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破裂
」 子宮破裂 孕婦 婦產科 生產 產婦又是禾馨?女控訴摘除子宮肌瘤釀腸穿孔、子宮破裂 執刀醫師回應了
禾馨診所再爆醫療糾紛,台北市議員秦慧珠今(13日)陪同一名受害者C女召開記者會,控訴去年到禾馨診所接受子宮肌瘤手術,術後卻因處理不當,造成子宮沾黏、腸穿孔等,被迫到其他醫院進行修復手術,肚子上留下巨大疤痕,讓她身心受創。對此,禾馨診所事後透過新聞稿表示,事件在今年6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責任歸咎交由主管機關和專家學者認定。執刀醫師也發表聲明,表示自己在病患赴其他醫院治療期間,他本人或助理每日都前往探視,並承擔看護費用,同時協助病患家屬照料事宜,若仍有未盡周全之處,懇請病患直接告知。在記者會上,受害人C女控訴,去年6月7日在禾馨民權婦幼診所檢查出有超過5公分的子宮肌瘤,之後接受診所建議,於6月27日、7月4日2度接受該診所韓健明醫師執行「子宮肌瘤射頻消融手術」 。C女在記者會中質疑,韓醫師明知超過5公分的子宮肌瘤「不適合用該手術」,但仍對受害人施作,術後出現子宮、小腸穿孔破洞,造成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且子宮肌瘤卻並未消除。C女現場也播出與醫生的討論過程,哽咽表示,醫師承認有錯誤、也說要負責任,但卻一項都沒做,批評醫生「一點醫德都沒有」、「草菅人命」。C女表示,她後續因腹痛難耐,自行轉入國泰醫院急診,經診斷有氣腹及腹水子宮破裂、腸穿孔腹膜炎症狀等症狀,醫囑應立即處行剖腹修補手術。但沒想到,韓健明竟阻止在國泰醫院就醫,要求轉入韓所熟悉的長庚醫院治療,拖延2周後才開刀,且長庚醫院手術經歷5小時才找到腸破裂的部位進行縫合,術後恢復過程十分痛苦。C女還強調,韓健明醫師及醫療團隊「態度冷漠」,未好好處理其術後併發症,並對她調閱自己的病歷資料設置阻礙,不讓她了解病歷相關資料。台北市議員秦慧珠則表示,該醫師施作失敗且無效之手術,延誤病情造成受害人身體嚴重傷害,受害人C小姐深切希望台北市衛生局能主持公道,查處相關違反醫療法規情節,也呼籲該醫師誠心出面道歉,並依承諾負起應負之責任。針對記者會爆料內容,禾馨診所透過新聞稿回應:本事件在今年6月訴諸媒體時已進入司法程序,此刻正由檢方偵查中,責任歸咎交由主管機關與專家學者認定,並由雙方律師代為出面協調,盼能尊重司法獨立精神並不浪費媒體資源,達成雙方合意和解,本院仍將盡力協助醫病雙方達成一致協議。而執刀的韓健明醫師也委託律師發布聲明,表示此案與今年6月間週刊報導的醫療爭議案件為同一事件,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無法提供案情細節及相關資料,並呼籲外界尊重司法調查。他對事件造成的社會紛擾深感抱歉。韓醫師在聲明中指出,案件發生以來,他自認全力傾聽病患需求,試圖分擔其不安,並持續對病患展現關懷。病患在其他醫院治療期間,他本人或助理每日前往探視,並承擔看護費用,同時協助病患家屬照料事宜。聲明稿中進一步表示,若病患認為韓醫師仍有未盡周全之處,懇請直接告知,但否認有「不聞不問之情事」。聲明中還提到,雙方曾多次嘗試調解,雖未達成共識,但所幸病患目前身體狀況良好,已恢復正常業務活動。他認為,本案未來可在司法機關及相關專家學者的專業認定下獲得妥善解決。
婦科7項機械手臂手術納健保 精準守護晚孕子宮
台灣女性初婚年齡與首胎生育年齡持續上升,根據內政部的報告,112年女性的初婚年齡為31歲,而首胎平均年齡達31.5歲。這與子宮肌瘤的好發年齡30-40歲重疊,並且40歲以下確診子宮內膜癌的人數也相較10年前顯著增加。許多女性在同一時期面臨婦科疾病的風險,同時也承受在生育計畫、疾病治療和經濟負擔三者之間抉擇的壓力。衛福部健保署於今年9月將46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費納入健保給付,更是首次將婦科7項手術納入健保給付。對此,婦科腫瘤領域的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及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婦科腫瘤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威君醫師表示,對於女性的良性肌瘤與部分的惡性腫瘤,機械手臂輔助手術都是治療極佳的利器之一。如今健保開始擴大給付手術費用,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也能使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宮肌瘤患者,抑或是需要精確手術的癌症患者,都能從中受益,患者與其家屬可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計畫。32歲的林小姐在婚後積極備孕1年但苦無進展,經過詳細檢查,她被診斷出複雜性子宮肌瘤,子宮內外多達9-10顆肌瘤密布,最大的肌瘤直徑達9公分。