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藥物
」 寄生蟲 新冠肺炎 伊維菌素旅遊怕中鏢3/飯店毛巾害人染性病?「爬滿一堆小蟲」夫妻慘剃毛
飯店毛巾乾淨嗎?醫師表示,若是1~2小時內觸摸到前一人留下的病毒,的確有可能因此染上菜花。此外,飯店毛巾還可能藏有陰蝨,一對夫妻因此感染,私密處的毛髮爬了滿滿的陰蝨,後來夫妻只能把毛髮全部剃光治療,再進行全家大掃除才擺脫陰蝨。有網友在PTT以「飯店房務真會用毛巾擦地板桌子嗎?」為題發文,表示自己聽說房務為節省時間,會在客人退房後直接用飯店毛巾擦桌子、地板,甚至會拿來打掃廁所,認為反正之後統一煮沸漂白,會「整條漂漂亮亮、膨膨鬆鬆地送回來」。文章引來大量網友留言,不少人親眼目睹過這種行為,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毛巾還會擦馬桶,還有網友表示自己會選擇自備毛巾,「朋友是飯店房務,叫我自己帶毛巾」。但也有人表示反對,「我打工的民宿不會拿毛巾跟浴巾擦地板跟桌子,擦浴室跟擦房間所使用的抹布也都是分開的」。甚至網路瘋傳不少飯店毛巾害人長菜花,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菜花是一種病毒疣,一般可存活5~6小時,如果運氣不好在1-2小時內接觸到前一個人留下分泌物產生的病毒,就可能感染菜花。醫師建議,到公共場所如果要擦比較私密的部位,最好是自行攜帶毛巾最安全。「慎選飯店也很重要!」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聲譽好的飯店會有嚴謹的管理流程,相較之下會比較有保障。「有一位40多歲的男患者前陣子去東南亞出差,入住的商務旅館的品質較差,他使用毛巾之後竟然感染陰蝨,不知自己感染寄生蟲,回家之後又傳染給老婆,幸好沒有傳染給小孩。」顧芳瑜醫師表示,陰蝨會在人體陰毛根部產卵,因而生出一隻隻小蟲,解決之道要先把毛髮剃光,再消除寄生蟲才能根治。(圖/顧芳瑜醫師提供)顧芳瑜說,陰蝨是一種寄生於人體陰毛部位的寄生蟲,以吸取人體血液為食,並在陰毛根部產卵。感染陰蝨的主要途徑是性行為,但也可能透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衣物、床鋪或毛巾傳播。感染陰蝨的症狀包括陰部搔癢、出現紅疹、丘疹,或是在陰毛根部發現橢圓形蟲卵。「夫妻倆的陰毛上都爬滿小蟲,後來夫妻倆先將毛髮剃光,同時以抗寄生蟲藥物清洗,再把全家毛巾、床單都換掉,徹底清潔一番,大約治療一個月後才擺脫小蟲。」顧芳瑜建議,民眾外出旅遊時,最好自備個人毛巾和衛生用品,不僅環保,更能降低感染風險。在家中清洗毛巾時,最好使用高溫、高壓消毒,若無法做到,至少要定期使用清潔劑清洗洗衣機。若家中有人感染陰蝨,建議全家人都接受檢查和治療,以避免交叉感染。
美男子臉腫脹狂流鼻血 忍4個月就醫「竟從鼻子夾出150條活蟲」
簡直是恐怖電影場景!美國一名男子自從去年秋天就感覺身體不適,臉部和嘴唇腫脹,幾乎沒辦法說話,甚至有極度強烈的燒灼感,讓他不得不就醫,結果醫生從他鼻子中取出150條活蟲,讓人看了渾身發毛。據《First Coast News》報導,男子從2023年10月開始出現不舒服症狀,但直到今年2月才變嚴重,臉變得腫脹,而且像是著火一樣,而且還不停流鼻血,於是趕緊到醫院檢查。醫師觀察鼻子的狀況,卻看到驚人的一幕,因為有幾十條活生生的蟲子,在病患的鼻子和鼻腔內,有一些幼蟲四處亂竄,還有些鑽進組織,「當牠們進食時,會產生排泄物,幼蟲會脫落組織和排泄物,進而產生有毒環境,引發炎症,導致鼻子出現異常」,隨後用儀器一一夾出,總共150隻幼蟲,並送去鑑定,好確認是什麼類型的蟲子。醫生透過儀器夾出150條蟲子。(圖/翻攝自 First Coast News YouTube)男子表示不知道蟲子是如何跑進鼻子,但猜測可能是在處理魚類後,沒有勤洗手。醫師指出,這種情況極為罕見,被稱為「蠅蛆病」,他從事耳鼻喉科近20年,從未見過這類的事情,甚至美國過去也沒有紀錄,同時警告免疫系統受損或狀態不好,都可能面臨異常感染的風險,若身處骯髒的環境中,必須勤洗手。事實上,男子30年前患有神經母細胞瘤,切除鼻子中的惡性腫瘤後,導致免疫系統受損,不過他在接受抗寄生蟲藥物,以及沖洗液來清潔鼻子,每年進行3、4次回診追蹤,預計就能完全康復。
印度男子下體疼痛1個月 醫生檢查驚見「寄生蟲在蛋蛋內開轟趴」
