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姿勢
」役期恢復成1年…國軍兵源不足 未來義務役恐成主戰兵力
國軍漢光39號實兵演練。(圖/報系資料照)裝甲第564旅的部隊反空機降操演。(圖/報系資料照)義務役役期明年元旦起延長為1年,預估徵集9000多位役男入營。國防部曾說,1年期役男主要編在守備部隊,而非主戰部隊,但據了解,兵源不足,三軍主戰兵力的編現比都不及8成,軍方官員坦言,海軍陸戰隊與陸軍戰鬥部隊對這批新血早已「虎視眈眈」,都希望爭取補充至戰鬥部隊。1年期義務役男上戰場,並非不可能。三軍主戰部隊 編現比不及8成國防部預估明年約有9127位1年期役男入營,服4個月軍事訓練役,則有6萬9523人。依國防部規畫,主戰部隊以志願役官兵為主,守備部隊以義務役官兵為主,可分發本、外島及中樞防衛等,負責灘岸與重要基礎設施防護,例如油電設施與台積電。軍方官員說,1年期役男如有飛機修護、海事輪機修護等專長,也會依據專長分發至海、空軍部隊服役,但人數應該不會太多,仍以分發陸軍守備為主,少部分則分發至主戰部隊。不過,多位軍方官員認為,守備歸陸軍管,陸軍當然想優先補充主戰部隊,剩下員額才會編到守備。怎麼可能放著主戰部隊編現比直直落,把珍貴的兵源放到二線部隊?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國軍第一線戰鬥部隊包括陸軍步、砲、裝部隊、海軍艦隊、海軍海鋒大隊、海軍陸戰隊、空軍飛彈部隊等編現比均不及8成;國軍戰力最強海軍陸戰隊,包括步兵營、戰車營、砲兵營、飛彈連等編現比都低,甚至連最慓悍的兩棲偵搜大隊,編現比也不到8成。依據113年度國防預算書顯示,明年士官長從今年的1萬4600人,降為1萬4300人,減少300人;士官人數從今年7萬5201人,降為7萬3600人,減少1601人;士兵則從今年4萬4911人,降為4萬1670人,減少3241人,合計共減少5142人,明年國軍主戰部隊的可用人力明顯下滑。明年9127人入營 原則任守備即使明年有9127名義務役加入,可做為國軍新血,但是戰略學者揭仲提醒,志願役主要負責作戰任務,志願役人員短少對國軍戰力造成的損害,無論就武器使用與作戰經驗而言,不是這些1年期義務役男可以彌補。明年義務役男入營後,該接受什麼樣的訓練,讓他們具有即戰力,也在國安高層中引發熱議。蔡英文總統去年6月視導「海軍陸戰隊六六旅」,親自扛起國造紅隼反裝甲火箭模擬操作示範,她覺得很好操作、不覺得重。去年底,有報導指出,有國安高層認為「學刺槍不如學刺針」。加強步槍多元射擊姿勢與發數蔡英文去年底宣布義務役延長1年時,曾說「當兵絕對不會浪費時間」,她舉例表示,傳統的刺槍術訓練將進階調整為近戰格鬥訓練,依任務需求要增加刺針飛彈、標槍飛彈、紅隼火箭彈、無人機等新式武器訓練,以符合現代作戰的需求。但是,軍方人士坦言,刺針飛彈1枚造價2400萬元,怎麼可能讓役男人人練習打?何況美國延宕售我刺針飛彈,若能交貨成軍優先部署於主戰部隊,義務役役男想學刺針飛彈,只有分發到主戰部隊才有可能。依據國防部報告指出,112年3月起,部隊訓練調增步槍多元射擊姿勢與發數;另已完成所需師資1600餘人及準則、器材、場地等整備,並結合武器獲撥期程持續採購紅隼火箭彈、刺針飛彈訓模器,可因應未來義務役訓練需求。
「史上最硬教召」問卷心得曝 被抱怨「伙食單調」:量太多都倒掉
