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
」 疾管署 腸病毒 運勢 口罩令台中人注意了!路口科技執法成效佳 預計12月再啟用「新增27處」
臺中市目前有41處路口科技執法,統計113年1至10月,舉發共8萬2839件交通違規,占所有交通違規總舉發件數161萬2814件的5.1%,而事故件數卻較去年同期下降近3成,有效改善路口交通安全。對此,臺中市政府警察局也將新建置27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地點,預計今年12月1日正式執法。臺中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指出,新建置27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地點,是根據本市車禍統計數據,從本市百大易肇事路口和各分局前10大易肇事路口考量進行規劃,透過全天候不間斷運作及警示效果,強化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行駛、跨越雙白線及車不讓行人等重大違規進行取締,搭配多元管道宣導,讓民眾養成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勿心存僥倖違規心理,以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相關執法路口也在交通警察大隊網站上公布。 市警局更於68處科技執法路口,依各路口實際狀況廣設路口4個行向警示牌面,合計共607面,目的就是能更明確提醒用路人遵守交通,減速慢行。 市警局局長李文章也表示,設置科技執法設備可以輔助警方執法,且是未來趨勢,再次強調目的不是要開出罰單,主要是讓用路人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有鑑於設置科技設備執法後,交通事故發生率顯著下降,請大眾勿抹黑或曲解科技執法設置用意,籲民眾換位思考,行車到路口慢、看、停,禮讓行人優先行,才能大幅降低車禍事故之發生。臺中市新建置27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地點及取締項目如下:西區臺灣大道與五權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臺灣大道與民權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東興路與公益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自由路與林森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南區建國北路與東興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東區精武路與旱溪西路口: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跨越雙黃線精武路與進化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南屯區向上路與忠勇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忠勇路與永春南路口:闖紅燈、跨越雙黃線、不停讓行人黎明路與環中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西屯區臺灣大道與河南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臺灣大道與工業區一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烏日區高鐵東路與高鐵五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北區三民路與育才北路口:不停讓行人(四向)雙十路與精武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太原路與崇德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中清路與五權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北屯區太原路與南京東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違規停車太原路與北屯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敦富路與松竹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大雅區民生路與神林南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不停讓行人大甲區中山路與育英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豐原區中山路與大洲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豐原區中正路與信義街口:闖紅燈、不停讓行人太平區市民大道與環中東路口:闖紅燈、跨越雙白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東勢區豐勢路與東關路7段口(北端):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石岡區明德路(西段)與豐勢路口:闖紅燈、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
年輕上班族3餐不正常「全身發黃」 醫生檢查驚:膽管全是結石!
台中31歲劉姓男子是上班族,因工作忙碌,3餐時間不正常,有時工作太忙還會整天不吃,最後直接跟同事一起吃火鍋、宵夜大餐。某天他發現自己「全身發黃」,嚇得直接就醫,檢查時發現他的黃疸指數飆升至27,卻查不出原因,經醫師詳細檢查才發現,劉男肝內膽管滿結石,還有2顆非常大的結石阻塞,經配合治療後總算恢復健康。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許本麟指出,劉姓男子就醫後,院方以膽胰管內視鏡技術,並搭配新一代導管式膽道內視鏡檢測,發現其總膽管內不但布滿結石,還有2顆大結石,因此引起阻塞、發炎。許本麟進一步解釋,膽結石是因為膽汁分泌淤滯成石,一般較常見於肥胖、高血脂的中高齡女性身上,但劉先生因為年輕,又是男性,各項數據檢查也很正常,因此一開始在他院就醫時,忽略了結石的可能。許本麟指出,劉先生肝內膽管的2顆結石大小都約0.9公分大,且由膽固醇組成,因位置在肝臟內部膽管中,位置較高,電腦斷層掃瞄難以發現,才會反覆就醫2個月,甚至住進加護病房,卻找不出造成嚴重黃疸的原因。由於劉先生反覆就醫已經2個月,嚴重影響工作,想早日回到正常生活的他希望能在不開刀的狀況下處理結石問題,因此選擇膽胰管內視鏡技術,並搭配新一代的導管式膽道內視鏡深入肝臟檢測,才找到病灶。許本麟說,新一代的導管式膽道內視鏡可深入肝臟內部,且為3D影像,視野角度較佳,確認肝臟結石位置也較為容易。此外,導管式膽道內視鏡可在檢查時立即採用「電震碎石」的方式,將大結石分裂成小結石再取出,使原本要動刀休養近2週的手術,可以大幅縮短至3天出院,不到一週就能解決結石引起的黃疸問題。許醫師提醒,膽結石過去雖好發於中高齡的女性身上,但近年因為工作型態關係,不少上班族3餐不正常,加上暴飲暴食,臨床上不僅常見40歲以下的膽結石患者,就連男性患者也較過去增加。他呼籲民眾「即使減重,3餐還是要規律,尤其早餐還是要多少吃一些。」此外,許醫師還提醒,應該盡量避免整天禁食,晚上卻用高油、高熱量大餐抵1天的飲食習慣,這都會讓膽汁變得濃稠。唯有三餐規律、清淡飲食、並養成運動好習慣,才能避免年紀輕輕就養出膽結石。
初期無症狀!甲狀腺癌成隱形殺手 醫:「這檢測」是關鍵!
