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收益
」 YouTube 網紅 美食 廣告 收入強制出售令依舊有效!TikTok上訴遭美國駁回 廣告商「這理由」持續支持中
目前有消息指出,針對美國法院判處字節跳動(ByteDance)強制出售TikTok或面臨禁令的法律後,雖然字節跳動曾提出上訴,但如今已確定遭到駁回。但即便如此,TikTok的廣告商並未急於撤出平台,主要是因為TikTok過去幾年來多次面臨類似威脅,但依舊屹立不倒,且擁有穩定的活躍用戶群,在美國擁有1.7億用戶。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根據字節跳動的計劃,TikTok須在2025年1月19日前出售其美國業務,否則將面臨美國政府的禁令,這將嚴重衝擊其龐大的廣告收益。TikTok和字節跳動認為,法院這項判決明顯違憲,侵犯美國民眾的言論自由,因此在5月時曾提出上訴,試圖阻止該禁令在美國最高法院裁決前生效。而為了安撫廣告商,TikTok全球商業解決方案總裁錢德利(Blake Chandlee)曾向廣告商發送郵件,表示公司會持續抗爭。雖然目前許多品牌仍繼續在TikTok投放廣告,但許多公司已在準備「B計劃」,以應對TikTok被禁的可能性。媒體代理公司Horizon Media的品牌安全執行副總裁傑森(Jason Lee)表示,部分廣告商正在擬定應急方案,以便在禁令生效時能迅速重新分配投入的資源。報導中提到,如果TikTok真的在美國遭到封禁,最直接受益的將是Meta和Alphabet旗下的YouTube。但截至目前為止,TikTok的用戶依然十分活躍,品牌方短期內不會輕易撤離此處。PadSquad的策略主管沃爾德(Lance Wolder)認為,除非消費者率先離開平台,否則廣告商不會提前放棄這塊市場。根據市場調研公司Emarketer的資料顯示,TikTok在美國的廣告收入在2024年預計達123億美元,而Meta在2024年的廣告收入預計將達1590億美元。Emarketer首席分析師賈恩伯格(Jasmine Enberg)表示,若TikTok在美國消失,將重塑社交媒體市場,讓Meta、YouTube和Snap受益,而依賴TikTok謀生的內容創作者和小型企業將面臨重大打擊。也因為這起事件,Meta Platforms股價創下629.78美元的歷史新高,Alphabet股價也上漲至176.21美元。此外,由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持有大部分股份的特朗普媒體與科技集團(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股價也上漲3%,Snap(Snapchat的母公司)股價則上漲1.89%。
高雄輕軌廣告年收益上看千萬 簡煥宗批市府分潤過低
高雄市議員簡煥宗3日表示,高雄輕軌一年廣告收益粗估至少新台幣500萬元,但廣告商每年僅需繳納180萬元權利金給高雄市捷運局,實在不合理,市府該重新擬定分潤模式。高雄市輕軌路網2024年初正式「成圓」(指正式以全環狀形式營運),許多貼滿廣告的彩繪列車也被視為吸引眼球的廣告活招牌,吸引廣告業者承租上刊。簡煥宗說,輕軌一年廣告收益粗估至少500萬元,旺季年上看1,000萬收入不是不可能,但廣告商每年僅繳180萬權利金給捷運局,實在不合理,呼籲市府應與廠商再討論收益分潤,以達到更合理的合作模式。高雄市捷運局官員指出,目前捷運局委由高雄捷運公司經營輕軌24輛,其中14輛列車有包覆式廣告,另外車廂內也會張貼廣告,每個廣告檔期最多3個月,輕軌成圓後配合演唱會等活動勃發,附加價值確實看好,目前由「高瞻廣告公司」代理廣告契約,期限至2025年7月11日,目前契約進行中,無法隨意更改分潤規定,但高捷公司並未收取任何廣告分潤,全是由捷運局收取權利金,並委外承攬廣告業務。簡煥宗則說,輕軌包覆式廣告除了創造行銷效益與廣告產值外,運行在路上也相當「吸眼球」,還可以遮蔽高雄毒辣太陽,以降低車內溫度,自己非常支持。他重申,捷運局收取廣告費用與增加營運收入很好,但每年的廣告收入僅有180萬,與廠商營收不成比例,實屬不合理,尤其環狀輕軌「成圓」後在市區曝光度增加,市府應與廠商再做收益討論,以達到更合理的合作模式。
台綜「節目效果」變免死金牌? 網紅嘆:連中國都拋棄這種主持方式
