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休旅車
」 小型休旅車 裕隆 休旅車 NISSAN KICKS VOLVO裕日車業外大補前三季每股賺3.61元 中華車EPS 降至5.99元年減25%
裕隆(2201)集團旗下裕日車(2227)、中華車(2204)今(5)日公布財報。裕日車累計前3季營收為187.76億元,年減4.56%,稅後純益為10.83億元,受惠於大陸投資收挹注增加,獲利年增率逆勢成長20.46%,每股稅後純益為3.61元。中華前3季獲利減少25%,每股盈餘5.99元,低於去年同期的8.01元,主因受到業外迴轉損失墊基期、大陸轉投資獲利減少所致。裕日車第3季營收為52.62億元,年減18.23%,稅後純益為1.02億元,年減73.4%,EPS為0.34元。裕日車指出,今年前9月銷售台數及市占率較去年同期微幅下降,主因為國產中型、小型休旅車市場競爭激烈,各品牌陸續推出新品或促銷方案,也使消費者購車觀望及比較時間拉長。同時,面對新能源車市場持續擴大,壓縮傳統汽油車銷售空間,裕日車導入Nissan Ariya、X-Trail e-Power、Kicks e-Power等新能源車款,滿足消費者對電動車駕馭感受的需求,並持續穩健銷售中。因前三季有效撙節費用支出及業外大陸轉投資收益增加,表現皆較去年同期為佳;裕日車將持續透過增加本業銷售及成本費用改善等作法提升公司財務表現。中華前3季營業收入322.20億元,年增16.28%;營業毛利51.50億元,年增15.96%;營業利益18.61億元,年增2.19%;本期淨利34.30億元,年減25.38%;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32.66億元,年減25.23%;每股盈餘5.99元,低於去年同期的8.01元。中華表示,主因去年1月至9月業外迴轉部分新安防疫險損失,今年無此情形,故EPS同比下降,加上受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影響,中華轉投資大陸事業福建奔馳,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
Hyundai Kona Electric大改款140萬有找 李多慧愛車明年確定登台
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所代理的Hyundai持續擴大電動車版圖,除了以E-GMP模組化平台為基礎發展的Ioniq車系外,近日也首度在台曝光全新大改款Kona Electric,推出EV450-A、EV450-B、EV450-C共3車型,售價分別為139.9萬元、149.9萬元以及154.9萬元,預計11月起開始交車。全新大改款Kona Electric採用獨特設計語彙,使用參數化元素增添未來感, Pixels 無縫地平線LED日行燈和尾燈增添獨特的魅力;內裝沿襲Ioniq車系,Kona Electric將線傳排檔移至方向盤後方,中央採開放式設計,以創造更大、更寬敞的車室空間,同時搭載雙12.3吋數位座艙儀錶、全新EV專屬介面(支援繁體中文)、SBW旋鈕式線傳排檔系統、i-PEDAL單踏板駕駛模式、Qi無線充電座、V2L 車內及車外供電系統,提供最新世代的智能配備。除了引進大改款Kona Electric以外,南陽實業也確定導入Capser EV。(圖/Hyundai提供)在安全方面,全車系標配Hyundai SmartSense Level 2主動安全輔助系統,包含SCC智慧定速控制系統、LFA車道跟隨輔助系統、LKA車道維持輔助系統、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BVM盲區影像輔助系統、SVM 環景影像輔助系統等近20項先進安全科技。而南陽實業除了發表Kona Electric以外,也揭露接下來的純電車款引進計劃,包含啦啦隊女神李多慧的愛車Casper,將以純電方式引進,還有純電大型休旅車款 Ioniq 9、純電性能房車 Ioniq 6 N等,囊括大中小型休旅車、房車及性能車,不過詳細規格並未進一步說明,預計要到明年才有更詳細的消息。
新車試駕/小改款Skoda Kamiq 再創舒適新標竿
繼今年5月發表小改款Scala後,Skoda Taiwan隨即在6月接著發表小型休旅車Kamiq小改車型,據原廠表示,下半年還有幾款新車會陸續上市,看來今年Skoda可是來勢洶洶。Kamiq屬於熱門的CUV級距,這次試駕的小改車型,其實在2023年8月就已在歐洲曝光,但因為去年全球仍處在疫情後及晶片荒的恢復期,遲至今年中才引進台灣。引進台灣的Kamiq雙車型,配備相同,主要差異在動力和油耗。入門的1.0 TSI豪華動能版售價102.8萬元,本次試駕的Kamiq 1.5 TSI豪華菁英版售價108.8萬元,選配了駕馭樂趣套件,包括駕駛座電動調整座椅、方向盤換檔撥片以及駕駛模式選擇功能,使其更顯獨特。台灣引進兩款Kamiq,分別為1.0升的豪華動能版(102.8萬元)和1.5升的豪華菁英版(108.8萬元)。(圖/趙世勳攝)外觀方面,標配Matrix LED智慧頭燈組,配有8個LED單體,可根據攝影鏡頭數據調整光型並關閉燈光區段,提供最佳照明效果且避免眩光。此外,前保桿和燈組設計小幅修改,增加了LED前霧燈附角落照明功能。車頂可選配全景天窗,後窗和後擋風玻璃為暗色隔熱玻璃,並有鍍鉻窗框點綴。側裙和前保桿下方均配有下護飾條,標配17吋Kajam鋁圈,另可選配17吋Propus Aero鋁圈。車尾配備全LED尾燈和動態序列式LED方向燈,重新設計的後保桿和Škoda全新品牌識別字體提升了整體外觀,但電動尾門無感應啟閉功能。全車系標配Matrix LED智慧頭燈組,可根據攝影鏡頭數據調整光型並關閉燈光區段,提供最佳照明效果且避免眩光。(圖/趙世勳攝)車尾配備動態序列式LED方向燈,並重新設計後保桿造型,可惜電動尾門無感應啟閉功能。(圖/趙世勳攝)Kamiq內裝僅提供全黑色選擇,採用大量軟塑料和Suedia類麂皮材質包覆,前座設有LED雙色氛圍燈。10.25吋儀表板顯示豐富,方向盤為電容感應三幅跑車式設計,具備換檔撥片和防滑設計。中控台配備8.25吋觸控MIB多媒體螢幕,支持無線AndroidAuto和Apple CarPlay。手套箱上飾板採用Suedia材質點綴,配有銀色飾條延伸至車門板和門把手,增添質感。雙區恆溫空調系統整合Air Care抗過敏源及濕度調節,並新增風量調節按鈕。排檔座前方設有45W USB-C插孔和手機無線充電板,手煞車則保留傳統拉桿設計。駕駛座椅為電動調整並帶有電動腰靠,副駕駛座則為手動調整,雙前座標配加熱功能和手機收納袋。全車座椅採用黑色Suedia和真皮混搭材質,前座舒適防滑,後座空間寬敞但椅背角度稍挺,適合短途乘坐。後座配有USB充電孔和杯架,支持6/4分離傾倒,行李廂容積可從400公升擴充至1395公升,並設有掛勾、照明裝置和雙層底板等貼心設計。車艙全黑色內裝,採用大量軟塑料和Suedia類麂皮材質。(圖/趙世勳攝)10.25吋儀表板可顯示豐富資訊。(圖/趙世勳攝)第二排座椅傾倒後,行李廂容積可從400公升增至1395公升,並設有掛勾、照明、雙層底板等貼心設計。(圖/趙世勳攝)安全方面,Kamiq依然維持Skoda Taiwan在安全配備滿載的傳統表現,配備多項智能駕駛輔助科技,包括ACC主動定速跟車、Crew Protect Assist前座防護、Driver Alert疲勞駕駛警示、AEB緊急煞車、Lane Assist車道維持、Side Assist盲點警示和RTA後方車流警示。被動安全方面,Kamiq在Euro NCAP撞擊測試中獲得五星評價,車內配備9具氣囊,還具備MCB二次碰撞預煞和HillHold Control爬坡輔助。值得一提的是,小改款Kamiq導入了車聯網功能,車主可通過My Skoda APP遠端查看和設定車輛資訊。APP最多可綁定30輛車,實現即時數據更新和線上保修預約。目前台灣版本不支持遠端開鎖或預啟閉空調,但提供地理圍欄、尋車、車輛狀態監控等功能。雖是小車級距,但後座空間堪比中型房車。(圖/趙世勳攝)小改款Kamiq導入車聯網功能,車主可通過My Skoda APP遠端查看和設定車輛資訊。(圖/趙世勳攝)本次試駕的Kamiq 1.5 TSI豪華菁英版搭載1.5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馬力150hp,最大扭力25.5kgm,配備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0-100 km/h加速需8.3秒,平均油耗18.8 km/L。這具引擎具備ACT汽缸間歇功能,能提高燃油經濟性並降低碳排放。另有1.0 TSI版本,最大輸出為115hp、20.4kgm。實際試駕中,Kamiq 1.5 TSI動力回饋優異,油門反應靈敏,適合山路和高速超車,車輛懸吊算偏中性設定,行經不平路面時,碎震的抑制不錯。而方向盤轉向精準,在XDS+電子限滑差速器輔助下,山路過彎穩定性高,雖有側傾但仍保持舒適。 搭載1.5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50hp最大馬力及25.5kgm最大扭力。(圖/趙世勳攝)搭配7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平均油耗18.8 km/L。(圖/趙世勳攝)總結而言,Kamiq以其靈活的空間變化和卓越的駕駛樂趣,完美融合家庭實用性與駕駛享受。在百萬左右的售價區間內,無疑是一款極具吸引力的CUV車型,難能可貴。
裕隆攜手LINE推「LINE GO」 一鍵租車、叫車、機場接送拚年底380萬會員
看準智慧移動趨勢,LINE攜手裕隆(2201)集團聯手推出「LINE GO」,首波提供「LINE TAXI叫車」、「租車」,與「機場接送」3大功能,建立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服務,也讓LINE GO執行長陳泰成喊出,「年底會員數由360萬人增至380萬人、合作駕駛由1.3萬位增至1.4萬位」的目標。左起Line go技術長黃佩恩、Linego執行長陳泰成、裕隆集團移動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林群盛、裕隆集團金融水平事業 總經理 許國興、LINE台灣 董事長暨執行長 陳立人、LinePlus內容業務與新業務戰略全球高級副總裁姜玄玭、Line台灣企業戰略部副總經理唐欣、LineGo營運長鄭榮富。(圖/劉耿豪攝)TaxiGo 在2017年創立,結合Line及Chatbot(聊天機器人)技術打造的叫車服務,2019年正式更名為「LINE TAXI」;今年LINE TAXI邁向4週年,已累積用戶數360萬、合作駕駛數1.3萬位、累積完成趟次3,000萬趟的里程碑。裕隆集團與LINE聯手以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移動服務)策略為共同目標,將「LINE TAXI」改名為「LINE GO」開放平台,整合裕隆集團的線下資源與服務,包含格上租車的長租與短租服務、汽車價值鏈,並以LINE TAXI高頻次會員流量為基礎,加上透過LINE通訊軟體提供服務降低下載門檻。裕隆集團移動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林群盛在會後受訪也提到,「不管是租車、叫車只要透過1個APP,用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服務打造優勢,且預計未來每季都會推新產品。」針對「LINE GO」的上線,LINE TAXI叫車服務再升級,增加多元車種,包括豪華多元車、6人座多元車、無障礙多元車,加上近期剛推出的「寵物友善車」,與提供嬰兒座椅的「寶寶安心車」;同時,還有業界首創「AI 語音叫車(AI-Call)」,以 LINE CLOVA Chatbot 作為服務基礎,整合語音叫車功能、微軟Azure OpenAI服務,搭配 LINE Call Plus 語音服務,陳泰成表示,「使用者透過語音講出地址或是地標就可以。」陳泰成接著說,「我們也歡迎電動車主的加入,可以提供電動車駕駛更好的收入,增加進入計程車市場的動機。」未來將持續提升整體車隊的電動車服務比例。而面對出國需求增加,LINE GO更將「機場接送」服務範圍擴大,除了雙北機廠以外,更擴展至台中清泉崗機場、高雄小港機場,預計於11月上旬上線,甚至優先針對桃園國際機場推出「即時接機」。不僅如此,全新租車服務「自遊租」上線,目前上線1,700輛,預計年底達到2,000輛,林群盛提到「幾乎全部都是油車,大約100台以內是油電混合車。」其中還有4大優勢,包含24小時聰明租還,可原地租還、甲地租乙地,共有超過600個據點,預計年底800個,或至雙北超過100個特約停車場;其中,透過AI技術最快可20秒通過駕照審核,使用手機智慧取車、解鎖,並串聯線上支付;加上車況透明,可以將車輛資訊全揭露,包括內外車況,以及清潔消毒的狀況;最後是除了提供Nissan車款以外,還有「多品牌(國產車、進口車)、多車型(七人座、油電車)」用車選擇,引進VOLVO XC40小型休旅車等豪華車款,滿足各種用途需求。陳泰成也提到,「盼3年可以獲利。」