印度一名26歲的男子近期因為持續疼痛1個月,最後受不了前往醫院接受診療。沒想到醫生在男子的陰囊內發現寄生蟲的存在,而寄生蟲在男子的陰囊內不斷地扭動,就好像是在舞廳內跳舞般,才造成男子感覺不斷疼痛。根據《arstechnica》報導指出,這起案例於8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這名26歲的男子因為下體持續疼痛,日前前往Max Super專科醫院就診,結果醫生發現男子除了陰囊疼痛、腫脹外,身上還出現低燒的情形,於是便幫男子坐超音波、血檢。最後發現男子的陰囊內竟然有寄生蟲不斷地扭動。後來醫生確定了入侵男子陰囊的寄生蟲是班氏絲蟲(Wuchereria bancrofti)。報導中指出,這種寄生蟲在亞洲、非洲、西太平洋、翁南美洲等熱帶、亞熱帶地區均可見。平時是透過蚊子傳播,壽命有5至7年,每次交派可以產下數百萬隻微絲蟲(microfilariae),而微絲蟲會引發淋巴絲蟲病(lymphatic filariasis),進而導致淋巴水腫、象皮病等症狀,而男性則會出現陰囊腫脹的情形,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睪丸炎、附睪炎等症狀。報導中也提到,這名男子會感覺下體如此疼痛,主要是因為微絲蟲已經進入到他的淋巴管中扭動,出現「絲狀舞蹈現象」(Filarial dance sign),這情形除了會感覺疼痛外,同時也會造成淋巴管擴張、性功能障礙等問題。目前該名男子已經接受為期3周的抗寄生蟲藥物治療,目前男子康復狀況良好,經過再次檢測後,已經沒有再看到「絲狀舞蹈現象」。
新冠偏方瘋傳「美民眾搶購寄生蟲藥回家嗑」 中毒人數狂飆20倍
9月初美國知名Podcast主持人喬羅根(Joe Rogan)對外證實自己確診新冠肺炎,同時宣稱自己使用包含抗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在內的多種藥物治療新冠,引發專家憂慮。事實上,美國8月時就掀起伊維菌素搶購風潮,因為服用該藥物導致身體嚴重不適、中毒的事件也隨之暴增。綜合「彭博」、「Yahoo news」等媒體報導,根據奧勒岡州毒物中心發布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的數據,今年8月份該中心接到21個因為服用伊維菌素,導致身體出現嚴重副作用案例,跟過去平均1個月可能會有1個案例情況相比,暴增20倍,這些患者中有6人被緊急送醫治療,4人需住進加護病房;其症狀包括腸胃道不適、意識模糊、身體虛弱、肌肉協調性喪失、低血壓和癲癇發作等。伊維菌素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抗寄生蟲藥物,1988年用於治療被稱為「河盲症」的盤尾絲蟲病,雖自2012年以來,有若干研究發現,伊維菌素對不少RNA病毒如流感病毒、愛滋病毒或登革熱病毒等,具有抗病毒特性,但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世界衛生組織(WHO)仍反對將其運用於新冠患者。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一名研究者就表示,伊維菌素在實驗室內確實能抑制培養皿中新冠病毒複製,但不代表能用在治療新冠肺炎,衛生部門更警告若不當使用伊維菌素,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呼籲民眾不要再聽信謠言。
瘋搶驅蟲藥抵抗新冠肺炎無效 美國民眾因此送醫浪費醫療量能
美國當地的疫苗接種率遲遲無法提高,但部分民眾對於驅蟲藥「伊維菌素」(ivermectin)十分堅信。他們認為只要服用伊維菌素就可以抵抗新冠肺炎,甚至有多個地區的伊維菌素遭到搶購,也有民眾因為服用過量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最後反而落得送醫治療的下場,徒然浪費醫療資源。根據《衛報》報導指出,美國奧克拉荷馬州一名醫生表示,現在當地正在流傳抗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可以預防、治療新冠肺炎,不少民眾聽信傳聞購買大量伊維菌素服用,結果導致許多民眾因為身體不適而被送醫治療,因為占用了醫院的醫療量能與救護車,反而讓其他需要的患者出現了延誤送治的問題,其中包含了受到槍擊的患者。該名醫師表示,救護車載著患者,但醫院方面卻因為人手不足,沒有人可以接聽電話,導致患者只能在救護車上等待。之前甚至有一名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被迫送到距離當地有3個州之遠的南達科他州的醫院進行救治。奧克拉荷馬州醫生麥伊萊(Jason McElyea)受訪時表示,伊維菌素是當地常見的農村藥物,所以當地民眾對其非常熟悉,而也有不少民眾完全無視原本藥劑的指示用量,也有民眾聽信傳聞,為了預防新冠肺炎,整整服用了一匹馬的份量的伊維菌素,而其實一般人類所推薦使用伊維菌素的劑量十分的低。