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師
」 新冠肺炎 英國昔玉女婚後出軌「小王頭罩內褲」畫面流出毀形象 情纏人夫7年證實離婚
日本美魔女女星齊藤由貴在80年代是紅極一時的玉女偶像,與圈外人男友結婚後育有1男2女,怎料,在2017年被爆與已婚男醫師搞不倫戀,還有「小王頭罩內褲」兩人激吻照片流出,重創她的形象。近期齊藤由貴被發現與小王仍在交往中,她也與丈夫在今年春天離婚,還分得前夫財產。齊藤由貴在80年代是紅極一時的玉女偶像。(圖/翻攝自日網)綜合日媒報導,日本80年代玉女偶像齊藤由貴以清純形象成為當時一眾男性的女神,卻疑似與尾崎豐、川崎麻世等已婚男星關係不單純,因此被外界認為是小三,直到1994年嫁給同為摩門教徒的圈外人男友,才漸漸被遺忘介入他人家庭的醜事。不過2017年齊藤由貴遭日媒流出與人夫醫師激吻的照片,男方還頭罩女性內褲,證據確鑿讓她不得不承認出軌,不倫關係也讓她形象全毀。據悉,人夫醫師與齊藤由貴不倫戀曝光後,很快就離婚。今年9月日媒發現齊藤由貴與「小王」持續交往,《女性自身》今(22)日揭露齊藤由貴與丈夫在今年春天低調離婚,結束近30年婚姻,前夫搬走後,齊藤由貴與3個小孩一起生活,而她也分得前夫財產和贍養費。齊藤由貴和「小王」人夫醫師的照片被日媒曝光,男方頭罩女性內褲與她熱吻畫面流出也導致她玉女形象全毀。(圖/翻攝自日網)當年齊藤由貴被日本週刊驚爆「雙重不倫」醜聞」,她與家庭醫師十指緊扣親密互動曝光,她起先不承認出軌,隨後日媒公開她忘情與男方激吻的照片,對方還頭罩女性白色內褲,她才認了自己搞婚外情多年,「這次的事情,全部都是我的責任,之前沒能在記者會上說出實情,真的非常抱歉,因為考量到小孩,我實在沒辦法將所有的事情在公開場合全部說出。」現年58歲的齊藤由貴是日本演藝圈著名的美魔女,明年2月還要舉辦全國巡迴演唱會,慶祝她出道40周年。(圖/翻攝自X/東寶藝能)雖然齊藤由貴因為不倫醜聞毀形象,淡出演藝圈一段時間,但2018年就以是枝裕和導演執導電影《第三次殺人》,抱走報知電影獎的最佳女配角,順利復出演藝圈。而齊藤由貴2025年2月將舉辦全國巡迴演唱會,慶祝她出道40周年。
16歲少女4歲起極度挑食「愛吃薯條、洋芋片」 12歲就瞎了
英國有一名16歲少女貝拉(Bella)小時候被診斷患有自閉症,她的父母親因此讓她吃喜歡的東西,她從4歲起極度挑食,幾乎只吃薯條和洋芋片,不碰蔬果;怎料,貝拉12歲時突然失明倒在家中,嚇壞一家人。貝拉就醫後撿回一命,但醫師發現她嚴重缺乏維生素A才會失明,且這情況通常容易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綜合外媒報導,英國一名公共關係專家山姆(Sam)和先生戴夫(Dave)育有一名女兒貝拉,貝拉在幼兒時期患有自閉症又不愛說話,他們注意到貝拉從4歲起特別愛吃薯條和洋芋片,不喜歡吃蔬菜水果或其他食物;當時貝拉的家庭醫師得知後,認為貝拉體重都很正常,沒有太大問題。在貝拉嚴重偏食的情形維持了8年,貝拉12歲那年生活中開始出現奇怪症狀,她無論在家中或出門都容易撞到東西,甚至在某一天山姆發現貝拉倒在家中,「我走進去叫醒貝拉,她完全沒反應,嚴格來說是沒有生命跡象」。山姆和戴夫火速將貝拉送醫急救,雖然撿回一條命,醫師卻告訴他們貝拉失去視力。據醫師指出,貝拉嚴重缺乏維生素A,她體內的維生素A和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差不多;山姆和戴夫也和醫師講述貝拉只吃薯條和洋芋片,一直以來她體重都正常就以為她身體健康,沒想到她已經生病了。對此醫師推斷貝拉患有罕見又具有危險性的「迴避/限制性食物攝取失調症」(簡稱ARFID),是一種飲食失調症。目前16歲的貝拉由母親山姆照顧,她和戴夫對女兒感到愧疚,「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認真對待她挑食的問題,或許她就不會失明」。除此之外,他們也建議自閉症相關團體,有明顯挑食問題的自閉症兒童,應該接受全面性的營養檢測。
毛孩富養時代來臨! 340萬份寵物健康大調查「腎臟病最受關注」
2023年台灣犬貓數已達23萬隻,同年新生兒數卻僅13萬人。毛孩數以驚人趨勢成長,「寵物」升格為「寵物伴侶」,國際趨勢間寵物醫療在專業機構面或治療面,都不同以為經濟動物思考,走向更細緻、個別化。《2024年寵物健康大調查》,針對2023年7月~2024年7月約三百四十萬筆資料分析發現,討論度最高的寵物三大常見病為腎臟病、癌症和心臟病。(圖/精英集團提供)精英公關集團旗下精萃公關、精準數位行銷與媒體數據監測平台《Q Search》合作發布《2024年寵物健康大調查》,針對2023年7月~2024年7月約三百四十萬筆資料分析發現「寵物醫療照護」躍升成飼主關注焦點,不僅毛家長願意投入更多資源照顧寵物健康,政府在環境、法規等也紛紛取得重要進展。寵物健康問題不僅是醫療挑戰,也深深牽動主人情感。當毛小孩生病時,飼主往往感到極度焦慮和不安,加上治療過程可能漫長且艱難,複雜照護需求也可能對飼主日常生活造成顯著影響。調查顯示社群討論度最高的寵物三大常見病為腎臟病、癌症和心臟病。其中腎臟病佔留言數17%,被視為無聲的威脅,由於初期幾乎沒有徵兆,當毛小孩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非常嚴重,對飼主而言更是一大心理負擔。嘉慶動物醫院院長黃泓康指出,相較於人類,毛孩更需要關注腎臟問題,由於負責處理代謝廢物的「腎元」,相較於人類約莫一百萬之多,犬貓僅有約二十萬至六十萬個腎元。與人類相似的是,寵物腎病也可能有多重因子影響,除了因食用有害物質導致腎損傷等,其他包含基因、先天性心臟功能障礙、血壓控制不佳等都可能導致寵物罹患腎病,其中貓咪更容易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連帶提升貓腎病風險。