資深藝人楊繡惠近日錄製綜藝節目《天才衝衝衝》時,遭大牌主持人「乃哥」徐乃麟辱罵「妳最賤」,揚言退出該節目。而徐乃麟則告訴媒體「都是節目效果」沒必要道歉。事件延燒引發民眾議論,網紅「鬼才阿水」發文表示,「甚至連中國都早已拋棄這種傳統秀場文化的主持方式,只有台灣還是這樣」。鬼才阿水28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難道節目效果真的是每次不尊重別人,甚至對別人言語輕薄的免死金牌嗎?」他解釋,「節目效果,顧名思義就是主持人透過言語技巧或逗弄的方式來增加娛樂效果,讓更多觀眾感到開心的同時,自然收視率也會隨之上漲,影響的自然是背後的廣告收益」。鬼才阿水指出,主持人為了增加節目娛樂效果,確實會利用幽默的言語技巧來增加笑點,但是台灣綜藝節目使用的,卻是輕薄的言語和不當的肢體碰觸,再宣稱是「節目效果」,來當成不尊重人的免死金牌。「所有的劇情走向都是一樣,先是加害人跳出來說是『節目效果』,其他周邊的人在那邊喊燒講說為什麼當下不反映,最後加害人繼續在圈子被人叫哥叫姊,受害人卻逐漸消失在螢光幕前,來賓被欺負好像都是理所當然。」鬼才阿水表示,自己大學的首選志願就是世新廣電系電視組,但後來逐漸發現自己無法適應這個環境,「很多時候節目主持人就是天一般的存在,特別是那些一線的主持大哥大姊,其影響力甚至不亞於節目製作人;但很多時候這些人平常對來賓極盡苛薄,用各種刺激只為了創造節目笑點,但只要有人用相同的方式對他們開玩笑,他們又馬上像吃了炸藥一般大爆炸。甚至有來賓向他們表示『不舒服』,還會反過來被檢討『是來賓太過脆弱』、『根本不適合圈子』等等。」他認為,這種傳統秀場文化的主持方式,日本、南韓、中國都已經不用了,只有台灣依舊如此,「我也很想要繼續支持台灣的節目製作,但每次看到這種內容看沒幾分鐘就關掉了。」對此,許多網友贊同留言:「前後輩文化,讓很多人作威作福,久了就不尊重人了。在各個領域都有。」、「最可悲的是華視還幫男方講話,而且男方不是第一次這樣了。」、「現在資訊透明,不是早期三台時代,只要看過韓國國民mc劉在錫的節目,超好笑不低級、照顧來賓、提攜後輩。再看看台灣主持人的水準,低級、仗勢欺人,死不認錯。早就不看台灣節目好幾年,骨灰級的思維真是禍害遺千年。」
佔Meta總收入27%!IG年收入「破兆」超越YouTube
現今世代人始一支智慧型手機不足為奇,台灣幾乎每人平均有6.5個不同的社群平台,其中就包括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熱門平台,甚至還有台灣自創的PTT和Dcard等平台。據悉,IG光是2021年的廣告收益就高達324億美元(約新台幣1.03兆元),佔了Meta總收入27%,更高於YouTube的288億美元(約新台幣9216億元)。根據《商業內幕》報導,Meta上週五(5日)提交給法院的文件,試圖駁回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壟斷指控,其中就包括IG在過去幾年廣告收入的詳細情況。其中2021年IG的廣告收入就超越了Google的 YouTube,後者年度廣告收入為288億美元。根據文件顯示,IG在2018年的廣告收入為113億美元(約新台幣3613億元),2019年為179億美元(約新台幣5724億元),2020年為220億美元(約新台幣7千億元),2021年為324億美元(約新台幣1.03兆元),2022年上半年為165億美元(約新台幣5278億元),整體呈現上漲狀態。該份資料可以清楚看到,IG在2012年時被Meta拆資10億美元收購,目前在Meta的掌控下發展快速;事實上IG在當時還是一家沒有收入、只有少數員工的照片共享新創公司,現在則由Facebook前產品主管Adam Mosseri經營。
薔薔改當網紅「收入全公開」 61萬訂閱廣告年收 「飆破7位數」嚇傻
薔薔(林嘉凌)近年跨足YouTuber領域,2022年還自立門戶開了「福利文創」工作室,YouTuber頻道坐擁61萬粉絲的她,光是2023年的頻道廣告營收,超過14萬美元(約台幣450萬元)。薔薔原本以為YT不會給太多錢。(圖/翻攝自YouTube)薔薔和員工一起將頻道經營得有聲有色,她的Youtube頻道「林嘉凌 薔薔Maze」目前有61萬訂閱,為了提高影片的製作品質,她的團隊成員越來越多,而她日前在餐廳舉辦尾牙,並在過程中揭曉2023年頻道的廣告收益,對於頻道2023年的收入,她一開始並不清楚,僅保守推測大約是100萬,「YouTube不會給那麼多」,沒想到答案高達450萬!薔薔的員工猜對正確答案。