藝人徐若瑄日前於社群分享其甲狀腺癌診斷與治療過程,儘管一向注重養生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她坦言家族遺傳基因仍增加了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然而,透過定期健檢,得以在早期發現病灶,及時接受治療。對此,高雄美兆診所院長陸教義醫師分享,透過定期健檢,潛在病變可以在無症狀階段就被發現,建議高風險族群將甲狀腺相關檢測項目納入定期檢查中,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徵兆。甲狀腺癌是一種發生於甲狀腺的惡性腫瘤,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是台灣女性常見的十大癌症之一,且病例逐年增加。甲狀腺癌的病因不明,但家族病史、輻射暴露和一些遺傳性疾病會增加罹患風險。尤其有家族病史的人,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二至三倍。罹癌者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有些人可能會在頸部觸摸到小腫塊,但不會感到疼痛。因此,許多患者無法在早期察覺異常,進而拖延治療進程。甲狀腺超音波篩查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影像檢查,能幫助醫師檢視甲狀腺結構與潛在腫瘤。陸教義醫師指出,超音波影像可以清晰地顯示甲狀腺結節的大小和特性,幫助更精準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也能減少病灶擴散的風險。此檢查特別適合有家族病史、免疫疾病或甲狀腺疾病高風險的患者。國外癌症研究報告指出,若甲狀腺癌能在早期發現並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 90% 以上,尤其當癌細胞局限於甲狀腺內時,患者的預後相當良好,特別是乳突狀甲狀腺癌(即最常見的甲狀腺癌類型)。對此,陸教義醫師提醒,透過定期健檢,潛在病變可以在無症狀階段就被發現,建議高風險族群將甲狀腺相關檢測項目納入定期檢查中,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徵兆。「定期健檢不僅是掌握個人健康的手段,更是預防重大疾病的重要策略。透過精密的檢查數據,醫療團隊能夠提前發現身體中的變化,得以進行早期干預和有效管理的機會。」陸教義醫師強調,身體可能不會在疾病早期明顯「示警」,但健檢是唯一能預測、早期發現潛在疾病的工具,也呼應徐若瑄所分享,鼓勵民眾主動定期健檢,建立維持身體長久健康的良好習慣。
網紅視網膜未禮讓行人挨罰?他見催繳通知「罰600元」太詭異…結果竟是詐騙
詐騙無處不在!網紅視網膜(本名陳子見),昨(25)日在臉書分享,自己收到2筆交通罰鍰的催繳通知,其中1項是汽車駕駛人未禮讓行人,起初他感到相當丟臉,但在細想後驚覺不對勁,再致電向監理單位求證後,才確認是詐騙的新手法。視網膜於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前一晚收到一封自稱來自「監理單位」的信,大意是說有2筆交通違規罰鍰尚未繳納,點進連結登入「監理服務網」後,就看到了自己的違規紀錄,分別是「113年8月27日汽車駕駛人紅燈右轉900元」以及「113年9月13日汽車駕駛人未禮讓行人600元」。視網膜收到交通罰鍰催繳通知。(圖/翻攝自臉書/視網膜 Retina)視網膜提到,起初他看到後覺得超級丟臉,「我開車經過行人穿越道一定會瞥一下有沒有人要過馬路,沒想到還是有沒注意到的時候」。然而,當他看到600元時,突然疑惑道「身為一個熟知行人交通事務的我,看到600元就覺得很詭異,有這麼便宜嗎?這條應該是1200元以上6000以下罰鍰才對。這數字不對啊」。視網膜接著操作網頁,按了欄位最後的「檢視」鍵,卻怎麼點都沒反應,「但我就想看看我的車子沒有禮讓行人到底是長怎樣,不過就是開不了」。後來,他想說可能是手機無法開啟,必須使用特定瀏覽器,於是改到電腦搜尋「監理網」並登入後,卻顯示查無違規紀錄。「一模一樣的網站,一模一樣的按鈕,卻是截然不同的結果?」視網膜決定打電話詢問監理單位,對方則告知他「這是詐騙」。隨即,他再隨便輸入身分證字號和生日時,發現一樣可以登入假網站,且顯示相同的2條違規紀錄和罰鍰。視網膜也曬出他收到的詐騙信通知,提醒民眾收信時,要記得檢查寄件人信箱合不合理。對此,網友們也紛紛在底下留言,「大家記得所有罰金或繳款,收到訊息一定再要去網站看看不要懶惰直接點擊!」、「以資安角度來看,不論你收到的信是真是假,建議都不要從信中的連結,而是自己Google官方的網站去做確認」、「寄件單位的mail就有問題了,另外檢舉、逕舉案件一定會收到紙本罰單跟照片,不然相關單位光是申訴電話就接不完了……政府機關的網站都可以用很簡單的關鍵字搜尋到,double check是好習慣」。
被3孩搞到面目全非 丁寧曝與尪「14年愛的好習慣」:看彼此仍很迷人
