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鹽
」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脂 血壓江蕙宣布明年7月將開20場演唱會!盤點二姐出道30年來的不老秘訣,愛打「泰拳」活動筋骨!
今年10月才擔任國慶晚會嘉賓、接著又出現周杰倫演唱會獻唱的台語天后-江蕙,封麥10年後,終於於昨日為粉絲們帶來驚喜好消息!二姐除了確定要於2025年舉辦她的《2025江蕙演唱會》,不但將先後於高雄巨蛋、台北小巨蛋陸續開唱,為了怕粉絲們會有買不到票無法進場的遺憾,這次演唱會更多達20場,且採取「實名登記抽選制」,就是要杜絕黃牛一次搶多張票的討厭行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而即將重拾麥克風、回到熟悉舞台的江蕙,當然之前很多人都說看到二姐露面氣色狀態都很好,想敲碗她63歲依舊凍齡的秘訣,以下帶妳一窺她的兩大養身方式。1.愛打泰拳,打造靈活筋骨與健康體態江蕙熱愛運動,其中「泰拳」是她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這項運動結合力量與柔韌,不僅能提升肌肉的強度,還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讓她的筋骨更加靈活,身體狀態年輕,而且泰拳訓練還能釋放壓力,對於身心健康大有助益;正是這樣的規律運動,讓她在保持美麗的同時,擁有充沛的活力與好心情。(圖/取自杰威爾音樂fb)2.清淡飲食與簡單保養,內外兼修除了運動,江蕙也非常注重飲食與保養。她平時飲食偏向「清淡自然」,選擇少油少鹽的健康菜色,並搭配足夠的水分補充,幫助身體排毒與代謝;此外,因為二姐肌膚較為敏感,她喜歡用一些溫和的天然保養品,重視基礎清潔與滋潤,讓肌膚狀態始終保持水嫩光滑。(圖/翻攝自江蕙fb)
天冷想吃火鍋但喉嚨痛怎麼辦 醫師曝3原因建議先忍忍
近期天氣變化大,民眾也容易因此感冒出現喉嚨痛等症狀,在冬季時節許多人會吃火鍋覺得這樣暖心又暖胃,而且感冒的時候來碗熱湯感覺身體會更快好起來。但是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表示,民眾如果有喉嚨痛的問題,建議最好不要在這時吃火鍋。天冷吃火鍋但喉嚨痛先忍忍 醫師列3原因建議別吃隨著氣溫下降,火鍋成了許多人吃飯時的首選,現在餐飲業也推出麻辣、咖哩、泡菜等不同口味的火鍋湯底來供民眾選擇,不過胡皓淳醫師強烈建議喉嚨痛時不要吃火鍋,主要有以下3原因:高溫食物容易刺激喉嚨:火鍋通常都是在滾燙的情況下吃,如果吃進過熱的食物,其實會加重喉嚨的負擔,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喉嚨黏膜進一步受損,因此如果喉嚨有發炎的情形,建議不要吃過燙的食物,以防止傷害加劇。辛辣食物容易加重發炎:很多人吃火鍋時很喜歡選擇麻辣湯底,但這些辛香料對喉嚨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喉嚨的不適感,並有可能會加重喉嚨發炎的症狀,對於喉嚨痛的人來說,這就是標準的「火上澆油」。油膩食物較難消化:火鍋中的肉類、海鮮,或是油脂含量較高的湯底,都屬於較油膩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僅會增加腸胃的負擔,還有可能使喉嚨產生過多的痰液,讓人覺得更加不舒服。如何健康享受火鍋? 醫師提醒務必遵守4原則如果真的非常想吃火鍋,胡皓淳醫師提醒,民眾務必要遵守以下4原則,才能健康地享受火鍋:選擇清淡的湯底:像是清湯、蔬菜湯底等,選擇較為溫和的火鍋湯底,避免麻辣、香料過多的湯底,減少對喉嚨的刺激。控制溫度:吃火鍋時不要吃剛從鍋裡撈出來的滾燙食物,至少應稍微吹涼一下再吃,避免燙傷喉嚨。少油少鹽:盡量選擇清淡的食材和調味,少用一點醬料,以減少對喉嚨的負擔。多搭配蔬菜:建議民眾可多吃蔬菜,像菠菜、白菜等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纖維,對於身體恢復和免疫系統有所幫助。資料來源:胡皓淳醫師臉書
每年近萬人死於糖尿病 專家示警注意2指標:及早發現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萬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由於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南投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應定期量測血糖,特別是要注意空腹血糖與醣化血色素兩個指標,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根據2023年國內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高居第五位,並且依據2019至2023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達12.8%。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為了預防糖尿病及延緩其嚴重併發症,民眾應掌握以下自我照顧五要訣,包括利用40歲以上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定期監測血糖,保持空腹血糖在正常控制範圍內(70-99 mg/dL)。