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萎縮
」曾國城養30員工 「曾拌麵」銷售破億砸300萬年終
曾國城、大霈今(15日)出席民視、八大《我的成長》記者會,曾國城經營副業「曾拌麵」,他透露全球市場萎縮,雖尚未看報表,但應有達到破億業績,被問年終發放,曾國城表示旗下有近30個員工,「發一個月是基本的!」曾國城、大霈出席《我的成長》記者會。(圖/趙文彬攝)曾國城2015年開始經營曾拌麵,在宜蘭、大稻埕都有實體店面,先前還獲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評選為亞洲10大泡麵,不過曾國城直言全球市場萎縮,加上疫情趨緩,今年銷售量和過去相比算是持平,「因為現在大家選擇很多,外賣便利性高,沒疫情也有差,所以我們就被分散了,但還好啦,希望不要降太多」。他也透露旗下約30名員工,被問是否會砸出千萬年終,曾國城笑喊:「我又不是郭董!」粗估會砸300萬,每位員工年終至少一個月以上。金馬獎將於本月23日舉辦,曾國城出道30多年,首度以《小雁與吳愛麗》角逐最佳男配角獎,這也是他第一次大螢幕露屁股上陣,他自嘲:「梁家輝屁股緊實多了。」被問如果得獎是否會辦流水席慶功,他笑喊:「辦辦慶功宴可能,流水席不可能,如果金曲在得獎應該可以封街了。」
陸啤酒傾銷攻台 立委:每喝3罐就有1罐來自對岸
民進黨立法委員徐富癸、郭國文、鍾佳濱8日和台灣釀酒商協會共同舉行「中國啤酒傾銷攻台,台製啤酒剉咧等?」記者會指出,中國大陸製啤酒大量輸入台灣,十年內市佔率成長四倍,如今台灣人喝的啤酒有1/3來自對岸,對本土啤酒產業釀成重大困境,而陸製啤酒以削價競爭、不對等貿易、誤導性標示壓制台灣啤酒市場,要求財政部、經濟部等政府單位提出具體因應對策,更籲請跨部會以具體行動支持本土啤酒產業。徐富癸指出,目前台灣人每喝三罐啤酒就有一罐來自中國,主要來自福建省莆田市,今年一至七月該市對台出口比例超過 85%、金額超過新台幣 17 億元,遠超第二名的菲律賓和第三名的馬來西亞,中國政府自 2022 年起,動輒以註冊不完整等藉口,禁止我國部分啤酒業者出口至中國大陸;反觀我國市場卻對中製啤酒門戶大開,光是 2023 年就被中製啤酒賺走新台幣 35 億元,對比台灣對中國啤酒出口僅新台幣 300 萬元,形成高達 1,165倍的驚人貿易逆差。徐富癸認為,台製啤酒被打壓,也會連帶打壓台灣農民,現在很多台製啤酒使用台灣的米和小麥,光是台灣菸酒一年蓬萊米的使用量就達到1.2萬噸,也有很多本土品牌把屏東的檸檬、鳳梨、巧克力和芒果加入啤酒。他說,台製啤酒使用並行銷了台灣優秀的農產品,因此本土釀酒產業興衰會牽動經濟、財政以及農業,需要有整體的政策規劃,防堵可能發生的問題、守護農民。郭國文表示,過往跑攤多看到民眾在喝綠色的台啤,如今許多卻換成紅色的中國製啤酒,讓他對於紅色啤酒的侵入感受相當深。尤其中國傾專制國家之力,不計成本讓中製啤酒能介入正常市場競爭。郭國文說,中國由於2014年開始,內需市場萎縮,導致周邊國家成為中國傾銷的受害者,根據統計,中國政府每年補助個別釀酒商18-20億元,並透過「五年計畫」號令各地推出政策,壓低釀酒成本來削價競爭。「民眾飲用台製的啤酒,其實就是在支持臺灣本土的農產品,屏東縣是農業大縣,作為在地立委更應該積極鼓勵民眾購買臺灣本土釀造的啤酒。」鍾佳濱表示,部分中製啤酒外包裝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或以歐美日等國際品牌形象、或以台灣在地化包裝,來取信消費者,掩蓋中國製造的事實,若民眾沒有閱讀產品標示,根本不會發覺這些都是「中國製造」。鍾佳濱認為,上述案例顯示,政府在《酒類標示管理辦法》上有相當程度的疏漏,應要依法執法,保障消費者權益。台灣釀酒商協會常務理事許若瑋呼籲政府,積極傾聽產業需求。台製啤酒近年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期盼財政部、經濟部能用具體的政策,協助業者面對中製等進口啤酒的不良衝擊,並積極帶動本土業者,強化台製啤酒產業的競爭力。
「班班」又亂了2/政策上路七折八扣 行家齊籲把關乳飲品落實食農教育才能治本
9月本該上路的「班班喝鮮乳」政策牛步,130萬名學童中只有3成喝到,「每周兩次新鮮直送」跳票令家長搖頭。專家直指關鍵在「冷鏈配送」和「儲存空間」出了大問題,若不解決「國家對不起孩子」。據了解,中央開出了採購195ML保久乳每瓶新台幣14元、鮮乳每瓶18元的一口價,不只遠低於市場行情,也未納入偏鄉運送成本,使得拉抬產業的政策,反成壓制乳價元兇,此外,因盤點配送量能不及,高達 75% 學校捨棄「鮮乳」選擇「保久乳」,反而助長進口保久乳市場。桃園市教育局16日終於發放「班班喝鮮乳」第一批牛乳,但因多數國小與幼稚園冷藏設備不足,高達9成的學校是以保久乳替代鮮乳,政策打折令家長失望。(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提供)本刊調查,以全國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來說,21.6萬名學童遲至本周,才陸續喝到專案提供的乳品,且官員直言因乳源短缺,目前10月喝得到,但11月就不保證了;台中市17萬名學童中,保久乳供應量也只能每周1次;首善之都台北市推稱10月底「有望」喝到,但這已是開學來第三次延後上路期程;全台老人占比最低、最年輕的新竹縣,官員更直接向農業部喊救命,因為乳源短缺嚴重,4萬名學童「真的喝不到」。對此,中華民國酪農協會前任理事長顏志輝指出,每瓶鮮乳加上運輸成本後,至少19元才稍稍能吸引大廠投標,加上政策溝通不夠仔細,執行面問題重重。他舉例,現行中央標案內是以每學生固定單價進行招標,偏鄉學校因路途遙遠,鮮乳廠商配送意願不高,只能供應保久乳,建議農業部可將偏遠地區學校配送問題納入標案內,解決廠商配送問題。顏志輝直言,不少學校營養午餐與福利社本來就有提供乳飲品,而中央的學童乳政策倉促上路,反而衝擊到原有的學童乳市場,有些中小型乳品廠兼營營養午餐團膳,但本次農業部全台統包標案,得標廠商味全、統一把地方小農擠出市場,反而讓小農連團膳去處都被封死,剩奶只能任由盤商喊價,政策不只學校端亂象生,溯源也沒幫到小農。他呼籲,不妨改以「開口合約」授權各縣市政府獨立招標,讓營養午餐合作的小農也有機會受惠,「在地乳在地喝」大幅減少路程運送成本。中華民國養羊協會理事江長利則呼籲,與其擔心「台紐自由貿易協定」令國產乳市場萎縮,不如落實「調味乳」的乳含量檢驗。他直言,市面上冰磚奶、還原奶等似是而非的乳飲品充斥,這些本該由鮮乳製成的飲品理論上至少需有50%鮮乳含量,但長期因將本求利等便宜行事心態,未達50%鮮乳含量的產品充斥市面,其中更不乏大廠產品,若農業部核實把關並下廣告提醒消費者,並自108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綱落實「食農教育」,逼得乳製品廠商乖乖使用足量鮮乳,那麼台灣鮮乳「根本還一片藍海」,不愁紐西蘭乳源零關稅競爭。