裕日車每股配發7.22元股利 下半年2款重點車登場
裕日車(2227)30日舉行112年股東常會,裕隆集團嚴陳莉蓮表示,裕日車111年營業收入236.1億元、營業利益1.1億元,稅前盈餘30.3億元,稅後每股盈餘8.04元,在會中也通過配發7.22元現金股利。在新車上市方面,裕日車於111年推出全新改款國產車Kicks,蟬聯小型休旅車銷售冠軍;也推出Kicks及X-Trail夜行版特仕車、Sentra與Tiida J黑爵士版特仕車,以及搭載Level 2自動輔助駕駛的進口車Altima;至於新能源車則導入電動車Leaf長程勁化版,將續航力提升45%,同時還有X-Trail e-Power車型預售;Infiniti則導入豪華跑旅QX55、大改款QX60。在去年國內41.5萬的總銷量中,裕日車佔其中的25,060台,市場佔有率達6.0%。裕日車日前推出「不用充電的電動車」Nissan X-Trail e-Power。(圖/方萬民攝)裕日車也表示,在中國大陸投資方面,111年大陸汽車銷售2,686萬台,東風日產乘用車銷售91.7萬台,衰退14%。預估今年大陸汽車市場可望銷售2,760萬台,較去年同期增加3%,在大陸鬆綁疫情防控規範與車用晶片供應逐步恢復下,預期今年東風日產銷售成績將優於去年。今年供應鏈逐漸回穩,Nissan預計推出3款新車型,包含X-Trail e-Power已於2月正式上市;下半年將推出X-Trail輕油電版車型,升級VC-Turbo與輕油電動力,也同步導入Kicks e-POWER車型。Infiniti預計導入2款新車型:23年式QX55將提升配備、24年式QX50則搭載ProPILOT先進智慧駕駛輔助科技。零件外銷方面,今年除持續拓展東南亞及中東等國家的銷售機會,也積極爭取與日產母廠合作開發選配件,未來可回銷日本及北美等地區,創造雙贏契機。
NISSAN KICKS 再強踢國產CUV一腳
NISSAN在2014年巴西聖保羅車展上,發表一款全新世代小型跨界SUV的概念車,這就是KICKS的由來。這輛當初只為拉丁美洲打造的車款,在2016年5月正式量產時,已變身成為全球戰略車型,陸續在北美、中東與中國等地推出,並且交出極漂亮的成績單。而在國內部分則是由裕隆日產正式發表國產化的KICKS。當年打出「給世界一腳」的口號,不僅席捲全台,也掀起一波小型休旅車的熱賣風潮。如今這款NISSAN跨界小休旅也來到了改款週期,除了外觀微動外,在動力、配備上也做了不少更新及升級,更重要的是仍在80萬元上下的價格帶,以如此優異的產品「再給世界一腳」。 成為焦點的首要條件全新改款的NISSAN KICKS在車頭換上了新世代的家族廠徽,同時也是新廠徽首次妝扮於國產車型上。水箱護罩仍採用了V-Motion的造型設計,搭配中央亮黑的橫柵護罩,整體造型更為俐落。位於兩旁的主動式LED魚眼頭燈,可自動偵測周遭亮度及對向來車燈光,並切換遠、近光燈,再加上整合了LED日行燈及前霧燈的設計,不僅智慧也更安全。車頭下方則導入了霧銀色前擾流及下護板,在運動化風格外更添增車體的保護。黑色鋼琴烤漆搭配鍍鉻V-Motion的造型設計充滿運動風格。整合了LED日行燈及前霧燈,更將車頭的銳利線條展現出來。後尾燈採用了類一體式的造型設計,使整體形象更富科技感。簡潔且活潑的內裝鋪陳值得一提的是, KICKS此次共提供14種車色給消費者選購,其中採用雙色的車身塗裝與懸浮式車頂造型,更是產品的一大亮點。此外,全車系搭載向後延伸出的小尾翼,不僅大大提高辨視度,搭配上類一體式的尾燈組,簡直就是時尚與運動的最佳演繹。首先,在內裝部分仍可選擇單色及加價購的雙色舖陳,中控導入了X-Media III全平面智慧影音系統,由NISSAN與Panasonic合作開發,採用全貼合平面的科技造型,並可與Apple Carplay及Andriod Auto連結。採用了8吋的中控螢幕配置,並可連接Apple Carplay及Andriod Auto。 排檔座週邊則採用高亮度的黑色飾板點綴,搭配設在左前方的Start Stop引擎啟閉按鈕,以及平底式三幅式方向盤。另外,也將傳統手剎車升級為EPKB電子駐車系統附Auto hold功能,讓整個中控平台更顯簡潔。在排檔週邊使用了高亮度的鋼琴烤漆做點綴。儀表使用7吋的數位式液晶儀表板,並結合傳統的指針式時速表及虛擬液晶轉速表,可提供油耗、車輛系統的設定等多項資訊,讓駕駛者一目了然。EBD電子手煞車與AUTOHOLD功能巧妙的整合於置物處旁。乘坐或駕駛過NISSAN的朋友一定對座椅的表現記憶深刻,其舒適度可不輸家中的高級沙發。Kicks在座椅部分採用NISSAN最引以自豪的3D超體感紓壓配置,運用最適合人體脊椎三點式支撐結構的座椅設計。而小型休旅車最受詬病的後廂空間,KICKS也有428公升的超水準表現,加上可運用6/4分離向前傾倒的第二排座椅,與後廂形成一個平坦的置物空間,方便放置大型行李,讓空間的機能更豐富。呵護的安全羽翼身為新世代的CUV車種,KICKS具備了眾多的安全配備,在Zone Body車體結構上,除了使用了環抱式副車架外,此次全新改款的還將UHSS超高剛性鋼材結構比例大幅提升14%。並且在眾所關注的ADAS系統部分, KICKS原先搭載的3A(AEB/ATC/ARC)主動全時防護、MOD移動物體偵測、FCW前方碰撞預警、BSW盲點警示、RCTA後方車側警示、LDW車道偏離警示、AVM 360度環景影像監控、IEB防追撞緊急煞車、P-IEB行人防追撞緊急煞車等系統仍為標準配備,小改款後更追加了PFCW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系統及ICC駕駛輔助。有著多種安全科技輔助的KICKS在操縱介面上也是輕鬆易懂。小幅提升大大有感此次KICKS在動力部分稍做了升級,搭載了1.6升自然進氣的動力系統,全新第三代 HR16DE引擎導入NISSAN的許多動力科技,甚至採用了GT-R 鏡面熔射缸孔技術,效能大幅提升,同時更兼顧優異的油耗表現。GT-R 鏡面熔射缸孔技術,以熔射氣缸壁成膜取代傳統鑄鐵鋼套,搭配 TCV 擾流控制閥擴大燃燒室進氣、排氣控制範圍,可依據駕駛狀況調節最佳引擎表現。全新第三代1.6HR16DE引擎,輸出可達最大馬力135ps/6,300rpm與最大扭力 16.7kgm/4,000rpm的表現,動力表現較舊款的1.5升引擎略有小幅提升。變速箱則是使用Xtronic CVT,並採用D-Step變速邏輯調校,在一般駕駛模式下,有著平順流暢的加速感;需要激烈操駕時,則可透過D-Step加速模式的支援,讓操控更為熱血,更具樂趣。這具新的1.6升引擎可輸出135ps及16.7kgm的表現。綜觀全新改款的NISSAN KICKS,從外觀造型到內裝鋪陳,展現出當今年輕人所愛的熱情與活力,全新導入的智能科技搭配動力技術的提升,更符合當今用車人所必備的條件,完善的安全防護及3A底盤控制系統,甚至小型休旅車最重視的空間機能性,KICKS也相當的有看頭。最重要的定價策略,裕隆日產祭出卓越版79.9萬元、旗艦版83.5萬元的親民售價,以KICKS過去幾年繳出的優異成績,相信大眾仍將KICKS視為國產CUV的一大選擇。
和温昇豪化身王牌銷售員 王淨曝開車癖好
温昇豪和王淨化身汽車銷售業務員,聯手拍攝 VOLVO 自製節目《今天來個 VOLVO GO》拜訪名人車主,拜訪艾怡良時,王淨趁機和歌后學習發聲的技巧,最近在考慮買車的王淨,表示自己喜歡五門車或是小型休旅車,因為出門帶愛犬比較方便;王淨也透露自己開車時的癖好,「唱歌!越大聲越好。」温昇豪第二次與 VOLVO 合作,王淨加入一起當業務員,他大讚:「王淨在新生代演員裡面是非常優秀的,我一直很喜歡她,看過她演的電影,也很欣賞她的演技,所以跟她工作的時候就很開心。對她的印象是一位優秀、聰明、很有靈氣的演員。」王淨認真背汽車專有名詞的態度,讓温昇豪印象深刻,「你可以感覺她很用心,正式開拍她是一次 OK,我覺得很厲害。」問起王淨拍攝時的困難,回說:「最難的是要背下不同型號車子的特點還有共同點,以及要熟知各個不同的性能,但我覺得很好玩,很像在台詞訓練!」温昇豪(左起)與王淨(中) 扮VOLVO王牌業務員,突擊艾怡良錄音。(圖/國際富豪汽車)在第三集節目中,温昇豪與王淨拜訪 VOLVO車主-棒球金牌教練葉君璋。小時曾因為打壘球被砸歪鼻樑的王淨,為了節目克服恐懼與教練練習傳接球。温昇豪見到王牌教練非常開心,透露自己曾有棒球夢,還曾和王建民一起打過高爾夫球模擬器,「我對於他們的運動細胞感到非常非常驚訝,不管是爆發力還是身體的協調性都很好。」至於被兩人視為偶像,看起來酷酷的葉君璋私底下則是個愛家好男人,平常休息時最常帶著小孩到戶外放電,喜歡開著 XC90 上山下海。温昇豪 (左起)與王淨(中) 與鐵捕教練葉君璋探索北海岸秘境。(圖/國際富豪汽車)而在第四集的節目中,兩人一起前往錄音室拜訪同是 VOLVO 車主的艾怡良,王淨趁機向歌后艾怡良請教發聲技巧,被問到會不會想發片一圓歌手夢?王淨謙虛表示:「唱歌對我來說是興趣,不太會把它當成工作的一部分。」艾怡良難得暢聊「車經」,有養毛小孩的她平常最常帶著愛犬上山下海,更透露最常跑的景點就是北海岸。有時候也會去民宿待個一天放空,因為一小時的車程對狗狗來說不會太疲勞,所以人狗都很自在。
新車試駕/NISSAN KICKS再踢一腳 改款升級超有感
2014年,Nissan在巴西聖保羅車展上,發表一款全新世代小型跨界SUV的概念車,這就是Kicks的由來。這輛當初只為拉丁美洲打造的車款,在2016年5月正式量產時,已變身成為全球戰略車型,陸續在北美、中東與中國等地推出,並且交出極漂亮的成績單。國內部分,則是先在2018年的台北車展亮相,並於2018年11月由裕隆日產正式發表國產化的K icks。當年打出「給世界一腳」的口號,不僅席捲全台,也掀起一波小型休旅車的熱賣風潮。如今這款NISSAN「神車」也來到產品小改款週期,裕隆日產除了外觀微動外,在動力、配備上也做了不少更新及升級,更重要的是守在80萬元上下的價格帶,將會吸引更多年輕族群入手。目光聚焦的造型小改款Kicks在車頭換上了新世代的家族廠徽,這也是新廠徽首次妝扮於國產車型上。水箱護罩仍採用了V-Motion的造型設計,搭配中央亮黑的橫柵護罩,整體造型更為俐落。位於兩旁的主動式LED魚眼頭燈,可自動偵測周遭亮度及對向來車燈光,並切換遠、近光燈,再加上整合了LED日行燈及前霧燈的設計,不僅智慧也更安全。車頭下方則導入了霧銀色前擾流及下護板,在運動化風格外更添增車體的保護。值得一提的是,Kicks此次共提供14種車色給消費者選購,其中採用雙色的車身塗裝與懸浮式車頂造型,更是產品的一大亮點。此外,全車系搭載向後延伸出的小尾翼,不僅大大提高辨視度,搭配上類一體式的尾燈組,簡直就是時尚與運動的最佳演繹。試駕車為橘、黑雙色的旗艦版車型,是許多年輕車主喜愛的配色。(圖/黃威彬攝)黑色鋼琴烤漆搭配鍍鉻V-Motion的造型,充滿運動風格。(圖/黃威彬攝)尾燈組採用類一體式設計,更富科技感。(圖/黃威彬攝)簡潔的雙色內襯內裝仍維持雙色舖陳(需加價選配),中控台導入了X-Media III全平面智慧影音系統,由Nissan與Panasonic合作開發,採用全貼合平面的科技造型,並可與Apple Carplay及Andriod Auto連結。週邊的排檔座則採用高亮度的黑色飾板點綴,搭配設在左前方的Start Stop引擎啟閉按鈕,以及平底式三幅式方向盤。另外,此次也改款將EBD電子手煞車/AUTOHOLD功能融入中島的設計中,讓整個中控平台更顯簡潔。儀表則選用7吋的數位式液晶儀表板,並結合傳統的指針式時速表及虛擬液晶轉速表,可提供油耗、車輛系統的設定等多項資訊,讓駕駛者一目了然。雙色內裝一直以來都是Kicks的亮點之一。採用8吋中控螢幕配置,並可連接Apple Carplay及Andriod Auto。除了傳統的指針式儀表外,更配有一具虛擬的電子顯示,可顯示多種車輛資訊。