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綠能
」玩團小子拚充電1/他開特斯拉上阿里山險「刁車」 驚覺台灣充電沙漠要綠洲
隨著馬路上電動車輛多起來,加油站龍頭台灣中油(1328)、高公局國道服務區及地方政府等,這一年多來開始搶建充電站,然而公標案「通殺」的得標業者並非知名科技大廠,而是一間成軍不到5年的「源點科技」(EVOASIS)。究竟這家新創公司有何能耐?41歲的創辦人陶百群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揭曉答案:「競爭對手都是百億、千億大集團,很多人不看好我們,不過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太陽能廠的經驗。」總部設在台南的源點科技,為擴充業務,農曆開春前將北部據點從市民大道搬到仁愛圓環,訪客一進新辦公室,就是EVOASIS充電站藍綠色系的主牆,牆上大螢幕播放公司影片,室內設計簡約,約20個座位,陶百群在新裝修的會議室告訴CTWANT記者,他跨入充電服務商前,在太陽能電廠練足10年功的歷程。台灣中油攜手源點科技,未來在加油站也能充電。(圖/報系資料照、焦正德攝)喜愛大自然總想往外跑的陶百群,讀的是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當完兵2年後,也就是2008年,前往冰島大學讀再生能源工程研究所。在冰島,他看到第一台特斯拉、BMW電動概念車等,因而提了個研究計畫,「我改裝一台傳統燃油車,把引擎全部掏空,從世界各地買來電池、電控系統,重新組起,再搭網站,開放讓大家免費租用,體驗電動車生活。」隔年,陶百群完成學業返台,「我想到電動車公司上班,但台灣幾乎沒有發展電動車,比較成熟的是太陽能製造業。」陶百群轉而到當時全球前十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昱晶(2018年已併入「聯合再生」)當業務,跑遍美洲、中東、韓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當時,台灣太陽能產業發展大好,成了出口大國,但國內建置遲遲未起步,直到2012年經濟部推「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獎勵社區設置屋頂型太陽光電系統,陶百群的故鄉台南也跟進,「我發現台灣太陽能的建置量很少,覺得應該要投入終端系統的發展。」2012年經濟部推「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讓陶百群看到機會,成立「陽光花園」。(圖/陽光花園提供)於是,陶百群離開太陽能板大廠,自籌一百萬,2013年在台南成立「陽光花園」,以屋頂型太陽能發電起家,之後才擴及各類型案場。「其實我做太陽能,從接到第一個案場開始就獲利。」他說,營收持續穩定成長,3、4年前就做到10幾億,「去年成立10周年,總計完成超過1,600個案場、總建置容量超過200MW。」在營收獲利穩定下,陽光花園迄今仍未IPO,一般投資人也就所知有限。成了太陽能系統業者後,陶百群仍不忘電動車。「2018年特斯拉終於引進,我就訂了一台Model S。」「跨年時我開上阿里山,以為電池夠回家,但上山吃了比較多的電,到山頂發現電池只剩150公里,回家需要180公里,當時特斯拉全台只有5個充電站,離我最近的1個在台中、1個在台南,而我在嘉義,就近找不到充電站,『非常沙漠』。」陽光花園的創業基礎、尋地經驗及穩定獲利,讓陶百群勇敢跨入充電樁領域。(圖/報系資料照)平時,陶百群到距離住家8分鐘車程的奇美博物館充電,以「遊牧民族」自居的他意識到,「充電站不足,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於是他開啟一趟考察之旅,觀察韓國、中國、美國、歐洲等充電樁營運商的運作模式。「我參考很多案例,包含硬、軟體各方面的商業模式。」已有太陽能電廠創業經驗的陶百群認為,「以我們的能力跟經驗,其實可以替電動車主打造更好的充電環境,因為我們有機電技術能力、建設能力、找場地能力。」於是,陶百群找到曾在Mercedes-Benz團隊做車廠軟體的好友沈俊祺,以及另一位南加大行銷所畢業,也是太陽能電廠同業「太平洋綠能」的董事長鄭旭捷,3人及其他親友一起出資三千萬,在2019年成立「源點科技」,英文名字為「EVOASIS」,意思是要在充電樁沙漠裡造綠洲,如今已成後來居上的業界黑馬。
