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廢水
」綠鬣蜥之亂蔓延...民眾再喊吃「三杯恐龍肉」 專家警告:小心寄生蟲
南台灣近期爆發綠鬣蜥(Iguana iguana)泛濫問題,農業部粗估,全台野外綠鬣蜥數量已達20萬隻,並在10個縣市建立了穩定的族群。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股綠鬣蜥大軍正逐漸向北蔓延的趨勢。對此,有民眾喊出「吃綠鬣蜥救生態」,還有網友翻出昔日不少網紅們拍攝「三杯恐龍肉」料理的影片,掀起討論話題。不過專家指出,綠鬣蜥恐有寄生蟲、重金屬汙染等問題,並不建議貿然食用。由於綠鬣蜥野外族群擴張迅速,農業部林業署已於2020年被公告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禁止輸出入及飼養、繁殖及買賣,也要求地方政府追蹤飼養情形,呼籲民眾勿私養繁殖,以免觸法。在2020年綠鬣蜥危害浮現之初,就曾有網紅搭上話題,拍攝影片從野外獵捕綠鬣蜥,到把牠們運進廚房做成鹽酥、三杯料理。如今網路上還能找到昔日的教學影片教授如何烹飪。然而,不少專家學者都不建議食用綠鬣蜥肉做的料理。過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就曾表示,綠鬣蜥在原產地確實有被當成食材,但由於綠鬣蜥在原產地多棲息於溪、湖等水域,水質較乾淨,但到了美國及波多黎各等被入侵國,曾有人嘗試要賣到超市及外銷,食品檢驗都沒過。陳添喜還指出,綠鬣蜥在台灣多棲息在水溝或排水系統,這些地方的水多為畜牧或工廠廢水,因此綠鬣蜥可能會有寄生蟲及工廠廢水污染的疑慮,並不建議吃。中研院生態研究人員李宗宸同樣不建議名種貿然食用,他指出問題不僅是食安疑慮、食安法規的問題,也因為目前綠鬣蜥族群擴張,主因就是被人類活動驚擾,導致族群遷移,越跑越遠也越廣;倘若貿然一旦開放民眾自行捕捉食用,恐怕會衍生更多生態問題。林業署則表示,綠鬣蜥的原產地中南美洲,確實有食用綠鬣蜥的習慣,或作為動物飼料之用,雖然我國目前沒有任何法令規定或禁止民眾自行食用綠鬣蜥,但仍需注意避免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台南安平運河「一片死魚」漂浮!市民崩潰:有夠臭 環保局解釋了
康芮颱風襲台後,有台南民眾今(2日)一早醒來發現,安平運河水面上漂浮著大量死魚,整片屍體密密麻麻,讓當地人經過直呼「有夠臭」。對此,台南市環保局也解釋,有可能是近日颱風侵襲,導致運河濁度提高,影響水質所致。有網友今清晨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二館」貼出2張照片,並發文分享,「一早起床,安平運河死了一堆魚?有夠臭。」只見畫面中,河裡充斥著一大片魚屍體漂浮在水面上。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前幾天去散步就看到死一堆魚」、「工廠廢水的樣子」、「大地震的前兆?」「真的很臭」、「昨天有人去清理了92袋,今天又一堆了喔」、「颱風天偷排已經是傳統藝能了」、「颱風天是工廠偷排有毒廢水的好日子,會有一組人在工廠待命」、「沒事啦,那些魚都是被颱風嚇死的。」對此,台南市環保局解釋,昨上午已派員前往處理,發現現場溶氧DO0.68mg/L偏低,已即時請水利局加強曝氣機運轉,研判應為颱風大雨導致運河濁度提高,影響水質,才會導致魚群集體死亡。
台中頭汴溪驚現萬尾魚屍! 環保局揭神秘死因排除工廠排水所致