經與醫師討論,傳統的開腹手術可能會影響她的生育功能,最後她選擇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在不傷害子宮內膜的狀況下,徹底清除了肌瘤,術後半年傳出懷孕的好消息。陳威君醫師表示,子宮肌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其盛行率極高,大約1/3的生育年齡婦女都曾患過此病,最讓患者糾結的是子宮肌瘤可能影響受孕的機率以及受精卵著床位置,但若要進行處置,又擔心傷及子宮,影響生育功能,或是縫合不當導致孕期子宮破裂。所幸目前治療選擇眾多,若為單顆體積較小的肌瘤可直接使用腹腔鏡手術處理,不過複雜性子宮肌瘤因肌瘤位置較深也較不好清理,則更適合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因其具備靈活的多角度操作及清晰的視野,不僅能完整摘除看得到的肌瘤,也能更細緻地縫合手術傷口。除了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也不能輕忽!子宮體癌中有近90%為子宮內膜癌,根據國健署110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體癌為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相較10年前罹癌總人數成長近82%,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陳威君醫師表示,目前手術仍是子宮內膜癌主要的治療方式,較年輕的患者因忙碌於工作,因此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是她們選擇治療方式的一大重要考量。在科技業擔任主管職的李小姐因長期經期不規律至鄰近醫療院所就診,起初以為是子宮肌瘤引起的症狀,直到發生月經大出血的情形,進一步到醫學中心檢查才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幸而當時病況為早期,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進行婦癌分期手術,術後預後良好。陳威君醫師表示,90%以上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出現不正常出血,此為重要的警訊。第一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及早發現並接受手術治療,高達95%不會再復發。此外,他也指出,對於子宮內膜癌患者,尤其是BMI值超過30的患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因可將手術屏幕放大到極高的倍率,使醫師擁有更清楚且立體的視野,對於腫大或有病變的淋巴可仔細地剝離,避免傷害周邊的血管或輸尿管,從而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精確度。陳威君醫師表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許多複雜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可能,目前健保將婦科7項手術納入給付,預估可以為患者節省2萬至7萬不等的費用,讓更多的女性能在減輕經濟負擔下多一個先進醫療技術的選擇,從而保護她們的健康和生育機會。陳威君醫師也提醒,雖然研究上顯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具有其優勢,但仍須根據患者的病灶大小、位置、疾病情況以及個人考量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機率僅百萬分之一!陸雙子宮婦女「左右各懷一胎」 近日順利生產母子均安
近日,中國出現一起極其罕見的產婦案例,一名患有先天雙子宮畸形的李姓婦女,今年1月發現自己懷孕,不但懷上了龍鳳雙胞胎,而且還是左右子宮各懷一個。由於與正常妊娠相比,雙子宮中的雙胎妊娠僅有百萬分之一,因此引起醫療界關注。近日,這對龍鳳胎順利誕生,且母親也平安無事。綜合陸媒報導,「西安市人民醫院」官方微博近日發布影片,住在陝西省西安市的李女士先天患有「雙子宮畸形」,意即她生來擁有左右2個完全分離的子宮,各自有獨立的宮體、宮頸,附有各自的輸卵管、卵巢、圓韌帶、闊韌帶等。據介紹,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2側副中腎管未完全融合,因此各自發育成獨立的子宮。在雙子宮的女性中,妊娠後容易出現反復流產、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產後出血等併發症,子宮破裂、扭轉的風險也大大提高。根據陸媒指出,事實上李女士此前也曾懷孕過1次,但在27週時就因不明原因流產。2024年1月,李女士發現自己再次懷孕。根據早孕期超聲波檢測顯示,她不但懷上了雙胞胎,而且是左右子宮各懷一個。由於與正常妊娠相比,雙子宮中的雙胎妊娠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迄今為止國內外僅有幾例報告,成功足月分娩的更是罕見,因此這樣特護的案例引起了醫護的特別關注。在醫護人員的嚴密監護照料下,李女士在孕37週時透過剖腹產,成功誕下一對龍鳳胎,哥哥重3.26公斤,妹妹2.4公斤,且母親也平安無事,在術後第4天便成功出院。消息傳出,中國網友為這對小生命平安誕生同時,也紛紛開起了小兄妹的玩笑,「呦,還分男女宿舍」、「簡直是生來的頂級配置,2個寶寶出生前就各自住起獨棟別墅」。然而也有許多人對這樣的調侃感到不舒服,認為是拿危險的狀況開玩笑,「我同事雙子宮,流產3回才生下個男孩,太不容易了」、「我媽也是雙子宮,當時懷了2個但只能要1個,我爸媽以為我是兒子才留下了我」。