近年因技術進步,羊乳已擺脫「羊騷味」,溫、熱飲用兩相宜,做成的饅頭、乳酪、羊乳糖、鈣片等周邊製品,吸引不少人嘗鮮。(圖/周志龍 攝)台灣大學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徐濟泰則憂心,其實不少營養午餐廠商,每周本來就會附一至二次保久乳飲品,但現在廠商竟悄悄收回每周所附飲品,還直言「農業部要發牛奶了,我們幹嘛再發?」但營養午餐費用可一毛不減,反倒有失基本午餐品質。徐濟泰舉例,以美國來說,只要該餐附上240ml鮮乳飲品,每生每餐便補助廠商3.3元美金,折合台幣破百元,是非常大的誘因,反觀乳製品攝取量不到美國十分之一的台灣,放著營養午餐成熟的供應鏈不合作,只能由農業部四處撞牆,校園主管的教育部悶不吭聲,攸關營養攝取的衛福部更是作壁上觀,「實在對不起小朋友」,他痛心地說。而針對地方政府發放困難,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直言,鮮乳供貨及配送量能不足已是全國問題,改發保久乳則一次送一個月「大型學校根本沒地方放」;台中市教育局官員也說,由於農業部目前尚未招標完成豆漿廠商,選豆漿的小朋友無法和其他選乳品者一起喝飲品,老師如何安撫學生、向家長解釋,又是橫生亂象,呼籲中央同步上路。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和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則不約而同提及,不妨改以「鮮乳券」方式,讓學生在期限內自行到各超商領取;但徐濟泰則直言,目前得標的味全等廠商,已針對「班班喝鮮乳」標案的「保久乳」量身打造特殊包裝,便是要避免轉賣牟利,一般超商不會進這類規格產品,若改以「鮮乳券」兌換,勢必須改成領取市面常見的大廠樣式,屆時超商若存貨不足不打緊,「兌換券不會被拿去牟利嗎?」他憂心屆時美意不僅打折,更釀新的黑市問題。
美股9日收紅本周跌點部分失土收復 市場聚焦下周這個數字
美國股市經歷震盪激烈的一周後於周五(9)日收紅,科技股領軍上漲,主要指數都收高,道瓊收盤漲0.13%,收39497.54點;標普500指數上漲0.47%,那斯達克指數漲0.51%。台積電ADR也漲1.56%,人工智慧(AI)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股價則跌0.21%。周一美股暴跌,次日出現回升,周三再度走低,周四又大幅反彈。主要是周四美國勞工部公佈的上周初請失業金數據大幅下降,幫助投資者緩解了對勞動力市場萎縮和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當天標普500指數收漲2.3%,創2022年11月以來的最佳交易日。經歷動盪的一週後,三大指數本週收盤均出現虧損,道瓊週線收黑 0.6%,標準普爾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分別下滑0.04%和0.18%。華爾街等待下週三公布的關鍵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數據。人們越來越相信美國通膨正在放緩,這將使聯準會有足夠的信心從9月開始降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柯林斯 (Susan Collins) 指出,如果通膨數據繼續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結果,聯準會可能很快就會降息。CME Fedwatch 顯示, 近期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導致交易員押注聯準會下個月將大幅降息 50 個基點 (2 碼),而先前的預期為降息 25 個基點 (1 碼)。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8日表示,美國總統應對聯準會的決策擁有發言權,這是迄今最明確的跡象,若川普重新入主白宮,他有意侵犯聯準會的獨立性。CNBC引述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助手稱,賀錦麗則認為利率政策應由美國央行獨立決定。美股9日收盤,道瓊工業指數漲51.05點或0.13%,收39497.54點。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漲85.28點或0.51%,收16745.3點。S&P 500指數漲24.85點或0.47%,收5344.1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0.56點或0.43%,收4709.45點。經歷動盪的一週後,道瓊週線收黑0.6%,S&P 500下滑0.04%,那斯達克週線跌0.18%。
西勝怪案1/「這不是炒股割韭菜?」 他看好米蘭車展亮相+電池採購合約結果一年收場
電動車已成全球大勢所趨,作為重要供應鏈的台灣,仍傳出違法或炒股爭議。先是號稱「台版特斯拉」的上櫃公司淳紳(4529),2015年靠電動車題材將股價從10元票面價拉抬到67元,而後證實是騙局一場,2019年遭檢方起訴;CTWANT近日接獲投資人Y先生投訴,因電動機車題材投資上櫃公司西勝國際(3625),結果遭割韭菜。Y先生向本刊投訴,西勝國際於2021年砸下2.5億元入主台灣電動機車品牌Ottobike品睿綠能,半年後雙方簽下24萬套電池模組採購協議,投資台股20多年的他與友人研判,值得長期投資,豈料股價拉抬一波後,後者一年後宣布解散,造成投資人損失慘重,無人遭追究或調查。「這不是炒作股價、割投資人韭菜嗎?」Y先生質疑。西勝國際成立於1996年,為電腦周邊零組件廠商,後以筆電鋰電池模組設計與製造為主,2009年上櫃,客户涵蓋LG、HP、Dell等,市佔率一度達16%,近年隨筆電市場萎縮,營收獲利直落,股價於12~15元間徘徊。2020年6月,西勝股東常會改選董事監事,鄭文龍、徐竚美、翁弘林三人當選獨立董事。其中鄭文龍曾任台北市廉政委員會委員,徐佇美曾任建成扶輪社社長,翁弘林為健策精密、金利精密與凱美精密三家公司獨董,之後西勝往電動機車電池領域發展。2021年1月,西勝發佈重訊,董事會決議投資二輪電動車公司品睿綠能,投資金額為2.5億元,消息一出,股價應聲大漲,同年7月,西勝進一步宣布與品睿綠能簽訂為期三年的採購協議,目標採購24萬套電池模組,股價短短一個月內,從20元漲到32元,站上近年高點,2021年的11月又加碼,宣稱品睿綠能的電動車要在米蘭車展上開賣。從事品牌經銷的Y先生說,「看到品睿綠能研發的電動摩托車品牌ottobike,曾連續兩年在米蘭國際機車展上亮相,獲得大量好評,背後大股東越南精密,更是哈雷、杜卡迪等國際一線重機品牌的零組件供應商,加上,雙方有電池採購合約,因此看好西勝。」Y先生和友人們各拿出數十萬元買進西勝,打算長期投資。品睿綠能研發的電動摩托車品牌ottobike,曾參加米蘭國際機車展,獲得不少好評。