至於座椅,乘坐或駕駛過Nissan的朋友一定記憶深刻,舒適度不輸家中的高級沙發。Kicks的座椅採用Nissan最引以自豪的3D超體感紓壓配置,運用最適合人體脊椎三點式支撐結構的座椅設計。而小型休旅車最受詬病的後廂空間,Kicks也有428公升的超水準表現,加上可運用6/4分離向前傾倒的第二排座椅,與後廂形成一個平坦的置物空間,方便放置大型行李,讓空間的機能更豐富。座椅使用當家的3D超體感紓壓設計,即使長程乘坐也能維持舒適感受。(圖/黃威彬攝)更周到的安全守護身為新世代的CUV車種,Kicks具備了眾多的安全配備,在原先 Zone Body車體結構上,除了使用了環抱式副車架外,此次小改款還將UHSS超高剛性鋼材結構比例大幅提升14%。在眾所關注的ADAS系統部分,Kicks原先搭載的3A(AEB/ATC/ARC)主動全時防護、MOD移動物體偵測、FCW前方碰撞預警、BSW盲點警示、RCTA後方車側警示、LDW車道偏離警示、AVM 360度環景影像監控、IEB防追撞緊急煞車、P-IEB行人防追撞緊急煞車等系統仍為標準配備,小改款後更追加了PFCW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系統及ICC駕駛輔助。 Kicks卓越版79.9萬元、旗艦版83.5萬元,售價相當親民。(圖/黃威彬攝)小幅提升的動力此次Kicks在動力部分稍做了升級,搭載了1.6升自然進氣的動力系統,這顆全引擎導入Nissan的許多動力科技,甚至採用了GT-R的鏡面缸孔熔射技術,效能大幅提升,同時更兼顧優異的油耗表現。這顆第三代1.6HR16DE引擎,輸出可提供最大馬力135ps/6300rpm與最大扭力 16.7kgm/4000rpm的表現,動力表現較舊款的1.5升引擎略有小幅提升。變速箱則是使用Xtronic CVT,並採用D-Step變速邏輯調校,在一般駕駛模式下,有著平順流暢的加速感;需要激烈操駕時,則可透過D-Step加速模式的支援,讓操控更為熱血,更具樂趣。這具新的1.6升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135ps及最大扭力16.7kgm。(圖/黃威彬攝)綜觀這次改款的Kicks,從外觀造型到內裝鋪陳,在在都展現出年輕的熱情與活力,而全新導入的智能科技以及動力技術,也更具有當今用車人所必備的條件,像是完善的安全防護及3A底盤控制系統,乘座舒適性提升。而對於小型休旅車最重視的空間機能性,Kicks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最重要的定價策略,裕隆日產祭出卓越版79.9萬元、旗艦版83.5萬元的親民售價,以Kicks過去幾年繳出的優異成績,不難想像此次改款後,又將是國產CUV的一匹大黑馬。規格表。
200億n⁷捷報1/1000元輕鬆下訂網民瘋搶 納智捷未來6年損平沒問題
9月1日,台灣電動車市如同「驚蟄」般驚醒!去年全台純電動車掛牌7200輛,然還是一團黑影(尚未公布規格)的納智捷n⁷電動車,1日上午9時線上開放預購,7分鐘就當機,不到兩天就湧入近2萬張訂單,是去年的兩倍,迫使原訂1個半月的預售案提前喊停封盤。雖然只是預售案,但近2萬張的訂單,不只跌破納智捷母集團裕隆自家人眼鏡,整個汽車產業及科技產業也都傻眼,因為一輛n⁷若以百萬售價保守估算,這次《n⁷純電代言人》專案已催出接近兩百億元的國產電動車產值,不但讓裕隆提早損益兩平,為n⁷打造原型Model C的鴻海集團MIH平台,更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對於實際接單狀況,裕隆集團則表示,「對外我們都以逾萬訂單為主,明確的訂單數據預計10/18對外公布。」而納智捷n⁷訂單蜂擁而至,有市場人士分析,應該是消費者只花1000元,就能取得優先購車權,包括首批交車禮、首年免非充電抽獎資格、限量仕樣選擇權與獨家商品抽獎權等福利都可以保有,「1000元成本不高,嘗鮮意味濃。」一位搶先預購的網友買家解釋,「雖然明年才交車,但因為這是首款國產電動休旅車!而且只要百萬元。」事實上,2021年全台汽車掛牌數約44.98萬輛,其中純電動車掛牌約7200輛,售價三百多萬到一百多萬不等,光是特斯拉就有5000多輛,佔了近8成,又以175萬元起的MODEL 3佔大宗。納智捷n⁷預購火熱,也讓MIH平台打響第一砲。(圖/翻攝自鴻海官網)也就是說,目前在台灣銷售的純電動車,主流仍是特斯拉,德國的雙B、福斯奧迪集團,以及韓系的現代起亞集團、日本的豐田等車廠,近兩年也推出20多款電動車,多屬房車,並非國人近年購車主流休旅車。當中,最平價的是售價120萬元的現代小型休旅車Kona EV,與中型休旅車定位相似的Toyota bZ4x,則要賣到159萬元。電動車在台灣市場不算普及,未來n⁷如果真的能卡進百萬元這個價位,勢必成為市場上最便宜的電動車。究竟n⁷主要規格為何?納智捷及鴻華方面均表示:「目前無可奉告,一切等到10/18的鴻海科技日。」n⁷可說是由裕隆與鴻海兩大集團共同完成的國產電動車,原型為去年鴻海科技日公布的Model C電動車。目前已知Model C的主要規格為:0.27低風阻造型設計、零百加速3.8秒、電池續航力達700公里。「單就上述規格,要將售價壓低到百萬元以內,幾乎不可能!」國產車業者表示,未來納智捷應該會推出多款規格的n⁷,高階款使用90kWh的電池(續航約700公里,約台北高雄往返一趟),入門或低階款則採用60kWh電池(續航約400公里),其中依照配備不同,如電池規格,只有最入門款會設在99萬元左右的價位。一位韓系汽車品牌高層表示:「由於國內國產車商,多為導入其他品牌汽車國產,要生產或規劃國產電動車,時程與技術受制於母廠,三、五年內都還沒有條件導入電動車國產化。」電動車要普及有兩要素,一是充電樁數量需充足,二是入門車種價格要讓消費者不會望之興嘆。(圖/方萬民攝)「納智捷為台灣自有品牌,自主性較高,這樣才能一起把台灣電動車的餅一起做大。」車廠人士說。目前國內販售的純電動車,與n⁷規格最相近的為TOYOTA bZ4x,售價為159萬元。相較之下,n⁷至少便宜了1/3,如果真的能卡進百萬元這個價位,勢必成為市場上最便宜的電動車。單就動力成本,以行駛1000公里來算,汽油車加油費用約3000元左右,而電動車充電約需850元,但電動車仍難普及,主因是沒有足夠友善的充電條件、充電樁數量,再者,車市裡至少要有一款以上較平價的電動車,好讓一般民眾可以入手。因此,不論國產或進口車商,對於百萬可入手的n⁷電動車2萬張訂單效應,都「樂觀其成」。據裕隆今年4月法說會透露,旗下汽車品牌納智捷使用MIH平台共同開發的純電跨界休旅Model C預計2023年下半年發表,預估全年只需要銷售超過3000輛,就能達到損益兩平。「這2萬多台的訂單,等於可以讓納智捷6年可以損平。」法人指出。而以一台100萬元保守推估,等於超過200億元的電動車產值,對MIH平台而言,算是出師傳捷報。法人指出,電動車的自主性程度是成功關鍵,而MIH平台的目標,就是要提高自主性,只要納智捷電動車能夠交出一台高性價比的車種,對整體台灣電動車產業都是一件好事。
飆上路/女力好車
隨著經濟與生活上的獨立,愈來愈多女性選擇自己開車,女性車主有逐年攀升的趨勢,車商也想方設法尋求女性的認同。本刊調查全台各大車商,發現女性車主比例在六成以上的車款,竟有15款之多。根據交通部在二○一九年做的最新《自小客車使用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的女性車主比例約占三成三,也就是說,以全台七百萬輛自小客車來看,就約有二三○萬名女性駕駛,而且這個比例還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車商當然不會忽略這個「女力抬頭」的訊息,有些車商會鎖定部分車款,自內裝、外觀上增加「女味」。譬如現代汽車便針對小型跨界休旅車Verna,推出蒂芬妮藍、珍妮佛黃的車色,限量百台被秒殺一空,車主幾乎都是女性。)品牌形象較陽剛的BMW,其入門的1 Series也有六成多的女性車主。(圖/BMW提供)車商會挑選形象好的女明星代言新車,以爭取女性市場。圖為Focus與林依晨(左)、Kuga與張鈞甯(右)。(圖/福特六和提供)也有些車商會在情感面訴求女性認同,找來形象好的女明星代言,拍幾支能讓職場女人、家庭主婦感同身受的廣告片。譬如福特Focus找林依晨、Kuga找張鈞甯、VOLVOXC40找桂綸鎂,都同樣吸引不少女性車主。實用與車格 吸引關鍵究竟台灣女性都愛哪些車呢?經本刊記者詢問國內各大車商,意外發現女性車主比例超過六成以上的車款,竟然多達十五款。當然,車商提供的車主性別比例,與實際的用車人比例會有誤差,不過仍可從附表看出台灣女性對車子的喜愛程度。一般而言,女性車主購車時會以外觀及實用性為主,因此多半不會選擇車格較大的車款。在各車商提供的數據中,比較令本刊記者意外的,是印象中向來是女性最愛的MINI,雖然女性車主比例仍多於男性,但旗下並沒有一款車超過六成。本刊記者認為, 這和近幾年來MINI的車格愈做愈大有關, 少了真正吸引女性那種嬌小迷你的可愛度。而若要論擁有最多女性車主的車款,則非TOYOTA Yaris莫屬,Yaris近幾年每年銷售都在一萬二千輛以上,以六成五的比率來算,等於每年就新增了七千八百名女性車主。女性最愛15款車國產的TOYOTA Yaris平均每年銷售都在13,000台以上,是擁有最多女性車主的車款。(圖/和泰汽車提供)隨著女性的經濟獨立,愈來愈多女性選擇自己買車自己開車。(圖/VOLVO提供)以下便針對女性車主在六成以上的市售車,介紹幾款當前正夯的好車,如果男性讀者們正好要買車「安太座」,不妨做個參考。BMW 1-Series 159〜250萬元對本刊記者來說,BMW可說是十足陽剛的品牌,不過入門小型車1 Series,硬是憑著個性十足的外型,擄獲了超過六成的女性車主。市售的1Series屬於第三代車型,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10月才正式在台發表,目前共有4種車型販售。外觀上,新一代1 Series採用多邊形且相連的雙腎形水箱護罩,各種車型可藉由水箱護罩的形狀及顏色來區隔;車尾則是L形全LED尾燈,同樣可由單出或雙出排氣尾管來識別不同車型。內裝亮點在於全車系標配 10.25吋全數位虛擬儀表、10.25吋中央iDrive觸控螢幕,並有十分方便的「你好BMW!」語音聲控功能。1 Series共使用2款引擎發展出3種動力,其中M135i搭載2.0升直列4缸渦輪汽油引擎,最大馬力306匹、最大扭力45.9公斤米,0〜100km/h 加速只需4.8秒,實力相當驚人。採用多邊形且相連的雙腎形水箱護罩,造型很有個性(左)。即使是最入門的118i,也擁有136匹馬力的實力(右)。(圖/BMW提供)M-BENZ B-Class 167〜184萬元B-Class在賓士家族中的定位,與兄弟車A-Class、GLA類似,分屬於各車型的入門車,有趣的是,這三款車的女性車主比例都超過六成,足見在豪華車領域中,賓士還是女性的最愛。從B-Class系列問世至今,就一直擁有不少女性車主,主要在於B-Class比房車略高又比休旅車略低的造型,不但擁有多功能的空間變化,舒適感也不輸房車。這一代的B-Class引進台灣已近2年,目前有B180、B200兩款車型。儘管賓士近年有A Sedan、GLB等入門新車陸續發表, B-Class依然是星芒家族的銷售主力。內裝是新一代B-Class的重頭戲,擁有和BMW 1 Series一樣大的雙10.25吋螢幕,並且是繼A-Class、GLE後,賓士第三款導入MBUX介面的產品,不僅擁有細緻的高解析畫面,還可透過列小型觸控面板或是聲控來進行控制。另外,完備的安全配備則是B-Class最為人稱道之處。B-Class從問世至今,就一直擁有不少女性車主(左)。兼具休旅功能的掀背設計,讓B-Class的空間運用更靈活(右)。(圖/台灣賓士提供)NISSAN Juke 86.9〜98.9萬元外觀由NISSAN倫敦設計中心操刀,充滿新世代家族的V-Motion風格。第二代Juke不管內外都有大幅改變,尤其車身尺寸全面放大,徹底改善過去後座空間不足的缺點。Juke的外型酷似青蛙,深獲 不少女性青睞。動力配置是大改款的重點,從過去1.6升自然進氣、渦輪增壓兩款動力,統一調整為全新的1.0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這款由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小引擎,具備GT-R鏡面缸孔熔射技術、T-ECW電動廢氣渦輪增壓器,及渦輪增壓水冷式冷卻系統等科技,可輸出116匹最大馬力與20.4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再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有17.6km/l的優異油耗表現。