54歲女星丁寧出道多年,出演過不少電影、戲劇,出色演技受到許多觀眾愛戴,與外籍老公馬修結婚後,2人共同育有3名小孩,一家5口生活幸福。丁寧近日分享,和老公馬修結婚14年仍覺得彼此很迷人,秘訣是這個。丁寧表示,和馬修又去小約會了一晚,14年來,這一直都是他們的好習慣,特別3個小孩真的會讓彼此搞得面目全非,必須要花時間好好的看看對方,當你越辛苦生活越緊繃,你跟彼此關係就會越容易一觸即發,鼻尖對鼻尖的緊繃沒空間,更沒有美感,你會忘了當初為什麼愛上他,也忘了他有多少優點,就是覺得對所有的一切都煩躁到快爆炸,其實也常爆炸。丁寧透露,其實在離開家之前還跟女兒大吼了一場,一直感覺身體非常緊繃,頭腦快要爆炸,不過一杯白酒還沒喝完,自己就鬆了,給馬修看可愛的刺蝟寶寶影片,說說星期天工作坊的學員帶給她的感受,以及這幾天發生的一些事,馬修提出他的看法,彼此就像沒有孩子的情侶一樣瞎聊一通。丁寧說,「晚上吃完飯回到飯店享受了我們的親密時光,我們躺在床上他看著我看著他,什麼都沒說,就是這樣看著彼此,摸著對方的頭眉毛額頭,結婚了14年我們還覺得彼此很迷人,我們都知道這個有多難得。我們這樣子出去單獨相處,並不是每一次都很開心,但是至少我們都非常願意的空出時間給對方,無論怎麼樣,關係的累積是建立在彼此的誠意,而這個誠意讓我們的關係也越來越穩固有彈性,撐得住我們在大吵或意見不合時,依然知道沒有什麼問題,比我們的愛更重要。」她直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很多人羨慕她跟馬修的感情,那是他們花了14年的時間一層一層累積出來的,任何事情都一樣,身體能力跟伴侶關係都一樣,沒有奇蹟,只有累積,「希望我們在生命中累積的都是讓我們更好的,而不是把我們拖下水的,所有的關係都是累積出來的,身體就是你最好伴侶關係的練習。」
人妻在家看電視遭婆婆「上班時段突襲」...嫌她服裝不整四處告狀 神隊友相挺擊退
一名已婚人妻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抱怨,老公孩子都上班後,她一個人在家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沒想到婆婆事前沒打過一聲招呼就拿鑰匙自行闖進家裡,不僅質問她「為什麼會在家」,還特地打電話到娘家和她媽媽抱怨,嫌她自己在家時「穿太少、沒坐相」,好在媽媽與老公都全力相挺,讓她感覺很開心。這名原PO網友表示,婆婆雖然有家裡的鑰匙,但是造訪前沒有打聲招呼已經有些失禮,一進門就質問她「妳為什麼會在家啊?」更是讓她覺得不可思議「這是我家啊有什麼問題嗎?」沒想到婆婆離開後,還打電話給原PO媽媽,要母親轉告她:「親家母,妳跟妳女兒說好不好,她在家穿的那麼少,坐也沒有坐樣,很沒家教。」母親當下就直球回擊:「在家就是要輕鬆自在,不然是要穿禮服喔?妳跑去別人家叫別人檢討坐姿跟衣著,妳有比較有家教嗎?」這名原PO知道婆婆不會善罷干休,在她找老公告狀前,就已經與老公說清了事情的原委,當婆婆向老公告狀時,老公不僅不以為意,還希望婆婆交還家裡的鑰匙,被拒絕後告誡婆婆不應該在未告知的狀況下不要再隨意闖進家中,「以後再這樣我們家就換鎖」。得到媽媽與老公的全力相挺,樂得這名原PO網友發文炫耀,「哈哈哈哈哈,老阿婆被我媽媽跟我老公罵了,覺得很開心。」這則發文得到不少網友回應,認為婆婆很有事,「換密碼或者指紋鎖,沒有邊界感。」、「要不要下次換妳帶人去婆婆家幫她檢查一下服裝儀容」、「我岳母要去我家之前,也會先打電話照會一下,雖然我們都在工作不在家」。還有不少網友發表意見,「如果是我,我還是會直接換鎖,我老公的媽是沒我家鑰匙,但是她從來不會先通知要來,一來就是直接轉門把,我都被嚇好幾次了,在我們全家都保持鎖門的好習慣」、「等什麼以後?鑰匙就算交出來誰知道有沒有先去複製?當然是立馬換鎖先啊!」
台灣2025進超高齡社會!調查:國人預期百歲退休金要準備1427萬
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百歲人生的生存壓力,中信銀行為了洞悉不同世代的理財痛點與退休準備需求,於15日發表「2024臺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觀察發現國人預期百歲退休金需準備約新台幣1,427萬元,近八成自認退休準備規劃不足,中信銀行更進一步歸納「易、收、難、放」四大理財現象,促使國人整體理財規劃比例攀升至87%,而樂活享退指數較去年增加1.2分,微幅上升至46.3分。中信銀行於今年7月26日至8月15日針對全台1,200名30歲以上民眾進行網路抽樣調查發現,身體健康(81%)、環遊世界(55%)、養成愛好習慣(23%)、有伴一起住進養生村(20%)是百歲人生的四大願望。而要能支撐理想的退休生活,超過四成民眾認為至少需新臺幣1,500萬元退休金才能支應百歲生活所需,通膨議題也影響到60世代的受訪者,認為百歲人生需要新台幣2,500萬元退休金的比例達20%,不僅高於其他世代,也創下舉辦調查以來的新高。面臨通膨與百歲人生的生存壓力,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表示,本次調查反映各世代在投資與理財規劃出現明顯變化,歸納出「易、收、難、放」四大理財現象。首要為「易動心」,因對未來退休金需求增加, 67%受訪者面對市場出現前景看好的新投資項目時,放棄原來「專款專用資金」或「緊急預備金」,轉將資金投入新標的,以追求更好的報酬率。順應ETF熱潮未減,55%的受訪者認為「擁有穩定現金流」最能提升對於退休生活的信心程度,反映出「愛收息」的理財現象,亦呼應本次調查,具備可分散投資風險又能穩定配息的被動投資工具ETF(42.4%),今年一舉超越儲蓄險,緊追在股票(66.9%)、儲蓄定存(62.9%)後,躋身前三大青睞投資工具,尤其30世代的年輕族群更是每兩人中即有一人正在進行ETF投資。此外,雖然國人投入理財比例高達87%,且過去三年投資獲利逾5%者超過五成,但仍存在程度不一的理財困擾,53%的受訪者表示「難以捉摸市場動態」,又以教育業者比例逾六成最高,反映著國人對長期理財結果無法掌握的焦慮,顯示「難掌握」長期理財結果。針對退休金準備議題,則多數人認為退休前後的理財挑戰為「沒有專款專用的退休金」(34.9%)、「擔心身故後無人照顧家庭幼小/生病家人」(34.8%)及「財富不知該如何傳承」(16.1%),顯示出「放不下」的理財憂慮現象。中信銀行進一步就醫療保健業、科技電子業及教育業從事人員進行觀察發現,即使是被視為高收入、穩定收入的族群也有不同的退休理財挑戰。逾六成科技新貴對於投資需求僅占薪水30%以下,逾五成科技新貴則表示預期未來退休每月生活費僅需新台幣3萬元以下,比例高於本次調查的平均值。