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醫學
」 痛風 尿酸 痛風石 余光輝 高血壓不吸菸肺癌3/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唯一篩檢方式 濫用恐增加輻射量與風險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驟逝,引發外界震撼,也讓更多民眾迫切想知道「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坦言近來大批民眾要求進行篩檢,他認為若符合高風險族群是「實證醫學」,若不符合就是「商業行為」,不必要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不僅會因為偽陽性帶來精神壓力,後續可能也會接觸過多的輻射傷害,顯然弊大於利。低劑量電腦斷層被視為早期檢測肺癌的最有效方式,國健署也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只要是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審核通過的肺癌篩檢醫院接受2年1次免費的LDCT篩檢。若想自費篩檢,價格大約5000元左右,並不便宜,但近年來自費篩檢人數持續增加。「並非所有人都需要做LDCT檢查!」方昱宏說,LDCT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發現早期肺癌病變,特別對於重度吸菸者能降低約20%的肺癌死亡率。然而,篩檢並非沒有風險,若不屬於高風險族群,可能會引發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問題。方昱宏說,LDCT檢查目前的篩檢率不到5%,也就是100個人中僅找出1~4人肺結節有惡性腫瘤,實證醫學的數據無法證明篩檢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何況LDCT檢查的偽陽性很高,很多人檢查後發現有肺結節,首先結節不一定是癌症,大部分的結節屬於良性,可能是良性腫瘤、感染後的疤痕或纖維化,但民眾得知後大多會心情相當沉重。」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認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LDCT檢查,建議有相關風險再進一步考慮。(圖/長庚提供)方昱宏說,為了知道結節到底是否為惡性腫瘤,就必須切片或進一步做正子攝影。「有些民眾可能有服用某些藥物或身體條件不好,切片手術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而正子攝影雖可進一步看清楚,卻有更強的輻射。」更何況許多肺結節非常小,甚至只有0.4公分,按照常理來看根本無需切片。「但許多民眾已經自費做LDCT檢查了,發現有結節一定會堅持除掉,這麼執著的例子不少,也看得出民眾對肺癌的恐懼。」方昱宏說,其實醫界對於LDCT檢查的態度也分兩派,反對一方不贊同過度診斷、過度治療,但反對方也承認LDCT檢查是目前唯一可早期篩檢肺癌的方法。「所以我反對普篩、但也反對甚麼都不做!」方昱宏認為高危險族群應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定期篩檢和追蹤;若篩檢發現有肺結節,對於不同大小和型態的結節,醫師會依據病史及影像特徵制定適當的追蹤和處置計畫,回歸理性判斷,才能真正對症下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表示,副總統陳建仁、柯文哲太太陳佩琪醫師都因LDCT檢查,而找到小於1公分且無症狀的早期肺癌,進而手術切除痊癒。不過,熊佩韋也認為LDCT的確有偽陽性高、過度診斷等疑慮,非危險族群無醫學證據應做篩檢。至於輻射量,若屬於高風險族群仍然是利大於弊。另外,熊佩韋建議LDCT檢查宜在篩檢經驗豐富、且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的醫療機構進行,較能精準判斷篩檢結果。
健保給付心律去顫、肌張力不全醫材 助病人省近百萬
中央健康保險署為提升更完善的醫療照護品質,自113年9月起納入給付「皮下植入式心律去顫器」及「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器」,健保挹注預算共約7,650萬點。心律去顫器是預防心因性猝死的重要醫材,健保自92年起已將用於心臟除顫療法,治療危及生命的心室頻脈,經靜脈植入式心律去顫器納入給付。有靜脈血管通路異常或小於35公斤的孩童,則無法裝置,需透過皮下植入式心律去顫器進行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後,每組支付點數95萬點,每年約有30名病人受惠,一年健保支出約2,850萬點。另外,因藥物或肉毒桿菌治療無效的肌張力不全病人,深層腦部刺激術(DBS)經實證醫學為最有效治療方式,因治療時所需電量較大,若能透過使用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器,對病情改善度較佳。由於考量肌張力不全病人以年輕人居多,當病患動作出現困難障礙,常造成家庭照顧及經濟沉重負擔。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張惠萍表示,健保署過去已將非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術納入給付,用於巴金森氏症患者。今年9月起,健保署與與神經科臨床專家及各醫材許可證持有者共同合作,將肌張力不全患者所需要的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術納入給付,能提供較大充電量。每組支付點數為83萬4310點,每年約有58名病人受惠,一年健保支出約4800萬點。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為確保國民基本醫療需求和健康利益,健保署將持續爭取健保預算,努力將具有實證效益且臨床治療需求的新醫材納入健保,以減少民眾經濟負擔,並增進醫療價值與民眾健康。未來若有醫材給付之建議,亦請各界提供寶貴意見,健保署將持續精進醫療照護品質及守護全民健康福祉。
新冠疫情再流行 卓榮泰呼籲踴躍施打疫苗
衛福部疾管署示警,新冠疫情再度進入流行期,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於行政院會表示,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再度肆虐,相關部會超前部署,做好防疫工作,同時也請衛生福利部準備充足的疫苗量能,呼籲國人踴躍施打疫苗,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衛福部也表示,已備妥抗病毒藥物及疫苗,並積極採購疫苗中。卓榮泰指出,近期國人十分關心新冠肺炎疫情再起的可能性,4年前疫情爆發時,對國人生命、健康、財產皆造成重大威脅,而因應目前環境,唯有政府再次超前部署,才能避免病毒再度肆虐。院長請衛福部準備充足的疫苗量能,呼籲國人踴躍施打疫苗,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同時也請相關部會務必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為國人帶來足夠的保障。衛福部表示,該部以實證醫學為基礎,參考各國防治疫情經驗,並依據疫情發展趨勢,適時調整相關防治作為,包括:修訂病例定義以監測重症個案為主,同時掌握急重症醫療量能,適時調度;適時修訂診療指引及各類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目前Paxlovid儲備量20.8萬人份、瑞德西韋11.2萬劑;辦理民眾衛教宣導,有疑似症狀及前往高風險場所建議佩戴口罩。衛福部進一步表示,為提升疫苗接種效能,加速建立國人群體免疫力,該部已積極採購疫苗,並規劃疫苗接種計畫與相關獎勵措施。目前新冠XBB疫苗累計接種276.4萬人次,全國接種率11.36%,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0.54%、1.55%;疫苗庫存莫德納291.7萬劑、Novavax 5.3萬劑,歡迎民眾踴躍施打疫苗,以增加保護力。
