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保障
」壯世代來臨! 立院民眾黨團提3大高齡化政策
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壯世代」人口越來越多,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立法委員吳欣盈、總召邱臣遠、副總召賴香伶今(27)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壯世代文化運動等3大倡議,同時呼籲政府精進數位醫療,並培育長照人才,多面向應對高齡化社會。立委吳欣盈表示,已提出《個資法》修正草案,將歐盟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則》納入,提升資料治理標準;而數位醫療正在起步階段,透過創新沙盒提供安全試驗環境,讓醫療機構嘗試數位醫療應用,也能鼓勵保險公司建立支付制度,讓醫療、數位、金融能取得完美合作,並在過程中了解何種監管手段最為合適。數位醫療和科技不僅能解決醫療資源分配問題,也能為「壯世代」帶來更多助益。呼籲政府要做領頭羊,營造出數位醫療的發展環境,讓「壯世代」能夠在更健康、更智慧的環境中生活。立委邱臣遠指出,壯世代占台灣人口三分之一,掌握台灣三分之二的財富,未來比例還會逐漸攀升,應該打破傳統思維。民眾黨提出3點倡議,首先應推動壯世代文化運動,要求政府帶頭去除長者負面標籤、讓退場大學轉型養生村開創第三人生大學,同時推動數位正義轉型,弭平世代間數位落差。並鼓勵壯世代繼續生活、工作、消費。最後一點倡議則是成立「壯世代發展委員會」,併入少子女化辦公室、高齡化辦公室。立委賴香伶直言,高齡人口在台灣經濟中有巨大潛力,這也是她自己在地方推動「銀創孵化器」的初衷,希望促進中高齡者創業和職場再投入,達到「壯」有所用的政策願景;此前也在立法院提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修正法案,應對現行法規對高齡勞工就業保障不足的問題,未來也將在各個層面推動相關議題,為台灣高齡化社會找到最佳解決途徑。民眾黨團認為,台灣政府應該帶頭打破高齡等於負擔的標籤,政策不僅要「扶弱」,更要鼓勵壯世代動起來,鬆綁相關就業法規,將其引導為國家發展動力。此外,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更要做好超前部署,持續精進數位醫療並加速提高長照據點覆蓋率。
拉攏年輕選票?選前大撒幣 青年就業方案花費160億
行政院會4日通過勞動部「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二期規畫,關注青年失業、低薪、職涯發展、供需失調與非典型工作等議題,預計在2023年至2026年擴大投入160億。在野立委批評,選前大撒幣,如同裝上葉克膜,企圖想用政策買票拉攏流失的年輕選票。勞動部2019年推出「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一期4年方案,共協助75萬名青年就業;第二期以「定方向、增人才、促就業、爭好薪、轉正職」5大目標,共12項策略、48項措施,經費從133億擴大到160億,預計協助80萬名青年。兩次的時間都非常巧合在總統大選前一年。勞動部說,新增措施包括提升大專青年預聘計畫、初次尋職青年及非典型就業青年就業協助措施、協助青年進入重點產業、取得重點產業技術士證及穩定就業獎勵、跨部會強化青年創業協助等。其他精進或續推措施包括職前訓練、工作崗位訓練、產業新尖兵計畫等。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認為,近日民調顯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青年選票流失,自從兩岸緊張,政府逼年輕人延長兵役,面臨隨時上戰場的恐懼,及年輕人失業、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小孩,這些問題是蔡英文2016年時的政治承諾,現在卻都跳票,如今又想在選前大撒幣,好像裝上葉克膜般,企圖想用政策買票拉攏流失年輕選票。民眾黨立委賴香伶指出,政府不立《最低工資法》、派遣非典型就業保障法案,用煙霧彈讓大家覺得「有政府會做事」,根本捨本逐末。她分析,年輕人的工作喜好已不同於過去,加上學用落差問題,不可能用補貼就有引導作用,應該解決結構問題,否則4年後恐落入一場空。
鴻海攜手長庚大學共育AI人才 祭出百萬獎學金及保障就業
鑑於全球各產業AI人才供不應求、缺口急速擴張。鴻海(2317)科技集團今(26日)攜手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共同舉辦「長庚大學-鴻海AI獎學金計畫產學合作合約」簽約儀式暨實習說明會。鴻海更提供高達每人100萬元的優渥全額獎學金,保障通過實習考核之獲獎學生畢業後進入集團服務2年。計畫著重於高端AI人才培育,以產學合作模式結合專業課程和企業實際專案參與,推動臺灣AI產業持續茁壯。根據計畫內容,獲選學生將以兩階段進行,第一年於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人工智慧學系攻讀碩士學位,先在系上修課,建立對AI科學與工程的專業能力;第二年則前往鴻海實習,以實際參與企業專案,進而深入探討AI於產業的實際運用,把理論知識轉化爲實務經驗。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表示,「未來人人都需要具備AI智能,不只要與AI共存,更要有靈活運用AI技術的能力;期待透過此產學合作,培育更多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人工智慧專業人才,為台灣的AI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鴻海集團人資長夏國安表示,「AI作為鴻海『3+3』戰略的重要一環,集團需要非常多的靈活跨界、多元思考的人才,很高興有機會和長庚大學進行產學合作,期待透過這項計畫,共同為臺灣的AI人才培育做出更多的貢獻」。
