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生集團
」 嬌生 疫苗嬌生爽身粉疑致癌陷纏訟 數萬人提告「擬2千多億擺平」
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以約2109億台幣解決數萬起訴訟,原來,嬌生被控爽身粉及滑石粉產品含有石棉,導致使用者罹患卵巢癌。嬌生爽身粉產品疑似致癌,被數萬人告上法院。(圖/達志/美聯社)根據《CNBC》等美媒報導,嬌生因為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產品訴訟纏身多年,頻遭控導致使用者誘發癌症及惡性間皮瘤癌(mesothelioma),嬌生1日發聲明表示,計畫以64.75億美元,約台幣2109億的價格解決近6萬起訴訟,包含公司現在及未來可能因滑石粉導致癌症的相關訴訟。報導稱,嬌生公司滑石粉相關訴訟中,其中卵巢癌索賠占99%,約5萬4千起訴訟集中在紐澤西州聯邦法院審理,嬌生這次提議將使其透過子公司的第3次破產申請來解決訴訟,展開為期3個月的投票期,希望就所有當前和未來卵巢癌索賠的解決方案達成共識。嬌生爽身粉產品疑似致癌,被數萬人告上法院。(圖/達志/美聯社)嬌生為了吸收滑石粉的賠償訴訟,創立了子公司LTL Management,先前兩次想透過破產解決訴訟請求都被法院駁回,其中,LTL在第2次破產申請中提出89億美元,約台幣2899億的協議,除了解決目前的卵巢癌索賠,也能解決惡性間皮瘤癌訴訟和各州消費者的訴訟。嬌生強調,旗下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產品不含石棉且不會導致癌症,並稱其和解協議目前已得到提起癌症訴訟的原告大多數律師的支持,有信心讓該提案達到破產和解所需的75%支持率門檻,從而徹底結束訴訟。不過據《路透社》報導,根據2018年調查發現,嬌生數十年前就已知道旗下滑石粉產品中存有石棉,而訴狀中也指出,嬌生的高層早在1970年代就知道滑石粉當中含有微量石棉,可能導致女性消費者罹患卵巢癌、皮瘤,長期以來卻未警示消費者或監管機構,不過嬌生堅稱,滑石粉產品不會致癌。嬌生爽身粉產品疑似致癌,被數萬人告上法院。(圖/翻攝自X)
嬌生集團宣布「分家」 消費者業務、製藥2年內一拆為二
美國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在當地時間12日宣布,將分拆為兩間公司,其一為製藥部份,另外一間則是Band-Aid(OK綳)和泰諾(Tylenol)的的消費者保健部門。嬌生在聲明中表示,此舉將讓兩間公司都能成為全球性領導企業,更有能力透過創新,為病患、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健康。據《法新社》報導,嬌生在全球的員工共有13萬餘人,在公司分拆後依舊會在公司服務,而分拆計畫將在18至24個月內完成,執行長戈斯基(Alex Gorsky)表示,這是全面評估後做出的決定。戈斯基表示,公司的董事會與管理階層認為分拆的決定,是加速服務病患、消費者與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最好的辦法,「能為我們有才華的全球團隊創造機會,同時帶動獲利成長,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醫療保健。」短短1週之內,已有兩間大型企業宣布分拆,嬌生是第三間。美國奇異集團(General Electric)本周稍早宣布將分拆成三間公司,分為航空、醫療保健及能源類別;日本東芝(Toshiba)也將分拆為基礎建設、硬體設備、半導體記憶體類別等三間公司,預期會在2023年度成立兩間新公司。
20歲女子接種嬌生疫苗「腦出血」身亡 斯洛維尼亞全面暫停施打
斯洛維尼亞近日傳出國內一名20歲女子在接種完嬌生疫苗後,出現血栓與腦出血等狀況,最後雖然急忙送醫治療,但最後還是不治身亡。目前斯洛維尼亞政府已經下令停止施打嬌生疫苗,等到調查結果出爐為止。根據《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報導指出,該名女子在接種完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旗下楊森藥廠(Janssen)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兩星期後,突然出現血栓症狀,後來急忙送到醫院治療。負責治療的盧布里雅納(Ljubljana)醫學中心的神經科醫生黎格勒(Igor Rigler)事後表示,該名女子同時出現血栓與腦出血症狀,雖然有送到加護病房搶救,但最後仍然不治身亡。報導中指出,這起事件是斯洛維尼亞當地第二起嚴重副作用事件,衛生部長波克魯卡(Janez Poklukar)表示,會針對整起事件進行調查,同時宣布暫停嬌生疫苗的施打,等到釐清女子的死因是否與疫苗有關之後,再行決定是否開放接種。據悉,目前斯洛維尼亞當地已經有超過12萬人接種嬌生的疫苗。而波克魯卡也強調,就目前為止而言,接種疫苗的好處仍大於壞處,呼籲民眾不要因為死亡事件而抗拒接種疫苗。
AZ疫苗新副作用 歐盟增列罕見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症候群」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8日增列一種極為罕見的神經損傷疾病「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作為接種AZ疫苗可能的副作用。根據《路透社》報導,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截止至7月31日,在全球接種的5.92億劑疫苗中,通報了833例「格林巴利症候群」病例,顯示接種AZ疫苗與「格林巴利症候群」之間的因果關係為「至少是合理的可能性」。歐洲藥品管理局將此副作用歸類為,非常罕見。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格林巴利症候群」是接種AZ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中,頻率最低的。歐洲藥品管理局強調,注射疫苗的好處超過可能帶來的風險。而在這之前,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就曾對嬌生集團(J&J)生產的疫苗,加註警語,稱其疫苗副作用可能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的副作用。至於何謂「格林巴利症候群」,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曾在記者會中說明,主要是免疫反應造成的周邊神經傷害引起的,症狀為肌肉無力、呼吸衰竭等。
