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殤
」重大職災死亡率為荷蘭9倍!勞動部擬修法 職安罰鍰提高到至少100萬
4月28日是國際工殤日,我國去年平均每1.21天就有1名勞工因為職業災害死亡、每10萬人就有2.7人因為重大職災死亡,重大職災死亡人數趨勢下滑,但不如日本的1.5人、英國的0.8人、惶論荷蘭的0.3人。且工安意外導致事故死亡罰則偏低,嚇阻力明顯不足,勞動部也研擬修正職安法,擬把罰鍰提高到至少勞基法的100萬元,甚至希望比照工廠管理輔導法,將罰鍰增加至百倍。事業單位因為工安意外導致事故死亡,依職安法開罰,如去年板橋冷氣機砸死女大生,開罰30萬元;興富發旗下的齊裕營造去年台中捷運施工不慎讓塔吊掉下捷運軌道,最後釀成1死15傷,更僅依未善盡承攬管理責任開罰15萬元。勞動部長許銘春近日提到「2030年重大職災死亡人數減半」的目標,但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則指出,如果一味的只想減少重大職災數字,恐怕會衍生隱匿通報。她提及,台灣職災發生最多的營造業勞工多領取日薪,代表遭停工後恐怕就領不到錢,也讓許多勞工不敢通報職安缺失,加上雖然各單位皆有職安衛人員,但卻是被視為找麻煩的人、拖垮工程進度等,建議職安署應形塑職安文化,建構勞工防護意識。針對職安法嚇阻力不足,職安署長鄒子廉指出,已擬定中長期職安減災目標為2030年職災減半,並設定多項措施,職安法一定會修正,至於罰責部分,考量中小型事業單位,下限應該會維持,至於上限至少希望比照勞基法,並強化監督、檢查及輔導。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陳志傑認為,近年台灣增聘勞檢員、增加勞檢場次雖然有體現在重大職災死亡率上,但也已達瓶頸,雖然提高罰則會增加嚇阻力,但若要進一步降低就要透過「教育」,要把安全知識潛移默化變成常識、化為行動並養成習慣才能建構安全文化。
「人生勝利組」需注意 唐綺陽警告:生活與思想通透才重要
時序進入到7月第3周,星座專家唐綺陽分享了7月10日至16日的星座一周運勢。其中他開頭就提到,進入7月後,「金星停滯」所代來的第一個震撼彈,就是COCO李玟的離去,至今仍令人震撼、傷感不已。他也表示,金停滯的主角就是那些「看來過得很好、有才華、光鮮亮麗、富有、懂享受、居高位之人」,簡單講就是我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這些人需要特別留意。唐綺陽解釋,今年的金逆獅子,充滿「才不是你想的那樣」之況味,甚至有種「檯面上愈怎樣、愈不是那回事」的戲劇性,曾以為過得好、什麼都應付得了的人,結果沒有想像的堅強,還有難以想像的痛苦。但唐綺陽認為,人們應該趁著時後重新思考「美好」的定義,事實已經證明,即便有錢、成功、結婚、成名,有了這些還是會煩惱、不快樂,人們應該仔細想想自己想追求的到底是什麼。金停滯的「示現」就是:快樂下的憂鬱、幸福下的不幸、富有下的貧瘠、美麗下的醜陋。看那些正為個人慾望而埋頭苦衝的人啊,能悟到什麼,就視個人悟性而定。這一波金逆要我們體悟「怎樣才算把日子過好」。對大眾而言,金停滯也影響「金牛、天秤」,不論出於主、被動,會有些事是「自己沒想到、本視為強項,結果翻車」而不順、損失,當然,正能量的想法是:一切的發生,為的是「修正後,可以更好」,所以遇事別懊惱,更不能「強勢硬碰硬」,而是要「反思、改變慣性模式」,這才是守護星逆行要你做的。而從下周一晚間開始,火星進處女,所以此刻我們仍在「火星獅子衝刺」中,除了熱、高溫很驚人外,也要注意灼傷、燙傷、刀傷、不耐爆氣之傷,活動、遊樂場,與孩子們的安全也都需要特別注意,切勿樂極生悲。對大眾來說,則進入「工作狂模式、細節模式、手作模式」,而且生出完美主義,對小失誤無法容忍,也會有「小失誤誤大事、釀大災」之事,與「注意細節所以挽救局面、小堅持結果大青睞」的劇情,讓人知道「注意細節的重要」。