孕婦子宮破裂胎兒早逝!這胎也是兒子 台大仁醫曝坎坷過程:抱在手上才是真的
求子之路,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不是那麼順遂。台大婦產科仁醫施景中分享,一名孕婦上胎子宮破裂,孩子早逝,這一次大家一致的想法都是「抱在手上才是真的」,因此32周就把孩子抱出來,「上胎早逝的是兒子,這一胎也是兒子。」施景中在臉書表示,上周接生了一位孕婦,對方前一胎因為子宮破裂,小孩沒有救起來,來到這時正在照顧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痛,後來子宮破裂的傷口又癒合不良,被做試管嬰兒的醫師學長判定,如果真的懷孕了,子宮很可能會破掉,於是請該名孕婦來找他修補子宮疤痕。施景中說,「但我也無法保證修補完一定能夠平安養到足月,這次好不容易懷孕到32周,我們就把小孩抱出來了,我們一致的想法,養在肚子裡還不能算是你的,抱在手上才是真的。幸運的是,寶寶生下來狀況都不錯,上胎早逝的是兒子,這一胎也是兒子。」施景中透露,住院當中都是孕婦的母親在陪她,「我去查房的時候,看到哥吉拉的小塑像,好像是手機的充電器,孕婦媽媽跟我聊,她說『我女兒真的很孝順,她已經帶我去日本玩過10次,這個就是在日本買的』,女兒平時照顧媽媽,生產的時候媽媽就來幫忙照顧她。」施景中也提到,這個孕婦懷孕的路真的有點坎坷,但從來沒有聽過她有任何怨天尤人的表現,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衷心希望這個寶寶開心順利地長大,然後也跟媽媽一樣是個孝順的小孩。
下個月就要結婚…28歲女經期血崩 子宮驚現「3cm怪物」醫嚇壞
大陸28歲女子小吳(化名)3年前因患子宮腺肌症導致經期大量出血,血紅蛋白低到只有28g/l(女性正常血紅蛋白為115-130g/l),重度貧血。雖然緊急輸血後撿回一條命,但小吳的子宮已經增大到像懷孕4個多月,有明確的手術需要。然而,已經有男友的她還沒有生育,思來想去,最終沒有接受醫生的建議,就自行出院了。《每日商報》報導,小吳近日再次來到了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科,這次她的情況更糟了,不僅經期大量出血,經超音波檢查還提示腹腔內大量積液,雪上加霜的是,還合併下肢靜脈血栓及感染高熱,血紅蛋白僅有41g/l,體溫一度超過40℃,多項指標嚴重超標。婦科主任醫師呂雯第一時間給出了針對子宮動脈栓塞的治療方案,隨即,婦科李武副主任進行床邊腹部穿刺,引流出陳舊性積血1300ml,而存在腹腔出血,說明很有可能是子宮破裂。這時,小吳的子宮腺肌症已非常嚴重,子宮增大到如孕6月大小,按照治療原則,肯定是切除子宮。「呂醫生,救救我,我真的不想失去子宮!」小吳苦苦掙扎,不肯手術。原來,1個月後她將與男友步入婚姻殿堂,所以無論醫生怎樣勸導,她都誓死要保留子宮,堅決不接受手術。呂雯深知子宮對於未婚未育女性的重要意義,因此同意在手術過程中盡最大努力保住子宮。很快,呂雯聯繫了血庫以保證紅細胞及血漿的充分供應,接著,又開啟全院多學科會診,請各個相關科室協助搶救,由血管外科進行下腔靜脈濾網置入以減少肺栓塞發生率,感染科指導抗炎治療,手術室及麻醉科做好緊急手術準備,ICU為圍術期保駕護航。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密切配合下,手術很快開始。術中,醫生發現小吳巨大的子宮充斥了整個下腹腔,表面密布巨大扭曲、像蚯蚓一樣的成團血管和2至3cm大突起的內異病竈囊腔,如同面目猙獰的怪物,其中,一個3cm大的囊腔破裂正在活動性出血,這導致了腹腔內大量出血,且證實了術前「子宮破裂」的猜測。呂雯介紹,子宮腺肌症導致的子宮破裂極其罕見,如果不是急診手術,還不知要再失多少血。「術中我們及時用一根止血帶捆住子宮,壓迫子宮血管後切除了子宮大部分腺肌癥病竈,使巨大子宮成功瘦身到幾乎正常大小,因腹腔沒有發現明顯感染,又將患者的腹腔內出血成功回收進行自體血回輸,整個手術相當於0出血。」最終,這場驚險萬分的手術,歷時2個小時才得以結束,術後剔除的腺肌症病竈組織重達860g,而正常的子宮重量只有50g。這場手術不僅挽救了小吳的生命,還成功保住了她的子宮。另外,在整個救治過程中,小吳共輸紅細胞及血漿3260ml,幾乎把全身的血換了一遍。術後陰道流血停止,醫生又為她開始了溶栓治療,隨著各項指標穩定,小吳的身體逐漸康復,術後第10天順利出院。出院時,小吳流下熱淚,「感謝治療中所有幫助過我的醫生,是你們精湛的醫術,成全了我想做母親的願望,真的太感激了!」
