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農產品
」 ECFA 農業部 鳳梨恢復對話有助兩岸受惠 趙少康再抛8論述喊話農業部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先前於政見發表會上表示,針對大陸持續禁止我國農產,如鳳梨、釋迦,失去中國市場且要到WTO申訴沒有結果,農業部回應,中國大陸落居我國第4大外銷市場,顯示多元分散外銷市場有成,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對此,趙少康再提8大疑問,並表示兩岸應該恢復交流及對話,方能使大多數台灣人民受惠,政府應該加以肯定才是,而不是像現在的冷言冷語。對此,趙少康指出,第一,2023年上半年,台灣農產品出口金額為23.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短少9%,台灣農產品出口逐年下降,全體國人應該正視問題的嚴重性;第二,過去大陸市場是台灣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之一,也為台灣農民創造極大的收益,為了照顧農民的利益,台灣應該要好好重視並維護大陸市場。第三,現在因兩岸關係緊張,導致台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降至第四位,農漁民收益因此受到極大影響,農政主管機關難辭其咎;第四,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兩岸關係陷入緊張,海基、海協兩會協商管道中斷,兩岸簽署協議所建立的官方管道溝通不良,導致攸關許多人民與商業往來的問題無法透過協商解決。第五,以水果蟲害與石斑魚被驗出含有抗生素問題,大陸海關總署已向我方主管機關通知,但我方的態度,不思與大陸協商解決問題,去WTO申訴解決,不是解決的方法,因爲有蟲、有抗生素被驗出是事實,WTO充其量也只能要求我方改善第六,既然台灣主管機關無法處理蟲害與抗生素問題,台東縣政府、台東大學以及所有鳳梨釋迦產業鏈業者組成自救會,在與大陸進行專業溝通後,終於可以恢復輸出。第七,而為了讓石斑魚恢復輸出大陸,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從去年8月以來,率團赴中國溝通交流數次,鄭重向中方反映我方關切,中方也表示理解與重視,石斑魚業者經過近兩年的艱苦努力、積極奔走,致力於提升石斑魚從養殖到出口檢疫的整體產業與品質,最終讓石斑魚恢復銷往中國大陸的流程,讓水產養殖產業鏈更加完整,這也是繼台東鳳梨釋迦恢復輸陸以來,透過對話溝通與各界努力,協助台灣基層農、漁民解決問題的又一實例。最後,趙少康强調,兩岸應當恢復交流、務實對話、減少衝突,能使絕大多數台灣民眾受惠,實現兩岸民眾雙贏,政府應該加以肯定才是,而不是像現在的冷言冷語,甚至前農業部官員還說台東縣政府「有辱國格」。
ECFA農產稅率優惠若中止 農業部:損失仍可控
大陸近日認定我國禁止1066項大陸農產品構成貿易壁壘,昨天進一步擬針對石化產品取消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優惠,外界關注下一波是否會對農產祭出措施。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ECFA簽訂關稅減讓涉及我國18項農產品,由於2021年起大陸禁止我部分農產品銷陸、祭出食品註冊等,今年涉ECFA農產品貿易僅剩2879萬美元(約8.6億台幣),優惠關稅約417萬美元(約1.2億台幣),「損失仍可控制」。根據統計,我國今年1月至11月外銷至大陸農產品為4.3億餘元美金。陳駿季表示,目前我國在ECFA早收清單位中仍持續外銷至大陸主要是茶葉、香蕉及紅龍果等,因為不知道大陸的下一步會是什麼,是否會有其他作為,農業部也已模擬各情境因應。外界好奇,農業部是否會同意放寬1066項農產品與大陸協商?陳駿季說,我國禁止1066項大陸農產品,為加入WTO之前就已經啟動的措施,並非刻意不開放,檢視該類產品,部分為檢疫條件、關稅配額等,願意在符合WTO的架構下啟動協商機制,農業部門的立場仍盼維護國內的農民。目前早收清單中,銷陸金額較高為茶葉,一旦中止,外界擔心恐影響茶農收益。農業部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茶改場也透過建構風味輪等方式、提升茶葉品質,希望擴大消費市場,如風味輪除了中文外還有英文、日文、法文等語言,透過與當地飲食習慣相近的風味描述,讓外國人可以理解台灣茶葉風味,讓我國茶葉拓展更多市場。
