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培人
」 頭頸癌 婁培人獨步六都!北市國中男女皆可打HPV疫苗 把握防癌黃金期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資料,估計全球因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的相關癌症每年有63萬例,約佔所有癌症的5%。臺北市配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中女生接種政策已達階段性目標,並鑒於HPV感染所衍生之癌症不分性別,臺北市蔣萬安市長宣布自113年9月1日起,除持續提供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為有效降低青少年未來罹癌病的健康風險,將擴大提供設籍或就學於臺北市112年度入學國中男生免費接種HPV疫苗,鼓勵臺北市青少年接種疫苗,打造優質免疫力與健康基礎,遠離病毒與疾病威脅。相關醫學研究指出,不分性別,一生被HPV感染機率高達80%,持續感染HPV不僅導致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男性則可能衍生頭頸癌、肛門癌等癌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婁培人副院長表示,因病毒特性,男性受感染後較難清除病毒,且女性尚可由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發現治療,惟男性無常規檢查不易發現;而最有效的預防感染方式是接種HPV疫苗,青少年階段是接種黃金期,可達最大保護效果。臺大醫院小兒科李秉穎副教授表示,若以高致癌風險的HPV 16型來看,男性感染後產生抗體的比例明顯低於女性,且HPV導致口咽癌風險,男性大於女性。這些數據都足以顯示,HPV對男性帶來的健康衝擊不亞於女性,面對HPV兩性都需要完整防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醫師說,根據2021癌症登記資料,口咽癌在我國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5,在男性則是發生率第3名,而近期國內研究針對五家醫學中心之研究顯示,國人口咽癌有30%與HPV感染相關,且其中HPV16型佔了70%,HPV58型佔了12%,男性感染HPV後不易自然產生抗體,HPV持續感染可能在10-20年後引發相關癌症。張文震強調,台灣口咽癌2021年最新登記資料顯示,標準化發生率為21.6,但30年前僅有7.05,期間增加了3倍,且男生發生率超過女性10倍,(男生40.38/女生3.88),因此呼籲男性更需要施打HPV疫苗,保護自己,更保護身邊女性。臺北市113年9月1日起,獨步六都,擴大提供設籍或就學於臺北市112學年度入學國中男生免費接種HPV疫苗(國中男女生公費接種資格如附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教育局與各國中校園,共同合作於校園設站,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特約醫療院所專業團隊在校提供國中生兩性共同接種疫苗服務,以便利學生就學期間完成接種。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陳彥元局長表示,為提升學生健康識能與接種意願,衛生局113年5月起媒合專業講師巡迴國中校園,進行疫苗預防接種重要性與疫苗安全性教育課程;並結合校園親生溝通管道,提供家長疫苗手冊與接種同意書,經家長與學生簽署同意書後,由校園設站服務醫師提供健康評估及協助疫苗接種;因故無法在校接種學生,可持「補接種通知單」至臺北市113家醫療院所HPV疫苗特約醫療院所預約補接種服務。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張哲維建議,政策應全國一體適用。張哲維理事長說,自己曾是HPV感染者,幸好及時發現讓腫瘤尚未癌化,然而在那之前他的觀念也是停滯在HPV政策僅是預防女性子宮頸癌的思維中,「政府衛教宣導不足,許多家長不知道男性也應接種HPV疫苗」,他認為健康政策福國利民,「只需一道行政命令,對整體經費來說九牛一毛,還能避免家庭因一人罹癌而破碎,故期待中央政府聽到爸媽心聲,防癌政策不該分男女,讓國中男納HPV公費疫苗能全國一體適用,並且擴大公費接種年齡,以跟上國中女生施打的速度。