而做事向來認真、仔細、勤奮者,也將受到看重、表揚,「小兵立大功」,使職場競爭力大增!唐綺陽也提醒,火星的破壞性則展現在「工殤」,如果你的職場有危險性,請多注意工作時的安全,隨時檢查,隨時警惕。除此之外,下週一水星將在巨蟹衝刺,並與冥王對分,這意味情緒困擾能量飆到最高,得多關心周遭有此困擾的人(容易歇斯底里,或容易憂鬱的人)。下週二中午水星進獅子,不同於巨蟹時期的「多情緒、多憂慮、心情差」,水獅子關注點轉向較歡樂、檯面、時尚、開心之事,注意外表,討論品牌,與「下一代、親子相處」等話題,我們也關注「舞台、明星、創作」等領域,搭配金停滯,「把珍藏的好東西翻出來、穿出去、秀一下」成為趨勢。 【累的】雙子 天秤 天蠍 雙魚雙子:別因焦慮而難相處,感情上容易溝通斷訊天秤:需要當救難英雄,感情上有話直說很危險天蠍:當心莫非定律&腸胃健康,感情上不反省就會失去雙魚:面對輿論是非要認真解釋,感情要切實溝通【穩的】牡羊 巨蟹 魔羯 水瓶牡羊:好事多磨就當修煉吧,感情吸引到煩人桃花巨蟹:凡事平常心別要求太高,感情另一半是有在乎的魔羯:注意健康要適時休息,感情上別故意冷漠水瓶:工作適合獨立作業,感情別太自我【讚的】金牛 獅子 處女 射手金牛:凡事停看聽有更多訊息,感情要注意雙方步調獅子:表現受肯定滿有成就感,感情適合公開處女:計畫擱置可趁機補強,感情有舊桃花訊息射手:與年輕人互動頻頻,感情桃花是歡喜冤家
最高法院鬧人才荒! 新任院長高孟焄好憂心籲司法院補充員額
司法院今(1日)上午舉辦最高法院和懲戒法院兩所終審法院交接典禮,新任最高法院院長高孟焄在致詞時,向司法院長許宗力喊話,高強調最高法院廢除限量分案後,舊案清倉而出,工作量大增,雖然目前民庭廢棄率較刑庭高,但不管案件廢棄或維持都是審判核心,不能說廢棄率要多少才是對的,而原本法官們聚在一起都在討論養生之道,現在改成討論退休生涯,如何減緩人力流失是當務之急,她呼籲司法院給予協助和支持。許宗力在最高法院卸任和新任院長交接典禮致詞指出,最高法院院長是崇隆而重要的職務,他表示高孟焄是首位女性最高法院院長,不過最當初是因為高的能力,才請她來擔任院長,而高也深受最高法院內部一致推崇,許指出高在RCA工殤求償案的判決嚴謹明確,擴大勞工身體健康權的保護範圍,具有深遠影響,受到學術界和實務界好評。他還盛讚卸任院長吳燦3年2個月任期內的貢獻,包括清理積案、廢除限量分案,啟動民事調解制度,及推動大法庭制度的運作,貢獻卓越。新任懲戒法院院長林輝煌(右)從司法院長許宗力(中)手上接下印信,左為懲戒法院代理院長黃梅月。(圖/黃威彬攝)甫卸任的最高法院院長吳燦則在致詞表示,今天辦交接典禮,他從「昨晚嘴角就開始浮上來(暗喻心情輕鬆快樂)」,引起現場不少笑聲,他表示公職生涯最大的部分都在最高法院度過,對最高法院有很深感情,3年多的院長生涯宛如一場奇幻之旅,他表示,司法工作非常辛苦,但「累也好、苦也好,只要平安健康就好」,期勉全體同仁能讓最高法院招牌發光發熱。高孟焄致詞時表示,今年是她審判工作第40年,她審判生涯代最久的地方就是最高法院,不管是假日還是颱風天,常常都有同事回到辦公室加班,有時假日,整個庭的法官都到齊,大家還打趣說:「這樣就可以評議了!」高孟焄隨即話鋒一轉指出,最高法院取消限量分案,多年來累積舊案清倉而出,但是案子多了,大家都有年紀了,原本聚在一起都是討論養生之道,現在改成討論退休生涯,但是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如何減緩最高法院人力流失,這是當務之急。不管案件廢棄或維持都是審判核心,不能說廢棄率要多少才是對的,至於民庭廢棄率較刑庭高的問題,會再請民庭庭長和全體法官大家一起討論。高孟焄強調,身為最高法院院長,其實是法官兼任院長,最重要的還是法官的工作,最高法院重視傳承,資深同事帶著新進同事一起研究,這才是最高法院進步的力量,但也希望司法院能理解並給予最高法院協助和支持。