尾牙痛風祭2/痛風不治療!40歲男竟領殘障手冊 「符合3條件」醫師:一定要吃藥
一位40歲男子罹患痛風卻始終不治療,全身關節處陸續長出痛風石,最後竟導致無法行走,只能領殘障手冊。醫師透露,若一年發作2次以上痛風,或已長出痛風石、或尿酸過高導致腎結石,就建議要穩定服用降尿酸藥物,否則不只關節變形,甚至會導致洗腎、心肌梗塞猝死。「30歲左右我第一次痛風發作!」陳先生今年已經50多歲,這10多年來他從未找醫師好好治療痛風,只要一發作就吃止痛藥,之後再控制飲食,直到有一天發現左腳趾似乎有些變形,才趕緊就醫,結果發現關節中已經有結晶,再嚴重就會有痛風石了。土城醫院風濕過敏科蔡秉翰主任表示,多數痛風患者都跟陳先生一樣自行吃止痛藥,或是痛風發作才來求診,大約僅有2~3成患者穩定服用降尿酸藥物治療。「因為很多人都是久久才發作一次痛風,如果要他們因此天天服藥,當然多數人都不願意!」蔡秉翰建議,如果2年左右才發作過1次痛風,可先從調整飲食著手,但如果一年發作2次以上,或已有痛風石、或因尿酸過高導致腎結石,那就務必要服用降尿酸藥物。「痛風的元兇是高尿酸,當尿酸結晶沈積關節時會導致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更嚴重就會產生痛風石,甚至導致關節變形。」蔡秉翰透露,曾有一位40多歲的男患者坐著輪椅就醫,原來他全身上下都長滿痛風石,因此導致他無法走路、也難以生活自理,甚至領了殘障手冊。「後來他服用降尿酸藥物之後,隨著尿酸濃度降低,全身的痛風石也逐漸縮小,雖然部分骨頭已壞死無法恢復,但最終他可以自己『走』出醫院了。」另外,如果已經發生腎結石,不僅會阻塞尿路影響生活品質,而且也會損傷腎臟功能,所以建議要趕緊服藥控制。過去認為長出痛風石才代表病況嚴重,但近年研究顯示,透過超音波檢查體內有結晶沉積時,尿酸就已經影響身體健康。(圖/報系資料照)腎功能差會影響代謝,所以容易罹患痛風,而痛風不好好治療,也會讓腎功能變差,如此惡性循環之下,非常容易演變成洗腎的惡果。林口長庚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高尿酸通常會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合併稱為「四高」,除了會影響腎臟功能,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人,痛風患者的洗腎、心肌梗塞風險增加1.5~3倍,這與發作頻率無關,而是一有痛風就有風險。余光輝說,過去醫界認為出現結晶、痛風石才顯示病況嚴重,但近年來研究發現,當尿酸值偏高、尚未罹患痛風時,透過超音波就能檢查出體內已有結晶沉積,也就是高尿酸早已影響身體健康。蔡秉翰建議痛風患者要定期就醫檢查,急性發作時服用止痛藥如秋水仙素、消炎止痛藥、類固醇等,也要多加注意,若劑量過大,腎功能不佳者、B肝患者都可能因此病況惡化,建議還是諮詢醫師意見較有保障。
蟬連19年女性殺手 勿輕忽這一型乳癌的高復發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乳癌連續19年攻佔女性十大癌症之首,一般認為荷爾蒙接受體陽性(HR+,HER2-)早期乳癌預後較佳,但其中的「高復發風險族群」絕對不可輕忽,一旦復發預後和三陰性乳癌一樣糟!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趙大中呼籲女性定期篩檢、及早治療,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早期乳癌治療重點是在尚未復發之前就予以預防,預防復發的輔助性治療新趨勢為荷爾蒙治療加上細胞週期抑制劑,可降低32%的復發風險,效果顯著。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近30多年來發生率持續上升,台灣每年新增約1萬5千名患者。根據國健署最新十大癌症顯示,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7歲,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64歲)更早發生。當心這些特徵有高復發風險 一旦捲土重來就難纏!乳癌依據荷爾蒙接受體(ER/PR)以及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分為多種亞型,每一型之臨床特徵、存活率和治療策略各不相同。其中,最大宗為荷爾蒙接受體陽性(HR+,HER2-)占約6成。一般認為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早期乳癌預後較佳,但若是高復發風險族群,其預後與惡名昭彰的三陰性乳癌一樣棘手,不可不慎。 趙醫師說明,乳癌亞型中的管腔B型患者儘管是荷爾蒙接受體陽性,但復發風險比較高,無論管腔B1型或管腔B2(三陽性)型都比管腔A型預後差。其中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早期乳癌患者中的高復發風險族群佔所有乳癌患者約2-3成。研究顯示,復發患者中約8成以上在手術後5年內發生,約3成是在手術後2年內就復發。目前乳癌的標準治療流程是先切片檢查確認病理報告,接著進行手術治療,但若腫瘤較大者常會先進行手術前輔助化學治療,手術後接續評估復發風險。高復發風險族群特徵如下,建議及早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策略:淋巴結轉移4顆以上淋巴結轉移1-3顆加下列其中1項條件:腫瘤≥5公分、腫瘤分化程度第三級、Ki-67指數大於20%。細胞週期抑制劑加上標準荷爾蒙治療 手術後輔助治療預防復發趙醫師表示,無論復發風險高低,治療重點是在患者尚未復發之前就予以預防,在完整的手術後,對於高復發風險族群,就有下列輔助治療策略:第一、化學治療現今醫學發達,化療被列為標準治療的一環,有助降低復發風險。第二、荷爾蒙治療若患者能耐受副作用,可進行5-10年療程,可依復發風險決定服藥多久。第三、局部放射治療若腋下淋巴結轉移超過4顆、腫瘤大於5公分,以及接受標準乳房保留手術的病患,建議在化療後接受放射治療。第四、細胞週期抑制劑最新發展出的細胞週期抑制劑可與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也可算是標靶治療的一種,療程為2年。完整的荷爾蒙治療加上細胞週期抑制劑,根據研究可再降低32%的復發風險,效果非常顯著,優於僅使用荷爾蒙治療,因此細胞週期抑制劑扮演了關鍵角色。此療法目前為自費,猶如預先買保險,治療越完整,復發風險就越低。2年1次乳癌篩檢+個人化精準治療 綻放粉紅人生「每個病人都非常珍貴」,趙大中醫師呼籲,女性身為家庭、社會、職場的中堅分子,面對乳癌頭號殺手,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台灣乳癌患者9成為早期,可跟醫師討論個人化治療策略,且台灣治療技術先進,醫療團隊會盡其所能讓患者接受最完整的治療。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實證醫學證明,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並可減少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 。政府針對下述女性同胞也有補助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服務,國人應善加利用。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
引發爭議!國民黨團決定撤簽 再生醫療法暫緩三讀