此外,工時長、資產累積快的醫護族群,雖然樂活享退指數較高,但提及理財困擾,「沒有理財動力」、「容易被親友或網紅影響」也遠高於整體平均。而收入穩定的教育工作者,理財規劃最為積極,近五成受訪者理財需求占收入比例超過30%。因應環境變化,中信銀行提出「D.E.A.R Future」理財步驟,可透過指引(Direct)、發展(Evolve)、行動(Act)及重塑(Reframe)理財策略應對「易、收、難、放」理財現象。首要於指引(Direct)可利用理財健診找出理財痛點,制定具體化理財目標並建立專屬自己的理財方針;發展(Evolve)則依據人生階段與目標依序發展及調整理財規劃,做為引導未來理財行動的基礎。依據理性規劃紀律行動(Act),小規模檢視並將進度與成果具體化,尋找最適切的理財規劃,再藉由重塑(Reframe)理財觀,採「攻守具備」保持成長動能,朝理想目標邁進。最後,善用「活、留、存,財富金三角」滿足不同階段必要、需要與想要理財目的,掌握基本「活」的必要需求、「留」出家庭責任與傳承規劃等需要,以及「存」出想要的目標,逐步邁向自己專屬的「D.E.A.R Future」。
50歲以上「血糖異常」恐是罹癌王 醫示警3類人注意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由於症狀隱匿,早期發現困難,常在診斷時已屬晚期,存活率偏低。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目前胰臟癌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但可以透過2預兆來發現,血糖升高與體重減輕是早期胰臟癌的重要徵兆。衛福部曾在官網說明,胰臟癌是一個高度致命的惡性腫瘤,在診斷時有近80%至85%的患者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已無法開刀治癒。魏士航日前在YouTube影片中提到,50歲以上才診斷糖尿病的人,應該關注胰臟癌風險,因為血糖異常和體重減輕往往是胰臟癌的早期警訊。雖然胰臟癌預防措施有限,魏士航指出,若能早期發現,仍有7到8成的胰臟癌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他建議,屬於高風險族群的人應定期檢查,以提高早期診斷機率,進而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魏士航也特別提醒3類高風險族群應該提高警覺,包括50歲以上才首次確診糖尿病者、有遺傳性胰臟炎患者、以及家族有胰臟病史者。若這些人還伴隨有體重減輕的情況,就可能是胰臟癌的前期徵兆,應儘早就醫檢查。事實上,衛福部嘉義醫院副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醫師陳詩典曾在官網衛教說明,胰臟癌之所以為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很難早期發現,第二是復發率高。由於胰臟位於腹腔比較深層,胰臟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覺察異常,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等到真正有症狀時,大部分已進展到中晚期,癌細胞已侵犯胰臟周遭重要血管,難以開刀處置。因此陳醫師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者、慢性胰臟炎患者、吸菸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可每年進行健康檢查1次。如果已出現症狀,如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持續性腹瀉或糞便呈灰白色,務必要即早就醫以提高整體治癒率。建議民眾平時應維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及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良好習慣以即早預防。
跟山陀兒有得比!時速76公里慢爬國道內線 國道警發文:不取締對不起大家
很多人都知道,在國道高速公路上超速的話,是會吃罰單的。但很少人注意到,其實駕駛速度過慢,也是有可能會吃上罰單的。日前國道警方就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看到一輛時速76公里的汽車卡在內線車道,後方已經造成明顯車流,氣的國道警直言「不取締對不起大家」。國道警察局日前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從上傳的圖片中可以看到,一輛汽車用著時速76公里的速度卡在內線車道,前方沒有任何車輛,但是後方已經有明顯車流。國道警也在文章中表示「跟山陀兒有得比餒,前面就沒車還慢慢開,真是讓人森77,後面被你堵到天荒地老,不取締對得起大家嗎?」、「國道攝影師天天都上工,攝你慢也攝你快,攝你喜歡貼緊緊,攝你不繫安全帶」。國道警後續也在留言區發文,分享一些國道警察同仁執勤時時常遇到的狀況:1.當內側車道上有障礙物(ex:故障車、事故車、掉落物)時,只剩右邊可以閃避,另一邊就是內側護欄。(開在中線或外線車道至少還有兩邊可以選擇)2.當開在內側車道突然發生車輛故障或是爆胎時,臨時要切到路肩待援的困難度跟危險性會大幅增加,且若不幸卡在內側車道上,則容易造成後方車輛閃避不及而追撞上來。3.雨天時,內側車道較其他線車道容易積水,可能造成車輛失控,引發交通事故。(雨天單一車輛事故,多為自撞內側護欄)4.長時間駕車可能會降低警覺心,容易開到打瞌睡,「一恍神就不小心去撞上內側護欄了」。(後面這句是在製作交通事故談話記錄時,最常用到的)5.干擾車流:內側車道其實是作為『超車』之用,慢速及長期占用,會增加後方車輛變換車道頻率,干擾車流順暢並降低平均車速,也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發生。6.再來可能碰上的,就是與逆向車或是對向車道撞過來的車發生事故。(因為臺灣的駕駛習慣,逆向車輛大多會行駛在內側車道)國道警察也在文章中呼籲,養成安全好習慣,依速限行車,非超車不要占用內車道,慢速車也請勿占用內車道。