台中市大里區頭汴溪25日驚見離奇一幕,大量魚隻在溪中暴斃,溪面上布滿萬尾魚屍,場面駭人,令人無法置信,烈日下更加惡臭四溢,市議員懷疑,可能是不肖業者排放含有重金屬的廢水所致,要求環保局採取嚴厲裁罰行動,環保局回應指出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初步排除工廠排放有毒廢水可能性,而水中低溶氧情況才是魚群暴斃的主要原因。環保局表示現場死魚多為中大魚,口鰓張大,研判水中低溶氧(缺氧)為魚群暴斃主因,環保局主秘江明山指出,透過水盒子監測結果發現,從3月18日到3月21日多為多雲陰天,連續多日無雨,溶氧量大部分為0.3mg/L,遠低於魚類生存所需的2mg/L。另外,現場水中布袋蓮孳生,水中藻類水生植物夜間行呼吸作用,進一步惡化溶氧偏低情形。市議員江和樹表示,接獲民眾舉報後,對於頭汴溪的魚屍事件深感關切,過去多次發生類似事件,溪中散發惡臭,佈滿死亡魚類,曾驗出水中含有重金屬的電鍍水,環保局也開罰違規工廠,但不肖業者依然猖狂。儘管如此,環保局初步調查結果已排除工廠廢水釀禍,指水中低溶氧才是魚群暴斃主因,這場驚悚的魚群死亡事件,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環保局也將繼續深入調查,確保水質安全,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食安連環爆2/越南牡蠣更毒!A肝病毒重金屬全都有 「混充本土」長期攝取恐致癌
越南牡蠣頻頻出包!除了A肝病毒,更被驗出致癌物無機砷,且超標5.4倍!越南牡蠣一斤比國產便宜20~30元,近年來進口量暴增20倍,已佔進口9成,也直接壓縮本土產量,例如受害最深的台南便減產5成。由於不需標示產地,因此部分不肖業者便將越南牡蠣「混充本土」銷售到市面上,長期攝取恐增加罹癌機率,蚵農表示進口、本土牡蠣難以分辨,建議從邊境時就要註明進口牡蠣產地,同時嚴格查驗,才能保障消費者食安權益。根據食藥署資料,今年1月以來,共輸入1142公噸的越南牡蠣,計有624批,其中2批被檢驗出重金屬「無機砷」超標,依照「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無機砷上限為0.5 mg/kg,而超標的2批越南牡蠣分別為2.7mg/kg、1.3mg/kg,等於超標5.4倍、2.6倍。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旭陽表示,2018年至今,有19批越南牡蠣不合格,其中諾羅病毒14件、重金屬4件、A肝病毒1件。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則表示,根據近兩年統計,越南牡蠣曾檢出重金屬鎘超標,此次檢出無機砷超標為近兩年首見。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顯示,砷是一種廣泛存在地殼中的自然元素。在大自然中,砷與氧、氯和硫形成無機砷化合物。在動物和植物體內的砷,和碳與氫形成有機砷化合物。其中無機砷毒性較強,會形成慢性中毒。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已確認無機砷是人類致癌物,許多研究指出長期攝入無機砷可能導致皮膚癌、肝癌、肺癌,也會影響孩童智商發展與孕婦肚中胎兒健康,患者可能會皮膚暗沉,手掌、腳底與軀幹長出小型的繭或疣。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暨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曾受訪表示,牡蠣被檢出無機砷可能是因為飼養環境不佳,牡蠣成長過程中吸收累積有關。人體長期攝取砷會累積在骨頭,恐危害骨髓造血及免疫系統,建議不要吃超標食品。越南牡蠣短短6年進口量暴增20倍,也壓縮到本土牡蠣的生存空間,圖為嘉義縣東石鄉蚵農工作畫面。(圖/CTWANT資料照)根據財政部關務署資料,越南牡蠣從2017年進口150公噸,到2022年成長到3023公噸,短短6年暴增20倍,在進口牡蠣中占比高達9成,主要就是因價格低廉,一斤比本土牡蠣便宜20~30元,也嚴重影響本土牡蠣產量。