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獎
」 孝親獎 孝順 孝心 行孝一定要及時 旺旺孝親獎旺旺孝親獎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蔡紹中:愛與孝順要即時
由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旺旺文教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旺旺孝親獎」,23日於上海神旺大酒店舉行頒獎典禮。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蔡紹中表示,孝順要「即」時、把孝順養成習慣,旺旺集團持續推廣敬老與孝順,期待能夠提高整體社會的幸福指數。出席頒獎典禮的嘉賓有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副董事長蔡紹中、副董事長周錫瑋、首席營運官蔡旺家、《中國時報》董事長王丰,以及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國民黨前代理主席林政則等人。蔡紹中於開幕致詞表示,現代的孝順和過去不太一樣,但有些核心價值不會改變。他強調,愛要及時、孝順要及時,但不是來不來得及的「及」,而應該是即刻行動的「即」。長輩們對於自己的需求,不知該如何表達或難以啟齒,予他有所啟發,做為本屆孝親獎的標語「孩子,你知道我需要什麼?」蔡紹中說,「確實認識你的父母長輩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把你的孝順養成一種習慣。」蔡紹中提到,孝順的評比很主觀,每個家庭的孝道都不一樣,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能意識到要孝順,偶而反思一下,大家就都會是贏家。蔡紹中也說,旺旺集團雖然只是民間商業機構,但非常注重社會公益,其中重點公益方向就是推廣敬老與孝順,盡量讓長輩們得到多一份照顧與關懷,也讓敬孝道的兒女們減少一份遺憾,期待能夠提高我們整體社會的幸福指數。在典禮中,由蔡衍明頒發感謝狀給協辦單位。今年的「旺旺孝親獎」詞曲及短影片創作大賽,透過「孩子,你知道我需要什麼」的提醒,思考在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和不同環境,表達孝順的不同方法,評審最終選出〈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爸爸的摩托車〉、〈老花眼鏡〉獲得「旺旺最佳金曲獎」;本屆加入短影片大賽,人氣獎也於現場頒發。本屆評審團榮譽主席蕭敬騰特地出席,主持人在台上問他「做過最孝順的事?」他自認只要不給父母添麻煩、不讓父母擔心、照顧好自己就是最孝順的事。和爸媽相處過程若遇到情緒不穩定該如何克服?蕭敬騰表示,互相體諒、包容彼此最重要。
旺旺孝親獎頒獎典禮今上海登場 歌手文章獻唱得獎作品傳遞孝順正能量
「2023旺旺孝親獎詞曲創作暨短影片大賽」頒獎典禮今(23)日下午4時將於上海神旺酒店登場,將頒發旺旺最佳金曲獎3名等,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蔡紹中將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感謝所有參與的評審及得獎者。日前宣布新婚的金曲歌王蕭敬騰將以評審榮譽主席身分共襄盛舉,知名歌手文章也特別與作曲者黃匯雯共同演唱得獎歌曲〈老花眼鏡〉,精采可期。為宣導現代孝順觀念、帶動社會正能量,旺旺集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2016年、2018年舉辦第1、2屆旺旺孝親獎,分別以「朝念父志,暮思母恩」、「讓孝順成為一種習慣」為主題,闡揚「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受全球華人盛讚。今年以「孩子,你知道我需要什麼」為主題,鼓勵父母或長輩們勇於傾訴自身所需,促進親子溝通與互動。今年活動規模空前,除詞曲創作大賽,也新增短視頻比賽,以多元形式傳達現代人孝親理念。今年總計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原創作品6653件,最終選出118件得獎作品,由〈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爸爸的摩托車〉、〈老花眼鏡〉獲得旺旺最佳金曲獎,其餘15名為旺旺金曲獎;短影片獎項則從全球6萬0299件作品選出60件,參賽作品於大賽期間總播放量達17.2億。本屆評審團陣容堅強,來自北京、台北、上海、香港等華人地區的知名音樂製作人、演唱者、詞曲創作人、教授、音樂平台等專家齊聚一堂,包括曾獲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的黃舒駿、「飛兒樂團」團長陳建寧、知名作詞人方文山、知名作詞人崔軾玄、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強斌、香港著名作詞人劉卓輝,台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王祥基擔任監審主席。今天舉行的頒獎典禮將在快手短視頻平台及映客直播平台、中天電視YT頻道、中時新聞網全程直播,新加坡SINGTEL、馬來西亞Astro轉播,讓觀眾能一起共襄盛舉期待第三屆的孝親金曲誕生。另外,第二屆孝親獎詞曲得獎者六首歌曲,已分別錄製成MV及卡拉OK伴唱帶,未來將上架到各大音樂串流平台等,盼讓孝親的美妙歌曲傳唱於世。
旺旺孝親獎頒獎典禮 今上海隆重登場
「2023旺旺孝親獎詞曲創作暨短影片大賽」頒獎典禮今(23)日下午4時將於上海神旺酒店登場,將頒發旺旺最佳金曲獎3名等,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蔡紹中將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感謝所有參與的評審及得獎者。日前宣布新婚的金曲歌王蕭敬騰將以評審榮譽主席身分共襄盛舉,知名歌手文章也特別與作曲者黃匯雯共同演唱得獎歌曲〈老花眼鏡〉,精采可期。為宣導現代孝順觀念、帶動社會正能量,旺旺集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2016年、2018年舉辦第1、2屆旺旺孝親獎,分別以「朝念父志,暮思母恩」、「讓孝順成為一種習慣」為主題,闡揚「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受全球華人盛讚。今年以「孩子,你知道我需要什麼」為主題,鼓勵父母或長輩們勇於傾訴自身所需,促進親子溝通與互動。今年活動規模空前,除詞曲創作大賽,也新增短視頻比賽,以多元形式傳達現代人孝親理念。