史上最硬14天教召日前登場,開辦以來引爆不少討論話題,最近網路上流出了有參與教召的教召員所寫問券,裏頭抱怨教召的伙食很單調,菜色不夠多元,還有人抱怨伙食的量太多、很多菜都加辣,宵夜常常吃不完,最後只能丟掉。但陸軍司令部卻回應,這次的教召的伙食及用餐規劃,滿意度有達到9成以上。雜誌《軍事連線》近日披露了5份疑似教召員對這次教召訓練內容的意見回饋,從問卷時間看起來,是在3月16日所填寫,其中有4人都抱怨教召飲食,包括「太多辣的」、「早餐一成不變」、「水、伙食過多,例如夜點領了吃不完都丟掉」。至於其他意見反映,也有人寫「很多行程看起來像在作秀」、「立委來,不能上廁所」、「長官命令不統一,OOO上校反覆下指令,過度干涉連上指揮」等。但也有人給了一些比較跟訓練內容有關的具體回饋,像是「建議加入叢林戰、城鎮戰等課程,符合現代戰爭特性」、「射擊預習太多,希望彈藥數多一點實際射擊比較重要,射擊姿勢也可以跪姿及立姿」、「戰時是否有行軍的必要,應考量戰場景況訂定課表」等。許多網友看完意見回饋後,有人就認為「有些意見很實際可以考慮採納,也有很瞎的,靠北伙食是怎樣?要不要出菜單幫你教召期間餐點客製化阿?問你教召心得感想就只有這樣,然後又抱怨只會作秀,覺得教召時間太長,都不會覺得自己蠻可悲的嗎?」對於伙食被抱怨,陸軍司令部隨後透過新聞稿回應,在「伙食及用餐規劃」及「訓練課程」項目上,針對召訓伙食的飯菜量與菜色以及授課內容,均有9成以上召員表示滿意,並強調相關工作對強固國防安全極具正面意義,盼望民眾持續給予支持鼓勵。
死前仍維持「最後射擊姿勢」 韓戰烈士遺骸出土身分曝光女兒找到了
江原道(강원도)位於朝鮮半島中東部,是朝鮮歷史上的八道之一,所謂的「道」就相當於「省」,由於江原道橫跨38度線,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半島南北分治,江原道也被一分為二,而白馬山的南面當時就是通往南韓首都首爾的軍事補給線,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在韓戰爆發後,當地也爆發一場相當激烈的戰役,史稱「白馬山戰役」,去年10年28日,南韓國防部在這處遺址進行挖掘,共挖出22具遺骸和8262件犧牲者遺物,其中有一具二等兵的遺骸相當特殊,因為他死後仍保持射擊姿勢,據了解,南韓國防部已經確認這名將士的身分,並且找到了他的家人。根據南韓的《國防日報》和《朝鮮日報》報導,南韓國防部經確認為,這具遺骸已故的曹應成(音譯)下士,原先以為遺骸和出土的遺物不少,能夠快速確認死者身分,未料遺物磨損嚴重且皆無署名,在身份辨識上一度卡關,直到調閱白馬山犧牲者紀錄等資料過後,終於聯絡上死者還在世的女兒曹英子(音譯),透過DNA鑑定確認二人親子關係。出生於1928年的曹應成,在韓戰爆發後,留下家裡的妻子和兩個女兒從軍,隨後就再也沒了音訊,據曹英子回憶,她還記得父親要參軍的前一天,特別買了魷魚回家,我們吃得都很開心,現在回想起來,好像當時爸爸就是在跟她們告別。推測曹應成應屬第9師團30連隊,在1952年10月對中國解放軍的大規模攻勢進行防禦作戰中犧牲,遺骸被發現時維持躲在戰壕中,舉槍瞄準的姿勢,鋼盔及頭骨上明顯有被子彈貫穿的痕跡,應為其死因,遺憾的是僅有上半身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