至於上午首先登場的懲戒法院卸任、新任院長交接典禮上,由於卸任院長李伯道退職,因此由代理院長黃梅月交接給新任院長林輝煌。司法院長許宗力致詞表示,李伯道前院長任內,將職務法庭引進参審員制度,貢獻很多,希望他早日恢復健康,享受退休生活。許宗力還誇新任院長林輝煌3年8月的司法院秘書長任內,不推事、不居功,工作辛苦又耐操耐煩,到現在頭髮全白而亮麗,身材瘦弱讓他不捨。檢察總長邢泰釗致詞表示,他和林輝煌都曾在雲林院檢服務,雲林檢察官都非常敬重他的正直和剛正不阿,林擔任雲林地院法官時,經常提供檢察官法律意見,讓檢察官能繼續挑戰惡勢力。懲戒法院代理院長黃梅月則打趣說自己短暫代理院長是扮演中繼投手。林輝煌則表示自己又回來當法官,心中惶恐也有些擔心,但會全力以赴。
慘劇/經濟奇蹟背後悲歌…70人為全勤獎擠爆小舢舨 「旗津港外翻船」25妙齡女殞命
勞動節連假剛過,不少民眾都把握時間出遊,然而在1950年代,台灣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如十大建設等,雖然經濟發展迅速,勞工權益卻遠不如今日,一方面造就了「台灣經濟奇蹟」,卻也間接引發一起轟動一時的工殤事件。50年前,民營渡輪「高中六號」從高雄市旗津碼頭出發,途中突然翻覆沉沒,導致25名年輕女性香消玉殞。旗津原本是一個沙洲半島,南部與台灣本島相連,1967年因高雄港第二港口的興建而被截斷,直到過港隧道於1984年完工通車以前,島上居民都必須乘坐渡輪往返高雄市區;時值1970年代,當時的台灣經濟開始迅速擴張,但民間重男輕女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許多女性年紀輕輕,就被迫外出工作賺錢。船難罹難者死後進行合葬,稱為「二十五淑女墓」。1973年9月3日清晨,民營渡輪「高中六號」正準備由旗津開往前鎮,原本限載20人的木板船,卻一口氣擠進了70多位要到加工區上班的女性;當時船長好說歹說,始終無法把乘客請下船,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出發,孰料船隻啟航不久後,就因嚴重超載加上機械故障翻覆,隨即沉入水中,造成25人罹難。據了解,25名罹難者均為旗津中洲地區的年輕未婚女性,平時都在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上班;由於當時的女工月薪僅1000多元,若能領到全勤獎,便可以增加200元的收入,因此她們說什麼也不願意遲到,加上旗津到前鎮距離並不遠,才會一口氣擠上船,希望準時抵達工廠,沒想到卻發生憾事,就此香消玉殞。
許銘春被批拍陳其邁馬屁一度喊「不幹了」 高雄勞工局撤3千萬補助申請
勞動部補助高雄市政府3千萬元,擴大辦理「25淑女事件」50週年活動,引發民進黨立委楊曜的不滿,質疑勞動部主委許銘春是拍高雄市長陳其邁的馬屁,對此,許銘春一度在現場怒嗆「不幹了,可以吧」,過了約5分鐘後她再度返回委員會,哽咽落淚,場面相當尷尬,而高雄市勞工局18日也表示,為避免良意初衷遭曲解,高市府決定撤回就安基金補助申請案。民進黨立委楊曜質詢時,批勞動部長許銘春以就安基金補助高市「25淑女事件」活動,是拍市長陳其邁馬屁。(圖/報系資料照)楊曜質詢時表示,就業安定基金擬補助25淑女事件3千萬元,有符合就安基金使用目的嗎?25淑女事件應該是交通事件而不是職業安全事件,根本是拿就安基金去拍陳其邁的馬屁,建議應全部換掉就安基金委員。對此,許銘春表示,補助款是縣市政府根據活動規模、申請要點向勞動部申請,且該起事件是女性勞工在出勤時發生事故,25位沉船主角都是女性勞工,且如果沒有要趕上班也不會死亡,通勤過程發生任何意外都是勞動事件,直言「委員這樣講不公平」、做這些事情凸顯女性勞動價值「有不對嗎」?許銘春被綠委楊曜質疑拍高市府馬屁,憤而離場並嗆「我不幹了,可以吧」。(圖/報系資料照)不過楊曜認為,若是女性勞工被霸凌紀念還有意義,但沉船事件中的罹難者也有男性,他更直指許銘春「明眼人看的出來妳來自高雄,根本是拿就安基金大拍陳其邁的馬屁」。