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測
」 NASA 月球想轉行成為高薪工程師嗎? 全美高薪程式語言排名曝光「冠軍平均年薪560萬」
不管是基於何種原因,其實不少民眾多少都有想要學習程式語言的想法,而如果你的考量點除了「實用程度」外,還有包含「未來轉職機會」的話,那美國研究公司DevJobsScanner這份調查報告你一定得看看,他根據全美23萬個程式開發崗位進行分析與調查,列出了當中最具「錢力」的10種程式語言。根據DevJobsScanner發布的文章顯示,他們研究全球1000萬個與開發相關的崗位,當中有23萬個屬於程式開發相關,而當中又有8.6萬個崗位來自美國本土。而他們就是依據這些資料,列出了平均薪資最高前10名的程式語言崗位。(下列均是包含獎金的年薪,採美元作為計價單位)。10 - Java分析:Java職位大多要求非常高的經驗,尤其像是擅長Spring這樣的Java框架,這樣的人才在業界也是頂尖薪酬。平均薪資:約11.8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1.7萬美元9 - Python分析:Python是當今最受歡迎的語言之一。它是一種非類型的高級語言。它擁有從腳本編寫和工具開發到使用 Django框架編寫整個網絡應用程式的全套實用工具。它在資料科學中也被廣泛使用。Python開發者的平均薪資為每年12.5萬美元,某些職位的薪資甚至達到每年50萬美元。平均薪資:約12.5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2萬美元8 - Swift分析:Swift是蘋果開發的現代程式語言。它的用途相當多樣化,但最常見的就是開發iOS和MacOS的軟體。Swift 開發者的平均薪資為每年12.7萬美元。平均薪資:約12.7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2.5萬美元。7 - Go這套程式語言是2007年由Google團隊成員推出的。其最大特色就是簡單易用,能快速完成工作。Go受到C語言的強烈影響,但同時具有C語言不具備的增強功能。平均薪資:約13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2.8萬美元6 - RubyRuby主要用於網絡開發,多年來都十分受到歡迎,而且崗位薪資偏高。它還具有其他實用功能,像是從腳本編寫和原型設計到遊戲開發(使用 DragonRuby)。鑒於其多功能性,學習Ruby永遠不會是壞選擇,它也是一種高級語言,類似於 Python,可以快速開發應用程式。Ruby開發者的中位數薪資13.6萬美元,是超過平均薪資13.2萬美元。這表明市場對於中高級Ruby專業人員的需求是穩定的,同時也暗示擁有Ruby專業知識的求職者,通常會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薪資。平均薪資:13.2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3.6萬美元5 - ScalaScala是一種結合了物件導向和函數式設計的高級語言。它可以編譯成Java位元組碼,並在Java虛擬機器(JVM)上運行。它最初是為了解決Java的一些「缺陷」而設計的。在網路上有深度研究的社群,也有許多開源的資料提供學習與查詢。目前平均Scala開發者薪資為13.5萬美元,但某些職位的薪資高達每年約40萬美元。平均薪資:約13.5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3萬美元4 - C/C++C/C++ 以平均13.6萬美元的年薪位居第四名。在目前的科技領域中,C/C++的使用非常廣泛,C++可用於電視遊樂器遊戲、服務器、資料庫庫、太空探測器等多個領域。除此之外,C/C++在區塊鏈生態系統中也被廣泛使用,像是比特幣、Solidity智慧合約語言,都是採用C++編寫的。平均薪資:13.6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2.5萬美元3 - ABAPABAP(Advanced Busin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是 2023 年企業資源規劃(ERP)生態系統中,最被高度重視的語言之一。ABAP是由SAP創立的一種高級程式語言,主要是用於開發SAP平台上的程式。自1980年以來,它一直是SAP應用的支柱,允許對SAP應用進行自定義開發和修改。