤的可行性。該患者就是透過精準治療的幫助,擺脫晚期大腸直腸癌陰霾,至今奇蹟似的突破5年存活期。」大腸癌初期幾乎無異狀 察覺症狀才檢查恐怕已到二期以上李克釗教授表示,大腸直腸癌病程發展速度莫測,從大腸瘜肉進展成大腸直腸癌,短則1至2年,長則5到10年。且症狀不典型、難察覺,當病人發現身體有異常主動檢查時,大腸直腸癌症往往已經發展到二期以上,甚至是以三期為居多。然而,一旦發展至四期,往往也會伴隨肝臟、肺臟、骨頭等轉移,治療難度提升。晚期大腸癌已標靶藥配合化療為主要手段 治療前須檢驗癌細胞基因李克釗教授說,大腸癌晚期患者也無須灰心,今日的主力治療為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建議患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前,先檢測癌細胞RAS基因(KRAS與NRAS),以及BRAF基因是否突變。一旦確認RAS基因未突變,就能在化療療程中,加入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有望縮小腫瘤大小,提升手術切除的機會。李克釗教授鼓勵,在標靶治療時代,大腸癌晚期患者平均存活期能夠長達3年,如果轉移腫瘤能夠明顯縮小,經醫師判定可以外科手術切除,平均存活期有望突破5年,以高雄長庚經驗而言,當原發腫瘤跟轉移的腫瘤經治療後都能完全切除,每2位患者就有1位可以存活超過5年。規律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癌病變 高風險族群更應提早開始檢查李克釗教授提醒,由於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很容易讓人忽視,當發現自己有疑似大腸癌症狀時,例如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可看出明顯鮮血、或貧血等,有可能是大腸癌導致,一定要趕快到醫院安排檢查確認原因,然而想要趁早發現早期大腸癌,規律檢查非常重要,才能找出無症狀時期癌細胞腫瘤。李克釗教授呼籲,國健署提供年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先化驗糞便中是否有看不見的潛血,初步判別大腸內是否有異狀,如果直系親屬有大腸癌病史,一定要把檢查提前10年開始,一旦發現糞便裡有潛血,醫療端會利用大腸鏡檢查是否有息肉或癌病變,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
終結癌症3/AI大戰大腸癌!即時偵測消滅瘜肉 不讓「壞東西」有機可趁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其中大腸癌蟬聯15年居十大癌症排行首位,根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萬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治療雖重要,但若能早一步預防更棒,而及早發現大腸瘜肉就被視為關鍵。過去,醫師僅憑肉眼仔細尋找大腸瘜肉,還要靠經驗判斷瘜肉類型,如今有了AI加持,一邊做內視鏡檢查的同時,就能即時偵測與消滅大腸瘜肉,預防癌變更有效率。亞東醫院超音波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大腸瘜肉是大腸黏膜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突起病灶,當大腸瘜肉小於1公分或組織學為增生性者,屬良性病灶,不會有明顯症狀或惡性病變;但若瘜肉超過1公分或發生細胞腺體病變,就有癌化的可能,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待瘜肉夠大或癌化轉移出現症狀時,通常為時已晚。鍾承軒說,研究顯示,利用大腸內視鏡早期偵測並切除瘜肉,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53%。此外,每增加1%的大腸內視鏡瘜肉偵測率,就可降低罹癌風險3%。近年來,人工智慧在消化道內視鏡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鍾承軒說,過去醫師檢查大腸瘜肉時需依經驗以肉眼判讀狀況,現可在內視鏡檢查期間「即時偵測」大腸瘜肉,並「自動判讀」區分瘜肉種類,大幅提升診斷精準度,並提供是否切除治療的指引。以亞東醫院為例,引進的人工智慧內視鏡系統利用超過25萬張大腸鏡圖像進行AI深度學習,檢查過程中,系統利用白光影像和連動彩色影像模式進行偵測,當發現異常時,會以藍色框提醒醫師疑似的瘜肉或腫瘤,靈敏度可達94%至96%,優於過去經驗判讀。另外, AI功能也能即時診斷和鑑別瘜肉表面結構,將其分類為增生性瘜肉或腫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腫瘤性瘜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則建議切除。人工智慧內視鏡系統發現異常時,會以藍色框提醒醫師疑似的瘜肉或腫瘤,靈敏度可達94%至96%。(圖/亞東醫院提供)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也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於小於5毫米的瘜肉遺漏率仍可達23%,但若有AI工具的輔助,精準度就可達9成以上,甚至是難以察覺的扁平型、凹陷型的大腸瘜肉也難逃過AI偵測。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認為,未來醫師執行大腸鏡檢查時若搭配此AI系統,即可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出瘜肉,即時、有效判讀大腸鏡檢查影像,不僅更有效率,也能解決醫師間偵測診斷能力的落差問題,讓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
