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桃園
」理工市長張善政重數據 簽訂「桃園住宅政策長期性研究合作備忘錄」
桃園市長張善政3/23上午出席「桃園市社會住宅及住宅補貼政策未來展望論壇」,除了提出「全齡照顧」、「人人安居」、「宜居桃園」3大政策方向,並與中國文化大學、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簽訂「桃園住宅政策長期性研究合作備忘錄」,攜手規劃更完善的住宅政策;理工背景出身的張善政表示,他習慣以數據及客觀意見作為執行政策的參考,與文化大學及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就是要借重其長才,為桃園的住宅政策建立長治久安的評估機制。桃園市長張善政與中國文化大學、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簽訂「桃園住宅政策長期性研究合作備忘錄」。(圖/桃園市政府提供)「社會住宅政策對桃園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因此安排以住宅政策為題,作為上任後第一場演講。」張善政表示,桃園是非常年輕的城市,人口接近230萬,普通家戶數約88萬戶,住宅存量約90萬戶,理論上住宅供給面仍能供應現況需求;另方面,桃園房貸負擔率約33%,遠比雙北市低很多,而全市平均屋齡約27年,也是住宅屋齡最年輕的直轄市,從各面向來看,桃園的住宅問題較小。但他也說,這僅是從數據表面來看,執政團隊必須要能夠超前部署,著眼桃園的未來發展進行規劃。張善政指出,桃園人口成長快速,年輕人不斷移入,桃園也是台灣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產值及員工數是全國第一,因此青年及勞工都把桃園視為未來的家園,市府必須要未雨綢繆,替市民設想未來的居住環境。他說,即使目前的住宅供需能夠維持,但未來需求是成長的,必須事先為社會住宅政策打下好的基礎及方向。張善政也說,他習慣以數據及客觀意見作為執行政策的參考,市府與中國文化大學及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就是要借重其長才,為桃園的住宅政策建立長治久安的評估機制,讓住宅政策往下推動時有所依循,強化政策背後的數據支撐力。他也說,在評估過程中,納入使用者反饋及規劃未來願景,讓政策執行更完善。針對住宅政策未來展望,張善政表示,雖然興建社會住宅有預算限制,但品質不會受限,會以新的理念與建築工法興建社宅,並引進租賃家具等循環經濟策略,在綠色建築及淨零碳排上有所貢獻;此外,市府會推動以「多元取得」方式設置社宅,從土地到蓋房子的來源要多元化,將評估榮民之家、公教住宅轉換為社會住宅的可行性,以期達到4年內興辦社會住宅1萬戶的目標。除了興辦社宅,張善政也希望興建部分「可以負擔住宅」,在都市計畫整體開發時,找尋適合用地,規劃分散式、中小型規模的可負擔住宅。他說,分散式、小型住宅的好處,是土地較容易取得、且造價成本較合理,因此房價自然可以更加合理,也讓市民有合理的通勤時間,以及學校、醫院等宜居安老的環境。張善政表示,市府將針對不同條件提供配套方案,滿足市民居住需求;針對購屋需求者,進行都市計畫整體開發可負擔住宅;針對租屋需求者,增加社會住宅供給、提供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另外,自有住宅者也需要協助辦理都市更新或提供修繕補助。最後,以政府角色介入調控,維持社會住宅租金穩定、優先照顧社會弱勢等,維護居住權益。此外,除了「社會住宅」,租屋族可以選擇「包租代管」或向政府申請「租金補貼」多元住宅補貼政策。桃園市即將開辦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第4期計畫,將請包租代管業者主動協助包租代管承租人申請租金補貼,凡是符合申請資格的承租人不用再擔心優惠看得到吃不到,且租金補貼將針對初入社會青年、新婚育兒家庭、經濟或社會弱勢戶等不同族群,加碼2-8成的租金補貼額度,希望能減輕更多年輕人、新婚家庭及弱勢房客的居住負擔。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 廣告
桃園住宅政策論壇宣示未來市政藍圖 打造桃園成為樂居城市
今(3/23)上午桃園市長張善政出席「桃園市社會住宅及住宅補貼政策未來展望論壇」,張善政表示,居住是人民的基本權利,以都市計畫整體開發取得可負擔住宅,提供市民可以負擔得起、有一定品質的居住空間,讓桃園成為人民可以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張市長表示,桃園市目前在居住條件上明顯優於六都其他縣市,加上發達產業帶來充足的就業機會,會不斷吸引更多人口流入桃園市,所以如何防範未來面臨居住市場供需失衡的困境,是市政的重要課題,並針對桃園住宅現況,提出三大政策改善加強。(圖/桃園市政府提供)第一是「全齡照顧」,社會住宅弱勢戶的租期限制由原先的 6 年全面延長為 12 年,其中 65 歲以上的長者更延長最少 18 年;並且社會住宅優先保障育兒及老中青三代同堂之家庭,即優先開放 10%社會住宅名額提供給「育有未成年子女兩人以上」及「申請人與直系親屬三代設籍在同一戶連續滿一年者」之承租人。第二是「人人安居」,落實先前所提出的高齡友善換居政見,凡 65 歲以上長者且僅於本市持有 1 戶自有住宅者,可將原房屋委託給本市包租代管業者,並換居到合適的社會住宅;且社會住宅將與衛生所、地方醫院合作提供定期進駐或遠距及視訊醫療進行健康評估之服務;另為改善消防安全,要求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之物件,皆須加裝滅火器、警報器、強排熱水器及瓦斯漏氣偵測器並納入補助項目。第三是「宜居桃園」,社會住宅採取隨到隨辦強化申請效率,及分級租金照顧經濟弱勢者,並於工業區周邊規劃興建社會住宅,提供勞工朋友們合理通勤時間之社宅,另為照顧廣大的新住民,只須家庭成員是本國國民即可申請社會住宅,將新住民納入政策戶資格。張善政市長、王子奇 校長(中國文化大學)/林建元 榮譽會長(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三人代表簽署桃園住宅政策長期性研究合作備忘錄。(圖/桃園市政府提供)張市長更承諾,為避免未來社會住宅「一市兩制」的問題,市府團隊將會積極向中央爭取承接營運管理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所建社會住宅,並與中央協調社會住宅制度一致化(申請資格、租金、招租作業、弱勢評點、管理機制等事宜),避免因存在部分差異導致市民混淆無所適從。在長期的住宅政策未來展望上,社會住宅將朝向「永續發展」、「近零排碳」、「多元取得」及「智慧化管理」等四大方向前進,並需要進一步以都市開發、安居樂業的角度來思考,利用都市計畫整體開發取得可負擔住宅。即結合都市整體建設、公共設施及產業發展等多面向規劃來配置分散式、小型化的可負擔住宅,並納入生活圈概念,讓其擁有合理的通勤時間及安穩的就業、就學、就醫及安老環境,將桃園打造成為安全、宜居、文化和經濟並進的樂居城市。論壇上,張市長與中國文化大學王子奇校長簽署「桃園市住宅政策與社會住宅長期研究備忘錄」。期盼透過與學術單位的長期合作,持續調查居民居住期待及需求,作為滾動修正住宅中長期發展政策及興辦社會住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