其實早在6月時,台灣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就有為此提出解釋,關於寄生蟲藥「伊維菌素」的使用,如果仔細看研究論文的話,可以得知,要達到足以治療新冠肺炎的程度的話,所使用的藥物濃度需要十分的高,並非是一般用藥習慣就可以達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證據證明「伊維菌素」可以降低新冠病患的死亡率、插管率,也無法加速病毒的清除。張上淳也呼籲民眾不要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以免產生反效果。
恐怖寄生蟲疾病從狗傳到人 每年約1.8萬人感染!加拿大也淪陷
隨著全球化帶來的變革,新冠肺炎等疾病越來越容易造成全球流行,近期加拿大科學家就發現,一種由特定種類絛蟲引起的寄生蟲疾病已經蔓延到北美,而這種寄生蟲很可能是由歐洲的狗帶來的,更嚴重的是,這種疾病會傳播到人類身上,並且形成類似癌症的疾病。根據流行科技雜誌《Gizmodo》報導,這種疾病被稱做「肺泡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AE),是由多房棘球絛蟲感染引起,這種絛蟲可以感染多種哺乳類,但其最終宿主通常是狗或犬科動物。不過根據阿爾伯塔大學傳染病專家斯坦·休斯頓(Stan Houston)表示,這種寄生蟲已經從狗傳播到人類身上,「加拿大艾伯塔省顯然是熱點,且社區中可能有很多人感染了我們尚未發現的疾病」,他補充說明「COVID-19提醒我們,源自動物的疾病非常需要人類注意」。科學家發現一種由絛蟲寄生引起的疾病。(示意圖/PIXAPAY)根據報導,若是人體遭受該種絛蟲的卵入侵,將會在肝臟定居下來,並且慢慢長成成蟲,形成類似腫瘤的肉瘤組織,造成病人上腹痛、全身無力及體重減輕等,類似於肝癌的症狀,如果不以手術切除或終生服用抗寄生蟲藥物方法治療,患者最終將會死亡,而自染上疾病到出現症狀可能需要5到15年時間。雖然人類感染AE的案例其實很罕見,但過去在歐洲與亞洲部分地區很流行,直到近幾年才在北美被發現,斯坦·休斯頓今年3月於期刊《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上發表論文表示,科學家們在2013年至2020年間,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就發現17起人類感染AE病案例,這些人大多數都有養狗,其中1人死於手術併發症。(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作為出現在西半球的人類疾病,它無疑是新的」,斯坦·休斯頓在該篇論文表示,目前這種這種疾病在北美的熱點是艾伯塔省,很可能是當地的野生動物生態有利於寄生蟲,不過總地來說,這種寄生蟲疾病仍相當罕見,每年大約有18000例病例,主要發生於中國大陸,直到近期才在北美被發現。
治療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可望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 陳昌明教授:呼籲政府召開專家會議討論
在台灣因為疫情嚴峻,又陷入疫苗嚴重短缺的困境下,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教授在大量閱讀全球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新冠肺炎的報告,以及最近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期刊報告指出,「全球立即使用伊維菌素(ivermectin)將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他建議政府應該儘速推動臨床試驗或召開專家會議,評估這個藥物對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效果。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為此,發表文章闡述一種治療寄生蟲藥物的「伊維菌素」,陸續用於印度、巴西與秘魯的治療情況,並將期刊題為《Review of the Emerg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Ivermectin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的評審報告,發現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恢復時間和病毒清除率大幅改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介紹給本刊讀者。