有鑑於寵物醫療照護可能對毛孩與家長都帶來龐大經濟壓力、照護問題與心理衝擊,「預防保健」仍是寵物醫療項目中最熱門議題,共有超過兩萬五千則。然而,隨著飼主對寵物健康關注提升,專科醫療、寵物心理健康的討論也十分熱門,足見飼主對寵物治療的關注。另值得關注的是「寵物保姆等照護服務」討論超過5千多筆討論,足見隨著預防保健意識與毛孩健康投資增加,寵物平均壽命延長,高齡化發展下照護需求也因此攀升,「寵物照護」的便利、安全、專業,甚至照護環境的幸福感營造,或許將是下一個熱門議題。黃泓康院長特別提醒,寵物無法為自己發聲,也不一定能理解並配合治療,因此除了一個懂毛孩的家庭醫師十分重要外,飼主更應提前干預照護,並能遵守寵物照護三大守則:1.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遠離有害物質,補充營養劑,減少寵物身體危害,增強保護力。2.基礎追蹤:每週測量體重、觀察食量。尤其在多貓家庭,應規劃貓砂區域和區分飲食地域。3.定期專業健檢:由於毛孩的衰老速度較人類更快,建議定期健檢,大型犬8~10歲每年一次,貓咪6、7歲每年一次,10~12歲後每半年一次,以便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及早介入處理。整體而言,隨著飼主與寵物關係的日益緊密,政府也已將寵物醫療福利列為發展重點,例如農業部動植物防檢署制定的《人用藥品用於犬貓及非經濟動物之使用管理辦法》將於兩年後生效,開放獸醫師可使用人用藥品治療動物,以保障動物健康福祉。然而這些討論在社群上卻相對較少,足見飼主未取得資訊。雖然,寵物醫療環境仍面臨多重挑戰,例如高昂醫療成本、專業人才短缺,以及需進一步規範和監管來保障寵物的健康和用藥安全等,都仍將是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綜合而言,隨著毛孩地位改變,台灣寵物產業與政策都將往全方位醫療照護和預防性保健方面持續發展,創造寵物友善且幸福的環境。
《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 線上看病擴增至10類對象估247萬人受惠
新冠疫情催生台灣終於可以「線上看病」。衛福部去年初預告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長達1年討論,終於在22日公告修正,適用對象從現行5類擴增如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案病人、疾病末期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等,共10類病人都可適用線上看診,且有條件放寬開立電子處方箋,病患不必再跑醫院,初估247萬人受惠,今年7月1日上路。新冠疫情期間,民眾擔心外出就醫有染疫風險,國內破例鬆綁通訊診療法規,避免延誤病情;本土病例爆發之際,更宣布開放「快篩陽視訊確診」,避免大量患者湧入醫療院所,幫助消化緊繃的醫療量能。為因應疫後醫療新常態發展,衛福部修正《通訊診療法》,新增5種特殊情況適用。現行《通訊診療法》允許急性後期照護、長期照護服務、國際醫療照護、居家醫療照護、家庭醫師收治照護等5種特殊情況適用,本次修正增加慢性病照護計畫病人、疾病末期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行動不便照護、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共計10種特殊情況適用。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明,本次也增加4項醫師可在線上提供的醫療服務,包括醫療諮詢、會診、精神科心理治療、開立檢查檢驗單等,另針對慢性病照護的精神病照護、疾病末期照護病人,醫師可以電子處方箋開立包含嗎啡等管制藥品。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根據《醫師法》第11條規定,醫師除特殊情況外應親自診療,並非每個病人都可以直接和醫師約診做通訊診療,若醫師執行不在範圍內的通訊診療,可處2萬以上10萬以下罰鍰。本次《通訊診療法》修正,從預告到公告時間長達近1年,薛瑞元坦言,最大原因是基層不放心,擔心放寬適用對象後,病人都到大醫院就醫,因此持續討論調整,本次開放範圍主要是由診所收案的慢性病照護計畫病人,基層醫界應可接受。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說,在慢性病照護計畫的病人中,若合併有失眠、焦慮、躁鬱,需要使用精神藥物,或末期病人可能需要嗎啡類止痛藥,都屬於管制藥品,在臨床上確實有需求。未來將搭配健保署「擴大居家醫療計畫」,例如醫師固定每月去一趟實體診療,若患者在這中間有看病需求,即可透過通訊診療並開立電子處方箋。
第八屆國際醫療典範獎頒獎 無懼戰火災害展現人道光輝
