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需求
」 台積電 AI 台股 輝達 凱基人壽![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6641/sm-8295d18c747e5d4dc82b1400cc392368.jpg)
安謀反手向客戶高通爭搶Meta訂單 自推晶片找台積電代工
英國矽智財大廠安謀(Arm)將從IP授權轉型為自主研發晶片,最快今年夏天推出首款自製晶片。根據媒體披露,安謀不僅從自家客戶挖角,與大客戶高通競爭搶Meta訂單,甚至傳安謀晶片打算找台積電代工。安謀向來的商業模式,是授權關鍵智慧財產權給蘋果、輝達等大廠來設計製造自家晶片。據知情人士透露,安謀試圖從自家授權客戶中挖角,也將與自己的大客戶高通較勁,向Meta Platforms推銷數據中心晶片。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安謀的晶片預計將成為大型資料中心伺服器的CPU,且可依Meta等客戶需求量身訂做,生產將外包給台積電等製造商。安謀早在去年11月就向客戶端的高層招手,想聘請一名主管協助安謀。晶片製造商受惠於AI浪潮爆炸性成長,安謀卻沒嘗到太多甜頭,只能靠逐步調漲授權費,以及針對採用安謀架構生產的晶片收取專利費,間接賺取AI財。軟銀創辦人孫正義致力擴張AI基建版圖,將安謀視為關鍵要角,朝進軍AI晶片製造計畫跨出一步。此外,軟銀65億美元收購甲骨文資助的IC設計業者Ampere,也接近完成階段,此樁交易對安謀自製晶片計畫至關重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95773/sm-61327eb963baed1d987783d58488d8c3.jpg)
全球關注台積電在美動態 陸行之:憂被迫「投資阿斗」換免死金牌
科技業與台美兩地投資者熱烈關注正在美國舉行董事會的台積電(2330),會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晶片政策下推出什麼措施,連英國金融時報都寫長文,擔憂美國政府對晶片產業生態系的無知,因為蘋果、輝達與其他晶片設計公司才是首當其衝;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也在臉書上發文,擔憂我們沒有談判籌碼,怕被要求「投資阿斗」來換暫時的不死金牌。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最新表示,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先進AI硬體在美國製造,讓台積電ADR盤中一度重挫3.3%。台股12日早盤也力撐在平盤1110元,觀望氣氛濃厚。台積電今年首度在美國舉辦董事會,由於川普不斷提及將對台灣半導體加徵關稅,近期供應鏈傳出,台積電美國第二座晶圓廠將於2026年第二、第三季啟動進機,主要鎖定3奈米製程,最快2027年進入量產,以滿足在地客戶需求。日前法說會上提到,台積電亞利桑那州首座晶圓廠原本預估2025年初量產4奈米,已提前於2024年第四季達陣,而第二座晶圓廠預計將在2028年開始量產,將採用更先進的3奈米、2奈米製程技術。台積電董事會將討論2024年第4季財務報告及現金股利、資本支出、發債計畫、高層人士異動等,市場預期2024年第四季每股現金股利至少可維持第三季配發的4.5元以上,但這次罕見移師美國,可能因此公布在美的擴大投資計畫。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抵達美國華盛頓的時間,恰巧跟台積電董事會首次在亞利桑那州召開會議的時間很接近,目標其實也一致,就是盡力降低川普關稅帶來的威脅。文章提到半導體產業專家Dan Nystedt表示,雖然台積電去年有70%的營收來自北美地區的客戶,但直接送往美國的晶片其實很少,大部份晶片會被運到中國、印度等地,接著安裝在iPhone和伺服器裡面後,然後才會送到美國。且因美國關稅通常是針對最終成品而不是零組件,因此要對台積電為美國客戶所生產的絕大多數晶片課關稅,其實「非常棘手」。但台積電必須說服川普履行拜登政府時期所談妥的補助協議,還要避免移轉過多的產能到美國,因為這會削弱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在台灣也會面臨政治上的挑戰。陸行之也發文表示,最近聽到產業朋友聊到幾個關鍵詞,像是台積電可能宣布擴大美國投資,技術入股變成無償或小償技術轉移,甚至投資阿斗數百億美元,換暫時不死金牌。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近期營運陷入困境的英特爾(Intel)的業內暱稱。在美國副總統范斯在人工智能峰會上表示,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強大的AI系統在美國建造,使用美國設計和製造的晶片,英特爾盤中一度上漲10.67%,GlobalFoundries盤中也漲逾7.5%。陸行之說,「老實說,我們還是認為技術入股對台積電現有股東最好,但在川爺新政府的壓力之下,我們有任何談判籌碼嗎?現在只能害怕的等結果,期待這些關鍵詞最好不要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95762/sm-13c1613778d9922ad559ae53177653d3.jpg)
全球人壽攜手彰化銀行實踐公平待客 推出保險商品語音說明功能
全球人壽秉持「因為愛 責任在」品牌理念,以具體行動實踐公平待客精神,近期攜手彰化銀行推出保險商品語音說明功能,透過數位技術將保險商品DM的重點內容語音化,當客戶掃描DM上的QR Code後,即可透過語音說明的方式清楚了解全球人壽與彰化銀行共同推廣的保險商品內容,讓保險資訊的傳遞更直觀、更便利,有助民眾更容易理解傳遞的內容,促進普惠金融的實現。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改變了客戶與金融服務之間的互動方式。全球人壽為滿足客戶多元需求近期攜手彰化銀行進行跨產業合作,整合保險與銀行資源,透過語音化的保險商品說明功能,讓客戶即使在不方便閱讀或需要更快速理解的情況下,也能輕鬆掌握商品資訊,提升資訊取得的便利性與精準性。彰化銀行表示,此次與全球人壽的合作,充分展現了銀行與保險業之間的深度協作。透過語音化服務,不僅能協助客戶快速掌握保險商品的核心資訊,還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務的友善性與普及性,特別是對於視力不便的客群更是一項貼心的設計。全球人壽本次與彰化銀行合作推廣的商品為『全球人壽金美美利多利率變動型美元還本終身保險(定額給付型)』,商品特色為美元收付、每年領取生存還本金及透過宣告利率機制,每年計算增值回饋分享金,繳費年期為2年期、4年期、6年期,如需進一步了解本商品詳情,請洽全球人壽或彰化銀行各分行。未來,全球人壽與彰化銀行將持續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推出更多創新的數位服務,打造全方位且便利的金融保險服務體驗,讓客戶的每一次互動都更輕鬆、更有價值。全球人壽將「因為愛 責任在」品牌理念落實在每一個細節,秉持「以客為尊,待客如己」的公平待客精神,提供客戶公平、合理、便利與友善的服務環境,同理、竭誠地對待每一位客戶的需求。