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
」 MeToo 金魚 展覽 飼養 主辦單位![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94298/sm-bad8398510c96a2f6be764bc52b39f68.jpg)
澳洲宣布「政府設備禁用DeepSeek」 強制移除相關軟體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的AI模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產業界、學術界掀起旋風。對此,在美國五角大廈宣布禁用之後,目前已有數百間企業也紛紛宣布禁用DeepSeek,當中有不少企業是與美國政府有聯繫或合作關係。而澳洲政府也於4日宣布,由於擔憂DeepSeek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已全面禁止在所有政府設備上使用其產品與服務。根據外媒《CNN》的報導,澳洲政府聲明,內政部部長向所有政府機構發布強制性指令,要求防止使用或安裝 DeepSeek 產品、應用程式及網路服務,並立即移除所有已存在的DeepSeek相關軟體與服務。澳洲內政部長托尼伯克(Tony Burke)表示,DeepSeek對政府技術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因此迅速實施禁令以確保「澳洲的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不過此次禁令僅適用於政府設備,不影響私人公民的個人設備使用。報導中指出,DeepSeek近期推出的新AI模型以低成本與低晶片需求引發廣泛關注,甚至讓人質疑西方對晶片製造與數據中心的巨額投資。該技術的快速發展已促使多國政府重新評估與其相關的安全風險。義大利數位保護監管機構(Garante per la protezione dei dati personali)先前正式對DeepSeek展開調查,並要求該公司提供詳細說明,交代其如何處理義大利公民的資料。義大利監管機構認為,數百萬義大利人的個資可能處於風險之中。不過在義大利政府發出調查要求後數小時後,DeepSeek的應用程式突然從義大利區的蘋果App Store與Google Play Store下架。目前尚未確認這是DeepSeek自行撤回,還是應監管壓力而下架。隨著義大利的類似禁令發布,不僅澳洲宣布所有政府設備上使用其產品與服務,歐洲及其他地區的政府目前也正對 DeepSeek進行安全評估。此外,台灣政府日前亦禁止政府機構使用DeepSeek的AI服務。事實上,這並非澳洲首次針對中國科技公司實施禁令。2023年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政府基於安全考量,已全面禁止政府機構使用中國社交媒體應用程式 TikTok。此次對DeepSeek的禁令進一步顯示出澳洲政府在科技安全領域的審慎態度,並與盟國保持一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4065/sm-4093b7f01042a4a34b7effc917cc5c03.jpg)
禁用DeepSeek?蔣萬安指北市府連ChatGPT都不准用
大陸新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AI模型成為全球討論話題,儘管成本相對低廉在產業界、學術界掀起旋風,但該AI模型是否有資安疑慮也讓各國爭論不休,因政院已經下令公務機關全面禁用,媒體追問台北市長蔣萬安,是否也會跟進禁用?對此,蔣萬安表示,台北市政府原本就不允許用ChatGPT雲端生成式AI處理機敏性業務,DeepSeek也不例外。蔣萬安今天到台北市議會出席新春團拜,因為女星大S罹患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引發國人矚目與惋惜,蔣在會前受訪時,也特別提醒民眾不要輕忽流感會有嚴重併發症的流感。蔣萬安說,北市府今年1月1日起開放施打公費疫苗對象,不限65歲以上,只要6個月以上的小朋友、年輕人、長輩都可以施打公費疫苗,呼籲民眾盡快施打,保護自己與家人。蔣萬安今天在市議會團拜致詞時也表示,114年市府總預算已審核通過,將善用預算持續推動今年度的系列亮點政策,希望為市民帶來更好的市政服務與建設。此外,台北大巨蛋去年成功舉辦國慶晚會、12強賽事以及周杰倫和阿妹的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為北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周杰倫4天的演唱會帶來了17億元的總體消費,阿妹的演唱會更達到23億元。市長表示,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市民的娛樂體驗,也顯示出臺北市在大型活動舉辦方面的強大實力。蔣萬安並分享臺北市在推動無菸年貨大街的創新舉措及年貨大街的經濟成果,強調市府持續致力於提供市民更好的購物體驗,並藉此促進商業發展。據統計,臺北市今年的年貨大街營業額創下了20億元的新高。他並特別說明,北市的生育率在去年突破1,成為六都中唯一正成長的城市,他感謝市府團隊全力推動各項政策,帶動市民的生育意願。他還開玩笑的說,此事也讓他及太座鬆一口氣,因為不必再怕大家呼籲應「以身作則增產報國」,他也承諾會繼續努力,讓生育率保持在正成長的軌道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3717/sm-576d3bd5c7c776938bcc33017457a757.jpg)
運動部首位部長人選 多方人馬角逐
隨著巴黎奧運2金與世界12強棒球賽奪冠氣勢,運動部終在立院三讀通過了組織法,雖然預計8月掛牌,距離正式運作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不過運動部首位部長人選,卻已傳得沸沸揚揚,光是政治面與政策面就有多方人馬角逐,目前至少傳出5人。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去年於台中市立法委員選舉中挫敗,賴清德當選總統後獲邀入閣,張廖萬堅憑藉原本就是台中市棒球委員會主委資歷,到教育部主管體育署事務,顯得駕輕就熟,巴黎奧運他站在第一線,作風獲得好評,成為部長熱門人選,但盛傳高層有意讓他回台中選立委,加上政治色彩濃厚,反成為他的絆腳石。現任體育署長鄭世忠,從學術界橫跨到體育界,然後再踏入政界,一路走來堪稱是奇蹟,期間雖因中華足協的一些事務受到質疑,然而巴黎奧運、巴黎帕運、12強冠軍加持,讓他從原本不被看好趨勢逐漸浮出水面。賴清德在接見12強奪冠中華隊時,多次將棒球術語掛在嘴邊,證明他對棒球的熱愛,讓體壇重量級人士猜測中華棒協副理事長、曾擔任台體大兩任校長的林華韋,也可能是人選。曾是射箭國家隊成員、國家隊總教練、國訓中心執行長、一手創辦企業射箭聯賽的現任國體大校長邱炳坤,即將兩任屆滿,體壇經歷豐富,由他擔任運動部長也是一步好棋。最後是前國體大校長、前體育署長、現任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據了解賴清德的體育白皮書,就是出自高俊雄之手,運動部能夠成立有很大功勞要歸功於他,或許能以黑馬之姿後來居上。成立運動部是賴清德的競選政見,今年運動部可望掛牌,年度預算估計達200億,較今年體育署70多億預算大幅增加,體壇大多樂觀其成,代表政府對體育運動的重視。不過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祕書長王景成提醒,運動部成立後的責任相當重,因為它背負著所有運動員的希望,尤其是競技上的訓輔資源與運動科學腳步都得跟上,國內各項運動場館設施也必須著手興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8184/sm-1c30c50108d2ff6758d98c6526bdc3ce.jpg)