第八屆國際醫療典範獎頒獎典禮於24日(五)於衛生福利部辦理,今年共有三位個人及三組團體獲頒個人獎及團體獎肯定。本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另一亮點為首次頒發年度緊急人道援助獎,2023年初的土耳其大地震導致近六萬人死亡、十餘萬人受傷。當至暗時刻降臨,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特搜大隊整裝即刻救援,給予土國人民來自八千公里外的關懷與協助。本次得獎者背景多元紛呈,個人獎部分,振興醫院魏崢醫師為國內心臟外科的引領者之一,完成許多全球首例的心臟外科手術,包含越南第一例心臟移植,以及發展台灣首件通過美國FDA許可的植入性心血管醫材,讓世界看見台灣心臟外科的實力。林口長庚李奇龍醫師被譽為「亞洲婦科微創之父」,在婦科領域著力甚深。除了代訓海外醫師近200名,至今已完成超過一萬例腹腔鏡或達文西手術,更集合亞洲及大洋洲各國醫療機構成立亞太婦科微創協會。聯新國際醫院許詩典醫師自2007年起便長期投入尼泊爾義診,至今以往返尼國50餘次,號召63梯次的行動志工共同參與,診治超過四萬人次當地病患。許醫師並在尼國推動永續醫療站及校園中央廚房,逐步完善尼泊爾的公共衛生。國際醫療典範獎頒獎活動現場大合影(圖/衛生福利部提供)。團體獎部分,欣向美牙醫診所以高端器材及專業服務立足業界,不但參與貿協國際醫療推廣活動,更為衛福部國際醫療計畫會員。欣向美牙醫診所積極推動參加國際認證輔助,讓更多海外僑民及國際病患在尋求醫療協助時,有機會選擇台灣牙科的專業協助。馬偕醫院國際醫療中心2023年前往烏克蘭進行義診,作為亞洲首支前往烏克蘭的醫療團隊,除了提供醫療服務,亦進行手術示範交流及醫學教育,讓醫療資源緊缺的烏克蘭獲得協助,更讓世界看見來自地球另一側人民的關懷與支持。員榮醫院國際醫療部自2017年起組團赴蒙古義診;作為地區醫院,即便資金籌措不易,員榮醫院仍展現對蒙古的關懷。除了以代訓及線上教學指導當地醫療人員,自2022年起開始派駐醫院護理主管進駐蒙古,透過醫療協助落實醫療外交。本屆國際醫療典範獎亦首次頒發「國際醫療特殊貢獻獎」,獲獎者邱泰源醫師關注醫療領域已40年,邱泰源醫師長期推動台灣安寧緩和照顧與世界接軌,創立醫療旅遊醫學教育中心,讓台灣在競爭激烈的旅遊醫療商機保有一席之地。邱醫師為台灣醫療發生不遺餘力,不僅以行動努力推動台灣重返WHA,更獲頒世界家庭醫師組織(WONCA)「榮譽終生直接會員」,成為台灣家庭醫學界獲頒此殊榮第一人。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蒞臨致詞祝賀(圖/衛生福利部提供)。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致詞時指出,台灣國際醫療不只由醫療及護理界推動,包含消防機構、外貿協會、學校團體及新聞從業者亦共同加入,透過各自的專業擴大台灣在醫療、急難救助、物資援助及媒體曝光,擴大台灣國際醫療的影響力。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偉強表示,2023年是個不平靜的一年,大型天災及區域衝突的新聞占據媒體版面,在這個人心動盪的時刻,台灣對國際的貢獻不減反增,不只前進戰事前線,也深入災區核心,讓國際收災民眾感受到來自台灣的溫暖。評審團總召石曜堂提到,本屆得獎者行跡令人動容,只有走出台灣,才能看見台灣在國際的困境;只有走進災區,才能讓醫者重拾習醫初心;只有深耕當地,才能讓更多人認識我們腳下這塊養育著2,300萬人的土地。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偉強談到,台灣的國際醫療發展已愈趨健全,Inbound與Outbound醫療並重發展。Inbound醫療機構除了成為台灣國際醫療會員機構成員,亦積極從事海外醫療認證及加入國際醫療聯盟。Outbound以義診、示範教學、建立當地公衛體系等作為長期工作,當國際社會發生突發災害,台灣的任務性醫療援助團隊前往即刻救援。展望未來,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將持續關注國際醫療的永續發展,讓醫療從業人員能夠在公益與商業間取得平衡。
16歲少女「劇烈頭痛」3天就走了 醫稱正常感冒無典型症狀
英國一名年僅16歲的女學生,因為劇烈頭痛且心跳突然飆升到每分鐘139下,急忙前往醫院就診,然而醫師判定她應是感冒,沒想到3天後,少女竟突然失去意識,數小時後不幸身亡。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來自英格蘭蘭開夏郡的16歲女學生伊莉莎白(Isabel Kate Connolly-Wellock)今年3月28日因為頭痛等症狀赴診所就醫。當時她的家庭醫師替她做了各項檢查,但是除了心跳較高外,並沒有任何異狀,因此判斷她只是感染普通感冒,只需要休息即可。伊莉莎白回到家後雖然頭痛症狀稍微緩解,但卻出現頸部疼痛以及眼瞼下垂的症狀,3月30日當天,她在上午9時40分再度就醫,然而家庭醫師依舊表示,她的症狀一切正常。但是不到5個小時後,伊莉莎白的病情突然嚴重惡化,她的母親被家庭醫師告知需要立即將她送往急診室。就在伊莉莎白抵達醫院急診室不到5分鐘就失去意識,在候診區昏倒。醫師發現她的情況正在迅速惡化,因此立刻將伊莉莎白送進重症監護室,並投予伊莎貝爾抗生素,包括用於治療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藥物,不過到了晚上9時,她的器官開始衰竭,就算插管仍然持續惡化,最後她不幸在3月31日凌晨不幸身亡。對於伊莉莎白的離開,家屬難以接受並請求發起調查,根據8日調查指出,驗屍官證實伊莎貝爾死於「鏈球菌腦膜炎」,但她在就醫時並未出現腦膜炎常見症狀,例如皮疹或是對光敏感,且在送進急診室後,她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也未顯示腦部腫脹等症狀,根據重症監護顧問查德本森博士表示,死者的症狀並不尋常,坦言從未見過病程變化如此快速的案例,因此難以認定醫師在判斷上有過失。英國16歲少女因患腦膜炎而劇烈頭痛,卻因沒出現典型症狀遭誤診,3天後不幸死亡。(圖/翻攝自推特)
看女兒嘔吐以為被食物噎住 送醫才發現吞下「鈕扣電池」食道已燒破!
