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
」 程涵宇 肉毒桿菌 孢子 真空包裝 中毒天母知名甜點店驚見「泡芙長綠霉」!北市衛生局曝稽查結果
台北市天母高島屋某間知名日系連鎖甜點店,近日遭爆「泡芙發霉」引起食安危機,事後業者也回應,變質泡芙為展示品,並非販售商品。對此,北市衛生局表示,獲報後已立即派員前往現場稽查,當場揪出2項衛生缺失。一名女網友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她原本打算要在高島屋的一家甜點店消費,怎料竟看見店員將欲販售的泡芙,放在長出綠色霉斑的泡芙旁,恐有食物交叉污染的疑慮,讓她震驚直呼「我真的覺得太噁心了,一度懷疑自己眼睛!」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覆,「要販售的,不會是從發霉裡面挑好的出來賣的吧」、「想到那些黴菌孢子會在空氣中到處飄散就覺得很噁心」、「傻眼!!!很常買給小孩當點心吃」、「天哪我要吐了,基本上這一批都不能吃了吧。」北市衛生局昨(17日)派員前往稽查,發現有食品業者登錄資訊未更新、未出示近1年產品來源文件等2項衛生缺失,已責令業者限期改善,若複查仍不合格,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8條第3項、第9條第1項及同法第48條,處3萬到300萬元罰鍰。針對泡芙發霉,甜點店業者則回應,該批變質泡芙為假日限定產品,由總公司當日配送,並取部分作為展示品,當日未完售的泡芙會全數報廢。對此,北市衛生局強調,待報廢的產品及包材應明確標示,並與其他產品有效區隔,避免交叉污染或誤用,已針對此部分要求業者強化作業程序。
剛搬家「全身灼熱長濕疹」!元凶竟是「黑黴菌冷氣」 她忍痛噴30萬元丟光家當
美國加州一名女子,今年2月才剛搬進洛杉磯一處新租的公寓不久,臉上便開始出現灼熱感和紅色斑點,即使她曾嘗試調整飲食也沒好轉,全身甚至開始出現濕疹、慢性發炎。幾個月後,她請專人來家裡檢查,才發現冷氣機裡都是黴菌。根據外媒《每日鏡報》(The Mirror)報導,29歲女子克雷曼(Autumn Clayman)在TikTok上分享道,她今年2月搬進新家,住沒多久就發現皮膚有搔癢、灼熱症狀,更莫名長出紅色斑點、濕疹,眼睛也有發癢問題,也讓她感到相當憂鬱且睡不好覺。克雷曼說,她起初不確定是不是公寓的問題,也找不到過敏原因,一度嘗試戒掉某些食物,但情況卻沒有改善。到了6月,克雷曼的過敏情況惡化,只好先短暫借住在男友家,一段時間後病症便開始緩解,使她確信是家裡出現問題。等到7月底,克雷曼花費780美元(約新台幣2.3萬元)請專人對公寓進行黴菌檢測,結果在2台冷氣機都發現了「黑黴菌」。克雷曼將此事通知房東後,房東向她道歉,也僱人對公寓進行2次深度清潔,但克雷曼才剛搬回去,隔天就會出現過敏症狀,「住在那裡已經不再安全了,它影響了我的身體、精神和工作」。最後,克雷曼決定違反租約,提前在9月搬走,但幾個月下來,黴菌孢子已經從冷氣機汙染了她所有的私人物品,因此她還必須花錢更換並丟棄受汙染物品,加上先前檢查黴菌、看醫生的錢,她總計損失了約1萬美元(約台幣32萬元)。不過,儘管有這些財物損失,克雷曼仍表示,「在新公寓裡感覺很棒,我覺得我可以專注於康復和照顧我的身體」。
陸盛行飼養「黏菌」當寵物 博主吐實情:1珠養超過7年
養寵物在現代相當盛行,中國興起養「黏菌」的風氣,因為無毒無害,在歐美和日本也流行,引發討論話題。據《九派新聞》報導,菌物科普博主「曳尾菌」周晴烽解釋,黏菌既不是真菌也不是細菌,而是一種真核生物域變形蟲總群黏菌綱的生物,無毒也無害,平時都躲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只有繁殖階段才會出現在有亮光和略乾燥的地方。繁殖階段黏菌即將變成子實體,也就是母體即將死亡,變成很多孢子。周晴烽介紹,營養階段的黏菌叫作原質團,有點像網路狀的黏液,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倒木的背面、地磚的縫隙、腐殖質層,它們不斷分裂成樹枝狀到處爬行,通過吞噬食物顆粒來獲得營養,這樣到處爬行找東西吃的樣子很像動物。黏菌的壽命很長。(圖/翻攝自九派新聞)黏菌到了繁殖階段,會爬向略乾燥、有陽光的地方,並停止進食,整片原質團集體變身,長出一根根像蘑菇或一團團像粉末的子實體,散播孢子。她在浙江清涼峰採集到第一種愛吃燕麥的黏菌,帶回家飼養後長出很多,截至目前已經飼養7年多,還沒看到壽命的極限,也沒看到任何菌種退化的跡象。觀察發現,一開始購買黏菌的買家,以大學生和2、30歲的年輕人居多,其中有不少玩藝術的買來做裝置藝術,後來小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周晴烽分析,現代大家生活比較安穩,年輕人和小孩喜歡這類新奇的玩意,「我剛玩的時候,黏菌在歐美和日本已經有一定受眾了,但在國內黏菌愛好者幾乎是零」,並且有把握這2年內飼養黏菌的人,已經超過歐美和日本。
颱風後「類鼻疽」疫情恐升溫 衛福部示警6類人:重症機率較高
每當颱風侵襲,台灣的類鼻疽疫情往往會隨之上升。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衛福部曾在官網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的細菌感染,此致病菌以腐生之方式,存在於特定的土壤或水中,許多不同的動物均可能被感染,包括羊、馬、猪、猴、囓齒類、鳥類等。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菌本身對多種抗生素都有抗藥性,即使在實驗室細菌培養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在臨床上也不一定有效。目前一般認為急性期需要用針劑的第三代頭孢子素(ceftazidime),視臨床情況使用 2~4 週。急性期治療後還必須使用長期20週的維持療法(maintenance treatment ),以避免復發,目前一般認為有效的處方為合併的抗生素療法(如:Chloramphenicol、doxycycline及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