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 醫曝:維生素D不足也中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臺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平均約31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少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右側腸癌常見腹脹痛、貧血 左側以大便習慣改變為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大腸為ㄇ字型,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略分為右側大腸癌(升結腸、盲腸)、左側大腸癌(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癌,症狀有些許不同。右側大腸癌以腹脹、腹痛、貧血最常見;左側大腸癌則以大便習慣改變、細便、血便為主,因阻塞關係會有腹痛表現。直腸離肛門近,最常見的症狀是出血、排便改變等,一般人容易誤認為痔瘡,因而延誤就醫。久坐不動、少曬太陽 罹癌風險高為什麼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有幾項危險因子要注意,包括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肥胖、抽菸。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燒烤的烹調習慣,並減少紅肉與加工肉品的攝取,可多補充蔬果以及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要注意的是,「久坐不動」也是致癌危險因子。根據研究顯示,每天增加2小時坐著的時間,會讓大腸癌風險增加8%、肺癌增加6%、子宮內膜癌增加10%。此外,長時間待在室內,會減少曬太陽的頻率,人體中合成的維生素D就會缺乏,而維生素D已被證實可保護腸道、降低腸炎或腸癌發生的機率,建議上班族要抽空起身動一動,午休到戶外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瘜肉最好切除 逾40歲定期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瘜肉演變而來,如果發現瘜肉該不該切除?蕭主任說,瘜肉分為增生性、發炎性及腺瘤性,其中腺瘤性瘜肉最有可能癌變,若發現超過1公分的瘜肉,建議都要切除,尤其年紀愈大,腺瘤性瘜肉的機率愈高。此外,建議40歲以上每年就要做糞便潛血篩檢,目前政府補助方式為50至74歲每2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 即時偵測瘜肉!精準預防大腸癌
惡性腫瘤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在癌症患者中排名第三。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隨著飲食西方化、生活習慣改變、代謝症候群及肥胖人口增加,發生率也逐年上升。在大腸直腸癌的發展過程中,大腸瘜肉被視為發展為腫瘤的前期病變。大腸瘜肉是大腸黏膜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突起病灶,當大腸瘜肉小於一公分或組織學為增生性者,屬良性病灶,不會有明顯症狀或惡性病變;但若瘜肉超過一公分或發生細胞腺體病變,就有癌化的可能,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待瘜肉夠大或癌化轉移出現症狀時,通常為時已晚。據臨床研究,利用大腸內視鏡早期偵測並切除瘜肉,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達53%。此外,每增加1%的大腸內視鏡瘜肉偵測率,就可降低罹癌風險3%,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與切除瘜肉,對於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至關重要。近年來,人工智慧在消化道內視鏡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亞東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引進「CAD EYE的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改變過去醫師檢查大腸瘜肉時需依經驗以肉眼判讀狀況,現可在內視鏡檢查期間「即時偵測」大腸瘜肉,並「自動判讀」區分瘜肉種類,大幅提升診斷精準度,並提供是否切除治療的指引。