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
」 蟑螂 殺蟲劑 床蝨 台東 蝸牛浣熊肆虐!德屠夫見商機 製作「浣熊香腸」販賣爆紅
德國當地居民因為野生浣熊數量太過龐大,因此對於他們來說相當困擾,常常需要大量屠殺浣熊。而當地一名屠夫因此看見商機,決定將浣熊做成肉丸及香腸,沒想到販售之後竟獲得大批顧客喜愛,還有人願意開車150公里到他們的商店光顧。根據《CNN》報導,德國當地一名屠夫邁克爾(Michael Reiss)2022年時在卡德(Kade)開設了一家肉品專賣店Wildererhütte。而就在某天他突發奇想,如果在當地被當作害蟲屠殺的浣熊,也拿來製成食品,或許是一個商機。在邁克爾萌生這個想法之後,便詢問當地官員,並獲得批准,之後他就開始加工浣熊肉。起初,他先將浣熊肉製成肉丸,沒想到竟受到顧客大受好評,之後便研發了香腸、午餐肉等其他7種商品,並在網路上販售。邁克爾在受訪時指出「我們是歐洲唯一銷售浣熊肉的地方。我們的顧客來自世界各地,有時顧客會開車150公里來到我的商店,並結合一日遊,因為他們想嘗試浣熊。」並表示「浣熊肉很受歡迎,我從來沒有聽到有人說過它很噁心或你不能吃它。老實說,每個人都喜歡它。」而邁克爾也描述了浣熊肉的味道「味道怎麼樣?與您知道的其他肉類並沒有太大不同,它沒有太獨特的味道,它比其他肉稍微軟一些。如果你吃了2根香腸,你就會知道哪一個是浣熊肉做的,但如果事前不知道是浣熊肉,你就幾乎不會意識到其中的不同。」
菜盤疑黏老鼠屎!火鍋店「22:02」採4措施改善並致歉:辜負顧客信任
又有食安問題!一位民眾日前至知名連鎖火鍋店「22:02」用餐,卻發現菜盤上有幾粒黑色顆粒,疑似是老鼠屎,他便氣得發文喊「店內衛生跟食材把關是怎麼做的?」。對此,新北市衛生局將派員進行查核,店家則在今(21)日中午於臉書致歉,也聲明已採取4點緊急措施,以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這名網友在「爆料公社」指控,近日光顧火鍋餐廳「22:02」新莊店,卻發現菜盤裡有老鼠屎,馬上告知服務人員後,卻被問「需不需要換鍋以及菜盤」,讓他相當無言「但換了還敢吃嗎……連夾菜的夾子、手把都是油的,店內衛生跟食材把關是怎麼做的?」、「不論是壁虎、老鼠、蟑螂排泄物,這些都不應該出現在餐點裡面,不光是夾子油的,洗好的菜為什麼也是油的呢?環境跟食材衛生不是做餐飲最基本的嗎?」接獲消息後,「22:02火鍋。樂活」總部在臉書回應,由於新進員工訓練不足,誤用陳置許久即將汰換的老式器皿,匆忙中沒有確認檢核,「對此,我們深感抱歉,這一情況不僅不符合我們對高品質衛生標準的要求,也辜負了顧客對我們的信任」。「22:02火鍋。樂活」接著表示,衛生是餐廳經營的重中之重,為了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店家已立即採取以下4項緊急措施:首先,店家立即聯繫專業的害蟲防治公司,對整個餐廳進行徹底的滅鼠、防蟲害處理,並進行了全方位的清潔與消毒,並已對餐廳內部進行了徹底的清潔與消毒,確保每一個角落都符合衛生標準。其次,餐廳也將引入更為嚴格的日常衛生檢查程序,並定期進行第三方衛生檢查,確保問題不再重演;再者,總部將更進一步強化全體員工的衛生清潔意識,提升衛生管理意識,並制定更加嚴謹的巡檢制度,定期進行培訓;最後,已邀請專業衛生檢查團隊進行全面檢驗,確保操作流程完全合規。另外,「22:02火鍋。樂活」將於下周推出免費試吃活動,詳細情形會於官網、社群公告,「希望重拾民眾對22:02一路以來堅持高品質的信心」。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新北市衛生局將派員依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進行查核,特別針對現場病媒防治措施、食品容器之清潔保存,以及環境清潔消毒加強查核,若有不符規定處,將依食安法第44條規定,命業者限期改正,如屆期仍未改善完成,可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蝸牛小米粽3死恐是下毒?改列「他字案」 最強菜農:根本不可能