聯準會不急降息 市場預期12月暫停降息機率高
隨著市場持續消化川普的當選,以及聯準會對未來政策寬鬆的路徑變得謹慎,市場猜測暫停升息的可能性不斷往上升。根據CME FedWatch工具,交易員提高了聯準會12月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從上週的17%調高至目前 45%。22日聯準會發佈了明年1月啓動的框架審查計劃(framework review)更多細節。框架審查降會有兩大聚焦重點,一個是審查聯準會在2020年8月通過的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戰略聲明,第二個是探討聯準會的政策溝通工具。值得注意的是,FOMC制定的「2%作爲長期通脹目標」不會成爲此次審查重點。有分析稱,這可能會讓認爲通膨目標制定有問題的學術界和政策分析界人士感到失望。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哈欽斯財政與貨幣政策中心在7月份報告稱:「一些人主張將2%目標提高到3%或4%,另一些人則認爲該目標應保持不變,還有人呼籲設定一個通脹目標區間,比如1.5%到2.5%,而不是單一數字。」聯準會在聲明中稱,定期框架審查的核心是「其貨幣政策策略、工具和溝通」,這三點都是聯儲局用來實現國會賦予的最大化就業和價格穩定雙重目標之框架。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特別提到,願意接受新想法和批評型反饋,並將吸取過去五年的經驗教訓。2019年進行類似審查之後,聯準會在2020年修改其框架,更加重視就業目標,並允許一段高通膨時期來抵消通膨過低的時期。一些人指責稱,這種方法導致聯準會在2021年物價開始加速上漲之際,反而減緩了應對通膨的速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77336/sm-2a9dc946590ea957422658371baf1552.jpg)
殘忍金魚秀3/展出地老闆竟是啦啦隊女神林襄 聽聞爭議秒切割:結束合作
台北市信義區知名賣場「ATT 4 FUN」7樓餐廳SAKURA餐酒館,即將引入日本備受爭議的「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來台,預計12月展出,而該餐酒館開幕時啦啦隊女神林襄更親自站台,對外宣稱此餐廳由她經營,自己升格成為「襄老闆」,如今傳出動保爭議,林襄經紀人則迅速切割,稱已在6月與該餐廳結束合作。據了解,該餐廳於2023年10月正式開幕,母公司為日本溫泉、餐飲業龍頭之一的克麗德國際集團,餐廳總面積達270坪,擁有220個座位,更主打「日本之美」設有6間VIP主題包廂,希望藉由音樂和舞蹈將日式魅力傳至全球。SAKURA餐酒館設有超大舞台,希望藉由音樂和舞蹈將日式魅力傳至全球,嘈雜聲音和刺眼燈光也讓動保團體擔心會嚴重傷害展出金魚。(圖/SAKURA日式餐酒館提供)「SAKURA」於2023年8月舉辦造勢活動,林襄身著和服,帶著師妹芷霖演出做為示範,和台灣偶像女團AKB48 Team TP蔡亞恩親自站台,林襄更聲稱該餐廳由她所經營,宣告自己從娛樂界正式進軍餐飲業,也因而被媒體封為「襄老闆」。林襄在造勢活動上擔任評審,為餐廳欽點專屬舞者,並大力推薦「SAKURA」,稱該餐廳是台灣第一家以日式精緻甜品為主打,同時還有舞蹈藝術表演的日式餐酒館,透過精緻的日本美食、空間場域的設計以及精心海選的表演者及樂曲選擇等,都讓客人有如在日本度假。2024年6月間,林襄更兩度以「老闆」之姿突襲「SAKURA」,先是到餐廳內視察準備工作,還向員工開口指定喜歡的調酒口味,並拍攝表演舞者們,用自身名氣為餐廳大作宣傳,這兩支影片則分別於同月14日和28日上架,而一發生爭議,林襄卻秒跟餐廳切割。「SAKURA」在10月宣告引進東京金魚展來台,但該展覽使用大量燈光、音樂和密集飼養讓魚兒飽受壓力,更有多隻金魚猝死,長年備受爭議,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等多個團體更直呼其為「以藝術為包裝的虐待」而發起抗議,大眾怒火也因而指向林襄。金魚藝術展即將於12月登台,網路上已在販售每張350元的門票,動物成商品亂象也讓動保界憂心不已。(圖/翻攝KLOOL網站)林襄則火速透過經紀人切割,表示她在6月就與餐酒館結束合作關係,後續營運規劃與活動內容均未再參與也無從知悉,金魚展則是看新聞才知道,翻臉速度之快也讓網友們嘆為觀止。記者致電餐廳和寄送郵件都未獲回應,而主辦單位在社群媒體上強調,展覽顧問團包括張軒誠水景空間設計總監張軒誠、魚活通顧問企業社負責人王茂麟、獸醫邱新育、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李柏蒼,從籌備展演到完整展期都會有來自產業界、學術界、獸醫師的共同監護與指導,定期維護金魚的健康狀態,確保魚隻的舒適與健康。主辦單位表示,展覽期間正值金魚繁殖期,雄性追逐雌性時會導致疲勞後受傷,嚴重會危及生命,因而採取隔離疲憊魚隻、提供充足休息空間等措施,並針對每缸的水量和狀況定期更換一定比例的水量,也會依照生物狀態採取臨時性的換水,保持水質穩定,確保展覽符合動物福祉標準。台北市動保處表示,已將專家意見告知業者,業者已知曉,金魚展開幕後,動保處會派人盯查,確保展場符合動物福祉,如造成動物損傷則將依法裁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77334/sm-54f23cfa8acca88c6c6e1c4fbff6fb5f.jpg)
殘忍金魚秀2/「就像把幾千隻狗關一起展覽」 獸醫示警:一定會有生命死亡
台北市信義區知名賣場「ATT 4 FUN」7樓餐廳SAKURA餐酒館,即將引入日本備受爭議的「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引發動保界強烈反彈,「塔魚手札─魚醫生與飼育員的水族筆記」負責人、魚類醫師潘世瑩更示警,此展覽一定會造成生命死亡,希望主辦單位懸崖勒馬,觀眾們則該抵制,別讓魚兒成為商品被犧牲。「金魚其實是很聰明的動物,就像把幾百、幾千隻狗關在一起展覽一樣。」潘世瑩提到,大眾普遍認為金魚的記憶力只有7秒,但牠們的智商其實類似於小白鼠,有自己的脾氣和個性,還可辨別多張人臉,將這些纖細且敏感的生物關在籠中強迫展出,殘忍程度可想而知潘世瑩提到,在東京展覽的金魚身體乍看之下沒有異樣,卻往往出現各種刻板行為,其心靈造成的創傷難以估量,最終會變成只有肉體、失去靈魂的「喪屍」,也將造成過早死亡。高密度飼養、刺眼燈光和人近距離的觀賞都無時無刻間增加魚兒壓力,魚兒可能因身心受創而成為沒有靈魂的「喪屍魚」。(圖/翻攝Art Aquarium museum臉書)「歐洲禁止裸缸方式展示金魚,但台灣沒有一個飼養指南,好像怎麼養都可以。」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表示,金魚展主辦單位為了追求所謂的「藝術」,大部分缸體中沒有遮蔽物和地面材質,魚兒們無處藏身,只能暴露在外界的所有干擾中,台灣法規目前更可說是「無法可管」。「因為這個展覽符合免經許可,所以動保處只能『建議』。」姜怡如提到,根據《動物保護法》第六條之一,任何人未經申請不得任意進行動物展演,但也有免經許可條款,如魚類在水池總容量30立方公尺以下的水缸進行展演,該展覽因而不需要提出申請,相關的展演計畫也無須送審。姜怡如說,該展覽將多種造成魚兒緊迫的元素集結其中,專家學者和魚類醫生都擔心會造成動物大量損傷,多次想與餐廳業者溝通,主辦方卻未出席過會議,動保處只能將專家的意見「轉交」,告知正確飼養方式,希望主辦單位能夠遵守。「獸醫說一定會造成大量犧牲,把這麼糟糕的飼養方式帶進台灣,真的很不負責任。」姜怡如痛批,魚兒的動物福祉長期被大眾忽略,如今該展覽又帶給大眾惡劣示範,更恐會造成模仿效應,如今只能期盼主辦單位能懸崖勒馬,別讓無辜生命受到傷害。魚類醫師潘世瑩警告,金魚展必將造成生命損傷,呼籲主辦單位懸崖勒馬。(圖/翻攝畫面)記者致電餐廳和寄送郵件都未獲回應,而主辦單位在社群媒體上強調,展覽顧問團包括張軒誠水景空間設計總監張軒誠、魚活通顧問企業社負責人王茂麟、獸醫邱新育、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李柏蒼,從籌備展演到完整展期都會有來自產業界、學術界、獸醫師的共同監護與指導,定期維護金魚的健康狀態,確保魚隻的舒適與健康。主辦單位表示,展覽期間正值金魚繁殖期,雄性追逐雌性時會導致疲勞後受傷,嚴重會危及生命,因而採取隔離疲憊魚隻、提供充足休息空間等措施,並針對每缸的水量和狀況定期更換一定比例的水量,也會依照生物狀態採取臨時性的換水,保持水質穩定,確保展覽符合動物福祉標準。台北市動保處表示,已將專家意見告知業者,業者已知曉,金魚展開幕後,動保處會派人盯查,確保展場符合動物福祉,如造成動物損傷則將依法裁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77333/sm-00adf838345b7007184184f67fd739e2.jpg)