國外一名37歲母親在某天晚上餵食自己的女兒時,發現女兒似乎被小黃瓜噎住,於是立即將食物從女兒口中挖出。沒想到,當晚女兒不斷出現嘔吐情況,於是隔天一家人立即將女兒送醫檢查,這才發現原來女兒吞下的是一顆鈕扣電池,且已經將食道燒破,緊急進行手術後成功救回一命。根據《每日鏡報》報導,國外一名37歲母親艾瑪(Emma Treharne)在上個月晚餐時餵食小黃瓜給女兒雷恩(Wren)吃。不過當雷恩吃到一半時,突然出現噎住的情況,艾瑪見狀後,立即將小黃瓜從她口中移出。不過,當晚雷恩仍不斷出現嘔吐的情況,艾瑪立即打電話向家庭醫師求助,不過醫師卻表示,很可能是當時食物卡住喉嚨,導致喉嚨疼痛,所以才會有嘔吐的情況。但由於艾瑪仍放不下心,於是隔天一家人立即將雷恩帶往醫院進行X光檢查。沒想到經過醫生檢查後竟發現,雷恩的食道內卡著一個鈕扣電池,且電池已經將食道燒破,情況非常危急,於是醫生立即為雷恩進行緊急手術,將電池取出。由於這項手術擁有極高風險,不過手術過後雷恩仍順利活下來,雖然後續仍有一大段時間需要使用鼻胃管餵食,不過已經可以說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事後母親艾瑪也在社群平台上發文向其他家長呼籲,希望各位家長能以這件事為借鏡,隨時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拿取危險的物品,並將這些危險物品小心存放「如果您的孩子吞下鈕扣電池或者您懷疑他們吞下鈕扣電池,請立即就醫」。
101歲翁過世被82歲兒藏冷凍櫃1年半 他辯稱:我會想念
父母過世,身為子女的肯定會哀痛傷心,有些人甚至無法面對親屬離世的噩耗,在荷蘭,一名82歲男子在高齡101歲的父親過世後,因為捨不得對方離開,居然將他的屍體冰存在家中的冷凍櫃中長達1年半。據《鏡報》報導,這名來自荷蘭林堡省(Limburg)的82歲男子父親,18個月前以101歲高齡自然死亡,但他並未向官方申報,而是將父親的屍體保存在家中的冷凍櫃中,直到家庭醫師擔心他父親的身體狀況,察覺有異後報警,整起事件才曝了光。這名男子向警方供稱,由於太想念父親,所以捨不得讓他離開,「儘管他去世了,也希望能夠繼續和他說話」,警方指出,雖然兒子說父親是死於年邁,但仍在進行詳細調查,包含死者被冰凍了多長的時間,希望能釐清兒子是否涉及詐欺等罪嫌。其實類似的案件也在各地傳出,日本《NHK》在2021年就報導,東京葛飾區警方逮捕了一名48歲的婦女吉野由美,因為警方在吉野由美住家的冰櫃裡發現一具老人屍體,事後警方調查發現,該具屍體為吉野由美已過世10年的母親。吉野由美到案後解釋,「10年前我發現母親死在我的房間裡,但擔心屍體被發現後,我會被迫搬家,因此就上網買了冰櫃,將媽媽的屍體藏起來」,而該間公寓就是用母親名義承租的,去年,新北市也有一名男子疑似因為經濟能力,無法將過世的老母親下葬,就將遺體存放在冰箱內,直到男子的女兒與老師聊天時脫口「阿嬤在冰箱一直不出來」,該案件才曝光,而男子將過世母親放置冰箱的這段期間,一直以母親的名義詐領政府補助63萬元,最後被依偽造文書罪送辦。高齡101歲的老人過世後遺體被兒子藏在家中冷凍庫長達1年半。(圖/翻攝自推特)
小孩出現1症狀!阿嬤憂「卡到陰」 兒科醫師分享陰森故事:賣鬧啊
近期有小孩因為黑眼圈很重,讓阿嬤擔心會不會是「卡到陰」,結果去診所一看,才發現原來只是過敏發作。這也讓兒科醫師徐嘉賢直呼,「阿嬤賣鬧啊,你的這樣猜測讓我心裡忐忑不安!」。徐嘉賢8日在臉書專頁《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發文指出,他最近在診間遭遇一個陰森故事,一位媽媽帶孩子過來看診,一進診間就指著孩子的暗沉眼袋表示,「醫生你看,我女兒的黑眼圈好嚴重。」對此,徐嘉賢也在心裡OS猜想應該是「過敏發作引起」,「嗯~的確,有點明顯。」沒想到這位媽媽竟問:「醫生…她阿嬤在問說,這會不會是卡到陰?」瞬間讓徐嘉賢無言以對。徐嘉賢補充,「這位阿嬤賣鬧啊,你的這樣猜測讓我心裡忐忑不安!那我該怎麼辦呢?最近過敏發作的朋友粉多,要記得找您的過敏科/胸腔專科醫師/家庭醫師幫你收驚改運喔!」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我認識一個壇的師姐很厲害的,我幫你轉診」、「醫師我教你,你就對著病人深呼吸,吸氣的時候觀想把他的鬼帶到自己身上,吐氣的時候觀想把自己的陽氣吐給他,醫德+10000」、「你的業務範圍擴大了耶!」、「對阿嬤來說,任何狀況都是因為卡到陰,連娘家打電話來都能造成小孩卡到陰,卡到陰的人到底是誰其實很明顯了」、「我以前學生,晚上都熬夜打電動,白天上課就當然一直沒精神&打瞌睡。結果媽媽的處理方式是:帶去收驚。」
「5身體部位」常被忽略沒洗! 家庭醫師:不要只肥皂水流過就沖掉
近日,美國家庭醫師考德爾(Dr. Jen Caudle)在TikTok上指出,許多人洗澡時都沒有好好清潔肚臍、耳朵、指甲、腿部及腳趾5個部位,「是的,你確實需要『清洗』腿部。我說的不是讓肥皂水順著雙腿流下去再沖掉而已,我說的是確實搓洗!」考德爾表示,很多人洗澡時根本完全無視肚臍,「不洗它會變得很噁心!請清潔你們的肚臍。」其次是耳朵上緣、耳背及耳垂也經常被忽略,「如果你搓揉耳朵後(手指)聞起來很難聞,那你最近肯定都沒洗耳朵。」她接著強調,指甲「是個常常藏汙納垢的地方,但我們不會時常想到它」,所以請確實摳洗乾淨。而許多人淋浴時都會忽視搓洗腿部這個步驟,只是讓肥皂水順流而下再沖掉而已,「我說的是確實搓洗!」。最後,她指出腳趾也是常被忽視的部位,「如果你想要確保自己免於各種感染,就一定要搓洗腳趾縫。」影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我一直都忘記洗肚臍」、「還有后頸!人們很常忽略那個部位」、「別忘了膝蓋後方」、「我竟然都有洗這些地方」、「我都在洗臉的時候順便洗耳背」、「這還要特別提出來,太令人難過了!這就是為什麼新冠還不滾,太多噁心的人了」、「別忘記上背部」。但也有網友無奈表示,「我不喜歡肚臍被接觸到,這會讓我噁心頭暈」。 @drjencaudle You’re Not Washing These Enough! 🤢 #bath #bathe #shower #wash #loofah #bodywash #loofahsponge #loofahtiktok #washtiktok #tiktoktaughtme #fyp #fypシ ♬ original sound - DrJenCaudle
