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
」 房市 奢侈稅 房價 打房 央行萬年滯銷新古屋1/雙北12案銷逾十年 2特性成推案地雷 滯銷王是「這家」
日前新北迴龍、桃園八德及台中才出現排隊買房盛況,儘管政府屢次出手調控,在通膨避險需求下房市仍維持一定熱度,但也有「某些產品」持續陷入銷售困境,拖上10年仍賣不掉。CTWANT委託住商機構從591平台盤點雙北銷售逾10年的新建案,共計12案,淡水區超過一半,7案含百坪產品,而寶路建設在淡水、新店共4案進榜,堪稱雙北建案「滯銷王」。根據住商機構盤點,雙北銷售超過10年新案,12案中就有7案位於淡水區,當中除了「台北灣-江南大宅」為25~55坪產品外,其餘6案包括「水公園」「海帝景」「台北灣-頤和」「天藝」「達麗世界灣」「水立方」等全都主打中大坪數,甚至不乏百坪以上,明顯發現「淡水」+「大坪數」成為推案地雷。淡海現在每坪開價已站上4字頭,不具名業者就說,「淡水大坪數死翹翹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那邊交通和生活圈真的扛不住那種價格。」淡水紅樹林、淡海一帶十多年前推有不少度假型的大坪數產品,豪宅規劃搭配淡水夕陽美景,但供給大於需求、交通問題未解,熱潮過後大坪數產品難以消化。圖為「台北灣NO.6江南大宅」。(圖/報系資料庫)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淡水包含淡海新市鎮、紅樹林或竹圍等處,由於早期區域屬於雙北房價凹陷區,親民價位受購屋族群青睞,也吸引建商推出各類產品。其中,部分高總價物件,雖說主打面山或面海景觀頗具吸引力,惟部分重劃區交通、生活機能未明顯改善,區域房價保值性也較顯不足,且同價位在雙北乃至於桃園都有其他選擇,時至今日,適逢政府打房劍指豪宅物件,市場波動下,讓區域豪宅物件買氣持續低迷。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長林哲緯也分析,淡水區雖有河岸水景加持,但因當地距蛋黃區較遠,買方多半以在地客或首購族居多,難銷的多半屬於高總價大坪數產品,產品規劃不符當地需求。但即便面臨奢侈稅、房地合一等政策亂流,整體房價仍是漲多跌少,加上不動產擁有保值,就算銷售受阻都還是老神在在,「如果碰到好買方當然有機會議價,但說要主動對外宣布降價當然是不可能。」有趣的是,12案中竟有4個案子出自寶路建設,包括淡水的「台北灣-頤和」「台北灣-江南大宅」,及新店的「玉上園」「園頂」。雖然大家對寶路較陌生,但一定聽過新店湯泉系列,就出自寶路建設。知情人士分析,寶路董事長趙子超原是廣告起家,早期接了宏盛的案子,後來一起去大陸投資發展,回國後,宏盛也投資寶路。寶路建設早期於新店所推出的新案,大多為超大量體的社區,且有各類套房、小宅、大坪數產品,客群較難以定位,雖說寶路出自以「帝寶」聞名的宏盛,豪宅品牌力足夠,但價位上也較難有折扣,種種因素為銷售增添難度。市場也傳言,寶路建設是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個人轉投資事業,負責人是林堉璘的三房邱寶慧。宏盛建設總經理陸永富過去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創辦人林堉璘留下的大片淡海土地,宏泰持有土地就超過5成。除林堉璘外,甲山林集團董事長祝文宇也曾向媒體透露自己也是湯泉(寶路)的小股東。祝文宇曾在林育璘身邊學習十多年,因為林育璘的邀約,才從代銷跨入建案投資,寶路案子也多是交由甲山林代銷。甲山林與三重幫林家合作密切,圖為2014年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右4)與林堉璘的小公子、宏盛建設副董事長林鴻森(左3)等人,同台宣布淡海新市鎮「天藝」正式公開上市。(圖/報系資料庫)甲山林從過去代銷知名豪宅「宏盛帝寶」、和林堉璘三房獨子林鴻森的凱越建設聯手推出「天藝」,到現在和宏國集團合推新竹寶山造鎮案、總銷逾千億的「宏道新竹帝寶」,可以看到祝文宇和「三重幫」林家關係交好、合作頻繁。這次淡水超過10年的難銷案,除了寶路的建案外,甲山林集團自建案「天藝」「水公園」與代銷案「水立方」也進榜,似乎就不那麼意外了。對於淡水為何有這麼多大坪數產品難銷,張境在回應,以前淡水、紅樹林很多豪宅產品是規劃渡假用,大坪數本來就是慢慢賣,但目前最主要的困境是政府豪宅限貸政策,對大坪數不是很友善。淡水居住最大抗性就是上下班塞車,淡江大橋興建將加快淡水進入北市的車程。圖為淡江大橋完工模擬圖。(圖/新北市交通局提供)據了解,「天藝」坪數48~120坪,從2013年起預售,至今已成屋7年,還有3成可售;「水公園」坪數41~86坪,屋齡則已有13年,剩2戶;幫宏國銷售的「水立方」,坪數43~162坪,剩10多戶。以上3個案子皆剩大坪數待銷售。「淡水房市就等淡江大橋、淡北快速道路(淡北快)和淡海二期科技園區3大利多。」儘管銷售慢如牛步,張境在還是很看好地說,淡北快今年2月已動工,預計2029年通車,淡江大橋也已看得到橋體,未來能縮短進入北市車程,過橋也能快速抵達台北港、桃園機場,可望大幅改善交通;淡海科技園區為淡海新市鎮二期,預估約500公頃規劃產專區,引進科技廠進駐,雖還沒通過,但據悉中央地方已開過幾次會議,「以過往經驗,只要定案開始規劃,區域房市就會很不一樣。」
包租婆欠稅714萬被管收 最久關6個月出獄後恐不用清償
新北市1名林姓包租婆多年來,以子女及朋友名義買進多間房屋,並出租給他人居住,每月收入高達100萬元。不過10幾年來林女積欠綜合所得稅等共計700多萬元,國稅局向她催稅,林女以須支付裝潢、貸款等費用,無力繳納稅金為由,拒絕繳納。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19日將林女拘提到案,並向新北地院聲請管收,最後林女也被關進看守所。新北市1名林姓包租婆,多年來以子女及朋友名義隱匿個人租賃所得,從2007年到2018年,林女多次積欠綜合所得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共計700多萬元。2014年她利用他人名義銷售不動產,扣除貸款後,林女進帳237萬餘元,不過這筆錢隨即被她提領一空。新北分署2019年曾通知林女到案說明,解釋資金流向並提出清償方案,林女辯稱每月雖有租金100萬元收入,但需要支付裝潢、貸款等費用,無力繳納積欠的稅金。新北分署只能拍賣林女名下1間來不及過戶的不動產,但因不動產設有高額抵押權,僅執行了14萬餘元,等於林女還積欠714萬稅金。後來新北分署多次傳喚林女,林女皆未出現,新北分署便向新北地方法院聲請核發拘票,並於19日將林女拘提到案。林女被拘提後,供稱自己僅幫別人代管房屋、負責打掃,房子跟錢都不是她的,並拒絕提出清償方案,行政執行官於是向新北地院聲請管收。法官認為林女符合「顯有履行義務可能,故不履行」、「隱匿或處分應供強制執行財產」等管收要件,遂裁定管收。新北分署也以此呼籲民眾,應以規定繳納稅金、費用、罰鍰等金錢給付義務,切勿心存僥倖,企圖以處分資產或資金方式規避執行,否則恐遭拘提、管收以及限制出境等強制處分。然而管收1次為期3個月,最多可在延長聲請1次,因此林女最久只會被關6個月。在管收期間,林女只須給付每個月的伙食費2000元,及水電費200元,6個月共計1萬3200元。若林女結束管收後,繼續拒絕清償,等於她只要被關6個月,就能保住714萬元,對林女來說實在是穩賺不賠。