殘忍金魚秀1/動物藝術展演如同虐待 魚兒心靈受創成「喪屍」慘況曝光
日本「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即將來台,預計12月在信義區大型賣場ATT 4 FUN中的SAKURA餐酒館展出,該展覽以藝術為名,聲稱要用金魚打造日式美學體驗,近年卻爭議不斷,密集飼養和多變燈光都會造成魚兒身心受創,如今更因動保法規而免經申請,其飼養空間、環境和醫療等配套措施皆無須送審,讓動保團體擔心該活動會成為「虐待動物展」,恐會造成無辜生命大量損傷。據了解,該展於2007年推出,之後成為日本東京的Art Aquarium美術館每年固定「夏季金魚納涼祭典」,每次展覽約「使用」3萬隻金魚,主打夢幻魚缸、現代燈法和五彩繽紛的金魚遨遊,讓遊客沉浸在日本傳統美的璀璨世界,曾到義大利、中國等地展出,美麗的外表下卻藏著無數魚兒的悲歌。根據《動物保護法》第六條之一,任何人未經申請不得任意進行動物展演,但也有免經許可條款,如魚類在水池總容量30立方公尺以下的水缸進行展演,該展覽因而不需要提出申請,相關的展演計畫也無須送審。「魚是很好奇的動物,正常的金魚會游,但在這個展覽有些金魚不太會動,還有魚是已經死掉的。」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表示,協會志工於10月18日到東京拍下金魚藝術展實況,徹底揭露以藝術為包裝的殘忍。根據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提供的畫面,展覽中的魚兒在長年強烈燈光變化和大量噪音下身心俱疲,大量魚兒呈現呆滯漂浮狀態,即使有人走過或燈光轉換都毫無反應,靜靜躺在魚缸底部的樣子宛如僅剩肉體、沒有靈魂的「喪屍」。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志工遠赴東京拍攝金魚展實況,發現多隻魚兒呆滯瀕死,當中還有魚兒屍體,讓執行長姜怡如十分不捨。(圖/劉耿豪攝)畫面背景音中,可清楚聽見長時間播放的音樂和嘈雜人聲,「塔魚手札─魚醫生與飼育員的水族筆記」負責人、魚類醫師潘世瑩表示,魚兒眼睛敏感且無眼臉保護,穩定的燈光開關是魚兒用來判斷日夜的標準,大量紅藍光與其他色彩讓牠們分不清如今是黑夜或者白天。而該展多個缸體採高密度飼養,潘世瑩提到,金魚飼養密度過高會加快疾病傳播速度和寄生蟲盛行率,魚兒還得承受強烈的進食競爭,弱勢魚因而無法覓得足夠食物,強勢魚也會出現攻擊行為。集體飼養的魚兒「壓力山大」,獨自飼養的金魚則得忍耐無邊的寂寥,該展將部分魚兒單隻放在有些微造景的小型缸體中,而金魚是群居性動物,瑞士早已立法禁止單獨飼養,該展的金魚不只被當成產品,還得被關在方寸之地無處可去,甚至吞食空氣和無目標漂浮的刻板行為,更有遊客直接目睹魚兒屍體。日本金魚展多數缸體採密集飼養,加快疾病傳播速度和寄生蟲盛行率,魚兒還得承受強烈的進食競爭。(圖/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提供)記者致電餐廳和寄送郵件都未獲回應,而主辦單位在社群媒體上強調,展覽顧問團包括張軒誠水景空間設計總監張軒誠、魚活通顧問企業社負責人王茂麟、獸醫邱新育、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李柏蒼,從籌備展演到完整展期都會有來自產業界、學術界、獸醫師的共同監護與指導,定期維護金魚的健康狀態,確保魚隻的舒適與健康。主辦單位表示,展覽期間正值金魚繁殖期,雄性追逐雌性時會導致疲勞後受傷,嚴重會危及生命,因而採取隔離疲憊魚隻、提供充足休息空間等措施,並針對每缸的水量和狀況定期更換一定比例的水量,也會依照生物狀態採取臨時性的換水,保持水質穩定,確保展覽符合動物福祉標準。台北市動保處表示,已將專家意見告知業者,業者已知曉,金魚展開幕後,動保處會派人盯查,確保展場符合動物福祉,如造成動物損傷則將依法裁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75134/sm-9eb607e348298d4b6630ef3072b1cda7.jpg)
常德桃花源3/獨特米粉Q彈飽腹 喝擂茶要搭缽子菜「壓桌」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麼地方?學術界尚有爭議,但真正的桃花源或許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在廣東中山從事30幾年五金生意的台商洪至誠,2018年因緣際會到了湖南常德,種下一片美麗的櫻花林,想在這打造農業觀光的渡假村,儘管過程很辛苦,但也是他心中的桃花源。「我20多年前就來過常德,當時就已規劃成現在的市況,馬路非常大,很多旅遊項目,且生活節奏很慢,跟沿海城市很不同,除了發展經濟,也有原本的人文歷史並存,不會因為發展經濟去破壞,是個蠻平衡的地方。」現在常德有100多位台灣人在當地居住或工作,被問到可去哪裡玩時,洪至誠向CTWANT記者推薦常德抗日烈士園陵,「這是大陸很少見、能留下來的原始牌樓,當時這邊在動亂、破壞文物時,當地百姓用泥漿把國民黨的標誌都掩飾起來,等動亂過後才重見天日,」洪至誠說,很多台灣朋友來看了,都會不由自主地排隊、脫帽敬禮,「這也顯示不管你的政治傾向是什麼,這種真正為國家奉獻犧牲過的,會感動人心。」常德會戰烈士紀念牌樓上有蔣介石題字。(圖/報系資料照)再來就是老西門,打造像是台北西門町一樣的年輕人聚集商圈,但也保留了當時常德會戰時的彈孔,而常德台商協會所在地就在常德河街,早上時街上空空蕩蕩,但一到傍晚就人聲鼎沸。可以來這吃常德特產的米粉,以及傳統與創新版都有的常德擂茶。還沒到吃飯時間就人潮爆滿的常德米粉名店「壹德壹」,店員向CTWANT記者表示,對本地人來說,三餐都可以吃米粉,因為非常飽肚,是用鮮米做的,又細又圓、就像龍鬚一樣,有吉祥的味道,也比較Q彈,跟其他地方的米粉不一樣,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擂茶則跟台灣常見的客家擂茶不太一樣,擂茶師王雪芬拿著巨大沉重的花椒棒,擂缽裝著生薑、生米、生茶葉,以及芝麻和花生等食材逆時鐘旋轉、搗磨成粉,邊磨香味就飄了出來,然後再用熱水沖泡。常德擂茶已出現手搖杯形式,年輕人也能輕鬆享用。(圖/朱明甫攝、陳曼儂攝)據《道光縣誌》記載,東漢建武24年,伏波將軍馬援出征五溪,奉命進擊武陵壺頭山,路過現在的常德桃花源時值正值盛夏,將士病倒了數百人,當地一老嫗獻出用茶、芝麻、薑、鹽、茱萸等調和而成的「五味湯」,救了大家,這就是擂茶的前身。在常德,擂茶已開發出適合年輕人喝的手搖飲品,天熱來上一杯充滿薑味、卻冰冰涼涼的擂茶,再加上炒香的脆米,邊喝邊咬非常唰嘴。常德缽子菜的重點就是原汁原味、越燉越香。(圖/陳曼儂攝)傳統喝擂茶時,桌上還要擺上許多農家自製的副食品和缽子菜,稱為「壓桌」,缽子菜就是用陶缽將菜肴裝起來,以炭火邊加熱邊吃。柳葉湖旅遊度假區廚師長曾令付向CTWANT記者介紹,這源自鼎食文化,重點就是原汁原味,調味料一點點就好,用火慢慢燉,雞、魚、鴨都可以煮,「我從小就這樣吃!」他笑著說,這就是魚米之鄉的驕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68126/sm-f072e7f58ab4365905440bc200e615ad.jpg)