(圖/翻攝自YouTube)薔薔與團隊所經營的頻道,去(2023)年頻道訂閱成長了27萬,上架46部影片,有7支破百萬點閱率,拍攝地點遠赴越南、埃及、歐洲不等,至於賺最多廣告費的影片,答案同樣出乎薔薔的意料之外。薔薔的頻道在2023年有顯著進步。(圖/翻攝自YouTube)薔薔原以為應該是和媽媽的相關影片,結果是「巴黎買精品」的影片,她以「素顏邋塌大媽VS魅力四射小姐」的影片以血拼為主題,實測巴黎專櫃店員態度,點閱就有135萬,而這支影片的廣告費收益是12萬,薔薔聽了驚訝鼓掌:「我不知道這件事情耶」。發跡於《我愛黑澀會》的薔薔,個性直率又不做作,嗆辣的風格擄獲不少粉絲的心,是各大綜藝節目常客,近年轉戰當Youtuber也有好成績,人氣不斷飆升,讓她很感謝員工們的付出,也感謝粉絲繼續支持她們做出有趣的內容。
第一YTR累積觀看數27億 本人認「真的不好做」實際收入大公開
「奇軒Tricking」僅花了10個月,訂閱數就超過800萬,成為台灣訂閱數最多的YouTuber,累積總觀看數高達27億,然而點閱率和獲利金額卻不成正比,本人也親自現身,公開實際收益。奇軒接受《ETtoday星光雲》訪問,坦言YouTube還沒有正常廣告收益時,短影片只有一個創作者基金,而且很不透明,就算有流量,也未必能拿到錢,因此該開始大家都在試水溫,「我總共也才拿到6萬左右,所以其實真的不好做」。今年2月YouTube短影音才開始有廣告效益,但和長影片的獲利差了10倍,加上自己很少業配,分析是因為成長太快,很多台灣人根本不認識他,但相信短影片是未來趨勢。奇軒坦承實際收益和點閱不成正比。(圖/翻攝自奇軒IG)奇軒指出,他沒有工作團隊,只和朋友以互惠的方式拍片,但剪輯自己包辦。他主要以短影片為主,有7部破億觀看、27部破千萬觀看,然而點閱率高,卻不代表獲利也高,「從6月開始成長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很可觀的薪水,但如果是長影片來算會超多,但短影片大概就少了10倍」,以上個月點閱將近10億來算,大約只能拿到50~55萬台幣的收益。事實上,奇軒當初就給自己設立目標,希望成為第1個破千萬的YouTuber,「那是不是到時候會有更多人認識我,就等於從國外紅回台灣的那種概念,我就定下這個目標」,如今真的夢想成真,可以說是皇天不負苦心人。
記者節柯文哲肯定第四權 暗諷正副總統不受監督
今(1日)天是記者節,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臉書發文,感謝記者對於公共事務以及施政的監督,同時也藉由此機會大酸民進黨。柯文哲稍早於臉書發文指出,今天是記者節,誠心感謝記者朋友監督我們一路以來的施政,督促我們即時發現缺失並改進,傳達我們的信念與施政行動,呈現各項建設的成果。話鋒一轉,柯文哲提到,很羨慕700多天不受訪的總統,讓黨工在記者室「演」記者提問的副總統;一年砸20億國家預算下部會廣告,讓特定媒體獲得大量行銷標案。媒體本來代表公眾監督政府,現在則是監督在野黨。柯文哲直言,傳統廣告收益減少,數位平台長期無償使用新聞內容,卻獲得巨額廣告收益,「媒體議價」也成了媒體能否存活獲得合理分潤的重大挑戰。但政府豪擲200多億成立的數發部所做的專題報告,連執政黨立委都不滿意。這時政府該做的,是推動立法扭轉這樣不公平的局勢,才有獨立、不受當權者與資本裹脅的媒體。
Twitter廣告分潤上路「推文3個月內每月曝光500萬次」 首輪分潤500萬美元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今年4月透露將讓Twitter創作者能以流量變現的作法,並在上周四(13 日)成為正式功能,將使推文有一定流量的認證帳號能藉由廣告分潤獲利。獲廣告分潤的資格限定訂閱用戶(Twitter Blue)、推文需達500萬次曝光,且不能憑成人或詐騙內容來獲利。預計7月底擴展至更多地區。依照Twitter公布的內容,要參與此項以廣告收益分潤的方案,帳號必須透過訂閱Twitter Blue取得實名認證,或是獲認證的企業、組織帳號參與,同時在過去3個月內的每月推文總流量必須超過500萬次曝光,即有資格從自己推文留言區出現的廣告獲利。利潤從2月開始計算,首輪的分潤總額達500萬美元。Twitter預計在7月底向更多地區用戶開放此分潤方案,不過由於可分潤的廣告是出現在創作者的留言區(相較起動態牆上的廣告更容易計算),或許會促進平台上的對話。