一生被HPV感染機率高達80% 北市擴大提供「國中男生」免費打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90%女性於15歲前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並在政策可行下,建議納入青少年男生為接種對象。台北市配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中女生接種政策達成階段性目標,考量HPV感染所衍生癌症不分性別,為提升青少年健康降低未來罹病風險,台北市蔣萬安市長宣布自今年9月1日起,除持續提供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並擴大提供設籍或就學於台北市112年度入學國中男生免費接種疫苗,鼓勵台北市青少年接種疫苗,打造優質免疫力與健康基礎,遠離病毒與疾病威脅。相關醫學研究指出,不分性別,一生被HPV感染機率高達80%,持續感染HPV不僅導致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在男性亦可能衍生頭頸癌、肛門癌等癌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婁培人副院長表示,因病毒特性男性受感染後較難清除病毒,女性尚可由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發現治療,惟男性無常規檢查不易發現;而最有效的預防感染方式是接種HPV疫苗,在青少年階段是接種黃金期可達最大保護效果。台北市政府、八大醫學會、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呼籲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一起鼓勵家中適齡孩子接種疫苗,奠定健康基礎與優質免疫力,降低HPV感染與癌症威脅。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提供預防保健成長禮,打造青少年未來健康力,台北市自今年9月1日起,擴大提供設籍或就學於台北市112學年度入學國中男生免費接種HPV疫苗,衛生局、教育局與各國中校園,共同合作於校園設站,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及特約醫療院所專業團隊在校提供國中生兩性共同接種疫苗服務,以便利學生就學期間完成接種。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陳彥元局長表示,為提升學生健康識能與接種意願,衛生局今年5月起媒合專業講師巡迴國中校園,進行疫苗預防接種重要性與疫苗安全性教育課程,並結合校園親生溝通管道,提供家長疫苗手冊與接種同意書,經家長與學生簽署同意書後,由校園設站服務醫師提供健康評估及協助疫苗接種,因故無法在校接種學生,可持「補接種通知單」至台北市113家醫療院所HPV疫苗特約醫療院所預約補接種服務。
頭頸癌好消息!健保署承諾放寬第一線免疫藥物 最快12月可健保給付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顯示,頭頸癌是我國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位、男性死亡率第四位的癌症,且逾半數是無法手術的晚期患者。但是健保給付卻落後國際治療指引,讓晚期頭頸癌友無法獲得妥善治療。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邀請專家、病友團體代表針對頭頸癌治療指引凝聚共識,要求健保署盡速放寬免疫藥物用於第一線治療晚期復發或轉移的頭頸癌。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盤點癌症治療缺口後,專家已有共識將免疫藥物用於頭頸癌一線治療列為優先給付項目之一,若順利最快今(2023)年12月就能造福患者。治療選擇少、經濟壓力大 常有治療悲歌自殺率高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頭頸癌患者自殺率高的原因,除了手術後外觀改變、無法講話和正常進食等外,無法獲得妥善治療、擔心治療會拖累家庭經濟等龐大的心理壓力也是原因之一。