趙少康搶年輕票!拋「總統府實習生」辦青年國是論壇 大學生拍手讚翻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積極搶攻年輕選票,今(19日)前往苗栗聯合大學參加學生座談,並拋出2項青年政見,首先是仿效美國的白宮實習生制度,讓學生有機會到中央政府部門或縣市府各局處實習,接著是開辦「青年國是論壇」,由總統、行政院長親自主持,讓政府傾聽年輕人的心聲,獲得現場一片掌聲。趙少康表示,美國有「白宮實習生」制度,讓學生有機會到政府部門或國會實習,未來如果侯康配當選,也可以創設「總統府實習生」,安排年輕人到政府部門、縣市政府實習,這些經驗有助學生體驗國家大事,同時觀察部會首長如何做決策,是非常重要且寶貴的經驗,「說不定哪一天他們就會當上局處首長或是來選縣長。」趙少康接著拋出「青年國是論壇」,表示當選後每年至少辦2場青年國是論壇,由總統、行政院長親自主持,邀請青年參加,傾聽年輕人政策的看法和意見,因為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若施政讓年輕人不滿意,國家就不會有希望,所以他提出2項青年政策,代表「侯康配」重視年輕人的心聲及看法。趙少康提到,現在3位總統候選人都當過直轄市長,那就直接比政績,像侯友宜蓋了1萬2000戶社會住宅、賴清德0戶、柯文哲說有蓋但數字不清;再比較副總統候選人,他當立委6年間提過兩岸關係條例、環境保護法、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消費者保護法、菸害防制法等,反觀蕭美琴及吳欣盈提過什麼重大法案?針對備受關注的兩岸關係,趙少康指出,台灣去年賺大陸1600億美元,兩岸經貿不能斷,現在對岸認定台灣有貿易壁壘,雙方應該好好溝通,但他也不贊成大陸農產品進口,應該要求北京讓步,尤其對岸的經濟能夠起飛,都是靠過去台商的投資及幫忙,所以現在要求北京讓利,完全不需要不好意思,本來就是應該的。趙少康強調,兩岸這8年老死不相往來,但該談的還是要談,喜不喜歡是另一回事,習近平說沒看到攻打台灣的報告,「你們真的相信嗎?」如果雙方沒有溝通管道,軍事上就有誤判可能,然而台灣絕對不能打仗,也打不起仗,有人說明年大選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這說法不精確,因為戰爭完全不是選項,只能選擇和平。至於年輕人最關心的兵役問題,趙少康坦言,兵役是否縮短有前提,就是兩岸必須和平,而台海局勢的穩定程度要看指標,例如大陸的軍機不越過中線、軍艦不再繞台,接著再評估是否縮短兵役,但他相信若侯康配能當選,堅持不統、不獨、不武原則,兩岸一定能朝和平方向邁進,屆時年輕人就不需再服1年兵役。
陸控台灣構成「貿易壁壘」 農糧署長嗆:用野蠻行為處理國際貿易
大陸商務部15日突襲宣布,認定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並指控我方不遵守與違反ECFA條款,同時損害中國相關產業及台灣消費者利益。對此,農業部農糧署長胡忠一今(18日)反嗆,對岸是集權專制的國家,用野蠻行為處理全球國際貿易,呼籲陸方回歸WTO架構解決問題。據了解,大陸商務部原預計在明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發布「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日前突然定調台灣貿易壁壘「屬實」,並指我方未遵守ECFA的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要求,違反取消雙方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條款,損害兩岸業者及消費者利益。胡忠一今日出席112年「推動食米學園計畫」績優學校表揚活動,會後受訪時表示陸方尚未提出貿易壁壘時,台灣就飽受不平等待遇,例如今天禁鳳梨及釋迦、明天又說要禁蓮霧等水果,全都是對方單方面說了算,毫無科學根據,「既然已經是21世紀國家了,就不要做19世紀野蠻國家的行為,來處理全球國際貿易。」胡忠一指出,在不平等待遇下,台灣只能不斷強化自身競爭力,過去就開始開拓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現在也開始轉作加工,開發更多農產加工品,顯示世界不是只有中國,只有回歸WTO架構及全世界共同遵循的普世價值,生意才能做得長久,同事呼籲陸方回到WTO架構下,透過國與國間的相互討論模式解決問題。農業部針對中國對我片面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並於15日宣布調查結果,顯已違反WTO相關機制與規範,且完全不符合事實,我方絕不接受此等片面認定的結果,兩岸分別在2001年12月及2002年1月加入WTO,當時雙方未就彼此貿易體制與措施進行協商,在未完成諮商談判前,政府仍管制部分大陸農產品進口,並持續依WTO規範以關稅、關稅配額及特別防衛措施等保護產業。近年來農業部早已佈局全球市場,我國農產品已持續進軍高消費國際市場,大幅降低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外銷中國大陸的金額占比從2018年的23.2%在今年1至11月更降為9.8%,中國大陸已落居我農產品外銷第4大市場,因此影響有限。另外,針對媒體報導因中國對我進行貿易壁壘調查,「農業部評估逾800項農產品受影響。」農業部對此嚴正駁斥,此為誇大與錯誤引用報導,中國大陸對我展開貿易壁壘調查,與農產品相關計1,066項,農業部就管制大陸農產品逐項檢討需符合食品查驗及防疫檢疫規定、對我產業有無影響等,特別針對少部分可能受影響農產品進行各類情境沙盤推演,並無媒體所稱800餘項資料,籲請媒體勿錯誤引用資料,造成農民恐慌。
美豬進口蛋問題連環爆 民眾黨團籲:落實源頭管理、明白標示
