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簿公堂
」 汪小菲 大S 離婚 家暴 陶晶瑩![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95826/sm-d3ca7d378ea6fbf36980a4baf3d0578a.jpg)
和老婆鬧上法院!他法庭上「曬前妻結婚證」 重婚多年下場曝光
台北一名陳姓男子在中國大陸結婚後,未辦理離婚便在台灣再婚,隱瞞多年未被發現。然而與第二任妻子對簿公堂時,他竟親手出示與前妻的「中國結婚證」,導致重婚事實曝光,最終遭法院判刑。根據判決指出,陳男於2008年1月28日在中國與趙姓女子結婚,正式成為夫妻。然而4個月後他未與趙姓妻子離婚,便於同年5月10日在台灣與蘇姓女子公證結婚,並於5月23日完成登記,形成同時擁有兩段婚姻的情況。多年來陳男一直未向蘇妻坦承此事,直到兩人因離婚官司鬧上法院。為了在訴訟中施壓,他竟在法庭上拿出與前妻的中國結婚證作為談判籌碼,導致蘇妻當場發現自己竟是「合法小三」,憤而提告。法院審理期間,陳男坦承犯行,並辯稱當年「疏忽」未解除前段婚姻,試圖淡化責任。然而法官認為他的行為已嚴重破壞婚姻制度與家庭倫理,不僅傷害兩任妻子,也公然挑戰法律權威。合議庭考量其犯行出於一時失慮,且事後坦承錯誤,已與第二任妻子離婚,顯示出有悔意,終法院依《刑法》重婚罪判處有期徒刑4個月,得易科罰金,並宣告緩刑2年,另須支付公庫新台幣6萬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4480/sm-27340074f3c22359847686f2101c6942.jpg)
妻爆「想買兇殺他」!新竹董座僱隨扈保小命 「1行為」慘了
新竹一名張姓營造公司老闆與陳姓妻子感情不睦,雙方有多起官司互告,數次對簿公堂。其中一起官司,張男未經陳女的同意便打開司法文書。新竹地院審理後,判張男拘役58天,全案仍可上訴。張男辯稱,自己不是無故要開拆,只是因為陳女離家出走,又是重要信件,所以想確認內容,這十幾年來彼此會互相拆信件,有公司、個人、孩子及家庭生活日常開銷的信,開拆後看是誰的就會交給對方已經變成慣性。張男的律師則強調,夫妻雙方負有協力義務,且張男與陳女長期以來有互相開拆對方信封之習慣,陳女未中止授權,再依刑事訴訟法準用民事訴訟法規定,張男為有合法收受效力之人,本案信函內容又非屬秘密通訊事項,因此張男開拆本案信函應屬合法。法官調查後發現,陳女曾於2022年8月25日提及要買兇殺害張男,而張男曾提及因為這樣不敢回家、聘僱隨扈等,且雙方均有更換家中鑰匙而未給予他方之情,其等夫妻間互信基礎顯然已蕩然無存,關係極度不佳無疑法官認為,張男為具備通常智識經驗之人,而任何具備通常智識經驗之人,在與配偶關係已惡劣至互相提起訟爭、更換家中門鎖、甚至須防範遭對方殺害之情況下,均可認知對方不可能同意其開拆任何他方之信件,可認張男應明知陳女不可能授權其開拆信件無疑,因此判拘役58天,可易科罰金,全案仍可上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93938/sm-f668362c2cea56d438a63315e869b8e9.jpg)
大S猝逝/小菲急奔來台 他雙手合十鞠躬:多說她些好話
藝人大S徐熙媛今(3日)被證實罹患流感併發肺炎猝逝於日本,她生前與前夫汪小菲為家人生活費給付糾紛對簿公堂,仍分別在台北地院與高等法院審理中,而這為前夫在第一時間就傳出正搭飛機來台,稍早也現身桃園機場,表情十分凝重。汪小菲深深鞠躬向媒體們致意。(圖/報系資料照)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汪小菲於今天(3日)下午搭機飛抵台灣,一臉憔悴地在老婆馬筱梅(Mandy)的陪伴下現身,汪小菲的眼皮有紅腫,表情相當哀傷,面對媒體,他一度快要哽咽,並雙手合十表示,「求你們多說她一些好話」,接著深深一鞠躬,汪小菲被問到是否會再飛到日本,以及此次來台是否會協助大S的後事?他則搖搖頭婉拒回答,就上了機場接駁車。小菲神情哀傷憔悴,喊到「她永遠是我的家人」。。(圖/報系資料照)在坐上接駁車之前,汪小菲補充說道,「她永遠是我的家人」,隨即離去。他稍早得知前妻大S在日本離世的消息後,與妻子馬筱梅立刻從泰國趕回台灣,據悉,大S的後事將在日本處理。然而,大S生前與前夫汪小菲的官司還沒結束,如今不幸猝逝,汪小菲今從泰國趕回台灣,雙方上億遺產分配問題引起外界關注。事實上,大S與汪小菲2021年離婚後頻頻隔空交火,雙方糾紛還鬧上法庭;不過汪小菲過去曾有復婚念頭,還透露自己相當擔心大S過世。汪小菲2023年在直播中無預警高調示愛大S,大S事後透過經紀人證實對方確實多次提議復婚,不過都遭她明確拒絕,也表明與具俊曄婚姻和睦幸福。如今大S猝逝,後續上億遺產分配問題備受關注。大S遺體將於日本當地火化後再帶骨灰返台,至於台灣是否舉辦告別式家屬還在討論中。此外,徐媽媽也透過好友王偉忠表示,希望外界能多給他們一些時間。由於要帶女兒回到台灣,必須先在日本辦理許多繁複的手續,「這幾天為了辦理這些文件,暫時還無法返回台灣,希望記者朋友們可以再多給我們多一點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93914/sm-d30bdc9ea2e243349018a5ef4db91e3a.jpg)
大S猝逝/與汪小菲官司未了!具俊曄可能對簿汪小菲 為妻續討欠付扶養費