印度推動新募兵計畫 年輕人砸車縱火示威
印度軍方14日宣布「烈火之路」(Agnipath)募兵計畫,多省爆發抗議示威運動,火車窗戶被砸破,汽機車遭縱火。此種短期契約式的募兵計畫,只留下表現最佳的25%獲得正式軍階,引發年輕人對就業保障的擔憂。軍方稱新制有助縮減人事開支,被裁的新兵可選擇參加大學銜接計畫或優先進入各省警隊。
單親媽媽「女扮男裝36年」只為保護獨生女 身分曝光卻仍想以男人身分死去
母愛真的很偉大!印度單親媽媽貝契摩(S Petchiammal)在丈夫死後女扮男裝長達36年,只為找到一份能養活女兒的工作。但她男裝女子的身分被揭發後,仍因「現實考量」想繼續保持男兒身,也讓各界再度關注印度女性社會地位低落的問題。據《印度時報》報導,現年約57歲的貝契摩當年僅結婚15天,就遭遇丈夫因心臟病猝死的打擊,雪上加霜的是,本就視女性為工具的印度傳統文化,對「再婚女性」更是嗤之以鼻。讓當時只有20歲的貝契摩只能在沒有男性的「庇蔭」下外出工作,獨自面對極不友善的環境。而不論是在建築工地、旅店或是餐廳,身為寡婦和帶個拖油瓶的貝契摩都無法獲得應有的待遇,只能在忍受歧視和性騷擾的環境中,賺取微薄的薪水。對此,她不得不拋棄女性身分,在神廟剪去長髮並換上襯衫和長袍,還更改身分證和銀行上的資料,以名為木都(Muthu)的男性,在一座小村莊拿回應得的待遇和尊重。令人驚訝的是,貝契摩成為木都這36年期間,除了女兒和家鄉親戚知道她的真實性別外,都沒有人發現她是女性,且「木都」至今也沒有恢復女兒身的想法,甚至還想保持男性的身分直到去世為止。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印度生物辨識系統「Aadhaar」中的性別為男性,但在鄉村就業保障計畫(MGNREGS )的資料則是女性。雖然近幾年印度各大城市的女性地位有所提升,但絕大多數的印度女性仍生活在危險之中,「幸運」出生並活下來的可能被迫童婚,到青少年甚至婚後仍要面臨被性侵的威脅,加上傳統文化認為,女方在結婚時有支付大量嫁粧給男方的義務,因此傳統家庭裡的印度女人,很容易被視為「賠錢貨」,也讓印度現代教育程度越低的區域,女性受壓迫的比例就越高。
近百萬非典勞動者當次等公民? 立委籲法制要跟上腳步
立委范雲在五一勞動節前夕,邀請了五個具有非典型勞動特性產職業的工會團體舉行記者會,指出台灣目前至少有近百萬非典型勞動者,例如打工族、短期契約人力、派遣人力,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現行的勞動法制和社會保障體系難以完整涵蓋非典型勞動者,使得他們缺乏就業保障,容易在社會變動下成為首當其衝的犧牲者。范雲說,近年來「新興」非典型勞動者快速增加,他們通常缺乏明確雇主,更不受勞基法保障,例如自己接案的自然人承攬工作者、零工經濟工作者如美食外送員;美食外送員人數近年來快速增長,全台已超過10萬人。在疫情衝擊之下,2020年的非典型就業者人數9年來首次下滑,且有普遍低薪、勞動環境不安全等問題;尤其數據顯示非典型就業者以15-24歲為大宗,連帶易加深青年貧困的問題。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昱安表示,美食外送服務已經成為台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環,但產業存在諸多不平等,無法在現行法令下解決。平台業者長期聲稱外送員是承攬制,把多數營運成本、風險甩鍋給外送員承擔,外送員也沒有薪資保障與相關社會保障,只能被迫接受平台給予極低的薪資,夥伴還常常遇到平台無故停權、扣錢的狀況,往往申訴無門。他認為,應跳脫承攬、僱傭的既有思維,設計一套通盤可用的外送行業專用法規。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指出,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競選時承諾「立法保障非典型勞工」,然而至今仍不見派遣專法、部份工時勞工保護法;另外,為了進一步消除部分工時勞工面臨的低薪勞動風險,也著實應加速完成最低工資法的立法。此外,為促進勞資關係對等,捍衛「勞動尊嚴」,行政部門應透過有效的政策協助,落實團結權與協商權的效用。
學測填志願4/「企業辦學」自己培養人才 入學即就業!新生已有員工編號
