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
」 美國 川普 拜登 中國 季辛吉全美第1張總統選票開出! 12人小鎮午夜投票「3:3」平手
2024美國總統大選於11月5日正式陸續開放民眾投票,其中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中僅有12人的小鎮迪克斯維爾(Dixville Notch)延續了午夜投票的傳統,投票於5日0時(台灣時間5日中午13時)進行,而稍早則開出全美第一張普選票,在6名登記選民中,有3人支持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另3人則支持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戰況相當激烈。據外媒報導,迪克斯維爾的投票過程只花了10到15分鐘左右,而這項午夜投票的傳統,可以追溯到近65年前,第一個有記錄的例子發生在1936年大選期間的小鎮米爾斯菲(Millsfield)。回顧美國總統大選,只有2位總統候選人贏得了迪克斯維爾的所有選票,其中包括1960年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2020年的拜登(Joe Biden)。2024美國總統大選各州普選開始投票時間為台灣時間11月5日晚上19時起,各州投票站關閉後,隨即開始開票,預計會從台灣時間6日早上7點從印第安納州(Indiana)、肯塔基州(Kentucky)最先開票,到了下午1點夏威夷州(Hawaii)、阿拉斯加州(Alaska)才會開始開票作業。
「水門案」記者爆料:川普卸任後與普丁通話7次 還偷送新冠檢測儀
揭穿水門案醜聞的《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即將在下週出版他的新書《戰爭》(War),如今該書搶先披露,前美國總統川普自卸任以來,已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了多達7次的私人通話,並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秘密向普丁寄送了COVID-19檢測儀。據美聯社的報導,伍德華的新書《戰爭》預計在下週出版,書中部分內容被搶先披露給媒體,包括川普與普丁的故事。該書聲稱2024年初,川普在位於佛州的海湖莊園裡,命令1名助手離開辦公室,以便與普丁通話。據未透露姓名的助手表示,自川普卸任以來,他與普丁可能還有另外6次通話。書中甚至爆料,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川普擔任總統時,曾秘密向普丁寄送了當時非常稀缺的雅培便攜式COVID-19檢測儀,供普丁個人使用。據稱普丁當時特別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且他也要求川普不要公開這個秘密,因為這可能會對川普的政治形象造成傷害,「我不希望你告訴任何人,人們會因此責怪你,而不是我。」本書作者伍德華已在《華盛頓郵報》任職超過半世紀,他因在1970年代報導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政治醜聞「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而聲名大噪,日後更經常撰寫有關政府高層的爆炸性消息。關於川普與普丁持續聯繫的說法,伍德華聲稱資訊來源是1位未在書中透露姓名的川普助手。這位助手沒有提供更多細節,僅表示2人之間的聯繫可能多達7次。對此,川普競選團隊對伍德華的新書進行了猛烈抨擊,並稱他為「徹頭徹尾的無賴」,還形容他「遲鈍、懶散、無能,總體上是個沒有個性的無聊傢伙」,但並未回應書中的具體指控。川普競選團隊的通訊總監史蒂文·張(Huyen Steven Cheung)在聲明中表示:「伍德華編造的這些故事都不是真的,都是出自一個瘋狂、精神錯亂的人之手,他患有嚴重的『川普妄想症』。」他還提到,川普並未因為這本書接受任何採訪,且川普正在為伍德華舊書的內容,對其提起訴訟。而克里姆林宮也否認了伍德華書中關於川普與普丁通話及提供新冠檢測儀的爆料。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指出,「這不是真的」,並稱這是在選舉前的「典型假新聞」。雖然卸任美國總統有時會與外國領導人會面,而實際上,川普就曾在海湖莊園接待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匈牙利總理奧班等人,但這些會面都是公開的,而且川普還與客人合影。然而,前總統川普未經現任政府批准下,就與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私下交談,尤其是在美俄2國在歐洲戰爭立場對立的情況下,顯得極為不尋常。而且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拜登還沒有與普丁通話。川普對克里姆林宮領導人的好感,長期以來讓他的許多手下官員感到困惑,並引發了多次調查,也令共和黨的國家安全專家感到擔憂。美國情報機構近幾年還得出結論,俄羅斯政府干預了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幫助川普擊敗前國務卿希拉蕊,不過前聯邦調查局局長、時任司法部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事後調查並未發現川普團隊與俄羅斯之間存在任何勾結。
Fed降息1碼機率大?孫明德曝兩大因素 估新台幣11月將強升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暨群益期貨總經顧問孫明德12日指出,聯準會下周降息1碼的機率更大,主要有二大因素:一是不驚動市場,若降2碼投資人將懷疑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將使股市大跌波動加劇;二是不要驚動川普,若一次降兩碼,川普將打擊聯準會是「為了助選、替執政黨搶選票」。不過,預期美國選舉完將加速降息,亞幣將隨之大幅升值,包括新台幣將在11月急升。孫明德表示,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8月統計,將民間投資大幅上調至3.89%,相較於國內其他總經機構預測高出許多,主因主計總處開始發現製造業的投資有所增加,不過台灣的隱憂在於「利率比物價低」,因此民眾買房、買股熱情不斷,逼央行現在用政策打房降溫;以台灣央行的角度來看,國內物價高應要升息抑制通膨,但唯一讓央行陷入抉擇的是美國將展開降息,央行在此時若升息將引發市場疑慮,不過事實上台美利差仍相當大,美國利率是從5%往下降,台灣利率仍在2%低水平。此外,全球企業對景氣看法正在轉變,今年第三季轉趨樂觀,從全球企業樂觀指數五大指標分析:樂觀程度、供應鏈連續性、財務信心、投資信心、ESG等,均有所上升,尤其紡織業(包括紡織品、木材、紙張和皮革)迎來近三年最高分數,然製造業雖回升,但只有AI、先進製程相關的需求強勁復甦,其餘電子零組件、不動產業則並不相當樂觀,其中汽車製造業最悲觀。孫明德指出,中國生產過剩的趨勢持續,目前最糟的產業是水泥、鋼鐵,與房地產相關機械,因經濟不振使需求低迷;至於未來下一個「慘業」需特別注意的為:太陽能、風能、電動車及電池,生產過剩問題將逐漸浮出,進一步影響全球供應鏈。全球股市部分,孫明德表示,Stock Trader's Almanac創辦人Yale Hirsch提出「總統選舉周期理論」,由於總統要提振經濟獲得連任,在任期第三年時股市表現最佳,尤其是第一任期要連任時最明顯。據統計,從1973年尼克森至今拜登當總統的任期內,標普500指數在美國總統第一、二、三、選舉年的上漲機率與平均漲跌,分別為:69%與11%、54%與0.6%、85%與17.3%、85%與7.6%。觀察數據可知,美國總統選舉年的股市表現,僅次於任期第三年的時候。若用同樣標準來看匯率,孫明德指出,美元指數在美國大選年最強,尤其是第二任期最後一年最明顯,很有可能是政策刺激的結果,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美國在選舉年美元強會讓民眾有感;但美元今年最強的時間已過,隨著美國總統選舉過後,美元隨之貶值、亞幣將強升,預期新台幣在11月會強力升值。據統計,美元指數在美國總統第一、二、三、選舉年的升值機率與平均升貶,分別為:62%與1.1、38%與-3、54%與-0.8、77%與3.6。
