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頭蜂
」 虎頭蜂 搜奇 大虎頭蜂登山領隊捨身護團遭虎頭蜂狂螫身亡 遭蜂群攻擊切忌「快速動作」
立委鍾佳濱屏東服務處昨(22)日舉辦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活動遇上虎頭蜂群,洪姓領隊捨身保護學員,遭虎頭蜂圍攻不治。目前適逢暑假,不少山友喜歡前往各地步道或山區健走,但每年6-9月正值虎頭蜂出沒高峰期,也不時傳出攻擊事件。《中時新聞網》特別整理「虎頭蜂預防手冊」,提供幾點注意事項「保命」;若不幸被叮咬,切忌「快速動作」以防引來更多蜂群。首先,登山時切勿噴香水,虎頭蜂容易被身上或衣物的香水、特殊體味停留環繞。並建議穿著淺色或光滑衣物,避免虎頭蜂敏感的顏色如綠、藍、黑或表面粗糙的衣帽,長褲最好紮入靴子內。若同行者遭虎頭蜂攻擊,當下應拿衣帽、背包保護身體,並壓低身體往反方向、下風處逃跑。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表示,隨風飄動的黑色頭髮、急速眨動的眼睛、害怕驚叫的嘴、緊張喘氣的鼻子、拍打虎頭蜂的手或快速搖晃頭部等動作,這些快速動作會惹惱牠們,引來攻擊。若不幸被叮咬,應沉穩大步離開現場,避免讓虎頭蜂誤會具有威脅性,才可降低被蜂螫的機會。遭叮咬時應立即將患者移動至相對安全處,用水清洗或冰敷螫傷處,洗去攻擊蜂留下的費洛蒙,減少游離蜂再次螫傷的風險。若遭虎頭蜂螫傷後出現暈眩、呼吸困難、意識昏迷等狀態,須即刻致電救難人員到場協助,爭取黃金時間送醫治療。動保處指出,台灣目前有8種虎頭蜂,不同種間的體型差異巨大,新北市常見螫人死傷的虎頭蜂前5名分別為黑腹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黃腳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姬虎頭蜂。對此,新北消防局指出,其中最危險當屬「黑腹虎頭蜂」,安全距離至少要10公尺以上,黑腹虎頭蜂的蜂窩大如籃球,通常築在高處的樹枝間,由於族群數量大與攻擊性強,遭遇蜂螫很容易造成嚴重傷亡。
領隊護團員遭虎頭蜂螫亡!醫曝「4步驟」自救 看見這3種快閃
屏東學生登山團昨(22日)到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結果期間遭到虎頭蜂攻擊。41歲洪姓嚮導為了保護團員,慘遭蜂群圍攻,身體有超過30多處傷口,送醫後不治身亡。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可以按照4個步驟自救。翁梓華日前在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指出,台灣本土虎頭蜂有7種,為威氏虎頭蜂、姬虎頭蜂、擬大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和黑腹虎頭蜂,其中看到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等3種要特別注意,如果看到要儘量繞道而行。遭虎頭蜂攻擊時,要盡快離開現場,可以避免被更多蜂螫。(圖/pixabay)翁梓華表示,遠離虎頭蜂巢穴,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可以按照4個步驟自救:第一步:儘速移除螫針蜂螫可以粗分為一般蜜蜂螫以及虎頭蜂螫,虎頭蜂螫通常不會有螫針殘留,但一般蜜蜂殘留在皮膚的螫針上往往會伴隨有毒囊在上面,而毒囊如果沒有及時移除,殘留的毒囊上還會收縮,持續地將毒液注入身體內造成更大的皮膚發炎反應,而通常蜜蜂螫針都不深,所以第一步就是用衣物即可拍落螫針。