2024諾貝爾物理獎揭曉!為「生成式AI」奠定重要原理 美加2學者共享殊榮
資訊工程的祖師爺成了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開發人工神經網路進行機器學習之技術的美加學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榮譽教授辛頓(Geoffrey Hinton)、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Hopfield),諾貝爾獎物理學委員會認為,兩位的學術研究為當紅炸子雞「生成式AI 」奠定了重要基礎,把統計物理學的模型發展出方法,讓人工神經網路能夠用於機器學習,帶來突破性的研究與應用,特此頒發今年的大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榮譽教授辛頓(Geoffrey Hinton)(右),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Hopfield)(左)共同獲得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圖/諾貝爾獎官網)人工神經網路在學術界的名字有多次的改變,及至2012年開始在學界和應用上站穩腳步,流傳的名稱改為「深度學習」,因此更多的研究,辛頓他的研究夥伴約書亞.班吉歐(Yoshua Bengio)與楊立昆(Yann LeCun),共同在2018年拿到電腦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圖靈獎」, 並列「深度學習三巨頭」。辛頓等人也因此被譽稱為資工學界的祖師爺。為讓國人更為了解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及其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8日晚間,邀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林秀豪和東海大學應用物理學系教授施奇廷,在線上為媒體說明。中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主任吳俊霖則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近幾年人工智慧在電腦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包含大家所熟悉的YOLO模型與ChatGPT的成功,都源自於這兩位得獎的學者傑出的研究。吳俊霖認為,目前人工智慧在醫學,農業工業與運動科學上都正蓬勃發展著,這兩位學者的基礎研究帶來了現今與未來的AI時代。林秀豪說明,這次得獎的看似屬於電腦科學領域,但得獎者之一的霍普菲爾是物理學家,他參考統計物理學的理論,模擬人腦中的神經細胞連結,提出原始的人工神經網路,藉由神經元間的連結變強或變弱,達到學習與記憶的功能。而同時得獎的辛頓,工作上是將霍普菲爾的神經網路進一步發展,結合統計物理與資訊科學的技術,建構出能夠處理複雜資訊的人工神經網路,是現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基石。施奇廷則表示,辛頓十分關心人工智慧造成的爭議,近期也提醒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必須謹慎發展,避免造成傷害。施奇廷說明,這次得獎的研究初衷是向人腦學習,如同人類腦細胞互相連結,且學習和記憶的過程會重塑腦細胞之間的連結強度,兩位得獎者根據人腦細胞對外界刺激有不同反應的概念,做出了人工智慧的模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65925/sm-e561acb9ebe030b69cda5ff8c538e52b.jpg)
40萬年前地球現異常暖期 海洋暖化是主因!台大解謎團登頂尖期刊
台大地質系碩士班研究生宋文惠在北義大利女巫洞操作鑽機,鑽取石灰岩岩芯標本。(圖/台大提供/中國時報李侑珊台北傳真)暖化現象日益嚴重,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灣大學地質系組成跨國研究團隊,揭示40萬年前地球便出現的異常暖期原因,即並非需要特別高的溫室氣體濃度,而是只要長時間海洋暖化,便可達成升溫效應,所以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這項研究成果已於7月15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有助於預測未來氣候變遷。依地質紀錄顯示,距今約40萬年前,全球冰量少於現在,海平面卻比當代還高出10公尺。這個暖期持續約3萬年,是地球歷史上的最熱暖期。此時期太陽輻射弱,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也比現代低,此暖期於焉成為地球科學研究的著名謎團,被學術界稱為「MIS 11c悖論」。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與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率領國際團隊展開研究。胡訓銘表示,台大地質系攜手歐洲研究夥伴,2014年在北義大利的女巫洞,鑽取洞穴石灰岩岩芯標本,利用台大地質系實驗室的高精度鈾釷絕對定年技術,分析標本沉積時間,加上精細碳氧同位素與微量元素資料,重建南歐48到36萬年前的環境變化史。團隊比對太陽日照量、全球海面變化與大西洋各地氣候紀錄,終於解開謎團。研究結果顯示,「MIS 11c」極致暖期是多種因素導致。首先,約42萬年前,北半球夏季太陽輻射上升,中低緯度的大西洋受太陽力量影響,達到極致高溫。在海洋暖化後,地球傾角漸增,引發更炎熱的夏季,使溫暖海洋持續數萬年,洋流再把大量熱能傳到高緯度,造成冰棚持續融解,導致百萬年地球史上最熱暖期。胡訓銘提到,這項研究成果揭示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對預測氣候變遷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62592/sm-9495ea8cb4e958d30e30472b6f0b4a39.jpg)
盼找回文化認同 文化部4年14億續辦「重建台灣藝術史」
文化部今(12日)院會報告「重建台灣藝術史2.0」,核定明年起至2028年將投14億元續辦計畫,以3大重點工作以及5大面向,典藏、研究、推廣架構下持續擴散效益,促成「土地x文化x世代」對話,盼找回台灣的藝術史及對台灣文化的認同。文化部表示,「重建台灣藝術史1.0」自2018年至2024年,首度由國家高度,並以特別預算支持中央、地方、民間共同協力進行藝術史重建。7年期間,實質完成蒐藏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867件,徵集檔案史料超過9萬件,修復作品及文物史料逾8000件,台灣藝術家影音專輯及專書出版456件,辦理82檔美術、工藝、文學、音樂重要經典展演,累計超過362萬推廣參與人次等具體成果。為能持續深化地方協力、民間投入,文化部指出,2025年起的「重建台灣藝術史2.0計畫」,除將繼續原有美術史、音樂史、文學史,將加入建築史及歌仔戲史等,共5大面向的典藏、研究、推廣工作。文化部續指,鑒於學術界及前輩藝術家後代長期倡議再增加1個國家級美術館,將啟動籌設台南國家美術館,聚焦台灣前輩藝術家研究、展覽及教育推廣,並偕同各地方美術館整理藝術脈絡,從中央到地方,系統性展現台灣近現代藝術發展脈絡。此外,文化部也將與國科會合作,盤點開放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成果內容,協助充實台灣自己發展的生成式AI,促進藝術史相關論述透過數位工具擴散至國際視野。文化部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各項工作,積累研究基礎、成果轉譯推廣,凝聚構築台灣文化主體性輪廓,完整紀錄呈現台灣藝術史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61240/sm-242ff631512e7e822a73b73c366b7b78.jpg)