對此,許銘春過程中多次想回應都遭制止,她強調「該事件是勞工職災事件,勞動部也希望凸顯女性勞工出勤的辛勞」、「委員扣上拍馬屁的帽子我非常不能接受」,甚至在質詢尚未結束時就憤而提包離場。兩人起口角後,許銘春退回座位,並且稱「我不幹了,可以吧」離開會議室,但過了約5分鐘後再度返回委員會,哽咽落淚後,再度返回備詢台備詢。針對高市的申請案,勞動部強調,25淑女事件為25位女性勞動者於通勤時,造成罹難的悲劇,高雄市政府以此事件出發,規畫彰顯女性勞動價值的活動,符合就安基金及相關補助辦法的規定,連同其他5個縣市的6個提案,也都通過就安基金委員會的同意,絕對不是「誰拍誰的馬屁」。另外,高雄市勞工局指出,18日函文勞動部撤回就業安定基金補助辦理「112年度勞動女性工殤紀念展映演計畫」案。勞工局無奈表示,原計畫近期遭外界誤解評議致焦點散失,也使原計畫美意蒙塵,為免良意初衷遭曲解,而模糊推動性別友善職場及就業安全理念,故先行撤案。
第43屆時報文學獎1,299件參賽今頒獎 李永得:「華文世界相當具指標性」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第43屆「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今(3)日在中國時報大樓舉行。本屆除了延續網路報名徵件、維持影視小說首獎獎金50萬以外,也提供報導文學、散文及新詩共4類徵件。中國時報總編輯王銘義表示,「後疫情時代更需要文學的心靈洗禮」,走過43屆的「時報文學獎」,邀請全球華文作家參與歷史書寫,意義非凡。文化部長李永得也出席現場,他提到「時報文學獎在華文世界相當具指標性,現今許多作家都是出自這個獎項。」典禮一開始即邀請阿卡貝拉無伴奏人聲樂團「碰樂團」,帶來「菊花台」、「月亮代表我的心」、「一想到你呀」3首經典歌曲,為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揭開序幕。第43屆時報文學獎自今(2022)年7月1日至7月31日截止收件,透過網路報名及掛號報名,共收到1,299件參賽作品,其中包含影視組387篇、散文組372篇、新詩組472首、報導文學組58篇,來自中國大陸、美洲、東南亞等地區作品年年增加。阿卡貝拉無伴奏人聲樂團「碰樂團」,為典禮揭開序幕。(圖/劉芯衣攝)今年報導文學組首獎得獎者為尹雯慧〈除了死亡還剩下什麼?〉,表達出在華麗平地起的背後,如何正視工殤問題;二獎得獎者為廖珮岑〈氂牛吃草的地方〉,寫出人類工業化後改變大草原動物生態,究竟如何維持生態系的平衡;佳作得獎者有2位,分別是羅邢志強〈漢人牧師委身部落從「埋怨」到甘甜〉,描述漢人牧師深入原民部落教學的心情轉換、林殷敏〈我們的命運,有辦法自己決定嗎?〉,表現全世界上千萬無國籍者為何選擇做無國籍者,以及國籍代表什麼意義?首獎得獎者尹雯慧表示,「想藉這個機會、這個舞台,將這個獎獻給為台灣這塊土地努力的每一位勞工夥伴。」新詩組首獎得獎者是賴文誠〈大夜班的護理紀錄〉,準確記錄大夜班護理師的日常;二獎得獎者是馬玉紅〈海的詞性〉,夜讀一本海洋書後,將想像化作文字;佳作2位得獎者是田煥均〈弟子歸〉道盡為人師表的心情、楊瀅靜〈外婆腦海的風景〉,以鮮明意象描繪出與失智外婆的祖孫心情。新詩組得獎者賴文誠表示,「我寫的主題與我的生活切身相關,因為我的老婆和女兒都是護理師。」透過理解夜班生活,認為護理師生活相當辛苦,「如果我沒有寫出來,覺得會是個遺憾。」散文組首獎得獎者為黃亭瑀〈蛛生〉,藉由馴養跳蛛隱喻生育的不易;二獎得獎者是張笛韻〈自由〉,表達在各種疫情政策下,想追求自由的人難道只能「勿響」;佳作2位得獎者為黃胤諴〈求投餵〉,描述當疫情困住人們腳步時,生活在大陸的台幹工作心情,以及黃庭鈺〈啞光〉,比喻剛成家女子的內心世界。首獎得獎者黃亭瑀表示,「文學的包容性很高,可以把我想的東西都寫在裡面,希望可以繼續寫下去。」