其中受影響最深的是全國第三大牡蠣產地的台南,牡蠣年產量自106年到110年,從年產4,266公噸銳減至2,144公噸,減產50%,年產值也從近8億元減少到為3億元。然而大量越南進口牡蠣進入市場卻沒有加以標示產地,一般民眾根本難以分辨所購買產品來源,嘉義縣東石鄉自產自銷蚵農陳宏聰曾受訪指出,東石、布袋沿海養出來的本土牡蠣,每到冬季便因東北季風而產量減少,中盤商就會進口越南牡蠣來混充,流向消費市場、小吃店。陳宏聰認為,政府除推行國內牡蠣產銷履歷及QRcode溯源,更應從進口端嚴格把關,提高進口牡蠣檢驗的量能,要標明產地,才能和台灣本產有所區別,讓消費者能擇優選購。越南牡蠣為何頻頻出包?熟悉海鮮市場的業者透露,主要是水源遭受汙染,因為越南並沒有嚴格稽查工廠廢水的處理,因此導致水源污染嚴重,因此才會有A肝病毒、重金屬鎘與無機砷的問題。食藥署回應,行政院的食品安全辦公室有召集農委會、衛福部針對標示部分,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的聯合稽查專案,目前並沒有發現越南牡蠣混臺灣牡蠣的情形,未來會繼續督導業者落實。水試所目前有一套多重元素分析資料庫,若清楚標示為台灣牡蠣,百分之百不會判斷為進口,這可作為行政單位未來溯源管理的依據,藉檢測方法分辨進口和國產牡蠣。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牡蠣最厲害的就是鋅含量很高,而鋅是300種以上酵素的構成要素,可促進生長、神經發育、維持正常的免疫及生殖系統,與調節內分泌功能。如果對牡蠣有疑慮,可改吃淡菜、紅蟳、板腱牛肉,或是一些堅果種子如南瓜子、奇亞籽、白芝麻等,同樣含有豐富的鋅。
搜奇/1600年「教堂古蹟」沉睡湖底 奇景因疫情清晰浮現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肆虐期間,造成人類經濟停擺,卻給大自然有喘息的機會,在疫情期間,中國上空的二氧化氮大幅減少,空汙狀況明顯獲得改善,而類似情況也在土耳其上演,暗藏在湖底的一座1600年歷史的教堂遺跡,也得以重見天日,清楚顯現在世人眼前。土耳其伊茲尼克湖中發現一座教堂遺跡。(圖/翻攝自推特) 綜合《dailynews》、《太陽報》報導,受到疫情影響,土耳其經濟活動也全面停擺,沒想到在波薩省(Bursa)的伊茲尼克湖(Lake İznik),也因為工廠廢水排放的情況減少,水域變得清澈能見底,透過空拍機拍攝,興建於西元4世紀的古老教堂殘骸清晰可見,這壯觀的景象連許多在地人都從未見過。土耳其烏魯達大學(Uludag University)考古學系系主任沙辛(Mustafa Şahin)表示,「我從來沒發現這個宏偉的結構」、「當我第一次看到湖面出現的清晰教堂結構時,我感到非常驚訝」。根據報導,考古學家於2014年偶然在西北部的布爾薩省(Bursa Province)的伊茲尼克湖(Lake İznik)中,發現這座教堂古蹟沉在湖底,大教堂具有1600年歷史,建立於西元4世紀,距離湖面約20公尺,包括考古、歷史、藝術史學者推估,推斷這座教堂在西元740年於地震中倒塌、沉入湖中。考古學家在湖的下方20公尺處看到這座教堂的遺跡,並不斷研究希望獲得更多線索,「這是一座長方形廊柱大廳式教堂,有3個圓柱」,沙辛表示,羅馬時期這種建築被用來作為會堂,「基督教在西元313年正式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虔誠的基督徒便開始興建結構相似的教堂。」。目前專家還在研究,希望找出教堂的主人,外界猜測,這座教堂可能是某些基督教書籍提到的聖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考古研究團隊希望把這座教堂列為聯合國的世界遺產名錄,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該教堂的進一步開挖已做好準備。
謝瓊煖新作分飾三角 繼《華燈》再以「媽媽桑」登場