衛福部表示,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一為糖化血色素(HbA1c)≧6.5%;二為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三為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四為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衛福部提醒,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糖友們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執行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自己的血糖,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南投縣衛生局說明,若是民眾發現血糖異常,符合糖尿病前期(醣化血色素介於5.7%至6.4%)或有三項以上危險因子(如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及低高密度膽固醇),應與醫療人員討論個人化的危險因子管理,及早介入;保持均衡飲食,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並在醫事人員指導下進行體重管理;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何走路、慢跑、游泳等。此外,南投縣衛生局也強調,當地已成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透過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的專業團隊,協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並提升其自我照護能力。民眾若有糖尿病相關問題,可洽詢當地衛生所或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透過全面的醫療服務來降低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女神抱佛腳2/林岱縈遭欠7位數薪資 儀諪慘被前經紀人造假栽贓鬧上法院
樂天啦啦隊初代女神林岱縈,2023年與前經紀公司華德影藝傳媒爆出合約糾紛,如今還在打刑事官司。她曾出過《想鹿非非》等多本暢銷寫真,林岱縈也說,包含寫真書的收益,至今有7位數薪資沒拿到,但表示如果一切順利,官司可望在今年落幕。林岱縈2023年與前經紀公司華德影藝傳媒爆出合約糾紛,如今還在打刑事官司。(圖/楊澍攝)除了林岱縈,不少啦啦隊女神也曾發生合約糾紛,像是同樣是「樂天女孩」的李恩菲(菲菲,本名李庭瑀),被前經紀公司指控違約私接演藝活動,求償108萬元。而台北地院調查後發現,公司有積極安排試鏡,且菲菲被發現擅自參與其他演藝活動後,經通知卻未改善,違約屬實。法官考量菲菲簽約後1年10個月收入僅30萬元,破百萬元違約金遠超她的經濟能力,判應賠48萬元,可上訴。菲菲坦言官司纏訟2年心力交瘁,得知判決後就把錢繳完,盡快擺脫風波。菲菲被前經紀公司指控違約私接演藝活動,求償108萬元。(圖/翻攝自菲菲臉書)中信兄弟啦啦隊人氣成員「少鹽」,過去曾是職籃福爾摩沙夢想家啦啦隊的隊員,不過她昔日和前東家因合約發生糾紛,法官審理過程中,發現少鹽從簽約至開庭當下收入僅35萬,每月薪資不足2萬元。隨著少鹽後續轉戰職棒啦啦隊,雙方糾紛也暫告一段落。事後夢想家啦啦隊發聲明,指出:「近來少鹽與公司之間經紀合約訟爭,雙方經過充分溝通後已達成協議,尊重少鹽多元發展,公司願意終止合約,少鹽象徵性給付168888元。公司並祝福少鹽,也希望少鹽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中信兄弟啦啦隊人氣成員少鹽,過去曾是職籃福爾摩沙夢想家啦啦隊的隊員。(圖/翻攝自少鹽臉書)中信兄弟啦啦隊、T1職籃中信特攻啦啦隊的成員謝儀諪(儀諪),16歲時曾以藝名「馨亞」出道發片,卻發生與前東家的經紀糾紛,前經紀人更爆料她謊稱16歲到韓國當練習生,馨亞則說自己是聽從前經紀人指示卻遭栽贓,遂提起加重誹謗告訴;台北地院認為,全是前經紀人指點馨亞編造前韓國練習生之人設,卻反過來傷害馨亞名譽,在今年9月遂依加重誹謗罪判前經紀人5月徒刑、得易科罰金15萬元,全案仍可上訴。儀諪16歲時曾以藝名「馨亞」出道發片,之後卻發生與前東家的經紀糾紛。(圖/翻攝自儀諪臉書)
不到1周又傳球迷情勒「不爽被冷落」 啦啦隊員無奈:無法照顧到每一人
台灣啦啦隊傳出有球迷傳訊息情勒,造成啦啦隊成員崩潰,引發軒然大波,沒想到不到1周再度發生類似事件。中信啦啦隊成員少鹽昨(6日)突然PO出黑底白字文,訴苦:「沒辦法完全的照顧到每一位觀眾球迷」,令人心疼。少鹽在IG限時動態發文,她表示球場觀眾很多,鏡頭很多,現場應援聲也很大,可能會忽略一些鏡頭,或者沒聽清楚姊妹說了什麼,並透露總有人會認為自己被冷落,被特別對待,疑似在暗示粉絲情勒啦啦隊員,還PO到網路討論。少鹽無奈,她明白大家都想拍到好的畫面,但啦啦隊本身的職責是應援,坦言真的沒辦法完全照顧到每一位觀眾球迷,最後她盼望大家進場看球都能夠開開心心的,「希望未來不要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少鹽希望未來不要再有類似事件發生。(圖/翻攝自少鹽IG)據了解,上個月才發生球迷情勒啦啦隊員事件,中職味全龍啦啦隊DragonBeauties成員芮妮,遭到球迷私訊情勒,認為芮妮都不對他的鏡頭看,讓芮妮十分委屈,在大巨蛋應援到一半就躲到廁所爆哭。對此,芮妮並沒有對外多做說明,不過她事後PO出隊友抱著自己的照片,似乎在暗示自我安慰,並表示終於結束可怕忙碌的9月,「9月…有大開心也有小難過,希望接下來迎接的10月可以一切順利」。
宋慧喬激瘦現身台北!超強螞蟻腰、嫩白皮、逆天大長腿太示人,自曝瘦身這一招很有效!
