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A股
」 陸股 股市 A股 人民幣 股票大陸A股創紀錄爆天量!開盤35分鐘成交額破兆 有網文作者稱「財富自由、書不寫了」
中國政府近期釋出多項救經濟政策,刺激中國股市飆漲,A股今(30)日延續上周漲勢,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下同)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甚至有網文作者稱已賺300萬元「財富自由了,書不寫了」;另有消息指稱在這波漲勢中每個股民平均賺進4.7萬,但隨即被散戶吐槽,直指目前連本金都還沒賺回來。中國近期推出多項經濟刺激政策,激勵股市走揚現。(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大陸多個主要城市放寬房市政策,使A股延續上周的強勢,30日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深證成指漲超7%,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暴漲約9%,北證50指數漲超10%。場內超5300股飄紅,僅約30股飄綠。A股今(30)日延續上周漲勢,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圖/翻攝自微博)另外,滬指漲逾3%,深證成指漲逾4%,創業板指漲逾5%。數據顯示,開盤35分鐘,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4個交易日突破1兆元,較前一交易日放量超4000億元,刷新史上最快萬億紀錄。包括房地產板塊也集體大漲,萬科A、金地集團、金融街、華僑城、綠地控股、陽光股等十餘股漲停。除此之外,《銀柿財經》指出,有人幾天前還在寫網路小說賺錢,幾天後就斷更,稱即將財富自由,「這幾天牛市,家裡湊了一下,一共五百多萬,這幾天賺了三百多萬,預計牛市之後,應該就實現財富自由了。所以這本書就不寫了」。有人幾天前還在寫網路小說賺錢,幾天後就斷更,稱即將財富自由。(圖/翻攝自微博)據市場分析師表示,當前A股市場估值較低,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安全邊際,且當前美國聯準會正式開啟降息週期,外部壓力對國內貨幣政策的掣肘有望減弱,國內政策或更積極,此外,海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態度或將轉為樂觀,因此,持股過節可能是不錯選擇。A股市值從74.98兆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338兆元,攀升到84.86兆人民幣,約新台幣382兆元,每位股民能分到約4.7萬人民幣,但這樣的算法顯然不符現實,因為許多散戶還未回本,有網友就表示,A股之前暴跌時慘賠60%,目前漲上去也只能算賠50%,其他人還表示「我才回本8000,(約新台幣3.6萬元),還虧6萬,(約新台幣27萬元)」,甚至有人表示這次僅拿回自己的錢怎能算賺。
今年5周內840億資金爆買日股ETF 「這一檔」過熱被多次停牌
中國大陸A股持續低迷,投資人紛紛把眼光看向海外,特別是東京證券交易所,於1月11日重返亞洲市值最高交易所。中日兩國媒體都發現,近來日本股票交易所ETF湧進大量買盤,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其中,在上海證交所販售的「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因為交易過熱,連續多日被暫停交易。《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在今年以來的5周內,已經有超過4000億日元資金、相當於840億台幣流入海外的日本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創出半年新高,「外國人需求」成為近來推升日本股市的原因之一。