未來,全球人壽也將持續不斷優化服務品質,提供更友善的金融服務,讓客戶都能體驗到更安心的保險服務,實現以客為尊的公平待客精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94466/sm-54fb2c26fecd837dc4a1144b9f869980.jpg)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營收成長放緩 今年仍大手筆計畫投資750億美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4日盤後公布2024財年第四季財報,受到雲端銷售不如預期,導致營收增幅創下2023年以來最低。儘管如此,Alphabet對於今年資本支出仍舊毫不手軟,計畫大手筆斥資750億美元加速資料中心的投資。Alphabet財報顯示,到去年12月底的上季營收為965億美元、年增近12%,創下2023年以來增幅最小紀錄。不過每股盈餘(EPS)為2.15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13美元。其中雲端部門業務表現疲弱,營收雖較上年同期增加30.1%至120億美元,但成長幅度較去年第三季的35%增幅大為放緩,也不及市場預期的122億美元。自從DeepSeek上月推出用低成本打造與OpenAI不相上下的AI語言模型後,開始引發市場質疑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是否有必要花費如此龐大資金在AI基礎建設的投資。對此疑問,Alphabet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指出,為了滿足自家業務與雲端客戶需求,推動AI發展策略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他說2025年Alphabet的資本支出將為750億美元,除了高出2024年的525億美元,也大幅超出分析師預估的579億美元。Alphabet財務長阿什肯納茲(Anat Ashkenazi)解釋,該金額反映公司對基礎設施的投資,特別是在資料中心和伺服器,以支援 谷歌服務、谷歌雲端及DeepMind的成長。事實上,在AI基建競賽日益白熱化下,美國大型科技業者都在今年大舉加碼資本支出。例如Meta宣布將挹注600億至650億美元發展 AI。此外微軟承諾將在本財年對AI相關領域投資800億美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3757/sm-0bda28a69ea200508c97ea86c1d6768b.jpg)
蔡宏圖3日新春談話聚焦半導體AI 「善加利用台灣機會」茁壯金融業
國泰金(2882)董事長蔡宏圖3日對霖園集團全體同仁發表新春勉勵與期許,一千多字的談話中鎖焦在AI、新科技議題,強調不會運用的個人與企業面臨被淘汰威脅,且因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吸引全球科技業來台設點,是過去台灣所沒有的機會,需善加利用這機會讓金融業更加成長茁壯。蔡宏圖首先感謝同仁努力打拼,2024年集團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祝賀大家蛇年開工第一天新年新氣象,好運暢旺,旗開得勝、健康平安、所願都圓滿。蔡宏圖從國際新局面的更高不確定性,談到美國洛杉磯野火造成損失的風險重要性,以及面對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健康體系到人力資源,金融業數位轉型行動支付、數位貨幣、區塊鏈技術到AI的發展,愈加重視AI應用面等,展望未來政經局勢新局秩序帶來的挑戰與機會,需要合作、創新與突破框架。蔡宏圖指出,2024年全世界歷經多重挑戰,地緣政治衝突和區域戰爭、國與國經濟成長更不均衡、產業強弱差異更大、資本市場的高利率和央行的降息速度與幅度、AI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更激化這些差異,導致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更高。面對這些挑戰與不確定性也讓全球各界都在積極提升永續發展的韌性。一月份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歷經史上最嚴重的野火,警醒極端氣候與環境永續需要更全面性的因應對策,眼前重大的損失也讓保險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保險業如何引入更高效的工具與方法協助民眾損害防阻,強化保險業自我的能量縱深,善用核心能力保障民眾的損失,是危機,也是強化自我能力的契機,值得進一步探索可能的解方。2025年是國內保險業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平行測試的一年,明年1月1日正式接軌新制度,因為新舊制度要求差異大,對保險業是很大的挑戰,感謝主管機關訂下四階段在地化措施,引導業者順利接軌,國壽同仁為接軌新制度準備多年了,在資產負債管理、組織調整、商品結構等做了很多努力提升營運動能以順利接軌。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從健康醫療體系到企業人才資源,都需要調適與因應;AI與新科技快速改變產業樣貌與人類生活方式,衍生新的風險與機會,懂得善用AI與新科技的個人與企業,未來發展機會更多更好,不會運用的個人與企業則面臨被淘汰的威脅。蔡宏圖強調,金融業積極投入數位轉型,從行動支付到數位貨幣,從區塊鏈技術到AI的發展,科技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也改變與客戶互動的方式。客戶一支手機幾乎就可以完成大多數的金融交易,數位資產與實體金融的互動與融合也在新創場景不斷創新迭代發展,AI的應用不只讓金融業能更精準地滿足客戶需求,也能大幅改善內部作業流程,提升法遵和風險管理的效率。近年大力投入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但也不能自滿,仍然要繼續精進提升。展望2025年,全球政經秩序可能會面臨打破再重建的新開始,一個與我們過去所熟悉的世界很不一樣的新局面正在形成,我們要用前瞻的視野來思考與佈局。歷史上大變動之後到新秩序形成的過程,也是資源乾坤大挪移的時刻,有挑戰,也有新機會,能否洞徹改變的方向與提前佈局至關重大,希望做好準備來掌握這大好機會。這幾年大環境的改變與AI快速發展,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動見觀瞻,吸引全球科技業紛紛來台灣設點,這是過去台灣所沒有的機會,也要善加利用這機會讓金融業更加成長茁壯。世界總是不斷變化,只要體質夠好,基礎夠穩健,夠努力,都能締造好成績。諸多挑戰會持續撲面而來,無論台灣或世界各國的人民都渴望更好的生活,集團傳達「Better Together 共創更好」的理念,期勉挑戰更多不可能,一起共創更好的一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92169/sm-7ec6ecb0eaefddfbcebba34bb4d10d6b.jpg)
外媒稱助中企規避美關稅 經濟部澄清:是協助在中國的台商