搭載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1.0升直列三缸渦輪引擎,動力表現相當不錯(左)。圓潤的造型,讓Juke深獲女性車主青睞(右)。(圖/王永泰攝)KIA Picanto 54.9〜64.9萬元新世代的Picanto發表後,接連獲得Red Dot紅點設計大獎、德國iF設計大獎的雙料肯定,尤其KIA家族招牌的「Tiger Nose」車頭設計,加上時尚又吸睛的外型,可說是人見人愛。此外,Picanto擁有包括閃耀紅、愛麗斯藍、萊姆綠及蜂蜜黃等6種女性喜愛的車色,搭配3種外觀造型與4種內裝風格,組成多種變化,更符合女性「不撞衫」的獨特品味。Picanto的另一個暢銷點,是搭載全面進化的DRIVE WiSE智慧安全輔助系統,被動安全方面,全車使用超過44%的AHSS先進高強度鋼材,車身剛性十足,而且全車系標配7具SRS輔助氣囊,堪稱最安全的都會小車,不僅女性車主喜愛,也是很多年輕人購買人生第一部車的選擇。全新Picanto,從外型、內裝、安全科技到動力系統全面升級,擄獲年輕女性族群的目光。(圖/KIA提供)MAZDA Mazda 2 74.9〜77.9萬元現行的Mazda 2是第四代的小改款車型,台灣於2020年1月開始引進。小改款Mazda2在車頭設計上,採用家族化的魂動設計語彙,水箱護罩則是和Mazda 6相似的黑色網狀設計,加上全新LED頭燈組,以及延伸至兩側的鍍鉻魂動之翼,整體視覺靈巧可愛。動力沿用小改款前的1.5升自然進氣引擎,但重新調校後,最大馬力116匹、最大扭力15.1公斤米都略微提升。此外,台灣引進的小改款,新增前行煞車輔助、車道偏移警示系統,並標配BSM盲點偵測與RCTA後車警示等安全配備。整體來說,MAZDA算是女性車主比例較高的品牌,除了Mazda 2外,銷量很好的CX-3也擁有64%的女性車主。Mazda 2的水箱護罩採取和Mazda 6相似的黑色網狀設計(左)。座椅升級為高密度泡綿,背部與腿部支撐性更優異(右)。(圖/MAZDA提供)VOLVO XC40 159.9〜205.5萬元對VOLVO來說,這款在2017年才誕生的小型休旅車XC40,等於是VOLVO在SUV領域的最後一塊拼圖,他結合了XC90與XC60,打造大、中、小型SUV的完整產品線。而XC40不僅是目前台灣富豪最暢銷的車款,也是最受女性歡迎的VOLVO。其實XC40的外型一點也不女人味,反而帶點肌肉陽剛,不過因為是VOLVO首度跨入小型SUV的代表作,原廠在設計上多用了一些巧思,正好吸引到一些女性車主,譬如two-tone的車身配色、貼心的彈出式垃圾桶設計等,都是會讓女性車主會心一笑的設計。此外,VOLVO向來引以為傲的安全配備,也正符合女性車主的考量,尤其XC40雖屬於入門車款,但安全配備不輸老大哥XC90。在動力又大幅領先其他同級車的優勢下,自然扛起VOLVO銷售一哥的重任。XC40直到2018年8月才正式引進台灣,首批車輛在上市前即銷售一空。(圖/VOLVO提供)小資女談選車(圖/安竹提供)
飆上路/女力好車
隨著經濟與生活上的獨立,愈來愈多女性選擇自己開車,女性車主有逐年攀升的趨勢,車商也想方設法尋求女性的認同。本刊調查全台各大車商,發現女性車主比例在六成以上的車款,竟有15款之多。根據交通部在二○一九年做的最新《自小客車使用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的女性車主比例約占三成三,也就是說,以全台七百萬輛自小客車來看,就約有二三○萬名女性駕駛,而且這個比例還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車商當然不會忽略這個「女力抬頭」的訊息,有些車商會鎖定部分車款,自內裝、外觀上增加「女味」。譬如現代汽車便針對小型跨界休旅車Verna,推出蒂芬妮藍、珍妮佛黃的車色,限量百台被秒殺一空,車主幾乎都是女性。)品牌形象較陽剛的BMW,其入門的1 Series也有六成多的女性車主。(圖/BMW提供)車商會挑選形象好的女明星代言新車,以爭取女性市場。圖為Focus與林依晨(左)、Kuga與張鈞甯(右)。(圖/福特六和提供)也有些車商會在情感面訴求女性認同,找來形象好的女明星代言,拍幾支能讓職場女人、家庭主婦感同身受的廣告片。譬如福特Focus找林依晨、Kuga找張鈞甯、VOLVOXC40找桂綸鎂,都同樣吸引不少女性車主。實用與車格 吸引關鍵究竟台灣女性都愛哪些車呢?經本刊記者詢問國內各大車商,意外發現女性車主比例超過六成以上的車款,竟然多達十五款。當然,車商提供的車主性別比例,與實際的用車人比例會有誤差,不過仍可從附表看出台灣女性對車子的喜愛程度。一般而言,女性車主購車時會以外觀及實用性為主,因此多半不會選擇車格較大的車款。在各車商提供的數據中,比較令本刊記者意外的,是印象中向來是女性最愛的MINI,雖然女性車主比例仍多於男性,但旗下並沒有一款車超過六成。本刊記者認為, 這和近幾年來MINI的車格愈做愈大有關, 少了真正吸引女性那種嬌小迷你的可愛度。而若要論擁有最多女性車主的車款,則非TOYOTA Yaris莫屬,Yaris近幾年每年銷售都在一萬二千輛以上,以六成五的比率來算,等於每年就新增了七千八百名女性車主。女性最愛15款車國產的TOYOTA Yaris平均每年銷售都在13,000台以上,是擁有最多女性車主的車款。(圖/和泰汽車提供)隨著女性的經濟獨立,愈來愈多女性選擇自己買車自己開車。(圖/VOLVO提供)以下便針對女性車主在六成以上的市售車,介紹幾款當前正夯的好車,如果男性讀者們正好要買車「安太座」,不妨做個參考。BMW 1-Series 159〜250萬元對本刊記者來說,BMW可說是十足陽剛的品牌,不過入門小型車1 Series,硬是憑著個性十足的外型,擄獲了超過六成的女性車主。市售的1Series屬於第三代車型,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10月才正式在台發表,目前共有4種車型販售。外觀上,新一代1 Series採用多邊形且相連的雙腎形水箱護罩,各種車型可藉由水箱護罩的形狀及顏色來區隔;車尾則是L形全LED尾燈,同樣可由單出或雙出排氣尾管來識別不同車型。內裝亮點在於全車系標配 10.25吋全數位虛擬儀表、10.25吋中央iDrive觸控螢幕,並有十分方便的「你好BMW!」語音聲控功能。1 Series共使用2款引擎發展出3種動力,其中M135i搭載2.0升直列4缸渦輪汽油引擎,最大馬力306匹、最大扭力45.9公斤米,0〜100km/h 加速只需4.8秒,實力相當驚人。採用多邊形且相連的雙腎形水箱護罩,造型很有個性(左)。即使是最入門的118i,也擁有136匹馬力的實力(右)。(圖/BMW提供)M-BENZ B-Class 167〜184萬元B-Class在賓士家族中的定位,與兄弟車A-Class、GLA類似,分屬於各車型的入門車,有趣的是,這三款車的女性車主比例都超過六成,足見在豪華車領域中,賓士還是女性的最愛。從B-Class系列問世至今,就一直擁有不少女性車主,主要在於B-Class比房車略高又比休旅車略低的造型,不但擁有多功能的空間變化,舒適感也不輸房車。這一代的B-Class引進台灣已近2年,目前有B180、B200兩款車型。儘管賓士近年有A Sedan、GLB等入門新車陸續發表, B-Class依然是星芒家族的銷售主力。內裝是新一代B-Class的重頭戲,擁有和BMW 1 Series一樣大的雙10.25吋螢幕,並且是繼A-Class、GLE後,賓士第三款導入MBUX介面的產品,不僅擁有細緻的高解析畫面,還可透過列小型觸控面板或是聲控來進行控制。另外,完備的安全配備則是B-Class最為人稱道之處。B-Class從問世至今,就一直擁有不少女性車主(左)。兼具休旅功能的掀背設計,讓B-Class的空間運用更靈活(右)。(圖/台灣賓士提供)NISSAN Juke 86.9〜98.9萬元外觀由NISSAN倫敦設計中心操刀,充滿新世代家族的V-Motion風格。第二代Juke不管內外都有大幅改變,尤其車身尺寸全面放大,徹底改善過去後座空間不足的缺點。Juke的外型酷似青蛙,深獲 不少女性青睞。動力配置是大改款的重點,從過去1.6升自然進氣、渦輪增壓兩款動力,統一調整為全新的1.0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這款由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小引擎,具備GT-R鏡面缸孔熔射技術、T-ECW電動廢氣渦輪增壓器,及渦輪增壓水冷式冷卻系統等科技,可輸出116匹最大馬力與20.4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再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有17.6km/l的優異油耗表現。搭載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1.0升直列三缸渦輪引擎,動力表現相當不錯(左)。圓潤的造型,讓Juke深獲女性車主青睞(右)。(圖/王永泰攝)KIA Picanto 54.9〜64.9萬元新世代的Picanto發表後,接連獲得Red Dot紅點設計大獎、德國iF設計大獎的雙料肯定,尤其KIA家族招牌的「Tiger Nose」車頭設計,加上時尚又吸睛的外型,可說是人見人愛。此外,Picanto擁有包括閃耀紅、愛麗斯藍、萊姆綠及蜂蜜黃等6種女性喜愛的車色,搭配3種外觀造型與4種內裝風格,組成多種變化,更符合女性「不撞衫」的獨特品味。Picanto的另一個暢銷點,是搭載全面進化的DRIVE WiSE智慧安全輔助系統,被動安全方面,全車使用超過44%的AHSS先進高強度鋼材,車身剛性十足,而且全車系標配7具SRS輔助氣囊,堪稱最安全的都會小車,不僅女性車主喜愛,也是很多年輕人購買人生第一部車的選擇。全新Picanto,從外型、內裝、安全科技到動力系統全面升級,擄獲年輕女性族群的目光。(圖/KIA提供)MAZDA Mazda 2 74.9〜77.9萬元現行的Mazda 2是第四代的小改款車型,台灣於2020年1月開始引進。小改款Mazda2在車頭設計上,採用家族化的魂動設計語彙,水箱護罩則是和Mazda 6相似的黑色網狀設計,加上全新LED頭燈組,以及延伸至兩側的鍍鉻魂動之翼,整體視覺靈巧可愛。動力沿用小改款前的1.5升自然進氣引擎,但重新調校後,最大馬力116匹、最大扭力15.1公斤米都略微提升。此外,台灣引進的小改款,新增前行煞車輔助、車道偏移警示系統,並標配BSM盲點偵測與RCTA後車警示等安全配備。整體來說,MAZDA算是女性車主比例較高的品牌,除了Mazda 2外,銷量很好的CX-3也擁有64%的女性車主。Mazda 2的水箱護罩採取和Mazda 6相似的黑色網狀設計(左)。座椅升級為高密度泡綿,背部與腿部支撐性更優異(右)。(圖/MAZDA提供)VOLVO XC40 159.9〜205.5萬元對VOLVO來說,這款在2017年才誕生的小型休旅車XC40,等於是VOLVO在SUV領域的最後一塊拼圖,他結合了XC90與XC60,打造大、中、小型SUV的完整產品線。而XC40不僅是目前台灣富豪最暢銷的車款,也是最受女性歡迎的VOLVO。其實XC40的外型一點也不女人味,反而帶點肌肉陽剛,不過因為是VOLVO首度跨入小型SUV的代表作,原廠在設計上多用了一些巧思,正好吸引到一些女性車主,譬如two-tone的車身配色、貼心的彈出式垃圾桶設計等,都是會讓女性車主會心一笑的設計。此外,VOLVO向來引以為傲的安全配備,也正符合女性車主的考量,尤其XC40雖屬於入門車款,但安全配備不輸老大哥XC90。在動力又大幅領先其他同級車的優勢下,自然扛起VOLVO銷售一哥的重任。XC40直到2018年8月才正式引進台灣,首批車輛在上市前即銷售一空。(圖/VOLVO提供)小資女談選車(圖/安竹提供)
飆上路/任性越野去 FORD FOCUS Active