黃仁勳、蘇姿丰「另類同台」 與陳俊聖徐秀蘭等6人獲頒工研院士
工研院今(6)日舉行「第十三屆工研院士授證典禮」,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及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都獲授證,雖兩人無法出席,但皆驚喜現身前導影片,也算是「另類同台」。黃仁勳在影片中表示,工研院在台灣的科技與產業發展上扮演了非凡的角色,正因如此,它也在全球科技發展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如果沒有工研院,台積電不會成立,也不會有晶圓代工模式的出現,與台積電相關的科技生態系統也不可能形成,工研院掌握了絕佳的機會,重點是這些科技促成了人工智慧的實現。因此,工研院必須大膽地參與人工智慧,這是工研院繼續為未來科技做出重要貢獻的機會。緊接的是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蘇姿丰在影片中說,她要讚揚工研院作為台灣領先創新與育成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工研院的貢獻為未來的進步奠定了基礎,工研院具有獨特的優勢促進學術界、產業界與政府合作,透過合作,可以加速創新,並更快地將突破性技術推向市場。蘇姿丰說,台灣已經是科技產業的領導者,而工研院可致力吸引並培訓更多台灣及世界各地的人才。工研院的研發影響遠播海內外,她鼓勵工研院繼續擴大其全球影響力,分享知識並與國際夥伴合作,創造出能造福各地人民的解決方案。此外,本次授證院士還有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環球晶圓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等人。工研院今除表彰院士為台灣經濟與健康福祉做出巨大的貢獻,並規劃「智匯永續 智匯永續」特展,展示工研院在半導體應用、次世代通訊、AI百工百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環境永續、健康台灣健康老化等五大領域之創新技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56977/sm-c1b55af3938e73890c24ab5916f134b2.jpg)
連鎖藥局崛起!祭高薪搶人才 醫院藥師荒變常態化
6月間,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大批藥師出走,爆發患者不滿看診10分鐘,領藥卻等1小時而大鬧醫院,炮轟「太離譜,等領藥居然等超久!」永康奇美醫院目前缺10名藥師,疫情前畢業季徵藥師,履歷如雪片般飛來,「1個缺2、30人投履歷」,疫後卻是「10個缺,只等到1張履歷」。10個缺額只來1張履歷 等嘸人全台每萬人有13名藥師服務,比例足夠,但逾半數藥師選擇在診所與藥局執業,分配嚴重不均,尤其疫情過後,連鎖藥局崛起,人力需求大加以祭出高薪,醫院更留不住藥師。據統計,全台藥師3萬多人,在醫院執業僅8000多人,其中台南市藥師執業登記約3000人,在診所、藥局執業約5成,醫院僅約2成,其他則分布藥廠、學校等其他業別,且大多數藥師在醫院服務滿2年就轉換跑道,導致各家醫院藥劑部常態性徵人。目前全台設藥學系的大專院校共計10所,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院長王四切表示,今年初衛福部、教育部、藥師公會全聯會取得共識,限制每年藥學系招生員額1148人,避免增設反而造成市場飽和。「藥師不患寡,患不均」。她強調,藥師荒並非藥師不足,核心問題是健保給付制度不友善,尤其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對醫療需求愈來愈大,健保制度確實有必要重新檢討,「大環境不改,問題無解」。健保給付不友善 不患寡患不均她說,台灣藥學教育偏重醫院區塊,現行規範二階藥師國考須檢具4個月640小時醫院實習,列必修學分,社區藥局實習必修僅1個月,部分學校則額外增加1個月藥局實習選修學分,藥師培育仍以進入醫院為優先,應屆畢業生首選也是醫院,問題是取得2年資格後就跳槽,讓醫院又氣又無奈「把醫院當跳板」。王四切指出,藥師淪為每天包藥,跟機器人沒兩樣,也是醫院留不住藥師的原因,藥界存在一個緊箍咒,就是「合理調劑量」,她多年來不斷反映,應讓藥師走進臨床藥事服務,才有機會留住有理念的藥師,但癥結點是健保給付不友善。台南市藥師公會表示,現仍有很多藥學系畢業卻考不上證照的「流浪藥師」,建議放寬國考難度,增加錄取率,一方面解決失業問題,一方面補足市場需求。公會理事長陳寶惠說,醫療院所重新全面檢討藥師待遇,改善藥劑部管理制度、環境條件與比例問題,才可能改善現況。藥局祭數十萬高薪 學術界反彈王四切說,歷年來第一階段國考題目可能偏難,未來國考題庫會再精進。以去年全國藥學系合格率來看,通過一階約20%(嘉藥逾5成),通過一階再考過二階錄取率則超過9成,藥學系1年可考2次,以嘉藥來說,1年畢業生約250位,應屆約7成學子考取藥師。目前醫院、藥廠、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都喊缺藥師,對於有連鎖藥局標榜月入數十萬攬才,王四切頗有微詞,「這已引起學術界反彈,簡直把藥學當商業行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 22日召開王四切汲取日本經驗指出,日本20年前面臨超高齡、醫療費用增加、健保瀕破產,部分醫師走向居家醫療,一來降低醫療費用,再者,醫院及社區藥師也能各自發揮專業,改變藥師嚴重分配不均現況。此外,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衛福部長邱泰源17日受訪時表示,首場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在22日正式召開,將討論健康台灣願景的工作項目外,也將討論如何完善健保讓其永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55879/sm-2073c7abf72280ac1d2dfb5a2bfcf485.jpg)
研究發現清洗水果無法去除農藥殘留 專家:去皮較有用
期刊《奈米通訊》(Nano Letters)最新刊出的一份研究顯示,僅清洗水果並不能完全去除農藥。研究發現,傳統的水果清洗方法無法完全去除農藥。成像結果證實,農藥已經滲透果皮層進入果肉層,只有將蘋果皮和部分果肉層一同去除後,農藥污染才顯著減少。論文作者之一、安徽農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教授葉冬冬表示,研究目的在於強調,去皮相較於清洗可以有效消除幾乎所有農藥殘留,而不是加劇不必要的擔憂。非營利刊物《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今年5月曾指出,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分析,59種水果和蔬菜中有20%的農藥殘留量對消費者構成了「重大風險」。《消費者報告》資深研究員漢森(Michael Hansen)也贊同去皮是一項更加安全的選擇,而這項新發現可能有助於學術界和政府更深入了解農藥的持久性,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保護消費者。先前已有多項研究提及農藥對健康風險,但大多數研究集中於工作中的大量接觸,而非飲食方面。美國農業部和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則一直堅持主張,當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量在法律限制範圍內時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然而,《消費者報告》指出,政府對農藥殘留的法定限度可能過高。在美國農業部的最新報告,超過72%的食品含有可檢測到的農藥殘留,但99%樣本仍在法定限度內,因此被認為對消費者的健康沒有風險。然而,這與《消費者報告》的結論存在分歧,後者認為農藥殘留問題應引起更多重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52371/sm-3a7873b885459aa592f148e3daf7a285.jpg)