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圖/陳昌明提供)以下為陳昌明教授說明的全文。新冠病毒(COVID 19)自2020年起肆虐全球,各國政府無不想盡辦法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許多科學家也全力投入研究,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自從2003年SARS疫災發生後,國際對於抗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一直持續著。其中有一個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得到特別的關注。這是一種治療寄生蟲的藥物,過去在治療許多惡名昭彰的疾病(例如河盲症、眼絲蟲症等等)獲得重大的醫學成就,兩位藥物發明者也於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科學家發現這個藥物也可以殺滅SARS等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爆發後,澳洲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證實伊維菌素可以有效滅除新冠病毒,但是它的臨床療效則尚未被證實。當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許多貧窮國家時,面對資源嚴重匱乏的情況,這些國家別無選擇的直接將伊維菌素用於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富有的國家則因為種種法規的限制,無法隨意使用這個尚未經過臨床試驗證實抗病毒療效的藥物。伊維菌素對抗新冠肺炎的臨床運用就從南美洲與中東地區開始。漸漸的,許多臨床個案報告,小型到中型的臨床試驗,小型到中型的預防性給藥,到大規模的預防性給藥的研究報告逐一被發表。許多學者與民間團體開始注意到伊維菌素在這場抗疫戰爭中的角色,並且要求各國政府與WHO開放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上。這些發表的文獻作者集中在第三世界的國家,可信度難免受到西方進步國家的質疑,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上一直沒有得到美國、歐盟與WHO的背書同意。然而,今年四月起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竟為伊維菌素的臨床價值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舞台。印度正持續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自然實驗,不同的邦(省)對於是否大規模發放伊維菌素給所有成年(18歲以上)民眾作為防疫的重要措施,持不同看法。印度醫學科學家學院強烈支持這種做法,並提出建議的臨床劑量與服用日數;然而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少,其中包括一位印度的WHO首席科學家。這導致各邦各自為政,疫情也隨之發生極為不同的變動。從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大規模施用伊維菌素的邦,疫情呈現大幅度的改善,德里的感染個案在這期間內銳減9成以上。在禁止推動伊維菌素政策的泰米爾納德邦,疫情則呈現持續擴散,甚至染疫個案成長超過三倍。這極大的差異除了使用伊維菌素以外,無法用任何其他的因素來解釋。類似的情況去年也發生在南美洲的巴西與秘魯,一些地方政府推動廣發伊維菌素來控制疫情後,個案發生率與死亡率快速下降,沒有推動這項政策的地區則是疫情持續擴散。這已經被紀錄並且發表在國際期刊。雙盲、隨機分組、控制研究條件的臨床試驗(double blind RCT)一直是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檢驗真理的最佳(或是唯一)方法。但是我相信,這場在印度發生的自然實驗在未來將會帶給我們全新的智慧與理解。