該系統利用超過250,000張大腸鏡圖像進行AI深度學習,是專為大腸內視鏡檢查而開發的創新技術。亞東醫院超音波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CAD EYE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能夠提升並輔助醫師在執行內視鏡檢查和治療時的準確性。檢查過程中,系統利用白光影像和連動彩色影像模式進行偵測,當發現異常時,會以藍色框提醒醫師疑似的瘜肉或腫瘤,靈敏度可達94%至96%,優於過去經驗判讀。且在使用藍光影像模式觀察時,AI功能即時診斷和鑑別瘜肉表面結構,將其分類為增生性瘜肉或腫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腫瘤性瘜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則建議切除。透過AI的智能輔助運用,CAD EYE不僅成為內視鏡醫師的得力助手,提供即時靈敏的檢測資訊,醫師能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選擇。
AI好給力2/防猝死又不遺漏癌細胞 智慧判讀將「打破名醫迷思」
許多人生病後總會到處尋求知名醫師治療,因此這些名醫的門診往往大排長龍,甚至出現「掛號黃牛」,但隨著人工智慧科技的介入,無論是經驗豐富的老醫師或菜鳥,只要搭配AI判讀,就能更精確判斷病況,可預防心肌梗塞導致猝死、也不會漏掉影像檢查中癌細胞的蛛絲馬跡。75歲陳伯伯有一天起床突然感到胸悶、上腹不適,就醫後診斷為輕度胃食道逆流,但治療一個月後卻始終沒有改善,於是醫師將陳伯伯轉介到心臟內科,在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後,發現陳伯伯最大心跳為每分鐘139下,呈現輕度缺氧狀態,依照傳統判讀為冠狀動脈血管阻塞50%,屬於中度風險,只要後續追蹤觀察即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液系吳宏彬醫師表示,為精準評估陳伯伯的心血管狀態,於是進一步採用「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同步判讀,透過大數據交叉比對心電圖的資訊,結果AI報告顯示陳伯伯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機率已高達72%。這讓吳宏彬提高警覺,立即為陳伯伯進行心導管冠狀動脈攝影,赫然發現陳伯伯血管狹窄程度已高達99%,緊急置入心臟支架於冠狀動脈治療。若是依照傳統判讀結果讓陳伯伯返家觀察,陳伯伯很可能會突然爆發心肌梗塞猝死,但由於AI輔助判讀的介入,才讓陳伯伯逃過死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影像科梁馨月主任表示,運動心電圖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傳統以人工判讀的方式不僅耗時,而且往往難以區別細微的差異性,人工分析的準確率臨床上只有40%~50%。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中心蒐集4年來近千筆冠狀動脈阻塞達70%以上的運動心電圖像,並與心導管資料結合,設計出「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人工智慧中心主任許凱程表示,目前AI模型準確度約80%,敏感性為88%,分析後的數據可突破傳統人工判讀的限制。透過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瘜肉可及早偵測大腸癌,但傳統判讀的結果會因醫師經驗而有所不同。(圖/報系資料庫)除了更積極預防猝死之外,AI輔助判讀也能防範連續15年患者人數最多的大腸癌。根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萬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雖然大腸鏡檢查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與發生率,但隨著醫師判斷大腸鏡偵測腺瘤的能力不同,也可能會遺漏危險病徵。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因此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於小於5毫米的瘜肉遺漏率仍可達23%,但若有AI工具的輔助,精準度就可達9成以上,甚至是難以察覺的扁平型、凹陷型的大腸瘜肉也難逃過AI偵測。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認為,未來醫師執行大腸鏡檢查時若搭配此AI系統,即可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出瘜肉,即時、有效判讀大腸鏡檢查影像,不僅更有效率,也能解決醫師間偵測診斷能力的落差問題,讓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
男子排便困難肛門疼痛 就醫檢查後竟已是大腸癌二期!