今年總計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原創作品6653件,最終選出118件得獎作品,由〈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爸爸的摩托車〉、〈老花眼鏡〉獲得旺旺最佳金曲獎,其餘15名為旺旺金曲獎;短影片獎項則從全球6萬0299件作品選出60件,參賽作品於大賽期間總播放量達17.2億。本屆評審團陣容堅強,來自北京、台北、上海、香港等華人地區的知名音樂製作人、演唱者、詞曲創作人、教授、音樂平台等專家齊聚一堂,包括曾獲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的黃舒駿、「飛兒樂團」團長陳建寧、知名作詞人方文山、知名作詞人崔軾玄、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強斌、香港著名作詞人劉卓輝,台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王祥基擔任監審主席。今天舉行的頒獎典禮將在快手短視頻平台及映客直播平台、中天電視YT頻道、中時新聞網全程直播,新加坡SINGTEL、馬來西亞Astro轉播,讓觀眾能一起共襄盛舉期待第三屆的孝親金曲誕生。另外,第二屆孝親獎詞曲得獎者六首歌曲,已分別錄製成MV及卡拉OK伴唱帶,未來將上架到各大音樂串流平台等,盼讓孝親的美妙歌曲傳唱於世。
把爸媽當成自己孩子 阮經天換位思考與父和解
金馬影帝阮經天剛以新片《周處除三害》入圍第60屆金馬最佳男主角獎,他接受第3屆「旺旺孝親獎」訪問,深掘自己的家庭組成背景,從他的成長脈絡,不難發現其家人關係,似乎是一道又一道解不完的「家庭作業」。他是圈內出了名的孝子,自隔代教養、母代父職,到近年面對祖父母過世、學習如何與父親和解,他有一套換位思考模式,在不惑之年試著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孩子。阮經天在國小四年級以前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是影響他這輩子最深的人,之於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阮經天的爺爺是職業軍人,退伍後在中國醫藥大學擔任董事會秘書,為人好惡、對錯分明,他親眼見過別人送花籃到他家,裡面藏錢想打通關卻被爺爺發現,就直接把對方轟出家門。而阮經天的奶奶是傳統家庭主婦,自己的注音拼音就是奶奶手把手教的。阮經天學習換位思考,面對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圖/陳俊吉攝)阮經天與父親的關係則是一言難盡,他形容父親的際遇像是時局之下的悲劇人物,父親的遭遇也直接影響到阮經天母子,所以國小之後的阮經天,都是由媽媽一手拉拔長大,他媽媽當年靠著4坪大的泡沫紅茶店,調茶多年浸到手指都發黑,10幾年來靠自己扛起全家家計。很多人說阮經天孝順,是因為媒體報導他在民生社區買了千萬豪宅給媽媽享受,阮經天解釋:「大家都以為我幫媽媽買了一棟房子,其實錯了,我買這個房子是因為我爺爺奶奶失智了,把他們接過來住。去試想,我爸媽已經離婚了,我媽本來在台中過得好好的,為什麼還是要來照顧我爸爸的爸媽?」阮經天指了指自己,原來事實是媽媽不願看到兒子辛苦,甘願犧牲自由來照料長輩,而且爺爺最疼孫子,卻沒有對媳婦特別好,讓阮經天苦在心頭。阮經天(右)會跟媽媽(上)、弟弟一起出遊。(圖/摘自阮經天IG)直到疫情過後,阮經天的爺爺奶奶已離開人世,阮經天說:「我媽終於可以享福了,但她也70歲了。」所以阮經天現在把媽媽寵上天、當成小孩寵,像他家裡養了3隻貓,每次回家都會摸「老大」、「老二」、「老三」,如果媽媽在家,他就會再跑去摸媽媽的頭裝可愛喊「老四」。至於阮經天的父親,阮經天其實也知道父親深愛他,卻總是沒能扮演好父親的角色,「我曾經有一度試著跟我父親相處,我能夠養家,卻沒有比較好的溝通方法跟態度,我是快樂的嗎?我不快樂,我能溫柔對待他嗎?又不行。」直到自己40歲,似乎開始能諒解一些事情,「這兩年我父親也終於老了,我很不想成為他,無論我多不想成為他,我都確實有我父親的影子和失控性格。」阮經天(左)跟爺爺感情好,稱爺爺是「神一般的存在」。(圖/阮經天提供)阮經天引用知名影人北野武的金句,「你無論幾歲、年紀多大,若始終無法與父母親和解,充其量只是長不大的小鬼。」父子關係最大的轉機,是阮經天爺爺離開的時候,「在爺爺告別式,我第一次感覺到我爸流的眼淚像是一輩子被誤解、一輩子都在受傷的小孩,那一瞬間,我想換個方式對待他,既然我父親不是我的理想父親,何不把他當成我的孩子?」阮經天有感而發說:「我們長大、父母老去,就不應該再把對方當成父母,因為『父母』兩字沒有犯錯空間,當我們更有眼界,我們要把父母當作孩子,因為輪到他們擁有學習跟犯錯的空間,曾經你以為的巨人,有一天你要變成他的巨人,輪你包容、體諒他們。」阮經天教他的爺爺跟奶奶比中指,畫面十分反差萌。(圖/阮經天提供)阮經天從小與爺爺最要好,想要什麼東西爺爺都會「變」給他,他回憶幾年前爺爺跟奶奶還在世時,那時自己在跟弟弟聊天,提到感覺上次過年回去吃飯,兩老變得特別瘦,不知是不是第六感發威,他跟弟弟就臨時決定從台北開車到台中探望他們,結果一進到家門,竟聞到便當臭酸的味道。阮經天說:「我爺爺是軍人退伍,永遠是那麼整齊、衣服穿得好好的、頭髮永遠剪得工整,那次一打開房門,聞到便當酸臭的味道,接著我看到我爺爺整個臉頰瘦下去、沒剪頭髮,那個時候就發現他失智了。好險有發現這個端倪,不然可能會更早失去與他的相處時光。」那次事件之後,阮經天立刻把爺爺奶奶接上來台北住,接著沒多久疫情就爆發了,「人家說遇到疫情失去很多,疫情讓我逼不得已得待在家裡,使我意外獲得了5年跟他們相處的時光,陪他們走完最後一程。」那段時間阮經天只敢睡在一樓守門,怕失智的爺爺迷迷糊糊走出門遇上意外。對於爺爺奶奶的失智與離世,阮經天非常哲學的說:「他們的離開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沒照顧過長輩,你無法想像一個老人家光吃個冰就這麼可愛;你也無法想像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歷程》返老還童是真的;你沒有親身體會過,當我爺爺忘記所有事情的時候,依然對我回家有反應,會對我笑一笑;也沒有人知道,我看著我奶奶嚥完最後一口氣,本來壓抑的表情變平淡,吐出來的氣,我知道那裡包含著靈魂。」
打破亞洲父母神性 香港文青女神袁澧林教父親學說「對不起」與「我愛你」
