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場域
」長照真空2/長照人力缺口估8千人 學者籲:提升專業尊嚴刺激年輕活力投入
台灣在少子化與老齡化夾擠下,社會各行各業普遍人力缺乏,勞力密集的長照服務人力需求急遽攀升,銜接人力一直填補不了。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幾年從五專到大學,已有超過11所校系開始培育照護相關人才,長期照顧相關科系的學生數每年約1,000名左右畢業生。但長期照顧服務人力始終不足,以住宿機構人力缺口就超過2千人,如果加上居家照服員缺口,保守估計一年將近8千名人力缺口,長照人力荒是政府應該正視的課題。30歲的居家照服員「家珊」(化名)投入長照職場已經10年,因為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她覺得與老人家特別有緣;家珊讀書成績一直以來中等,國中畢業就念了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五專部長期照護科,由於在全天養護中心實習,畢業後順理成章在中心服務了3年,她每天除了執行醫護才能做的侵入性治療行為外,舉凡打掃、辦活動、烹飪、家庭訪視等「樣樣都得包」,加上入行當時很菜,除了每周工時破80小時外,每月大夜至少10天,家珊苦笑調侃自己說「男朋友都不知道分幾個了」。多年累積人脈與口碑後,家珊現在改往外勤從事居家照服員工作,雖然薪水差不多,但工時只有過去一半,自已有了更多調配的時間,生活輕鬆不少。不過身為「個體戶」騎著小綿羊穿梭在新北各個案家,卻隱藏著另一些憂慮,「其實居服員單獨直接面對個案,很多情況沒有長官團隊,只能自己面對」她淺淺地說,自己十分熱愛這份工作,但很多同學卻在畢業後放棄這份專長,轉而投往其他領域發展。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涂心寧分析表示,目前全天住宿機構的照服員,多數已從過去每人每天超過12小時的「2班制」,逐漸轉型為8小時左右的「3班制」。基本工資上漲的今天,護理師每個月薪資至少5萬元以上,然而照服員每個月3.6萬元,居服員則以時薪計算,並根據服務項目點值累積,勞力密集的長照人員工作,說實在的能勝任的人並不多,這份需要耐心的人力成本,很難隨物價量化漲幅,薪酬成長就有限,要說服年輕人當居服員「挑戰很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訓練長照人才,也向各界宣導長照的專業性與重要性,呼籲各界不要再有長照人員只負責「把屎把尿」的落伍觀念。(圖/翻攝自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臉書)勞運人士、前立委賴香伶說,台灣勞權高漲,移工在台其實也有強大的工會組織,移工在台遇到的重重不合理處遇傳回母國,反而「同鄉對台灣卻步了」,面對日韓近來強力向外招募居服員人力,台灣本身又有少子化的劣勢,長照人力完全樂觀不得,政府務必正視中台科技大學長期照顧學程助理教授黃建華則表示,長照2.0施行近8年,由於給付機制明確,照服員與居服員工作已被大眾理解,源頭招生狀況及畢業生投入長照領域比例已有緩步好轉。然而,長照2.0畢竟是政策紅利,蜜月期年限頂多再撐3年,整個社會尚需改變觀念,切莫再對照服工作有「把屎把尿」、看不起的刻板印象。黃建華直言,長照本科學生進入實習場域後,其實最大的意外是發現,很多照服員非本科系,而是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住宿式機構主要又是移工,學生會覺得自己與移工做一樣的事情很沒意義「然後就跑了」。他呼籲,不少醫護科系都有對應的醫事職類證照,如醫檢師、放射師、齒模師等,但長照人員卻沒有,過去行政單位稱與醫護工作重疊度高,無意增加「長照師」證照,現在人力短缺了,總該面對問題了吧。學者建議將長照師證照納入國考項目,提升從事長照服務者的社會地位,吸引更多年輕人力願意投入市場。(圖/黃耀徵 攝)
