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數縮短
」 陳時中 新冠肺炎 縮短 疫情 指揮中心注意!大直橋下中秋烤肉只開放2天 時間看這裡
中秋節即將來臨,台北市除了4處河濱公園平日就開放野炊烤肉外,在中秋連續假期前一天下午起,也開放大直橋下空間讓民眾烤肉,不過有議員質疑,今年中秋節無連假,開放天數縮短為2天,影響民眾彈性,要求維持開放5天。水利處回應,因應「淨零碳排自治條例」,考量烤肉不僅增加碳排,也增加垃圾引發民怨,因此仍維持開放2天。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林亮君指出,今年中秋節並無連假,若按照規定,比起以往連續開放5天,今年大直橋下的烤肉空間僅開放2天,建議為方便民眾安排中秋烤肉、野炊行程,同時避免開放時間過短導致場地擁擠,建議水利處今年將9月14日(周六)視為連假首日,於13日(周五)下午5時起,提前開放「大直橋下指定區」供民眾使用。不過水利處表示,因台北市已訂定「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考量烤肉不僅將增加排碳量,且往年河濱烤肉留下垃圾量衍生許多民怨,所以今年市府核定仍維持往例,除平時開放的4處場地外,中秋節前一日下午5時增加開放大佳河濱大直橋下區域。水利處說,目前河濱公園內開放烤肉、野炊的場地,有大佳、華中、道南、成美右等4處河濱指定區域,民眾若有烤肉需求可至平時開放的4處場地使用。至於大直橋下區域的開放時間,仍維持中秋連續假期前1日下午5時至連假結束日晚上12時止,今年開放時間為9月16日(周一)下午5時至9月17日(周二)。水利處呼籲民眾,只能在河濱的指定區域和時段烤肉,屆時會派員加強巡邏,若發現民眾在未開放的地點和時間烤肉、野炊,巡查人員會先勸導驅離,未依勸導停止違規行為者,會依「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按違規次數及情節,每次開罰1200元至6000元。
新冠輕症自主管理時間擬縮短為5天 疾管署:已有共識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4年,國內3月20日起,推動輕症免隔離,可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陰,或是滿10天為止。為回歸正常生活,近期疾管署召開專家會議,有共識將自主健康管理天數縮短至5天,目前正與各部會進行溝通,待確定配套措施後,就會正式公布。根據疾管署現行規定,輕症個案不必強制隔離,採取0+n自主健康管理,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非必要外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1天)後,可戴口罩安心外出,並配合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陰性,或發病採檢陽性滿10天;若具重症風險因子,則應盡速就醫,以利即時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一旦出現肺炎或其他併發症而住院、死亡者,醫事人員才須通報。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昨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新冠雖然是輕症,但得到了還是有影響,需要自主健康管理,民眾還是要請病假。如果是2條線,現在的規定是自主健康管理10天,或自主健康管理至轉陰為止,最近會縮短為5天。李秉穎說,與病毒共存,一定是要朝向放寬的作法,專家之所以同意減至5天,是為了避免干擾到民眾的生活。由於新冠肺炎的重症、死亡比例仍高於流感,現階段還無法完全解除自主健康管理,才會將天數訂在5天。對此,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透露,不論是新冠肺炎從5類變成4類、從強制隔離變成沒有強制等,都希望疫情到某個程度以後,能讓大家回歸正常生活。專家會議確實在討論將輕症個案的自主健康管理天數從10天改為5天,目前有一定共識,不過還要再和其他部會討論,現在已在溝通,確定後就正式公布。
70歲婦女不抽菸卻罹肺腺癌! 這微創手術減緩癌惡化
