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
」 腎結石 尿路結石 結石 血尿吃太多紅肉恐導致「尿路結石」 醫示警「5NG習慣」
尿路結石症的盛行率高,而且發作時往往令人痛不欲生!對此,泌尿科醫師施冠偉也列出5個容易造成泌尿道結石的生活習慣,包括水喝太少、吃太多紅肉、重口味及高草酸的飲食習慣,也建議「日常多喝水、盡量少憋尿,是預防結石的好習慣。」施冠偉近日在臉書粉專「理雞先生 ― 泌尿科施冠偉醫師」發文表示,每年7至9月是泌尿道結石發作的高峰期,夏天長時間在陽光下流汗,太少補充水分,水分攝取減少、汗水流失增加,容易導致尿液濃度提高,就會加速泌尿道結石的形成。對此,施冠偉醫師也列出泌尿道結石風險的5大NG習慣:水喝太少:攝取的水量影響到尿量多寡,當液體變少、雜質濃度變高,會連帶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建議成人一天至少須攝取2000至3000c.c水分。習慣攝取高蛋白、吃太多紅肉: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海鮮等,會使尿液偏酸性,進而增加結石形成的可能。習慣重口味飲食:重口味的飲食含鈉量高,高鈉會減少鈣質吸收,增加血液中的尿鈣,容易生成結石。因此建議避免吃進過多高鈉食物,以降低身體負擔。攝取過多碳酸飲料、濃茶、啤酒(高草酸飲食):包括菠菜、地瓜葉、巧克力、碳酸飲料、濃茶、啤酒等,這些都是富含草酸的食物。草酸是結石的原料之一,因此攝取過多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會增加結石形成的機率。太少運動: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及適當補充水分,能減少產生沉澱結晶,有助結石的排出及預防,但需避免太激烈碰撞的運動。施冠偉補充,泌尿道結石早期不會疼痛,若結石小於0.5cm內,能透過多喝水自行排出。若結石過大,造成堵塞引發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須要立即就醫處理。日常多喝水、盡量少憋尿,是預防結石的好習慣,也能盡量降低身體的負擔 。
豆腐加菠菜會得結石? 營養師:一起吃更好!教4招飲食法遠離結石
不少民眾對於營養知識總是有迷思,像是多數人認為有腎結石不能同時吃豆腐和菠菜,甚至怕吃了會增加結石機率。對此營養師蘇意芳則表示:「適量補鈣並不會結石,建議大家吃富含鈣質的食物,且豆腐和菠菜的搭配反而能降低腎結石風險。」她也分享4招遠離腎結石的飲食方法。蘇意芳營養師在粉專發文,由於大部分腎結石都是為鈣結石,所以才有不能搭配的迷思,但根據研究發現,缺鈣反而會使身體來分解骨骼而增加尿鈣排出,所以建議每日每人鈣需求為1000毫克,而有腎結石的人更是要補足這建議量,另外大於50歲的人,鈣建議量為1200毫克,是可降低結石發生率。除此之外有關「豆腐跟菠菜不能在一起吃」的迷思,蘇意芳解釋,是因為豆腐鈣質含量高加上菠菜為高草酸蔬菜而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聽起來似乎合理,但是這兩個營養素形成草酸鈣並不會被人體吸收,反而會「隨著糞便」排出。 因此對於有腎結石風險的人來說,反而在攝取富含草酸食物時同時攝取高鈣食物,是可以降低尿中草酸含量。為了讓民眾能預防腎結石疾病,蘇意芳也分享了4招,首先是「補足水分」,多喝水可增加排尿並稀釋尿鈣及草酸沉澱,而計算方法為每公斤體重乘以30至40 c.c.,因此60公斤的成人,建議每日補充1800~2400c.c.的水分。再來是「吃足鈣質」能降低人體腸道對草酸的吸收,跟隨糞便排除體外,才能預防或改善結石問題成人建議每日建議攝取1000毫克,大於50歲的人鈣建議量則為1200毫克。接著是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以此減少動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質來取代部分紅肉攝取,像是透過豆製品、黑豆、黃豆以及毛豆。最後則是「不用刻意限制草酸攝取」因為天然食物中的草酸對於尿中草酸的量影響很小,所以適量攝取並沒問題,但不建議無限制過量吃高草酸食物,像是 深綠色蔬菜、濃茶、水果、堅果、巧克力等,特別是體重管理的民眾,再好的食物都是過猶不及,凡是適量剛剛好。此外,蘇意芳也提醒要特別注意,攝取過多維他命C,代謝後會增加高草酸尿症風險,因此非有特殊情況,建議成人每日攝取量為100毫克即可;另外當身體攝取過多的鈉,可能會增加尿鈣濃度、增加結石沉澱結晶,而常見的結石症狀包括結石和尿路結石,愛吃重口味飲食的民眾也需注意。營養師加碼分享預防腎結石的4種飲食方法。(圖/蘇意芳營養師粉專)