舞台劇《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今(13日)舉辦媒體茶敘,主要演員郭耀仁、方志友、謝瓊煖、是元介、蔡燦得、陳家逵等亮相。該劇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現基層公務員在工作中遭遇的荒謬困境,更加入台灣民俗說唱藝術中「唸歌仔」的元素,以活潑、節奏明快的風格來呈現這齣「勸世喜劇」。郭耀仁劇中飾演剛成為公務員的男主角陳嘉偉,在戲中被上司欺壓,被是元介打,遭虧是全劇的「巴掌擔當」,方志友在旁補充說,加上事前排練,郭耀仁應該來回有被打了五百下。方志友劇中飾演追查真相的記者林佩璇,為此特別向專題記者取經揣摩,而她的角色大部份時間都在舞台上,戲份相當吃重。《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媒體茶敘。(圖/焦正德攝)謝瓊煖一人分飾三角,分別是污染受害者蕭媽媽、議員和酒店媽媽桑,這是她繼夯劇《華燈初上》完結後,再度以「媽媽桑」形象登場, 謝瓊煖說:「這次角色滿厲害的,可以跟Sugar(《華燈初上》裡的酒店)比一下的,每次排練這場戲,都是大家最興奮的時候。」她透露服裝為營造人間煉獄的感覺,會以黑魔女、地獄使者的造型現身,絕對會讓觀眾眼睛一亮。方志友也說,她非常想「下海」參與演這場戲,但被導演阻止,還賣關子稱「(這場戲)有一些好看的肉體」!謝瓊煖另一角色蕭媽媽在劇中也有令人深刻的演出,其中一場「吃廢土」的戲,堪稱全劇最催淚橋段。但這場心酸戲的幕後則充滿笑料,導演黃致凱表示,「廢土」的配方劇組試了多次調配,最後以白飯加入黑可可粉打成泥,做成「灰灰的廢土」,謝瓊煖笑說:「廢土其實超好吃!」每次演完還會忍不住把手上沾到的「廢土」舔乾淨。是元介飾演稽查隊員小廖,被導演黃致凱形容是「毀容式演技」,為了要符合樸實的公務員形象,他想盡辦法把自己變醜,不只腿瘸、皮膚變黑,又把頭髮剃掉,想讓觀眾認不出來。導演黃致凱還說,是元介的頭髮一開始不管怎麼弄都太帥,最後請他拿著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的乖乖牌髮型照片去照著剪。蔡燦得飾演週刊的總編輯,戲裡個性驕傲跋扈、氣焰囂張,動不動就抽菸、砸東西,她說:「我從頭到尾沒有笑,總算不是給人甜美形象,很過癮!」她劇中霸氣形象也被曾國城來看排練的時候誇讚有如《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梅莉史翠普。陳家逵劇中一人分飾三角,化身因工廠廢水罹癌的居民武雄伯、環保局辦公室主秘以及建設公司羅董,在三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間切換自如,大飆精湛演技。《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該舞台劇故事講述性格樸實的陳嘉偉(郭耀仁飾),以三十八歲高齡考上公務員後,本以為從此可和妻小過著安穩生活,卻發現他的單位和民間廠商有不正常互動,良心不安的他,看著土地不斷被污染,猶豫是否該站出來檢舉。週刊記者林佩璇(方志友飾)接獲爆料,一樁曾鬧上新聞的公務員魚塭溺斃事件,或許不是意外,她發現土地開發與環境污染之間的問題盤根錯節,利益牽扯廣大。 編導黃致凱將公務體系當中的「不可說」躍然於劇場,並以雙線式結構的敘事手法,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後再度推出社會紀實的警世喜劇,深入探討職場當中的體制問題。
土地污染與觀光的距離,可以更遙遠
