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頂
」 花蓮神像也敢偷!42歲男竊「300年土地公」遭逮 竟辯:受神明指示
苗栗縣通霄鎮的嶺頂福神祠16日驚傳土地公遭竊,經民眾報案後,警方立即成立專案小組過濾周邊監視器,不久後清查出竊賊身分為1名42歲李姓男子,迅速在6小時內將人逮獲,經調查他把土地公神像丟棄在黑色垃圾袋內,全案訊後依法將李嫌移請苗栗地檢署偵辦。警方表示,16日獲報,嶺頂福神祠的土地公遭不肖人士竊取,警方隨即組成專案小組循線追查,火速在事發6小時內查獲李嫌,李嫌遭逮後竟辯稱是受到神明指示才來偷神像,因偷了之後又覺得麻煩,才將土地公裝在黑色塑膠袋內並丟棄在福神祠涼亭旁,全案訊後依《竊盜罪》將他移請苗栗地檢署偵辦。據了解,李嫌身穿白長褲藍上衣,頭戴鴨舌帽及眼鏡,進入嶺頂福神祠裡後,竟徒手拎走土地公神像,隨後騎車逃之夭夭,民眾中午到廟裡參拜時,驚覺神龕裡的土地公神像消失了,因而趕緊向警方通報處理。嶺頂福神祠擁有300多年歷史之久,且坐擁360度無死角視野,不僅能俯瞰台61線新埔落日大道還能欣賞海景,因有一處彎道猶如愛心形狀,還被稱作「心形公路」,嶺頂福神祠已成為民眾熱門打卡景點及賞景秘境,未料如今卻碰上神像遭竊一事。
台南紫斑蝶「二次遷移」!關子嶺蝶況佳 賞蝶活動7月中開跑
台南市關子嶺風景區嶺頂公園是紫斑蝶重要的覓食棲地,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前年7月在嶺頂公園1次觀測到的量約200隻,日前計數達300至400隻,今年各地新羽化的紫斑蝶出現顯著的「二次遷移」現象,嶺頂公園7月蝶況有機會更勝6月。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瑞祥表示,每年3、4月過境雲林林內的紫斑蝶,過去15年平均1年約20萬隻,今年竟高達40萬9000多隻,創新紀錄,推測是環境愈變愈好的關係,紫斑蝶族群數量也大增。陳瑞祥說,紫斑蝶北返後會繁殖下一代,新羽化的第二代5、6月會再遷移,因此,前陣子在台中大肚山、玉山登山口,都有民眾目擊紫斑蝶漫天飛舞的壯觀景象,其實牠們遷徙、擴散的地方不只北部,也有可能往山區,7、8月各地棲地留蝶數量都有機會增加。每年7月關子嶺嶺頂公園的賞蝶活動,由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負責執行,今年預計7月13日至8月11日,連續5周的每周六、日舉辦,將有導覽解說、闖關遊戲領取紀念品及紫斑蝶標放體驗等活動。陳瑞祥說,紫斑蝶標放體驗需事先報名,每個活動日舉辦2場次,活動當周的前1周開放網路報名,其他活動是現場自由參加,另今年還與周邊旅宿、商家合作,讓遊客有機會拿到住宿抵用券。陳瑞祥提到,目前包含嶺頂公園、紅葉公園的蝶況都很不錯,其中,嶺頂公園1次觀測到的量約有300至400隻,紅葉公園有1000到2000隻,民眾到關子嶺遊玩千萬別錯過。
餘震不斷還有規模7強震? 台大專家示警:3斷層需注意
花蓮於4月3日發生規模7.2強震後餘震不斷,27日再度地牛翻身,凌晨發生規模6.1、5.8地震,讓全台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台灣大學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指出,目前有大約9成的餘震都發生在主震的破裂面上,而在短期內可能還會持續發生地震進行調整,然而附近的3個斷層近百年來卻沒有發生大規模地表變動或規模7以上的地震,因此後續需要關注的重點為,是否可能被先前的主震影響,進一步產生類似規模的地震。