進口雞蛋爭議尚未釐清,台灣又爆發美豬「洗產地」風波,引發消費者恐慌。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賴香伶和張其祿今(11)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加緊追查美豬流向,積極把關並增強查驗力道,以及調整抽驗方式與標準,落實「源頭管理、明白標示」,守護全民食安。立委邱臣遠指出,今年6月消基會抽樣市面上近300件含豬肉成分食品,卻沒有發現任何美豬製品時,就曾向政府示警,但食藥署推拖美豬市占率低,未能及時發現洗產地等問題。此外,農業部更從今年5月起至9月止,以每公斤6元補助業者進口豬肉,共計花費3億,本意是為了穩定台灣豬肉市場價格,這段時間美豬進口數量跟著暴增。但10月首週豬價卻仍都高於每公斤90元以上,政策不只沒有穩定豬價,反而因配套不足造成食安疑慮。立委賴香伶指出,日前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查獲兩家不肖業者,涉嫌將美國豬肉「洗產地」後流入市面,然而總統蔡英文2016年提出的「食安五環」名存實亡,民進黨政府應全面檢討並修正現行政策。過去2019年10月,時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臉書強調「大陸農產品洗產地者一概不放行」,儘管此案與美豬案不完全相同,但面對產地標示應一視同仁。立委張其祿直言,當初民進黨政府為了幫助萊豬強渡關山,曾經為美豬進口辯護的政府官員早已下台。根據食藥署統計,今年以來至10月5日美豬進口量躍升第3,在此必須向政府呼籲,台灣開放萊豬進口2年多,消費者卻仍難以得知豬肉流通過程與去向,食藥署應積極確保食品進口資訊透明度和安全性。此外,回到進口蛋問題,根據農業部統計,截至今年10月4日,台灣共進口超過1.5億顆雞蛋,其中5622萬顆已經耗損或過期;面對更多將過期的雞蛋,為了延長保存期限,畜產會發布公告要以每公斤19元的價格徵求殺菌液蛋加工業者,無疑將浪費更多公帑民眾黨認為,食品安全直接關係到人民的健康福祉,同時也是評價國家治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政府不該再繼續消極以對,除了積極追查是否還有標示不實的美豬在市面流竄之外,更要保障消費者「知」的權利,持續加強查驗力道、重罰黑心廠商,確保國人食在安心。
RCEP、ECFA雙影響 恐衝擊台灣GDP逾4%
大陸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預計12日到期,最遲可能延長到明年的1月12日,學者多認為,大陸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成立的可能性很大,擔心現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減稅效應逐漸顯現,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又面臨喊卡窘境,傳統產業恐掀出走潮,對國內經濟成長率(GDP)衝擊將超過0.4個百分點。大陸商務部4月中旬啟動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就涉及產品已從立案時的2455項調整至目前的2509項,表示初步調查顯示,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涉嫌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吳大任表示,大陸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成立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台灣對部分大陸農產品、食品,不准進口沒有特別理由,如螺螄粉當時並沒有嚴重食安問題,主因大陸生產,這在WTO架構的合理性較會受到質疑,這類問題容易被判定為貿易壁壘。一旦成立,陸方就有可能考慮停止ECFA,對石化、紡織、機械等出口造成較大影響,但因台灣總統大選迫近,陸方即便認定貿易壁壘成立,會告到WTO,但要採取行動應也會在選後。要注意的是,如WTO也認為貿易壁壘存在,對台灣未來要參與國際貿易組織會有不利影響。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認為,大陸對台灣的貿易調查結果,應該會指責台灣沒有遵守WTO的規範,對大陸採取不公平的貿易措施。預期大陸對台灣恐怕會採取報復措施,像是ECFA的讓利將進一步檢討或取消,但應該不會一次全斷,否則就是把「籌碼」一次用完。吳大任進一步指出,現在面臨的問題,除了ECFA,還有RCEP上路之後,10年內90%產品的關稅降為零,由於RCEP(含大陸)成員國占台灣總貿易額也持續增加,目前已近6成,但是台灣沒加入,也未與其會員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且台灣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ECFA早收優惠中止,RCEP關稅還未降為零間,國內傳產貿易量即受到衝擊;惟RCEP在明、後年開始大幅降稅,ECFA喊卡,兩大衝擊同時存在時,恐導致傳產出走,對國內GDP影響,可能將超過0.4個百分點。對於如何降低影響,吳大任認為,若能維持兩岸關係,ECFA原優惠續存,多少可以降低衝擊。面對衝擊,邱達生則指出,產業還是要轉型、提升獲利的能力避免生存空間遭到壓縮。
