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制裁
」 俄羅斯 俄烏戰爭 烏克蘭 澤倫斯基《日經亞洲》:普丁告訴習近平「俄烏戰爭至少打5年」 恐影響武統台灣時間表
曾爆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戴河會議遭元老訓斥治國方針的《日經亞洲》(Nikkei Asia)中國分社社長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近日再度聲稱,今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對來訪莫斯科的習近平表示:「俄烏戰爭至少要打5年」。外界解讀,此言是在警告習近平不要改變親俄立場,同時也向北京傳達「烏克蘭戰爭在何時結束,都會影響習近平武統台灣的時間表」。據《日經亞洲》的最新報導,2022年2月莫斯科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後,習近平首度在今年3月訪問俄羅斯,也是中國取消嚴格的防疫政策後習近平首度出訪的主要國家。然而普丁的「俄烏戰爭至少要打5年」的這番話,不管習是否相信,都是外界了解中俄關係一系列神秘發展的關鍵。這些發展包括北京於5月向歐洲派遣和平使團,以及幾個月後外交部長秦剛被撤職。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達志/美聯社)中澤克二認為,「這顯然是普丁在總結當時對俄羅斯不利的局勢,並向中國保證俄羅斯最終會取得勝利」。言下之意是,對烏克蘭的持久戰將有利於俄羅斯,同時也是在警告習近平不要改變親俄立場。與此同時,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可能會基於普丁在今年3月提出的「5年」言論重新審視其戰略。若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變得更加持久,這將嚴重衝擊習近平作為中國國家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第3任期的計劃和雄心,並連帶影響習近平實現台灣與中國大陸統一的宏偉目標。然而,習近平不太可能完全相信普丁的說詞,因為若回顧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開幕日當天舉行的中俄峰會,普丁是唯一出席開幕式的大國領導人,當時他並未表現出即將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的跡象,而且習近平和普丁還在當時宣布,中俄2國之間將建立「無限制」夥伴關係。因此,國際輿論自然會認為中國對俄羅斯的全面入侵表示默許。但事實並非如此,是中國誤判了俄羅斯的真正意圖。中澤克二續稱,北京當時肯定知道俄軍正在俄烏邊境集結,因此預判這些軍隊只會入侵烏克蘭東部,然而習近平政府並未預料到俄軍會發動全面入侵,尤其時間點還是在北京冬季奧運會閉幕後僅4天、冬季殘奧會開幕前1周,這讓北京的處境相當尷尬,也因此中澤克二認為,中國根本無法完全信任普丁所透露的「5年」言論,「在複雜的國際政治情勢下,無論俄羅斯如何在烏克蘭問題上畫下句點,中國都需思考如何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達志/美聯社)因此3月的中俄峰會後,習近平的親俄立場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北京也於5月向包含烏克蘭在內的歐洲派遣和平使團,因為中國和歐洲國家的關係已經因為俄烏戰爭陷入尷尬的處境,若這場戰爭再拖個3年,將惡化中國的經濟困境,這就是中國派遣和平使團的理由之一:北京需要兩面下注,以免重蹈俄羅斯的覆轍。在經歷了中國的態度轉變,以及瓦格納傭兵團的兵變後,讓北京留在俄羅斯陣營便成為了普丁的首要目標。於是普丁派遣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Andrei Rudenko)於6月25日訪問北京,並向中方高級官員告密,稱時任中共外交部長秦剛遭到西方滲透,也因此秦剛就突然被拔官了。此外,中澤克二認為,2023年中俄領導人之間的對話,尤其是普丁3月透露烏克蘭戰爭持久化的言論,可能會對日本和整個印太地區的安全產生影響,包括日本目前就在大幅修改其武器出口政策,其主要目的是補充美國的飛彈庫存,因為俄烏戰爭持久化已使美國的庫存明顯不足。同樣地,俄烏戰爭的進程也會影響到涉及台灣問題的各項事務,因為中國一向「不排除使用武力」來統一台灣。此前,反普丁政權的俄羅斯國家杜馬前議員波諾馬留夫(Ilya Ponomarev)也對台灣《中央社》駐倫敦記者表示,他認為北京正在模仿莫斯科在俄烏戰爭爆發對付烏克蘭的「混合戰」手段來操作台灣的政治議題,台灣應該留意,包括辨識有潛力提供協助的政界人士並加以收買、將名義上具備民主體制合法性的政治人物盡可能收編至北京的勢力範圍、培養「第五縱隊」(意指潛伏在內部、與敵方裡應外合的個人或團體)等。他同時也揭示台海兩岸的關係走向上,俄羅斯普丁的因素若隱若現。普丁需要習近平,習近平也在學習普丁。俄羅斯過往受中國景仰,如今已淪為附庸,雙方關係密切但不平等。此外,中國並未參與國際對俄制裁、持續對俄輸出具軍民兩用產品,據此研判,北京尚未直接無償軍援莫斯科,因為不想給自己惹上無謂的麻煩。然而,波諾馬留夫也示警,當前局勢十分危險,只要普丁能爭取到「停火」,即相當於是俄羅斯勝利,而持續密切關注戰事發展的北京便可能對台灣「採取下一步」。