囤房稅2.0拍板!最快明年7月上路 他提4大質疑:苦了弱勢租屋年輕人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攸關囤房稅2.0的房屋稅修正條例,房屋稅改採全國歸戶,囤房族稅負將加重,稅率上限由現行3.6%拉高到4.8%,最快明年7月1日起上路。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針對囤房稅2.0提出4大質疑,包括「時機不宜」、「效果相反」、「方法不對」、「兩手策略」。李同榮表示,首先「時機不宜」,執政黨與立法院若認為是對的政策,怎麼延宕多年議題刻意在總統立委大選前才提出,又訂於明年總統立委大選後才執行,且每一次稅制打房都連帶造成弱勢年輕人的租金又將被轉嫁上漲。其次,「效果相反」,政府加重稅制打房只有兩種結果,第一種為「漲時助漲、跌時助跌的反效果」,包括2011年奢侈稅與2021年房地合一稅2.0,都造成漲時助漲的市場轉嫁現象與打房的反效果。第二種為「造成價量背離的市場扭曲現象,破壞市場機制」,2011年在市場主升段採取奢侈稅,2年間造成閉鎖效應,交易量大幅萎縮,但價格卻大幅上漲。2021年事隔10年,房地合一稅2.0同樣造成量縮價漲的市場扭曲現象。再來是「方法不對」,李同榮表示,囤房稅2.0在脆弱陳舊的稅基上疊床架屋,形同在危樓上違建加蓋終究崩潰,稅制革新必須簡化、合理化、公平化,數十年的陳舊稅基必須打掉重來,房產稅制健全須要全面革新。最後是「兩手策略」,李同榮質疑,囤房稅既然針對多房囤房者課稅加重,卻又使用兩手策略,鼓勵多房房東只要出租就免囤房稅,表面上高掛公益房東,實質上在鼓勵房東繼續囤房壟斷低價交易市場,再壟斷低價租賃市場,成為房價居高不下的主因。李同榮認為,囤房稅2.0政策將建商餘屋認定就是囤貨,影響先建後售的殷實建商,反而是一大群壟斷低總價市場的多戶投資客可以因出租而免囤房稅,打囤房又鼓勵囤房,只會苦了弱勢租屋的年輕人。
房仲欠稅1萬都不肯繳哭喊窮 執行官調帳單「還上高檔酒店」羨慕了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近日發現一名李姓房仲因滯納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罰鍰及勞、健保費等,尚欠828萬餘元,要求李男分期繳納,未料對方竟連第一期繳款1萬元都不肯繳,還頻頻喊窮,但執行官仔細調查後發現其生活相當奢華,讓人忍不住虧「我都好羨慕」,向法院聲請管收獲准,李男這才趕緊要妻子先繳100萬元,並答應其餘款項分期繳清。新北分署指出,這名40多歲的房仲從業20多年,被國稅局認定於2014年、2015年間,涉嫌利用人頭逃漏奢侈稅,裁罰1100萬餘元,並追繳700萬餘元逃漏稅額,2019年間陸續移送行政執行署執行。新北分署拍賣李男名下保時捷跑車、店面、土地、房屋等多筆財產後,還欠770萬餘元奢侈稅,加上其持分的房地被拍賣時,未自動辦理土地交易所得稅申報,又被國稅局追徵房地稅20萬餘元,裁罰4萬餘元,合計包括欠繳的稅費、罰鍰、勞保及健保費等,李男還有828萬餘元未繳。只是新北分署給了多次分期付款機會,李男卻連第一期1萬元的費用都不繳還喊窮「日子快過不下去了」,經分署追查發現,李男父親過世後,遺產高達5000萬遺產,李男放棄遺產,但其弟弟繼承後其中3房產後轉贈給李妻,且李男與妻子近幾年簽帳消費包括多家高爾夫球場、高檔酒店、知名百貨公司,以及海底撈、紅屋牛排等多家高檔餐廳,還有醫美診所甚至還出國26次,看得執行官都忍不住虧「我都好羨慕」。對此,李男表示多次到柬埔寨等國是為考察不動產市場,且他出身有錢人家,生活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過,是因為本件鉅額欠稅及罰鍰才改變其生活,由於李男遲遲無法提出清償方案,新北執行署聲請管收獲准,李男的妻子這才趕緊先行匯款繳交100萬餘元,並答應剩下700萬餘元分期繳納,由妻子作保,李男的妻舅提供房地設定抵押權給國稅局擔保,李男才獲釋。
戰勝AI的技職魂2/工人是社會底層?年收200萬鋼筋小包抱不平「薪水勝上班族」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AI人工智慧最不可取代的職務,營建施作類名列前茅,不過等不到工作機會消失,營建業早已先面臨大缺工的挑戰。CTWANT走入工地找尋年輕身影,今年42歲、年收入200萬元的鋼筋小包林開元,帶著他平均年齡不到40歲、月薪6萬多的本班師傅接受採訪,面對社會總是看工人低人一等,師傅回應,「我靠努力賺錢,不在乎別人眼光,老婆小孩不嫌我髒就好!」走進位於北市正大興土木中的京華城改建商辦案「京華廣場」工地,身材魁武高大的林開元,在這場案子裡擔任的是鋼筋小包,他帶著3位固定合作的鋼筋師傅百忙中撥冗受訪。說到最辛勞的工作,營建業當屬其中之一,4人走出工地,汗珠在黝黑的皮膚上閃閃發光,他們最年輕的34歲,年紀最大的43歲,在一票屆臨退休的老師傅中,是少數還願意投入工地的年輕生力軍。經CTWANT記者採訪,3位鋼筋師傅,1人國中畢業、2人高職畢業,日薪約2500元,周休1日,月收入約6.5萬元,每天標準工作8小時,加班費另計。他們大多害羞不善於表達,其中一位張先生,北士商畢業,因為父母也從事工程營造工作,所以也跟著投入,面對工人常被當成社會最底層,張先生駁斥,「他嫌我髒,我不覺得髒,何必管人家說什麼,我的老婆、小孩不嫌我髒就好!」「工地師傅有9成都是原住民,大多都是透過朋友介紹進入這行,而鋼筋工算是易入門、起薪高的工作,現在最缺的則是模板工。」小包商林開元,有承接鋼筋綁紮及模板工程,年營業額破1億元,保守估計年收入逾200萬元。林開元(右)工程相關科系畢業,曾做過保險、房仲業務,再到工地做查驗工程師,當時的工地主任翁旭文教他許多工程實務經驗,讓他往後碰到介面衝突時有能知道如何解決,林開元相當感謝他的師父。(圖/林開元提供、趙世勳攝)林開元,70年次,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畢業,現在做工承包商的年輕人,大多都是二代接家業,林開元是少數沒有家庭靠山跨入營建小包的一代創業家。