47歲男寒流慢跑突心肌梗塞險猝死 醫:天冷運動比不動糟
寒流來襲全台紛傳凍斃悲劇,台中47歲李姓男子去年11月寒流期間慢跑後返車上休息因心肌梗塞險猝死,經PCR、電擊加上心導管救回一命,10年間3度心肌梗塞的他再遇寒流來襲,對親友不放棄讓他重生銘感在心,也呼籲民眾天冷除做好保暖,也不要外出運動,以免造成心血管收縮劇烈陷死亡威脅。開業醫師施勝桓秀出病患李先生胸口、雙手都留下因猝死被急救壓胸、電擊痕跡的照片,他說,「這就是寒流給猝死者留下的烙印」;李先生去年11月間一次寒流來襲,依慣例早上起來慢跑,跑完後回到車上就昏迷了,太太發現時他已無呼吸心跳,先施以CPR一度救回心跳,但經救護車送到醫院又失去生命徵象。47歲李先生10內3度心肌梗塞,去年寒流來襲已經減肥、戒菸的他,慢跑後回到車上休息猝死,經送醫救回,身上留下寒流的烙印。(圖/施勝桓提供/中國時報馮惠宜台中傳真)因李先生先前曾兩度心肌梗塞,這次猝死又不知缺氧多久,當急診告知救回來只有8%機率可以清醒,家屬無助下連繫家庭醫師施勝桓諮商,獲得「全力拚、用最好的救」的建議,把李先生從鬼門關救了回來,李先生清醒後拍下寒流吻痕,感謝亦師亦友的家庭醫師。李先生回憶,自己10年間3度心肌梗塞,30多歲時因壓力、菸以及肥胖第一次發病,爾後減肥、戒菸、規律服藥,前年再出現胸悶就醫發現老地方又塞住了,因而開始天天慢跑不懈,沒想到去年遇寒流來慢跑後竟然又因心肌梗塞猝死,幸好親友沒放棄讓他重生,現在他持續運動、清淡飲食,但絕不在天冷時出門運動。施勝桓表示,很多民眾有運動習慣,遇到寒流來仍堅持不能因冷而鬆懈,卻不知道這比不動還危險,他建議,天冷待在家裏別出門,因室內室外溫差大,劇烈運動會造成血壓上升、血管收縮,待回到暖室血管又再收縮就可能觸發心血管疾病,不能輕忽。
蘇納克成為英國史上最年輕首相 曾創下多個第一紀錄
英國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24日在保守黨黨魁之爭中勝出,42歲的他將成為英國史上最年輕首相,也是第一位印度裔、非白人首相。蘇納克也會是伊麗莎白女王辭世,新國王查爾斯三世繼位後,首位任命的英國首相。他創下多個第一紀錄,但也曾引起爭議。蘇納克1980年生於英國南安普敦,是印度移民後代,祖父母來自印度旁遮普省,母親是藥劑師,父親為家庭醫師。蘇納克接受的是英國貴族式教育,從溫徹斯特公學畢業後,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哲學、經濟學和政治學,其後又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念MBA,並遇到現在的夫人阿克莎塔.莫西(Akshata Murthy)。他2001年至2004年效力高盛集團,任職分析師,又曾為對沖基金合夥人。2015年蘇納克首次當選國會議員,曾任地方政府事務副部長、財政部首席祕書。他在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5日擔任財相,予人的印象是沉穩、規矩,不張揚,是注重細節的「政策宅」(wonk),風格跟緋聞不斷的時任首相強森形成鮮明對比。強森在英國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實施封城期間,蘇納克推出大規模金融支援方案,向被迫放無薪假的員工提供援助並保障就業,為他贏得讚譽。不過,蘇納克也有罩門,曾和強森一樣陷入「派對門」,因違反防疫規定被罰款,使他博得了「貓膩瑞希」(Fishy Rishi)的綽號。今年7月5日,強森政府又爆出用人和誠信問題,蘇納克和衛生大臣賈維德率先辭職抗議,強森內閣48小時內有逾50人請辭逼宮。蘇納克因此被指是帶頭「跳船」,導致強森後來在壓力中被迫下台的人。此外,蘇納克的夫人阿克莎塔,是印度第2大IT企業印福思科技(Infosys)共同創辦人納拉雅納.莫西(Narayana Murthy)的千金,她的身價高達12億美元,但卻被揭露擁有「非英國居籍」(non-domicile)身分,沒有在英國為自己的海外收入納稅,因而廣受批評。
揭秘「mRNA疫苗」有害人類免疫系統? 專家:沒足夠證據
近期一份論文指出,mRNA疫苗竟會侵害人類先天免疫系統與免疫記憶功能,這意味著人體保護力將大幅下降,病毒更容易找上門。不過,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詢問包括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症專家邱政洵,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等專家,均指出這份論文在mRNA疫苗及免疫力間「無法確立因果關係」,證據也相當不足,而過去mRNA技術也曾用在其他疫苗或藥物開發,但截至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指出受試者罹癌率增加。