對俄制裁自斷手腳!歐洲經濟火車頭崩潰 企業破產數增幅創20年新高
據德國企業信用評級機構Creditreform於6月30日提出的報告指出,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已使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陷入能源短缺、通膨和利率飆升3重危機,今年上半年聲請破產的德國企業數也以20多年來最快的步伐持續增加中。據《路透社》的報導,Creditreform表示,今年1月至6月期間,共有8400家德國企業聲請破產,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大幅增加16.2%,創下20多年最大百分比增幅。Creditreform首席經濟學家漢茨許(Patrik-Ludwig Hantzsch)指出:「能源價格以及原物料成本的飆升,正在嚴重損害德國企業的獲利空間。如今,這些負面因素又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下被無限放大,導致經濟陷入死胡同。」Creditreform的報告也點出其他導致破產企業數增加的因素,包括國內消費疲弱,以及政府在過往的經濟危機中積極紓困,使企業過於依賴政府補貼,並因此未能及時調整業務模式。漢茨許也悲觀預估,隨著高通膨、高利率環境持續,德國企業在下半年可能加速破產。
影響力式微?G7「+8」面對中俄恐陷分裂 烏克蘭成統一陣線關鍵
為期3天的7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今(19日)於日本廣島正式召開,外界預期重點聚焦在烏克蘭及台海議題,其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確定獲邀,並將在21日親自出席,不過,這場再邀集韓國、印度、澳洲與巴西等8國「G7+8」的峰會,可能出現無法統一陣線的困局。本屆峰會除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日本7大工業國外,又邀請韓國、越南、印尼、印度、澳洲、巴西,以及南太平洋庫克群島與非洲島國葛摩聯邦(Comoros)共8國參加,在經濟及地緣上頗具拉攏與針對性,卻也透露出G7當前的困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7大工業國在1990年全球GDP占比達一半以上,現在只剩不到30%,《BBC》指出本屆G7再邀請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及非洲國家,以及本次東道主首相岸田文雄,過去1年半頻繁出訪前述地區,正是向這些地區國家證明「除了中俄以外還有其他選擇」。烏克蘭與台海議題被預期是峰會重點。(圖/達志/美聯社)然而,光是俄烏戰爭議題就可能讓G7陷入分歧,除了G7本身對戰爭引發的糧食、通膨問題,導致西方內部有綏靖聲音,+8中的印度、巴西、印尼、越南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對中俄的貿易,以及能源與武器供應,例如印度4月才考慮用盧布購買俄國石油,這次峰會能否達成實質協議與共同宣言值得關注。澤倫斯基將親自出席21日的峰會會議。。(圖/達志/美聯社)持續緊張的台海局勢,也讓岸田文雄在本屆峰會向西方傳遞「你們在烏克蘭的戰鬥也是我們的戰鬥,但這必須是雙向」訊息,不過各國雖嚴重仰賴台海周邊的貿易線,卻也與中國有緊密經貿連結,而曾多次承諾大筆軍援烏克蘭,卻只占總援助1.6%的法國,總理馬克宏先前才在訪問時北京說出「歐洲不能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也讓峰會在對抗中國議題上顯得棘手。因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結束今天視訊會議,於21日親赴廣島與會後,能否促使各國達成更實質性的對烏援助、對俄制裁,將會是峰會重中之重,一旦G7甚至G7+8能在烏克蘭議題達成一致性,將會是各國在此議題上的風向球,一名烏克蘭高級安全官員就表示,澤倫斯基出席峰會極為重要。