亞洲生技展秀鱸魚胜肽技術
2024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展將於 7 月 26至 29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 1 館及 2 館盛大舉行。安永生技此次將展示設備優勢與嚴謹製程;使用日本專利CAS(Cells Alive System)細胞活存冷凍技術的加工產品,可依客戶指定魚種客製化服務,推出可冷凍的生食級生魚片以及鱸魚胜肽創新技術。而安永生技剛通過MSC與ASC的永續漁業認證,展現負責任的加工生產態度。 安永生技致力於綠色經濟永續發展,剛通過國際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與國際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認證,這兩項認證都是國際最知名的水產品環保驗證標章,也是永續漁業的驗證指標。ASC係針對養殖水產品,而MSC係針對海洋捕撈漁業,藉由負責任的管理,將水產養殖和捕撈漁業對大自然環境、海洋及水質的影響降至最低,落實永續漁業精神。台灣目前已有38間加工及通路業者通過養殖水產品ASC CoC驗證、35家業者通過漁撈水產品MSC CoC驗證,顯示台灣水產業者對於永續水產品以及環境友善的重視。 安永生技亦著力於水產加工的全魚利用,促進台灣漁業的永續發展。2023年以「全魚利用技術」榮獲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牌,2024年再以「安永鱸魚胜肽(UNITIDE):一種創新關鍵具傷口癒合功效素材」榮獲該發明展金牌及特別獎榮譽。鱸魚胜肽利用安永胜肽產製技術(ANYO Enzyma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簡稱AY-EE產製技術)製成。(圖/安永集團提供) 此項創新技術的重點在於利用鱸魚精副產物作為基質,篩選適合的複合酵素及開發最適水解條件進行純化提取,最終製得具有特定機能的鱸魚胜肽(UNITIDE)。該項成果正在申請中華民國發明專利、並且擬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 安永生技為台灣首家引進日本ABI株式會社《CAS細胞活存技術CellsAlive System》的業者,CAS技術除了能完整保存海鮮的水分與鮮度,還有低溫熟成的效果,解凍後魚肉口感比現撈美味。安永生技以智能化養殖模式輔以CAS技術,透過半導體級水產加工廠,建立一條龍式的食品供應鏈守護食安,促進台灣養殖漁業加值、升級。 現場展出的安永鱸魚精-健康御品,來自於安永集團高規格的魚精生產線,不僅是獲得日本、比利時等國肯定的世界金獎級產品,更是一款落實「全魚利用」的商品,獨家專利AY-FPP分段精準加壓萃取技術,萃取出金目鱸魚的營養精華,每包5,000mg蛋白質及434mg的支鏈胺基酸,除提供產前及產後之營養,對於病後的患者,更是重要的營養補給來源。 經動物實驗結果,有助於延緩運動後疲勞發生,並已取得台灣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Physiology》,獲得學術界的支持。鱸魚精的副產物,則開發胜肽產製技術(AY-EE)製成鱸魚胜肽及寵物食品配方技術(AY-PFF)製成寵物食品。此三項技術將全魚利用率由41%提升至82%,先進的萃取技術亦勇奪日本與美國的發明展金獎。同時,安永鱸魚精-健康御品也是台灣首支取得「碳標籤」的魚精產品,讓「綠色消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落實永續經營理念。 安永生技彌陀廠被譽為半導體級的水產加工廠,除擁有世界前三大、亞洲首座大型CAS低溫冷凍保管庫,生產線更獲ISO22000、HACCP等國際認證,結合完整的食品安全評鑑監督審核機制供應鏈,並設有微生物實驗室、檢驗分析實驗室,以及全魚三清全自動化產線,嚴格控管產地源頭、生產製程及倉儲配送流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47642/sm-8de7ed05e4a111c864aceadf61ed0baa.jpg)
新冠疫情已過4年上週新增64例 陳菁徽:政府單位防疫低效能
近日第六波Covid疫情已經襲來,上週新增64例死亡,創下此波疫情新高。對此,國民黨立委陳菁徽5日在立法院會國是論壇發言時表示,即便在經歷疫情已經超過四年,政府卻依然用如此低效能的進度在執行防疫政策,如此疫情就不只是天災,更是人禍了。陳菁徽指出,第六波Covid疫情已經襲來,衛福部官方也預估,七月中就診人數可達12萬人次,染疫人數則會來到6萬人。上週新增64例死亡病例,為此波疫情新高,較前一週上升6成之多。全國醫院急診塞爆。她說,在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已經是所有人必須學習的課題,這場天災已經造成太多的遺憾與苦難。根據WHO數據顯示,全球2020年的平均餘命因為COVID-19而退回2012年的水平,而台灣在2021、2022年的平均餘命也呈現負值,疫情造成的影響,遠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嚴重。陳菁徽提到,上週五與立法院厚生會共同召開「後疫情時代新冠防疫政策總檢討」公聽會,這些來自醫界/學術界第一線的建言都非常具體/寶貴,但她很擔心政府單位是否能夠聽取且執行。她說,因為,衛福部其實有一個為期6年的「新興傳染病暨流感大流行應變整備及邊境檢疫計畫」總經費達到40億,結果今年第3年總計畫經費執行的達成率只有13.65%,3年計畫經費達成率也只有16.15%。三年才完成不到20%,難道剩下的3年可以一次趕進度80%嗎?陳菁徽指出,該計畫提到要建立藥物使用機制、要建立快速部署及分配機制、也要收集其他國家最新藥物儲備策略,這些全部都是公聽會上專家學者的建議,但是衛福部計畫執行進度嚴重落後。這個計畫公布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結果落後原因有7項,衛福部直接不演了,需要說明落後原因的分析,7項有6項衛福部直接躺平,分析寫『無』,包含,通報/應變能力、擴大民間參與、深化防疫旅遊觀念、儲備及管理流感抗病毒藥物及流感大流行疫苗、擴大儲備及有效管理個人防護裝備,全部都沒有「提供落後分析的原因」,也沒有「機關因應的對策」。她再說,新冠疫情可以說是這個世代最大的天災,但是政府單位不積極,不作為,即便在經歷疫情已經超過四年,卻依然用如此低效能的進度在執行防疫政策,如此疫情就不只是天災,更是人禍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36461/sm-0507feda4a4de0f9087e721d6b5bfe93.jpg)
鬼見愁與抓鬼的「女鍾馗」
