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門把
」 門把小心!男生尿尿前少做「這個動作」 婦產科醫師警告:可能害女伴罹癌
大家都知道尿尿後要洗手,但婦產科醫師提醒,其實基於衛生的立場,尿前更該洗手!台北秀傳醫院院長、婦產科鄭丞傑提醒,導致女性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簡稱HPV病毒),除了經由性行為傳染外,也可經由手指碰觸沾染,再傳給性伴侶,因此基於衛生,「尿前尿後都要洗手」。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鄭丞傑醫師表示,洗手真的非常重要,很多人不知,HPV病毒有也有可能經由手傳染,因為廁所的門把帶有相當多的病毒,包括可導致女性子宮頸癌的HPV病毒。「HPV病毒」又稱「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它有兩百多型,可以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是男性及女性重要的傳染病原之一。HPV第16、18型是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子宮頸癌有超過70%是由HPV第16、18型所引起的;HPV第6、11型是最常見的低危險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可能會引起生殖器疣(俗稱菜花),致癌機率相對小。目前醫學上沒有藥物可以治療HPV感染,只可以透過疫苗預防,因此愈早接種HPV疫苗愈好。鄭丞傑醫師表示,男性可能以手碰觸廁所門把,摸到了HPV病毒,接著扶陰莖尿尿,沾染了HPV病毒,再通過親密行為傳染給女伴。所以若有女性感染HPV病毒,未必是男朋友花心行為不檢,也可能是衛生習慣不佳,從廁所門把上帶病毒給女伴;即使性行為時「過門不入」,只是摸摸女伴下體或是指交,病毒還是有可能感染至子宮頸。所以鄭丞傑醫師再三強調,「洗手非常重要,尿前尿後都要洗!」
飛機座位竟藏大學問!「訂位2重點」曝光 防病菌上身又降低染病風險
你知道飛機座位的選擇和航程中感染病菌的機率有關嗎?國內順應疫情趨緩解封後,許多民眾紛紛計劃出國,近期適逢年終旅遊旺季,不料國內流感病例卻大幅增加,部分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再次升溫,遊客開始恐慌長時間置身於密閉機艙會有染病風險。對此,美國國家科學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指出,只要選擇靠窗座位或搭乘中午時段的航班,就能在航程中降低罹患感冒的機率。根據英國《太陽報》25日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顯示,相較坐在中間或靠走道的座位相比,靠窗的座位可以顯著減少接觸空氣細菌的機會,也因為靠窗座位的乘客起身走動的難度較高,因此與機上其他乘客及機組員接觸的機率相對低,能夠大幅減少染病的風險。事實上,研究團隊就曾針對1500名美國航班的乘客進行觀察並發現,坐在靠走道的乘客在飛行過程中平均大約與64人互動,而坐在靠窗的乘客互動人數僅有12人,但無庸置疑的是,倘若乘客坐在距離有傳染性的人1公尺以內的地方,無論選擇哪裡的座位,生病的機率依然無可避免,甚至增加高達80%。該研究也表明,對於那些容易因為機艙空氣流動而患病的人,選擇靠窗的座位較妥當,因為飛機上安裝的「高效率空氣微粒子過濾網」(HEPA)系統會將空氣從機艙兩側向上引導道走道,因此靠窗的乘客通常會最先接觸到經過過濾的空氣,進而減少與細菌的接觸。除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研究所點明的訂位2重點外,大家早已熟知的小細節也必須做到才能完全防止病菌侵入,像是確保頭頂通風口保持打開的狀態、定期洗手或消毒、確實擦拭扶手、小桌板、觸控螢幕或遙控器;另外,在飛機上如廁時,廁所門把、馬桶等經常接觸的表面,也要盡可能使用紙巾觸碰,唯有時刻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才能降低在機上染病的風險。