超商雞胸肉藏「肉毒桿菌」嚴重恐致命! 營養師示警:最好加熱再食用
現代健身風氣盛行,超商都會賣各種口味的「真空包裝」即食雞胸肉。但營養師蔡正亮提醒,真空包裝食品最好加熱再食用,尤其真空肉品因低酸性,pH通常大於5,適合肉毒桿菌生長,且真空包裝不含氧氣,無氧狀態下,肉毒桿菌更可易存活,若肉毒桿菌中毒,嚴重恐危及生命。蔡正亮7日在臉書粉專「蔡正亮營養師專欄教室」發文提醒,喜歡冷著吃「超商雞胸肉」的朋友們。若您本身或您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務必閱讀本文。近年來因為運動風潮、低GI飲食崛起,超商架上有香草、麻辣、五香、泰式等一堆雞胸肉口味任君挑選。然而,最近他有朋友每次爬山也都會帶一包即食雞胸肉,並表示:「我知道加熱後比較好吃,但我覺得加熱後沒有立刻吃完,會壞掉。所以乾脆我就冷著吃。真空包裝不是最安全的嗎?而且包裝上面也說,打開即可食用!」對此,蔡正亮也表示,雖然雞胸肉是真空包裝可以保存肉的品質、隔絕空氣與外物入侵、減少細菌入侵,而且註明「打開即可食用」,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蔡正亮也抓起地上的沙及土壤,跟朋友說:「你知道嗎?有一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菌,叫肉毒桿菌,這塊土壤也許就藏著這些菌種。說到肉毒桿菌,特性是不愛空氣,不耐酸,但卻怕熱。你手上的真空包裝雞胸肉,包裝上固然寫,請冷藏,打開後即可食用,但食品業者的加工過程,一旦疏忽,遭受汙染,就可能潛藏風險。重點是,肉毒桿菌會產生休眠的孢子,以躲過外界的攻擊,更容易在真空包裝食品裡。特別是低酸性的食品,如肉品、醃漬蔬菜。」蔡正亮也進一步指出2大風險因子,首先是是真空肉品因低酸性,pH通常大於5,適合肉毒桿菌生長;二是真空包裝不含氧氣,無氧狀態下正中下懷,肉毒桿菌更可易存活,「即便我們知道,超商賣的雞胸肉包,已經煮熟,放在冷藏櫃,冷藏條件很好。但食用前,最好還是再經過加熱再食用,最有保障。蔡營養師我真的不是開玩笑。尤其真空包裝肉品,低酸性+無氧狀態,是幫助肉毒桿菌生存的極大條件。」蔡正亮補充,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是神經毒素,遠比其他的有害菌,大腸桿菌、沙門桿菌,都要危險幾十倍。神經毒素,可以麻痺神經,使肌肉喪失功能,中毒者無法吞嚥,甚至呼吸功能都有影響,危及生命安全。「所幸,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不耐熱,經加熱後,都能夠破壞。」
普渡教戰2/專家推薦「罐頭必買清單」 4水果別碰!好兄弟恐跟回家
普渡祭拜供品要怎麼準備?專家提醒,家家戶戶必備的水果有禁忌,香蕉、李子、梨子、鳳梨不適合出現在普渡,因為「蕉李梨」諧音像台語「招你來」,鳳梨「旺來」,恐怕會把鬼魂招回家;祭拜用品不如買有益健康的食物,例如必拜的罐頭,可選玉米粒、魚、番茄等品項,營養價值不輸天然食材。農曆7月鬼門開,大家都會準備澎湃供品給「好兄弟」品嘗,常見的供品有三牲、水果、餅乾零食、泡麵、罐頭。營養師程涵宇認為「不要買過量」是最重要的首要原則,以免節日過後攝取過多熱量、脂肪。「如果一定要買,那就買比較健康的品項,例如罐頭耐放方便保存,就是不錯的選擇。」程涵宇表示,許多人認為罐頭能夠久放,一定含有防腐劑,事實上罐頭食品是採用加熱、殺菌等方法,除去有害活性微生物及其孢子,然後再利用密閉容器包裝,阻絕內外微生物之後,就能拉長保存期,而非使用防腐劑。如果是以天然食材製成的罐頭,幾乎不含添加物,營養甚至不會輸給天然食物。程涵宇稱它們為「單純罐頭」,包括番茄、玉米、魚等都是可以天天吃的罐頭。其中玉米罐頭是最廣泛被使用的品項,「玉米黃素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高溫烹煮過更好吸收,建議選擇無鹽、非基改的玉米罐頭,更加健康。」番茄罐頭經過高溫加熱與攪打,可以破壞番茄的細胞壁,釋放更多的茄紅素,相較於天然番茄,讓人體更好吸收。鮪魚、鰻魚、沙丁魚、鯖魚等含骨頭的魚罐頭,不只吃得到豐富的蛋白質及Omega-3脂肪酸,還能同時吃進魚骨補充鈣質,都更勝天然食物。程涵宇則不推薦「午餐肉罐頭」。「它的成分通常是豬肉、澱粉、鹽和香料、亞硝酸鹽混合製成,這代表高脂、高鈉、高熱量,尤其亞硝酸鹽經過加工後具有致癌風險,所以最好不要常吃這類罐頭。」葡萄、龍眼、香蕉、李子、梨子、鳳梨都有不好的象徵意義,不適合在中元普渡祭拜。(圖/報系資料照)天然蔬果當然也是供品的好選擇,但挑選時要注意普渡的相關禁忌。命理專家雨揚老師提醒,不要準備鳳梨與香蕉、李子、梨子,因為鳳梨代表「旺來」,香蕉、李子、梨子合拜則有「招你來」的意思。另外,也不適合拜成串的水果,如葡萄、龍眼,會有「死一整串」的穢氣;釋迦因為與釋迦摩尼佛諧音,所以也不適合上桌祭拜。適合祭拜的水果有蘋果、蓮霧、奇異果、櫻桃、哈密瓜等,而水果祭拜數目須為「奇數」,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普渡當天不可拜陰。營養師高敏敏建議挑選當季盛產水果,尤其是有祈福之意的更好,例如蘋果象徵平安;程涵宇認為紅色火龍果、奇異果不錯,除了顏色討喜,熱量也都適中另外,她表示祭拜時氣溫較高、再加上焚香時會散發許多碳氫化合物,若碰到水果就會刺激乙烯產生,會有催熟水果的效果,所以提醒不要準備過熟的水果祭拜。
4年來首例肉毒桿菌中毒! 該如何預防?食品應加熱多久才能破壞毒素?