Uber違法傳歐洲司機個資到美國 遭重罰103億台幣
荷蘭當局昨(26)日表示,叫車平台優步(Uber)因傳輸歐洲合作駕駛的個資至美國,「已構成嚴重違反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的事實」,被處以2.9億歐元(新台幣約103億元)罰款。荷蘭資料保護局(DPA)表示,過去兩年期間,Uber在將資料傳輸到美國伺服器時,未能充分保護歐洲司機的個資。這些數據包括帳戶詳細資訊、計程車執照、位置數據、照片、付款詳細資訊、身分證件,甚至還有司機的犯罪和醫療數據。Uber此舉已嚴重違反歐盟(EU)規定,被裁罰2.9億歐元(新台幣約103億元)。超過170位Uber司機透過法國人權機構申訴後,由於Uber的歐盟總部位於荷蘭,荷蘭資料保護局隨即展開調查,後續監管和催繳罰款的事情,將由荷蘭政府進行處理。事實上早在去年,母公司在美國的Uber,就因為多次違反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而被政府當局開罰1000萬歐元(約3.5億台幣)。Uber發言人尼克森(Caspar Nixon)回應,「這個有瑕疵的決定和高得嚇人的罰款,一點也不合理」,尼克森認為,「在歐盟和美國出現巨大不確定性的3年間,Uber的跨境資料傳輸程序都遵守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他強調,Uber將對這項決定提出申訴。根據荷蘭資料保護局表示,申訴程序預計耗時大約4年,在所有法律追索權行使完畢前,任何罰款都會暫緩執行。
川普遇刺!美國14起「總統級暗殺」一次看 他17天遭2槍擊奇蹟生還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台灣時間14日遭到槍擊,成為美國自1981年雷根遇刺案,43年來最嚴重總統級槍擊案。美國自林肯(Abraham Lincoln)1865年遭槍殺後,包含川普在內共有13名總統及總統候選人遇刺,並有4人死亡。見證美國開國的第7任總統傑克森(Andrew Jackson),1835年1月遭連開6槍暗殺未遂,成為美國史上首位遇刺總統。第16任總統林肯則在30年後的1865年,成為美國首位遇刺身亡總統。美國前總統傑克森(中)。(圖/達志/美聯社)美國史上唯一在職當選總統的聯邦眾議員,第20任總統加菲爾(James Abram Garfield),於1881年7月2日遭吉特奧(Charles Guiteau)槍傷於首都的火車站,背、手各中1彈的加菲爾因傷口感染於同年9月19日死亡,結束僅6個月任期。吉特奧被捕後供稱,不滿替加菲爾助選卻求官失敗而動殺機,後於1882年被判處絞刑並執行。帶領美國贏得美西戰爭、經濟快速成長的第25任總統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1901年9月6日競選連任期間,出席活動遭無政府主義者佐克茲(Leon Czolgosz)連開2槍擊中腹部,同月14日因傷口內部感染的壞疽進入血液身亡;佐克茲同年10月被處刑電刑。麥金利的秘書曾警告,美國可能發生當時盛行歐洲的無政府主義暗殺活動,但麥金利拒絕加強保安。泰迪熊「本熊」、美國第26任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在麥金利身亡後,以副總統身分繼任大位,並以42歲年紀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總統,1912年競選連任期間到密爾瓦基發表演說途中,遭酒館老闆開槍射傷,子彈穿越50頁講稿卡在體內,但老羅斯福仍繼續發表演員,並與子彈度過餘生。美國前總統小羅斯福(中)。(圖/達志/美聯社)名列美國史上最偉大總統之一的「小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繼承遠房堂兄老羅斯福的好運,於就職總統前1個月1933年2月15日,在邁阿密遭遇贊加拉(Giuseppe Zangara)暗殺,羅斯福幸運躲過一劫,但他身旁的芝加哥市長賽爾馬克(Anton Cermak)遭射穿肺部遇難。贊加拉同年遭電刑。小羅斯福任內去世後,繼任杜魯門(Harry Truman)1950年11月1日在白宮附近遭2名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暗殺未遂。杜魯門藉此機會發動公投,波多黎各因此成為美國的自治邦。前阿拉巴馬州州長華勒斯(George Wallace)1972年第3度角逐白宮,於華府的競選活動遭槍擊而半身癱瘓,這起槍案讓種族隔離信徒的他,重新思考自己的政治觀點。美國前總統福特(右二)。(圖/達志/美聯社)第38任總統福特(Gerald Ford)因尼克森(Richard Nixon)辭職繼任後,於1975年9月5日遭邪教組織曼森家族的女追隨者開槍,所幸子彈沒有擊發,女子之後遭判無期徒刑。但距離槍擊案僅17天,福特又被前FBI線民的左派激進組織女刺客開槍攻擊,好在有民眾打偏槍枝,福特倖免於難,但有計程車司機遭流彈擊中。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63年11月12日遇刺身亡後,留下諸多死亡陰謀論,其弟羅伯‧甘迺迪(Robert Francis "Bobby" Kennedy)1968年6月6日競選黨內總統初選時,遭政治宗教激進者索罕(Sirḥān)槍殺身亡。羅伯‧甘迺迪曾被視為能拯救美國於60年代的紛亂中,他與哥哥的死亡也開啟了超過50年的「甘迺迪家族魔咒」。川普東施效顰的第40任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1981年3月30日僅就職69天,就遭精神疾患者欣克利(John Warnock Hinckley, Jr)連開6槍,其中1槍擊種距離雷根心臟只有1英吋(2.54公分)。雷根手術前及手術後留下2句名言:「我希望你們(醫生)都是共和黨人」、「親愛的(妻子南茜),我忘記躲子彈了。」現年69歲欣克利2020年獲釋,並擁有原創音樂的YouTube頻道。2011年一名愛達荷州男子持槍射擊白宮,被檢方認定暗殺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未遂並起訴。川普這次遇刺生還,除極可能改寫美國大選結果及全球局勢,更可能帶來令人不安的未來。
拉斯維加斯出現49度破紀錄高溫 氣象專家傻眼「怎麼還變高?」