他分享,他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大多都去考土木類的公職人員,他不喜歡當上班族,想賺很多錢,於是退伍後便從事保險工作,後來又做了房仲,直到2011年奢侈稅上路,整整半年業績掛蛋,才又回到營建業,當年的他已30歲。當時正值房市低谷,林開元很幸運找到月入3萬元、關渡一處小工地現場工程師的工作,「整個工地就我和主任,主任教了我許多介面衝突時的解決方式。」而他口中的主任翁旭文,也是他的師父,為他日後跨入營建小包商奠定良好的基礎。不過工種很多,為何選擇鋼筋小包?林開元說,後來因緣際會輾轉到了台中鎧全鋼筋加工廠工作,他擔任駐北部的業務兼工務,3年半的經歷,讓他認識了一票下游的鋼筋工頭,於是他便與人合夥承接鋼筋工程,代表作有A7中信總部「台北天空塔」,江子翠建案大多也是他們施作。直到去年9月,林開元正式自行創業,便接下威京集團「京華廣場」和立信建設「天朗」、「天禧」,預估今年營業額破億元。林開元說,他的優勢是配合度高、施工品質好、不偷工,也因為當過業務,所以在溝通協調能力上也優於其他包商,再加上他也做過營造廠,懂得換位思考,「我知道那個位子的人在想什麼。」走出工地後的林開元,也穿著正裝西服和一般企業主一樣參加BNI商會,他不只想要改變工人工作環境,也希望能翻轉工人的社會地位。(圖/林開元提供)林開元年紀輕輕創業成功,他說最想做的事,就是「幫別人實現他的夢想」,還希望改變工人的工作環境,想開一家New RC (超高強度鋼筋混凝土) 預組鋼筋籠的工廠,「想像國外一樣,讓工人下班後可以洗澡換乾淨的衣服,也能培養自己固定的師傅。」林開元看台灣教育和缺工現象,大家都讀大學,沒有人做技術性的工作,而技職體系又都是培育機電、水電為主,沒有鋼筋、模板相關科系,所以工地技術人才只能靠師徒制邊做邊學。另一方面也因為父母輩是苦過來,不希望下一代進入這行,所以造成缺工現象越來越嚴重。「講難聽的,笑貧不笑娼,比起一個月賺2、3萬元,我們做工地,賺很多錢,為什麼要在乎別人講什麼,做工的人每天運動,身體都很健康,薪水可能是一般上班族的2~3倍。」林開元替自己的工人、產業忿忿不平吐一口氣,他要告訴大家,「工人並不是社會底層的人!」
高物價幫凶3/機車被收17%貨物稅 藍委:這款政府真機車
「啦啦隊女神」李多慧張貼出韓國買車只要40萬台幣左右就可以買到,立委洪孟楷今(1)日指出,對照在台灣已經被詬病許久的貨物稅制度,其中台灣汽車高達20到25 %的貨物稅率,而一般小市民、年輕學生族群所使用的機車,也被徵收高達17%的貨物稅,面對通貨持續膨脹,物價上漲,貨物稅儼然成為價格推手,而不願意檢討的政府更是變成了物價上漲的幫兇!「貨物稅變成價格推手、政府變成漲價幫兇!機車貨物稅17 %不調降,這款政府真正『機車』!」洪孟楷在臉書撰文指出,當初貨物稅的設置,是有奢侈稅的概念,不要讓民眾有炫富的心態;但如今機車早已從有錢人才買得起變成一般市井小民的代步工具,還要用17 %的貨物稅卡住民眾,這款政府真正「機車」!「氣候變遷因應法也已通過,未來有移動污染源的基金可以來收取,所以一罪不兩罰,一樣的名目也不該兩次的收費。」洪孟楷指出,過去不是沒有檢討貨物稅的聲音,但財政部又偷換概念,說現在貨物稅有兼負空氣污染的防治。如果真是如此,就像「讓子彈飛」電影裡面所講,政府要巧立名目才能收得了錢,明明是「貨物稅」、卻說要空污防治,「這不是巧立名目、什麼才是巧立名目?」洪孟楷指出,貨物稅早已不是過去的奢侈稅,幾十年沒有修正的法令,也該適時地檢討,最重要的是,政府不該變成帶頭讓物價高居不下的幫兇。如果韓國能40萬就買到一個代步的汽車,台灣為何不能?他說,昨天(5月31號)大家報完稅,相信都非常有感,不需要一頭牛扒兩層皮,他將提案要求政府重新調整貨物稅的合理範圍及稅率,更希望共同檢討,政府早日修改這已經幾十年的浮收稅額。
海洋產發條例三讀通過 亞果侯佑霖:「向海致敬」不再是口號
立法院會今(26)日三讀通過制定「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亞果(7566)集團董事長侯佑霖開心表示,「向海致敬」不再是口號,「海洋產業發展條例」通過後,對台灣的海洋產業有很大幫助,未來亞果投資碼頭不僅能獲得銀行支持,還有租稅減免,也能鼓勵人才投入,促進海洋產業發展。侯佑霖表示,以前「向海致敬」是個口號,但有口號沒有政策沒辦法發展海洋產業,亞果在台灣花這麼多錢投資遊艇碼頭,過去都沒辦法向銀行借貸,因為國內的銀行對海洋產業相當陌生,所以一直希望政府可以設立產業專區。侯佑霖2014年創立亞果時,因建置碼頭需要龐大資金,他四處奔走向投資人簡報,卻無人願意投資,甚至連銀行也對可行性打上大問號,一度被認為是詐騙集團,大家寧可投入生技、科技、餐飲,也不願意投入海洋,認為海洋是危險、陌生、賺不到錢。他說,就像鮭魚返鄉、太陽能發電,要有境外資金匯回條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條例訂了、園區成立,才能像軟體園區,政府給一定補助,例如利息補貼、租稅,銀行也願意貸款,也能鼓勵投資人投資、人才投入,促進產業發展。亞果為遊艇開發商,同時也整合遊艇銷售、代租代管、維修、旅程規劃、泊位停泊一條龍服務,串聯上下游打造整個海洋產業生態系。侯佑霖表示,產業專區成立,所有東西都能結合,對碼頭是很大利多,對台灣的海洋產業,從休憩、製造、觀光旅遊、海上休閒都有很大的幫助,除了引進碼頭租稅減免,或許以後遊艇不再課奢侈稅,龍門吊機具也會有關稅減免。立法院院會今日三讀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跨出意義重大的第一步。條文明定,政府應寬列推動海洋產業預算,鼓勵並補助國民從事海洋活動,並對海洋事業給予適當之輔導、協助、獎勵或補助。提案說明指出,為打造生態、安全及繁榮之優質海洋國家,蓬勃發展之海洋產業具有不可取代之重要性。海洋產業具有複合性特色,且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其規範散見於多部法律,因此實有必要制定具整合規範效力之專法,以達成政策統合及事務協調之效,進而達到打造優質海洋產業發展環境,並兼顧環境永續使用之目的。另提案說明也提到,為促成海洋產業穩健發展,培植國內人才及產業鏈,提升海洋產業之競爭力,也須結合政府政策工具與財稅及金融制度,並增加挹注海洋發展基金財源,使政府能有更靈活之經費運用於推動海洋產業發展。
高物價幫凶1/貨物稅涉及重覆課稅 節能電器退稅優惠還被吹捧成德政
