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
」小行星撞地球時間曝光 科學家准測計算:相當於22顆原子彈
NASA科學家計算出有一顆小行星恐直衝地球,撞擊力相當於22顆原子彈爆發,如今科學家們正努力想改變它的路線,並預測出將在2182年9月24日撞上地球。一顆命名為Bennu的小行星恐在159年後撞上地球。(圖/達志/美聯社)綜合外媒報導,美國NASA的科學家預測有一顆命名為Bennu的小行星,每六年就會經過地球,但在2182年9月24日卻會直衝撞上地球,這樣的狀況恐會相當嚴重,甚至被認為可能是潛在的世界末日,因為撞擊的力道恐有22顆原子彈那麼多。而這顆小行星部分的樣本,本週日(24)也將抵達地球,也就是還有159年小行星就可能撞地球,目前科學家們正努力想辦法改變它的行徑路線,來防止這樣的世界末日來臨。
防小行星撞地球!人類史上首次「行星防禦測試」 時速2.4萬公里飛船撞開衛星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當地時間26日(台灣時間27日早上7點),成功透過「雙小行星改道測試太空飛行器」(Double AsteroidRedirection Test spacecraft,DART spacecraft)撞擊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又稱雙生星)的小型衛星Dimorphos,以改變其運行軌跡,並進一步防禦其他星體撞上地球。據悉,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的「行星防禦測試」。據《美聯社》及NASA官網的報導,這項測試確認在北美東部夏令時間晚間7時14分完成。過程中,一個販賣機大小的DART太空飛行器以1.5萬英里/小時(2.414萬公里/小時)的時速,撞擊距離地球680萬英里遠的小行星迪迪莫斯的小型衛星Dimorphos,完成NASA與人類史上首次的「行星防禦測試」。迪迪莫斯是一顆直徑780公尺(誤差正負3公尺)、擁有衛星且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它於1996年在基特峰國家天文台執行的太空監視計畫中被首次發現,2003年則被監測到它有一顆直徑約160公尺的衛星,科學將之命名為Dimorphos。這項測試的目標,是要確保人類在未來面對更大顆且對地球具有潛在與明顯威脅的行星靠近時,有能力透過撞擊改變其他星體的運行軌跡。NASA行星科學部主任葛雷絲(Lori Glaze)也在測試成功後發布聲明,「我們正在開啟人類的新時代,一個我們可能有能力保護自己免於小行星撞地球的危險。多麼令人驚艷!我們以前根本辦不到。」
搜奇/小行星撞地球「完整腿化石」揭滅龍真兇 6千多萬年前琥珀讓NASA吃驚
「侏羅紀公園系列」第6部作品、《侏羅紀世界》系列3部曲最終章《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在台熱映中,電影中除了更多的恐龍現身,2代演員首度合體,也是讓不少影迷關注,不過要說到這些在6千多萬年前的海陸空霸主,為何會一夕滅亡,專家普遍認為,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但卻找不到相關證據佐證,近日有古生物學家在美國北達科他州化石遺址,發現疑似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碎片琥珀粒,包括美國太空總署(NASA)專家也大感驚訝。《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票房開紅盤,成為今年全台最快破億電影。(圖/UIP)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最為科學界接受的就是遭到「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龍大滅絕,但有少數學者認為,滅絕事件是緩慢發生,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有科學家找到完整的恐龍腿化石,經研究後發現,牠是是瞬間死亡的,推測恐龍很可能在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就不幸死亡。科學家在美國北達科他州西南部的考古遺址坦尼斯(Tanis)發現許多古生物化石,包含被碎片包裹住的魚類、被木頭貫穿的烏龜、還有尚未孵化、死在蛋中的翼龍胚胎,以及一條完整的恐龍腿化石,經證實,腿骨的主人是一隻草食性恐龍,學名為奇異龍屬(Thescelosaurus)。6600萬年前的海陸空霸主為何會一夕滅亡,專家普遍認為,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圖/Pixabay)坦尼斯遺址是在2008年時被發現,遺址被認為是記錄下了希克蘇魯伯小行星(Chicxulub crater)撞擊地球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情況的「資料庫」,科學家曾在當地找到在災難後很快就死亡的6條魚,牠們的鰓裡有小顆粒,證實是隕石碎屑,至於奇異龍屬的腿骨部分,專家未在這條腿上發現生病或啃咬、受傷的痕跡,完整程度宛如是被外力狠狠扯下的,因此斷定這隻恐龍很可能是在一瞬間死亡。科學家在美國北達科他州考古遺址坦尼斯發現奇異龍屬完整的恐龍腿化石。(圖/達志/美聯社)由於坦尼斯遺址與當初小行星撞擊地球所留下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只差3千公里,因此科學家們推斷,這隻恐龍應該就是在災難當天不幸死亡,而這些發現也證實,坦尼斯遺址似乎和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災難,有著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另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報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古生物學家德帕爾馬(Robert DePalma),從2012年開始在坦尼斯進行研究,近日在其中一個著名化石遺址「地獄溪層」(Hell Creek Formation)內,發現疑似是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碎片琥珀粒。坦尼斯遺址被認為是記錄下了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情況的「資料庫」。(圖/翻攝自Digg臉書)根據德帕爾馬的說法,該遺址在白堊紀末期應該是沼澤雨林,雖然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大多數碎片經數千萬年都已變成黏土,然而他們發現一些被樹脂包裹的碎片,並以琥珀的形式保存下來,宛如電影中演員所持的手杖,「就像琥珀裡的昆蟲,能夠被完美保存,當碎片融入樹脂後,水氣都進不去,使它們不會變成黏土保存下來」。透過分析,琥珀粒的碎片成分大部分是鈣質,但其中有2顆與其他碎片成分截然不同,富含鉻、鎳和一些隕石中常見的物質,德帕爾馬表示「根據我們的初步分析,幾乎可以肯定這些碎片來自宇宙」。這項研究也引發美國太空總署關注,考古團隊在4月還獲邀赴馬里蘭州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發表這項發現。
天劫倒數? 著名天文學家:美國大選前一天小行星撞地球
電影《天劫倒數》敘述一顆名為「克拉克」的巨大彗星,從地球外圍高速掠過後,產生的大型碎片衝向地球,瞬間造成數個城市毀滅和難以估計的生命財產損失,而電影中的主角必須把握機會,分秒必爭為家人爭取活下去的一絲機會,雖然這是電影編劇所撰寫的故事情節,但是根據美國知名天文學家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卻表示,一顆命名為2018 VP1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11月2日襲擊地球,這個時間點正好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前1天。美大選前小行星撞地球?NASA估機率僅0.41%!(圖/翻攝自GREENLAND Trailer)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顆小行星是2018年首度在加州的巴洛馬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被發現,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資料顯示,這顆小行星擊中地球的機率是0.41%。美國知名天文學家泰森 表示,名為2018 VP1的小行星可能會在11月2日襲擊地球。(圖/翻攝自Fox News)另外,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Propulsion Laboratory)旗下的「近地星體體研究中心」Center for Near EarthObjects Studies宣布,這顆小行星將在11月2日來到接近地球位置,不過NASA強調,實際上這顆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機率僅相當低,而且會在半途瓦解,因此並會會發生類似電影中的情節。包括《福斯新聞》(Fox News)引述泰森的回應也指出,這顆小行星直徑約和冰箱差不多,不足以造成太大破壞。泰森還語帶玄機表示,假如世界末日將在2020年發生,「絕對不會是隕石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