美媒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日前報導稱,台灣政府將協助在中國廠商落地台灣以規避美國關稅。經濟部23日晚間發聲澄清,一直以來協助的都是台灣廠商,絕非報導所稱的中國企業,面對美國政府可能加徵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一再強調的是將協助在中國的台商移轉產線回到台灣,對於錯誤報導並未事先向經濟部查證表示遺憾,已去函媒體更正。經濟部投資促進司透過新聞稿表示,將持續視廠商需求,系統性提供各項資源服務,協助廠商多元布局,打造韌性供應鏈。此外,經濟部在新南向8國及日本、捷克等地,透過「台灣投資窗口」及「境外關內」政策提供台商投資服務,其他主要國家亦有駐地經濟組及台貿中心等可提供資源協助。因應美國政策及台廠配合客戶需求,經濟部說明,政府亦將持續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合作,加強協助邀請國內產業公協會及廠商參加「2025年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2025 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強化在美布局。經濟部強調,台商亦可運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將部分高階產能移轉回台,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正在辦理延長受理期間至2027年,並調整資格要件包括擴大適用全球海外台商及外人投資企業,聚焦五大信賴產業、服務業及大健康產業,並要求具備AI運用元素,藉以建構強韌的供應鏈體系,鼓勵赴中台商回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91556/sm-5b3f6bb5c96f60c3626b573ef0fccd09.jpg)
檳榔西施要消失1/專法嚴害檳榔攤恐絕跡 「辣妹」轉職難喊:不想失業
檳榔西施多年來是台灣特有行業,總能第一時間抓住外國遊客目光,有「台灣芭比」之稱,國際媒體CNN和BBC更曾拍攝專題,記錄下這些年輕女性打拚的過程,但這專屬台灣風景恐將消失。衛福部近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計列管檳榔並設下層層關卡,將來如要販售恐難上加難,全台一半以上檳榔攤將倒閉,西施更面臨失業危機,希望能有配套方案,給她們留下生存空間。17日下午,記者造訪桃園知名檳榔攤,23歲的西施奈奈身著三點式洋裝,臉蛋在妝容點下更顯精緻,一見到貨車停下便立刻上前招呼,憑著業內的術語了解客戶需求,熟練的「水果」或飲料交給客人,腳踩高跟鞋的窈窕身影更讓路過民眾的眼光都難以移開。奈奈出身隔代教養家庭,由阿嬤一手帶大,清貧家境和逐漸衰老的祖母讓她年紀輕輕就擔下經濟重擔,16歲便輟學外出工作,並將賺到的錢用來貼補家用、照顧老人。檳榔專法若正式上線,業者需向政府申請商業登記並配合抽驗檳榔、添加物才得以繼續營業。(圖/趙世勳攝)「我們沒有學歷、沒有技術,除了做這個還能做什麼?」奈奈說,檳榔西施只需把自己打扮得「妖嬌美麗」,擔任活招牌吸引顧客目光,每賣出一包還有額外獎金抽成,每個月收入在3萬5000元到4萬5000元間。奈奈提到,因工作性質緣故,往往得穿著清涼,不免會遇上客人調侃騷擾甚至毛手毛腳,還曾有顧客直接當她的面手淫,身為西施只能將這些委屈嚥下,因這份收入不高但能兼顧家庭,是許多弱勢女性、單親媽媽或「沒選擇」女性的避風港。「資深西施」賴阿姨便靠著檳榔攤養大3個孩子,因丈夫收入難以支撐家計,賴阿姨想外出工作,卻因家有幼兒而難以脫身,年輕時看見朋友做檳榔業薪資穩定,發現時間自由又可以帶小孩並省下保母費,於是自己頂下一個檳榔攤,在路邊經營將近半甲子。賴阿姨說,早年檳榔風氣興盛,全盛時期每月業績約7、8萬元,如今檳榔人口只剩過去的不到三成,最慘時一個月收入僅3萬元,她原想靠著賣檳榔積攢自己的退休金,卻連這份餬口收入都可能消失。「我們真的很不想沒工作。」想到岌岌可危的將來,賴阿姨淚如雨下,表示如今兒女長大、各自成家,她不願成為孩子們的拖累,想靠著自己的雙手「一路做到老」,如今卻面臨專法上線,想到失業危機便夜不成眠。賴阿姨奉獻大半青春,靠著檳榔產業拉拔3個孩子長大,一想到即將失業便夜不成眠。(圖/趙世勳攝)「我們都這麼老了,唯一的飯碗還要被政府收走。」賴阿姨透露,檳榔業並非外界想像中的一本萬利,她曾因年紀大而被客人欺負,以問路或各種理由將她騙出前台,趁機搶走錢財或商品,如今年紀漸長、難以轉職,倘若檳榔攤被迫關閉,其生活則將雪上加霜。據了解,衛福部於 12 月 18 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計正式將檳榔列管,要求業者需登錄核准並配合抽驗,確認檳榔、荖葉及添加物是否符合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標準,並要求業者需項向在地縣市政府申請營業登記才得以販售,但檳榔攤多半是街邊角落的鐵皮屋,根本無法合法申請,專法上路恐將導致一半以上檳榔攤倒閉。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表示,全台十大工會、五大產區及檳榔農民皆有派出代表與政府持續協商,除了寄出陳情信外也將於2月10日上街遊行,表達意見捍衛自身權益,期盼能與政府在60天預告期內達到良性溝通,傾聽業者心聲並取得共識,為業者和西施們留下一條生路。衛福部去年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並邀請相關團體召開溝通會議,於1月21日會議中取得共識,承諾草案不會在2月17日送出衛福部,預告期過後仍會持續蒐集各方意見進行調整。草案中檳榔業者需向地方政府申請營業登錄之部分暫緩實行,並以輔導為優先會同農業部、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會,研擬相關輔導規定及配套措施,業者也承諾配合不販售檳榔給未成年、孕婦族群,並共同推動摳腔黏膜篩檢,將檳榔的危害降至最低,而2月10日預計在立法院前的陳情活動決定暫緩執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90421/sm-7b285cb947d833181b484d50637d7264.jpg)
矽品「黃」袍加身! 輝達黃仁勳:AI將成主流是台灣重要機會
第一次到台中的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6日下午搭乘專機抵達清泉崗機場,第一場公開活動就是參加矽品精密潭科廠啟用典禮。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圖/黃威彬攝)黃仁勳表示,矽品與輝達合作超過27年,輝達首次來到台灣、與台積電合作以來,矽品就是後段封裝測試重要夥伴,雙方在GPU、機器人、AI系統晶片封測長期合作,多年來一起成長,今年與矽品的合作規模將達到10年前的10倍,更是去年的兩倍以上。黃仁勳表示,從基本封裝技術、到需要無塵室環境的先進封裝技術,在計算領域變得越來越重要。現在輝達的晶片已是全球最大,需要先進的封裝技術將多個晶片組合成一個巨型晶片。有關CoWoS技術的需求,短時間內出現爆炸性增長,黃仁勳表示,這是台灣奇蹟的體現,台灣的企業和合作夥伴展現了令人驚訝的靈活性,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CoWoS的產能增加了四倍。他也預期今年CoWoS整體產能可大幅增加。「剛剛黃仁勳給我們一個使命,非常惶恐,我們要全力以赴。」矽品董事長蔡祺文表示,現在整個環境改變,要的技術越來越複雜。潭科廠的建置就是為了滿足輝達加速運算的需求,目前廠區製程已進入產能加速階段,會全力配合客戶需求。媒體詢問有關GB200 AI晶片過熱議題,黃仁勳表示,Blackwell系統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技術,包含約60萬個元件,重量相當於一輛汽車,所以這是非常正常的挑戰。現在他們已經克服了這些問題,進入全面生產階段,並將產品運送到全球客戶手中。