(圖/翻攝自ottobike臉書)沒想到,看似前景一片大好的品睿綠能,居然在一年內宣布解散。2022年12月30日,西勝發佈重訊:「本公司持股20.3%之轉投資公司品睿綠能科技(股)公司因受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影響,迄今無法正常接單生產而產生持續性虧損,且經營狀況未見改善,經董事會決議擬依法結束營業進行解散。」當天,西勝股價暴跌至12元,一直持續到現在未見起色。然西勝未放棄電動機車大夢。2023年12月的法說會上,西勝董事長黃宗偉公開表示,本業NB電池模組明(2024)年會持平或小幅衰退,並預計要在2024年3月發表三款LEV輕型兩輪電動整車。Y先生的友人在去年底品叡綠能解散時,就認賠出場賣掉西勝,Y先生不放棄,仍對西勝董座的兩輪電動整車發表抱期望,直到今年3月後,整車發表一事毫無聲息,他才忍痛賣股出場。儘管明知投資有風險,但投資台股20多年的Y先生痛批,這場一年多的電動機車大夢根本是炒股割韭菜,呼籲主管機關調查。西勝董事長黃宗偉在2023年12月法說會上表示,預計要在2024年3月發表三款LEV輕型兩輪電動整車,但迄今尚未實現。(圖/報系資料照)
現代拼年銷2.2萬輛!Tucson L特仕版不加價 砸2億升級35展間
三陽工業(2206)旗下現代汽車(Hyundai)總代理南陽實業推出全新Tucson L Shadow,車價109.9萬元,限量配額200輛。南陽副總經理詹醒昇在6月上修現代年度銷量為1.85萬輛後,截至9月銷量已接近1.7萬輛,因此二度上修年銷量至2.2萬輛。Tucson車系為Hyundai相當熱銷產品,繼推出汽油渦輪動力後,6月再增加油電動力車款,累計尚有4,500張待交車訂單,預計等車時間5個月;Custin目前也有1,800至2,000張訂單,等車時間約3個月;Venue則約等候2.5個月。而此次推出的Shadow版本搭載最新Smartstream 1.6 Turbo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引擎,內置全球首創CVVD連續可變汽門持續系統技術,最大馬力180ps與最大扭力27kgm的最大扭力,加上 7速DCT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系統,具有15.2km/L平均油耗。在外觀上,Tucson L Shadow配有黑化後視鏡及車門把手、專屬18吋雙色切削鋁圈、車尾專屬銘版,遠勝同級最長2,755mm軸距大器車艙內,還有專屬麂皮座椅、搭配金屬油門踏板及門檻飾條;安全配備搭載18項的「Hyundai SmartSense」先進安全科技,多項同級唯一的FCW-JX對向來車路口安全偵測、FCA-JX對向來車路口煞停輔助、RCCA後方交通防撞輔助、BCA盲區碰撞避免輔助,甚至具備LV.2等級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附Stop & Go)、LFA全速域車道維持輔助、LKA車道偏移輔助、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抑或BCW盲區偵測警示、SEW安全下車警示和LVDA前車駛離提醒等。詹醒昇提到,目前房車、小車市場萎縮,以Hyundai目前銷售狀況分析,約20%商用車、60%乘用車,其中休旅車佔6成,而MPV佔2成。今年將投資2億升級35間展間,估明年第一季末完工;5噸商用車和氫燃料商用車則為明年重點佈局,「預計商用車市場在明年達到1,200台。」
二手機熱潮及維修帶動 研調:智慧手機面板出貨18.5億片年增逾8%
據TrendForce預估,受維修市場、二手機熱潮帶動,今年智慧手機面板出貨量約18.5億片,年增8.7%。預期2024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恢復正常供需循環,相對維修及二手機需求可能變少,智慧手機面板出貨量估約18.2億片,年減9%。各面板廠出貨方面,部分廠商面臨到LCD需求衰退的問題。京東方(BOE)已穩居全球智慧手機面板出貨龍頭,今年出貨量約5.6億片,受LCD衰退影響,明年預估約5.2億片,年減7.2%;三星顯示器(SDC)出貨排第二,受剛性AMOLED面板市場萎縮影響,今年出貨量約3.5億片,但有蘋果與自家手機需求支撐,明年出貨量預計持平。排名第三的是天馬(Tianma),今年出貨量約1.75億片,在擴大與各品牌合作情況下,明年出貨量有機會小幅成長至1.9億片,年增5.2%;群創(Innolux)排名第四,今年出貨約1.4億片,LCD市場需求縮小影響明年出貨量,約1.25億片,年減11.2%。惠科(HKC)憑藉G8.6世代線成本優勢排名第五,今年出貨1.7億片,預估明年將成長至1.8億片,年增4.2%。各區域面板廠出貨比重方面,台系面板廠有a-Si LCD支撐,得以維持比重;日系面板廠大幅度退出手機市場,導致比重下滑;韓系面板廠仍憑柔性AMOLED面板技術與高階手機可維持23至25%;中系面板廠占整體出貨比重從2022年的54.8%,迅速升至今年63.7%,顯示中系面板廠在供應鏈中擔任關鍵角色。TrendForce表示,以前五大廠商看來,今年僅三星顯示器出貨量受剛性AMOLED面板需求減弱衰退,代表韓系剛性AMOLED面板在中系柔性AMOLED面板量產後,成本競爭力不足逐漸式微。
陸禁台灣芒果輸入農業部稱影響有限 陳琬惠批評:長期來看出口越賺越少
中國大陸昨(21)日宣布,8月 21日起暫停輸入台灣芒果,農業部則緊急澄清,芒果是內需型水果,且出口大陸比例僅2.2%影響有限。對此,民眾黨立委陳琬惠表示,今年上半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植物產品,每月都比去年同月短絀平均超過2百萬美金(約新台幣6383萬元),從長期來看,台灣的植物產品出口是越賺越少。陳琬惠表示,2021年以來,中國已對台灣鳳梨、蓮霧、釋迦等水果,石斑魚、午仔魚、秋刀魚等農水產品禁止輸往中國。台灣農產品成為政治問題的角力場,而農民則成為這個對抗下的犧牲品。陳琬惠也說,去年許多農業縣長就為農民請命,不能讓這些政治問題衝擊農民生計,去年上半年對中國出口從41%萎縮至2.4%。當時的農委會主委,現任農業部長陳吉仲保證,雖然中國市場萎縮,但會積極發展美日市場,未來將美日市場作為主要出口市場。陳琬惠坦言,從「比例」上來看雖然美日逐漸取代中國,成為台灣主要出口對象,但比例不是出口金額,就從2023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對中國出口植物產品,每月都比去年同月短絀平均超過2百萬美金(約新台幣6383萬元),而對日美的出口,也不是每月都比去年同月份更好,反而比去年出口金額短絀的月份佔大多數。陳琬惠嘆,從長期來看,台灣的植物產品出口是越賺越少,農業部真的有看見問題,解決問題嗎?還是只報喜卻不報憂,生計壓力全交給農民自行承擔。如今芒果也被中國禁止出口,農業部趕緊澄清,台灣芒果主要為內需,出口比例只佔2.2%,且日本出口價格比中國、香港更高。陳琬惠表示,既然這麼沒有影響,那為甚麼從數據上,卻看不出台灣植物產品出口的正面回饋呢?什麼好就報什麼,缺乏整體的政策執行規劃,最後也是苦了農業縣與農民。