為鼓勵國人購買節能減碳電器,政府推出獎勵措施,國人購買節能家電最高可退稅2000元的貨物稅,這項政策原本期限到今年6月14日,行政院推出草案將再延期到2025年。朝野立委指出,其實國人購買電器,已經被以加值營業稅的名義課徵了「消費稅」,還要再繳貨物稅,不僅有重複課稅之虞,也加重了民眾負擔,墊高民生物價;在野黨立委進一步提出修法,要求刪除電器、飲料等商品的貨物稅。「貨物稅」課徵的對象,除了電器以外,還包括汽車、機車、輪胎、飲料、玻璃等,最早在1946年制定時,主要是為了抑制消費,也就是所謂的「奢侈稅」,所規定的商品品項經過幾次調整,列入名單的產品不僅在國產出廠時要被課稅,進口時除了關稅之外,也要再繳貨物稅,最後全數轉嫁消費者,提高商品的售價。民眾購買1級能效的冰箱及冷氣可向經濟部申請3000元補助,再加上財政部退還減徵的最高2000元貨物稅,共可省下5000元。(圖/黃威彬攝)「你知道《貨物稅條例》第11條上次修正已是1990年1月18日了嗎?距離現在已經超過30多年!」立委何志偉表示,台灣有很多日本電器、國外用品的代購、代買服務,就民眾角度來講,當然會希望有更好、更新的電器用品,才會出現如此龐大的商機,但核心問題其實是在「稅制」,重點是老舊稅法不動如山。何志偉說,現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iPhone每年都有秋季發表會,我國的貨物稅卻已超過30年不修正,因此到現在買一台錄影機、彩色電視機、電冰箱要加徵貨物稅13%、一台電唱機要10%、冷氣與暖氣機更達20%,這些貨物的售價中含了至少10%以上的貨物稅,經過歷次修正,財政部給的理由都以貨物稅徵收品項是針對「高所得者家庭」、「高級消費品」,繼續徵收。何志偉質疑,家中有彩色電視機跟高所得有甚麼關係?國人到日本扛電器、烤箱等商品回國,就是希望可以有更高品質、更便宜的選項。隨著時代的演進,電冰箱、彩色電視機、冷暖氣機、除濕機、電烤箱已不在是奢侈品,逐漸成為民眾的家庭必需品,呼籲財政部跟上時代,儘快進行研擬修正。民眾黨立委吳欣盈等人共同提出「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主張廢除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的貨物稅;保留油氣類課徵貨物稅,待能源稅制建立後併入課徵。(圖/黃鵬杰攝)民眾黨立院黨團針對貨物稅提出「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認為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課徵貨物稅不合時宜,不當影響產品競爭力,且造成產業間租稅不公平爭議,應廢除此四項貨物稅,以平抑物價。民眾黨立委吳欣盈批評,「貨物稅」每年都要立委延長減徵,是「抓小放大」,應進行整體稅制改革。她指出,行政院在2001年成立財政改革委員會,建議配合提高營業稅徵收稅率,同步進行貨物稅改制;行政院2009年賦稅改革委員會,委託研究明確建議課徵「能源及環境稅」,同步取消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四大類貨物稅、整併油氣類貨物稅,以簡化稅制。她說,貨物稅正名能源稅、碳稅,才能接軌國際。
高物價幫凶2/電視冷氣是奢侈品? 綠委喊修貨物稅法
行政院推出延長購買節能電器、退還貨物稅的獎勵到2025年,草案要趕在6月14日前三讀通過,但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周審議時,有立委對退稅額度、延長年限有不同的意見討論,甚至有在野立委提出應取消對家電課徵貨物稅,朝野沒有共識,「貨物稅條例修正草案」保留送朝野協商。立委鍾佳濱說,貨物稅中的電器因為節能政策而受到豁免,但回顧對冷氣、冰箱等物品課徵貨物稅,本來就具有「奢侈稅」的性質,而隨著時代變遷,沒有人會認為使用這些東西是奢侈的行為,但若是要重新檢討停徵,因為會造成稅損,財政部就必須和立法院討論開徵新的稅目,恐怕會遇到相當大的阻力,尤其在大選年,「多徵稅」會得罪選民,沒有人敢提出。民眾選購電器時可參考上面的「能源效率標示」,購買高能效的冷氣、冰箱就可獲得補助。(圖/黃威彬攝)鍾佳濱說,在野黨只要喊出減稅,民眾一定很開心,然而少了一項稅收,要拿什麼收入來填補,他身為執政黨立委,有義務說明廢除了貨物稅之後,要怎麼填補稅損,來維持稅收支應建設,財源要講清楚。根據財政部的公開資料,2022年貨物稅稅收為1535億元,佔稅收的4.7%,是次於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營業稅與證券交易稅的第五大稅收來源,比關稅收入還多了100多億。「貨物稅對電器的豁免政策,還是會延續下去。」鍾佳濱坦承,在無法討論出新的稅目來彌補「奢移稅」的稅損下,貨物稅就一直存在,大家也只好假裝沒看到、縱容它,但另一方面,貨物稅也成為推動節能的籌碼,「這麼好的籌碼放在政府手上,也不可能輕易把它放掉,一旦取消貨物稅,以後就沒有籌碼鼓勵民眾節能。」立委鍾佳濱說,貨物稅確有不合時宜之處,但他作為執政黨立委,有義務說明廢除了貨物稅之後,要怎麼填補稅損。(圖/周志龍攝)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專任客座副教授、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高思博表示,人權協會長期關注賦稅正義的議題,把貨物稅當作「奢侈稅」來用,爭議已久,列入徵收的品項包括汽機車、鋼琴、瓶裝飲料以及當時被視為奢侈品的電器,現在所有的交易都已經課了加值營業稅(1985年起),再對特定的品項課稅,是違反租稅正義的,也造成業者花腦筯跟政府鬥法,例如,把電視機的選台器拿掉,就成了顯示器,不必繳交貨物稅。高思博認為,就算要把這個稅目留著,品項也應該要與時俱進,但最後一次的修正檢討是在30幾年前,也因此三不五時就會有立委發現某個品項不公平,要求修法,而財政部的因應方法,就是每次針對特定品項進行檢討,不願澈底解決貨物稅的問題。高思博說,以法律人的觀點來看,課徵稅金不公平是違反民主法治原則,財政上如果有缺口,就應該隨時代演進開徵新稅,例如汽機車現在已經不算奢侈品,但因為會造成污染,就可以提高隨油徵收的燃料稅,而不是硬把它加諸在貨物稅上。
「不溯往」全台預售下車潮減6.6% 2023上半年「量縮價盤整」