影視小說首獎得獎者從缺,是時報文學獎首獎獎金50萬元以來首次從缺;2位二獎得獎者為陳柏煜〈愛的藝術〉、吳道順〈蓮花紅〉;佳作2位得獎者分別是吳懷晨〈不要讓海忘了你〉、鄭昀〈銃天堂〉。決審評審蘇偉貞建議寫作者「把自己逼向邊界,並且打破這種邊界,可以找到更多人生面向。」此外,3位決審評審共同認為15篇決審小說其實充滿閱讀樂趣,也富有實驗和開創,但是「劇本和小說是完全不同兩件事」,在挖掘和思辨的深度及人性的複雜,「小說有他獨特的從容和自由,絕對不是在替影視服務」。本屆講座沿用雕刻大師朱銘所設計的「創造者」獎座,其設計理念呈現穿著寬袍大袖的文人舉起如火樹銀花般的星子,後由琉園王俠軍改以琉璃脫蠟鑄造工法,傳承意味濃厚。
史上最大工殤案 RCA二審判賠16.7億元
史上最大工殤求償案,RCA二軍1115名員工提告,台北地方法院一審罕見採用「總額裁判制度」,並認定未發病但健康權受損,就可獲得賠償,判決RCA等4家公司連帶賠償破紀錄的23億300萬元,上訴後,台灣高等法院判決16億6740萬元。RCA二軍求償案,台灣高等法院判決16多億元。(圖/法扶提供)RCA一軍求償部分,4年前RCA及湯姆笙等4家公司遭判賠262名員 工5.17億元確定,上個月最高法院判決另24名員工共獲賠5470萬元,總計金額共5.7億元確定。另222人求償約11億元部分,最高法院廢棄發回更審。RCA(前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被控從1970年起生產過程中違法使用致癌物,讓勞工用水及廠房空氣受到嚴重汙染,高達1400多名員工因此死亡、罹癌及流產,員工們展開長期抗爭及司法訴訟。
RCA求償案24人獲賠確定 222人發回更審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工殤求償案纏訟多年,高等法院更一審前年判決24名員工或家屬獲賠5470萬元,其餘222人求償約11億元遭駁回;4公司與246名原告皆上訴;最高法院今天(11日)宣判,4公司應賠24人共5470萬確定,其餘222人廢棄發回高院更審。最高法院指出,廢棄222人的上訴,是因認為上訴有理由,其中,對於有罹癌、腫瘤、高血壓、心律不整等病的員工,更一審認為證據不足,但最高院認為,雇主對於勞工的健康負有保護義務,應降低勞工的舉證責任,工作與疾病的因果關係須再釐清。至於無外顯疾病者的求償,最高法院認為,身體權、健康權是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本案員工對於可能遭受毒物侵害的長期恐懼、擔憂,此時即不應只以有外顯疾病為請求要件,更一審未予考量,故廢棄發回。RCA公司於1970年在桃園設廠生產家電,1992年關廠,後來被發現工廠長年使用有機溶劑三氯乙烯等,嚴重污染土地與地下水,不知情的數百位員工,長期處在污染環境中而罹癌或病變。2004年508位員工和家屬,提出第一波民事訴訟,最高法院2018年判決RCA等4公司應賠償其中262人共5億餘元確定,其餘246人發回高院更審,高院更一審2020年3月判決其中24人獲賠5470萬餘元,其餘222人駁回,246人皆不服,上訴至最高法院。第二批求償的RCA勞工1115名員工與家屬,2016年提告求償73億元,台北地院2019年底採用「總額裁判制度」,認定未發病但健康權受損即可獲賠,判決RCA、湯姆笙等4公司應連帶賠償23億300萬元;二審高等法院預定今年4月21日宣判。
纏訟21年RCA工殤案求償上訴三審 律師團建請最高法院自為判決