宋慧喬睽違7年再度登台,今天(24日)出席自己代言的品牌未來美(MIRAE)代言8周年活動現場,她身穿一襲白色鑲鑽斜肩小洋裝,微露香肩、展現纖細的螞蟻腰和超細長美腿,令人驚呼怎麼這麼瘦又白,果然是超童顏真女神!(圖/趙文彬攝、宋慧喬IG)宋慧喬一看到現場的媒體就表示:『自己很久沒來台灣了,但現場還是感受到大家的熱情,真的很開心!』。主持人還特別提及,宋慧喬被認為是韓國童顏不老美女的代表,但她聽到當下居然非常訝異地說『我現在才知道我有這個稱號!』她也表示,其實自己沒有這麼在意年紀和老化,也希望能接到符合自己年紀的角色,但畢竟她是藝人,每天要在螢光幕前,還是希望能夠老得慢一點,但變老對她來說不是問題!另外她也提醒,女生一定要懂得欣賞自己,這點很重要,她說今年只剩幾個月了,大家要好好把握,並且享受它唷!看來慧喬是非常正能量的女神!(圖/趙文彬攝)被問及她的保養方式,她說自己是偏乾的肌膚,所以她為了今天的活動,昨天一下機就趕緊敷了面膜,平常自己也是最重視保濕,像是精華葉、美容油都會用得比較大方、分量不能省,確保自己做足保濕工作!(圖/宋慧喬IG)在體重控制上,她說自己在飲食部分就是食物必須要少鹽,吃太鹹很會容易水腫的她特別強調,鹽分攝取要特別留意,當然她也說,我在控制體重上是有規劃的,如果下個月有重要活動,就會在一個月前開始安排密集護膚和瑜珈課程,她說:『她這個年紀光靠運動其實瘦不下來,必須飲食雙管齊下控制,就像今天這個代言活動,我因為要出席,就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吃一頓了,還用中文說「餓死了!」』,還說今晚準備跟工作人員吃義大利麵和紅酒(笑!),也透露工作人員喜歡吃包子、餃子類,看來也許會到知名小籠包店報到?!粉絲們密切留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陸零食「蠟瓶糖」恐流入校園!雙北教育局急發函各校:加強宣導、留意孩子飲食
從中國抖音紅到台灣的零食「蠟瓶糖」,最近在市面上被大量販售,由於成分恐添加工業蠟及色素,對人體具有健康疑慮,因此繼我國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勒令,全台禁止販售蠟瓶糖,台北市、新北市教育局今(19日)也緊急發函至各校園,要求校方加強宣導,提醒學生切勿食用來路不明的零食。最近中國一款零食「蠟瓶糖」在網路上掀起潮流,不僅外觀色彩繽紛、造型百變吸睛,咬開還會有各式水果味糖漿在口中「爆漿」,加上許多網紅吃播推薦,成為小學生們蔚為風潮的獵奇零食,不過蠟瓶糖卻被爆出,內含的成分不但不明,且還恐添加具罹癌風險的「工業蠟」,以及危害健康的人工色素,甚至一度流入台灣的網購平台販售。針對蠟瓶糖的食安疑慮,我國食藥署昨(18日)表示,目前並無蠟瓶糖的邊境報驗紀錄,代表市面上流竄的蠟瓶糖,均是違規產品,若民眾發現有業者違法兜售,可向當地衛生局或撥打食安專線1919檢舉;另違者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對此,台北市教育局今天也急發公文至各級學校,要求校方針對蠟瓶糖等市面上販售的未明確標示成分且來源不明的食品加強宣導,提醒學生切勿購買及食用此類食品,以免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新北教育局也表示,已請各校提醒學生不吃來路不明或未經查驗合格的食品,同時宣導學生正確飲食概念,協助辨識並了解部分零食營養成分、添加物及對健康的影響,並呼籲家長與師長平時共同留意孩子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多運動,培養健康生活型態。
熱危害恐造成腎臟受傷! 醫曝「三多三少」預防方法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天氣一年比一年更熱,很難想像原來氣溫跟內臟健康也有關係,炎熱氣候所導致的熱危害可能對戶外工作者,甚至中年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患者造成危險。這些人都是熱危害高危險族群 應特別留意熱危害泛指大家熟悉的一些狀況,包括像是熱衰竭、熱中暑等因外界溫度上升,導致身體調節失衡的狀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指出,一般而言長時間暴露在戶外的工作類別,例如:軍人、戶外勞動者、農林漁牧、建築工程等或一些密閉空間者、運動選手等都是危險族群,其他像是過度肥胖、年長者、孕婦甚至嬰幼兒也都具有風險,面對炎熱高溫,身體調節能力較慢都要特別注意。另外,有一些慢性病患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患者或罹患呼吸道疾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以及慢性腎臟病都屬於高風險族群。高溫誘發全身性發炎反應 嚴重恐造成腎損傷謝至同說,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主要是透過皮膚、毛細孔、血管和呼吸的傳導、對流、輻射和蒸發來進行調節,因此無論哪個族群一但出現熱傷害,症狀大多相似,例如:全身無力、頭痛頭暈、口乾想吐甚至肌肉抽筋等,嚴重的還可能出現中樞神經異常,甚至意識不清或昏迷,這就比較危險了。謝至同補充,炎熱高溫可能誘發全身性發炎反應,若再加上水分補充不足(缺水、脫水)是兩大造成腎臟損傷的主因。日常「三多三少」 降低熱傷害對健康危害因此,為能降低熱危害帶來對身體的負擔與影響,溫度、濕度以及暴露的時間都是關鍵,高溫悶熱或烈日曝曬的環境,容易導致體溫調節失衡,而溼度太高的環境,也會讓人體代謝蒸發的效率變差,都儘量不要待太久,另外適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也助於舒緩。謝至同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之外,透過平日的飲食管理「三多三少: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也可降低對腎臟的負擔,提升對抗環境變化的能力。
25歲上班族「有運動身材也正常」膽固醇竟過高 網看這飲食習慣:不健康
在現代生活中,膽固醇過高已非常普遍,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近日有位25歲的女網友分享,自己平常都有在運動,身材也正常,結果膽固醇卻過高,自己回想飲食習慣,餐餐都吃較油膩的外食,對於蔬菜澱粉類也沒多加注意。對此,網友一看,則紛紛表示「才25就膽固醇過高感覺有點可怕…餐餐外食的話真的蠻不健康的」。該名網友於近日在Dcard以「25歲體檢膽固醇過高怎麼辦...」為題發文指出,自己才25歲,平常都有在運動,身材也正常,上個月公司安排體檢,本來想說不會有紅字,結果膽固醇竟過高,對此她擔心之後會不會變成三高,也在想會不會是餐餐都吃外食,比較油膩也很隨便,沒有注意蔬菜澱粉類有沒有均衡才導致膽固醇問題。而後她在飲食方面已經改成自己煮,也會帶便當去公司吃,少鹽少油比較沒那麼負擔,下班後也有去慢跑、健身,保持1周3至4練的習慣,希望這樣的生活調整再加上保健品輔助可以有所改善。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才25就膽固醇過高感覺有點可怕...餐餐外食的話真的蠻不健康的,我也都自己做便當為主」,也有人給出建議「我除了沒有高血壓,其他兩高都快有了(同外食族),建議先提高蛋白質跟蔬菜的比例,211餐盤可以試試」、「飲控+慢跑應該會有改善啦 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要有耐心 加油!」對此,營養師陳怡婷在臉書曾分享,5招降低膽固醇飲食,少肥肉少油炸、白肉取代紅肉、吃食物不吃食品、減少糕餅點心、增加膳食纖維。