交往10年終結婚!老公婚後不愛愛 她一進浴室崩潰:聞到女人發炎味道
一名已婚網友透露,自己與老公交往10年終於步入結婚禮堂,不過婚前老公的「性致」就不太高,「一個月有2次就偷笑」,今年生產後夫妻倆更是過起「無性婚姻」,讓她十分沮喪,懷疑自己是否對老公沒有吸引力,也難免疑神疑鬼對方是否在外面「喝外送茶」。日前老公在幫寶寶洗澡,她走進浴室竟感覺聞到「女人下面發炎的味道」,讓她崩潰懷疑老公是否對她不忠,求問:「真的有先生在無性婚姻中靠打手槍,不出軌的嗎?」一名網友在Dcard上以「無性婚姻」為題發文求助,表示自己今年36,老公39,2人交往了10年才結婚。她自述婚前老公對她的「性致」就不高,「一個月有2次就偷笑」,婚後除了積極備孕的幾個月次數有提升,其他時間老公絕對不會主動開口,都是她自己要求才配合。而且在發生關係時,還會希望她「上全妝」、「角色扮演」,讓她私底下感覺十分受傷,覺得是不是自己長得醜又不性感,老公才會不願意做。另外讓她不安的是,她過去曾在老公的LINE上看到封鎖外送茶的帳號,她質疑老公是否「喝茶」,老公僅表示「不知道為什麼被加」,還對她發脾氣,表示自己工作很辛苦,晚點下班還要被懷疑出去喝茶。但她又質疑「為什麼吵架後就沒有看過外送茶帳號」,老公雖解釋表示已經鎖定電話不能隨意加好友,但她還是放心不下。原PO表示,今年順利產下寶寶,從懷孕開始到現在寶寶已經5個月大,夫妻完全處於「無性婚姻」狀態,她自認體重已恢復產前標準,也重新回到職場工作,但老公完全不開口,讓她心裡十分擔憂。直到日前老公在浴室幫寶寶洗澡,她走進浴室竟感覺聞到「女人下面發炎的味道」,讓她崩潰又不知所措:「他是不是去喝茶了?」如今陷入憂鬱與自我詆毀的原PO提問:「真的有先生在無性婚姻中靠打手槍,不出軌的嗎?」還表示:「如果溝通無效,是不是真的只有離婚這條路?」對於原PO的遭遇,網友紛紛搖頭,有人同情她的遭遇:「10年了,這樣你為什麼還嫁...」、「呃,我有一個朋友,她和你們狀況很像,然後她老公在外嫖妓嫖很大」、「我還曾懷疑我老公是不是同性戀,原來喝茶喝飽了。他都利用上班時間,早上或下午,公司請假去喝茶」、「不管有沒有外找,都建議妳考慮離婚吧,他這10年沒有尊重妳的需要感受」。但也有人認為原PO懷疑老公喝外送茶有些反應過度,「我的line帳號也有一堆封鎖茶啊,啊就會跳出來很煩啊,鎖不認識的人,會有有朋友加不到」、「外送茶的帳號是隨機不斷地發送,或多或少都有,這點得替你先生澄清一下」。但也有不少網友現身說法,表示自己同樣因為另一半「不感性趣」正過著無性婚姻,並不代表另一半有出軌,「無性3年,沒喝茶出軌,自己來一天一發。太太冷感,今年43,家庭和樂圓滿,不是身材不好(身材還不錯),安慰自己把睪酮留著長肌肉」、「兄弟,我也一樣…老婆不給碰,一年不發生關係也沒差…我都快變成煉金術士了,右手特別強大」、「小伙伴們好,我無性8年,我沒喝茶沒出軌,老婆也沒有出軌,快滿47Y維持6塊肌,自己維持一天一槍有益身心健康的好習慣」。
腸病毒創5年新高「單周近1.8萬人就醫」 停課潮!231班都有患者
疾管署今(1)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且處於高點,9月22日至9月28日門急診就診計17,840人次,較前一週(16,550人次)上升7.8%,創下近5年同期最高記錄。這波疫情快速升溫,特別是在幼稚園、國小和托嬰中心等場所,停課班級數增加到231班是5年同期次高紀錄。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231班停課的班級中,其中170班為幼兒園、12班為國小,另外49班則來自托嬰中心等其他機構,強調腸病毒在學校及幼兒園群體中的影響依然嚴重,家長與學校必須格外注意孩童的防護措施,。羅一鈞表示,目前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要流行株,其中克沙奇A16型佔比達29%,比克沙奇A10型(佔22.6%)還高。隨著病毒在社區內的傳播,疫情有可能在10月中上旬達到頂峰,並持續至11月中旬才有望逐漸減緩,學校和家長仍要注意小朋友洗手好習慣。今(2024)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呼籲,腸病毒的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尤其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提醒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其中,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每天刷還是蛀牙!醫曝「應呈45度角」:每次2分鐘 再用2樣風險降到最低