平均薪資:13.7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3.4萬美元2 - RustRust是排名第二高的程式語言,平均薪資約為15.6萬美元。Rust與C++相似,但擁有更先進的特性,這也使其成為開發高性能大型應用的選擇。Rust也會被用於web3/區塊鏈中使用,像是Solana的合約並非是使用Solidity開發的,而是用Rust製作的。Rust開發者的平均年薪為15.6萬美元,部分職位的年薪甚至達到50萬美元。平均薪資:約15.6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5萬美元1 - SoliditySolidity作為2023年「高薪語言」的榜首,其平均薪資為18.8萬美元,該程式語言為以太坊早期核心貢獻者所開發,是一種合約導向式語言,被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區塊鏈平台,現今大多數區塊鏈上運行的智慧合約,背後都是用Solidity開發。但由於擅長Solidity的工程師很少,這也讓該崗位的薪資不斷的飆升,平均薪資為每年 18.8萬美元,某些職位的薪資達到75萬美元。如果有意從事web3和區塊鏈相關領域的程式開發,Solidity的學習是絕對必要的。平均薪資:18.8萬美元中位數薪資:18萬美元
46億年歷史小行星「貝努」樣本降落猶他州 有助科學家解「地球起源」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太空探測器「冥王號」(OSIRIS-REx),歷經耗時7年、往返62億公里的旅程,已於24日釋放至今最大的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這個攜帶貝努(Bennuvu)岩石等物質的小行星樣本具46億年歷史,將有助於科學家研究地球起源以及解決對於早期太陽系的疑問。根據外媒報導,冥王號任務耗資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2億),自2016年發射後於2年後抵達小行星「貝努」,並於2020年10月成功在小行星表面採集樣本,其中含約250公克的岩石、塵土等物質,在完成任務後,於在2021年5月開始返航。經過長達2年多時間,冥王號回到地球軌道,並於2023年9月24日在地表上空約10萬公里處釋放樣本艙,樣本艙降落於猶他州西部沙漠美軍達格威試驗場(Dugway Proving Ground),由NASA美國空軍團隊收回。儘管250公克不多,但對於NASA團隊預計進行的試驗已相當足夠,詹森太空中心(JSC)科學家斯坦貝利(Eileen Stanbery)表示,「我們可以以非常高的倍率分析非常小的粒子,及如何將10微米大小的顆粒切成10幾片,並以奈米為刻度繪製圖像,所以250公克是很龐大的。」據報導,這不僅是NASA首次從小行星上採集樣本,更重要的是成功收回,初步檢查顯示樣本艙在降落過程中無受損。這個猶如輪胎大小的樣本艙以每秒12公里速度進入大氣層,多虧防護罩和降落傘,樣本艙得以減緩下降速度,成功降落。冥王號釋放樣本艙後,NASA將再次賦予它新任務,探索另一顆小行星99942號「死神星」,貝努樣本將於25日空運送往NASA位於德州的詹森太空中心進行後續分析。貝努是一顆「近地天體」,直徑約500公尺,外觀呈現陀螺狀,平均每6年行經地球附近一次。科學家判定貝努上的岩石成分約有46億年歷史,包括在太陽系中最古老的物質,還有更重要的是富含碳機物質及含水礦物質;而根據計算運行軌道的預測,貝努很可能在159年後,也就是2182年的9月24日時非常靠近地球,甚至與地球發生撞擊。因此科學家特別關注這顆小行星,藉由冥王號的近距離觀察與採樣,希望發掘更多資料來了解地球歷史,並研究未來避開撞擊的可能性。
外星人可能已收到人類訊息 科學家:要花27年回覆
不管是科幻電影還是小說,外星人都是大家喜愛的題材,而人類也想和外星生物做聯繫。近日有科學家說,外星人可能已經收到地球人的訊息,但他們要花27年才能回覆。而有些專家則認為,外星人不太可能偵測到訊息。據《每日星報》報導,根據美國加州大學科學家的計算,如果用太空探測器「先驅者10號」送訊號,若在1972年發射,要在2002年才能到達一顆名為白矮星的死星,距地球27光年。而據估計,如果要等到死星附近的任何外星生命回覆訊息,要等到至少2029年,費時27年。據了解,俄羅斯曾執行秘密不明飛行物計劃,跟外星人做聯系,他們在1977年發射訊號,並在2007年到達2顆遙遠的恆星。報導稱,在2030年以前,科學家不想收到任何外星人的答覆。