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討會
」 論文川普選舉瞎扯「男變女」 林郁婷:主辦單位不是吃素的!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選前又拿奧運拳擊的性別爭議造勢並攻擊對手賀錦麗,對此,巴黎奧運女子拳擊金牌林郁婷今(9)日出席在高雄舉辦的長庚運動醫學學術研討會,被問及此事,她高EQ回應「選舉嘛!」,並指奧運「主辦單位也不是吃素的」。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他在巴黎奧運以及近期選舉期間,頻頻針對女子拳擊賽事的性別爭議做出評論,並影射台灣拳后林郁婷「男人變性成女人」。對此,林郁婷今日出席高雄長庚運動醫學學術研討會時回應,「這些議題不用再多說什麼,我們回國之後該做的準備都有,在比賽的時候,大家可以想,如果說你們都會有這樣的問題,那以為主辦單位是吃素的嗎?不會想到這些問題嗎?主辦單位都出來掛保證了,基本上我覺得不用再多說什麼」。川普上月接受美國職業摔角(WWE)退役選手「送葬者」(The Undertaker)採訪,討論「保護女子運動免受跨性別運動員的影響」,提到巴黎奧運女子拳擊性別爭議,「現在奧運有2個……2個人變性成為女人,他們倆都贏得了金牌,令人震驚」。另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在美選投票前的賓州雷丁造勢會上,又再度提起巴黎奧運爭議,並影射台灣金牌拳后林郁婷、阿爾及利亞拳后「男變女」,「你們看過那2個拳手嗎?他們原本是男人,變性成女人」。川普還稱,她們可以跟拳王泰森對打,若把泰森和賀錦麗放上擂台,一定很有趣。不過對於川普言論,林郁婷高EQ回應,認為一切僅是美國選舉時的炒作。
捷運上外國遊客人手一卡「台灣LV」 網:潮流尖端30年
台灣不僅有藍白拖,還有號稱是「台灣LV」茄芷袋。一名男網友在捷運上發現,幾乎外國人都揹著茄芷袋,讓他相當驚喜。對此,有人解答,這是上禮拜花蓮太平洋國際龍舟節發的選手禮物。原PO在Threads表示,外籍遊客人手一卡「茄芷袋」,這種袋子堅固耐用,農民都拿來裝農作物,現在是外國遊客喜歡的台灣元素,有要送禮給外國朋友,這應該是很不錯的選擇。從照片中可以看見,捷運上的每個人幾乎肩膀上揹的都是「茄芷袋」,復古的包包搭配捷運的俐落時尚,意外的毫無違和。貼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我的愛包,出門裝重物真的很耐用」、「拿來裝禮物送日本友人」、「台灣真的某些元素走在潮流的尖端有30年」、「不說我還真的不知道叫茄芷袋,一直叫他台灣LV」、「真的很好用,沾到東西,水洗快乾又乾淨」、「現在連學術研討會也送這個袋子當禮物」。此外,有外國人分享實際使用的心得「我是外國人,真的很喜歡這個,裝小孩的東西去玩沙、玩水,弄髒了也沖水就可以洗掉很方便。」另外有人解答,「這是上禮拜花蓮太平洋國際龍舟節發的選手禮物,他們都是來參加比賽的外國選手。」
國史館舉辦學術討論會 探討李登輝任內之改革
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將於2024年7月27、28日,於國史館台北館區四樓大禮堂舉辦「虎口的難題—李登輝的抉擇」學術討論會。國史館表示,本次學術研討會將從3種不同距離的視野,來了解並解讀李登輝主政12年和其政治生涯的所思、所言與所為,將為李登輝研究提供下一步的方向。國史館表示,這次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19篇論文,橫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國防、憲政改革與政治文化領域,並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兼任研究員蕭新煌教授進行專題演講,講題是「從零距離、近距離和遠距離解讀李登輝面對難題的抉擇」,從三種不同距離的視野,來瞭解並解讀李登輝主政12年和其後政治生涯的所思、所言與所為,論述精闢而深刻,將為李登輝研究提示下一步的方向。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本次學術討論會所發表的李總統相關論文成果豐碩,顯示在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多年來攜手合作之下,尤其去(2023)年建置「李登輝總統資料庫」、出版《李登輝先生大事長編》、《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等成果卓著,促使「李登輝研究」蒸蒸日上。討論會主軸是以李登輝總統面對國內外政治經濟結構的轉變與遭遇各種危機,做出一系列改革及因應的作為,其影響至今猶在。改革之路向來布滿荊棘,化危機為轉機,也顯示李登輝總統獨到的遠見與過人的毅力,其種種作為值得後人深入研究。接著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指出,儘管李登輝「民主先生」之名廣為人知,但不論是其公職生涯或卸任之後,對臺灣的貢獻之面向事實上非常廣泛,值得更全面與深入的探討。因此在接任基金會的董事長之後,已經連續四年舉辦大型的學術研討會或是論壇,期盼形塑不同領域的「李登輝研究」,使其智慧持續「公共財化」,並且持續深化在這片土地上。國史館表示,本次學術討論會報名十分熱烈,開放報名僅兩週業已額滿。國史館對此表示感謝,也請民眾繼續支持本館與李登輝基金會所舉辦的學術活動。
嶺南畫派宗師辭世…傳葬儀社見「死亡超過1天」報警 兒曝:亡父交代