第二步: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由於蜜蜂是群居性的生物,會有「追擊」的傾象,同時殘留螫針會釋放蜜蜂的費洛蒙,會引來更多的蜜蜂群起而攻之,通常一開始被螫,人還不會立即失去行動能力,往往是後續被追擊的蜂螫,才會讓人失去行動力,因此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會是避免後續被更多蜂螫得最好解方,一般來說,蜂螫追擊距離大約都是10公尺到100公尺不等,稍微移動,就有很好的預防效果。第三步:腎上腺筆部分的人對於蜂螫會產生全身性的過敏反應,甚至演變成喘、呼吸急促、休克等,這時候,即時性的使用腎上腺筆(Epipen)可以救命,對於如果常常在戶外活動的人,特別在這個季節會建議可以準備一隻在身邊。第四步:冰敷被蜂螫的地方往往會疼痛或是非常癢,冰敷可以大幅度減少身體細胞激素像是抗組織胺等等物質的產生,可以緩解蜂螫的不適,同時達到消腫的效果。翁梓華提醒,當然蜂螫自救處理完之後,還是會建議民眾還是要前往急診評估,由急診醫師協助打破傷風疫苗,同時可以協助開立一些抗組織胺的藥物,以及皮膚塗抹的藥膏,讓大家可以更安心。
42人登山團健行苗栗「神仙縱走」 8人遭虎頭蜂螫傷
苗栗獅潭鄉知名的「神仙縱走」登山步道,又傳出虎頭蜂螫傷事件,昨天中午由台南市組成的42人登山隊,在苗栗縣獅潭鄉神仙縱走健行時,不慎遭虎頭蜂攻擊,登山團雖急忙躲避逃離現場仍有8人被蜂螫,警消獲報後調派3個消防分隊5車8人協助救援,所幸傷者意識清楚,其中5人送醫後並無大礙42人的登山團昨日中午在獅潭鄉「神仙縱走」路徑14號和15號樁之間途中,遇到突然竄出大量虎頭蜂,其中8名隊員躲避不及慘遭蜂螫,警消獲報後立刻派遣獅潭、三灣、南庄消防分隊救護車出動救援,在兩處登山口接觸到傷者。1名傷者同團員陪同返回登山口處,2名傷者經自行評估後認為無需就醫,另2男3女登山客分別送往苗栗市弘大、頭份市為恭醫院救治,所幸傷者意識清楚並無大礙,傷者向救護人員表示,虎頭蜂是突然從地上冒出來,為求安全,目前消防局已經將登山步道封閉,且已摘除蜂窩。「神仙縱走」是三灣鄉神桌山和獅潭鄉仙山之間的稜線山徑,且附近有知名的靈洞宮是苗栗相當熱門的登山步道,之前也有登山客不慎遭蜂螫的意外發生,苗栗縣消防局提醒,目前正值蜂群繁殖期,事發地蜂種為中華大虎頭蜂,又稱「殺人虎頭蜂」,性情兇猛,呼籲山友登山時穿著淺色衣物可覆蓋頭部等保護、遇到蜂群攻擊應立即護住頭部撤離,不要拍打攻擊或大聲喧嘩,應安靜且快速逃離現場。
搜奇/致命亞洲殺手北美現蹤 每年奪去50條性命
牠不用30公分,長達5公分的體態就讓牠在同類中顯得「又大又粗」,每年甚至奪去約50條人命,牠,就是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這款體型比一般蜜蜂大上2倍的亞洲「殺人蜂」已經入侵北美,在美國和加拿大被目擊次數愈來愈高,專家警告,這種巨型虎頭蜂毒性驚人,不僅會讓人類送命,兇猛程度更可能滅掉北美原生蜜蜂。北美發現亞洲致命殺手大虎頭蜂的巢穴。(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種俗稱為殺人蜂的「大虎頭蜂」原先居住在氣候溫和的東亞熱帶地區,不過近期卻有入侵北美的趨勢,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使用新型誘捕器捕獲並追蹤大虎頭蜂行蹤,進而在1顆樹中的空洞發現其巢穴。數十隻大虎頭蜂忙碌地進進出出溫暖的家。事實上,這不是大虎頭蜂首次現身華盛頓州,早在2019年當地就發現過「這個外來客」的蹤影;但這次是首度發現大虎頭蜂蜂巢。自2019年11月以來,愈來愈多人在美國及加拿大目擊到這種巨大蜜蜂,讓專家相當擔憂。北美發現亞洲致命殺手大虎頭蜂的巢穴。(圖/達志/美聯社)大虎頭蜂飛行速度達每小時約32公里,移動時會發出巨大聲響,藏身處相當隱蔽,但大虎頭蜂非常「顧家」,往往會與入侵者拼到你死我活,加上群體戰鬥的個性讓牠致命性倍增。