捐贈嬌生疫苗確定卡關「改由政府接洽」!佛光山:仍願捐款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疫苗也因此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先前佛光山表示,欲捐贈50萬劑美國嬌生疫苗,不過嬌生集團回應,只會和政府機構或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等超國家組織討論採購事宜,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長趙怡也回應了疫苗進度。據《ETtoday》報導,趙怡指出因嬌生集團只會和政府機構討論採購事宜,加上美國也有疫苗分配計畫,民間想直接向藥廠購買疫苗並非易事,目前佛光山協助接洽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府方也與美國嬌生聯繫上,由府方來接洽透買疫苗事宜,成功機率較大。趙怡也指出,目前政府已和美國嬌生進行談判階段,若屆時接洽成功,他們仍願捐贈疫苗的費用,「若疫苗到來前有需要我們民間出面,我們都願意協助!」其實嬌生先前給路透社的電子郵件聲明中就提及,「本公司自去年以來一直在與台灣政府就COVID-19 疫苗的供應進行保密討論。」但關於細節並沒有詳細說明。
路透:嬌生證實去年即與台密談疫苗供應 細節未透露
佛光山日前表示,欲捐贈50萬劑美國嬌生疫苗給台灣;不過嬌生集團回應,只會和政府機構或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等超國家組織討論採購事宜。嬌生集團今(4日)向路透社證實,去年就與台灣就疫苗問題進行秘密談判。根據《路透社》報導,嬌生集團日前透露,公司只跟政府機構和超國家組織(Supranational Organisation),例如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等單位協商疫苗採購事宜,目前不考慮跟第三方或透過第三方討論疫苗事宜。另外,嬌生在今(4日)給路透社的電子郵件聲明中提及,「本公司自去年以來一直在與台灣政府就COVID-19 疫苗的供應進行保密討論。」但關於細節並沒有詳細說明。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達70種 專家憂各國搶快恐有反效果
從中國大陸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已成為人類史上最慘重疫情。根據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資料顯示,全球研發中的新冠肺炎疫苗多達70種,其中3種候選疫苗已進入人體試驗階段,但有專家警告,想趕在這個時限內推出疫苗,無疑是冒著反效果的風險。美國的「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指出,WHO近日公布更新版的各國疫苗研發進度,全球研發中疫苗共有70款,其中美國和大陸共有3款疫苗已領先進入臨床實驗階段,像是大陸的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Biologics)的疫苗,已進入人體試驗第2階段;美國製藥業者莫德納公司(Moderna)和伊諾維奧製藥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開發的疫苗也已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嬌生集團與賽諾菲集團(Sanofi SA)等企業也入續投入研發。全球研發中「新冠肺炎疫苗」達70種,3種進入人體試驗。(圖/Business Insider)根據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也表示,美國至少要12到18個月,才能推出新冠肺炎疫苗;不過有專家警告,倉促推出的疫苗可能會有反效果。曾經是輪狀病毒疫苗的共同研發人歐菲特(Paul Offit)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出,當他佛奇指12到18個月推出疫苗時,他認為是太過樂觀。按照程序,新疫苗一般要求是要有實驗室階段,接著進入動物實驗,然後由一小批人進行測試,再進入較大規模的人體試驗,以觀察疫苗是否有效。不過美國保健新聞網站Stat News指出,有些廠商因為急於開發疫苗,會選擇跳過動物實驗階段。專家擔心,如果疫苗跳過任一步驟,恐會導致反效果的風險,例如可能引發「抗體依賴性增強反應」,即病毒利用抗體增強感染的過程,建議廠商還是不要倉促推出疫苗。
武漢肺炎/國光生技取得病毒基因 疫苗合成開發技術順利最快6個月
由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狀態仍屬不確定性,國光生技(4142)專案研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小組已取得病毒基因,正透過基因重組等方式尋求有效數據後,展開人體臨床試驗等合成開發技術順利的話,所需時間最快約半年。國光生技在今年1月2日重訊公告,其在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對Crucell提起仲裁,並於台北地方法院對Crucell及其母公司Johnson&Johnson提起民事訴訟,雙方就此二案達成和解,已正式簽署和解契約,並將依和解契約內容撤回進行中之相關程序案。至於和解契約細節,基於契約中的保密條款,不予揭露。而Crucell本身既為國光生技的股東之一,持股約7.3%,過去為國光生技流感疫苗主要代工客戶之外,現在還是美國醫療大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疫苗公司,根據《路透社》報導嬌生有多名科學家正積極尋找對抗疫情病毒的疫苗,未來幾周將有初步結果,並有信心數月內研發,惟量產到市場上架可能需要1年時間。法人樂觀認為,一旦嬌生成功研發出對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國光生技與Crucell過去以來代工及民事案件現已和解關係,有機會成為生產合作夥伴。《環球生技月刊》編譯報導指出,嬌生集團(J&J)楊森製藥(Janssen)於美國時間1月30日宣布,將利用製造伊波拉疫苗所使用AdVac和PER.C6技術等多種方式,著手開發對抗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 nCoV-2019)候選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