「間質性膀胱炎」與泌尿道感染、膀胱炎不同! 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間質性膀胱炎又叫作「膀胱疼痛症候群」,它和細菌感染引起的泌尿道發炎、膀胱炎不同,其確切病因目前醫學上也不是非常瞭解,而且沒有根治的方式,患者常會因為疼痛、頻尿而影響生活、工作等。這樣的疾病該怎麼治療?又該如何與疾病和平共存呢?透過衛生福利部台中及苗栗醫院泌尿科李明輝醫師分享多年的臨床經驗,以及間質性膀胱炎病友范小姐分享自身治療經歷,一同了解「間質性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病因不明 常有下腹痛、頻尿症狀「間質性膀胱炎」主要是因為膀胱黏膜保護受損而引起各種相關症狀。李明輝醫師表示,當膀胱黏膜出現破損,刺激性物質會由膀胱滲到膀胱壁外,刺激膀胱神經產生疼痛的感覺。這些神經又與大腦相互連結,若是膀胱長期刺激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敏感化」。李明輝醫師說明,中樞神經敏感化有知覺敏感化、痛覺提升化等2特徵,當遠端膀胱受到刺激時,大腦就會產生疼痛刺激物質,長期下來病人只要有壓力、煩惱、憂鬱,就會產生刺激物質引起下腹部疼痛。下腹疼痛是間質性膀胱炎最核心的症狀,李明輝醫師提到,當膀胱有尿的時候,病人如果不去上廁所解尿,接下來就會覺得膀胱不舒服、下腹不適疼痛,因此病人會一直跑廁所,連帶會有頻尿的現象。間質性膀胱炎無客觀診斷標準 約10年才可確立診斷由於間質性膀胱炎下腹不適、頻尿的症狀,與尿路結石、細菌性膀胱炎等相似,而且診斷上又不像癌症一樣,有切片病理檢查等客觀標準,因此患者往往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確立診斷。病友范小姐表示,自己因為頻尿、夜尿,一個晚上需上4-5次廁所,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原以為是泌尿道發炎感染,經過長時間的不對症下藥,折騰很久後才終於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李明輝醫師也指出,從2018年以健保資料庫為依據發表的資料來看,間質性膀胱炎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21.8人,但這數字是遠遠低於它實際的發生人數,因為有些病人不會求醫,甚至有些是還未被診斷的,研究顯示這類病人可能要經過10年、5到6個醫師的診斷後,才能夠得到最終診斷。間質性膀胱炎無法根治 需治療+日常照護控制症狀另外,目前間質性膀胱炎也沒有根治的方法,治療的目的是讓嚴重度降低、發作頻率減緩。不過隨著醫學進步,現在病人其實有許多不同的治療選擇,可以透過手術、藥物等治療方式,配合日常照護控制症狀,與疾病和平共存。李明輝醫師提到,像玻尿酸膀胱灌注,主要是將藥物灌入膀胱,將破損的地方修補起來以達到治療效果,目前食藥署(TFDA)核准的藥物經多國醫學中心研究,製作過程步驟都很清楚,療效很被醫學界肯定,經過5-6個療程後,約80%的病人都會得到改善。而病友范小姐也是使用玻尿酸膀胱灌注的個案之一,李明輝醫師表示,范小姐本來要吃很重的止痛藥、安眠藥等,但現在只要透過灌藥的程序,就能控制得很好。范莉婷小姐也表示,接受了大概12次的藥物治療後,目前效果非常良好,只要定期追蹤、灌藥即可。不過,李明輝醫師表示,目前在臺灣如果要使用特殊藥物(如:玻尿酸等)灌注,一定要先過膀胱擴張術加上膀胱鏡,了解膀胱、尿量的情形後,將資料送到健保署審核通過才可使用。因此,治療其實可以分為2階段,第一,先進行手術「膀胱擴張術」,第二,膀胱內的玻尿酸灌注,再加上飲食、壓力的控制。李明輝醫師提到,這3個是間質性膀胱炎最基本的治療原則。注意「這些」警訊早期診斷 配合治療避免影響生活現在間質性膀胱炎有許多治療方式,病人若能早期發現、治療,也能避免生活品質受到更大的影響。李明輝醫師提醒,特別是30-50歲女性,如果小便次數越來越多、不上廁所就覺得下腹不適,就要懷疑可能是間質性膀胱炎,應進一步診斷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信對疾病的預後一定會有美好的結果。病友范小姐也鼓勵病友應積極診斷、治療,保持心情愉快,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相信一定可以獲得非常好的生活品質,和她一樣與疾病和平共存12年。
男子腎結石疼痛不堪! 進行「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隔天即出院
50歲江先生,某天突然出現右側腰痛,疼痛持續不斷,而且開始出現血尿,讓他幾乎無法正常工作,就醫檢查後,發現右側腎臟有一顆1.5公分的結石,同時合併腎臟積水的情況。經與醫師討論,他透過「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沒有傷口,手術隔天就出院回家,也馬上回到職場工作,維持日常生活。腎臟結石 這些人易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醫師戴盟哲指出,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很常見的疾病,人體的尿液經由腎臟產生後會通過輸尿管、膀胱、尿道而排出體外,當尿液內出現結晶沉積就易形成尿路結石,絕大部份的結石都是從腎臟產生再順著尿液前往輸尿管、膀胱。