嶺南畫派宗師歐豪年今年4月25日辭世,享耆壽90歲。如今傳出家屬發現歐豪年死亡後並未通報警方,而是直接打給葬儀社;葬儀社人員到場,驚覺往生者已死亡超過1天,不敢大意,決定通報警方。對此,歐子解釋,父親因信仰因素,離世前曾交代希望死後能在家多待幾天,並拿出亡父親手寫的字條佐證。文化部表示,歐豪年1935年生於廣東,出身書香門第,家學底蘊深厚,後因侍從父母移居香港,1952年師從嶺南畫派名家趙少昂,用心學習嶺南派技法,並以寫生自我鍛鍊,於筆墨章法皆有獨到之處,年少即於各地參與美術展覽,1960年受聘為崇基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中文系國畫科講師。歐豪年於1968年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來臺舉辦伉儷聯展,自此與臺灣結下不解之緣,1970年獲中國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敦聘,於美術系任教並遷居臺灣,而後獲頒為中華學術院哲士、華岡教授、董事會董事,並亦曾出任系主任職務,於華岡校園作育無數英才,並使嶺南畫派拓展於臺灣畫壇。歐豪年先後獲頒法國國家美術學會巴黎大宮博物館雙年展特獎,以及韓國圓光大學、美國印第安那州波里斯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輔仁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東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校名譽博士,並於2000年成立歐豪年文化基金會。2002年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成立,歐豪年受聘為永久榮譽館長,亦慨然捐贈收藏予中國文化大學及輔仁大學成立歐豪年美術館,並數次舉辦展覽及學術研討會等,為推動與傳承嶺南畫派不遺餘力。其繪畫題材廣泛,遍及山水、人物、花鳥、蟲魚走獸等,對於書法與詩文亦多有研究,藝術成就多元而豐富。沒想到,正當藝文界悼念大師離世之際,卻傳出歐豪年的告別式現場沒有布置,經禮儀公司告知才知已取消,且遺體已火化,甚至傳言檢警懷疑歐豪年死因。據悉,歐豪年離世後,兒子沒有通報警方,而是直接打給葬儀社處理。禮儀人員到場後,發現歐豪年躺在臥室,房內開著冷氣,明顯死亡超過1天,才通報警方。警方獲報到場勘驗,初步排除外力介入跡象,死者身上也無明顯傷痕,遂報請檢察官相驗。由於距離死亡時間可能超過3天,加上歐豪年生前較少就醫,沒有病歷供參考,法醫難以判斷死因。歐子解釋,父親因信仰因素,離世前曾交代希望死後能在家多待幾天,並拿出亡父親手寫的字條佐證。檢察官得到家屬同意後,本月3日會同法醫進行解剖,並將相關檢體送交法醫研究所進行化驗以確認死因,遺體則在解剖後請家屬領回。
花蓮醫「賞鯨後」離奇落水身亡 從醫20年資深背景曝光
花蓮一名古姓醫生於21日參加醫學研討會,然而後來卻人間蒸發,這也讓他的家屬相當焦急,報警求助後,警方也發現古醫師最後身影出現在烏石港,搭上賞鯨船後即消失,海巡人員展開多日搜救,最終在28日尋獲古姓醫生的遺體,不幸的消息傳出後也令他的親友相當悲痛,據悉古姓醫師從醫20餘年間,擁有資深的復健科經驗,還能以中、英、台、客等四種語言與病患溝通。回顧這起事件的發生,古姓醫生於21日前往宜蘭參加學術研討會,因為先前曾經向家屬透露,想前往礁溪的佛光大學及山區步道走一走,所以家屬以為古醫生在礁溪,隔天沒能聯繫上時,一度以為他於礁溪山區失聯,家屬也在22日向警方報案,而海巡單位通過基地台最後的定位,發現古醫師曾前往礁溪的林美步道,但在步道和櫻花陵園等地協尋後仍未找到他。隨後警方調查發現,古醫師在結束研討會後,曾獨自搭乘計程車前往頭城烏石港,再購票乘坐賞鯨船,古醫師也在船頭用手機拍攝鯨豚畫面,但他後續並未隨船返回烏石港,雖然賞鯨船的旅客名單有古醫師的名字,但從保留的前、後監視器畫面中並未記錄到有人落海的情況,不過畫面也可能有死角,而工作人員也表示沒有注意到有任何人落海,巧合的是古醫生在賞鯨船清點人數時,因為一名解說員沒有穿工作服,被誤認為是遊客,因此古醫生並未被發現沒列入在回程的遊客中。海巡人員在經過多日搜尋,最終在28日於東澳烏岩角外海發現了一具漂浮男屍,該遺體被撈起後,運回南方澳漁港,經過遺體上的證件、家屬相認後,確認其為古醫師,而宜蘭檢方的相驗結果認定古醫師是意外落水,排除了外力介入的可能性。據了解,古姓醫師現年56歲,從醫20多年,並能操控中、英、台、客四種語言,與病患溝通無礙,古醫生過去是中山醫學大學復健系畢業生,曾擔任物理治療師,後來考取中國醫藥大學,取得學士後醫學學位,於2021年9月加入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團隊,目前擔任中醫部主治醫師,專精針灸和中醫內科。
「搭賞鯨船失聯8天」古醫師昨日找到 今相驗結果出爐:排除外力介入
花蓮縣古昌文醫師21日到宜蘭參加學術研討會,結束後至烏石港搭乘賞鯨船出海,卻未隨船返港,不排除落海可能,海巡人員連日搜尋,在今(28日)頭7日,於東澳烏岩角外海尋獲遺體,宜蘭檢方傍晚相驗結果出爐,認定古男意外落水,排除外力介入。海巡署派出警艇,依照洋流方向往南搜尋,昨上午7時30分許,在東澳烏岩角外海,由100噸艇執行海域巡邏時發現一具漂浮男屍;經撈起後載運回南方澳漁港,從屍體上的證件經通知古醫師的家屬後確認身分,將送往員山鄉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福園,後續由第七海巡隊報請檢察官相驗。據了解,古醫師赴宜蘭參加學術研討會之前,曾透露想到位於礁溪鄉的佛光大學附近步道走走,翌日古醫師未返家,家人以為他可能在礁溪山區,25日家人透過臉書請求協尋,也以為在山區、步道失聯。 今(28日)上午7時30分許,於東澳烏岩角外海、距離龜山島約18海浬尋獲古醫師的遺體,已送福園報請檢察官相驗。(圖/第一岸巡隊提供)花蓮警方轉通報礁溪警方,經調查才發現古醫師21日搭乘計程車去頭城烏石港,購票乘坐賞鯨船,該趟賞鯨之旅是繞行龜山島未登島,古醫師還到船頭用手機拍攝鯨豚畫面,但他並未隨船返回烏石港,巧合的是1名賞鯨船解說員未穿著工作服,被誤認是遊客,因此未在第一時間發現回程的遊客少1人。經海巡人員不放棄搜索,連日派遣警艇,依據賞鯨船路線,和海流、潮汐判斷進行海上搜尋,終於在昨上午7時30分許,於距離龜山島約18海浬處,順利尋獲古姓醫師遺體。宜蘭檢方今到員山福園相驗,傍晚相驗結果出爐,認定古男意外落水,排除外力介入,家屬對此沒有意見,相驗後遺體發還家屬處理,至於搭載古男的賞鯨船是否有相關責任,檢方將再一步釐清。