70歲蘇女士不菸不酒,但因有肺癌家族史,為自己安排了健康檢查,發現雙側肺部有陰影,經醫師診斷為肺結節。進一步採達文西雙側肺分葉切除手術,手術結果發現一側為良性結節,一側為第一期肺腺癌,術後5日出院,恢復良好,後續只需定期追蹤即可。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達文西機械手臂精準切除病灶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吳星賢醫師表示,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等到有症狀出現,通常已是晚期。吳星賢醫師以達文西機械手臂,透過3D高清視野和放大功能與優越的操控性,以及細微侵入性、手術創傷更小,讓手術能精準切除病灶,避免周邊組織的損傷,減少出血和感染,患者術後疼痛較輕,縮短康復時間,減低住院天數。17項達文西微創手術費用補助 好處一次看今年3月健保署通過肺葉切除、肺節切除等17項達文西微創手術費用補助。加上其他的健保補助政策,病人約僅需負擔達文西相關醫材費用,減輕了1/3的醫療費用負擔。吳星賢醫師表示,在肺葉切除上,根據國外的文獻統計,達文西微創手術確實可以帶給病人術後較好的修復感,包含疼痛感降低、住院天數縮短與併發症風險降低等。胸悶或胸痛都是症狀 咳嗽超過兩週快就醫吳星賢醫師提醒,早期肺腺癌,常被形容為「靜悄悄」的癌症,多數肺腺癌患者,本身無抽菸習慣,且症狀與大部分肺疾病相似,而常被忽略。主要臨床症狀為胸悶或胸痛,頻繁出現呼吸不順或氣喘;若慢性咳嗽超過兩週還未痊癒,且沒有感冒、發燒現象,則應立即安排就醫檢查。此外,預防肺癌可善用國健署免費補助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補助對象包含具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的民眾,符合資格者可每2年接受一次免費補助。LDCT比X光檢查更準確地偵測肺癌,且輻射很低,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建議不論有無符合補助資格,都可以定期安排檢查,照護自我的健康。
婦人不抽菸卻罹肺腺癌 達文西手術遏止癌惡化
癌症已盤據台灣死因第一名許久,每年約奪走5萬多人的性命,其中約有1萬名患者死於肺癌。不過隨著醫療技術和防治措施的提升,能協助早期發現與治療的成效。70歲蘇女士不菸不酒,但因有肺癌家族史,為自己安排了健康檢查,發現雙側肺部有陰影,經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吳星賢醫師診斷為肺結節,建議進一步手術治療。採達文西雙側肺分葉切除手術,手術結果發現一側為良性結節,一側為第一期肺腺癌,蘇女士術後5日出院,恢復良好,後續只需定期追蹤即可。吳星賢醫師表示,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等到有症狀出現,通常已是晚期,蘇女士很幸運能在更壞的狀況前及時發現。吳星賢醫師以達文西機械手臂,透過3D高清視野和放大功能與優越的操控性,以及細微侵入性、手術創傷更小,讓手術能精準切除病灶,避免周邊組織的損傷,減少出血和感染,患者術後疼痛較輕,縮短康復時間,減低住院天數,幫助蘇女士更快回歸正常生活。今年3月健保署通過肺葉切除、肺節切除…等17項達文西微創手術費用補助。加上其他的健保補助政策,病人約僅需負擔達文西相關醫材費用,減輕了1/3的醫療費用負擔。吳星賢醫師表示,在肺葉切除上,根據國外的文獻統計,達文西微創手術確實可以帶給病人術後較好的修復感,包含疼痛感降低、住院天數縮短與併發症風險降低等。蘇女士術後住院5天即出院,也覺得疼痛感很低,精神體力都恢復良好,對於治療過程相當滿意。吳星賢醫師提醒,早期肺腺癌,常被形容為「靜悄悄」的癌症,多數肺腺癌患者,本身無抽菸習慣,且症狀與大部分肺疾病相似,而常被忽略。主要臨床症狀為胸悶或胸痛,頻繁出現呼吸不順或氣喘。若慢性咳嗽超過兩週還未痊癒,且沒有感冒、發燒現象,則應立即安排就醫檢查。預防肺癌可善用國健署免費補助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補助對象包含具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的民眾,符合資格者可每2年接受一次免費補助。LDCT比X光檢查更準確地偵測肺癌,且輻射很低,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建議不論有無符合補助資格,都可以定期安排檢查,照護自我的健康。
肺癌晚期還可活多久? 醫揭「1關鍵」延長生命機會大增
孫太太在50歲的時候被診斷出肺癌第四期,當時右側肺部表面廣泛性的佈滿了肺腫瘤,若以早期傳統治療方針,在無法開刀只使用化療的情況下,病況大約只能維持六個月的穩定期,且通常病人無法順利活超過一年;即使有了標靶藥物,平均也只能穩定控制一年左右,之後仍無可避免會出現抗藥性,所幸,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目前已有越來越多肺癌標靶藥物及治療方法,肺癌晚期不再等於末期。肺癌晚期可開刀 微創手術加速復原新竹臺大分院胸腔外科陳沛興醫師說明,癌症越晚期,腫瘤相對大、周邊組織受損更嚴重,需手術切除的部分也越多,即使切除了原發部位的腫瘤,也容易復發,對病人身體負擔相當大。在手術技術的進步下,肺癌手術大多可用微創胸腔鏡手術完成,傷口疼痛減少、恢復加速、住院天數縮短,因此開胸手術已漸漸被胸腔鏡手術取代。除了直接切除,也可利用冷凍治療來破壞腫瘤,對周邊正常組織的傷害較小,可成為腫瘤切除手術或是麻醉風險高的肺癌病人替代選擇。