陳文山於27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回顧73年前,當時1951年10月22日在花蓮外海發生2起規模7.1與規模7.0的地震,造成了米崙斷層的錯移,緊接著在1個多月後,11月25日在玉里、池上間又發生1起規模7.1台東地震,造成瑞穗斷層、池上斷層以及玉里斷層(中央山脈斷層系統)的錯移,陳文山說「這表明1951/11/25的台東地震受到1951/10/22花蓮地震的影響,從而調整了整個縱谷斷層系統的應力分佈。在目前狀況下,是否會再度發生在2024/04/03花蓮ML7.2地震之後?」陳文山說明,在未滿1個月的時間內,有大約9成的餘震都發生在主震的破裂面上,也就是嶺頂斷層,而嶺頂斷層屬於縱谷斷層系統的北段,與中南段的瑞穗斷層、池上斷層、利吉-鹿野斷層相連。雖然池上斷層南段和瑞穗斷層在1951年的台東地震以及2003年的成功地震中發生了錯移,釋放能量,但百年以來,奇美斷層、利吉-鹿野斷層以及池上斷層北段則沒有發生大規模地表變動或規模7.0以上的地震。陳文山表示,若考慮主震規模7.2,嶺頂斷層可能已經釋放了大部分能量,「然而,這對整體縱谷斷層系統的應力分佈可能產生何種影響?是否可能導致南段的斷層系統釋放應力,進而產生類似規模的地震?」則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403強震規模大於池上大地震! 「地面卻沒破裂」學者曝主因
花蓮403強震規模比2022年的918池上大地震還強,但卻未出現地面破裂的現象。對此,台大地質科學系副教授王昱指出,7.2強震斷層帶位置很可能在東部外海,主震震央離陸地較遠,且地震深度較深,故花蓮港沿海地面最大抬升高度僅有約45公分左右,遠低於2022年池上地震的1公尺高度,所以沒有地表破裂,算是不幸中的大幸。4月3日花蓮外海發生規模7.2強震,至今主震加上有感餘震逾900起,但這起強震的發生原因至今未明,也無法確認是哪一條斷層帶造成,對此王昱認為,實際是哪一條斷層破裂導致這次的地震,還有待進一步確認,從目前的資料研判,403強震應是海岸山脈下的一條斷層破裂所導致,該斷層從花蓮鹽寮村附近外海往北,延伸到花蓮和平村外海一帶,地下主要斷層破裂則集中在花蓮市到立霧溪以北的區域,估計長約45公里以上,但和米崙斷層無關。王昱進一步解釋,403強震的震央最近20年地震規模都在6到6.5左右,沒有發生7以上的大規模地震,而且更特別的是,這次7.2強震並沒有發生地面破裂,反觀2年前池上地震有超過30公里的地表破裂;0206花蓮地震也有造成米崙斷層與嶺頂斷層沿線地表破裂。王昱也分析,原因很可能是7.2強震的斷層帶位置在海上,離陸地較遠,加上震央深度較深,所以就沒有造成陸上的地表破裂,只有花蓮港沿海地面出現40到45公分抬升,往南延伸到鹽寮附近,往北到花蓮和平附近,而且45公分的地面抬升並不大,以921為例,沿斷層出現2到3公尺以上的抬升;2022年918池上地震的抬升最高也有超過1公尺;甚至今年元旦的日本能登半島大地震,海岸抬升更達到4公尺,因此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至於海底的地表抬升多少,以及是否有海底海床上的斷層破裂,則需要進一步的海上調查與科學研究。