澤倫斯基訪波蘭 再獲歐美持續軍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昨(5)日出訪波蘭,華沙當局表示,澤倫斯基此次來訪,與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和總理莫拉維茨基舉會談,杜達與澤倫斯基會面後表示,目前波蘭已轉交給烏克蘭8架米格戰機,波蘭能在不久的將來再交付給烏克蘭6架米格戰機。另外,美國國防部昨日公布,將再提供烏克蘭價值26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波蘭官方表示,澤倫斯基此次訪問主要討論議題是安全和防務問題,此外也將討論跨境交通,特別是鐵路物流等,雙方還將就經濟及對俄制裁等議題進行磋商。波蘭國際政策辦公室主任普謝達馳(Marcin Przydacz)表示,澤倫斯基的訪波行程,應被視為信任和感謝波蘭人的象徵。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波蘭便對鄰國烏克蘭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除了接收超過100多萬烏克蘭難民、提供軍事武器,還一再呼籲西方盟國支援烏克蘭。除了會見波蘭領導人外,澤倫斯基還將與烏克蘭難民、波蘭民眾及計畫參與重建的商界領袖會面。民意調查顯示,8成以上波蘭民眾都認為北約和歐盟國家應該支持烏克蘭,直到烏克蘭取得勝利。不過,在農業方面,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出口低價穀物,導致東歐數個國家穀物銷量和農民生計受創,波蘭已有農民對此不滿。此外,美國防部當地時間4日宣布,在烏克蘭今春對俄羅斯發起反攻之前,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26億美元的新軍事援助。包括高達5億美元愛國者防空系統彈藥、炮彈、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HIMARS)等
王毅會俄外長 未談中國版烏克蘭和平計畫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毅22日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會面,但俄羅斯外交部表示,2人並沒有討論由中國提出的烏克蘭和平計畫。據路透報導,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王毅是訪問俄羅斯的中國最高層官員。他分別與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及其外長拉夫羅夫會晤,外界盛傳雙方可能討論中國版本的烏克蘭和平計畫。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在一份聲明中提到,「俄方注意到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關於『中國和平計畫』的報導,像往常一樣,他們歪曲了真實情況」。她補充說,「中國合作夥伴向我們說明了他們對烏克蘭危機根源的看法以及政治解決的途徑,但沒有談到其他計畫。」此外,一位匿名的烏克蘭高級官員告訴法新社,中國政府在準備「烏克蘭和平計畫」期間並沒有與基輔協商或徵求烏方意見。該官員指出,任何和平計畫都不應該越過基輔的「紅線」,即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基輔不會就任何割讓烏克蘭領土的事上討價還價。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22日的聯合國大會上也提到,他知道中國版「和平計畫」的部分關鍵內容,但在提供意見之前,他必須看到整份文件。俄羅斯22日表示,歡迎中國在解決烏克蘭衝突的努力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並稱重視中國的「平衡做法」,而北京則表示準備發揮「建設性作用」。當前中國對俄烏衝突採取微妙立場,一方面批評西方對俄制裁,一方面未支持這場戰爭,但中俄都希望限制西方在全球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G20財長會議今登場 輪值主席國印度避談「對俄制裁」
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今天(23日)在印度南部城市邦加羅爾(Bangalore)登場,對此印度政府內部人士指出,新德里當局不希望G20就俄烏戰爭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尤其是針對莫斯科施加更多額外制裁的行動。據《路透社》的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當局還敦促各國與會代表避免在聯合聲明中使用「戰爭」一詞來描述俄烏衝突,「印度不希望在G20會議期間,討論及支持針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制裁的舉措。因為現有的制裁已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印度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始終保持中立立場,拒絕將戰爭的責任完全歸咎於俄羅斯,同時還敦促俄烏兩國尋求外交途徑停戰,並大幅增加對俄羅斯折扣石油的採購。