台東部落近日發生集體食物中毒,12人送醫,3人死亡,而該案人為造成機率提高,檢方也改列他字案偵辦。對此,「最強菜農」林佳新說,「要使用托福松刻意下毒殺人,我真的無法理解!因為根本吃不下去。」據《民視新聞網》報導,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農藥沾附食物的殘留量有限,要考慮人為問題,包括把托福松當醬油加,或是有人下毒。對此,林佳新在臉書發文,「托福松什麼味道?1公克你便無法待在室內,我保證!」對於江守山說法,他認為是孤陋寡聞。林佳新解釋,「第一,托福松,只要打開包裝袋,方圓10公尺你就受不了,更遑論食用,除非吃的人嘴巴,鼻子壞掉,不然只是氣味就令人作噁,第二,要當醬油添加,托福松是暗紅色顆粒,跟醬油的差別應該有眼睛就能分辨。」林佳新表示,「托福松是劇毒農藥沒錯,但你要接觸到的機會真的不多,因為一般來說都在作物種植前,種植初期使用,高麗菜成熟中後期怕老鼠咬,也是會在田埂旁,安全採收時間之外使用,所以要殘留的機會不大。但托福松對蝸牛,毒蛇,老鼠,田埂上的蚯蚓的確有顯著效果。大多數的農民都是用來防治田邊害蟲,有害生物,所以消費者不用太懼怕,因為連我一年都用不到幾次甚至今年都還沒買過,用過。」林佳新說,用托福松下毒他無法理解,因為根本吃不下去,除非下毒的沒腦,吃的人沒嗅覺味覺,不然根本不可能,「除非是刻意下毒,強迫吞食,我之前還是嚴重懷疑是蝸牛殘留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蝸牛殘留味道比較沒那麼重,要是刻意用托福松下毒。」 至於有報導說,「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裡面驗到超標的托福松」,林佳新認為,「如果是後期小米採收的確可能因為周邊污染而撒到,但如果是『直接』惡意添加,我真的覺得這些人舌頭,鼻子都壞了。」
外來物種入侵!「花姑娘」現身俄亥俄州 殃及12郡發布隔離令
美國俄亥俄州慘遭俗稱「花姑娘」的斑衣蠟蟬(Spotted Lanternfly,SLF)入侵,這種原產於中國、越南的斑衣蠟蟬已在東北部的4個郡帶來農損,目前俄亥俄州內的12個郡已實施隔離措施,以防止這種來自亞洲的入侵害蟲擴散。美國俄亥俄州因斑衣蠟蟬入侵,造成多處蟲害。(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福斯新聞》(Fox News)等美媒報導,俄亥俄州已在12個郡發布隔離令,其中包括東北部的4個郡:庫亞霍加郡(Cuyahoga)、洛林郡(Lorain)、哥倫比亞納郡(Columbiana)和馬洪寧郡(Mahoning)。所謂的隔離措施亦即任何可能藏匿斑衣蠟蟬的物品,在未採取預防措施防止其擴散的情況下,不得移動。另據俄亥俄的農業官員警告,「斑衣蠟蟬的所有其他生命階段,從若蟲到成蟲,都能飛行、跳躍或掉落到車輛中,這意味著這種害蟲很容易被運送到新的地區,並在那裡發展成蟲害。」官員也呼籲當地居民應留意斑衣蠟蟬在任何生命階段的蹤跡。按照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斑衣蠟蟬會產下30到50顆卵的卵塊,特別是在平坦的表面,這種昆蟲的特徵是其獨特的黑色和黃色斑點翅膀,以及鮮紅色的下翅,此外,斑衣蠟蟬會吸食各種植物的汁液,包括果樹、硬木和觀賞植物。事實上,原產於中國、越南的斑衣蠟蟬在2023年時就曾在紐約市街頭肆虐,且已為當地帶來農損。根據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報導,紐約州估計斑衣蠟蟬每年至少造成3億美元損失,主要為葡萄與造酒業。另據聯合國旗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一份報告顯示,外來入侵物種每年讓全球付出超過423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3.5兆的代價。
阿嬤廚房發現芬普尼!家屬答「拿來殺蟑螂螞蟻」 農民曝用途:不易溶於水