蔡正元博士近日在媒體表示:「懷疑外交部五鬼搬運」!什麼是「五鬼搬運」?簡單說,就是將別人家的財運到自己家。作家逸竹(yt)野叟曾在他的部落格這麼說:台灣「五鬼搬運」的例證, 如「拉法葉艦採購弊案」「獵雷艦弊案」還有「二次金改」⋯都是「鬼影幢幢」。 「五鬼搬運」出自許多舊小說中,都說這五個小鬼功力了得,可以在不動聲色、不知不覺中,連門窗箱櫃都聞風不動的情況下,神奇的把你的財產搬空、掠為己有!蔡英文的執政,創建了許多「執政奇蹟」,政府的「機密」特別多!最奇怪的就是,只要跟採購案有關的幾乎都蓋上「機密」,更令全世界學術界奇怪的是,她的博士學術論文,空前絕後地居然也能列入「國家機密」,全世界學術界譁然之下,她的名調支持仍然不墜,台灣民眾的「是非不分」也應爭取列入世界金氏紀錄才是啊!許多朋友說我的文章是狗吠火車,但我們都不說,天理何在?當許多人都在抱怨年輕人「不懂」的時候,你們可曾反省,自己又用了什麼正確的引導,讓年輕人學會明辨是非,知道什麼是撥亂反正?許巧芯在揭露外交部部分不是機密的機密公文之後,所有的綠媒鋪天蓋地,用五十個打一個的「群毆」方式醜化、污蔑徐巧芯,讓我感覺這情況就像在吃宵夜時,突然看到一群一群流氓無賴在街頭圍毆一個去市調的小女生。反觀蔡正元說的「五鬼搬運」,試問外交部:1)過去我們就有直接與烏克蘭聯繫的管道,為什麼還要透過捷克?2)錢給了捷克,為什麼又要捷克回到台灣來採購?為什麼我們不直接買了空運過去請捷克轉交即可?3)如若前面都是機密,那麼指定回台灣買藥品,被指定的廠商內容是啥?如何採購?是否依照政府採購法?⋯ㄧ連串的問號之後,可否告訴民眾,這又是什麼機密?4)徐巧芯公佈的內容早在捷克官方期刊對世界公佈了,徐巧芯犯了什麼洩漏機密罪?一群人轉移目標不談可能的弊案,所為何來?以上的問號,讓我們合理的懷疑外交部如蔡正元博士所述,正在做另一次的「五鬼搬運」!此刻我們不僅不覺得徐巧芯是洩密的主角,反而覺得徐巧芯是上帝派來的鬼見愁,是來人間抓鬼的「女鍾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32185/sm-27bb78b9e5a4e77c8a42dfea8dcf2d56.jpg)
財經新內閣/國發會準主委「豪爽直率熱於分享」 劉鏡清自曝有一個「奇特奇妙人生」
國發會歷任主委人選多來自學術界借調或公職出身,新任總統賴清德與準閣揆卓榮泰公布的新任國發會主委人選,來自資訊會計業界人士劉鏡清,為第一例,另一例則是國發會改制前的經建會主委,曾自裕隆集團借調過中華汽車總經理林信義。一位資訊界人士觀察說,「劉董30多年來擔任顧問、新創業諮詢、輔導的角色,協助企業界在數位轉型等層面著墨深,並認為現今『人工智慧AI』為重要里程碑,相當符合新政府定調『行動創新AI內閣』,這也是業界認為他為國發會新主委的一大關鍵。」劉鏡清在外商IBM服務十多年後轉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體系,是第一位以非會計師身分加入,形容「有一個奇特、奇妙的人生」。(圖/報系資料)61歲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中原大學數學系畢業後,進入台灣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畢業後進入電腦資訊界服務,曾任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暨工商事業群總經理、IBM大中華地區供應鏈諮詢服務負責人,在IBM服務十多年,是IBM最早的顧問,在台灣有500位顧問,並曾被邀請出任HP董事長。BOX他也是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兼任教授,教書資歷7年;2012年起曾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暨聯盟事業副執行長、資誠創新諮詢公司PwC Consulting董事長、資誠企管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並擔任過行政院國家數位藍圖審議委員、全國工業總會國際委/產業顧問/稅賦暨金融委員會副召集人、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產業研究委員會召集人等,傳統及科技產業界人士對劉鏡清並不陌生。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告訴CTWANT記者說,三年多前(2022年11月)在東海大學東海、資誠、磐石會三強攜手「POST-e(超E)學程」課程時,認識劉鏡清,「他的個性豪爽,直率,熱情分享」,並認為以他的資歷擁有「產業觀、科技觀、國際觀」,出任國發會主委將有新人新氣象。劉鏡清也以「有一個奇特、奇妙的人生」來描述自己的學經歷生涯,他教過書,還以第一個非會計師的身分加入資誠,他說,這是遇到一個機緣。「那時我還擔任IBM業務總經理,想說是繼續留在IBM,還是到外部,因為有上市櫃公司、HP等的邀請」「我就找在資誠當所長的同學商量,聽到建議說加入PWC當股東、合夥人,可以參與分紅。」劉鏡清他專項在工業4.0、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去年應邀出席上海銀行文教基金會舉辦的豐富人生講座時,分享他觀察「數位轉型」對產業的影響,使用的外語影片還由他的女兒幫忙翻譯作字幕,顯示出他花費許多心力準備素材的用心度。此外,他還提到訪問許多企業CEO的產業發展看法,包括「科技的進步」,實體與線上的消費型態變化,以及「人口結構」中的勞動人口下降,數位消費人口占比拉高到超過93%。以東南亞來說最為明顯,越南服飾業有8成以上是透過網購,在泰國有外勞法,進用來自緬甸、寮國、佬沃等地的外籍勞工,日本到80多歲長輩也會上網購物與年輕孫子通訊息,反而是歐洲、比利時等較不受數位影響,在車站看到拿書人多,與在亞洲國家看到拿手機多有很大的差異。國發會前身為經建會,改制前後的歷屆主委包括陳美伶、林祖嘉、杜紫軍、管中閔等以及現任主委龔明鑫,多出自學界、公職;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則為第一位擁有業界、教書等產學界雙資歷。業者評估,劉鏡清上位後的新政策推動,可望更加掌握產業脈動發展。就如卓榮泰所說的,他的專長就是讓企業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中能夠站穩腳步,未來他擔任國發會主委,未來不僅要針對國家重大建設、發展計劃做嚴格管控跟考核,在面對AI人工智慧時代,要能幫助中小企業、大型公司乃至於跨國的產業,找到生存與成功的關鍵,並同時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與台灣護國神山責任重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32139/sm-53b6c489d35ed0f8c2d84cfaa620fe60.jpg)
財經新內閣/政大商學院出了二位金管會主委 彭金隆「黑馬出線」理由曝光