8月熱傷害716人送醫「比去年多6成」 醫示警:恐致急性腎衰竭
天氣炎熱,高溫頻頻破紀錄,8月份因為熱傷害送醫就有716人,比去年同期8月增加超過6成。對此,醫師警告,腎臟對極端高溫特別敏感,熱傷害可能產生橫紋肌溶解,若沒有即時治療,會傷害腎臟功能,甚至演變成嚴重的急性腎衰竭。衛福部統計,今年8月總共有716人因熱傷害送醫,比去年8月的442人,增加了61%,其中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鹽份缺乏所致的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其他特定之熱影響、熱及光的影響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說明,面對高溫時,除了全身性發炎反應,人體也會因大量流汗、蒸發等導致水份快速流失,若水分補充不及或不足導致脫水,恐造成腎臟損傷。謝至同指出,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主要是透過皮膚、毛細孔、血管和呼吸的傳導、對流、輻射和蒸發來進行調節,因此熱傷害症狀大多類似,像是全身無力、頭痛頭暈、口乾想吐甚至肌肉抽筋等,嚴重還可能出現中樞神經異常,甚至意識不清昏迷。至於哪些是熱傷害的高危險群?包括長時間暴露在戶外的工作,軍人、戶外勞動者、農林漁牧、建築工程等,或一些密閉空間者、運動選手等,而過度肥胖、年長者、孕婦、嬰幼兒也有風險,面對高溫時,身體調節能力較慢都要注意。謝至同提醒,炎熱天氣下,除了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外,也可以透過平日的飲食管理「三多三少: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降低對腎臟的負擔,提升對抗環境變化的能力。
想減肥!33歲女「狂吃蛋料理」半年暴增7公斤 求診才知「吃錯了」
許多人會透過自己煮健康餐來減重,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就分享自己經手的一個案例,一名33歲女子自煮少油、少鹽的健康餐,三餐都吃蛋料理,然而體重卻半年暴增了7公斤,這也讓女子相當苦惱,求助醫生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吃錯了」。小宙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在臉書粉專發布一部影片,標題為「慢性過敏讓你難瘦又疲累?醫師傳授5做法逆轉體質」。楊智雯說明,自己遇過一名33歲女子想要減重,因為她是藥師助理,對健康保健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決定自己煮健康餐,不僅少油少鹽,三餐還都吃蛋料理,包括水煮蛋、蒸蛋、茶葉蛋等,然而體重卻一直沒有下降,反而半年暴增了7公斤。不僅如此,楊智雯還提到,女子感覺到自己越來越疲憊,經常全身痠痛,但無法具體說明不適的部位。直到女子向醫生求助,進行了食物過敏檢測,這才發現自己對雞蛋過敏。楊智雯指出,大多數人對「過敏」的理解通常與IgE引起的急性過敏反應有關,例如吃蝦子導致眼皮腫脹、喝堅果飲料後呼吸急促,或吃水蜜桃引發蕁麻疹等,這類急性過敏只需避開過敏原即可改善。然而還有一種是慢性過敏,就像是這位患者的情況,由於她並不知道自己對雞蛋過敏,因此每天可能吃下4到5顆茶葉蛋。而長期攝取過敏食物可能會引發疲勞、關節疼痛和腸道敏感等慢性過敏症狀,並且因為身體處於發炎狀態,可能導致下視丘食慾調節中樞失調和胰島素阻抗,最終導致脂肪堆積,這也是她為什麼越吃雞蛋,身體反而變得越來越不健康。楊智雯也建議三個保護腸道健康的方法,第一是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和高加工食品,以免損害腸道健康;其次吃飯時應該細嚼慢嚥,每口食物至少咀嚼20至30次,當胃部不適時,避免自行服用制酸劑,以免影響消化和免疫功能;最後應多補充膳食纖維,以保持腸道菌群平衡。楊智雯示警,如果患者已經注意飲食並規律運動,但體重仍然持續增加,並伴隨失眠、濕疹、身體痠痛和疲勞等症狀,建議透過腸道檢測或食物過敏檢測來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體質,找出問題所在。
25歲男高血壓「胰島素嚴重阻抗」 靠改變1飲食習慣5個月瘦20公斤
現代人飲食中普遍含有高脂肪、高糖、高鹽,導致血脂、血糖、血壓升高,「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越來越普遍。日前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就分享,有名年輕患者年僅25歲就有高血壓和嚴重的胰島素阻抗,所幸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後,5個月就減了20公斤,血壓也順利降下來。魏士航在臉書粉專「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指出,高血壓的成因複雜,鈉鹽更多是加重因子,而非致病原因,現代飲食促成的大量胰島素分泌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他也引述2018年一篇發表在《Hypertesion》期刊的文章指出,胰島素能刺激腎小管的鈉重吸收,導致鈉滯留和高血壓。魏士航分享案例,表示有一位25歲、體重125公斤的男病人,血壓達163/97,檢查發現他的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為5.8,遠超過2的嚴重胰島素阻抗標準,所幸透過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胰島素阻抗改善,血壓也下降。該病患也在5個月後,順利減重20公斤,BMI降至36.3,HOMA-IR降至1.7,不再需要血壓藥,血壓維持在理想狀態。魏士航指出,對於沒有高血壓的人來說,飲食限鹽未必必要,而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除了避免過多鈉鹽攝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只要改善高胰島素分泌問題,高血壓問題也能得到解決。魏士航提醒,市售肉醬通常含鹽量較高,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過量攝取鈉鹽是一個重要的健康風險因素。