其盛行率約為10%,有家族史、高鈣高鈉飲食、水分攝取過少、代謝性疾病、缺乏運動高壓力生活的病人較易發生;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疼痛、血尿及泌尿道感染。治療腎臟結石方法多 依據結石大小、形狀及位置目前治療腎臟結石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體外震波碎石手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及經皮腎造瘻取石手術。三種手術並沒有孰優孰劣,而是要根據結石的大小、形狀及位置來選擇最適合的手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 侵入無傷口、術後恢復快戴盟哲說明,介於1~2公分這種大小的腎結石目前在歐洲泌尿科醫學會及臺灣泌尿科醫學會的指引,並沒有特別建議要使用哪一種手術,端看醫師跟病人討論而決定。不過,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在這種大小的結石有許多好處,它是一種侵入性但無傷口的治療方式,因不像經皮腎造瘻取石手術需從後腰畫一個傷口進而一路挖洞進到腎臟做手術,病人術後恢復很快,不需特別休養即可回到日常生活,也可以降低感染、出血和腎臟損傷等手術相關風險。尿路結石病人應定期追蹤 充足水分攝取與飲食控制戴盟哲建議,有過尿路結石的病人,除了定期追蹤外,更關鍵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飲食方面要注意控制鈣、鈉和蛋白質攝取,避免高尿酸飲食,並保持均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物,並限制氧化物攝取(如咖啡、茶和巧克力),保持適當運動以減少結石的復發。
腹股溝疼痛以為結石,沒想到竟是椎間盤突出惹禍! 醫揭可能原因
57歲詹先生有尿路結石病史,他去年底左側輸尿管結石,在某醫學中心進行體外震石後,左腹下方至腹股溝(台語俗稱該邊)卻持續悶痛,也會麻麻的,有時候像是電流流過的感覺,他一直以為是結石問題,再到泌尿科看診,服藥沒太大改善,直到轉到神經外科再檢查,結果竟是靠近胸椎的椎間盤突出,痛點和病灶位置明顯不同。椎間盤突出 痛在腹股溝較少見彰化醫院脊椎神經外科主任賴肇康表示,在臨床上,高達9成的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椎第四節及第五節,或則是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因為這兩節會承受身體最多的壓力,這裡的脊神經反射區擴及臀部,甚至從大腿伸延至小腿、足底、甚至腳趾,這是一般人的認知,而詹先生的椎間盤突出位置比較少見,因而造成不像一般常見的症狀。腹股溝疼痛 常見這些原因造成賴肇康表示,腹股溝疼痛最常見的是骨盆髖關節磨損或外傷引起,其他如腹股溝淋巴結炎、腹股溝疝氣、精索靜脈曲張、骨骼肌肉疾病也會,尿路結石也可能,如本起個案的高腰處椎間盤突出也是有可能,有時候需要多科診斷,詹先生的個案即是由泌尿科轉介到神經外科。預防椎間盤突出 日常活動應注意賴肇康提醒,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來自於退化、運動傷害、姿勢不良等,在生活中儘量維持正確的姿勢,譬如說站立時背部挺直,搬低處的東西時要「反直覺」,要先蹲下去再搬,不要很直覺的就彎腰搬,也要避免久坐、久站,避免趴睡,不要當低頭族等。另外,身體太重會讓脊椎壓力增加,所以控制體重是很重要的,平時多做伸展運動也有幫助,譬如說游泳、吊單槓等。
喝起來甜甜卻「鈉」麼鹹!醫師曝超商5地雷 喝太多恐尿結石
你喝的甜不只是甜!泌尿科醫師陳鈺昕在臉書發文指出,喝飲料也可能鈉超標,而超商常見的運動飲料、果菜汁、酸梅湯、楊桃汁與可可,都是鈉含量偏高的飲品,小心喝多了造成身體負擔。陳鈺昕表示,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公克的鹽,但國民健康局統計發現,國人成年男性每天平均攝取4580毫克鈉,超出建議攝取量1.9倍,成年女性也超過1.5倍。而鈉含量超標可能導致水腫、增加腎臟負擔與尿路結石風險。因此,除了吃要小心鈉超標,喝也要注意以下喝起來不鹹、鈉含量卻不容忽視的「鈉含量刺客」:1.運動飲料2.果菜汁鮮榨果菜汁通常沒有鈉含量過高問題,但市售飲料有時為增添風味加入鈉,建議購買時確認營養成分3.酸梅湯4.楊桃汁與酸梅湯一樣製作原料為醃漬物,本身鈉含量就偏高5.可可也出現在高草酸飲料的危險名單陳鈺昕提醒,若攝取過量的鈉可不是「多喝水解決」這麼簡單,因為人體每日能排出的鈉含量有限,建議遵循以下3守則,從根本減少鈉攝取:1. 少喝加工飲料,以水作為主要水分補充來源2. 少喝火鍋湯底3. 減少使用調味料、醬料,品嚐食物原味
超商飲料地雷「睡前狂喝巧克力牛奶」 小心早上臉就大水腫