台東縣金峰鄉小米粽農藥中毒案釀3死,台東縣衛生局長孫國平今(20)日表示,在首名中毒身亡的曾姓阿嬤家找到1包拆封的法台寶(芬普尼)除蟲劑,併其他相關資料交由檢警,且部落周邊無人使用托福松。據了解,食藥署人員昨(19)日在曾家發現1包已拆封的芬普尼並詢問家屬用途,家屬表示為家中拿來殺蟑螂跟螞蟻用的,食藥署人員因此將開封的芬普尼以及1隻地上死亡的蟑螂一併帶回去化驗,隨後前往太麻里市區某農藥行資詢農藥相關問題。芬普尼除蟲劑示意圖。(圖/讀者提供)台東陳姓農友表示,芬普尼是一種廣效性殺蟲劑,毒性是次級藍標,不像托福松是紅標劇毒,國內已禁止使用芬普尼水懸劑,目前市面上可買到的是粒劑形。由於粒劑不易溶於水,難以稀釋噴灑在農作物,目前農民多半買來殺螞蟻、蟑螂等地面害蟲,除蟲業者會用來殺白蟻,也是環境用藥的一種。
蝸牛小米粽釀3死!最新人體檢驗出爐 8人體內均有劇毒農藥「托福松」
台東爆發「蝸牛小米粽」中毒案,造成12人送醫搶救,其中3人死亡,還有6人仍在加護病房。衛福部19日公布,確認在粽子食餘檢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而疾管署今(20)日透露,最新人體檢驗結果出爐,收件的8名個案血液檢體均檢出有機磷「托福松」。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疾管署配合食藥署及台東縣衛生局,目前分送人體檢體(血液、血清、尿液)至台大法醫所及北榮毒物中心檢驗,最新進度為台大法醫所回報,收件之8名個案血液檢體均已檢出有機磷「托福松」,與食藥署食餘檢體檢驗出托福松結果一致。至於外界曾懷疑的「聚乙醛」,台大所收件8名個案均未檢出。在中毒事件發生後,衛福部18上午便由食藥署、疾管署派員南下,會同北榮毒物科醫師前往收治個案的醫院訪視個案;19日,再與衛生局調查小組成員前往台東金峰鄉賓茂村,至現場採樣,送回食藥署實驗室檢驗。其中,所採食物檢體包含蝸牛、血桐葉、蝸牛小米粽(食餘)等等,僅在食物殘餘中發現有機磷「托福松」,蝸牛跟血桐上均未檢出。另外,也針對受害者採血液與尿液檢體,將送往疾管署南港實驗室,比照寶林食品中毒案,分別交由台大法醫所、北榮毒物中心檢驗。據悉,此種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需要實名購買,現在用於瓜果類防治害蟲,但究竟農藥從何而來仍不得而知,有待檢調持續釐清。
小米粽驗出劇毒托福松!家屬困惑「哪來的?」 食藥署將進行2度採證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18日凌晨傳出集體食物中毒,至少12人送醫,其中3人死亡、還有6人在加護病房觀察。調查單位在化驗剩餘食材後,19日衛福部公布調查結果,確認在小米粽食材檢體中驗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terbufos)。不過家屬聽聞相當驚訝,表示田地僅施用有機肥,不清楚「托福松」究竟從何而來。衛福部今(19)日中午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在廣篩檢驗後,於食物剩下的檢體中發現不尋常訊號,經檢驗後確認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蝸牛」及「血桐」檢體則為未檢出。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主秘蔡韙任說明,「有機磷托福松」是被管制的劇毒農藥,毒性極強,因含有磷,味道很重,只要0.6至1公克就可能致命,主要用來防治蔬果的根部線蟲與土壤裡的害蟲,但目前未有替代藥劑,自2014年起僅限瓜果、根莖與柑橘類等作物使用,並且只可運用「粒劑」、不得噴灑,更要求「實名登錄」購買。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也指出,假設中毒者是60公斤的成人,吃進「托福松」約96毫克就是半致死劑量,而這次送驗的自製粽子,以每顆大約300克來換算,推估每顆粽子約含30毫克劑量。對此,家屬表示「相當困惑」,他們表示包小米粽的粽葉是從樹上採下,但不可能有人對樹噴藥;且自家田地僅施用有機肥,根本不清楚致命托福松從何而來。此外,台東縣衛生局、食藥署毒物專家今天也再度到現場採證,以釐清農藥來源。