有消息指出,美國拉斯維加斯在7日出現歷史性高溫,華氏溫度達到120度(攝氏49度),如此高溫打破了過往紀錄。在7日上午,哈里·里德國際機場(Harry Reid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最低溫為華氏88度(攝氏31.1度),但是在上午8點35分時,華氏溫度就達到100度(攝氏37.8度),並在10點45分上升到華氏106度(攝氏41.1度)。根據《review journal》報導指出,氣象局預測拉斯維加斯在7日的最高溫為華式117度(攝氏47.2度),氣溫突破華氏118度(攝氏47.8度)的可能性約為25%。但實際上,拉斯維加斯當天下午13點56分時,溫度就達到華氏117度(攝氏47.2度),並在下午15點38分時達到華氏120度(攝氏49度),打破過往高溫歷史紀錄。拉斯維加斯的最高溫紀錄之前為117度(47.2度C),上一次達到這溫度是在2021年7月10日。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尼克森(Ashley Nickerson)表示,西南氣流與高壓中心靠近的關係,這使得拉斯維加斯溫度持續上升。但尼克森也提到,他原本以為溫度就只是停在華式117度(攝氏47.2度),沒想到最後溫度竟然達到華氏118度(攝氏47.8度),這也讓他直呼「溫度怎麼還變高?」尼克森也提到,面對如此高溫,有氣象局工作人員在南迪凱特大道(South Decatur)的辦公室停車場舉行「無烤箱烘焙比賽」,當時外面溫度為華氏115度(攝氏46.1度),車內儀表板上溫度則是達到華氏215度(攝氏101.7度)。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梅爾策(Sam Meltzer)表示,目前估計8日的氣溫會略為下降,但在9日有可能又會出現華氏117度(攝氏47.2度)的高溫。梅爾策強調,拉斯維加斯居民應該知道這些是極端高溫,建議人們在室內開空調,並保持水分。痙攣、疲勞和中暑是高溫狀況的主要表現,需要不同的方法來治療。降溫站在白天開放,至少到週三。而高溫除了襲擊拉斯維加斯之外,加州死亡谷(Death Valley)也在7日出現華氏128度(攝氏53.3度)的高溫。而加州的高溫也導致1人死亡,1人因熱衰竭而住院治療。報導中也提到,拉斯維加斯的高溫也影響了交通,拉斯維加斯機場有140架次航班延誤,13架次取消。NV Energy的停電網站顯示,7日下午16點20分時發生了7次停電,影響142名用戶。
辯論會表現太糟糕!拜登承認「的確不如過去」 民主黨內掀換將討論
美國於27日進行2024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其中由現任美國總統、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拜登對陣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但是在這場辯論中,拜登呆滯、結巴的表現,不僅被川普抓到機會連連反攻,就連不少支持民主黨的民眾、金主甚至是媒體都大感失望,拜登也在事後坦承「這次辯論表現的確不如預期」,民主黨內甚至掀起了「陣前換將」的討論。根據《politico》報導指出,當中提到拜登在這場辯論會的表現,堪稱是回答的「支離破碎」,不僅言不著調,回答明顯沒有充分準備,說話過程中結巴,甚至還多次被川普回應「聽不懂你在說什麼」。而整場90分鐘的辯論,反而讓不少民主黨的支持者感覺到訝異、錯愕,甚至開始萌生希望拜登可以退選的想法。有這樣想法的也不只民主黨的支持者,根據《CNN》報導指出,有著「執行長呢喃者(CEO whisperer)」稱號的耶魯大學教授索南菲爾德(Jeffrey Sonnenfeld)在辯論會結束後,就表示自己接到多家企業執行長的電話、訊息,他們使用「震驚」、「恐懼」、「噁心」等詞語來形容拜登在這場辯論會的表現。索南菲爾德表示,雖然拜登糟糕的表現讓不少企業十分失望,但他們也沒有因此決定轉向支持川普,因為不少企業認為,川普提出的論點中,夾雜了不少與事實不符合的謊言。但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卻認為,民主黨應該要換個代表出來競選美國總統。甚至有媒體用1960年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甘迺迪(John F. Kennedy)辯論會來形容這次辯論會的災難程度,這場被美國媒體譽為「史上最糟糕的辯論會」,甚至直言拜登的表現比當年剛結束手術的尼克森還要糟糕。面對外ˋ界的質疑與黨內的換將想法,拜登則在辯論會後承認,自己的表現的確「不如預期」,拜登表示「我說話的確不像過去那麼流暢,辯論技巧也沒有像以前那麼好,但我十分清楚,該如何說實話,該如何完成工作,該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拜登也明確的表示,目前自己無意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
立院爭聽證調查權真的反民主嗎? 好萊塢電影有答案
立院院會明天將處理政院送出的國會改革法「覆議案」,朝野都將強力動員,綠營痛批三讀的國會改革案將讓立院擁有調查聽證權,痛批不民主、是擴權,新北市議員黃心華反駁,如果民進黨講的真有理,那美國國會的聽證調查權行之有年,豈不更「反民主」?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美國國會擁有聽證調查權行之有年,幾乎是全民的共同認知。例如,去年上映、好評不斷的得獎電影「奧本海默」電影情節中就提及當時的兩場國會聽證會,一場是攸關奧本海默能否繼續參與美國原子能政策的安全等級聽證會,另一場則是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史特勞斯被提名擔任商務部長,出席參議院舉辦的人事聽證會,他並打趣的說,連美國電影《超人對蝙蝠俠》電影劇情中,超人都受邀參加美國國會聽證,他因此不解,若按民進黨的說法,國會聽證權反民主,所以,民進黨是認為美國其實不民主嗎?他還說,美國著名的水門案中,尼克森總統原先否認竊聽,是白宮職員在國會聽證會上,為避免背負偽證罪,才承認白宮有錄音設備,聯邦最高法院因此下令要求尼克森需交出完整的錄音帶,最後尼克森面對輿論壓力與國會彈劾的窘境下不得不辭職,可見聽證會對美國民主制度的重要性。反觀臺灣,國會聽證權是大法官會議在扁政府時代作出的釋字585號解釋賦予立院的權力,在野黨力推的國會改革法案只是將該號解釋法制化。前藍委陳學聖與何志勇在網路直播節目中,邀請新北市議員黃心華針對立院即將政院覆議案進行討論。黃心華強調,聽證會制度臺灣早已有先例,但現在民進黨卻只想要社會對立。陳學聖指出,昔日美國雷根政府將秘密出售軍火給伊朗的收入,資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地下組織,引發政治危機。當時美國國防部官員到國會作證時堅持不答覆,國會就強調,不答覆就要科以刑責,可以說,就是因為國會有聽證制度,該案才會曝光,被外界所知,立法院與美國國會都是由民意代表所組成,他無法理解,為何美國國會可以、立法院就偏偏不行?黃心華指出,臺灣其實早有相關聽證會制度。例如年2018公投法修正後國民黨推出三大公投,中選會舉行三場聽證會,他也曾參加過其中兩場聽證會。如果聽證會不通過,就沒法進入第二階段的連署。既然聽證會制度已有先例,沒理由國會不能有聽證權。黃心華認為,行政與立法兩者的關係,應該以「平行」加以形容,行政院長不應過問立法院的決定。新政府上台照理說應有蜜月期,理應用這個蜜月期去做對國家有用的事情,別把聲望浪費在政治仇恨上。可惜民進黨目前做的就是鬥爭,巴不得朝野社會要對立。陳學聖也推敲,民進黨目前採取的各種行動,就是設法要讓朝野政治對峙,才有辦法把綠營選票催至五成,訴諸民眾情緒,增加執政黨的支持度。
與綠營掰手腕 民眾黨622上街頭訴求「反謠言、要真相」
