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柑
」苗栗苑裡 人文小鎮好𨑨迌
在2019年交通部觀光局舉辦的「經典小鎮」票選中拿下第一名的苗栗苑裡,不僅倚山靠海,能泡湯又適合採果,還有藺編工藝與淳樸的風情,現在就到苑裡度個離城忘憂的假期吧。車子駛下交流道,沿著海邊方向開去,依稀能聞到空氣中夾雜一絲海水鹹味,遠處可見稻浪搖曳,這就是苑裡給人的最初印象。木雕園區 品藝術嘗美食抵達靠近出水海濱的「心雕居」時,陽光正好,踏著石板路往內走,映入眼簾的是原住民石雕、結合閩式古厝的展廳。園區第三代負責人陳薈茗提到,此地原是已故伯父陳烱輝的木雕創作場所,陳烱輝十多歲就入山與排灣族人同住,還成為首位傳承排灣族文化的漢人。走進「心雕居」的展廳,可看到陳家兩代三人以排灣族文化等意涵創作的木雕作品。(圖/焦正德攝)在陳烱輝病逝後,其父陳成合撿拾漂流木雕刻,排解喪子之痛。受到父親與兄長影響的陳清海,也在退休後拾起雕刻刀,因此這裡可同時看到三人風格各異的創作,有的與自己對話,有的展現農村童趣,園區內的大型作品「兩代三門牆」,亦刻劃了三人不同的創作軌跡。來到這裡,一定要嘗嘗「心雕居灶咖」的健康養生餐,尤其是選用午仔魚、赤鯮等蒸、烤的當季鮮魚,或以汆燙呈現原始海味的透抽。飯後可到排灣族石砌古法建成的「原始亭」乘涼,也可到走到原始亭旁邊、通往海濱的祕境,看木麻黃、林投樹等樹木交織成一片防風林,當陽光從林間灑落,還會在身上留下美麗光影。套餐附有九層塔拌飯、南瓜濃湯和自製鯊魚餅等,以簡單調味帶出食材鮮美,主菜尤其推薦當季鮮魚。(午間套餐500元,需預約)(圖/焦正德攝)肚子若還有一點空間,就往老字號伴手禮店「垂坤」前進吧!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垂坤,從最初發跡於市場,到開設大型的旗艦店,每個旅客幾乎都毫不手軟地一籃籃掃貨,其中豬肉系列可是必買,例如用豬後腿肉做成肉紙狀的「原味杏仁肉干」,或加入獨家香料滷汁的「原味肉條」;此外,還有魷魚片、蝦餅等零嘴,以及黑芝麻煎餅和「卡哩卡哩」等各色餅乾,一定讓你吃好吃滿。「原味肉條」滷煮入味且帶有嚼勁,讓人一口接一口。(200元/包)(圖/焦正德攝)「垂坤食品旗艦店」販售各式各樣的零嘴、伴手禮,即便平日造訪也有滿滿人潮。(圖/焦正德攝)藺草原鄉 認識藺編手藝既然已到苑裡,就要了解藺編文化。苑裡早於清初就發展藺草編織,甚至外銷,是在地婦女曾經賴以維生的手藝。苑裡鎮上的「藺草文化館」規劃了帽蓆文化、農村古文物展示等主題區,方便遊客深入淺出地了解藺編歷史。在「藺草文化館」可透過展件與文字解說,了解苑裡「藺草原鄉」稱號的由來。(圖/焦正德攝)充滿濃濃文青風的「藺子」工作室,則是帶領年輕族群對進入藺編天地的起點。推開藺子的門,架上或白牆懸掛的新式藺草帽、帆布袋與背包,分別出自了苑裡四十多位工藝師阿嬤之手,即便紋路相同,也可在細節中窺見細微差異,蘊藏了手感的溫度。工作室創辦人廖怡雅與李易紳夫妻,不僅友善收購阿嬤們的手作,也復育藺草田,並持續開發新產品與自家設計的帽帶花紋,牆上一隅還設立工法資料庫,來買草帽的時候,別忘了聽聽這些編紋背後的故事。工藝師阿嬤用雙手編織出多款藺草商品,與她們悠長的一生。(圖/藺子提供)堅韌且纖維細緻的三角藺,日曬後香氣久久不散。(圖/藺子提供)「藺子」工作室創辦人廖怡雅與李易紳以老工法結合新商品,讓更多年輕人愛上苑裡藺草編織。(圖/焦正德攝)山間放鬆 泡溫泉採果去時序入冬,在苑裡蕉埔里的淺山間,開放民眾採果的「佳樂觀光果園」正是熱鬧時候。從現在到農曆年前,帶酸香的大白柚、具柳丁香氣的帝王柑、甜度高的砂糖橘、風味濃郁的茂谷柑輪番上陣。別瞧水果們外表看來不起眼,其實內裡香甜多汁,這是因實行友善種植的緣故。果園主人張寶山與羅紅英夫妻加入苑裡推廣友善耕作的「裡山青果社」,從不用除草劑、進階到捨棄農藥,甚至果園周邊還發現過石虎、野兔等生物蹤跡。