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槽
」 颱風 天氣 氣象 氣象局 季風槽颱風生成數比平均少3.5個! 熱帶擾動正醞釀「成颱時間曝」
今年夏天氣候概況顯示,7月和8月平均氣溫為29.4度,為73年來第4熱的夏天,而1月到8月的平均溫度則為24.8度,也是73年來第2熱。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到8月西北太平洋僅生成10個颱風,比氣候平均值13.5個還少了3.5個。不過,氣象粉專今(30日)也提醒,菲律賓東南方有擾動正在醞釀,未來幾天會逐漸發展、增強,最快下週一、二成為颱風的機率極高,但現在討論是否撲台還言之過早。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指出,今年盛夏7至8月的平均氣溫為29.4度,較氣候平均值28.8度高出0.6度,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4熱,另外今年1至8月的平均溫度則為24.8度,也是高於氣候平均值24度約0.8度,為1951年以來第2熱。至於颱風方面,陳怡良說明,今年第1個發布的警報為凱米颱風登陸,是睽違8年首度登陸台灣的強颱,上一個還要回溯到2016年7月生成的尼伯特。陳怡良續稱,今年7到8月有8個颱風,其中7月2個,8月6個,略少於氣候平均值的9.2個。此外,今年1月到8月西北太平洋僅生成10個颱風,少於氣候平均值的13.5個颱風,且今年颱風大多生成在季風槽和日本東南方外海低壓帶。不過,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今稍早也發文提醒,菲律賓東南方的擾動正在醞釀,未來幾天會逐漸發展、增強,最快下週一、二成為颱風的機率極高,「會怎麼走,取決於太平洋高壓強弱」,高壓很強往菲律賓;高壓適中往台灣,高壓偏弱就會往日韓,「變數不小,建議繼續觀察留意,但還不要緊張,現在討論是否撲台還言之過早~,下週四(9月5日)到週末如有安排室外活動的朋友請多注意相關資訊!」
午後熱對流「雨區擴大」 雷雨彈恐連炸2週
今(24日)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各地高溫仍約33至36度,不過高壓勢力仍不足以完全抑制熱對流,因此要注意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地區降雨機率較為提高,且未來兩週至9月6日都可能會有雷陣雨。氣象署指出,今日午後西半部地區及東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地區降雨機率較為提高,雨勢方面,北部山區及中南部近山區平地易有局部大雨,請留意旺盛對流伴隨之短延時強降雨、雷擊、強風等劇烈天氣現象,前往山區溪河附近活動注意溪水暴漲,此外,中南部地區降雨可能持續至晚間,建議外出攜帶雨具備用。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台灣附近水氣逐漸增多,白天太陽加熱使天氣轉不穩定,午後易有較明顯雷陣雨,提醒請留意強對流伴隨之短延時強降雨、雷擊、強風等劇烈天氣現象,前往山區溪河附近活動亦須注意溪水暴漲之現象。氣象署也在臉書粉專「報氣候-中央氣象署」提到,未來兩週(24日至9月6日)整體氣溫偏高、午後易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惟第一週期中氣溫稍轉涼。第二週期末至第四週,南海及菲律賓海有熱帶擾動生成訊號。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則說明,本週末台灣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氣溫炎熱,普遍高溫約32至35度,而大台北盆地及西部內陸部分地區有36度高溫出現機會。雖然各地早晚天氣較為穩定,但高壓勢力仍不足以完全抑制熱對流,因此午後受熱力作用影響,局部山區將有熱對流發展,帶來短暫陣雨或雷雨可能,亦不排除擴展至大台北盆地,有機會帶來短時較大雨勢。至於颱風方面,粉專表示,目前珊珊颱風位於台灣東南方遠洋面,將持續位於日本南方海面北上,朝日本前進,對台灣不會構成影響,但反映出太平洋高壓有再度東退的趨勢,因此下週台灣將進入相對低壓區域的大氣環境,整體水氣漸增加,大氣狀態更加不穩定,午後熱對流的發展機會,將有增多擴大影響的趨勢,需更加留意旺盛對流所帶來的瞬間較大雨勢或雷擊現象。粉專也提到,下週三至下週五台灣轉為西南風環境,迎風中南部於清晨夜晚可能也有短暫陣雨機會。而在下週末來看,南海的季風槽有逐步建立的跡象,並可能進一步發展成季風低壓,儘管對台灣是不構成直接威脅,但接下來台灣附近的環境就都比較不穩定且水氣持續偏多情況下,降雨型態將以午後熱對流雷陣雨為主,須多加留意熱對流所可能帶的瞬間強風強雨風險。
凱米恐影響台灣3天「明還放颱風假」? 氣象署回應了