福特在FOCUS五門掀背車款的基礎上,重新開發了跨界休旅FOCUS Active,搭配5種行車模式與安全科技配備,即使沒有四輪驅動,在泥濘、積水、沙地等惡劣路況,仍具有一定的脫困能力。新的一年才開始,台灣車壇就出現「重量級」新車, 福特推出國產FOCUS Active,搶攻小型跨界休旅市場。這並不算新聞,事實上早在2019年,FOCUS Active就已分別在歐洲和中國上市。再度請來藝人林依晨代言,也幫FOCUS Active加分不少。(圖/黃威彬攝)標配的車頂架,最多可負重75公斤。(圖/王永泰攝)車身尺寸(尤其車高)較五門掀背版拉大,車室空間更寬敞。(圖/王永泰攝)如果光從外觀看,FOCUS Active不過就是一輛拉高了的五門掀背FOCUS。不過,福特六和在FOCUS Active的公辦試駕上,安排了一個接近off-road(越野)的特殊場地體驗,倒是教人心驚膽戰。不禁讓本刊記者回想到多年前第二代FOCUS花蓮試駕時,在一處看似安全的海濱「顧路」的慘痛經驗。沒有四輪傳動的FOCUS Active能夠通過泥地、水坑的考驗?由於本刊記者也是FOCUS車主,多少知道這車的能耐,體驗完離開駕駛座後,心中卻滿是激動,眼前這部髒兮兮的FOCUSActive,絕對堪稱史上最強的FOCUS。鈑件重新開模 車身拉大TOYOTA去年推出的新神車COROLLACROSS雖掛名在COROLLA家族,但外觀其實與房車COROLLA差異甚大;而FOCUS Active則恰好相反,除非與FOCUS五門掀背車擺在一起, 幾乎難以一眼區別。FOCUS Active的多路況管理系統,有標準、經濟、運動、防滑、簡陋路面等5種駕駛模式,比同級車具備更多的地形適應能力。(圖/王永泰攝)前霧燈蓋使用防刮材質的銀色外框,以和FOCUS區隔。(圖/王永泰攝)任性版FOCUS Active配備18吋大鋁圈。(圖/王永泰攝)福特的做法是推出Active專屬外觀套件,包括霧黑稜格水箱護罩,前保險桿下方的高抗磨套件、前霧燈蓋的銀色外框、車側Active專屬車身銘板、運動車頂架等。車身尺寸則拉高拉大到4,397×1,844×1,513 mm,整車的鈑件等於重新開模,並無法和FOCUS五門版共用。內裝的鋪陳基本上就和這一代的FOCUS類似,但FOCUS Active的車門內飾板、座艙飾板、座椅縫線都採用類似冷光的「躍動藍」,看似低調,實則十分搶眼。其他如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無線充電座、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含換檔撥片、E-Shifter旋鈕排檔、電子手煞車、雙區恆溫空調及後座出風口等,都是FOCUS家族的配備。五種駕駛模式 適應地形動力方面,FOCUS Active也是採用和FOCUS相同的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並導入了支援二缸運作的VDE汽缸間歇功能、結合歧管噴射與缸內直噴的雙噴油系統,加上雙獨立可變汽門正時設計, 可以輸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的峰值扭力,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前輪驅動,平均油耗表現達到每公升行駛16.4公里的一級水準。採用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的峰值扭力。(圖/王永泰攝)FOCUS Active前車室配置(圖/王永泰攝)中控台為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觸控反應相當靈敏。(圖/王永泰攝)至於能讓前驅的FOCUS Active擁有輕越野地形的脫困能力,祕密武器在於底盤的調校,與諸多主動安全系統的完美搭配。既然打著「跨界休旅」的招牌,FOCUS Active當然不只是把車高拉高、創造更大的進入角與離去角而已,它所搭配的多路況管理系統,具備了標準、經濟、運動、防滑、簡陋路面等五種駕駛模式,比同級車具備更多的地形適應能力。其中Slippery防滑模式可調整油門踏板輸出線性,降低驅動輪轉速敏感度,並能提升ESP(電子式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的介入程度,有助於在泥濘或草地等低摩擦係數地形,仍可提供駕駛一定程度的循跡性。而Trail簡陋路面模式,則是透過控制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及TCS(循跡控制系統)來提升輪胎空轉程度,以排除胎面上的積雪或泥土,協助駕駛脫困。旋鈕式的變速系統十分時尚,但需花點時間適應。(圖/王永泰攝) 前座配備雙恆溫空調,後座亦有空調出風口。(圖/王永泰攝)語音聲控、通話、定速等常用功能按鍵,整合於方向盤兩側,操作方便就手。(圖/王永泰攝)克服泥濘關卡 爽度破表在實際的越野試駕過程中,開著前驅的FOCUS Active克服一道道崎嶇泥濘的關卡,實在是一件爽度破表又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不過本刊記者還是要強調,即使是汽車線記者,還是得由專業教練在一旁協助,才能克服地形障礙。也就是說,這些叔叔都是有練過的,除非你對FOCUS Active十分了解,否則並不建議讀者輕易嘗試。FOCUS Active共推出「好動版」、「任性版」兩個車型,售價分別為83.9萬元、89.9萬元。除了叫好又叫座的KUGA外,福特也還有Ecosport 這部進口小型休旅車,只是這部印度生產的小車,長年來的市場反應並不好,FOCUSActive在此時推出,多少有些替補的意味。本刊記者認為,以FOCUS Active 的售價和定位,的確能夠搶下一些訂單,但值得觀察的是,影響最大的會不會是自家兄弟FOCUS。如果一加一的結果還是一,那麼FOCUS Active的存在意義,就只是提供消費者多一種選擇。跨界大亂鬥(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任性越野去 FORD FOCUS Active
福特在FOCUS五門掀背車款的基礎上,重新開發了跨界休旅FOCUS Active,搭配5種行車模式與安全科技配備,即使沒有四輪驅動,在泥濘、積水、沙地等惡劣路況,仍具有一定的脫困能力。新的一年才開始,台灣車壇就出現「重量級」新車, 福特推出國產FOCUS Active,搶攻小型跨界休旅市場。這並不算新聞,事實上早在2019年,FOCUS Active就已分別在歐洲和中國上市。再度請來藝人林依晨代言,也幫FOCUS Active加分不少。(圖/黃威彬攝)標配的車頂架,最多可負重75公斤。(圖/王永泰攝)車身尺寸(尤其車高)較五門掀背版拉大,車室空間更寬敞。(圖/王永泰攝)如果光從外觀看,FOCUS Active不過就是一輛拉高了的五門掀背FOCUS。不過,福特六和在FOCUS Active的公辦試駕上,安排了一個接近off-road(越野)的特殊場地體驗,倒是教人心驚膽戰。不禁讓本刊記者回想到多年前第二代FOCUS花蓮試駕時,在一處看似安全的海濱「顧路」的慘痛經驗。沒有四輪傳動的FOCUS Active能夠通過泥地、水坑的考驗?由於本刊記者也是FOCUS車主,多少知道這車的能耐,體驗完離開駕駛座後,心中卻滿是激動,眼前這部髒兮兮的FOCUSActive,絕對堪稱史上最強的FOCUS。鈑件重新開模 車身拉大TOYOTA去年推出的新神車COROLLACROSS雖掛名在COROLLA家族,但外觀其實與房車COROLLA差異甚大;而FOCUS Active則恰好相反,除非與FOCUS五門掀背車擺在一起, 幾乎難以一眼區別。FOCUS Active的多路況管理系統,有標準、經濟、運動、防滑、簡陋路面等5種駕駛模式,比同級車具備更多的地形適應能力。(圖/王永泰攝)前霧燈蓋使用防刮材質的銀色外框,以和FOCUS區隔。(圖/王永泰攝)任性版FOCUS Active配備18吋大鋁圈。(圖/王永泰攝)福特的做法是推出Active專屬外觀套件,包括霧黑稜格水箱護罩,前保險桿下方的高抗磨套件、前霧燈蓋的銀色外框、車側Active專屬車身銘板、運動車頂架等。車身尺寸則拉高拉大到4,397×1,844×1,513 mm,整車的鈑件等於重新開模,並無法和FOCUS五門版共用。內裝的鋪陳基本上就和這一代的FOCUS類似,但FOCUS Active的車門內飾板、座艙飾板、座椅縫線都採用類似冷光的「躍動藍」,看似低調,實則十分搶眼。其他如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無線充電座、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含換檔撥片、E-Shifter旋鈕排檔、電子手煞車、雙區恆溫空調及後座出風口等,都是FOCUS家族的配備。五種駕駛模式 適應地形動力方面,FOCUS Active也是採用和FOCUS相同的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並導入了支援二缸運作的VDE汽缸間歇功能、結合歧管噴射與缸內直噴的雙噴油系統,加上雙獨立可變汽門正時設計, 可以輸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的峰值扭力,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前輪驅動,平均油耗表現達到每公升行駛16.4公里的一級水準。採用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的峰值扭力。(圖/王永泰攝)FOCUS Active前車室配置(圖/王永泰攝)中控台為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觸控反應相當靈敏。(圖/王永泰攝)至於能讓前驅的FOCUS Active擁有輕越野地形的脫困能力,祕密武器在於底盤的調校,與諸多主動安全系統的完美搭配。既然打著「跨界休旅」的招牌,FOCUS Active當然不只是把車高拉高、創造更大的進入角與離去角而已,它所搭配的多路況管理系統,具備了標準、經濟、運動、防滑、簡陋路面等五種駕駛模式,比同級車具備更多的地形適應能力。其中Slippery防滑模式可調整油門踏板輸出線性,降低驅動輪轉速敏感度,並能提升ESP(電子式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的介入程度,有助於在泥濘或草地等低摩擦係數地形,仍可提供駕駛一定程度的循跡性。而Trail簡陋路面模式,則是透過控制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及TCS(循跡控制系統)來提升輪胎空轉程度,以排除胎面上的積雪或泥土,協助駕駛脫困。旋鈕式的變速系統十分時尚,但需花點時間適應。(圖/王永泰攝) 前座配備雙恆溫空調,後座亦有空調出風口。(圖/王永泰攝)語音聲控、通話、定速等常用功能按鍵,整合於方向盤兩側,操作方便就手。(圖/王永泰攝)克服泥濘關卡 爽度破表在實際的越野試駕過程中,開著前驅的FOCUS Active克服一道道崎嶇泥濘的關卡,實在是一件爽度破表又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不過本刊記者還是要強調,即使是汽車線記者,還是得由專業教練在一旁協助,才能克服地形障礙。也就是說,這些叔叔都是有練過的,除非你對FOCUS Active十分了解,否則並不建議讀者輕易嘗試。FOCUS Active共推出「好動版」、「任性版」兩個車型,售價分別為83.9萬元、89.9萬元。除了叫好又叫座的KUGA外,福特也還有Ecosport 這部進口小型休旅車,只是這部印度生產的小車,長年來的市場反應並不好,FOCUSActive在此時推出,多少有些替補的意味。本刊記者認為,以FOCUS Active 的售價和定位,的確能夠搶下一些訂單,但值得觀察的是,影響最大的會不會是自家兄弟FOCUS。如果一加一的結果還是一,那麼FOCUS Active的存在意義,就只是提供消費者多一種選擇。跨界大亂鬥(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TOYOTA COROLLA CROSS 飆出神魅力