明明每天都刷牙,為什麼還是會蛀牙,相信是許多人的疑問。對此,牙醫師蔡雅藍點出,刷牙方法不正確、頻率不足等,也都會是造成蛀牙的問題。蔡雅藍在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表示,每天刷牙當然是好習慣,可是這不代表一定不會蛀牙,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確,過於用力,或者刷錯方法了,可能會導致牙齒表面清潔不徹底,正確的刷牙方法應該是將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確保每顆牙齒和牙齦邊緣,都得到充分清潔,每次刷牙應至少持續2分鐘。再來是刷牙頻率不足,蔡雅藍指出,雖然每天刷牙,但如果只是早晚各刷一次,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還不夠,如果你在餐後沒有立即刷牙,食物殘渣和細菌會在口腔內滋生,形成牙菌斑,進而導致蛀牙,建議在三餐飯後都刷牙,或者至少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來清潔口腔。蔡雅藍提到,飲食習慣不佳也是造成蛀牙問題,經常攝取高糖食物和飲料,會增加蛀牙風險,糖分會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生酸,這些酸會腐蝕牙齒琺瑯質,形成蛀牙,即使每天刷牙,如果飲食中糖分過多,蛀牙的風險仍然很高,會建議少吃甜食,並選擇健康的飲食習慣。蔡雅藍進一步提到,如果只是刷牙,還不足以全面清潔口腔,牙線也是口腔清潔的重要工具,牙線能夠有效清除牙齒之間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進一步減少蛀牙風險,如果每天只刷牙,而不使用牙線,可能會導致牙齒間隙中的細菌,和牙菌斑堆積,進而引發蛀牙。最後是口腔健康狀況,蔡雅藍表是,有些人天生牙齒結構較為複雜,或者唾液分泌不足,這些因素都會增加蛀牙的風險。唾液具有清潔口腔,和中和酸性的作用,如果唾液分泌不足,口腔環境容易變得酸性,導致蛀牙;此外,牙齒排列不整齊也會使清潔困難,增加蛀牙風險,定期看牙醫,進行口腔檢查和專業清潔,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口腔問題。她建議,無論如何,每天刷牙,使用牙線跟漱口水,才能把蛀牙的風險降到最低,不過就算這樣,還是有可能有蛀牙的風險,因此定期檢查也非常重要。
吃太多紅肉恐導致「尿路結石」 醫示警「5NG習慣」
尿路結石症的盛行率高,而且發作時往往令人痛不欲生!對此,泌尿科醫師施冠偉也列出5個容易造成泌尿道結石的生活習慣,包括水喝太少、吃太多紅肉、重口味及高草酸的飲食習慣,也建議「日常多喝水、盡量少憋尿,是預防結石的好習慣。」施冠偉近日在臉書粉專「理雞先生 ― 泌尿科施冠偉醫師」發文表示,每年7至9月是泌尿道結石發作的高峰期,夏天長時間在陽光下流汗,太少補充水分,水分攝取減少、汗水流失增加,容易導致尿液濃度提高,就會加速泌尿道結石的形成。對此,施冠偉醫師也列出泌尿道結石風險的5大NG習慣:水喝太少:攝取的水量影響到尿量多寡,當液體變少、雜質濃度變高,會連帶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建議成人一天至少須攝取2000至3000c.c水分。習慣攝取高蛋白、吃太多紅肉: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海鮮等,會使尿液偏酸性,進而增加結石形成的可能。習慣重口味飲食:重口味的飲食含鈉量高,高鈉會減少鈣質吸收,增加血液中的尿鈣,容易生成結石。因此建議避免吃進過多高鈉食物,以降低身體負擔。攝取過多碳酸飲料、濃茶、啤酒(高草酸飲食):包括菠菜、地瓜葉、巧克力、碳酸飲料、濃茶、啤酒等,這些都是富含草酸的食物。草酸是結石的原料之一,因此攝取過多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會增加結石形成的機率。太少運動: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及適當補充水分,能減少產生沉澱結晶,有助結石的排出及預防,但需避免太激烈碰撞的運動。施冠偉補充,泌尿道結石早期不會疼痛,若結石小於0.5cm內,能透過多喝水自行排出。若結石過大,造成堵塞引發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須要立即就醫處理。日常多喝水、盡量少憋尿,是預防結石的好習慣,也能盡量降低身體的負擔 。
醬油瓶見「1現象」快倒掉! 營養師示警「全是細菌」:恐會拉肚子
外出用餐時,不少餐廳常常會提供不同的調味料供顧客自行選擇,營養師林冠良就提醒,在加醬油之前應該先看清楚,若醬油瓶上有「白色點點」,其實都是菌落,「所以有時候你在外用餐後拉肚子,不一定就是食物的問題,也可能是醬料不衛生的問題」。林冠良日前在臉書粉專「林冠良營養師Siin」發文指出,醬油瓶裡的白點,都是菌落,也就是「菌的部落」,可能是細菌,可能是黴菌,每一個小白點裡面有數不清的菌,所以有時候在外用餐後拉肚子,不一定就是食物的問題,也可能是醬料不衛生而導致。林冠良表示,如果醬油瓶的瓶身、瓶口上面出現「一顆一顆的東西」,可能是鹽粒、鹽結晶,「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這些顆粒是有棱有角的,不是圓形的那一種,這種就是鹽了,同時我也有注意看他瓶子內也都沒有圓形的菌落,那這種就可以放心用了」。林冠良也強調,上傳相關貼文並非叫民眾不要使用外面餐廳的醬油,而是提醒大家在使用前「看一看」,這一個動作有時候就可以避免一次慘烈的食物中毒,鄉民們也不需要過度恐慌。對此,網友也紛紛留言道,「有時醬油瓶的倒出口還會有蒼蠅蛋」、「我遇過酱油瓶口黏有壁虎屎的」、「辣椒醬、番茄醬、蠔油瓶口每次也是會有」、「好嚇人,以後我一定要看清楚,保護自己、保護家人」、「養成使用前檢查的好習慣,就像我們會看看餐具有沒有乾淨才使用」、「其實自己家裡的也要看,也是會發霉的」。另外,有網友提問,若發現醬油瓶已出現菌落,僅清洗蓋子是否妥當,林冠良則回應,此時必須要整瓶倒掉,而放冰箱的醬油也可能會有這種狀況,「預防勝於治療」。
腸病毒疫情上升…估國慶高峰1.7萬人 疾管署曝「脫離流行期」時間點