抗爭21年的RCA工殤案,4年前最高法院判決RCA及湯姆笙等4家公司賠償262名員工共5.1億元定讞,另有246名員工求償遭撤銷部分,去年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判決,24名員工共獲賠5470萬元,另222人求償駁回,上訴後,最高法院27日開庭審理。工殤協會、RCA員工關懷協會及律師團建請最高法院自為判決,做出對勞工最有利的裁判。這件史上最大工殤案,RCA(前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被控從1970年起生產過程中違法使用 致癌物,讓勞工用水及廠房空氣受到嚴重汙染,有高達1400多名員工 因此死亡、罹癌及流產,歷經長期抗爭及司法訴訟。2018年最高法院認為,RCA確有不當使用化學物質致員工受損害, 且不能將員工評價為「權利上睡眠的人」採時效抗辯,判須賠償共5 .1億元確定,另246人求償部分發回高院更審。高院更一審認定,RCA在台設廠生產,使用有機溶劑三氯乙烯等化學物 質,對員工未盡防護說明及保護義務,導致員工因工作環境的接觸化 學物質,侵害身體健康,判決24人共獲賠5470萬元,其他222名員工求償都遭駁回,案經上訴,最高法院審理中。
上百名機師檢疫14天 華航自砍24個客運航班!全力保全貨運航班
諾富特染疫事件擴大,華航有上百名機師配合集中檢疫14天,出現人力缺口,為了確保運力不受影響,華航自砍24個客運航班,全力保全貨運航班,原則上會先調動班表,動員暫無勤務者補上,先撐過這14天。華航全部機師1200多人,扣除因疫情期間幾乎沒飛的738機隊約200人,此次有上百名機師接受隔離,人力缺口約1成。為此,華航已先取消美加12個客運航班,歐洲、澳洲共12客運航班,其中溫哥華與倫敦停飛。全球航空運力吃緊,運價高漲,成為華航重要營收來源,為了搶時機財,幾乎是把機師排班用到極致,導致開打AZ疫苗時,居家檢疫者、在值勤者都不能打,沒班的也因為班表幾乎卡死,也不能打,吃緊程度可見一斑。航空業者認為,如今百名機師隔離,使華航人力調度更顯困難,眼前除了先把收益率不高的客運航班砍掉,就只能把原本月中、月底才要上班的機師,挪往這兩周上班,否則談好的貨若出不去,損失就很慘重。華航4月28日剛調漲美國線運價25~35%,長榮航空則是在4月29日起調漲20~30%。貨攬業者表示,因為諾富特事件,此次漲價理由算是相當充分,但也反映運力緊上加緊,若機師調派難以解決,本月運價還有得漲。貨攬業者分析,客運砍一砍,再把人力排班調整一下,「14天應該不難撐」,比較麻煩的還是歷經諾富特事件後,後續從三級疫區服勤返國後的機師要如何安頓,且指揮中心檢疫天數會否因此次事件拉長,才是重點。此外,諾富特事件累計10名機師染疫,未來恐出現工殤爭議。這些華航機師因防止傳染給家人,所以在華航安排下在諾富特隔離,雖不是在值勤時染疫,卻也是無辜受害者,
奇案/為領2百全勤獎金!70女工擠爆小舢舨 「旗津港外翻船」25妙齡女殞命
國民政府於1950年代來台後,在台灣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如十大建設等,使國內產業快速工業化,經濟發展迅速,造就了「台灣經濟奇蹟」,卻也間接引發一起轟動一時的工殤事件。約48年前,民營渡輪「高中六號」從高雄市旗津碼頭出發,準備開往前鎮,航行途中突然翻覆沉沒,導致25名年輕女性香消玉殞。旗津原本是一個沙洲半島,南部與台灣本島相連,1967年因高雄港第二港口的興建而被截斷,直到過港隧道於1984年完工通車以前,島上居民都必須乘坐渡輪往返高雄市區;時值1970年代,當時的台灣經濟開始迅速擴張,但民間重男輕女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許多女性年紀輕輕,就被迫外出工作賺錢。船難罹難者死後進行合葬,稱為「二十五淑女墓」。1973年9月3日清晨,民營渡輪「高中六號」正準備由旗津開往前鎮,原本限載20人的木板船,卻一口氣擠進了70多位要到加工區上班的女性;當時船長好說歹說,始終無法把乘客請下船,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出發,孰料船隻啟航不久後,就因嚴重超載加上機械故障翻覆,隨即沉入水中,造成25人罹難。據了解,25名罹難者均為旗津中洲地區的年輕未婚女性,平時都在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上班;由於當時的女工月薪僅1000多元,若能領到全勤獎,便可以增加200元的收入,因此她們說什麼也不願意遲到,加上旗津到前鎮距離並不遠,才會一口氣擠上船,希望準時抵達工廠,沒想到卻發生憾事,就此香消玉殞。