也有記者問輝達的Blackwell平台將採用CoWoS-L先進封裝製程,是否代表CoWoS-S訂單將會減少,黃仁勳表示,輝達的Hopper架構會持續採用CoWoS-S製程技術,由於更高階複雜的CoWoS-L產能增加,所以CoWoS產能沒有減少的問題。黃仁勳也提到,台灣需要建立更多AI超級電腦,讓學生、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充分利用這項技術的潛力,因為AI不再是小眾技術,已經進入主流,並應用於各個領域,比如醫療、運輸、製造業和教育,未來AI的下一波發展將是「實體AI」,像是機器人,對台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投資方向,矽光子技術研發也是重點。黃仁勳雖然行程保密、但仍被媒體在機場堵到,熱情群眾包圍要合照,被問到輝達海外總部落腳何處?黃仁勳說還沒決定,有人問「可能在台中嗎?」黃仁勳回答「當然有啊」他就是來看看的,輝達需要更大的地方,如果有不錯的地點,請讓他知道,目前有很多好的提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89906/sm-eb136e71bd27b576c17d20381f089215.jpg)
「那個男人」黃仁勳來台!帶動台股反彈 渣打銀:2025年看好股市表現
本周最令投資人期待的「那個男人」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14日於桃園國際機場入境,刺激台股加權指數上漲309點,渣打銀行財富方案全球首席投資總監布思哲(Steve Brice)於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會中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情勢充滿挑戰和機遇,從投資角度來看,全球股市和美股將受企業盈餘成長和政策支持而有好的表現,而亞洲以科技為導向的出口國股市也有機會維持成長動能。渣打首席投資辦公室(渣打CIO)認為,基於美國相對強勁的經濟基礎,全球經濟呈現以美國為核心的發展態勢,其通膨走勢、聯準會降息預期及川普政策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成為市場關注焦點。Steve Brice表示,由於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將為市場帶來新動能,其減稅和鬆綁監管措施預期有利於企業盈餘成長,今年美股將帶領全球股市的企業盈餘成長,美股企業盈餘預期成長15%,高於去年的10%,可支撐評價面表現,亞洲和日本的企業盈餘成長則呈現減速。不過,Steve Brice認為,在亞洲部分股票市場仍表現出相對良好的前景,例如,印度大型股票的驅動力包括股本回報率表現強勁、穩健的國內資金流提供市場茲稱,以及印度央行可能採取貨幣寬鬆政策;而中國大陸股市雖估值偏低,但其政策與經濟的不確定性令其短期內難以快速反彈,因此維持中性觀點;亞洲其他地區如台灣則因科技產品出口優勢,受惠於美國經濟動能帶動而使企業盈餘仍有正成長。債市方面,Steve Brice指出,目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約在4.8%附近震盪,但應該很難超過5%,若超過恐令市場面臨更大的挑戰。在市場波動加劇的環境下,渣打CIO認為,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未來12個月可能落在4.0%~4.25%區間。近期美國政治變動及就業市場表現強勁,雖暫時推升長期債券殖利率,但降息趨勢與通膨緩和態勢,可能會限制殖利率進一步上揚,因此債券仍是投資組合的核心。從投資組合的面向來看,今年推出的渣打CIO基金在資產配置中,將全球股票的比重提升至八成,特別看好美股的表現,並根據不同客戶需求調整布局。在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方面,Steve Brice指出,聯準會在今年第一季降息的機率已減少,預估可能於6月展開首次降息,具體節奏需視後續經濟表現而定,渣打CIO預估聯準會將在年底前將基準利率降至3.75%,但美國經濟不著陸的機率也在上升中。他強調,去年通膨預期實際上沒有發生變化,去年第二季到第三季通膨預期有所下降,目前又回升到2.3%左右,若通膨預其上升到2.5%,恐會對金融市場更具挑戰性,不過,通膨的回升主要來自需求旺盛,顯示經濟擴張的動能仍在。美元方面,Steve Brice預期其走勢將緩慢回落,特別是在下半年,隨市場逐步消化不確定因素後,美元可能恢復至較中性的水準。他指出,若美國推動「美國製造」或出口政策,美元可能會進一步緩慢下滑以支持經濟增長。受惠於全球央行降息潮及避險需求增加的雙重推動,渣打CIO認為黃金價格展望樂觀,將可望持續上揚。預估金價在短期1~3個月內可能觸及每盎司2,750美元,未來12個月內則有望達到每盎司2,900美元。至於近期的加州大火事件,Steve Brice提到,加州大火是「一定會影響市場」,短期來說是對區域經濟活動造成衝擊,在政治層面的衝擊也可能發生,未來則會面臨保險業理賠問題,但後續的重建過程中也可能帶來經濟活動刺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8190/sm-16b7fd7e33b8095d316b8a9a7349fbaa.jpg)
中鋼開發高再生料低碳鋼品 力助客戶爭取綠色新商機
為響應政府推動低碳轉型政策,以及符合國際科技業大廠相繼要求供應商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率之需求,中鋼繼鍍鋅鋼品RC12於2021年通過UL 2809RC12 (Recycled Content廢鋼含量12%以上)認證,成為全球鋼鐵業首家通過UL再生材料含量驗證的企業後,再於2022年及2023年分別取得鍍鋅鋼品UL2809 RC20及RC40認證。中鋼生產高再生料鋼品不僅屢屢突破技術瓶頸,鍍鋅鋼品RC12、RC20及RC40的合計銷售量更大幅增長,從2022年銷售約8,300公噸,成長至2023年約25,900公噸,年增達212%,2024年的銷售量更超越2023年整年水平,顯示出市場對於高再生料鋼材的強勁需求。中鋼於2024年結合集團子公司中龍鋼鐵的電爐添加鐵水產製技術,再完成鍍鋅鋼品RC60開發並取得UL2809認證,藉由技術領先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更力助客戶開闢低碳藍海新市場。中鋼結合集團子公司中龍鋼鐵,採行電爐添加鐵水再串接轉爐的創舉,在電爐中利用廢鋼添加鐵水的冶金優勢,冶煉出媲美高爐製程水準的高品級鋼材(註:照片為中龍鋼鐵公司電爐設備)(圖/中鋼提供)。一貫化作業鋼廠的轉爐製程中,中鋼過去冶煉平均添加廢鋼含量約10%,如要進一步提高廢鋼比率至10%以上,會使得煉製過程反應不同以往,惟面對2050碳中和挑戰,中鋼完成短程減碳,中長程分「先低碳、再零碳」兩個階段的碳中和路徑規劃,其中「增用廢鋼」即是重要的多元減碳路徑之一。廢鋼本身因雜質含量高,原無法滿足高品級鋼材性質要求之特性,惟中鋼經過生產及研發單位攜手努力,精進煉鋼原料管理及突破關鍵瓶頸,開發出「增用廢鋼」冶煉生產技術,包括「煉鋼轉爐熱能補償」、「最佳吹煉溫度控制」、「高廢鋼量快熔技術」及「石灰投入量管控」等,使得中鋼轉爐的廢鋼添加量比率可提高至30%,鍍鋅鋼品RC20每噸鋼材的碳足跡也較一般鍍鋅鋼減少0.275公噸。此外,中鋼已建立完整的再生料訂單產銷系統,將客戶需求、生產指令、品質管控等環節緊密連接,並在標籤和品證書上明確標示再生料含量及驗證資訊。