中颱凱米逼近台灣,今(24日)全台除了金門縣正常上班上課以外,其餘21縣市都放颱風假,由於氣象署預測,週四台灣正是風雨最大的時候,不少民眾也在關心週四是否還會放颱風假。對此,氣象署也回應了。氣象署指出,中度颱風「凱米」正以西北的方向朝台灣前進,暴風圈已在今天凌晨2時接觸陸地,中心則有機會在晚上從宜蘭或花蓮登陸,到了明天中心將進入台灣海峽,之後往福建前進;提醒大家,颱風中心在接近陸地的過程中,受地形影響路徑仍會有變化,些微的變化有可能影響到各地風雨的大小,應做好防颱準備。氣象署表示,「凱米」24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2.8度,東經123.6度,以每小時15公里速度,向北北西進行。中心氣壓94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5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55公尺,而台灣今天受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各地風雨逐漸增強,有陣雨或雷雨並易有大雨或豪雨,尤其中南部及東北部山區有局部超大豪雨,嘉義以南地區及北部、東南部山區有局部大豪雨發生的機率,山區土石鬆軟,連日降雨須留意土石坍方等危險。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貼出陸上颱風警報表示,「台灣全島都在警戒範圍!提醒注意風、雨預報,山區尤其要小心,這次不只是個颱風,而是整個季風槽北抬上來!」示警民眾務必要小心。氣象署也提到,凱米預計要到27日才會遠離,週四受到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天氣不穩定,各地風雨都很明顯,有陣雨或雷雨並易有大雨或豪雨,尤其中南部及東北部山區有局部超大豪雨,北部、東南部山區有局部大豪雨發生的機率;週五同樣受颱風或其外圍環流影響,中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易有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直到週六颱風逐漸遠離,持續受到西南風影響,迎風面的中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對於外界關心週四是否還會放颱風假,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表示,得看周四的風雨預測。
凱米颱風路徑神似4凶狠西北颱「大台北泡3天」 鄭明典分析可能增強關鍵點
今年第3號颱風「凱米」(GAEMI)由中央氣象署預估,今(22日)晚有機會從輕颱轉為中颱,在暴風圈擴大情況下,還可能挑戰強烈颱風;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稍早在臉書發文,點出凱米逐漸壯大的關鍵。從過往經驗得知,凱米颱風此種路徑的颱風災情最為慘重,過去就曾有4個循此路徑的西北颱侵襲台灣,造成巨大損失,死傷數百人。鄭明典稍早在臉書PO出衛星雲圖,介紹颱風與季風槽雲系的關係,提到季風槽(或季風低壓)的主要對流區在外圍,並非在槽線上的最低氣壓區,而季風的強西風在中低層,「表示垂直風切大」,季風的西風帶上不常有颱風發展,「颱風比較容易在季風槽的北側東風區裡發展」。接著指出凱米颱風和攜來的季風槽雲系正在接觸中,原本合併過程沒有想像中容易,正巧季風槽的槽底西退,凱米颱風接近季風槽槽底位置,兩個雲系就有了合併條件,「凱米因此而有很好的增強空間」,凱米颱風也在逐漸壯大中。凱米颱風繼續增強的話,今晚有機會轉成中颱,中央氣象署也預估深夜到明天清晨恐發布海上警報、明(23)日下午發布陸上警報。而凱米颱風路徑接近西北颱,此種路徑的颱風對台灣造成的災情從歷年來看是最為嚴重的,4次凶狠西北颱更奪走近300人性命。其中包括1963年(民國52年)的葛樂禮颱風,在過境台灣期間,造成北部地區驚人雨量,還因短時間在淡水河上游降下1044公釐雨量,導致大台北地區在水裡泡了3天;最慘的是,葛樂禮颱風造成224人死亡、450人受傷和88人失蹤。再來是1985年(民國74年)的尼爾森颱風,雖然尼爾森颱風沒有直接登陸本島,但強度已達「超級強烈颱風」,台灣部分地區出現瞬間最大風速10級以上強風,蘭嶼還出現15級風。而1997年(民國86年)的溫妮颱風雖然規模不大,卻因挾帶強風豪雨過境台灣北部和東北部,引發汐止林肯大郡房屋倒塌,侵台期間造成44人死亡、1人失蹤和84人輕重傷;據悉,菲律賓、日本和中國也受溫妮颱風肆虐,災情慘重。最後是2004年(民國93年)的艾利颱風,當時受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北部和中南部都有豪雨,還造成嚴重土石流災情,另外新北市三重當時正在興建捷運,施工不當發生淡水河洪水倒灌慘況;艾利颱風總計造成15人死亡和14人失蹤,農林漁牧損失更多達約18億元。
凱米逼近中!海面西南季風有增強趨勢 鄭明典示警:要注意颱風尾
今年第3號颱風「凱米」今(21日)上午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6.0度,東經111.0度,以每小時16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中心氣壓1002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5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3公尺。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目前西南季風有增強趨勢,未來可能和凱米颱風環流結合,必須關注「颱風尾」的影響。「凱米有無『尾巴』?」鄭明典在臉書指出,「這個季節的確需要注意西南季風和颱風的互動,目前凱米位於季風槽內,它的南側當然有西南季風,只是並不強!不過,在衛星影像中,黃色箭頭指的細小雲線,那是海面上西南季風增強的徵兆。模式也支持西南季風將逐漸增強,並且和凱米颱風環流結合。所以這個颱風是要關心『颱風尾』的影響」。