「平均地權條例」今年初定調預售屋轉售「不溯及既往」,讓去年投機客出現的下車潮有趨緩跡象,根據永慶房屋統計,今年3月全台預售轉售量較修法前減少6.6%,其中高雄減幅最大,達12.3%。政府整頓預售屋投機炒作,去年起醞釀未來預售屋將不得轉售,今年1月初通過「平均地權條例」的修法,確定調「不溯及既往」,讓原本爆發的投資客拋售潮趨緩。統計今年3月全台預售屋轉售量,較去年12月減緩6.6%,整體預售量減少1500件左右,若再進一步觀察七大都會區預售轉售量變化,台北、新北、桃園減幅均在5%內,高雄則減幅最大,達12.3%。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說明,「平均地權條例」定調「不溯及既往」,讓預售屋下車潮已出現緩和的跡象,而預售屋交易也出現變化,統計今年預售屋交易件數與總銷,全台衰退達5成,其中北市、台中、高雄交易衰退皆超過6成。隨著政策5月上路,未來這個話題會持續淡化。葉凌棋表示,全球貨幣緊縮、經濟展望下修、兩岸關係不確定性大,預估2023年第一季交易量約6.1至6.4萬棟之間,較2022年同期減少24%至28%左右,目前觀察1、2月整體量縮幅度最大的則在新竹,下滑4成多,「雖大幅度的量縮,但是價格卻是持平、漲幅收斂。」交易量縮幅度之大,也讓葉凌棋以「超乎預期」形容。據歷史資料,自1999年以來共出現5次第一季量縮幅度超過2成的紀錄,分別是2000年受到網路泡沫衝擊,較2019年同期減29.6%,以及2009年金融海嘯,年減24.0%、2012年因奢侈稅上路與選戰緊繃的總統大選影響,交易量較前一年同期減38.9%,以及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讓交易量年減32.7%,再來就是今年明顯量縮,「年減幅可能創下史上第4大、史上第三低量,買氣明顯降溫。」葉凌棋指出,民眾普遍期待房價走跌,但觀察2023Q1房價由跌轉趨盤整中,在看跌的狀況下,民眾購屋態度轉趨觀望,影響房市交易量能,預估2023年上半年房市交易量約13.2~14.0萬棟左右,較2022年同期相比年減18%至23%之間。此外,房市政策將上路、投機退場,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房市交易量縮已確立,但通膨持續上升讓價格處於盤整階段,葉凌棋預期「量縮價盤整」將是2023上半年房市主調。
海外置產停看聽4/最大最知名也是倒 昔百人說明會盛況只剩「噓聲」
8年前海外投資狂熱席捲全台,五星級飯店百人享用精緻下午茶,仔細聆聽投資說明會的盛況,還歷歷在目,CTWANT記者調查,當時銷售的仲介公司,近年卻營運狀況頻傳,有的倒閉,有的遭檢調搜索,還有的被投訴建案根本沒動工。上一波的海外置產起於2011年奢侈稅上路,加上房市走下坡,因此開始放眼海外產品,2013年,日本、澳洲、英國、美國,及馬來西亞、柬埔寨、菲律賓等東協國家各國物件遍地開花,投資熱潮於2014年達到高峰,全年交易金額高達740億元,直到2016年才逐漸降溫,除了一般住宅,投資物件還包括飯店、渡假園區、學生套房,甚至停車位,推估6年來近2000億元資金「錢」進海外不動產。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委員張欣民回憶當時盛況,業者租下五星飯店租場地,邀請投資人邊享用精緻下午茶,邊聽取財經名人針對海外市場分析,再進行到物件介紹,有些還有抽獎活動助興,全程免費。張欣民表示,當時有不少大咖名人擔任海外房地產代言人,號召粉絲來聆聽講座,成交獎金至少3%起跳,也就是說成交千萬房子,就能拿到30萬高額獎金,這都是公開的秘密。2013~2016年台灣掀起海外置產熱潮,說明會幾乎場場爆滿,但專家建議慎選仲介公司,避免衍生糾紛求助無門。(圖/報系資料庫)根據內政部資訊系統的統計,2014年時,經營國外不動產仲介及代銷的家數一度翻了3倍,來到340家,當時國內幾家大型房仲也都設有海外房產相關部門,但不僅小型業者良莠不齊,糾紛一堆,就連大型業者也在熱潮退卻後紛紛傳出負面新聞。像是當時台灣最大的海外不動產代銷業者亞太國際地產,已於2019年宣告倒閉,還有投資人在臉書社團成立自救會,與亞太合作的台灣搜房,目前公司登記稅籍狀態為停業,2020年亞太國際地產負責人秦啟松、台灣搜房董事長楊建傑等5人,雙雙因當初保證獲利遭到起訴;同年藍海集團董事長劉威廷也被依違反銀行法,向法院聲押獲准。今年8月因柬埔寨詐騙案,也牽引出一票投資人跳出來控訴甲桂林創辦人曹瑞濱投資的豐匯地產,多年前推的柬埔寨金邊預售案,約20位台灣人前後共匯了總金額約2億多元的工程款,原預計2023年落成,至今仍是空地一片;無獨有偶,10月份,基泰建設董事長陳世銘等人,也因2011年至2014年間以投資境外不動產並打出保證可回本獲利,不法吸金新台幣上億元,涉嫌違反銀行法遭搜索。2016年柬埔寨皇家集團副總裁陳豐天(左)與甲桂林創辦人、豐匯國際地產曹瑞濱攜手推出金邊精華地段超高摩天樓案,沒想到6年過去,投資人控訴建案基地至今仍是荒地,投訴無門,恐淪海外不動產投資孤兒。(圖/報系資料庫)澳洲投資達人Jerry分析,國外地產商的確會提供保證投報率的優惠,那些觸法業者大多都是誇大、暴利,或是詐騙,借保證租金的外衣吸金觸犯金融底線,「我過去都是直接向日本或澳洲的仲介買房,所以回頭看台灣業者在賣海外不動產時,都是亂七八糟,趁著資訊不透明,能撈就撈,當廣告量鋪天蓋地,謊話聽一百次也會以為是真的。」知名公司一個個出事,受害人肯定不計其數,因無官方統計,究竟多少人受害、損失金額多少,迄今不詳。張欣民強調,海外不動產不是不能投資,只是要慎選,目前東協國家的投資風險還是比較高,日美加等已開發國政經因素穩定,代租代管也比較健全,主要擔心的是房價下跌和匯兌損失。除了選擇相對有品牌、成立時間較長的公司外,投資人也要有長抱的心理準備,才不會因為急用,在不對的時間點被迫出場。
炎亞綸物色新房孝敬父母 曝有預感Sandy懷孕
炎亞綸今(23日)出席家電品牌活動,前幾日台灣地震不斷,身為「地質學家」的他在地震當下正在看預售屋,表示自己在業務面前表現滿鎮定的,問及房價,他笑說:「還不到要扣奢侈稅的價錢,你們可以去查一下。」炎亞綸下半年接了約10個代言。(圖/林士傑攝)炎亞綸提到會想買房是為了爸爸媽媽,因為爸媽住在40多年的老房子,加上常有地震,擔心安全上會有疑慮,不過媽媽很喜歡老家的大露台,所以他還在努力說服媽媽搬家。人氣超夯的炎亞綸下半年約接下10個代言,最近除了錄製節目《嗨!營業中》,還要準備北流演唱會及來回台中、宜蘭拍戲,問及在《營業中》要推選店長一事,他表示:「我當店長可能不是好事情,我就很細節、很龜毛,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很有壓力。」炎亞綸先前就有預感主持夥伴Sandy懷孕。(圖/林士傑攝)與炎亞綸一起主持《36題愛上你》的搭檔吳姍儒(Sandy)日前宣布懷孕好消息,他笑說自己跟大家同一時間知道這個消息,但之前錄影時Sandy的身材稍微變肉,所以有一些預感,問及當時有沒有關心Sandy「變肉」?他大呼:「我不會問女生這種事啦!」
利菁「跨國買12間房產」市值破10億 投資秘訣大公開