民進黨自6月14日起舉辦一系列「反濫權、護民主」全台宣講行動,透過區域黨部號召群眾針對國會改革法案進行討論與分享。民眾黨表示面對綠營持續造謠、仇恨動員的行為,將於6月22日在台北榮星花園舉辦集會,訴求「反貪腐、護台灣,反造謠、要真相」。民眾黨表示,如果行政權是一把刀,可以深入各個角落、攫取無限資源,立法權就是它的刀鞘,可以保護人民避免遭受不當侵害。立法院透過三讀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是多數民意支持的陽光法案,被民進黨扭曲為擴權、違憲,不但在立院裡意圖翻桌、還想透過覆議、沒收民主程序,投票投不過,就比群眾運動、比誰能撒資源動員,民進黨聲嘶力竭的反改革,到底在怕甚麼?「美國是典型的總統制國家,美國國會藉由聽證調查權,扼止了行政權的不當濫權。」民眾黨引訴1973年水門案事件,聽證會證明了白宮主導的竊聽行為,導致尼克森總統下台;2024年前川普資深顧問因拒絕出席國會暴動調查聽證會,因「藐視國會」被判刑四月。民眾黨指出,這些為民主國家的常態,卻被民進黨指責為「反民主」,批綠營在野時口口聲聲要推動改革,執政後就改口稱「擴權」,讓人民見識民進黨的無恥與雙標。民眾黨指出,覆議案將在6月21日表決,也絕對會被否決;但民進黨仍不放棄持續造謠、仇恨動員。國會改革法案已經通過且勢在必行,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沒有合約的2500萬顆雞蛋採購、綠能弊案、電信信令疑似外洩人民遭監控案都在等待陽光灑進國會,真相水落石出之日。民眾黨呼籲支持者們6月22日走上街頭,破解民進黨當家鬧事的瘋狂行為,共同展望未來,讓台灣不只有民主,還能真正做到監督、制衡、權責分立、政治清明,邁向國家治理。
沙國不再續簽《石油美元協議》 將如何撼動美元霸權地位
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美元一直以來是石油交易的主要貨幣,而石油與美元的掛鉤,最早源自於1974年石油危機之後,當時的世界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與不久前才單方面退出《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並放棄金本位的美國,簽署了50年的《石油美元協議》(petrodollar agreement),該協議為華盛頓提供了穩定的原油供應,並建立了支撐其債務的龐大市場,同時利雅德則換取美國的軍事援助和保護。如今沙國宣布不再續簽《石油美元協議》,將為全球金融秩序投下震撼彈,也表明美元霸權的主導地位將不再獲得保障。綜合FIRSTPOST、KITCO NEWS的報導,二戰後國土未受到摧殘的美國,又藉著大發戰爭財擁有當時全世界7成的黃金儲量,於是美國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Bretton Woods Conference,正式名稱為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上,仿效當時過氣的貨幣霸權英鎊,確立了黃金與美元掛鉤(1盎司兌換35美元),他國貨幣再與美元掛鉤的「金匯兌本位制」,英國的金融霸權從此由美國接手,而美元也逐漸取代英鎊成為公認的世界儲備貨幣。然而,60年代西德和日本的經濟崛起使美國開始出現貿易逆差,國際收支的失衡再加上越戰帶來的龐大債務,使美國被迫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進而導致實際的美元價值已嚴重暴跌。法國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總統為首的各國政府於是開始拋售手中的美元儲備向美國換取黃金,西德更直接放棄固定匯率。對此,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竟在1971年未經他國同意,取消了黃金與美元的兌換,標誌著布雷頓森林固定匯率體系,以及金本位制的終結,史稱「尼克森衝擊」(Nixon shock)。不過美國獨霸的軍力,以及美元在國際支付市場上的份額,都為其重建市場信心爭取了時間。1974年6月8日,美國與當時世界最大的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簽署了50年的《石油美元協議》,該協議規定沙國只能用美元為其石油出口定價,且該國透過石油出口獲得的美元儲備必須投資美國國債,以換取華盛頓向利雅德提供軍事援助和保護。美國藉此成功將美元與重要的大宗商品原油掛勾,也讓現今以美元為主加上多種貨幣組成國際儲備資產的浮動匯率體系,在1978年《牙買加協定》(Jamaica Accords)後正式確立。「石油美元體系」實際上強化了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因為沒有美元就無法購買能源。」如今《石油美元協議》已經在2024年6月9日正式到期,而沙國也宣布不再續簽,這意味著利雅德目前可以使用美元以外的貨幣為其石油出口進行定價,包括人民幣、歐元、盧布和日圓,甚至傳出沙國有在考慮用比特幣等數位貨幣進行交易。專家指出,擺脫石油美元體系將有助於利雅德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調整,尤其近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在試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並加強與其他經濟大國,如中國、俄羅斯等金磚國家的合作。雖然沙國目前主要仍以美元進行石油交易,但世界上越來越多經濟體正在試圖改變現有的全球金融秩序,包括俄羅斯、伊朗、沙烏地阿拉伯、中國等國,都越來越傾向在能源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進行交易。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全球有20%的石油交易是透過非美元貨幣結算。如今,沙國加入金磚國家集團,以及《石油美元協議》的終結,長遠來看,可能會加速去美元化的貨幣結算國際貿易趨勢,並削弱美元及美國的金融市場,使美元的主導地位不再獲得保障,因為若石油以美元以外的貨幣定價,將讓全球對美元的需求量下降,這反過來可能導致美國通膨率上升、利率上升以及債券市場疲軟。對此,Coin Bureau研究主管克魯普卡(Daniel Krupka)則相對樂觀,他認為:「《石油美元協議》的終止對美元產生的短期影響可能微乎其微。」一方面是拜登政府正準備與利雅德當局簽署名為《戰略同盟協議》(Strategic Alliance Treaty)的美沙共同防禦條約;另一方面是因為沙烏地里亞爾與美元之間採取固定匯率制(1美元等於3.75沙烏地里亞爾),因此沙國需要美元來支持其貨幣,利雅德就有可能將其非美元資產兌換成美元。克魯普卡也補充:「儘管金磚國家的貨幣有一定程度的交易結算量,但如果沒有穩定經濟的支持,它就無法媲美美元、黃金或比特幣。短期內,美沙雙方都不會從協議的終止中受益,因為這實際上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減少沙國對美元的依賴,具體取決於該國如何處理其非美元收益。然而,協議不再續約仍不利於美元,因為沙國此舉將會把美元外匯儲備轉換成其他資產,例如黃金或比特幣,這將使其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也將推升黃金或比特幣的價格,儘管這取決於多元化的程度。」與此同時,雖然金磚國家貨幣的未來發展前景不明,但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日表示:「我們正在金磚國家內部建立一個獨立的支付系統,不受政治壓力、濫用和外部制裁干擾。」外界也預期,金磚國家貨幣可能會由黃金等一籃子大宗商品支持,因此這個趨勢可能有利於金價。另一方面,雖然大多數分析師認為,美元失去儲備貨幣地位還需要數年時間,但財經部落客Bullion Buzz也強調,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際,西方貨幣主導的金融秩序將迎來轉捩點。