氣象署說明,凱米目前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今日上午8時中心距離鵝鑾鼻東南方約800公里的海面上,導引氣流稍弱,移速稍慢,朝西北轉北北西的方向進行,預計週三及週四中心最接近臺灣,屆時風雨將會明顯增強,風雨強度將視其路徑偏轉角度、暴風半徑及強度發展而定,仍具有預報不確定性,氣象署正密切注意中。氣象署提到,週二至週五(23日至26日)受颱風或其外圍環流影響,天氣不穩定,各地都有可能降雨,並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的機率;週二迎風面北部、東北部、東部地區易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短暫雷陣雨;週三、週四(24日、25日)降雨最為明顯,西半部及東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
72小時內恐有颱風生成!北行路徑明顯偏東 下周這2天風雨顯著
今(19日)各地為晴到多雲,高溫炎熱,大台北、桃園及中南部地區有局部37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台灣各地及馬祖、澎湖為晴到多雲,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金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今日午後西半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嘉義以南地區及各地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署預報,今(19日)台灣持續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上午晴朗穩定、高溫炎熱,高溫普遍為34至36度,尤其大台北、桃園及中南部地區有局部37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環境吹東南風,迎風面東南部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在各山區及西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嘉義以南地區及各山區要留意可能有短延時大雨、雷擊及強陣風等較劇烈天氣,午後外出請注意天氣變化。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太平洋高壓在過去幾天稍微向北退縮後,西南季風就進入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連成一片的低壓帶形成了「季風槽」,也就是低壓和颱風容易發展的區域,目前預報資料指出,這個低壓槽中至少有2個熱帶系統會形成,其中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系統,可能會隨著高壓邊緣往西北移動,在下周三(24日)、四(25日),並有進一步發展為颱風的機會,由於目前低壓還未成型,預報變數大,但周末過後,可能就要來關心颱風或熱帶低壓的動態。氣象專家林得恩則於粉專《林老師氣象站》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系集數值預報結果顯示,92W在72小時內,有機會增強為颱風;未來北行路徑明顯偏東修正調整,從台灣東部外海通過的機會增大。由於太平洋高壓東退的相當徹底,環境駛流場導引緣故,評估22日、23日會最靠近台灣,風雨影響也較為顯著。天氣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兩大主流模式預報看法大分歧,雙方在下周初之前的路徑算有共識,但之後北轉的角度就分歧非常大,歐洲模式認為北轉角度大,會從台灣至沖繩這個區間通過,美國模式的北轉角度小,甚至沒什麼轉,大致是朝台灣方向前進。
下周颱風生成率不低! 影響台灣可能性曝
台灣位於颱風路徑的要衝,平均每年遭到颱風侵襲3至4次,尤其是每年7到9月更為主要颱風季。對此,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11日表示,目前來看下周南邊有颱風活動的可能性應該不低,預計往廣東、海南島一帶移動,直接影響台灣的可能性較低,不過實際的狀況還要觀察。下周季風低壓槽有建立的趨勢。(圖/臉書 「天氣職人-吳聖宇」)吳聖宇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發文指出,現在看起來因為太平洋高壓北抬,南邊讓出來的空間較大,季風低壓槽有建立的趨勢,季風槽中發生熱帶擾動,甚至進一步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的機會也較高,因此目前來看下周南邊有颱風活動的可能性應該不低。吳聖宇指出,但同時太平洋高壓增強西伸,有機會引導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往廣東、海南島一帶移動,直接影響台灣的可能性較低,不過實際的狀況還要觀察,也不用太緊張。吳聖宇表示,現在進入7月中旬,有颱風發展再正常不過,不需要大驚小怪。
金鐘罩護體!台灣「無颱登陸」滿4周年 閃過95個颱風