台東「蝸牛小米粽」驗出劇毒農藥! 農業部「要求實名登錄」:僅0.6克就致命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造成3人死亡,6人還在加護病房中,疑似與食用「蝸牛小米粽」有關,而衛福部今(19)日公布相關檢體送驗結果,驗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據悉,該產品目前核准使用於柑橘、香蕉、瓜果等作物,也有農民將其用於滅鼠、殺蛇。據《三立新聞網》報導,一位吳姓農夫接受採訪稱,「有機磷托福松」藥劑外型為「淡紅色細粒」狀,氣味重、不好聞,在種植作物時會灑在農田除蟲。吳姓農夫透露,不少人會將其用於滅鼠、殺蛇,「又臭又有效」。被問及是否會用於誘殺流浪貓狗時,吳姓農夫表示,此藥劑的氣味太重,對嗅覺敏銳的動物來說幾乎不管用,許多動物一聞,也會趕緊閃得遠遠的,還是會以其他有毒而無味的藥劑為主。另外,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托福松」是一種劇毒的有機磷類殺蟲劑,假設60公斤的成人,約96毫克就是半致死劑量,而這次發現的自製粽子中,以送來每顆大約300克來換算,推估每顆粽子約含30毫克劑量。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主秘蔡韙任說明,「有機磷托福松」是被管制的劇毒農藥,毒性極強,因含有磷,味道很重,只要0.6至1公克就可能致命,主要用來防治蔬果的根部線蟲與土壤裡的害蟲,但目前未有替代藥劑,自2014年起僅限瓜果、根莖與柑橘類等作物使用,並且只可運用「粒劑」、不得噴灑,更要求「實名登錄」購買。不過,蔡韙任強調,一般來說,若只是蔬果沒清洗乾淨就食用,還不至於會致死,除非是食材受到污染,此時即便經過高溫烹調,仍會保有一定毒性,而關於台東部落多人中毒身亡的具體原因,仍要等待食藥署和檢警調查釐清。
男嬰全身遭老鼠「啃咬50處」!手指見骨臉毀容 搖籃全是血
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名32歲父親大衛(David Schonabaum)於2023年9月被逮捕,原因是疏於對子女的照顧,被指控涉嫌3個忽視兒童罪。據了解,大衛的6個月大兒子全身多處遭老鼠啃咬,其中4根手指頭被咬到見骨,相當驚悚。根據《14News》報導,檢方表示,大衛疏於照顧,使得才6個月大的兒子全身有50多處老鼠咬傷,孩子的額頭、臉頰、鼻子、大腿、腳和腳趾等處都被咬,甚至4根手指頭都被老鼠咬到見骨,相當驚悚。據了解,當下整個搖籃裡都是血,孩子被老鼠咬到全身是血。檢方指出,為孩子們維持一個健康的環境是身為父親的責任,孩子面臨永久毀容的悲劇,正是因為大衛放任房子不乾淨、不衛生,使得老鼠出沒在房子裡,然而大衛卻沒有意願要改善,甚至可以說是故意讓情況惡化的,因為在此之前,印第安納州兒童服務部曾要求其改善家裡狀況,此外,害蟲防治專家還曾2次提供5至10個可重複使用的捕鼠器,但沒有任何使用過的跡象。大衛的律師則回應,「如果情況如此嚴重,為什麼印第安納州兒童服務部的人沒有將孩子從家中帶走,大衛不可能知道會發生什麼,且做出重大改變需要花錢,而他們沒有錢。」陪審團裁定裁定,大衛3項疏忽照顧孩子的罪名成立,除了此案,其中另外2項是疏忽照顧同住家中兩個繼子女的罪名,最終結果將於10月2日宣判。
超噁!火鍋店自助吧驚見「老鼠偷豆皮」 台中業者認了致歉:將加強消毒
台中連鎖火鍋店「惹鍋」被爆出有老鼠在營業時間亂竄偷豆皮!昨(10)日網友在「爆料公社」上PO出一段影片,只見一隻老鼠偷跑出來,拿了一塊豆皮後迅速溜走,全程被民眾拍下,看了令人作嘔。業者也迅速在粉絲專頁上回應,「今(10)日將閉店一天再進行全面性的加強消毒」。一名網友昨日在臉書「爆料公社」貼出一段影片,可見在火鍋店的自助區,有隻老鼠突然竄出,亂竄幾秒後,趕緊拿了個豆皮,便趕緊跑到冷藏區後,過程中還不小心撞到標示食物的牌子。網友透露事發店家位於台中復興路的惹鍋,「今天中午,台中復興路惹鍋。大家外食要小心,不是你鼠就是我活,嘔嘔嘔嘔嘔嘔嘔嘔」。短短6秒影片令人作嘔,網友們紛紛表示,「主廚出來尋菜色,請勿大驚小怪」、「大廚食材不夠親自出來取」、「難吃的老鼠才不去」、「料理鼠王,主廚到現場監督食材」、「又一家要稽查了嗎」、「料理鼠王:我要確認你們這些二貨廚師,食物有沒有新鮮,煮的有沒有美味。」對此,被指名的業者也出面致歉,「惹鍋復興店一直以來都有配合專業廠商做定期的消毒與害蟲防治,非常抱歉尚有疏漏之處,今日將閉店一天再進行全面性的加強消毒,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惹鍋食安問題曝光後,台中市食安處表示,將前往店家稽查,若查獲不合格將要求限期改善,若複查仍不合格,依法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可命其歇業。台中惹鍋認了食安問題。(圖/惹鍋臉書)