爆524立院出現電信強波車 許宇甄要賴清德出來講清楚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日前在政論節目上稱,可利用手機訊號定位分析抗議群眾年齡,甚至還指出該群民眾與民眾黨的小草集會運動是不同人,引發各界質疑是動用國家機器在監控人民行動。對此,國民黨立委許宇甄30日揭露,5月24日立法院區內出現一臺電信公司訊號強波車,她質疑,民進黨和王義川是否利用這台車搜集立法院周邊使用者的數據,要總統賴清德出來說清楚。立委許宇甄指出,5月24日立法院區內出現一臺電信公司訊號強波車,她質疑民進黨和王義川是否利用這台車搜集立法院周邊使用者的數據,包括立法院工作人員、立委及助理的數據,再利用這些資料進行政黨分析、政治偵防,她要求,相關單位出來解釋,「資料搜集後電信公司怎麼控管?還有這台訊號強波車是誰申請的?」她痛批,民進黨不當利用電信偵察手段,侵犯人權、戕害民主。「我們的手機訊號是不是隨時都可以被民進黨、王義川拿來做分析?」許宇甄也質疑,如果電信公司的資料可以隨時被民進黨拿來做政治偵防和選舉用途,是不是我們的戶役政資料、ETAG資料也隨時能被執政黨拿來使用?她也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應該立即徹查電信公司,檢調機關應該立即約談王義川,執政黨應該立即停止不法搜集人民個資行為。許宇甄強調,王義川在節目中公開表示,可以利用手機訊號定位分析立法院外群眾的年齡和身份,並能與太陽花學運群眾和519活動的參與者進行比對,還能分析這些群眾有沒有重複。「民進黨動用國家機器監控人民,甚至派出專車加強搜集。」許宇甄怒轟,民進黨的行為比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水門案還嚴重,並指原來「老大哥」一直都在,民進黨的監控蒐集電信資料行為,不讓台灣民主倒退30年,呼籲總統賴清德不要躲在總統府滑手機寫臉書,立即出面說明清楚。
對台政策不變 美駐中國大使勃恩斯:華府不會介入台灣大選
美國駐中國大使勃恩斯15日表示,華府沒有、也不會介入台灣明年大選,也強烈期盼這場選舉不受恫嚇、脅迫或干涉,呼籲「各方採取負責任行為」。談到美中關係,勃恩斯直言兩國是「體制競爭對手」,但必須在雙方利益一致時保持交往接觸,避免陷入衝突甚或戰爭。勃恩斯出席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討論會,他在會上特別提到台海,表示「就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面,這在全球都是具重要意義的地區。」他指責大陸近期在台海的行為,重申美國對台立場十分明確,「致力於兩岸分歧和平解決。」勃恩斯說,拜登總統在加州「拜習會」後說過,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這是歷屆政府的焦點,回溯到1979年(指中美《建交公報》生效)的卡特政府,甚至回到1972年尼克森總統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簽署的《上海公報》,美國都堅持和平解決爭端。勃恩斯說:「過去70年來,台海現狀在很大程度上維持兩岸分歧中的和平,相信這是前進的方向。」呼籲各方採取負責任行為展望台灣明年1月13日的大選,勃恩斯表示,美方強烈期盼「這些選舉不受各方的恫嚇、脅迫或干涉」,希望在大選前後能看到「各方採取負責任行為」。法新社認為這番話係劍指中國。勃恩斯還強調,「美國沒有、也不會介入這些選舉。對於複雜的台灣議題,我們的持久期望是,兩岸分歧得以和平解決。」針對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北京切斷美中軍事溝通管道,勃恩斯說,他在裴訪台前後都有與中國政府接觸,捍衛裴的訪台行程,亦捍衛今年4月時任議長麥卡錫與蔡英文總統在加州會晤的權利,他並重申美國國會議員有權訪台。11月中旬的拜習會表達穩定美中關係、管理分歧的意願。關於拜習會成果能否落實,勃恩斯形容說,過去美中關係「就像雲霄飛車一樣,溝通被切斷,然後又重啟。所以我不會過於樂觀…,但我充滿希望。」接下來數月,將觀察中方能否兌現合作打擊芬太尼販運、恢復軍事對話等。雙方就科技協定續簽展開談判勃恩斯還提到,他已和北京就《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續簽一事展開磋商,但坦言前景仍充滿未知數。該協定於1979年首次簽署,而當前美中戰略競爭加劇,該協定並未涵蓋人工智慧(AI)、生物科技、機器人學習及量子運算等領域的進展。勃恩斯指出,今後數十年,美中關係主基調將是「戰略競爭」,但當兩國利益一致時,必須交往接觸。他說,美中兩國是「體制競爭對手」,中國志在成為印太地區第一強權,但「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不應希望雙方衝突或戰爭」,正如拜登總統所說,美中應負責任管理競爭,降低衝突的可能性。謝鋒稱中美對話比對抗好「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14日晚在華府舉行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賀信時也提到舊金山拜習會,重申願同美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習又說,中國式現代化將為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帶來更多機遇。中國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大陸駐美大使謝鋒在活動上致詞表示,明年將迎來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關係站上新起點,經貿合作也迎來新機遇。他說,回首年初以來中美關係曲折歷程,對話比對抗好、合作比脫鉤好、穩定比折騰好,這應是雙方共識,也是責任所在。
中美關係的重要推手! 回顧季辛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百歲傳奇一生