和泰汽車推出全新國產小型休旅車TOYOTA 「COROLLA CROSS」,喊出「年銷4萬台」的驚人數字,且從8月底開始預售,至10月底訂單已突破8,000張,堪稱是繼「Altis」後的新一代神車,本刊記者也實際體驗,感受COROLLA CROSS的「神魅力」!最近半年,汽車討論版上最熱門的主題,非「CC」莫屬!「CC」並非3C產品,也不是排隊美食,而是和泰汽車最新發表、被稱為「新神車」或是「神車接班人」的TOYOTA「COROLLA CROSS」。從「CC何時上市」、「CC價格出爐」到「CC開箱文」,只要與它有關的文章,點閱數立即往上飆,從討論熱度、持續時間來看,都完勝最近才登場的蘋果「iPhone 12」。TOYOTA的國產小型跨界休旅車COROLLA CROSS造型時尚,深受年輕人喜愛。(圖/馬景平攝)汽機車影音媒體「女子車流」的試車網紅安竹表示,COROLLA CROSS的空間表現無懈可擊。(圖/馬景平攝)價格 橫跨不同車系TOYOTA的國產小型跨界休旅車COROLLACROSS(CC),售價從入門的76.5萬元到頂級油電版的98.5萬元,價格帶正屬於各車廠的主戰場,所以有關COROLLA CROSS的資訊,皆備受同業關注。「(CC)從70萬元到100萬元的級距,不管進口、國產,轎車或休旅車幾乎全中彈,完全是『無差別』掃射。」一位日系進口車商主管如是說。CC從8月底開始預售,至今訂單超過8000張;10月中上市時,和泰汽車也喊出「年銷四萬台」的神數字,證明CC來勢洶洶,其他車商只能祈禱別被這輛超級神車傷得太重。以製造廠國瑞汽車的產能來看,CC的預售單應該在今年底前可消化,估計約有15,000台的CC交車,未來可能會在台灣的街道上出現「新風景」。為更了解CC的神力,本刊記者除了試駕最頂規的「Hybrid油電旗艦版」外,也會測試銷售主力的「汽油版」版本。TOYOTA著名的「LED Bi-Beam」投射式頭燈,可主動轉向及自動切換近、遠光燈。(圖/馬景平攝)車艙及中控面板的設計概念,來自房車「Altis」。(圖/馬景平攝)細長的LED尾燈組在視覺上有拉高車身的效果。(圖/馬景平攝)外觀 流線時尚有型命名屬於TOYOTA最暢銷的COROLLA家族,本刊記者始終覺得CC雖然與現行「COROLLA Altis」採用相同的引擎和底盤設計,但外型完全不像;雙梯形車頭以及大面積的菱鑽形水箱護罩設計,反而比較像「RAV4」的流線版。比較特別的,則是前後葉子板旁的雙箭頭鈑線,在光影變化下相當有型,也比RAV4或舊神車Altis時尚許多。理論上,CC除了車名外,可以定位為全新的車款。從車身尺寸來看,CC剛好界於RAV4及「C-HR」之間,等於將TOYOTA的休旅車陣線補好補滿;車室空間設計上也兼顧到SUV(Sport Utility Vehicle,運動型多用途車)的寬敞,軸距長達2,640mm,行李廂空間487公升,更已超越許多中大型SUV,同是國產小型休旅的「NISSAN KICKS」與「HONDA HR-V」都不是它的對手。中控面板為8吋觸控螢幕,搭載「Drive+ Connect智聯車載系統」,結合影音、導航及倒車顯示。(圖/馬景平攝)Hybrid油電複合動力車型的COROLLA CROSS,配備「E-CVT電子控制無段變速系統」。(圖/馬景平攝)頂規的「Hybrid油電旗艦版」配備18吋鋁圈,其他車型皆為17吋。(圖/馬景平攝)至於座艙與中控面板的設計,就比較明顯看到這一代Altis的影子。高階車型配置7吋數位液晶儀表,以及8吋懸浮式觸控中控螢幕(搭載「Drive+ Connect智聯車載系統」),配備算是齊全。比較難以習慣的是,由和泰子公司車美仕研發的導航系統,必須配合「Drive+ 車聯網APP」才能連動,便利性降低了不少。安全 入門款超完善在動力方面,CC則配置了「Hybrid油電複合」與汽油引擎兩種系統。TOYOTA的油電複合技術已發展到第四代,算是非常成熟,不管動能或油耗數據,都比過去進步很多,最大綜效馬力來到122匹,更具有每公升21.9公里的平均油耗。而汽油引擎則與Altis相同(1.8升自然進氣引擎),可輸出140匹最大馬力與17.5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平均油耗則為每公升14.5公里。本刊記者實際上路試駕,兩種動力也給人截然不同的駕駛感受。Hybrid油電複合車型極為安靜,且受惠於「E-CVT電子控制無段變速系統」,起步反應快,在速度提升之後,汽油引擎的動力介入也相當順暢。補第二跨圖說 COROLLA CROSS仍維持TOYOTA小車靊巧好開的特性,且操控性能精進不少。(圖/馬景平攝)因應台灣消費者需求,COROLLA CROSS全車系後座皆配有獨立空調出風口。(圖/馬景平攝)而占比約七成的銷售主力汽油版本,起步雖不那麼直接,但在中後段的加速極為平順,有點像是過去試駕掀背車「Auris」的感覺;此外,搭配全新「扭力樑拖曳臂」的後懸吊結構,兼顧舒適與操控樂趣,完全沒有過去「WISH」像在坐船的軟設計。總結這部新神車,本刊記者認為,CC不管車室或行李廂的空間表現都可說是無懈可擊;從入門車型就配滿的主動安全配備,也足以與對手匹敵;動力及操控表現中規中矩,油耗表現在水準之上;至於價格,6種車型的價格帶幾乎鎖定所有客層的需求,加上品牌名聲強大,未來不擔心二手車價崩盤。和泰汽車敢喊出年銷四萬台,不是沒道理。如果要挑出CC的缺點,除了主觀的外型見仁見智外,可以想見未來將會是CC滿街跑的景象,其中當然包括許多計程車。如果你是屬於個人性格比較強烈的人,大概很難是這輛新神車的車主。國產汽油小休旅比一比(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TOYOTA COROLLA CROSS 飆出神魅力
和泰汽車推出全新國產小型休旅車TOYOTA 「COROLLA CROSS」,喊出「年銷4萬台」的驚人數字,且從8月底開始預售,至10月底訂單已突破8,000張,堪稱是繼「Altis」後的新一代神車,本刊記者也實際體驗,感受COROLLA CROSS的「神魅力」!最近半年,汽車討論版上最熱門的主題,非「CC」莫屬!「CC」並非3C產品,也不是排隊美食,而是和泰汽車最新發表、被稱為「新神車」或是「神車接班人」的TOYOTA「COROLLA CROSS」。從「CC何時上市」、「CC價格出爐」到「CC開箱文」,只要與它有關的文章,點閱數立即往上飆,從討論熱度、持續時間來看,都完勝最近才登場的蘋果「iPhone 12」。TOYOTA的國產小型跨界休旅車COROLLA CROSS造型時尚,深受年輕人喜愛。(圖/馬景平攝)汽機車影音媒體「女子車流」的試車網紅安竹表示,COROLLA CROSS的空間表現無懈可擊。(圖/馬景平攝)價格 橫跨不同車系TOYOTA的國產小型跨界休旅車COROLLACROSS(CC),售價從入門的76.5萬元到頂級油電版的98.5萬元,價格帶正屬於各車廠的主戰場,所以有關COROLLA CROSS的資訊,皆備受同業關注。「(CC)從70萬元到100萬元的級距,不管進口、國產,轎車或休旅車幾乎全中彈,完全是『無差別』掃射。」一位日系進口車商主管如是說。CC從8月底開始預售,至今訂單超過8000張;10月中上市時,和泰汽車也喊出「年銷四萬台」的神數字,證明CC來勢洶洶,其他車商只能祈禱別被這輛超級神車傷得太重。以製造廠國瑞汽車的產能來看,CC的預售單應該在今年底前可消化,估計約有15,000台的CC交車,未來可能會在台灣的街道上出現「新風景」。為更了解CC的神力,本刊記者除了試駕最頂規的「Hybrid油電旗艦版」外,也會測試銷售主力的「汽油版」版本。TOYOTA著名的「LED Bi-Beam」投射式頭燈,可主動轉向及自動切換近、遠光燈。(圖/馬景平攝)車艙及中控面板的設計概念,來自房車「Altis」。(圖/馬景平攝)細長的LED尾燈組在視覺上有拉高車身的效果。(圖/馬景平攝)外觀 流線時尚有型命名屬於TOYOTA最暢銷的COROLLA家族,本刊記者始終覺得CC雖然與現行「COROLLA Altis」採用相同的引擎和底盤設計,但外型完全不像;雙梯形車頭以及大面積的菱鑽形水箱護罩設計,反而比較像「RAV4」的流線版。比較特別的,則是前後葉子板旁的雙箭頭鈑線,在光影變化下相當有型,也比RAV4或舊神車Altis時尚許多。理論上,CC除了車名外,可以定位為全新的車款。從車身尺寸來看,CC剛好界於RAV4及「C-HR」之間,等於將TOYOTA的休旅車陣線補好補滿;車室空間設計上也兼顧到SUV(Sport Utility Vehicle,運動型多用途車)的寬敞,軸距長達2,640mm,行李廂空間487公升,更已超越許多中大型SUV,同是國產小型休旅的「NISSAN KICKS」與「HONDA HR-V」都不是它的對手。中控面板為8吋觸控螢幕,搭載「Drive+ Connect智聯車載系統」,結合影音、導航及倒車顯示。(圖/馬景平攝)Hybrid油電複合動力車型的COROLLA CROSS,配備「E-CVT電子控制無段變速系統」。(圖/馬景平攝)頂規的「Hybrid油電旗艦版」配備18吋鋁圈,其他車型皆為17吋。(圖/馬景平攝)至於座艙與中控面板的設計,就比較明顯看到這一代Altis的影子。高階車型配置7吋數位液晶儀表,以及8吋懸浮式觸控中控螢幕(搭載「Drive+ Connect智聯車載系統」),配備算是齊全。比較難以習慣的是,由和泰子公司車美仕研發的導航系統,必須配合「Drive+ 車聯網APP」才能連動,便利性降低了不少。安全 入門款超完善在動力方面,CC則配置了「Hybrid油電複合」與汽油引擎兩種系統。TOYOTA的油電複合技術已發展到第四代,算是非常成熟,不管動能或油耗數據,都比過去進步很多,最大綜效馬力來到122匹,更具有每公升21.9公里的平均油耗。而汽油引擎則與Altis相同(1.8升自然進氣引擎),可輸出140匹最大馬力與17.5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平均油耗則為每公升14.5公里。本刊記者實際上路試駕,兩種動力也給人截然不同的駕駛感受。Hybrid油電複合車型極為安靜,且受惠於「E-CVT電子控制無段變速系統」,起步反應快,在速度提升之後,汽油引擎的動力介入也相當順暢。補第二跨圖說 COROLLA CROSS仍維持TOYOTA小車靊巧好開的特性,且操控性能精進不少。(圖/馬景平攝)因應台灣消費者需求,COROLLA CROSS全車系後座皆配有獨立空調出風口。(圖/馬景平攝)而占比約七成的銷售主力汽油版本,起步雖不那麼直接,但在中後段的加速極為平順,有點像是過去試駕掀背車「Auris」的感覺;此外,搭配全新「扭力樑拖曳臂」的後懸吊結構,兼顧舒適與操控樂趣,完全沒有過去「WISH」像在坐船的軟設計。總結這部新神車,本刊記者認為,CC不管車室或行李廂的空間表現都可說是無懈可擊;從入門車型就配滿的主動安全配備,也足以與對手匹敵;動力及操控表現中規中矩,油耗表現在水準之上;至於價格,6種車型的價格帶幾乎鎖定所有客層的需求,加上品牌名聲強大,未來不擔心二手車價崩盤。和泰汽車敢喊出年銷四萬台,不是沒道理。如果要挑出CC的缺點,除了主觀的外型見仁見智外,可以想見未來將會是CC滿街跑的景象,其中當然包括許多計程車。如果你是屬於個人性格比較強烈的人,大概很難是這輛新神車的車主。國產汽油小休旅比一比(圖/各車廠提供)
神車教父3/18年前就判斷「台灣需要小休旅」 投信估今年可賺2300億
有「新神車」之稱的國產休旅車TOYOTACOROLLA CROSS,10月上旬在花蓮瑞穗發表,和泰汽車喊出年銷售4萬台的驚人數字,震驚國內車壇。本刊記者趁著COROLLA CROSS上市發表會,向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提問「十年磨一劍」的故事,蘇純興才回應:「台灣市場需要一輛小型休旅車。」他知道台灣的休旅車市場會迅速成長,因此17、18年前就曾向豐田爭取國產休旅車,不過當時以轎車為主的豐田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只進口少量RAV4休旅車試水溫。進口休旅車RAV4在台灣大賣,間接加速COROLLA CROSS的國產化。(圖/報系資料庫)10年前蘇純興接任和泰總經理後,更積極地向豐田爭取國產小型休旅車,加上RAV4的銷售愈來愈好,豐田終於同意蘇純興的建議,並以TOYOTA最暢銷的車款之一COROLLA為名,打造以台灣消費者為客群的全新休旅車款,設計團隊甚至多次來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直到二年前,COROLLA CROSS才真正成形。1989年上市的CORONA,是和泰第一輛國產的豐田轎車。(圖/和泰汽車提供)蘇純興精準的市場嗅覺,不僅幫和泰要到一部新產品,也要到一部為台灣人量身打造的休旅車,而他每年開春對當年車市的總銷量預估,年底回顧準確度超過98%,更是令業界折服。今年開春,蘇純興預測,「2020年汽車市場規模將超過去年,可望來到45萬台。」儘管年後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零件差點沒能銜接上生產線,但他對市場仍充滿信心。目前和泰的股價站穩600元之上,是3月股災時的2倍,市場預期今年集團總營收上看2,300多億元,可望賺超過二個股本。和泰車股價近2年從200多元飆漲,一度站上700元。(圖/翻攝自奇摩股市)本刊記者問蘇純興為何能如此神算?「我是專業經理人,我的工作就是把員工放在對的位置上。」蘇純興歸功於下屬,只說這些數字都是和同事討論出來的。對於蘇純興的管理風格,車界及媒體多認為「相較於和泰前總經理張重彥的穩重,蘇純興相當靈活。」以和泰行之多年的輪調制度為例,昔日著重於訓練員工熟悉各部門的專業技能,而蘇純興則更注重員工的人格特質,適才適用。一位在和泰任職逾20年的經理觀察,「蘇總(蘇純興)吸收新資訊的速度極快,有些趨勢型資訊,他也很快就化為行動,是靈活的領導人。」