標靶藥物治療 穩定控制病況陳沛興醫師說明,案例孫太太當時就診時,發現可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進行治療,並且在服用三個月後發現大部分的腫瘤幾乎消失,只剩下一小塊區域仍有腫瘤存在,服用六個月後,腫瘤大小與分佈範圍縮小到可以開刀,且對身體負擔較小的程度,因此為其安排手術。於開刀後,孫太太持續服用第二代標靶藥物近四年,病況控制穩定。直至四年後,孫太太的肺部腫瘤又出現新的進展,經切片發現腫瘤突變為T790M,立即將標靶藥物由二代改為三代繼續服用,於後續的追蹤檢查中發現,原本惡化的區域又再度地獲得控制,且標靶藥物的副作用相較化療來的低,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年有餘。依病人狀況 個別制定治療計畫陳沛興醫師強調,若為較晚期的肺癌,應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治療計畫,以延長壽命且兼顧生活品質為目標,晚期肺癌手術最重要的概念是先求不傷身,再求效果,治療的方向更著重於控制肺癌,並與之共存,盡可能的切除腫瘤,但不造成身體過大的副作用,用控制的概念取代治癒,讓風險與治療效果達到平衡。
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短…改為「5+n天」 11月14日起實施
由於疫情逐漸趨緩,相關防疫措施也逐步鬆綁,指揮中心專家小組2日開會討論,一致同意確診者隔離天數可以從7天縮短為5天,新制將於11月14日起實施。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24日宣布,11月7日起將放寬確診者的隔離措施,隔離滿7天後,快篩陰性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7+7」的後7天若陰性就可以解除,同住接觸者過去依照打滿3劑與否採「0+7」或「3+4」居家隔離,也會從11/7起改為「0+7自主防疫」,以最後接觸日為第0天,隔日為自主防疫第一天。(圖/指揮中心提供)至於大家相當關心的確診者隔離天數是否縮短,指揮中心專家會議2日上午開會討論,專家一致共識確診者隔離天數可從7天縮短至5天,但是要搭配快篩作為配套,快篩陰性才可提前解除隔離,自11月14日起開始實施,比同住接觸者新制晚一周的時間。(圖/指揮中心提供)
確診數與上周相比減幅達10.8%!莊人祥鬆口:擬縮短隔離天數至5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天新增3萬1500例本土新冠肺炎個案、47例境外移入、以及76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確診病例數較昨天減少986例,減少約3%,和上周日同期相比則減少3822例,減幅達10.8%。考量疫情已經降溫,本周將開專家會議,針對確診者隔離天數從目前的7天縮短為5天。今天確診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606例、台北市1437例、台中市1313例、高雄市1218例、桃園市964例、台南市944例。疫情持續降溫,但死亡數卻高居不下,今天仍新增76人死亡,對此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死亡是落後指標,目前的數字是反應之前的疫情高峰。以BA.5這波疫情來看,他指出,8月15日以後死亡數開始降低,目前致死率約為萬分之10,但8月15日以前則達是萬分之19。目前死亡高峰已經開始下降。由於疫情已經開始趨緩,因此本周將再度召開專家會議,針對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短進行討論,莊人祥透露,這周一定會開會,方向為7天縮短至5天,至於實施日期?他表示,尚待決定,專家只是針對政策作出建議。至於是否為了選舉是否能以特殊情況方式短暫外出,以及能否鬆綁口罩禁令?他表示有待配套,尚無法討論。另外,昨天6個月到4歲幼兒疫苗接種部分,共有2880人次接種莫德納、輝瑞疫苗,共1176人次接種第一劑、第二劑有1704人次,目前該人口第一劑疫苗接種涵蓋率有43.3%,第二劑為15.9%。至於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接種部分共2萬6700人次,昨天總共接種3萬6010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一劑為93.9%、第二劑88.3% 第一次追加劑為73.9%,第二次追加劑為15.4%。65歲以上接種率42%。
暑期開跑!首日出國湧6千人潮 旅行業喊話:入境上限再放寬