70歲的林先生,近來排便時總覺得肛門痛痛的,合併解便解不乾淨感覺,但並未出現血便、排便習慣、糞便性狀改變等症狀,生活作息一切如常,為了避免家人過度擔心,林先生前往醫院就醫,經醫師進行肛門指診後發現,距離肛門口5公分處有直腸腫塊,且進一步做相關檢查確認為大腸癌第二期。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下腹不適、排便狀況改變等,真的要特別小心,絕對不能輕忽,因為很可能惡性腫瘤已經悄悄生成。出現血便問題 提高警覺就醫大腸癌為國內十大癌症之首,因為沒有明顯症狀,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根據統計大腸癌多好發於50-80歲之間,為了喚起民眾對自我健康的重視,門諾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楊晉瑞特地前進社區,就大腸癌的症狀、危險因子以及治療方式等進行說明,提醒長輩除了注意自身健康,更要時時檢查自己的糞便,若出現血便、大便形狀、排便習慣改變、下腹不適等症狀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楊晉瑞醫師表示,大腸癌發生的主要原因除了家族遺傳史,跟平常的飲食、運動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現代人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高油高鹽再加上纖維攝取不足、缺乏運動等造成排便不規律,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時,通常已罹患大腸癌,因此,除了注意身體所發出的警訊,50-74歲的民眾應善加利用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同時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隔3-5年應安排大腸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早發現癌變 馬上治療有效楊晉瑞醫師指出,目前並沒有任何醫學統計證明,吃肉鬆與大腸癌有絕對的關係,但肉鬆畢竟是加工品,又經過高溫烹煮,所以多少讓人產生疑慮,如果只是早餐時少量配稀飯並不一定會造成很大的風險,除非是三餐都吃很大量的肉鬆,就真的必須要注意。楊晉瑞醫師說,排便形狀改變只是大腸癌症狀的其中一項,其他如腹部慢性疼痛、貧血、排便頻率減少、體重減輕等都是觀察指標,一旦身體有警訊,應盡快就醫以免錯失治療時機。大腸癌的診斷以肛門指診、糞便潛血以及大腸鏡檢查最為常見,一旦高度懷疑就會做病理切片,才能知道是大腸瘜肉還是有惡性風險。其治療方式則以手術、藥物以及放射線治療三種。由於大腸癌初期的治癒率相當高,因此醫師呼籲民眾應定期篩檢,唯有提早發現癌前病變,馬上治療,才能避免復發,順利完成治療。
如何即早發現大腸癌? 醫提醒出現「7徵兆」要小心!「這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大腸癌近年來名列國人十大癌症人數榜首,不少名人更是因大腸癌離世。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大腸癌可怕之處在於無論性別、年齡,都可能罹患,但只要透過7種在家自我判斷的方法,有機會在癌症早期發現並及早就醫和治療,提高存活率。陳威佑11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諸如藝人豬哥亮、賀一航、余苑綺、劇場大師李國修、知名導演楊德昌等許多名人都是因大腸癌離世,而大腸癌的可怕之處在於難預防,因為不分年齡、性別都可能發生。因此,大腸癌必須提早發覺、提早治療,才能提高存活率。不過陳威佑也指出,除了定期的腸鏡檢查外,其實有7個徵兆也可初步自我辨別。陳威佑提醒,當大腸瘜肉變成腫瘤,使得大腸的管徑被塞住,造成腸胃道食物回堵後,可能產生以下症狀:1.腹部疼痛、腫脹或痙攣2.食慾不振、易嘔吐3.變瘦、營養不良4.體虛乏力若是大腸中後端的堵塞,則會明顯影響排便:5.糞便可能會變成細條狀6.在糞便裡面會看到潛血7.便祕導致排便疼痛及呈現黑褐色大便另外,陳威佑也指出,平時多肉少菜、肥胖、有大腸癌家族史、超過50歲、缺乏體力活動、吸菸和中度至重度飲酒者等具有高風險的族群更要特別留意,務必要留心腸道出現異常的警訊。陳威佑也強調,儘管治療大腸癌的技術日益進步,但若腫瘤的位置太深處,沒有做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症狀會較不明顯,等到晚期才發現的時候便會增加治癒的難度。另外也建議,高風險族群定期做大腸鏡檢查,有發現腸道瘜肉就立刻切除,一般民眾亦需要留意身體的變化,若有相關腸胃道不適、特別是排便狀態的異常要盡早就醫。
新研究!乾癬患者「大腸癌風險增1.16倍」 女性更達1.41倍