過量的鹽分攝取會破壞體內鈉與水分的平衡,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導致血壓上升,因此傳統健康飲食建議少油少鹽,然而隨著時間推進,研究發現攝取油脂的品質比攝取量更為關鍵。「那麼鹽呢?真的吃越少越好嗎?」魏士航又引用2016年發表在《Lancet》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說明,通過對四項大型研究數據的分析,涵蓋來自49個國家,共13萬名個案,探討了鈉攝入與心血管疾病事件和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高鈉鹽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然而在非高血壓患者中,鈉鹽攝取的影響卻不明顯,且不管是否有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反而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因此適當的鈉鹽攝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
男大生5數值不正常「驚罹糖尿病」 醫師一問飲食習慣懂了
糖尿病在台灣位居10大死因之一,每年有近萬人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有約200多萬名病友,且每年以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不可輕忽。北部有一名身材肥胖的男大生,原本是為了瘦身到減重診所求診,沒想到檢查發現數值不正常,驚覺確診糖尿病。周建安醫師收治這起個案,這名19歲男大生身高173公分、體重110公斤,從小到大都是胖胖的身材,本來是為了減重來診所,卻發現血糖超標,糖化血色素(HbA1c)達到9,血脂、尿酸和肝功能也都不正常。進一步了解發現,男大生每天吃速食,份量是一般人的2倍,還喝全糖飲料、不喝水,加上課業壓力繁重,幾乎不運動,結果導致糖尿病。男大生每天吃速食,還喝全糖飲料。(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據了解,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判斷標準有4種,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3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1、糖化血色素(HbA1c)≧6.5%2、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4、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對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風險族群,維持血糖穩定及控制體重是預防關鍵,飲食習慣更是占重要的一環,建議養成定時進食,以少糖、少油、少鹽為原則,維持身體狀態。
90%腦中風可預防 8大風險因子曝!「中3個」屬高危險群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呼籲,高達90%的中風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民眾掌握對腦中風危險因子及健康行為的認知,並積極採取行動,都可以預防腦中風及降低風險。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111年腦血管疾病共計奪走1.2萬人生命,為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換言之,在台灣每42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腦中風除了致死率之外,中風所引起的失能及後遺症,更是不容輕忽,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沉重的負擔,亦嚴重影響餘生的生活品質。國建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可以檢視自己及家人,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體重過重、吸菸及腦中風家族史,上述8項之中有任3個,就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群,更應特別注意。國建署指出,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為國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罹患最常見慢性疾病或病症之一,而民眾到底要如何控制三高,建議遵守以下4要點。●安排定期健檢民眾可透過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40-64歲民眾每3年1次,及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或學生健檢、勞工健檢、軍人體檢,定期健檢掌握自身的健康數據。●自我掌握數據如何判斷三高數據是否異常呢?血壓部分,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建議平均血壓值≦120/80 mmHg。血糖部分,需定期抽血檢驗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範圍內,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 mg/dL。血脂部分,俗稱壞膽固醇的「(LDL-C)」,無併發症的一般民眾應<130 mg/dl。●評估罹病風險民眾亦可透過國民健康署建置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健檢報告數據,掌握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疾病(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維持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調整個人作息、保持情緒穩定及遵循「三低一高 (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 」飲食原則,持續監控三高數值,若數值超過建議標準值持續監控而未改善,可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
4年統計出爐!一踏入「這年紀」 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增4倍