印度資訊部部長泰克(Anurag Thakur)稍早對與會代表表示歡迎後,在記者會表示:「當今時代不適合戰爭。民主、對話和外交才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則表示,無論聯合聲明如何描述俄烏戰爭,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與會期間仍會非常堅決地譴責俄羅斯的入侵。對此,印度政府、財政部和外交部發言人都沒有立即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為期2天的會議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印度、中國、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和其他七國集團(G7)成員國,舉行特別會議,目前只有俄羅斯財長及央行行長拒絕出席。該會將試圖就共同標準和原則達成共識,並討論加密貨幣規則、多邊開發銀行的改革、國際稅收、確保應對氣候變遷資金充裕等議題。
澤倫斯基:烏克蘭永不投降! 盼美國兩黨步調一致支持基輔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美東時間21日下午2時30分(台灣時間22日凌晨3時30分)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會談,此為澤倫斯基自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的首度出訪。澤倫斯基當天還在美國參眾兩院發表演說,聲稱烏克蘭將「永不投降」!同時還呼籲加強對俄制裁。澤倫斯基自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首度出訪。(圖/達志/美聯社)綜合《路透社》及CNN的報導,穿著標誌性的橄欖綠上衣的澤倫斯基於美東時間21日出訪美國,並在國會用英語發表演說,當他走進會場時,還有3人舉著一面巨大的烏克蘭國旗,「我很榮幸能在美國國會向你們和所有美國人發表談話。在所有厄運和陰鬱壟罩的情況下,烏克蘭沒有倒下,烏克蘭還活著。」接著,他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聲稱給予烏克蘭的援助非慈善事業,而是對民主和全球安全的投資。他尤其希望民主和共和兩黨能夠步調一致的支持烏克蘭,「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共和黨人在11月的期中選舉中奪回眾院,新的國會會期將從明年1月3日開始。屆時,主張不再無償援助烏克蘭的共和黨恐將阻撓援烏法案的通過。澤倫斯基還自我安慰的聲稱:「我們在爭奪世界輿論主導權的戰鬥中擊敗了俄羅斯。」來自兩黨的參眾兩院議員在演說中途多次起身為澤倫斯基拍手歡呼,例如當他提到「烏克蘭將堅守陣地,永不投降」時。此外,這位烏克蘭總統還將基輔與莫斯科的戰爭比作美國獨立戰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偉大戰役。先前主張美國不應該無償援助烏克蘭的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納(Mitch McConnell)事後則形容澤倫斯基的演講「一如既往地鼓舞人心。」過去曾投票反對援助烏克蘭的共和黨參議員魯米斯(Cynthia Lummis)則認為,澤倫斯基在演講中向美國國會及每個美國家庭表達感謝是「明智的」,因為這些援烏資金「來自美國納稅人的口袋」,是透過美國人民犧牲換來的。此前她也不斷呼籲白宮,應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向烏克蘭提供資金。「烏克蘭做出的犧牲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我希望我們能聰明地為他們尋找資金來源。」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在當天的記者會上首度承諾,白宮將向烏克蘭提供18.5億美元(約567億台幣)的額外軍援,包括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MIM-104 Patriot),「它能夠擊落巡弋飛彈、短程彈道飛彈和飛機比以前的防空系統上限高出許多。」
丹麥認定「劇烈爆炸」造成北溪受損 破洞管線最新畫面曝光