飆上路/HYUNDAI Venue 以小搏大
長久以來,各大車廠的入門車款多為小型掀背車或房車,但隨著休旅車熱潮不減,愈來愈多車廠推出較平價的小型休旅車,由於客群鎖定在年輕首購族,在外觀、配色上都更大膽、活潑。現代汽車(HYUNDAI)推出「Venue」,在車身尺寸、造型、配色和價格都深具競爭力,搶占小休旅車市場。裕隆在兩年前推出的「Kicks」,堪稱史上最成功的小休旅,即使早已過了新車蜜月期,每月仍有千台以上的銷售量。然而,Kicks的霸業最近面臨嚴峻的挑戰,HYUNDAI Venue今年九月正式國產發表,不管在車身尺寸、造型、配色及價格等各方面,似乎全朝著Kicks而來。大膽設計 吸年輕客群HYUNDAI Venue的處女秀是在去年四月的紐約車展上,以Venue在台灣上市的時間回推,總代理南陽實業幾乎第一時間就決定國產化,足見Venue的產品魅力。本刊記者也利用這次的媒體試駕,來看看HYUNDAI的「明日之星」,是否有能力撼動Kicks霸主地位。針對年輕族群設計的Two-Tone雙色套件,配色大膽又好看。(圖/南陽實業提供)中控為八吋懸浮式觸控螢幕,可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機連結。(圖/南陽實業提供)真皮座椅搭配白色縫線滾邊,提升不少內裝質感。(圖/趙世勳攝)造型上扁下方的分離式頭燈組,十分新潮,很受年輕人喜愛。(圖/趙世勳攝)Venue共推出GLA、GLB、GLC三種車型,入門價格65.9萬元起,本次試駕的則是售價74.9萬元的GLC。由於主打年輕客群,Venue在外觀上做了不少大膽設計,包括略帶方正的車體、大型水箱護罩,以及分離式頭燈組、「Two-Tone」雙色套件等等。較可惜的是,Two-Tone雙色套件只標配在頂規車上,中階的GLB還需加價新台幣一萬元選配。Venue的內裝簡潔實用,並沒有太花俏的設計,搭配白色縫線滾邊的真皮座椅,以及多處白色烤漆飾板,明顯提升不少質感;配備方面,本次試駕的頂規GLC車型標配了Smart Entry & Push Start(車門啟閉系統及引擎觸控啟動系統)、8吋多媒體觸控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機連結、導航及恆溫空調等,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配備,但其實該有的都具備了。安全超值 媲美進口車作為一輛入門的小型休旅車,Venue的尺寸真的很小,車長四○四○公釐,甚至比TOYOTA Yaris還迷你。實際坐進車室,不管前座或後座,空間表現都比預期充裕,但也因此犧牲部分行李廂空間,355公升的容積,在同級車中並不出色。雖然車身小巧,但Venue的後座空間表現不俗。(圖/趙世勳攝)配備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與FCW(前方撞擊警示)的Venue,當偵測到與前車或行人距離過近、可能發生碰撞時,系統會發出警示音,並視情況自動啟動煞停輔助。(圖/翻攝自HYUNDAI官網)Venue的內裝樸實不花俏,以簡約、好操駕為主。(圖/趙世勳攝)安全性能上,Venue的表現媲美百萬等級的進口車。除了全車系皆搭載六顆氣囊外,中階以上車型配備Smart Sense(主動式安全科技),這套智慧安全系統包含了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FCW(前方撞擊警示)、LKA(車道偏移輔助)、LDW(車道偏移警示)、HBA(智慧型遠光燈調整)和DAW(駕駛疲勞警示)等系統,和同級競品相比,算是誠意十足。各種路況 皆完美適應實際開著Venue在高速公路及山路行駛三百多公里後,本刊記者認為「真好開」。起步時的反應靈敏;高速巡航時,換檔平順,動力銜接迅速;連原本最擔心的山道及爬坡,也沒想像中得拖泥帶水。原廠表示,這要歸功於那顆全新開發的引擎,和IVT(無段變速系統)。頂級車款搭配17吋雙色削切五幅鋁圈,動感有型。(圖/趙世勳攝)車長只有4,040公釐,Venue的尺寸比同級車略小。(圖/趙世勳攝)後座椅可六四分離傾倒,增加不少空間運用。(圖/南陽實業提供)根據官方提供的動力數據,這顆SSG智慧安全系統(SmartStream Gamma)1.6升直列四缸自然進氣引擎,可提供123匹最大馬力與15.7公斤米最大扭力,據了解,這顆引擎將來也會用在改款後的房車「Elantra」上。搭配上HYUNDAI在台灣首次搭載的IVT,不但具備八速模擬功能,還提供了手動換檔功能,以及多種駕駛模式,遇到各種路況都迎刃而解,完勝市面上的CVT(無段變速系統),而且平均每公升的油耗表現,也有16.3公里的一級能源效率水準。平心而論,HYUNDAI想要在台灣車市大鳴大放,問題絕不在於品質,而是消費者的認同度,關於這點,本刊記者也很難解釋。台灣消費者追韓劇、買韓系化妝品、用韓國手機,卻偏偏對韓國車有心結。因此,雖然Venue的性價比在同級車中稱霸,但能不能威脅到Kicks的霸業,真的不敢說。Venue的外觀年輕有型,價格也相對親民,鎖定首購族群。(圖/南陽實業提供)曾彥豪「7car小七車觀點網站」創辦人(圖/曾彥豪提供)達人觀點 曾彥豪「7car小七車觀點網站」創辦人在房車愈來愈少、SUV愈來愈多的年代,Venue這部迷你SUV來得正是時候。除了沒有四輪驅動,精巧設計、實用的空間及恰到好處的配備,輔以適中的價位,這些設定都利於Venue切入市場。若是把它視為掀背小車,的確空間夠、配備齊、設計新,價格也貴不了多少,十分吸引人,但若把它當SUV來買,因為競爭者眾,挑戰就大了。(圖/趙世勳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HYUNDAI Venue 以小搏大
長久以來,各大車廠的入門車款多為小型掀背車或房車,但隨著休旅車熱潮不減,愈來愈多車廠推出較平價的小型休旅車,由於客群鎖定在年輕首購族,在外觀、配色上都更大膽、活潑。現代汽車(HYUNDAI)推出「Venue」,在車身尺寸、造型、配色和價格都深具競爭力,搶占小休旅車市場。裕隆在兩年前推出的「Kicks」,堪稱史上最成功的小休旅,即使早已過了新車蜜月期,每月仍有千台以上的銷售量。然而,Kicks的霸業最近面臨嚴峻的挑戰,HYUNDAI Venue今年九月正式國產發表,不管在車身尺寸、造型、配色及價格等各方面,似乎全朝著Kicks而來。大膽設計 吸年輕客群HYUNDAI Venue的處女秀是在去年四月的紐約車展上,以Venue在台灣上市的時間回推,總代理南陽實業幾乎第一時間就決定國產化,足見Venue的產品魅力。本刊記者也利用這次的媒體試駕,來看看HYUNDAI的「明日之星」,是否有能力撼動Kicks霸主地位。針對年輕族群設計的Two-Tone雙色套件,配色大膽又好看。(圖/南陽實業提供)中控為八吋懸浮式觸控螢幕,可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機連結。(圖/南陽實業提供)真皮座椅搭配白色縫線滾邊,提升不少內裝質感。(圖/趙世勳攝)造型上扁下方的分離式頭燈組,十分新潮,很受年輕人喜愛。(圖/趙世勳攝)Venue共推出GLA、GLB、GLC三種車型,入門價格65.9萬元起,本次試駕的則是售價74.9萬元的GLC。由於主打年輕客群,Venue在外觀上做了不少大膽設計,包括略帶方正的車體、大型水箱護罩,以及分離式頭燈組、「Two-Tone」雙色套件等等。較可惜的是,Two-Tone雙色套件只標配在頂規車上,中階的GLB還需加價新台幣一萬元選配。Venue的內裝簡潔實用,並沒有太花俏的設計,搭配白色縫線滾邊的真皮座椅,以及多處白色烤漆飾板,明顯提升不少質感;配備方面,本次試駕的頂規GLC車型標配了Smart Entry & Push Start(車門啟閉系統及引擎觸控啟動系統)、8吋多媒體觸控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機連結、導航及恆溫空調等,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配備,但其實該有的都具備了。安全超值 媲美進口車作為一輛入門的小型休旅車,Venue的尺寸真的很小,車長四○四○公釐,甚至比TOYOTA Yaris還迷你。實際坐進車室,不管前座或後座,空間表現都比預期充裕,但也因此犧牲部分行李廂空間,355公升的容積,在同級車中並不出色。雖然車身小巧,但Venue的後座空間表現不俗。(圖/趙世勳攝)配備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與FCW(前方撞擊警示)的Venue,當偵測到與前車或行人距離過近、可能發生碰撞時,系統會發出警示音,並視情況自動啟動煞停輔助。(圖/翻攝自HYUNDAI官網)Venue的內裝樸實不花俏,以簡約、好操駕為主。(圖/趙世勳攝)安全性能上,Venue的表現媲美百萬等級的進口車。除了全車系皆搭載六顆氣囊外,中階以上車型配備Smart Sense(主動式安全科技),這套智慧安全系統包含了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FCW(前方撞擊警示)、LKA(車道偏移輔助)、LDW(車道偏移警示)、HBA(智慧型遠光燈調整)和DAW(駕駛疲勞警示)等系統,和同級競品相比,算是誠意十足。各種路況 皆完美適應實際開著Venue在高速公路及山路行駛三百多公里後,本刊記者認為「真好開」。起步時的反應靈敏;高速巡航時,換檔平順,動力銜接迅速;連原本最擔心的山道及爬坡,也沒想像中得拖泥帶水。原廠表示,這要歸功於那顆全新開發的引擎,和IVT(無段變速系統)。頂級車款搭配17吋雙色削切五幅鋁圈,動感有型。(圖/趙世勳攝)車長只有4,040公釐,Venue的尺寸比同級車略小。(圖/趙世勳攝)後座椅可六四分離傾倒,增加不少空間運用。(圖/南陽實業提供)根據官方提供的動力數據,這顆SSG智慧安全系統(SmartStream Gamma)1.6升直列四缸自然進氣引擎,可提供123匹最大馬力與15.7公斤米最大扭力,據了解,這顆引擎將來也會用在改款後的房車「Elantra」上。搭配上HYUNDAI在台灣首次搭載的IVT,不但具備八速模擬功能,還提供了手動換檔功能,以及多種駕駛模式,遇到各種路況都迎刃而解,完勝市面上的CVT(無段變速系統),而且平均每公升的油耗表現,也有16.3公里的一級能源效率水準。平心而論,HYUNDAI想要在台灣車市大鳴大放,問題絕不在於品質,而是消費者的認同度,關於這點,本刊記者也很難解釋。台灣消費者追韓劇、買韓系化妝品、用韓國手機,卻偏偏對韓國車有心結。因此,雖然Venue的性價比在同級車中稱霸,但能不能威脅到Kicks的霸業,真的不敢說。Venue的外觀年輕有型,價格也相對親民,鎖定首購族群。(圖/南陽實業提供)曾彥豪「7car小七車觀點網站」創辦人(圖/曾彥豪提供)達人觀點 曾彥豪「7car小七車觀點網站」創辦人在房車愈來愈少、SUV愈來愈多的年代,Venue這部迷你SUV來得正是時候。除了沒有四輪驅動,精巧設計、實用的空間及恰到好處的配備,輔以適中的價位,這些設定都利於Venue切入市場。若是把它視為掀背小車,的確空間夠、配備齊、設計新,價格也貴不了多少,十分吸引人,但若把它當SUV來買,因為競爭者眾,挑戰就大了。(圖/趙世勳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ŠKODA KAMIQ 1.5 TSI豪華菁英版 夯得剛剛好
