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
」 以色列 加薩走廊 哈瑪斯 聖經 拍賣沙漠變湖泊!世紀大洪水1個月改變撒哈拉沙漠地貌 衛星照曝光專家喊罕見
在大眾印象中,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長年處在漫天黃沙和炎熱乾燥的狀況,但據地質與考古證據顯示,大約在1.1萬至1.5萬年前,撒哈拉沙漠的大片區域曾被植被、濕地,甚至湖泊所覆蓋,而這樣的景象在上個月的一場暴雨後開始重現。原來自9月中起撒哈拉降下暴雨,大量雨水不僅造成半個世紀以來的大洪水,更出現「沙漠湖泊」奇觀。從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衛星監測畫面可見,撒哈拉沙漠突然變藍,原先單調的土黃色地貌,出現了藍、綠區域,雖然降雨情況並不會使沙漠立刻轉變為綠洲,但卻足以引發短暫的生態變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今年9月初一股溫帶氣旋在大西洋生成,將赤道非洲的水分帶往撒哈拉西北部,為撒哈拉沙漠帶來50年一遇的暴雨,部分地區光是兩天的降雨量就超過年平均雨量,部分地區雨量甚至超過200毫米。這場暴雨的來襲,除了帶來20多死的災情外,暴雨也短暫改變撒哈拉沙漠地貌。根據報導,位在阿爾及利亞的Sebkha el Melah湖泊開始積水,從NASA公布的衛星照片可見,8月時湖泊仍是一片黃色,但是經過1個月已經形成了巨大湖泊,加上連綿起伏的沙丘周邊有大大小小湖泊,水深最多達1公尺,大片湖面印照著棕櫚樹和灌木叢,可說是相當夢幻。另據《每日郵報》報導,撒哈拉沙漠的湖泊自2000年以來,只有6場降雨提供了足夠的水量,讓湖泊開始積水,其中2008年和2014年形成的湖泊比這一次更大。對於這樣的狀況,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講師阿蒙(MosheArmon)表示,Sebkha el Melah的湖水通常能維持數年,若無新的降雨,預計現在的水量將需要約1年才能完全蒸發。洪水讓撒哈拉沙漠出現了湖泊。(圖/翻攝自X)
以色列再傳遭恐攻!29歲槍手掃射公車站 釀1死10傷
以色列中部城市俾什巴(Beersheba)的公車總站發生恐怖槍擊事件,一名持自動武器的槍手對車站開火,造成1人死亡、10人受傷。以色列警方獲報後也迅速介入,並將槍手當場擊斃。根據《以色列時報》的報導,紅大衛盾救護機構表示,現場共有11名傷者,其中10人情況穩定,無生命危險。然而一名25歲的婦女因傷勢過重,經搶救後不幸身亡。以色列國防當局已確認兇手為29歲的艾哈邁德烏克比(Ahmad al-Uqbi),來自拉奇亞(Lakiya)附近的一個貝都因小村莊。報導中指出,烏克比擁有以色列公民身份,並有犯罪記錄。而根據希伯來媒體未經證實的報導,烏克比與2015年在同一地點發動襲擊的恐怖分子Muhanad Alukabi有親戚關係,該次襲擊發生於貝爾謝巴的公車站,造成一名士兵喪生,另有一名被誤認為襲擊者的厄立特里亞國民被槍殺。對於此次事件,以色列交通部長米莉雷格夫(Miri Regev)呼籲對恐怖分子的家屬採取嚴厲措施,並在X平台(推特)上發文稱,「是時候採取威懾性懲罰,防止更多對以色列領土的襲擊。」這起事件再次引發對以色列國內安全的高度關注,當局正進一步調查烏克比的行動背景與動機。
公布以色列6人質生前影片 哈馬斯警告「軍隊靠近,後果自負」
近日傳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屠殺6名以色列人質,後續更傳出哈馬斯將人質生前的最後影像分享在網路上。哈馬斯同時也對以色列提出警告,如以色列軍隊太靠近,或是試圖營救人質的話「後果自負」,哈馬斯發言人烏拜達(Abu Ubaida)也表示「已經向戰士們下達新的指示」,暗示著如果以色列軍隊不聽從的話,其他人質有可能面臨到相同命運。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指出,以色列24歲的人質耶路撒冷(Eden Yerushalmi)在哈馬斯的影片中表示,他害怕自己永遠無法活著逃脫。他也提到「這裡的轟炸從未停止,我們擔心自己的生命。我們害怕死在這裡。」報導中也提到,耶路薩冷原本是諾瓦(Nova)音樂節的酒保,在2023年10月7日的襲擊中被哈馬斯綁架。而影片中出現的人質,除了耶路薩冷外,還有23歲的美以雙重國籍公民波林(Hersh Goldberg-Polin)、25歲的丹尼諾(Ori Danino)、32歲的洛巴諾夫(Alex Lobanov)、40歲的加特(Carmel Gat)和27歲的薩魯西(Almog Sarusi)。而這6人,也是以色列軍隊在8月31日於加薩走廊地道內發現遭到殺害的6名人質。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2日表示,6名人質都在近距離的情況下,被人以處決方式朝後腦射殺。哈馬斯也在影片中用希伯來文、英文和阿拉伯文表示「幾小時後我們將發布他們的最後影像」、「交換協議,自由與生命,軍事壓力,死亡與失敗」等字樣。哈馬斯還暗示,如果以色列軍隊試圖營救,其他人質也可能遭遇同樣的命運。哈馬斯發言人烏拜達(Abu Ubaida)先前也曾表示,在以色列6月成功營救5名人質後,他們已向看守人質的聖戰士下達了新的指示。言論之中雖然並未說明,但也是在暗示看守的人員只要看到以色列軍隊靠近,就會直接殺害人質。在6名人質遭到殺害的消息傳出後,以色列境內爆發大規模的抗議浪潮,抗議納坦雅胡在停火協議中太過堅持,結果造就人質的死亡。納坦雅胡也為此向民眾致歉,但表示會持續堅持到底。而目前也傳出,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宣布,因擔心武器可能被用於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上,英國已暫停部分對以色列的軍火銷售。這一決定引起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和外交部長卡茨(Israel Katz)的強烈不滿。報導中也提到,目前以色列估計哈馬斯手中仍有102名人質。哈馬斯高級官員祖赫里(Sami Abu Zuhri)聲稱,納坦雅胡應對這6名人質的死亡負責,他也向以色列人呼籲,要求他們在「納坦雅胡或停火協議之間做出選擇」。
坣娜淡出螢光幕原因曝光 推廣台猶文化交流不遺餘力
由薛智偉、坣娜成立的薛智偉坣娜猶台文化交流協會(JTCA)將於4月25日在薛智偉猶太社區中心大禮堂舉辦逾越節晚宴。這次晚宴是也是特別針對想體驗逾越節的非猶太籍人士參與,JTCA創始人坣娜特別希望能有機會促進文化交流,所以也特別安排一日的逾越節之夜。Passover逾越節是猶太教節日之一,這個節日是象徵災殃越過去的節期,只要遵守逾越節,災殃就越過去,對於猶太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傳統節日。坣娜說:「大家有機會一定要體驗一下,一生一定要參與一次的逾越節晚宴,本場活動以中英文進行,是專為非猶太人舉辦之場次,這也是協會長久的溝通。」也說大家不用擔心聽不懂希伯來文,中英文都通,「不管是對於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學習猶太文化的學生、來台學習中文的外國朋友,JTCA都歡迎大家報名參加。」坣娜也溫馨提醒,因為館內完全遵循猶太潔食規範,所以禁帶任何食物及飲品,「平時進到館內完全不用擔心吃的,在館內的潔食實驗室提供好吃又符合現在飲食潮流的潔食Kosher餐點。」她也特別推薦威靈頓牛排、大衛國王魚、猶太神聖雞、鷹嘴豆泥、沙拉、比薩等,吃素食的朋友也有不少素食選擇,而逾越節晚宴的活動上也會提供Kosher猶太潔食餐點。從協會成立以來,坣娜對於推廣台猶文化交流更是不遺餘力,在各式的活動上也親力親為,她分享:「之前有雙語國小的小學生們來參觀,都會進行分享總結,從小提供他們美好的文化體驗,覺得非常有意義。」她認為自己在推廣台猶文化交流的事情上不能停,更要盡自己的能力付出更多,雖然減少了在螢光幕前的演出,身體狀況有時也會讓自己感到吃力,但仍可以常在協會的活動上看到她的身影。許多影迷、歌迷在活動上看到坣娜,也都蜂擁上前要求拍照合影,她也來者不拒,儘量滿足大家,「意外能在協會裡當個人形立牌很幸福,也備受祝福。」此外,坣娜說除了舉辦傳統猶太節日活動促進外化交流外,日前也在二樓大禮堂承辦了兩場男方是猶太人、女方是台灣人的大型婚禮,「在神聖的禮堂中接受親友的祝福,並使用Kosher猶太潔食,婚禮圓滿成功。」