花蓮強震全台受災學校661校 東華大學、花蓮女中修復共需22億元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校園、民宅和道路,教育部統計,受災學校有661校,初估需24億3613萬元經費,其中又以東華大學、花蓮女中兩校受災最重,初估需22億餘元修復。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說,賑災捐款將專款專用於受災地區和災民的緊急醫療,收容安置和復原重建。衛福部所轄公設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4日開設募款專案,截至11日下午4點,共募得7.2億元,總捐贈筆數13.3萬筆。花蓮外海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第一時間啟動緊急衛星影像接收處理機制,透過雷達衛星影像分析顯示,震後花蓮沿海有顯著的地表抬升變形,米崙斷層東側沿衛星視角方向最大變形量約30公分,嶺頂斷層東側變形量約15公分。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接收站主持人蔡富安表示,太遙中心分析衛星影像後,發現除市區房屋受損傾斜外,太魯閣國家公園周邊山區有大量土石崩塌區域,並堵塞部分河道造成堰塞湖。因影像拍攝時間距災害發生僅約2.5小時,影像中尚可見土石崩落造成之大量揚塵。行政院院會11日就「0403花蓮地震災後復原重建工作」業務報告,行政院長陳建仁會中指出,行政院已先行撥付3億元,提供花蓮縣政府救災緊急運用,後續相關災民各項救助措施,各部會應以「從優、從寬、從速」原則處理。針對校園災損,教育部表示,以花蓮縣102校、初估需21億4137萬餘元最嚴重,其中東華大學實驗室火災、儀器及校舍毀損,需19億2200萬餘元;花蓮女中因綜合大樓整棟主體傾斜,多棟校舍受損,需2.2億元。教育部強調,目前已核定10縣市國小校園搶險搶修及復原經費6200萬元、補助5580萬元,若經費有不足,地方政府可提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13年0403地震」專案爭取補助,國教署將採從寬、從速完成審議。
花蓮大橋採半半施工 19日起拆南下橋
花蓮大橋啟用逾半世紀,因老舊加上地震使橋梁位移,交通部斥資近24億元重建,工程將採「鋼箱型梁橋」半半施工,14日起先封閉內側車道,安裝交通維持設施,19日起拆除南下第一代橋,新橋預計2026年9月完工。橫跨花蓮溪的花蓮大橋是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銜接省道台11線的主要道路橋梁,現有2座橋組成,1968年完工的南下往台11線橋是一代橋,北上往市區的二代橋則在2002年啟用。2018年2月6日地震,橋梁出現位移60公分且多處龜裂,時任立委的徐榛蔚、蕭美琴皆爭取重建。公路局指出,花蓮大橋位處嶺頂斷層地質敏感區,因河川治理線變寬,且為符合水利署於花蓮溪河川治理計畫,橋梁長度與高度都不足,而二代橋南端跨距也不夠,重建將採「鋼箱型梁橋」,且橋梁下游側為國家溼地,建設必須兼顧生態保育。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花蓮工務段長陳麗華說,第三代新花蓮大橋配合河川治理計畫,長度拉長至595公尺、高度加高2.5公尺,橋寬24.8公尺,預算23.93億元,將有雙車道、機慢車道與人行道等,工期約1200日曆天,預計在2026年完工。公路局考量交通需求採「半半施工」,規畫14日起先封閉南下內側車道,安裝護欄、防護網及施做便道,16日配合自行車活動暫時開放,19日早上8時起封閉開始拆除第一代南下橋梁,第一階段現場交管自19日起至2025年2月22日,車輛須改走單線雙向通行的第二代橋梁。
彰化男誤信導航困山區險墜谷 下班想抄近路卻差點回不了家