廁所「這地方」跟馬桶蓋一樣髒?專家曝1動作母湯:莫名奇妙生病都不知
廁所內的馬桶長期接觸排泄物,細菌數量相當多。不過,毒理專家招名威提醒,其實廁所門把上的細菌數量跟馬桶蓋差不多,除了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幽門桿菌等,甚至可能暗藏腸病毒、諾羅和新冠等病毒,尤其上廁所時又掏出手機,細菌還會附著在手機上,進而感染人體,讓人莫名奇妙生病都不知。招名威日前在臉書發文,「今天上廁所突然發現,大家知道門把上的細菌數量跟馬桶蓋差不多這件事嗎?因為沖水的時候,水會被濺起來至少兩公尺高,所以廁所內面包括門把,其實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病菌,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幽門桿菌,甚至可能還有腸病毒、諾羅和新冠。」專家提到,「進廁所摸完門把坐下來,你是不是又會掏出手機呢?手上的這些病菌就跟著你無所在了,難怪很多人莫名其妙生病都不自知!就細菌來說,每一平方公分少說住了一百萬隻,所以你有想過,我們在關門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接觸門把的?整隻手去握?拇指和食指去函扣?用一根指頭扳?用指甲去撥?」招名威坦言,要去除這些病菌,除非一進門就對著門把瘋狂噴消毒水,否則難以清除,「所以既然接觸到骯髒門把是不可避免的,又要降低觸碰到的風險,我會建議大家盡量以『最小接觸面積』去接觸門把才是上策,用指甲去撥應該會比其他接觸方式風險更低,如廁後一定要盡快洗手,期間不要再亂摸其他物品了。」(圖/翻攝臉書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 )
廁所門把藏病菌「怎麼生病都不知」 專家曝「1方式開關門」:風險更低
大多數人都認為廁所內的馬桶細菌最多,但毒理專家招名威就提醒,其實廁所內門把上的細菌數量跟馬桶蓋差不多,若是上廁所時又掏出手機,細菌還會附著在手機上,病菌就會跟著你,讓人莫名奇妙生病都不知。毒理專家招名威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大家知道門把上的細菌數量跟馬桶蓋差不多這件事嗎?」,接著解釋因為沖水的時候,水會被濺起來至少兩公尺高,所以廁所內面包括門把,其實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病菌,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幽門桿菌,甚至可能還有腸病毒、諾羅和新冠。招名威指出,不少人進到廁所摸完門把坐下來,可能又會掏出手機,「手上的這些病菌就跟著你無所不在了,難怪很多人莫名其妙生病都不自知」,他表示就細菌來說,每一平方公分少說住了一百萬隻,因此接觸門把時會影響接觸的病菌量。招名威表示,既然接觸到骯髒門把是不可避免的,又要降低觸碰到的風險,他會建議大家盡量以「最小接觸面積」去接觸門把,用指甲去撥應該會比其他接觸方式風險更低,如廁後一定要盡快洗手,期間不要再亂摸其他物品。(圖/翻攝臉書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 )
曹格老婆翻白眼「公廁髒又亂」…澎湖縣長回應了 她點出這問題:女性惡夢
金曲歌王曹格老婆吳速玲日前到澎湖旅遊,雖然當地的天然美景堪稱天堂等級,但廁所讓她忍不住直呼又髒又亂。澎湖縣長賴峰偉表示,經過了解,地點應該是無人島澎澎灘,島上只有業者自行設置的簡易廁所,但仍期許業者持續提升廁所品質。對此吳速玲也在下方留言,謝謝縣長的回覆及改善,公廁的問題幾乎是全台灣所有女性的惡夢。吳速玲日前發文提到,澎湖天然環境的美讓她流連忘返,但公共設施跟美感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每次到了一個景點,就會聽導遊說這個雕像政府花了300萬、這個花了600萬,然後廁所簡陋到白眼翻不完,全台灣各地應該都是這樣,基本的公共設施完全沒有美學可言,又髒又亂又簡陋又可怕。