大多數頭頸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治療相當棘手,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朱本元指出,再加上頭頸癌的治療選擇本來就很少,即便現在已有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免疫藥物,但在健保給付規範的嚴格限制下,讓患者看得到、用不到,非常可惜。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秘書長鄧海玲表示,頭頸癌病人大多是基層藍領勞工,用勞力養家糊口,有太多在罹癌後被迫賣房子、跟親友借錢治療的悲歌,像過去就有一名低收入戶罹患舌癌的48歲爸爸,買不起商業保險只能接受傳統化療、標靶藥物,但效果都不好鄧海玲提到,這位爸爸為了三個孩子孤注一擲,跟親友借貸想自費用免疫藥物治療,可惜他撐不到治療,留下三個孩子就離開了,呼籲健保署應正視這些弱勢頭頸癌友的治療困境,讓他們有接受合理治療的機會。婁培人副院長指出,根據國內一份針對頭頸癌病人的最新調查顯示,高達61%的頭頸癌患者的家庭月收入不到5萬元,僅9%的癌友家庭月收入超過10萬元,必須全家不吃不喝,才有能力自費使用免疫藥物治療。專家、病友團體呼籲健保重視 健保署承諾最快12月頭頸癌免疫藥物問世後對患者來說是治療希望,彰化基督教醫院林進清教授表示,免疫藥物無論單用或合併化療使用,對於提升頭頸癌患者的長期存活都有幫助,傳統療法5年存活率只有5.5%,但單用免疫藥物的5年存活率則可達15.4%差了約3倍,也因此被列為國際標準治療,。專家、病友團體代表皆呼籲健保應盡快跟上國際治療指引,提供晚期癌友第一線的免疫藥物治療,這樣至少能幫助五分之一的病人能夠長期存活,繼續對家庭、社會貢獻。對此,蔡淑鈴副署長回應,目前排隊申請健保給付的54個癌藥中,只有1個是頭頸癌用藥,臨床專家也認同免疫藥物治療頭頸癌的效益,因此健保署將放寬免疫藥物用於頭頸癌晚期復發或轉移的第一線使用,列為高優先給付的項目,目標今年10月在共擬會議提出,最快12月頭頸癌友就可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治療。
台灣頭頸癌發生率「世界居冠」 患者自殺率比一般人高5倍
台灣頭頸癌發生率居世界第一,也是我國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位、男性死亡率第四位,且逾半數為無法手術的晚期患者。然健保給付規範卻長年落後國際治療指引,讓晚期頭頸癌友無法獲得妥善治療。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日前邀集臨床專家、病友團體代表,要求健保署應盡速放寬免疫藥物用於第一線治療晚期復發或轉移的頭頸癌,給這群以藍領勞工為主的弱勢癌友有活下去的機會。據統計,頭頸癌患者的自殺風險高居各癌別之冠,其自殺率更是常人的5.14倍。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自殺率高除了手術治療後導致外觀改變、無法講話和正常進食等之外,無法獲得妥善治療、擔心治療會拖累家庭經濟等龐大的心理壓力,也是原因。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秘書長鄧海玲表示,看過太多罹癌後被迫賣房子、跟親友借錢治療的悲歌,一人罹癌拖垮全家。她曾幫助過一名低收入戶、罹患舌癌的48歲爸爸,三個孩子最小的只有10歲,他買不起商業保險只能接受傳統化療和標靶藥物,但效果都不好,體重掉到只剩45公斤,生命如風中殘燭的他,為了三個孩子決定孤注一擲,跟親友借貸想自費用免疫藥物治療,可惜他撐不到治療,留下三個孩子就離開了。婁培人表示,根據國內一份針對頭頸癌病人的最新調查顯示,85%的頭頸癌患者的教育程度在高中職以下,且治療直接影響的就是工作,調查顯示,罹癌後對患者不管是個人收入或家庭收入,其衝擊程度高達70%;患者完成傳統治療3個月後,失業超過3個月的比例從治療前的29%暴增至62%,癌友家庭的經濟負擔非常沉重。彰化基督教醫院林進清教授治療頭頸癌30多年,因頭頸癌治療選擇少,「30年前的化療藥現在還在用!」他說,直到免疫藥物問世後,無論單用或是合併化療使用,對於提升頭頸癌患者的長期存活都有幫助,「免疫藥物在頭頸癌的療效已獲國際認證,根本不須再討論!」