企業求才若渴,乾脆「撩下去」自己培養人才!汽車零組件大王敏實集團創辦人秦榮華就是一例,他身價逾20億美元(台幣約557億元),名列台灣前50大富豪,3年前買下大華科技大學,改造為發展電動車及智慧製造人才培訓基地的敏實科大。秦榮華認為,未來20年具有發展性的產業是半導體、通訊技術加上電動車、新能源車,其中自動駕駛是電子、通訊加上汽車技術革命的結合。但這2、3年科技日新月異,學校教出來的學生在職場上用不到,秦榮華接手一度瀕臨退場危機的大華科大後,原有10科系只保留餐飲管理系,另成立「智慧製造工程系」及「智慧車輛與能源系」,共3個科系,總招生人數為223人。敏實科大智慧車輛與能源系主任曾慶祺說,「智車系成立初期,秦總就要求放棄傳統汽車,全面朝未來趨勢電動車發展,因此敏實智車系與他校車輛系最大差別是所有課程都是電動車加自動駕駛技術,走在趨勢最前端。」當其他學校喊出「畢業即就業」的口號時,敏實科大已是「入學即就業」,新生一入學就有敏實的員工編號,大二起安排集團子公司參訪,大四就能進入集團於全球的據點實習,為培訓「準員工」。敏實科大「智慧車輛與能源系」所有課程都是電動車加自動駕駛技術。(圖/方萬民攝)另一個例子則是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原本是註冊率僅17%的興國管理學院,7年前由中信金控接手後,憑著產學合作及業師特色教學闖出名聲,首屆大學部畢業生就業媒合百分百,110學年本校註冊率100%,並創下連續5年註冊率百分百佳績。2019年首屆畢業典禮上,創辦人辜仲諒也特地到場致詞,他分享阿嬤曾遭受冤獄的故事,勉勵學生「未來一定要有夢」面對挑戰別放棄夢想,因為「信念讓你活的有價值」。目前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大學部有AI人工智慧學系、財金系、財法系、企管系(Martech)與金融管理學院學士班共5個系,研究所有金融管理研究所、法律研究所、科技金融所、金管碩士在職專班、光電與通訊產業碩士專班,今年大學部預計招生250人、研究所為115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年年滿招的最大原因也是「就業保障資格」,校長施光訓曾透露,「學校的每個學生,在畢業前就會有至少2~3個工作給他選擇,像是銀行櫃員、業務、放款、保單、風險管理、法務等。」學校的必修課也規劃金融業的中高階主管授課,讓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跟業內主管認識。另外,為了讓學生畢業後能快速接軌金融界工作,也在校內設置「實習銀行」,打造銀行櫃檯的設備,並讓學生學習點鈔、整鈔、各類表單與稅務課程,由於是完全照著銀行的模式進行,若學生畢業進入銀行,等於可以跳過摸索試應期,而畢業的門檻是需要考完金融全證照,至少要有7張以上的證照,所以基本上每一個學生都具備足夠專業知識跟條件就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110年與中信金控的就業媒合率為7成,畢業生除進入中信集團服務外,也有於其他金融同業、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相關產業就業。
老奧運人自救3/選手退役就業路窄 學者促立「運動發展部」
針對選手退役後的就業發展,中興大學教授兼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長余宗龍指出,體育署是隸屬於教育部下的三級單位,編制不足,難以支持全國運動產業發展,選手退役後大多只能從事體育老師或教練等教育相關職業,呼籲將體育署升格為運動發展部,層級拉高創造外溢效應,也創造選手在教職之外,更多運動產業的就業機會。1970、1980年曾代表我國參加奧運的雪橇國手黃柳宗與舉重國手鄭加坐,兩人退役後如今是中華民國奧運人協會的一員。奧運人協會在2017年成立,現任秘書長陳鴻雁也是資深奧運人,曾參加過1984年洛杉磯奧運標槍項目,是我國舊制標槍永久紀錄保持人。陳鴻雁說,有的奧運人退役後的生活並不是很好過,即便未奪牌,但也曾為國征戰,協會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給老奧運人更多照顧和保障。余宗龍表示,1970、1980年代的選手的養成過程中,高舉民族主義、為國爭光出賽,在此保護傘之下,體育成績影響升學;加上過去的選手能就讀的學校大多為體育專業學校,沒有機會接觸到體育以外的第二專長,退休後就業缺乏保障。針對退役選手就業,體育署制訂「績優運動選手就業輔導辦法」、「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資格審定辦法」,余宗龍指出,前者資格限定為奧、亞運前八名成績,後者也須持相關證照與特殊運動成就,且教練資格並非就業保障,仍視學校是否有職缺,對於未奪牌的選手較無保障。2017年奧運人協會成立,目前會員約30人,盼政府編列預算幫助更多奧運人薪火相傳。(圖/截自中華民國奧運人協會臉書)「給運動員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余宗龍指出,運動員因為求學階段專注備戰於訓練和比賽,導致經常中斷學習,造成就業路窄的問題,建議政府結合民間企業,鼓勵學生運動員學習第二專長,為將來退出賽場預作準備,這次疫情也成為發展線上學習的契機;其次是鼓勵企業發展職工運動,解決流浪教練的問題。余宗龍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自2013年配合政府組織改造,降編為教育部體育署,對比其他國家最高體育主管機關,韓國是文化運動觀光部,英國則是成立數位文化、媒體和運動部,體育署明顯「矮人一等」,若能升格為運動發展部,有望製造外溢效應,也創造選手在教職之外,更多運動產業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