新車試駕/無懼休旅車當道 Nissan Altima小改款顏值滿分
休旅車熱潮的崛起,使得房車市場萎縮,尤其中大型房車受影響最大,不過裕隆日產沒有忘記喜歡低底盤車輛的族群,這次推出小改款Altima,透過煥新顏值、舒適座艙、性能操駕、智行安全等各方面強化,盼能列入中大型房車消費者心中的購車清單中。Nissan Altima的主要競品為Toyota Camry,但Altima礙於進口配額有限,裕日車總經理鐘文川估計每月約有60台的銷量。這次試駕售價139.9萬元的第六代Nissan Altima是從美國進口,僅極致尊絕版單一規格。從1993初代車型推出至今也歷經30年,不過保有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加上下勾型陣列式LED頭燈、像迴力鏢的車尾燈、雙排氣管,以及採用的全新V-Motion燻黑格柵水箱護罩,都讓這台長青車款保有年輕、運動樣貌。雖然是30年的長青車款,不過仍然保有年輕樣貌。(圖/方萬民攝)坐進車內可以看到Altima換上12.3吋中控多媒體螢幕,不僅有無線AppleCarPlay/AndroidAuto,還有可同時顯示在7吋多功能儀表的全新導航,以及主頁上的分割畫面功能,可隨著個人喜好放上顯示的畫面,相當於自訂快捷鍵。此次小改款也在冷氣按鍵下方新增無線充電座,便利性大增;同時,雙前座採用NASA零重力紓壓座椅,又軟又舒適,卻又有良好的支撐性,加上標配的電動加熱座椅功能,以及寬敞的駕駛空間,如果是冬天的話在車上小憩一下完全沒問題。12.3吋中控螢幕滑起來很順暢。(圖/方萬民攝)採用零重力紓壓座椅,以及更寬敞的駕駛空間,在行駛時很舒適。(圖/方萬民攝)同時,Altima也具有BOSE立體環繞音響、電動啓閉天窗、雙區獨立恆溫空調、ANC主動降噪控制系統。值得一提的是,中午吃飯時把車停在室外停車場,受到豔陽的炙烤,車內溫度讓人又熱又難受,不過Altima搭載遙控啟動系統,在離車輛50公尺左右長按車鑰匙上的「循環」按鍵,就能在未解鎖的情況下遠端啟動引擎,讓空調開始運作,免除上車後悶熱的不適感,是讓本刊記者覺得很好上手又很實用的功能。車內標配BOSE音響、天窗等,還有現在天氣炎熱相當好用的遙控啟動系統。(圖/方萬民攝)至於動力部分,Altima搭載2.0升渦輪引擎具備可變壓縮比功能,完全兼具動力和節能,很適合現今提倡環保、注重油耗的世代,更榮獲WardsAuto年度10大最佳引擎獎。可變壓縮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目前市售車款均為固定壓縮比,高壓縮比車款為舒適節能取向、低壓縮比車款為動力性能取向,不過Altima藉由調整曲軸位置改變活塞運行,依行駛當下的壓縮比判斷最適合的供油、循環方式,搭配CVT8HT變速系統附8速手自排,使車輛擁有239hp/36.9kgm的最大輸出表現,而且有13.3km/L的平均油耗。2.0升渦輪引擎具備可變壓縮比還拿下WardsAuto年度10大最佳引擎獎。(圖/方萬民攝)此外,採用的Zone Body高剛性車體設計降低過彎時車身晃動的狀況,當天從新店行駛至翡翠灣,沿途經過不論是山路、國道或是一般市區道路,除了油門踩起來輕快又順暢外,煞車也非常好掌握,還能深刻感受車輛的安靜、穩定,在高速行駛下完全不會被風切聲、底盤噪音吵到,加上對於坑洞、不平路段都處理很適當。行駛各種路段都非常安靜、穩定,加速也很順暢。(圖/方萬民攝)配上ProPILOT安全輔助系統,符合Level2規範,還具備同級唯一PFCW超視距車輛警示系統,該能偵測到同一車道「前前車」突然煞車,以及同級唯一的10具氣囊,全面提升駕駛安全性、警覺性;配有的360°環景影像可以更輕易掌握車輛,但是解析度如果好一點會更棒。標配的安全輔助系統可以提升警覺性,開起來更放鬆。(圖/方萬民攝)經過一天的相處,不論是當駕駛時的行路感受、當乘客時的乘坐空間,Altima的舒適性、便利性都令人滿意,Altima延續著Cefiro、Teana的精神,以「寧靜+舒適+動力+科技」加上跑格化的外型,攻進中大型房車市場,只是相較前一代漲價6萬元,加上全球休旅車當道的風潮下,我認為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如果未來在不漲價的前提下可以增加LED尾燈、全數位儀表,或許會更誘人。中控螢幕上的分割畫面,可以隨駕駛喜好調整。(圖/方萬民攝)
全新Nissan Altima改款小漲6萬元 總座:拚月賣60台
裕日車(2207)正式在台導入小改款 Nissan Altima 車型,裕日車總經理鐘文川表示,房車市場萎縮,目標每月達到60台的銷量。內部人士也向本刊記者提到,「車輛目前不需要等待,不過若是訂購紅、藍2色就不一定。」Altima由於原物料調漲、配備升級,新車售價較改款前增加6萬元,來到139.9萬元。整車採單一規格「極致尊爵版」,主要在內裝升級配置 12.3 吋智慧影音多媒體系統、無線充電座以及無線 Apple Carplay,並搭載ProPILOT 智駕輔助系統。動力部分採用2.0 升 VC-Turbo 直列四缸引擎,具有239hp 最大馬力與36.9kg-m最大扭力的表現,平均油耗來到13.3km/L。而日前裕日車也在股東會提到,下半年將推出X-Trail輕油電版車型,升級VC-Turbo與輕油電動力,也同步導入Kicks e-POWER車型。鐘文川表示,「今年重頭戲在第四季。」此外,裕日車因應近期國內疫情趨緩,為持續人才培育、挑戰校園創意,提升產業競爭力,汽車創意設計競賽「2023-2024裕隆日產汽車創新風雲賞」重新回歸,於2023年7月7日正式開放網路報名,本屆競賽題目「NISSAN e-POWER創意社群行銷」,號召全國學子創作創意IG社群行銷活動。Nissan開發全新世代e-POWER動力系統,號稱是「不用充電的電動車」,使用與電動車相同的鋰電池與馬達技術,並藉由燃油引擎發電,無需外部充電,即可實現100%純電驅動的駕馭體驗。
飯店復甦賽4/北市飯店營收谷底反彈 裴洛西加持「它」年賺5.3億成房租王