神秘失蹤!花蓮醫師賞鯨後莫名消失已5日 僅剩背包、名片丟船上
一場神秘失蹤案在宜蘭掀起漣漪,1名花蓮慈濟醫師21日參加完學術研討會後,前往烏石港賞鯨,卻在船返港時離奇失蹤,家屬焦急發文求助,呼籲網友及山友協尋,古男身高約175-180公分,失蹤當時穿著黑色襯衫,背著黑色愛迪達包,請有任何線索的人儘速聯繫當局。據民眾透過臉書社團「登山通報站」發出的協尋貼文指出,古男21日向親友透露行程後便失去聯繫,目前仍處於失聯狀態。警方接獲報案後,透過基地台定位發現古男曾前往礁溪的林美步道,但尚未找到其蹤影,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古師結束研討會後前往烏石港,但船返回港口時,船上只留下其背包及名片,本人卻不知去向。礁溪分局與海巡調閱碼頭監視器影像,監視器影像顯示古男曾在船上拍照,但下船時的影像卻不見身影,礁溪分局與海巡已展開擴大搜尋,但至今仍未發現古男的行蹤。
超強高中生!「DPIP災害天氣地震速報」開發者與氣象署簽約 親自到花蓮設測站
近期台灣地震搖不斷,讓大家開始疑惑自己到底是頭暈還是地震,也因此地震速報相關的APP下載量大增,其中一款「台灣地震速報」更因此爆紅,有網友發現開發者竟是一名17歲林姓高中生,而另一款「DPIP災害天氣與地震速報」開發者也同樣是高中生,過去還曾與氣象署簽約,更親自到花連設立測站。近日「台灣地震速報」因為通報準確率相當高而爆紅,在一周內吸引超過30萬人下載,後來「台灣地震速報」APP也發出推播,表示「近期因用戶暴增,導致部分錯誤,我深感抱歉。目前已了解相關問題,並會盡快修正。此程式僅一人高中生維護,因此想請大家多包容,給我一些時間改善,謝謝您!」,瞬間在Dcard引起熱議,有交通大學的網友表示,「台灣地震速報」是他們學校工學院院長的兒子,「難怪那麼厲害」、「好優秀呀」、「難怪貴校臉書會發這個程式的貼文」。也有網友留言希望大家可以關注「DPIP災害天氣與地震速報」這一款APP,「希望大家也同時多關注寫出DPIP的高中生林睿,他甚至自己親自到花東設立測站,然後有與氣象署簽約,今天也跟著一起開403的研討會」,許多網友紛紛稱讚,「他也很棒,真的需要多鼓勵這些人才」、「我下載的就是DPIP!沒想到竟然是一個高中生寫的!好厲害」、「哪裡有他的資訊嗎!所以地震速報跟DPIP都是分別兩個高中生寫出來的?好厲害」。而「DPIP災害天氣與地震速報」的開發者林同學也在Threads發文表示,「今天去氣象署參加403地震序列學術研討會,這起地震事件被認為是『極端情況』;很多人反應DPIP通知太吵、發太多,實際上是地震真的太多,我們預計這周開會討論做出調整,希望大家體諒」。
8旬翁急性動脈血管阻塞 「新科技搶救」避免截肢
一位84歲男性因心房顫動合併缺血性腦中風而被送入醫院。因大面積腦中風合併出血性轉化,無法使用抗凝血劑。住院期間,他突然出現右腳劇烈疼痛、發紺和冰冷的症狀。進行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右側腹腔髂動脈以下的血管已被血栓完全阻塞。考慮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無法採取手術切除血栓的方式。同時由於腦出血,也不能注射血栓溶解劑。患者面臨著右腳缺血壞死和截肢的風險。周邊血管學會理事長徐中和指出,幸運的是,台灣已經引進了經皮血栓機械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技術,是亞洲領先的國家之一。這項技術使用Rotarex導管,前端配有螺旋狀的旋切頭,旋轉切除血栓並將其排出體外。血栓清除後,再使用塗藥球囊(SELUTION SLR)對殘留的狹窄病灶進行擴張。經過治療後,患者的右腳發紺症狀立即改善,一週後他的肢體狀況良好,順利出院。周邊血管學會張景棠秘書長說明,急性肢體缺血症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疾病,可能導致肢體組織壞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有著重大的影響。然而其治療並不容易,因為患者身體狀況可能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而血栓溶解劑治療收效較慢且易引起出血併發症。機械性取栓術能夠快速移除血栓,顯著改善治療效果,同時降低長時間使用血栓溶解劑導致的出血風險。塗藥球囊將傳統的血管球囊擴張術與藥物釋放技術相結合,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動脈疾病。透過塗藥球囊釋放藥物到血管壁上,抑制新的內膜增生,減少血管再狹窄的風險,可以使治療效果更持久,降低了再次手術的需要。SELUTION SLR屬於最新一代的塗藥球囊,透過創新的微載體與細胞黏附技術(CAT),可以在90天內持續釋放sirolimus藥物,達到穩定良好的治療效果。周邊血管學會是台灣第一個專注於周邊血管的學會,其成員包括心臟內科醫師、心臟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放射師以及護理師等專業人士。周邊血管學學會日前在台中舉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並邀請來自日本Osamu lida、韓國Su Hong kim、Jae-hwan Lee、香港Bryan Yan、新加坡Tang Tjun Yip與印尼Reza Juniery Pasciolly的專家參與會議,分享最新的治療方法。在年會上,專家們探討周邊動脈疾病的最新治療方法、挽救缺血肢體的新策略、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的微妙技術,以及其他周邊血管相關主題,如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TEPH)、用於肌肉骨骼疼痛的經動脈微栓塞(TAME)、前列腺動脈栓塞(PAE)、骨盆動脈介入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透過各方專家的交流與討論,分享與傳播最新的知識,期望將台灣周邊血管治療提升到另一個高度。