腹部隆起、嚴重經痛! 檢查竟是巨大「子宮肌瘤」搞鬼
30歲的陳小姐與先生結婚1年,最近6個月小腹逐漸隆起,而且合併嚴重經痛,就醫檢查竟發現一顆12公分大的子宮肌瘤!然而,陳小姐擔心手術切除會導致子宮有傷疤,影響懷孕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謝武橋施行新式「海扶刀」治療,利用熱能打擊病灶,可有效保護子宮。近半女性有子宮肌瘤 5大症狀快就醫謝武橋表示,子宮肌瘤是很常見的婦科疾病,根據台灣本土的研究,停經前婦女49.7%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通常是良性的,有時候可能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包含月經異常、腹部疼痛、腹部腫脹、解尿困難或便秘。定期的婦科檢查,對於早期診斷與檢測至關重要。月經異常腹部疼痛腹部腫脹解尿困難便秘海扶刀3特點 「保宮」治療新紀元陳小姐跑遍多家醫院看診,所有醫師都建議她接受手術切除子宮肌瘤,但她非常擔心手術處理子宮肌瘤會導致子宮有傷疤,進而造成懷孕時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謝武橋醫師與團隊評估,陳小姐病灶清晰、低度血流供給、聲通道安全,且治療焦點可及,符合海扶刀手術治療的治療原則,因此陳小姐決定接受海扶刀治療。海扶刀是一種無創傷的手術方式,全名為高強度聚焦超聲波治療(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故名思義乃透過體外超聲波的可聚性、方向性、與穿透性,將焦點鎖定於病灶的位置,治療焦點的溫度可以上升到60至100度,讓病灶組織凝固壞死。1無創治療海扶刀手術治療,是利用熱能針對病灶打擊,需要輕度麻醉,但不需要插管,肚子上也沒有任何傷口。2保護子宮因海扶刀治療焦點能精準放置於病灶,所以不會傷害子宮其餘健康組織,不會有子宮破壞的問題。3恢復快速傳統手術,不論是開腹或微創,病患都需要時間恢復。然而海扶刀術後,病患可以直接回到正常生活。▲(左)陳小姐腹部長了12公分的巨大子宮肌瘤,(右)經由海扶刀治療擺平疼痛不適。(謝武橋醫師提供)擔任潛水教練的陳小姐,術後1個禮拜就可以回到職場。術後1個月,她開心的向醫師回報,肚子表面恢復平坦,也無凸起,很滿意治療效果,對整個醫療團隊的致上謝意。謝武橋表示,海扶刀對於有生育需求,需要保留子宮,甚至是保護子宮的功能的病患,是非常適合的選項。無論是海扶刀或海芙刀的治療原理都是一樣的,患者是否適合,需要由專業醫療團隊評估後進行。
妙齡女擔心副作用不開刀 竟來20天月經 醫:息肉已佔子宮一大半
一名32歲的黃小姐曾於一年前檢查出「子宮息肉」,由於擔心手術帶來的副作用當時並未選擇開刀治療,不料月經異常情況加劇,一個月有二十幾天都在出血,術後竟取出佔子宮一大半的3公分息肉。醫師指出,子宮息肉常見於生育年齡約20至50歲的女性,常見症狀就是異常出血。一年前黃小姐就曾因月經異常就醫,不過當時因擔心副作用,並未採取手術治療,直到發現經期異常、流出大量血塊,且還伴隨貧血、頭暈等症狀,才再度到婦產科就醫。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考量黃小姐對手術的擔憂,最後以新式超細子宮鏡冷刀順利將3公分息肉切除,病患也順利恢復健康。嚴絢上表示,不同於子宮肌瘤是較硬的肌肉纖維組織,子宮息肉是由子宮內膜組織的間質細胞形成,觸感較軟,但同樣都會造成異常出血,好發年齡約20至50歲的女性,並有約2至3成的發生率。而息肉通常為1至3公分,部分病人則會同時出現多顆,有些息肉會自行萎縮,但未萎縮的息肉則可能影響生育,因此有國外研究證實,不孕症婦女如果把息肉切除懷孕率可達7成以上。針對新型的「超細子宮鏡冷刀」,嚴絢上說:「子宮頸入口相當窄,舊型的子宮鏡手術或電刀,都要再前須再執行子宮擴張術,容易造成年長、子宮已經萎縮的女性或沒有生或孩子的年輕女性在擴張時流血或子宮破裂。而新式超細子宮鏡冷刀因寬度只有5MM,大多病人無須再行擴張術,免除上述風險。」藉由子宮鏡將螺旋狀的刀片深入子宮,找到息肉後將之旋轉切碎並吸除,避免熱傷害和沾黏的副作用,讓病人保有較高的受孕機率。不過並非所有病人都適用「新式超細子宮鏡冷刀手術」,嚴絢上說明,除懷孕者不適用外,所有病人在術前都需執行麻醉風險評估、凝血功能評估並矯正其他內科疾病,且術後仍須每3個月藉由超音波觀察息肉是否復發。嚴絢上提醒,一旦月經異常就要及早就醫,女性朋友的飲食以自然、原形食物為佳,不要攝取過多含雌激素的營養食品,因為外來的荷爾蒙不但可能致使胸部腺瘤增生,也容易刺激子宮內膜增生和異常出血。
腹痛就醫「堅稱沒懷孕」 女子卻在廁所產女驚呆醫護