管制大陸農產品分成3大類! 約200項品項受影響
大陸商務部日前發出聲明指出,將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包含農產品、化工產品等品項2455項,其中與農產品相關計1066項。農委會指出,管制中國大陸農產品分為防疫檢疫相關、對我產業無影響及有影響等3類,而經評估若未來開放大陸相關產品進口,可能受影響品項約200項,占目前管制中國大陸農產品項目近30%。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日接受網路媒體專訪表示,針對貿易壁壘,回到2002年,台灣與大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原本加入WTO前需要跟每個會員國談判,但因為兩岸先後加入,所以就變成我方禁止大陸2000多項產品輸入,考量重點如防檢疫還有安全等因素,因此就沒有開放,但面對之後可能的開放,台灣要有所準備。農委會表示,針對這些可能受影響的產品,政府除持續以關稅、關稅配額及特別防衛措施等保護產業外,近年來為因應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已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與提升競爭力。另也將配合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陸委會、經濟部等相關單位,在WTO架構下與陸方進行協商,以確保可能受影響農產品的生產與維護農民收益。農委會強調,各國考量對國內產業造成重大不良影響,或是食品衛生安全或動植物防疫檢疫的理由,都可能訂定管制進口品項,且兩岸加入WTO過程並未就市場開放進行談判,為了維護產業發展與農民利益,政府持續管制部分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經過評估,農委會已將管制中國大陸農產品分為「依據現行動植物防疫檢疫相關規定自中國大陸不能進口」、「自中國大陸進口對我產業並無影響」,以及「如果開放中國大陸進口對我產業可能會有影響」等3類,針對開放中國大陸進口可能會有影響的200餘項農產品。
陸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農委會盼用雙邊協商機制解決
大陸商務部已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包含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及紡織品等2455項,其中管制農產品項計1066項,農委會昨表示,希望兩岸貿易能進到雙邊協商機制來解決。學者指出,若要展開雙邊協商,台灣只能逐步開放大陸農產品進來,以消除多年來對陸的貿易歧視。據了解,經貿辦正與相關部會了解資料研析狀況、準備應對方案,視中國的下一步再來決定如何協助,知情人士強調,政府碰到任何危機事件,不能也不須恐慌,更不會輕舉妄動,應先將政策工具備齊,做好應有準備才能好好應對。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指出,目前管制農產品項計1066項,其中包含因防疫規定無法輸入的,例如非洲豬瘟疫區肉品,另一部分沒有防檢疫規定的產品,農委會就會進行相關評估,1066項中大部分是農委會主管,但部分加工製品則是其他部會主管。陳駿季進一步說明,1066項是當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因為部分品項還沒全數完成協商,希望這次大陸的貿易壁壘調查能進到兩岸協商機制,農委會也會配合經濟部、陸委會等來協商。陳駿季表示,為避免衝擊我國產業,協商過程中絕不會放任大陸的農產品全數輸入,WTO會員國都會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而設定配額限制,要確保我國產業健全發展也有很多手段。至於1066項有哪些是特別敏感性的作物?陳駿季僅表示,目前有針對肉品、水果、蔬菜等與相關部會盤點、評估中。台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前台大農經系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表示,若真的要雙邊協商,台灣就得往開放農產品項的方向進行,2002年台灣加入WTO時禁止許多大陸農產品進來,要輸入還得專案許可,這就是最明顯的貿易歧視。徐世勳說,這次大陸展開貿易壁壘調查,起因還是大陸民間業者主動和商務部反映,要求政府必須正視不平貿易問題,台灣保護農產品20幾年,結果越保護越依賴政府補助,應該回歸正常貿易才是。
陸宣布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經濟部釋善意:願磋商討論