香港「文青女神」袁澧林,曾入圍金馬獎影后與大前輩張艾嘉同獎較勁,也接連演出多部優秀影視作品,加上受到時尚圈寵愛,逐漸成為華語地區崛起的新星。她接受第3屆「旺旺孝親獎」訪問,難得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自小接受亞洲傳統教育、經歷過父母離異,她仍破舊立新,找出一套與父母柔軟相處和溝通的方式。袁澧林家中有三姊妹,自己排行老二,父母那一輩,有著必須要很用力去思考「賺錢」這事的現實關卡,成長環境也是很經典的亞洲文化家庭,她說:「我人生最大的決定之一,是大學選科,我讀了會計系,可能是小時候的經濟條件影響,爸媽希望我讀商科,他們都會說某某人從商很穩定,我也完全被滲透思想的感覺,完全沒多想。」不過,可能袁澧林自己都沒發覺,在她的基因裡偏偏有著藏不住的任性,也隨著人生增廣見聞,開拓不一樣的價值觀,於是她大學雖讀會計系,卻一直去旁聽電影系、哲學系的課,然後大學就開始接模特兒拍照的工作自籌生活費,「有時候他們會問我接什麼工作,認為錢最重要,但我會推一些錢多的工作、做我想要的工作,他們都很驚訝!」其實袁澧林近來正巧開始閱讀有關家庭教育的書、思考多亞洲教育的偏頗性,「通常亞洲家庭中爸媽是神性的,很多是不對等的,子女會觸犯他們的家庭地位,例如爸爸跟媽媽是從來不需要道歉的。這幾年我也學會了教他們說『對不起』,也要學會說『我愛你』,我們要成長,爸媽也要成長。」袁澧林舉例,有次感覺到爸爸講了一些讓姊姊不舒服的話,像是評論她的身材,「我就說不能去評論姊姊的身材不好,她的體格在國外是完全沒問題的,你要站在姊姊立場,你不能這樣跟姊姊說話,如果對話當中我讓你不舒服,我道歉,但你也要跟姊姊道歉。」沒想到她爸爸聽完就接受了,說出:「對,對不起,妳們是最好的、最美的。」看到父親的反差萌,也讓她理解父母也不是那麼食古不化、無法變通。袁澧林不只吸收新式家庭教育,同時也有根深蒂固的傳統孝順美德,像她近來星運大發、戲約增加,經濟收入也變好許多,她過去維持10比1的鐵則,賺10塊花1塊存9塊,唯獨一有能力,就想幫忙爸爸解決住處問題,希望能盡早買到房子給爸爸跟妹妹住,表示明年3月就會有新家,是特別買給爸爸跟妹妹住的,這是她一直有的想法,想讓家人有舒適的空間,自己則是因為工作到處飛,反倒覺得租屋就行。而袁澧林出社會之後,逗得媽媽最開心的事,就是每周帶公關品回家盡孝,「媽媽超開心,知道是公關品更開心,因為是免費的,比我買給她更開心。」當然她也知道媽媽喜歡哪些護膚品牌,會固定每季買套組回去孝敬媽媽。袁澧林以前沒想過自己算不算孝順,因為有些觀念早已根深蒂固深植於心,長大後她有另一套自己跟父母對話的方式,跟她的美名「文青女神」一樣,俏皮又不失氣質,把一些固化的親子關係變得柔韌。前陣子袁澧林開了一個家庭通訊群組、取了一個有意義的群組名稱,對他們家而言算是挺新的嘗試,她先試著把什麼事情都上傳分享給家人聽,有時只是拍張天氣晴朗的照片,長輩們看了都會很開心,她形容:「父母越來越大之後,反而變得像小孩,很可愛又很好笑,當然固執的地方還是一樣。」
郭子乾86歲母親辭世 來不及消化喪母情緒上台演出聲淚俱下
身為電視公務員的郭子乾,上周突然跟製作單位告假,讓人相當訝異,他今(5日)受訪,坦言當天請假是因為媽媽因糖尿病引發敗血症、心臟衰竭,病逝於振興醫院,享壽86歲。郭子乾透露,媽媽30歲就遺傳糖尿病,開始打胰島素,有50多年的病史。他說,媽媽上月22日凌晨病逝,雖然傷心,但他因為要忙於舞台劇《謝謝大家收看》的彩排、演出,所以沒時間消化喪母的情緒,「這就是當演藝人員的無奈,所以我把感情都放在表演上,當中有段爸爸去加護病房的劇情,我特別有感覺,演得聲淚俱下,當時編導還稱讚我說,演的特別有感。」他說,以前媽媽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他,「她擔心我長這麼醜,能在演藝圈紅多久?」好在,郭子乾憑著努力跟去年《茶金》的播出,他成為媽媽的驕傲,因為大家都會稱呼她為「郭子乾的媽媽」。郭子乾昨説,這陣子都有夢到媽媽,樣子十分安詳。
小4父亡母改嫁 董仔專注祖孫情:想留住阿嬤的味道
百萬YouTuber團體「這群人TGOP」成員董仔(董芷涵)認為孝順就是讓家人安心,「現代年輕人都會覺得父母很煩,我覺得就是做得不夠讓他們有安全感,我們需要爸媽的安全感,但爸媽也需要我們的安全感,所以我覺得『安心』很重要。」所以表演科班出身的董仔,只要有演出都會找阿嬤看,讓她了解孫女在做什麼,笑說:「讓她安心,就不會被她煩。」35歲的董仔國小4年級時爸爸過世,媽媽在這之前改嫁,從小由阿公、阿嬤帶大的她,從單親家庭變成隔代教養,坦言因同學們的比較,一度疑惑「我是不是跟人家不一樣」,甚至也聽過有人說單親家庭的小孩長大會變壞,這些質疑聲音,使董仔覺得:「你越是這樣講,我就是要做好給你看。」董仔(左)工作再忙,也會盡量擠出時間陪董嬤。(圖/董仔提供)她後來加入「這群人」,成為知名YouTuber,但阿嬤不懂什麼是網紅,董仔跟她說是演戲,董仔感謝粉絲看到她總是很熱情,常自傲對阿嬤說:「妳看妳孫女超紅的喔。」當看見孫女上電視時,阿嬤也非常開心。可是阿嬤仍擔心董仔工作不穩定,總是半支持地唸她:「加油啦,但有更好的工作再換。」直到董仔包給阿嬤的紅包越來越大,從2000到2萬,才讓阿嬤放心,董仔說「錢」對長輩來說也一種安全感,除了紅包以外,她曾在2、3年之間,替阿嬤換了冰箱、瓦斯爐、熱水器、洗衣機等家電,讓阿嬤感受到她的工作收入不錯,「在老人家的眼裡賺錢是擺在第一位,再來就是陪伴。」董仔(中)從小就是阿公、阿嬤的寶貝。(圖/董仔提供)所以阿嬤也經常問董仔何時回去看她,這一點,董仔自評60分,羞說:「我盡我所能做到,但在她眼裡絕對不是一百分,及格邊緣,我也期許能在更多一點。」所以她只要回去看阿嬤,一定不會滑手機,專注於祖孫的相處時光,「我沒有做得非常棒,但她一定能感受到我愛她的程度。」阿公去年過世,董仔也開始想留住些「阿嬤的味道」,所以1年前跟阿嬤學包肉粽、炒米粉等阿嬤的拿手菜。董仔(前)小時候很受爸爸疼愛。(圖/董仔提供)談到媽媽,董仔坦言爸媽離婚後,很不諒解她,長大後,似乎能理解媽媽的心情,認為「好像沒必要在生命中有個過不去的坎」。2年前,媽媽突然傳訊息問要不要吃飯,她跟妹妹又驚又喜,即使母女3人很久沒見面,聚餐也不尷尬,如同朋友般聊天,連老公海力求婚時,都特地請董媽幫忙錄影片,這讓董仔很驚訝:「沒想到她會答應。」
從小父親赴日發展 秦漢長大才知「二將跑堂」超佩服老爸
當年秦漢的母親和外婆帶著他先到台灣,孫將軍晚到,一到台灣之後就去陽明山繼續受訓,穿著軍服的孫將軍還曾帶秦漢體驗坐吉普車。秦漢回憶說,民國40年代,米油鹽等都是配給的,每月某日會有三輪車拉到家門前,大家生活都很艱苦,因家中吃飯的人多,他父親就起了養雞的念頭,湊了錢買了雞,心想就算賣不出去也可供家人食用,自供自足。沒想到遇雞瘟疫都死了,後來他父親申請退役,想去日本發展,當時秦漢只是個9歲的孩子,完全不明白詳情,他只記得父親時常「ㄚㄧㄨㄟㄛ」大聲的苦練日語,本來要帶他去日本,但母親反對,覺得會把他寵壞,「父親去了日本,我最大的靠山也沒啦,那年我10歲,整個人渾渾噩噩,也不懂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也不懂如何梳理自己情緒或思想,到底還只是個孩子。」秦漢因為沒去日本,不知道父親當時情況,長大後才知父親曾登一文在某雜誌,披露自己的窘境。他說,父親幽默的用「二將跑堂」形容自己,內文大概是描述自己和另一將軍在他們開的中華料理當跑堂的事,「想想曾經是帶領10萬大軍的總司令卻淪為跑堂,還自己寫出來,這和他具宏觀哲思有關係,人生世俗價值的成功或失敗,不過是過眼雲煙,只要不偷不搶不騙人也沒什麼丟人,就這點我敬佩我父親。」父親赴日後,外婆、母親常對他施以「反寵愛教育」,常說繡花枕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不好的,人要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要充實自己、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有氣質有內涵的人。「我外婆家世很好,也算是書香世家、受過教育,那個時代女性讀過書的應不多,後來外公到英國中國大使館當武官,母親也在倫敦就讀,老實說,孩子的我並不了解當時她們話中的意涵,但成年後,這些洗腦還真的發生作用,我當演員時很少照鏡子,也不太花時間把自己弄好看一點,都不自戀,這些洗腦話真的將我制約住了,我應該算是聽話的孩子。」