全台灣有5萬名以上乾癬患者,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乾癬並不只是皮膚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疾病。根據長庚醫院的最新研究更顯示,乾癬病友與一般人相比,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增加1.16倍,其中若屬女性族群更高達1.41倍。長庚醫院的這項研究是分析了27萬7115位乾癬患者的資料,成果已刊登於2021年12月的國際頂尖期刊「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該期刊主編撰寫評論特別介紹了長庚醫院的此項研究。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紀景琪教授提醒乾癬患者日常生活應控制病情,若出現腹痛、血便、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等情形,就應積極就醫檢查治療,避免延誤。小萍是一位40歲上班族女性,3年前出現皮膚脫屑和紅色斑塊,診斷為乾癬,經使用局部類固醇塗抹和口服免疫調節藥物,皮膚病灶控制良好。但幾個月前換新工作,壓力大增,時常跑廁所併有腹瀉,由於她的父親有大腸癌的家族史,皮膚科醫師建議她到胃腸科門診做詳細檢查。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有一顆1公分左右的良性腺瘤瘜肉,經由內視鏡切除再服用整腸藥物和生活作息調整,小萍的排便習慣逐漸恢復正常,對於新工作的挑戰也更加充滿鬥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紀景琪教授表示,乾癬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病,形成的原因包括了先天的基因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等,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2.3,全台灣大約有5萬名以上的乾癬患者。乾癬的皮膚典型病灶為紅色發炎斑塊,經常伴隨有皮膚脫屑、發癢等症狀。當乾癬的皮膚病灶發炎嚴重時,甚至會產生皮膚紅腫和關節疼痛。冬天低溫日照少、熬夜、壓力、感染、肥胖及菸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作息,皆會引發或惡化乾癬。紀景琪教授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乾癬並不只是一種皮膚病,而是一種系統性的發炎疾病,除了皮膚的發炎之外,也會伴隨體內許多器官的發炎反應,造成皮膚外的表現,例如心肌梗塞、慢性腎病、腦中風、眼部葡萄膜炎等。所以乾癬不僅是皮膚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疾病。他說,皮膚上皮與腸道上皮存在很多相似處,例如都有很充沛的血管及存在很多微生物叢,兩者同樣都接受來自外界的刺激,並扮演著人體不可或缺的免疫防禦角色。皮膚的發炎與腸道的發炎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先前的一項研究顯示,乾癬病人比起正常人有更高的風險會發生發炎性腸道疾病,如乾癬患者發生克隆氏症的機會是正常人的2.53倍,發生潰瘍性大腸炎的機會是正常人的1.71倍。雖然先前的研究已經證實乾癬病患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相關,但其罹患大腸結腸癌的機會是否也增加,則不清楚。紀景琪教授指出,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利用國內外研究資料進行大型統合分析的實證研究,發現與一般人相比較,乾癬病友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增加為1.16倍,其中的女性族群,更是一般人的1.41倍。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李承翰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大腸癌位居全國癌症發生數第1位,每年約有1萬多人診斷大腸癌,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或輕微症狀,隨腫瘤演進,可能出現腹痛、血便、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等情形。他說,大腸癌大多是由大腸瘜肉演變而成,如果能在瘜肉發展成癌症之前,將其切除,就可以降低腫瘤產生的機會,目前國健署推行四癌篩檢,為50至未滿75歲民眾,提供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此外大腸鏡檢查與鋇劑下消化道攝影更是檢查大腸瘜肉的利器。紀景琪教授鼓勵乾癬患者要積極就醫,持續治療,也建議乾癬患者保持生活作息規律、睡眠充足、放鬆心情、適度運動、避免菸酒及高熱量飲食,並注意體重控制,將有助於控制乾癬病情。若是出現腸胃道症狀,建議轉診至胃腸科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查。