研究指出,大虎頭蜂體型比一般蜜蜂大上2倍,身長約4公分,若展開雙翅,體型寬度可達3英寸,牠的針刺也比一般蜜蜂大,裡頭滿滿神經毒素毒液,一旦被螫到,恐引發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或過敏性休克,被大黃蜂螫到的感覺,就像被燒紅的鐵釘插入身體。北美發現亞洲致命殺手大虎頭蜂的巢穴。(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大虎頭蜂體內的曼德拉毒素會分解紅血球和皮膚,並產生巨痛讓人昏厥,而曼德拉毒素會造成人類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像是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養蜂人貝魯勒(Conrad Bérubé)就回憶,他曾經被一大群殺人蜂攻擊,被螫的當下,就像炙熱的圖釘直接扎進肉裡面,他一共被螫了7次,所幸最後保住了性命,根據報導,這款殺人蜂平均一年造成50人喪命。儘管大虎頭蜂對人類有致命威脅,不過昆蟲學家更擔心牠們入侵,會消滅整個北美地區的原生蜂群,尤其殺人蜂生性兇猛,數小時內就能毀掉一整個蜂巢。為了避免大虎頭蜂落地生根、遍布全北美,昆蟲學家開始全面展開搜捕行動。
搜奇/越南蜜蜂兼吃人類排泄物 科學家曝驚人真相:吃糞便對付亞洲殺手
當一大群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攻擊一顆蜂窩時,這場「屠殺」通常相當殘酷且迅速,當確立目標後,大虎頭蜂群會集體降落、殺害進行防禦的成年蜜蜂,接著佔領整座蜂巢,接著獵捕蜜蜂幼蟲以餵養幼蜂,這場殺戮通常幾個小時內就能結束。蜜蜂在面對大虎頭蜂大屠殺時,會發出相當刺耳的「尖叫聲」,以此觸發蜂群採取防禦機制,抵禦殺人蜂。(圖/達志/美聯社)不過研究發現,一般蜜蜂也不是毫無抵抗能力,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蜜蜂在面對大虎頭蜂大屠殺時,會發出相當刺耳的「尖叫聲」,以此觸發蜂群採取防禦機制,抵禦殺人蜂。來自美國、加拿大、越南研究人員組成的跨國團隊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刊登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東方蜜蜂(Apis cerana)在面對大虎頭蜂來勢洶洶時,會透過震動翅膀及從腹部散發出特殊費洛蒙,來釋放出警告聲響,以此啟動蜂群防禦機制。東方蜜蜂面對大虎頭蜂來勢洶洶時,會透過震動翅膀及從腹部散發出特殊費洛蒙,來釋放出警告聲響,以此啟動蜂群防禦機制。(圖/達志/美聯社)美國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馬蒂拉(Heather Mattila)就表示,這種警告訊號相當「刺耳、嘈雜」,持續時間不一、音調頻率也不同,宛如靈長類、狐獴等哺乳類動物在害怕時所發出的「尖叫聲」。據馬蒂拉表示,聽到這種聲響時可以感受蜂群內心的躁動不安,「牠們的音調變化很大,而且用不規則的方式改變,所以讓聲音很突出」。她說目前只有觀察到東方蜜蜂會發出聲響示警,而且也只有在面對大虎頭蜂來襲時會發出這種聲音。蜜蜂也可能集結成「蜂球」成群結隊消滅大虎頭蜂。(圖/達志/美聯社)另外,蜜蜂也可能集結成「蜂球」(bee balling),成群結隊消滅大虎頭蜂。蜂球通常是數百隻蜜蜂參與,在幾秒內包圍一隻大黃蜂,擠壓牠、限制牠的呼吸,當蜜蜂將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對大虎頭蜂來說是相當致命的,除此之外,包括搜集動物糞便,並將這些糞便塗抹在蜂巢入口也可以擊退大虎頭蜂。據刊載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的一篇文獻顯示,越南的蜜蜂會收集蜂巢附近的動物糞便,以「放屎抹壁」的方式防止大虎頭蜂的襲擊;不過,西方蜜蜂就沒有這項技能。