女星大S(徐熙媛)於春節期間赴日本旅遊,不幸感染流感併發肺炎驟逝。她生前與前夫汪小菲還有包括扶養費、個資法等多件官司仍在台北地院、高等法院審理中,其中由包含大S對汪小菲提出欠付欠付撫養費、以及汪小菲對大S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等,都因民事案件當事人過世,將由繼承人承受訴訟,未來可能出現大S前夫汪小菲與現任丈夫具俊曄對簿公堂的狀況。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大S在2021年11月透過台北地院家事法庭法官調解,與中國富商前夫汪小菲結束10年婚姻,當時雙方共同發表聲明「和平解除婚姻關係」,但大S隔年3月宣佈韓國藝人具俊曄再婚後,原本宣稱「以朋友的身分愉快相處」的大S與汪小菲2人就此反目。2022年,大S以汪小菲欠付雙方離婚協議中約定的家人生活費為由,向台北地院聲請強制執行汪小菲的銀行存款750萬元獲准,汪小菲則對大S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反制。並在中國多次開直播反擊,直播中更情緒失控,出現飆罵大S家人、暗酸具俊曄等言行。汪小菲母親、「俏江南」董事長張蘭也數度出聲護兒,讓這樁家務事一度炒得沸沸揚揚。汪小菲對大S第一次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經北院一審認定,根據雙方離婚協議明訂各種獨立計算的給付項目,大S沒有超額請求,因此在2023年3月判汪小菲敗訴,上訴二審由高院審理中。而大S在打贏第1次債務人異議之訴後,順勢再主張汪小菲又累積欠付700萬元,聲請強制執行汪小菲用來停止執行第1次被扣750萬元存款的擔保金165萬元,台北地院2023年5月駁回汪小菲的聲明異議,165萬元也被大S收走。大S為了追債,另向法院申請拍賣汪小菲留在台灣的1輛奧斯頓馬丁(Aston Martin Vanquish)超跑,但在北院2024年10月首度公開拍賣時因未達底價而流標,汪小菲隨即繳納160萬元保證金,獲准暫停拍賣跑車。汪小菲並第2次對大S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標的金額約600萬元,同時聲請停止執行,以免判決出爐前又被大S強制執行財產。大S生前還曾提告汪小菲將4幅名畫從家裡搬去S Hotel藏放、企圖躲避被她查封拍賣,涉犯毀損債權罪嫌。對此,汪小菲堅稱畫作是婚前買的私人物品,北檢認為汪小菲至2023年8月已付大S共4511萬餘元生活費、財力充裕,難以證明他藏畫是為了躲避查封,將汪小菲不起訴。大S聲請再議獲得高檢署發回北檢續查,但去年撤告。此外,當2人因撫養費官司鬧翻時,王小菲曾一度在微博上公開PO出2人離婚調解筆錄,洩漏大S住址及銀行帳戶等資料,被台北地檢署依個資法起訴。汪小菲去年首度出庭不認罪,堅稱一時「非常憤怒跟激動」,藉由公布離婚協議調解筆錄證明自己清白,氣消後發現不妥就刪文,絕非故意洩露個資。隨著大S病逝,除個資法訴訟有刑事「告訴乃論」罪嫌疑,不受原告過世影響,將由法院續審外,其他民事訴訟須由具俊曄與大S其他第一順位繼承人承受訴訟進行後續程序。而大S的現任丈夫具俊曄可能要接替妻子與汪小菲在法院對簿公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91833/sm-e9b070d2f3166f611aa11d95bcf03109.jpg)
哈利王子與太陽報和解!新聞集團承認不當行為並道歉
哈利王子22日聲稱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新聞集團(News Group Newspapers,NGN)旗下的太陽報(The Sun),為多年來侵犯他的生活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道歉,並同意支付巨額賠償金來和解他的隱私侵害訴訟。NGN新聞集團承認其私家偵探和記者以電話竊聽、監視和濫用私人資訊為目標。該公司就現已停刊的《世界新聞報》及其姊妹小報《太陽報》的侵擾向他做出了「全面、明確的道歉」。哈利的律師大衛在倫敦高等法院宣讀的聲明甚至超越了案件的範圍,承認對哈利母親、已故戴安娜王妃的生活的侵犯,以及對他家庭的影響。和解聲明稱:「我們對給公爵造成的痛苦以及對人際關係、友誼和家庭造成的損害表示歉意,並同意向他支付巨額賠償。」這是NGN首次承認《太陽報》的不當行為,該報曾因其體育、名人和擦邊裸照而暢銷,至於內容真實度則不可保證。40歲的哈利是國王查理三世的小兒子,他先前誓言要將案件提交審判,公開揭露《太陽報》的不當行為,並贏得法庭裁決支持他的主張。審判原定於週二開始,但在最後一刻的談判中被推遲,最終迎來戲劇性的和解。和解意味著哈利無法和NGN對簿公堂,但他的律師表示,這讓他為自己和數百名其他因截獲語音郵件、竊聽電話、竊聽汽車和各種形式欺騙行為而受到窺探的人追究了責任。NGN表示,和解協議「與過去劃清界限」,結束了10多年的訴訟。目前已解決了1300多起索賠案件,無需開庭審理。為此花費了超過10億英鎊(約400億台幣)的支出和法律費用。哈利的律師表示,該公司仍有問題需要回答。大衛表示,該公司多年來透過「作偽證和掩蓋事實」來掩蓋真相,刪除了3000萬封電子郵件和其他記錄,「這已經是故意妨礙司法公正。」NGN否認這些指控。大衛將矛頭指向《太陽報》前編輯雷貝卡(Rebekah Brooks),「在2014年的審判中,雷貝卡說,『當我擔任《太陽報》編輯時,我們的運作是乾淨的,』」。 大衛接著說:「但是十年後,她升任成公司首席執行長,現在終於承認,當她擔任《太陽報》編輯時,經營的是犯罪企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90291/sm-d768d392edc8f783999eab763846f256.jpg)
PLG/陳靖寰、布拉雙雙提告 台鋼獵鷹:一切按合約處理