曾叛逆離家出走 鮪魚坦言:看似很獨立但其實很需要被愛
第3屆「孝親獎」開始了,《中國時報》陸續邀明星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呼籲大家「行孝一定要及時」。鮪魚(徐瑋吟)認為最基本的「孝順」,就是把自己照顧好,做個不讓家人擔心的孩子,「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希望我們在有能力之餘,可以好好照顧父母」。鮪魚個性獨立,在爸媽面前總是報喜不報憂,在外居住的她常回家吃飯,但只要遇到瓶頸,就會找藉口不回家,因為怕爸媽察覺到她在外過得不好。不捨爸媽擔心的鮪魚,落淚說道:「所以我很常壓抑,遇到困難也希望自己消化、解決。」知女莫若母的媽媽,每次發現她的異狀,就會詢問友人發生什麼事,接著再若無其事的要她回家吃飯、聊天,讓她抒發壓力。鮪魚接受《孝親獎》專訪。(圖/陳俊吉攝)回憶成長過程,鮪魚坦言10多歲時有過叛逆期,不僅跟爸媽爭吵,也曾離家出走至凌晨才回家。她坦言,當時心裡很渴望爸媽的愛跟關懷,「我是鑰匙寶寶,看似很獨立但其實很需要被愛」。鮪魚爸爸過去在大陸工作,即使忙碌也總會在她需要時,排除萬難的在她身邊當她最大的依靠,「我小時候的每年生日,爸爸都會給我驚喜,只要他能陪,都會花很多時間陪我」。鮪魚(左)從小就長得可愛。(圖/鮪魚提供)這份父愛,延續到爸爸將工作轉回台灣,無論鮪魚的錄影時間多早、多晚,他都堅持載鮪魚上班,「這就是他愛我的方式」。媽媽則是鮪魚最重要的心靈導師,每當她遇到困難,媽媽都會耐心陪她說話,給予她最大的支持。鮪魚表示,爸媽從小到大都叮囑她在待人處事上要懂得謙虛,「尤其在這個圈子裡很容易聽到好話,也容易被糖衣包裹著,一不小心就會放大自我,所以我父母一直告訴我要適時的檢討自己」。爸媽也鼓勵她勇於挑戰新的事物,面對任何問題都不要害怕失敗,「我爸說失敗、跌倒沒什麼,只要站起來就好」。鮪魚(左)透露爸爸總是不管早晚,都堅持親自送她去工作。(圖/鮪魚提供)鮪魚說,雖然從小就常把「愛」掛在嘴邊,但還是無法說太多肉麻的話,所以她都會趁出國時寄明信片,在卡片上寫著想跟爸媽說的心裡話。除了卡片,她覺得陪伴是關心爸媽的最棒方法,「疫情這3年,我很常回家跟他們聊天、追劇,即使沒有做什麼,也是一種陪伴。最好的陪伴就是願意把時間空出來留在爸媽身邊 」。爸媽無私的愛,讓鮪魚想好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母親,「不管我的小孩想做任何事,我都會給他很好的空間,讓他知道『媽媽永遠在你身後、當你最好的靠山,我會支撐著你往前走』,就像我媽在背後推著我一樣」。
6600件參賽作品中挑出3首 旺旺最佳金曲獎結果出爐
因疫情中斷3年,第三屆旺旺孝親獎24日在上海舉行總決審會議,來自兩岸三地的著名音樂人齊聚一堂,從將近120件作品中選出18件獲獎作品,3件作品更獲得最高榮譽「旺旺最佳金曲獎」,期望透過音樂提高社會對孝親觀念的關注,讓孝順成為一種話題,也成為一種習慣。由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第三屆旺旺孝親獎24日舉行總決審會議,評審陣容包含飛兒樂團團長陳建寧、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強斌、知名作詞人崔軾玄、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得獎人黃舒駿、一線娛樂創始人季聲珊、幕後圈創始人李泳彬、香港著名作詞人劉卓輝、音樂霸CEO丘旺蒼、快手音樂中心負責人于藍、音樂製作人趙佳霖齊聚上海。知名作詞人方文山則因無法親赴上海,改以影片的方式向孝親獎致意。總決審邀請10位專家,現場票選出季聲珊為評審團主席,黃舒駿為副主席,主持評審作業。台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王祥基為監審主席。此次評審會希望選出傳遞正能量,通俗易懂、容易記憶且易於傳唱的作品,鼓勵各類曲風、各種表達方式、各種利於孝親精神傳播之創作。旺旺中時文化傳媒總經理、旺旺孝親獎執行長林淑黛介紹,今年孝親獎共計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6600多件作品,選出119件作品進入決審環節,再於總決審取前18位排名。評審結果於當日下午揭曉,由〈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爸爸的摩托車〉、〈老花眼鏡〉獲得旺旺最佳金曲獎,其餘15名為旺旺金曲獎。季聲珊受訪時表示,假如每個創作者都能透過一首歌影響一些人對生命的看法,或許可幫助更多父母和小孩懂得如何溝通,如此就會達到孝親的真正目的。黃舒駿則認為,本屆參賽作品的成熟度提高很多。2023旺旺孝親獎所有得獎作品將於10月1日至10日在官網進行公示,並於10月23日下午於上海神旺大飯店舉辦頒獎典禮及成果展,期許繼續透過音樂等多種形式傳揚中華文化裡的孝親概念。
陳建寧、季聲珊、黃舒駿等大咖都參與 第3屆旺旺孝親獎決審在上海開跑
由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第三屆旺旺孝親獎24日舉行總決審會議,來自海峽兩岸三地的著名音樂人齊聚一堂,將從近120件作品中選出18件獲獎作品,期望提高社會對孝親觀念的關注,重視世代溝通,讓孝順成為一種話題,也成為一種習慣。此次評審陣容堅強,包含飛兒樂團團長陳建寧,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強斌,知名作詞人崔軾玄、方文山,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得獎人黃舒駿,一線娛樂創始人季聲珊,幕後圈創始人李泳彬,香港著名作詞人劉卓輝、音樂霸CEO丘旺蒼、快手音樂中心負責人于藍、音樂製作人趙佳霖等齊聚一堂。方文山因工作安排未能親赴上海,透過影片向現場專家們致意。總決審邀請上述11位專家進行評審工作,現場票選出季聲珊為評審團主席,黃舒駿為副主席,主持評審作業。台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王祥基為監審主席。此次評審會希望選出傳遞正能量,通俗易懂、容易記憶且易於傳唱的作品,鼓勵各類曲風、各種表達方式、各種利於孝親精神傳播之創作。旺旺中時文化傳媒總經理、旺旺孝親獎執行長林淑黛介紹,今年孝親獎共計收到世界各地作品6600多件,經線上評分結果排序,選出119件作品,獲得佳作以上入圍。而在進入決審環節後,評審委員將針對排序前51件作品進行現場評分。總決審則取前18位排名為獲獎作品,並提名3件旺旺最佳金曲獎,其餘15名為旺旺金曲獎。所有得獎作品於10月1日至10日在官網進行公示。