宥勝遭判刑新動向曝光!消失4個月現身花蓮 為這件事打破沉默發聲了
藝人宥勝涉嫌襲胸、強吻女員工,被依強制猥褻罪起訴,台北地院今年5月一審宣判8個月有期徒刑。沉默4個月,近日宥勝打破沉默,發文推廣花蓮有機文旦。宥勝昨(1日)在臉書發文介紹,位於花蓮縣瑞穗鄉鶴岡村的183友善有機文旦。他透露,兒子問他「種文旦,真的值得用健康來換嗎」,或許大家不熟悉,所謂撲殺害蟲雜草,就跟當年為了殺蚊蟲而噴DDT一樣,殺了蟲,也殺了所有大小生物,包含人類與各種好菌。宥勝表示,看見農地裡有雜草,就知道這裡保留了豐富多樣的生命世界,而71歲的農場主人張建曆提到「這些草保護土的溫度,裡外至少差3度」、「草根夠深,光合作用才能帶養分進土裡」,黝黑敦厚的外表下,竟對艱澀的化學知識一頓輸出,令人驚訝。宥勝指出,友善土地一直不是件單打獨鬥的事,東奔西跑的教授,傾囊相授的自然農法老師,以及來來去去的友善夥伴,在彼此的交織與互助下,才能將如此不起眼、卻如此重要的「土壤」給照顧好,因為他們全都意識到,這可能就是所有生命的答案,就如人類對健康的追求一樣,從醫學、飲食,一路追到最後才發現,心靈很可能才是關鍵。張建曆說,「轉型幾年後,這裡生態都變了,豐富到有好多研究生來拜訪,節肢動物的啦,鳥類研究的啦,他們都好開心,我們也很開心,其實只是我兒子,希望我能健健康康的生活,他不希望我像大家一樣,噴完藥之後,然後再去醫院吊點滴,可是轉型6年後,土鬆了,生物多了,柚子樹也強壯了,我就知道這不只是為了自己,所以只要還能生活,我就會繼續種下去。」宥勝直言,照顧自己,照顧家人,也照顧了千千萬萬的生命,謝謝張建曆的努力付出,友善不只身心健康,還能減緩地球暖化,請讓我們一起為健康加油。
登山可帶殺蟲劑防虎頭蜂? 農業部疾呼:可能引發群蜂攻擊
近日多名登山客遭虎頭蜂攻擊,而網路上流傳用殺蟲劑能防虎頭蜂。對此,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疾呼不可行,殺蟲劑不僅無法立即殺死虎頭蜂,反而可能造成蜂群激烈反應引發群蜂攻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嚴正表示,這種做法不僅無效,反而可能激怒虎頭蜂,引發群體攻擊,並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殺蟲劑無法立即殺死虎頭蜂,反而可能導致蜂群激烈反應,對人身安全構成更大的威脅。林業署說,近期多起山客遭虎頭蜂攻擊意外頻傳,有網路訊息指稱登山時可攜帶殺蟲劑預防虎頭蜂攻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疾呼不可行,殺蟲劑不僅無法立即殺死虎頭蜂,反而可能造成蜂群激烈反應引發群蜂攻擊,且也可能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林業署表示,殺蟲劑其實無法立即殺死虎頭蜂,對蜂群噴灑殺蟲劑恐引發蜂群反擊,且虎頭蜂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牠們能捕食害蟲、進行授粉和幫助種子傳播等,對於生態健全有不可忽視的貢獻。且隨意使用殺蟲劑不僅可能影響生態環境,還可能造成水土污染等問題。林業署指出,今年二、三月間因天氣穩定、溫度適宜,虎頭蜂數量增加,導致夏季的虎頭蜂蟄人事件頻繁發生。林業保育署除呼籲勿使用殺蟲劑防蜂,並建議登山民眾採取適當防護措施。林業署提醒,當民眾在野外活動時,如聽見虎頭蜂鳴叫或發現其在附近飛舞,請勿驚慌或作出大幅度動作。與虎頭蜂保持安全距離,冷靜撤離現場,可避免引發虎頭蜂攻擊。切勿揮手驅趕,避免激怒虎頭蜂,引發更大的蜂群攻擊。林業署說,若不幸被虎頭蜂螫傷,應儘可能迅速離開現場,遠離蜂窩或蜂群所在區域,並儘速前往醫療單位進行檢查和治療,特別是過敏體質者,更應注意過敏反應的發生。林業署再次呼籲,進行戶外活動時務必了解相關安全知識和防護措施,切勿盲目相信網路上未經證實的資訊。虎頭蜂是生態系的一員,透過正確的應對方式,可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同時,也兼顧珍貴的自然環境。