攸關病患重大權益的《再生醫療法》草案原本可能在今日於立法院完成三讀,但經本報披露,包括近千名學者專家連署、提出8大質疑後,引發強烈迴響,國民黨團昨日決定撤簽,呼籲民進黨團廣納各界意見。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15日表示,該案將擇期處理,再協商沒問題,盼各界理性討論,勿將民生法案當成政治法案做攻擊。行政院於2月下旬送出《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雙草案,在民進黨力推下,原要在今天立法院會進行三讀。但柯建銘表示,再生醫療雙法將擇期處理,民進黨團已釋出善意,畢竟這對病人權益、生技醫療、國人健康、醫學進步都很重要。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對草案暫緩處理,表示「非常樂見」,事關病患權益,「醫學倫理」和「實證醫學」都是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的核心價值,是立基、也是底線,完全沒有妥協或讓步空間,醫改會最基本的原則是要幫民眾把關。時力先前曾針對政院版草案提出修正動議,但未獲充分討論,因此拒簽協商結論。時力立委陳椒華說,在該草案推動的過程中,某些概念股有水漲船高的情形,她並質疑,這些生技公司給民代及政黨的政治獻金各是多少?國民黨團原已針對協商結論簽字,昨日一早緊急撤簽,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呼籲民進黨團,應多聽各界意見再決定。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指出,《再生醫療法》條文爭議重重,簡直「比高端更高端」,沒人可以接受民進黨又想以人數優勢強勢立法。第9條「免臨床試驗」爭議最大,可說是「開大門條款」,民進黨力推細胞治療,宣稱沒問題,但實際上是沒有蒐集資料安全性數據,當然不會有問題。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指出,不允許民進黨團用多數暴力來立法圖利財團!柯建銘強調,政府都有做相關管制措施,草案也經過縝密討論,沒有所謂「開大門」、「把民眾當白老鼠」的問題,且再生醫療雙法屬民生法案,是要救人的,呼籲外界理性、冷靜看待,況且法案至今已討論5、6年,不該以政治手段來抹黑、汙名化,實在不道德。劉淑瓊呼籲,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有席次優勢,希望立委們三思,在表決前能聆聽專家學者的意見,展開理性專業的對話,要讓民眾可以得到安全、有療效、有品質的醫療,而不是花大錢買希望,這是政府應守住的防線。
國中生奪科展第3遭質疑「代筆」 醫反駁:不會寫程式在未來就是「文盲」
今年全國科展的國中組「生活與應用科學(一)科」,由新北市永和國中的一名呂姓同學拿下第3名,作品名稱為「以新建構之卷積神經網路對腦部核磁共振影像執行多發性硬化症」,但因為內容連部分專業醫療人員都寫不出來,因此這位參展學生被質疑可能是代筆。對此,醫師沈政男則反駁,大人看不懂不是因為學生代筆,而是很多大人都缺乏寫程式與操作AI的技能,「在新時代,這是一種識字率,有一天,不會寫程式就跟不會寫字一樣,等於是一種文盲。」醫師沈政男在7日於臉書上分享他對今年全國科展的看法,「有一篇最近得到全國中小學科展國中組第3名的作品,引發一些醫療人員的關注,因為主題是使用深度學習的電腦技術,來判讀多發性硬化的腦部磁振造影影像,他們的反應幾乎都是:我寫不出來!不只寫不出來,我想,你也看不懂!」於是,他們就會懷疑不是參展同學自己寫的。但沈政男指出,新聞中那位同學使用的電腦技術看起來很深奧,但其實已是現今AI影像診斷的基本工具了,「比如我就讀的研究所裡頭,就有好幾位同學都在進行這樣的研究與分析,因為深度學習最厲害的就是影像判讀,剛好可以用在醫學影像的診斷。也就是說,只要找來相關分析技術的說明,按表操課,一步一步學習,其實不會太困難,甚至連自己寫程式都不用。」沈政男進一步解釋,「電腦技術就是這樣,有天分的人在很小的年紀就厲害得嚇嚇叫了,而不想學的人,即使到老,連打字也都沒有完全學會。真的,不要說人工智慧,很多人連大小寫打字都沒有學起來,打病歷就是一律打小寫。」而電腦技術,尤其是寫程式與操作AI,將在未來越來越重要!沈政男得出結論,「在新時代,這是一種識字率,有一天,不會寫程式就跟不會寫字一樣,等於是一種文盲。」而且AI醫學診斷已經突飛猛進,在不久的將來很快就會取代人腦,因為「誤診太多」!沈政男補充,30年前,實證醫學興起,取代了傳統的專家說法,而30年後的現在,最新趨勢就是AI醫學,只要你輸入一個醫學病例,電腦就會幫你做出診斷。回到今年全國科展的第3名作品,沈政男表示,「我看過那位同學的得獎作品,發現其實他對磁振造影完全不熟,就只是拿來當做機器學習的分析素材,甚至還有寫錯的地方。至於多發性硬化,不要說國內研究不多,恐怕看過病例的醫生都很少。所以說本質上就是一篇電腦技術的研究,跟醫學的關聯比較少。」因此他也胸有成竹的保證,「絕對不是大人幫忙寫的啦,因為,大人,如果沒有特別鑽研那些分析技術與軟體,即使你是人工智慧專家,也未必寫得出來。」
第三期肺癌難治療? 放射合併免疫治療效果佳
一名50多歲男性,平時雖會抽菸,但菸量不大,然而在2年前,因健檢肺部X光出現異常,進一步檢查竟發現一顆4公分大腫瘤,且合併淋巴腺轉移,診斷為「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但他沒有放棄治療,而是積極完成療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余忠仁醫師表示,肺癌相當容易復發,因此該名患者先進行化學治療合併放射治療後,當時腫瘤已完全消失,但為避免復發,再輔以免疫治療,目前療程已做完一年,追蹤結果相當良好,毫無癌細胞的蹤跡。第三期肺癌幾乎已無法開刀 治療以化放療為主余忠仁院長表示,肺癌的類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常見的肺腺癌、鱗狀細胞癌等,皆屬於非小細胞癌的一種,亦佔整體肺癌80%-85%。肺癌的進程可分為四期,四期之中再以A、B、C不同階段延伸為亞期,例如:3A、3B期,醫師必須藉由分期以決定不同治療方法。肺癌第一、二期較為早期,腫瘤不大、僅局部轉移,此時最標準的治療方式是開刀切除腫瘤,術後再搭配藥物治療,以殲滅血液中四散的癌細胞,避免復發,如化療,或有基因突變者,可使用標靶治療,療效比化療更佳。余忠仁院長說明,早期肺癌加上術後輔助治療可提升存活率。余忠仁院長表示,一旦進入第三期,且為3A期,此時癌細胞尚未轉移至另一側淋巴結,因此還有機會開刀,一旦腫瘤太大,或轉移至另一側肺部、縱膈腔或淋巴結,則進入3B以上的期別,此時開刀效果不彰、復發率高,因此建議進行藥物治療,包括化療、放療,若進入第四期,此時癌細胞可能已遠端轉移肺部、骨頭、腹腔,此時已無法開刀,需選擇抗癌藥物進行腫瘤緩解治療。3B期肺癌五年存活率雖不到2成 輔以免疫療法可提高存活率余忠仁院長表示,第三期肺癌預後不好,相比第一期肺癌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第二期為7成,然而進展到 3A期,五年存活率迅速降為4成,3B期則為2成,第4期更是只有1成。第三期肺癌相當容易復發,即便使用化療加放射治療,平均5成以上患者一年後就復發,7成患者治療後第二年復發,因此,目前國際間標準的治療指引為化放療結束後,再輔以免疫治療,根據實證醫學,可避免復發,3B期的五年存活率可顯著提升。免疫療法是什麼?余忠仁院長說明,目前免疫療法常見的有抗PD-1或抗PD-L1 。簡言之,肺癌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因失去辨別癌細胞的能力,因此無法殺死癌細胞,使得癌症發生。這當中的作用,乃因癌細胞身上,存在如武器般的PD-L1,與免疫細胞的PD-1探測器接合,使癌細胞馴化並盲騙免疫細胞,此時免疫細胞被抑制,反而成為癌細胞的守護者!而免疫治療則是一種抗體,成為癌細胞與免疫細胞中間的阻斷劑,使得他們不會進行接合,進一步活化免疫細胞,能夠辨識並殺死癌細胞。免疫療法費用雖高 但嚴重副作用發生率低,且有望根治不過,免疫治療相當昂貴,即使患者符合健保給付條件,一個月費用仍高達10-20萬。此外,免疫療法的副作用會不會很強?余忠仁院長表示,由於免疫治療會引發全身免疫系統活化,就像感冒時,免疫系統會活化並攻擊病毒時,產生許多類似的感冒症狀,而免疫治療則會出現疲憊、皮膚炎,或腸炎,進而引發腹瀉,一般輕微的副作用,都有藥物可以幫助緩解症狀,而少數不到5%患者,可能會出現間質性肺炎、肝臟、心臟發炎、內分泌失調、甲狀腺機能低下或亢進,或腦下垂體功能低下,但若在醫療人員定期監測、評估和處置下,能確保用藥安全,應不至於過度擔心。 而免疫療法的出現,讓第三期肺癌患者治療出現曙光,有機會達到根治目標,著實一大福音。