母背房貸還買鋼琴給他 陳零九接媽媽同住再次感受「有個家的感覺」
陳零九不僅是當紅人氣團體「五堅情」成員,更將在11月25日與邱鋒澤一同以「九澤CP」之姿登上台北小巨蛋開唱。雖然忙到分身乏術,前陣子他的母親因脊椎軟骨磨損在台中開刀,他仍提前下台中陪伴媽媽,並把出院後的媽媽接來台北同住,親自照顧。陳零九說,媽媽術後不能彎腰、需躺著多休息,所以把媽媽從苗栗老家接來跟他住,因他不會做飯,三餐都叫外送,也請看護協助媽媽沐浴更衣,他謙稱「我沒有照顧什麼,反而是媽媽照顧我,她會煮雞湯等我回家喝,還幫我吸地板」。「五堅情」小賴(左起)、陳零九、邱鋒澤、婁峻碩、黃偉晉人氣如日中天。(圖/資料照片)為追夢報喜不報憂談到母子互動,他說自己跟媽媽個性很像,都是報喜不報憂的人,媽媽是他的頭號粉絲,經常傳訊息「你是最棒的」鼓勵他,也會提醒他注意身體、不要太累。母子倆同住1個多月來,最大收穫是「跟媽媽可以面對面的聊天」,也讓已在台北打拚16年的他,再次感受到「有個家的感覺」。陳零九從小父母離異,他跟阿嬤、爸爸住高雄,放假時去探望媽媽,阿嬤一手把他帶大,永遠視他為最乖的孫子,對他完全寵溺。他也不敢惹阿嬤生氣,他唯一嗜好是打電動,有次阿嬤叫他吃飯,他一直說等一下,阿嬤生氣了,「我就假裝離家出走,其實待在樓梯口,過1小時她就開門叫我回來吃飯」。他說,「阿嬤是刀子嘴豆腐心,會念我,但從來沒有打過我」,也因為阿嬤總是疼愛他,他一直很懂事,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叛逆期。陳零九19歲獨自上台北追尋音樂夢想,為了不讓阿嬤跟爸爸擔心,他有事都不講,連他確診上頭條,爸爸也瞞著不讓阿嬤知道。他之所以像拚命三郎那樣努力賺錢,就是為了讓爸爸早日退休。他回憶起7年前爸爸開聯結車時,不幸出車禍,「當時車子爆胎,他沒事,只有輕傷,可是左邊就是懸崖,我爸也不跟我說」,他看新聞得知此事,當下很心痛,更體悟到爸爸辛苦賺錢養家,是用健康去換的。為母還清百萬債務他走紅後開始幫爸爸繳房貸,並出錢裝潢老家,讓阿嬤跟爸爸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他也經常買禮物送給阿嬤,「我都買實用的東西,像是掃地機器人、冰箱、洗衣機,想不出禮物的時候就送錢。」他笑說,「我覺得送冰箱很浪漫啊,對我而言,送花、大娃娃遲早會被丟掉」。除了孝順阿嬤和爸爸,陳零九也陸續幫媽媽還清百萬債務,讓媽媽安心退休,他謹記能有今天成績,都要感謝媽媽支持他學音樂。他回憶國中有一天在電視上看到周杰倫表演,脫口說也想學鋼琴,媽媽竟然真的買了一台3萬塊的鋼琴給他,不過他卻不捨媽媽花錢,當場潑冷水說「太貴了,其實妳買1萬塊就好了」。他來台北初期沒沒無聞,曾在加油站打工,也當過臨演,收入不穩定,當時靠媽媽資助生活費度日,後來他發現出手大方的媽媽不但不會理財,而且背負債務,「原來她有房貸、房租,一直努力撐著、不讓我擔心,後來我知道她有債務,開始匯錢給她,跟她說『妳不用藏著,早點跟找說,我可以處理得更好』。」擁抱父親滿滿溫暖陳零九一肩扛下爸爸、媽媽兩邊開銷,如今爸媽已退休享福,高齡96歲的阿嬤也身體健康。他說,最大心願是希望讓家裡20年、30年都可以無後顧之憂,所以他除了推出新專輯《Sing to L9VE》、挑戰拍戲,近年也嘗試跨界投資副業,「這些經驗都能讓自己升級,更重要的是,我想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他這幾年也大量閱讀書籍,學習把愛表達出來,改善與家人之間親子關係,「今年過年要回台北前,我跟我爸擁抱一下,跟他說聲辛苦了。」父子倆第一次擁抱,讓他心裡滿是溫暖,也相信一個動作、一句話,能讓爸爸感受到他的愛與關懷。
從小跟父親到育幼院做公益 林志穎學會奉獻、分享及關愛
第3屆「孝親獎」開始了,《中國時報》邀明星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不老男神」林志穎常帶給粉絲正面陽光的能量,勤做公益回饋社會,他去年經歷嚴重車禍後,首次在台公開露面也是獻給公益活動,主要深受爸爸林德雄影響,他說,爸爸是他的榜樣,用身教教會他奉獻、分享及關愛。林志穎提到,「爸爸很有愛心,我從小常跟著他到育幼院等慈善機構做公益,且他身為學校家長會長,即使我們都畢業了,他還是願意繼續留在學校服務。」他說爸爸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仍帶3個兒子上學,「上學途中雖相處時間短,但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意。」林志穎(右)在爸爸身上學習回饋社會勤做公益。(圖/資料照片)不壓抑孩子天性教育上,林爸爸常把孩子比喻成風箏,讓孩子們自由發展,「他對我們的教育像放風箏一樣,從不壓抑我們的天性,如果有偏差就會幫我們矯正。」林爸爸對社會的大愛和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深遠,林志穎提到,有次他擔任法務部的更生大使,爸爸剛好也是協會會員之一,為了鼓勵更生人,爸爸主動上台獻唱,不少人聽了感動落淚,「那一幕讓我十分難忘。」林爸爸常把「困難變成挑戰,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句話掛在嘴邊,也讓林志穎日後無論是面對工作或生活的困境,都能堅持、不輕言放棄,「我還曾把這句話印在杯子上,時時激勵自己奮進求強。」孝順的林志穎(右)總能體察媽媽的需求。(圖/資料照片)林志穎雖然從小和媽媽分開生活,但在成長每個階段,媽媽從未缺席,對媽媽也有很多情懷,「媽媽給予我生命,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恩情。」林媽媽也時常用大愛回饋社會,林媽媽每年生日前後都會進行「心瓷傳愛」手繪陶瓷義賣,公益募款到現在為止已募得800多萬,分別捐給不同公益機構。林志穎很支持媽媽的善舉,每年固定買白胚讓媽媽彩繪,「因為媽媽很喜歡,盡孝道就是讓媽媽做喜歡的事,同時能夠做公益,回饋社會。」一句關心就是孝他也知道媽媽非常支持他的所有決定,爸爸過世後,林志穎深切感覺到媽媽老了,他知道老人家要的很簡單,每天只要一句關心就是孝順好方法,「我很常用社群軟體跟媽媽聊天,發孫子動態、照片給她,沒發她還會問我怎麼沒有發。」貼心的林志穎也會觀察媽媽的需求,他知道媽媽喜歡出國旅遊,卻又捨不得花他的錢,還換個方式說服媽媽,「因為我常飛來飛去、累積很多哩程數,可以轉給我媽,跟她說哩程數不用很浪費,她就不會覺得花我的錢坐飛機。」
不怕爸媽多彆扭 Ella最愛直接擁抱撒嬌喊愛妳