以色列3人質廚餘寫字「SOS」求救 自家人卻認「恐怖份子」當場擊斃
在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於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南部地區後,就同時也綁走數百名人質。而目前有消息指出,有3名人質疑似擺脫監視成功逃離,在遇到以色列軍隊時,甚至使用廚餘在白布上寫下「SOS」等字樣求救,結果反而被以色列軍隊認為是恐怖份子,當場擊斃。根據《CNBC》報導指出,以色列國防軍一名官員於16日匿名表示,以色列國防軍在加薩走廊謝甲亞區進行搜索時,突然發現3名赤裸著上身的男子揮舞著旗幟出現。儘管這3人距離以軍士兵還有數十公尺遠,但在他們現身之初,以軍士兵以為是恐怖份子,隨即就對3人開火,而這也導致其中2人當場身亡。之後,其中1人負傷逃回建築物內,就使用希伯來語高喊呼救,雖然士兵的長官隨即下令停火,但在這人現身之後,以軍士兵再度開槍,將此人當場擊斃。最後調查後表示,這3人分別是28歲的海姆(Yotam Haim)、25歲的埃爾-塔拉卡(Samer El-Talalqa)與26歲的沙姆利茲(Alon Shamriz),他們都是哈瑪斯入侵以色列時,遭哈瑪斯綁降走的以色列人民。而他們手上的白布,則是用廚餘寫著「SOS」、「求救,有3名人質」等字樣。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也在1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關於錯殺自家人質的行為,絕對是個失誤與錯誤。而哈加里也表示,近日在謝甲亞區可以說是戰火不停,以色列軍隊在當地遭遇了好幾次的伏擊。就以色列所掌握的情報,並不知曉在當地還有人質,所以這也導致以軍士兵在遭遇3人時,直接懷疑他們是恐怖份子。報導中也指出,目前也不清楚這3人是自行逃脫,還是被哈瑪斯的士兵遺留在當地。但根據事後的調查,以色列認為這3人已經在發現地生活了一段時間。而也有以色列官員表示,本案會依違反以色列軍隊交戰原則為由,進行徹底的調查。也有官員表示,在這起事件發生後,以色列軍隊的士兵已經被嚴格交代,在加薩走廊當地要特別留意那些穿著平民服裝的人們。
以色列官員錯判局勢 低估哈瑪斯威脅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在社群媒體抨擊他的情報首長,稱他們沒有警告自己哈瑪斯計畫於10月7日發動大規模攻擊。《紐約時報》30日報導,這次攻擊是以色列對哈瑪斯多年誤判和政策失敗造成,據3名以色列國防官員說,襲擊即將開始之前,沒有人認為局勢嚴重到需要把尼坦雅胡叫醒。尼坦雅胡於以色列時間29日凌晨1點在社群媒體X上發布了一條消息,指責軍方和情報部門沒有向他提供任何有關哈瑪斯的警告。「尼坦雅胡總理自始至終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收到關於哈瑪斯戰爭意圖的提醒。」這則用希伯來文寫的推文說。「相反,包括軍事情報部門和國家安全局負責人在內的整個安全機構的評估,結果都是哈瑪斯已得到遏制,正在尋求達成協議。」尼坦雅胡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戰時內閣成員甘茨(Benny Gantz)公開指責尼坦雅胡,並敦促他收回這番言論。該文後來被刪除,尼坦雅胡又發了一篇致歉貼文。《紐約時報》指出,以色列這個中東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不僅完全低估了10月7日襲擊的規模,而且情報收集工作也完全失敗,這主要是由於傲慢和錯誤地認為哈瑪斯的威脅已經受到遏制。結果造成1400多人被殺,其中包括許多女性、兒童和老人,他們被有計畫地殘忍殺害,數以百計人被扣為人質或失蹤。以色列官員多年來對哈馬斯構成的威脅做出錯誤的判斷,更關鍵的是,據5名了解內情的人士透露,在襲擊的準備階段,自2021年5月以來,以色列軍事情報部門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方評估是,哈瑪斯無意從迦薩發動可能招致以色列毀滅性回應的襲擊。相反的,以色列情報機構評估稱,哈馬斯試圖煽動針對約旦河西岸以色列人的暴力,而西岸由哈瑪斯的對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控制。另外,尼坦雅胡和以色列高級安全官員認為,伊朗及其最強大的代理力量真主黨對以色列構成了最嚴重的威脅,這種看法轉移了人們對打擊哈瑪斯的注意力和資源。9月下旬,以色列高級官員告訴《紐約時報》,他們擔心未來幾周或幾個月,以色列可能會受到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在幾條戰線上的襲擊,但沒有提到哈瑪斯會從迦薩地帶發動與以色列的戰爭。整體而言,以色列政治和安全官員的傲慢態度使他們相信,以國相對於哈瑪斯的軍事和技術優勢,將使這個恐怖組織得到遏制。
女星曝哈瑪斯「錄下殺兒過程」再傳給母親 阿嬤遭挾持15小時靠2招成功獲救
以色列7日被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突襲,位在加薩邊境的婦女瑞秋(Rachel Edri)與丈夫被挾持,但她始終保持冷靜,不僅下廚讓恐怖份子填飽肚子,甚至要求對方教阿拉伯語,透過拖延時間讓以色列特警破門攻堅,另外,以色列女星拉德米(Mor Radmi)積極幫助受害者家庭尋找失蹤的親人和募款,她悲痛表示,哈瑪斯武裝分子甚至綁架一對情侶後,竟用男子手機將殺害過程拍下來發送給他的母親。拉德米9日在IG上傳一段聲淚俱下的影片,描述她所聽到的悲劇。(圖/翻攝自推特) 以色列南部邊境Tribe of Nova音樂節7日遭哈瑪斯武裝分子血洗,目前尋獲260具遺體,但還有許多人下落不明,據《紐約郵報》報導,拉德米自衝突發生以來,積極幫助受害者家庭尋找失蹤的親人和募款,過程中也有許多人和她分享許多令人心碎的故事。拉德米9日在IG上傳一段聲淚俱下的影片,描述她所聽到的悲劇,「事情發生以來,每天都有人發給我難以接受的資訊,但這個故事讓我徹底崩潰」,有一名網友向她分享了好友的不幸遭遇,「我朋友的兒子在活動上失蹤,她今天收到了一段影片,是恐怖分子用她兒子的手機傳來,恐怖分子用她兒子的手機拍下了殺害過程後,再透過手機傳給她」。哈瑪斯武裝分子除了在音樂節上殺害以色列人和各國民眾,還闖入多個社區殺害、綁架以色列人,甚至連嬰兒都不放過,傳出40多名嬰兒遭哈瑪斯殺害,甚至斬首的殘忍事件,其中,來自加薩邊境的婦女瑞秋與丈夫在家中就遭到挾持,根據《以色列時報》等外媒報導,她與丈夫大衛(David Edri)從防空洞返回住處時,被埋伏屋內的5名哈瑪斯戰士挾持。根據瑞秋回憶,當時被槍口指著,她仍親自下廚煮了一頓正餐,還提供咖啡與餅乾,讓恐怖份子填飽肚子,她表示,「我知道,如果他們餓了,他們就會生氣」,除了下廚,瑞秋甚至幫其中一個手受傷的恐怖份子包紮。為了避免被發現兒子擔任以色列警察,瑞秋還努力操著生疏的阿拉伯語,安撫明顯焦躁的哈瑪斯,詢問對方從哪裡來、是不是餓了,甚至開起玩笑,「我說,『我教你希伯來語,你教我阿拉語』,但我知道這是生死攸關的問題」。瑞秋說,她很慶幸警察兒子當時不在家,否則可能立刻被殺掉,「我不知道我怎麼能夠活下來」,不久後,擔任警察的兒子發現異狀,帶著以色列反恐特警(Yamam)趕來,在屋外埋伏、商討營救計畫,約15小時後救出人質。瑞秋與丈夫在家中遭到挾持,她下廚讓恐怖份子填飽肚,直到以色列特警破門攻堅獲救。(圖/翻攝自推特)