國內出現今(2024)年首例肉毒桿菌素中毒個案,也是自2020年7月以來首例確診。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經過疫調發現,這名個案曾經有食用過期食品的情形,不過目前個案仍在插管治療中,沒辦法詳細詢問過往飲食史,也沒有食品檢體可進行檢驗,所以還無法確認真正導致中毒的可能原因。南部5旬婦人肉毒桿菌中毒 仍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今年首例肉毒桿菌中毒病例為南部50多歲女性,林詠青醫師說明,這名個案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7月13日開始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隨後出現眼皮下垂、講話/發音困難、吞嚥困難、全身無力等情形,隔日前往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排除腦中風可能性,醫師懷疑這名個案應該是肉毒桿菌中毒,因此通報採檢,於7月19日確診。不過林詠青醫師表示,由於個案症狀持續惡化,因此插管收治加護病房,目前已住院約1個多星期,意識清楚,但還有眼皮下垂、吞嚥困難、肢體無力等症狀,仍在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中。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這名個案為外食族,獨居在家不開伙,根據非同住家人轉述,個案有食用過期食品的習慣,發病當天早上有吃過期包子,但事實上包子不太像是容易引起肉毒桿菌中毒的嫌疑食品,有請醫院幫忙口頭詢問是否食用罐頭、真空包裝食品等,但個案搖頭否認,所以是否跟過期包子有關,還是有吃其他東西,都有待進一步調查了解。如何預防? 勿吃異常食品、應加熱逾「這時間」肉毒桿菌所產生的毒素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性中毒症狀,林詠青醫師指出,最常見的肉毒桿菌中毒類型為「食因性肉毒桿菌中毒」,也就是食用含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導致中毒,通常在食用後約12-72小時會出現症狀,不過也有可能短至2個小時或長達8天才有症狀出現。若家庭自製醃漬食品或罐頭於製作、包裝過程遭受污染,加上密閉或真空等缺氧保存環境時,都有可能導致肉毒桿菌中毒。林詠青醫師提醒,除了要低溫冷藏妥善儲存食品外,若外觀異常(如:膨脹、生鏽、凹陷的罐頭)或有變質的罐頭或醃製品等一定要避免食用此外,肉毒桿菌的毒素不耐熱,因此林詠青醫師建議,民眾應將食品徹底加熱至100度,維持十分鐘以上的話就可以有效破壞毒素,避免中毒的情形發生。疾管署也提醒,肉毒桿菌孢子廣泛分布於自然界,1歲以下嬰兒因免疫系統尚未健全且腸道菌叢未發展完全,應避免餵食蜂蜜,以降低中毒的機率。
便宜貨大健康1/魚罐頭鈣質高43倍 顛覆印象!營養價值不輸天然食材
物價漲不停,讓民眾大感吃不消,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6月食物類上漲4.16%最高,CTWANT幫大家顧荷包,邀請多位專家推薦營養不落人後的「便宜貨」,例如魚罐頭的鈣質就比實體海鮮多出43倍,「只要挑對食物,自煮就能省下更多伙食費!」受到原物料波動影響,加上電價調漲,八方雲集繼去年初調漲5%後,7月10日宣布再度調漲7%,招牌鍋貼直接變成7元。根據主計總處公布最新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是2.42%,創近4個月新高,且已連續3個月衝破2%通膨警戒線,其中以食物類漲4.16%最高,水果更是大漲22.6%,其他食用油、蔬菜、外食費亦各漲6.23%、4.55%、2.78%。若以每月消費支出約7萬元之家庭為例,就6月CPI較去年同月相比,在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及服務情況下,平均消費支出會較上年同月增加1548元,食物類則增加516元。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只要挑對食物,自煮就能省下更多伙食費,例如適時選擇罐頭也是省錢的小撇步,有些營養價值甚至不輸給天然食材,大大顛覆一般人的既定印象。對於食品罐頭,大多數民眾保持負面觀感,總覺得「不健康」、「能放久一定有防腐劑」,程涵宇解釋,其實食品罐頭採用加熱、殺菌等方法製作,除去有害活性微生物及其孢子,再以密閉容器包裝阻絕內外微生物入侵,就能使保存期限拉長,而非使用防腐劑。程涵宇營養師提醒,罐頭的保存非常重要,千萬不要放置於日照之下,以免罐頭內層塗料受熱溶出。(合成圖)「一般來說,罐頭主要的成分是主原料、水或油、鹽或糖。」她表示,是否含有添加物,看罐頭種類而定,如果是天然食物製成的罐頭,又幾乎不含添加物,營養就不會輸給天然食物,有些甚至更加健康。「例如鰻魚、鯖魚等含骨頭的魚罐頭,能同時吃進魚骨補充鈣質,更勝天然食物。」近年日本就非常流行鯖魚罐頭,主要就在於其營養價值。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食品藥理學專家矢澤一良表示,鯖魚罐頭營養價值可能比新鮮鯖魚還高,因為不但魚骨頭能吃,EPA、DHA等Omega-3脂肪酸也比較不會接觸空氣而氧化,有機會吃到比新鮮鯖魚多43倍的鈣質、以及1.3倍的Omega-3脂肪酸。市面上鯖魚罐頭的品項琳瑯滿目,程涵宇建議挑選成分單純者,例如有些是水煮、或是僅以橄欖油調味,都是比較健康的選擇。日本抗老名醫上符正志曾於《喚醒青春荷爾蒙》一書中寫道,富含EPA的鯖魚、沙丁魚、秋刀魚,無論是罐頭或新鮮魚貨,都建議與富含鎂、膳食纖維的食材如芝麻、海帶芽、洋蔥等一起烹飪,因為這些營養素搭配可促進脂聯素分泌增加,具有降血壓、降低膽固醇的功效。程涵宇則提醒,有些罐頭的內層塗料使用由雙酚A等合成的環氧樹脂,正常使用是不會溶出的,只有當材質不穩又受到日照、加熱時才可能溶出,所以應該放在陰涼處,且不可直接加熱罐頭,而吃剩的魚罐頭也要另外分裝冷藏,不可繼續放置罐頭內,避免鐵罐氧化生鏽,吃下肚可能會導致拉肚子。
4年來首例「肉毒桿菌中毒」 疾管署:5旬婦6症狀加護病房搶救中