比起工業污染,觀光看似與土地污染沒有太大關係,但其實每個小動作,都可能在傷害我們腳下那片親愛的土地。腳下那片看不見底的土地,正默默被污染著對於從小在城市長大的我,與污染的距離從來沒有太遠。印象中,最開始注意到的污染問題,是兒時住在高雄老家的時候。當時該廠廢氣排放不時超標,家中看出去的天空時常灰灰的,到了晚上夜空又變成橘紅色的,有時空氣會瀰漫刺鼻的味道,長大後才知道,這叫做空氣污染。又有一次,爸媽帶我去桃園鶯歌姑姑家,記得當自己在姑姑家菜園旁玩耍,玩著玩著來到菜園底端時,嚇然發現緊鄰一旁的河川竟被染成藍白色。當時五年級的我,知道這是水污染,回學校時甚至寫了一篇相關的作文。但直到又更大了,我才知道不管是兒時家旁的工廠廢氣,或是姑姑家旁的工廠廢水,最終都會污染一直踩在腳下的那片土地。或許大部分人類都是如此,以為眼不見就是乾淨的,土地因為不如水與空氣般透明,地下水又被埋藏在土裡,兩者被污染的狀況因而時常被忽略。殊不知,工廠的廢氣到了空中,會透過雨滴降臨到土地,工廠的廢水若沒經過環保處理,排入河川海洋也會同時滲入了土地。日月潭30公里環潭自行車道榮獲CNNGO網站評比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即便沒有煙囪,觀光業也是環境破壞的得力助手土地污染後,地下水也順帶遭殃,種在土壤中的植物蔬果,以及利用地下水的養殖生物,也都因此被污染了,最終,接收惡果的都是破壞自己環境的人類。更慘的是,一但土地與地下水被污染了,要做整治的難度會相當高,這也是為什麼專家會建議預防勝過整治。或許有人會說,那麼,最先應該做好的,應該是工廠污染源的管理吧!的確,台灣幾起重大土地污染事件,皆是工廠造成的工業污染為主,但農業有農藥、養殖業有排泄物,就算家庭也有廢水與垃圾等,無關產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造成各種污染,就算過去被稱做無煙囪產業的觀光業,也成為造成地球污染的原因之一。旅遊會造成大自然的破壞,森林被砍伐,海灘拿來蓋酒店,因為觀光需求,動物的棲息地被切割或喪失,生物多樣性消失,當然,還有搭機開車造成的碳排放量。那土地呢?觀光業至少沒有造成土地或地下水污染吧?或者至少不是主因?雙輪旅行,減少交通排放帶來的各項污染2017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科學家,來到印度喜馬拉雅山位於海拔17480英尺處的Manali-Leh公路做檢測,該地天高地遠相當偏僻,科學家原以為土壤會相當乾淨,沒想到公路附近土壤所測得的硫含量卻相當高,猜測應該與每年該地約有五萬輛車通過有關,尤其當地的卡車或公車,多半使用含硫量很高的柴油,因而產生的酸雨,就這樣污染了土地。連這麼遙遠的地方都有因為觀光帶來的土地污染,處處是人潮的台灣,受觀光影響的土地污染情況必定更嚴重。幸好,這幾年民間與政府的環保意識都大大提高,除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已有20年歷史,環保署設立的亞太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小組,也持續與國際交流合作。去年底觀光局以自行車旅遊為主題的宣傳影片,讓台灣獲美國旅遊界最高獎項「麥哲倫獎」(Magellan Awards)的「亞洲生態友善的綠色旅遊目的地」(Asia - Overall Destinations-Eco-Friendly "Green" Destination)銀獎殊榮。 的確,台灣公共交通方便,You Bike或City Bike租借也很容易,不管是全長900公里的環島一號,或是榮獲CNNGO網站評比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的「日月潭30公里環潭自行車道」,都是注重環保旅人的絕佳選擇。當然,除了交通工具,我們做為一個愛自然、愛土地的觀光客,還有許多可以注意的地方。含氯的塑膠被掩埋後會釋出有害物質到周邊的土壤與地下水源中。做個愛護土地的友善旅客例如外出用餐,盡量吃多少點多少,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台灣每天的廚餘量若用廚餘桶來堆疊,高度已經相當於 40 座台北 101 ,這些廚餘有部分進了掩埋場,造成滲出水污染土地的疑慮。