以色列音樂節250死!躲柚子園「裝死3小時」才獲救 她驚悚還原殺戮現場
由於以色列近幾年不斷擴大屯墾區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家園,加薩走廊(GazaStrip)的巴勒斯坦遜尼派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於當地時間7日凌晨向以色列發射多達5000枚火箭彈,並同時以海陸空方式突襲以色列邊境,連以國南部一場戶外音樂節也遭到武裝份子入侵,據悉現場至少有250具屍體。如今,靠「裝死」逃過一劫的以國女子約斯科維奇(Gili Yoskovich)也分享了當時恐怖的場景。約斯科維奇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她在遇襲時躲在一棵樹下,觀察著哈瑪斯武裝份子四處走動,獵殺數百名參加音樂節的民眾,「到處都是攜帶著自動槍械的人……我突然意識到待在定點很容易被殺,因為每個人都在拔腿狂奔。」但她表示,「恐怖分子來自四面八方,所以我們不知道該去哪裡,我又坐上了車。」約斯科維奇續稱,有人接著朝她的車子開槍,於是她下車狂奔,並躲進了一片柚子園,「所以我就躲在園地中間,躺在地上,這是我的第二個藏身之處,他們在周圍四處活動,並沿路掃射一棵又一棵的柚子樹。我看到周圍有人正在死去。我很安靜。我沒有哭,也沒有做任何事。」「但我一方面還在緩慢呼吸,我心想:『好吧,我要死了。沒關係,呼吸,閉上眼睛』,到處都有槍聲,而且離我非常非常近。」她接著表示,「然後我聽到恐怖分子打開了一輛大貨車的車廂……並從裡面拿出更多武器。」約斯科維奇回想當時絕望的場景,「他們在柚子園裡躺了整整3個小時,那裡沒有其他人了。我本來相信軍隊會來救援,因為我聽到了一些直升機的聲音,我確信以軍會搭著直升機並降落到這片土地拯救我們,但那裡沒有任何人,只有這些恐怖分子。」「他們離我很近,我的腿在顫抖。我竭盡所能地試圖稍微移動我的身子並保持安靜,當他們靠近時,我聽到他們在說阿拉伯語。」約斯科維奇也在生死存亡之際遭遇人生跑馬燈,「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所有的事情陸續湧現,我告訴自己現在還不是哀悼我死亡的時候,還不是。接著我開始從一側聽到希伯來語,不過另外一邊仍能依稀聽到阿拉伯語,我意識到有一些以色列士兵正在靠近,也許有5、6個。」於是她決定去主動尋找這些士兵,但與此同時,周圍仍然有哈瑪斯武裝分子的蹤跡,「所以我舉起雙手,這樣他們就會知道我不是恐怖分子,」接著就有人把她安置進車內,「我是第一個離開現場的人,其他人又多花了2、3個小時才離開,一路上都有人死去。」最後她也情緒激動地表示,「無論誰試圖逃跑,他們都會從兩側射擊。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躲起來。最瘋狂的是,為什麼我們在那裡待了這麼長的時間,都沒有任何人來馳援,沒有軍隊、沒有警察,什麼都沒有!」
末日預言已出現3預兆? 死海有活魚悠游…信徒驚:跟《聖經》記載一樣
《聖經》中的末日預言正一一應驗?基督教、伊斯蘭教及猶太教的「三教聖地」耶路撒冷,其哭牆日前出現一條蛇並嚇跑一隻鴿子,引發信徒擔憂這象徵人類進入危險時代。更有網友指出,包含這起事件在內,以色列已在近5年「重現」聖經中末日預言的3徵兆。據《鏡報》報導,以色列2018年誕生一頭「紅色母牛」,而紅牛在猶太教及基督教故事中,都以「時代終結」象徵出現,尤其正統猶太教認為,紅牛的出生與犧牲會發生在耶路撒冷第三聖殿建造前,聖殿重建後「彌賽亞」將會到來,而猶太人的前兩座聖殿已經被毀,以色列土地近2千年也都沒有紅牛出生。紅牛出生。(圖/翻攝自推特)被認為植物、魚類或其他肉眼可見生物都無法存活的死海,有攝影師在上個月目擊死海中某個水坑同時出現魚類與藻類,跟希伯來先知以西結(Ezekiel)預視的「死海將有蓬勃生機」內容相符,以西結更預言當猶太人回來時,這片土地將繁榮昌盛。哭牆裡有蛇。(圖/翻攝自推特)而最近的哭牆蛇事件,則讓人們聯想到亞當與夏娃被蛇誘惑故事,這3大跡象讓不少信徒懷疑,《聖經》中的末日將會實現。此外,以西結的《以西結書》除了是猶太教經典,基督教也把他奉為聖徒和先知,《古蘭經》還2次提起他。
3年大學+1年兵役可行? 立委批:恐兩頭燒卻兩頭空
自蔡英文總統宣布一年義務役期延長之後,國防部拋出3+1方案,盼大學生於3年內完成大學學業並以1年時間當兵,教育部隨即頒布「大學校院學士班學生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指引」,引發外界質疑。民眾黨立法委員張其祿批評,最後恐會落得兩頭燒卻兩頭空的局面。立委張其祿表示,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近5年來約8成高職生都繼續升學,有學者批評這與《技職教育法》目標相違背,將造成產業缺基層勞工,水電工、土木工等人才及技術傳承將越來越難。目前蔡政府「無頭蒼蠅式」的教育及國防政策,已讓國家蠟燭兩頭燒,年輕人無所適從。喊出3+1政策,3年讀大學、1年服兵役,張其祿表示,國際間確實有類似案例,例如以色列國防軍與耶路撒冷大學、希伯來大學等大學的「Talpiot計劃」,篩選優秀特定學生接受為期三年的學術訓練,後續分發到各軍種服役6年才能取得學位,但當中約僅四分之三能順利畢業,且性質仍屬於儲備軍官訓練團,對照台灣國防部與教育部主導的3+1政策確實是世界創舉。張其祿直言,全世界大學學制都是四年,某些專業科系更因專業實習更達到了5年制、6年制以上(如獸醫系、醫學系),學生在4年內光要消化一百多個畢業學分、完成學分少卻耗時的實習,就已經相當緊湊,教育部若要求學校及大學生為了「3年大學,1年當兵」,強行挪用原有的課程規劃及排課順序,不但在教育上有揠苗助長疑慮,可能使學生無法對所學精熟,更不要說要在實習中達到產學銜接目的,張其祿無奈表示,難怪有人說「最不懂教育的就是教育部!」張其祿提到,目前面對專業人才斷層,連水電、土木工都大缺人才,已有學者警示「高職生都去升學,未來找不到水電工」。在這種狀況下,教育部不設法改善當前大學教育與產業銜接失調問題、重振技職教育,反而要變相剝奪大學教育最精華的第四年實習、產學合作、進入研究室見習及職場介接之機會。此外,張其祿也認為,國防部若未確保挪用大學最後一年所做的兵役訓練,能夠真的符合備戰所需,更容易使大學教育與國防訓練兩方都呈現「半瓶水」,兩頭燒卻兩頭空。
「世上最古老」希伯來語聖經 拍出11.7億