第3屆「孝親獎」開始了,《中國時報》邀明星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陳嘉樺(Ella)先前在陸綜《乘風2023》奪下總冠軍,近期當空中飛人,頻繁往來兩岸,仍不忘每天與父母傳訊、打電話維繫好感情,父母早上都會傳長輩圖問候,貼心的她,也會回訊息向父母道早安,並對他們撒嬌說「愛你」。Ella坦言,長輩們通常不輕易把愛說出口與表達內心情緒,但會用行動或屬於他們的方式來傳達充滿愛的心意,相較於長輩們,現代人更懂得如何優化人與人之間感情,她暖心呼籲,子女們要多多獻上溫暖擁抱給父母,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勇敢向父母說愛。Ella(左)與媽媽感情深厚,熱情獻吻。(圖/摘自臉書)偷騎車挨媽一巴掌她鼓勵主動送上擁抱是最直接又真誠傳達愛意的方式,「擁抱的時候,即便爸媽很彆扭,你也不要害怕,因為他們是你最親的人,我們從小就被他們在懷裡抱著,現在也可以給父母這樣的擁抱,愛就是要直接、即時說出口。」她與家人互動緊密,與母親尤其親近,開玩笑說雖然小時候常被母親教訓,甚至小腿上留下挨揍的痕跡,但這是母親的愛,「因為我們很調皮,媽媽才會拿東西打我們。」她憶起,幼時家裡有一台「良伴」,這台機車沒油時可以變成腳踏車,當年就讀國小4年級的她,某次偷偷騎著這台車外出吃肉羹湯,豈料母親發現後馬上追到店家,氣憤得當著大家的面賞她一巴掌,她事後理解母親生氣的情緒,因為擔心她年紀還小,擅自騎車出門,萬一在途中出意外,嚴重後果不堪想像。她叛逆期曾與父親爭執互罵,因父親當時要外出工作幾天,囑咐小孩每天要幫家裡的植物澆水,結果父親返家後發現有些植物沒澆,突然大罵,她馬上回嘴:「我有澆水,只是你沒看到而已。」更頂嘴「你罵我們,有些事你自己也沒做到」,父親瞬間沒回話,只對她說「妳不可理喻」,那次的爭吵令她印象深刻。Ella(右)珍惜與家人互動時光,開心與爸爸合影。(圖/摘自臉書)婚後育有1子「勁寶」的Ella,回想父母管教方式「打是親,罵是愛」,對她有某程度的影響,如今看到勁寶快樂成長,她提醒自己不要跟父母犯類似錯誤,「人很容易記得以前不快樂、不愉快事件,雖然記一輩子,但不會因此不愛他們;希望在我人生經歷裡,我跟兒子不要有不愉快經驗,我只希望他記得我們快樂的時候。」Ella從小愛唱又愛跳,以「S.H.E」出道即暴紅,她表示,母親當年支持她入行,但家中經濟狀況不佳,她讀書時期都靠打工賺零用錢,為了要出道、必須到台北工作及生活,母親聽聞後馬上塞給她數千元,「媽媽以前從來沒給過零用錢,這個紅包對我而言是很多的數目。」感謝父母一路支持她感謝父母一路支持,幽默說,父母完全沒料到她一出道就走了22年個年頭,「他們很肯定我的努力。」她每年母親節、父親節等重要節日一定抽空與家人聚餐,還會送上紅包給父母,平時也固定給生活費,希望父母天天開心、沒有憂慮,笑說「看到爸媽每個月都去泡湯,過得很好,很替他們開心」。
曾經不諒解爸爸另組家庭 奎丁放下怨懟陪父陪走完人生路
網紅奎丁在社群媒體坐擁73萬粉絲,她平時以爽朗、幽默又火辣的身材被粉絲稱為「雅典娜女帝」,平時帶給大家正能量及熱情的外表下,她對家人也孝順體貼,談到幾年前去世的亡父,她更加體會愛要及時,很多話要把握機會說出口。提到對家人的愛,她笑說:「看到大家都買房給家人,我覺得好厲害。」坦言現在買房對她來說是個壓力,也想過媽媽年紀大了,出遊可能對媽媽較吃力,她淘氣直言:「說來說去呢,還是給錢最實在。」對於孝順的定義,她認為:「不是給家人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要給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奎丁回憶爸爸默默付出的愛,忍不住紅了眼眶。(圖/石智中攝)她回想未出名前,一肩扛起家裡重擔,付房租、照顧母親、生活開銷扣掉後,每個月所剩無幾,現在的她很懂得知足、感恩。她平時和媽媽像好姊妹、朋友,遇到任何事,她都會跟媽媽說,會帶男友回家給媽媽看?奎丁笑回:「她很開明,她說真的有要結婚的再帶回家,不然看都看不完。」5年前,奎丁送走重病的亡父,談到這段過往,她承認小時對爸爸有怨懟,對於他離開媽媽與他人另組家庭,無法忘懷,直到他重病回台,2人開始有更多空間、時間相處,才真正開始與爸爸交心,也明白他一直以來的用心良苦。奎丁(右起)與弟弟和爸爸合照。(圖/奎丁提供)她說,「爸爸之前都強迫我暑假去大陸找他,並跟弟弟培養感情,希望以後我可以照顧同父異母的弟弟。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我不能接受這件事。」後來她才明白,因為爸爸對她很信任,知道把弟弟託付給她絕對不會讓人失望,「爸爸在走之前跟我說,他誰都不相信,只相信我一個人。」奎丁在YouTube影片中曾坦言有身心方面的困擾,爸爸某天把她叫到床頭,告訴她:「活著就是要開開心心的,其它都不重要。」她才開始感受到他沒說出口的關心。爸爸走了之後,奎丁透過他的手機聯絡親朋好友,才發現他一直以來都關注著她的動向,會把她的照片、影片連結傳給親朋好友,她慶幸在爸爸臨走前,父女有過這段相處時間。
用「新孝道」傳承中華文化 「兩岸孝親文化研討會」在北京圓滿落幕
孝親文化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的精神之根,旺旺集團副董事長周錫瑋15日在北京「兩岸孝親文化研討會」中指出,這是中華文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獨特標識,期待兩岸共同推動包括孝親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由大陸《經濟日報》指導、中國經濟網和旺旺集團聯合主辦的「講好新時代孝親文化故事」研討會昨天(15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專家學者、兩岸音樂人和青年代表圍繞「新時代發展下中華傳統孝文化如何傳承」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經濟日報》副社長趙子忠在致詞時表示,孝親文化既是道德命題,更是時代命題,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讓孝親文化以更豐富的內涵、更多元的表達、更創新的視角在兩岸交流交往、走親走近中釋放新的力量,推動孝親成為聯結兩岸更緊密的精神紐帶,為兩岸同胞攜手共進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周錫瑋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分享了對孝道的理解。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所提倡的孝道蘊含著豐富的人倫理念,這是中華文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獨特標識,也是中華文化在世界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我們要努力推動包括孝親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這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推動世界和平進步提供強大動力。」回顧孝道文化,台灣著名哲學教授曾昭旭認為,孝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特質,也是所有德行賴以發生的根基。