彰化1名廖姓男子日前下班時想抄近路回家,進而誤信導航一路往山區開去,最後還迷路下不了山,在倒車時更不慎滑落邊坡,差點就要墜落山谷。所幸報警後,警方隨即到場協助將汽車吊起,並幫助男子下山返家,才結束這場「導航變迷航」的驚魂記。據了解,該名廖姓男子駕駛著休旅車,當天下班欲返家時,因為原先回家路上塞車,便使用導航系統想抄近路避開壅塞路段,不料廖男照導航指示後,竟一路往山上開去,越開道路越崎嶇不堪與偏離;廖男在察覺不對勁後想迴轉下山,卻在倒車時不慎滑落邊坡,所幸剛好有大樹抵擋,才避免了連人帶車摔落山谷的慘案,也嚇得廖男連忙報警請求協助。警方表示,接獲男子報案時,其自稱駕駛自小客車卡在員林市山腳路5段小嶺頂路標轉彎處。員警到場時,眼見休旅車車身傾斜、緊貼著一旁大樹,隨即協助連絡拖吊車業者,幫助廖男將車輛吊回路面,駕駛則顯得有些驚慌失措,在一旁向警方說明事發原委。廖男表示,事發後原先想等經過的人車幫忙,但當時天色越來越昏暗、也遲遲等不到路過民眾,無助之際只好報警求助,相當感謝員警及時到場幫忙,才能順利將車輛救起,否則不僅回不了家,恐怕還會釀成大禍。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重要出土!挖出史前玻璃環殘件、宋朝銅幣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曾出土獸骨、陶器及石器等大量珍貴史前文物,近日發掘出土台灣史前未生產的玻璃環殘件、瑪瑙珠,甚至還有900年前的宋朝銅幣等物,縣府文化局研判該地在史前至宋朝期間與海外交流頻繁,未來將整理典藏、研究,拼湊崇德遺址的歷史樣貌。崇德遺址位在秀林鄉崇德村立霧溪河口左岸河階台地,面積約8公頃,距今1300年,屬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由於遺址被列冊為考古遺址,若居民有土地開發需求,需經調查、試掘評估,文化局2016年起先後在3筆土地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陸續出土獸骨、魚骨、具精美紋飾的陶罐及各式石器等珍貴文物。文化局上月委託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在村民欲建蓋房舍的土地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除發現地基一角疑似為墓葬遺跡,還出土罕見玻璃環殘件、瑪瑙珠及宋朝銅錢「熙寧元寶」等文物,令考古團隊相當驚訝。文化局長吳勁毅指出,台灣當時並未生產玻璃、瑪瑙,都是透過海外交流取得,宋朝銅幣則是首次出土,過去雖曾在壽豐鹽寮嶺頂遺址地面拾得,不確定是否為出土文物,沒想到這次竟從遺址挖出,可推測崇德地區在宋朝期間與大陸貿易頻繁,不過宋朝錢幣從未在遺址出土,目前尚未有清楚的研究。他表示,出土文物內容豐富,可研判崇德立霧溪口在史前時代各階段貿易活動比預期活絡與複雜,經屋主同意,未來還會利用2個月時間在該處試掘,同時也會清理出土文物,由考古博物館整理、典藏及研究,如有需要則會送請國外學者協助鑑定。
雨夜巡視疑誤觸防猴電網 高雄45歲果農休克不治
梅雨鋒面來襲造成高雄連日大雨,高雄市甲仙區1名果農夜間巡視自家芒果園,疑似視線不佳,誤觸防猴電網,休克後送醫不治。旗山警分局甲仙分駐所指出,確切死亡原因還待積極調查釐清。旗山分局警方7日19時55分許接獲報案,高雄市甲仙區寶隆里嶺頂巷一帶,45歲呂姓果農,因巡視自家芒果園時疑似誤觸電網,被發現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因甲仙山區一帶有不少猴群會侵入果園影響收成,呂男為防止猴群才架設防猴電網。至於詳細的死亡原因,警方正進一步積極調查釐清中。旗尾山一帶獼猴成群,果農為保護農作物架設電網,此前就曾經發生果農灌溉觸電身亡悲劇,不料再度發生意外。
《俗女2》熱播 中秋連假首日「台南後壁菁寮老街」湧人潮