據中新社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1月29日,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季辛吉一生傳奇,曾於上世紀70年代擔任美國務卿,對美國外交政策影響重大,被美國前總統福特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他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也為中美關係做出了傑出貢獻。如今,這位眼光犀利、看透世事風雲的「中國人民老朋友」,走完了傳奇一生。從學術界到政界,一炮而紅季辛吉1923年生於德國,為猶太人後裔,1938年因不堪納粹對猶太人迫害,全家遷居英國,同年轉到美國,1943年加入美國國籍。二戰期間,季辛吉曾在美國陸軍中服役,戰後在哈佛大學攻讀政治學,1952年季辛吉獲文學碩士,195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步入政壇之前,季辛吉專注於學術,他曾任哈佛大學國防研究班執行主任、防務研究計劃主任、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負責人等要職,經驗豐富。在1957年出版的《核武器與對外政策》中,季辛吉首次提出了有限戰爭的理論,從而使他在學術界和對外政策研究領域一炮而紅。在1968年的總統競選中,季辛吉曾擔任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顧問,但是後來尼克森卻戰勝了洛克菲勒,並最終贏得了大選。競選中,尼克森看中了季辛吉的外交才能,他決定聘請季辛吉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就這樣,1969年1月,季辛吉離開哈佛校園到華盛頓走馬上任,實現了由學術界到政界的轉變。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重磅人物從政之後,在1969到1974年,季辛吉任總統尼克森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這期間,1973年9月22日,時年50歲的季辛吉正式就任美國國務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原籍非美國人的國務卿,和第一個兼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國務卿。在尼克森和福特總統任職期間,季辛吉一直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要職,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具有重大影響力。在任職期間,他推行「均勢外交」,對當時的蘇聯實行緩和政策;並在中東問題上始創「穿梭外交」。在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期間,季辛吉於1971年7月9日秘密訪華,為中美建立外交奠定了良好基礎。1972年2月,季辛吉陪同尼克森總統訪華。季辛吉還是結束越戰談判中的美方主要人物。1973年1月,他在巴黎完成了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1977年,季辛吉退出政府任職,當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福特授予季辛吉總統自由勳章,並稱贊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此後,季辛吉還在喬治城大學任客座教授,兼任全國廣播公司顧問、大通曼哈頓銀行國際諮詢委員會主席、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分析員、美國—中國協會主席等職。「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普通中國民眾當中,提起美國政治人物,季辛吉是一個具有高認知度的名字。這位與中國打了40多年交道的「中國通」,被譽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9日,作為美國總統尼克森特使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執行代號為「波羅一號」的秘密訪問。當時,由於此次訪問全程保密,季辛吉悄悄從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轉道北京。在北京,停留了不到48小時的季辛吉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等展開會談。這次秘密會談,奠定了中美兩國進一步交流溝通的基礎。1972年2月21日,季辛吉陪同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迎來標誌性的重大時刻。季辛吉曾表示,第一次訪問中國後,他此後已有100多次踏上這片土地,「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穫」。多年來,季辛吉關注中國,自稱專長是「認識中國的每一代領導人」,並對「中國思想和中國人民有濃厚的興趣」。正是基於這種瞭解,他重視美中經貿關係的積極作用。熟悉中國的季辛吉,在88歲高齡時出版了《論中國》一書,試圖從歷史的角度理解中國,包括理解美中經貿交往的漫長歷史。季辛吉不止一次強調,美中合作對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至關重要。他表示,「期待美中兩國都確認共同致力於建設一個和平與繁榮的世界秩序」,雙方應把友好與合作作為共同目標,並為此做出不懈努力。季辛吉在美國外交史上佔據了一個重要位置,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更是中美關係一路走來的歷史見證者。如今,這位老人走完了他將近百年的風雨人生,從此,外交界又少了一位傳奇人物。一個時代,也隨他的離去而逐漸遠行。
快訊/均勢理論大師逝世! 前國務卿季辛吉享嵩壽100歲
美國猶太裔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的個人官方網站證實,季辛吉於美東時間29日於康乃狄克州的住家中逝世,享嵩壽100歲。國際關係中的現實主義(Realism)均勢理論(Balance of power)大師季辛吉,於1970年代先後在美國2位共和黨籍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福特(Gerald Ford)任內擔任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是中美關係破冰,以及華府「聯中制蘇」戰略的關鍵人物。季辛吉被公認為國際關係學中現實主義權力平衡的大師級人物,其理論主要聚焦在冷戰時期美蘇2強對抗的國際環境下,如何運用國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聯盟,對抗來自蘇聯的壓力;即在美國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聯合各種力量遏制蘇聯的強勢狀態,從而達到兩極力量的相對的平衡。 季辛吉一生獲獎無數,他在1945年被美國陸軍授予銅星勳章, 後來又與越南政治家黎德壽一同在1973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同年還被美國蓋洛普民調列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已經百歲高齡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也曾在今年7月20日,以私人身份最後一次出訪中國,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習近平在會中強調:「中國人重情講義,我們不會忘記老朋友,不會忘記你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增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如今中美兩國又一次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需要雙方再一次作出選擇……希望你和美國有識之士繼續為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軌道發揮建設性作用。」回顧2018年川普政府下的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當時95歲的季辛吉曾在會中示警,中國崛起是政策和歷史的必然,中美兩國在維持權力平衡上都有審視的必要,不計代價阻止大國間的直接對抗是世界運轉的底線,一個兩大強權對抗的世界不會讓人類得利,只會迎來全世界皆輸的結局。