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自2020年7月以來,時隔4年,出現首例肉毒桿菌中毒事件,一名住在台南的50多歲女性,有多重慢性病史,獨居且有吃過期食品習慣,7月出現腹痛、腹瀉、眼瞼下垂、吞嚥及說話困難,因呼吸困難,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搶救中,飲食史因個案插管無法詳細詢問。疾管署表示,這名台南50多歲女有多重慢性病史,獨居且有吃過期食品習慣,7月13日出現腹痛、腹瀉、眼瞼下垂、吞嚥及說話困難、全身無力等症狀至急診,7月14日通報,7月15日因呼吸困難插管住加護病房,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飲食史因個案插管無法詳細詢問。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經衛生單位調查,個案獨居且有食用過期食品習慣,個案插管尚無法詳細詢問飲食史。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3年累計肉毒桿菌中毒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0、0、0例,近十年(2015年至2023年)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6例,均為散發性病例。疾管署表示,肉毒桿菌中毒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中毒原因一般是食品處理或保存不當,使肉毒桿菌孢子在厭氧和低酸性環境下產生神經毒素。特別是膨出的罐頭或保存過久的醃漬品,酸度不足或鹼性食物水活性較高,或在低溫殺菌和輕微醃後沒有冷藏保存,就可能產生毒素。中毒症狀主要是神經麻痺,例如視力模糊、眼瞼下垂、顏面麻痺、吞嚥及講話困難、全身肌肉無力等,嚴重時會因呼吸障礙而死亡,未適當治療之死亡率可高達30~60%。疾管署提醒,要預防肉毒桿菌中毒,真空包裝製品應依標示於冰箱冷藏及保存,而蓋子脹起的罐頭、或開罐後聞到有異味,不可食用。此毒素不耐熱,經100℃加熱10分鐘煮沸、煮熟後毒力會消失,如為家庭自製的醃製食品,食用前宜先煮沸才安全。
夏季枕頭套恐「比馬桶還髒」!專家曝原因 細菌菌落一周多1.7萬
夏季酷熱難耐,許多人在室外、室內,甚至睡覺時都被汗濕透。專家透露,夜晚出汗可能會使得你的枕頭套中藏匿細菌,使其比某些浴室裝置更噁心。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醫學計畫負責人、英國切斯特大學醫學院講師奈伊(Gareth Nye)表示,你的枕頭套可能比廁所還髒,但好消息是,這些細菌很可能一開始就來自於您,因此並不有害,就細菌而言,一些研究表明,與馬桶座圈相比,一周後枕頭套上的細菌菌落數量多了1萬7000個。奈伊提到,大多數人平均每晚會流失500毫米到700毫米的汗水,至少200毫米的汗水會浸入床單或睡衣中,「身體正在更換皮膚細胞,導致皮膚細胞脫落,人們平均每天失去5億個皮膚細胞,其中大部分在夜間脫落,身體還會產生其他身體分泌物,然後透過口水、唾液流失更多的液體。」奈伊提醒,如果忽視,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例如真菌或塵蟎,它們會在死皮細胞上繁殖,並可能留下引發過敏和氣喘的糞便,「一項研究發現,一般枕頭含有多達16種不同的真菌和數百萬個真菌孢子。」居家生活網站Real Simple則指出,枕頭套一周沒有清洗,每平方英寸平均帶有300萬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另外,奈伊也建議,避免使用聚酯床上用品,並考慮棉質或亞麻床單,或者把羽絨被收起來,只使用床單。報導指出,專家認為,人們在夏季應該讓床透氣,並經常更換床單。
食藥署邊境查驗18項不合格! 美國牛舌含寄生蟲「唐寧茶、美國櫻桃」農藥超標
衛福部食藥署16日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其中包括從美國進口的冷凍牛舌被檢出寄生蟲、2批美國輸入鮮紅櫻桃被驗出含滅芬座、大克草等禁用農藥,另外來自波蘭的精品茶包「TWININGS唐寧茶」茉莉綠茶口味,也被檢出殘留農藥因得克,均依規定退運銷毀。由英絡國際有限公司自美國輸入的冷凍牛舌,被檢出「弓蟲」(Toxoplasma gondii)感染,共25.81公斤在邊境退運銷毀,而這也是近3年來牛舌再度出包,距離上次查獲寄生蟲違規已是2022年,當時有超過2,200公斤牛舌被檢出「住肉孢子蟲」。而7月才剛被檢出禁藥的美國進口櫻桃,本周又有2批被驗出農藥殘留不合格,為金果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及亮傑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均由美國進口,分別為「紅櫻桃(FRESH CHERRIES)」含不得檢出農藥「滅芬座」0.01 ppm;另一批「鮮紅櫻桃(FRESH CHERRIES)」則含不得檢出農藥「大克草」0.02 ppm,分別共1,710公斤及2,400公斤商品違規,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有關「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全數退運或銷毀。另外,由台灣英聯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從波蘭輸入的「TWININGS唐寧茶」茉莉綠茶口味,含有不得檢出的農藥因得克0.12ppm,全批38.88公斤已退運或銷毀。此次為該進口業者近半年來首次不合格,因此邊境檢驗強度將從20%調高至50%加強抽樣。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中,共有18項產品不符規定,其中有11項為「農藥殘留」,產品包括波蘭的茉莉綠茶、美國紅櫻桃及羅勒碎片、印尼白胡椒粉、印度馬芹粉及胡荽粉、中國大陸山楂、澳大利亞鮮橘子、馬來西亞咖哩粉、埃及奧勒岡。
蘋果長出大蘑菇!專家證實「可以吃」 千里高價求購:有研究價值