其中,由美國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Inc)管理的世界最大的海外日本股票ETF「iShares MSCI Japan(EWJ)」在同一期間流入了7.9億美元,截至1月31日,管理餘額達到152億美元。在海外上市的日本股票ETF的整體餘額達到777億美元,創出可通過EPFR追溯數據的2002年以來的新高。貝萊德日本ETF事業部長越前谷道平表示,美國主要是養老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調整各國、各地區的持有比率之際使用ETF的情況較多。今年以來,對日本股票ETF的需求急劇增加的是中國市場,報導表示,1月17日至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部分暫停「華夏野村日經225ETF」的交易,因為隨著買入量的增加,交易價格大幅超過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單位份額的淨資產價格),由於中國有外匯管制,因此被要求提醒投資者注意。《日本經濟新聞》也發現,像是深圳的「工銀瑞信大和日經225」,今年1月跟去年12月比較起來,交易額也成長了18.9倍;上海的「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也成長15.3倍,而被停牌的「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則是成長19.1倍。數據顯示,美國、中國、韓國以及德國等海外市場交易的20隻主要日本股票ETF,1月的交易金額為日均12.3億美元,與2023年12月相比增至2.1倍。為了滿足新的投資需求,基金公司推出ETF、增加數量的動向也在推動交易的增加。不過中國媒體派出多位投資專家來「滅火」,像是中金公司指出,日本短期市場可能面臨增長和貨幣政策的「逆風」,不建議過度追高;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以過高的溢價購買日經指數是極其不明智行爲,因為同類產品會大量供應,直至溢價消失甚至折價,呼籲基金銷售人員反覆耐心提醒保護散戶。
跌不停!滬指創4年新低 港股15000點失守
陸港股市「跌跌不休」。大陸股市三大指數22日開盤後集體上演「大跳水」,滬指收盤點雖一度回彈,最終收2756點,創4年新低,而深成指跌幅探底達到3.5%,創業板指跌2.83%;醫療、遊戲、食品消費等類股則一片「綠油油」,近5200支股走跌。而港股則是開高走低,盤中跌破15000點大關,便跌勢不停,創近14個月新低,最終收在14961點。根據大陸財經網站《金融界》報導,A股持續維持低迷走勢。22日午後滬指一度跌破2735點,跌幅創下3.42%,只在收盤前出現一波止跌回升,最後收在2756點,跌幅2.68%,成交值3599.19億元人民幣。深成指收報8479點,走跌307點,成交值4341.49億元人民幣;而創業板指下跌2.83%,終場收1666.88點。報導指出,大陸A股中,醫藥醫療、遊戲傳媒、飯店餐飲、食品消費等類股都走跌,上海、深圳與北京下跌個股近5200支,上漲個股僅約200支。陸股慘兮兮,讓不少大陸股民哀號遍野,「怎一個,慘字了得。」此外,港股持續疲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恒生指數開高走低,盤中跌至14794點,創近14個月新低,最終收報14961點,成交值1121億港元。從個股來看,科技、汽車股普遍走弱。騰訊跌幅3.32%,阿里跌0.15%,京東跌1.96%,美團則是重挫4.73%。比亞迪跌2.4%,蔚來跌6.71%,而小鵬跌幅則來到6.59%。面對港股一蹶不振,業界專家紛紛獻策,呼籲港府放寬管控。香港《明報》報導,中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22日撰文喊話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在下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全面撤銷過往抑制房價飆漲的措施。他認為,目前香港房地產業陷入困境,問題不是供應短缺,而是需求萎縮,政府沒有必要堅持過時的措施;而如何吸引外資來港是香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錫」捲科技廠2/有電路板就有它!靠研發低溫、回收錫成全球大廠ESG標配