50年熊貓外交結束?歐美縮減大熊貓數量 這2國不降反增
因地緣政治誕生的熊貓外交,在半世紀後也因為地緣政治轉變逐漸退場。美國3隻大熊貓添添(Tian Tian)、美香(Mei Xiang)和小奇蹟(Xiao Qi Ji)8日下午離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National Zoo)搭上專機返回中國,象徵美中2大超強當前的緊張關係。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為圍堵蘇聯,在1972年與毛澤東會面的歷史訪問不僅改寫歷史,也讓熊貓外交成為美中間乃至中國與各國間超越意識形態、保護瀕危動物與和平的多重象徵。北京曾坦言熊貓滿足了「重大政治和外交需求」,各國民眾多年來也被熊貓的魅力迷倒,其中美國最多曾擁有15隻大熊貓,「熊貓派」也成為美國友中派的代名詞。熊貓仍是高人氣的動物。(圖/達志/美聯社)然而,隨著北京從韜光養晦轉向戰狼外交、美中不斷摩擦,熊貓的地位近幾年越顯尷尬,除了高昂維持費用,孟斐斯動物園大熊貓ㄚㄚ因皮膚病掉毛事件,更被中國民眾視為美國霸凌中國的象徵,儘管ㄚㄚ已在今年4月26日返回中國,但其引發的餘波仍在蕩漾。據統計,不只美國持續縮減大熊貓數量,英國也將在12月送回2隻大熊貓,澳洲的2隻大熊貓則只剩1年停留時間;另亞特蘭大動物園如在明年送還大熊貓、中國不再派送,整個美洲2024年就僅剩在墨西哥的大熊貓欣欣。但與之相對的,各國租借的大熊貓總數量雖在減少,但俄國2019年接收1對大熊貓、卡達去年獲得第1隻大熊貓,均顯示出中國外交的轉變,並有意擴大對俄羅斯、中東影響力。因此美國國家動物園雖暗示不排除大熊貓回歸,但決定權仍在華盛頓與北京。
卸任副總統卻暗藏機密文件 特別檢察官約談美國總統拜登
目前有消息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在2017年卸任副總統一職後,卻涉及機密文件的處理,因此特別檢察官羅伯特(Robert Hu)前往白宮與拜登展開2日的約談。根據《BBC》報導指出,在處理美國前總統川普家中暗藏美國政府機密文件的同時,特別檢察官羅伯特被任命約談美國總統拜登。原因是2017年拜登卸任美國副總統一職後,在拜登的副總統辦公室、德拉瓦州威明頓 (Wilmington) 住家的車庫與儲藏室中發現了美國政府的機密文件。依照美國法令規定,一旦總統任期結束後,所有機密文件應當保留,並在第一時間轉移至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NARA)進行保管。該法案是源自於驚動全球的水門案,因為當時前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企圖銷毀水門案相關文件。而美國前總統川普也因為自家被發現藏有政府機密文件而遭到調查。拜登發言人薩姆斯(Ian Sams)證實了拜登在白宮內被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約談一事,更透露約談的時間是8日與9日兩天。薩姆斯表示「正如我們從一開始就說的,總統和白宮正在與這項調查合作,並且在適當的情況下,我們已經公開提供了相關的更新,以盡可能保護和維護調查的完整性」。但面對記者其他的提問,薩姆斯表示之後將由司法部負責回答。報導中也提到,這些被發現的文件中涵蓋內容非常的廣,比如像是拜登長子2015年葬禮的詳細訊息、拜登副總統任內有關烏克蘭、伊朗與英國的機密情報,除此之外,部分文件甚至直接被標記為「絕密」等級。而拜登先前也曾表示,他不清楚為何文件會在這些地方出現,在發現第一時間後,已經將文件轉移至國家檔案館與司法部。
兩蔣日記之爭終落幕 美國法院判所有權歸於台灣國史館
存放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51箱文件,美國法院判定所有權歸台灣國史館。圖為蔣介石1918年12月5日的日記。(圖/中新社)爭訟10年,存放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近18年的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51箱文件所有權之爭,終於塵埃落定,位於加州聖荷西的美國區域法院(U.S. District Court)於7月11日確定文件所有權將歸於台灣國史館。國史館長陳儀深昨天表示,已派人到美國清點,下半年可運回,蔣中正擔任第一任總統時日記內容,預計10月底會先出版。據《舊金山標準報》(The San Francisco Standard)報導,這51箱文件內有上世紀最引人注目的國際政治事件和外交內幕。但是到底誰該擁有這些有歷史價值的思想紀錄?是過去10年台灣政府、蔣家和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法律爭議的核心。史丹佛檔案中包括蔣介石在1917至1972年的日記,及1937至1979年的蔣經國日記,及兩人在位期間的各式演說、外交書信和政治檔案。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和「現代中國和台灣」收藏館長林孝庭指出,這些檔案提供重要外交事件資料,包括1971年台灣和大陸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爭奪戰,有許多政治內幕,例如蔣介石和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尼克森的往來信件,「這些檔案資料提供了關於多位高層領袖非常豐富的第一手祕密,例如他們對國家前進方向的想法。」位於聖荷西美國區域法院11日解決了這個長達10年、事涉15個蔣家成員和台灣政府官方機構的法律訴訟,隨著一連串的判決及和解協議,確定這些文件所有權歸於台灣國史館。國史館表示,接收這些日記後,會印出來,提供其他相關歷史檔案給大眾瀏覽。這些檔案是於2005年由蔣經國的媳婦蔣方智怡出借給胡佛研究所,她授權研究所提供文件的副本給有與趣的學者 ,她和6位其他蔣家成員隨後簽署同意書將所有權轉讓給國史館。不過,後來蔣經國孫女蔣友梅主張這些日記該保存在蔣家,不該交給國史館。2013年9月,史丹佛提起民事訴訟。2015年11月,國史館也在台灣提起所有權訴訟,2020年,台灣法院判定國史館有權合法擁有總統相關文件,包括兩位蔣總統在位時的日記,但在非總統任內其他資料則歸蔣家所有,2022年二審維持原判,美國法院也承認台灣法院的判決。蔣家成員陸續和與國史館達成和解,來轉移所有權,今年5月蔣友梅成為最後一個同意的蔣家成員。雖然原始檔案將要返回台灣,胡佛研究所仍可繼續提供學者複製版本。
探索世界頻道在台落地!影集《第一夫人》週末連播
