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住血線蟲
」 蛞蝓 蝸牛 寄生蟲 食安台東蝸牛小米粽導致3死!醫師揪疑點「不會這麼快」:應有其他原因
台東今日凌晨發生12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起因於83歲的劉姓老婦人在中秋節自製「小米蝸牛粽子」,眾人吃完後出現抽搐、嘔吐等症狀,送醫後3人不治。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蝸牛有許多寄生蟲,「可是寄生蟲感染一般也不會這麼快死亡,背後應該還有其他原因!極可能是心臟毒性或者神經毒性物質。」蘇一峰醫師對於台東食物中毒案件,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發表看法,「台東驚傳吃蝸牛小米粽,造成數人死亡多人病危」,他表示蝸牛有許多寄生蟲,包含惡名昭彰的廣東住血線蟲,會鑽到腦部與脊髓造成嚴重症狀,不過寄生蟲感染一般也不會這麼快死亡,他研判背後應該有其他原因,因患者死亡前有抽搐導致心跳停止,他猜測可能是「心臟毒性或者神經毒性物質」而導致。劉姓老婦人過世後,家屬不知情拿出剩下的「小米蝸牛粽子」給前來弔唁的親友吃,還煮了蝸牛湯、芋頭梗等食物,今日凌晨3時許,親友們開始陸續出現嘔吐、抽搐症狀甚至昏迷,相繼送醫,其中3人送醫搶救後宣告不治,另有4人命危、5人身體不適。警方追查後發現,小米粽內的蝸牛是部落一名李姓男子提供,李男供稱蝸牛是在農地中撿到的,目前已遭警方帶回釐清案情。北榮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接受《中時新聞網》採訪指出,食藥署已與他聯繫,據悉,當地在殺蝸牛時,會使用一種殺螺類的農藥「聚乙醛」,依先前發表的一篇研究,整理了15個因聚乙醛中毒的病人,其中有1人死亡,死者更是在毒發後2個小時就離世,病程非常快。楊振昌也猜想是否有可能用氰化物去毒殺蝸牛,但目前獲得的資訊不是很完整,北榮毒物科今日就會派人至台東,協助食藥署調查這起疑似集體中毒案。
台東部落「蝸牛小米粽」釀3死 金蘭醬油家族39年前誤信「可補身」…生吞大蝸牛險滅門
台東縣金峰鄉部落今(18)日凌晨傳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多人食用包有蝸牛的小米粽後,出現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狀,目前已造成至少12人中毒,其中3人不治身亡。不過,早在39年前,台灣也曾發生過類似案例,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一家人,誤信生吃蝸牛可補身,結果5人卻感染寄生蟲喪命,只有當時人在國外的小兒子倖存。據了解,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誤以為生吃非洲大蝸牛能補身,便在自家飼養非洲大蝸牛。1985年6月27日,一家5人生食非洲大蝸牛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而鍾秋桂夫婦、母親鍾林腰、長子鍾德富不幸身亡,次子鍾德尚則在臥床10多年後去世,只有當時人在國外的小兒子鍾德亨存活。衛福部疾管署曾在官網衛教,廣東住血線蟲感染人類的主要途徑,是經由食用未煮熟、受汙染、寄生之福壽螺,或是蝸牛、蛞蝓、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蝸牛之黏液)等所致,潛伏期約2至3天,最長可達47天。疾管署說明,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等症狀,感染的寄生蟲數量較多時,可能危及生命。而台灣早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廣東住血線蟲主要的感染源是食用沒煮熟的非洲大蝸牛,大部分感染者為孩童,但近十年來的散發病例報告,以外籍勞工食用未煮熟的螺類造成感染最為常見。疾管署也提醒,民眾請勿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螺類、蝸牛等,處理時也應戴手套、洗淨雙手,將砧板清洗乾淨,生食蔬菜、水果前亦務必徹底將其清洗乾淨,才可降低感染的風險。