連接俄羅斯與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道(NordStream)因不明原因在9月26日受損,造成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溫室氣體外洩事件,且因正逢歐美加大對俄制裁、俄軍在烏克蘭遭遇慘敗,以及冬季將至,歐洲能源需求大增,都讓這起事故的原因陰謀論四起。對此,丹麥證實受損的2條管線是因「劇烈爆炸」引起,瑞典也公開管線的最新畫面。丹麥警方今(18日)公布北溪管線調查報告,這份由警方與丹麥安全情報局(DDIS)聯合進行的搜查認為,「劇烈爆炸」是造成北溪1號、2號管線破損的主因。此結論與瑞典檢察院6日公布的調查結果相似,認為是嚴重破壞行為導致損壞,並在最新的管線受損畫面中指出,至少有50公尺長的管線在爆炸後消失。北溪最重要推手的德國,其聯邦警察也宣布這起事件是「蓄意破壞」導致。(圖/翻攝自推特)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雖「一反常態」拒絕俄國在北溪爆炸後「可以繼續供應歐洲天然氣」的橄欖枝,並反嗆俄羅斯已不再是可靠的能源供應方,但已和丹麥組成北溪聯合調查的瑞典,卻拒絕德國的加入要求,丹麥也認為現在討論組成兩國以上的聯合調查團隊還太早,成為歐洲在俄烏戰爭及冬季能源危機後意見難以統一的縮影。(圖/翻攝自推特)丹麥、瑞典在管線破損時就偵測到異常地震,且因受損段鮮少發生明顯地殼活動,因此各國立即朝蓄意破壞調查。而相較態度較不明確的西方,俄羅斯很快就指責北溪管線受損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的陰謀。但不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俄國,自冷戰以來都在波羅的海有過不少水下較量,三者的潛艇、反潛機或特戰人員在該海域進行活動,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也為造成「劇烈爆炸」的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逼中國去美元化?美3大行承諾 若解放軍武統台灣將退出中國
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與花旗銀行三家美國大型金融企業執行長於當地時間21日在聯邦眾議院聽證會上承諾,如果解放軍武統台灣,會遵守美國政府的制裁措施,退出中國。美國參院外委會通過的《台灣政策法案》修訂版本中也有提到,中共若對台灣「進行大規模侵略行為的升級」,將針對中國的政府官員、軍事將領、國有銀行和金融機構進行制裁,被認為是仿照「對俄制裁」,藉著改變台灣的國際法理地位在台海掀起代理人戰爭後,再趁機對中國進行政治、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制裁。美國聯邦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今天邀集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執行長兼董事長戴蒙(Jamie Dimon)、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執行長兼總裁莫尼罕(Brian Moynihan)與花旗集團(Citigroup)執行長佛瑞塞(Jane Fraser)舉行聽證會。質詢的重點將聚焦在美國大型金融機構在俄羅斯、中國這類不友善國家的投資狀況。密蘇里州共和黨籍眾議員路克邁爾(Blaine Luetkemeyer)表示,近來中國不斷以軍事演習和激烈言詞威脅美國盟友台灣,他接著詢問,如果中共執行入侵台灣的威脅,三大銀行是否準備將投資撤出中國。對此莫尼罕在答覆時表示,會依循政府規範,過去數十年來是與中國合作(to work with China),「若他們(美國政府)改變立場,我們會立即跟進,就像我們在俄羅斯一樣」。佛瑞塞與戴蒙也同意莫尼罕的說法。但佛瑞塞也指出,「非常希望這不會發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宣布制裁俄羅斯,禁止美國銀行與俄羅斯金融機構往來,除此之外,華府還將多個未參與能源交易的俄羅斯銀行踢出國際銀行結算系統SWIFT,但莫斯科除了坐擁全球1/6的大宗商品資源,還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便積極展開「去美元化」,也使其成功抵禦美國的金融制裁,目前俄國盧布的幣值已遠高於戰前的水準。反而是多位美國專家警告,針對俄國執行的大規模制裁將有損美元的國際信譽,尤其可能讓中國聯手OPEC+建立起獨立於美元的大宗商品人民幣交易體系。再加上美國幾大商業巨頭,包括蘋果、特斯拉、英特爾等企業都有在中國大量投資,若美國要實施類似俄羅斯的制裁,恐怕會讓自家企業面臨鉅額損失。有專家指出,美國近日不斷在台灣議題上試探北京的底線,將導致中國領導團隊認為美國有意提早誘發台海戰爭,因此中國勢必會減少持有美國公債的數量,降低為美國債務融資的意願,也就是仿效俄羅斯的「去美元化」措施,以防止中國武統台灣時遭到類似凍結外匯儲備的金融制裁,因此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金額,是分析中國是否已做好武統台灣準備的關鍵指標之一。