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新孝道」在家庭語境下產生了新的表達方式,就是夫婦一起對上行孝道、對下行慈道,只有父母對兒女言傳身教,才能真正啟發兒女的孝親之心。在圓桌對話環節,兩岸音樂人崔軾玄及莊立帆就「如何用音樂說好孝親文化」分享了自身觀點。他們認為,如何更好地將嚴肅主題的孝親文化傳播好,需要借助音樂、影像、科技等各種媒介手段,向更多人傳播新時代孝親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圍繞「孩子你知道我需要什麼」話題,兩岸青年代表分享了各自對中國傳統孝文化的理解。大家表示,進入新時代,更好傳承孝親文化需要年輕人不斷突破「信息繭房」,打通代際隔閡,並借助新興媒介創新盡孝方式、豐富孝親文化的內涵。大家同時呼籲,當代青年要增強責任感,在踐行孝親文化中主動擔當,努力傳承中華孝親文化的精神內核。「學新潮,教上網;新鮮事,樂分享。多擁抱,常回家;我愛你,大聲講……」活動現場還播放了《孝親新二十四孝》主題片。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總經理林淑黛表示,旺旺孝親三字經的主要來源來自於連續2年舉辦的「華人大學生金犢獎——現代廿四孝公益廣告」甄選活動,從上萬件作品中精選歸納出24個孝親好習慣,並用郎朗上口的韻律結合水墨漫畫的表達方式,推廣傳播孝親文化。林淑黛說,「希望透過音樂傳唱的力量,幫助大家把孝親融於日常習慣,也提醒身邊的每一個人,愛要及時,不留遺憾。」
重點是聊天與陪伴 謝雨芝把媽媽當女朋友寵愛
有著深邃混血臉孔31歲的謝雨芝,在主持和戲劇演出都受矚目。她的爸爸在她國中時就因病過世,和媽媽相依為命至今。爸爸剛走的那段時間,為了家中經濟,媽媽收起雙魚座的浪漫個性,清晨4點就到早餐店工作,中午再去快餐店上班到晚上,不管再怎麼辛苦也不讓女兒半工半讀,堅持讓她完成學業。謝雨芝說,爸媽以前經營餐廳,以往晚上9點打烊後,媽媽總會到她的房間併肩躺著,天南地北的聊,享受母女親密時光。但爸爸走後,媽媽忙做2份工,她則努力課業,希望考上公立學校,減輕家裡負擔,母女倆相處時間減少,「她半夜常在客廳偷哭,我也沒有打擾她,就默默把燈關了。」謝雨芝(左)即使再忙每天仍會抽空和媽媽通電話。(圖/謝雨芝提供)謝雨芝從小就和媽媽很親近,和爸爸相處有距離,「他長得太凶、像長官,會體罰,讓我有點害怕。」她形容爸媽就像歡喜冤家,愛鬥嘴、吵架,謝雨芝都站在媽媽這邊,爸爸總難掩失落。一次她為了替媽媽出氣,踹了爸爸一腳,爸爸3、4天不跟她說話,媽媽跳出來當2人潤滑劑。父女變得親近是在爸爸確定癌症末期,不想做化療、求生意志薄弱、住進安寧病房後,「那感覺很像是影片只剩最後5分鐘,必須要珍惜時間,我怎麼樣都要去醫院跟他講話、至少陪他吃一餐。」在爸爸生命的最後階段,謝雨芝才開始會向他撒嬌,當時爸爸能吃的東西不多,母女還偷帶他出病房吃巧克力蛋糕,那是父女最親近時光。謝雨芝(左)帶媽媽到日本玩,搞怪合影。(圖/謝雨芝提供)謝雨芝大學後開始打工,分擔媽媽的重擔,母女倆有更多時間相處。媽媽回歸久違的「少女心」,鬧脾氣時會上演離家出走的戲碼,謝雨芝也會陪她演,「只有媽媽可以對我這麼任性,這是她的特權。」她對待媽媽像對待「女朋友」般,給予極致寵愛,例如帶媽媽去日本玩,媽媽叮囑機票飯店不要訂太貴,看到想要的耳機還會放回去,她都會直接埋單,在旅程結束前,媽媽還很戲劇性落淚對她說:「這趟旅程有妳真好。」謝雨芝認為孝順除了物質的給予,最重要的是陪伴和聊天,「聊日常瑣事也好,1天抽出10分鐘就好。」一直都租屋的謝雨芝,希望未來能買房,「我想讓我媽有安全感,因為當年921地震的時候房子倒塌,建商逃走求償無門,在她的心裡一直有個遺憾。」
父女相伴60年從沒說過愛 知名律師陳玲玉:如果人有來生,我願再做爸爸的女兒
「如果人有來生,我願再做爸爸的女兒!」這句話,盡訴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首席顧問陳玲玉與前國策顧問陳土根父女倆的「情根深重」。陳玲玉,是國內三大法律事務所第一位女性合夥人及第一位女性主持律師,經辦過許多台灣「第一件」、「最鉅額」、「指標性」重大專案,然而,這一切都不如她是陳土根的女兒。陳土根,一生經歷了日據時代、戒嚴時期、國民黨掌權、民進黨執政的局勢變遷,見證了台灣從艱難困苦到經濟起飛的每個階段,也成就了他橫跨媒體、金融、飲料界的企業人的榮耀,然而,所有的榮耀都不如「陳玲玉」這三個字。陳土根與陳玲玉、洪三雄合影於台大碩士畢業,「爸爸愛我,也愛我所愛的人。」(圖/陳玲玉提供)一甲子不說的「愛」是無所不在,是以她為榮,是戒嚴時期的後盾,是愛屋及烏…陳玲玉不諱言,「爸爸非常疼愛我們四個子女,尤其是我!」陳玲玉小學三年級獲得珠算檢定5級及格,四年級時再獲得4級及3級及格,當時她的名字連續兩年都出現在報紙上,陳土根用紅色的粗筆,把報紙上的「陳玲玉」三個字,很慎重的圈出來。看到「父親臉上笑容」的那一刻,她下定決心:「我今後一定要為爸爸的榮耀而努力。」那一刻,就像是相機快門按下的定格,彼此領會,勝過千言萬語。陳玲玉與陳土根父女倆相伴超過一甲子的歲月,從來沒有說過「愛」這個字,陳玲玉坦言,有時難免會有點「難受」,然而,即便是人生能夠重來一次,「我想我也說不出來,可能會用很搞笑的方式說:『爸爸,我愛你喔~』。」沒有言說的「愛」,陳玲玉說,父親對她的「愛」,是存在於她的日常生活之中,無所不在!陳土根在陳玲玉小學五年級時,在台中賃屋而居、家裡經濟情況很普通的情況下,卻買來當時台中市最有名傢俱店的最昂貴書桌給她,這張書桌,陳玲玉說,默默地表達了父親對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期望,這張書桌,陪伴著陳玲玉考上台大、通過律師考試、完成碩士論文。在陳玲玉當了律師而有收入之後,她也為陳土根特別量身訂製了一個高級書桌,放在他的書房,「我和爸爸彼此的愛,存在於我倆每天使用的書桌。」陳土根對陳玲玉的愛也表現在包容與開明的行為上。陳玲玉說,台大三年級時,因為發行《快報》及寫文章批評學校,被台大記過,經歷過日據時代、戒嚴時期的陳土根雖然心中感到恐慌,但更擔心女兒,因此非但沒有責備她,反而把台大給他的記過內部文件,偷偷藏在他床墊的下面,「怕我看到、怕我擔心!這是爸爸對我包容的愛!」「但是另一方面,爸爸對我的愛,很開明。」陳玲玉記得,大學四年級時,父親的企業界朋友想要介紹帥哥給她,但是,陳土根很豪氣的說:「我女兒已經有男朋友了,下輩子請早一點來報名。」並且在她與洪三雄結婚時,在禮堂上寫了一幅對聯是「戀愛自由、結婚神聖」。「爸爸愛我,也愛我所愛的人。」陳玲玉說,她的父親常向他的朋友們說:「兒子是老天送給我的,女婿是我自己挑選的,女婿不是半子,是兒子」,也因為岳父疼愛女婿,所以她們全家也快樂幸福!戰勝距離和病魔的愛捨不得她獨自住校,全家一起北漂,又在她臥病時日以繼夜的照料…陳玲玉憶及,高二那年,患了傳染病「傷寒」,被隔離在彰化縣田中鎮的一家私人醫院,在住院的23天期間,陳土根每天下班就從台中搭乘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醫院看她,夜深了,再披星戴月搭車回台中,「爸爸來去匆匆的身影,我至今難忘。」高中畢業,陳玲玉考上台大,陳土根捨不得她一個人住校,為了她,全家從台中搬到台北,還有,大四那年,因患了肝炎,在長達一年的休學期間,陳土根是日以繼夜的陪伴,讓她深刻體會:「病床方知父母恩。」