他強調,健保應盡快跟上國際治療指引,提供晚期癌友第一線的免疫藥物治療,這樣至少能幫助五分之一的病人能夠長期存活。婁培人強調,根據健保署去年的各類癌症前十大醫療支出統計,可發現頭頸癌的平均每人藥費支出僅約3萬9000元,在排名上敬陪末座,只有平均每人藥費支出最高癌別的七分之一;健保給付在過去十年間,頭頸癌的藥物給付規範只調整4次,相較其它癌別多達14次,顯示頭頸癌患者的治療權益,一直未獲重視。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坦言,頭頸癌治療選擇少,該署盤點癌症治療缺口後,專家已有共識將免疫藥物用於頭頸癌一線治療列為優先給付項目之一,如順利最快今年12月就能造福頭頸癌患者。
台大北榮長庚加入「保險理賠醫起通」 壽險公會陳慧遊:3年完成130萬件理賠總額400億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今天(4日)宣布,臺大、台北榮總、長庚、 慈濟、振興等醫院將加入「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讓這項創新的保戶服務適用範圍擴大到19家醫院25個院區,已涵蓋台灣半數醫學中心。陳慧遊表示,這一創新節省民眾時間和精力,提高理賠效率,讓保戶能夠更快 速、方便地獲得醫療保險金的理賠,109年7月至今已完成近130萬件服務,平均理賠處理天數3天,理賠總額近400億元的成果,現在也已有超過20家產壽險公司加入服務行列。陳慧遊還特別提到,產壽險公司共同建置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推出理賠/保全 一站式服務,其中最重要的催生者即是保險局長施瓊華,堪稱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之母;並在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與局長的督促下,保險公司「改過向善」、調整體質、成長茁壯,持續累積社會信任,提供保戶健康與財務更全面的保障。臺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致詞時也呼應陳慧遊所稱「保險業的改過向善」,他提到如果晚交保險費會被催繳,但申請理賠卻讓保戶等待,如今可以透過「保險理賠醫起通」加速流程,提高服務效率與品質。壽險公會於109年7月與8家產壽險公司共同建置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推出理賠/保全一站式服務;110年5月壽險公會與台北市政府、北市聯合醫院、國泰醫院、新光醫院和萬芳醫院合作推出了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將一站式服 務延伸至醫院。陳慧遊說,能促成這項保險、醫療跨域合作絕非壽險業能獨力完成,還要特別感謝前台北市黃珊珊副市長以及居中協調的前台北市府陳郁文參事。
孩童吃飯「少夾這種魚」!台大醫示警:成年後鼻咽癌飆7倍
初期不易被發現「鼻咽癌」,在台灣每年約有1600人罹患此疾病,若發生遠隔轉移,存活期最短僅6個月。對此,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表示,若是年幼時經常食用醃製的「鹹魚」,那麼罹患鼻咽癌的機率將大大增加至7倍。婁培人在《健康2.0》節目中指出,包括基因遺傳、EB病毒感染、醃漬食物等,是發生「鼻咽癌」的3大主因,若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其他家人的罹癌機率將大幅增加;而EB病毒普遍存在生活環境中,如果食用者自身存在基因弱點,同時無法抵抗EB病毒感染,相對也是鼻咽癌的好發族群;另外,醃漬食物含有大量的易致癌物質「亞硝酸鹽」,愛吃鹹魚、醬菜、榨菜、醃蘿蔔及一些發酵食物,未來罹患鼻咽癌的機率則愈高。對此,婁培人提醒,有研究發現若年幼時食用大量的醃漬食品,日後發生鼻咽癌的機率,恐是其他人的7倍之多,不過若是成年後才吃醃漬物,影響鼻咽癌的機率則較小,呼籲家長們盡量避免讓孩童吃下過量的醃漬物。
吃飯別常配「這種魚」 台大醫示警:每週吃5次罹癌風險飆7倍