沒有參與該研究的美國天文學家休斯頓(Macy Houston)說:如果要發送訊號,還要取決於諸多因素,如監測恆星的時間或頻率,和回傳訊號是否有被傳輸。加州大學天文學家馬戈特(Luc Margot)表示,人類微不足道且不頻繁的傳輸訊號,不太可能讓外星人偵測到人類,「地球的無線電傳輸量,只達到銀河系體積的百萬分之一。」此外,據《每日郵報》報導,一位律師希恩(Daniel Sheehan)曾參與美國前UFO項目,近日他說,有6名線人參與了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而參議院工作人員正在聯系他們;另位諾貝爾獎提名人科學家普托夫(Hal Puthoff),也曾在2008年到2012年間參與飛碟工作,他認為,「我們的具體任務,是收集從軍事人員和承包商那裡收集到的任何證據,以了解真實性。」
巨大小行星時速高達8.63萬公里 預計明日「掠過」地球
有消息指出,目前有一顆巨大小行星「2022 RM4」,目前正以時速5.2萬英里(約時速8.63萬公里)朝著地球迎面而來,預計11月1日就會掃過地球。雖然RM4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但仍有專家認為這顆小行星對地球有潛在的危機。根據《每日星報》報導指出,根據觀測,小行星2022 RM4的直徑約為330至740公尺長,目前正以時速8.63萬公里的速度朝著地球飛過來,預計會在11月1日飛過地球,屆時距離地球最短距離約為230萬公里,而月球距離地球38萬4472公里,因此2022 RM4要直接撞擊地球的機率,可以說是非常的低。雖說機率很低,但美國太空總署(NASA)仍將2022 RM4列為「具有潛在危險」,主因是2022 RM4繞行太陽的軌道比地球繞行的軌道還要大,未來還有可能會發生相遇,甚至是軌道交叉的事情,未來是否會發生碰撞事故仍不得而知。據了解,其實NASA也一直極力避免有小行星碰撞地球,並且提出「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計畫。NASA計畫是透過發射太空探測器來撞擊小行星,以碰撞的力道來改變小行星的軌道。目前NASA已於2021年11月24日發射了一組探測器,而探測器也在2022年9月26日成功撞擊實驗目標,NASA也在11日對外宣布,表示成功透過撞擊來改變了實驗目標行星的軌道。
搜奇/舉頭望明月和嫦娥當鄰居 人類可以移居到月球嗎?
大家從小就背誦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來自李白,當年客居他鄉的他看到月亮之後,突然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月亮好像都一直被許多文人作為情感的寄託。來到中秋佳節,親朋好友往往都會相聚一堂,吃著月餅交流一下近況,想想就是非常開心的情景,從古代開始,月亮一直都是美好的象徵。人類的科技,尤其是在航太方面,迅猛發展了起來,不過月球到底適不適合人類居住?說完了文學,來談些傳說和故事,像是嫦娥吃了後羿的仙丹奔向月亮,吳剛伐木和玉免在廣寒宮搗藥的故事,是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民間傳說,而用手指月亮,半夜會被割耳朵,狼人在月圓夜變身,則是沒有科學根據,用來嚇人的伎倆。自從上個世紀的中期開始,人類的科技,尤其是在航太方面,迅猛發展了起來。隨著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阿波羅8號首次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環繞月球航行,不過月球到底適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的科技,尤其是在航太方面,迅猛發展了起來,不過月球到底適不適合人類居住?月亮的正式名稱為「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環繞地球一圈需要27.3天,這也是「1個月」的由來,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1/4,質量大約是地球1/100,由於繞行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離地球有時遠時近,平均距離是38萬4399公里,最遠與最近差了4萬公里。月球坑可能有足夠舒適的溫度供人類居住。