而陳玲玉對對父親的「愛」,她說,是存在於對他的陪伴之中,時時刻刻!「我對爸爸的愛,是超過一甲子的陪伴。」陳玲玉說,父親很喜歡帶我去宴會,因為可以介紹朋友和她認識。陳土根常常用台語說,他的一生是「賺溜溜、開溜溜,剩下一群好朋友。」意思是:他把賺的錢,都花光光,只剩好朋友!陳玲玉認為,她得了父親的真傳,也很喜歡朋友,而這對她的律師工作很有幫助,曾有媒體訪問陳土根與陳玲玉父女倆,標題寫著:「陳土根的人脈,陳玲玉的資產」、「陳玲玉躍身名律師,慈父居功厥偉」。盡得真傳的愛我非常幸福,從出生就享有爸爸的陪伴,爸爸也非常幸福,因為我從出生就陪伴著他。陳玲玉說,父親26歲那一年生下她,之後有超過一個甲子的時間,她都和他生活在一起。父親晚年時,最喜歡躺在臥室內她送的躺椅上,看報紙及雜誌。為了陪伴他,她總是拿著她的律師文件,在父親臥室內的書桌上工作。「我和爸爸沒有太多交談,但我倆因為看到彼此而安心。」陳玲玉為了祝賀爸爸80歲生日,寫了一本書送給他,書名是《家門》。她在書的封面寫著:「家門內充滿愛,家門外才能充滿希望」。「愛」與「希望」,陳玲玉感性的說,正是父親給她此生最好的禮物。陳土根97歲壽終正寢時,陳玲玉捨不得發「訃聞」,因此寫了「爸爸的抽屜」,以這篇文章通知親朋好友:「我爸爸已經走完了他圓滿的一生。」陳土根出殯之後,她為他出版了《陳土根先生紀念文集》,感恩他給她山高海深的愛。陳土根沒有言說的「愛」,陳玲玉說,延續到她對孫子Kilo的愛。Kilo出生後,她就開始陪伴他,並且為他寫日記,並將陪伴Kilo所寫的日記,挑選出365篇,出版了《如果愛是答案,問題是什麼?》這本書的結語是:「愛是陪伴與付出」。提及與父親的「一生情緣」,陳玲玉眼淚在眼眶中打轉說,「我非常幸福,因為我從出生就享有爸爸的陪伴,我的爸爸也非常幸福,因為我從出生就陪伴著他,」直到父親97歲那年的一個早上,當她像平常一樣陪伴他吃早餐時,他慢慢閉起了嘴巴,安詳地在她面前永遠睡著了。
從不諒解到反思「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王尚恩:孝順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
王尚恩擅長詞曲創作,擁有DJ、音樂製作人、電影編劇及廣告導演等身分,2018年以歌曲〈媽媽〉獲得「旺旺孝親獎詞曲精選」社會組銀獎。他回想當時瞞著媽媽,帶她到上海參加頒獎典禮的情景:「我上台領獎時,我媽媽露出這輩子最開心也最光榮的笑容,這也呼應活動主題『孝順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王尚恩認為,孝順是做人的根本,且「孝」與「順」不同,「很多人做到孝但沒有順,譬如有撫養爸媽但卻事事頂撞、唱反調,也有人做到順卻沒有盡孝,只會一昧聽爸媽的話。」他坦言,自從發現爸媽瞞著他離婚後,就對爸爸不諒解,父子間更鮮少對話,「之前我參加孝親演唱會時,我爸爸有偷偷來聽我唱〈媽媽〉。」爸爸的主動和關心,也讓他開始反思「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王尚恩(右)在MV最後牽著媽媽一起走,畫面相當溫馨。(圖/王尚恩提供)時隔5年,王尚恩接下〈媽媽〉MV導演職責,除了拍攝還一手包辦場地、尋找演員等事前工作,「我這次像是十八銅人」。為了歌曲意境,他尋找各時期與他外貌神似都有鳳眼的嬰兒、幼兒、青少年,他也演出且首次披上新郎西裝,70歲的媽媽也因不忍他四處尋角,終於點頭參與拍攝。王尚恩表示,媽媽曾嚴格警戒他5件事,包括不能未婚生子、不能吸菸、不能喝酒、不能欠錢、不能賭博,這次看到他在MV扮演新郎,不僅在拍攝空檔詢問飾演新娘的女演員喜不喜歡他,事後還跟他說「兒子,未婚生子那條可以拿掉了」,表達想要抱孫的心情。他說,當時創作〈媽媽〉想鼓勵剛離婚的媽媽,勸她們即使生活中沒有另一半,小孩仍會是她的最大依靠;他提到,媽媽聽到歌曲後,感動之餘也鼓勵他參加「孝親獎」,用歌鼓勵其他單親家庭,「我媽那時跟我說,無私的為他人付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無畏的人也會無所畏懼。」果然,他當時以〈媽媽〉奪下「孝親獎詞曲精選社會組銀獎」,父母也決定復婚,感情比過去更好且一路相伴到現在。
婚後定居韓國首爾 許茹芸每天越洋電話向父母報平安
第3屆「孝親獎」開始了,《中國時報》陸續邀請明星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並呼籲大家「行孝一定要及時」。許茹芸被封為90年代歌壇3大天后,曾發行多張專輯、締造超過千萬張銷售成績,更以招牌清澈又空靈的嗓音唱紅無數膾炙人口夯曲。個性溫暖又孝順的她,感謝父母從小給予尊重、自由的空間,也支持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許茹芸出道以來工作滿檔,長時間當空中飛人,加上2013年與韓籍老公崔栽誠(Mr.Big)結婚後,在韓國首爾定居,貼心的她,只要有空檔幾乎是每個月都返台陪伴高齡80歲的父母,更堅持每天打電話、視訊向父母報平安、傳照片分享日常生活。許茹芸(右)與媽媽、爸爸感情深厚,全家人時常一起聚餐。(圖/許茹芸提供)她很感恩現在發達的科技,並強調,擁有陪伴家人的這份心是更重要的,「他們肯定都會知道我在哪裡,我不會突然消失,基本上都知道我在幹嘛,讓他們知道其實他們都在我心裡。」樂於與長輩互動的她認為父母親生長的年代較為保守,長輩們可能不太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內在情感,呼籲大家要有耐心、好好地去引導父母說出心裡的話,「當爸媽年紀變大,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幫不上忙、無助,我們當子女的需要注意以父母親的角度去設想,讓他們接受我們的關懷,我們要學習怎麼去對待他們。」許茹芸(前)與韓籍老公婚後感情十分甜蜜。(圖/資料照片)教爸使用智慧手機她每天除了與父母視訊,都會主動關心問說:「今天過的怎麼樣?吃了什麼東西?」還會鼓勵爸爸學習用手機拍照、使用臉書社群、用APP叫車等,她開心說,父親一直以來都很願意學習新事物,並透露她新婚不久後,突然發現父親悶悶不樂、整個人瘦一大圈,隨即陪著父親去檢查身體,才發現父親得了輕微憂鬱症。家人們經過溝通談天後,父親終於說出內心最煩惱的主因是曾聽到外界傳聞她的韓籍老公會打人,十分擔憂,她馬上替父親辦智慧型手機,當她人在外地,父親想見她時,只要撥打視訊隨即就能見到她,從此之後爸爸安心不少。享受家人團聚時光她與兄弟姊妹們私下有個群組,當她工作忙碌時,家人們都會理解、相互幫忙照顧,適逢母親節、父親節等重要節日時,她也會主動邀約父母、哥哥、姊姊等家人一起聚餐,享受全家人團聚的時光,「家人之間的和睦很重要,即便我再忙再累沒辦法回來,都會打電話視訊,想知道爸爸每天的狀況。」她母親在10多年前生病,令她體悟到希望家人好好照顧自己就是最大的感恩,她坦言現在都把父母當成當小寶貝在哄,「小時候都是他們哄我們,他們可能比嬰兒有著更多的固執,但人到老都會這樣,只要子女們耐心去陪伴,都能找到跟爸媽溝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