「不要說電子五哥,電子十哥都是我們的客戶,也靠著這些客戶向品牌廠推薦測試,而打入產品供應鏈。」昇貿(3305)董事長李三蓮日前在50周年慶上表示,台灣為全球電子產品代工,昇貿的利基點就是靠著台商客戶介紹,也隨客戶需求搭上綠色環保節能風,讓自家產品「低溫錫」「回收錫」成為全球大廠ESG標配,國際大廠上門爭相合作。昇貿成立於1973年,早期產品多為工業用錫棒,隨著科技進步,電子零件越做越小,也漸漸發展出錫膏產品,「台商代工廠們做什麼,昇貿就配合到哪。」李三蓮說,舉凡電路板、半導體、封裝、汽車零組件、LED、太陽能電池等高科技產業,隨處都有昇貿產品的蹤跡。昇貿不僅是台灣電子業發展的見證人,也成為全球電子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材料,並與日商千住、美商阿爾法位共同並列為全球前三大錫製品廠商。「未來公司將鎖定兩大方向,一為電動車,主要是充電椿用的錫棒;二則是ESG風潮下,品牌廠、代工廠為了減少碳排,低溫錫、回收錫將會是客戶的需求所在。」昇貿二代接班人、47歲總經理李弘偉明確表示,做材料不是自己閉門造車,隨著2026年歐盟碳稅將上路,沒做ESG的企業需負擔高額碳稅,已成為全球企業運動,因此昇貿跟著趨勢前行,回收錫及低溫錫都已在出貨中。昇貿跟隨著廣達、英業達、緯創前進墨西哥購廠,希望就近服務特斯拉,成為其供應鏈。(圖/報系資料庫、翻攝自electrek官網)李弘偉表示,目前車用比重持續提升,台達電為車用最大客戶,錫棒已導入台達電的充電樁,由於台達電耕耘電動車的主軸明確,若能擴大合作層面,將伴隨台達電版圖擴張,可望帶來成長動能。目前昇貿營收比重以錫棒為重,占營收比重約37%,主要客戶為台達電(2308),每月出貨量約20~30噸,而光寶(2301)每月也約有15噸的出貨量。另外,昇貿也跟隨廣達(2382)、英業達(2356)、緯創(3231)在墨西哥購廠,就近服務特斯拉,進軍電動車市場。該廠即將試投,相關設備將在11月底建置完成,預期2024年首季月產能即可達10噸。錫膏則占營收比重約22~25%,主要是電子五哥供應伺服器及NB,但錫膏的毛利較高,因此占整體獲利比重達40~50%,可說是昇貿獲利的重要支柱。李弘偉指出,尤其在金寶(2312)介紹下,近來昇貿的錫膏被應用於SpaceX基地台並取得認證指定採用,意外讓昇貿搭上低軌衛星商機。至於昇貿開發低溫鍚膏則是一場意外。2016年英特爾(Intel)為要解決電路板遇高溫加熱變形問題找上昇貿,團隊前後花了2、3年研發低溫錫和助焊劑才克服挑戰,當時成為英特爾4家合作業者之一,也是台灣唯一、亞洲唯二獲得認證廠商,除可廣泛運用在半導體封測上,也順勢搭上節能減碳順風車,如今客戶涵蓋微軟、蘋果、廣達、美光,也被市場歸類在AI概念股。李弘偉表示,目前昇貿營收主要來自錫棒,而錫棒最大客戶為台達電,昇貿可望跟隨台達電擴大錫在電動車上的應用。(圖/黃鵬杰攝)李弘偉解釋,低溫錫膏熔點較低,因此有助於大幅降低製造過程中所消耗的電量和碳排量,又能延長產品壽命,當製程採用低溫焊錫,可使消費性電子產品於組裝時減少25~40%的能量消耗,組裝時所需要的耐熱材料使用量亦可減少25%,大量降低環境的負荷。李弘偉看好明年低溫錫膏市場滲透率的提升,「低溫錫膏目前NB廠以聯想為主,而聯想也要求零組件廠陸續採用,如固態硬碟SSD領域,包括WD、美光、鎧俠、海士力等都已在出貨,會跟著聯想成長。」Intel也規劃2024年新CPU一定要使用低溫錫,其他晶片大廠如AMD、NVIDIA等也有相關規劃,面板、SSD、DRAM等也已在測試中,將成為昇貿未來營收獲利成長的動能。然而昇貿積極搶攻ESG綠色商機做的不僅如此,李弘偉表示,近年國際科技大廠開始要求使用再生材料,同時也希望把回收產品再利用,目前昇貿已是台灣最大PCB回收錫供應商,回收錫也已有小量出貨,未來也會成為帶動營運表現的金雞母。昇貿靠著研發追求永續成長,除了成立先進材料研發中心,布局半導體先進封裝、低軌衛星、電動車等多元應用外,今年更與中央大學共同設立聯合研究中心,攜手開發電動車元件組裝、AI晶片先進封裝技術,及低碳與低能耗製程的低溫焊錫材料,預計2024年導入市場。今年7月,昇貿與中央大學合作成立聯合研究中心,昇貿10年內將投入5000萬元,合作開發關鍵材料及減碳技術,培育高階半導體及綠領人才,搶占綠色商機。(圖/中央大學提供)展望明年,李弘偉表示,看好筆電將於明年上半年落底反彈,伺服器的量則一直往上,搭配AI伺服器、充電樁與車用電子、低溫錫膏及再生錫料出貨放量,預估明年整體出貨量可以成長1~2成。此外他也透露,大陸內需市場遲早步入復甦,昇貿將不排斥啟動併購,赴第三地掛牌,台灣則進一步轉型為控股公司,昇貿目前已經啟動組織架構的調整,逐步將焊錫事業整合至大陸蘇州廠,目標2025年於大陸A股掛牌上市。