不少人都擔心前一天吃太鹹,隔天一起床就大水腫,但泌尿科醫師就提醒,不只吃太鹹容易大水腫,也要小心不鹹但納含量高的飲料,這種飲料都藏著高納陷阱,醫師戴定恩就透露,就連吃麻辣鍋常見的酸梅湯都是高納飲料之一,並列出5種容易讓你水腫的飲料,警告千萬不要睡前狂喝。購買任何食物前都可以看一下營養成分表,就能清楚看到納的含量。(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戴定恩醫師表示,鈉含量超標會造成身體腎臟負擔、增加尿路結石風險、引發水腫、刺激食慾,吃進過多熱量、引發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提升失智的機率、骨密度流失,特別是更年期女性髖骨密度的流失。他舉例包含運動飲料、果菜汁、巧克力飲品、酸梅湯、楊桃汁、巧克力飲品,都是不鹹但卻高納的飲品。但他也表示,有一些飲料本身沒有高鈉問題 (如:自己打的果菜汁),市售飲料會額外添加鈉時才要注意,購買前記得確認營養成分表!他也分享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多喝水代謝體內的鈉,少喝加工飲料、少喝湯,尤其是火鍋的湯、減少醬料使用。
300位「專業毛評審」把關寵物飼料 爽住法國渡假村回饋辛勞
今天(11日)是國際寵物日,有一群鮮少人認識與知道的「專業評審」,特別值得毛爸媽致上謝意。家裡的毛寶貝,之所以有健康美味的食物,要特別感謝這些從事「特種行業」的毛評審們。這300多位「有點毛毛」的評審「受雇」於世界知名的法國皇家寵物食品公司,常年住在法國南部的寵物觀察中心,和他們的「同事」:400多位的人類獸醫師、營養師、動物行為學家與科學家合作,為寵物飼料的適口性做測試。所謂的適口性,是一種吸引與刺激食用熱情和積極性的食物特性。簡單來說,就是讓讓食物「好吃」的特質。適口性非常重要,因為只有確保寵物肯吃,才能吸收飼料中的營養。 毛評審們也「大方」提供糞便與尿液供做數據分析,幫助專家們了解、分析食物消化率以及造成尿路結石的相關因素。 因為每一隻貓犬的品種、體型、年齡、敏感程度、生活型態及生理狀都不同,所以專家群,會經由觀察與研究,用最科學的方式,設計出符合不同類別寵物的精準營養配方。「毛評審們」平時生活在宛如渡假村般的寵物觀察中心,過著自由又開心的日子。(圖/法國皇家寵物食品提供)為了回報這群毛評審,該公司除了徹底實踐寵物至上的理念,杜絕任何侵入性的測試外,也提供狗狗們廣達七公頃的草坪散步區、專屬游泳池,讓他們玩耍、奔跑、幫他們梳毛,並給予陪伴及訓練。而貓舍裡的空間布置和環境,也以鼓勵貓咪四處移動及玩耍為出發點,提供能攀爬、躲藏與棲身的地方,還有不可或缺的貓抓板;當然也提供最完善的定期檢查與醫療方案。一旦哪天他們退休了,公司還會安排員工的家庭,透過完善的計劃來領養。 「寵物健康的第一步,就是吃對食物。」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孝柏表示,許多人因為很愛寵物,把他們當成親生小孩,所以將他們一切需求,包括飲食都擬人化,但「寵物的飲食必須依照個別狀況精準化,而正確的營養攝取,是讓寵物邁向健康的關鍵。這中間,一定要有大量的科學數據支持、佐證。所以選擇以科學為基的品牌,有絕對的必要性」。 楊孝柏也提醒,尤其貓咪是非常能忍受不舒服的動物。通常飼主看到症狀時,可能都已經比較嚴重,所以除了提供正確的營養,定期帶寵物,特別是貓去看獸醫,做健檢,也是確保他們健康的重要事項。
男工作10小時腰劇痛…超音波驚見「輸尿管塞住」 醫曝病因:跟生產一樣痛
一名50歲的男性會計員,每天都埋首工作10小時,平時就會偶發腰背痛,一直以為是久坐工作姿勢不良造成的,直到有一天痛感竟然從右腰延伸到鼠蹊部,劇痛讓整個人揪成一團,在辦公室座位上直冒冷汗,緊急被同事送到急診,經過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患者有數顆腎結石,也塞住了輸尿管。臉書粉專「泌密會客室-陳偉傑醫師X羅詩修醫師」說明,尿路結石是很常發生的疾病,由於結石的位置或大小不同,很多人其實平時沒有什麼症狀,所以有時是透過健檢時腹部超音波才發覺,儘管小的結石有機會從輸尿管排出,但是若變成尿路阻塞,輸尿管肌肉痙攣或結石引起局部發炎、腫脹,經常就會讓患者突發急性劇烈腰痛,並且痛感可能延伸至腹股溝或睪丸。「腎結石痛起來堪比女人生產時的疼痛!」醫師表示,結石在不同位置、滾動位移都會造成偶發陣痛,可能發生在背部或下腹部單側或雙側的劇烈疼痛,以及在輸尿管移動時痛感會延伸到腹股溝、鼠蹊部或會陰部,也就是腎結石轉移痛的現象。醫師透露,藝人于美人曾自述,她在2014年就發現輸尿管結石,也沒有特別痛感,當時以體外震波治療,直到2019年又發現左腎臟出現大量結石,緊急進行了六小時 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取出108顆大小不一的腎結石,化解危機。粉專提醒,現代人工作忙、飲水量又不足,因此台灣人尿路結石比例近一成,而且復發率又高,定期做腎臟超音波檢查才能即早使用體外震波或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等治療。