更年期是婦女生命歷程中自然且必經的階段,大約在45至55歲期間,隨著卵巢功能衰退,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導致更年期婦女基礎代謝率降低、體脂肪容易囤積、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依據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45-64歲女性血壓偏高、血脂偏高、血糖偏高盛行率達26.4%、21.3%、39.7%,約為19-44歲女性的3.9倍(6.8%)、2.6倍(8.2%)、3.4倍(11.8%),隨年齡增加,三高異常盛行率有升高情形,最多接近4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更年期婦女應定期監測自我健康狀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國外文獻指出,更年期階段是影響婦女健康的關鍵,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更為顯著,進而影響整體生活品質,甚至有死亡的風險,如何在更年期階段早期管理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至關重要。國健署提出護心5要訣,讓更年期婦女們運用:1.健康體重依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 (公尺2)〕進行整體熱量攝取的規劃,並視年齡、活動量及體重增加情形,進行個人熱量攝取的調整,若有相關的體重與熱量攝取等問題,建議可找營養師諮詢。2.均衡飲食適當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遵守少油、少鹽、少糖、高纖、高鈣飲食原則,並以天然原型食物為主,減少過度加工食品。3.規律運動結合生活作息,增加自我活動機會,運用逛街購物、上下班通勤時段,由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每天累積30分鐘運動,每週累積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搭配肌力和伸展運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4.放鬆舒緩:透過閱讀、聽音樂、瑜珈等自己有興趣的嗜好活動,適時舒緩生活壓力,放鬆身心靈,維持愉快心情、多與親人、朋友分享心事,保持良好互動。5.無菸樂活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引起中風或心肌梗塞危險,若有吸菸習慣的婦女,可善用國民健康署多元戒菸服務資源,全國近3,5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查詢網址https://ttc.hpa.gov.tw/Web/Agency.aspx)及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電話:0800-636363)、LINE@戒菸諮詢服務(ID:@tsh0800636363)尋求專業協助。為幫助更年期女性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含身體檢查(身高、體重、腰圍、血壓等)、尿液檢查(尿蛋白等)、血液生化檢查(血糖、血脂等)、B、C型肝炎篩檢、健康諮詢等,請更年期婦女定期接受檢查,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運用「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https://cdrc.hpa.gov.tw/),計算未來10年罹患慢性疾病之風險,並善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更年期保健館」(https://health99.hpa.gov.tw/theme/2) 衛教資源,做好更年期健康管理,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
47歲男血壓失控引發腦中風 ROSA手術精準抽吸血塊
47歲的鄭先生在去年10月下旬出現莫名持續頭暈及嘔吐的症狀,嚴重時甚至頭暈目眩跌倒,儘管當時有去醫院檢查,卻無診斷出任何異常,10月底時突然出現左上肢無力偏癱、說話口齒不清等症狀,所幸當時正在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看診,醫護人員察覺異狀後立刻送鄭先生去急診,緊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發現是出血性腦中風,會診神經外科並轉入加護病房,經處置後,於11月中順利出院。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顯中表示,鄭先生為自發性出血性腦中風,經電腦斷層檢查,本次出血位置在腦部基底核區域,血塊大小雖不需要緊急開刀,但仍持續對腦組織造成壓迫,與家屬溝通討論後,決定先用降腦壓及降血壓藥物控制,並於11月1日進行ROSA機器人立體定位血塊抽吸手術,在機器人精準定位的輔助下,順利抽出血塊。兩天後鄭先生的上肢功能就逐漸恢復,講話口齒也變清晰,並於11月21日順利出院,開始展開復健療程,1月底時可自行至診間回診,如今恢復狀況相當良好。陳顯中醫師指出,在台灣,腦中風大致可分為出血性與梗塞性兩種,其中出血性的占比約莫三成,依病人出血大小、損傷區域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策略,但主要還是在血壓及腦壓控制,減少再出血的機會,而腦傷嚴重程度、後遺症也因此有所不同,因此,後續三至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間也得持續復健。陳顯中醫師表示,鄭先生屬於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最常見自發性腦出血的主因,與本身體質,或血壓控制不佳相關,初步判斷,早先的頭暈、嘔吐也可能與血壓控制不當有關,這次手術能順利完成並在短時間內復原良好,真的相當幸運,也建議鄭先生務必遵守醫囑控制血壓,避免二次中風。根據統計,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十大死因前段班,也是國人失能的主因,平均每年奪走一萬人的性命,也同時影響著無數的家庭,為避免陷入「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的窘境,民眾除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有問題快打119」的口訣來提升對腦中風的警覺外,更得重視自身健康,從防止腦中風發生做起。