對此澎湖縣長賴峰偉回應,澎澎灘是無人島,業者以發電機發電,用水則每日以小船運送,該島屬禁建區域,島上只有業者自行設置的簡易廁所,硬體條件先天上不若澎湖其他有人島嶼,但仍期許業者持續提升廁所品質,維護優質觀光口碑。賴峰偉表示,旅遊旺季到來,公廁需求增加,清潔人員除平日的打掃外,更加強馬桶座、水龍頭,廁所門把及沖水握把等消毒作業,提供清新的如廁環境。(圖/翻攝自臉書/賴峰偉)賴峰偉強調,澎湖作為觀光大縣,提供乾淨的如廁環境是發展旅遊的基本功,因此3年多前上任後,就不斷要求提升公廁品質,並列管全縣397座公廁,要求各主管單位落實「每小時清理、每日督導」原則,並於每月透過公廁巡檢評比,以「不髒、不濕、不臭」為目標。賴峰偉表示,澎湖的公廁在公、私部門積極管理維護下,從通風系統、照明設備到友善設施,甚至加入巧思,美化布置,融入地方特色,讓如廁成為另一種美學;旅遊旺季到來,公廁需求增加,清潔人員除平日的打掃外,更加強馬桶座、水龍頭,廁所門把及沖水握把等消毒作業,提供清新的如廁環境。吳速玲也在下方留言,「謝謝縣長的回覆及改善,澎湖的景色是世界級的美景,我也了解澎湖是台灣相當重要的觀光門面,相對的要面對的客流量是龐大的,做好基本的公共設施維護真的是要多用一點心力,公廁的問題幾乎是全台灣所有女性的惡夢,當然設備也許不夠完善(通風設計上),人本身的衛生道德也是,也謝謝辛苦的工作人員,再次感謝即時的回覆及改善。」
偷吃才會「生菜花」? 他崩潰:都沒有壞壞「肚臍下竟長了」
「菜花」這種因人類乳突病毒引起的性病,因為傳染力強、潛伏期長,加上感染後容易感到搔癢、灼熱,容易造成生活上的不便,由於菜花大多是經由「性行為」而傳染,少數則是生活中接觸到汙染物才「中標」,一名30歲男子,長年在大陸工作,經常往返兩岸,有一次返台就診主訴「覺得自己染菜花」,卻堅稱沒有性行為,只有到公共澡堂洗澡,醫師原先半信半疑,不過下一秒就相信他是正人君子,因為「很少人長在那裡」。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一名30歲在大陸當台幹的男子,某次回診稱自己疑似得了菜花,但他強調沒有發生性行為,唯有到當地的「公共澡堂」單純按摩洗澡。醫師原先心存懷疑「那怎麼會得到這種東西」,接著替男子進行檢查,當男子將褲子脫下並將衣服往上拉,「看完之後我真的相信他是一個正人君子」!因為一般人若感染菜花,理應外生殖器也會得到,他卻是長在肚臍下方,推測應該是衛生問題,「我看他長的部位也相信,很少人長在那邊」。男子菜花長的位置太特別,連邱鴻傑醫師都信了不是性行為所造成。。(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經詢問之下發現,這名男子到公共澡堂初期會自帶毛巾,時間一久認為安全無虞,就開始使用澡堂提供的毛巾,「吊在那邊他就拿來自己擦」。但就是這個動作,若是身上有傷口、破皮,的確可能在與人共用毛巾後造成病毒感染,因此邱鴻傑再三強調,個人衛生用品不要與人共用。邱鴻傑還提到,曾有研究在上午8點進行廁所門把病毒培養,才剛消毒完畢,下午4點檢測時,就發現上面佈滿HPV人類乳突病毒,也是所謂的菜花病毒,「洗手真的很重要,當你到一個衛生習慣不值得你信賴的地方,個人清潔衣物、毛巾還是自備比較好」,所以當手上有傷口或免疫力較低下者,不一定會經由性行為而感染這些病毒。包括皮膚科醫師柯適中也表示,「菜花在門診中很常見」,過去曾收治過一名患者,手指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病毒疣,檢查下體後,發現陰囊和龜頭也長了一樣的東西,確診為菜花。柯適中就解釋,病毒疣長在性器官、臀部、肛門等位置叫做「菜花」,如果手指去接觸到就會傳染,可做電燒、冷凍治療去除,但是急著想摳掉,反而會感染到其他部位。
【防疫情報】公共廁所易成死角 「水神抗菌液」消毒免驚