月球的組成物質和地殼下的「地幔」很接近,核心是固態鐵,最多的成份是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鐵和氧化鈣。月球表面沒有水,但最近的太空探測發現,月球的兩極有冰,由於沒有大氣包覆,月表大半溫度在零下100度,兩極更低到零下130度,而月球上會有「寧靜海」的名稱,原因是古人沒有望遠鏡,遠看月表顏色較深的地方就認為是海洋,其實是隕石撞擊後留下來的痕跡或是坑洞。月球坑可能有足夠舒適的溫度供人類居住。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資助並發表在《GeophysicalResearch Letter》上的研究顯示,這些坑洞保持著比月球表面其他地方更舒適的溫度,穩定的溫度約為華氏63度(攝氏17度),跟月球表面的溫度波動相比,那裡的溫度約在260華氏度(約127攝氏度/日間溫度)至零下280華氏度(約零下173攝氏度 / 晚間溫度)之間,研究指出,在地球上也有類似的熔岩管,研究人員利用月球表面熔岩坑的資訊推斷,熔岩管形成的洞穴很可能處於舒適的溫度,這使得這些坑洞有可能成為未來月球探索者的住所。依目前的科技和財力,人類已有能力移民月球居住,但沒有任何研究值得放人類上月球,用機器探測反而更有科學研究價值,也更方便。不過依目前的科技和財力,人類已有能力移民月球居住,但沒有任何研究值得放人類上月球,用機器探測反而更有科學研究價值,也更方便。
中國探測車加快行進腳步 月球背面「神祕小屋」真身曝光
早在2021年12月的時候,中國所發射的太空探測車「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祕小屋」,當時這起事件就引起不少網友的討論。而後來「玉兔二號」加快自己的速度,日前終於看到「神祕小屋」的真身,原來只是一顆體型比較方正、巨大的岩石,所以才有如此美麗的錯覺。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所發射的太空探測車「玉兔二號」,於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目前已經有工作3年之久,已經超過設計時推估的工作壽命11.6倍,是目前人類史上工作壽命最長的月球探測車。而在12月29日當天,玉兔二號在爬上一個陡坡後,竟然在前方80公尺的地方,發現神秘的「方形物體」,遠遠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形狀特異的屋子。雖然距離只有80公尺,但由於玉兔二號為了適應月球上「月夜無光照」與「極端低溫」等情形,是採取「月晝工作、月夜休眠」的工作模式。月球自轉1圈大約是地球上1個月的時間,其中被稱呼為月晝的日子大約是14天,而在這個時間中,玉兔二號才能憑藉著太陽能驅動自己進行工作,每個月晝期間的行駛距離僅有15至30公尺之間。當時推估,玉兔二號至少要到2月才能靠近這個「神祕小屋」,但近期北京航天城微信「我們的太空」就釋出了玉兔二號的最新動態,傳說中的「神祕小屋」並不是廣寒宮,而是一個體型方正的大型岩石,雖然在常理範圍內,但不免也讓人稍微感到失落。而隨著神祕小屋的照片曝光,也有不少網友認為這個石頭的模樣「十分有意思」,由於玉兔二號拍攝的角度與光線問題,讓這顆大型的石頭就看起來有點像是趴在地上的兔子,而前方散落的小石頭,看起來就有點想是放在地上的胡蘿蔔,這看起來十分的有趣。網友認為,這顆石頭看起來其實也像是個兔子趴在地上準備吃胡蘿蔔。(圖/翻攝自微博)
找到嫦娥的廣寒宮? 中國探測車在月球背面找到「神祕小屋」
雖然美國早在1972年就完成首次載人登月任務,但截至目前為止,對於月球的探索並未停止。而日前傳出,中國於2019年所發射的太空探測車「玉兔二號」,在月球的背面發現詭異的方形物體,遠遠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小屋。而不少網友看到這個消息後,腦洞大開的認為「該不會找到嫦娥的廣寒宮了吧?」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所發射的太空探測車「玉兔二號」,於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目前已經有工作2年10個月之久,已經超過設計時推估的工作壽命11.6倍,是目前人類史上工作壽命最長的月球探測車。而在10月29日當天,玉兔二號在爬上一個陡坡後,竟然在前方80公尺的地方,發現神秘的「方形物體」,遠遠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形狀特異的屋子。