台日合作「尿沉渣影像特徵辨識」 10分鐘揪出腎病與泌尿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日本知名臨床醫學檢測集團sysmex(希森美康),宣布投入合作「尿沉渣影像特徵辨識」,雙方透過雲端平台,由sysmex 提供尿沉渣醫學影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則運用AI圖像大數據,協助sysmex(希森美康)醫學集團就其檢體影像上,找出難以辨識的疾病特徵並加以標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指出,與sysmex 合作可望進一步實現智慧醫療,將中國附醫人工智慧AI和臨床收集之尿沉渣影像辨識結合,藉由人工標記、機器深度學習,有效縮短實驗室檢驗流程提升效率,雙方期待從尿液檢體,就能快速精準找出病人的泌尿疾病、腎病與癌症等疾病,共同為國人的健康把關。根據健保署國民健康保險實驗室數據庫近五年來(2015年至 2020年)的統計,台灣醫院最常進行的五項檢查,依序分別是「血液常規檢驗」、「尿液常規檢驗」、「白血球細胞分類計數」、「血糖和血中的肌酐酸」;尿液常規檢驗高居第二,並且也是各醫療機構與健檢單位,提供作為一般健康檢查、門診檢查與住院治療前的常規檢驗項目,目前實驗室皆有自動化儀器可以快速分析尿液成分,並且能夠快速取得報告。值得注意的是,尿液沉渣的圓柱體、結晶體及細胞形態,往往是諸多疾病的重要指標,然而一般醫學實驗室對於較具難度的形態卻可能無法立即辨識。周德陽院長指出,本合作透過AI圖像,能進一步優化尿沉渣影像特徵,提升其辨識能力,根據尿液不同菌種的不同特徵來進行辨別,使其猶如人臉辨識般,透過影像即能辨識出分析物件的正確名稱並進行分類,有助於提升整體檢驗流程之效率與準確度,並在疾病的早期即快速檢測出異常,給予病人正確的治療及減少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透析科郭慧亮主任舉例說明,尿液由腎臟製造,尿液中所含的物質也可以提供許多的臨床訊息:腎臟將血液中廢棄的物質連同多餘的水分形成尿液儲存在膀胱,達到一定量再經由尿道排出體外,如果某個器官出現異常,則可藉由分析尿液找出端倪,像是含有大量白血球的膿尿可能出現在急性腎盂腎炎或泌尿道感染;血尿則可能出現在腎絲球性出血或非腎絲球性出血;近期研究更顯示,血尿中觀察到變形紅血球,則與腎絲球腎炎有顯著相關;此外,腎臟發炎會在尿中發現腎小管上皮細胞;至於尿路感染或是膀胱癌,則可能發現於尿路上皮細胞或惡性細胞,其中藉由惡性細胞的不同排列方式及形態,來區分上皮細胞癌或腺癌等。除了上述的血球與細胞,尿中圓柱體與結晶體的存在,亦是腎臟病變、尿路結石等相當重要的指標,如重度慢性腎病在尿中可能出現大量草酸鈣晶體、透明圓柱體或臘狀圓柱體。另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副院長薛博仁也舉例說明,念珠菌菌尿症是一不算少見但卻也常困惑著諸多臨床醫師的問題,它不同於細菌性菌尿症已有著普遍共識的臨床診斷指引和處置,念珠菌菌尿症尚缺乏著一確定性的診斷與處置流程,且因使用抗生素的影響,目前具抗藥性的念珠菌種Candida. glabrata也逐漸增加。從以上敘述便可窺見尿液檢查的重要性,藉由不同的細胞形態可以協助診斷泌尿系統的許多疾病,亦可在尿液細菌培養尚未有結果前,即時提供醫師診斷依據。日本sysmex醫學集團是全球IVD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領域前10名的亞洲企業,其在血球,血凝,以及尿沉渣檢驗的領域都獲得全球市佔率第一位,並曾連續兩年被富比士(Forbes)列入全球最具創新「保健器械&服務」公司的行列,以及被Corporate Knights四次評選為「Global 100」(世界最可持續發展的100家公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透過與日本sysmex集團台灣分公司合作研究,共同幫助讓病人透過非侵入性且操作快速方便的尿液常規檢查及早診斷,免除像是膀胱鏡檢查、患部活體切片等侵入性檢查。台灣泌尿道癌症發生率大約每年每十萬人有4人,相當全台灣每年新增800例,若能早期發現,可以在癌症初期就診斷出來,治癒的機會將大大提升。期待為未來的檢驗流程、制度及社會衛生經濟價值帶來全面性助益。
超級任務1/卜學亮驚爆雙喜解決多年宿疾 樂揪曾寶儀一同慶祝
57歲卜學亮(阿亮)擁有演員、歌手、主持人多重身份,近9年前他演唱的歌曲〈超跑情人夢〉一路紅到現在,MV在YouTube點閱已衝到958萬次,破千萬點閱指日可待;而阿亮近期也解決了多年尿路結石問題,前陣子特別去醫院做了體外碎石,終於拋開多年宿疾,開心到還找了好友屈中恆、曾寶儀一同慶祝,堪稱雙喜臨門。說起這個惱人的老毛病,阿亮在接受時報周刊CTWANT訪問透露,因為自己體質關係,身體常會有結石產生,先前就已碎石過兩次,他直言:「發作的時候很痛、但碎石過程還好,最怕工作的時候忽然『牙』起來,這次可以排出來真的很棒!」至於還找了師妹曾寶儀一同慶祝,他則表示因為和對方有一段時間沒碰面了,雖然那時她正忙金鐘頒獎典禮的準備工作,但曾寶儀仍很有義氣的一起出來慶祝。阿亮也坦言,結石能處理掉是真的很高興。卜學亮在私人臉書分享了自己擺脫結石的愉悅心情。