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希伯來語聖經,17日在蘇富比拍賣會拍出了3810萬美元(約新台幣11.72億),成為有史以來拍賣書籍或文件的最高價之一。據《路透社》報導,該本聖經已3810萬美元(約新台幣11.72億)落槌。蘇富比拍賣行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拍賣書籍或文件的最高價格之一。據了解,該本「沙遜抄本」(The Codex Sassoon),由前美國大使兼美國猶太人委員會主席摩西(Alfred H. Moses)買下,他捐給以色列的猶太人民博物館。蘇富比說,「沙遜抄本」超過了1994年萊斯特手稿(Codex Leicester)的3080萬美元(約新台幣9.4億),但還是低於蘇富比在2月預估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也低於2021年拍出的第一版《美國憲法》的4320萬美元(約新台幣13.2億元),它依舊是書籍或文件的世界紀錄。據了解,沙遜抄本寫於900年左右,由傳奇猶太收藏家沙遜(David Solomon Sassoon)名字命名,他在1929年獲得聖經,匯集20世紀最重要的猶太和希伯來文的手稿。據《美聯社》報導,出生於孟買的沙遜,父親是一位伊拉克猶太商業大亨,沙遜家中收藏大量猶太手稿,而他遊遍歐洲、中東和北非,在1942年去世時,累積了1200多本手稿。而沙遜抄本對猶太口述傳統和現代希伯來聖經,有重要影響。據蘇富比稱,前收藏家薩夫拉(Jacqui Safra)最近才對沙遜抄本進行碳14測定,確定它是最早的聖經。拍賣師說,從科學和古文字學角度來看,沙遜抄本可以追溯到9世紀末或10世紀初,內容幾乎包含了整本聖經。
「隱」酒作樂2/藏在蜂巢裡的店中店 Nest by PUN以故事與香氣撫慰人生
穿過狹窄陰暗的防火巷,來到灰黑牆面前勇敢按下火災警報器,終能踏入仿1920年代美國禁酒令時期的「SpeakeasyBar」打造的酒吧「PUN」,而2022年夏天,當時已開業5年的PUN在地下室又開設了神秘店中店「Nest by PUN」,透過預約取得鏤刻蜜蜂圖案的硬幣,將它投入孔中讓另一扇門開啟,又有一個新世界在眼前展開。你可能會聽見蟲鳴鳥叫和淅瀝的雨聲在耳邊響起,裝束宛如吟遊詩人的Bartender還會跟隨故事切換、調製象徵不同章節的雞尾酒,並吟詠如同舞台劇的一段念白,這樣的沉浸式體驗在酒吧中無疑是一新鮮嘗試。按下酒吧入口處的火災警報器,才得以踏進PUN的空間。(圖/焦正德攝)呼應蜂巢意象,在Nest by PUN還打造了如同凝結於琥珀中的蜜蜂創作。(圖/焦正德攝)「初雨」以傳統品飲苦艾酒使用的器皿Absinthe Fountain呈現雨滴落下的意象,並以蓮霧汁的淡香土味帶出雨落入土壤的氣味。(圖/焦正德攝)相對於氛圍較為輕鬆與都市感的PUN,充滿故事性與細緻服務的Nest by PUN更貼近酒吧主理人Lester王承宗希望呈現的「fine drinking」形式,他將Nest by PUN譬喻為PUN的前傳,PUN原意就是雙關語,在這裡能同時諧音台語的「蜂」與「香」,也帶出品牌將雞尾酒融合香氣體驗的概念。延續相同概念,當你走進Nest by PUN,會發現以纖維紙與六角鐵網型塑的空間宛如一座大型蜂巢,可以嗅聞到融合廣藿香、玫瑰草等的室內調香,這裡還擷取蜂巢裡最小的單元符號「六角形」為核心元素,例如兩個獨立的蜂巢吧台與menu都設計成六角形,不時變換的燈光更增添了視覺流動感。在此你可以體驗到兩種不同的營業模式,其一為故事時段的沉浸式體驗,每半年一季發想不同主題,例如首季以「雨」出發,設計出「初雨」、「雷雨」、「獨雨」、「雨後」這四杯用氣味或不同調製形式,展現從雨水落下到結束的各個階段。酒吧時段會提供獲得食品界米其林評鑑iTQi冠軍、帶有蜜香的「如果紅茶」,及以雞胸肉與香料特製的「蜂巢瓦片」。(需收入席費300元,圖/焦正德攝)menu上嵌有蜜蜂硬幣及杯墊,若真有選擇障礙症不知道該選哪杯酒,不如拋擲硬幣決定吧。(圖/焦正德攝)「Among Green」(左)展現像是春日明媚的酸甜果香與草本氣息,「Peony」則有更深沉馥郁的花香。(500元/杯,圖/焦正德攝)雖然首季故事調酒已於3月初結束,但正在醞釀的新一季也將於下半年到來,在此之前不妨嘗試另一模式:酒吧時段,乍聽似乎並不特別,但同樣藏有巧思。轉開menu會發現上頭有從歷史脈絡中整理出的9種雞尾酒分類,每類有兩杯相互對應的調酒,客人可先選擇想嘗試的類型,再依風味描述選定酒款。例如「ClarifiedMilk Punch」類型調酒會混合牛奶與柑橘產生凝乳現象,再經過濾展現絲滑又透明的雞尾酒,以此設計出的「Peony」、「Among Green」酒款,前者為突顯牡丹「花中之王」的東方形象,透過玉山高梁與百花甘露、秘魯Pisco葡萄蒸餾烈酒等多款利口酒,加上蓮霧汁與酸葡萄汁,激盪出接骨木、紫羅蘭、桂花、櫻花等6種以上花香;後者則加入蜜瓜香甜酒、鳳梨汁與澄清鮮乳,還於杯口抹上一圈脫水柑橘碎瓣,展現如花葉包覆的意象,像是璀璨之前會先經歷的明媚新生。又或者在大家熟悉的「Highball」類型中,化用《聖經》希伯來人(以色列人)流浪多年的寂寥感,及最終尋找到奶與蜜之地的故事,發想或冷冽或多層次的調酒風味,每一杯都充滿驚喜與故事,值得細細探尋。 在感受Nest by PUN特殊的儀式感之前,也可以先體驗容易入門、氛圍輕鬆的PUN。(圖/焦正德攝)Nestby PUN電話:(02)2700-5000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78巷5號營業時間:Nest by PUN週三、五、六20:00~翌日01:00,週一、二、四、日休;PUN 18:30~翌日01:30(週五、六延長至02:30)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UN.TAIPEI備註:Nest by PUN座位僅12席,首季沉浸式體驗訂價2,680元,新一季預計於8月起推出60~90場,推出前1個半月至2個月會提前線上售票,價格、時間與內容未定,請依官方FB公告為準※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大老闆書單/「當人類好過癮!」 張裕能最愛的3本20世紀經典名著
今年春節《CTWANT周刊王》邀請多名企業家分享好書及推薦心得,其中包括建築圈中赫赫有名的美感行家甲桂林廣告、大隱開發創辦人張裕能,喜歡藝術與文學的他,豪不猶豫就掏出3本經典名著要跟大家分享。今年67歲的張裕能,是台灣第一個推出「豪宅」名詞的人,同時也是業界著名的「美學行銷大師」。他熱愛文學、藝術、音樂、繪畫等各項藝術,也因此養成獨到卓絕的品味。近年他情有獨鍾江賢二的畫作,甚至耗資2億元在新北淡水捷運紅樹林站附近興建「Art Box小美術館」。.張裕能和藝術家江賢二為知己,張裕能也是江賢二畫作的最大藏家,還為他成立美術館。圖為江賢二的作品《德布西—鍵盤》。(圖/張裕能提供)張裕能非常喜歡20世紀的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對於他的人生觀點和啟發受到相當大的影響,他以「何其榮幸又過癮,能活在這世紀」形容他對近代史的熱愛,他以生命熱誠讀書,抱持著很多好奇,積極渴望想了解是什麼造就了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個世界。2023年新春,他推薦《人類大歷史》、《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旁觀者》3本書,以不同角度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世界演化的美好。1.人類大歷史《人類大歷史》這本書從自然科學,特別是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歷史。