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的熱烈討論,甚至有人認為「是不是發現了嫦娥的廣寒宮」。但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在報告中表示「對這種形狀的一個可能解釋是,一塊被撞擊事件挖掘出來的巨石。我們的空間將該物體稱為“神秘小屋”,但這只是一個佔位符名稱,而不是準確的描述」。或許會有人認為「距離80公尺而已,走過去看清楚不就好了?」但實際上,玉兔二號為了適應月球上「月夜無光照」與「極端低溫」等情形,是採取「月晝工作、月夜休眠」的工作模式。月球自轉1圈大約是地球上1個月的時間,其中被稱呼為月晝的日子大約是14天,而在這個時間中,玉兔二號才能憑藉的太陽能驅動自己進行工作。而且,玉兔二號在每個月晝期間的行駛距離僅有15至30公尺之間,神祕小屋距離玉兔二號有80公尺之遠,推估至少最快也要3個月的時間,要到2022年2月才能一睹神秘小屋的真相。
舒心BAR/吳若權:克服拖延 活得更輕鬆
停止浪費生命,對付時間小偷!和自己的心念直球對決,拋開煩惱與憂慮。透過練習「正念冥想」,專注於呼吸、並開放覺知。給大腦一次重新翱翔的機會。管理時間,就是管理生命!你認為生命有多寶貴,時間就有多寶貴。有句古老的話:「時間,就是金錢!」但來到現代人生,時間已經遠比金錢更為珍貴。缺錢的時候,可以賺錢;沒時間的時候,還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像你延遲一分鐘才趕到高鐵月台,但列車已經開走。就算支付十倍價錢,也無法回到那班稱之為時間的列車上。《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表面上告訴你如何揮別情緒倦怠、克服心理拖延,做好「時間管理」,但這本書不只探討「時間管理」,有更多的篇章在講的是,靈性方面的課題。書中提到:為什麼工作堆積如山,總到死線前才熬夜趕工?其實問題不是時間不夠,而是因為你沒有消除「拖延不做」的壞念頭!人生最大的拖延,不只是工作的進度,或日常的計畫,而是耽誤對自我生命靈性價值的追求。善用正念 管理人生大部分的人,多數時候,都不會真正去關注當下。相反地,只是一直重複過去的錯誤,或不斷盼望未來,繼續做著白日夢、進行各種計畫,或是焦慮地等待事情發生。這種模式不斷重複,就無法覺察到習慣性拖延,對人生造成的影響。訓練自己時時刻刻意識到,你在逃避什麼、不經意地拖延哪些事,你就可辨別自己什麼時候、會拖延哪些該做的事。你必須清除腦中凌亂的思緒和擔憂,因為這些念頭,會讓你的大腦變得混亂。正念,就是指覺察自身當下的狀態。雖然正念源自於佛教,但目前已經成為西方一種主流的實踐方法。由於這種做法,對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它也受到廣泛研究,並已證明極具效果。每當展開新的一天或一項新工作,你可以先去了解,自己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根據這個目標,制定一套計畫與執行細節,讓自己知道,每一項任務都邁出一步,朝向目標前進。提防大腦 成為慣竊這個過程中,你還必須要提防幾個「時間的小偷」,他們可能會在你疏於防備時,偷走你的時間。例如,冗長的會議、無意識的滑手機、回覆電子郵件,都是很巨大的「時間小偷」,你必須很有警覺性地控制時間,像設定鬧鐘那樣限時截止,主動喊停!你一定要控制它,不是任由它來控制你。此外,還要留意你的大腦,它可以說是最強的時間小偷!大腦是一個很神奇的工具,可以用來創作交響樂、打造外太空探測器、開創振奮人心的新業務,也可以在手機上看好幾小時抖音,不但毫無生產力、更說不上有實際的娛樂效果,只是殺時間。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大腦專注於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務,而不是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跟人生目標無關的事物上,讓自己整天漫無目的、無意義地瞎忙呢?由於每個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當意志力耗盡之後,大腦就會想休息,到處遊蕩一下。所以,首要任務就是:先認知自己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困難、和最重要的任務上。