北榮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 個人化治療憂鬱症
有鑒於頑固型憂鬱症難治程度與治療方式的日益增加,精準診斷與整合實證療法需求也與日俱增,臺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李正達主任特別籌劃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運用最新人工智能科技、雲端技術、腦神經刺激治療及新型抗鬱藥物,提供憂鬱相關疾病個人化精準診斷及整合創新的有效治療,期待在頑固型憂鬱症的臨床服務與科學研發領域上,創造新的里程碑。李正達主任表示,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生活壓力也與日遽增,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憂鬱症將是影響全人類造成失能最嚴重的疾病,若未做好準備,精神疾病將不會是少數運氣不好的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暴露在此風險中,現代人罹患情緒疾患的風險及比例愈來愈高。然而情緒疾患的表現多元,有些有著顯著的憂鬱、焦慮,有些以易怒、自律神經失調、身體疼痛不適來表現,也因此正確的診斷是成功治療的第一步。目前主要治療憂鬱症的方式為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但憂鬱症患者中有不低比例的個案對於抗鬱藥物治療效果反應不理想,也就是治療頑固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也因此在治療憂鬱症的方法上極需更多新型態且有實證療效的抗鬱治療加入。其中重覆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治療頑固型憂鬱有效的抗鬱腦神經刺激技術,臺北榮總更是rTMS治療憂鬱症的先驅,亦領先全球,更發展並證實更有效率、減少局部不適、治療時間更為簡短的新型西塔波重覆磁刺激(Prolonged 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piTBS),可更有效率治療頑固型憂鬱症,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世界頂尖期刊《BRAIN》與《Biological Psychiatry》。 一名40多歲男性,憂鬱發作伴隨嚴重焦慮,對於抗鬱劑雖一開始反應不佳,在經過人工智能的預測下,發現其大腦並無頑固型憂鬱症的特徵訊號,因此,臨床上使用合適的實證藥物治療轉換後,症狀在一段時間後完全改善。另一位25歲年輕女性,憂鬱已1年多,憂鬱發作下伴隨嚴重遲緩及自殺意念,工作能力顯著下降,由於有反覆抗鬱劑治療效果不佳的病史,經運用人工智能預測後,發現對於特定腦神經刺激的抗鬱治療效果可能不錯,重覆經顱磁刺激3周後,憂鬱症狀明顯改善,也順利回歸職場。研究過程中發現,並非所有的個案都對rTMS有反應,臨床資料顯示僅約4成多的憂鬱患者有療效。因此運用AI智慧醫療及先進腦造影技術,利用大數據來精準預測患者的頑固程度,以及精準選擇以人為本的個人化腦神經刺激參數,目的是在臨床及研究上提供突破性的正確診斷與分級治療,增加rTMS/piTBS治療成功率。李正達主任團隊更研發、引進其它對抗頑固型憂鬱症的解方,其中低劑量ketamine及esketamine是一種新型快速的治療方式。臺北榮總是全亞洲及全臺灣最早在臨床研究進入此領域的開創者,擁有豐富的使用與治療經驗,也證實ketamine在頑固憂鬱症上有其獨特的治療角色。這樣全新分子機轉的治療藥物,在2022年初臺灣食品與藥物管理局(TFDA)也剛通過第一個同樣分子機轉的藥物esketamine,可用來快速治療嚴重伴有自殺風險的憂鬱症個案。在rTMS及esketamine的憂鬱治療上,臺北榮總依據過去經驗亦引領臺灣專家,共同訂立相關治療共識。臺北榮總「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以實證醫學角度為根基,個人化從不同的藥物、多面向腦神經刺激、快速抗鬱藥物中做治療建議選擇,在合適的患者上亦提供心理治療建議等個人整合性治療計畫,提供不同年齡層憂鬱症、情緒疾患、腫瘤相關憂鬱症、慢性疼痛相關憂鬱,甚至發展出長新冠憂鬱症狀患者,提供全人、整合性的治療策略及方案,以積極復原、回歸原本健康生活為目標,以病人為中心,希望藉由本中心有溫度、用心治療,能陪伴患者走出幽谷的康復之路,協助患者盡早矯正大腦的異常,回復健康。
每13秒就有一次全身麻醉 新處置降低併發症風險「幼童也適用」
台灣全身麻醉手術需求量大,若以109年健保數據換算,台灣全年全身麻醉的申報量達到250萬例以上,每日平均約每13秒就有一次全身麻醉,民眾往往僅認為重大手術潛藏風險,卻沒想到全身麻醉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郭書麟理事長表示,重大手術患者除了擔心手術成功率外,其實術後恢復、併發症風險都會是他們的考量,而研究數據也顯示,術後肺部併發症PPC的發生風險最高可能達到2成以上,在發生嚴重的PPC手術患者中,約14-30%於手術後30天內死亡。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也因此積極推動ERAS(怡樂適)療程,盼透過術前術中術後的積極對於重大手術準備及全方面的主動照護,可以明顯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幫助降低病患術後不適,讓手術康復不再是身心煎熬的磨練,而是舒適的重返原有生活的過程。臺灣心臟胸腔暨血管麻醉醫學會鄒美勇榮譽理事長則表示,台灣全身麻醉需求量大,麻醉專科醫師近5年以近2成的幅度增加。隨著麻醉進入精準與個人化,根據病患身體狀況,評估最適合的麻醉處置,其中,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幫助降低療程副作用、提升療程舒適度。研究指出,使用傳統逆轉劑,20分鐘後仍有近成病患無法脫離肌肉無力狀態,而術後給予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而使用到新型逆轉劑的病患,平均能於3分鐘內完全恢復肌力,並有效降低噁心嘔吐、術後呼吸道相關併發症等副作用,,加成了術後恢復的速度。目前經醫師診斷符合的2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手術也能受惠,幫助孩子們也可以醉後逆轉,逆轉最後!台灣全身麻醉手術需求量大,小至闌尾炎、大至心血管、神經外科手術和癌症手術等,全身麻醉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全身麻醉技術也不斷突破,以輔助手術更順利進行。據研究顯示,一般民眾的全身麻醉死亡風險為十萬分之一(因麻醉造成的腦部傷害數量更因數據量過小故忽略不計)。郭書麟說明,全球積極推動的ERAS療程,透過四大關鍵為重大手術做足準備:第一,全球一致標準,有著實證醫學為核心的全球統一臨床指引建議;第二,透過更早更完全準備,從外科門診就開始,手術全程都有療程個管師協助;第三,藉由跨團隊整合照護,ERAS專業成員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康復;第四,病患不再只是病患,而是屬於治療團隊的一份子。