大陸「股王」茅台宣布換帥 市值自高點蒸發超過1.28兆人民幣
距離高衛東去年3月接棒貴州茅台僅相隔一年半,大陸A股「股王」又將迎來新董事長。8月30日晚間,貴州茅台在上交所公告,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相關文件,推薦丁雄軍為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人選,建議高衛東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像貴州茅台這樣約17個月左連換兩任董事長的情況並不多見,換帥頻率已超過同期98%的A股上市公司。值得關注的是,在高衛東的任期內,貴州茅台在一度創下2608.59元的歷史最高股價。但在之後茅台股價不斷走低,截至30日收盤,貴州茅台報在1586元,自年內高點已跌去39.2%,市值縮水超過1.28兆元。據大陸財聯社引述公開資料顯示,1974年出生的丁雄軍從199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身具備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在調任茅台集團前,曾任貴州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機關黨委書記。而到30日止,從高衛東去年卸任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職務,改任茅台集團董事長僅約1年半。
外資大買A股?今年已逾370億人民幣 尤偏愛藍籌龍頭
進入2021年以來,隨著大陸A股市場交易的活躍,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也加速流入A股市場。1月15日,北向資金全日淨買入人民幣(下同)8.01億元,為連續第8個交易日淨買入,2021年以來,北向資金月內累計淨買入額已高達370.86億元。證券日報16日報導,同花順統計指出,歷史上北向資金淨買入A股金額最高的交易日是2019年11月26日,當天淨買入214.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8日,北向資金當日淨買入206.15億元,創其歷史第二大單日淨買入額,為最近一年多新高。另外,北向資金近三個月以來持續淨買入,2020年10月份、11月份、12月份淨買入額分別為0.23億元、579.29億元和572.39億元。對於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岩表示,隨著A股市場熱度不斷升高,北向資金流入的速度和力度都會不斷向上,一方面是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A股市場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比例;另一方面是在A股市場,外資有機會獲得遠超過歐美成熟市場的超額收益。乳酪基金經理人莊宏東表示,北向資金從2020年11月就開始持續流入。流入的驅動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人民幣持續升值,第二是中國經濟基本面復甦的持續性和確定性都比較強,A股資產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在不斷提升。外資流入後,對A股的定價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外資對藍籌龍頭明顯偏愛,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部分核心資產的價格。