男市區「就地放生」家中上百隻蟑螂 遭制止解釋「忍不住動手」
中國吉林市松原路段8月22日有名中年男子竟提著塑膠袋,從袋子裡取出一個個裝滿蟑螂的容器,將其倒在乾涸的噴泉池內「就地放生」,當時旁邊女子見狀後,連忙上前制止,然而男子卻以「不忍殺生」為由,堅持要在此放生家中上百隻蟑螂。據報導,此事發生在吉林市松原路段,8月22日一名中年男子提著塑膠袋,並從袋子裡取出多個裝滿蟑螂的容器,將其傾倒在路邊一處乾涸的噴泉池內,現場吸引了路人目光,據目擊者稱,該男子此次至少放生了上百隻蟑螂,且其手邊還放有多個裝滿蟑螂的容器。當時旁邊有名女子見狀後,連忙上前制止,然而男子卻以「不忍殺生」為由,堅持要在此放生家中的蟑螂,在女士的勸說下,男子解釋「我這是在家抓的蟑螂,樓下是飯店,牠們都跑我家來了,我實在忍不住動手,所以想著還是放生比較好。」事後,多名網友對此放生行為表示質疑,認為一般家庭根本不可能捕捉到這麼多蟑螂,該男子使用的捕捉容器也頗為專業,且選擇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放生蟑螂「這明顯就是有組織、有預謀的惡意破壞!」事實上,此前河北廊坊等地就曾多次出現過類似事件,一名女子在今年8月初就在某區放生大量蟑螂,而後是緊急組織人力進行撲殺。對此,專家表示,蟑螂屬於危害公共衛生的害蟲,是多種傳染病的載體,其大量出現很可能導致疾病傳播,若蟑螂進入飲食場所,更會直接影響食品衛生安全,所以類似放生行為並不符合「不殺生」的初衷。
她用「急凍殺蟑神器」一噴飛天蟑螂秒死! 網大讚:救大命啊
蟑螂可以說是許多人最害怕的害蟲。對此,有名女網友分享,有一「除菌急凍噴霧」殺蟲劑效果十分顯著,只要對蟑螂噴短短3秒就會瞬間急凍,且就連會飛的蟑螂也有效。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網友紛紛大推「救大命啊」!原PO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分享,自從他發現主打-85℃超低溫瞬間急凍的「除菌急凍噴霧」殺蟲劑能夠瞬間殺蟑後,每天都將這罐放在床頭鎮煞,他大讚只需3秒噴到蟑螂後就立刻結冰,「家家戶戶都該擁有一罐」。原PO接著補充,「除菌急凍噴霧」無味且不含殺蟲劑,還具有除菌效果,只是瞬間冷凍蟑螂解凍後會復活,自己則會再使用肥皂水噴在蟑螂肚子上。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網友紛紛大推「這超讚!」、「這個真的超讚,雖然小貴,但對於怕所有6腳生物的獨居者來說救大命啊,我冰過飛進家裡的蟬跟蟑螂制動力超讚,趁著還很凍趕快清潔也無痕」。
紐西蘭野貓太多!親子狩獵「狂殺400隻野貓」賺獎金 動保團體抵制無效
紐西蘭鄉村地區,近年來飽受野貓氾濫之苦,當地民間組織自主發起「狩獵浪貓」活動,甚至邀請14歲以下參賽者獵殺野貓,立刻引起動保團體反彈,不過今年仍有超過1500名親子共同參與,獵殺了約400隻野貓,其中一名參賽者獵殺了65隻,獲得約1.6萬元台幣的獎金。根據英國《衛報》報導,這場名為「北坎特伯雷狩獵比賽」(The NorthCanterbury Hunting Competition)的活動,今年有超過1500人參與狩獵,其中包括了440名兒童。這場狩獵大賽是紐西蘭南島(South Island)北坎特伯雷行之有年的活動,是紐西蘭民眾為了減緩野貓族群對生態環境的威脅,所舉辦的比賽。根據報導,這項活動最初是狩獵野豬比賽,後來因為野貓數量不斷增加,對當地生態造成威脅,甚至讓農民們相當困擾,於是賽事逐漸變成以狩獵野貓為主,不過參賽者仍可狩獵野鹿、野豬等其他動物。據報導稱,所有民眾包括兒童都可以持槍參與獵貓,活動主辦者貝利(Matt Bailey)表示,紐西蘭的野貓宛如被「魔鬼附身」,就像是吸食毒品的野獸一樣,你可以從牠們的眼睛裡看到邪惡,一旦接近就會被攻擊。