近段時間梅雨剛結束,高溫天氣持續。大陸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女子小鄧(化名)在家裡驚奇發現,一顆忘記吃掉的蘋果,居然長出大蘑菇了。消息曝光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業人員立即聯繫小鄧,想購買這顆長蘑菇的蘋果。第二天,蘋果通過快遞發往雲南,目前已到達實驗室。《都市快報》報導,小鄧透露,蘋果當時放在客廳的籃子裡,家人都忘記吃了,6月30日早上,自己上班前突然發現蘋果有點發白,當時以為長毛了,來不及扔掉,7月2日晚上下班回家,她突然想起這顆蘋果,仔細一看驚見蘋果上居然長出一朵蘑菇。家裡孩子看了也覺得蠻神奇,於是決定先留著觀察。小鄧把蘋果拍照PO網後,立刻引發熱烈討論。7月6日晚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業人員聯繫了小鄧,想購買這顆長蘑菇的蘋果。小鄧很大方,說「這個長蘑菇的蘋果在我手裡是沒用的,做個好事送給專業人士做研究,就寄給他,讓蘋果蘑菇飛到有用的人員手裡吧。」目前蘋果已到達實驗室。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藥用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浦錦寶表示,蘋果上長出的是裂褶菌,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見。由於水果生長出裂褶菌的情況並不多見,一般裂褶菌主要長在樹幹上。浦錦寶分析,很可能是蘋果存放的環境中有裂褶菌孢子,也可能是這顆蘋果原來的枝幹帶來的,果樹樹幹上常會生長裂褶菌。浦錦寶分析,這段時間比較悶熱,梅雨空氣水分含量高,適合裂褶菌的生長條件,就從蘋果上長出來了。收到蘋果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實驗室博士許容聚說,裂褶菌作為重要食用菌有很大的栽培價值和經濟價值,該菌株僅靠很少的基質就能長得如此強壯,可以為日後的白參菌種選育提供參考。
「食人菌」飛沫傳染!嚴重恐「器官衰竭」死亡率破3成 醫揭典型症狀
暑假來臨,許多民眾在規劃旅遊觀光行程時,最討厭的就是突發的疾病來打擾。偏偏除了換季時常見的感冒之外,新冠肺炎個案數量也逐漸上升,加上近日臺灣民眾最愛去的日本,又傳出「食人菌」2024年已破千例的疫情,造成許多民眾的擔心。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何愉懷醫師表示,食人菌其實就是A型鏈球菌,包含新冠、流感與食人菌在內,許多疾病都是經由飛沫與接觸等途徑來傳染,所以,戴好口罩、常洗手就能有效預防。A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因為傷口感染後,常會出現組織壞死僵硬的情況,外觀看起來就像被細菌吃了一大塊,所以,有人稱之為食人菌。何愉懷醫師表示,感染A型鏈球菌之後,常會發生咽喉炎、扁桃腺炎,還有一些皮膚軟組織的發炎,少部分的人會出現風濕性關節炎或風濕性心臟病等問題,而感染A型鏈球菌嚴重時會引起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是死亡的危險,其中如果引發毒性休克症候群(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簡稱STSS)的時候,預估有超過三成的死亡率。「經過適當的治療,A型鏈球菌感染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何愉懷醫師表示,目前針對A型鏈球菌的治療,主要以抗生素為主,臨床上使用盤尼西林或頭孢子素的治療效果都很好,所以,請大家不用太擔心。前陣子一位59歲的女性因為下腹部疼痛就醫,後來因為休克被轉至花蓮慈院,後續在醫療團隊的細心照護下,病況穩定後順利出院。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何愉懷醫師表示:戴口罩落實手部衛生,防疫做得好假期沒煩惱。(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何愉懷醫師表示,其實A型鏈球菌是很常見的細菌,以花蓮慈院為例,每年平均個案數大約20至30例,2024年上半年則是收治8例。而在疾病管制署監控下,臺灣目前沒有出現A型鏈球菌感染案例特別增加的現象,所以,大家不用太過於恐慌,因為「食人菌」這個別名很恐怖,就自己嚇自己。比起嚇人的A型鏈球菌,何愉懷醫師提醒大家,臨床上發現,近日的新冠、流感、腸病毒與腺病毒感染人數不停累積,而且本來換季時就是流感的好發季節,尤其是在暑期出遊時,難免會吃吃喝喝,還會接觸到許多人群,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勤洗手,落實手部衛生,並且隨身備好口罩,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人多的地方或者自己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時,佩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周遭的人。防疫工作做得好,暑假出遊沒煩惱,何愉懷醫師說,落實防疫維持身體健康,才能好好的享受愉快的假期。
26歲女喉嚨痛看耳鼻喉科好不了 她私密處出現症狀「尿尿會痛」原來得淋病
喉嚨痛居然是染上淋病!一名26歲女子因為喉嚨卡卡且伴隨反覆疼痛,原以為只是感冒,但吃藥一段時間未見改善,私密處還開始出現症狀加上尿尿疼痛,這名女子於是去看泌尿科治療時才驚覺,這一切的不適症狀都是「淋病」引起。根據泌尿科顧芳瑜醫師在臉書表示,近日疫情擴大,提醒若喉嚨出現疼痛症狀伴隨私密處有症狀,可能要小心是感染性病「淋病」,顧芳瑜分享,近期遇到一名年約26歲的女性求助門診,原先她覺得喉嚨卡卡伴隨著反覆疼痛,認為是感冒,所以她先到耳鼻喉科看診,但過一段時間卻未改善,直到私密處開始出現症狀加上尿尿會痛,來到泌尿科治療時才得知,自己染上「淋病」。顧芳瑜醫師說明,淋病不只藉由下體性接觸傳染,口交接觸也有可能會因此感染,這是在臨床上常見的情況,但卻常被大眾忽略調的傳染方式,「因為普遍『壞壞』時,大家想的是戴保險套,但嘴巴戴套呢?當然是不太可能的…」。顧芳瑜醫師指出,女性有時難以察覺感染淋病,因為症狀不如男性明顯,且臨床上也遇過下泌尿道無症狀,僅有喉嚨反覆疼痛,「所以壓根沒想到」。顧醫師也強調,淋病是可以治療的,建議施打「單一劑量的第三代頭孢子菌素」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除此之外,顧醫師也提醒,切記伴侶也要同步治療,「很多人往往治療好了,但還是在短時間內一再感染,才發現因為並不敢跟伴侶坦承生病了,導致自己治療好了,淋病卻像是乒乓球一般,在伴侶之前互相傳染」,和伴侶共同治療才能有效避免淋病反覆發生。顧芳瑜分享,近期遇到一名約莫26歲的女性求助門診,一開始她覺得覺得喉嚨卡卡伴隨著反覆疼痛,直到私密處開始出現症狀加上尿尿會痛,來到泌尿科治療時才意外發現,原來根本這一切的不適症狀都是「淋病」引起。(圖/翻攝自臉書)