讓病患可以安心接受手術,掌握身體主動權。據統計減少了5成術後併發症、縮短3成住院天數9,對病患及家屬而言,著實是一大福音。根據ERAS最新指引,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也被納入消化道、婦癌、減重、大腸直腸等四大術式的標準麻醉處置,對此鄒美勇也指出,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的出現,幫助全身麻醉的穩定性大幅提升,同時給了醫師、病患及家屬們更多信心,藉由手術中的監測儀器,監測病患麻醉深度、肌肉放鬆程度,以避免手術中不自主的肌肉顫動,並提供外科醫師更寬廣的手術視野及開刀環境,幫助提升術中安全性,非常樂見其被廣泛應用在適合的成人手術上。兒童在手術進行中,可能因為害怕或焦慮,無法配合手術醫師的需要或維持一定的姿勢,不利於手術的進行。所以一般而言,兒童手術的麻醉,皆以全身麻醉為主,但同時,家屬可能也會因此感到更加擔心。郭書麟理事長分享,除了成人手術,目前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也已開始使用在符合適應症之2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全身麻醉手術中,對於未來未成年手術病患的全身麻醉溝通與選擇上賦予高度的期待,不只是病患本身,也可幫助憂心的家屬們醉後逆轉,逆轉最後。
最痛男人病1/每到冬天頻發作「患者暴增10倍」 12歲學童竟也中鏢
冬天氣溫偏低,身體自然渴望攝取更多熱量,再加上歲末年終有許多聚會、活動,免不了有更多大啖美食的機會,但滿足口腹之慾後,卻往往需要付出代價,痛風就是冬天最常爆發的疾病之一。前籃球國手哈孝遠日前被媒體拍到在公園「遛小孩」,雖然親子天倫之樂相當動人,但哈孝遠似乎行動不方便,走路還一瘸一瘸,看來十分疼痛,他受訪表示是因為痛風發作,甚至追不上好動的兒子,讓他覺得自己很窩囊。曾是籃球國手的哈孝遠由於體型壯碩,再加上主持美食節目,因此年紀輕輕就罹患痛風,發作時甚至追不上孩子,讓他覺得很窩囊。(圖/翻攝自哈孝遠臉書)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劉俊良表示,相較於夏天,冬天的痛風求診患者會增加1~2成,最主要的關鍵就是飲食。「天氣冷,許多民眾因此更喜歡吃火鍋,而火鍋常見的高湯、肉片、海鮮,甚至搭配啤酒,都容易引發痛風發作,所以冬天患者特別多。」林口長庚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說,痛風的元兇是高尿酸,當尿酸結晶沈積於骨組織或關節中,就會導致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更嚴重就會產生痛風石,甚至導致關節變形。劉俊良說,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尿酸偏高的民眾非常多,可能與天生體質有關,推估將近1/5男性的尿酸值都高於標準值6mg/dL以上,一旦飆到9mg/dL以上,就極有可能爆發痛風,而女性則受到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多數在更年期之後尿酸才會偏高。除了遺傳因素之外,肥胖、飲食習慣不佳如愛喝飲料,都是導致痛風年輕化的原因。(圖/報系資料庫)除了天生體質之外,肥胖、飲食西化也會造成體內尿酸過高。余光輝說,近30年來台灣痛風患者暴增10倍,患者年齡層也愈來愈年輕,目前平均值約為38歲,都可能與肥胖、飲食習慣有關。劉俊良說,過去痛風患者多數都是40歲以上,但近年來卻出現很多20多歲的年輕患者。余光輝則透露,自己收治過最年輕的痛風患者,是一位12歲的小病人,這位小朋友體型圓滾滾的,所以先控制他的飲食,少吃高熱量食物、減重,就沒有再發作了。
最痛男人病2/醫示警「這習慣」猶如埋地雷 洗腎猝死風險多3倍
「30歲左右我第一次痛風發作!」陳先生今年已經50多歲,這10多年來他從未找醫師好好治療痛風,只要一發作就吃止痛藥,之後再控制飲食,直到有一天發現左腳趾似乎有些變形,才趕緊就醫,結果發現關節中已經有結晶,再嚴重就會有痛風石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劉俊良表示,多數痛風患者都跟陳先生一樣自行吃止痛藥,或是痛風發作才來求診,但平時完全不治療,這種行為猶如埋下地雷,隨時都可能被引爆。劉俊良說,隨著痛風發作的頻率增加,尿酸結晶沈積於骨組織或關節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除了會產生痛風石之外,也會讓關節提早退化,甚至導致變形,原本70~80歲才可能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因為長期尿酸偏高,可能提早到50歲就發生。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余光輝(右)表示,一旦痛風發作就可能導致洗腎、心肌梗塞,不積極治療恐讓風險更高。(圖/報系資料庫)除此之外,腎功能不好的人容易罹患痛風,而痛風不好好治療,也會讓腎功能變差,如此惡性循環之下,非常容易演變成洗腎的惡果。林口長庚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高尿酸通常會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合併稱為「四高」,除了會影響腎臟功能,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人,痛風患者的洗腎、心肌梗塞風險增加1.5~3倍,這與發作頻率無關,而是一有痛風就有風險。余光輝說,過去醫界認為出現結晶、痛風石才顯示病況嚴重,但近年來研究發現,當尿酸值偏高、尚未罹患痛風時,透過超音波就能檢查出體內已有結晶沉積,也就是高尿酸早已影響身體健康。就算尚未爆發痛風,只要尿酸值過高,都可能在體內形成結晶沉積,其中又以關節處最為常見。(圖/報系資料庫)但偏偏台灣痛風患者極少積極治療,余光輝坦言,台灣患者平均罹病6年就有痛風石,都是拖延治療的後果。「其實痛風是很好治療的疾病,但很多患者覺得偶爾才痛一次,何必天天吃藥?」余光輝說,一旦罹患痛風就有心血管風險,多數病人不清楚嚴重性,總是依賴止痛藥。不只如此,尿酸結晶也能沉積在身體任何部位,曾有患者突然下半身癱瘓,開刀治療才知道脊椎上有痛風石。余光輝說,其實這不算罕見,他個人就曾經收治過2個類似病患。
最痛男人病3/為何飲食控制沒用? 關鍵點曝光!醫:「別再猛喝咖啡啦!」
除了發作才吃止痛藥之外,許多痛風患者總認為「控制飲食」就好,何必治療與吃藥?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劉俊良表示,雖然飲食習慣的確很重要,但若要控制痛風病況,藥物治療會比飲食控制更加重要。也就是說,光靠飲食控制是無法降低痛風發作機率的,許多患者也經常哀嘆:「明明已經吃得夠小心了,也都避開容易誘發痛風的食物,但不知為何還是常常發作?」林口長庚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身體每天都有數十兆的細胞死去而形成尿酸,其中飲食所影響的細胞只占2成左右,但如果身體代謝能力不好,很容易就導致尿酸排不出去,這與基因息息相關,所以如果家族中有痛風疾病史,先天的代謝能力可能較差,更是痛風的高風險族群。劉俊良指出,另一個關鍵在於「喝水量不足」。導致體內尿酸偏高的原因,除了體質、飲食之外,還有代謝,如果體內尿酸無法排出,尿酸值自然就會偏高,建議每天至少要攝取2000c.c.的水分,才能幫助體內尿酸排出。劉俊良強調,2000c.c.的水分不能包含咖啡或飲料,依據門診經驗,許多痛風患者不只喝不到1000c.c.的水,甚至還以為喝咖啡也是補充水分的方式,但實際上咖啡或飲料反而會使身體更「脫水」,導致尿酸更高。余光輝說,很多患者覺得今天吃太多了,才導致痛風發作,以後只要少吃點就好,事實上如果體內尿酸值正常,暴飲暴食的影響只會稍高,不至於發作。換句話說,飲食的確有所影響,但不像大眾所想的那麼重要,癥結點還是尿酸值本身。別以為女性不會罹患痛風,尤其進入更年期之後,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尿酸值就容易升高。(圖/報系資料庫)劉俊良說,尿酸高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身體也不會有任何感覺,只能透過抽血檢查來知道尿酸值,發現尿酸值偏高時,可以先控制飲食,看看能否改善尿酸值,但如果已經痛風發作,就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與追蹤,只要尿酸值穩定,就能逐步減藥、甚至停藥。余光輝說,如果是第一次痛風發作,醫師會先初步排除致病原因,例如調整飲食、減重,或是停掉可能導致痛風的藥物如利尿劑。如果一年發作2次以上,或是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就希望患者積極治療。余光輝說,根據日本經驗看來,若尿酸值持續偏高,且合併有三高疾病,就建議提早進行藥物治療,研究顯示,就算最後罹患痛風,也能輕易控制病況,嚴重併發症機率更明顯降低。