中鋼於2022年開始推出高再生料鍍鋅鋼品,訂單量也大幅增長,從2022年銷售約8,300公噸,成長至2023年約25,900公噸,年增達212%,2024年的銷售量亦超越2023年整年水平,多家全球領導品牌的國際科技業大廠皆導入中鋼高再生料鋼品,涵蓋的產品包括電腦、家電、伺服器及傢俱。中鋼技術團隊為順應客戶未來更高再生料鋼材需求,挑戰生產更高再生料占比的綠色鋼材,惟考量中鋼轉爐添加廢鋼最高30%的極限,另結合集團子公司中龍鋼鐵,逆轉原先轉爐鋼液送電爐澆鑄的製程,改採行電爐添加鐵水再串接轉爐的創舉,在電爐中利用廢鋼添加鐵水的冶金優勢,冶煉出媲美高爐製程水準的高品級鋼材。中鋼結合中龍鋼鐵電爐製程,不僅於2023年成功生產再生料40%以上的鍍鋅鋼品RC40,2024年更進一步開發出再生料占比達到60%的鍍鋅鋼品RC60產品,並於9月份取得UL2809認證。中鋼深刻體認「下游好、客戶好,中鋼才會更好」,以及秉持「產業升級,材料先行」的理念,隨著全球低碳新時代來臨,市場對高再生料鋼材需求持續增長,中鋼藉著不斷研發創新,相繼開發出RC12、RC20、RC40及RC60的高再生料鋼材,拉開與一般鋼廠的技術差異,有望擴大綠色鋼材供應範圍,強化低碳競爭力。另有鑒於廢鋼已成為降低煉鋼碳排的重要資源,中鋼集團廢鋼今年起將全面內部循環化再利用,另為滿足訂單需求,亦須適時額外採購廢鋼,充分發揮鋼鐵百分之百可回收再利用的優異特性,以提供下游客戶優質低碳鋼品,力助客戶爭取高品質訂單,實踐與客戶「共創價值」願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86922/sm-f9475b1845127d7f6ee4558400ad19dc.jpg)
ASML股價2024下半年狂瀉逾3成 外媒:股東二度集體提告「隱匿慘況」
台積電相當倚重的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近期遭股東發起集體訴訟,指控艾司摩爾沒有公開供應鏈的真實狀況,以及半導體產業的景氣,營造客戶需求良好的假象,導致股價下跌,使得投資人蒙受損失。艾司摩爾為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重要設備供應商。回顧艾司摩爾2024年股價,上半年隨著AI熱潮漲幅高達48%,7月更一度飆破1000歐元關卡,但下半年就開始熄火,股價幾乎每況愈下,尤其下半年重挫超過3成,回吐上半年的漲幅。綜合《GuruFocus》等外媒報導,股東指控艾司摩爾未如實揭露供應商的真實情況有多糟糕,也並未強調半導體市場復甦步伐緩慢,並質疑艾司摩爾營造利多假象,卻將大局的經濟波動,以及半導體技術等出口限制變嚴格後,可能擴大的風險等不利因素排除在人們視線之外。不滿的股東認為,艾司摩爾發布誤導性聲明,且未能披露有關半導體行業困境的關鍵資訊,讓投資人誤以為公司已經掌握良好的客戶需求,進而造成投資人出現損失,因此提出集體訴訟。艾司摩爾股東委託知名證券律師事務所The Gross Law Firm發起集體訴訟,呼籲從2024年1月24日至2024年10月15日投資艾司摩爾、損失超過10萬美元的股民,都應該挺身而出參加訴訟。該團隊並未公開目前已掌握多少投資人打算提告。截至目前為止,艾司摩爾也沒有針對此事發表看法。事實上,去年艾司摩爾就曾遭好萊塢市消防員養老基金為首的股東發起集體訴訟,批評艾司摩爾及其高管對於全球半導體業面對的問題到底多嚴重、復甦程度、預期的成長,以及客戶需求的真相,全都誤導投資人。只不過在去年11月底,艾司摩爾重申長期營運樂觀,預期到2030年營收約落在440億歐元至600億歐元,毛利率約為56%至60%,其中財測高標600億歐元是今年300億的1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86886/sm-9e82c70fe147e7c7b0c034bbade4a6d4.jpg)
台積電2奈米有「2疑慮」? 韓媒:輝達、高通可能轉單三星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取得技術領先,包括蘋果、輝達及高通都是大客戶。但卻因2奈米的售價過高及產能有限,近日遭韓媒披露,輝達與高通將尋求三星2奈米的可能性,而這也是三星在先進製程扳回一城的最後機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在10月的法說會表示,2奈米發展進程順利,感受到客戶需求相當強勁,甚至超過3奈米,「是作夢都沒想到的程度」。不過2奈米的高售價與有限產量將為其帶來變數。媒韓sammobile近日報導,日本Rapidus、韓國三星及台積電皆嘗試量產2奈米晶片,台積電處於領先地位,產品良率能達到60%,且傳出已經進入客戶測試階段,蘋果、輝達及高通則是首批使用2奈米晶片的廠商,但台積電的產能極為有限,雖然已經進行積極投資,希望能將目前的每月1萬片晶圓產能擴大至8萬片晶圓,但此目標要等到2026年才能實現。另一方面,輝達與高通與台積電談判時缺乏議價能力,且需要向對方支付極高的成本,因此傳出,輝達與高通正在測試三星的2奈米晶片,積極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然而,報導也提到,三星過往在先進製程的表現並不理想,尤其三星替高通生產4奈米晶片時出現過熱與性能限制之後,三星就遇到了巨大阻礙。三星從3奈米開始就無法取得頂級客戶的信賴,這次2奈米或許是三星扳回一城的最後機會。由於記憶體晶片DRAM和NAND的價格大幅下跌,且HBM3E高頻寬記憶體尚未取得輝達認證,三星的半導體部門面臨巨大的風險。雖然三星已經獲得PFN半導體的訂單,但需要拿到超微、輝達及高通等大客戶的訂單,才有機會讓2奈米獲利,如果在2奈米上仍無法吸引客戶,三興接下來的狀況會變得更加嚴峻。台積電2025年首場法人說明會也即將於16日登場,法人推估此次法說會將聚焦2024年獲利、2025年資本支出、2奈米製程量產時點、代工報價調整及美日歐三地海外布局等5大議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86286/sm-b84ff0af24ee70d869001d3d35744bc1.jpg)
台積電明年提高再生晶圓委外比例 市場預期「這三家」受惠
台積電(2330)明年將量產2奈米製程,為強化廠房運用效率,優先將廠房分配給先進封裝設備,並調升再生晶圓(reclaim wafer)委外的比例。業界預期,再生晶圓明年需求扶搖直上,對成熟製程晶圓廠的議價權也增加,報價挑戰三年來首度上漲。市場預期,在台積電預約大量再生晶圓下,其他成熟製程晶圓廠需求將面臨產能排擠壓力,讓再生晶圓報價微幅上漲,中砂 (1560)、辛耘 (3583)、昇陽半導體(8028)三大台廠都可望受惠。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描述,2奈米需求做夢都沒想過這麼多;業界預估,台積電新竹、高雄工廠將陸續在明年進入量產,帶動2奈米產能快速拉升,預計到明年底月產能將挑戰7至8萬片規模。因應客戶需求,台灣三家再生晶圓業者都有擴產計畫,中砂正啟動竹南擴建計畫,預計此次將擴充10萬片,新產能將自明年下半年起逐步開出,辛耘也預計在明年新增5至6萬片產能,視後續客戶需求及市況而定。昇陽半導體與客戶緊密合作,今年在中港廠新產能貢獻下,第三季月產能已達55萬片,年底前會增加至63萬片,也已通過台商回台方案,將繼續在中港廠擴產,挑戰在2026年達80至90萬片規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85688/sm-ae8b7bd327cfb7749868f8296b924fdc.jpg)