大陸商務部宣布對台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引發不再讓利憂慮,經濟部國貿局12日釋出善意表示,對岸若有需要,我方願意在「不設前提情況」下,就貿易議題與對岸磋商討論。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則說,環台軍演的軍艦回去了,但經貿限制卻可能更嚴苛,兩岸關係更加「劍拔弩張」。國貿局表示,對中國大陸物品的進口規範,是依1993年4月所訂定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來管理,貿易局也每2個月召開審查會,並基於國內需求,已准許9835項大陸農工產品進口。國貿局說,目前我方尚未收到通知,中方若認定構成所稱的貿易壁壘,則應採取雙邊磋商、啟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或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國貿局強調,兩岸的經貿互動是互利互補,考量兩岸的經濟條件與結構不同,若有需要,我方願意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就貿易議題與對岸磋商討論。經濟部官員說,大家都說是ECFA早收清單對岸讓利比較多,但對方經濟體大,開放我產業進去衝擊較小,但進口到台灣則影響較大,所以有此結果。況且,當初談判時,中方根本沒處理貿易壁壘這塊,為何現在才出來說?不免讓人質疑。農委會則指出,目前我國禁止陸方830項大陸農產品銷台,而兩岸都是WTO會員國,雙方農產貿易有任何爭議,可先由雙邊管道進行討論,農委會將配合陸委會、經濟部等部會,採取相關因應措施。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台灣過去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多項中國產品進入台灣,中國大陸在ECFA談判時,也透過官方管道呼籲兩岸經貿追求自由化,不該有特殊性限制,但大陸以「內部問題」,最後不了了之。如今貿易壁壘舊案重提,劉大年認為,大陸會採取什麼調查、又將有什麼措施,我方還不清楚方向,在缺乏溝通管道情況下,我國恐怕也沒有能力反制,兩岸經貿往來的風險、不確定性都將升高。
陸製螺絲粉搞統戰!關務署稽查螺絲粉 3天內扣押5920包走私貨
中國大陸製的螺螄粉,最近被發現在輸入台灣的產品外包裝上,印有統戰字眼掀起一番爭議。財政部關務署表示,本月16日至18日跨部會赴新北市及桃園市涉案廠商進行檢查,扣押疑似走私的中國製螺螄粉5920包,重量約1930公斤,將儘速依法裁處。關務署表示,經過國內海關積極查緝所有未開放進口的大陸農產品及加工食品,以未開放進口的大陸加工食品為例,自2021年至2022年這兩年間,累計已查獲達3320件,重量達24萬7066公斤,均已依個案違規情節,依海關緝私條例裁處。關務署強調,螺螄粉、調味花生、魔芋爽等中國大陸製的食品,都不是屬經濟部公告准許輸入的中國大陸物品,一旦查獲虛報或走私,將依法沒入銷毀貨物及處以罰鍰。且據統計,國內海關在近2年間,已查獲中國大陸製螺螄粉791件、8400公斤、調味花生634件、8109公斤及魔芋爽92件、913公斤。關務署並呼籲,所有商家跟民眾,千萬別擅自非法進口未開放大陸製食品,以免觸法。
去年已銷毀逾4千公斤!新北業者涉「走私陸製螺螄粉」海關急追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從中國大陸進口螺螄粉引起爭議,基隆關已於2023年1月16日下午配合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會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及地方衛生單位等機關,依《貿易法》規定至新北市某廠商進行檢查。如廠商無法就其存儲貨物提出合法進口資料,海關將依《海關緝私條例》相關規定裁處,並移送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依《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裁處停權或廢止廠商登記資格;如涉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得由地方衛生單位逕行處以暫停販售等裁罰。關務署說明,中國大陸製粉條類產品,例如中式麵條、寬平麵條、米粉條等,屬未開放進口貨品。海關2021年查獲走私螺螄粉280件4095公斤,2022年查獲511件4305公斤,均已依《海關緝私條例》相關規定沒入貨品及處以罰鍰。針對日檢查結果,相關機關將溯源查緝,依法辦理。關務署強調,各關將持續運用風險管理及X光檢查儀等查緝工具,攔截未開放進口之中國大陸農產品及食品,並與相關機關執行市面查緝,以維護民眾春節假期健康安全。
上半年銷陸水果大減至2成 陳吉仲曝救市政策目標