腸病毒疫情流行!上周就診近1.63萬人次,比前一周上升9.4%,疫情處於高點,預期國慶日前後還會呈現上升情況,估計單周最高達1.7萬人次,要等到11月中下旬才會脫離流行期,提醒學校和家長要注意維持孩童洗手的好習慣。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第38周(9月15日至9月21日)門急診就診計16253人次,較前一周(14856人次)上升9.4%,疫情處高點;近4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0型及克沙奇A16型為多,另其他克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D68型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上升。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中秋節過後,腸病毒疫情仍持續攀升,且狀況比原本複雜,雖然病毒型別沒有轉換成功,但A10、A16還在互相競爭,因此雙十節前後疫情還是會是上升情況,估計最高峰每周就診達1.7萬人次,之後才會下降,但整個流行期脫離要等到11月中下旬,預期比原本拖更久。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A71型外,其他尚無疫苗可供預防,呼籲大人小孩應持續採行相關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才能防範社區內不同型別腸病毒之感染與侵襲。須特別注意的是,酒精對腸病毒的效果有限,建議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並於調配時進行適當防護,注意環境通風。
喜愛這類食物「大腦恐變漿糊」 醫示警:容易得糖尿病
吃錯東西竟會讓大腦變笨!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有研究指出食用高油高糖飲食,幾個星期就能使大腦神經發炎,腦神經細胞外基質變得「漿糊化」,進而阻擋胰島素進入大腦,容易得糖尿病。黃軒也分享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讓胰島素發揮作用,就能有效預防糖尿病且保持好腦力。黃軒醫師近日在臉書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提出國外有研究發現,人只要幾個星期內不健康飲食,容易使大腦神經元發炎,導致腦神經的細胞外基質(ECM)重塑變得厚又黏;簡單來說,只要常吃高糖油脂食物,就是在破壞大腦神經,使其變得像一片漿糊。而大腦變漿糊後,阻攔胰島素進入下丘腦神經元,去下達旨令磷酸化處理,造成更多血糖堆積,就變成「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不敏感」,很快就會導致糖尿病。不過黃軒透露,澳洲墨爾本大學研發人員在對小白鼠的實驗中,發現一種消除粘膠質的酶「氟胺的分子」,可以成功消除動物大腦中因漿糊粘性造成的堵塞,增加大腦飢餓神經元對胰島素的攝取,能有效降低血糖控制;若將來能應用於人類,就是一種新的治療模式。最後黃軒表示,「高油高糖食物,就會高黏高稠,漿糊化了你的腦袋瓜」,健康飲食習慣才是保護大腦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式,呼籲「好的習慣,你就是天堂!不好習慣,你就得上天堂!」
張鈞甯42歲美得像22歲!堅持跑步17年、早餐一定要配肉片,靠這些好習慣養成易瘦體質!
上禮拜才剛過完42歲生日的氣質女神張鈞甯,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凍零女星代表,不過她的完美狀態,可不是只靠神基因,靠著非常自律的飲食控制、運動習慣跟正確保養方式,才能讓她出道數十年如一日,還是永遠的22歲!原來張鈞甯可說是運動達人!她從25歲開始就養成長跑的習慣,除了自己慢跑,更時常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還曾教大家跑步後要怎麼放鬆腿部肌肉才不會跑出蘿蔔腿,她用滾輪直接親自示範,小腿緊繃的時候應該要以”橫滾”的方式左右左右的動,才能真正把筋鬆開,維持腿部的筆直線條。(圖/翻攝自張鈞甯小紅書影片)透過運動,張鈞甯說不只可以讓她維持好身材,流汗促進新陳代謝也是素顏發光的秘訣!不過當然有時候還是得靠保養來助攻,尤其身為敏感肌的她如果忙拍戲,壓力一大,膚況就會躁動不安,所以她會特別選擇天然植萃成分的護膚品,像是歐舒丹新升級的#星光瓶-光萃肌活露,就採用了蠟菊、千日菊和梔子花精萃,高達97%的天然成份來源,讓張鈞甯大讚雖然很溫和卻有著有效修護、穩膚、亮膚效果,是她幫肌膚減壓的最佳小幫手!歐舒丹的光萃肌活露,就是讓張鈞甯能隨時穩定膚況的美肌秘訣。(圖/品牌提供、翻攝自張鈞甯小紅書)想跟女神用同款星光瓶?2024百貨週年慶有針對星光瓶推出「蠟菊經典明星組」,內含光萃肌活露50ml+光萃肌活露5ml+蠟菊賦活極萃霜4ml,只要78折3,780元就能整組帶回家!(圖/品牌提供)另外張鈞甯就連內服的營養補充品也十分細心,她自曝自己有一個化妝包裏頭裝了滿滿的各式維他命,其中一個就是DHC的維他命D,可以幫身體補充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特別推薦給為了怕變黑而想避開日曬,或是工作環境大多都處在室內的女生。DHC維他命D/30日份120元(圖/翻攝自張鈞甯小紅書影片、品牌提供)而在吃的方面,她會特別加強早餐的豐盛度,涮肉片加糙米飯,再搭配一碗青菜跟水果、優格;飲食的順序則會先喝湯再吃青菜,最後才是蛋白質跟澱粉,並記得晚餐選擇好消化的食材,避免消夜,聰明吃才能輕鬆瘦。(圖/翻攝自張鈞甯小紅書)
邵雨薇要35歲了素顏照還是「少女感」十足!她的美肌好習慣必須快點學起來!