莘莘學子們最期待的暑假到來,隨著各國逐漸放寬防疫措施,台灣入境檢疫天數也縮短成「3+4」,民眾出國自助旅行意願大幅提升。據桃機出入境統計顯示,7月1日放暑假的第一天,出境人數飆到6395人,比入境5077人,增加了約1千多人,更是以往檢疫天數「7+7」人數的3倍。統計數據顯示,檢疫天數縮短「3+4」前兩天,6月13日出境人數1916人、6月14日出境人數2789人;直到6月15日放寬檢疫天數首日,出境人數飆升至4064人,較以往檢疫天數「7+7」,人數幾乎翻倍成長。7月1日暑假第一天,出境人數已增長至6395人,比入境5077人還多。暑期旅遊潮、檢疫政策鬆綁,各航空公司預期客運需求大增,開始實施增班計畫,華航第三季客運航班將再增4成,每週提供超過150班的客運來回航班,自7月起每天飛航台北松山往返東京羽田航線1班、韓國首爾8月起也增為每日1班。長榮航空自7月起,北美航線將由現行每週17班增飛至每週28班;東南亞航線部分,胡志明市、河內、馬尼拉將增為每天1班,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雅加達、金邊均有增班的規劃,並恢復台北-宿霧每週3班的飛航服務。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檢疫天數縮短為「3+4」後,的確會增加旅客出遊意願,不過實施每周入境2.5萬人的總量管制根本不夠用。黃正聰分析,疫情前平均一天約有7到8萬人出入境,現在入境限額每天剩下3571人供不應求,他也喊話,先放寬2.5萬人上限,下一步則是再鬆綁「3+4」規定。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指出,檢疫天數縮短,又碰上暑假期間,不少人都想出國觀光,只要隔離3天,隔離的金錢成本降低,出國旅行意願自然會提高。李奇嶽也呼籲政府,早日放寬2.5萬入境限制,人數計算也應該排除國人。
憂8月底確診數狂飆8.3倍 南韓再延長染疫隔離7天措施4週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穩定,世界各國紛紛放寬防疫措施,常被台灣專家拿來比較的南韓,近期也因為疫情降溫,政府上月就預計要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不過今(17日)公布,在政府與專家討論過後,決定將確診強制隔離7天規定再維持4週,因為根據預估,如果現在縮短隔離天數,8月底病例數可能暴增到現在的8.3倍。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上月20日就預告,將會評估4週後的疫情趨勢,調整確診個案隔離措施,不過17日南韓國務院總理韓惪洙宣布,政府決定將確診隔離天數維持7天措施延長4週,今後每4週會和專家開一次會,評估疫情後調整相關措施。韓惪洙補充說明,由於專家表示,目前南韓的醫療系統承受能力等部分指標已經達到標準,不過死亡病例數並未顯著降低,擔憂如果此時放寬隔離措施,疫情恐怕會提前反彈,損失規模甚至因此增加。事實上,南韓疾病管理廳5月20日就因為擔心新種病毒變異株出現,延長4週確診隔離7天措施,而根據該廳預估,如果現在解除隔離7天規定,8月底確診病例將會較現在的狀況暴增8.3倍;若將隔離天數縮短為3至5天,8月底確診數也會較現在高,因此為避免新變種病毒出現,以及下半年疫苗接種計畫,認定應維持穩定做法。
陳時中暫不考慮0+7 李秉穎卻認為「邊境鬆綁」可以討論
各國疫情趨緩逐漸解封,亞洲鄰國也開始開放入境不需要隔離,而台灣是否也能盡快入境不需要隔離,對此ACIP召集人李秉穎也回應相關問題,並表示回台灣的隔離幾天是可以討論的。周玉蔻專訪李秉穎醫師,討論旅客回台是否要繼續堅持隔離7+7。(圖/翻攝自《新聞放鞭炮》YT)主持人周玉蔻今(9)日在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訪問李秉穎醫師,提到她的友人從杜拜、法國、義大利到新加坡再回到台灣,也沒有確診但回來就要被隔離7+7,認為這樣會降低民眾出國的想法,加上各國逐步解封,有些國家甚至入境不需要隔離了,但台灣卻依舊只開放商務客,且入境還要隔離都讓民眾大嘆不便。而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也表示,會朝向檢疫隔離天數縮短,從商務優先進行,但不會是0+7,因此受到外界質疑,境外確診數已經低於本土確診數的情況下,國外回台卻還要嚴格執行的邊境防疫標準,是否不合時宜。而李秉穎認為,若台灣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險性大於出國時,不一定要到台灣疫情完全穩定下來,其實就可以考慮解除邊境嚴格管制。而他也認為如今不太用怕病毒變異株,因為除非完全斷絕航空運輸,不然變異病毒還是會進來,因此他也認為邊境管制可以逐步放鬆,並按照國際趨勢來做改變。
李秉穎預警「醫療崩潰居隔可延長」 陳時中:沒有防疫措施零風險