此外,別忘了自行攜帶餐具,甚至鼓勵餐廳或小吃攤不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需要過夜,選擇環保署推薦的環保旅店,或是友善在地的旅宿,帶上自己的盥洗用品並自備水壺,減少使用旅宿提供的瓶裝水。因為這些大量生產,僅能一次使用的含氯塑膠,被掩埋後會釋出有害物質到周邊的土壤與地下水源中,如果每個旅客都可以做到這點,就可減少許多一次性使用塑膠用品的浪費。事實上,我旅居中的法國在2016年7月1日開始,就禁止超市發放使用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取而代之的是可生物分解的替代品。一開始我還沒什麼感覺,但有一次用了可生物分解的塑膠袋裝了東西放在冰箱,不小心放太久,直到想起時,袋子已經因內容物出水而分解掉一半,讓我驚訝又高興。明年2021年,歐盟國家將全面禁止使用吸管、餐具、棉花等「一次性塑膠製品」,而台灣環保團體也倡議大家聯署支持「 2030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政策」。如果可以,希望政策落實更快些,因為科學家已證明,塑膠即使會分解,但分解前仍有可能掉落到沈積岩中,成為化石的痕跡(trace fossils)。相信沒有人會希望幾千萬年後,未來的子孫去野柳地質公園(假如它還存在),或是到海邊撿起石頭時,看到的不是早期海洋生物如貝殼痕跡,而是棉花棒或塑膠湯匙的形狀。又或者,不說未來了,現在就帶著孩子去看位在松山文創的「聽,見土水 臺灣生生不息」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20週年特展,直接讓我們的下一代透過電影觀賞、遊戲、手作工坊、桌遊等活動,更了解如何保護我們的土地。當然,在這趟行程裡,別忘了做最棒的環保觀光客哟!
因疫情封城水面變清澈 土耳其4世紀教堂遺跡重見天日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國家紛紛發布鎖國政策來防堵疫情擴散。土耳其伊茲尼克湖(Lake Iznik)因為當地封城政策而變得清澈無比,也因此讓水面下一座約1600年歷史的教堂遺跡,清楚顯現在世人眼前。根據《Daily News》報導,土耳其的確診人數已突破20萬人,因此政府發布許多隔離措施、居家禁令。工廠和經濟活動也隨之全面停擺,原本長年汙濁的水面也因不再有工廠廢水排放,而逐漸清晰透澈,水面下的一座千年教堂遺跡也得以重見天日。土耳其伊茲尼克湖面下一座古代教堂的遺蹟,因封城水面變清澈而重見天日。(圖/翻攝自《Daily News》)考古學家估計,這座教堂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4世紀,大約1600年前,從規模看來是當年該地最具聲望的基督教教堂,他的殘骸仍存在於1.5至2公尺深的水底下,距離湖岸約20公尺。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估計,這棟宗教建築在西元740年的一場地震中倒塌,隨後沉入湖中。這項驚喜使得當地民眾都感到相當興奮,畢竟許多人在此居住多年,卻從未見過這般壯觀特別的景象。伊茲尼克湖位於土耳其西北部的布爾薩省(Bursa Province),面積達298平方公里,位於該湖東岸的伊茲尼克城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和觀光景點。2014年時,伊茲尼克湖底下一座興建於西元4世紀、拜占庭帝國初期的教堂遺蹟被發現,當時專家們正在伊茲尼克上空對多項歷史文物進行空拍。土耳其烏魯達大學(Uludag University)考古學系系主任沙辛(Mustafa Şahin)表示「我從未發現過如此宏偉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