新國民肥病2/找名醫做大腸鏡檢查嗎? 不如先查「這數據」更有用
國健署1/13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台灣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相較於前一年,癌症時鐘再度快轉11秒,相當於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而大腸癌連續第14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這也與近年肥胖人口增加有關。「9成的大腸癌都是從腺瘤型瘜肉而來!」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大腸瘜肉主要分為腺瘤型瘜肉與增生型瘜肉,國際研究顯示,肥胖與腺瘤型瘜肉及早發現性大腸癌(50歲前發生)息息相關,根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的2020年健檢數據顯示,相較於體重正常者,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5kg/m2的人的人多出1.5倍得到腺瘤型瘜肉的機會。陳炳憲進一步透露,2744位50歲以下的民眾中,發現腺瘤性瘜肉的比例竟高達26.6%,相當令人吃驚,由此可印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國健署針對50歲以上民眾免費提供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陳皇光說,根據國泰健康管理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其中72%甚至毫無消化道症狀,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但並非做大腸鏡檢查就能高枕無憂!「如果想要預防大腸癌,關鍵在於良好的大腸鏡品質及能否找出腺瘤性瘜肉。針對大腸鏡檢查的品質,國際上制定“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主要指標,最低標準為25%左右,意思為大腸鏡執行醫師為每4位受檢者檢查,就必須至少發現一位大腸腺瘤,若低於此標準,表示此醫師的大腸檢查品質不佳,無法有效預防大腸癌。」陳炳憲說,以永越為例,2020年50歲以上受檢者的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46.4%,建議民眾至少要找偵測率高於30%以上的醫療院所檢查,一旦檢查出腺瘤性瘜肉就要立即消除,才能減少大腸癌風險。研究顯示,肥胖與大腸癌非常相關,一旦體重過重,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有腺瘤性瘜肉。(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建議要密集追蹤,就能大幅降低罹癌風險。陳皇光也提醒,雖然大腸癌受到遺傳家族史的影響很大,但卻並非必然,根據國泰健康管理數據顯示,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僅有8%的人具有家族史,也就是92%患者沒有相關家族史,卻依舊罹患大腸癌,提醒民眾不要「靠勢」沒有家族史的危險因子,而忽略大腸癌風險。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陳炳憲認為若屬於高風險族群,如肥胖、患有糖尿病、有家族史,建議提早到40歲就要進行大腸癌篩檢。陳皇光則建議再早一點,他表示,50歲之後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時期,如有家族史,30歲後可開始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若無家族史則可延後到40歲後,但若是有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就要立刻趕緊就醫,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是拖延到第四期就僅剩1成,相差甚多,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癌神來我家2/癌症篩檢誰最準? 醫師:依賴腫瘤標記不可靠