隨各國邊境解封,旅遊海嘯第一排的觀光飯店復甦了嗎?依交通部日前公布2022年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全台飯店業營收457億元,算是從前兩年的谷底339億爬出來,但還未回到疫情前的600億元,而在南部、中部及東部業者紛紛交出亮麗成績之際,台北市飯店業仍陷泥沼,去年總營收190億元,離疫情前的321億元高峰最遙遠。總結近4年觀光旅館飯店營收,交通部統計全國約120家登記為觀光旅館的業者,疫情前2019年全年總營收599億元,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邊境管制下,總營收掉至405億元,2021年本土疫情失控,全年僅剩339億元,幾乎是疫情前的砍半。隨著疫苗施打普及、感染死亡率降低,2022年走向解封之路,全台飯店營收也從谷底反彈來到457億元,住房率達48%,雙雙超越2020、2021年,而房價在通膨影響下,比2019年還高。台北晶華酒店依舊坐穩全台飯店營收龍頭,館內8家餐廳,去年餐飲收入突破14億元。(圖/報系資料庫)全台灣觀光旅館去年營收表現中,東台灣大多已超越疫情前,中部及南部業者也不遑多讓,唯獨台北市市區型飯店則因國際旅客入境僅恢復3成,復甦腳步明顯緩慢。北市各觀光旅館加總年產值共190億元,距離疫情前太平盛世的321億元,還有相當大的距離。2022年全台飯店龍頭,台北晶華酒店以總營收21.6億元再度稱霸。不過二、三名卻出現異動,台北君悅酒店以17.7億年營收,反超前年亞軍台北喜來登酒店,君悅同時也以全台灣最多的850間房的優勢,在去年以5.4億元房租收入超越晶華,成為全台房租王。台北君悅去年最大新聞,便是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一行人就下榻在君悅酒店,外傳約40多位貴賓,包下飯店整層48間房,國內外媒體都聚焦君悅直播連線,成為當時熱議話題,也為飯店帶來大量曝光。台北君悅酒店行銷公關協理李竺祐表示,2022年目標鎖定在異業合作,包括笑笑羊主題房、哈利波特餐飲銷售合作、和7-11推出4款星級美食,以及跟小廚神Le Petit Chef合作,在宴會的業績銷售上也有所突破。而最後一季因為邊境開放,加上飯店量體大,因此創造亮眼的業績表現,尤其跨年連假連續兩晚住宿,800間房住房率達95%,對飯店營收有很大挹注。位於承德路上44年歷史的老飯店三德飯店,經查CTWANT調查董事長與上櫃公司全譜科技董事長為同一人高偉超,三德飯店也是全譜科技的母公司。(圖/周志龍攝、報系資料庫)而2022北市飯店營收排行,台北萬豪、遠東、圓山、美福、寒舍艾美、台北W、福華則依序名列第四至第十名,除了圓山、遠東名次互換,台北國賓熄燈改建由福華遞補進榜單外,其餘排名沒有太大變化。營收表現上,除了市區的老牌三德飯店、大直美福,以及北投加賀屋、北投老爺、麗禧溫泉酒店等飯店外,其餘飯店幾乎都還處於復甦腳步,仍未達到疫情前營收水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擁有44年歷史的三德飯店,2019年下半年才大舉翻修重整,以營收1.6億元結算,2020年就碰上疫情,8月轉型加入防疫旅館,眼看旅館市場萎縮,政府又祭出改建利多,三德飯店在2021年9月獲准危老重建申請,同年營收1.7億元,不過至今仍正常營業,2022年營收1.8億元,雖規模小未能入榜,但營收卻是連年成長。經CTWANT記者調查,這家位於承德路三段上的老飯店,為上櫃公司全譜科技的母公司,主要從事底片型掃描器及生物醫學產品的製造及銷售、建材及裝潢工程。三德飯店由高和順創辦,同時也是國內知名家族「三德集團」創辦人,旗下企業還包括三德建材、三德國際等。而目前三德飯店和全譜科技都由高和順之子高偉超掌管。有別於市區飯店競爭激烈,北投加賀屋、麗禧溫泉酒店不僅營收突破2019年,同時也是北市近40家觀光旅館中唯二平均房價能破萬的旅館,分別為11,541元及15,415元。北投加賀屋為上市公司日勝生轉投資事業,麗禧溫泉酒店則是由國民黨前中常委蕭景田所投資。日勝生加賀屋建築中可見日式屋中屋的結構設計,以及以日本「枯山水」及「傳統茶室」為題材所創作的室內庭園造景「金娘苑」。(圖/日勝生加賀屋提供)雖然營收有所成長,但加賀屋行銷副理湯曉晴表示,主要反映通膨各項物品、進口貨運成本上升,及料理超過一半使用日本進口食材,成本居高不下,目前為了維持品質,及持續提升顧客加值體驗,經營非常嚴峻,但為了持續現職員工有更好的福利,尤其郊區飯店缺工比市區嚴重,收到履歷的機會較市區飯店少非常多,只能更用心的經營。圓山飯店總經理楊守毅則表示,北部飯店大部分服務的是國際旅客,雖然國境解封,但進來的量還是有限,目前飯店業碰到最大的困境是「缺人」,不只房務員,還有餐飲、宴會都缺,下半年國際旅客訪台數增加,缺人問題還會更浮上檯面。楊守毅表示,雖然接到訂房,各飯店都還是都會想辦法克服清掃房間的問題,像是請後勤同事支援、員工加班、時間調配等,但治標不治本,對於品質與客人的承諾仍會打折扣,例如房間不乾淨、客人到了沒辦法進房,已經是普遍現象。他強調,缺人跟薪水高低無關,飯店業者多次向勞動部請求協助解決大環境人力缺口問題,不過勞動部堅持不引進外勞,另他擔憂,長此以往,將造成台灣在國際上的形象損傷。
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去年總產值791億元年減4.5% PIDA:2023重返成長軌道
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產研中心指出,由於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等因素,使得全球消費市場萎縮,台灣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成長也遭受逆風。台灣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不含LED部分)在2022年度總產值達新台幣791億元,較2021年度總產值828億元,年成長率小幅衰退4.5%。儘管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在2022年時產值遇到逆風而呈現下滑狀態,不過由於電動車、充電樁、伺服器以及5G基地台等需求持續成長,且政府單位也持續推動化合物半導體專案計劃,所以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廠商均看好這個未來仍會持續蓬勃發展,所以主要廠商如環球晶、台積電、盛新材料、嘉晶、漢磊以及穩懋等均從2021年開始陸續進行擴廠規劃以增加產能,新的產能預計在2023至2024年間會陸續開出,屆時台灣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將會有爆發性的成長。圖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季產值趨勢。(圖/PIDA提供)以產業鏈來看,臺灣化合物半導體2022年度在上游設計、中游製造與下游封測的產值分別為新台幣141億元、501億元及149億元,年增率分別為-5.7%、-7.5%及8.3%,其中將製造部份再細分,可以發現功率元件與基板因電動車及節能減碳等需求帶動仍成長,但通訊元件則是因為手機市場需求衰退等因素,而呈現減少趨勢。
PC市場萎縮!經濟衰退憂慮增 戴爾加入美科技業裁員潮