女大生醬料碟放守宮 疾管署揭「這病菌」可傳人…美曾爆16州感染
一名元智大學女大生日前私自攜帶守宮到壽司郎用餐,並將寵物放在醬料碟上引爆爭議。針對衛生疑慮,疾管署今(25日)表示,人類接觸守宮、壁虎等兩棲爬蟲類,可能感染其帶有的沙門氏菌,民眾如有接觸,務必保持良好手部衛生並常洗手避免感染。該名女大生原在IG限動分享「碟上守宮」照片,並寫下「壽司胖胖包」,遭其他網友截圖並Po在Dcard,經轉傳後掀起網友兩極熱議,其中又以守宮是否會「汙染」醬料盤,最引發網友討論。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則說明,沙門氏菌感染症、大腸桿菌感染症、隱孢子蟲病、芽孢梭菌感染症及曲狀桿菌症等疾病,為兩棲爬蟲類相關傳染疾病,即使是健康的爬行和兩棲動物,其消化道也可能攜帶最常見的沙門氏菌。曾淑慧指出,守宮、壁虎等爬蟲類可能帶有該菌且無症狀,並具傳播能力;民眾如接觸爬行動物或其環境,沒洗手觸摸臉、眼或嘴等部位,就有感染沙門氏菌風險,以及產生可能的傳播。加拿大衛生部今年5月發布調查報告,指當地至少7地區的沙門氏菌感染,在流行病學上可能與直接或間接接觸守宮有關;美國2015年也有16州因飼養守宮感染沙門氏菌事件,20例個案中有3人重症住院。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如接觸守宮或壁虎等寵物後,務必保持良好手部衛生、常洗手,避免可能的沙門氏菌等病原菌感染。另外,桃園市衛生局因消費者不屬食安法規範對象,僅能對業者就消費者攜帶寵物入店用餐,應根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有管制措施,要求業者限期改善否則開罰。台灣壽司郎則擬將對女大生採取法律行動,追究責任。
餐酒館夏季新菜有點「台」 魷魚螺肉蒜變身燉飯 創意調酒發想自南部番茄盤
喜歡風土滋味與台式元素的朋友,夏季餐酒聚餐不妨來點新選擇!瑪黑餐酒迎來新任主廚Kris(江承恩),同步也推出夏季新菜單與調酒。Kris以喚起兒時記憶和飲食點滴為靈感推出「仲夏島味」主題,除了將酒家菜代表菜色魷魚螺肉蒜、南部番茄切盤、紅糟醬等創意入菜,巧思昇華經典台味,又融入歐陸料理烹調手法;夏季酒飲特調也延續台式懷舊氣氛,融入辦桌必備的芭樂汁、情人果、番茄切盤等熟悉食材,再添入金萱烏龍、宇治茶梅酒的神來一筆,與哈密瓜、芒果等夏季水果,創意演繹熟悉中又別有新意的特調。「番茄梅香布拉塔起司」在起司底下鋪上牛番茄與在欉紅黑柿番茄熬煮的番茄醬,並特意保留顆粒口感,梅子粉的酸甜也與起司十分合拍。(520元)「炙烤芥末小卷」於鍋中乾煎營造焦香味,同時收緊海味鮮甜。(380元)在夏季新推的七道菜色中,靈感來自南部番茄切盤的「番茄梅香布拉塔起司」,將黑柿番茄改搭配豆釀巴薩米克醋、信義鄉農會愛問梅子粉,以及選用台灣本土乳源製作的「慢慢弄」布拉塔起司,做成像是義大利經典開胃菜「卡布里沙拉」(Caprese)的形式,呈現出一道有趣的台義混血開胃菜。值得一提的是,布拉塔起司頂端特別放上一抹薑末、淋上羅勒油,以及融入「薑汁番茄」概念的特製巴薩米克醋。以糖、老薑片和巴薩米克醋一起熬煮濃縮後,加入西螺清健醬油膏,讓醋環繞豆香,再以溫潤薑辛味收尾,打破記憶中的經典。另一道「炙烤芥末小卷」則收集來自海港與山林的夏日記憶,主廚將漁港清燙小卷搭配薑絲、芥末醬油,再將紫蘇、芥末提味的毛豆優格泥填塞進小卷內,切段後點綴過貓蕨菜嫩芽,以及些許菊花花瓣,在焦香風味中又不失清新。品嘗「青蒜魷魚起司燉飯」時,還會附上一碗熱騰騰的魷魚螺肉蒜雞湯可搭配燉飯吃,讓人回歸台灣「吃飯配湯」的飲食習慣。(580元)但要說最有意思的一道菜還是「青蒜魷魚起司燉飯」,此道菜發想自主廚母親每逢春節必備的菜品,亦是台灣經典酒家菜「魷魚螺肉蒜」。主廚將經典元素重組,除了乾魷魚費時泡發,與雞高湯、蒜苗根部白段、蔬菜、螺肉汁一起熬製,還考究早期食譜加入番茄、乾辣椒,調製出豐厚濃郁的底湯,以此用來煮義大利燉飯。在保留米芯口感與吸附湯汁的燉飯中,還加入切成同等大小的蒜綠、魷魚和西班牙臘腸丁,最後刨入起司,使得燉飯風味更加飽滿。最後放上吸收底湯的炸螺肉和炸青蒜苗絲,將魷魚、螺肉、蒜苗三大元素徹底融合於菜餚之中。採訪當日「腐乳酒香煎時魚」選用的是赤鯮,醬汁提取陳釀豆腐乳的獨特香氣,並以白酒提香、以奶油柔化滋味,盛盤時還點入些許羅勒油增添草本氣息。(980元)集結宜蘭元素的「香醇紅露鴨胸 」。(980元)主菜部分,同樣結合主廚回憶的還有來自記憶中阿嬤味道的「腐乳酒香煎時魚」,主廚的阿嬤喜歡在早餐端出一尾乾煎魚、豆腐乳來配稀飯,主廚選擇時令魚種以糖、鹽、昆布醃漬後乾煎,搭佐風味濃郁的豆腐乳白酒奶油醬汁,並搭配上孢子甘藍、甜豆與甜菜醃漬的珍珠洋蔥,最後撒上海苔粉,讓海潮的鮮美輕巧上桌。夏季新菜單還有其他創意美味,例如以中式餡餅為靈感、充滿異國風情的「香料咖哩雞肉餅」;還有選用宜蘭豪野鴨胸,噴上入宜蘭縣酒紅露酒添香,並佐上加入紅糟的濃縮鴨醬,以及醃漬水果和金桔蜂蜜泡泡的「香醇紅露鴨胸」;此外,還有餐酒館必備的牛排料理「美國頂級奧瑪哈肋眼牛排」,在炙烤後乾煎表面以呈現梅納反應的焦褐色,搭配香氣厚實的八角干邑白蘭地醬汁,襯托豐腴鮮嫩的牛肉,成就簡單但美味的經典風味。瑪黑餐酒攜手金車柏克金推出兩款期間限定的夏日限定啤酒特調,各360元。由於瑪黑家居今年夏季以「Here Comes the Sun」為主題,搜集夏天理想生活的多種配方,包括多色彩商品、連結快樂的芳香氣味,與弛放身心的音樂等,串連線上、門市與三家餐廳,共同推出夏日主題活動。像瑪黑家居旗下三家餐廳Ochre、Cantine Marais瑪黑餐酒和Lille M,便規劃了一系列「夏日馬拉松美食計畫」。