最近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期刊上,有一份經過包括三名美國政府高級科學家在內的醫學專家評審(peer review)過的報告指出,全球立即使用伊維菌素將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題為《Review of the Emerg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Ivermectin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的評審報告,全面審查來自臨床、體外、動物和全球相關研究的可用數據,並且將專家評審過的臨床資料進行彙萃分析。他們發現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恢復時間和病毒清除率大幅改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在藥理上,這個藥物有許多抑制新冠病毒的機轉。例如,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可以和人體的ACE2受體結合(這好比是病毒入侵細胞的大門)藉此侵入人體,而伊維菌素可以和病毒的S1棘蛋白受體結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結合,改變「病毒打開細胞的鑰匙」讓新冠病毒不得其門而入,如此可以產生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其次,新冠肺炎病毒是透過特定的核糖核酸聚合酶進行複製,而伊維菌素可以抑制這個酶,進而阻止病毒複製,如此即可產生治療效果。雖然美國、歐盟和世衛組織都尚未核准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但是《美國治療學雜誌》這篇論文發表以後,情況可能會改變;然而,有了這款已在1996年失去專利的學名藥後,損失慘重的將是其他抗病毒治療藥廠與疫苗製造廠商。同時也令人擔心,這些廠商背後龐大的商業與政治利益很可能會反對或設法拖延伊維菌素的臨床與公共衛生使用,因此呼籲媒體與正直的政治家應該出聲協助,加速推動。該論文最後提到,「英國實證醫學諮詢團體」與「伊維菌素推薦發展委員會」於近期審查依維菌素相關研究文獻與臨床證據後,確認此藥物增加新冠肺患者存活的證據強烈,並且建議無條件開放使用,以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此外,也有許多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在疫情嚴重的地區,每個月服用兩天至四天的伊維菌素,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竟然與注射疫苗的效果相當,而且是立即有效,這在目前疫苗極度短缺的台灣,無疑是大好消息。因此,呼籲政府應該考慮儘快召開專家會議,將伊維菌素列入治療指引,並且考慮導入疫情熱區作為預防感染的處方,藉以解決我國疫苗嚴重不足的困境,降低個案死亡率,並使我國疫情獲得迅速與有效的控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疫情爆發至今,國內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有411人病逝。這也是今天說明此案的原因,希望政府能夠儘快撥出一點時間,來討論與評估伊維菌素是否能夠在台灣成為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的用藥。希望在有足夠疫苗供給前,有機會拯救更多寶貴的生命。陳昌明部定教授小檔案現職: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研究主治醫師台灣腦中風學會常務監事經歷: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臺北榮總經營)院長、副院長臺北榮總腦血管科主任臺北榮總腦中風暨腦血管疾病中心主任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總醫師、住院醫師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住院醫師、研究員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衛碩士
杏鮑菇不是吃素的! 秘密大公開:餓了就「分泌毒素癱瘓」殺蟲吃