精進客戶金融體驗 落實公平待客 中信銀行接軌國際 取得ISO10002、ISO10004雙驗證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精進金融服務品質,落實公平待客原則,於日前獲「ISO10002客訴品質管理系統」及「ISO10004客戶滿意度管理系統」雙驗證,中國信託銀行以客戶為核心,個人金融業務已導入「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多年,本次取得「ISO10002客訴品質管理系統」及「ISO10004客戶滿意度管理系統」驗證,顯示中信銀行重視客戶聲音、保障客戶申訴權益及積極邁向國際服務水準的努力獲得認可。中信銀行獲「ISO10002客訴品質管理系統」及「ISO10004客戶滿意度管理系統」認可授證儀式於今(26)日假臺北市南港區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舉辦,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今(26)日偕同副董事長詹庭禎出席,邀請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獨立董事楊聲勇、劉長春、季崇慧觀禮,由立恩威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DNV Business Assurance Co., Ltd.,簡稱「DNV」),總經理謝振瑋頒發驗證證書,肯定中信銀行的努力。中信銀行精進客戶金融體驗,取得「ISO10002客訴品質管理系統」及「ISO10004客戶滿意度管理系統」雙驗證,由DNV總經理謝振瑋(左三)頒發驗證證書,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右三)偕同副董事長詹庭禎(右二)與中信金控獨立董事楊聲勇(左一)、劉長春(右一)、季崇慧(左二)出席觀禮(圖/中信銀行提供)。DNV總經理謝振瑋表示,「ISO10002客訴品質管理系統」提供系統化指引處理客戶抱怨流程,「ISO10004客戶滿意度管理系統」則幫助企業建立有效的系統監測並增進客戶滿意度,亦可協助企業提升定產品及作業流程的設計,中信銀行因重視客戶服務品質面項表現優異,因而得以一舉通過「ISO10002客訴品質管理系統」、「ISO10004客戶滿意度管理系統」雙驗證,將有助提高客戶信任和滿意度,鼓勵企業創新。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表示,中國信託精進流程及服務數位化,導入創新思維,重新設計金融服務流程且開創嶄新客戶體驗,中國信託自取得「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驗證後,除了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精進客戶金融服務體驗外,從民眾最常接觸的客戶服務與申訴下手,整合跨部門功能,從文件程序、流程設計與管控措施,皆須符合國際標規,後續執行結果與滿意度調查,則交由統籌單位妥善保存,並改善追蹤,以符合國際標規,提升客戶滿意度與品牌信賴度,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陳佳文董事長感謝第一線同仁的努力,更勉勵所有同仁致力改善客戶服務、處理申訴品質及了解客戶需求等面向,打造出無時不在、無所不在且最有溫度的金融服務。中信銀行取得「ISO10002客訴品質管理系統」及「ISO10004客戶滿意度管理系統」雙驗證,今日舉行授證典禮,由DNV總經理謝振瑋頒發證書予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前排右三),中信銀行副董事長詹庭禎(前排右二)偕同中信金控獨立董事楊聲勇(前排左一)、劉長春(前排右一)、季崇慧(前排左二)及其團隊共同見證(圖/中信銀行提供)。此外,中信銀行強化樂齡及弱勢金融友善措施,今年由中信銀行副董事長詹庭禎領軍,與中國信託金控獨立董事與中信銀行董事前往體驗第一線客服同仁的工作情況,並到分行視察客戶優先取號、聽障寫字板、視障服務鈴、無障礙櫃檯專人服務,以及「神盾聯防機制」識別異常交易行為等金融服務及設施,保障客戶資產安全。中信銀行將持續提供更優質多元的金融服務,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發揮金融影響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84311/sm-3fc117d97442a22e5626055a3f72b03d.jpg)
中國信託勇奪第十二屆菁業獎8大獎殊榮,「金融界奧斯卡」大滿貫二連霸 樹立臺灣金融新典範
享有「金融界奧斯卡」美譽的第十二屆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簡稱「菁業獎」)今(20)日舉行頒獎典禮,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刷新紀錄,為臺灣唯一橫跨四年、連續兩屆唯一提報獎項皆全數獲獎的大滿貫金融業者。中國信託銀行於本屆榮獲8大獎項,包含2項特優、5項優等,以及1項特別獎(防制詐騙),再度刷新臺灣金融業於菁業獎獲獎紀錄,樹立臺灣金融新典範。(詳如【附表】)第十二屆菁業獎頒獎典禮今(20)日舉行,中國信託刷新紀錄,是唯一橫跨四年、連續兩屆提報獎項皆全數獲獎的大滿貫金融業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左)頒獎予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右)。(圖/中信銀行提供)兩年一度的菁業獎頒獎典禮今日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菁業堂舉行,表彰臺灣最傑出金融機構,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總經理楊銘祥率領團隊出席領獎。陳佳文董事長表示,中信銀行連續兩屆創下提報獎項全數獲獎的大滿貫紀錄,顯見中信銀行業務獲得高度肯定,感謝客戶支持及主辦單位。陳佳文董事長指出,作為臺灣最國際化的金融機構,中國信託前瞻海外布局,於14個國家及地區設有超過370處據點,聚焦大中華、日本、北美及東南亞,積極發展各區域特色,堅實海外競爭力,成為企業實現全球布局戰略的最佳夥伴,秉持客戶在哪裡、中國信託就在哪裡的精神,中國信託陪伴客戶成長茁壯,擘劃並深耕國際金融版圖,因而榮獲「最佳海外發展獎」特優。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銀行三度連霸「最佳法人信託金融獎」特優,楊銘祥總經理則說明,中信銀行信託業務發展超過30年,打造跨境、跨業、跨領域之法人信託平臺,提供完整信託產品線、對接國際市場的保管銀行業務及數位化股務代理服務,因此得以打敗群雄。第十二屆菁業獎頒獎典禮今(20)日舉行,中國信託刷新紀錄,是唯一橫跨四年、連續兩屆提報獎項皆全數獲獎的大滿貫金融業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左)頒獎予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右)。(圖/中信銀行提供)中信銀行於高達163件參選案件中脫穎而出,除了勇奪「最佳海外發展獎」、「最佳法人信託金融獎」2項特優,更一舉囊括「最佳綠色金融專案獎(一般金融組)」、「最佳企業金融獎」、「最佳財富管理獎」、「最佳數位金融獎」及「最佳消費金融獎」5項優等。此外,中信銀行近年積極以科技金融布建「智能防詐安全網」,包括「迎賓識詐」、「關懷堵詐」、「櫃檯阻詐」三道「神盾聯防機制」,積極與內政部警政署、臺灣高等檢察署等主管機關合作,應用大數據資料分析歸納防詐表徵,打造詐騙預警偵測機制與阻詐防護網,2023年新增警示帳戶數較2022年減少近25%,優於金融同業成績,中國信託致力守護民眾資產,獲頒「特別獎─普惠金融推動獎(防制詐騙)」。