例如瑪黑餐酒攜手金車柏克金,以具有清爽麥香的柏克金拉格啤酒為基底,將於6/28~7/28推出兩款限定啤酒特調,「戀夏500日」以檸檬愛玉為靈感,另外加入蘆薈、愛玉和蜂蜜,將柏克金拉格啤酒的清爽風味發揮到極致,同時結合啤酒焦糖風味的麥芽與細緻啤酒花,尾韻更帶出柔順的熱帶水果香氣;「夏日狂想」 則加入蜂蜜、鳳梨塊與薄荷葉 ,讓經典mojito注入新意,風味上更加清新酸甜。7/6 晚間7~9點還將邀請DJ林貓王助陣,預計以連發的醉人金曲,將夏日的熱度飆到最高!瑪黑餐酒夏季特調推出充滿熱帶果香的「熱辣風情」(右)、「羅勒密瓜」(左圖右),以及「番茄梅」。(各400元,圖/魏妤靜攝、瑪黑餐酒提供)瑪黑餐酒現也推出夏季新酒單,其中「芭樂琴桃」以台灣辦桌文化必備的芭樂汁為概念,將新鮮芭樂經過澄清萃取出果汁,再結合杏桃、蒔蘿與琴酒,留下清爽恬淡的酒香;「情人果」則融合懷舊情人果與台灣金萱烏龍、琴酒,入口先嘗到茶韻香味與溫潤口感,中段夾帶著情人果的酸甜,最後以椰子香氣作結;「番茄梅」亦源於南部獨特的「番茄沾醬油」吃法,將牛番茄與龍舌蘭燜煮後混合宇治抹茶梅酒,看似衝突的元素卻碰撞出意外和諧的滋味,再配上一顆化應子蜜餞,刺激味蕾感受。最後則是充滿夏日風情的「羅勒密瓜」與「熱辣風情」, 前者以濃郁香甜的哈密瓜搭配煙燻威士忌的厚實酒感,透過奶洗工序(加入全脂牛奶與檸檬汁澄清)讓酒感變得輕盈、香氣更圓潤,杯緣還沾上抹茶粉帶來視覺綠意;後者則在上層的荔枝馬鬱蘭泡泡蘊藏花草香氣,酒款以香甜的芒果引領著剝皮辣椒的辛辣、檜木的木質香氣,讓人彷彿置身於山林之中。活動內容與訂位可查詢相關網頁(https://www.storemarais.com/summerRT)。※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化粧品容易變質? 適量添加防腐劑降低感染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粧品因含有大量水分、油脂,容易導致微生物滋生。為了降低產品遭受微生物污染的風險,化粧品會添加適量防腐劑,以確保保存期間及使用過程中不易變質。添加防腐劑 能夠延長保存期食藥署說明,若沒添加防腐劑,化粧品保存期限可能非常短、且很快就會被細菌及黴菌入侵繁殖,導致產品腐敗變質,對人體的危險遠超過防腐劑。因此,在容許範圍內適量添加防腐劑,民眾無需過度擔心。一般在化粧品中添加防腐劑有兩種作用:讓化粧品內的微生物營養細胞死亡:製造過程中,通常是利用化學方式破壞細胞壁,或干擾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途徑。建構微生物不易繁殖或萌芽(針對孢子)的環境:停止或減少微生物的生長。不同防腐劑對於各類化粧品的防腐效能、抑制微生物的範圍有所不同,而化粧品的性質(如pH值)也會影響防腐劑效能。57種化粧品防腐劑 衛福部明訂限制為配合所有產品配方需求,多數化粧品不會添加單一成分防腐劑,而是用組合多項防腐劑的配方,以達最佳的防腐效能。為保障國人使用化粧品安全,衛生福利部已公告「化粧品防腐劑成分名稱及使用限制表」,該表包含共計57種化粧品防腐劑限量規定與使用限制,持續參考科學評估風險結果,把國際規範納入評估標準,並適時調整防腐劑成分使用基準,以供業者使用配方時有跡可循,更能保障消費者使用安全。食藥署提醒民眾,化粧品應盡量存放於陰涼處,避免高溫曝曬、潮濕等空間,特別在臺灣氣候普遍潮濕,化粧品可存放於防潮箱,或者保持室內通風、開啟除濕機等方式存放,使用過程要避免手部直接接觸產品,因為手上可能含有細菌、汗水、皮屑等汙染源,建議多使用化粧筆刷、粉撲等間接接觸化粧品,以減少人為汙染。化粧品後若肌膚出現不適若正常情況下使用化粧品出現皮膚不適、紅腫、疼痛、發癢等症狀,請及早接受醫療建議,切勿自行診斷買成藥來擦,在原因尚未釐清前,最好的方式是找醫師診斷,並攜帶使用的化粧品(包含產品全成分標示)說明不適症狀、日常生活情形及是否有口服或外用藥品等狀況,讓醫師評估原因與治療方式。
影爆點/超級漫畫經典再升級!《屍速列車》、《地獄公使》名導打造重磅怪物名作《寄生獸:灰色部隊》
關於日本漫畫家岩明均的名作《寄生獸》要被翻拍為韓版登上Netflix的消息從傳出之後,原著粉絲們就抱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緒等待作品推出。前有山崎貴成功影視化的日本版同名電影,時隔10年之後,韓版《寄生獸:灰色部隊》劇集找來《屍速列車》、《屍速列車:感染半島》、《地獄公使》、《靜_E》等作品名導延尚昊執導,身為原著的漫畫迷,擅長驚悚科幻及怪物的延尚昊會如何重新解構這個30多年前的故事,並從視覺和故事都開創出全新的升級概念令人萬分期待。原以為韓版改編會是延續《寄生獸》原版的故事線及人物情節延伸的相關故事,但導演的選擇相當聰明,他不攻日本主線,而是奠基在《寄生獸》的原始設定及概念基礎上,另外拉出一條屬於首爾的獨立故事線,從韓國角度出發,另闢了完全不同的韓國寄生獸戰場。《寄生獸:灰色部隊》全少妮在遭遇意外攻擊,命在旦夕之時被幼蟲入侵。(圖/Netflix提供)原著《寄生獸》是寄生獸米奇寄生腦部失敗,只寄生在男主角泉新一手部,與他和平共存,共同對抗其他寄生生物,找尋彼此生路的故事。韓版《寄生獸:灰色部隊》邀來實力派演員具教煥、李貞賢以及全少妮主演,有別於原著是早在1990年代創作,時間上已經有年代差異的狀況,在《寄生獸:灰色部隊》裡,同樣有要探討的宇宙概念,但導演延尚昊就目前的時代氛圍及概念,做了相當有趣的角色設定及改編。故事的一開始,同樣是突然從天空降下的神秘孢子,從孢子中出現的幼蟲陸續入侵並攻佔人腦,由全少妮飾演的女主角鄭秀仁在遭遇意外攻擊,命在旦夕之時被幼蟲入侵,幼蟲進入鄭秀仁體內之後,才發現宿主身受重傷而且生命垂危,為了拯救秀仁以及自己的性命,導致幼蟲的寄生只攻占了部分大腦區塊,無法完全佔領,成了秀仁隱藏版的第二人格海蒂,與秀仁的主要人格互相無法共通,一天還只能出現15分鐘,是能力相當受限的寄生獸。全少妮在《寄生獸:灰色部隊》中必須對外隱藏半人半獸身份。(圖/Netflix提供)但也因為如此,半人半獸的秀仁與海蒂除了必須彼此適應,還面對了來自外界的巨大威脅。與其他被寄生獸完全佔領的人類不同,秀仁無法見容與人獸兩者之間,導致於必須對外隱藏身份,避免遭到兩邊追殺,甚至被迫與其他寄生生物展開生死決鬥。在為了生存而戰的路上,秀仁必須鼓起勇氣,面對來自李貞賢飾演的崔俊京帶領的怪物特殊捕獵部門「灰色部隊」,及怪物組織「新興教會」兩者的各種調查、捕捉與瘋狂追殺,一路上還加入了具教煥飾演的隊友薛強祐,而海蒂則得以從秀仁身上,看見並學習到所謂人類「人性」的種種,包括信任、懷疑、同理心、共存,以及遭遇各種挫折也不會動搖的善良。