例如,如果你的專注力,最巔峰的時段是在早上,你就可以把最困難的任務,安排在早上,把比較沒有難度的工作,留在下午。工作之餘,專注力變差的時候,瀏覽幾分鐘有趣的媒體內容、偶爾看一下搞笑影片,就變得無可厚非。重點是,你必須設定好,讓大腦休息的時間,一旦充電好,就可以重新回到你的目標上。要是你沒有定時休息,大腦就會決定自行放假。也就是說,當你真正需要用腦的時候,它就不會靈光了。我們一天就只有這麼多的腦力和注意力。因此一天中要有短暫的休息,晚上和周末則要抽出時間讓自己充電,好讓頭腦保持清醒!透過冥想 提升專注現代人之所以難以集中注意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不肯讓大腦適當運作,導致大腦累癱了。我們沒有專注於手頭上的單一工作,反而一心多用,還被信件、電視、科技產品等各種干擾包圍,這些東西爭奪著每個人內在的心智能量。因為填塞了太多外來的工作和資訊,大腦就像一隻被剪掉羽毛的鳥,無法順利飛行。因此,我們要學習停止一心多用,透過練習「正念冥想」專注於呼吸、以及「開放覺知」讓自己放鬆,以便於快速聚焦於單一工作,給大腦一次重新翱翔的機會。以上跟你分享的是,由商周出版《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我所為你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臉書留下意見, 和我分享:你是不是有勇氣與智慧,面對自己人生真正的追求,從此不再拖延怠惰呢?請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書封(圖/商周出版提供)《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自我激勵的喊話、過於深奧的理論,都不足以克服怠惰。本書提供一套系統性的方法,幫助讀者有步驟、有計畫地, 重新改變習慣,徹底根治拖延問題。———————————————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飛了52億公里!「隼鳥2號」探測器送來「龍宮」伴手禮 可望揭太陽系秘辛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5日表示,太空探測器「隼鳥2號」當天下午向地球釋放了裝有樣本的密封艙。歷時6年、飛行距離約52億公里的探測之旅進入最終階段。從小行星「龍宮」採集岩石樣本並帶回地球的「取樣返回」任務如果成功,將是繼第一代隼鳥之後的又一壯舉,通過分析也有可能進一步揭示太陽系的起源。共同社報導,JAXA稱,密封艙在距離地球約22萬公里高度分離後進入大氣層,預計6日凌晨落在澳洲南部伍默拉付近的沙漠。密封艙將在11~7公里高度打開降落傘。地面有回收組待命。如果天氣狀況不佳,有可能被強風吹走,天氣似乎將是能否成功回收的關鍵。據JAXA介紹,密封艙為圓盤狀,直徑40公分、高20公分、重16公斤。「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地球出發,2018年6月抵達「龍宮」。2019年2月首次著陸並採集表面物質,同年4月射出金屬彈製作人造隕石坑,為全球首創。在同年7月的第二次著陸時,成功採集到濺出的地下物質樣本。分析採集到的樣本,發現水和有機物的話,將獲得解開宇宙生命誕生之謎的線索,外界對此抱有期待。完成分離後,「隼鳥2號」留在太空,將用剩餘燃料飛往下一個小行星。
NASA曝光「木星唯美照」!煙霧繚繞網驚豔:像梵谷名畫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釋出了太空探測器—朱諾號(Juno)拍攝到的木星照片,唯美的畫面令人驚嘆不已,雖然目前科學家尚未得知這些漩渦狀煙霧是如何形成,但已經吸引網友熱議,直呼「根本是大師名畫!」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而NASA在2011年發射的太空探測器—朱諾號(Juno),於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拍攝了許多木星的壯觀照片,而傳回的照片也顛覆了人們腦中對於木星的「土黃色」印象,將鏡頭拉遠,其實木星是一顆深藍色的行星,且木星因大氣層上有氣流漩渦,所以兩極會呈現幾何形狀排列,相當漂亮。(圖/翻攝NASA)許多網友看到NASA公布的木星唯美照,上面的漩渦狀煙霧令人讚嘆不已,「看起來真的超壯觀、超美」、「實在太漂亮了」,更有網友以梵谷名畫《星空》來形容此畫面,「是不是梵谷當年被外星人帶去太空遊覽回地球後就瘋了!才能創作出,星空等一直渦漩的名畫?」