中秋連假第一天,台南市後壁區菁寮老街因《俗女養成記2》熱播,今天上午10點後人潮陸續湧入,每一時段遊客數均有600人來往出入,白河警分局派員在老街兩側路口加強疏導,避免有違規停車影響道路通行。菁寮老街上的「俗女村」,中秋連假第一天舉辦市集活動,上午10點後湧現大批人潮;另,白河區崁頂福安宮及關子嶺溫泉區、水火同源、嶺頂公園等處所,僅有零星遊客,交通通行順暢。台南市後壁區菁寮老街因《俗女養成記2》熱播,今天上午10點後人潮陸續湧入,每一時段遊客數均有600人來往出入。(圖/讀者提供/中國時報張毓翎)警方表示,一年一度的關子嶺溫泉美食節今晚6點30分開幕,175線部分路段實施交通管制,下午5點起將派遣警力在172線與粗坑路口、紅葉隧道口、175線關子嶺懷香食堂前等3處路口實施管制,呼籲參加民眾提早前往或改道,並依照警方引導減速安全通行。
花蓮史前遺址遭破壞!民眾隨意開挖 3000年前文物恐遭殃
花蓮溪出海口南岸嶺頂段史前遺址,2007年縣府指定公告縣定遺址,但最近卻遭民眾私自開挖拓寬道路,導致許多3000年前史前時代陶片外露,包括林班地珍貴林木也遭殃。縣文化局發現後,緊急投入文物搶救,除紀錄收藏還需重新覆蓋植被,並將追究地主觸法行為。花蓮溪出海口南岸的嶺頂遺址,被隨意拓寬,兩旁裸露的土推裡隨處可見破碎的史前遺址瓦片,讓文史工作者很心痛。(圖/讀者提供)位於花蓮溪出海口南岸旁的緩坡沙丘地,是距今3500至2000年前的花蓮嶺頂考古遺址,2007年被花蓮縣政府公告列冊「嶺頂遺址」,文化類型屬花岡山文化,遺物類別包括陶器及石器。最近卻被民眾擅自拓寬馬路,土推裡隨處可見破碎的瓦片,就連林班地上珍貴林木也遭剷除,開挖者喊冤稱並不清楚這裡是列冊遺址,但行為顯已觸法。對於地主聲稱不知道當地是列冊遺址,文化局資產科長黃用斌斥,是地主根本沒有申請經過簡易水保申請就開挖,才會不知道此處為敏感地帶,因地處列冊遺址,若要開發涉及文化資產保存法,還必須經由主管單位文化局現勘。目前被開挖範圍寬約3公尺、長有100多公尺,已投入遺物搶救。嶺頂史前遺址被開挖,文化局已投入遺物搶救。 (圖/讀者提供)黃用斌說,經委員現勘後,發現部分文物露出,也明顯看到文化層情形,已派員記錄並收藏裸露陶片及石器等,為避免文化層受雨水沖刷流失,委員建議重新覆土植被,現地將拉起封鎖線、設立告示牌,說明遺址內涵,未來朝環境及文化教育著手。此外,當地也是林務局列管林班地,山坡上不少珍貴林木也因此遭殃,光是七里香、黃槿就有70多株,花蓮林區管理處、警方將依違反森林法究責,地主未申請簡易水保就大肆開挖,壽豐鄉公所、文化局也會追究相關行為。花蓮溪出海口南岸嶺頂段史前遺址,是縣府指定公告縣定遺址,但遭民眾私自開挖拓寬道路,史前遺址「被迫出土」。(圖/讀者提供)花蓮縣內史前遺址約150多個,其中東海岸重要考古遺址,包括壽豐鄉水璉遺址及芳寮、嶺頂、鹽寮等遺址;豐濱鄉則有靜浦、豐濱、新社、港口及靜浦二、貓公、深橋、三富橋、石梯坪等。
玩家帶路/苗栗通霄 海線美拍一日遊
台灣浪漫小鎮不少,苗栗海線的通霄鎮就是其中之一,來到此處可以看海、踏青,飽覽宜人美景,還能嘗遍許多特色小吃,療癒身心靈的美拍一日遊,Let's Go!通霄古名「吞霄」,最早為原住民道卡斯族「屯消社」(Tonsuyan)的所在地,海岸線長達數公里,一路延伸至通霄海水浴場,依著海線築成的鐵道,沿途擁有重要的文化古蹟與生態景點,最北端的「好望角」更有成排的白色風車,是造訪此處第一站的打卡點。通霄北端的「山邊庄」純白風車聚落,常吸引許多民眾特地來捕捉獨特美景。(圖/于魯光攝)宮廟小吃 純樸滋味惹饞 經過五分鐘車程,回到鎮上的信仰中心「白沙屯拱天宮」,這間超過兩百年歷史的廟宇,供奉著媽祖,因靈驗事蹟不斷,讓許多信眾特地朝聖參拜;每年農曆三月的媽祖遶境,更吸引上萬名信眾,一同徒步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沿途民眾爭相抬轎膜拜的景象,早已成家喻戶曉的宗教盛事。