作者為全球最當紅的歷史學家哈拉瑞,出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史學博士,2012年以希伯來文出版,陸續翻譯成23種語文,全球主要文明國家皆非常重視。「我做建築喜歡藝術,但真正原因是我對人類的好奇,人類為什麼能在這麼多物種裡演變得特別厲害?」張裕能說,這本書從物理生物改變、基因改變一路講述到野獸時代、全人類歷史,探討人類為什麼演變到今天,包括現在熱議的基因改造,「人類有巨大能量,但任何東西都有缺陷,幾乎全世界對生命好奇的人,都會讀這本書!」而這本書最獨特之處是各國版本皆有所不同,哈拉瑞會挑選當地熟悉的史實當成案例,也讓張裕能讚嘆,作者具有很好的想像及組織能力,不僅用功且知識淵博,除了史學,也懂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硬科學的學術底子必須相當深厚。張裕能形容《人類大歷史》宏觀的敘事方式,就像個外星學者敘述地球的人類,易讀有趣,觀點新穎,特有啟發性,他也推薦自己的兒子、媳婦都要讀這本書。此外,哈拉瑞另2本著作《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也值得一讀。.張裕能認為人類很可怕、很有破壞力,但當人類也很過癮,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他推薦的3本書,可以看到20世紀文化藝術經濟政治的各項轉變。(圖/張裕能提供)2.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張裕能生於1956年,感知認同都是20世紀,相當喜愛藝術的他,第二本書推薦的是關於現代主義的致命吸引力《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這本書謳歌了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帶給了藝術與文化決定性轉化的各種顛覆性能量,既博識而又充滿輓歌意味。「20世紀是個很敢破壞的時代!」張裕能說,《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幫助我們了解何謂現代,這本書除了提及文化藝術,還包括政治制度的顛覆,並且產生了不可扭轉的影響和作用,整個過程在這本書中能看到全貌。張裕能認為作者又以溫和、超然的熱情處理了一個不太遙遠的過去,顯示出作者擁有一種罕見的能力,道地的歷史想像力,「這本書是高等級的文化史,分析機敏,野心龐大,精彩又讓人精神暢快。」3.旁觀者《旁觀者》作者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1909年生於维也纳,父親是奧匈帝國的官員,經歷一戰與二戰,國際政經強權更迭,共產國家的興起與瓦解。《旁觀者》之令人動容,來自於杜拉克敏銳的觀察能力,以人物觀察為出發點,詮釋特質、社會價值、時代宏觀三者交織的故事,以寫人物,文學筆法,呈現大師文學底蘊。讓張裕能讚嘆,「作者的文筆、內涵、思想、高度,遠遠超越30年後的現在!」張裕能也是管理大師杜拉克的小小跟隨者,這本書帶領我們進入歷史漩窩,看到佛洛伊德、季辛吉、希特勒時代的知識分子,活脫脫走出歷史課本,用最真實的方式,呈現大時代的圖像。
天主教前教宗本篤十六世梵蒂岡病逝 享耆壽95歲
羅馬天主教前教宗本篤十六世今(31日)在梵蒂岡的住處病逝,享耆壽95歲。本篤十六世本名為若瑟•類思•拉青格(德語:JosephAloisius Ratzinger),2005年4月19日當選教宗,2005年4月24日正式就任,2013年2月28日辭職。通曉十種語言,就任教宗前為德國籍樞機,是第八位德國籍教宗。BBC報導,現任教宗方濟各日前發表每周例行談話時,就曾透露本篤十六世健康狀況不佳,他經常前往探視,也希望信徒幫忙祈禱,不料今日仍傳出他在梵蒂岡住處病逝的消息。事實上,本篤十六世領導天主教會不滿8年,2013年便以健康因素宣布退位,成為自1415年以來首位主動辭職的教宗。據了解,本篤十六世出生於德國上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脈的馬克特爾鎮(Marktl am Inn),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本篤十六世被迫加入希特勒青年團,1944年被分配至義務勞動,但他拒絕加入武裝黨衛隊,1951年任司鐸職,1953年獲神學博士學位,隨後在弗賴辛神學高校講授基本神學,後又轉至波恩大學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5年4月2日在梵蒂岡去世後,本篤十六世以樞機團團長身分召集樞機團舉行選舉秘密會議,最後於同年4月19日宣告當選。除了母語德語外,他還精通法語與義大利語,此外也會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與拉丁語,也能閱讀古希臘文及希伯來文,同時能彈奏鋼琴,偏好莫扎特及巴哈的作品。
全球剛迎來第80億人誕生 男性精子濃度卻「斷崖式下降」
全球剛迎來第80億人的誕生,不過台灣的「生育率」卻是世界倒數第一!少子化問題嚴峻到幾乎釀成國安危機;更嚴重的是,近期有研究顯示,男性近50年內的生育能力出現「斷崖式下降」,1973年的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濃度每毫升為1億120隻,而2018年卻降至每毫升4900萬隻,減少了51.6%,而精子總數也下降了62.3%,專家指出,若不採取對應措施,人類很可能面臨生殖危機。全球第80億人15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誕生,不過來自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研究顯示,人類男性近50年內的生育能力出現「斷崖式下降」。(圖/翻攝自@thetruthin推特)全球第80億人15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誕生,聯合國預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將增長至85億左右。不過,根據最新報告指出,全球男性的精子濃度銳減超過50%,減少速度越來越快,根據英國《衛報》報導,來自以色列希伯來大學(HebrewUniversity of Jerusalem)的研究顯示,人類男性近50年內的生育能力出現「斷崖式下降」,1973年的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濃度每毫升為1億120隻,到了2018年卻降至每毫升4900萬隻,減少了51.6%,而精子總數也下降了62.3%。研究指出,全球男性的精子濃度與品質明顯下降,近20年的下降速度更是翻倍。(圖/翻攝自@AnandPanna1推特)這項研究在醫學雙月刊《人類生育最新資訊》(Human ReproductionUpdate)發表,研究指出,全球男性的精子濃度與品質明顯下降,近20年的下降速度更是翻倍。精子濃度的下降趨勢出現在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而且下降的速度不減反增。根據研究的作者萊文教授(Prof Hagai Levine)就表示,「我認為這是一個警訊,代表我們居住的地球出了問題,精子濃度的下降是一場危機,如果不妥善解決,這很可能會走向不可逆的結局」。雖然目前無法得知人類精子濃度不斷下降的主因,但有可能是受到化學物質與環境因素影響,導致內分泌出現問題,專家提醒「吸菸、喝酒、肥胖與不良飲食」也有可能是精子濃度下降的原因。報導也提到,目前精子濃度並不會顯著影響人類的生育能力,但萊文也強調,這個平均數值仍暗示人口繁殖能力下降,即使還不了解精子濃度減少的原因,但這確實是正在發生的事實。一般來說,女性最適合生育的年齡大約在25至30歲之間,32歲之後生育力開始下降,到了37歲後呈現大幅下降趨勢,若按照這項研究,男性精子數量跟品質呈現「斷崖式下降」,未來,晚婚夫妻想要自然受孕恐怕得面臨更多阻礙,包括來自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夏普教授(Prof Richard Sharpe)也指出,這也意味著,夫妻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受孕成功,時間拖越久,對越想懷孕的夫妻很不利。