大陸江蘇省揚州市一名女子12日腹痛就醫,但因兒子年紀還小,認為沒在哺乳期懷孕的她,沒過多久卻於廁所生下重達7斤(3.5公斤)的女兒,所幸母女平安。根據陸媒報導,由於女子的體型豐腴、肚子偏大,加上去年生下兒子,因此在被家屬送到蘇北人民醫院當下,堅稱沒有懷孕。不料,後來她在如廁期間突然分娩,醫護聽到聲響立刻衝進廁所,並將女子、掉到馬桶的嬰兒送到病房。醫護表示,也許女子是因兒子年紀還小,不知自己已在哺乳期懷孕,到院之際以為只是腹痛,所幸女子的女兒足月產下、重達7斤(3.5公斤),母女倆治療過後並無大礙。對此,產科醫師張立英表示,產婦產後一年內懷孕就有子宮破裂的風險,至少等到2年後再懷孕比較安全,因此女子是不幸中的萬幸,潛在風險很大。消息一出引發熱議,網友紛紛直呼「有沒有可能是哺乳期月經不規律,加上她對胎動沒感覺」、「體質真好,懷孕啥反應都沒有」、「驚不驚喜,二胎來了」、「怎麽別人生孩子都這麽容易」、「胎動她不知道嗎?孕吐她沒有嗎?後期肚皮癢、恥骨疼,孕晚期天天肚皮發緊她都沒有嗎?真羨慕」。
才產下3女1男「9個月後又懷4胞胎」 孩子媽糾結生不生…結局超悲傷
超罕見!中國浙江有一名31歲郝女士,去年6月成功生下1女3男的4胞胎,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日常生活,紀錄孩子的成長過程,沒想到今年4月中旬,她宣布自己又懷孕了,而且還是4胞胎,讓他面對艱難抉擇,猶豫到底該不該生。郝女士的家族有多胞胎的遺傳基因,已經連續3代都生了雙胞胎,她向《新黃河》透露,去年6月26日生下龍鳳4胞胎,為此請了2個保母,但還是忙不過來,只好辭掉工作,自己留在家親自照顧。過了9個月,今年4月16日突然感覺不舒服,有懷孕徵兆,做了檢測確定再次懷4胞胎。夫妻倆得知消息後憂喜參半,開心的是通過自然懷孕有了愛情結晶,但是擔心孩子會給家庭帶來更多經濟壓力,她將此事透過直播分享,不少網友紛紛送上祝福,但也有人抱持懷疑。郝女士的家族基因遺傳,連3代都生雙胞胎。(圖/翻攝自抖音)對此,郝女士發布影片解釋:「我就是那個生了4胞胎又懷了多胞胎的寶媽」,坦言一開始沒打算公布,因為被很多人說是騙流量、假懷孕,一怒之下公布去醫院檢查的影片,以為會風平浪靜,卻遭到更多人懷疑,她強調這次的4胞胎是意外,「因為我們是有防範的,但是沒有想到4個孩子又組團來找我了」。醫生警告,郝女士從第1次剖腹產到第2次懷孕,前後僅相差9個月,風險很大,4胞胎只能在子宮裡7個月或6個月,剖出來後可能會有很多問題,因此弊大於利,而且評估狀況不理想,不建議她再生,「剖宮產後9個多月懷孕,本身子宮瘢痕愈合就不是在最好的階段,再加上多胞胎,孕期子宮破裂的風險就會明顯地增加。子宮破裂時,新生兒存在死亡或神經損傷風險」。郝女士宣布孩子沒了的消息。(圖/翻攝自抖音)郝女士最近一直在各大醫院奔波,目的是做評估,「看看這個4胞胎到底是能生還是不能生」,即使沒有醫生建議她生下來,但是她的脾氣比較倔,「我現在不單單是肚子裡孩子的媽媽,我也是4胞胎一帆風順的媽媽」,如果盡力後沒有留下來,最起碼她會安心一點,但如果可以留卻沒留,這輩子都會有遺憾,「我只想得到一個好的答案,我只想我以後不會覺得遺憾就好。今(9日)她在抖音平台宣布壞消息:「很抱歉讓那些關心我的朋友們失望了,我到最後還是沒能把這個2胎4胞胎留住,沒有辦法…」,語氣中充滿無奈和不捨。
想懷孕「子宮肌瘤」須切除? 醫:1狀況可不用理會
40歲的Zoe曾以人工授精成功懷孕,不料卻在懷孕34週發現寶寶心音驟停胎死腹中,後來轉至台北中山醫院接受引產。悲痛欲絕的她暗自發誓一定要把孩子生回來,所幸後來靠著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後,以生殖醫學技術喜獲愛女,成為中山醫院首例「海扶寶寶」!Zoe在引產後被診斷出子宮內有個如棒球大小的肌瘤,且因位置壓迫子宮腔,恐影響胚胎著床,再加上40歲的高齡,想要自然生育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棒球大小子宮肌瘤阻再孕 醫:壓迫子宮腔影響著床台北中山醫院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為子宮肌肉層長出來的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好發於30歲以上的女性。而40歲以上婦女,則有近五成有子宮肌瘤問題。李世明提到,一般常見子宮肌瘤多為良性,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並不需特別處理;不過若肌瘤過大且位置壓迫到子宮腔內膜,就會使胚胎不易著床,進而影響受孕機率,此外也會有胎位不正、早產及流產的風險。子宮肌瘤影響懷孕?位置、大小是關鍵李世明說明,子宮肌瘤依據其生長位置可分為三種型態,分別是粘膜下(即子宮腔內)肌瘤、肌肉層肌瘤,以及漿膜外(即肌肉層外)肌瘤。除了漿膜外肌瘤不會影響懷孕外,粘膜下肌瘤超過1公分及肌肉層肌瘤超過4公分,就要及早就醫處理,不然會壓迫子宮內膜,造成子宮結構改變,功能改變及不正常免疫細胞活化,促使胚胎不易著床。子宮肌瘤治療方式大不同 優缺一次看李世明統整,若肌瘤在粘膜下(子宮腔內),用子宮鏡即可切除,沒有傷口且修復期短;若長於肌肉層且壓迫到內膜,可選擇以開刀剖腹、腹腔鏡微創手術...等方法切除治療,或使用海扶刀熱熔方式治療。對比開刀及海扶刀的選擇,李世明表示,前者造成的子宮傷口較大,恢復期也較長,且日後懷孕時需提防子宮破裂風險。至於海扶刀則是利用高頻率音波聚焦產生熱量,以熱融方式讓肌瘤萎縮,是一種無創手術,可讓肌瘤不會再成長,但費用較高。切除肌瘤想懷孕 術後需隔3~6個月李世明表示,若為傳統開刀手術,約需要6個月時間讓子宮復原;而海扶刀因為無傷口,恢復期僅需3個月即可重新嘗試懷孕。而他也提醒有生育規劃的女性在備孕前都應先了解是否有肌瘤問題,並且評估是否會影響生育;若合併有高齡、不孕等問題,也可透過生殖醫學技術增加受孕機會。現代人晚婚晚育,常常在計劃生育時同時有肌瘤問題,夫妻可至專業生殖醫學中心進行完整評估,有望可靠生殖醫學技術(例如:試管嬰兒),讓求子路上能走得更順利。