隸屬於PLG聯盟的台鋼獵鷹近期遭到兩位前球員陳靖寰與洋將布拉提出合約訴訟,球團今天發出聲明直言一切皆依合約處理。陳靖寰先前因疑似涉入假球案事件,台剛獵鷹以合約內容要求離隊,然而檢方事後證明陳靖寰清白,雙方因而對簿公堂;洋將布拉則指控獵鷹以莫須有的違約罪名將他解約,雙方鬧得不愉快。台鋼獵鷹聲明如下:針對近期相關媒體報導前球員陳靖寰以及布拉之相關案件資訊,為避免混淆視聽,台鋼運動行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本公司」)在此統一說明。針對前球員布拉,公司已於去年7月份發布新聞稿澄清,目前尚在法院審理階段,一切尊重司法程序。而針對前球員陳靖寰一案說明,本公司與陳靖寰先生於112年簽訂球員聘任合約,惟於合約期間內,陳先生涉嫌參與簽賭行為。事發前,陳先生曾簽立切結書,明確表示若涉及相關事件,同意採取「留職停薪」的方式靜候司法調查。案情於112年10月進入司法程序調查後,媒體對案件的大量報導對台灣職業籃球運動及本公司之形象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在陳先生親口承認曾涉入相關案件後,本公司依照切結書及合約精神給予陳先生留職停薪並離隊之指示。該案件已於113年7月簽結,對於結果,本公司予以尊重。惟於司法程序進行期間,陳先生與本公司所簽合約已進入第三年度,而根據合約約定,本公司在聘任條件的相關事宜上,擁有再議的權利。本公司經內部評估後,決議不再與陳先生履行第三年度的合約條款,故雙方合約已終止。本公司感謝陳先生於效力期間的努力與付出,惟籃球運動員為公眾人物,本公司堅持以最高道德標準檢視此案,基於公司治理與籃球運動的形象維護,希望所有球員都能珍惜現今得來不易的環境。王澄緯總經理指出:「勞資雙方對合約履行的看法不同,且都已進入司法程序,以公正的第三方來判斷案件,而非不時向媒體放話來捕風捉影傷害彼此,這樣才是對於勞資有爭議時最佳的處理方法,畢竟球員涉賭或表現未符合合約期待時,球團面對球迷及公眾總是要有所作為。而台鋼長期投入體育運動,是公益,並非營利,一直以燃燒台鋼、照亮發展體育事業為宗旨。對於未能履行合約的運動員,台鋼都是『依約處理合約』,在事實未釐清前,用管理失誤來描述台鋼,這並不公平!」台鋼獵鷹球團強調訂立合約的目的,在於將雙方的權利義務明文化,台鋼沒有理由、也沒有動機去編織球員不忠實履約情事後,再來解約,給自己增添麻煩。而球員履約到底合不合乎合約條款、合約本旨,這個如果有爭議,就進入紛爭解決機制,用「失誤」來描述球團的管理,我們想問,體育界誰能因此「得分?」。望各界諒解並支持此決策,本公司將持續秉持最高道德標準及專業態度,致力於推動台灣職業籃球環境之永續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89658/sm-c33d4c22448c54e2888dfcf35231b1e7.jpg)
偷留過世哥哥毛髮…湖北男逼姪子驗DNA:否則不能繼承遺產 法院判決出爐
按照法律規定,父母假如過世,繼承財產的第一順位是直系卑親屬。然而,中國湖北有一起案例,父母離婚2年後,父親意外過世,叔叔在幫忙處理喪事時,要求姪子做親子鑑定,確認是哥哥的親生兒子後,才能享有繼承權,法院審理後也依法作出判決了。據了解,鄖西縣男子和妻子在2000年生下兒子,到了2018年夫妻倆因感情不睦離婚,約定小孩由妻子撫養,男子則每個月負擔1000元人民幣的撫養費,豈料到了2020年底,男子因為意外過世,沒有留下遺囑。男子的弟弟在處理喪事時,私下留下哥哥的毛髮,提出要姪子先做DNA鑑定,假如沒有血緣關係,就無法享有遺產繼承權,叔姪因為這件事對簿公堂。法院受理此案展開調查,發現死者生前並未留下遺囑,也沒對兒子的繼承權設立條件,更沒有委託弟弟做親子鑑定。死者去世後,他的弟弟拿私自剪下的毛髮要求姪子做親子鑑定,侵害被繼承人的隱私權和身份權,同時死者弟弟也不符合提起親子關係鑑定的主體資格。因此,法院駁回死者弟弟提出做親子鑑定的請求。消息曝光後,引發一番討論,網友一面倒支持法院判決,「怎麼保證毛髮一定是哥哥的?」、「來個陰謀論,誰知道叔叔手裡拿的是誰的毛髮」、「財產為什麼拿捏在叔叔手裡」、「不是親子就算是養子,私生子都有繼承權」、「心術不正啊!他想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89582/sm-b11034ab8fbeeeadf0acc74ce792d027.jpg)
花蓮便當店遭砸!前親家疑眼紅生意好「持木狂擊」 警通知到案
花蓮縣建國路二段12日凌晨發生砸店事件,1間便當店遭人持漂流木猛敲,甚至波及停放一旁的機車後揚長而去,林姓業者發現後隨即調閱監視器追查犯嫌,未料其身分竟是前姐夫的爸爸,沒想到他中午又再度登門鬧事,氣得業者憤而提告,並推測動機是他眼紅生意及家屬感情糾紛所致,詳細原因仍待警方調查釐清。據了解,1名男子拎著漂流木於12日凌晨前往便當店後,竟朝攤車一頓猛砸,導致黑色招牌碎裂四散滿地,燈串搖搖欲墜,豈料男子撤離後竟又返回,接著再朝1輛停放機車狂敲,整起過程折返約3次,隨後他便逃離現場,直到林姓業者看見凌亂的店面,及犯案工具漂流木的殘骸,氣得業者立即調閱監視器追查兇手,沒想到其身分竟是前姐夫的爸爸,後續業者已通報警方處理。未料,直到12日中午時,前姊夫的爸爸又前往便當店威脅,造成店內客人全被嚇跑,他不僅未道歉還要求撤告,使業者不堪其擾,並懷疑他是眼紅店面交由業者接手後生意興隆,再加上家人感情糾紛才犯行。警方表示,花蓮縣吉安分局太昌派出所受理業者通報後,隨即於12日下午通知犯嫌到案說明,詳細破壞便當店的動機原因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此事也令業者無奈感慨,2家人的事卻波及到無辜用餐的顧客,後續還將對簿公堂使衝突持續延燒。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88226/sm-c4a86a8c5d45b2758bd8d32ad1ca1cfb.jpg)
分手不美麗1/淡海地標影城廣場15年租約鬧糾紛 美麗新1億元求退場宏壽喊1.7億元