人體存在先天免疫系統、後天免疫系統兩種防禦機制,且2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後天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與B細胞扮演抗敵要角,當病毒入侵體內並遭到感染後,細胞隨後會產生「免疫記憶」預防重複感染,免疫系統也可以在下次行動中更快速啟動。另外,先天免疫系統的機制非常簡單,就像是一道可以阻止病毒進入體內的屏障,是人類的最佳守門員。然而,當人體遭到病毒入侵時,受到感染的細胞會分泌干擾素,進一步「觸發」免疫系統開始工作,發揮對抗病毒的作用。干擾素分為3大類別,其中I型干擾素是最重要的干擾素,可防止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研究發現,mRNA疫苗會破壞「I型干擾素」訊號傳遞。科學家表示,施打疫苗之所以可以減輕病狀,很可能是因為干擾素作用減少,以至於沒有「觸發」抵抗訊號,長期已往恐會導致更嚴重疾病的發生。不僅如此,科學家擔憂,先天免疫系統屏障變得脆弱,也間接導致後天性免疫T細胞、B細胞跟著減弱。此外,荷蘭科學家表示,在接種疫苗過後的幾週內,T細胞活性降低、發炎反應增加,代表著人們的免疫系統可能面臨「故障」的危機。嘉義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林靖麒向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明,MIT這篇論文主要整理了各文獻中所報告的疫苗副作用,再利用美國的VAERS(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進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文獻中的副作用與美國通報的VAERS吻合。這篇研究同時引用其他基礎免疫學研究,試圖說明這些副作用都是mRNA疫苗影響免疫系統造成。但是,一來數據來源未經過醫師診察,不一定能反映真實狀況,再來,此研究的研究方法無法確立疫苗與通報資料之間的因果關係。林靖麒直言,目前接種疫苗已知的風險,短期風險包括過敏、青少年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長期風險則有待五年、十年後的研究與觀察,才有證據討論。目前的證據看來,大部份民眾是適合且應該施打疫苗的。如果民眾不知道如何評估風險,可以請教家庭醫師。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顧正崙也指出,現階段並無任何證據支持該研究的論述「接種mRNA疫苗會長期影響免疫系統、干擾癌症免疫」。尤其目前全球已有數億人接種疫苗,國際也沒有觀察到接種新冠疫苗增加其他感染症發生率或接種者罹癌率提升的證據。mRNA疫苗也是相對較新的疫苗,需要更多時間觀察,科學必須講求實證,或許在若干年後會有更嚴謹、更新的研究結果可證明其可能性,但這份論文現階段就直接說mRNA疫苗可能長期破壞癌症免疫力,結論下得太快,也無法說服目前的主流科學領域。關於這份MIT論文內容,可參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此文: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8174或是香港事實查核實驗室此文:https://www.factchecklab.org/20220921/
「開電視睡覺」不僅干擾睡眠還會短命! 美研究:環境光是關鍵
為了排解夜晚孤單一人的寂寞,開著電視入睡可能是很多現代人的習慣,但美國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種作法不但無法助眠,還容易影響睡眠品質,提高罹患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壓的風險,反而更容易早死,而且不只電視、電腦和手機的光線,窗外或小夜燈太亮也會干擾睡眠。根據《紐約郵報》的報導,美國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在近期針對525名63歲至84歲的老年人,進行環境光如何影響睡眠和健康的檢測分析,並在當地時間29日發表了最新的研究結果。數據顯示,即使是在最微量的環境光線下入睡也會影響睡眠,提高罹患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壓的風險。首席研究員菲利斯(Phyllis Zee)表示,人們應該盡一切努力避免在睡覺時接觸任何光線,因為這更有可能引發「胰島素阻抗」。根據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AFP)的資料,「胰島素阻抗」是指肌肉、脂肪和肝臟的細胞對正常濃度的胰島素沒有適當的反應,這通常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習慣在環境光充足的夜間就寢的受試者中有17.8%患有糖尿病,40.7%則有肥胖問題。相反的,在全暗環境下入睡的人裡面只有9.8%患有糖尿病,26.7%患有肥胖問題。而且那些在環境光充足下入睡的人更有可能晚睡晚起,「而我們都知道晚睡的人通常有更高的機率罹患心血管和肥胖疾病。」菲利斯補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還發現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試者在全黑的環境下入眠可以睡超過5小時以上,這表示還有其他東西也會干擾睡眠。2019年的一項調查就顯示,36%的青少年和26%的成年人每晚會醒來至少一次,只為了查看他們的智慧型手機。睡眠專家建議民眾至少在睡前3小時放下手機,因為螢幕發出的藍光會直接刺激大腦,阻礙身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失眠或更容易在半夜醒來,不只如此,窗外的路燈或房間的小夜燈太亮也會干擾睡眠。