馬斯克示警:2045年電力需求將暴增兩倍 「缺電恐阻礙AI發展」
特斯拉執行長、億萬富翁馬斯克近日頻繁表達了他對電力供應的擔憂,他預計,兩年內年將由缺矽變為缺電,而這可能阻礙AI的發展。馬斯克預測,2045年的電力需求將為目前的兩倍,而AI服務器耗能暴漲三倍之際,缺電可能將阻礙該行業的蓬勃發展。馬斯克上週二(25日)在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太平洋綠能(PG&E)舉行的會議上,對能源業高管表示,目前確實需要更快地確定供電項目的時間表,並具有高度的緊迫感。他補充道,「若電力需求穩定且沒有大變化,那麼項目可以推遲;若快速變化,導致電力需求不斷增加,就必須採取更多行動。」能源高管和顧問們也認為電力需求會增加,但並不像馬斯克預測的那麼誇張。PG&E預計未來20年電力需求將增長70%,該公司認為這將是前所未有的。與此同時,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預計,到2050年,美國的電力需求將翻倍。馬斯克還警告說,電力短缺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就像最近晶片短缺阻礙科技和汽車行業一樣。而這一次,缺電可能會阻礙AI的發展。他在先前的一次活動中曾說,「我的預測是,我們將從今天的矽極度短缺變成,兩年內的電力短缺。這大致就是事情的趨勢。」計算能力(算力)是AI世界發展的基礎,而算力的瓶頸歸根到底還是電力,隨著爭奪AI軍備競賽日趨白熱化,對電力的爭奪變得越來越重要。根據Digital Information World的最新報告,數據中心為訓練AI模型產生的耗能,將為常規雲端工作的三倍,預計到2030年,美國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長。
【綠能情報】傳產大廠捷流閥業力挺綠能政策 廠區全面建置太陽能板
亞洲蝶閥龍頭捷流閥業(以下簡稱捷流)為響應政府綠色能源政策,廠區全面鋪設太陽能板,包含屋頂和車棚光電裝置量約 494.01 kW。捷流董事長楊大中,同時為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諮詢委員,及新北市土城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以自身廠區作為響應,與太陽能廠商-太平洋綠能合作,透過專業輔導提供業主合法合規的規劃,使得工廠在建蔽率六成的限制之下,仍可有效提高廠區使用空間。而楊大中也呼籲相關產業業主一起加入綠能行列,因應低碳經濟轉型時代,透過太陽能建置,在轉型過程中達到更佳的效益。屋頂型太陽能板,能有效降溫 3-5 度。自去年(2020 年) 1 月上櫃的捷流閥業,一直以來在高性能閥門、蝶閥、球閥及控制閥都是業界領先角色,也遠銷美國、日本、歐洲、大洋洲等先進工業國家和地區,而包含台灣的許多大企業也是其合作夥伴,如台塑、遠東紡織、中油及中鋼等。而身為傳產大廠的捷流閥業在 CSR 上,也落實社會責任,包含身體力行支持綠色能源政策,因此與太平洋綠能合作,在土城及觀音廠區建置太陽能。捷流廠區建置太陽光電大約歷經三個月建置期,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邀請企業參與工業區綠能屋頂推廣系列活動,透過實際走訪工廠了解太陽能建置的規劃與實際情形。而太平洋綠能董事長鄭旭捷也親自分享相關經驗,在太平洋綠能的專業輔導下,建置過程完全符合法規要求,廠區空間合乎建蔽率六成的規範,且藉由特殊工法建置的光電車棚也能遮陽擋雨,有效增加廠區空間的活用性。綠能政策結合企業營運策略,使得工廠屋頂建置太陽能能夠降低室內溫度約 3-5 度,並且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這皆能使企業員工享有更舒適的工作場域,符合企業永續發展。對於廠區全面鋪設太陽能板,捷流閥業董事長楊大中表示:「響應政府綠色能源政策,我們也願意呈現給更多企業觀摩,邀請企業主們跟進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