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要裁撤約6,650個工作職務,占其員工總數5%,為最新一家要裁員的科技公司。主要是個人電腦(PC)市場萎縮,和因應潛在的經濟衰退,讓戴爾做出裁員決定。戴爾股價6日美股盤前上漲2%報43美元。按上周五收盤計算,其今年來累漲5%,低於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的累漲15%。其共同財務長克拉克(Jeff Clarke)透過內部備忘錄,向員工表示目前市場需求將「因不明朗的未來而繼續被削弱」。戴爾之前已做出連串削減成本的行動,包括暫停聘僱、限制員工出差和縮減戶外服務的支出等,來因應後疫情期PC銷售下跌的窘境。其逾半營收來自PC銷售。但克拉克強調這些行動已經不足以減輕公司的財務負擔,所以才會有裁員決定。據戴爾向美國證管會(SEC)報備資料,其截至2022年1月28日止員工總數約13.3萬人,當中約三分之一員在美國。他表示公司正採取多項措施去重整其銷售、客服、產品研發與工程等團隊組織來提高效率,並且將會把這次裁員的相關費用,認列在1月底結束的第四季度財務報表裡。克拉克說,公司採取各項削減成本做法,是為了在經濟走向衰退前做出因應,讓公司在未來能變得更強大,為市場需求回升時做好準備。研究公司IDC預測今年PC與平板電腦銷售量下跌2.6%。戴爾對手惠普(HP)也表示將裁員高達6,000人。
2022大陸智慧手機出貨量下降13.2% 10年來首度跌破3億部
美國調查公司IDC在2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智慧手機出貨量比2021年下降13.2%,降至2億8600萬部,出貨量10年來首次低於3億部。在市場持續飽和之下,新冠疫情導致的消費意願下降對市場造成進一步打擊。日經新聞報導,IDC的數據顯示,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在2016年曾達到頂峰的4億7000萬部。與當時相比,目前市場萎縮約4成。雖然2021年曾小幅成長,但最近數年維持下滑趨勢,需求低迷明顯。按各品牌在2022年的出貨量占比來看,vivo為18.6%,連續2年排在首位,以旗艦機型「X系列」為中心,通過高價位產品擴大市占,並加強了線上銷售。不過,出貨量仍減少25.1%,占比也下降2.9個百分點。第2位的榮耀(Honor)因擴大產品線的做法奏效,出貨量增長34.4%,在大型廠商中唯一實現增長。第3位的OPPO出貨量下降28.2%,第5位的小米出貨量下降23.7%,均陷入苦戰。第4位的美國蘋果手機出貨量下降4.4%,僅為小幅下滑,市占率略微上升。從季度數據來看,2022年10至12月出貨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2.6%,降至7292萬部,連續7個季度下滑。首位是蘋果,第2位是vivo,第3位是榮耀,5家大型廠商的出貨量均低於上年。
上半年GDP恐衰退 專家:下半年要非常努力
全球主要央行「暴力式」升息後,全球消費市場萎縮、經濟衰退為2023年新挑戰;台灣去年第4季出口大幅滑落、經濟成長率負0.86%,全年「保3」意外落空,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警示,我國出口貢獻GDP達7成,全球景氣衰退對我出口影響的威力才正要發酵,預估上半年經濟(Q1、Q2)表現不僅呈負成長,且會比去年第4季衰退0.86%還要慘,主計總處日前預估今年GDP為2.75%將面臨下修壓力;不願具名的學者表示,今年GDP保2具挑戰,「下半年要很努力才行」。吳大任分析,美國是消費大國,一年的消費總額占全球消費市場3成以上,去年高通膨、暴力升息的效應下,家庭支出大幅增加,儲蓄率從2020年的30%高點,跌落到去年12月只剩2%,意味美國很多家庭經濟入不敷出,現在信用卡循環利息、借貸成本這麼高,先享受、後付款的借貸模式不再流行,過完耶誕節、新年連續假期後,消費緊縮的狀況會更明顯。台灣的經濟結構,出口占GDP比重7成,相對於經濟競爭對手韓國的5成,以及大陸逾2成,吳大任認為,「太依賴出口了」,當國際經濟情勢大好,又有陸美貿易戰的轉單效應,台灣經濟成長率暴漲,在疫情紛擾下,110年創造經濟成長率6.53%的佳績,相反地,當全球景氣面臨下行風險之際,對我國的經濟衝擊,會比歐美國家還要嚴峻。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雖然美國通膨(CPI)從逾9%,降至12月6.5%,但這個數字還是很驚人,美國聯準會2月不排除有升息2碼的可能性,3月估升息1碼,連同去年升息17碼,對消費緊縮的影響具遞延性;歐洲正逢冬季、能源需求上升,歐元區12月CPI年增5%續探新高,邱達生認為,歐元區升息腳步暫時不會鬆手,當歐、美消費需求沒有力道,我國出口「低迷」表現,會從去年第4季延續到今年第2季。當經濟表現不理想,企業財報、營收也跟著下滑,繼亞馬遜、微軟、Google裁員規模皆破萬人後,吳大任認為,我國製造業農曆年後恐有一波無薪假、裁員潮,即使通膨將下滑,但前兩年通膨2%、3%上漲,收入卻沒有等幅成長,累計的生活壓力也很可觀,加上失業率可能上升,一來一往,與民眾感受貼切的痛苦指數破6%恐成常態;痛苦指數是通膨加失業率,去年12月的數字分別為2.71%及3.52%,兩者相加為6.23%。邱達生預估,待聯準會下半年貨幣政策由「鷹派」轉為「鴿派」,停止升息腳步,我國出口、外銷訂單才有可能由負轉正,較有表現機會。
紅利觸頂?「iPhone賣不動」 蘋果跌破2兆美元市值欲轉進AR及智能汽車
2023年第一週,蘋果股價就一路下跌,美東時間1月3日,單日跌幅3.74%,市值僅為1.99兆美元,失守2兆美元關口。去年3月29日,蘋果股價站上每股178.96美元的高點,此後就一瀉千里,截至去年12月30日收盤,每股僅129.93美元,跌幅達27.4%。蘋果股價下跌,與美聯儲加息,導致美股科技股估值邏輯重塑有一定關聯。2022年,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跌幅達34%。但不能忽視的是,在智慧型手機紅利觸頂,疫情影響智慧型手機上游產業鏈效率,以及AR、智能汽車等難產等因素的共同刺激下,蘋果的基本面持續惡化也是不爭的事實。去年11月,彭博社發文稱因需求鋭減,蘋果將iPhone14系列的預期產量削減300萬部。據Canalys數據顯示,去年Q1~Q3,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同比下跌11%、9%以及9%。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紅利逐漸消逝,突如其來的疫情更加劇了市場萎縮。目前來看,蘋果主要在AR以及智能汽車方面進行技術佈局。例如2017年舉辦的WWDC上,蘋果發佈了ARKit開發工具,可以幫助開發者為iOS終端開發AR應用,當年的iPhone,也支持AR應用或遊戲。今年稍早,郭明錤就發文稱,蘋果計劃在2023年WWDC上發佈首款AR/MR頭顯設備,不過因跌落測試未達標準,該設備的出貨時間或將延期至2023年Q3。最新消息顯示,科技記者Mark Gurman稱,蘋果公司計劃在今年春季,也就是6月份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之前,宣佈AR/VR頭戴設備產品,這款設備將在2023年秋季晚些時候上市銷售。