研討會有詐2/網站內容真假難辨 破解國際研討會詐騙手法用這招
一名台科大研究生去年將研究摘要投稿至國際學術研討會,前後總共繳納約3萬元金額,直到準備出發赴韓國之前才發現該研討會全是假的,並緊急向第三方支付申請退款。事實上,打著學術研討會的名義,實際上卻進行各種詐財行為,過往也曾有不少案例。過往的學術詐騙多以「掠奪性期刊」方式為主流,其所創造出的學術價值甚低,所謂投稿審核往往堪稱光速,研究者通常能在短時間收到「核稿通過」的通知;掠奪性期刊往往會再透過各種手段希望研究者可以「投稿」,以此向研究者收取高額的報名、出版費用;又或精準掐中研究者「一稿不二投」痛處,等對方察覺有異,想將學術研究撤回,卻遭期刊勒索大量錢財。因此掠奪性期刊堪稱學術界的詐騙集團,不過此次有研究生花費大把費用,參與國際研討會,事後卻發現所謂研討會根本全是假的,相較過往來說較為少見,屬於新興起的學術詐騙手法。受害研究生指出,掠奪性期刊儘管學術價值較低,但至少會刊出,而此次的假「研討會」就是看準研究生需要有相關投稿經歷,以假網站內容及假的專家學者背書,誘騙研究生投稿而收取報名費、投稿費及住宿費用。花花向被指名將出席研討會的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林劭品詢問,卻得到「完全不知道這件事」的回應。(圖/當事人提供)假研討會的消息曝光後,就有一位研究生跳出來表示,自己也曾收到類似信件,他先是收到口頭報告的邀請,第一時間幾乎難掩心中狂喜,但事後冷靜下來卻發現該網站根本漏洞百出,而所謂報名費用一次竟高達台幣3萬元,是一般正常大型國際研討會的行情約3倍左右。而該主辦方後續也寄了不同國家的相同研討會邀請,卻被抓包時間與屆數相互衝突,更無法明確找到承辦窗口的聯繫資料,因而讓他察覺有異,才能免於荷包受騙。對此,研究生們也列出識別假研究會的方式,希望以此降低被騙機會。例如只去教授去過或主辦方為教授所熟識,又或是相關研討會在學術界已有一定聲望,但仍需確認是否為冒名;其次,就算相關研討會邀請為教授轉寄,研究生自己也有查核之必要。研究生也表示,由於寫信去質疑教授是否有參加相關學術研討會,較為不禮貌,因此建議通常可以朝主辦方所稱之舉辦地點下手,向該場地負責人詢問是否有相關活動的舉辦,以此來加強確認其研討會的真假,也可以避免有質疑教授的情況發生。
研討會有詐1/女研究生砸3萬報名國際研討會 出發前酒店:無此行程
一名台科大女研究生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指出,去年接到教授轉來的國際研討會報名資訊,繳交報名費與住宿費用約3萬元台幣後,但直到研討會日期將近卻遲遲未收到主辦方的行前通知,轉而向主辦方所稱舉辦會場的韓國四季酒店詢問,飯店回覆並未收到有舉辦任何學術研討會的通知,這才驚覺遭詐。花花(化名)是台科大的碩班生,因有參加國際研討會的需求,其去年收到教授轉寄、今年5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第20屆生物技術大會國際研討會」邀約投稿信函,簡單查閱其所建立之相關網站後,得知該研討會將舉辦第20次,地點定在韓國首爾,離台灣不算太遠,且所邀約的教授來頭不小,均為韓國名校教授,其中還邀約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林劭品,如果投稿能順利獲選,研究成果還能被放上國際期刊,讓她決定向該研討會投稿摘要。該研討會網頁創建相當逼真,所列出席之相關「教授」均來自明星學校。(圖/翻攝自該研討會網站)花花將投稿的摘要寄出後,火速在3天後得到獲選通知,由於該研討會所要繳交的報名費為499元美金(台幣約1.6萬元),與一般國際研討會的報名費用台幣6000至1.2萬元的行情相比並沒有貴太多,不過當她繳完報名費後,卻在今年2月收到主辦方來信,對方聲稱可以以450元美金(台幣約1.5萬元)的價格,幫她解決3晚的住宿費,讓為省麻煩的她欣然同意,以信用卡的方式完成第三方國際支付。不過直到3月中旬,等花花從實驗數據中回神,才發覺雖已接近研討會的舉辦時間,仍遲遲未收到主辦方的相關細節通知,而當她尚未繳交報名費用時,主辦方不斷來信催促其繳交費用,對於其詢問研討會細項事宜時快速又盡責的回覆,卻在完成報名費用的繳交後直接人間蒸發,讓她心生疑竇。花花先確認該研討會的舉辦地點為韓國首爾的四季酒店,立即向飯店寄信詢問是否有此事,卻得到飯店方回信表示,「目前並未接到有任何要辦學術研討會的行程」;此外,主辦方聲稱邀約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林劭品作為主講人之一,她也火速寄信詢問林劭品是否有此事,林劭品回信指出「自己根本沒有聽過這回事」,讓她瞬間驚覺被騙。花花發出mail向首爾四季酒店查詢是否有舉辦研討會一事,卻收到飯店回覆「查無此事」。(圖/當事人提供/本刊繪圖組合成)花花當場欲哭無淚,她為參加研討會,前後已刷下台幣約3萬元的費用,而與她同系的博士生也同樣刷下約1.6萬元的報名費用,卻在這時得知所謂研討會根本就是假的,比起在學術界惡名昭彰的「掠奪性期刊」還要惡劣,因為「掠奪性期刊至少還會舉辦研討會,只是學術價值不高」。且假研討會網站的IP在國外,讓查證更加困難,只能透過細節不斷查驗,守住荷包,所幸最後她因不甘心3萬多元打水漂,不斷與第三方國際支付協商,最終只要付1000多元的手續費,就能完成退款,讓她在減少損失的同時也上網PO文,呼籲學生們務必小心被假網站學術詐騙。