準金管會主委、現任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彭金隆教授,被產官學界視為賴政府財金內閣「大黑馬」,多位業界人士告訴CTWANT記者,「彭老師愛研究保險金融政策,時不時就在媒體、期刊等公開發表,這次被延攬,應該是新任總統賴清德與幕僚對這位學者有印象,加上公職背景,也為他出線加分。」賴清德新政府第三波閣員名單4月16日曝光當天,許多媒體湧入政大商學院辦公室,CTWANT也前往學校採訪,彭金隆透過校方婉拒,並告知記者「上任後,會跟大家說明。」彭金隆在政大還有二門選修課,現正忙於校務課程等交接作業,當天也辭任在中信金控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孫公司中信產險的獨立董事。準閣揆卓榮泰4月16日公布新任財經首長,金管會主委為來自學術界的彭金隆教授(右)。(圖/周志龍攝)1965年次、59歲的彭金隆,學碩博士學位都在政大完成,主修會計系,取得保險研究所碩士學位與Business Administration企管所博士學位,妻子為國小校長,夫婦育有一女。進入學界前,彭金隆公職11年,1992年高考及格進入台灣省台灣人壽營業部,1996年至1998年擔任財政部部長室秘書(時任部長邱正雄);2003年開始教書生涯,先在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任教,2011年至政治大學,迄今20多年,擔任過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現為政大風保系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及商學院參與式教學與研究發展辦公室主任。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透露,保險業界將會就2026年接軌IFRS17、ICS提出最新主張報告。(圖/趙世勳攝)身在學界的彭金隆,仍與產官界保持互動,曾擔任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監察人等,2005年~2008年間,擔任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副秘書長,也陸續獲聘為中國人壽外部董事、台銀人壽、宏泰人壽等獨立董事。與此同時,彭金隆還發表不少保險金融研究論文,依政大官網包括「銀行保險通路與類定存保單銷售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嗎」、「改變保險法告知義務警語方式是否影響要保人誠實告知的行為?」「天災會影響產險公司的再保險嗎?」「實施IFRS 9 與IFRS 17對我國壽險業監理與經營影響之分析」等。BOX「彭老師說話就如他學者形象,溫文儒雅,務實型,也富有創新力,是會從不同立場來思考,提出解方的專家;不僅教書如此,他耐心地深入淺出透過舉例方式,闡述保險等相關法條立意與影響,是外界常諮詢對象。」教育界人士觀察,彭金隆在學術界、金融界與媒體圈人緣頗佳。「大家也很好奇彭老師的時間管理,他除了教書,擔任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委員還要就民眾提出相關的保險等爭議案加以分析給意見,相當為消費者與業者之間雙方的調解與判定,耗時費心。」這名人士說,「他不時出席保險業界相關的論壇、創新方案等活動,與實務界保持一定的連結關係,關心時下金融商品的發展與影響。」政大商學院師生最津津樂道的小故事是,校方在後山開闢一塊「開心農場」,彭金隆也曾參與這個社團,栽種蔬菜,校內流傳出一段小故事,彭老師栽種大白菜收成時,了解到除蟲需要許多農藥,日後在外用餐時會特別挑出此菜。借調學者專家出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不是第一位,2006年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施俊吉、2007年中研院院士胡勝正曾任主委,兩人任期皆不到一年,施俊吉後來還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為現任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胡勝正則是2004年從台大借調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經建會主任委,後於2007年轉任金管會主委,2018年7月出席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時,戴氧氣瓶抱病坐輪椅畫面令各界印象深刻,遺憾地是當年因病過世。此外,政治大學商學院、風管系還出了兩位金管會主委,同樣也有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管系系主任資歷;2013年由政大借調出任金管會副主委的王儷玲,三年後原計畫返校繼續教職,2016年5月臨危受命出任金管會主委,為看守內閣任期三個月。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接受CTWANT採訪時即提到,「彭老師當學者可以自然奔放的論述,未來擔任主委後,我們也不敢期待他會這樣做,因為這牽涉國家體制。」壽險業將就2026年接軌IFRS17、ICS提出最新主張報告一案,這將是新主委520上任後首要挑戰。「由於彭老師比我們還了解壽險業,對他要提出甚麼期許,不敢當,我想有一個學保險的人上來,對於學保險業專家來說,這裡就是他最大的場域,可以一展所長,我們對彭老師充滿信心。」陳慧遊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30982/sm-4225bae6b91366ab975bffcde60dd127.jpg)
新財經官員來自業界 三三會林伯豐:期待GDP目標3.5%「電價不要再漲啦」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職,財經內閣人事4月16日出爐,不少出自業界和學術界,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產業界人士出任是一個亮點,以產業界立場來說,穩定供電跟合理電價至關重要,電價已上漲,經濟前景都受物價上漲影響,希望不要再漲價,盼新政府團隊重新修訂能源政策、優化投資環境,而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全球GDP成長為3.2%,希望新團隊能讓台灣GDP成長在3.5%以上;在兩岸關係上,應以台灣的國際利益為前提,「親美」之外也需「友中」。16日公布的新財經人事名單,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公共工程會主委陳金德。郭智輝16日表示,近期會請教各界對於產業「五缺」的看法,520時再向外界報告。林伯豐在三三會例會致詞時表示,三三會對新政府提出五大期許,第一是國家資源應公平配置,規劃全方位、前瞻性產業政策,發展半導體、資通訊產業及生醫產業,也要發展基礎及傳統產業,協助服務業創新商業模式。第二是制定「穩定供電、合理電價、淨零減碳」的新能源政策,降低化石能源,提高綠色能源核電的占比至少30%,核二和核三廠延役,採用新一代的核能技術興建核電廠。台電和中油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用低排碳燃料與綠電等方式,以達到碳的淨零排放。第三是因應氣候變遷徵收碳費應力求公平性,在台灣有被課徵碳費的商品,進口相同的商品也應課徵碳費,並應併同檢討印花稅、貨物稅。第四是解決企業缺工缺人才的問題,推廣技職教育,加強產學合作教育,補助現職勞工進修第二、第三專長,興建平價租金的青年社會住宅,並給予租金補貼。擴大開放引進外國技術人才,鬆綁移工政策,從40%提高至45%。修正「就業服務法」,延長外籍移工在台工作年限,從12年延長至少至14年。第五是應同時重視兩岸與國際關係,最重要的是改善兩岸關係,期盼新政府能主動開啟兩岸溝通管道,鬆綁兩岸經濟、觀光、文化交流的限制,積極維持ECFA,工商界願和政府一起為兩岸關係良性互動貢獻心力。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也在16日表示,期盼新內閣團隊能定下讓台灣立足、符合台灣經貿利益且具有主體性的經濟戰略,協助產業平衡發展,立足台灣,第一是檢討能源政策,為台灣提供穩定低碳的能源供應;碳費徵收機制應兼顧產業競爭力及公平性;加速推動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重視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位置中的轉變,重新評估大陸經貿政策,以及協助產業解決缺才及缺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