這個月21號就要迎來35歲生日的邵雨薇,每次IG曬零修圖素顏自拍照,都讓粉絲們驚呼:真的是大學生的照片!零毛孔、零細紋、零暗沉,膚況好到連20歲的女生都要自嘆不如阿~關於自己的養膚秘訣,邵雨薇說因為自己是混合型膚質,再加上容易過敏,所以在挑選產品時,除了會特別留意成分夠不夠溫和,還要懂得分區保養,像是兩頰乾燥部位會加強保濕、T字部位則會以水楊酸x維A來改善出油、毛孔。(圖/取自邵雨薇IG)屬於勤勞保養派的邵雨薇,之前受訪時就曾表示她是早C晚A的支持者,尤其過了30+很容易不小心就跑出來的紋路問題,她會在晚上使用A醇成分的保養品,但如果是整體膚質的細緻度,她則會交給寶拉珍選新登場的「高效A醛PRO新生精華」,不管是細紋、膚觸、明亮度、毛孔緊緻度都能一併改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當然光靠外用擦塗的方式還不夠,邵雨薇的飲食控制、運動習慣也是有助明亮好氣色的方法,她最近正好就在實施營養師建議的飲食計畫,包含每天攝取120克梅花豬+兩大碗蔬菜,再加上定時做重訓幫助流汗,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才能讓她素顏也發光。(圖/取自邵雨薇IG)另外她也很重視頭皮護理,畢竟美女不能只顧臉部不顧頭髮吧XD?尤其夏天她會使用涼感系髮品,既能保持頭皮清爽又可以讓髮根變蓬鬆,原來她都是用森歐黎漾的洋甘菊涼感洗髮精,才能在黏膩夏天也能隨時擁有漂亮秀髮喔。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超商員工煮咖啡前「1動作」被讚爆 網一票認同:要珍惜稀有店員
基隆一名女子日前至一間全家消費,她在櫃台排隊時,竟意外發現男店員煮咖啡前,都會先噴酒精消毒,再加上服務態度好,讓她忍不住直言「你真的好棒棒」。貼文一經曝光,有不少在地人認同,紛紛表示自己曾被該店員服務過,大讚「他真的很優秀」原PO在臉書社團「基隆人日常」分享,精一路全家的男店員,服務態度和衛生習慣讓她不得不讚賞,男店員在煮咖啡前若摸到其他物品,就會噴酒精消毒再操作,她在一旁排隊時,便震驚於對方的好習慣。該貼文迅速吸引超過8千人按讚,不少網友留言道,「這種態度一定要稱讚,能把小事做好的人品肯定不差」、「需要珍惜、愛護這種稀有店員」、「這個店員很棒,有次領包裹還提醒我是詐騙包裹別領,也教我怎麼辨別,真的很優秀」、「精一店的店員都很不錯」。也有許多鄉民直言,不少從事餐飲業的人員,常常會找完錢又直接觸摸食物,而在超商,由於咖啡杯蓋是直接就口飲用的設計,有些店員在接觸玩紙鈔時,會直接用手拿取杯蓋,恐怕會讓杯蓋沾上大量細菌。
奇葩臉再現3/年過60演藝圈大哥愛運動 胡瓜成功甩肉12公斤
63歲哈林庾澄慶愛運動,騎單車、跑步、打籃球及游泳樣樣來,一周至少運動4至5次,50歲時他還參加台東國際鐵人3項賽,以3小時20分45秒完賽。去年哈林和卜學亮、彭小刀、柯有倫、張庭瑚、周予天,一起在實境秀《騎吧!哈林小隊》挑戰18天單車環島1200km,許久未推出音樂作品的哈林,還特別為節目獻唱主題曲〈神騎〉,大哥愛運動的印象深植人心。65歲胡瓜近年開始注重養生成功甩肉12公斤,更不吝展現健身成果。(合成圖/趙文彬攝、翻攝自胡瓜臉書)65歲胡瓜近年開始注重養生,除了勤練瑜珈外,更聽從營養師建議做重訓,成功甩肉12公斤。對於自己健身成果非常滿意的胡瓜,不僅持續維持運動習慣,還不藏私地大方秀出訓練成果,在社群上秀出裸上身照,只見照片中胡瓜脫掉上衣,在教練協助下做出引體向上的動作,背部炸出肌肉線條。對此,胡瓜也自豪說:「其實不瞞大家,我背部也蠻好看」。64歲徐乃麟在學生時期曾是游泳代表隊,長年維持固定運動健身的好習慣。(圖/三立提供)64歲徐乃麟在學生時期曾是游泳代表隊,長年維持固定運動健身的好習慣,每周會運動2天,還時常練深蹲,更透露自己一天只吃一餐,更表示健檢報告除了膽固醇稍微超標之外,健康狀況非常良好。先前兒子徐新洋殘家《全明星運動會3》時,徐乃麟還搞笑放話若有人游泳可以贏過他,「我發10萬元獎金」,相當自豪游泳實力。61歲的綜藝大哥吳宗憲,私下非常愛打小白球。(圖/趙文彬攝)同樣也是年過60的綜藝大哥吳宗憲,愛打小白球的他,經常在社群上分享自己開心打高爾夫球的照片。去年吳宗憲就曾被本刊讀者直擊現身上海浦東機場,隔天他便在社群上分享自己瘦身有成的67公斤體重、以及拿著高爾夫球桿的照片,讓大家驚呼他打小白球的版圖遍及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