通常去素食餐廳都會見到杏鮑菇,但原來杏鮑菇不是吃素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團發現,蠔菇、杏鮑菇等側耳屬(Pleurotus)真菌為相當常見的食用菇類,亦稱為食肉真菌;在貧瘠環境中,這些菇類的菌絲會麻痺並殺死線蟲以獲取養份。中研院指出,利用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來研究食用菇類麻痺線蟲的分子機制,發現當線蟲碰到蠔菇的菌絲時,線蟲肌肉裡的鈣離子濃度會異常的飆高,使得肌肉過度收縮而麻痺癱瘓。接著,研究團隊篩選隨機突變的線蟲並找出具有真菌抵抗性的突變株,發現真菌的毒素需要透過線蟲的感知神經纖毛進入線蟲體內使其麻痺,當線蟲因突變而失去感知神經上的纖毛結構時,他們就對蠔菇毒素產生抗性,但是只要恢復一種感知神經元的纖毛結構,真菌便能再次麻痺突變線蟲。(圖/中研院)研究團隊還發現,此真菌毒素能造成神經與肌肉細胞快速的壞死,造成線蟲細胞快速死亡的機制與現有的寄生蟲藥物如伊維菌素、涕滅威和左旋咪唑等截然不同。現在的抗寄生蟲藥物是影響寄生蟲的神經活性,菇類的毒素則是能直接造成細胞死亡,因此在未來可望發展成新的生物防治方法應用在農業上,或是開發出新藥物,以對抗感染人體及動物的寄生性線蟲。除了上述提到的食用菇類之外,科學家已知在土壤中有另外一群「線蟲捕捉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 NTF)」,在環境養分不足的條件下可以感知到線蟲的存在,發育出具黏著力的陷阱(捕捉構造)來捕捉線蟲。為了瞭解線蟲及線蟲捕捉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及他們之間的關係,薛雁冰研究團隊也在台灣各地採集了許多土壤樣品來研究線蟲捕捉菌與線蟲的分佈。研究發現,線蟲捕捉菌與線蟲普遍存在於野外的土壤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臺灣土壤樣品,都可以同時分離到線蟲捕捉菌與線蟲。實驗也發現,線蟲捕捉菌可以補食多種線蟲。研究團隊將一株產孢、生長能力與製造陷阱能力均突出的線蟲捕捉菌進行基因體定序解碼,以期深入研究線蟲捕捉菌捕捉線蟲的分子機制;進一步發現,線蟲捕捉菌需要G蛋白的訊息傳遞才會產生捕捉構造,證明了G蛋白在線蟲捕捉菌的捕食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此研究不僅建立了新的模式菌株,並發展出多項有利的分子生物工具,將有助於後續了解線蟲捕捉菌捕捉線蟲的機制,以期在未來發展出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來防治危害農業的各種寄生性線蟲。
婦人發燒後陷入昏迷 醫檢查驚見「腦子佈滿蟲蟲」竟是生吃豬肉導致
一名68歲的蕭姓婦人某日突然意識不清,被送到急診後,因發燒、肺部膿瘍發炎、血糖過高、輕微腦萎縮等情形住院,所有病症經過7天後皆已控制穩定,但她卻莫名陷入昏迷,醫師對她進行腦部磁振造影檢查,才發現她的腦部有個「蟲窩」,裡面佈滿名為「豬囊尾蚴」的寄生蟲。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許元昱主任表示,病患透露自己半年前曾在東南亞旅遊時生吃豬肉,而「豬囊尾蚴」是原生於豬隻的寄生蟲,醫療團隊確認此狀況為豬隻寄生蟲轉移宿主導致的疾病,投以抗寄生蟲藥物治療並住院40天後,這位婦人才康復出院,但後續仍須至門診追蹤。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許元昱主任對婦人進行腦部磁振造影檢查。許元昱提醒,寄生蟲食入初期並不一定會立即影響身體,但可能因繁衍數量增加影響身體器官,或在免疫力降低時造成不適,因此慢性病、老年人、幼童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要盡量避免食用生食的機會,以免因吃進處理不當或帶有寄生蟲的生食有害健康。「豬囊尾蚴」會因人們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豬肉而轉移宿主,可寄生在人體腦、脊髓、肌肉中。許元昱指出,豬囊尾蚴蟲可一直存活在人體內,並在人體內繁殖,若進入腦組織,會搶奪腦部的養分、血液,引起周圍腦組織發炎,當人腦因反覆發炎、修復,使腦組織膠質增生進而影響腦功能,若延誤治療甚至會有性命危險。而治療「豬囊尾蚴」必須持續施以抗寄生蟲藥物至少2週至1個月才能有效殺蟲,死亡的寄生蟲會在腦中縮小、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