台灣上個登陸的颱風是2019年的「白鹿」颱風,周四(24日)恰好滿4周年,細數這些日子以來,台灣共閃過95個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百颱不侵讓台灣宛如蓋上一層「金鐘罩護體」。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發文表示,颱風「白鹿」於2019年8月24日下午1時登陸屏東滿州,下午4時從高雄梓官出海,「自此後颱風登陸台灣漸漸成為傳說」,不過由於颱風是輪流命名的,因此只要再閃過45個颱風,便會回到白鹿2世,「明年有機會達成!前提是這45個依然錯過。」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跟我錯過的女人一樣多」、「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颱風」、「我小姪子出生至今,沒見識過颱風天的狂風暴雨」、「中央山脈:到底有沒有一個能戰的啊。」只是為何近百颱都能巧妙迴避台灣呢?氣象局說明,近年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赤道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海溫偏暖,使得太平洋高壓偏強、位置偏西,造成西北太平洋颱風季的季風槽偏弱,因此較少颱風生成,侵台機率也跟著下降。對此,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統整近3年颱風路徑圖分析發現,台灣夾在颱風兩條路線中間,因此完美躲過所有颱風直撲入侵。
杜蘇芮「具致災性」今晚8:30海警、明午後陸警 彭啟明曝中南部放假機率
今年第五號颱風「杜蘇芮」(DOKSURI)撲台路徑持續朝南、朝西修正,南部跟花東、澎湖、金門首當其衝,中央氣象局指出,24日晚間8點半將發布海警、預估25日下半天陸警,周三、四影響台灣,民眾關心是否會放颱風假,對此,氣象達人彭啟明表示,杜蘇芮是個具致災性的颱風,現在來看暴風圈以東半部、中南部為主,中南部周四(27日)有比較高的機會放假。杜蘇芮今天下午中心位置在北緯15.7度,東經126.3度,以每小時12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中心氣壓95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0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50公尺,七級風平均暴風半徑250公里。(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氣象局表示,杜蘇芮持續長大,目前暴風半徑250公里,預測會擴大到300公里,將在周三、四影響台灣,氣象局不排除今天晚上8點半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陸上颱風警報則略延到明天下午。今天台東沿海已有2米浪高,明起外圍環流挾風雨來襲,不過,最新預報持續南移,中心登陸台灣機率漸漸降低。氣象局表示,杜蘇芮明下半天持續長胖過程,要觀察其強度、結構、七級暴風半徑是否有縮小,將決定發布陸警的時間,也能較準確評估對陸地的衝擊,目前預估南部跟花東、澎湖、金門首當其衝,若路徑續南修,北部可能不是降雨熱區,甚至可能有陽光、但有間歇性陣雨。杜蘇芮很可能在週三環流接觸台灣陸地前減弱,最近台灣的時候已經略有減弱,也因此影響暴風半徑發展,不論中心是否登陸台灣,外圍環流都將帶給全台雨勢。杜蘇芮外圍環流明天下午開始影響台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開始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西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晚間大台北地區及西半部山區亦轉為有局部短暫陣雨。預估週二下午會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強陣風部分,桃園、新竹、恆春半島將有8至9級強陣風。週三颱風暴風圈會接觸台灣陸地,週三至週五全台降雨,週三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陣雨,並有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大台北地區及西半部山區有短暫陣雨,全台容易有局部短暫陣雨;週四全台容易有大雨或豪雨、台東地區和恆春半島留意大豪雨,若颱風持續南偏,北部可能不是降雨熱區範圍內;週五颱風開始遠離台灣,中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另外,彭啟明在Yahoo! tv直播節目「彭博士觀風向」上表示,放颱風假要看地方政府根據氣象局風雨預測決定,也會參酌調整,目前暴風圈主要會侵襲東半部、中南部,中南部周四有較高機會放假。彭啟明指出,杜蘇芮是一個有致災性的颱風,不過路徑和88風災的路徑不一樣,目前預測路徑是沒有貫穿台灣,但不排除可能性,中央氣象局前局長鄭明典日前退休,擔任局長3年來都沒有颱風中心登陸台灣,談到杜蘇芮颱風,他表示杜蘇芮仍有機率北上,颱風沿著季風槽上去,太平洋高壓看起來沒有增強,應該有機會往北,不過要看環流是否夠大。
防午後大雷雨!周末「恐有颱風攪局」 全台週日開始整天有雨