確診者居家照護「三原則」出爐 可由藥師調劑送藥到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考量未來感染個案將以無症狀或輕症居多,為強化輕重症分流,擴大收治量能,將視疫情發展及時啟動COVID-19確定病例居家照護,以強化疫情危機應變能力,保全我國醫療收治量能,保障病人就醫安全。指揮中心今日邀集台灣急診醫學會、藥師公會全聯會、消防署、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召開「COVID-19確診病例居家照護隔離期間之就醫規劃研商會議」,針對居家照護期間就醫需求進行討論,相關說明如下:(一)24小時緊急醫療服務:建構全天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臺,與台灣急診醫學會合作,由急診專科醫師及專科護理師全天提供緊急醫療諮詢服務,利用網路科技建構健康益友APP,COVID-19確定病例居家照護個案可免費下載使用。(二)多元遠距醫療方案:1.民眾可循現行視訊診療模式,透過「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撥打指定之視訊診療醫療機構視訊診療門診掛號專線,或上網至指定之視訊診療醫療機構網頁掛號,約定診療時間。2.由本部提供COVID-19確定病例居家照護個案透過「健康益友APP」,進行門診視訊診療預約。3.為因應COVID-19確定病例居家照護,得由縣市政府因地制宜指定責任醫院,劃定責任分區,提供門診視訊診療與關懷服務。(三)確診個案居家照護隔離期間藥品取得方式: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由醫師看診開立處方,民眾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藥師調劑送藥到宅取得藥品,或親友代為領藥。
16歲女兒凌晨尖叫:頭出來一半了 老爸才知「要當阿公了」傻眼…急幫接生
很多女生因為經期不穩定,因此懷孕了都不知道。澳洲29歲少婦艾麗(Elle Wood)16歲時懷孕竟渾然不知,直到7個月才發現,且也沒有告訴家人;生產當天,她叫醒父親,「嬰兒的一半頭已經出來了。」把父親嚇了好大一跳。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艾麗在TikTok分享,自己16歲時懷孕,不過直到懷孕7個月才發現,「我是在7個月時透過營養師發現的,而不是家庭醫師,得知懷孕消息後,我沒有告訴任何人。」她表示,當時幾乎沒有肚子,這就是為什麼花了這麼長時間才發現自己懷孕的原因。艾麗回憶,生產當天突然覺得狀況不太好,凌晨趕緊叫醒父親,「我感覺不太好,你能給我一些普拿疼嗎?我在生小孩,嬰兒的頭已經出來一半了。」父親這時才驚覺,自己居然要當阿公了,震驚之餘趕緊幫女兒接生。艾麗說,「我父親直到那天早上4點才知道我懷孕了,大約20分鐘後,也就是凌晨4點20分,他接生了我的女兒。」影片曝光後超過200萬人觀看,大家紛紛留言「生產的疼痛妳只需要普拿疼?太震驚」、「天哪,這真的是一次意外懷孕和生產」、「父親應該驚呆了」。
疫苗實驗用獼猴趁車禍脫逃 好心婦人幫忙協尋出現疑似染疫症狀
為了研發新冠疫苗研發,科學家會以獼猴進行試驗,造成猴子供不應求,沒想到21日,美國賓州發生一起車禍,車上一些送往實驗室的獼猴逃脫,事後雖然都尋回,但是一名協助找猴子的婦人卻出現咳嗽、眼睛充血等症狀。綜合外媒報導,這輛載有100隻實驗猴子的卡車行經賓州蒙圖爾縣時和另一輛卡車碰撞,造成裝有猴子的10多個箱子散落一地,過程中有4隻猴子逃跑,相關單位持槍進林區搜捕,並請求公眾協助,最後才全數抓回。彌猴經常是第2階段的醫學實驗動物。(圖/Pixabay)根據報導,在協尋獼猴的過程時,有一位叫做法隆(Michelle Fallon)的婦人看到情況後,熱心停下車幫忙追回猴子,但沒想到隔天她卻出現咳嗽以及眼睛充血等症狀。法隆受訪時表示,「因為猴子對我發出嘶嘶聲,周圍有糞便,而且我手上還有一個開放性傷口」,她事後到醫院就診,同時接種第一劑狂犬病疫苗和一輪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法隆在臉書上表示自己出現的症狀和感染新冠病毒很類似,「我已詢問過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人,似乎風險不高。但我這跟COVID症狀真的很像啊,真是倒了楣」。法隆也被CDC告知要在31天的隔離期間(到2月21日止)密切觀察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發燒、倦怠、咳嗽、上吐下瀉等,就趕緊通知家庭醫師與賓州衛生單位。
新冠疫苗新副作用?打完「口乾舌燥想喝水」 醫生揭露關鍵原因