杰德影音今(13日)宣佈,「探索世界頻道」已於中華電信MOD第257台上架,將推出影集《第一夫人》(The First Lady),以美國史上三位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貝蒂福特和愛蓮娜羅斯福為故事主角,三大金獎女星詮釋總統夫人,拍攝手法以真實歷史畫面穿插戲劇演出,從二零年代、七零年代到千禧世代,三個不同世代的故事交錯呈現當時美國的社會氛圍和時代面貌。《第一夫人》找來知名好萊塢女星們分別飾演不同時期的美國第一夫人,包括薇拉戴維絲 (Viola Davis)飾演美國史上首位非裔總統夫人的蜜雪兒歐巴馬;還有永遠的「貓女」蜜雪兒菲佛 (Michelle Pfeiffer)飾演致力推動乳癌防治、暢談女權議題深受美國人民敬重的貝蒂福特;更邀來主演吉蓮安德森 (Gillian Anderson)飾演擔任美國第一位聯合國大使,有「世界第一夫人」美稱的愛蓮娜羅斯福。本劇刻劃描繪這三位成功的女性,成為第一夫人前的生平、協助丈夫競選期間,以及就任後的時期,她們在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的掙扎、迷惘和堅定。愛蓮娜羅斯福不只陪伴罹患小兒麻痺、坐在輪椅上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參與競選活動,更成為他的精神支柱。在尼克森總統受到「水門案」彈劾之際,時任副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將繼任成為總統,貝蒂福特向丈夫表明雖會支持丈夫,但仍會忠於自我,不會只是一位背後的女人,成立了位於加州的一所戒毒治療中心,令數以萬計吸毒者得到治療。而蜜雪兒歐巴馬則在丈夫歐巴馬尚未獲得正式提名前,即收到匿名死亡威脅,住家受到維安人員團團包圍掌控,更堅定了自己願意支持丈夫參選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裔總統的夢想,危機四伏中展現了驚人毅力,最終如願寫下歷史。看完影集《第一夫人》全季共10集,15日及16日在MOD探索世界頻道(Global Trekker)播出。另外,紀錄片系列節目《第一夫人揭密》(First Ladies Revealed)也將在15日及16日連播。
台灣問題「無解」!季辛吉:中美競爭已讓世界失序
美國「外交教父」、前國務卿季辛吉27日歡度百歲大壽。即便年事已高,他退而不休,仍不時暢談包括中美關係在內的國際議題。在最新受訪中,季辛吉稱當前世界在中美競爭下已失序,並形容台灣問題「無解」(insoluble),認為「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解」。季辛吉曾任尼克森與福特總統的國安顧問和國務卿,對打開美中建交大門、緩和美蘇關係、結束越戰等都扮演了歷史性角色。他也因改善美中關係,被中國領導人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26日就在康乃狄克州會見季辛吉,表達中國對他百歲壽辰的祝賀,並就中美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華爾街日報》26日刊出季辛吉專訪。季辛吉稱當前世界「失序」,表現在中美競爭的背景下,大部分主要國家都已迷失方向,正在改變或適應。他還說,美國始終抱持「自詡正義」的行事風格,認為其觀點理應居主導地位,但中國等國並不買帳。季辛吉直言,「就中國展現出的力量看,我視中國為潛在危險敵手」,並指美中有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但他稱,中國是在尋求「安全」而不是想要統治世界。為避免與中國開戰,美國需要克制盲目的對抗,轉而尋求對話。季辛吉以「一個無解問題」形容台灣,表示「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解」,他因此「歡迎一種能維持現狀多年的方案,例如在此期間,雙方不會相互威脅,或限制針對彼此的(軍事)部署。」他並覺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對此類討論抱持開放。日前,季辛吉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也曾指出,雖然美國對台立場不變,但應減少「類兩個中國」的提案,避免讓人懷疑支持台灣獨立。當年季辛吉以「祕密外交」、「穿梭外交」聞名。1971年7月9日,出訪巴基斯坦的季辛吉悄悄轉訪北京,台灣便被蒙在鼓裡。尼克森政府為脫離越戰泥淖,亟需北京協助。7月1日,尼克森與季辛吉商討策略後,季辛吉特意會見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沈劍虹,看似再三保證對台支持,但未透露他即將與大陸總理周恩來會面。而根據歷史檔案,後來季辛吉對周恩來承諾,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季辛吉在與大陸領導人談判時並未考慮徵求台灣的意見,這在季辛吉1975年與毛澤東的一次會晤紀錄中亦有明確記載。據美國國務院公布的會談實錄,當時毛澤東對季辛吉說「你們現在有中國的台灣」(But you now have the Taiwan of China),季辛吉回應:「但我們將在我們之間解決這個問題。」
世界正處於「非常危險時期」!美前國務卿:台灣問題升高緊張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接受專訪,稱俄羅斯與烏克蘭可能在今年底開啟和談。(圖/路透)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專訪,在提及俄烏衝突時,他稱由於中國已經參與斡旋,這場戰爭或許正接近重要的轉捩點,俄羅斯與烏克蘭可能在今年底開啟和談。季辛吉還談到,美中兩大國為了台灣問題而升高緊張,世界正處於一個「非常危險時期」。季辛吉接受CBS新聞《周日晨間》節目資深撰稿人柯佩爾(Ted Koppel)的訪問,專訪內容於7日播出,柯佩爾並撰寫了報導。該報導說,季辛吉相信,烏克蘭危機可能正在接近轉捩點。他說,「現在中國已加入談判,我認為,今年底將來到關鍵時刻。屆時我們將討論到談判進程,甚至是真正的談判。」CBS公開的專訪內容未闡述季辛吉對俄烏和談的觀點。但季辛吉在去年5月曾稱,他鼓勵西方迫使烏方接受與俄國談判恢復「原本狀態」(status quo ante)。這被指暗示烏克蘭要接受克里米亞被俄吞併,並同意放棄對烏東頓巴斯地區的實質控制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隨後批評季辛吉的言論,強調會奮戰到底,寸土不讓。季辛吉本月27日就將過百歲大壽,他曾歷任數屆美國總統的顧問,扮演外交政策推手,還因打開美中建交大門和改善美中關係,被中國領導人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柯佩爾在專訪中便問,「如果你讓助手拿起電話打給北京,說『季辛吉博士想和習主席通話』,他會接你的電話嗎?」季辛吉答說:「他很可能會接我的電話,是的。」1971年季辛吉祕密訪華,為美國總統尼克森翌年的歷史性訪華鋪路。柯佩爾說,過去50年來,中國已發展成世界強國,他問季辛吉,「當你回顧時,這個世界是否因那個開端變得更美好?還是變得更危險呢?」「中國終會重返國際體系,」季辛吉答稱,「你不能將它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柯佩爾又提到,而今中國似乎準備以武力奪取台灣,美國總統拜登也曾表示,美國會出手保衛台灣。季辛吉對此回應說:「所以,我們有了個問題」,亦即「這可能演變成兩個高科技國家之間的全面戰爭。這是亟需關注之事」。被問及這是不是一個危險時期,他表示:「從這個觀點來看,這是非常危險的時期(a very dangerous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