今到周六(12至15日)氣溫炎熱,各地仍有可能出現午後雷陣雨。對此,氣象局技正羅雅尹也表示,周日(16日)以後受到低壓帶北移影響,會有熱帶系統的水氣向北輸送,因此全台天氣將變得不穩定,降雨時段也不再侷限於午後。氣象局技正羅雅尹指出,今日上午各地晴朗無雲,高溫32至35度,而大台北、雲林、花蓮、南高屏則會出現36度以上的極端高溫;午後開始各地山區、中南部平地、大台北則有雷陣雨產生。周四、五(13日、14日)則一樣上半天多雲到晴,午後各地山區、南部近山區、近山區平地會有雷陣雨。但到了周六水氣略增,東半部、恆春半島、南部整天不定時會出現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則一樣有午後雷陣雨。至於菲律賓東方海面到南海的大低壓區,則會在周日到下周二(18日)北移,將距離台灣更近,其中對流雲系消消長長,也可能有熱帶系統發展,屆時受到低壓帶影響,台灣天氣會更不穩定,降雨時段也不再侷限於午後,而是整天都可能下雨。此外,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官欣平也指出,周末開始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慢慢偏向「季風槽」發展,不排除有熱帶系統生成颱風,但目前來看沒很顯著熱帶系統發展,還要再觀察。
週三起「北方鋒面不斷」2降雨熱區出爐 氣象局曝:熱帶雲簇發展中
今天(4日)天氣依舊不穩定,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則是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沒下雨時天氣依舊悶熱,各地高溫可以來到30到33度。氣象局表示,下週三(7日)起北方不斷有鋒面形成偏北略過,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大臺北、桃園、高雄地區及西半部、東北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局稍早針對全台1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提醒民眾雷擊、強陣風及溪水暴漲。氣象局說明,下週一、下週二(5日、6日)大氣較穩定,各地為多雲到晴,臺灣附近風場為東南風,迎風面的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西半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另外,中南半島到菲律賓一帶為季風槽,已有2個熱帶雲簇發展中,有機會進一步增強為熱帶系統。不過,下週三至下週六(7日至10日)北方不斷有鋒面形成偏北略過,臺灣附近為偏南風到西南風的環境,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11日至13日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後期預報不確定性大,請留意最新預報資訊。
「瑪娃」今增強成中颱…最新路徑曝光 專家擔心「這件事」
氣象局預報,颱風瑪娃已於今(22日)2時增強為中度颱風,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東方3300公里海面上,以時速12公里,向北北西轉北前進。氣象達人彭啟明指出,很多人關心颱風瑪娃,但他比較擔心這件事。彭啟明表示,很多人關心颱風瑪娃,但他比較擔心季風槽發展後,颱風發展旺盛,是否讓典型梅雨鋒面發展受到抑制,沒有帶來顯著的降雨,只能接下來等午後雷陣雨或颱風,這就壓力大了。彭啟明說明,鋒面就是南風和北風的對峙,在長達數千公里戰線中發展,如果勢均力敵,戰線就很難推進,因此會顯著的滯留,近期移動型的鋒面,就是典型的北風勝過南風,但近期西南風實在很旺盛,已經有越來越顯著和過去幾波很不同的特性,而這時候最麻煩是外力的介入,就是颱風,「恐怕會把整個戰線布局打壞,可能要重新開始建立,這很不容易。」彭啟明直言,颱風瑪娃本身的動態則是變化很大,未來2-3天內會先往西北到北北西方向移動,經過關島附近後受高壓增強影響轉向西北西甚至偏西方向走,趨向菲律賓以東到琉球以南海面,周末期間(27-28日)將逐漸來到台灣東南遠海,之後的動態變化頗大,可能繼續偏西往呂宋島或巴士海峽靠近,也可能逐漸拋物線北轉往日本一帶移動,不確定性很高,後續有待密切觀察;至於本周內瑪娃颱風都還不會直接影響台灣天氣,周末之後到下週初期是否會接近影響台灣仍要再留意。氣象專家吳德榮則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表示,今(22日)2時中央氣象局「颱風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颱風「瑪娃」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持續增強,今晨已跨過中颱的門檻,未來不排除達強颱的強度;預測向北北西漸轉西北西,5天後(27日2時)與台灣還有段不小距離;另外,因模式模擬及預報皆在調整,且未來仍會持續大幅改變,故現在討論是否侵台還太早,應持續觀察。
輕颱「瑪娃」模式變動中 專家憂季風槽發展抑制梅雨:壓力大了
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第2號輕度颱風「瑪娃」最快在週一或週二,有機會增強為中度颱風,至於是否會影響到台灣,週四、週五則是關鍵,屆時才能給出較精準的判斷。對此,氣象達人彭啟明表示,瑪娃颱風模式還在變動中,現在預測還太早,他較擔心季風槽發展、颱風生成旺盛,是否讓典型梅雨鋒面受抑制。截至今(21日)下午2時,「瑪娃」的中心位置在北緯7.6度,東經148.2度,以每小時12公里速度,向北北西進行。中心氣壓982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28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35公尺,七級風暴風半徑100公里。彭啟明今日在臉書表示,「南投有顯著的午後雷陣雨,請大家多留意!至於瑪娃颱風,真的還太早啦,模式還在變動中,尤其是七八天以後的情境,還沒有太大參考的價值,除非你未來一周後的活動一點風險都不能承受,就請多留意了。」彭啟明提到,「很多人關心瑪娃颱風,我比較擔心季風槽發展後,颱風發展旺盛,是否讓典型梅雨鋒面發展受到抑制…沒有帶來顯著的降雨,只能接下來等午後雷陣雨或颱風,這就壓力大了」。