中國大陸去年以檢疫為由,陸續禁止我國鳳梨、釋迦及蓮霧輸入,今年再陸續禁止我國石斑魚、竹筴魚、白帶魚及柑橘類水果銷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自曝,我國水果銷陸占比曾近85%,但去年約42%,今年上半年更剩不到3%。不過對我國銷大陸農產品呈斷崖式崩跌,陳吉仲說,農委會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擺脫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根據統計指出,近10年來我國生鮮冷藏水果出口至大陸占生鮮冷藏水果總外銷量的占比,在2016年達到高峰,來到84.93%,之後則持平,2019年占比還達82.47%,就連2020年新冠疫爆發後,外銷大陸的占比仍高達75.86%,但2021年則腰斬至41.15%,今年上半年更慘,呈斷崖式崩跌,僅剩2.39%。在外銷大陸金額情況也一樣,檢視近10年來生鮮冷藏水果外銷大陸金額,2010年農產品銷大陸金額僅1千多萬美元,但之後呈跳躍增長,2018年金額已破1億美元,2019年更來到1.48億美元高峰,儘管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外銷大陸金額也維持在1.3億美元水準,但去年則腰斬至7千600多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則僅剩1百多萬美元。農委會指出,銷陸水果這幾年呈斷崖式崩跌,主要是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影響及中國大陸在2021年祭出鳳梨、釋迦及蓮霧等禁止銷陸政策。不過大陸祭禁令後,我國銷售至全球水果數量,並未因大陸市場遽降而呈現上揚。近年也是逐年降低,從2019年的10萬4244公噸,2021年僅剩7萬6125公噸,今年上半年僅剩2萬9277噸。對此,農委會國際處處長林家榮表示,全球出口下降的主因為受到中國大陸鳳梨、釋迦禁令,而近年受到極端氣候,我國水果產量也下降,加上疫情反覆及受到貨櫃一櫃難求影響,致使部分消費地需求不振。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認為,今年上半年雖然中國大陸未再新增禁止我國水果品項,但出口商認為中國大陸市場風險較高,自主下降出口至中國大陸市場比率,過去我國水果外銷的確太過於倚賴中國大陸市場,在中國大陸禁止我國水果時,一併把危機化為轉機、開拓更多新市場,並做好產銷調節措施。
管制大陸830項農產品不得進口 陳吉仲:繼續管制
去年起中國大陸以防檢疫為由,陸續暫停我鳳梨、鳳梨釋迦、蓮霧及石斑魚輸入,我方指控對岸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規範,並向WTO提出關切,但我方已多年片面管制大陸830項農產品不得進口,也被外界質疑同樣違反WTO貿易規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日表示,這是具體保護農業的措施,管制大陸農產品政策方向不會改變。2001年11月及2002年初,兩岸相繼加入WTO,依據WTO最惠國待遇,會員國不得對任一會員國採取歧視、差別待遇的貿易相關措施及當時我方入會也未主張基於國安援用排除條款,排除大陸適用最惠國待遇。按WTO規範,大陸農產品與其它WTO會員國一樣,享有我方市場開放措施,但當年我國卻片面針對中國大陸830項農產品管制進口。2010年6月29日兩岸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時,為避免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造成衝擊,限制830項大陸農產品進口。因此針對我方指控對岸暫停4農產品輸陸違反WTO規範之際,台灣管制830項中國大陸農產品不得進口多年,不遵守WTO規範更甚對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兩岸農產貿易有相關時空背景因素,管制830項農產品是具體保護台灣農業的措施,若中國大陸有任何問題,都能透過兩岸聯繫管道來討論,我們很歡迎。陳吉仲指出農產品須透過正常貿易機制引導才可能永續,當ECFA生效後,石斑魚被放到早收清單,2010年前石斑魚每年全國產量不到1萬多公噸,現超過2萬公噸,某種程度上早收清單誘導農民大量生產,後來片面暫停輸入,這就不是正常市場機制的農產貿易。
越南洋蔥產季未到 疑遭陸貨「洗產地」⋯農委會函查
今年洋蔥因為春節連續降雨導致減產,業者透過進口國外洋蔥補足缺口,不過,根據農委會統計,截至3月進口洋蔥以越南4092公噸居冠,但越南洋蔥產季未到,遭疑是中國大陸洋蔥「洗產地」後進口台灣。農委會昨發函給駐越南代表處請求調查,假如品種外觀無法分辨,將透過DNA檢驗等查明產區。據農委會統計,我國2021年生鮮冷藏洋蔥進口量從高到低依序為紐西蘭1萬5371公噸、美國1萬1251公噸、韓國9760公噸、澳洲8945公噸、越南8452公噸;2022年至昨日統計,生鮮洋蔥進口6560公噸,以越南4092公噸居冠,進口占62%。為避免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造成衝擊,我方管制830項大陸農產品進口,洋蔥即為其中一項,但去年及今年我國從越南進口大量洋蔥,遭疑是大陸洋蔥透過洗產地方式銷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在立法院備詢強調,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有洗產地情事。