歷史悠久的「白沙屯拱天宮」信徒眾多,香火綿延不絕,是每年媽祖遶境的起點。(圖/于魯光攝)歷史悠久的「白沙屯拱天宮」信徒眾多,香火綿延不絕,是每年媽祖遶境的起點。(圖/于魯光攝)除了參拜「白沙屯媽祖」,宮廟周遭的特色小吃也不能錯過。「阿潔饅頭」的老闆堅持故鄉河南的傳統做法,採用天然老麵發酵、手工揉製,並加入苗栗小農特產。人氣第一的「彩虹地瓜饅頭」加入紅、黃、紫3種地瓜,一口咬下能吃到餡料顆粒,口感扎實有彈性,且愈嚼愈香。純手工製作的「阿潔饅頭」,以家鄉河南祖傳做法,饅頭扎實且有彈性。(圖/于魯光攝)添入三種地瓜的「彩虹地瓜饅頭」是店家人氣口味。(20元/顆)一旁是東北特色小吃攤「東北香粑粑」,只見油鍋滋滋作響,金黃色澤的炸物「香粑粑」外酥內嫩;另有大連蝦捲、手擀皮韮菜盒等,都成了來白沙屯拱天宮拜拜時,必吃的美食。來自東北的傳統小吃「香粑粑」在油鍋中滋滋作響,勾人食慾。(圖/于魯光攝)外酥內嫩的香粑粑,內餡是滿滿香蔥及里肌肉。(圖/于魯光攝)距離海邊僅300公尺、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的白沙屯漁港,周邊仍保留傳統漁村宅院,散發古拙樸實的風貌。這裡除了可見到漁村居民利用船筏,在近海捕撈漁獲,也承襲過往利用「石滬」及「牽罟」(趁魚群密集靠岸時,以地曳網捕撈,是台灣古老的捕魚方式)的傳統方式捕撈漁獲。而名列為苗栗海岸八景之一的「沙墩觀魚」,正是因石滬圍魚所產生的有趣景象。來到白沙屯漁港,可看見漁民搭著船筏以古法石滬捕撈漁獲。(圖/于魯光攝)心形公路 約會打卡熱點 踏上面海的最美公路一路向南,即可抵達通霄另一個浪漫隱藏版景點。位在新埔里通往嶺頂福德祠路上的「心形公路」,循著蜿蜒小路上山丘,從高處俯瞰,公路恰好圍成一個「愛心」形狀,這個原本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祕境,因吸引不少情侶甜蜜合影而暴紅。蜿蜒向上的小徑恰好圍繞成一個「愛心」形狀,「心形公路」因而出名。(圖/于魯光攝)「心形公路」位在半山腰上,視野極佳,天氣好時,站在「心形公路」上可遠眺海景。(圖/于魯光攝)同樣隱藏在公路上,還有台六一線西濱公路通霄路段的「山海祕境」,因長長的下坡直面海岸線,讓人有「海平面比平地還高」的錯覺,到了黃昏日落時,可見到偌大的太陽緩緩下沉入海,美不勝收,不僅被譽為「西部太麻里」,更拿下「2019年票選台灣最美景觀公路」第一名。黃昏時分在台61線西濱公路通霄路段的「山海祕境」,落日餘暉照映海面,與白天呈現截然不同氛圍。(圖/網友@shih.shuin提供)通霄神社 洋溢日式風情觀賞自然美景之餘,不妨尋訪通宵的文化古蹟。隨著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海線鐵路的列車減少,最靠近海邊的「新埔車站」成為簡易站,從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木造車站,斑駁油漆增添不少歲月痕跡,散發著懷舊氣息,想拜訪的話僅能搭乘區間車前往。往通霄南端前進,位在海水浴場另一頭的「虎頭山公園」內,洋溢著日式氛圍的「通霄神社」是北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神社之一,參觀鳥居、社務所、參道、拜殿及許願樹時,令人彷彿隱身在日本山林間,極富韻味。建於虎頭山腰的「通霄神社」,保留雙鳥居、參道等日式神社建物。(圖/于魯光攝)神社外有傳統日本祈願樹,洋溢日式風情。(圖/于魯光攝)西部幹線最靠海的「新埔車站」從日治時代保留至今,散發著古樸氣息。(圖/于魯光攝)
新埔嶺頂遭越野露營車占據 猛禽遷徙路受阻