今年恐現「空梅」…專家曝原因 梅雨鋒面影響可能時間點曝
海面上熱帶系統蠢蠢欲動,不少人擔心台灣今年恐出現「空梅」。天氣風險公司表示,今年6月至8月南亞高壓稍微偏強,會不利於梅雨鋒面的建立,另外6月至8月降雨展望指出台灣南邊都是呈現偏乾訊號,表示比較不利於梅雨、颱風活動,不過這只是一個趨勢,實際影響情況仍需觀察短期的預報。氣象達人彭啟明與天氣分析師吳聖宇在《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指出,未來一周天氣不穩定,連續兩波鋒面影響,中部以北局部較大雨勢,目前觀察關島附近蠻有機會發展颱風,讓季風槽比較好建立,更容易讓颱風發展起來,不過太平洋高壓位置不夠西伸,颱風往西或往北移動,影響台灣機會低,所以雖然有颱風形成,不過不會為台灣帶來雨量,反而破壞梅雨結構,導致有空梅的機會。另外,氣候預報顯示,今年6月至8月南亞高壓稍微偏強,會不利於梅雨鋒面的建立,颱風移動方向亦高壓位置限制,侵台颱風可能會比較少一些,不過一但侵台強度就會比較強,是一個兩面刃;6月至8月降雨展望指出台灣南邊都是呈現偏乾訊號,表示比較不利於梅雨、颱風活動,不過這只是一個趨勢,實際影響情況仍需觀察短期的預報。短期預報而言,5月底前南邊有擾動在活動、台灣上空有高壓籠罩,鋒面都是移動型,可能會一直偏乾到月底,約莫在6月5日至6月19日是比較可能有梅雨鋒面影響的一段時間。溫度預測方面,立夏過後溫度漸漸攀升,預估未來一周受到兩波鋒面接力報到,有稍微降溫,鋒面過後高壓籠罩,氣溫偏熱一段時間,6月中上旬高壓減弱,鋒面有建立影響機會,溫度會略微下降,到了下旬就會開始熱起來,尤其到了7至8月夏季有明顯偏暖的趨勢,請留意極端高溫。
颱風遲到恐破歷年紀錄 氣象局:季風槽明顯偏弱
現在已經8月中了,卻都還沒有發布颱風警報,今年是颱風第二晚的一年。氣象局表示,今年因為反聖嬰現象影響,「讓原本孕育颱風的『季風槽』明顯偏弱,颱風就不容易長。」《報天氣-中央氣象局》近日在臉書發文說,統計1958年到2021年64年來的「首個」颱風海上警報,「4月:4次、5月:15次、6月:17次、7月:23次、8月:5次。」其中最晚的前3名是2010年8月31日南修颱風,1993年8月17日塔莎颱風,1997年8月16日溫妮颱風,「所以今年至少已經第二晚了。」氣象局表示,這禮拜沒有熱帶系統靠近臺灣,但水氣會變多導致天氣不穩,19日以後恢復高溫炎熱,午後有雷陣雨。氣象局指出,下禮拜南方海面會有熱帶系統發展的機率,但是否會變成颱風還要持續觀察。颱風為什麼都還沒來?氣象局說,「目前推測,今年受到反聖嬰的影響,使得西太平洋的東風比平常年偏強,臺灣附近的太平洋高壓也偏強,讓原本孕育颱風的『季風槽』明顯偏弱,颱風就不容易長出來啦。」而也因為這樣,今年7月到現在各地雨量都比同期少,「南部山區的雨量更只有同時期的3成。」
迎接七夕?「盧碧、銀河牽手照」曝光 鄭明典曝:可能相互影響
輕颱「盧碧」於5日上午在中國廣東汕頭附近登陸後,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台灣仍受其外圍環流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西半部地區及馬祖、澎湖、金門有陣雨或雷雨,易有大雨或豪雨,西半部地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PO出一張衛星雲圖,可以看到右側的10號颱風「銀河」雲系延伸出來的一條雲線,連接到原盧碧外圍雲系,看起來就像牽手一樣,讓網友紛紛認為相當應景即將到來的七夕情人節。鄭明典6日上午在臉書PO出一張衛星雲圖,寫道「千里姻緣一線牽」,指出「由右側銀河颱風雲系延伸出來的一條雲線,綿延一千多公里,連接到原盧碧外圍雲系」樣子看起來就像兩個颱風在牽手;鄭明典也解釋,「這是因為兩個系統仍位於同一季風槽內,透過對流與季風槽的相互影響,季風槽內的各個對流系統之間,仍可能會有間接的相互影響!」景象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我看到牛郎織女了」、「手牽手一起走」」、「是牛郎織女的鵲橋」、「七夕快到了XD」、「兩個颱風路徑方向幾乎一致,真的是手牽手」。中央氣象局指出,7日、8日由於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臺灣西半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全臺各地水氣仍多,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尤其是西半部地區甚至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這兩天仍應特別注意暖溼西南風的水氣仍偏多,未來9號颱風或熱帶性低氣壓對臺灣所帶來降雨之影響,還要視其路徑及受到福建地形破壞程度而定,仍有一些不確定性,請留意氣象局所發布的最新的天氣預報。
熱帶氣旋恐增強成颱!這2天影響最劇 專家:西南季風致災雨沒完沒了