除了AR,蘋果還佈局了新能源汽車賽道。據報導,蘋果在2014年就已著手招募來自特斯拉、谷歌、奔馳等公司的軟件和汽車工程師人才,著手研發新能源汽車。2017年6月,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庫克也對外宣稱,自動駕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核心技術,是蘋果正從事的最困難的AI項目之一,不過蘋果目前還不確定能把這項技術開發到什麼程度。或許是因為技術未達到理想高度,2022年3月,郭明錤發文稱,蘋果汽車團隊已解散一段時間。不過12月底,郭明錤又表示,蘋果將在2022年底重新組建汽車團隊。總而言之,雖然蘋果目前仍是科技公司中的翹楚,但隨著智慧型手機紅利觸頂,其也不得不面對iPhone市場影響力下滑以及服務業務難以進一步成長的困局。考慮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AR、智能汽車等新興賽道取得了一定成績,相對晚發展的蘋果在這些業務上,還能否復刻iPhone的商業神話,也備受質疑。也正因此,蘋果必須要加速證明自己,才能挽回華爾街的青睞。
全球集裝箱市場萎縮運價暴跌77% 業者:航運業2023陷入衰退
海運物流科技公司Flexport創始人Ryan Petersen警告,伴隨著運力過剩和需求放緩,整個集裝箱航運業正處於衰退之中。在經歷了過去兩年運價飆漲的超繁榮時代後,2023年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恐將迎來截然不同的局面。隨著市場需求的大幅萎縮和運力的快速增長,運價、租金持續大跌,重簽長約,減班減艙,提前退船和提前交船將開始湧現。Petersen上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集裝箱航運的平均裝載量只有70%。大量船隻已經開始放慢航速,這削減4~6%的運力。但在中期角度,這種運力削減只是杯水車薪,受疫情後的航運繁榮刺激,海運公司訂購了大量的船舶。Petersen認為,本輪航運業衰退的長度和深度取決於各種因素,包括美國消費者的財務健康狀況及中國經濟走向。隨著新船投入使用,未來三年集裝箱運力將增長25%,這將導致嚴重的運力過剩。疊加經濟增速放緩導致的貨運需求放緩,整個航運界正處於衰退之中。航運諮詢機構Drewry編制的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止,集裝箱船現貨運價累計暴跌77%,而且有可能進一步下跌,表明集運公司的創紀錄獲利繁榮期結束。而在上周二(3日),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更是出現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追蹤運送乾散貨的好望角型、巴拿馬型和超大型船舶運價的整體指數暴跌17.5%至1250美元,為1984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其中,追蹤好望角型船運價的海岬型指數(BCI)暴跌27.7%至1635美元,為四個多月來最大單日跌幅。航運諮詢機構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最新發布的乾散貨航運市場季度報告認為,整個集運板塊或在2023年陷入低迷,並可能持續到2024年。巴克萊分析師Alexia Doagani認為,集運運價要等到全球經濟改善、當前的去庫存週期結束,以及消費者行為回歸常態之後才能穩定。在這之前,集運公司仍要努力與客戶談判,維持長約價值。
《無間道》20週年MV經典場景再現 導演讚:這部片有神奇之處
香港警匪電影《無間道》三部曲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莊文強、麥兆輝編劇,2002《無間道》、2003前傳《無間道Ⅱ》和2003續集《無間道Ⅲ終極無間》,三部曲成了臥底類型的典範式轉形,為香港黑幫犯罪電影注入嶄新元素。由劉德華、梁朝偉領銜主演,黃秋生、曾志偉、吳鎮宇及黎明等超強實力派眾星雲集。12日公佈《無間道》的主題曲MV《被遺忘的時光》,MV中盡現《無間道》三部曲中所有經典場景,考驗影迷記憶力。導演劉偉強回憶20年前港片的市場萎縮,就像受疫情影響的現在一般,電影也是投資難尋,但《無間道》決定以千萬港幣的投資,集合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及曾志偉四大影帝合作演出,「當時的市道實在太差,但不再突破便無路可走了,當時想就算不成功也要對得起自己。」他一改以往港片搶時間的拍攝模式,要求編劇麥兆輝和莊文強好好的完成劇本,並讓演員齊聚讀本做好準備,他笑說演員們一拿到劇本就開始鬥戲,非常精彩,果然創造出經典的作品,不但成為當年香港票房冠軍,紅遍亞洲,更影響了好萊塢,讓翻拍成《神鬼無間》的馬汀史柯西斯拿下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更有多國的翻拍版本,讓劉偉強也說:「好看的電影很多,但《無間道》真的有神奇的地方。」《無間道》梁朝偉為了賣音響對劉德華說的台詞「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沈」也成經典的形容詞。(圖/華映提供)《無間道》當年在2002年的12月12日在香港上映,不但掀起票房和話題狂潮,也轟動了國際影壇,劉偉強也以此警匪風格前進好萊塢拍片。經典的天台場景、捉臥底(內鬼)的橋段依舊經典,金句「三年又三年」、「對不起,我是警察」等台詞至今仍讓影迷印象深刻。而《無間道》的經典重映,又讓當年被惡搞二創的CD-PRO2的影片又出土被PO上網路,讓這款配件再度成為網友的發燒話題。當年《無間道》上映,也讓蔡琴演唱的《被遺忘的時光》跟著一夕爆紅,梁朝偉和劉德華坐在一起聽這首歌的畫面深入影迷心中,梁朝偉為了賣音響對劉德華說的台詞「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沈」也成經典的形容詞,MV中可以見到三部曲的各式經典場景,劉德華的辦公室、梁朝偉待的酒吧、心理治療室等場景,對影迷可說是種有趣的考題。《無間道》20周年三部曲4k修復版本將於12月30日上映,台灣推出經典重映套票,凡是購買三部電影的交換券套票組將送《無間道》、《無間道II》、《無間道III:終極無間》精美的A3紀念海報各一張。
飯店生存戰1/北市飯店營收全「負成長」 圓山懷舊逆襲搶進前5名