(圖/取自卜學亮臉書)而近期現身房仲廣告再扮當年《超級星期天》節目中的「超級特搜小組組長」,瞬間勾起大家滿滿回憶。其實早在2000與2001年時,阿亮就以《超級星期天》連拿兩座金鐘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19年又再度以和黃子佼主持的《超級同學會》再次獲得人生第三座主持金鐘獎,主持功力備受肯定。對於廣告掀起回憶殺,阿亮笑說:「《超級星期天》的超級任務和我的連結很深,本來就有一份濃厚的情感,看到廣告腳本就很親切有趣,工作時覺得一群小時候對超級任務喜歡且熟悉的年輕夥伴,安排的橋段也很貼近,拍攝的過程中不斷地有一些當年出任務的回憶湧現,讓我重拾很多昔日的點點滴滴。看到大家的留言也都有不錯的反應,覺得開心。」好友屈中恆(左起)、曾寶儀、資深製作人黃裕昇一同聚會幫卜學亮慶祝恢復健康。(圖/取自黃裕昇臉書)出道將滿35年的卜學亮,2013年的一首〈超跑情人夢〉因知名實況主「鼻地大施國動」張葦航,日以繼夜不停在實況直播中播放,漸漸讓上萬名粉絲們瘋傳分享,在網路上逆襲翻紅。2020年8月阿亮更受邀出席中信開球,並在賽後搭乘超跑進入台中洲際棒球場獻唱此曲,棒球場上唱跳表演。隔年他受邀參加直播平台舉辦的「Racing Party」活動,和張葦航同台飆舞,大跳〈超跑情人夢〉嗨翻全場。而〈超跑情人夢〉MV迄今已在YouTube衝到958萬次觀看數,甚至日前在恩師張小燕母親的壽宴上,阿亮也跳唱這首歌,體力驚人,甚至成為許多學生族群的超級偶像。近期卜學亮與房仲業合作重拍「超級任務」,拍出滿滿的回憶。(圖/取自卜學亮臉書)對此,阿亮也難掩喜悅心情說:「真的很不容易~謝謝大家的支持跟喜愛!知道這首歌快破千萬,自己也很開心,畢竟這是8年多前的作品,現在年輕人比較認識我的,都是因為這首歌,覺得這首歌是跟年輕人的一種連結,哈!」並透露現在朋友聚會都會現場點唱〈超跑情人夢〉,他也搞笑表示,因為這首唱跳需要很大的體力,所以要努力鍛鍊身體,才能繼續唱跳下去。卜學亮2013年的舊作〈超跑情人夢〉竟然紅到現在還在熱播中。(圖/翻攝自豐華唱片MV)
超級任務2/長年飽受痔瘡所苦 沈玉琳一度血染沙發
卜學亮多年來飽受尿路結石所苦,發作起來痛不欲生,日前他終於就醫解決了這個惱人的宿疾,也讓他彷彿展開新人生一般;演藝圈也有不少男藝人受到疾病所苦,有的甚至會有性命危險,對身體的任何狀況都不能不留意。康晉榮(康康)2020年某天起床時,曾發現脖子後面異常緊繃,頸部側面的動脈阻塞,伴隨著頭暈目眩,走沒幾步路就想要嘔吐,感覺像坐雲霄飛車,他馬上就醫,才知頸部側面的動脈阻塞達42%,一般若50%就會中風,他忍不住擔心自己無法陪伴年幼的女兒,在醫生的建議下,每天花一個小時走路、曬太陽、梳頭、泡澡、補足水分和睡眠充足,以及打針、藥物及飲食控制治療,讓堵塞程度降到19%,雖然花了20多萬醫藥費,也減少喝酒應酬,才暫時解除中風危機,也因為戒酒水腫消退,整個臉型也瘦成尖的。洪都拉斯多年前某次膽結石突然發作,但上直播節目還有半個多小時才收播,他便敬業地忍著痛繼續工作,結果被工作人員發現異狀,看到他臉色發白頻冒冷汗,要他趕快去醫院,他仍硬撐到節目最後才自行開車離開,一到醫院掛急診打了止痛針後比較舒緩,但醫師會診後表示要他必須馬上開刀切除膽囊,那一刻洪都拉斯才驚覺嚴重性。醫師告知如果再遲一些可能會導致休克,最可怕的是萬一在開車途中休克,後果更不堪設想,應該要叫計程車去醫院。長年有痔瘡問題的沈玉琳,過去只要一火氣大,這宿疾就容易發作,他曾自爆某次自己窩在廁所滑手機,連玩五場遊戲後,居然讓痔瘡發作,「痛到差點見祖先!」他也曾被潘若迪控訴,第一次痔瘡「爆菊」就在潘家,並血染整個沙發,就像女生月經來一樣止不住,生活、工作都深受痔瘡影響,甚至曾在錄影前因為痔瘡發作,一坐下來屁股刺痛難耐,整個錄影過程都讓他「如坐針氈」,痛苦極致。後來他接受藥物治療,才逐漸「痔」好了。
病患血尿X光照出「滿天星斗」 醫切開驚見12顆巨石:是膀胱癌
人體所攝取的大部分水分,會經過腎臟代謝形成尿液,經由輸尿管、膀胱,再從尿道排出,一旦在路徑中的任何一處,尿液出現沉積性的結晶體,就會形成尿路結石,而尿路結石有多痛,不少過來人稱「自己痛過才知道可怕」,醫師提醒,若對結石隱忍或置之不理,小心連癌症都會找上門。 高偉棠醫師上節目分享膀胱結石病例。(圖/截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泌尿科醫師高偉棠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表示,有一位長年結石的病患自稱發明處理結石的絕招,就是當感覺石頭快發作時大量灌啤酒,「氣運丹田大叫一聲」就可以把石頭尿出來。根據高偉棠表示,人本來就會排出石頭,但患者可能一個月產出5顆石頭,一次卻只尿出1顆,結果還是愈積愈多,高偉棠當時建議這名病患要及時處理結石,因為X光照出來已經是「滿天星斗」,全部顯示為白色,對方還是要聽不聽。未料有一天,這名病患痛到受不了甚至出現血尿,就醫檢查赫然發現膀胱塞了一堆石頭,已經大到排不出來,醫師只能切開患者膀胱,將10多顆結石夾出。高偉棠透露,這名病人除了擁有「巨石陣」還有一個更危險的病灶,原來當患者的膀胱剖開後,醫師還檢查了周遭組織,看到幾處紅斑,有點像息肉的初期,懷疑是惡性腫瘤,隨手切片送驗,結果證實是膀胱癌。據高偉棠研判,這是由於結石長期反覆摩擦膀胱壁引發膀胱癌,就像是假牙沒裝好,持續磨損牙齦或黏膜,久了恐引發口腔癌,幸好病患發現時是初期膀胱癌,最後透過刮除術解除警報。