今(12日)新增65385例本土確診個案,顯示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不過指揮中心正逐步放寬防疫措施,引起專家擔憂依此確診數上升趨勢,到疫情高峰時醫院恐怕不堪負荷;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在民進黨中常會就指出,如果醫療量能不堪過載,到時可以將居隔政策3+4再進行修正,或許應考慮回到「10+7」。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根據疫情規劃一步步做好,他也稱「任何措施都有潛在風險」,居隔可以維持14天,但如此一來對社會經濟影響太大。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昨(11日)受邀到民進黨中常會就「新冠病毒防疫」進行專案報告;會中他指出,此波疫情高峰預估會在5月下旬到6月初,目前高峰還未到,如果到時單日確診人數太多,導致醫療量能不堪負荷,必須考慮是否重新縮緊防疫政策,譬如目前的居隔天數縮短為「3+4」,或許需回到「10+7」。李秉穎指出,如果6月疫情高峰單日確診人數過高,導致醫療量能重擔需考慮重新緊縮防疫政策。(示意圖/報系資料照)事後他於臉書發文補充說明,他認為如果疫情太過嚴峻,「可以考慮加嚴防疫規定」,例如改回10+7,但不一定是10+7,也可以是5+7或7+7,或是改變其他規定;他強調他的說法是為防止醫療量能崩盤,也不一定要改變居隔規定,「而現在醫療並沒有崩盤」。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防疫記者會時回應指出,會根據疫情規模一步步的做好防疫,目前的防疫工作主要朝減少人工化、增加資訊化方向進行,防疫效率也會比較好,對醫療量能的控制也會比較有幫助。針對居隔天數部分,陳時中強調,任何措施都有潛在風險,指示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居隔天數可以維持14天,但對社會影響很大,或是像上海封城,對社會影響更大,這都是互相比較風險大小和利弊得失的結果。
明起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短 陳時中曝最新政策「輕症自己照顧自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46,5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6,377例本土個案及159例境外移入(5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本土病例持續創新高,指揮中心先前取消實聯制,明(8日)起電子圍籬也退場,此外解隔離條件再放寬。解隔條件再放寬。(圖/指揮中心提供)居家照護,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7天,無需採檢直接隔離,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醫院、加強版集檢所、加強版防疫旅館,輕症確診隔離條件,無症狀或症狀緩解,且2次快篩陰性,或距發病/採檢達5天一次快篩陰性、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7天,無須採檢直接解隔,符合以上任一條件,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中重症住院患者,解隔改1次PCR,症狀緩解且追蹤1次(原為2次且須滿10天)PCR陰性或Ct值≥30,可轉出隔離/專責病房。返回職場工作應變建議方案。(圖/指揮中心提供)此外,指揮中心也公布,返回職場工作應變建議方案。明(8日)0時起,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密切接觸同事不匡列居隔,各機關、機構及事業單位出現確診個案時,應依其「持續營運計畫」採取「自主應變措施」。指揮官陳時中再三呼籲,請領相關證明等之後情況較緩解再請領,急診室是給需要急診的人用的;他也提及,未來政策不是降低確診數,而是減輕照顧量能,「可能自己照顧自己,輕症的這也是,整體力量放在中重症上面,我們才能夠把疫情控制的更好。」
家長染疫托嬰中心拒收自主防疫小孩 羅一鈞緩頰:嬰兒重症風險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26日推動「3+4」隔離新制,接觸者的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3天,解隔後須自主防疫4天,自主防疫期間快篩陰性可出門,但禁止內用、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與不特定對象接觸等。有家長染疫後,嬰兒被匡列隔離,但托嬰中心拒收自主防疫的小孩。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是因嬰兒染疫重症風險高,加上沒合適的快篩工具,才會要求隔離滿7天。羅一鈞表示,托嬰中心對於隔離的要求比較嚴格,主要有2個考量,1是因為托嬰中心以嬰兒為主,染疫重症風險較高,必須採取嚴格措施。另外,羅一鈞表示,2歲以下的小朋友沒有合適的快篩,執行時也不容易確保準確性,因此一般來說還是以PCR採檢較為合適,滿7天後就符合條件,可以送回托嬰中心。