性平法範圍擴大 潘文忠:評估後納入實習場域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0日)審查性別平等教育法,針對民進黨立委陳靜敏等人提案要求學生若在實習場域遭遇性平事件,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教育部評估後,認為可以納入規範,因爲這是跟學生直接接觸。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日審查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陳靜敏等19位立委提案,針對現行《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條明定,學生若在實習時期遭遇性平事件,應納入性平教育法規範;而該法施行細則第4條規定,實習生所屬學校知悉學生於實習期間遭受性騷擾時,應督促實習單位採取糾正和補救措施,並提供必要協助,而這次修法則希望,在《性別平等教育法》納入學生實習場域。針對此提案,潘文忠表示,性別平等教育法有適用的場域,性平事件通常就是人跟人之間互動的問題,針對這些跟學生實習相關指導人員,因為和學生直接接觸,教育部評估後認為可以納入規範。媒體追問,高職建教合作有3個月輪調,若疑似遭到性騷擾,教育部如何來認定。潘文忠說,細部流程部分再來討論,教育部認為,學生擔任實習的場域與指導人員互動,會是教育部比較關注的部分,如果大家有共識,相關調查、作業及流程再來做後續的規劃。另有關大學師生戀是以權勢關係來界定,但是部分教育團體提出不同看法。對此,潘文忠表示,這次將相關人員違反教育專業倫理部分,提升到法律層次,教育部是以成年跟未成年來做主要分際,成年後的部分,還是會以權勢型的關係,包含指導、訓練、評鑑等利害關係來作為準則。至於相關樣態、行為及可能性,後續會邀請專家學者、學校及團體代表,在準則討論時再來深入探究。潘文忠最後指出,希望這次張開的保護傘,確實能夠完全保護學生,也杜絕用權勢造成校園性平事件。
【產學合作情報】讓特有咖啡文化GO!GO!GO!
台灣中油公司自有咖啡品牌「Cup & Go 來速咖啡」,已在全台各直營站陸續設點,今年結合國內八所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經營,由各校師生分別為八個站點提供行銷創新服務,於中油大樓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現此次產學合作成果,台灣中油並頒獎鼓勵各校師生們勇於參與創新,一起開創多角化商機。台灣中油自107年5月開始於台北市福林站開創自有咖啡品牌「Cup & Go 來速咖啡」,兩年多來不僅積極展店,今年更連結在地學校資源,與台北市立大學、國立體育大學、國立中興大學、私立大葉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及國立屏東大學等八所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經營,鼓勵師生勇於參與創新,與台灣中油攜手開發多元經營模式。此次產學合作同時舉辦校際競賽,自今年2月至7月止,參與的各大學師生可說是「燒腦」發揮創意,透過不同的行銷策略,提升咖啡價值,吸引更多來客群;各咖啡站點也成為實習場域,讓學生有機會親自體驗煮咖啡、賣咖啡,以及舉辦各種社區活動,將台灣中油的咖啡文化導入社區;經過台灣中油不斷的研發、創意激盪,半年來各站的銷售量持續增加,以7月份為例,創下單月銷售24,476杯的單月最高銷售紀錄,開創出台灣中油「Cup & Go 來速咖啡」品牌價值。「Cup & Go 來速咖啡」半年來的行銷內容既新穎又豐富,有的學校異業結合成果讓人眼睛一亮,例如國立體育大學與林口三工站以「特製咖啡杯─使用國立歷史博物館紋樣」為行銷特點,消費者手拿一杯漂亮的圖騰咖啡杯,在享受咖啡的香醇之餘,也能同時認識歷史文化;台北市立大學則是將台北市福林站變裝為文青風,邀請畫家彩繪3D立體牆面,拍攝網美圖片上傳臉書,讓民眾到站喝咖啡不但可以喝得很文青,還能打卡宣傳。另外各校也利用節日舉辦社區型活動,藉此行銷「Cup & Go 來速咖啡」,讓咖啡站成為社區活動聚集點:例如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在台南前鋒站舉辦「青食樂南應大市集」活動,宣導各種健康觀念,舉辦買咖啡就送台灣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開發的「海木耳健康蛋捲」、魚菜共生講座與DIY活動;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則以「左營祕境找厝味」攤車市集展現不同特色;私立大葉大學在彰化站舉辦愛心無礙-身心障礙者友善職場體驗等。 台灣中油表示,師生們走出學校圍牆實務運作、數位行銷,提供台灣中油未來推動多角化業務的創意行銷策略,是個成功的起點,未來仍將繼續尋求和其他大學合作機會,培育多角化經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