紐西蘭的野貓源自於1700年代,當時是由歐洲探險家帶到島上的第一批貓咪,這些野貓數量在當地不斷攀升,且野貓體型比起一般家貓還大,甚至會捕食鳥類、鳥蛋、蝙蝠、蜥蜴和本地昆蟲等,對當地生態造成威脅,而紐西蘭政府決定2050年前根除野貓、負鼠、田鼠和一般老鼠等害蟲,獵貓比賽應時而生。這場活動也一如往常遭到動保人士抗議,但抗議者表示,因為兒童拿石頭狂砸他們,所以他們不得不離開現場,對於動保人士的抗議,活動發起單位毫不在意,並譏諷那是賽事最好的宣傳。紐西蘭野貓氾濫,有人認為已經對當地原生物種造成威脅。(圖/翻攝自X)
土城阿姨騎車四處投餵…「蟑螂老鼠吃飽飽」滿街腐敗味 住戶超崩潰
「難道真的無法可管?」新北市1名網友抱怨,某位婦人常常騎車在土城區一帶四處投餵流浪貓狗,搞得路上臭氣熏天,到處都是腐敗味,導致附近蟑螂、螞蟻、老鼠等害蟲叢生,至今已勸導多次,對方仍不予理會,就算環保局反應也沒用,讓周圍鄰居頭痛不已。原PO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阿姨真的很會!整個土城都騎車到處餵,搞得路上臭氣熏天,到處都是腐敗味,已勸導多次仍不理會,附近蟑螂、螞蟻、老鼠都吃飽飽了,難道真的無法可管?住附近真的很頭痛! 跟環保局反應也沒用」。貼文引發討論,不少網友留言「我家附近也有人到處餵,那麼有愛心,不會帶回家養喔」、「這些人都自以爲是的認為自己在做善事做愛心,其實是變相的害流浪狗流浪貓,讓人更加討厭」、「我公司後面的都是放了就走,也不管貓貓狗狗吃不吃,常常放到裡面長蛆都還在那邊,因為我都是到後面抽煙,鄰居都以為是我在餵的」。另外,也有人建議「跟到他家,每天在他家樓下投遞食物,讓他體會別人的痛苦,要餵食不會在自己家餵食嗎?還知道要騎車到比較遠的地方餵食,真扯的」、「真的愛牠就請帶回家養。如果在我家附近有人餵食流浪動物造成髒亂和噪音,我會讓他再也沒機會被你餵到,要玩就來啊」、「有愛心做好事(支持)…但也要考慮環境及週邊住戶觀感…餵食完成後一定要收拾乾淨」。
不開伙也沒廚餘…半夜竟見4隻大蟑螂 網指這「破口」最可怕
生活習慣與家中害蟲多寡息息相關,然而有位網友分享,家裡不開伙也沒廚餘,豈料半夜回家時,竟看到廚房有4隻大蟑螂,對此他十分不解,無奈嘆「我真的心好累,到底蟑螂是哪裡來的啦...」。此文一出,許多人則紛紛推測排水孔是最大破口。原PO近日在PTT以「到底為甚麼家裡會有大蟑螂QQ」發文指出,家中真的不開伙,平常都買外食,且吃完當天就會到社區垃圾場處理,所以每天家裡都沒廚餘,洗水槽也確定剛換新的網子。豈料,日前他半夜回家後,竟看到廚房有4隻大蟑螂貼在櫃子跟牆壁上,他無奈嘆「我真的心好累,到底蟑螂是哪裡來的啦...」,面對如此景象,他有在想要不要買蟑螂屋,但怕早上看到會嚇死,求問「有沒有甚麼可以把他們驅離,但不要看到屍體群聚的方式」。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許多人則紛紛推測排水孔是最大破口,「排水孔」、「排水孔很可怕」、「排水孔爬進來的,換可以關閉式的」、「排水孔、門窗縫隙都會跑進來,你只能用一點絕先殺,如果是房子周遭環境太髒,那你是殺不完的」、「我家排水孔跟抽油煙機都用濾網罩起來,還是會從陽台跟門窗縫跑進來」、「水溝真的一堆 會從排水孔跑出來」、「我剛租房的時候也是找很久來源,最後也是在排水孔抓到現行犯,買了蓋子蓋上之後就再也沒出現過蟑螂了」。
咬下去爆漿不是珍奶更不是茶葉! 苦主吐出來嘆:「眼前一片黑」
隨著夏季來臨,蟑螂、蚊子等害蟲猖獗,近期已爆出多起食品摻入昆蟲的食安事件,如今又有女子昨(16日)爆料,在彰化買珍奶來喝,結果咬下去竟然爆漿,「一開始還以為是茶葉,吐出來看到真的眼前一黑。」原PO昨晚在臉書發文驚呼「是喝到蟑螂的機率大,還是我真的很雖小」,她還描述恐怖體驗稱,咬下去在口中有爆漿,一開始以為是茶葉,直到吐出來看到真相後,才發現竟是爆漿蟑螂,讓她驚呼「真的眼前一黑。」她補充,後來也有打電話給店家,對方當下也是嚇到,並頻頻道歉,更詢問原PO希望後續如何處理,但原PO感嘆,傷害已經造成,「再做一杯我死也不敢喝」,「現在也刷牙漱口吃口香糖…」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一定要玩這樣大!」「眼前的黑不是黑」、「有發現的一例,沒發現吃進去的百例」、「看到就想吐了」、「不要是看到半隻都還能安心一點」、「不哭不哭,爆漿是珍珠」、「以後看到珍珠都有陰影了」、「煮熟的還能安慰自己已經消毒完畢,生吃的我覺得我會試著讓嘴巴泡鹽酸」、「一輩子陰影了。」不少網友還建議原PO不要放過店家,「到衛生主管機關處理,不能當沒事或被摸頭。不然一定還會有下一個」、「跟衛生局檢舉,請衛生局稽查吧!」「哪家快爆給新聞,食安問題」
