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行星
」韋伯太空望遠鏡公布 系外行星探測到水蒸氣行星
從古至今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發掘具人類居住條件的星球,如有大氣、水,美國航太總署(NASA)當地時間11日發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攝的首張全彩照片,隔天又發布5張新圖像,包括1張顯示一顆行星(WASP-96b)有水蒸氣的頻譜圖、南環狀星雲(Southern Ring,NGC 3132)一顆年輕恆星及一顆垂死恆星、史蒂芬五重星系(Stephan’s Quintet)及船底座星雲(Carina Nebula)。WASP-96b為太陽系外行星,位於南天鳳凰星座(Southern-sky Constellation Phoenix)距離地球約1150光年,韋伯望遠鏡分析該行星有水蒸氣,屬於「氣態巨行星」。太陽系的的木星就是氣態巨行星,但WASP-96b的質量不到木星的一半,且直徑是木星的1.2倍。WASP-96b非常靠近其母恆星,溫度超過 1000°F,過熱不適合人類生存。儘管WASP-96b不適合人類居住,但這已是距2013年哈伯太空望遠鏡於系外行星探測到水,在探索宜居行星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出南環狀星雲的最新狀態,當中除了垂死的恆星還有顆年輕的恆星。(圖/NASA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韋伯號上兩台相機捕捉到南環狀星雲最新狀態,編號為NGC 3132,距離地球約2500光年。左邊的韋伯近紅外相機(NIRCam)拍攝到星雲中心一顆垂死的恆星噴發氣體及塵埃雲,右邊韋伯的中紅外儀器(MIRI) 拍攝到被氣體及塵埃雲包圍的另一顆年輕恆星,這顆處於早期階段的恆星未來可能會有自己的行星狀星雲。韋伯望遠鏡首次以新視角揭示史蒂芬五重星系,是迄今為止韋伯最大的馬賽克圖像。(圖/NASA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史蒂芬五重星系位於飛馬座(Pegasus),第一次發現於1877年,距離地球2.9億光年。這是韋伯望遠鏡首次以新視角揭示史蒂芬五重星系,是迄今為止韋伯最大的馬賽克圖像,覆蓋月球直徑約五分之一,超過1.5億像素,由近1000個單圖的圖像構成。該圖像對人們了解,星系相互作用如何推動早期宇宙中的星系演化,提供了新的見解。史蒂芬五重星系雖稱為「五重」,但只有4顆星系真正彼此靠近。韋伯望遠鏡發布船底座星雲中一個名為NGC 3324年輕恆星形成區域的邊緣圖。(圖/NASA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NASA發布的最後1張圖為船底座星雲,它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星雲之一,距離地球7600光年,是恆星孕育區。該圖是船底座星雲中一個名為NGC 3324年輕恆星形成區域的邊緣,由於韋伯望遠鏡能穿透宇宙塵埃的紅外線觀測能力,研究人員能辨別出新生恆星噴出的氣體,圖像中最高的「山峰」約有7光年高。
找到了!2顆「超級地球」 有適合生物棲息潛力
人類對宇宙、外星生命的好奇,歷來有不少「超級地球」被發現,這些都是有可能孕育生命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最新研究發現,有5顆太陽系外行星位在鄰近的恆星周遭,其中包含2顆「超級地球」,有適合生物棲息的潛力。美國太空總署NASA,是透過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TESS),發現紅矮星周邊這2顆超級地球,根據《天文物理期刊》指出,2顆超級地球代號分別為「GJ180d」、「GJ229Ac」,繞行紅矮星運轉,距離太陽系19、40光年;質量為地球的7.5、7.9倍。2顆超級地球代號分別為「GJ180d」、「GJ229Ac」,繞行紅矮星運轉。(圖/翻攝自phys.org)天文學家表示,紅矮星較太陽小且冷,是銀河系中最普遍的恆星,繞行的行星普遍會比較靠近,且維持在適居範圍內,完美的距離可讓行星保持溫暖,星球表面也有水資源的可能。即便如此,這些行星多數呈現「潮汐鎖定」,其中一面是永遠的寒冷黑夜,另一面則是永遠的高溫白晝。宇宙探索再有突破!新發現的超級地球有適居潛力。。(圖/翻攝自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領導人費博馮(Fabo Feng)博士表示,「GJ180d是距離我們最接近、溫度最適中的超級地球,且沒有潮汐鎖定的情況,大大增加了維持生命的可能性。」天文學家過去就表示,距離地球50光年的太空區域,分佈著大約1560顆恆星以及數千顆行星,大約有1000顆系外行星是岩石體,主要成分與地球相似,甚至一些行星潛在孕育生命的條件。由於受到太空探測技術限制,99%的系外行星都未被觀察研究,不過在新一代「系外行星搜索獵人」,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能夠全天候搜索鄰近太陽系的潛在宜居行星,該望遠鏡平均每隔13.7天環繞地球一周,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發現數百顆適合宜居的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