國父紀念館大會堂暨周邊設施改造工程啟動 明起休館2年整修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為提供更好的設施及展演環境,將於明(26日)展開整修工程。國父紀念館自民國61年開館以來,已逾半個世紀,見證蔣經國、李登輝總統先後在此舉行宣誓就職典禮,舉辦金馬、金鐘、金曲獎頒獎典禮,長年提供民眾藝文、觀光、遊憩等服務,點點滴滴已成為市民的共同記憶。國父紀念館經過半世紀的歲月洗禮,部分設施老舊不堪使用,於105年啟動「跨域加值公共工程計劃」(現更名為「國立國父紀念館古蹟整修暨文化設施服務升級計畫」),前已完成國際化優質展示空間及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接著將於今年2月底啟動大會堂暨周邊設施升級工程。112年10月完工的「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案,完成了「三張犁支線」懷舊步道及「中軸林蔭廣場」,除回復王大閎建築師最初的設計理念外,並擴大樹木綠蔭與草地面積,整建與強化廣場鋪面,近期完成的「映池」更加突顯國館建築之美,完工後的中山文化園區提供了民眾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今年即將啟動「大會堂暨周邊設施工程」,主要針對大會堂本體及其周邊空間與設施,除提升設施服務品質、強化現有功能外,並更新表演舞臺、後臺、觀眾席、空調系統、表演設備及大會堂周邊設施,整體強化軟、硬體服務機能,期能達成「提升展演設備效能、改善民眾觀演品質、加強公共安全與永續性能」等目標,符合藝文發展需求並擴大劇場使用效能。國父紀念館「大會堂暨周邊設施工程」工期預計自113年至115年底,因建築修繕及大會堂設施升級涉及機電、空調汰換及全面結構補強,為利工進,本館將於26日起休館暫停對外開放,中山文化園區則維持正常運作不受影響。休館前仍有規劃精彩展覽,包括「島嶼.記憶–描繪臺灣50年」–2023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特展。另與臺灣國家婦女館合辦「男性育兒攝影展」,透過攝影展的方式,展出爸爸和孩子一系列日常生活照片,讓大家更重視家庭中的照護責任分工,以消除傳統文化規範中,對於男女在家庭中所扮演角色的刻板印象,以上展覽展期至113年2月25日。 國父紀念館於整修期間仍持續提供各項優質的藝文服務,包含辦理館藏巡迴展、舉辦中山青年藝術獎、孫學與國家發展相關學術研討會、走讀臺灣特色建築與孫學研究相關活動等。廣受好評的生活美學課程也將移至東方工商教室辦理,繼續提供市民參與藝文學習服務。國父紀念館經歷蛻變的關鍵時刻,未來將運用創新模式推出線上展覽,打破實體博物館時間、場域的限制,陸續推出精彩有趣的戶外文化活動,包含藝術市集、藝文表演、文化體驗、藝術導覽及生態導覽等,歡迎大家共同參與,體驗不一樣的國父紀念館風貌。
婦科新知登場!台東醫學盛事匯聚專家 中外儀器大力支持!
在後疫情時代,強化偏鄉觀光地區的醫療資源成為當務之急。為了提供在地居民及觀光旅客就近的緊急醫療救援,台東縣政府積極統計觀光景點遊客數,並發現2022年縣內主要觀光景點的遊客人數較前年成長約 52.99%,成功恢復疫情前水準。其中,鹿野高臺以舉辦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及飛行傘而聞名,吸引了超過 2,147,104 人次的遊客。 為因應每年爆量的觀光旅客,鹿野觀光醫療健康照護園區提供機動性緊急醫療救援,鞏固醫療量能,確保醫療資源不缺乏,以保障居民與觀光旅客的身體安全,同時帶動山地偏鄉地區的繁榮。多年前擔任過台東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的鄭丞傑則特別感謝中外儀器的熱情贊助活動,才能讓這樣高水準的演的熱情贊助活動,才能讓這樣高水準的演講出現在美麗的台東。(圖片提供/中外儀器)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中外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的國際醫療暨2023台灣婦科腫瘤消融醫學研討會於11月25日在台東縣鹿野鄉綺麗渡假村隆重舉行。這場醫學學術交流活動是台東難得一見的盛會,吸引了來自亞太地區近百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包括海芙刀、微波刀和射頻刀在內的最新腫瘤消融技術。台灣婦科腫瘤消融醫學特別頒發感謝狀給中外儀器,感謝其贊助研討會這場台東難得一見的醫學學術交流活動。(圖片提供/中外儀器) 台東縣長饒慶玲和縣議會議長吳秀華等地方首長均親臨大會,對這場難得一見的醫學學術盛會表示祝賀。台灣婦科腫瘤消融醫學會理事長、臺北秀傳醫院院長鄭丞傑教授在大會上指出,婦科腫瘤消融技術的日新月異,他在2009年首先引進聚焦超音波刀,即海芙刀,被尊稱為「海芙醫學之父」。鄭丞傑的豐富經驗使他成為全國治療病例的重要貢獻者,近三分之一的治療病例來自他的手術。目前,全國已有18家醫院能夠提供這項先進的腫瘤消融技術,包括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桃園長庚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 海芙刀手術被譽為神奇的無刀口手術,尤其在治療子宮肌瘤的患者身上,表現出卓越的治療效果。這種無創手術不僅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保留了子宮,保住了生育能力。鄭丞傑指出,許多原本不孕的婦女在接受海芙刀治療後成功達成了成為母親的夢想。 除了海芙刀手術,大會中還介紹了更新的超微創手術——微波刀和射頻刀,針對子宮肌腺症和子宮肌瘤,提供了婦女另一個選擇,同樣是保留子宮並且不切開子宮的腫瘤消融技術。國際醫療暨2023台灣婦科腫瘤消融醫學研討會不僅對醫學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體現了對偏鄉地區醫療的重視。(圖片提供/中外儀器) 這場學術研討會被譽為台東難得一見的國際醫學學術交流,亞太婦科內視鏡醫學基金會董事長李奇龍教授特地飛到台東參加,並讚揚與會專家們對無創與微創手術的熱情推動,對婦女健康的貢獻。鄭丞傑特別感謝台灣婦幼偏鄉全人健康照護協會的熱情贊助,使得這場高水準的演講能夠在美麗的台東成功舉辦。整個活動不僅對醫學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體現了對偏鄉地區醫療的重視,為該地區的繁榮帶來了新的契機。