找到了!2顆「超級地球」 有適合生物棲息潛力
人類對宇宙、外星生命的好奇,歷來有不少「超級地球」被發現,這些都是有可能孕育生命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最新研究發現,有5顆太陽系外行星位在鄰近的恆星周遭,其中包含2顆「超級地球」,有適合生物棲息的潛力。美國太空總署NASA,是透過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TESS),發現紅矮星周邊這2顆超級地球,根據《天文物理期刊》指出,2顆超級地球代號分別為「GJ180d」、「GJ229Ac」,繞行紅矮星運轉,距離太陽系19、40光年;質量為地球的7.5、7.9倍。2顆超級地球代號分別為「GJ180d」、「GJ229Ac」,繞行紅矮星運轉。(圖/翻攝自phys.org)天文學家表示,紅矮星較太陽小且冷,是銀河系中最普遍的恆星,繞行的行星普遍會比較靠近,且維持在適居範圍內,完美的距離可讓行星保持溫暖,星球表面也有水資源的可能。即便如此,這些行星多數呈現「潮汐鎖定」,其中一面是永遠的寒冷黑夜,另一面則是永遠的高溫白晝。宇宙探索再有突破!新發現的超級地球有適居潛力。。(圖/翻攝自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領導人費博馮(Fabo Feng)博士表示,「GJ180d是距離我們最接近、溫度最適中的超級地球,且沒有潮汐鎖定的情況,大大增加了維持生命的可能性。」天文學家過去就表示,距離地球50光年的太空區域,分佈著大約1560顆恆星以及數千顆行星,大約有1000顆系外行星是岩石體,主要成分與地球相似,甚至一些行星潛在孕育生命的條件。由於受到太空探測技術限制,99%的系外行星都未被觀察研究,不過在新一代「系外行星搜索獵人」,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能夠全天候搜索鄰近太陽系的潛在宜居行星,該望遠鏡平均每隔13.7天環繞地球一周,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發現數百顆適合宜居的系外行星。
衛星泰坦有山有湖 地形塑造方式與地球類似
科學家今天說,土星有眾多衛星,最大的一顆有大片平原、由冰冷有機物質形成的沙丘與液態甲烷聚集而成的湖泊,在與塑造地球相同的許多力道作用下,表面有鑿刻痕跡。據《中央社》報導,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Technology)科學家羅培斯(Rosaly Lopes)率領的團隊則說,土星最大衛星泰坦(Titan,又稱土衛六)可觀察到的外觀,「從地質角度而言是太陽系中最多樣的」。羅培斯表示:「有機物對於泰坦可能形成生命而言至關重要,我們之中有許多人認為,泰坦冰冷外殼下的液態海洋可能發展出生命。」他與團隊認為,有機物質可以往下滲透到液態海洋,如果有生命演化,將可提供形成生命所需的營養物質。科學家說,土星最大衛星泰坦表面在沉積物堆積與侵蝕下有高有低,「隨著緯度不同而有明顯的多樣地形,赤道有沙丘,中緯度部分有平原,兩極地區地形曲折且有湖泊」。圖為泰坦第一張地質地圖。(圖/翻攝自NASA網頁nasa.gov)報導指出,科學家在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的文章中表示:「儘管地球與泰坦的物質、氣溫與重力場有所差異,許多表面特徵卻很相似,可以解讀為相同地質作用的產物。」科學家說,他們使用卡西尼太空探測船(Cassini)取得的雷達與紅外線資料,填補繪製泰坦地圖中的許多空白。卡西尼太空探測船2017年完成20年任務後就墜毀於土星。泰坦距離地球約12億公里,泰坦的沙丘與湖泊相對年輕,而山地形成時間似乎較早。科學家繼續指出,泰坦表面在沉積物堆積與侵蝕下有高有低,隨著緯度不同而有明顯的多樣地形,赤道有沙丘,中緯度部分有平原,兩極地區地形曲折且有湖泊。赤道周圍地區很乾燥,越靠近極地地區濕度越高。而且泰坦的地貌是由多種力量形塑而成,包括撞擊坑、液體與空氣侵蝕、含有甲烷的雨水、地殼板塊運動與可能的火山活動,就像地球一樣。任職於巴黎薩克雷大學(Paris-Saclay University)的團隊成員勒高爾(Alice Le Gall)說,泰坦「是唯一已知表面有液體的外星星體」。甲烷在超低溫狀態以固體、液體、氣體3種狀態存在,並且可以製造類似地球下雨的循環,形成河流、湖泊,之後再蒸發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