6月中旬,ŠKODA的入門小休旅KAMIQ終於在台上市;「KAMIQ」一詞,源自北加拿大原住民因紐特人的方言,意思是「如第二層皮膚般合身」,也有「恰如其分」的意涵。本刊記者試駕最高階的1.5 TSI豪華菁英版,KAMIQ的高CP值配備及優異性能,還有給好給滿的安全配備,果然一切都恰到好處,難怪上市一周就售罄。原本ŠKODA KAMIQ要遵循ŠKODA Taiwan的傳統,選在馬祖北竿舉辦試駕,但出發當天適逢馬祖大霧,無法成行,試車行程便延後一周,地點也改為台南。首批到港的KAMIQ已火速售罄,現在下訂要11月才能交車。(圖/業者提供)搭載1.5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為150匹馬力與25.5公斤米扭力。(圖/黃耀徵攝)命名邏輯 衝出聲量ŠKODA最近幾年一直有些堅持,譬如台灣的試駕都選在離島,以及休旅車家族的命名,一律採用K開頭Q結尾的單字,包括「KODIAQ」、「KAROQ」,還有最新發表的跨界小休旅「KAMIQ」。這些看來莫名其妙的堅持,其實幫ŠKODA創造了不少網路聲量。回歸正題,KAMIQ在家族扮演的角色,是Yeti的後繼車,也是ŠKODA入門的小型休旅車。嚴格來說,KAMIQ甚至可算是旅行車SCALA的兄弟車,兩輛車使用同樣的動力與底盤平台,設計發想都來自概念車Vision X,外型也有幾分神似。KAMIQ外觀上最大的亮點,是車頭的分離式LED頭燈,燈組上方是細長的日行燈,下方則是頭燈與霧燈,正面看去猶如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這對頭燈組還提供自動轉向、角落照明及動態序列式LED方向燈等多項功能,兼具視覺效果。至於車尾造型及車側各處線條,更可明顯看見VisionX的影子。內裝方面,KAMIQ的座艙,幾乎是完全移植SCALA的中控界面,唯一的差異,大概只有出風口邊框和內裝飾版使用不同材質。雖說少了點新意,但SCALA的中控格局本來就頗受好評,沿用家族的優點也沒什麼不對,何況SCALA才發表了半年,也算是新車。物超所值的SCALA,今年2月上市後,首月訂單就超過500張。(圖/馬景平攝)分離式LED頭燈組提供自動轉向功能,是同級車唯一有此功能者。(圖/黃耀徵攝)中控台為8吋懸浮式觸控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機連結功能。(圖/黃耀徵攝)這套內裝的優點在於介面簡潔、操作方便,中文化的懸浮式八吋多媒體資訊系統,各項資訊顯示清晰,用一根手指就可輕鬆操作,還內建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功能。此外,排檔桿前方也提供手機無線充電板,很跟得上時代;USB充電孔是Type C系統,不過台灣目前Type C還不算非常普及,需靠轉接才能支援許多行動載具,算是較不方便之處。後座空間 舒適寬敞一般小型休旅車最難兼顧的是後座空間,這點反而是KAMIQ的強項,車身尺寸在同級車中不算大,但軸距長達2651公厘,加上略短的車頭,KAMIQ的後座不管膝部或頭部空間,都是同級車之最,甚至越級直逼運動型休旅車。加上同級車唯一可見的後座冷氣出風口,大大提升後座的舒適度。與SCALA相比,KAMIQ的後排座椅略向後移,雖然寬敞舒適,卻也犧牲了一些行李廂空間;後座不前傾的基本容積為400公升,比SCALA少了67公升,但因為車高較高,放置物品的角度更具有彈性。最重要的是,KAMIQ還配備了同級車唯一的電動啟閉尾門。標準狀態下,行李廂空間為400公升,後座傾倒後可達1,395公升。(圖/黃耀徵攝)內裝與兄弟車SCALA幾乎相同,但使用較多軟質材料,觸感更佳。(圖/黃耀徵攝)KAMIQ的安全性能,仍維持ŠKODA Taiwan一向「給好給滿」的水準,包括ACC主動定速跟車、Front Assist前方輔助、車道維持及偏移顯示、後方來車警示與乘員保護輔助系統等主動安全配備。此外,全車系也都標配了九顆安全輔助氣囊。輾壓同級 供不應求引進台灣的KAMIQ共有1.0升和1.5升兩款動力配置,本次試駕的是最高階的豪華菁英版,搭載1.5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為150匹的馬力與25.5公斤米的扭力。搭配同集團小車普遍使用的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由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僅需8.4秒。本刊記者雖無緣至馬祖北竿試車,卻在南台灣換來更長的試駕時間,體會更多樣的道路特性。基於油耗考量,KAMIQ的起步表現不算理想,要在轉速超過兩千轉後,動力才會逐漸跟上。但中後段的表現比較穩定,在時速達160公里之前,這具引擎都不會有太多掙扎,中、高速的表現令人激賞。後座膝部空間十分寬敞,為同級車之最,配備後座冷氣出風口也是同級對手沒有的。(圖/黃耀徵攝)配備傳統雙環式類比指針儀表板,搭配中央單色資訊顯示幕,也可選配數位儀表板。(圖/黃耀徵攝)KAMIQ使用技術相當成熟的7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圖/黃耀徵攝)今年以來,ŠKODA Taiwan靠著SCALA和KAMIQ兩款全新車種,在同級車中激起不小的漣漪,憑著優異的歐洲車體質,加上高CP值的配備,搶下不少灘頭堡。比較大的問題,則是供不應求,以KAMIQ為例,首批到港的車子一周內便售罄,現在下訂,要等到11月才能交車,這種漫長的等待不但磨人,也可能磨掉了訂單。達人觀點 鄭捷/《CARTURE車勢文化》創辦人小型休旅車近來在國內蔚為主流,包括國產和進口,同一級距有十多款車在競爭。KAMIQ能脫穎而出,主因除了全新車款的新鮮度,空間、性能、配備和安全等各方面表現,也都能名列前茅。高CP值加上優異的歐洲車體質,讓新世代的ŠKODA成為時下最夯的歐洲品牌。在競爭激烈的CUV市場中,KAMIQ以高CP值脫穎而出。(圖/黃耀徵攝)進口小休旅比一比(圖/黃耀徵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ŠKODA KAMIQ 1.5 TSI豪華菁英版 夯得剛剛好
6月中旬,ŠKODA的入門小休旅KAMIQ終於在台上市;「KAMIQ」一詞,源自北加拿大原住民因紐特人的方言,意思是「如第二層皮膚般合身」,也有「恰如其分」的意涵。本刊記者試駕最高階的1.5 TSI豪華菁英版,KAMIQ的高CP值配備及優異性能,還有給好給滿的安全配備,果然一切都恰到好處,難怪上市一周就售罄。原本ŠKODA KAMIQ要遵循ŠKODA Taiwan的傳統,選在馬祖北竿舉辦試駕,但出發當天適逢馬祖大霧,無法成行,試車行程便延後一周,地點也改為台南。首批到港的KAMIQ已火速售罄,現在下訂要11月才能交車。(圖/業者提供)搭載1.5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為150匹馬力與25.5公斤米扭力。(圖/黃耀徵攝)命名邏輯 衝出聲量ŠKODA最近幾年一直有些堅持,譬如台灣的試駕都選在離島,以及休旅車家族的命名,一律採用K開頭Q結尾的單字,包括「KODIAQ」、「KAROQ」,還有最新發表的跨界小休旅「KAMIQ」。這些看來莫名其妙的堅持,其實幫ŠKODA創造了不少網路聲量。回歸正題,KAMIQ在家族扮演的角色,是Yeti的後繼車,也是ŠKODA入門的小型休旅車。嚴格來說,KAMIQ甚至可算是旅行車SCALA的兄弟車,兩輛車使用同樣的動力與底盤平台,設計發想都來自概念車Vision X,外型也有幾分神似。KAMIQ外觀上最大的亮點,是車頭的分離式LED頭燈,燈組上方是細長的日行燈,下方則是頭燈與霧燈,正面看去猶如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這對頭燈組還提供自動轉向、角落照明及動態序列式LED方向燈等多項功能,兼具視覺效果。至於車尾造型及車側各處線條,更可明顯看見VisionX的影子。內裝方面,KAMIQ的座艙,幾乎是完全移植SCALA的中控界面,唯一的差異,大概只有出風口邊框和內裝飾版使用不同材質。雖說少了點新意,但SCALA的中控格局本來就頗受好評,沿用家族的優點也沒什麼不對,何況SCALA才發表了半年,也算是新車。物超所值的SCALA,今年2月上市後,首月訂單就超過500張。(圖/馬景平攝)分離式LED頭燈組提供自動轉向功能,是同級車唯一有此功能者。(圖/黃耀徵攝)中控台為8吋懸浮式觸控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機連結功能。(圖/黃耀徵攝)這套內裝的優點在於介面簡潔、操作方便,中文化的懸浮式八吋多媒體資訊系統,各項資訊顯示清晰,用一根手指就可輕鬆操作,還內建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功能。此外,排檔桿前方也提供手機無線充電板,很跟得上時代;USB充電孔是Type C系統,不過台灣目前Type C還不算非常普及,需靠轉接才能支援許多行動載具,算是較不方便之處。後座空間 舒適寬敞一般小型休旅車最難兼顧的是後座空間,這點反而是KAMIQ的強項,車身尺寸在同級車中不算大,但軸距長達2651公厘,加上略短的車頭,KAMIQ的後座不管膝部或頭部空間,都是同級車之最,甚至越級直逼運動型休旅車。加上同級車唯一可見的後座冷氣出風口,大大提升後座的舒適度。與SCALA相比,KAMIQ的後排座椅略向後移,雖然寬敞舒適,卻也犧牲了一些行李廂空間;後座不前傾的基本容積為400公升,比SCALA少了67公升,但因為車高較高,放置物品的角度更具有彈性。最重要的是,KAMIQ還配備了同級車唯一的電動啟閉尾門。標準狀態下,行李廂空間為400公升,後座傾倒後可達1,395公升。(圖/黃耀徵攝)內裝與兄弟車SCALA幾乎相同,但使用較多軟質材料,觸感更佳。(圖/黃耀徵攝)KAMIQ的安全性能,仍維持ŠKODA Taiwan一向「給好給滿」的水準,包括ACC主動定速跟車、Front Assist前方輔助、車道維持及偏移顯示、後方來車警示與乘員保護輔助系統等主動安全配備。此外,全車系也都標配了九顆安全輔助氣囊。輾壓同級 供不應求引進台灣的KAMIQ共有1.0升和1.5升兩款動力配置,本次試駕的是最高階的豪華菁英版,搭載1.5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為150匹的馬力與25.5公斤米的扭力。搭配同集團小車普遍使用的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由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僅需8.4秒。本刊記者雖無緣至馬祖北竿試車,卻在南台灣換來更長的試駕時間,體會更多樣的道路特性。基於油耗考量,KAMIQ的起步表現不算理想,要在轉速超過兩千轉後,動力才會逐漸跟上。但中後段的表現比較穩定,在時速達160公里之前,這具引擎都不會有太多掙扎,中、高速的表現令人激賞。後座膝部空間十分寬敞,為同級車之最,配備後座冷氣出風口也是同級對手沒有的。(圖/黃耀徵攝)配備傳統雙環式類比指針儀表板,搭配中央單色資訊顯示幕,也可選配數位儀表板。(圖/黃耀徵攝)KAMIQ使用技術相當成熟的7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圖/黃耀徵攝)今年以來,ŠKODA Taiwan靠著SCALA和KAMIQ兩款全新車種,在同級車中激起不小的漣漪,憑著優異的歐洲車體質,加上高CP值的配備,搶下不少灘頭堡。比較大的問題,則是供不應求,以KAMIQ為例,首批到港的車子一周內便售罄,現在下訂,要等到11月才能交車,這種漫長的等待不但磨人,也可能磨掉了訂單。達人觀點 鄭捷/《CARTURE車勢文化》創辦人小型休旅車近來在國內蔚為主流,包括國產和進口,同一級距有十多款車在競爭。KAMIQ能脫穎而出,主因除了全新車款的新鮮度,空間、性能、配備和安全等各方面表現,也都能名列前茅。高CP值加上優異的歐洲車體質,讓新世代的ŠKODA成為時下最夯的歐洲品牌。在競爭激烈的CUV市場中,KAMIQ以高CP值脫穎而出。(圖/黃耀徵攝)進口小休旅比一比(圖/黃耀徵攝、各車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