金金併風潮再起?富邦金搶親日盛金關鍵指標 五家金控也被點名
CRIF中華徵信所分析2021年,富邦金控可能改寫集團史,主要的關鍵以富邦金控公開收購日盛金控的結果為依據,也將會引起「金金併」風潮再起,包括永豐金控、元大金控、中華開發金控原本就倚靠併購壯大的集團也可能會有更大的興趣進行「金金併」。CRIF中華徵信所指出,2019年富邦集團資產總額與霖園集團的資產總額差距約為1,960億元,如果併購成功,那麼富邦集團的資產總額加上日盛金控的資產總額3,500億元,就不排除可能小幅超越霖園集團的資產總額,躍升為台灣第一大集團。此案如果成真,也是霖園集團自2002年登上台灣第一大集團後,首次被擠下第一大集團寶座,富邦集團就此改寫台灣集團史,成為繼台塑集團、霖園集團之後,第三個登上台灣集團龍頭寶座的集團。以過去幾年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佳世達公開收購明泰科技和聚碩、大聯大公開收購文曄科技都成功的案例評估,富邦金控公開收購日盛金控的成功機率應該相當高,不妨拭目以待。國內第一大金控龍頭國泰金控。(圖/國泰金控提供) 不過,由於富邦集團為綜合性集團,集團旗下事業體除了富邦金控外,版圖涵蓋廈門銀行(今年第2季資產總額達1.15兆元新台幣,已在大陸A股上市)、電信事業(台灣大哥大)、有線電視(凱擘有線電視)、建設(富邦建設)等事業體,即使富邦集團登上台灣第一大集團寶座,國泰金控仍然是國內第一大金控,因為富邦金控和國泰金控的合併資產總額差距仍有1.25兆元左右的差距,仍難撼動國泰金控在金控業的龍頭地位。若富邦金控透過公開收購模式成功併購日盛金控,那麼金控集團可望受到鼓勵,包括永豐金控、元大金控、中華開發金控原本就倚靠併購壯大的集團也可能會有更大的興趣進行「金金併」。若以業務互補的角度看,新光金控與台新金控各以人壽及銀行營運為主,合併將是最具互補效果的組合。不過,台新金正準備購併外商保德信人壽,是否順利入手,尚待金管會銀行局、保險局審核其申請案,就差這臨門一腳。
台灣首見10兆級 霖園集團奪冠
CRIF中華徵信所最新統計台灣300大集團的各項財務數據,以資產總額來看,300大集團在2019年成長6.29%,再度創下115兆3,682億元的歷史新高,由金融集團所主控繼續占有七席,其他三家集團分為潤泰集團、鴻海科技集團及台塑集團。其中,TOP 10大集團由霖園集團蟬聯榜首,單一集團合併資產總額突破10兆元大關,以10兆1,329億元再度寫下台灣集團史新高;富邦集團則連續兩年資產成長率達10%以上,亦以9兆9,369億元的歷史新高緊追在後。CRIF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29日指出,這兩大集團之間的資產總額差距由2018年的2,645億元縮小至今僅約1,960億元。CRIF中華徵信所團隊指出,台灣企業十大集團自2016年起至2019年間,一直處於「集團獨大圈」的態勢,但預測2020年開始,十大集團排名可能出現「天搖地動」的兩個變化,一是富邦金控若成功併購日盛金控,富邦集團合併資產總額可望超越霖園的連續霸主地位;二是台塑集團因油價下跌營運表現不佳,四寶資產減損,有可能會被第一金超越,首度掉出十大集團名單。劉任分析,富邦集團為綜合性集團,集團旗下事業體除了富邦金控,版圖涵蓋廈門銀行(今年第二季資產總額新台幣1.15兆元,已在大陸A股上市)、電信事業(台灣大哥大)、有線電視(凱擘有線電視)、建設(富邦建設)等事業體,若公開收購成功日盛金控,資產總額將再加上3,500億元,不排除小幅超越霖園集團的資產總額;但單純就金控的總資產統計,富邦金控和國泰金控的差距仍有1.25兆元左右,富邦金仍難撼動國泰金控在金控業的龍頭地位。此外,第一金控集團2019年資產總額達3兆2,139億元,與台塑集團只有1,747億元的差距,過去三年第一金資產成長率分別為3.63%、11.42%、9.23%,遠高於台塑集團。劉任指出,截至2020年第三季,第一金控的資產成長率較2019年成長6.13%,資產總額已經高達3兆4,032億元,且第一金控集團旗下的第一商業銀行甫被金管會指定為台灣第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因此進前十大集團的機率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