鼻咽癌是南方華人特別盛行的腫瘤,根據衛福部統計,它是民國九十四年台灣地區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0位,死亡率第9位,有626人死於鼻咽癌,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40歲為高峰。台大醫院副院長暨台大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提醒,醃魚等食物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如果每週吃5餐,得鼻咽癌機會是一般人7倍。鼻咽癌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只知遺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為一般人的19.2倍。某種人類白血球抗原類型的人有較大的得病機會。其次是環境因子、鹽漬或煙薰的食物或燒香與抽菸都有報告認為與鼻咽癌有關。婁培人指出,鼻咽癌主要有3大原因,分別是基因遺傳、EB病毒感染及常吃醃漬食物。研究顯示,每週有2餐吃醃漬食物,得到鼻咽癌機會是一般人5倍;如果每週有5餐吃醃漬食物,得到鼻咽癌機會是一般人7倍。尤其年紀越小吃醃漬食物,罹患鼻咽癌的機率越高,因為醃漬食物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就是一級致癌物。婁培人強調,不建議幼童吃醃漬食物,尤其是剛斷奶吃副食品,千萬不要搭配鹹魚、醬菜等醃漬食物。專家提醒,只要正確治療,早期鼻咽癌痊癒的機會十分高,提醒青壯年族群,尤其是男性,若有頸部淋巴腺腫大,不明原因的流鼻血、鼻塞、耳阻塞、聽力障礙或頭、頸部疼痛,應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不要諱疾忘醫,若是等腫瘤侵犯顱內或骨頭,治癒的機會就大為降低。
頭頸癌首進男性癌症第三名 5成患者治療後3年內復發
每年的7月27日為「世界抗頭頸癌日」,頭頸癌泛指原發於頭頸部的癌症,如口腔癌、鼻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因多數患者確診時為晚期,並且伴隨著高機率的復發與轉移,名列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四。據研究,局部復發或轉移是造成頭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患者約有2成復發率,而晚期患者復發率甚至高達5成,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婁培人醫師呼籲,患者康復後仍需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遠離危險因子,若有出現異狀務必盡速就醫檢查。為響應世界抗頭頸癌日,《為愛(癌)總動猿》系列活動今年二度由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主辦,並與台灣樂天醫藥、樂天桃猿棒球隊合作,共邀請六位癌友為樂天桃猿應援曲《勇敢樂天》MV獻唱,並與球團成員及樂天女孩一同出鏡拍攝,MV於7月26日職棒主題日首播。根據108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頭頸癌的發生率排名擠下肝癌,成為男性十大癌第三名。患者以40至60歲男性居多,而男性確診人數約為女性的10至11倍,並可能伴隨菸、酒、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楊慕華醫師說明,或許是因為傷口在嘴裡而疏於就醫,也可能是因工作忙碌而沒空看醫生,臨床觀察發現,就診的頭頸癌患者有將近半數是晚期患者。據研究顯示,近3成患者會發生局部或遠端轉移,亦有高達5成的晚期頭頸癌患者採取治療後3年內會在原處或局部區域復發。婁培人醫師表示,過往復發患者的治療選擇有限,目前日本已核准「光免疫療法」,透過注射標靶分子結合光活化染劑,與目標細胞結合以後照射非熱性紅光,瞬間活化藥物,以期達成癌細胞死亡與腫瘤壞死的目標,同時活化免疫系統,是除了手術與放療之外的局部治療新選擇,讓患者接受全身性治療的同時,還可能針對局部腫瘤治療。此療法目前也已在台灣啟動第二期臨床試驗,有望盡早嘉惠台灣頭頸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今年《為愛(癌)總動猿》世界抗頭頸癌日活動邀請多位癌友參與樂天應援曲《勇敢樂天》的MV錄製,展現癌友們在面對疾病後重生的強大信念以及樂天精神。