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台大 探討習近平第三任內的機遇與挑戰
「習近平第三任內的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明(17)日在台大集思會館柏拉圖會議廳舉行,由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主辦,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共同協辦。今年研討會的核心主題著重於習近平第三任期間的機會與挑戰,將從中國大陸內政、經濟、外交、社會、文教以及兩岸關係的多個層面,以深入探討習近平執政的特色與理念。研討會邀請到眾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參與,包括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研究習近平的權威學者Kerry Brown,將針對習近平的表現進行專題演講。鑑於美中台關係的重要性,主辦單位還特別邀請到美國知名學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以及前國安會秘書長、現任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博士,分別從美國和台灣的角度,深入分析當前美中台三邊關係。其他與會學者還包括美國丹佛大學趙穗生教授、淡江大學黃介正教授、台大政治系黃旻華主任、政大東亞所鍾延麟所長、日本法政大學福田圓教授、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趙建民所長等,一同出席與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熱潮燒到學術界! 紐澳多名學者發起「泰勒絲學術研討會」
美國創作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以其優秀的音樂才華,成為全球受人矚目的巨星之一。就有澳洲、紐西蘭多所大學的學者發起「泰勒絲研討會」(Swiftposium),將花3天時間聚焦談論泰勒絲在對性別、流行文化、經濟等方面帶來的影響。綜合外媒報導,泰勒絲的「時代之旅(Eras Tour)」巡迴演唱會已於今年3月展開,2024年2月16日至17日就會去到澳洲墨爾本。對此,來自澳洲、紐西蘭多所大學學者計劃同年2月11日至13日,約在澳洲墨爾本大學(Melbourne University)舉行「泰勒絲研討會」,旨在探究泰勒絲在全球各地帶來的廣泛影響。報導指出,「泰勒絲研討會」談論主題涵蓋性別、女性主義、流行文化、經濟、音樂產業等方面,標榜「這是一場綜合性學術會議,學者們可就泰勒絲熱潮及其系列議題產生的深遠影響,進行批判性對話」。目前澳洲墨爾本大學已有發布通知,期盼各界趕在研討會之前提交相關論文,教授珍妮佛貝克特(Jennifer Beckett)也說,泰勒絲本身就是非常不得了的人物,且若她能親自到場,「我們非常樂意。」另外,根據主辦單位官網的頁面,可見「邀稿說明」欄位的探討主題皆由泰勒絲的音樂作品歌詞引用而來,包括〈反英雄〉(Anti-Hero)的「憂鬱總在深夜裡上工(When my depression works the graveyard shift)」、〈美國小姐與心碎王子〉(Miss Americana & the Heartbreak Prince)的「你知道我傾慕你,我更為你神魂顛倒(You know I adore you, I'm crazier for you)」、〈科妮莉亞街〉(Cornelia Street)的「整個城市都在吶喊你的名字(This city screams your name)」。
刪學生論文冒名投稿 國立大學系主任嗆「傳承與慣例」下場曝光
台中某國立大學羅姓副教授兼系主任,為了要報名學術研討會,擅自用自身指導的研究生張姓女論文,並將內文刪減,偽造張女簽名,以自己、曾姓女研究生與張共三人之名投稿參加學術研討會,直至曾女詢問作者排名,張女發現並提告,羅姓系主任辯稱是「傳承與慣例」,台中地院不採信辯詞,依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判刑4月,可易科罰金12萬元。判決書指出,羅男去年指導張姓女研究生發表論文取得碩士學位畢業,台南應用科大為舉辦研討會,對外公開徵求論文,羅主任竟未經張女同意,指示另名指導的曾姓女研究生,將原本一百多頁的論文內容刪減至十頁,更偽造張女簽名投稿,台南應用科大通知曾女,曾女聯繫張女欲討論作者排名等問題,張女才驚覺得知自己論文遭侵改,立即提告。羅主任應訊時矢口否認犯行,聲稱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傳承與慣例」,並表示「我沒有犯罪的故意,而且後來我已經撤回投稿了」,而檢方詢問是否經過張女同意?羅主任表示「來不及通知她」,未經張的同意或授權。法院判決,羅姓主任已違反「著作權法第92條擅自以改作之方法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罪」,以及偽造私文書等罪,考量其犯後態度毫無悔意,依偽造文書罪處刑4月,得易科罰金12萬元。可上訴。
密宗桃花劫2/捲入大寶法王感情官司 高徒敗訴稱因文化差異