身為臺灣最大民營銀行,中信銀行於獲利、客戶數及多項業務市佔率皆名列前茅,近年更積極投入綠色能源產業,主辦及參與多起離岸風電專案融資主辦及本國財顧,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從產業需求出發,打造綠色金融與淨零科技雙管齊下之創新服務模式,協助臺灣產業實質減碳,透過「大攜小」模式,響應產業鏈永續轉型,發揮金融影響力,榮獲本屆「最佳綠色金融專案獎(一般金融組)」及「最佳企業金融獎」優等。中信銀行持續推動數位轉型,提供全齡化客群客製化之智能財富管理服務,擴大私人銀行業務團隊,滿足高資產私人理財客群跨境理財需求,獲頒「最佳財富管理獎」優等。分行服務則透過數位科技,加速作業流程增進效率,將全臺154家中信銀行分行打造為綠色智能服務平臺,即時回饋客戶需求及優化臨櫃服務體驗,因而獲頒「最佳數位金融獎」優等。延伸數位金融服務,中信銀行日前攜手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導入數據及金融科技工具,將傳統自動售票機及現金付款翻轉為可接受13種行動支付的新式售票系統,創造嶄新商業模式與價值,備受各界好評,勇奪「最佳消費金融獎」優等。中國信託透過推動數位創新及永續金融雙軸策略,創造品牌核心競爭力,今年已榮獲國內外逾320項大獎肯定。秉持We are family的品牌精神,中信銀行將持續朝向「臺灣第一、亞洲領先」的領導品牌目標邁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83749/sm-43f1c65cafb85cf907bd9e9b2fa3e102.jpg)
PCB族群南進再添一家! 尖點泰國建新廠2025年量產
PCB製程鑽針及PCB鑽孔服務廠尖點(8021)今(18)日舉行泰國新廠開幕儀式,宣告泰國廠即將進入量產階段。公司表示,泰國廠為公司第一個除了台灣及大陸的海外生產據點,未來將成為尖點重要的成長動能之一。尖點泰國廠位於巴真府304工業區,佔地61000餘平方公尺,第一期廠房也已正式竣工啟用,並已於日前完成進機及試產並啟動客戶廠驗作業,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啟用並投入生產。尖點表示,泰國廠第一期提供PCB鑽孔服務,將以高精度設備及尖點自有品牌鑽針,針對高階HDI、伺服器及車載電子等PCB產品,提供專業鑽孔及鑽針再研服務。後續將視市場及客戶需求,持續擴充鑽孔服務規模及鑽針銑刀生產,期以提供鑽孔加工完整專業的解決方案。尖點泰國廠佔地61000餘平方公尺,將於2025年正式啟用並投入生產。(圖/尖點科技提供)尖點2024年11月營收3.14億元,月減0.31%,年增20.08%,2024年前11月營收32.18億元,年增29.21%。今年前三季營收為25.88億元,毛利率為25.8%,年增4.1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57億元;每股純益1.11元。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11月發布報告指出,泰國因PCB產業發展相對成熟,成為台灣業者在東南亞布局的熱門選擇,泰國數個主要省府和工業園區已有來自全世界大型電路板企業進駐,目前已有十餘家台資PCB廠宣布在泰國開設新廠,預計2025年陸續量產後,可望加速泰國PCB產值大幅成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83545/sm-c10244ef9b212984ceb572adbe3d7620.jpg)
Gogoro高層人事調整+組織變革 姜家煒:有信心戰勝不平坦的未來
9月睿能創意(Gogoro)創辦人陸學森請辭,導致美股股價跌破1美元,在股價尚未好轉之餘,又傳出高層人事震盪。而大股東潤泰集團在取得經營權3個月後,接任代理執行長的姜家煒在16日晚間發信到員工信箱表示,「將持續推動管理、開發、營運和營業4大領域組織變革,實現更穩健的發展與規模化的成長。」觀察Gogoro於11月14日公布的第3季財報,Gogoro營收8,690萬美元,雖然季增7.4%,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5.3%。而今年累計前3季營收2.38億美元,年減8%;累計前3季淨損5,4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虧損增加約8%,顯示Gogoro虧損狀態尚未停止。據了解,Gogoro上周有2位副總離職,接下來也會有第二波離職名單,而新經營團隊歷經3個月與各部門、管理團隊及董事會密切溝通,初步達成共識,進行第一階段優化。姜家煒也在信中強調,「未來道路或許不平坦,但相信團隊仍可戰勝任何困難。」同時也強調未來營運4大方向。在管理部分,Gogoro將從商業模式與策略目標出發,支持各單位發展,並推動集團永續經營;同時負責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確保引領市場,提供讓客戶滿意的產品與服務;並會進一步整合集團營運資源,且負責台灣與國際市場的業務拓展。不僅如此,各中心也進駐財務人員,強化財務管理。至於在股價方面,Gogoro在10月29日收到那斯達克(Nasdaq)書面通知,表示Gogoro在過去3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每股1美元,違反那斯達克上市規則,並限時180天內改善。也就是2025年4月28日前,只要連續10個交易日達到或超過每股1美元,就不會面臨下市。姜家煒也指出,Gogoro是一家能源公司,在1到10的下一個階段,提供更穩定、更可預期、更可負擔的能源服務是公司的責任;Gogoro也是一家機車公司,在1到10的下一個階段,將持續帶來更高品質、更符合客戶需求的電動機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82812/sm-5ace0ee82bc8446f0af627e94f9e5e3d.jpg)
AI伺服器帶旺銅箔基板需求 外資連10買「這檔」電零股創天價
美系外資高盛證券上周點名銅箔基板大廠台光電(2383),台光電11月業績報喜,股價連日走揚,13日終場上漲4.54%,收599元,創歷史新高,2024年以來股價漲幅近6成。隨著新型AI伺服器採用M8等級銅箔基板,推升高端銅箔基板的需求,高盛預測台光電將成為AI伺服器升級趨勢的主要受益者,2025年營收、獲利有望持續提升。台光電11月營收63.36億元,月增8.91%、年增49.98%創新高,主要成長力道來自CSP客戶需求推升。在外資連10日買下,台光電近日股價走揚,13日成交量突破1萬張,榮登強勢股王。6個交易日漲幅達13.66%。根據兆豐證資料統計顯示,個股股價連5漲以上,且昨日成交量在萬張以上只有1檔台光電(2383),台光電股價已連6漲,昨日收在599元,上漲4.54%,成交量達1萬333張,為昨日的強勢股王。展望12月,儘管面臨年底盤點因素,惟美系CSP業者ASIC平台11月積極下單,訂單能見度至2025年第一季,並且採用M8等級的材料,產品平均單價(ASP)顯著提升使產品組合優化,預期台光電12月營收將維持高檔。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82431/sm-0b9f33d3e1f22f2323be134b15096cbd.jpg)
川普2.0開戰1/他揚言出大招徵墨西哥25%關稅 「逾1兆」伺服器市場及電子六哥躺槍