苗栗縣通霄鎮是猛禽遷徙的重要路線,新埔嶺頂則是主要落鷹地點,不過近年心形公路祕境爆紅,越來越多越野車和露營客擅闖山頂,除了製造髒亂,車輛輾壓植物,破壞野生動物棲地,恐釀成生態浩劫,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及鳥友要求公部門暫時封路,期盼對環境的傷害降至最低。稀有植物慘遭輾壓新埔嶺頂山區攻頂後能俯瞰海天一色美景,吸引不少遊客探祕,學會表示,隨著越野車、露營客大批湧入,人們把汽車開上山頂輾壓稀有植物,部分露營客沒公德心亂丟垃圾,畫面全被鳥友拍下反映鎮公所,雖然4月公所曾設置PVC紐澤西護欄並拉起管制線,禁止車輛進入,但仍有車隊自行移動護欄。管制線被破壞移動學會表示,為防止護欄被任意移動,5月曾擺上3塊水泥紐澤西護欄,同樣拉起管制線,還是遭人破壞移動,最後公所與警方硬起來,7月直接吊來約8塊水泥紐澤西護欄堆滿出入口,並拉上管制線。目前雖然管制線被破壞,但護欄維持不動,終於防止車隊再上山。學會指出,每年春、秋季是猛禽遷徙過境台灣的高峰期,尤其以灰面鵟鷹及赤腹鷹為大宗,過境數量年平均值約十多萬多隻,新埔嶺頂則是主要的落鷹地點,但當地農民普遍使用農藥、除草劑,甚至為整地放火燒山,造成環境嚴重傷害,也影響淺山地區鼬獾、白鼻心、石虎等野生動物生存。學會在通霄新埔社區執行赤腹鷹環境推動計畫,不僅進行生態及人文調查與監測實物,也希望透過宣導友善耕作、環境教育、社區巡守、在地小旅行等方式,導正當地對環境生態的錯誤觀念,希望降低野生動物與人的衝突。
新北、桃園這些地區 今天停水最久36小時
【編輯/陳俐君】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二區管理處公告,為配合「大湳場內送龜山系統1200mm管線銜接等工程」施工,桃園市桃園區、八德區、蘆竹區、龜山區,新北市林口區,新北市部分的泰山區、五股區,12日週一早上8點起停水,持續時間14小時至36小時,共有9.8萬戶受影響,請這些地區民眾提早儲水因應。停水14小時地範圍區(12日上午8點至晚上10點以里別、道路劃分):桃園區文明、武陵、長美、民生、永興、永安、東埔、東門、長安、中埔、西埔、西門、中和、文昌、新埔、中山、慈文、西湖、南門、南華、玉山、中成、中正、北門、光興、朝陽、中興、信光、中寧、同安、莊敬、文中、泰山、中路、中德、自強、中信、長德、中平、中原、中泰、南埔、寶慶、北埔、中聖、同德、明德、寶安、瑞慶、福元、龍安、龍鳳、龍岡、豐林、成功、三民、青溪、忠義、三元、大有、寶山、大興、會稽、春日、汴洲及大業里。八德區陸光、大成、大同、大智、大正、大福、大宏、大慶、廣隆、茄苳、高明、高城、大勇、永豐、廣興、大榮、白鷺、茄明里。蘆竹區內厝、福昌、海湖、山腳、蘆興、南興、錦中、長壽、營盤、蘆竹、錦興、興榮、瓦窯、南榮、吉祥、南崁、福興、福祿、順興、山鼻、營福、坑口、五福、羊稠、富竹、中山、外社、正興、坑子里(山林路二段、草子崎路)、濱海、長興里。 龜山區南美、南上、大坑里。林口發電廠。停水24小時(12日上午8點到13日上午8點):蘆竹區坑子里貓尾崎、臥龍崗、赤塗路、赤塗一路、八德一路、八德二路、山林路三段、寶順街、孔明路 。林口區全區。五股登林路單號93至107號、登林路雙號116至134-3號、德音里外寮路。停水30小時(12日上午8點至13日下午2點):龜山區嶺頂里、新嶺里、龍壽里、大同里、舊路里、陸光里、新路里、新興里、幸福里、山福里、山頂里、山德里、福源里、兔坑里、精忠里、龜山里、楓福里、大湖里、大華里、文化里、南上里、中興里、公西里。停水36小時(12日上午8點到13日晚上8點):龜山區大坑里、大岡里、楓樹里、長庚里、文青里、樂善里。新北市泰山區大科里(南林路1至1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