淡海新市鎮2024年最大一樁房東房客糾紛案,12月20日終於落幕。淡海美麗新廣場與房東宏泰人壽(宏壽)15年租約只走6年,日前宏壽公告,「本公司董事會通過向美麗新實業公司提前終止租約,原因為美麗新違約,為確保公司權益,終止合約」,雙方「分手」已成既定事實,剩下要談的是如何爭取「最有利」的分手。美麗新董事長黃世杰身邊人士表示:「當初宏泰集團林鴻南董事長主動來找黃董,黃董義氣相挺,在家族成員不同意的情況下仍與宏壽合作,還因此丟了美麗華董座,如今又在淡海美麗新吃了悶虧,可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宏泰集團由林堉璘於1975年所創,從營造建築起家,旗下事業橫跨建築、銀行、保險等,在信義計畫區及淡海新市鎮等持有大量土地,而有「台灣地王」稱號,林堉璘接班人為三子林鴻南。美麗華黃家發跡更早,早年由窯磚廠轉入羽毛業,掙錢買地成了大直重劃區大地主,1979年以「美麗華飯店」打響名號,龐大事業版圖由創辦人三兄弟後代分管,其中大房黃杏中主導美麗華百樂園、球場及影城,黃世杰為么子。據了解,美麗新廣場與宏壽的租約從2018年12月開始,預計2033年底到期,但淡海美麗新廣場開幕至今的6年,雙方曾多次對簿公堂,互有勝負,早已貌合神離。本刊記者深入了解,美麗新實業在2024年7月間對宏泰人壽起訴,主張宏泰人壽違約,從114年起終止租賃契約,請求返還4250萬元的押租金;且不排除另外訴請宏壽給付違約金。而宏泰人壽也回應:「商場租約因美麗新違約已提前終止,本公司會依約向美麗新主張合法權利。」美麗新實業的委託律師溫宇謙表示,宏壽在2018年5月時曾提出一份行銷活動概要,承諾的許多建設至今都未完成。(圖╱黃威彬攝)對於提前解約一事,美麗新實業的委託律師溫宇謙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說,宏壽在2018年5月時曾提出一份行銷活動概要,承諾會在輕軌崁頂站至美麗新商場間,興建藝術廊道、提供彩繪接駁車、建置藝術籃球場、鋪設地景雷射藝術,雙方遂在2018年12月簽約,租下影城及商場。影城部分前三年每月租金208萬元,第四年起月租275萬元;商場的租金比影城略高一些,都是採包底抽成的方式,年營收超過1.4億元部分,由宏壽抽成20%。但據了解,不管是影城或商場,美麗新廣場自開幕以來,從未達到讓宏壽可以抽成的業績。2018年3月28日,前宏泰人壽董事長魯奐毅(左)與前美麗華集團董事長黃世杰(右)共同宣佈,美麗華集團即將進駐淡海新市鎮。(圖╱報系資料)然而,淡海美麗新廣場2019年2月開幕迄今,溫宇謙表示,宏壽的承諾都沒有動靜,據此,美麗新主張終止租賃契約的理由,包括宏壽提供的建物,部分櫃位使用執照與約定用途不符、結構不良以致嚴重漏水、管線不良以致惡臭等問題,以及宏壽在淡海美麗新廣場開幕前承諾要做的諸多建設,至今都未完成。此外,宏壽也承諾在商場旁經營飯店、婚宴會館,共同吸引人流。記者實地前往了解,商場旁的飯店建築雖已在疫情前完成,且二樓還有廊道連接商場,但目前整幢都是空著,據悉已委託宏盛整幢出租。據知情人士表示,美麗新7月提起訴訟後,宏泰人壽8月間曾向美麗新表達和解意願,表示願意善盡出租人義務,修繕商場瑕疵,希望雙方能彼此撤告,訴訟於是暫停了一段時間,約好等宏壽修好商場後,雙方一起撤。豈料,直到10月初山陀兒颱風來襲前,商場都還沒有修好,造成商場水流成河;接著康芮颱風又讓美麗新廣場70多個消防受信總機受損無法連動,雙方對維修義務歸屬各有堅持,才讓分手成為定局。美麗新廣場旁的飯店建築已在疫情前完成,二樓還有廊道連接影城,但目前整幢都是空著,據悉已委託宏盛出租。(圖╱王若攝)其實,美麗新開幕第一年就遇上疫情,2022年曾對宏壽提告,主張影城受疫情影響營收減少,最慘月份的營收僅65萬元,只剩同期的4.9%,請求房東宏壽應調降租金至41萬元。但法院在一、二審都認定宏泰人壽在疫情期間只收取約定租金,抽成租金歸零,沒有因疫情獲利,駁回美麗新的請求。事後,宏壽在2023年以「美麗新在疫情期間訴請減租」為由,訴請美麗新給付違約金4000萬元。這個案子在二審審理中,曾經移付調解。一位調解會在場人士告訴記者:「美麗新第一次表達和解意願,願意付1000萬元給宏壽,希望終止租約,但宏壽拒絕。調解委員於是詢問美麗新,是否能再多付一些,美麗新於是說,不然就1億元吧。調解委員強烈建議宏壽接受,但宏壽堅持至少要1.7億。」這場淡海新市鎮美麗新廣場的房東房客分手,一點也不美麗。美麗新董事長黃世杰身邊人士無奈地說:「法院怎麼判,我們就怎麼做吧!一切依法行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大愛爭議連環爆…人妻在家穿藍袍 房事完驚吐1句話「尪沒性趣了」
導演陳保中指控大愛電視台無預警腰斬他所執導的《姊的魔法廚房》,還要背負已拍攝的製作費,雙方對簿公堂。風波不斷延燒,不少影視界人士出面爆料黑幕,作家苦苓今(7日)分享友人備受大愛的摧殘,對方的太太每天在家都穿藍袍,更在房事結束後吐出驚人的一句話,從此再也沒有「性」趣。苦苓在臉書指出,大愛最近鬧得風風火火,讓他想起當年有一位朋友,也算是「受害人」,對方在公營事業擔任小主管,待遇不錯,太太在家相夫教子,某天卻突然討要100萬,要拿錢去當董事,原以為是做好事,但事情卻往詭異的方向發展。太太自從如願當上董事,每天在家都穿著藍袍,某天突然認真表示:「師父說我們要清心寡欲,最好少做男女之事;不過如果是老公要求,我們做太太的還是要答應」。苦苓分享友人也是大愛的「受害者」。(圖/翻攝自苦苓臉書)事實上,友人早就「性」趣全失,所以當時也沒太在意,但有次酒後心血來潮,太太也願意配合,沒想到的是,完事之後穿好衣服,太太恭敬地行禮說道:「感恩哪,師兄」,從此再也不敢要求這檔事了。苦苓強調,這是友人親口所述,他們幾個朋友在現場都不敢應聲,希望只是在說笑話,「如果是真的也太慘了唉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82769/sm-b00938e9cfd991b96ca1f13e38193b8d.jpg)