北農爆群聚!柯P放話「讓4000人接種疫苗」 醫提4點打臉:大型人體試驗?
台北農產運銷爆發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要讓相關接觸者全部接種疫苗,不過急診醫師謝宗學對此提出個人看法,他認為此舉不但無法有效預防接觸者被感染,而且還質疑「等於是一種大型人體試驗?」(圖/翻攝自台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謝宗學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表示,美國CDC(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對於處理疫情爆發、觸已知感染者的預防這兩點上,「不建議」使用疫苗處理,因為新冠病毒平均潛伏期是4至5天,單劑疫苗根本無法產生適當的免疫反應,讓接觸者有效預防被感染。台北農產運銷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現況。(圖/馬景平攝)謝宗學表示,如果柯文哲真的要讓北農相關4000人接種疫苗,會遇到四個問題,第一是無實證醫學前例可循,「而且最具權威的美國 CDC 目前不建議採取此種作法,等於是一種大型人體試驗?」第二點,柯文哲要「強制員工接種」嗎?但員工應該有不接種的權利,柯文哲要如何處理他們?第三點,如果一有群聚要就全面接種,那現行的「接種順序」就沒有意義,還將出現新的「另類特權疫苗接種」。最後,謝宗學表示,一旦柯文哲開此先例,那麼未來其他縣市一旦發生群聚感染,是否都要比照辦理?
治療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可望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 陳昌明教授:呼籲政府召開專家會議討論
在台灣因為疫情嚴峻,又陷入疫苗嚴重短缺的困境下,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教授在大量閱讀全球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新冠肺炎的報告,以及最近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期刊報告指出,「全球立即使用伊維菌素(ivermectin)將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他建議政府應該儘速推動臨床試驗或召開專家會議,評估這個藥物對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效果。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為此,發表文章闡述一種治療寄生蟲藥物的「伊維菌素」,陸續用於印度、巴西與秘魯的治療情況,並將期刊題為《Review of the Emerg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Ivermectin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的評審報告,發現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恢復時間和病毒清除率大幅改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介紹給本刊讀者。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圖/陳昌明提供)以下為陳昌明教授說明的全文。新冠病毒(COVID 19)自2020年起肆虐全球,各國政府無不想盡辦法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許多科學家也全力投入研究,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自從2003年SARS疫災發生後,國際對於抗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一直持續著。其中有一個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得到特別的關注。這是一種治療寄生蟲的藥物,過去在治療許多惡名昭彰的疾病(例如河盲症、眼絲蟲症等等)獲得重大的醫學成就,兩位藥物發明者也於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科學家發現這個藥物也可以殺滅SARS等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爆發後,澳洲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證實伊維菌素可以有效滅除新冠病毒,但是它的臨床療效則尚未被證實。當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許多貧窮國家時,面對資源嚴重匱乏的情況,這些國家別無選擇的直接將伊維菌素用於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富有的國家則因為種種法規的限制,無法隨意使用這個尚未經過臨床試驗證實抗病毒療效的藥物。伊維菌素對抗新冠肺炎的臨床運用就從南美洲與中東地區開始。漸漸的,許多臨床個案報告,小型到中型的臨床試驗,小型到中型的預防性給藥,到大規模的預防性給藥的研究報告逐一被發表。許多學者與民間團體開始注意到伊維菌素在這場抗疫戰爭中的角色,並且要求各國政府與WHO開放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上。這些發表的文獻作者集中在第三世界的國家,可信度難免受到西方進步國家的質疑,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上一直沒有得到美國、歐盟與WHO的背書同意。然而,今年四月起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竟為伊維菌素的臨床價值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舞台。印度正持續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自然實驗,不同的邦(省)對於是否大規模發放伊維菌素給所有成年(18歲以上)民眾作為防疫的重要措施,持不同看法。印度醫學科學家學院強烈支持這種做法,並提出建議的臨床劑量與服用日數;然而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少,其中包括一位印度的WHO首席科學家。