子宮良性腫瘤恐導致不孕! 「治療新選擇」一次看
子宮良性腫瘤包含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是很常見的婦女疾病,在台灣約每2~3位女性就會有1位有這樣的問題。這類患者常見的臨床症狀為經痛、經血量過多、不孕及懷孕合併症的問題,隨著腫瘤體積增加壓迫膀胱、直腸,患者也會出現排尿及腸胃的症狀。肌瘤、肌腺症成因不明 嚴重症狀建議手術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陳敬軒表示,肌瘤與肌腺症的確切成因目前尚未明朗,目前已知病灶組織會受女性荷爾蒙刺激成長,因此大多數的病患30歲以後才開始有明顯症狀,待雌激素與黃體素停止分泌後病灶就會慢慢萎縮。若是更年期的婦女可以採用藥物保守治療,等待停經後肌瘤與肌腺症的問題便會漸漸消失。育齡婦女如果有嚴重經痛、經血過多造成貧血、腫瘤生長速度太多、壓迫症狀產生困擾、不孕或是有懷孕合併症的情形就會建議手術治療。欲懷孕婦女 建議傳統開腹或消融手術陳敬軒說明,近年來因為平均生育年齡增加,越來越多想要懷孕的婦女被肌瘤或肌腺症問題所困擾。而目前傳統手術方式有腫瘤切除與子宮切除等兩種,依傷口種類可分為開腹手術與內視鏡手術兩種;新型態消融手術則可分為超音波消融與微波消融等方式。一般而言,有接受過子宮手術的孕婦會建議剖腹產。對於欲懷孕患者,醫師建議進行傳統開腹切除手術,因之後懷孕可從先前傷口處剖腹生產,且子宮破裂的風險較內視鏡手術低;消融手術則是採用高能量殺死腫瘤細胞,比較不會破壞正常組織,對於有相關問題的育齡婦女而言是另一個治療選擇。醫病共享決策 找到最適合治療方式 陳敬軒提醒,關於個別子宮腫瘤的治療方式,需依腫瘤大小、位置、數目、型態而決定。在肌瘤與肌腺症的治療方面,建議與醫師深度溝通,進行醫病共享決策,達成最佳可行之治療方法。
「播種」太密28歲女產後3個月又懷孕 醫曝真相「惡露結束就同房」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曾表示,不少科學研究都建議至少間隔半年至1年以上,以避免流產、早產或子宮破裂的風險,但其實機率上的差別,並不代表一定會發生。新手媽惡露結束就與丈夫同房,3個月後回到醫院檢查,發現又懷孕2個月。另外,婦產科醫師蔡鋒博先前也表示,若以種田比喻,剛收成沒有多久很快又播種,此時土壤還未恢復原先肥沃狀態,所以,即使播種下去,長出來的作物可能營養不足,就跟懷孕也是一樣,若前一胎剛生產完沒多久又懷孕,緊接著生產,可能會影響孩子甚至是媽媽。根據《搜狐網》報導在大陸江蘇南京,28歲的新手媽剖腹聲產後3個月,例行檢查時發現自己竟又懷孕2個月,相對於第1胎,這位媽媽對這個2胎毫無心理準備。醫生建議,許多女性產後很快就會恢復排卵,產後同房沒有僥倖,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根據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門診計畫生育手術室主任徐青表示,這名媽媽3個月前是剖腹產,等到惡露結束後,就與丈夫同房,「這位媽媽理所當然地認為,因為剛生產完畢,月經還沒有恢復、不會懷孕,過程中並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沒想到3個月後來檢查,就發現懷了孩子」。醫生認為,孩子留與不留風險都非常大。「如果選擇人流,她是一個疤痕子宮,並且是生產完了以後非常短的一個時期,屬於高危流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生育間隔應該是要保持2年以上,「這位新手媽剛剖腹生產3個月,子宮尚未恢復,繼續生育風險很大;若想做人流手術,則屬於高危流產,會有很多後遺症」。經過再三考慮,這位媽媽仍決定放棄這個寶寶。醫生最後也建議,許多女性產後很快就會恢復排卵,產後同房沒有僥倖,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不依指示開診斷書「孕婦尪拍桌吼罵」 台大醫見禾馨案嘆:我一律拒絕