今(3日)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台灣西半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中部以北地區及南部山區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南部平地及午後東半部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西南季風致災雨,沒完沒了還得等。氣象局預報,今(3日)台灣仍在低壓帶內,偏強的西南風持續將水氣往台灣輸送,天氣依舊不穩定,西半部出現陣雨或雷雨、短延時強降雨的機率偏高,其中中部以北、南部山區容易受到風向輻合及地形作用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南部平地也有大雨的機率,東半部雖然沒有西半部降雨明顯,但也是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且在午後東半部山區也有大雨發生的可能,各地高溫約30至32度。氣象局也針對2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提醒民眾,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3日)屏東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高雄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連日降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請慎防淹水。大雨特報。(圖/中央氣象局)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美軍JTWC)針對華南沿海的熱帶擾動90W,發布TCFA熱帶氣旋形成警報,這就是位於南海北部熱帶系統,從雷達看,低層螺旋結構不錯,逐漸發展、增強中,有很高的機會在3、4日成為颱風,預計周四(5日)、周五(6日)間從穿越「台灣海峽」,從台灣西岸掠過時,將會帶來更劇烈的天氣,未來幾日密切追蹤,提高警覺。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各國模式最新模擬顯示,「季風槽」(Monsoon trough)內有多個低壓發展,各國模式模擬的強度、位置,並不一致,顯示其「不確定性」很大;不過,各國模式模擬本周台灣持續受「西南季風」影響,卻是一致的。最新歐洲(ECMWF)模式,模擬週四(5日)20時天氣圖(左圖)顯示,季風槽(Monsoon trough)內有許多低壓發展,最左側的在福建沿海陸地上。美國(GFS)模式同時的模擬圖(右圖)顯示,各個低壓強度、位置皆有差異。唯「西南季風」盛行是兩者相同的。(圖/翻攝自「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至於廣東海面低壓在西南季風環境內發展,其未來向東北進入福建、或向東北東進入台灣海峽機率皆存在,其強度雖弱,但對於降雨分布會有關鍵性的影響,應密切觀察。模式模擬亦顯示9日起「太平洋高壓」有緩慢增強、西伸的趨勢,致使「西南季風」逐漸北抬、減弱;但低層大氣仍不穩定,西南風迎風面降雨將再多持續2、3天;不過,其降雨強度減弱、時間縮短,範圍亦逐日縮小。吳德榮分析,最新(2日20時)歐洲(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3日)至下周日(8日)「西南季風」持續,大氣很不穩定,其中有「中小尺度對流系統」發展的條件,伴隨「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迎風面西南部受威脅最大,其他地區受影響相對較小;周四、五(5、6日)低壓對降雨的影響,應密切觀察。本周迎風面仍將連日多雨,山區應慎防坍方、落石、土石流;低漥地區防淹水。
今起全台慎防致災性豪雨!雷雨胞強灌一周 南高屏大雨特報
今天起受到西南風增強為西南氣流影響,對流雲系發展旺盛,今(30日)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今早氣象局針對台南、高雄、屏東發布大雨特報。且氣象局提醒,從今天起全台須慎防「致災性降雨」發生,周末兩天全台雨勢最猛烈,預計將一路有雨直到下周三,外出最好隨時攜帶雨具。氣象局指出,今天台灣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中部地區及澎湖、金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及馬祖,則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地區及午後北部、各山區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溫度方面,今天各地高溫炎熱,北部及東半部高溫約33至35度,東南部有焚風發生的機率,中南部高溫約31至33度。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提到,根據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明天至下周三,受到「西南季風」持續,季風槽(Monsoon trough)甚至調整至台灣附近,水氣增多、不穩定度提高,降雨範圍擴大、持續更久;迎風面將連日多雨、有累積大量降雨的潛勢,應慎防「致災」的可能。吳德榮提到,依照各國模式最新模擬顯示,季風槽上雖有低壓發展的跡象,不過,「不確定性」很高,強度大多偏弱、且在台灣的下游,故即使低壓有發展,造成威脅的機率低。而關鍵是歐洲模式模擬下周四至周日,「行星尺度」西南季風持續影響台灣,看似沒完沒了;迎風面持續有累積大量降雨的潛勢,才是應該特別注意的。