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案不包括以情色或暴力等成人向內容為主的推文,同時也不包含機器人貼文等內容。創作者獲取的利潤似乎是由曝光數而定,例如科技記者和創業家Brian Krassenstein擁有75萬追蹤者,據其推文顯示,Twitter已經以此方案向他支付約25000美元分潤;另一位擁有23萬追蹤的創作者SK則獲得約2200美元。Twitter分潤機制上路時間正好選在外部競爭對手Threads發布,以及內部限制用戶瀏覽推文數量,而大量流失使用者的時間。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具影響力的創作者在Twitter分享有趣內容,進而創造更大使用量。不過是否能成功吸引更多創作者並導進更多流量仍有待觀察。
確保公共討論空間 范雲推法案納入新聞基金制度
立法委員范雲今(11)日在立法院舉辦「范雲提案,落實新聞有價;成立基金,健全媒體發展」記者會,公佈由政大新聞系劉昌德教授、臺大新聞所教授兼所長洪貞玲及律師周宇修等專家學者及業界代表共同起草的「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並納入「新聞基金制度」。范雲指出,大型跨國數位平臺,例如Google、Meta長期無償引用或使用新聞內容,獲得巨額數位廣告收益的同時,卻造成新聞媒體廣告收益大幅下滑、媒體經營環境愈發艱困;日益惡化的媒體環境,也連帶影響記者勞動條件每況愈下,更使許多想認真報導新聞的記者,迫於點閱率、演算法,只得快速交稿,疲於奔命。范雲強調,新聞媒體的健全發展與持續深化,是民主社會與政治的基石,但在數位時代下,「新聞有價」的兩個面向,包含新聞的「價格」(price)以及「價值」(value),都面臨嚴竣的挑戰;范雲認為,政府必須創造環境,讓新聞媒體得以發揮第四權,確保公共議題討論的空間,強化臺灣的民主韌性。范雲指出「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的三大重點:一、首創與議價制度並行的「新聞基金制度」:由數位平臺提撥一部份本土廣告收益、成立基金,用以補助媒體記者產製優良新聞內容、推動產業數位轉型等,讓第一線基層記者能夠無後顧之憂的做更優質深入的報導,深化新聞媒體產製內容,真正彰顯新聞「價值」。二、基金運用與分配納入基層記者聲音:為了確保基金效益能回饋到第一線工作者身上,將新聞媒體業工會團體代表納入基金管理委員會中。三、部份分潤應用以改善媒體記者勞動條件:明定新聞媒體業獲得數位平臺分潤時,必須提撥一定比例專款專用,改善媒體工作者的勞動條件。劉昌德指出,跨國平臺衝擊臺灣新聞業,已對產業發展、專業維護、甚至民主運作都造成危機。劉昌德指出,若僅採議價制度,恐有三項隱憂,包含議價僅對大型媒體集團有利、小型媒體恐難受惠;難以確保分潤後的用途,恐無法提升報導品質或改善新聞工作環境;且恐造成媒體營收更依賴數位平臺,導致多數新聞報導墮入「流量地獄」。新聞基金制度的三項優點,包含可挹注各類多元言論的媒體與工作者,制度性發展優質新聞;促成新聞媒體負擔社會責任,健全數位內容供需市場;更能提升數位轉型、促進民主健全。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羅世宏表示,期望基金盡速成立,更強調需要由政府帶頭捐贈「第一桶金」,並有未來的長期挹注,以發揮示範效果。他也預警,草案可能會使數位平臺轉換策略與服務內容,如何避免、因應與化解,也是必須加以思考的問題。
使用者付費!Google要花3年30億 投資買《紐時》新聞
據《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Google(谷歌)和《紐約時報》簽訂一項廣泛協議,Google未來3年內將向《紐時》投資約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紐時》新聞內容則可出現在Alphabet Inc旗下Google的部分平台。《紐時》在今年2月宣布擴展與Google的協議,其中包括內容分發、訂閱,以及使用Google的工具進行營銷和廣告產品試驗。《紐時》並未公布相關交易的財務細節,Google發言人則表示,他們不會分享與合作夥伴的商業協議細節。《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紐時》將在3年內從Google獲得約1億美元。