禾馨醫療集團爆出醫師涉嫌開具「非自願剖腹證明」,協助300名產婦詐保3000萬元,遭北檢偵辦,營運長林思宏複訊後,500萬元交保。對此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透露,過去曾被孕婦要求按照保險業務員指示開診斷書,「我一律拒絕。」施景中昨(15日)深夜發文表示,看到昔日同事遭到約談,很傷心,坦白說,許多保險業務員也參與了一部份,「我碰過太多太多,『前胎剖腹』或『自費剖腹』的孕婦,要求我依照她們保險業務員的指示,照他們的要求來開診斷書。」台大醫院婦產科名醫施景中。(圖/翻攝自臉書/Jin-Chung Shih)有業務員還會加上一句,「妳去跟妳醫師說,台大的病歷不會被調查啦。」對於這樣的事情,施景中說,「我一律拒絕,為什麼要我開假診斷書,只為了幫你的客戶?」同時施景中也會要求孕婦提供業務員的名字,因為唆使保險人開立不實的診斷書,觸犯了法律,「我聲明我一定會去檢舉,孕婦們就不再堅持了。」除此之外,施景中也看過有孕婦的先生在護理站大發脾氣吼叫,甚至拍桌怒罵,「是你們醫師叫我們要開刀,現在為什麼又不願意開診斷書?」施景中直言,「其實我們不是不願意開診斷書,只是寫出來的事實,保險公司大都不會付,你說的沒錯,我們不願意照你要求去開診斷書,因為診斷書是法律文件,前胎剖腹,此胎自然生產,會有千分之六的子宮破裂機會,因此健保願意支付再次剖腹生產的費用,至於照實開診斷書,然後商業保險不願給付,那不是我們問題,要拍桌請去跟保險公司拍,找醫師或書記出氣,那是找錯人了。」
醫護罷工「產房沒人剖腹」!8婦生產7嬰慘死…綠布裹小屍體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辛巴威(Zimbabwe)累計確診人數攀升至2,879例,造成境內41人染疫喪命,醫療體系受到巨大衝擊,許多防疫裝備嚴重不足,各地護士正為此罷工抗議。日前有名醫生分享了令人心碎的一幕,因產房人手不足,一個晚上就有7名嬰兒死產。根據《BBC》報導,辛巴威各地護士正上演罷工抗議,導致許多診所、醫院紛紛關門,臨盆孕婦一窩蜂湧入哈拉雷醫院,但是該院產房人力不堪負荷,醫師馬貢貝伊(Peter Magombeyi)29日在推特發文表示,「8名孕婦中,只有1人笑著回家。」照片中是7具被綠色毛巾包裹住的嬰屍。有知情醫生透露,27日晚間有8名孕婦需要剖腹產,其中2人子宮破裂,需要緊急開刀,但醫護人員太晚介入,未及時進行手術,導致嬰兒最後死在媽媽的腹中。另一名醫生表示,類似情況其實每日都在發生,「我們能做的只有看著他們死去」,這對孕婦及新手醫生來說都是痛苦的折磨。
兒臉發黑亡、妻子宮破裂命危 蘆洲爸淚:為何後果我要自己擔
新北一名陳姓孕婦上月23日到蘆洲區一間婦產科生產,過程中子宮破裂,因此緊急剖腹取出男嬰,卻大量出血一度命危;而男嬰出生時整個臉黑掉,經過急救後仍死亡。對此李姓丈夫悲慟PO文,對診所提出11個問題,還發表5聲明,「難道真的晚上都能夠睡的安穩,自己的小孩就不怕遭受到報應嗎?」家屬怒控診所醫療疏失,明明產檢時都沒問題,為何生產會母危子亡,跑到診所外撒冥紙抗議。而接生的黃姓醫生解釋,「當醫生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了,子宮破裂,誰都不願碰到,可以查一下,它是何等兇險。」之後有多名婦產科醫師聲援,坦言子宮破裂有時候就是沒有原因。面對種種輿論,李姓丈夫9日凌晨發文寫道,「兒子死了,老婆醫療費用8萬多、兒子急救費3萬多,喪葬費還不知道,外加零零散散的開銷,全都我自己出錢這是什麼道理。從事情到現在,醫院只有打過一通電話,之後居然未經允許到醫院騷擾我老婆。」親友不滿到醫院撒冥紙。他氣憤地說,「記者會上胡言論語一通,我知道你不是神,但你們肯定是惡魔,一群懂法律,懂演戲,懂怎麼操作玩弄人命的魔鬼,為了自己的聲譽及金錢可以這樣掩蓋自己的良心,難道真的晚上都能夠睡的安穩嗎?」李姓丈夫提出質疑,在記者會上醫生坦承有疏失,為何不說明什麼疏失,以及造成子宮破裂、嬰兒死亡的原因,再來為何捨近求遠,老婆送馬偕、兒子送新光;另外,明明某黃醫師當天人是放假的,為何由他出來擦屁股,再來把部分病例帶走,將老婆送醫後不到50分鐘就急著離開是有何用意。李姓丈夫繼續說,產前為什麼沒有做超音波,最氣的是為何未經過家屬同意就跑來騷擾老婆,而且已經造成家屬受難,居然還可以風光繼續營業,做筆錄時還屌樣子、瞪家屬,講這麼多謊話,演戲演得那麼差勁,「為何這些後果我都要自己承擔?」對於外界批評,李姓丈夫發出聲明,我不是流氓,當晚會那麼多人在你們醫院那些都是我的親人家屬及為我報不平的鄉民;我們第一胎是自然產,第二胎也是自然產;我們不是8+9的父母,自然生產絕對不可能看時辰;我老婆一直都是健康的母體,第二胎會比較早這都是很自然的現象, 生過小孩的都知道;我老婆絕無任何子宮問題。最後其他事項我將暫時不公開,保留法律追溯權。這起醫療糾紛,醫院與家屬的說法有很大出入,至於最後結果將由法官評斷。而貼文下方還是有許多網友留言,鼓勵家屬勇敢挺過去。
搶救「下肢發黑」胎兒 產科醫曝辛酸:連慌張時間都沒有
之前新北蘆洲區發生產婦子宮破裂,導致子亡母危的憾事,讓外界對於生產過程的突發狀況,有更多認識。對此,禾馨婦幼診所醫師許峻睿透露,生產過程千變萬化,當一個產科醫師最難的,不是是否擁有多淵博的知識,或是多絢麗的手術技巧,而是在面對每次危急的併發症發生時,在最短時間,對病人做最好的判斷與處置,「因為拉扯的,常常是兩條生命」。許峻睿醫生發文提到,他上周值班24小時後,遇到一位破水陣痛的初產婦急診,由於抵達產房時,寶寶胎位不正,雙腳已經伸出陰道口,眼看著寶寶就要直接脫離母體,「我從正在進行常規剖腹產的手術台,被喊進接生室處理,卻發現更糟的是,產檢時寶寶預估只有1300克,而且露在外面的下肢已經開始發黑…」。「失敗了怎麼辦?」許峻睿醫師回憶,當下寶寶只有1300克,又出現嚴重缺氧,讓他陷入天人交戰,著急思考「胎位不正能夠成功自然產嗎?」、「寶寶還能等待我們準備剖腹產的時間嗎?」、「寶寶就算成功娩出後,能等我們轉診嗎?」他坦言那一刻,自己是有點慌了。但後來許峻睿立刻轉念,現在已經連慌張的時間都沒有了,「那就拚了吧!」寶寶只有這次機會,「他現在只有我們,不管做不做得到,我們一定要為他拼到底!」所幸寶寶用臀位生出來後,緊急進行插管、急救,順利轉送醫學中心,保住孩子一命。許峻睿提到,他在搶救寶寶的當下,心中一直對這個孩子喊話:「寶寶加油!你一定要回來!不要放棄!」最後看著孩子身體顏色由黑轉紅的那一刻,「眼眶真的不由自主就濕了」,網友看完紛紛為醫生的處置大讚,「幸運的寶寶,遇到這樣的好醫生,願意為他拼命」、「光看文字就哭了,辛苦您們了」。