大腸癌是健康檢查很重要的指標性疾病,以國泰健檢2017年到2019年健檢統計,透過大腸鏡檢測發現,3成的人出現異常狀況,其中45%屬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值得關注的是,確診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中,其中75%的糞便潛血呈現陰性、72%無消化道相關之自覺症狀、95%的人腫瘤標記指數無異常。「大腸鏡能夠直接觀察黏膜變化,同時也可以直接切除大腸瘜肉,以免夜長夢多。」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而從數據中也可以發現,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更不用說腫瘤標記的偽陰性居然高達95%,更不建議作為大腸癌篩檢方式。透過糞便潛血篩檢,能看出腸道黏膜是否出血,但許多人覺得麻煩,就算首次檢驗結果異常,仍不願複檢。(圖/報系資料照)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腫瘤標記抽血檢查中的癌胚抗原(CEA) 也是大腸癌健檢最常用的腫瘤指數之一,但是很多良性因素(抽菸、慢性氣管炎、胃潰瘍、胰臟炎、肝膿瘍、酒精性肝硬化、膽囊發炎等) 及其他惡性腫瘤 (如乳癌、胃癌、肺癌、卵巢癌等)也都有可能會造成CEA上升,總之,由於誤差率相當大,並不適合做為第一線大腸癌標準篩檢的方式,比較適合用於確診為大腸癌患者之術後追蹤參考。
癌神來我家3/逾5成年輕人有腸瘜肉 竟與愛喝果汁有關
「大腸癌的關鍵就在於大腸瘜肉!」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表示,台灣癌症基金會曾公佈30~39歲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然發現50%以上都有大腸瘜肉。長瘜肉不一定以後一定會得到癌症,因為依病理切片化驗結果,常見3類型分別是增生性瘜肉、發炎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前兩者為良性很少癌變,但腺瘤性癌肉若逐漸長大,則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熊佩韋說,大腸瘜肉的發生率愈來愈高、而年齡層卻愈來愈低,主要是因為飲食西化,吃太多高油脂食物或燒烤炸物、特別是紅肉或加工肉品、蔬菜水果攝取量不足、缺乏纖維質,久坐、熬夜、少運動等因素導致腸道內環境改變,因此大腸的黏膜常期受致癌物刺激就會產生大腸瘜肉,增加罹癌危險。紅肉的脂肪含量較高,多食容易在腸內形成致癌物。(圖/黃威彬攝)王盈堤營養師建議採取「5個代替」調整飲食,包括全穀類代替精緻澱粉、以黃豆及其製品代替部分紅肉、多樣蔬菜代替單一來源蔬菜、新鮮水果代替果汁、以開水代替飲料。營養師王盈堤指出,平時多從不同蔬果中攝取纖維質,能降低產生大腸瘜肉的風險,但不建議多喝果汁,以避免攝入過多糖分。(圖/本人提供)「以早餐為例,還是可以吃雞腿排三明治,但把白吐司改成全麥吐司,再喝一杯無糖豆漿,搭配一盒生菜沙拉與水果,這樣就能攝取到足夠的纖維質。」王盈堤建議攝取各種不同的蔬菜,才能補充更多不同的營養。其中果汁常常被認為是「健康飲料」,但事實上果汁往往糖分過多,很容易一下就轉換成脂肪,也會增加患有大腸瘜肉的機率,建議直接吃水果,而口渴時,還是喝白開水最健康。此外,良好的生活作息、固定運動習慣,也都有助於腸道蠕動順暢,可以降低大腸瘜肉的發生機率。 (待續)常吃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會使致癌物質長期刺激大腸黏膜,而長出瘜肉。(圖/林勝發攝)
癌神來我家4/新鮮大便需「熱騰騰」外送! 半數民眾異常仍不複檢
如果仍然不幸產生大腸瘜肉,那就要盡早發現、並盡快消滅它,此時就要接著採取第二密技。「最普遍又有效的就是糞便潛血檢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隨著政府推行50~74歲每2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死亡率也明顯下降。「如果有大腸瘜肉或腫瘤,就可能造成黏膜少量出血,但肉眼並無法分辨,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能發現。」熊佩韋說,這是最簡單、又不具侵入性的大腸癌篩檢方式,就算50歲以下自費也僅需幾百元而已。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在記者會上表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若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篩檢,罹患大腸癌的死亡率會增加64%。(圖/國民健康署提供)不過,由於糞便中的血液在室溫下會被破壞,需要盡速將糞便送檢,所以超過半數的民眾雖然檢查結果異常仍不願複檢。「嫌麻煩啊!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但就算如此,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率為21.4%,且其中報告異常而接受定期複篩率為30%,則降低國人大腸癌死亡風險10%;預估若篩檢率能達40%,在同樣的複篩率下,可降低23%死亡率;若篩檢率達60%,則可降低36%死亡率,由此可見糞便潛血篩檢的成果。醫師熊佩韋提醒,腺瘤性瘜肉若逐漸長大,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圖/亞東醫院提供)「但糞便潛血仍然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根據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待續)