身為原著的粉絲,延尚昊也在《寄生獸:灰色部隊》劇集的最後,給了所有《寄生獸》粉一個超大的驚喜彩蛋,那就是菅田將暉飾演的日本調查記者,自報家門時,他自稱是「泉新一」,並對著李貞賢飾演的灰色部隊隊長伸出右手。泉新一是誰?正是《寄生獸》男主角,而他的右手也正是寄生獸「米奇」所寄生的本體。無論之後有沒有續訂第二季,或我們是否能看到兩個寄生獸宇宙的交錯,這個驚人的彩蛋,都給了《寄生獸》資深粉絲們一個超夢幻的結局。李貞賢在《寄生獸:灰色部隊》帶領怪物特殊捕獵部門「灰色部隊」。(圖/Netflix提供)《寄生獸》的原著設定除了藉著寄生與被寄生的設定,探討生存、共存的概念,同時也對人類過度透支地球資源造成的反撲,存在及生命提出了種種哲學提問。《寄生獸:灰色部隊》延續了這個永恆的大哉問,在劇情的一開始就直接拋出人類人口過剩的問題,再藉著看似瘋癲的反社會角色,說出:「讓人類消失就是標準答案。」擴大了討論空間。對人類來說,寄生獸強占並剝奪了人類的生存空間,讓許多人失去生命,但以地球的角度來看,人類或許是最強的寄生蟲,也是地球最大的劫難。長期佔據星球上的所有能源與資產,造成生態失衡、過度消耗與破壞、污染的困境,在作者的幻想中,是否藉由寄生獸以人類為食,本身也無法繁殖的特性,能成為地球得到救贖的解答/解藥?而人類在面對不同的天災與掠奪者時,是否也能產生更多內省,或在資源完全枯竭之前,找出能與地球共生、共存的方式,是《寄生獸》從創作至今,無論出現各種改編版本,都在共同討論的嚴肅課題。《寄生獸:灰色部隊》Netflix熱映中。具教煥在《寄生獸:灰色部隊》飾演男主角,跟全少妮並肩作戰。(圖/Netflix提供)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食藥署指王品案驗出諾羅病毒 廚師若抱病上班將依食安法開罰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王品」集團餐廳爆發疑似中毒案件,到目前為止,疑似出現症狀向衛生機關通報者已經有82人,經過食藥署、疾管署及地方衛生局檢測,已經從完成採檢的20人的人體檢體中檢測出有「諾羅病毒」,地方衛生局也對患者檢體及廚工進行人體採樣,手部及廚具刀具的環境採樣,目前都仍持續檢驗中。由於諾羅病毒常見在腸胃道疾病感染者身上出現,外傳王品疑似有身體症狀的廚師抱病上班才導致此次中毒事件,媒體今日也詢問食藥署。林金富說明,食安法規定,如果廚工或食品從業人員生病,就是應該請假、不得上班,以免發生傳染病傳給消費者,如果稽查確有廚工抱病上班情況,將按食安法開罰,這也是地方衛生局稽查、檢體採樣的重點。林金富說,目前的季節是諾羅病毒好發季節,至於外界一度懷疑的仙人掌桿菌則是好發在炎熱的夏季,例如煮好的飯,容易讓仙人掌桿菌孢子活化,若儲存環境不當或者煮好後很久才食用,被活化的桿菌就容易產生毒素,因此要特別提醒餐飲業者及消費者注意,防治諾羅病毒及細菌性引起的食品中毒,尤其諾羅病毒宿主是人,很容易傳染到即時食品,食品業員工健康管理相當重要。王品集團旗下的韓式料理「初瓦」、和牛麻辣鍋「嚮辣」日前爆出食物中毒事件,截至目前為止已累積82人通報身體不適。此外,針對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原料致死事件,林金富也表示,到目前為止,日本小林製藥生產的有問題紅麴原料,進入台灣的共有兩批,分別是320-23711R及320-23308R,分別由兩家國內業者引進,目前相關產品已經下架24,205盒。林金富說,目前業者多願意配合食藥署規定,將有問題的產品下架,他也感謝業者的配合。他也說,日本小林已在小林製藥台灣分公司設立聯繫窗口,消費者可以向使用小林紅麴做為原料的生產業者及台灣小林進行諮詢,如果無法得到令消費者滿意的結果,也可以向全國的消保官尋求協助。未來消費者如果要打團體訴訟,行政院消保處會提供必要協助,衛福部食安基金也會提供律師費補助。
食物中毒案件增8倍 最常見的病菌前兩名出爐
王品集團旗下餐廳「初瓦」、「嚮辣」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今(8)日再增34人發生嘔吐、腹瀉症狀並至醫院就醫,目前累積共56人,台北市衛生局已於6日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1條命2家業者暫停作業、停止供應餐點,後續業者需提出改善措施且經衛生局審查、複查合格才可復業。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多數民眾皆在新聞報導出來後就醫,但是狀況都不嚴重,已與醫院個別採集人體檢體、環境檢體及飲用水等檢體,待醫院採集的人體檢體及衛生局採集之檢體結果出爐,才能判定是否為食品中毒事件,如果屬實,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台北市衛生局呼籲為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發生,不論外食或自行烹煮,都需特別注意餐飲場所之衛生狀況,避免生食,且食材充分煮熟,迅速食用完畢,並確實遵守「清潔」、「迅速」、「加熱或冷藏」、「避免疏忽」四大原則,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民眾如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應至醫院就醫,以利醫師判別是否為疑似食品中毒案件通報衛生單位調查,並協助採樣。根據食藥署分析,隨著外食人口增加,食物中毒統計事件也逐漸增加。最近40年來,從1980年代平均每年68案增加到2020年代平均534件,增加了7.85倍,將近8倍。食藥署分析,民眾健康意識提升,加上醫療人員、學校老師對食品中毒敏感度增加,因此造成食物中毒統計案件逐年上升。整體而言,近年食物中毒致病原因以細菌及病毒汙染為主,症狀輕則腸胃不適,包括腹痛、噁心,重則發燒、上吐下瀉。根據食藥署資料顯示,最常見的食物中毒前兩名細菌為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廣泛存在於環境中,仙人掌桿菌屬於孢子型態,存活時間可長達數周;金黃色葡萄球菌會釋放腸毒素,加熱也無法除去毒性,預防之道應該從衛生條件做起,例如注意外食環境、勤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