大老闆書單/《舊約聖經》也許是歷史中最重要的書 《新約聖經》是基督教的根源
第二本書要推薦的書是《舊約聖經(Tanakh)》,這也許是歷史中最重要的書,有時候我們只叫它「這本書(The Book)」。它就是希伯來文的聖經(Hebrew bible)或Tanakh,是由聖經本文三個分章的字首所組成的字。這三個章節分別是(Torah),(也稱為摩西五書的「講道(teaching)」),Neviim「先知(prophets)」和Ketuvim「寫作(writing)」,所以縮寫成Tanakh,也通常被稱為《舊約(Old Testament)》。它訴說的是希伯來人的故事,從創世紀到成為上帝的選民,然後前往迦南樂土(the promised land),最後成立國家以色列。《舊約聖經》是世界三大主要宗教:猶太教(Judaism)、基督教和伊斯蘭教(Islam)的基礎。故事中的人物有眾所周知的亞伯拉罕(Abraham)、Issac和摩西(Moses)。諾亞方舟大洪水的故事和Gilgamesh的洪水故事雷同。讚美詩(Psalm)104篇和法老王Akhenaten西元前14世紀的『讚頌太陽(Hymn to the Sun)』也很類似。許多學者相信希伯來聖經是在西元前6世紀至2世紀間寫成的,在這之前的古文明可能對它都有影響。在當時多神教流行的文化下,它是只信奉單一神的宗教。上帝,也就是耶和華(Yahweh),跟祂的選民訂立了一份合約。『十誡(the TenCommandments)』當中相當清楚地說明了法治(rule of law)的概念。Tanakh一部分是歷史,一部分是文學,還有一部分是神學。在文學的部分,充滿了文字、符號、演說和美麗的詩文;在神學部分,它對社會提出了明確的道德規範。它也被稱為是『歷史性的小說』或『小說化的歷史』,訴說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它也試圖探討一些矛盾的題目,比如說:上帝創造人類,但人類卻用他們自己的自由意志(free will)創造了人的歷史。這自由意志的思想就變成後來西方價值觀的基礎。許多歷史學家相信一部分舊約是在『巴比倫囚禁(Babylonian Captivity)』之後撰寫的,在《但以理書(the Book of Daniel)》中寫到一個有關希伯來人被尼布甲尼撒王(King Nebuchadnezzr)征服後被強制遷徙到巴比倫的故事。希伯來人感到他們的宗教不再需要受到一座實體廟宇所羈絆,他們可直接和上帝溝通,廟宇是上帝的住所,但也存在信徒的心裡。有些人也相信希伯來人是受波斯的祆教(Zoroastrianism)影響的,因為後來把希伯來人從巴比倫城解救出來的正是波斯王塞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而祆教就是第一個一神教,而且主張善惡有別。Tanakh當中有些不斷重復的故事,每次內容卻都不完全一樣,例如創世紀的故事和有關大衛王(David)的故事。上帝創造宇宙和人類,所以人應該是上帝整體計畫的一部分,但人有自由意志,會自訂計畫,最後與上帝的計畫不盡然相同。大衛王(David)的故事中有兩種不同的神學論點,一說大衛王(David)是上帝的工具,另一個則說大衛王(David)自己創造了歷史。這個矛盾的陳述形成日後西方價值、信仰和倫理規範的背景。如果說《薄伽梵歌(Bhagavad-Gita)》是印度的宗教著作,那麼《新約聖經(NewTestament)》則是基督教神學至高無上的根源。許多不同的作家在西元1~2世紀間的不同時期把這本書寫出。它的影響力不只限於宗教,更擴及哲學和政治領域。此外,《新約聖經》不僅是宗教的經典,也是文學作品。《新約聖經》的27本書是一個新的約定,是和所有的基督徒也就是上帝新的選民所訂立的,不像舊約只限希伯來人才有資格,因為耶穌(Jesus)的死解除了所有基督徒因為亞當和夏娃而來的原罪。《新約聖經》極可能是為非猶太人(the Gentiles)用Koine希臘文寫成的文集,也就是當時最通用的語言。羅馬時期,在東地中海地區的正式宗教並沒有道德規範,也沒有允諾人可長生不死或死後的天堂。新的基督教則提供了不同的選擇。《新約聖經》有4卷。第1卷是馬太、馬可、路克和約翰(Matthew, Mark, Luke and John)等4個福音,描述的是拿撒勒地方的耶穌(Jesus of Nazareth)的出生、生平、工作、宣道、死亡和復活的故事。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稱為『符類福音(Synoptic Gospels)』,因為它們都有一些相符且共通之處,都是有關耶穌的事蹟。第2卷只有一本書,也就是『使徒行傳(the Book of Acts)』,基本上是耶穌的門徒和教士們在他死後傳教,以及基督教從猶太人傳播到非猶太人,從耶路撒冷擴及全世界的歷史紀錄。它特別強調一個神學的觀念,就是上帝的神力早在基督教初期即開始不著痕跡地運作。第3卷則是21封使徒書信(Epistles),13封是保羅寫的,其餘的是其他門徒寫的。這些都是真實的書信,告訴基督徒自己和社區應如何按照基督教的信仰和倫理規範去做事。《新約聖經》最後一卷是一本書,是預告世界末日亂象的啟示錄(the Book of Revelation)。書中描述的是世界末日來臨,上帝摧毀了世界以兌現祂所有的諾言,並讓嶄新的上帝王國降臨。這也是基督教發展達到最高潮的一刻。世界末日也是從大毀滅走向烏托邦的勝利時刻。在馬可福音裡,耶穌就是基督(Chris)。希臘語的Christos就是救世主彌賽亞(Messiah)。它告訴我們耶穌實現了所有舊約中預示救世主即將來臨的隱喻。馬利亞和約瑟帶著襁褓中的耶穌到埃及,和摩西出埃及的故事是有趣的契合。耶穌在宣講時經常表達對下階層、被排斥的和流離失所的人的關切。在此之前多數的文學和宗教,神支持的是強者、美的事物和成功的人,而《新約聖經》則是有文學著作以來、第一次認真地對待一般民眾。
大老闆書單/這三大西方史詩作品 一窺西方早期思想的究竟