分居4年!台中男指控老婆外遇「想離婚」 法院1原因拒絕
台中一名男子於2018年和來自大陸的女子步入婚姻殿堂,但這對夫妻卻因感情生變而對簿公堂。男子聲稱,婚後因文化差異及生活習慣不合,兩人感情日漸疏遠,結婚不到兩年便協議分居,至今已近四年,且他還聽聞女子與某男子有不正常交往,認為婚姻已無法挽回,遂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台中地院近日對此案作出判決。判決書指出,男子為台灣地區居民,兩人於2018年結婚,但未育有子女。婚後因文化差異及生活習慣不同,男子認為感情逐漸疏離,於2020年與女子協議分居,至今已近4年。男子聲稱,期間女子未在男子父親過世時表示關心,且聽聞女子與其他男性有不正常交往,遂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要求終結這段婚姻。但女子反駁,兩人婚前曾同居,彼此相處融洽,婚後亦感情良好。女子表示,自己在婚姻期間照顧男子雙親,分擔家務,與男子的父母關係和睦。然而男子母親去世後,男子趕走女子並隱瞞父親去世的消息,導致女子無法參加公公的葬禮。女子更指出,分居是因男子另有外遇,且在婚姻存續期間仍要求與第三者交往。女子強調自己並不希望離婚,分居的目的只是想挽救婚姻。法院判決指出,《民法》規定,夫妻若有重大事由難以維持婚姻,且該事由可歸責於對方時,才可訴請離婚。法院認定,男子未能舉證證明婚姻破裂的主要責任在女子,且分居是雙方協議的結果,難以認定為婚姻難以維繫的重大事由。此外,男子指控女子與他人有不正常交往的說法,未能提出具體證據支持,故法院無法採信。法院最終裁定駁回原告的離婚訴訟,認為兩人婚姻並未達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婚姻破裂的主因亦非女子過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82641/sm-e37ee8ad35a800ba166500477ca89fd6.jpg)
考核59分被開除…男員工拿「主管按讚」當加班證據 提告結局贏了
假如員工超時加班,可以檢舉公司獲得賠償。中國上海一名男子與北京一間科貿公司簽訂3年的合約,被以沒達績效開除,氣得他出示放假時加班的證據告上法院,結果勝訴了。據《九派新聞》報導,男子在2016年3月與北京一間科貿公司簽訂合約,從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到了2018年7月11日,他申請7月16日放年假,但部門主管以「7月為公司重要時期」,要求調整休假時間,因此沒有准假。男子無法接受,2018年7月16日向有關單位投訴,不料公司隔月6日要解約,原因是他未達成7月績效考核,雙方對簿公堂。公司指出,男子2018年7月的績效考核為59分,公司根據制度依法將其解雇,無需支付賠償金;不過男子反控,僅憑1個月的考核結果,不能代表自己不能勝任工作,且公司違法開除,應該支付賠償金。男子主張,自己在休息日加班,證據是公司管理人員對自己在放假時,進行奶粉推廣的朋友圈按讚,應認定為加班,公司應支付加班費。法院審理認為,男子提交加班微信截圖證明,內容顯示公司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奶粉推廣,並有公司管理人員按讚,應認定為加班,審酌男子的加班時間明細與微信截圖的時間基本能對應,因此認定加班事實存在,判公司違法解雇員工,應支付32411元人民幣(約14.4萬新台幣)的賠償,加班費18135.2元人民幣(約8.1萬新台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0991/sm-4f23d506c8b174c3fbcfc6befc015707.jpg)
約好出軌「勝訴要賠1800萬」 桃園人妻贏官司1理由卻拿不到錢
桃園一名吳姓人妻與韓姓丈夫曾簽署協議書,約定若丈夫外遇,妻子提起侵害配偶權訴訟並勝訴,丈夫須賠償1800萬元。不過吳女在官司勝訴後,韓男卻拒絕履行承諾,因此雙方再度對簿公堂。近期桃園地方法院也對此案作出判決。判決書指出,吳姓女子表示,2020年7月至12月間,丈夫與其他女子發生婚外情,事件曝光後,雙方在激烈爭執中簽下協議書,內容約定若妻子提告侵害配偶權且勝訴,丈夫須賠償1800萬元;反之,妻子則須返還價值相同的贈與利益。後續法院也對此案進行判決,判妻子勝訴,吳女便據此向丈夫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履行協議。不過韓姓男子則辯稱,當日未曾在協議書上簽名,且所謂協議書簽名並非出自他手。此外,他強調侵害配偶權案件已和解,妻子無權再依協議書要求賠償。法院審理後認定,妻子雖提供簽署當日的錄音為證,但錄音內容顯示,韓姓丈夫當時情緒猶豫,曾質疑「為什麼要寫」,妻子則回應「敢不敢寫」。錄音中未錄到協議完成簽署的過程,也無法確認簽名屬實。法院指出,雖然吳姓女子拿出丈夫其他文件簽名比對,但法官認為,協議書上的簽名與這些簽名結構差異明顯,無法佐證其真實性。妻子也未能提出其他有力證據,證明協議書上簽名為丈夫所簽。因此法院認為,現有證據無法充分證明雙方達成協議,妻子的賠償要求缺乏法律依據,因此裁定駁回其訴求,此案目前仍可上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78097/sm-e708e453899031e26f15aee980050f6b.jpg)
情侶凌晨入住飯店「恩愛一半2男刷卡開門」 男子控:往後親密行為有陰影