注射部位疼痛、身體疲勞和發燒,都是接種新冠疫苗後身體常出現的反應,不過美國一名醫生近日發現,有不少人在接種完新冠疫苗第3針後,會出現「口乾舌燥」副作用,如果不適時補充水分,還可能會出現頭痛等症狀;醫生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部分人士對接種疫苗感到焦慮、緊張,或是因為發燒造成出汗,才導致出現口渴症狀。美國日前開放18歲以上成年人接種新冠肺炎加強針,但根據《太陽報》報導,華盛頓家庭醫師柏金斯(LaTasha Perkins)告訴媒體,她發現有不少人在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口渴症狀;其實在美國網路論壇上,也有不少民眾發表文章,表示自己在接種疫苗後,感到異常口渴。不過報導指出,在目前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中,尚未發現「口渴」這一副作用,亞利桑那州家庭醫師布揚(Natasha Bhuyan)認為,這有可能是因為部分民眾對疫苗感到焦慮、緊張,才會在接種後感到口渴「因為焦慮和口乾有關」。另一種可能性則是發燒。美國內科醫師切里安(Vivek Cherian)就告訴媒體,接種新冠疫苗後的一種常見副作用為發燒,而體溫升高會導致出汗、體液流失,因此導致口乾舌燥症狀;柏金斯醫師對此表示,目前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為疲倦、發燒和手臂痠痛,「但請記住,這只是你的免疫系統做出反應」,如果在打疫苗後感到口渴,不需要過度擔心,只要多喝水就能解決。此外,目前新冠疫苗被確定的較少見之副作用還包括月經週期改變,和「新冠腳趾、新冠手臂」,患者手臂出現紅腫、腳趾出現類似凍瘡等症狀。
明年健保總額將破8000億 醫界籲:應建立「使用者付費」觀念
歷經16小時,健保會昨完成明年度健保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協商,僅牙醫、中醫及其他預算達成共識,醫院、西醫基層將採兩案併陳方式報衛福部決定。不論付費者或醫界方案,明年總額都會突破8000億大關,前者為8037.4億元、後者則是8167.2億元,兩者對應的安全準備金仍待細算,並在11月展開費率審議。健保會執行祕書周淑婉說,醫院總額未獲共識,但醫界、付費者對引進新科技、罕病及血友病藥費等項目均有共識。雙方也支持「住院整合照護計畫」,但考量有成本估算、人力整備等問題,建議先列專款試辦,另同意增編「精神科病人出院後急性後期照護服務試辦計畫」。至於病房、護理費計算方式等,付費者考量財務吃緊,終以兩案併陳送衛福部決定。西醫基層總額方面,雙方對引進新科技、提升國人視力照護品質等項目有共識,也支持增編「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惟付費者考量健保財務困難,對醫界希望增編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藥品及特材給付等未有共識。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洪子仁表示,當務之急應建立民眾就醫除急難重患者外的「使用者付費」觀念,以抑制醫療過度或不當使用,回歸健保制度是社會保險而非福利。具體建議包含應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擔,針對高價檢查如CT、MRI、PET等及檢驗也應收取部分負擔,才能有效從需求端控制健保點數。洪子仁強調,台灣僅用不到7%的GDP來照顧2300萬國民健康,且平均餘命達80.4歲,乍看之下是台灣驕傲,但從另一方面,這是血汗醫護人員工時及壓縮醫院經營空間換得的表面成績。
家長憂副作用!該不該讓孩子打BNT? 兒科醫師揭關鍵
BNT疫苗22日將在校園開打,雖然同意接種的比例超過94%,不過許多父母仍然擔心疫苗的副作用。針對疑慮,兒科醫師徐嘉賢就整理出懶人包,並點出該不該打疫苗的關鍵。徐嘉賢在臉書提到,最近有很多民眾來詢問關於BNT,他解釋BNT的原理和莫德納差不多,都同樣屬於RNA疫苗,許多國家包括日本、以色列、美國、新加坡、澳洲、英國、歐洲等都有使用,由於疫苗施打的國家非常多,醫療文獻和數據量來說,是相當完整的。徐嘉賢指出,從數據來看,疫苗對於alpha的效果很顯著,但對於變異株的保護力,無論是哪一個廠牌的疫苗保護力都下降,而輝瑞目前也努力發展新一代,針對變異株的疫苗,類似像每年打流感的概念,他相信明年或後年,台灣就會出現次世代的BNT。家長擔憂BNT疫苗的副作用。(圖/達志/美聯社)至於外界最關心的副作用,徐嘉賢說明,BNT最常見的和其他疫苗差不多,像是酸痛、疲倦、發燒,比較要注意的副作用是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心肌炎的發生率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數值,以美國來說大約百萬分之12.6,以色列則稍微高一點,百分萬分之24左右,大部分出現在年輕男性、打完第2劑之後,2至4禮拜內出現,症狀包括心悸、胸痛、呼吸和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其中「胸痛」看起來是比較重要的跡象。因此,如果出現相關症狀,要盡速就醫,那麼到底應不應該打BNT呢?徐嘉賢表示,每一種疫苗多少都會有副作用,要以個人身體的健康狀態,再取決於他的利與弊,「哪一個對您或孩子來說比較重要」,平衡如何取決,要孩子的家庭醫師討論,「畢竟您的家庭醫師比較了解你們家的身體狀況,也同時建議您和孩子,一起來了解相關的資訊,和他一起討論」,他認為這波施打對象是國中以上,相信多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或是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