1994年出生於台灣的熊慧行,筆名羅卓仁謙,不少人也叫他熊仁謙,出版和翻譯20餘本藏傳佛教書籍的他,筆名反而較為外界所知,而他最知名的身分,則是全球信徒逾千萬人的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的台灣籍高徒,同時也是大寶法王噶瑪巴在台灣相關宗教事務的主要處理者,還曾為了維護恩師清白,遭一位自稱被法王騙身拋棄的女信徒告上法院、敗訴判罰。熊慧行的母親是台灣人、父親是香港人,他的年紀很輕、今年才29歲,不過與佛教的因緣頗深,主要因為她的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一心想生下一位小沙彌來供養,因此生下熊慧行。根據熊慧行的母親在部落格上分享的文章,他2歲時開始背誦一些經咒,5歲時獨自誦讀佛教和儒家典籍,還加入讀經班,10歲時在台灣出家,地點就是海濤法師的寺廟,而海濤法師曾在2003年學習藏密噶舉派,以大寶法王為根本上師。雖然小時候學的是漢傳佛教,不過熊慧行一心嚮往藏傳佛教,13歲至印度專業學院(RDI,Rigpe Dorje Institute)學習藏文、梵文,並拜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為師,因為他天資不錯,頗受噶瑪巴欣賞,因此在他18歲時,要他還俗輟學後,派到日本接觸日系佛教並進行交流。熊慧行回台後,推動生活化的佛法,除了寫書和翻譯,也成為Youtuber,架設「快樂大學」網站影片,一方面訓練口條和重新學習中文,同時分享禪修和冥想的心得。熊慧行拜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為師,每年都要回印度參加藏密學術研討會。(圖/讀者提供)熊慧行最為外界熟知的新聞事件,是他捲入師父、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在2019年1月爆發的桃色風波,黃姓女信徒爆料與噶瑪巴交往長達5年,聲稱2人發生過3次性關係,黃女除提供自己與法王在飯店內的合照外,還有2人11段共長達18分21秒的對話錄音。法王則在官網開示,自己僅受過沙彌戒和敬事男戒,並未受過比丘戒。他強調,真正的出家戒不只是可不可做的約束和規範,最重要的是希求解脫、出離輪迴的心。護師心切的熊慧行則在新聞爆發後製作懶人包貼圖,指稱爆料的黃姓女信徒為精神病患者,黃女憤而提告,一、二審皆判決黃女勝訴,熊仁謙需賠償1元,並刊登道歉啟事。熊慧行對本刊表示,大寶法王不可能與黃女有親密關係,因為他在印度隨身有5個侍衛保護安全,如果落單發生安全疑慮將有嚴重後果,因此相關新聞出來後,藏族朋友認為沒什麼、並未受到影響。至於高等法院在2021年8月25日判熊敗訴確定一事,熊認為自己長期受藏族教育,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所以整件事沒辦法處理好,最後判決結果可能是對方在法律上站得住腳。不過就在熊慧行與黃姓女子對簿公堂期間,熊在台北市林森北路上的開放式佛堂「度母之家」2021年2月23日晚間遭人潑漆,整間佛堂牆壁滿布紅漆,部分佛具也被砸毀,警方調閱監視器,逮捕潑漆男子移送法辦。不料潑漆事件發生後不到半個月,C姓女子就在網路上PO文罵他騙感情,熊則感嘆這麼多事情竟然「剛好都一起發生!」北市林森北路的「度母之家」曾遭人潑漆,這間佛堂由熊慧行創立。(圖/翻攝畫面)
博士生酒駕…出國當交換生泡湯 法官「1理由」宣告緩刑
陳姓男子就讀南部某國立大學半導體及光通訊科系博士班6年級,去年6月酒駕遭警查獲,一審遭判2月,害他原訂今年初要去美國當交換生、國科會補助均泡湯。二審高雄地院審酌陳男在半導體及光通訊領域有研究貢獻,已知悔悟,讓他緩刑2年。陳男去年6月4日晚間9時許和友人聚餐,在鹽埕區大勇路國際會議中心對面小吃部飲用啤酒,10點說聚餐結束,他竟直接騎機車回家,路上被員警臨檢逮獲。當時,陳男對員警強調,自己只喝了一瓶啤酒,但員警竟測得陳男酒測值高達0.71毫克,被依公共危險罪送辦。一審認定陳男坦承犯行,判他2月、併科罰金1萬5000元,得易科罰金。陳男原本預計今年1月出國至美國加州大學當交換學生1年,但卻因酒駕刑案,導致無法申請良民證,也無法申請國科會補助,原定出國交換、研究計畫全數泡湯。若依照一審判決,陳男留下的刑事紀錄,將導致他無法申請良民證,5年內無法再申請。另依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赴國外從事博士後研究作業要點第12點第2款規定,補助也會遭取消,已領取補助公費者應返還公費。為了縮短無法出國研究的時間,陳男力拼上訴,爭取緩刑機會,還拿出去年11月到加拿大溫哥華,參與2022年IEEE Photonics Conference (IPC)會議的相關證明,另提出2016年至2022年、25篇參與國外學術研討會及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的論文,向法官證明他出國進一步從事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能力與意願。二審法官認為,陳男在半導體及光通訊領域相關學術研究確實具有一定的貢獻及能力,考量他已深受教訓、懊悔不已,應可知所警惕,信無再犯之虞,維持原本刑度但宣告緩刑2年,全案定讞。
台灣圓點奈米身為國內核酸檢測先驅,期待創造下一代不被未來淘汰之能力 贊助獎學金和參與全球最大生物學競賽之經費,致力於推動社會人才培育計畫