這篇研究證實蜜蜂懂得「使用工具」,也是首起蜜蜂會「吃屎」攝取養分的案例。蜜蜂會使用口器收集雞糞、牛糞甚是人類尿液,當牠們返抵蜂巢時,會將排泄物塗抹在入口周圍,目的是保護蜂巢避免遭大虎頭蜂攻擊。(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蜜蜂使用動物糞便保護巢穴免受大虎頭蜂襲擊》一文披露,蜜蜂會使用口器收集雞糞、牛糞甚是人類尿液,當牠們返抵蜂巢時,會將排泄物塗抹在入口周圍,目的是保護蜂巢避免遭大虎頭蜂攻擊,特別是雞與豬的大便,因臭味相當濃,此外,這不僅是學界首次發現蜜蜂「已知用工具」,更是首起蜜蜂會「吃屎」補充養分的案例。除用口器將糞便帶回去築城池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吃大便」能提供蜜蜂鹽分。東方蜜蜂(Apis cerana)在面對殺人蜂來勢洶洶時,會透過震動翅膀及從腹部散發出特殊費洛蒙,來釋放出警告聲響,以此啟動蜂群防禦機制。(圖/翻攝自推特)
搜奇/大虎頭蜂對戰螳螂頭部慘被啃光 老鼠遭纏鬥「 1分鐘抽搐慘死」
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胡蜂,也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甚至會襲擊其他蜜蜂蜂巢,每分鐘可咬下40隻蜜蜂頭,攻擊性相當強,也屢屢傳出攻擊人類的案例,因此又被稱為「殺人蜂」。日前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只見箱中放入大虎頭蜂和螳螂,雙方進行對決後,結果讓人出乎意料。大虎頭蜂對戰螳螂,究竟是誰輸誰贏。螳螂主動出擊,以兩臂牽制住大虎頭蜂,不到1分鐘的時間,螳螂就將大虎頭蜂的頭部啃食。從推特帳號《Nature is Metal》上分享的一段影片可見,箱子內放入螳螂和大虎頭蜂,雙方先是虎視眈眈的對視,原以為這會是一場激戰,豈料螳螂主動出擊,以兩臂牽制住大虎頭蜂,不到1分鐘的時間,螳螂就將大虎頭蜂的頭部啃食,驚悚畫面讓705萬人驚呆。除此之外,網路上還流傳另一段駭人的影片,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畫面中一隻老鼠被大虎頭蜂的攻擊,牠不斷地試圖用腳想要將之踹開,然而卻都無濟於事,大虎頭蜂仍緊緊黏在牠的身上,並用螫刺注入了毒液,只見老鼠不久後便開始抽搐,最終虎頭蜂飛離牠的身上,而牠也躺在地板上奄奄一息,整個纏鬥的過程僅花費不到1分鐘的時間。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根據外媒報導,影片的拍攝時間與地點未知,但卻可以從中一窺大虎頭蜂的恐怖,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螳螂原產於歐洲,以吃甲蟲、蚱蜢、蟋蟀為食,更是大虎頭蜂的天敵,大虎頭蜂則產於東亞的熱帶及溫帶地區,每年殺死約50人,身上具有神經毒素毒液,會使生物心臟驟停或過敏性休克,自2019年11月以來,美國及加拿大就多次出現大虎頭蜂,如今仍不清楚牠們如何抵達的。螳螂原產於歐洲,以吃甲蟲、蚱蜢、蟋蟀為食,更是大虎頭蜂的天敵。在過去,國內也曾發生不少人遭大虎頭蜂攻擊致死的事件,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在1985年的陳益興老師事件,他為了保護學生不受攻擊而殉職,還有2名學生也在此事件中不幸罹難。儘管大虎頭蜂相當致命,但如今昆蟲學家最擔心的,還是怕大虎頭蜂會殺死北美的蜜蜂物種。
聞「蜂」喪膽!「亞洲巨型殺人蜂」入侵美國 發現境內首個蜂巢