男小便噴血塊卻不痛…醫驚見「3cm腫瘤狂滲血」:是癌症 常見症狀曝
一位55歲陳先生,最近幾個月出現好幾次的無痛性血尿,甚至含有一些血塊,但排尿的時候不痛也不癢,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症狀。經過泌尿科醫師的詳細檢查後,發現陳先生膀胱內壁長了一顆約3cm大小的腫瘤,且不斷地滲血,經手術刮除後證實為膀胱癌,是一種尿路上皮癌。泌尿科醫師李致樵說明,人體的泌尿系統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系統,尿液由腎臟製造,然後進入腎盂,再往下流到輸尿管、膀胱,最後到尿道一路相通排出體外。整個泌尿系統由上到下的內襯黏膜都附蓋著同一種上皮細胞,負責泌尿系統的第一道屏障,我們稱之為尿路上皮。(圖/翻攝自泌尿科診療室 李致樵醫師臉書)醫師表示,不管是膀胱癌、輸尿管癌或腎盂癌,它們最常見的共同症狀都血尿,可能肉眼看得見,也可能肉眼看不見,一般血尿常見原因包含攝護腺肥大、尿路感染及尿路結石,通常都會有症狀,比如說排尿困難、排尿疼痛或腹背疼痛等。但很重要的是,癌症造成的血尿通常不會痛,唯一的症狀就是尿尿有血而已。李致樵指出,病患往往是突然發現馬桶裡的尿呈現紅色,或是健康檢查驗尿時意外發現有尿液潛血,才驚覺可能有問題,且癌症造成的血尿不會持續出現,造成人們常常疏忽。倘若再嚴重一點,出現全身性的症狀如發燒、咳嗽、厭食、體重減輕、夜間盜汗等,則需注意是否有遠端轉移。好在血尿剛好是一個容易發現的症狀,所以大部分的尿路上皮癌發現時都是早期。醫師建議,只要發現自己有血尿,就要立即找泌尿科醫師做全盤詳細的檢查。血尿原因20幾種,最怕的就是癌症,需要泌尿科醫師一一的排除。一般人也建議每年都要驗尿,當作健康檢查,才能提早發現問題。(圖/翻攝自泌尿科診療室 李致樵醫師臉書)
工作忙沒時間喝水…中年男「左腹劇痛」臉刷白送醫 醫照X光驚:石頭卡住了
一位40歲男性上班族,經常一忙起來就是3-4小時,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雖然他偶爾感到腰背痠痛,只認為是工作姿勢不良,就不以為意,直到有天左下腹部突然劇烈疼痛伴隨噁心感,臉色蒼白又痛得動彈不得的他,緊急被同事送到急診,經X光及超音波檢查,發現原來是之前1.5公分大的腎結石滑落到輸尿管裡卡住了。(圖/翻攝自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臉書)泌尿科醫師陳偉傑及羅詩修在臉書粉專表示,「尿路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的疾病,結石形成的原因很多,水分攝取不足就是最常見的成因,水分過少導致尿液中草酸鹽、磷酸鹽、鈣鹽濃縮而析出成小結晶,日積月累之下就形成較大顆粒的結石。結石在腎臟形成,就可能隨著尿液移動至輸尿管、膀胱或尿道,而輸尿管和尿道比較細小,阻塞的現象和症狀就更明顯。」(圖/翻攝自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臉書)除了水分攝取過少的因素外,以下情形也是好發的高危險族群:年齡:好發於30-50歲正值事業衝刺的青壯年,其中以男性居多遺傳:約有30%的家族遺傳因素飲食:經常食用太鹹、太甜、鈣含量過高者其他疾病:尿路異常、前列腺肥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痛風者(圖/翻攝自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臉書)醫師指出,結石依照成分大致分為4種,首先是草酸鈣結石,草酸鈣結石是尿路結石中佔比最高約80%,形成於酸性尿液中;磷酸鈣結石,常形成於鹼性尿液中,好發於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尿酸結石,常見於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症);胱胺酸結石,多為遺傳因素,常見於胱胺酸尿症患者。(圖/翻攝自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臉書)據了解,尿路結石的症狀有時候不明顯甚至沒感覺,一旦發作痛起來,有人形容「比生產還痛」;至於治療方式,醫師提到,一般是根據結石的位置、大小、影響尿路或腎臟功能,以及結石大小來判斷,目前有體外震波、開孔取石、微創內視鏡碎石手術等療法,提醒民眾若有腹部悶痛、腰酸背痛、排尿不順或血尿等情形,應盡速就醫。
婦患腎結石不敢補鈣…3年後反出現「這毛病」慘了 醫曝正確飲食法