這項交易包括讓《紐時》加入深度新聞付費平台「Google News Showcase」,該平台付費給新聞業者,讓其新聞內容出現在Google News和Google其他平台。相關產品尚未在美國推出,但在德國、巴西和澳洲等其他國家都已推出。值得注意的是,據美國媒體分析,《紐時》2022年去年收入為23.1億美元,67%收入來自訂閱,廣告收益占5.23億美元,約22.6%。在《紐時》準備應對廣告市場放緩之際,這筆交易為它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去年告訴《紐時》,不會續簽合約。《華爾街日報》當時報導,Meta向《紐時》支付的年費略高於2000萬美元。現在紐時與Google的這筆交易,彌補《紐時》去年的收入損失。另一方面,《華爾街日報》所屬的道瓊公司,其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在2021年初曾與Google就「Google News Showcase」和其他內容達成協議。新聞集團當時聲稱,該協議及其他合作關係將產生逾1億美元的年收入。
廣告預算被凍結 馬斯克痛批庫克:蘋果威脅要下架推特
在全球首富馬斯克收購推特之後,推特可以說是爭議不斷,先是傳出高階主管遭到撤換、大批職員被強制裁員,不少廠商也停止在推特上下廣告。而目前傳出,科技大廠Apple也停止在推特上下廣告,而馬斯克也直接點名Apple執行長庫克,表示Apple威脅要把推特從App Store上下架。根據《彭博社》報導指出,馬斯克日前在推特上發出一連串的文章,點名科技大廠Apple停止在推特上投放廣告的行為,是否是因為Apple厭惡「美國的言論自由」,他甚至直接點名庫克要求其解釋。之後馬斯克也發文指控,目前他收到來自Apple官方的威脅,表示Apple揚言要將推特從App Store上下架。馬斯克也表示,自己並不清楚推特要被Apple下架的原因,但他也開始一系列的發文,認為Apple應該要公布內部對軟體的審查制度,他甚至分享外部文章,指稱所有上架Apple Store的軟體,所有的費用都會被Apple官方徵收30%的秘密稅。根據廣告測量公司Pathmatics資料顯示,Apple在馬斯克完成收購推特前,曾於10月16日至22日這段期間,在推特上投放了22.8萬美元的廣告,但是在馬斯克完成推特收購後,Apple在10日至16日這段時間,推特上的廣告費用銳減成13.16萬美元。其實不只Apple凍結了在推特上的廣告預算,報導中指出,通用磨坊公司(General Mills Inc)、汽車大廠奧迪(Audi of America)、醫療藥品公司輝瑞都大幅降低了在推特上的廣告投放預算。就連馬斯克本人也在11月初表示,推特上的廣告收益大幅下滑。
疫情衝擊…公車營運下降5成 新北提6大紓困方案
今年新一波疫情造成新北公車營運下降5成,新北市交通局依據去年疫情期間紓困方案,再次提出6項紓困措施,協助公車業者分散風險,減少衝擊。交通局表示,6項紓困措施包括一、每月載客的價差補貼款均全數預撥,每月約1億元;二、.延長公車車齡1年,減輕需立即購車負擔(每輛車350萬元);三、配合客源下降,離峰機動減班,以減輕業者支出,尖峰班次盡量維持服務水準。再者,四、公車廣告收益原40%納入補貼款扣減項暫予取消,每月約300萬元;五、提前啟動運價調整機制,研討疫情期間載客營收變化,合理反映於運價及成本之中;六、持續提供防疫物資補貼,每輛車約570元,每月約140萬元。
Leo王遭爆外遇20歲小三 外籍妻首發聲:要戴保險套
「金曲歌王」Leo王24日被發現他愛犬的IG去年發表的多篇文章都遭更動,疑似遭太太爆外遇,細節寫得一清二楚,包括小三僅20歲、進行性行為時沒有避孕等,內容非常勁爆。稍早Leo王的外籍老婆首度在IG發聲,於限時動態PO出一張圖片,還hashtag「要戴保險套」。Leo王外籍老婆首度發聲。(圖/翻攝IG)Leo王的外籍老婆25日在IG限時動態表示,八卦新聞網站都很搞笑,都充斥著吸引點擊率的文章,為了確保廣告收益,內容卻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同樣的字句;不過針對DCARD網友所討論的外遇話題,她沒有多做回應。有網友24日在網路上爆料,Leo王愛犬IG的多篇文章內文,都被改成英文的控訴,內容全是踢爆LEO王外遇,提到Leo王外遇數個月,太太告知Leo王自己懷孕後,Leo王就坦承有了小三。而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指出,Leo王太太去年9月PO出寶寶照,但Leo王於去年5月出席活動時,被問到是否有生子計畫,他卻表示「完全沒有,專注在創作上。」針對遭爆外遇,Leo王所屬的顏社表示「我們還在確認中,有進一步的消息再回覆。」