「快篩陽=確診」將退場? 陳時中:會以居家隔離、檢疫者優先
本土疫情持續攀升,尤其以雙北個案數最多,各界不斷呼籲放寬「快篩陽性視為確診」,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透露,將以居家隔離和居家檢疫者優先,昨天再鬆口「預計這兩天就會公布」。另對電子圍籬退場等防疫事項,陳也說明天將召集各地方衛生局討論,提出想法和各縣市討論,如無其他爭議就會定案。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昨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隨著確診人數上升,快篩陽性人數只會越來越多,他追問何時開放全民適用「快篩陽性視為確診」,陳時中表示,當疫情達到高峰,對於確診者的人身自由限制就會降到最低,診斷方式就可以連帶放鬆,各國最後都會以快篩取代PCR。陳表示,疫情預計在5月底會達到高峰,可能是在5月20日之後,可望放寬相關限制。民進黨立委賴惠員則指,居家隔離人數大增,但居隔天數縮短,啟動電子圍籬可能已將近3天,加上手機定位異常不時引發民怨,也耗費大量警政、民政、衛政人力,詢問陳時中「電子圍籬」是否還有存在必要?陳坦言「有考慮退場」。陳時中指出,今年4月以來疫情突然擴大,很多情況都有急遽變化,針對電子圍籬退場等防疫事項,預計周五下午召集各地方衛生局討論。中央準備將快篩陽性視為確診,甚至取消電子圍籬,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再向中央喊話,盡速核定新北市居隔轉型計畫。他指出,新北居隔轉型是7天自我居隔,非緊急不得外出,不設電子圍籬,其中電子圍籬取消是居隔轉型關鍵,居隔對象是同住親友,職場、校園接觸者則自主應變,以保全後端公衛體系醫療量能。侯友宜說,新北居隔轉型是從被動管理轉為主動自我居隔,面對疫情,每個人都要扛起自我居隔責任,並謝謝中央聽到地方聲音,希望中央趕快實施。他強調,新北市在浪頭上,面臨的問題其他縣市未來也會看到,才會呼籲中央盡快做居隔轉型,各縣市有些狀況不一樣,新北市該先走就要讓新北先行。
防疫技窮1/雙北示警居隔轉型 陳時中孤行「累」三軍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連續數日突破萬例,現在就連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長蘇貞昌相繼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巡視,還是無法解決縣市各自為政的防疫亂象,身扛第一線防疫重責的行政人員苦不堪言。地方政府人士透露,雙北首長早已示警疫情「大海嘯」即將來襲,隔離政策必須轉型,然而指揮官陳時中臨陣卻猶豫不決,直到蘇揆拍板為其定調,居家隔離「3+4」新制才被趕鴨子上架。一名地方政府人士指出,中央拍板「3+4」居隔新制前,曾於4月23日找雙北市等縣市首長開會,呈報各自地方狀況與因應方案,雙北市當時強烈示警地方確診數大增的趨勢,而且未來各縣市恐怕都會遇到相同難題,因此迫切需要中央調整居隔者的管理政策。該人士強調,「後面的海嘯才要來,現在只是開始而已」,雙北首長皆提醒中央,若不趕快調整策略,第一線公衛人力都會垮掉。據了解,陳時中與雙北首長的討論會議上,台北市府提出「以篩代隔」政策,新北市府則是提出「7天快篩+自主健康管理」方案,雙北政策方向雷同,然而當天陳時中卻議而不決。4月24日,蘇貞昌就逕自宣布「3+4」隔離新制,也沒採納任何地方意見,「顯然就是院長講了,方向就決定了」。「阿中部長現在的狀況就是得失心太重,還是幻想去年『清零』的榮光!」一名中央層級的防疫人員解釋,就算雙北市府強烈示警要改變防疫策略,陳時中仍遲遲不願推進、變通防疫策略,固守嚴格控管原則,最後只好由院長魄力拍板。地方縣市長對於中央居家隔離措施分歧,逼得行政院長蘇貞昌迅速拍板「3+4」居家隔離新制,讓防疫鬆綁跨出一大步。(圖/焦正德攝)隨著每日確診數快速增加,從每天數千例到現在每天上萬例確診者,第一線防疫人員快扛不住了。立委蔡壁如指出,很多醫護人員反應,民眾快篩陽性後,往往就直接到醫院要求做PCR篩檢,一日確診者1萬5千人,代表的是至少約10萬民眾往醫院報到,而全國醫療院所一日PCR量能約20萬人次,已經瀕臨緊繃。她也指出,兒童染疫是這波疫情的重點之一,有台大小兒科醫師向她陳情,指出現在小孩有一點小感冒,父母就往急診室擠,一般病房、加護病房等處都快滿了,民眾恐慌導致醫護人員比去年還要忙。此外,民眾恐慌心態也衍生出龐大代價與亂象,行政、防疫人員壓力指數爆表,不少民眾的「居隔單」竟是解隔後才收到,有民眾甚至是鄰近深夜才接到政府關懷電話。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很早就擔憂會有此狀況,為保衛醫療量能,率先提出「居隔轉型試辦草案」,居隔者7日內以居家辦公為主,雖然可以出門,但24小時內快篩必須是陰性,不搭大眾運輸、與他人共餐等,讓民眾維持正常生活,降低恐慌,就是為「將被動管理轉為自我居隔,保全公衛醫療量能」。