交通部日前公布2021年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台北晶華酒店再度蟬聯全台飯店營收王,不過龍頭晶華董座潘思亮可開心不起來,「觀光飯店還是無法走出加護病房,大家只能自求多福,自己掛氧氣罩、插管、打針、自救。」根據CTWANT調查,交通部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全國逾120家登記為觀光旅館的業者,疫情前2019年全年總營收近600億元,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邊境管制下,總營收掉至405億元,2021年本土疫情失控,全年僅剩339億元,幾乎是疫情前的砍半,雖然國旅看似火熱熱,仍救不了已是骨瘦如材的飯店業。台灣邊境管制逾2年,向來以國際旅客為主的北市星級酒店,也跟著搶食國旅市場,然這塊大餅不夠大,以晶華酒店而言,總體營收從疫情前的33億元,攔腰斬剩15億元。如今,業界期盼爭取「357」鬆綁,希望3月開放商務、5月開放入境旅遊、7月開放出境旅遊,潘思亮卻嘆,開放商務客來台,對下半年業績挹注有限,國際觀光須至2023年才有望回溫,且不要期待觀光飯店會有爆發性復甦。 面對客群轉變,這兩年晶華也迅速回防全力搶攻國旅大餅,打造陸上郵輪轉型為城市度假酒店、經營「晶華美食到你家」電商平台,2021年不僅總營收以15億元稱霸,在房租及餐飲收入上也遠超同業。台北喜來登飯店及台北君悅酒店則分別以12億元、11億元總營收緊追在後,台北萬豪、圓山、遠東、美福、國賓、寒舍艾美、W飯店則依序名列前十,不過相較2020年「全是負成長」。飯店龍頭晶華董座潘思亮表示,觀光飯店還是無法走出加護病房,大家只能自求多福。不過晶華也在疫情中不斷轉型創新,以移動廚房概念把五星美食帶上星宇航空、台北市雙層觀光巴士、台鐵鳴日號等,以異業合作拓展收入來源。(圖/翻攝自晶華酒店臉書、黃威彬攝)這波生存戰中搶灘最成功,同時也是最早轉向國旅的莫過於台北圓山飯店,由於因應陸客禁令,台北圓山2019年起陸續開放東、西密道與孔二故居,還推出國宴餐向國人招手,使得去年住房數增長10倍,餐飲也增加3成,繳出漂亮成績的同時,也讓飯店排行出現洗牌,台北圓山一路從2019年的第8名,2020年第6名,2021年衝上第5。圓山飯店總經理楊守毅表示,圓山今年70周年,一直在做創新引領風潮的事,它已不是個飯店,而是個景點。有別於市區飯店競爭激烈,位於北投的日勝生加賀屋溫泉飯店和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則受到國旅加持,是北市40逾家觀光旅館中唯二平均房價能有破萬行情,分別為10,380元及14,683元。日勝生加賀屋行銷副理湯曉晴表示,受惠鄰近北投、陽明山風景區的優勢,疫情期間國旅住房需求上升,日勝生加賀屋濃濃的日本味,給國人偽出國的風情,因此帶動住房業績提升。而北投麗禧溫泉酒店還是去年北市唯一營收正成長的觀光旅館,從2.9億元上升至3.1億元。北投麗禧酒店行銷企劃部經理孫儀恬表示,本土疫情爆發曾休館2個月,10月起配合五倍券發放推出超優惠住宿專案,許多北市民眾不想跨縣市旅遊,到北投就能感受度假氛圍,市場反應相當熱烈,也帶動業績成長。由於北投麗禧在疫情前有7成皆為外國客,看好邊境開放,目前已著手為國外觀光客來台進行準備。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去年10月配合五倍券發放推出「ALL-IN一泊二食」住宿專案,2人使用1萬元五倍券,再加價3000元,即可享原價19,756元的雙人豪華一泊二食,等同省下6000多元,當時市場反應相當熱烈,也帶動全年業績。(圖/翻攝自北投麗禧溫泉酒店臉書)這兩年北市有不少觀光旅館轉作防疫旅館,對於去年本土疫情爆發、國旅內需市場波動具有相當好的抗性,像是美麗信花園酒店住房率近6成,S Hotel甚至近7成,遠超北市觀光旅館平均的24.63%,。但轉型防疫旅館不見得能讓營收穩漲不跌,若與2019年比較,北市觀光旅館營收全是減少,真正抗疫成功的居然是有43年歷史的三德飯店,2021年營收1.7億元,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1.6億元。三德飯店2019年下半年才大舉翻修重整,疫情衝擊,2020年8月轉型加入防疫旅館,眼看旅館市場萎縮,政府又祭出改建利多,三德飯店已於2021年9月獲准危老重建申請。對於飯店業慘虧如何止血?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建議政府7月起開放打過疫苗旅客來台觀光,每天總量管制1萬人,循序漸進救觀光。同時兩岸也應重啟觀光交流往來,看看如何從航空與小三通的海運等方面逐步開放,增加到10至20個城市可直航。他也鼓勵業者堅持下去,台灣觀光業也要提前做好準備,相信屆時就可以有爆發性的觀光消費力。
旅館搶著賣5/吃貨大買家興富發鄭欽天 趁亂入市砸80億收購4旅館
本刊統計,去年至今,至少有30件旅館交易案,總成交金額逾600億元,在這波旅宿淘汰賽中,有人出場,也有人入場,最大的吃貨買家絕對是「獵地王」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他分別以興富發建設、齊裕營造及個人名義,砸80.6億買下4間旅館。其中,有43年歷史、2019年11月熄燈的高雄「華王大飯店」,就是鄭欽天以個人名義豪砸15億元買下股權。興富發集團收購的高雄市「大益商旅」,基地為689坪,未來將整合相鄰的100至200坪土地,一同改建成商辦,作為該集團的高雄新總部大樓。另2筆交易則是位在台中七期精華地段的汽車旅館,開發利益可期。興富發發言人廖昭雄表示,4個案子無明確推案時程,目前華王大飯店正拆除中,將改建成海景住宅大樓,「如果有推案也是明年,另外2個汽車旅館還在規劃中,以住宅規劃為主。」台中七期過去有超過15家以上的汽車旅館,經多年來建商搶地瓜分,加上興富發今年買下樺品居等,仍營業的已寥寥無幾。(圖/張文玠攝)近年旅館市場萎縮,房地產景氣卻大好,在此消彼長下,加上政府推動都更獎勵容積,不少老牌飯店選擇歇業著手改建,經營倦怠的業者就帶著獎勵容積的嫁妝出售,希望賣個好價錢。「老飯店維修成本高,整修不划算,雖已無競爭力,但因擁有絕佳地段,基地面積夠大賣相好,願意承接的必定是看好未來開發價值。」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要在精華地段取得單一產權物件相當困難,而旅館物件能一次收購,省時又省力,即便開價動輒上億元起跳,也依舊是超級投資客與建商獵地的目標,而位於各地重劃區的汽車旅館物件,更是長期養地易拆易建的肥美獵物。黃舒衛表示,經歷陸客不來、三級警戒等衝擊,不少旅宿業者見養地成熟,趁機變現。(圖/業者提供)根據交易紀錄可發現,成交案件約有一半是位於成熟重劃區的汽車旅館,「這些都是長期養地,看到時機成熟選擇獲利了結。」黃舒衛表示,以前七期有很多八大行業聚集,土地容積很高,但時機、市場都不成熟,所以配合產業需求開設汽車旅館養地,就像台北市的大直,現在看到這麼多的豪宅、飯店,以前也都是娛樂場所,由於舞廳、汽車旅館、婚宴廣場,這些建築成本低,拆除方便,所以被作為養地期間的經營業種。這樣的情況在全台很普遍,新北市中永和、五股、桃園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