鏡亂2/鏡電視金主不怕沒錢賺 知情人士透露:裴偉保證會上黃金頻道
《鏡電視》接二連三換董事長鬧劇持續上演,投資的大股東們卻對操盤者、鏡週刊社長裴偉特別寬容,讓外界不禁好奇裴偉到底向金主保證了甚麼?;據知情人士透露,裴偉除了讓外界深信他和總統蔡英文相當親密外,也向投資者承諾鏡電視很快就能卡進52頻道或TVBS的55、56頻道,到時不管是政治影響力或實際廣告收益將很可觀,眼前風波只是小事。據了解,有些投資者是看好裴偉和當政者的關係,未來可善加運用,但有部分投資者是真心想從中獲益,因此裴偉也對此提出一套戰略。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外界雖然有傳說,鏡電視自己規劃2026年搶進48至59的黃金區塊頻道,但實際上裴偉對大股東們承諾,會儘快在一年內搶佔52、55、56三個頻道之一。該名知情人士透露,裴偉做法很簡單,過往頻道商與有線電視系統商是分潤關係,系統業者從民眾端收取觀看費用,每個月依比例付費給頻道業者,然而裴偉大戰略將「反其道而行」,主動付費給系統商,爭取在黃金區塊頻道上架的機會。此外,裴偉小戰略則是「鄉村包圍都市」,從中南部小系統商一步一步取得戰果,擴大鏡電視在黃金頻道露出的比率。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南部有些系統商已先「虛位以待」,讓出黃金區塊的新聞頻道播放綜藝節目,更讓鏡電視上架的傳言多了幾分真實。他表示,裴偉積極進取黃金頻道,除了是向大股東交代外,從現實層面來看,鏡電視就算從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拿到執照,若進不了黃金區塊,沒有廣告收入持續虧損情況下,最後恐步上聯合報系UDN TV繳回執照的後塵。知情人士也說,大股東為何深信鏡電視能順利搶進黃金頻道,仍回歸到裴偉和總統的關係,NCC主委陳耀祥縱然有心想持續擴大華視在52頻道佔有率,但絕不敢牴觸上頭心意。
「虛擬寵物」投資平台詐56人吸金2千萬 檢警搜索逮16人
台中市1名毛姓女子(44歲)創立「寵物星球平台App」,慫恿民眾投資虛擬寵物,如同時投資以及拉下線,每天均可領回增值獲利及廣告收益,吸金2千多萬,但卻無預警關台。警方成立專案小組追查,去年底起發動2波搜索行動逮捕毛女和黃姓股東等16人,全案依《詐欺罪》和《銀行法》等罪送辦。經初步調查,總計56人受害。經查,綽號「波賽頓」、「陳小貓」等人當時創設寵物星球平台APP,並分工擔任平台管理者、說明會活動主持人,對民眾保證購買虛擬寵物,每天可獲得2%增值利潤;如介紹下線加入投資,可分潤5到10%,上百會員因此加入投資,該交易平台卻在前年4月無預警關閉,會員血本無歸。警方獲報後成立專案小組,發現「寵物星球」平台由毛女赴大陸購買平台APP程式,再由黃姓股東等人設立5個LINE投資群組邀約民眾加入。專案小組見時機成熟,去年11月中旬到今年2月發動多次拘提行動,逮捕毛女、黃姓股東等16人到案說明;查扣桌上型電腦主機1台、手機23支、寵物星球悠遊卡8張、銀行存簿25本等相關證物。訊後將毛女共16人依《銀行法》、《詐欺罪》移送新北地檢署複訊,毛女裁定10萬元交保候傳,其他共犯約3~5萬元交保候傳。據了解,「寵物星球平台」從2019年8月登台、經營8個月多竟無預警倒閉,詐騙金額逾新台幣2千萬元,總計有56位受害人,其中1名男性投資者花光存款、投資220萬元,結果換來一場空。
全球10大「油土伯」去年狂撈84億 年紀最小僅7歲靠拍這種片賺7.8億