參與錄音的癌友Ritz今年29歲,有著甜美嗓音的她確診舌癌時才26歲,不菸少酒、作息穩定,治療後隔年癌症復發,於是進行更大面積的切除手術、淋巴廓清手術、皮瓣手術,割掉鼠蹊部及手腕的肉來補,並接著39次的放療與化療,疼痛加倍且過程更加艱辛。手術後因咬字無法像從前一樣標準,變得自卑且封閉自己,漸漸不敢面對人群,在家人與另一半的支持及陪伴下走過重重難關,並鼓勵她開口與陌生人對話、自己點餐,終於在今年勇敢打破內心的枷鎖重返職場,擔任補習班老師。另一位癌友蘇大哥為本次MV主角之一,做工程的環境讓他菸與檳榔不離手,55歲確診口腔癌二期,罹病後因對經濟壓力及未來的擔憂,讓他脾氣變得不好,幸有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家人的體諒,讓他了解自己並不是獨自一人面對病痛,也因此放寬心面對後續的治療,挺過長達23小時的皮瓣手術、自體移植手術、電療、化療、放療等,康復後多了許多興趣重新體會人生,更搬到苗栗經營小農場,放開心胸擁抱世界所有的好與壞。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楊政杰理事長表示,頭頸癌患者一路上的掙扎與情緒,其他人很難想像,家人及親友的支持是病友在抗癌路上堅持下去最重要的動力,是照明他們抗癌路上的希望之光。楊慕華醫師也提到,現在治療方式多樣,醫師在面對治療抉擇時,患部功能的保留與治療成效同等重要,可與醫師充分討論心中考量,共同做出最適合自身的醫療決策。勇敢面對、及早治療,能抱持樂觀與正面的心態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觀看《勇敢樂天》聆聽癌友生命之歌!觀看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KqWNaPeLYc
三立海董頭頸癌過世 醫揭3危險因子…從小有這習慣風險增7倍
三立集團董事長「海董」林崑海今(15)日拔管病逝,享壽70歲,據悉他是罹患頭頸癌,最終離開人間;事實上,頭頸癌為鼻咽癌、口腔癌的廣稱,針對鼻咽癌,醫生就提醒,有三大危險因子必須留意,包括愛吃醃漬物、基因遺傳、EB病毒感染。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曾在「健康2.0-名醫觀點」YouTube頻道提到,鼻咽癌的成因為「基因遺傳」、「EB病毒感染」與「醃漬食物」,其中「醃漬食物」這點,屬於可控因子,像是泡菜、醬菜、鹹魚、醃蘿蔔等等,他們都擁有大量致癌物亞硝酸鹽,有研究結果顯示,年紀越小者吃,罹患鼻咽癌的風險可多達7倍之多。婁培人建議,等到成年後再吃醃漬食物,罹患鼻咽癌的機率相對會低許多。至於「EB病毒感染」的部分,婁培人表示,幾乎每個台灣人很早就染過,只不過有些人會演變成癌症,有些人卻不會,不過染上EB病毒不見得會罹癌,還得看年幼時吃醃漬食物的多寡以及基因遺傳。「基因遺傳」方面,鼻咽癌具有家族遺傳的特性,一等親之內罹患鼻咽癌的機會,高出一般人2至19倍以上,根據臨床觀察發現,有鼻咽癌家族史者,家族中罹患鼻咽癌的人,可能高達5至7人。
罹最短命癌!46歲男歷經37次化療 割大腿肉填補手術傷口
7年前,當時46歲的夏先生因左側腎腫瘤破裂急送加護病房救治,歷經兩天急救與輸血,在護理師的例行問診中,才進一步發現,夏先生原不以為意的口破、舌破,竟是口腔癌第二期。在太太的鼓勵與支持下,夏先生接受多次二氧化碳雷射顯微手術、37次化療,忍耐副作用的不適,只為堅守對太太的承諾『活下去』!天不從人願,九局下半的「頭頸癌戰役」難纏、艱險!治療不到一年,夏先生的右側頸部淋巴就被檢驗出『惡性腫瘤』。夏先生再次經歷口腔腫瘤切除手術並搭配定期放療,但腫瘤仍不見趨緩,前後又接受3次舌癌病兆切除手術。2年前,腫瘤惡化得更為嚴重,從下嘴唇一路蔓延至脖子,範圍之大必需從大腿取肉來補傷口。歷經近數十小時的大手術,歷劫歸來的夏先生竟又於同年3月面臨下咽腫瘤復發,更緊迫的是必須取身上的骨頭來補,病痛的折磨,讓身高171公分的夏先生,體重僅剩下41公斤,最後醫師宣告他只剩1個月性命,安排住進安寧病房,每天都在練習跟家人告別。一路被癌細胞追著跑,夏先生曾被醫師宣判僅剩一個月性命,因此住進安寧病房。(圖/夏先生提供)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楊慕華教授表示:「雖然夏先生剛轉診來的情況很不樂觀,但看到他與夏太太堅定的意念,我們就建議不如嘗試看看新的治療選擇『免疫治療』」。同年年底,夏先生開始嘗試免疫治療,經兩次治療後,夏先生終於脫離寄居醫院的日子,只需定期返回醫院住院用藥。