中國深圳一間飯店近日爆出爭議,一對情侶在該飯店入住,凌晨進行親密接觸時,突然被兩名陌生男子開門,嚇得這對情侶直接滾下床,氣得大罵「造成心理陰影」。根據《彭湃新聞》報導,這對情侶16日深夜透過旅遊平台訂購該間飯店的大床房,不過17日凌晨1點飯店、登記入住時卻被告知,大床房已經賣完,只好換成一間雙床房。這對情侶入住後便開始在床上親熱,怎料親密行為進行到一半,突然有兩名陌生男子拿房卡並將房門打開,嚇得這對正在滾床單的情侶直接滾下床。這對情侶指控,雖然兩名男子意識到房內有人入住後立即退出,並未造成其他損失和傷害,但已造成他和女友失眠,包括精神和心理上受到相當大的傷害,就連接下來想親密一下,可能心中都會想著「會不會有人推門而入」,已留下了極大的陰影。這名男友事後聯繫飯店經理,對方卻以「住得太遠」為由,拒絕幫忙處理,無奈之下,這對情侶選擇報警。針對這起事件,飯店表示,願意退回房費,並且賠償3晚的住宿價格,總共賠償1236元人民幣,約新台幣5559元,但不願給予精神損失費,也不會讓涉案的員工道歉,對於飯店作法,這對情侶並不同意,雙方確定要對簿公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77495/sm-a34268a992684dc0729bd88b1494ebf3.png)
妹子肺部驚見陰影「2年後癌變」 保險公司拒賠…法院判決逆轉
許多人會買保險以防萬一,但並非所有情況都能夠理賠。中國上海一名女子被診斷出肺毛玻璃結節,公司為員工買了團體重大疾病險,然而後來毛玻璃結節癌變,卻遭到保險公司拒賠,雙方對簿公堂。張女2020年6月體檢時發現肺部陰影,就醫並住院檢查,2021年9月首次發現右肺上葉前段及右肺下葉背段存在毛玻璃結節,但未進行手術治療。同年10月她入職一間外資公司,如實告知自己的情況,應公司要求到醫院複診,顯示「結節未增大,亦無其他異常」。外資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間,連續為員工購買團體重大疾病險,合約規定「被保險人因本次投保前已患疾病及其併發症導致的重大疾病責任,保險公司不予賠償」,到了2022年11月張女再次就診,結果顯示有腫瘤病變可能,2023年2月確認右肺上葉惡性腫瘤(微浸潤腺癌),於是馬上住院動手術,康復後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保險公司拒賠,氣得她告上法院。張女和保險公司各執一詞。(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一審要求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及資金損失、律師費等,法官支持支付保險金的訴求,駁回其他申請;二審保險公司上訴,請求改判不支付保險金,張女亦上訴請求改判支持其全部訴求。案件審理時,雙方圍繞「既往症免賠條款是否屬於格式條款及是否有效」、「毛玻璃結節是否屬於該條款約定的既往症」2個爭議展開辯論。保險公司認為,投保人在簽訂合約時,已經檢查出肺部毛玻璃結節,因此根據合約有權拒賠;張女則表示,她因肺癌進行手術治療,保險事故已經發生,保險公司應給付保險金,且毛玻璃結節不等於疾病,所以投保前沒有既往症。法官綜合考量保險合約中「既往症免賠條款」約定及本案保險事故發生的實際情況,最後認定保險公司應支付張女保險金,維持原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73999/sm-b6630f1beb7bccff32d5bd0470f18c06.jpg)
原保地難民2/權屬釐不清先漲補償費 專家批誘發檢舉潮本末倒置
全國55個含有原住民保留地的鄉鎮意外因「禁伐補償」金額提高,引爆原、漢不同族群累年衝突與矛盾,不少在地居民直斥原民會,動輒興訟、剝奪居住權且毫無補償,拿小老百姓生存權刷存在感、充業績,激化原住民鄉鎮衝突。10月底康芮(Kong-Ray)颱風來襲前夕,台中市和平區家戶正緊急搶收茶葉與甜柿而忙碌不已,但在善後風災,身心俱疲之際,後續竟還有來自政府「追殺」,對簿公堂甚至流落街頭的壓力,只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居住的建地,多屬於公有土地,必須向土地管理機關承租或承購,當時政府因應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原住民有增加土地面積的需求,便於1988年把原民拿來蓋房的國有地劃編為保留地。看似理由正當,但是當時人力不足,不少劃設者根本沒去現場,直接依照鄉鎮分野,訂頒了《台灣省原住民原居住使用公有土地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和作業計劃後,粗畫了涵蓋55鄉鎮區、面積高達26.4萬公頃的「原住民保留地」,佔台灣島土地面積7%。2019年,不少山區漢人因不滿耕作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手持標語到行政院前抗議,要求修法解決爭端,讓住民依據耕作事實,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而非依照「血緣」對原民與漢人「大小眼」。(圖/報系資料庫)然而在1972年《農業發展條例》早就獎勵民眾拓墾開荒地,不少閩、客、外省人等非原民紛紛入山開發,鋪設馬路與建築渠道,並搭建房屋就地在「原保地」生活。原本相安無事,但在近年土地價值高漲與原住民權益抬頭之下,竟反因搶地問題,釀原鄉原民與非原民矛盾,衝突一觸即發。受災戶之一的鄧小姐說,以新社水底寮地區來說,260公頃多達400多筆地號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區」,但其間戶籍人口「通通是閩、客籍漢人」。