富比世雜誌(Forbes)日前公布「全球收入最多YouTuber」排行榜,提到去(2021)年總收入約3億美元(約83億台幣),比2020年提升4成,成長主因是整體觀看次數上升以及影片廣告收益增加,另外前3名Youtuber的收入甚至都可列入名人財富榜前40名。YouTuber最賺錢榜首是「MrBeast」,年收入約15億新台幣。(圖/翻攝自mrbeast IG)其中,最賺錢的Youtuber榜首是MrBeast,頻道有超過8840萬訂閱數,估計去年收入達到5400萬美元(約15億台幣),影片累計超過100億次觀看,他擅長重現一些誇張的場景,近期還因為翻拍《魷魚遊戲》爆紅,除此之外,他也極投入副業,開設MrBeast Burger雲端漢堡店,如今連台灣都能透過網路平台購買。至於亞軍則是Jake Paul,上一次上榜是2018年,2021年年收入達4500萬美元(約12.6億台幣)。Jake Paul是第9位Logan Paul的弟弟,2017年Logan Paul以日本「自殺森林」為題材拍攝影片,引起觀眾不滿,不少贊助商放棄與他們合作。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他也是職業級拳賽選手,去年他分別與3名MMA拳手比賽,為他帶入大量收入重新入榜。第3名為賺進3800萬美元(約10.6億台幣)的Markiplier,他的頻道主打恐怖遊戲,超過3100萬人訂閱,他同時創立個人服飾品牌,更在去年接拍電視劇《The Edge ofSleep》,而第4名的Rhett and Link的YouTube頻道Good Mythical Morning是脫口秀節目,透過分享各類議題吸引1750萬人訂閱,去年賺得3000萬美元(約8.4億台幣)的收入。第5名為Unspeakable,主要製作遊戲影片為主,去年約獲得2850萬美元(約8億台幣)的收入,至於榜上年紀最輕的則是排名第6名的Nastya,年僅7歲,她的頻道「LikeNastya」吸引超過8600萬人訂閱,影片內容大多是她和父親一起開箱玩具、做家事等,除了主頻道,她還有10個副頻道,會上榜的另個原因是她去年把自己YouTube舊影片獲利權出售給Spotter,並保留上載新影片的權利。除了出售影片的收益外,她還發展自家品牌商品和專屬NFT。Anastasia Radzinskaya年紀最小,吸引超過8600萬人訂閱。(圖/翻攝自likenastya IG)第7位則是現年10歳的Ryan Kaji,他頻道Ryan’s World擁有3180萬訂閱,頻道分享親子互動、開箱、評論玩具和遊戲等主題,Ryan Kaji同時有自己的品牌,販售像是玩具牙刷和服飾等,並與美國的零售商Target 和 Walmart 合作,全年總收入達到2700萬美元(約7.56億台幣)。第8名為頻道Dude Perfect,團隊成員包括雙胞胎Coby和Cory Cotton,GarrettHilbert,Cody Jones,Tyler Toney,頻道內容多以挑戰極限為主,像是走在飛行中的機翼上等,有超過5700萬人訂閱,他們也會進行線下巡迴演出,同時出書宣傳提高知名度。來到第9位 Logan Paul 去年收入為1800萬美元(約5.04億台幣)。2021年6月他與前世界拳王Floyd Mayweather進行一場表演賽,最終比賽沒有分出勝負,但已讓他的關注度大幅提升。他同時是首批推出「名人NFT」的人,賺取了近500萬美元。第10名則是28歲的Preston Arsement,他經營數個不同頻道,其中以遊戲頻道「PrestonPlay」最為熱門,去年共賺入1600萬美元(約4.5億台幣)。
老高YouTube觀看突破10億次 同行推測年收「3年2.8億元」
知名YouTube頻道「老高與小茉」是台灣許多網友熱愛的頻道之一,目前訂閱者有400多萬人,而頻道總觀看人數也突破10億次,可以說是十分驚人的紀錄。而目前也有其他YouTuber分析,如此大量的觀看下,「老高與小茉」這個頻道的廣告收益到底有多少。YouTuber「Silver郭煒」年前就推出一支專門分析「老高與小茉」的影片,他在影片中就如此描述,「老高的頻道主要講解各種都市傳說,還有柯南系列的犯罪故事,他以一個大陸人的身份獲得了臺灣數百萬人的喜歡。他的口頭禪是『關於這個問題,以後我們會專門做一期影片為大家講解』」。郭煒也在影片中提到,老高過去曾說自己的月收入足以「買下5頭神戶牛」,因此推估老高的月收入應該是新台幣300萬元。而影片中也提到,老高的YouTuber身分是兼職,他本身還有其他正職工作。郭煒也用坊間的慣例「1000播放量可以換美金2元的收益」,粗暴的以10億播放量來計算的話,老高的收益高達2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576萬元)。而他為了證實自己的推論,找到一位與老高十分接近的創作者「Graham Stephan」來比較。由於Graham Stephan先前曾公布自己的總收入達到5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6億元),而Graham Stephan的總觀看數約為老高的三分之一,因此如果用此方式計算,再扣掉YouTuber的抽成的話,郭煒認為「預估3年總收入,大約在1000萬美元左右(約新台幣2.8億元)」。