荷馬(Homer)的《伊里亞德(Iliad)》及《奧德賽(Odyssey)》和維吉爾(Virgil)的《埃涅阿斯紀(Aeneid)》,這三個史詩作品,雖在不同時期撰寫,但都屬於同一個故事,卻有截然不同的價值體系。有人還認為這三部史詩和希伯來舊約就構成了完整的西方早期的意識或思想。這三部史詩同是希臘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故事的三個不同的時段。歷史上特洛伊戰爭的時間大約是希臘的邁錫尼時期(Mycenaean Age),在西元前15-12世紀間,相當於希伯來人出走到迦南地的同時。《伊里亞德(Iliad)》在約為西元前8世紀由荷馬寫下來,與希伯來舊約幾乎同時,而且也都是從口述中記載下來的。有些人相信《奧德賽》是荷馬死後30年由另一位詩人寫的,但直到今天,多數人仍認定荷馬是這兩套24本書的作者。但最可能的是荷馬他自己本身根本就是虛構的一個人物,因為我們到現在仍對他的個人一無所知。然而,《埃涅阿斯紀》則千真萬確是維吉爾(Virgil)在西元前29-19年寫成的,正好在奧古斯都(Augustus Caesar)執政的時期,也就是在羅馬共和國滅亡而羅馬帝國剛興起的時候,在這個時期在社會和政治上都有巨大的變動。《伊里亞德》及《奧德賽》都是在一段故事的中間才開始寫的(in medias res, in the middle of a story)。《伊里亞德》講述的是十年特洛伊圍城的最後52天當中所發生的事。這集詩歌是以阿加曼儂王(Agamemnon)和最偉大的武士阿基里斯(Achilles)之間的爭吵開始,吵的居然是誰該擁有一個女奴。在這個崇尚英雄的時代裡,希臘人相信榮譽是最重要的。在當時,榮譽有時是用戰利品的多寡去衡量的,把一個女奴搶走,就像是奪走了阿基里斯的榮譽。對阿加曼儂王來說,放棄一個女奴也等於是讓他在軍隊面前丟盡顏面,雙方就此陷入僵局。阿基里斯失去了女奴,所以他退出了戰局,一直要到他最好的朋友普特洛克勒斯(Patroclus)被特洛伊城最厲害的武士Hector殺死之後才穿上盔甲,再回到戰場。阿基里斯最後和Hector對決,殺死Hector,還扣留了他的屍體,就是要讓特洛伊沒辦法榮耀地安葬他。直到Hector的父親也是特洛伊國王的Priam向他懇求,他才把屍體送回去。故事最後就以Hector的隆重葬禮作為結局。《奧德賽》是有關特洛役戰爭後奧德修斯(Odysseus)回到Ithaca的返鄉歷程。他和前一部史詩中所有的其他人物一樣,都迫不及待想出名,也更想成就自己的不朽名望,即使犧牲他的家人或國人也在所不惜。比如說他完全沒有必要跟庫克羅普斯(Cyclops,海神Ployphemus的兒子)對決,卻執意去做,還要獨眼的庫克羅普斯在被他刺瞎後要牢記他的名字,最後造成他回程中其它的問題,因為海神要為他兒子報仇。《奧德賽》也是有關英雄如何抗拒誘惑的故事。食蓮人(The Lotus-Eaters),最美的人瑟茜(Circe)和唱歌最吸引人的塞壬(the Sirens)都鼓勵奧德修斯解甲歸田,過一個長長久久、快樂但隱姓埋名的生活。地球泰坦神的女兒卡裡布索(Calypso)甚至提條件讓他可以長生不老,但不會再出名或有傳世之名。奧德修斯仍然選擇追求英雄的榮耀,即使是他見到在地獄中的阿基里斯(Achilles)之後【阿基里斯(Achilles)事實上在下地獄(Hades, Greek underworld)後已經改變了他原來對英雄的想法】。奧德修斯最後的返鄉並不完全是英雄式的結局。他利用奸巧,冷血殺死了108名手無寸鐵追求他太太潘尼洛普(Penelope)的人。諷刺的是,《伊里亞德》是戰爭時期的作品,而《奧德賽》卻是在承平時期寫的故事。戰爭英雄也是宙斯的孫子之一的埃阿斯/亞傑克斯(Aias/Ajax)拒絕和奧德修斯相見,因為他認為奧德修斯為了自己的目的沒有堅持英雄應有的道德規範。然而,阿基里斯和奧德修斯所展現的個人英雄主義觀念卻在西方文化中深植人心。例如中世紀的武士仍然在遵守古希臘的英雄的思想。古典希臘的英雄主義是有關個人的榮譽、光榮和個人所追求的理想。和家庭、社會、國家甚至天上的神幾乎是毫無關係的。兩部史詩中所有的英雄都有兩個同樣的選擇:留在家裡、長住久安而默默無聞,或為所當為、死於英年但傳頌後代。阿基里斯和Hector明顯的是選擇他們自我的尊嚴和榮譽,更重於生命、家庭或國家。然而,他們對敵人也給予同等的尊重和尊敬。這個榮譽的規範至今猶存,也就是君子的榮譽(gentlemen’s honor)。希臘文化後來成為羅馬的基礎,羅馬承襲也適應了希臘的哲學、文學、宗教和眾神(只是名字不同)。有人說羅馬是被自己打敗的人(希臘人)所征服。維吉爾(Virgil)著手寫羅馬的史詩,某種程度內是要讓凱撒(Julius Caesar)所建立的規制合法化,也使他的繼承人奧古斯都(AugustusCaesar)可以繼續傳承下去。雖然維吉爾(Virgil)對他寫的史詩並不滿意而希望他寫的《埃涅阿斯紀》在他死後就燒毀,但奧古斯都大帝(Augustus)後來卻直接下令把維吉爾(Virgil)的手稿出版。《埃涅阿斯紀》的頭6本書,寫的是埃涅阿斯(Aeneas)從特洛伊流浪到義大利的經過,接下去的6本書則是有關特洛伊人如何打贏拉丁人贏得拉丁人的土地。希臘的英雄都是非常個人主義的。而埃涅阿斯這位羅馬英雄實際上是服從家庭、國家和法律的。希臘英雄的綽號都是強調個人屬性的,比如奧德修斯(Odysseus)是『多面的(many facet)』,阿基里斯(Achilles)則是『快腳(swift footed)』。埃涅阿斯(Aeneas)是虔誠的。這是說他對神明、國家、家庭和人民都是有重大的責任感的,認為一個英雄的責任不止侷限於他的自身。這篇史詩寫的就是特洛伊城失守後的9年間。埃涅阿斯一直在為他的人民找一個新家。他的船航行到迦太基(Carthage)靠岸,這是女神Juno(天神Jupiter的太太)居住的城市。在一場與迦太基女王Queen Dido的宴飲中,埃涅阿斯從一個敗軍之將的觀點把特洛伊的淪亡經過說出來。他說出他當時曾經想用希臘英雄的方式對特洛伊城以身相殉,但被女神維納斯(Venus)和天神Jupiter勸阻下來。他於是背著老父,率領他的家人帶著家庭的守護神像,也帶領許多特洛伊人從焚燒中的城裡逃出。他就從一個希臘的個人式英雄轉變成一個新的、有責任感的『羅馬式』英雄。QueenDido和埃涅阿斯自此墜入情網,並在迦太基渡過一個愉快的冬天。然而,Jupiter命令埃涅阿斯要離開迦太基繼續前進。Dido為了阻止埃涅阿斯離開而點燃柴堆用火葬方式自焚殉情,死前詛咒未來迦太基和羅馬關係永不太平。Dido其實是一個希臘式的女英雄,她依照本性而為;埃涅阿斯則是一個羅馬英雄,他遵行了他必要的責任。《埃涅阿斯紀》這本史詩的後半部,則是關於埃涅阿斯如何必須發動並打贏另一場戰役,也把King Latinus的女兒Lavinia,從Rutuli的國王Turnus手中搶來,然後他就可以創造一個融合特洛伊和拉丁血統的民族。史詩最後在埃涅阿斯和Turnus的激戰中結束,Turnus戰敗並乞求放他生路,埃涅阿斯結果還是把他殺了。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承平而繁榮的『和平羅馬(Pax Romana)』時期其實是用冷血的武力所造成的。埃涅阿斯犧牲了個人的幸福,去建立人民的和平及法治的國家,使一個全新羅馬的英雄願意為了更崇高的目的而戰。這樣一個新的概念對未來的基督教世界是特別的有用,也更特別有吸引力。
愛因斯坦「相對論」親筆手稿 破紀錄3.65億天價落槌拍出