這導致各邦各自為政,疫情也隨之發生極為不同的變動。從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大規模施用伊維菌素的邦,疫情呈現大幅度的改善,德里的感染個案在這期間內銳減9成以上。在禁止推動伊維菌素政策的泰米爾納德邦,疫情則呈現持續擴散,甚至染疫個案成長超過三倍。這極大的差異除了使用伊維菌素以外,無法用任何其他的因素來解釋。類似的情況去年也發生在南美洲的巴西與秘魯,一些地方政府推動廣發伊維菌素來控制疫情後,個案發生率與死亡率快速下降,沒有推動這項政策的地區則是疫情持續擴散。這已經被紀錄並且發表在國際期刊。雙盲、隨機分組、控制研究條件的臨床試驗(double blind RCT)一直是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檢驗真理的最佳(或是唯一)方法。但是我相信,這場在印度發生的自然實驗在未來將會帶給我們全新的智慧與理解。最近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期刊上,有一份經過包括三名美國政府高級科學家在內的醫學專家評審(peer review)過的報告指出,全球立即使用伊維菌素將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題為《Review of the Emerg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Ivermectin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的評審報告,全面審查來自臨床、體外、動物和全球相關研究的可用數據,並且將專家評審過的臨床資料進行彙萃分析。他們發現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恢復時間和病毒清除率大幅改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在藥理上,這個藥物有許多抑制新冠病毒的機轉。例如,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可以和人體的ACE2受體結合(這好比是病毒入侵細胞的大門)藉此侵入人體,而伊維菌素可以和病毒的S1棘蛋白受體結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結合,改變「病毒打開細胞的鑰匙」讓新冠病毒不得其門而入,如此可以產生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其次,新冠肺炎病毒是透過特定的核糖核酸聚合酶進行複製,而伊維菌素可以抑制這個酶,進而阻止病毒複製,如此即可產生治療效果。雖然美國、歐盟和世衛組織都尚未核准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但是《美國治療學雜誌》這篇論文發表以後,情況可能會改變;然而,有了這款已在1996年失去專利的學名藥後,損失慘重的將是其他抗病毒治療藥廠與疫苗製造廠商。同時也令人擔心,這些廠商背後龐大的商業與政治利益很可能會反對或設法拖延伊維菌素的臨床與公共衛生使用,因此呼籲媒體與正直的政治家應該出聲協助,加速推動。該論文最後提到,「英國實證醫學諮詢團體」與「伊維菌素推薦發展委員會」於近期審查依維菌素相關研究文獻與臨床證據後,確認此藥物增加新冠肺患者存活的證據強烈,並且建議無條件開放使用,以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此外,也有許多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在疫情嚴重的地區,每個月服用兩天至四天的伊維菌素,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竟然與注射疫苗的效果相當,而且是立即有效,這在目前疫苗極度短缺的台灣,無疑是大好消息。因此,呼籲政府應該考慮儘快召開專家會議,將伊維菌素列入治療指引,並且考慮導入疫情熱區作為預防感染的處方,藉以解決我國疫苗嚴重不足的困境,降低個案死亡率,並使我國疫情獲得迅速與有效的控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疫情爆發至今,國內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有411人病逝。這也是今天說明此案的原因,希望政府能夠儘快撥出一點時間,來討論與評估伊維菌素是否能夠在台灣成為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的用藥。希望在有足夠疫苗供給前,有機會拯救更多寶貴的生命。陳昌明部定教授小檔案現職: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研究主治醫師台灣腦中風學會常務監事經歷: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臺北榮總經營)院長、副院長臺北榮總腦血管科主任臺北榮總腦中風暨腦血管疾病中心主任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總醫師、住院醫師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住院醫師、研究員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衛碩士
炒股疫苗4/雙北醫院已在「死亡演習」 家屬告別往生者恐只能視訊
針對外界質疑指揮中心疑似有意「卡」民間團體捐贈進口疫苗,遭質疑護航研發中的國產疫苗。表態願捐助美國嬌生疫苗的國際佛光會秘書長釋覺培投書媒體,強調佛光會不懂政治、無意「讓政府難堪」,請政府但念蒼生,讓「非政府組織」儘快協助台灣。他還質疑,既然中央希望自己簽約,為何遲遲不簽(買)呢,難道沒有管道嗎?若原廠基於政治因素不賣疫苗,政府不是更應對「非政府組織」出面協助解套,樂觀其成?覺培法師直指核心「大哉問」,點出台灣此波抗疫作戰最大盲點「沒疫苗」,指揮中心過去一年多強調超前部署,還信誓旦旦地宣稱採購到三千萬劑疫苗了,為何至今「戰況」迫在眉睫,如同兵器的疫苗卻青黃不接,也難怪網友會大酸,「這一切攏是『阿共仔陰謀』啦!」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急診主任詹征褘日前表示,三重院區量能吃緊,確診高齡92歲母親只能眼睜睜看著兒子在「戶外帳篷」被插管。(圖/醫師詹征褘提供)蔡政府挾完全執政的優勢,專斷獨行不顧輿論蔵否,甚至完全漠視前線醫療人員「快扛不住了」的呼救聲,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臉書上發文「求救」,指新冠病患人數實在太多,重症比率偏高,加護病房快被塞滿;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也在臉書PO文,指聯醫仁愛院區確診重症爆量,呼籲政府別再置之不理。然而衛福部次長石崇良竟然還強調,專責病房以「兩人一室」為原則,且須達到急性一般病床總床數十分之一,未達標者將撤銷醫學中心資格,此話一出馬上被痛批是耍官威。有醫護人員向本刊爆料,雙北已有多家醫院制定標準作業程序,要求醫護人員演練如何處理院內大量出現死亡狀況,包括限制家屬與往生者告別「只能透過手機視訊道別」,以免增加病毒傳播風險,情節推演猶如電影「大逃殺」般「無差別死亡」,也令許多醫護人員防疫壓力瀕臨爆錶。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長羅智強不禁嘆問:「難道這一切都是國產疫苗背後利益使然?相信這也是多數國人心中的納悶。」他不明白為何民間都願意協助進口疫苗,也不用政府出半毛錢,為何政府不時「毛手毛腳」。美國前總統川普去年曾逕目宣稱「臨床試驗的REGN-COV2可以治療新冠肺炎」,隨即遭到美國食藥署(USFDA)署長打臉,藥品必須依循專家會議審批;川普後來又宣告「輝瑞疫苗二個月會出來」,食藥署長毫不客氣又跳出來說,只有實證醫學說的才算數,川普氣得揚言將他解聘,但輝瑞藥廠卻公開說「你不能害我們落入欺騙股市惡名」。蔡總統多次篤定宣告國產疫苗問世期程,就像是為衛福部藥品審批委員會「射箭畫靶」,主管單位卻未擇衛專業審查的程序正義,也難怪前食藥處長王惠珀痛責「藥審會專家噤聲不語,專業根本向總統繳了械。」衛福部部立台北醫院急診室戶外臨時搭設鐵皮棚架收治病患,顯見醫療資源的吃緊。(圖/周志龍攝)