不願具名業者提供洋蔥圖片指出,目前在台灣販售的越南洋蔥沒有外包裝,只有「麥頭」標籤(出口貨物運輸標誌),都是中國大陸洋蔥到越南後改麥頭標再出口,因為越南洋蔥在當地根本不用這種網袋,「根本就是大陸洋蔥」!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指出,台灣、東南亞這些偏熱帶型雨多的地方,種植的都是由北往南採收的短日照品系,更南邊的越南洋蔥會比屏東還早收成?越南身為一個要靠洋蔥大量進口的國家,可以在產季前輸出洋蔥到台灣,實在太不正常。他說,以前政府管很嚴,現在大量放水,卻沒人敢講話,就是標準「綠能,你不能」,嘴巴說「抗中保台」,實際上大量放水疑似大陸洗產地的越南洋蔥。「這可能就是蔡總統跟陳主委對於家鄉的愛吧?」「Lin bay好油」更批,平常口口聲聲說守護台灣農民,以農民的利益優先,實際上卻大幅放水,這種垃圾綠能官僚,才是最讓人家瞧不起。對於外界質疑,農委會國際處長林家榮表示,昨已發函至駐越南代表處,將請代表處收集近年越南洋蔥產業發展狀況、進出口情形,以及到主要產區收集越南洋蔥樣本等,如果品種外觀難以分辨,將會以DNA、穩定同位素等方式,來辨別產區。
台、陸同時申請入CPTPP 林伯豐:對台灣不利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今日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同時申請加入CPTPP,對台灣是不利的。工商協進會今日舉行台日後疫情經貿論壇。林伯豐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應該要加入CPTPP,也是必須要走的路。台灣跟中國大陸同時申請加入,對台灣比較不利,因為台灣對大陸農產品輸入限制嚴格;但是台灣輸入到中國大陸還是比較多的所以要爭取日方協助,能夠通過。政府樂觀看待台灣加入CPTPP,他個人也會認同,但是要看清時事、努力執行。至於福島食品是否為加入的敲門磚?林伯豐說,許多國家以科學為依據都開放,只要標示清楚由消費者來選擇是否要選購。
綠委控藍洩種金鑽技術給陸方?龍介仙教民眾自種鳳梨諷「別告我洩密」
大陸3月起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引發朝野關切是否會衝擊鳳梨產業,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則指控台灣蔬果的種植技術已逐漸被轉移到大陸,大陸全部學走後就一腳踢開台灣,「都是國民黨害的」。對此,曾與前總統馬英九協助行銷台灣鳳梨的台南市國民黨議員謝龍介指出,要種金鑽鳳梨不難,一般民眾在家裡也能種「別再瞎扯洩國家機密」。謝龍介強調,世界上還有許多與台灣同緯度的國家或地區都種鳳梨,但台灣金鑽鳳梨就是特別好吃,關鍵除了台灣土地特殊外,與本地空氣、水等因素、農民悉心照顧都有影響,這不是其他國家想學著種就能種出來的,否則金鑽為何能進入大陸市場?他也呼籲,既然金鑽鳳梨風暴肇因於大陸農產品害蟲檢疫問題,蔡政府就應回歸到兩岸協議儘速協商檢疫問題,別再亂扯其他不相干的事,轉移焦點。謝龍介昨晚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時指出,亞熱帶水果有其特性,保存時間期短是出口商最要面對的挑戰,所以水果外銷很重視「地緣經濟」。儘管台灣目前水果保存、熟成技術都有進步,但是鳳梨很重,空運雖節省時效並不划算,只能透過海運出口,海運時間如果太長,又很容易爛掉,因此離台灣最近的中國大陸,在「運送時間」考量下就成為台灣水果最佳出口選擇,過去農民都是晚上裝貨櫃、隔天就能抵達中國大陸港口,再加上綠色通關,就能在保鮮期內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反之,如果要銷到澳洲、美國等較遠區域,就有很多困難必須克服,政府還要補貼運費,在成本上划不來。針對大陸此次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謝龍介說,他原本認為陸方動作太突然,但他進一步瞭解後,原來陸方去年就已經透過管道告訴農委會,從今年起不再同意台灣鳳梨透過燻蒸除蟲後進入大陸,農委會必須說清楚,是否有預先因應。由於陸方宣布從三月一日起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農民2月底收到訊息後,就拼命採收,想趕在三月一日前搶進大陸,據他瞭解,僅228當天,抵達廈門港的台灣鳳梨貨櫃就一百多個,陸方隨後收批抽了十九個貨櫃有十二個櫃不及格,但這還不包括驗出出不及格後、台灣進口商要求退運回台灣的部分,他聽農民提到,緊急闖關的一百多個台灣鳳梨貨櫃,大約有一半不符合陸方要求退運,大概會在一週後返抵台灣,屆時也是台灣內銷鳳梨盛產「大出」之際,對鳳梨農的挑戰才真正開始。謝龍介指出,要種金鑽鳳梨其實不難,「所以別再瞎扯什麼國民黨將鳳梨種植技術洩漏給大陸」的離譜說法,一般民眾也可以在自家陽台以盆栽試試看。 只要買回帶皮鳳梨,將鳳梨尾部的葉子部分留下來,將葉子部分的果肉削除乾淨,再拿掉約三分之一的葉子,然後將剩下的葉子部分泡在水裏,不必全部浸泡,與種水耕蔬菜類似,大約幾天後就會長新鬚根,然後再移植到裝有土壤花盆中,澆水就會成長,13個月後就會開花結鳳梨。謝龍介最後還開玩笑的說,他把綠委口中的「國家機密」外洩給一般民眾,讓民眾可以在自己家裡種金鑽,鳳梨農可別來罵他,起碼民眾要自己種鳳梨還是要去先買一顆完整鳳梨取下芽冠,對於擔心鳳梨滯銷的農民,起碼仍有一點點幫助,同台的其他名嘴則起鬨「這也算是種鳳梨救台灣」的一種。