國內疫情延燒,為避免醫療量能垮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改變策略,改定快篩陽性,才可採檢PCR檢測。(圖/黃威彬攝)一名新北市政府人員指出,侯友宜長期密切關注國際疫情發展,看到鄰近國家防疫政策逐漸朝向「與病毒共存」,市長預判國內政策勢必會調整,例如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再者,國門總有一天要開放,不可能一直嚴格管控,這也會讓國內病毒傳染風險增加。他指出,Omicron傳播速度非常快,市府很早就在沙盤推演未來的防疫重點在哪裡,透過鄰近國家經驗,市長指示一定要確保「醫療量能」,減少、降低中重症患者死亡率,這才是決戰重點。新北市府4月26日送出試辦草案至中央審核後,遲至今日仍沒有下文。「居隔轉型如果不做,率先被壓垮的就是醫療量能!」該人士也說,目前新北市草案還被中央擱置,但中央早在去年底就啟動「醫護專案」,讓醫護人員以密集快篩取代隔離,儘速回到工作崗位,該專案採「報備制」,而新北市的草案則是延續中央政策方針,只是將對象擴大,藉此釋放大部分的防疫人力回到照顧中重症確診者,中央應儘速整戰略,才能因應下一波大海嘯。
蘇貞昌拍板居家隔離天數縮短「3+4」 居隔3天「4天快篩陰可出門」
隨著本土疫情狂燒,居隔人數爆增,縮短居隔天數呼聲浮出現。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4日)召開防疫會議,決定縮短居家隔離時間為「3+4」,居家隔離3天,接著4天快篩陰性可出門。不過4天期間居隔者出門必須全程戴口罩,並且不可在餐廳內用,或是參加任何大型活動。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稍早補充說明,表示鑒於迄今本土病例99.5%都是輕症、無症狀,為了維持全民正常生活,同時保留醫療資源給高風險族群、中重症患者,因此行政院長蘇貞昌原則上同意「3+4」新制,朝縮短隔離天數、縮小匡列範圍方向,但實際實施細節與配套措施,都還要和各縣市政府協調、配合,因此確切實施日期,要請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政府會商後確定。此外,新北市長侯友宜對此政策規畫回應,雖然行政院縮小匡列範圍,但最近卻診數爆增,需要匡列的案例數並不會因為匡列範圍縮減而減少,而「3+4」實際上只是減少居隔天數,相關的行政流程並沒有減少,依然需要耗費大量的公衛人員進行程序處理;因此他呼籲,應讓居隔轉型成「居家快篩+自主健康管理」,讓公衛人員能夠集中照顧確診病患,降低中重症發生。
疫情延燒「全台128所園校停課」…入境檢疫何時縮短為7天? 陳時中:將持續觀察
本土疫情再度升溫,多點爆發釀過去幾日確診個案破百,難以詳細計算傳播鏈。而國內自上個月(3月)7日實施將14天檢疫縮短為10天,指揮中心原訂觀察一個月後再縮短為7天;但隨著疫情再度爆發,指揮官陳時中7日表示,縮短檢疫日期將持續評估;此外,受到疫情影響,截至7日上午9時許為止,全台已有14縣市、128所園校採取全校或部分班級停課(含線上教學),各級學校當中,又以國小51校停課最多,大專校院36校居次。台灣多日來確診病例頻傳引得人心惶惶,總統蔡英文6日說明防疫策略指出,未來將持續以「減災」為目標,進行有效控管,而非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陳時中在出席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前受訪被問及目前減災相關規劃表示,台灣現在正走向減災時段,將在重症清零後,才會逐漸放寬相關的隔離措施。陳時中日前說道,最快將在一個月後把檢疫天數縮短至7天,而此前已自上個月7日開始將檢疫期縮短至10天,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但因國內疫情爆發,不少人質疑是否仍會照原定計畫縮短時程。對此,陳時中回應,「現在把國內相關檢疫措施做完善,和地方政府加強溝通,讓大家明白,現在指揮中心政策方向,這是我們重點,至於縮短到7天,暫時持續評估,沒有那麼快。」此外,他也指出,3/17才是首批檢疫滿10天的日期,因此要到4/17才算滿一個月。另外,隨著疫情延燒,各級學校也紛紛宣布停課或預防性停課,截至目前為止已有,新北市、台北市、台中市、桃園市、基隆市、彰化縣、高雄市、宜蘭縣、新竹市、新竹縣、台東縣、花蓮縣、屏東縣、台南市等14縣市已有共128所校園停課;停課學校數則為:幼兒園9所、國小51校、國中14校、高級中等學校18校、大專校院36校。
工作活動可免戴口罩 4月1日起防疫再鬆綁