全球EdTech(教育科技)的市場規模,於2022年至2030年之間,預估會以16.5%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至2030年將達到4,295億美元。在快速變遷與科技巨變的新世代,面對未來人才競爭力,必須從教育創新引領社會前進。近年來科學教育發展蓬勃,有別於傳統學科,科學教育著重於邏輯思考和創新。以科學技術和發明起家的圓點奈米,注意到隨著時代的更迭,教育方式也需與時俱進,願成為台灣加入教育科技市場的重要推手。台灣圓點奈米技術(股)公司於2004年成立,致力於創造新穎的技術和產品服務,為台灣最大的奈米磁珠、核酸純化試劑與核酸萃取機製造廠,而其中的核心技術旋轉攪拌核酸萃取技術已取得多國專利,該技術混和效率更佳,反應時間也更短。圓點奈米身為核酸檢測解決方案的國內先驅,期待給予下一代未來具備之『創造能力』,因此於2021年開始贊助獎學金、學術研討會,並支持大學團隊參與全球最大的國際合成生物學競賽iGEM(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Machine),以推動人才培育計畫。圓點奈米身為核酸檢測解決方案的國內先驅,期待給予下一代未來具備之『創造能力』,於2021年開始贊助獎學金給台大管理學院博士班(圖/台灣圓點奈米技術(股)公司提供)圓點奈米於2021年正式啟動獎學金計畫,第一個計劃即是支持臺大管理學院博士班,贊助500萬元獎學金,願能透過獎學金的設置,讓更多優秀人才留在台灣。除此之外,圓點並於2022年贊助300萬元獎學金給成功大學化學系博士班學生,以及各項產學合作、學術研討會和科學競賽等資金贊助。簡建興總經理提及:「台灣的未來不應該是勞力密集獲利,而應該是推動產業高階人才培育,超前佈署讓台灣成為產業智慧人才平台」。圓點奈米第一個獎學金計畫即是支持臺大管理學院博士班,贊助500萬元獎學金,願能透過獎學金的設置,讓更多優秀人才留在台灣(圖/台灣圓點奈米技術(股)公司提供)2022年8月,圓點奈米贊助中山醫學大學的團隊參與全球最大的iGem國際科學競賽,此競賽為全球最高等級的合成生物學競賽,每年有超過30個國家、300多隊參賽,去年的參賽者更來到7757位,而中山醫學大學是以AID can aid為主題,設計出一套融合瘤技術的優化方案,透過結合AID酵素和Tet-on生物開關構建了一個可控系統,誘導融合瘤內抗體可變區基因的點突變,從而產生不同的抗體,希望能在保留動物源抗體優勢的條件下盡可能降低動物犧牲。中山醫學大學團隊不僅受到許多企業的支持,更因為圓點奈米對於人才培育計畫的重視,因此獲得圓點奈米的研發贊助經費,得以順利進行實驗,進而在這次的競賽中榮獲金牌肯定。圓點奈米贊助中山醫學大學團隊參與全球最大的iGem國際科學競賽,因獲得圓點奈米的研發贊助經費,得以順利進行實驗,因而榮獲金牌肯定(圖/台灣圓點奈米技術(股)公司提供)除了在技術上的領先外,圓點奈米期待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並持續發展人類的天賦,從台灣的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不間斷地注入資源,因為簡總經理認為,有些事情是人才能做的事情,而非機器可以取代,「人」才是最好及最重要的投資。在多樣多元的時代中,我們只能努力創造多元的平台,培育出多元的人才。
中壽接軌國際攜手台灣失智症協會積極響應 期許成為「高齡金融守護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估,全球平均每三秒新增一名失智者;另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台灣已有超過 31 萬名失智者,亦即每 74 人中可能就有 1 位是失智者,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失智症與我們的距離將愈來愈近。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常是社會新聞中財務管理困難及遭遇金融剝削或詐騙的受害者。中國人壽以「高齡金融守護者」自許,推出財務安全網站及手冊,並藉由失智症協會「2022 年國際失智症協會亞太區域會議暨國際研討會」,將與協會共同研發的緊急連絡卡防走失輔具,以雙語版提供給英國、日本、新加坡等 20 多個與會國家代表參考,用實際行動支持並倡議失智友善。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表示,金融機構是預防、應對高齡詐騙及金融剝削重要的一環,因此中壽從高齡、弱勢與身心障礙客戶的需求出發,借鏡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CA)發布之公平對待弱勢客戶指引,贊助台灣失智症協會「從失智友善台灣看失智友善金融」聯合學術研討會,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力求保障金融弱勢族群的財務安全及自身權益;今年度亦獨家贊助協會舉辦的「首屆大專院校失智症方案設計競賽」,將失智友善向下扎根,鼓勵年輕世代關注高齡失智議題,以行動展現創意,提出跨世代共好方案,為即將來到的超高齡社會做好準備。為讓內外勤同仁更加瞭解高齡者與失智者,以提供有溫度的保險服務與體驗,中壽導入台灣失智症協會高齡友善金融相關課程,啟發內部同仁在服務流程設計與環境規劃上,能考量長者需求,並讓前線服務人員學習辨識可能的失智者,了解遇失智狀況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進而為失智客戶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協助。業務員表示:「上完課後對失智症更加了解,也更能以同理心來體會長者的需求」、「學到在面對可能失智的客戶時,可以如何應對服務」,以及「獲得很多失智症相關知識和資源,可以提供給客戶更專業的服務」等,在招攬及服務過程中得以更加留意,提供更適切的服務。中壽致力打造失智金融友善環境,取得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友善職場」認證、成為保險業界首家「失智友善保險公司」,並透過警政署、全台各縣市失智症協會據點及中壽六大客服中心,提供「緊急連絡卡鑰匙圈」給有需要的長者,協助建構防走失守護網。「緊急連絡卡」外型如同鑰匙圈,使用者可自行記載健康狀況及緊急連絡人等資訊,適合搭配在各式包包上使用,避免失智症標籤,增加長者配戴意願,除可縮短走失協尋的時間,也可發揮救援提示的功能。中壽秉持「公平同理,待客如己」的理念,期以友善金融服務的力量,讓金融弱勢族群都能實現身體安全、心理安全與財務安全的願景,朝向最受客戶推薦壽險公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