「佳樂觀光果園」的主人張寶山與羅紅英夫妻,以友善耕種方式,悉心栽植大白柚等水果。(圖/焦正德攝)離果園不遠的「享沐時光莊園渡假酒店」,十月才正式開幕,是苑裡少有的溫泉飯店。除了可選擇日式庭院風的露天風呂與私密的裸湯風呂,在有「美人湯」之稱的碳酸氫鹽泉內,消除一身疲憊,還可到六樓「光苑」戶外露台與八樓景觀台,欣賞黃昏時迷人的廣闊平原。晚餐就享用飯店針對二至六人推出的合菜吧,以粵菜為主的佳餚分量、味道俱足,定能安撫脾胃。冬季合菜新推「天香咖哩海大蝦」、「蟲草淮杞燉排骨」等豐富菜色,還有開胃菜與甜品。(住客價格依人數為1,000元+10%至3,000元+10%)(圖/焦正德攝)「享沐時光莊園渡假酒店」裡頭占地7百坪的「露天風呂」,含有溫泉池、冷泉、水療SPA等設施,讓旅人得以放鬆身心。(圖/焦正德攝)
全聯驚見「清朝進貢帝王水果」 老饕揭「最佳賞味」正確吃法
全聯竟然有賣清朝貢品?一名女網友近日逛全聯時,在水果區發現一項乍看像柳丁,但其實是橘子的「帝王柑」,買回家品嚐後,對於清甜的味道超級驚艷,因此上網與網友分享賞味心得。結果引來老饕現身教學,表示要放到表皮發黃,用刀子切開像吃柳丁一樣食用,才是完整品嘗美味的正確吃法。 (圖/翻攝《全聯消費經驗老實說》 臉書)這名女網友在《全聯消費經驗老實說》發文提到,自己在逛全聯時,發現了「帝王柑」這個少見的水果,她看到包裝上的介紹寫著,帝王柑的前生是進貢給清朝皇帝的,因此一時好奇買回家吃吃看。但她一開始當成橘子食用,用手慢慢剝開,但因為「帝王柑」外皮又薄又硬,讓她指甲有點反折到。但她還是推薦給常逛全聯的網友,「大家快去買來吃吃看,當一下皇帝」。貼文一出,隨即引來不少吃過「帝王柑」的老饕回應,「巨好吃,很甜水分足」、「這個越黃越甜,我家也有種!」、「帝王柑就是外表可以像橘子一樣剝皮~裡面的果肉像柳丁,超好吃的」。還有專業級的網友建議,表示曾跟一個務農的老爺爺買過帝王柑,當時老爺爺有提醒,帝王柑要放到發黃才好吃,但因為皮薄不好剝,建議用切得比較好,還能吃到有淡淡花果香的水果清甜味。
農民辛苦整年等「結穗」慘遭政府斷水 農民淚訴:瞬間化為烏有
56年來首次豐水期無颱風,水情拉緊報,農委會14日宣布桃竹苗停灌,引爆農民怒火,直斥:「水利會改制後,農民權益就不見了嗎?」強調現在是抽穗期,是稻子最需要水的時候,水源不足,就可能生不出稻穗,或者長出空包彈,痛批每次都缺水,農民首當其衝,一聲令下停灌,農民這幾個月的辛苦,瞬間化為烏有。「什麼百分比的算式,大家都看不懂啦!」桃園賴姓農民說,政府高喊要補貼卻講得不清不楚,不解為何不直接換算1公頃、1分地農田可以換多少錢,簡單又明白,希望政府可以好好思考解決方案,「否則大家都煩惱到睡不著。」王姓農民抱怨,抗旱強迫停灌休耕,一家生計就沒有下落,政府總是先犧牲農民來補貼工業用水,國家水資源的政策應該要調整,而不是每次缺水就要農民不要種田。「只能聽天由命!」平鎮區青農胡毓樹苦喊,水稻沒有水就沒有辦法作業,前面兩三個月的努力也都是白做工,近日桃園的風很大,只要兩天沒有灌溉水,水稻一下就乾枯了,簡直「功虧一簣」,雖然現在政府說會補助營收的105%,但是根本不曉得營收認知標準在哪,也不知如何計算。久旱不雨,苗栗縣柑橘類也出現災情,頭份、頭屋、通霄、苑裡等地的帝王柑,因灌溉水源不足,或是突逢大雨使果實水分調節不佳,發生裂果或落果情形。巫姓柑橘老農聲淚俱下說,自家田園面積約2甲多,光是除草就做了5、6遍,1遍就要4、5萬元,還有噴藥、施肥的成本,現在因氣候異常損失慘重,本錢拿不回,以前2甲地可產3萬斤的柑橘,收入約150萬元,今年最多可能只有3500斤,收入只剩18萬元,根本無法生活,苦不堪言。明德水庫蓄水量昨僅剩21%,水庫上游更是出現一片草原與沙洲,農灌供水占7成、民生占3成,除減壓供水外,稻作也將停止灌溉,預估可撐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