美日防長會談關注台海局勢 日本擔憂中俄聯手加劇安全壓力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於當地時間14日前往華府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談。據悉,兩人就美日同盟,以及台海周邊嚴峻的安全保障環境進行廣泛的意見交換,台灣問題尤其是重中之重。據日本《產經新聞》英文媒體JAPAN Forward的報導,日本防衛省發布新聞稿表示,濱田靖一於華府時間14日11時10分在美國國防部與奧斯汀(LloydAustin)會談約95分鐘,這是濱田就任防長以來首度與奧斯汀面對面會談。兩人在會談中就美日同盟的安全保障環境進行廣泛的意見交換。兩人尤其對8月上旬中國發射飛彈落至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一事進行討論。兩人也再度確認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同時希望兩岸問題和平解決。兩人都認為不容許在印度太平洋地區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作法,因此都認為美日應合作無間。對此,曾任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官、現任東京大學教授的松田康博則分析,他在中國進行圍台軍演期間,感受不到台灣社會的半點恐懼,他認為,台灣人顯然沒有為即將可能發生的入侵做好準備,但局勢卻不斷在惡化。目前美國實質改變台灣國際法理地位,且介入國軍戰略、戰術及軍武發展方向的《台灣政策法案》在參院續審,將為兩岸及中美關係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因為這明顯與中國不斷聲稱的一中政策相牴觸,無助於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反而可能幫中國找到武統的藉口。松田康博還指出,中國的圍台軍演,以及俄羅斯因俄烏戰爭而被迫向中國靠攏的情境,增加了日本在東亞地緣政治中的焦慮。雖然民意調查顯示,有超過70%的日本民眾認為日本應該努力穩定台海局勢,「但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角色非常有限。除了與美國聯手,也做不了什麼。如果美國決定派兵干預,日本當然可以協助美軍。」關於美國出兵與否的問題,美國智庫印太安全項目(Indo-Pacific Security Program)研究員斯托克斯(JacobStokes)則表示,拜登關於武力干預台海戰爭一直保持戰略模糊的立場,拜登雖曾三次公開表示,如果台灣受到中國的攻擊,美國將保衛台灣,但白宮官方隨後都會再添加聲明,稱美國的對台政策沒有改變。不過《台灣政策法案》裡隻字未提美國如何軍事介入台海戰爭的方案或模式,只提出類似於對俄制裁,也就是「針對中國個人、銀行及金融機構提出經濟制裁」,意味著台海戰爭可能還是朝向烏克蘭模式去發展,也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
北溪1號「斷氣」4天! 加劇德國能源危機
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各國及俄羅斯隨即展開相互制裁,但坐擁全球1/6大宗商品資源的俄國似乎已成功掐住歐洲各國的能源咽喉。30日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先是降低了輸往法國的氣量,之後又宣布從今天(31日)至9月3日止要維修北溪1號(Nord Stream 1)天然氣管線,並暫停供應天然氣給予德國,這將進一步加劇歐洲的能源危機。據《路透社》的報導,俄烏戰爭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已上漲250%,若從去年8月起計算,則同比上漲400%。但俄國能源巨擘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卻在31日宣布,北溪1號壓縮機廠為期4天的歲修是「必要的」,還說「每運作1000個小時」後就必須進行維護。而德國聯邦網路管理局(Federal Network Agency)局長穆勒(Klaus Mueller)則指出,北溪1號的維修是一個「在技術上難以理解」的決定,並稱這有可能只是莫斯科當局利用能源供應作為武器的藉口。由於美國最近才剛加碼30億美元軍援烏克蘭,並打算讓這場代理人戰爭持續下去,俄羅斯的「斷氣」行動也被理解為施壓北約歐洲成員國,迫使北約內部因「能源危機」而陷入分裂。能源成本的飆升已讓歐洲各國政府必須額外花費數十億美元減輕民眾負擔,俄羅斯先是在今年6月減供60%的北溪1號天然氣,7月又降至20%,並切斷保加利亞、芬蘭、荷蘭、波蘭等國的天然氣供應,如今又分別減供和斷供了法國、德國的天然氣。隨著冬季即將降臨歐陸,歐洲未來恐將因此陷入能源配給和限電危機,說歐洲即將重返黑暗時代也不為過。當俄羅斯政府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被問及歲修過後是否會恢復供應天然氣時,他回應:「除了制裁措施導致的技術問題外,供應保證不受干擾。西方國家對莫斯科祭出制裁將不允許俄羅斯進行正常的維修工作」,該言論似乎已暗示斷續供應天然氣的危機恐將反覆重演,直到歐洲願意敦促美國逼烏克蘭和談,並停止對俄制裁為止。