Meta股價崩跌26.4%市值蒸發2千億美元 祖克伯怨:蘋果害我虧100億
Meta發布上季財報數據顯示,臉書全球每日活躍用戶從前一季的19.30億降至19.29億,為史上首次出現下滑。由於財報的不理想,Meta股價2日就暴跌26.4%,市值蒸發2千億美元,股價來到249.05美元。而這其中除了有供應鏈受阻、TikTok等對手的競爭導致外,另外Facebook執行長祖克伯也抱怨((Mark Zuckerberg)蘋果對隱私權設定的變更,也是讓Meta收益大減100億美元的原因。根據外媒報導指出,蘋果(Apple)iOS 14.5 作業系統正式上線後,同時上線了一套「App 追蹤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ATT)」的功能,這套功能讓許多廣告商叫苦連天,因為在這套功能的運作下,任何第三方軟體想要使用iOS設備的廣告辨識碼(IDFA),來以此追蹤用戶資料時,就必須要獲得用戶的同意,如果用戶拒絕,廣告商就不能使用IDFA資料。而身為全球大型廣告提供者的Facebook,自然也在這件事情上大受打擊,其實早在先前蘋果要推出該項功能時,Facebook執行長祖克伯就多次為此表示抗議,甚至大罵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偽善」,認為他揮舞隱私權大旗來影響廣告業務,根本不是誠心為了用戶隱私。事實上,在iOS 14.5版上線、ATT功能正式開始運作後,Meta、SnapChat、Twitter以及Youtube等各大社群公司的廣告營收大幅度縮減,粗估金額達到98.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758億元)。而在這次Meta的財報上也顯示,因為ATT的上線,讓Meta在2021年的廣告收益損失約100億美元。
在趙斗淳家門前直播3天 網紅自爆收入高達1700萬
南韓暴力性侵犯趙斗淳出獄回到京畿道安山市家中後,住家遭到不少網紅直播主包圍,不少人在現場叫囂、怒罵,甚至求網友斗內。而近日就有參與包圍趙斗淳住家的網紅自爆直播三天的收入,金額高達韓幣1700萬(折合新台幣約45萬元)。根據《新浪新聞》報導指出,近日有一位直播主以「公開這三天賺到的天價收入」為題上傳一段影片,在影片中,他透漏自己在12日至14日這三天,在趙斗淳的家門口進行3天的直播,當時最高收看人數甚至高達730萬人。而這三天的廣告收益高達韓幣1500萬元(折合新台幣約40萬元)、網友的斗內金額高達韓幣200萬元(折合新台幣約5萬元),總共收入是韓幣1700萬元。該名直播主表示,雖然自身行為沒有涉及違法,但已經造成當地居民的困擾,因此他宣稱會將這筆收入捐贈給安山的福祉機構。
入獄還是得賠錢!胡睿兒違約私接工作遭提告 結果出爐...判賠124萬
藝人林彩緹的前夫胡睿兒,近期因案入獄服刑。但近日卻傳出,他與Under Lover成員楊琳遭前東家提告違約,並且求償千萬賠償金。27日高等法院判決,維持一審原判,要求胡、楊二人必須賠償124萬元給前東家東聲唱片。根據《三立新聞》報導指出,東聲唱片認為,以「癡情玫瑰花」爆紅的Under Lover成員楊琳與胡睿兒,與公司簽約8年,卻發1張唱片就終止合約,之後更違約私接多場活動,因此向胡、楊二人提出求償千萬元的告訴。又因東聲唱片曾出資拍攝「癡情玫瑰花」的MV,因此要求兩人返還YouTube的廣告收益。法官解釋,胡、楊二人與東聲唱片的合約屬於混合性勞務契約,依照民法第549條規定,任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所以認定楊琳、胡睿兒與東聲唱片的解約是合法終止。終止後自行接洽活動、拒絕配合公司工作等行為,也沒有違約可言。但一審法官認為,由於東聲唱片擁有「癡情玫瑰花」全部著作財產權,MV又是由東聲唱片出資拍攝,該MV在YouTube上觀看破億,實際營收為新台幣124萬,但該筆收益卻是由胡、楊二人平分。因此判決胡楊二人必須賠償新台幣124萬給東聲唱片。後來東聲唱片不服判決提起上訴,27日二審高等法院宣判,維持一審判決,駁回東聲唱片的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