新冠肺炎疫情絲毫不能鬆懈,不少死角都很容易因輕忽而成為危機,日前兩名香港警察確診,被懷疑為共用男廁有關,凸顯公共廁所的隱藏危機。出入公廁想要清潔,減低染疫風險,「水神抗菌液」可說是最好的消毒利器之一,攜帶方便,隨時都能提供防護。在人人幾乎口罩不離身後,台灣在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上的確趨緩許多,但相較於阻隔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的途徑五花八門,太多死角值得注意。包括經常使用的門把、電梯的按鍵、樓梯的扶手都是需關注的重點,不過對比於前者,其實公共廁所更容易成為間接接觸的溫床,不可不察。日前兩名香港警察確診,被懷疑是因為共用廁所引發的傳染,事實上,從廁所門把、沖水紐、馬桶坐墊,甚至民眾上完廁所,在按下馬桶沖水鈕後,病毒很容易隨著噴散的沖水系統,形成「氣溶膠」的懸浮微粒飄在空中,更增添感染病菌的風險,因此公共廁所可說是危機四伏,消毒不可馬虎。「水神抗菌液」可說是清潔消毒的絕佳幫手,不僅抗菌力佳,有超過國內外120份以上的檢驗報告,而且安全性高,在公廁的密閉空間也不會有引發火災的危險,只要隨身攜帶,隨時噴灑消毒,出門在外使用公廁時就能多一份安心。
公共廁所成新冠肺炎感染溫床? 醫師警告:廁所「這4地雷」要注意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日前有有2名香港警察先後確診,被懷疑與共用同一間男廁有關;而華航一架班機也爆出同機10人感染新冠肺炎,不少專家也把感染源指向機艙內的廁所。有醫師出面提醒,廁所中有4大地雷,摸之前要特別小心,最好趕快洗手。根據《Heho健康》報導,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急診科醫師吳昌騰受訪時提到,在機場轉機的人,為什麼容易被感染?有相關研究報告發現,關鍵在於有很多人共用同一個廁所。吳昌騰進一步提到,廁所中一般民眾會頻繁接觸的表面,包括廁所門把、水龍頭、馬桶坐墊、馬桶沖水鈕等4大處,都是廁所中高度沾染病毒的危險地帶,尤其門把、沖水鈕,全都是上完廁所後,還來不及洗手前,會直接摸到的地方。吳昌騰並提醒,民眾上完廁所,在按下馬桶沖水鈕後,病毒很容易隨著噴散的沖水系統,形成「氣溶膠」的懸浮微粒飄在空中,所以他建議,若是去沒有對外窗的公廁,最好進去時要戴口罩;沖馬桶前最好蓋上馬桶蓋,前一個人上完廁所、沖完馬桶後,建議等過了1、2分鐘後再進去,避免吸到空氣中漂浮的微粒。
小心感染! 大眾運輸「5危險地方」佈滿超多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台大公衛院指出,根據飽和傳染模式推估,新冠肺炎家戶感染率約46.2%,高於SARS、流感。除了家庭隔離防護,醫師提醒民眾,日常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在「5個危險點」病毒量最多。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在《健康2.0》節目上根據研究指出,新冠病毒與人類的親和力,相較於SARS及MERS,將近大於等於10倍,與流感相比也高出許多。要預防新冠肺炎,除了盡量保持2公尺(包含以上)的社交距離外,迎接清明連假的運輸高峰期更是關鍵。外科名醫江坤俊也提醒,民眾一定要戴上口罩,因為平時咳嗽的飛沫,最遠只能傳播2公尺,但若經空調的風一吹,傳播距離恐增至4~5公尺。江坤俊醫師也提醒,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時,要避免坐在冷氣出風口,若無法避免,可將出風口關閉或轉吹其他方向,避免將病菌吹向自己。此外,乘客常接觸的廁所門把、托盤桌也要減少碰觸,降低傳染風險。若是坐在靠走道座位也要謹慎,有研究發現,坐在靠窗座位的人僅43%會離開座位上廁所,而坐在靠走道者卻高達80%,增加與人互動或接觸的機會,進而提升感染風險。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黃宣醫師還透露,最髒的是地板,許多人習慣把個人物品放在地上,他建議別這麼做,因為咳嗽、打噴嚏時自然動作為往前、往下,因此地上恐怕濺滿飛沫及病毒。回家後也應將雨傘及鞋子脫放於門外,隨身包包則建議以棉質布沾取酒精或消毒液消毒擦拭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