腎結石(Kidney stones)屬於尿路結石的一種。腎結石是指腎臟的代謝物,在尿液裡形成堅硬的結晶沉積物並在腎臟中累積,隨時間越長越大。腎結石一般小於2公分,但也可能大至5公分以上。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分享案例,一名婦人有腎結石問題,誤信攝取鈣質會使病情惡化,對高鈣食物敬而遠之,3年後下場超慘。劉博仁醫師在臉書透露,「一位55歲女士因為發生腎結石,做完碎石手術之後,從此不敢攝取鈣片或者是含高鈣的食物,可是後來一樣發生結石,而且骨質流失非常快,在三年後被診斷骨質疏鬆。基本上有腎結石發生的體質的朋友,掌握均衡飲食以及多喝水的原則,至於鈣片的補充每日不要補充到1000毫克以上,但是還是要補充一些鈣質」。醫生表示,如果有腎結石的體質,要盡量降低食鹽的攝取,維生素C方面,「一般的水果所攝取的C倒不至於這麼高,一顆芭樂也不過50到60毫克的C,一般維生素C片的劑量大約500毫克,有結石體質的朋友,只要不要攝取到500毫克以上,大致還好。」劉博仁強調,「重要的是喝水,每日盡量達到2500甚至3000 CC。至於我們幫患者注射的高C注射,到目前為止在國外的研究以及我個人的經驗,並不會增加腎結石的機會。簡單說,有腎結石體質的朋友,多喝水,不要憋尿,多吃蔬菜,不要吃太鹹以及太多的加工食品,這樣子就會降低結石復發的機會。」
頻繁血尿恐有泌尿道腫瘤 醫師警告「不會痛更恐怖」
居住在安養機構的84歲廖阿嬤過去一年來常常有血尿,也因反覆泌尿道感染頻繁住院,前幾天也因連續多日血尿合併解尿困難而緊急送醫。經電腦斷層顯示,廖阿嬤除了膀胱有大量血塊之外,右側腎臟也有疑似腫瘤的病灶,醫師利用內視鏡移除血塊並進行切片檢驗,結果證實為第一期的泌尿上皮癌。阿嬤也終於找到血尿原因,目前正在接受妥善治療中。衛福部臺中醫院泌尿科醫師簡宏祐指出,血尿是一個生活中蠻常見的症狀,從性質上可分為「肉眼可見的血尿」及顯微鏡下才能辨識的「顯微性血尿」;從症狀上則可區分為「有痛性血尿」及「無痛性血尿」。血尿原因有很多種,通常是由於尿路結構異常所致,如腎盂腎炎、膀胱炎或泌尿道結核菌感染等泌尿道感染,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有痛性血尿。另外,當有尿路結石的時候,也可能會有血尿伴隨疼痛的情形發生,年長的男性患者也常因攝護腺肥大而出現血尿,還有如自體免疫與其他原因造成的腎絲球發炎性疾病,都是可能出現血尿的原因。醫師也分享,有時候民眾因服用一些抗結核藥物或紅龍果、甜菜根及黑莓類食物,會出現紅色尿液,這屬於正常現象,不須懷疑是血尿而過度驚慌。簡宏祐醫師表示,除了發炎感染造成的血尿外,另一種血尿的常見原因就是泌尿道腫瘤,如攝護腺癌、腎細胞癌、膀胱癌及上泌尿道的泌尿上皮癌。由於癌症造成的血尿通常是無痛性,所以反而會讓人忽略它的存在。遇到無痛性的血尿,泌尿科醫師通常會特別小心地做進一步檢查,若狀況沒有改善,有時候會需要進行膀胱內視鏡檢查或影像學檢查來確認有無腫瘤。泌尿道腫瘤如膀胱癌常見的危險因子有抽菸、飲用含砷地下水、血吸蟲感染、暴露在油漆、染料、重金屬或石化工廠等芳香胺環境中,以及曾接受過骨盆腔放射線治療與接受特定化療藥物等。個案廖阿嬤罹患的泌尿上皮癌危險因子也大致與膀胱癌相同,僅多了服用過量含馬兜鈴酸在內的中草藥、曾經確診膀胱癌以及有相關的家族史等。簡宏祐醫師提醒,血尿雖然是常見主訴,但背後原因百百種,從只需定期追蹤的良性疾病,到足以致死的惡性腫瘤都有可能。建議民眾如果出現血尿時,可盡快到泌尿科或腎臟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以利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每日飲料當水喝!12歲男童「全身扭動、血尿」送醫結果驚人
天氣炎熱,許多人人手一杯冰涼飲料,既解渴又舒暢,但若將飲料代替白開水喝,小心身體出問題!一名12歲就讀小學6年級的男童每天都以「飲料取代水」,某天突然坐不住,身體不停扭動,竟還尿出血尿,送醫檢查後讓眾人感到相當震驚。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曾收治過的一名年紀最小病例,是一名12歲就讀小6的男童,男童母親告訴他平常男童不愛喝水,都以碳酸飲料或茶飲代替。某天他在寫作業時,全身像蟲一樣扭動,下一秒衝到廁所去竟尿出「血尿」,把家人都嚇壞了。男童長了一顆0.9公分的腎結石,才會因腰痛全身扭動坐不住。(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洪永祥推測,男童扭動身體可能是腰痛坐不住,加上後續出現血尿,「媽媽雖然沒什麼醫學常識,但也驚覺不對勁,送到小兒科急診,發現他的腎臟跟輸尿管位置有個0.9公分的腎結石,後來轉到泌尿外科把結石打掉。」醫師表示,腎結石多與遺傳有關,如果屬於天生不易代謝尿酸的體質,水分又攝取的少就容易形成尿酸結石。另一種罹患腎結石風險較高者,則是愛吃動物性蛋白和肉類的人。建議平常應多攝取足夠水分,多吃含鹼的清淡食物,包含蔬菜、含有檸檬酸的柑橘水果。尿路結石泛指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處產生結石,疼痛的部位可能從後腰側、前腰側、下腹部,一路延伸至鼠蹊處與生殖器部位等處,除了疼痛的徵兆外,若是發現有血尿,或在健檢時發現未引發疼痛的結石,都應求助泌尿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