不少藝人很有生意頭腦,除了拍戲賺錢,也會投資副業和房產。「購物天后」利菁眼光獨到,最高紀錄曾在台灣、日本及馬來西亞等地購入12間房產,市值超過10億元,財力十分驚人。利菁先前請辭台灣節目,轉往中國發展,投入「帶貨直播」事業,不過經過一年多,開始出現削價競爭求生存的情況,她不願跟著打價格戰,計畫把學到的經驗帶回台灣,尋找直播產業發展機會。利菁對投資很有一套。(圖/翻攝自利菁臉書)事實上,利菁對投資很有一套,《三立新聞》報導,她曾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趁日本房價崩盤,在品川以2.5億買下商辦大樓,2015年又以2600萬在新宿買下2間套房,原本打算開民宿,卻遇到疫情重挫,民宿20天內只有3天有人訂房,後來決定長期租給日本人。據了解,她在日本置入的2房產,每個月租金就有75萬台幣,不過另一層樓還是空著,讓她感嘆:「只好共體時艱了」。不過,利菁先前也透露,有意出清日本房產,自己也已賣出在南港的百坪豪宅,雖然賠了1500萬,但她卻不心痛,「我在手上抓5年,光繳奢侈稅利息就繳多少錢,繳到覺得沒辦法回本,所以決定趕快把錢拿出來」,後來將2億資本轉投入藝術。
限制預售及新建成屋換約 違者將重罰⋯業者:恐有違憲之虞
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平均地權條例》等修法,將全面限制預售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違者可處50萬至300萬元罰金,若涉炒房,造成民眾恐慌,損及公眾或他人,最高處3年徒刑或併科5000萬元罰金。業者私下認為這是政府帶風向的政策,且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恐有違憲的疑慮。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內政部擬禁止預售屋換約,但之前推出的房地合一2.0,就納入了預售屋交易,還規定短期交易要課重稅,現在又不准預屋交易,豈不是前後矛盾。徐佳馨指出,新制若推出會有三個影響,首先供給減少,第二是交易會放緩,第三則是價格更不容易掉下來。根據過去經驗,像是奢侈稅、房地合一稅都會產生閉鎖期,不但導致價格不下來,且還會往上走。最令人擔心的是,游資過剩下,還會造成資金往大家沒有想到的地方流竄,巿場人士私下指出,部分房地產交易會轉入檯面下,最直接的是農地,另私法人不能換約,但可以用債權處理,只要有利可圖,就能轉出,如此一來,會造成房地產交易複雜化,政府反更難查核。
在家失蹤2/弟狠告侵占房產、盜領 被問失蹤兄下落還嗆「來拼輸贏」
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一棟大樓發生一樁離奇失蹤案,屋主楊男(57歲、化名阿金)在6月18日中午手提便當,搭電梯上樓後,人就此消失無蹤,監視器畫面成了他的最後身影,阿金的兩名姊姊向本刊控訴,他可能遭弟弟阿旗(化名)殺害,但4個月來,警方卻找不到關鍵證據,現在連阿金是生是死都不曉得。本刊調查,阿金平常跟姊姊們感情很好,母親在世時,都是他跟五姊調配時間照料老母親,2人幾乎天天一起吃早餐,如今弟弟失蹤4個多月,實在很不可思議,而最大嫌疑人竟可能是自己的親弟弟阿旗,因為只有他們兄弟倆有家產糾紛。本刊調查,鬧出失蹤案的這棟大樓,位在松德路,本來是阿金所有,阿旗為了爭產,要求哥哥過戶給他,爭執不斷,雙方於去年10月和解,和解書約定,阿金移轉不動產後,仍握有抵押權,阿旗若今年3月底前未支付2400萬給他,將無法塗銷抵押權,而仲介也向阿旗表示,房子若要再買賣一定會扣到45%的奢侈稅,阿旗評估房產價值似乎划不來,於是問哥哥「可以直接買賣嗎?」遭對方拒絕後2人即產生嫌隙。2人除了房子過戶喬不攏,阿金還被阿旗提告侵占不動產、盜領銀行存款等。檢察官指出,楊母原本想把松德路的房子贈與阿金及阿旗各一半,但事後反悔,決定單獨贈與阿金,因此2014年房子就移轉登記在阿金名下,由於阿旗無法提出該間房子是2人共有而借名登記在阿金名下的證據,難以認定該間房子是借名登記,因此無法確定阿金有何不法所有意圖,或為己私而損害阿旗利益的犯行,最終阿金獲判不起訴。為了找出阿金的去向,兩名姊姊曾去向阿旗詢問阿金的下落,但卻反被飆罵三字經,還嗆聲「要來拼輸贏,來啊!來啊!」自此之後,姊姊們都不敢再去打擾他。只是遍尋不著弟弟的蹤影,對於家屬來說,心中無比煎熬,還會反覆思考「如果真的是阿旗痛下毒手殺害阿金,我們該怎麼原諒?」兩名姊姊嘆氣表示,「站在佛家的立場,我們都會去原諒一個人,但這如果是出於弟弟的手,是累世的一個冤還是什麼的,不知道該怎麼說,最不想看到結果是這種局面,我們也會想該怎麼解決,讓事情別再更糟糕更惡化,雖然不能圓滿,但只希望不要再有其他人受害。」對此,本刊致電阿旗,他表示知道哥哥失蹤,但不願多談細節及內容,僅冷回「我沒空,我還要上班」,當記者詢問阿金是否被人(殺害)?阿旗隨即掛斷。楊家兄弟倆多次為了房產爆發爭執,還告上法院,最終判阿金不起訴,兩名姊姊懷疑可能因此引發殺機。(圖/黃威彬攝/CTWANT合成)
房市衛生紙之亂1/打炒房失靈助漲房價 入行49年老前輩:央行後衛變前鋒
9月30日,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一席「房價回到買得起的價位『太難了』!」房價漲勢不回頭,不但直接打臉央行三波打炒房政策,更戳破蔡英文總統高喊得「居住正義」口號美夢。打炒房到底有沒有效?業界一片檢討聲浪。「土地漲、營造成本漲,房價怎麼可能不漲?打房只會將房價越打越高!」建商一致坦言,唯獨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跳出來護航,「楊金龍很厲害,滾動式調整,下藥下得非常好。」這一年內,政府為了打炒房三度出手,包括去年12月及今年3月兩度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新規,還包括今年7月實施房地合一2.0,到了9月23日再次出手,就六都及新竹縣市取消第2戶購屋貸款寬限期及調升利率,總共進行三次信用管制調整及一次稅制調整來打炒房。今年70餘歲的資深房產專家李同榮認為,稅制(房地合一稅)打房時間點不對,只會在跌時助跌,漲時助漲(成本轉嫁)。(圖/馬景平攝)入行已有49年的吉家網不動產創辦人李同榮直批,「現在是沒有規律地打,打炒房變草(率)打房,時間點和工具很重要,稅制打房時間點不對,只會在跌時助跌,漲時助漲(成本轉嫁)。」尤其1年內三度靠央行信用管制來打炒房。李同榮想起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曾言,「央行非打房前線,只會做風險控管,不讓金融風暴產生」,「現在是錯把後衛當前鋒!」現在資金充沛,有錢人多的是,限制貸款對市場影響有限,只會影響換屋族群。至於房地合一2.0,上路前市場原預期上半年有逃命潮,下半年交易量萎縮,如今預估全年交易量34萬棟,將創8年新高,完全打臉打炒房策略,因此疫情一退燒,政府又祭出第三波信用管制,想抑制房市熱度。新聯陽副總經理闕山振表示,「實價登錄早已為各地區房價定錨,通膨、低利環境,房產要回到過去不太可能。」另一名業者也表示,「稅制打房要經過立法院,最快的工具就是央行信用管制,但現在還沒到泡沫程度,本來預期心理層面能壓制市場溫度,現在看起來保值心態和通膨壓力,搶購心理大於打房威脅。」