對俄制裁黔驢技窮 歐盟擬提高俄國人簽證獲得難度
隨著俄烏戰爭已打了超過半年,歐洲各國也在美國的壓力下對俄羅斯能源祭出了多項制裁,不過由於歐盟天然氣供應仰賴俄國,目前已幾乎喪失對莫斯科能源制裁的空間,所以只好針對能源以外的領域進行制裁,甚至連俄羅斯的貓咪出口都不放過。目前歐盟外長也正在討論,將批准暫停歐盟與莫斯科政府簽署的簽證便利協議,並限制發放旅行許可證的數量。綜合《路透社》及《金融時報》的報導,歐盟各國外長將於30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Prague)舉行會議,預計將針對上述議題給予政治支持。儘管該行動不會全面禁止俄羅斯公民入境歐盟,但將造成俄羅斯人更難取得申根簽證,且須付出更多費用和時間成本。歐盟官員直言,「俄羅斯遊客在我們的城市閒逛是不合適的……歐盟必須向俄羅斯人民發出訊號,那就是這場戰爭是不行的,也不可接受的。」部分歐盟成員國雖要求徹底禁止對俄國人核發觀光簽證,例如捷克、波蘭以及波羅的海3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已停止向俄羅斯公民發放簽證,但大多數國家還是會繼續發放旅遊簽證,只是會提高俄國人獲得簽證的難度,這也意味著俄羅斯人仍然可以在申根免護照區內自由行動。德國、賽普勒斯和希臘等多數國家堅稱全面禁止俄羅斯公民入境的做法是錯誤的。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則認為,禁令並不是個好主意,且有必要基於人道主義提供俄羅斯異議人士的避難途徑,而不是所有規定都一體適用。
全球手機出貨Q1年減10.1% Q2持平估約3.09億支
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2022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全球產量僅達3.1億支,季減率達12.8%,亦較去年同期減少10.1%,其中關鍵是因為傳統淡季影響。至於第二季,面對俄烏戰爭加劇的高通膨以及中國封控的直接衝擊,預估第二季全球智慧型生產量約3.09億支,與第一季約略持平,但仍不排除該季後續仍有下調可能。TrendForce統計指出,第一季全球前五大品牌市占達78%,其中三星(Samsung)重回第一,主要是受惠於4G低階處理器晶片供應抒解,以及新機Galaxy S22推出,拉抬三星第一季生產量至7380萬支。然而,俄烏戰爭所帶來的影響將在第二季發酵,尤其三星是俄羅斯市占第一的品牌,在今年三月已加入對俄制裁,並全面暫停出貨,再加上全球正面臨高通膨危機,都將抑制三星於第二季的生產表現,預期會較第一季衰退。蘋果(Apple)第一季生產量達6000萬支,為歷年同期最佳,年增率11.1%,TrendForce表示,蘋果受惠於iPhone 13系列持續熱銷以及新機SE3助攻,另外第二季原本就是蘋果新舊機種交接時期,預估影響將相對有限。值得觀察的是,蘋果今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4系列將同樣推出四款新機,有別於以往,僅Pro系列將採用最新處理器,除了顧及終端價格策略外,也更能突顯市場定位差異,在高通膨引起消費行為改變的趨勢下,可望廣納更多客源。至於中國手機品牌,TrendForce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開始出現明顯疲弱的警訊,使小米(Xiaomi;含Redmi、POCO、Black Shark)、OPPO(含Realme、OnePlus)、Vivo(含iQoo)的季度生產規劃更加謹慎,第一季依生產量高至低分別為4450萬支、4050萬支及2350萬支。
俄烏開戰7天死傷慘 澤倫斯基願與普丁對話…對俄制裁恐衝擊全球經濟
俄羅斯與烏克蘭大戰目前尚未看到盡頭,這場「特別軍事行動」已進入第7天。根據「今日俄羅斯通訊社」等俄國媒體,引述相關消息人士意見,指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月1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願意跟俄總統普丁直接對話。這場俄烏衝突在上月底開戰,據《基輔獨立報》引述烏克蘭軍隊參謀總部的統計數字,由俄羅斯所先發動的大規模入侵,截至目前為止,已有5840名俄國士兵陣亡;烏克蘭緊急事態部則公布,自俄羅斯入侵以來,目前已有超過2000名烏克蘭平民喪生,數百棟建築物遭摧毀。美國總統拜登3月1日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雙方通話,討論烏克蘭局勢以及美對烏援助問題。通話後白宮發布聲明稱,拜登在通話中強調了美國對烏克蘭的持續援助,包括了正在進行的安全援助、經濟支持,以及人道主義援助。俄羅斯總統普丁同樣在3月1日,應邀跟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通電話。