她說,漢人在55原民鄉鎮區首長的參選權被剝奪,只能由原住民內部自選。此外,漢人更因不是保留地上承租人,即使是實際耕作人,仍不能參加農保,如今11月怪颱康芮侵擾,正「當時」卻採收不及的甜柿與下月即將上市的「白毛台」一期葡萄冬果受損,投入心力打水漂,農民將毫無農保理賠。自家被地政機關畫為「原保地」卻多年求助無門的鄧小姐泣訴,坊間一直傳出外地有心人對原住民「借名登記」想做休閒園區牟利,但其實不少人因憂心新法,深怕自己胼手胝足搭建的房子,身故後會被政府收回改配發當地原住民,子女將顛沛流離,好一點的與原住民通婚取得正式身分,若走投無路者,「只能借名登記,大家只想活下去,根本沒心力圖謀發財,卻得面臨一波波妖魔化攻擊」,她無奈。和平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拿出法條憂心直指,過去法條沿革下來,相關法條原本「山地人民」的稱呼,陸續被改成「原住民」,也就是過去「屬地」照顧到全體居住山區者,如今卻變成「屬人」只照顧有原住民血統者,更有不少老早搬去都市的原住民,眼見機會「搶地」難得,因著身分大辣辣地回山區搶地,反倒是世居山區的閩客與外省籍拓墾者變成裡外不是人,苦不堪言。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憂心,因著《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而生的《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目前僅是「行政命令」位階便可動輒趕走世居非原民,興訟問題也叢生,未來若依照原民團體與原民立委要求,進一步躍升成法律、條例位階,原鄉「非原民」更是活在「楚門的世界」,只要被原民發現稍有不當利用土地舉報,馬上就面臨終止土地合約掃地出門窘境,再由當地原住民協調優先購地,若未來修法成功「政府將帶頭保障土匪行為」他直斥說。1972年頒布的《農業發展條例》獎勵拓墾荒地,不少人響應紛紛入山開墾荒地,如今山區基礎建設完備,拓墾者與後代卻連自己住的地方都可能被收回,實在諷刺。(圖/黃威彬攝)中央大學助理教授鄭揚宜直言,過去政府獎勵拓墾而找來了不少榮民和各路壯丁,但「誰把人帶來就要顧好」,比方退輔會有責處理榮民住屋、農業部有責解套拓墾者農保,如今卻依照族群意識,把責任推給了原民會,政府長期放任原鄉土地所有權不明,放生原鄉非原民成了「難民」,現在肥滋滋的禁伐補償來了,卻沒先把地籍歸屬理清,激化原民與非原民衝突,簡直本末倒置。鄭揚宜說,《禁伐補償條例》其實非常容易誤導民眾,因為只要一定面積70%禁伐,就能領到全額補償,充其量只是「限伐」,另外30%土地就可拿來養蜂、養菇或生態旅遊等低傷害環境生產。他呼籲,政府若真要正視此問題,與其肉桶式地「補貼」,不如先派員走訪現場,過濾出「生計」所需的農業活動者與大宗商人之別,進一步利用林地農用與獎勵造林措施輔導轉型,發展不影響林木生態的「林下經濟」,不要老想著靠土地與補助發財,才能走得長久。原住民委員會對此回應,並非僅原住民能舉發土地超限利用,且是否超限利用涉及跨機關認定,若該筆土地租約遭收回且恰巧為「原住民保留地」,修法後當地原住民將有優先承購權,但詳細承購規則未定,絕非謠傳「抽籤」為之。至於何以在原鄉興訟不斷升高對立?原委會則推稱此類興訟屬於地方公所提出,原民會無主導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72018/sm-3e384e56a64803da3ac14894e9a572a9.jpg)
媽媽竟把兒子告了!要求變成「姨媽」真相曝光 法院准了
大陸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人民法院近日審理了一場母子對簿公堂的訴訟。被告小楷(化名)剛成年,他與原告張某芳是母子關係,2021年他從家人爭吵中無意得知,自己不是張某芳的親生兒子。2022年,張某芳決定向孩子坦承當年的隱情,並做了血緣關係鑑定。原來,張某芳是小楷的大姨,妹妹張某雅才是小楷的生母。《福州晚報》報導,2005年,已生育一個女兒的張某雅發現自己又懷孕了,經過反覆考量,張某雅生下小楷後,將他過繼給了張某芳。大姨張某芳成了小楷名義上的母親,也一直在照料小楷的生活。小楷7歲時,張某雅以讀書比較方便為由,將小楷接到家中生活,並將孩子以前的生活花費偷偷轉給了姐姐。經辦法官了解到,在小楷的成長過程中,張某芳和張某雅都充當了母親的角色。儘管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張某芳對小楷也是百般呵護。小楷一直在溫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今年8月,小楷剛剛成年,即將離開家去外地上大學,他提出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來給自己的身世正名,堂堂正正地叫喊「爸媽」。於是,家人經過溝通,決定以張某芳為原告,以小楷為被告,向法院提起否認親子關係訴訟。法院認為,雖然出生證明顯示小楷的母親為張某芳,但經鑑定小楷的生物學母親為張某雅,故張某芳與小楷之間並無親子關係,張某芳要求否認其與小楷親子關係的訴訟請求,事實清楚,於法有據,予以支持。依據《民法典》規定,法院判決張某芳與小楷不存在親子關係。至此,這場因為親子關係錯位引起的風波得到圓滿解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71916/sm-fc33b5477740c22d4674874394b04733.jpg)
手機殼纏訟犀牛盾5年 惡魔盾3連敗「遭認定抄襲」須賠100萬