腫瘤逐漸縮小、治療副作用的大幅減少,讓夏先生重拾往日笑容!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與富邦悍將棒球隊首度攜手,邀請台灣巨砲-陳金鋒擔任頭頸癌年度衛教大使,紀錄夏先生與病魔奮戰的過程,發布首支頭頸癌關懷衛教影片《免驚,頭頸癌戰役!》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婁培人教授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排名7,口腔癌高居第六位。因為成因複雜、多數病患缺乏健康意識、畏懼治療副作用而拖延治療,導致近6成患者確診已屬於局部晚期或遠端轉移,使得治療更為棘手。台灣頭頸癌男性死亡年齡中位數是59歲,而國人男性平均餘命為77.3歲,也就是說,一旦罹患頭頸癌,其平均餘命與男性國人平均餘命相比更是相差約18.3歲,是最短命的癌症之一!楊慕華教授表示,過去十年間,在許多癌症因標靶治療問世而有新的進展時,台灣嚴重頭頸癌治療始終選擇有限。近年免疫新藥的出現後,透過免疫節控點抑制劑再度活化被腫瘤細胞限制的免疫反應,得以持續並長期對癌細胞進行免疫T細胞攻擊作用,為病患提升生活品質,且具長尾效應。根據國際臨床試驗研究顯示,與傳統第一線使用化療合併標靶治療相比,不論是第一線單獨使用免疫新藥或使用化療合併免疫新藥,可有機會延長「整體存活期」,因此,美國腫瘤治療指引已將免疫治療列入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頭頸癌第一線治療建議,與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及標靶治療,提供頭頸癌患者更多的醫療選項。
連9年蟬連男性常見癌症 逾5成頭頸癌患者確診太晚
疫情讓許多社交活動停擺,職棒也不斷延賽,並取消參與本次奧運,球迷雖然不能到球場為球員打氣,但樂天桃猿與樂天醫藥「雙樂天」聯手號召百位球迷將「桃猿精神」轉為對癌友的打氣,首次舉辦線上主題日,展開半個多月的「為愛(癌)總動猿:一起點亮2021世界抗頭頸癌日」系列活動,邀請球員與啦啦隊進行衛教宣導,並在7/27於FB與IG平台線上展出7位癌友樂天動人的生命故事。主角之一的癌友鄭先生,42歲時確診齒齦癌四期,手術後切除了部分臉頰,封閉自己半年多才逐漸願意走向人群,生病讓他停下腳步,有了更多時間去摸索自己的興趣;他喜歡看棒球,是王柏融的球迷,他也開始學習拉小提琴,甚至親手寫下7萬字的小說。7/27是世界抗頭頸癌日,根據統計,頭頸癌在台灣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連續九年名列第四,近年來大約年增萬名患者。臺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部與腫瘤醫學部教授婁培人醫師表示,頭頸癌發生年齡層相比其他癌症較低,近年來因菸、酒、檳榔的年輕族群使用增加,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提升,使得頭頸癌在台灣有更加年輕化的趨勢。頭頸癌患者以40-60歲男性居多,普遍為勞動階層,常因菸、酒、檳榔等生活習慣導致癌症發生,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他們,經常忍到症狀已嚴重影響生活才去就醫,造成初次確診患者超過半數都是晚期的狀況。不過婁培人醫師分享,近年因口腔篩檢推廣有成,初診為晚期比例逐漸下降至40-50%,也顯示出篩檢對於頭頸癌治療的重要性。頭頸癌目前治療方式有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婁培人醫師指出,若及早發現且為早期頭頸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可達70-80%以上,手術後的顏面損傷或是藥物副作用都會對回歸正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更需要家人及社會大眾的支持。有約半數患者會在治療的三到五年後,於原處或局部區域復發,若不幸復發,可選擇的治療方式相當有限,目前國外已有新型療法,侵入性低、副作用較小,未來有機會引進讓台灣的頭頸癌患者有更好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