台灣最大汙染工殤 RCA等4公司第二波求償判賠23億
台灣史上受害規模最大、纏訟時間最長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工殤案,第一波員工去年獲判賠5億元確定。第二波員工,台北地方法院今天宣判,RCA等4公司須連帶賠償員工及家屬新台幣23億300萬元。RCA民國59年陸續在桃園等地設廠生產家電,75年時,奇異公司併購台灣RCA,將桃園和竹北廠賣給湯姆笙公司,湯姆笙81年關廠撤出台灣。就在關廠2年後,就發現了有毒溶劑埋於廠區,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汙染,員工長期處於汙染環境罹病。台灣最大汙染工殤,RCA案 員工和家屬人討公道。(圖/翻攝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臉書)被害員工先後於民國93年和105年提起求償訴訟,前者529人為一軍(第一波員工),後者1100多人為二軍(第二波員工),因部分員工訴訟中過世改由繼承人承受訴訟,人數迭有變動。被害員工(一軍)去年獲賠5億餘元確定,而RCA員工關懷協會4年前重新招收會員,再替1120名受害員工或家屬(二軍)提民事訴訟,求償73億餘元。判決認定,RCA於廠區不法使用含致病因子的化學物質,像是有機溶劑三氯乙烯等,嚴重污染土地與地下水,造成廠區勞工死亡或罹患疾病,或尚未罹病但健康權受損,應負損害賠償責任。這1120名原告中,法院認定有2人無法證明疾病與污染有關,1人無法提出任職證明,另外1人只任職11天,1人任職6天,因此駁回這5人的求償。台北地方法院今天判RCA及其母公司法國Technicolor、湯姆笙及奇異公司等4家公司,應連帶賠償1115名員工及家屬23億300萬元,可上訴。
《盲人律師》張哲豪盲人仗拐要角 陸弈靜母愛噴發
電影《盲人律師》昨(10/17)日在台北舉行首映,新銳導演洪成昌與演員陸弈靜、張哲豪、馬友芯、班鐵祥、陳家逵、胡曉菁皆盛裝出席活動,現場氣氛相當熱烈。而今年一舉奪下金鐘迷你劇最佳女配角的陸弈靜,對於再次入圍金馬表示平常心看待。陸弈靜與張哲豪在《盲人律師》中飾演母子,有許多精彩的對手戲。(攝影/彭子桓)《盲人律師》作為台灣第一部律政電影,導演表示對票房十分有自信。故事講述一位沒有訴訟經驗的盲人律師,決心要幫職災勞工打跨國求償官司的故事,劇情改編自台灣史上最大的工殤求償案,為求真實飾演盲人律師的張哲豪還矇眼生活了一段時間,就為了細膩呈現盲人的各種細節。張哲豪還表示:「其實我心機蠻重的,角色海選時自己刻意寫的5分鐘的劇本然後演給他們看,複選的時候還自己買了盲人仗,就為了讓導演印象深刻。」台灣第一步律政電影《盲人律師》首映會,(左起)主演張哲豪、導演洪成昌、新銳演員馬友芯出席。(攝影/彭子桓)而今年再度以《3天2夜》同時獲得金鐘及入圍金馬,陸弈靜比較《3天2夜》的老師角色與《盲人律師》的母親角色,陸弈靜表示,演出時她會習慣性地將自己投射於劇中的角色;像是在《3天2夜》中,她想像自己就是對學生充滿愛與關懷的退休老師,而在《盲人律師》裡她則化身為總是為視障孩子煩惱的嘮叨母親,一方面希望兒子在取得律師資格後能有所發揮,卻也擔心眼盲兒子可能會遇到困境或是被歧視,而如何將「望子成龍」與「現實考量」二者的衝突表現出來,也成為這齣戲的最大挑戰。電影《盲人律師》將於今天正式全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