口罩防疫規定要鬆綁了!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繼3月多項措施放寬後,疫情指揮中心昨預告下月起,將調整口罩規定,空曠無人場域、因活動或工作需求可不戴口罩,對於唱歌等特定情境,也會再評估。至於入境檢疫,在觀察1個月後,規畫將檢疫天數縮短至7天。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透露,未來考慮在特定區域不用戴口罩。昨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鬆口指出,口罩相關規定會維持到3月31日,即4月起可望進一步鬆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台灣可鬆綁口罩規範,但不能放得太鬆,在空曠無人的場所、KTV唱歌鬆綁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保持社交距離,尤其唱歌時脫口罩,必須至少間隔1.5公尺。不過,黃高彬也提醒,歐美國家受疫情衝擊,感染者比例較高,加上已有許多人完成疫苗接種,兩者合計的比例已近百分之百,台灣感染者比例只有百分之1,加上疫苗施打,大概只占人口半數,若要比照國外,戶外都不戴口罩,恐怕會有一半的人暴露在風險中,步上南韓病例數暴增的後塵。至於入境檢疫天數縮短,陳時中日前預告,對於重啟邊境的政策是採「753」漸進式開放,讓國人與病毒共存。縮短至10天檢疫後,估計能揪出99%的確診者,換言之有1%的病人抓不到,就算抓到Ct值也非常高,對社區影響低,若將來縮至7天,則有3.5%抓不到,開到5天則有約20%無法抓到。發言人莊人祥昨明確表示,接下來規畫縮短到7天,不會直接到縮短5天,需要一步一步來,但會再觀察1個月。黃高彬則表示,這段觀察期間,需瞭解確診者轉為陰性的時間點,若在1周內就轉陰,縮減至7天的作法就可接受,且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的檢測也需跟著調整。假如轉陰時間快,檢測次數就可減少,若不快,則需維持現行強度,即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進行2次快篩。另一方面,屬於中高風險的雙北、桃園、高雄,目前除例外情形都禁止探視,隨著疫情趨穩,羅一鈞昨透露,預計1、2周內再開放部分縣市,或這4縣市長照機構、醫院的探視。
入境檢疫天數縮短成7天 莊人祥透露關鍵時間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初起鬆綁入境檢疫天數至10天,外界高度關注接下來的鬆綁措施。發言人莊人祥今透露,接下來會規劃將檢疫天數縮短至7天,還需要觀察至少1個月才會做出決定。至於北北桃高長照機構、醫院的探視,指揮中心也規劃在1、2周內開放。針對入境檢疫天數,莊人祥3月11日曾表示,指揮中心每天都在討論,希望未來1個月可以越來越清楚。不過,台灣需要研判的指標包括目前在做的縮短檢疫天數到10天後,自主健康管理的快篩回報率,若民眾的自願性提高,對後續的開放邊境也會有幫助。另高齡者的疫苗接種情況、國外疫情都需納入考慮。今莊人祥進一步透露,目前檢疫天數是10天,還要觀察至少1個月,接下來規劃縮短到底7天,應該不會直接到縮短5天。若縮短到7天,和5天的差距蠻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目前雙北、桃園、高雄除例外情形都維持禁止探病外,其餘縣市都有條件開放,對於何時能鬆綁這4縣市的規定?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近日會討論,1、2周內開放部分縣市或4縣市的機構、醫院探病探視規定。
出國旅遊有望解禁?陳時中提居檢「753規劃」 最快1個月後鬆綁
國人距離出國旅遊又近了一步?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晚間出席台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晚宴時表示,預計再過一個多月就會將入境隔離天數縮短為7天,並透露國境解封的「7、5、3」漸進式鬆綁策略。陳時中晚間出席台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第16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晚宴致詞時表示,新冠疫情走到現在,國際旅遊非開不可,但中央對於重啟邊境的政策是採「泡泡先行」,以及「753」的漸進式開放,盼能一步一步讓國人與病毒共存。陳時中指出,指揮中心推估過,現行縮短至10天居家檢疫的模式,估計能揪出99%的確診者,換言之就是有1%的病人抓不到,就算抓到Ct值也都非常高,對社區影響很低;若將來開放到7天檢疫,則可能有3.5%的病例抓不到,開到5天則有約20%的病例無法抓到,台灣要面臨的挑戰就會開始。陳時中說,有旅行業者建議,開放觀光時應旅疫分離,把染疫的旅客徹底分開,但他認為現在要開始與病毒共存,實在很難做到一刀切,完全將旅客與疫情分開,因此如何把自主應變、自我管理做好相當重要,接下來還有許多工作要與旅宿業者們好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