被譽為近代天才物理學家的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其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推出了影響後世鉅深的相對論。後來傳出,這份手稿被人送交拍賣,當時估值高達200萬至300萬歐元(折合新台幣約9800萬元),最後巴黎佳士得(Christie’s)拍賣會以1300萬美元(約新台幣3.65億元)的價格拍出。根據《衛報》報導指出,這份長達54頁的手稿,是由愛因斯坦與瑞士工程師貝索(Michele Besso)於1913年6月至1914年初親手撰寫的相對論手稿,主要是紀錄了廣義相對論在理論發展上的關鍵階段,手稿的內容重新塑造對於宇宙運作方式的理解,由於愛因斯坦並沒有保留研究過程紀錄的習慣,這份手稿還是在貝索的堅持下所保留的,堪稱是拍賣史上愛因斯坦最具價值的手稿。報導中指出,愛因斯坦在1912年推廣他在1905年的狹義相對論,後來貝索在1913年加入了愛因斯坦的研究,後來在1913年時,愛因斯坦因為計算錯誤,進而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論產生擔憂,因此暫時停止研究。而貝索也在此時將自己的工作手稿帶離瑞士。而愛因斯坦直到1915年9月,回歸到原本的方式,成功找建立起有效的方程式,並且在1915年11月證實了自己的推論,在普魯士科學院成功發表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概念「重力場方程式」。佳士得拍賣行表示,這份手稿其實並沒有裝訂,紙張的類型甚至完全不一樣,可以看的出來當時愛因斯坦與貝索在工作時是「想到什麼抓到紙張就寫下」,可以說是充滿的熱情。54頁的手稿中,26頁由愛因斯坦寫下,25頁由貝索寫下,另外3頁則是貝索寫下的文件條目,這份手稿也是目前世上唯二記錄著廣義相對論起源的文件。另外1份愛因斯坦留下的親筆手稿,現存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愛因斯坦檔案館中。而在23日於巴黎舉辦的佳士得拍賣會上,這份手稿以1300萬美元拍出,比拍賣前的估值還要多出4倍之多,至於是何人獲得這份價值連城的手稿,佳士得拍賣會表示不會公開得標者的訊息。
波灣戰爭後流浪30年 「吉爾伽美什夢幻泥板」將歸還伊拉克
一塊罕見的楔形文字泥板「吉爾伽美什夢幻泥板」(Gilgamesh DreamTablet)記載著世界最古老文學作品之一的吉爾伽美什史詩(Epic of Gilgamesh)部分內容,目前已被美國下令正式歸還移交給伊拉克當局。根據《BBC》報導,這塊約為3600年前的宗教文本顯示了《吉爾伽美什史詩》中蘇美爾人詩歌的一個部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學作品之一,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從伊拉克的一個博物館被掠奪走。過去的30年裡,這塊古文物被偷運到許多國家,並附有假文件。直到2年前,它還在美國政府所在地附近的一個博物館裡被醒目地展出。但23日當它在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Institution)的一個儀式上被正式移交時,該塊泥板開始了返回祖國的新旅程。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公認最古老的史詩,它的部分故事在希伯來聖經中得到了反映。這塊泥板是用楔形文字的阿卡德語(Akkadian)書寫的,這是幾千年前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使用的一種黏土書寫系統。學者們在1853年發現了這塊泥板,當時在伊拉克北部的亞述國王阿蘇爾˙巴尼帕爾(Assur Banipal)的圖書館廢墟中發現了12塊泥板的版本。事件圍繞著烏魯克(Uruk)國王吉爾伽美什在西元前2800年至2500年之間的某個時期內的統治。故事中指出,吉爾伽美什國王是一位擁有超人力量的半神,他的力量是從他母親那裡繼承來的。在一個由動物養大的同伴的陪同下,他殺死了代表眾神暴力的天牛,並試圖發現永生的秘密。在另一次冒險中,他遊到海底去採集一種不朽的植物,然後被一條蛇偷走了植物。然而這塊泥板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時,從伊拉克的一個博物館被盜走。人們對它後來的遭遇知之甚少,直到2003年,一個古董商從倫敦的一個錢幣商那裡買下了它,當時泥板上面早已佈滿灰塵,無法閱讀。該古董經銷商用國際郵件將這塊泥板運到美國,並未申報正式入境。到了美國後,一位楔形文字專家認出這塊泥板上記載著吉爾伽美什史詩的一部分。2007年,該古董商將這塊泥板賣給了另一個買家,並附上了一封假信,稱其曾在1981年購買的一箱古代青銅器碎片中。此後這塊泥板又在不同國家的拍賣會上被多次出售,然後在2014年被具有保守基督教精神的藝術和工藝品公司「Hobby Lobby」在一次私人拍賣會中買下。該公司為這塊泥板支付了超過167萬美元(約4631萬新台幣),並在其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聖經博物館(Museum of the Bible)中醒目地展示出來。2017年「Hobby Lobby」因對其博物館收購的數千件伊拉克文物貼錯標籤而被罰款數百萬美元。事實上,這些文物是通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以色列走私到美國的。同年,博物館的一位館長開始研究吉爾伽美什夢幻泥板的出處,該博物館還通知伊拉克政府,該文物在他們手中。2019年,美國特工從博物館扣押了這塊泥板,7月,一名美國聯邦法官下達將其歸還伊拉克當局的命令。它是美國同意交還給伊拉克的17000件被掠奪的文物之一。聯合國文化組織總幹事阿祖萊(Audrey Azoulay)說:「通過歸還這些非法獲得的文物,美國和伊拉克當局允許伊拉克人民與他們歷史中的一頁重新連接起來。這種特殊的歸還方式,是對那些破壞遺產並將其用於資助暴力和恐怖主義的人的一次重大勝利。」這塊泥板一旦回到伊拉克,將被送到巴格達(Baghdad)國家博物館,在那裡,神話中吉爾伽美什國王的夢想將再次被保存在他們應在的地方。
愛因斯坦「相對論」親筆手稿準備拍賣 估值將近1億台幣
被譽為近代天才物理學家的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其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推出了影響後世鉅深的相對論。而近日傳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手稿即將被人送往拍賣,而且估值高達200萬至300萬歐元(折合新台幣約9800萬元)。根據《finebooks magazine》報導指出,法國巴黎佳士得拍賣行將在11月23日進行特別拍賣,一份由愛因斯坦與瑞士工程師貝索(Michele Besso)於1913年6月至1914年初親手撰寫的相對論手稿,即將在這次的拍賣會上現身。據悉,這份多達54頁的手稿中,主要是紀錄了廣義相對論在理論發展上的關鍵階段,手稿的內容重新塑造對於宇宙運作方式的理解,堪稱是拍賣史上愛因斯坦最具價值的手稿,拍賣行對這份手稿做出了200萬至300萬歐元的估值。報導中指出,貝索是愛因斯坦的合作夥伴與至交好友。愛因斯坦在1912年推廣他在1905年的狹義相對論,後來貝索在1913年加入了愛因斯坦的研究,後來在1913年時,愛因斯坦因為計算錯誤,進而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論產生擔憂,因此暫時停止研究。而貝索也在此時將自己的工作手稿帶離瑞士。而愛因斯坦直到1915年9月,回歸到原本的方式,成功找建立起有效的方程式,並且在1915年11月證實了自己的推論,在普魯士科學院成功發表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概念「重力場方程式」,這個方程式描述了身處在時空中的物質,是如何影響周圍的時空幾何。佳士得拍賣行表示,由於愛因斯坦並沒有保留研究過程紀錄的習慣,因此貝索所帶離瑞士的工作手稿成為十分罕見地且寶貴的存在。除了這份手稿外,目前世上有1份愛因斯坦留下的親筆手稿,現存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愛因斯坦檔案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