據克里姆林宮網站消息,普丁跟馬杜各通話時強調,俄軍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目的是保護頓巴斯區平民,讓基輔承認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共和國」,使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聯合國大會於昨天(2日)召開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ESS,Emergency Special Session),會中成員進行投票,最終以141票贊成、5票反對和35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由烏克蘭等超過9國家共同提交的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該決議要求俄羅斯,停止在烏克蘭的入侵,同時撤出所有部隊。
法國海軍出手了!扣押俄羅斯貨船 德援烏克蘭「5千頂頭盔」終於出貨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26日)稍早才宣布向烏克蘭提供軍事物資協助,和嗆俄國「反戰聯盟正在運作」,最新消息指出,法國海軍已在英吉利海峽攔截1艘開往俄國聖彼得堡市的貨船。據悉,俄羅斯駐法國大使館已在向法國尋求解釋。據《BBC》報導,法國官員證實名為「波羅的海領袖號」的127公尺長俄籍貨船,因連夜在英吉利海峽行駛被法國海軍攔截,並已護送到法國北部的濱海布洛涅港。該名官員強調,「該艘貨船隸屬歐盟對俄制裁的公司」,海軍是循規進行攔截,目前法國的邊境人員正在調查貨船,其船員均配合法方搜查。但《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表示,俄方已就此事向法國尋求解釋。另據《紐約郵報》表示,德國在1月26日承諾給烏克蘭的5,000頂頭盔,「正在運送途中並預計在烏國境外交貨」。當時基輔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就嘲諷德國:「接下來會提供什麼援助?枕頭?」認為德國的援助只能用杯水車薪來形容。但對身為兩次大戰發起國、至今仍被「贖罪和反戰」綁架的德國來說,可能已是最大的直接援助。此外,荷蘭外交部長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和國防部長歐龍仁(Kajsa Ollongren)也向國會眾議院報告,已在基輔請求下,向烏克蘭提供額外200枚刺針短程地對空飛彈,且昨日已有一批軍援抵達烏國,據悉這批包含金屬探測器、2組海上飛彈偵測機器人、2座戰場雷達、5座定位雷達、金屬探測器、3,000頂頭盔、2,000組防彈背心和100支狙擊步槍與彈藥的物資,雖一度受到俄軍攻勢阻礙,但仍在25日順利抵達。
俄羅斯逾100個城市反政府示威!高呼:還納瓦尼自由
俄羅斯100多個城市23日爆發反政府示威,要求釋放反對派領袖納瓦尼,多地演變成警民衝突,至少3300人被捕。一度被捕的納瓦尼妻子尤莉亞已獲釋。示威也衝擊到俄美外交關係。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22日在社群媒體發布示威預警,列出示威地點、時間、路線,呼籲在俄美國公民避開。俄方抨擊此舉嚴重干涉內部事務,警告將召見美外交官抗議。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札哈羅娃接受塔斯社訪問時,質疑美方動機:「就連主辦單位都沒有公布這些計畫。若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公布標明目的地的示威路線圖,例如目的地是國會山莊,恐怕美國政客會高呼反俄口號、威脅對俄制裁、並驅逐俄國外交官。」4萬人響應號召冒寒遊行俄羅斯外交部指控美大使館多次藐視外交慣例及規則,積極在社群網發布消息,支持俄國各地的違法示威活動。數以萬計民眾23日冒著寒冬響應反對派號召。在莫斯科,多達4萬人由市中心普希金廣場遊行至克里姆林宮,高呼「還納瓦尼自由」、「我們就是力量」等口號。一名示威者稱︰「情況愈來愈差,若我們保持沉默,情況就會持續惡化。」當局強調示威違法,鎮暴警察驅散群眾時,雙方互相推撞爆發衝突,混亂中多人受傷。已知至少3300人被捕,包括納瓦尼妻子尤莉亞,稍後她獲得釋放。歐盟譴責 英籲尊重人權這次示威規模堪稱2011年以來最大,連遠東的海參崴、南部烏蘭烏德,以及靠近中俄邊境的哈巴羅夫斯克等多個城市都有民眾響應。也再次證明納瓦尼有動員大批群眾(尤其是年輕人)挑戰普丁政權的實力與魅力,即使在獄中也無損其影響力。國際社會關注這次的示威潮。歐美多國譴責克里姆林宮以嚴厲手段鎮壓示威者還拘捕記者,並敦促立即釋放納瓦尼。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譴責俄國濫捕,並對警方使用武力、中斷手機和網路通訊的做法表示遺憾。美國國務院呼籲當局釋放所有因為行使基本權利而被捕的人,英國政府則促請俄方尊重對國際人權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