再開砲陳時中 陳佩琪:失言澄清就好不要硬拗
美豬美牛風波持續延燒,日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出席活動時曾提到「吃豬睪丸會讓腦筋、體力變好」引發失言爭議,事後陳時中也解釋這是長輩說的民俗講法,「如果說我失言,就是我的長輩失言」。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昨(20)日晚間再度開砲,表示或許訪問中他只是禮貌性地想讚美主持人「既聰明又健壯」,但只要事後澄清這非他本意就好了,實在不必硬拗。陳佩琪表示,早期台灣物質貧乏,真的有因吃不夠或不夠吃而導致營養不良,於是老一輩有吃什麼補什麼的理論,其實只是多吃一點,讓自身營養足夠罷了,她質疑,現在都2020年了,既然本身是學醫的,又是管理民眾健康的大家長,「老阿嬤或許可以這樣說,但管理民眾健康的大家長這樣就不恰當了。」陳佩琪也提到,在國會殿堂上官員接受質詢或私下接受媒體訪問,「千萬別舉說這個人吃了多久也沒怎樣」,講這種話是無意義的,官員是要為全體國民的健康負責,而不是只憑站在你面前的那個人吃過沒問題就表示這東西沒問題,這要靠實證醫學佐證,而不是只靠站在你面前的那個質詢者。關於瘦肉精美豬進口一事,陳佩琪指出,大家投了這個黨, 讓他們再次全面執政,就該接受他們所有的人事和政策,「再反對、再抗爭,都沒有什麼用了,簡單地說 選上的人就是贏」最後更痛批,「我不想講『一黨專政、一黨獨裁』這種話,但事實結果就誠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樣。」
鐵齒不吃藥!只靠運動飲食控制血糖 55歲男差點洗腎
全民健保的支出逐年增加,根據健保署公布最新資料顯示,民國108年健保費用支出最多的單一疾病為「慢性腎臟病」,光這一項疾病,就耗用約533億元。台灣目前有約9.2萬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其中透析(俗稱洗腎)費用,估計就超過460億元。末期腎臟病(需要透析)發生率和盛行率在國際中也是前三名,腎臟病已經是新一代國病,不得不審慎面對。民眾對於腎臟病的誤解,反而加重疾病進展速度。一位55歲男性病人,因連續兩周食慾不振、雙腳浮腫而來醫院求診,問診之後才知道,病人原有糖尿病,深怕吃西藥造成「腰子」壞掉,最近5年再也沒看過醫師,也未吃藥;平常靠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當天看診時,血糖確實正常,但是詳細檢驗後發現,病人肌酸酐高達8毫克/毫升(正常值約1),同時合併嚴重貧血、酸血症、營養不良和高血鉀。經過藥物控制後,病情得到控制,尚不需要洗腎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腎臟內科吳岳霖主治醫師說,根據台灣資料顯示,近幾年,新的洗腎病人中,超過一半為糖尿病所引起。這幾年實證醫學已經清楚指出,良好血糖控制可以大幅減少慢性腎臟病進展,進而減少洗腎機會。隨著時代進步,糖尿病藥物越來越多樣,副作用也少。病人不要擔心因為藥物副作用造成腎臟傷害,臨床上反而是忌諱就醫後,腎臟病進展到一發不可收拾地步。民眾自己要怎麼知道有腎臟病呢?吳岳霖表示,最簡單辦法就是抽血和驗尿,但是有個簡單辦法可以在家裡自我評估。醫師提供以下簡單五字訣「泡、水、高、貧、倦」泡:有泡泡尿,尤其是這些泡沫持續不消失水:腳有水腫,用手壓下去之後會凹陷,不會馬上回彈高:血壓變高貧:貧血,臉色蒼白或是容易頭暈倦:體力差,特別容易感覺累當有這些現象出現時,不要驚慌而不敢就醫,早期發現早期介入,配合醫護團隊和謹守飲食藥物原則,病情都能得到良好控制。
新冠病毒起源眾說紛紜 英媒體:2012年雲南礦坑發現病毒近親
關於新冠肺炎的病毒起源眾說紛紜,英國牛津大學實證醫學中心教授傑佛遜(Tom Jefferson)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時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早已潛藏全球各地多年,在遇到有利環境時才被激起。但也有英國媒體於5日公布一份調查結果,指中國7年多前就已在雲南一處廢棄礦坑發現與新冠肺炎致病原相似度高達96%的病毒,更將病毒帶回武漢實驗室研究。傑佛遜表示,有科學家近期發現,在西班牙、義大利、巴西的汙水樣本裡都驗出新冠病毒,但這些樣本的取樣時間都比去年12月,武漢開始爆出新冠肺炎病例還要更早,所以他推測,新冠病毒可能並非源自中國本地。他也舉例,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時,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約有3成人口死於西班牙流感,然而這些死者並未與外面世界有所接觸。他認為,病毒既未從何處來,也沒往哪去,而是某些條件「激起」病毒,例如人口稠密、環境等因素。然而根據《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的一份調查發現,2012年有6名成年男性工人奉命前往雲南墨江地區一處有蝙蝠出沒的廢棄銅礦坑清理蝙蝠糞便,結果6人全都罹患嚴重肺炎,其中3人更不幸喪命。科學家後來採集該礦坑地面上的蝙蝠糞便,並將其儲存在武漢實驗室多年供研究用。而當時雲南礦坑裡的病毒被命名為RaBtCoV/4991,似乎是目前最接近新冠肺炎致病原SARS-Cov-2的病毒。RaBtCoV/4991據信僅在一份廣為流傳的科學研究報告中被提及而已,但也並未提到病毒在人類身上造成致命肺炎的事實。英國動物疾病專家達斯札克(Peter Daszak)也表示,疫情在人口達1100萬的武漢爆發前,就已經在位於墨江農村地區的上述廢棄礦坑附近散播開來,「可以合理假設,病毒傳到中國南部的動物身上,又透過與交易有關的染病人類或動物,再被運送到武漢」。
【痛風恐奪命1】發作就吃止痛藥 洗腎心臟病機率增3倍
過年期間大魚大肉,讓俗稱「富貴病」的痛風發作人數激增3成,許多人以為痛過就算了,不曉得身體猶如埋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有致命危機。「30歲左右我第一次痛風發作!」陳先生說,那天早上起床突然覺得左腳大拇指關節疼痛,本來以為是運動扭到,後來才知道自己竟然罹患痛風。「我就吃止痛藥啊,之後再控制飲食就好了。」陳先生罹患痛風10多年卻始終不願積極治療,直到發現自己左腳趾關節變形,才趕緊就醫,現在也按時回診服藥。(圖/張雅淳攝)已經50多歲的陳先生,這10多年來從未找醫師好好治療痛風,每次發作就吃止痛藥,直到有一天發現左腳趾似乎有些變形,才趕緊就醫。「醫師檢查發現我的尿酸值超標,再嚴重就會有痛風石了。」不只如此,體重標準的陳先生還發現自己竟然也有糖尿病,這下子讓他嚇出一身冷汗,終於願意乖乖回診、服藥。醫師余光輝表示,多數痛風患者輕忽疾病嚴重性,往往病況相當嚴重才願意服藥治療。(圖/張雅淳攝)林口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痛風的元兇是高尿酸,當尿酸結晶沈積於骨組織或關節中,就會導致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更嚴重就會產生痛風石,甚至導致關節變形。高尿酸通常會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合併稱為「四高」,也容易影響腎臟功能。「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人,痛風患者的洗腎、心肌梗塞風險增加1.5~3倍,這與發作頻率無關,而是一有痛風就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