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之際,當地生態又出現潛在威脅,近日美國西北部傳出遭到「亞洲巨型殺人蜂」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s)的侵略。身長可到5公分的大虎頭峰之所以冠上「殺人」一詞,是因為工蜂能在幾小時內即消滅一個蜂箱,摧毀蜜蜂家園的速度快得令人措手不及。根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具有高度毒性的的外來種大虎頭蜂日前登陸美國華盛頓州。(圖/翻攝自CBS News)從畫面上看到,由於大虎頭蜂比蜜蜂大 4 至 5 倍,牠們利用其又尖又硬的下頜骨將蜜蜂咬殺,每分鐘可以殺死高達 40 隻蜜蜂,而其堅硬的外殼導致蜜蜂無法還擊。唯一抵抗方法是數十隻蜜蜂同時對大虎頭蜂進行捨命包圍,形成蜂球令大虎頭蜂在內熱死。但是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僅能對前來偵查的單隻大虎頭蜂有效!大虎頭蜂是世上體型最大的蜂類,像老虎一樣兇猛,有「巨型殺人蜂」稱號。(圖/翻攝自Al Jazeera)從名稱中應該可以猜出這款虎頭蜂並不是美國原生物種,最初是來自日本,分布亞洲熱帶地區,多位於東亞和東南亞,也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虎頭蜂,身上的針刺也較大,蜂后身長更可達約2吋(5.08公分),由於針刺充滿神經毒素,若人類被多次螫到,可能導致心臟驟停、休克,甚至因此死亡。 大虎頭蜂是世上體型最大的蜂類,像老虎一樣兇猛,有「巨型殺人蜂」稱號。(圖/翻攝自CBS News)根據CBS News報導,美國華盛頓州在去年12月時就發現大虎頭蜂,當地農業因此響起警號。由於在美國、加拿大兩地不少農民會與養蜂人合作,在農場中放置人工蜂窩,好讓當地農作物有更好傳播力,美國農業部數據也顯示,蜜蜂為美國農業帶來 200 億美元的收益,不過隨著氣候轉變、都市化、殺蟲劑等因素,經常出現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Collapse Disorder),大量蜜蜂突然死亡生態崩解。雖然在 2010 年起這種情況在美國已逐步減緩,但大虎頭蜂的出現將可能導致另一波蜜蜂生存危機,令行之有年的美國農民經營方式受到嚴重破壞。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型誘捕器」,安裝在大虎頭蜂的身上,隨後成功追蹤到蜂巢。(圖/翻攝自CBS News)根據CNN報導,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研究人員透過一種「新型誘捕器」,標記在被捕獲的大虎頭蜂,並透過無線電追蹤牠們,來尋找牠們的巢穴,果不其然在一處私有土地上發現一棵樹的空洞就是蜂巢,而團隊也在徵求屋主的同意下,原本計劃24日要將樹木剷除,但礙於天候因素將延後幾天執行。目前尚不清楚究竟大虎頭蜂是如何從太平洋另一端而來,可能是從海運的貨箱中而來,或是有人刻意引進。但美國農業部已呼籲民眾若遇上亞洲殺人蜂時,向有關單位舉報。
虎頭蜂PK螳螂誰厲害? 500萬人直擊「牠」腦被啃光
大虎頭蜂(Asiangianthornet)是全世界最危險的昆蟲之一,牠每分鐘號稱可咬下40隻蜜蜂頭,攻擊力與兇猛性不容小覷,因此「殺人蜂」的聲名不脛而走。不過日前網路上流傳一段,大虎頭蜂與螳螂在空箱子對決的影片,吸引500萬人觀賞,結局也出乎意料。推特帳號《NatureisMetal》日前分享一段影片,箱子裡被放入螳螂與大虎頭蜂,雙方先是凶狠的互相對峙,接下來螳螂竟主動出擊,先以兩隻前臂壓制住大虎頭蜂取得領先優勢,接下來便以1分鐘不到的時間,螳螂火速將大虎頭蜂的頭部全啃光,畫面怵目驚心。(影片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