【我的子宮也破裂1】產科名醫親身經歷 同事擠手術臺搶救她
近日蘆洲產婦子宮破裂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眾驚訝子宮破裂致死率如此高,卻也好奇「子宮為什麼會破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醫師沈靜茹,同時也是為桌球選手江宏傑、福原愛接生兩胎的知名醫師,她就以自身遭遇為例,坦言子宮破裂「有時就是沒有原因」。沈靜茹醫師育有兩個孩子,第一胎採取自然產,一切都很順利,9年前生第二胎時以為駕輕就熟,也打算採取自然產,沒想到卻發生子宮破裂的意外。「我完全沒有任何危險因子,子宮也沒有經歷任何手術,沒想到卻仍然發生了。」沈靜茹醫師當時只覺得好痛,這股疼痛堆滿上腹部,最後甚至連肩膀都出現轉移痛,產科醫師、同時也是沈靜茹的同事,覺得情況有異,判斷胎兒距離陰道口很近,於是當機立斷迅速用真空吸引把胎兒吸出來,確認胎兒存活之後,便開始檢查沈靜茹的疼痛原因。「當時我被推去進行超音波等檢查,但都查不出原因,於是決定開腹探查,這才發現我的子宮下半段已經破裂。」沈靜茹說,一般來說嚴重的子宮破裂最好趕緊切除子宮止血,但幸好有高醫同事們的努力,終於為她保留了完整子宮。原來,同事們不管是醫師、助手、護理人員都擠滿手術台,擠不上去的也在一旁關心,就靠著大家一起努力,在很短的時間內縫好所有裂痕。
【我的子宮也破裂2】無痛分娩失去警覺 2萬分之1機率也中標
婦產科名醫沈靜茹是桌球選手福原愛的產科醫師,也親手迎接許多新生命,但她卻怎麼也沒料到,9年前自己生下第二胎時,會遇到十分罕見的子宮破裂。「子宮破裂的危險因子包括剖腹產、子宮手術等等,如果有危險因子,大約有1/200機率會導致子宮破裂,如果沒有危險因子,機率就只有2萬分之1這麼低。」但偏偏沈靜茹就遇到了。「其實子宮破裂是我的專長,之前經常幫護理人員上課,但是當下我卻幾乎沒有發現自己的子宮破裂了。」原來沈靜茹當時採取了自然產常見的無痛分娩,所以下腹部就算疼痛也沒有感覺,直到腹部血水愈來愈多,疼痛感愈來愈強烈,而且上腹部也開始疼痛,沈靜茹才開始覺得不對勁。沈靜茹當時想「這種情況跟子宮破裂很像」,但半信半疑,直到最後肩膀都出現轉移痛,她與產科醫師才驚覺有異,於是先以真空吸引將胎兒吸出,再針對沈靜茹進行急救。幸好在千鈞一髮中保住沈靜茹與胎兒的生命,就連千瘡百孔的子宮也靠著同事巧手縫補歸位。「我還記得當天是周一有醫師的例行活動,但卻唱空城計,因為所有的醫師都到手術室為我急救。」沈靜茹至今仍然相當感謝高醫的所有同事。
【我的子宮也破裂3】同事驚呼「她休克了」 此時才知道子宮破了
除了告知醫師病史、危險因子,子宮破裂完全沒辦法靠著產前檢查先預估風險,有多難事先知道,沈靜茹最能切身明白,其實,就連已經發生子宮破裂,都仍然難以判別。「當時先將胎兒以真空吸引的方式吸出來,就開始檢查我的疼痛原因,但怎樣都找不出原因,於是醫師決定進手術室為我開腹檢查,我只記得同事大喊一聲『快!她要休克了!』我就再也沒有任何記憶了。」沈靜茹休克後,同事們打開腹腔一看,才終於發現沈靜茹子宮破裂。靠著高醫同事的齊心幫忙,沈靜茹終於保住性命、也保住完整的子宮。「我記得當時手術後,我躺在病床上猶如八爪章魚,全身插滿各種管子。」最讓沈靜茹心疼的還是孩子,雖然產科醫師當下迅速將孩子從產道吸出,但孩子還是受到影響。「寶寶剛生出來的時候沒有哭,後來便趕緊送到新生兒加護病房安置,後來也住院一陣子。」沈靜茹雖然心疼孩子受苦,但她也明白其實自己與孩子都相當幸運,幸好有醫護人員的緊急處置、急救,才能有了不幸中的大幸。
【我的子宮也破裂4】命好大 產後她才發現有破洞
近日子宮破裂成為最令人議論紛紛的話題,這樣罕見的病症,國泰婦產科醫師陳俐瑾卻不只遇到過一次。「我處理的案例數量大約是個位數,幸運的是全部都是母子均安,沒有像這次蘆洲產婦的事件那樣令人惋惜。」陳俐瑾說,子宮破裂雖然有危險因子,但也有很多完全找不出原因,而且根本無從防範起,只能說如果曾經剖腹、子宮肌瘤手術、多次生產、多次墮胎等,建議將病史與醫師討論,也許可以考慮改採剖腹產,不過,剖腹產也有許多未知的風險,只能說衡量之下做出最好的選擇。另外,有時候也只能說是命運安排,因為一樣都是子宮破裂,陳俐瑾曾經處理過子宮只破一點點,也處理過如同蘆洲產婦那樣的大破洞。「有一位產婦一直都覺得腹部隱隱作痛,後來還是成功自然產生下孩子,但產後卻還是經常感到疼痛,最後才發現是子宮破裂,緊急手術縫合。」子宮破裂後,無論是懷孕或生產都會充滿致命風險,一般來說會建議避免較為安全。陳俐瑾說,子宮破裂時的症狀包括腹部疼痛、陰道出血等,如果覺得有異就要趕緊告知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