「稅制是讓房地產健全發展,但絕對不是拿來影響房市漲跌。」李同榮以近10年稅制打房政策為例,2011年開徵的奢侈稅、豪宅稅,當時也是金融海嘯後量化寬鬆(QE)資金過剩,大台北房價演變成價穩量縮的格局,中南部則持續2年補漲行情。房價續漲,政府再度出手,選擇最快能執行的信用管制工具,想抑制房市熱度,限縮第二戶貸款條件,打到一票換屋族,卻對滿手熱錢的高資產族群沒有影響。(圖/林榮芳攝)至於台北市,雖祭出豪宅稅,但房價在1年內卻上漲9.5%。2013年奢侈稅解除,大量出脫,出現價量背離,2014年達到房價高點後反轉向下,2016年再實施房地合一稅1.0是加速跌勢。「大家認為房地合一1.0對上波房價調降有利,其實房市2014年就往下走,只是更加確立軟著陸,2016年也是跌幅最深的那年。」李同榮提醒,台灣稅制疊床架屋,不用再添加,而是要全面改革;打炒房除了靠央行信用管制,政府還要紓解資金、解決土地炒作問題,而就處罰短期紅單炒作,問題出在稽核有能力、沒人力。看著楊金龍背起打炒房不力之責,李同榮不忘緩頰,「現在理監事會裡面出現很多年輕鷹派,面對外界壓力,對於打房政策很快拍板定案,其實楊金龍人溫和。」
房市衛生紙之亂2/台史半世紀6波房市循環 兩蔣時代一招打趴房價
政府打炒房,房價卻不領情的窘境,並非第一回。回顧50年來,台灣房市歷經六次循環、五次打房,這段期間裡台北市新房從每坪1萬元,到如今新建案每坪動輒百萬起跳,直接翻了100倍。每一波的房價更迭,都蓄積了時代的眼淚。台灣房市的第一波上揚,可從1968年說起。當時,台灣由農業社會轉型工業社會,國民所得逐年增加,生活型態起了劇變,南部人口到北部就業,年輕人紛紛自立門戶,台北市掀起高樓大廈興建風,市場供不應求下,也帶動預售市場,中古屋幾乎乏人問津。隨後1973年中東戰爭爆發,石油禁運引爆油價上揚,通貨膨脹促使房價飆漲,當時敦化南路、仁愛圓環黃金地段每坪預售3、4萬元的大廈,推出不到1個月就搶購一空,眼看物價房價飆漲一發不可收拾,時任總統蔣中正下令4樓以上華廈禁止興建,頓時澆熄房市熱度。1975年蔣中正去逝,房地產跟著跌入谷底,第一次循環結束,房價下挫3成。十大建設起飛的年代,已故總統蔣經國曾放寬建築融資對房市祭出利多,也曾為了打房,出重手緊縮貸款銀根、追查資金來源。(圖/報系資料庫)市場一片悲觀之際,繼任總統蔣經國啟動十大建設、放寬建築融資,經濟成長迅速,1980年再度爆發中東戰爭及油價高漲,房價順勢噴出,迎來政府第二次打房,不僅緊縮貸款銀根、空地限時興建否則課重稅、2戶以上房屋持有者須追查資金來源,頓時引發恐慌性拋售及地價重挫,房價在1981年反轉直下,隔年跌落谷底,結束第二次循環,大台北地區房價下挫近3成。為了振興經濟,1982年下半年,政府放寬建築融資,激勵買盤進場,台灣出口蓬勃,國民所得年年大幅成長,股市由2000點開始大幅上攻,造成游資爆增、通膨再起,房價攀升,加上地下金融猖獗,儘管政府不斷調高放款基準利率,游資仍過剩,形同失控。1988年李登輝擔任總統後就啟動政府第三次打房,1989年分別以降低重貼現率、存款準備率及緊縮貸款等打壓房價,1990年郝伯村當行政院長時掃蕩地下金融,當年股市也從12,682點歷史高點崩盤,8個月內跌剩2,485點,結束第三次房市循環,此階段房價因漲幅有數倍之多,打房後跌幅未超過3成。由於第三波循環房價漲幅過高,使得後續第四波循環中,房價盤整震盪足足有十年之久。為刺激房市,2002年春天增值稅減半,開啟第五次循環,2003年SARS風暴重創經濟及房市,但半年後就走出風暴一路走揚,直到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引發全球金融風暴。2014年房價高點時,台灣居住正義協會及數個民間團體,曾聚集財政部前,抗議可能取消奢侈稅、要求政府全面改革不動產稅制。(圖/報系資料庫)當時的總統馬英九為挽救經濟,將遺產稅一舉調降至10%,並修訂「陸資來台購置不動產辦法」,帶動豪宅商品漲幅,資金仍過剩,因此2011年展開第四次打房,課徵奢侈稅與豪宅稅,不過房價不跌反漲,民怨不降反升,直到2014年觸碰高點才走下坡。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2018年進入谷底,結束第五次的循環。目前,台灣房市正進入第六次循環中,自去年12月開啟第五次打房,包括三度信用管制及一次稅制工具,和歷年打房手段和力度比起來,這次打房不但出手「溫和」,也很「緩慢」半年打一次,還出現越打越漲的反效果。「其實政府並非沒有手段、方法,只怕把選票一起打跑。」入行近50年的資深房產人李同榮說。
房市衛生紙之亂3/政府作東炒地價是假議題? 業者:解決缺工比打房更重要
「以前一個禮拜賣100戶,8月開始跳空,現在一周賣200多戶,全台都用搶的!」在全台擁有40個銷售建案的上揚國際董事長林聰麟表示,營建成本上漲,預期漲價心理,導致房市交易熱絡,2018年的衛生紙之亂彷彿在房地產接待中心上演。後疫情時代萬物皆漲,9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2.63%,創下8年半新高,營造工程物價指數也來到歷史高點,年增率達10.36%,建商們大喊吃不消,上調售價反映成本,沒想到市場買氣不減反增,民眾想要買房抗通膨。去年建商為了土地與原物料約2~3成的漲幅,試圖反映成本調高房價,反遭指責為漲價元凶,令建商頗無奈。近來,隨通膨問題呈現,有越來越多聲音將推升房價最大元凶「地價」的矛頭,指向著政府,「是政府作東帶頭炒地價!」其實近年全台搶地大戰非常精彩,各縣市土地標售屢傳「創高」捷報,溢價率動輒5成,日前華雄建設豪擲5.39億搶入楠梓區商三土地,溢價率更高達104.5%;華固建設近期也以44.88億,高出底價近20億元標得北市南港區玉成段特商區土地,溢價率近8成,震驚市場。土地資源稀缺,看好台積電設廠高雄楠梓,華雄建設9月15日以每坪64.21萬元,溢價率高達104.5%,擊退13家對手,拿下高雄大學839.22坪「商三」土地(紅色範圍),躍為區域地王。(圖/高雄地政局提供)一位建商嘆,現在不只建商,傳產業者甚至教會,都來搶地,還有滿手資金的金控人壽,投報率不好也照標。不過也有人認為,「政府帶頭作東炒地價是假議題,因為政府調降底價,開發商仍會為了搶標出高價。」缺工問題則是去年開始浮現,由於政策不開放外籍移工參與民間工程,年輕國人不願做工,一般工人則是哪裡開高薪往哪去。三本建設董事長王燕鴻說,「位於八德的廠辦案『三本CEO』營建成本漲了25~30%,還有案子原本8月要交屋,缺工問題嚴重,預計要等到12月。」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也難得對缺工問題表達看法,「政府應獎勵新工法,減少建築對人力的依賴,政府要開放一般工程聘僱外籍移工,對移工也應做長期規劃和訓練,並應培養本土技術人才,目前人力斷層越來越大,平常就要準備,不要等缺工時才來煩惱。」