雖然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但卻能透過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型態來預防,實行「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有三高病人要定時服藥及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等,家中如有相關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有長期頭痛、頭暈或其他神經學症狀,建議前往神經外科門診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清明時節雨紛紛!連假忽冷忽熱「慎防腦中風」 醫教4招保平安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連假將於4日開始,2波鋒面也跟著接力來襲,預計第2波鋒面於6日報到,到時全台有雨,天氣陰晴不定,而此天氣型態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提升腦中風的機率。對此,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分享,4招在清明時節預防腦中風的方法。謝炳賢在臉書粉絲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發文指出,常聽到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春天孩子面,兩日一變臉」,就是在指每逢3、4月的春天時節,天氣變化總是相當快速,陰晴不定。而這樣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提升腦中風的機率,尤其是老人家更是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態。對此,醫師就分享了4招在清明時節預防腦中風的方法:洋蔥式穿搭:春天後母面,有時出門看起來大太陽,一下子就又冷起來!建議可以採取洋蔥式穿搭,內層穿較透氣排汗的衣服,中間則是保暖衣物,最外層再加上防風外套,另外也可以帶上帽子、薄圍巾等穿搭物品,能夠更好的隨時依照需求來增減衣物,不僅減少受風寒的機會,也能避免溫差過大而造成血管負擔。避免劇烈運動:清明時節早晚溫差劇烈,尤其清明掃墓常常會是選擇在一大早時出發,或是有些習慣清晨早起爬山運動的老人家,容易使血管收縮,引發腦中風的發生。建議不要在早晚較冷的時段進行劇烈運動,並且在運動或勞動前,也務必做好暖身,盡量維持身體的緩和,才能減少中風發作的機率。少鹽少油膩:清明祭祖是許多家庭相聚的時刻,而連假也有許多人會安排出門旅遊,聚餐吃美食絕對少不了!要特別提醒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美食當前也先別一下子就吃進過多食物,以免攝取過量油脂、鹽分及糖份,造成身體負擔。建議可以在大魚大肉間多搭配一些新鮮蔬果、低脂蛋白質,既能享用美食,也能保護心血管健康。多喝水少喝酒:假期間的聚餐除了豐富饗宴外,喝酒助興也是正常,不過務必要適量小酌就好,過量酒精對身體健康絕對是負面影響!此外,也別忘記適時補充水分,能避免因血液過度黏稠而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魏哲鳴曝感情觀「喜歡會表明心意」 情緒處理靠看周杰倫演唱會
被粉絲讚「戴眼鏡最帥的男神NO.1」的魏哲鳴日前接受LiTV專訪時,表示在《以愛為營》與《19層》中兩個天南地北的角色完全難不倒自己,自出道至今已拍了二十六部作品的他覺得成長最多是心態更柔軟,「可能偏比較佛系了,這種佛系不是說擺爛,而是我不做過多想法去干擾工作的心態,把焦點就放在眼前,我能做好的部分,不去過份計較得失,肯定自己的進步,也接受自己的不足,向前看,我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談及《以愛為營》,魏哲鳴印象最深刻是與秦時月(沈雨潔飾)山頂表白的重場戲碼,「這是喻游(角色名)下定決定認真面對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衡量別人怎麼看待這段感情。」他說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情觀也是如此,「如果真的遇到喜歡的人,我還是會傾向直接跟對方表明心意,但是在不確定時,我可能不會太貿然行動。」至於「《19層》的燒腦闖關,魏哲鳴則說:「我覺得高玄(角色名)是比較具挑戰的角色,他的難度一是在同樣都是『老師』,我如何區分與之前同類角色的表演;二是為了營造高玄的神秘感,前期如何拿捏『壞』的程度;三是武打部分,比如追逐跑跳、水下與打鬥,對體能是有要求的,我也需要提前進行一些訓練課程來強化自己。」魏哲鳴出道至今已拍了二十六部作品。(圖/LiTV、北京丞娛文化)除了戲劇,魏哲鳴在《披荊斬棘3》也表現優異,他大方爆料:「當時剛播完《夏日奇妙書》,霏姐(王霏霏)給了我很多建議和幫助,知道我想選唱跳的時候,有推薦我在劇組教學舞蹈老師,也一直叮嚀我別緊張,放平常心享受舞台就好。」坦言自己在意勝負,「《披哥》畢竟做為競技類綜藝,它的淘汰標準就是輸贏,那我肯定是以贏的方向盡全力,但也會享受成長的過程。我認為最重要是盡力了,沒給自己留下遺憾就可以了,不必糾結結果還是過程。」有「演員職人」美譽的魏哲鳴也分享永保最佳狀態就是在飲食上採營養均衡、少油少鹽為主,「需要能量的時候,我會補充一些甜品,魏星(官粉名)應該看過我分享劇組餐的圖片,再一個就是注意身體狀況,拍完一天的戲後,不在睡前處理更多無關的碎片信息,盡量保持睡眠充足與質量,讓第二天能有一個較好的狀態,還有就是利用中途小歇之餘去活動身體,簡單做一些運動,如果收工比較早,我則會去健身房。」至於心靈上,因為角色本質入戲、出戲的情緒處理,他認為自己能相對快速的切換模式,「我會看看偶像周杰倫的演唱會現場版、看看籃球比賽、和朋友家人閒話家常或吃個甜品放鬆!」魏哲鳴私下最喜歡的小暱稱是「老魏」。(圖/LiTV、北京丞娛文化)被問到未來若時間允許,想舉辦見面會親自與粉絲互動嗎?魏哲鳴期待的說:「有機會還是挺希望的,因為之前一直都在劇組拍攝,沒有特別多時間和大家線下見面交流,SNS也看到魏星表示很期待見面會,因此想說盡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實現這個期許!非常感謝粉絲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我會努力盡所能把自己變得更好,不辜負你們這份喜歡,也希望能讓喜歡我的人,因為喜歡我的這件事,而成為更好的自己。」魏哲鳴私下也是出了名的好相處,因此有很多粉絲會透過每個作品延伸,幫他取各式各樣小暱稱,像是小哲、老魏、七爺、魏老師、章老師、賀總等,被問到私心最喜歡哪個?魏哲鳴說:「我自己感覺『老魏』更親切一些,身邊朋友也會這麼喊我。」