知名手機殼品牌「犀牛盾」與「惡魔盾」廣為人知,但雙方因為iPhone 11手機模仿爭議對簿公堂,犀牛盾指控惡魔盾抄襲,要求對方賠償100萬元。一、二審判決犀牛盾勝訴,惡魔盾不服提上訴,但最高院仍駁回,全案確定。據了解,犀牛盾與惡魔盾均為防摔手機殼,犀牛盾2018年8月針對當時即將上市的蘋果iPhone XR、iPhone11、iPhone11 Pro與iPhone11 Pro Max手機,推出專屬的「Mod NX」系列保護殼,號稱首創業界「邊框背板模組化設計」。不過,惡魔盾在隔年1月也針對同系列iPhone手機推出「惡魔盾防摔殼」,2020年9月推出新一代保護殼,稱為「惡魔盾二代」,與先前的「惡魔盾一代」區分。法院3度判惡魔盾敗訴。(圖/翻攝自DEVILCASE 惡魔防摔殼臉書)經營犀牛盾的愛進化科技公司認為,惡魔盾抄襲,連「手機試衣間」網路行銷手法也被複製模仿,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導致犀牛盾的市占率下滑、商譽受損,決定提告惡魔盾的迪摩凱斯公司不得製造、行銷抄襲「Mod NX」適用於iPhone XR與iPhone11系列手機的「惡魔盾一代」、「惡魔盾二代」保護殼。另外,愛進化科技公司更要求迪摩凱斯負責人李哲緯與公司連帶賠償100萬元,且必須在公司官網及臉書刊登本案民事判決全文並設定公開閱覽持續6個月以上。對此,惡魔盾矢口否認抄襲,但一、二審均被認定抄襲,判迪摩凱斯敗訴,事後李哲緯表示會繼續上訴至三審。最高院判決今(25日)出爐,法官認為,迪摩凱斯空泛指摘原審判決不當、違法,卻沒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的法令,以及其具體內容,認為上訴不合法,最終駁回上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69984/sm-d6326e44077ae0632bd665e7a07b7f74.jpg)
大S討債…拍賣汪小菲1620萬名車 未達底價宣布流標
大S(徐熙媛)和汪小菲離婚後,雙方因為法律糾紛對簿公堂,大S指控汪小菲未依協議支付積欠的1200萬餘元款項,向法院商請強制執行獲准。台北地院今(17日)針對其名下的ASTON MARTIN VANQUISH跑車進行拍賣,估計市值仍有500萬以上,但因未達底價而流標。法院公告可見,這輛黑色ASTON MARTIN,型式為VANQUISH,2014年3月出廠,汽缸數12、馬力5935C.C.,車身式樣為轎式、HID頭燈,保存地點為室內,車輛內、外車況保存良好,無擦損情形,但因車輛停置已久,車體有明顯積塵,電瓶已無電力,需接電方能啟動。據了解,汪小菲這輛ASTON MARTIN VANQUISH跑車,新車要價1680萬元,目前市場估值約620萬元,台北地院公開的競拍保證金為125萬元。今天下午3點進行拍賣,最後因沒達底標而宣布流標。汪小菲的愛車目前市場估值約620萬。(圖/中國時報林偉信攝)另一方面,汪小菲當年在台北砸3.5億以大S為名開設飯店「S HOTEL」,除了招牌S,飯店內更有一整面牆貼滿大S照片,表現出他對妻子的寵愛。然而隨著2人離婚撕破臉,今年3月也將飯店改名為「美憬閣MGallery」,招牌LOGO從S改成M,汪小菲宣布酒店加入到全世界最大酒店管理集團雅高集團,「以美憬閣這個名字,重新的再給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萬萬沒想到8月傳出歇業消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65532/sm-571635b5de2fd9bd9f7268b8a463cc00.jpg)
想替4歲兒治「灰指甲」 陸爸請「養生館」治療竟害兒手指截肢
近日,中國重慶市發生一起醫療事故,一間「足浴服務店」(類似台灣「養生館」)使用違規藥物非法替一名4歲兒童治療灰指甲,導致其左手食指出現壞疽壞死,最終被迫截肢。事後該足浴店在賠償客戶人民幣16萬元(約新台幣72.6萬元)已經註銷營業。據《中國消費者報》報導,一名林先生於2023年7月2日發現4歲兒子左手食指的指甲,因為「灰指甲」而破裂,因此帶他到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羅珍東足浴服務店諮詢。該足浴店宣稱店內有治療灰指甲的藥物「脫甲膏」,可以替孩子治療。林先生在支付了治療費用後,工作人員將所謂「脫甲膏」塗抹在孩子的食指上,並用醫用彈力繃帶進行包紮。沒想到2天後,林先生發現兒子左手食指開始萎縮發黑,連忙帶他到醫院求治,被醫院診斷為壞疽壞死,必須將食指前端切除,避免最終感染整根食指。事後,林先生與闖禍的足浴店達成協議,由足浴店墊付前期治療肺,待治好後在替孩子進行傷殘鑑定,根據到時結果協定賠償金額。最後林先生依據兒子被醫院認定10級傷殘的結果,向該足浴店求償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91萬元),店家不從,於是雙方對簿公堂。調查單位發現,該足浴店使用的「脫甲膏」藥物包裝上沒有任何廠名廠址、批准文號、生產日期、有效期、適應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資訊,屬於非法違規產品,且該品產品功效屬於消毒類產品,並無治療疾病功能。此外,監管單位還發現該足浴店出示的營業許可證與店名不同,因此勒令該足浴店亭榭,並且承擔起非法對未成年人進行治療行為,卻導致其截肢的法律責任。最後該店家與林先生達成協議,賠償其人民幣16萬元。據傳,該家足浴店將賠償金支付給林先生後,已經終止了營業,並註銷了營業執照。重慶相關單位特地針對此案例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足浴店」這類經營場所不能開展疾病診療活動。如果身體出現不適症狀,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