王俊傑也提到,景氣太好是通膨問題帶來刺激消費,人為炒作能炒作多少,這次漲比較多是基期低的地方,政府還要打壓,政府選擇性信用管制沒錯,但是限制第二房貸款政策可以再討論一下,建議可以參考貸款人第一房的屋齡,以免增加住危老想換屋的民眾負擔;若是在鄉下繼承祖產,卻限制在都市購屋貸款,也不合理。海悅國際從代銷跨到建築業,總經理王俊傑也難得對缺工問題表達看法,政府應該要趕快開放外籍移工入境,針對國內外技術人才做長期培訓,盡速解決工地缺工問題。(圖/黃耀徵攝、報系資料庫)房市專家胡偉良則認為,政府土地標售應訂上限,或是綁入社宅規劃,甚至暫停土地標售,以抑制土地高價競標帶動房價上漲。「目前針對第2房傷及換屋族,且第2房投資應屬合理,金融管制應縮小至第3房起,第3房以上的房貸利率可再調漲2%以上。」「這波上漲主要是總體環境影響,開發成本大幅上漲,很難期待房價不漲。」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副理事長謝昆峯表示,不只房價漲,萬物皆漲,建議政府先把關貨幣政策,解決潛在可能的通膨問題,才是解決目前房價上漲的根本。對於打房,清景麟建築總經理施棟瀝表示支持,政府打房是控制交易速度,賣的慢,房價漲幅就沒這麼快,「有些人解讀是打房政策,但我認為是健全房市,是在控制泡沫化速度。」但他也提醒,「在這波漲幅中,目前的打房策略只會讓建商大者恆大,有錢人更有錢!」
房市衛生紙之亂4/專家預測「房價止漲點」 首購千萬別做無謂等待
眼見房價持續看漲,政府又持續打房,究竟該不該買房?還是應該再等等?此一問題困擾不少首購族,就怕進場買在高點,買完就下跌。對此,專家建議,「首購族千萬別再做無謂等待,自備款儲蓄永遠趕不上房價漲幅。」「自備款籌足就要盡快買房,如果不是短期投資,就沒有套牢問題。」吉家網不動產創辦人李同榮直接掀開底牌,為房價臨界點劃出重點,「以前民眾貸款額度大多介於6至7成,只要房價下跌2成以上,銀行逾放比率就會攀升,更何況現在房貸額度動輒達8成,更難容忍房價劇烈跌幅。」李同榮以過去50年來政府五度打房的歷史分析,「每一次房市循環由高峰反轉到谷底,中古屋市場跌幅都沒有超過3成。」「每每房價下跌接近臨界點時,還會有利多政策出手拯救房市。」「政府不容許銀行有倒閉風險出現,房市崩盤會讓經濟陷入困境。」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副理事長謝昆峯也建議,如果是自住,主要的考慮不是價格,而是生活需求。「自住買房子,要住得滿意,維持生活品質,硬是扛扛不動的貸款是不對的,但若想說會不會跌下來而放棄喜歡的房子,是很可惜的。」少子化會造成空屋增加,房價未來會不會下跌?根據美國中情局發表一份「全球總合生育率預測報告」,台灣2021年預測生育率為1.07,拿到全球排名倒數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0年下半年全台約88.2萬宅空屋,空屋率9.96%,卻創下10年新低。2020年下半年統計全台空屋率9.96%,創10年新低,雖然少子化越來越嚴重,但同時社會也從三代同堂家庭居住方式,走向小家庭或單身貴族的居住模式。(圖/報系資料庫)為何空屋率創新低?內政部另一項統計給出答案,台灣戶籍總戶數從2010年到2019年成長11%以上,從703萬戶增長到883萬戶,同時間平均每戶人數卻減少,每戶2人以下比率已破5成,且戶內只有1人的「單人家戶」正快速增加,目前約208萬戶。「三代不同堂演變成兩代不同堂,趨勢會延續好幾年,在中南部發酵最快。」李同榮觀察,「過去餘屋指的是新屋,如今年輕人買房偏好新屋,反而是家裡的老房子在長輩離世後無人居住,所以未來的空屋,會以老屋為主。」不過,李同榮提醒,「年輕人容易被市場氛圍綁架而追高,目前買成屋風險相對少,若要考慮預售屋,售價也不要和周邊新成屋差價超過2成。以未來持續看漲的趨勢,現在看起來進場風險小。」而究竟這波房價漲勢到底會走多久?李同榮解釋,以往例管控台北房市,資金就往中南部跑,現在六都及新竹縣市房貸第二戶無寬限期和利率調升,熱錢就會往郊區流竄,哪裡有利可圖投資客就往哪去,「要等蛋白區(房價)漲不動時才會反轉,政府沒有再出重手打房下,預計將可維持2~3年。」清景麟建築總經理施棟瀝也指出,申請海外資金匯回共3,559億元,目前從事實質投資僅1,137億元,約2,500億沒拿出來投資,「目前大家都看多,所以要謹慎,不要盲目追高,上升波段買哪裡都對,但現在看起來已是小高峰,現在搶太兇的幾個地方,接下來恐會有一波小盤整。」清景麟建築總經理施棟瀝提醒,目前大家都看多,所以進場要謹慎,不要盲目追高,尤其是出現搶買房的熱門區域,接下來恐會有一波小盤整。(圖/清景麟建築提供)
台申請加入CPTPP 衝擊農業、汽車產業⋯學者:關稅幾乎要降至零
台灣申請加入CPTPP,台經院、中經院等國內智庫皆認為,對農業、汽車等相關產業受到的衝擊最大;特別是一旦加入CPTPP農產品、汽車關稅幾乎要降至零,對本土產業的衝擊可想而知;特別是農業,有學者直言,農業轉型慢,衝擊將更甚當年加入WTO,商總主席賴正鎰建議,政府應該協助受害產業升級,給予所得稅、營業稅減免。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目前國內對海外農產品進口有16.9%關稅保護,2000C.C.以下的進口車要課17.5%的高關稅,300萬元以上新車更有奢侈稅的障礙,一旦加入CPTPP,這些產業首當其衝。一位未具名前農委會官員指出,面對農產品衝擊,他建議蔡政府比照李前總統當年編列1千億元農產品受進口損害基金,救助農民,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日表示,針對敏感性農產品,將比當年WTO的做法,並參照日本、越南等成功國家的談判經驗,爭取排除降稅、保留關稅配額或透過較長的降稅期,讓台灣農業能有足夠的時間轉型升級。不過,加入CPTPP也是有產業受益的。經濟部官員表示,石化、塑膠等8個產業平均出口關稅是5%,其中日本3%最低,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都很高。如果能夠加入CPTPP,自然能夠有利我業者出口。但相對的,工業產品進口關稅也得配合降低,但這部分衝擊我國內產品比較少,以汽車零組件較大,因為目前我們對進口課17.5%,如完全調降自然就可能擠壓到國內業者空間。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若是依照WTO經驗及現在的國際氛圍,對台灣加入CPTPP審慎樂觀。現還未提到實質內容,無法確認那些產業受害,但避免區域經濟被邊緣化,台灣還是須申請加入CP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