川普(Donald Trump)尚未重返白宮,美中貿易戰2.0已開打,11月底,他在自家社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預告,就職後簽署的首批行政命令,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關稅25%,墨國新總統及加國總理急跳腳,遠在台灣的電子六哥也躺槍。CTWANT記者調查,今年前三季墨西哥對美出口伺服器近1兆元,而在墨設廠的伺服器台廠緯創(3231)與子公司緯穎(6669)及英業達(2356)等,通通身陷關稅風暴圈裡。墨西哥近年從「毒梟之國」蛻變為科技業投資熱土,據經濟部統計,已有逾300家台商進駐,2025年總投資額將達40億美元,尤其是電子及家電業,主要有鴻海(2317)、英業達、緯創、和碩(4938)、廣達(2382)、緯穎、啟碁(6285)、研華(2395)、仁寶(2324)及貿聯-KY(3665)等。台廠大舉擴展墨西哥布局,幕後操盤手可說是美國政府。川普首次擔任美國總統時,於2018年啟動美中貿易戰,透過關稅手段推動全球供應鏈「去中化」,接著COVID-19疫情爆發和地緣政治衝突影響下,拜登政府2021年2月以國防為由下令展開半導體產業等供應鏈大調查,更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步伐,進一步鞏固北美製造需求。多家台廠都提到,當時「為要滿足美國客戶的需求」,看好美墨加協定(USMCA)關稅優惠、距離終端客戶近、勞力較充裕等條件,而以「友岸外包」,也就是「近岸外包」,將生產從中國大舉轉移到墨西哥,縮短供應鏈距離,尤其是主機板和伺服器大廠「電子六哥」,均將墨西哥視為繼中國與越南後的重要生產基地,紛紛在鄰近美國德州的墨國蒙特雷市(Monterrey)與華雷斯城(Ciudad Juarez)設廠。前進墨西哥的台廠中,緯創起步最早,目前已經興建四座廠房。(圖/方萬民攝、翻攝緯創官網)其中,緯創起步最早,1998年即於華雷斯設廠,代工生產資通訊產品,近年逐步轉向伺服器、網通及車用市場,已建四座廠房,今年第一季新增車用及伺服器GPU產能,子公司緯穎在墨國的伺服器三廠正擴建中。英業達今年第三季啟用墨國第三座伺服器工廠,10月底公告投入6.27億元建高壓變電站,以應對AI伺服器的高用電需求。鴻海在墨國已投資6.9億美元,今年2月更斥資2700萬美元收購哈里斯科州(Jalisco)的土地,將擴展AI伺服器產能。廣達與和碩則專注電動車零組件,為配合特斯拉,廣達去年宣布將在新雷昂州(Nuevo León)投資10億美元,和碩今年也跟進,將砸7.85億美元過大墨西哥廠;仁寶墨西哥廠去年開始出貨,產品涵蓋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車用5G通訊模組等電子製造產品。美、中、墨三方角力下,墨西哥已成最大得利者,去年還超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與此同時,墨西哥也成了紅色供應鏈逃避美國制裁的「替代方案」。川普日前便指控,墨西哥協助中國資金「洗產地」,喊話除非墨國加大力度打擊非法移民及毒品流入,否則不惜推翻他前任總統任內簽署的USMCA,將對墨西哥商品徵收25%關稅。依墨西哥官方統計,2023年出口總值5930億美元,其中電機與電子設備產品總額1027億美元,不少來自台灣科技大廠,而川普的關稅施壓,衝擊最大的莫過於隨AI應用及雲端產業而起的伺服器供應鏈。究竟川普關稅大招對墨國伺服器台廠衝擊有多大?CTWANT記者向經濟部及研調機構集邦詢問,均未獲明確回應,記者依經濟部數據推估,台灣今年前三季伺服器出口156.9億美元,其中78.9%出口到美國,約莫123.79億美元,同時間,台灣佔美國進口伺服器約28.3%,墨西哥則佔七成,據此推估今年前三季,墨西哥出口美國伺服器金額將近306億美元(約新台幣9946億元新台幣)。川普的一句話,恐波及逾1兆元墨西哥對美國伺服器出口額。(圖/黃鵬杰攝)由此估算,1年約莫逾1兆元墨西哥對美國伺服器出口額,成了川普的美中貿易戰2.0的箭靶子。CTWANT記者翻閱最新財報,緯穎今年前三季來自美洲市場營收達1873億元,占總營收高達76%,其中伺服器產品出貨美國占比更高達7成;英業達同期美國市場營收達2959億元,佔總營收65%,有35%伺服器產能來自墨西哥廠。對於已開打的美中貿易戰2.0,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靜觀其變」,和碩創辦人童子賢則質疑政策的可行性,直批「川普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關係,將使政策內含矛盾」,英業達車用電子副總經理李瑞進務實地說,將根據未來訂單及客戶需求進行調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82414/sm-e6734bce074e21d6d054fda503b73928.jpg)
IDC:2奈米進入關鍵年 半導體市場2025年成長15%由台積電稱霸
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持續以雙位數成長!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研究顯示,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持續攀升,預計2025年整體半導體市場將成長超過15%,台積電(2330)也將持續稱霸Foundry1.0與Foundry2.0領域,台積電12日股價漲20元、收在1060元,再次上演秒填息秀。IDC在12日舉行2025台灣ICT市場與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記者會,IDC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表示,明年由AI驅動的高速成長仍將持續,半導體市場預計將成長15%,記憶體領域可望成長超過24%,主要動能來自AI Accelerator需要搭配的HBM3、HBM3e等高階產品滲透率持續提升,以及新一代HBM4預計於2025下半年問世所帶動,非記憶體領域則可望成長13%,主要受惠於採用先進製程晶片,如AI伺服器、高階手機晶片等需求暢旺。曾冠瑋表示,台積電在傳統Foundry1.0領域,市占在2023年為59%,預期2024年達64%,2025年更將擴大至66%,遠超三星、中芯國際、聯電等競爭對手。而在Foundry2.0定義中,這包括晶圓代工、非記憶體IDM製造、封測、光罩製作等,台積電市占為28%,但在AI驅動先進製程需求大幅提升的態勢下,預期台積電在這方面的市占還會攀升。2025年將是2nm技術的關鍵年,曾冠瑋表示,三大晶圓製造商都將進入2nm量產,台積電預計在明年下半年穩健量產,三星因搶先進入GAA世代,預計會比台積電提早半個季度量產,而英特爾在戰略調整下,將全力聚焦導入晶背供電(BSPDN)的18A,各家的良率爬升速度與擴產節奏將成市場關注焦點。且在輝達、超微、AWS等客戶需求推動下,台積電在CoWoS先進封裝產能將持續倍增,預計會從2024年的33萬片大增至2025年的66萬片、年增一倍,包括濕蝕刻、點膠、揀晶等關鍵製程設備的台灣設備供應鏈廠商,預計能在這波擴產潮中獲得更多成長契機。儘管成熟製程的晶片市場競爭激烈,中國大陸開出大量產能,但也因應用範圍廣泛,涵蓋消費性電子、車用、工控等領域,2025年在消費電子帶動下,以及車用與工控領域可望出現零星庫存回補動能下,整體需求將持續回溫,預計讓2025年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平均提升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