中南部大量降雨「沒完沒了」 吳德榮:周末起嚴防致災雨
今(29日)西南風逐漸增強,台灣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中部地區及澎湖、金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及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地區及午後各山區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降雨日漸增多,周末起嚴防致災雨。中央氣象局預報,今(29日)清晨苗栗以南有顯著雨勢,中部以北的降雨在晨間漸緩,之後天氣與昨天類似,西南風仍在增強,南部地區整天斷斷續續都容易有陣雨或雷雨,中部的降雨較少一些,不過仍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至於其他地區則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午後雷雨依舊明顯,特別是各地山區及桃園以北部分平地,中南部地區及午後各山區容易出現短延時強降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天氣炎熱,尤其北部及東半部溫度偏高,約33至36度,東南部仍可能出現焚風,而中南部稍低一些,高溫約32到34度,戶外活動請多補充水分並注意防曬。氣象局針對9縣市發布高溫資訊,提醒民眾,西南風沉降影響,天氣高溫炎熱,東南部地區有焚風發生的機率,今(29日)中午前後花蓮縣縱谷,台北市、新北市盆地,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台東縣近山區或河谷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新竹市地區,宜蘭縣近山區或河谷為黃色燈號,請注意。高溫資訊。(圖/中央氣象局)另針對3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提醒民眾,西南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29日)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大雨特報。(圖/中央氣象局)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最新(28日20時)歐洲(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明(29、30日)天氣型態類似,但「西南季風」漸向北調,不穩定(熱力及動力)大氣影響的範圍逐日擴大、雨勢亦有逐日增大的趨勢;除了迎風面苗栗以南有陣雨、雷雨,北部、東半部午後的局部雷陣雨亦逐日活躍。背風面北部、東半部未降雨前,則都是晴朗、炎熱,最高溫可達37、38度,要注意防曬、防中暑。最新歐洲(ECMWF)模式,模擬1日20時850百帕風場圖(左圖)顯示,「季風槽」調整至台灣附近,「西南季風」吹向台灣。模擬同時的地面氣壓及累積雨量圖(右圖)顯示,台灣有大量降雨。(圖/翻攝自「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吳德榮分析,最新模式模擬顯示,周六(31日)至下周一(2日)「西南季風」持續,季風槽(Monsoon trough)甚至調整至台灣附近,模擬的雨勢繼續增大,影響範圍亦無減小的趨勢,由於將連日多雨、有累積大量降雨的潛勢,應慎防「致災」的可能。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周二至周六(3至7日)季風槽的東端(關島北方海面)有低壓發展的跡象,但並未改變此「行星尺度」西南季風持續影響台灣的型態,迎風面的大量降雨看似「沒完沒了、未見盡頭」,應該注意。但已接近期末,模式模擬調整中、宜再觀察。
3號颱風「彩雲」今晚生成 移動路徑出爐…解不了渴
中央氣象局今(13日)上午發布最新颱風動態,目前菲律賓東南方海面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預計晚間就會形成今年第3號颱風「彩雲」,明(14日)上午就會登陸菲律賓。不過,這個熱帶性低氣壓的威力不強、路線也不會來到台灣,對目前我國旱象並無幫助。(圖/中央氣象局)臉書粉絲頁「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彩雲」颱風目前的範圍非常小,僅跟台灣的面積差不多,而且在太平洋高氣壓壓制下往菲律賓南部陸地前進,之後會慢慢消散,對台灣來說根本就是「毫無影響」的短命颱風。(圖/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目前這個熱帶性低氣壓預估1天內就會形成颱風「彩雲」,預測路徑將持續西行進入菲律賓南部,週末期間即逐漸減弱消散,後續殘餘雲系進入南海,所以對台灣毫無影響。氣象局專家吳聖宇則表示,目前有颱風發展似乎對梅雨不太有利,尤其是後期如果進一步建立季風槽環境,就會更往颱風季的型態偏移,到時候梅雨鋒面型態是否能明顯建立,可能就會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