癌神來你家5/腸道彎曲又敏感 大腸鏡4狀況有致命風險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說,多數大腸瘜肉經過3~5年時間才會有進一步變化,真正癌化約需10年光景,如果大腸鏡檢查完全無瘜肉及腫瘤,可5-10年複檢,若只有少數低風險瘜肉,每隔3~5年進行大腸鏡篩檢即可,但如果醫師認為有家族史、瘜肉數量多或有進行性變化、清腸不乾淨恐影嚮檢查,則有必要增加檢查頻率,總之,還是依專科醫師建議為主。「但應該不需要年年做大腸鏡!」熊佩韋說,大腸鏡檢查雖然較為精準,但若不符健保資格,就至少須自費3000~6000元,甚至可能更昂貴,而且檢查前必須確保腸道已經清空,所以需要先進行低渣飲食、吃瀉劑及大量喝水等清腸準備,對有些人來說難以忍受,但若是清腸做得不切實,也會影響檢查準確性。不只如此,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長達1公尺多的腸道內有許多彎曲處,腸道神經又相當敏感,如果腸道結構較狹窄或過去腹腔有發炎、創傷或手術等,再加上檢查技術等因素就可能傷害腸壁,雖然機率非常小,但仍可能造成腸穿孔,萬一引發腹膜炎就會危及性命。醫師熊佩韋提醒,腺瘤性瘜肉若逐漸長大,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圖/亞東醫院提供)若有以上這4種顧慮,可考慮電腦斷層檢查,電腦斷層又被稱為「虛擬內視鏡」,是以大量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平面影像並重組成三度空間的立體虛擬動畫影像,對於因腸道狹窄、沾粘、過度彎曲不適合進行大腸鏡或因個人因素拒做大腸鏡者可考慮這類檢查,但病灶太小不易發現,且同樣有輻射線疑慮。篩檢能夠提早發現腫瘤,但若有相關危險因子更要當心,研究顯示,若是曾有1位一等親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較一般人增加2~3倍,若有2位以上一等親罹癌,機率更是增加4~6倍。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建議若有家族史,應提早在30歲後進行大腸鏡檢查;無家族史則在40歲後開始篩檢。如果發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得較細、經常脹氣、出血,且這些症狀在3個月內反覆出現,就該立即就醫,才能確保腸道健康。
剉著等!7成大腸癌患者無症狀 9成無家族史照樣中鏢
根據衛福部公布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2年排名第一,死亡率排名第三。國泰健檢今日也公布近三年期間26.7萬筆客戶健檢資料,發現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7成以上的人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排便也無異常,若非進行健檢,恐怕會延誤病情與治療時機。國泰健檢預防醫學部陳皇光部長表示,此次的健檢報告中,也發現雖然大腸癌受到遺傳家族史的影響很大,但卻並非必然,在這次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僅有8%的人具有家族史,也就是92%患者沒有相關家族史,卻依舊罹患大腸癌,提醒民眾不要「靠勢」沒有家族史的危險因子,而忽略大腸癌風險。營養師建議調整飲食從早餐做起,可選擇全麥三明治、無糖豆漿,同時增加蔬果。(圖/彭子桓攝)大腸瘜肉是導致大腸癌的主要關鍵,營養師王盈堤也分享預防大腸瘜肉的飲食方法,她以一位52歲的健檢患者為例,這位患者經常外食、熬夜、沒有運動,平時就有脹氣、腸胃不適的症狀,健檢果然發現有大腸瘜肉,後來經過飲食調整、養成運動習慣,3年後再追蹤才不再出現大腸瘜肉,也解決脹氣等困擾。陳皇光部長提醒,50歲之後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時期,建議若有家族史,30歲後可開始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無家族史則可延後到40歲後,但若是有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就要立刻趕緊就醫,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是拖延到第四期就僅剩1成,相差甚多,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