高血脂難自行發現、控制! 專家授「4招」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依據111年十大死因統計指出,國人死於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死亡率遠超過肺癌與肝癌,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因素,國民健康署2018年運用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有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者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為1.8、1.5及1.4倍。高血脂自己難發現 控脂4招找回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2018-2022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 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高達4成,其中有高血脂的民眾自述曾經醫師診斷者卻僅有2成,由於高血脂初期的症狀不明顯且無法自行測量,民眾較難以發現與控制。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可以透過健康檢查來了解血脂數值,掌握自身健康狀況,並提供控脂4招:1、定期健康檢查:除了各式公費健檢,國民健康署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建議可定期健檢及早發現異常、早期治療。2、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國民健康署發展「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可自行輸入血脂等健檢報告數據,計算並掌握自身罹患冠心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及早改善健康數值、降低風險,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3、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養成飲食均衡好習慣。4、戒菸改善血脂異常: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和血壓飆升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建議民眾戒除菸品、改善血脂異常。注意心肌梗塞癥兆 爭取黃金時間若突然出現左邊的胸前部位感覺疼痛或緊縮,喘不過氣、冒冷汗、呼吸困難,有頭重腳輕的感覺等疑似心肌梗塞癥狀,尤其是有三高或心血管病史的民眾更要注意,務必要撥打119及時就醫,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救治,爭取黃金時間、搶救生命!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超越癌症 高血脂最致命!僅2成曾就醫
依據111年十大死因統計指出,國人死於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死亡率遠超過肺癌與肝癌,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因素,國民健康署2018年運用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有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者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為1.8、1.5及1.4倍。其中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高達4成,卻僅有2成就醫,風險最高。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中,高血壓會損害動脈,導致動脈阻塞,並阻止血液流向心肌而引發心臟病;糖尿病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台灣心肌梗塞學會常務理事黃群耀醫師表示,低密度脂蛋白會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血液中,相反的,高密度脂蛋白則會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膽固醇)是血管中的清道夫。當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過多積聚在血管壁,就會使得血管日漸狹窄,阻礙血液流通,不僅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等症狀,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症狀。為了避免暴露於急重症的風險下,鼓勵民眾在發生高血脂時,更要積極控制。根據國民健康署2018-2022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高達4成,其中有高血脂的民眾自述曾經醫師診斷者卻僅有2成,由於高血脂初期的症狀不明顯且無法自行測量,民眾較難以發現與控制。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可以透過健康檢查來了解血脂數值,掌握自身健康狀況(血脂正常值: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50 mg/dl;女性>40 mg/dl),並提供控脂4招:1.定期健康檢查:除了各式公費健檢,國民健康署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建議民眾可定期健檢及早發現異常、早期治療。2.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國民健康署發展「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民眾可自行輸入血脂等健檢報告數據,計算並掌握自身罹患冠心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及早改善健康數值、降低風險,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3.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養成飲食均衡好習慣。4.戒菸改善血脂異常: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和血壓飆升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建議民眾戒除菸品、改善血脂異常。民眾若突然出現左邊的胸前部位感覺疼痛或緊縮,喘不過氣、冒冷汗、呼吸困難,有頭重腳輕的感覺等疑似心肌梗塞癥狀,尤其是有三高或心血管病史的民眾更要注意,務必要撥打119及時就醫,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救治,爭取黃金時間、搶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