台禁大陸600多項農產品! 專家:陸只禁鳳梨,難申訴
大陸昨起停止進口台灣鳳梨,綠營立委和意見領袖要求政府「硬起來」,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訴。不過,經濟部高層官員態度保守,表示目前並沒有接獲指示處理向WTO申訴相關事宜;一名長期擔任經貿談判的幕僚學者指出,「大陸只禁我們一項水果鳳梨進口,我們目前卻不准大陸600多項農產品進口,要怎麼向WTO申訴?」經濟部未獲得指示 態度保留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先前表示,台灣鳳梨輸出大陸都是依照WTO的規範在進行,大陸禁止進口做法完全不符合國際貿易規範。民進黨立委許智傑等人則要求政府向WTO申訴,懲罰大陸違反公平貿易的惡劣行為。不過,經濟部經貿官員對此持保留的態度,官員強調,目前未獲指示要向WTO申訴,「228連假都沒有處理相關事宜」。未來仍要待行政院和總統府進一步決定。各國鳳梨進口台灣 獨排大陸至於政府為何對此保持低調,一名熟悉WTO運作的學者指出,台灣過去以兩岸關係特殊為理由,禁止了兩千多項大陸產品進口,並不符合WTO規範,其中包括600多項的大陸農產品,例如大陸以零關稅進口台灣鳳梨,而台灣除了大陸鳳梨,其他國家的鳳梨都可以進口,罐頭都是用泰國鳳梨做的,台灣少產蘋果,卻堅持不准大陸蘋果進口,大陸開放我們產品就說是「統戰」,禁止進口又說是「打壓」,「如果告到WTO,到底誰比較不符規範?」若是對我政治懲罰 恐有後續這位學者表示,台灣因為對大陸做了許多貿易上的片面保護措施,加上WTO爭端解決機制也停擺中,所以我們應該不會告上WTO,而大陸向來不希望在國際架構上解決兩岸經貿問題,所以大概也不樂見如此,因此WTO並非解決兩岸經貿問題的好平台。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則擔心除了鳳梨之外,大陸未來可能還有其他措施,他表示,大陸如果將此視為政治懲罰的話,「鳳梨禁令」將不會是最後一案。學者認為,鳳梨不包括在「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清單內,未來不排除大陸針對「ECFA」539項早收清單的18項農產品和其他工業產品以外的項目動手,例如蓮霧、釋迦、汽車零組件等都有可能。學者建議仿效澳洲 降低損失李淳指出,近期大陸動作展現足夠的經濟實力,以貿易作為政治籌碼和手段,他認為,「鳳梨禁令」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案。建議台灣可以參考澳洲的做法一面向WTO提出申訴,另方面進行雙方談判,降低業者損失。他表示,大陸去年也對澳洲的龍蝦採取過類似措施,大陸是澳洲龍蝦最大的出口市場,去年10月底大陸海關以檢測金屬含量等新檢疫措施,延遲龍蝦入關的時程,讓澳洲業者蒙受損失,當時澳方也以大陸對活海鮮實施新的檢疫措施,表示不排除向WTO提出申訴。
ECFA農產早收清單曝!大陸對台開放539項 單方面讓利
兩岸2010年6月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早收清單部分,陸方為照顧台灣農民,完全排除大陸農產品輸台,為鼓勵台灣農產品銷往大陸,通關檢疫走綠色通道,如果檢疫報告來不及附上,還可以先通關、證明報告稍後補上即可。但大陸近年來愈來愈重視外來有害生物,海關檢疫標準也愈來愈嚴格。ECFA早期清單中,大陸對台灣開放539項,是台灣對大陸開放267項的2倍,尤其是農產品,台灣為了降低對農民的衝擊,管制830項大陸農產品進口,已開放進口的大陸農產品也堅持不降關稅。大陸則單方面在3年內將台灣18種農漁產品(13項農產品與5項漁產品)的關稅降到零,這讓台灣銷往大陸的農漁產品金額從1608萬美元提高到1.1億美元,體現大陸在兩岸農業貿易上的「讓利」精神。「台灣農民出口新鮮水果到大陸,以往因陋就簡,甚至只用報紙包一包就裝入紙箱,透過小三通運輸至福建,甚至可以先通關,稍晚幾天再補上檢疫報告,而且行之有年。」廈門一名貿易商表示,現在大陸突然禁止進口台灣鳳梨,「事有蹊蹺」。北京台籍貿易商Charles表示,禁令讓人措手不及,由於鳳梨都是契作,今年約可輸陸200條貨櫃,這下損失約在千萬人民幣之譜;他感嘆,兩岸政治氣氛不好,原本雙方可坐下來好好談,畢竟病蟲害的問題都有辦法解決,可透過水洗或薰蒸清潔,「大陸這回一棒子打死所有台灣鳳梨,下手有點重」。巧合的是,大陸央視25日才剛播出一則「舊聞」,指2019年哈爾濱太平機場海關在一名來自越南芽莊的旅客行李中發現芒果;經過檢疫,發現芒果果肉中藏著番石榴果實蠅活體幼蟲,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不要讓這些外來的有害生物進入大陸,以免給農作物帶來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