農曆五月為九毒月 命理師點名「3生肖」需避災
6月10日,也是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在大家期待著粽子與立蛋等傳統習俗的時候,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則表示,農曆五月為九毒月,在這個月份,有3個生肖必須要避災解厄。小孟老師先前曾在FB發文表示,農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這九天節氣交換為稱九毒日,端午因為為首日,再加上端午害蟲較多,因此有人稱呼端午為九毒日當中最陰的時刻。小孟老師後續也上傳影片表示,在農曆五月這個九毒月中,有三個生肖要特別留意,分別是屬虎、屬豬、屬蛇,而需要關注的重點分別如下:屬虎:隨身物品容易掉落,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否則有可能會遭遇扒手遺失物品。屬豬:注意詐騙,也要注意情緒是否會影響到別人,進而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屬蛇:要注意交通事故、交通罰單等事物,同時盡量避免出遠門,同時也要注意陌生人的搭訕。小孟老師也建議,上述生肖可以隨身準備一個紅包袋放在身上,等到整個農曆五月結束後,丟棄這個紅包袋,就有機會避免一些無端的災厄。
早在2000年前困擾人類 科學家驚曝「蟑螂如何佔領地球」
世界各地都可見蟑螂,可以說佔領了地球。近日一項新研究指出,德國蟑螂的祖先早在2000年前就困擾人類,科學家揭露牠們的轉變,跟全球商業、殖民和戰爭等因素有關。據《CNN》報導,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表明,為了解蟑螂是如何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科學家唐和他的小組,向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害蟲防治專家拿了17個國家,281隻德國蟑螂標本,遍布57個地點,想從牠們身上了解演化。德國蟑螂(右)和美洲蟑螂的體型差異。(圖/達志/美聯社)科學家從樣本中的基因組數據發現,現代蟑螂可以追溯到18世紀歐洲,由2100年前的野生亞洲蟑螂演化而來。科學家推測,印度或緬甸人在亞洲蟑螂的自然棲地種作物,而蟑螂適應了人類食物,接著轉戰到人類家庭。一千年以後,隨著貿易和軍事活動增長,蟑螂開始往西跑,可能是上了士兵和旅行者的午餐籃。科學家表示,蟑螂約在270年前首次進入歐洲,這和瑞典著名遺傳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在1776年的描述相近,在七年戰爭戰後10年,約120年前,蟑螂從歐洲來到美洲。據悉,德國蟑螂在世界各地無所不在,牠因為250年前首次出現在歐洲的科學紀錄中才得名,但人們對他的了解卻不多。對此,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無脊椎動物學館長韋爾(Jessica Weir)指出,昆蟲是人類文化結構的一部分,跨大西洋貿易路線可能是德國蟑螂傳播的原因。韋爾表示,人類就一直在家裡製造牠們,室內管道加上溫暖的環境,讓蟑螂繁衍。接下來,唐想對數百個標本進行完整基因定序,了解德國蟑螂如何適應人類環境,如德國蟑螂有其他害蟲沒有的殺蟲劑抗藥性,和牠進化這麼快的原因。據悉,德國蟑螂也表現出社會行為,會相互交流去哪裡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