誤食恐癱瘓、失明!活蛞蝓釀食安疑慮 營養師曝「5大預防重點」
近期有民眾在壽司店及火鍋店遇到餐點有「活蛞蝓」,引發不少網友疑慮。營養師指出,蛞蝓主要食用植物的嫩葉與嫩芽,常見在葉菜及瓜果類食材,而蝸牛、蛞蝓可能含有寄生蟲「廣東住血線蟲」,如果不小心誤食,嚴重感染恐導致癱瘓甚至危及生命。健康資訊網站「好食課」近日在臉書粉絲專業上發文,具體說明近日在壽司及火鍋店都傳出餐點發現活蛞蝓的問題。好食課指出,蛞蝓主要食用植物的嫩葉與嫩芽,常見於葉菜及瓜果類食材,如果清洗時未仔細檢查挑去,後續餐點處理又未發現即可能造成食安問題,此次兩起事件分別是於紅捲鬚生菜與白菜。好食課提醒,蝸牛、蛞蝓體內可能含有寄生蟲「廣東住血線蟲」,生食到受感染的蛞蝓或其黏液污染的食物,如果僅食入少量寄生蟲,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自行痊癒,多則可能危及性命。但若因寄生蟲侵入腦、脊髓而引發腦膜炎,此時就可能造成急劇性頭痛、發燒,甚至四肢偏癱、失明。好食課提醒,目前人類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主要途徑包含:蛞蝓、蝸牛、福壽螺、蝦、蟹、蛙類或食入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螺類之黏液)。因此只要做好以下5樣注意事項,即可避免受害。一、不要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宿主生物,如蝸牛、福壽螺、蛞蝓。二、.軟體及甲殼類動物應煮沸「3~5分鐘以上」再食用。三、餐廳有供應生食品,應將肉類冰凍於「-15℃」24小時以上可以殺死幼蟲。四、使用自來水徹底清洗乾淨葉菜類,尤其於大雨季過後須格外留意,若有疑似污染(如生菜上有爬行黏液)則不要吃五、勿直接接觸蝸牛、螺類及蛞蝓等。
又是蛞蝓!新莊火鍋店「活蟲蠕動爬行」 衛生局今派員稽查
日前台北市某壽司店、涮涮鍋的餐點先後出現蛞蝓,今(26日)又有民眾在新莊一間火鍋店的火鍋內,看見1條正在蠕動的活蛞蝓,令當事人無奈直呼「我們的食安真的是蛞蝓認證的」。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將派員稽查,若有違規會命限期改正,如屆期未改正,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該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指出,自己與姊姊到新莊新泰路上某連鎖火鍋店用餐,卻在點火剎那,發現姊姊的鍋內有條活蛞蝓在蠕動,店家接獲反映後立刻換鍋,但「姊姊吃得很害怕」,不過最後還是勇敢吃完了。這段插曲除讓原Po自嘲:「我們的食安是蛞蝓認證的。」衛生局也將調查該店是否有環節出現問題,新北市衛生局指出,今日即會派員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稽查,並針對作業環境、人員衛生及病媒防制加強查核,若有不符規定將依《食安法》第44條,命業者限期改正,若屆期仍未改善完成,可處6萬以上2億以下罰鍰。台北市知名連鎖壽司店京站店、某連鎖涮涮鍋內湖IKEA店,分別於18日及22日發生蛞蝓事件,如今新莊某連鎖火鍋店再爆發蛞蝓之亂,都讓不少民眾擔憂食安問題。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日前指出,蝸牛、蛞蝓體內常有廣東住寄生蟲,生食會遭感染,若腦部被寄生會產生腦膜炎、癲癇死亡,且目前無有效治療方式;加護醫學主治醫師陳志金也指出,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蛞蝓、蝸牛、福壽螺除會引起嗜酸性腦膜腦炎,其爬過的菜都可能有傳染風險。
壽司有活蛞蝓 「全球首例感染在台灣」食用可致命 衛生局揭稽查結果
有民眾日前到台北市某知名日本連鎖壽司店用餐,卻在花壽司上發現活蛞蝓,掀起食安疑慮。醫師指出,食用蝸牛、蛞蝓可能導致腦部遭寄生蟲感染,進而造成死亡,且全球第1例人類感染案例就發生在台灣,至今也無有效治療方式。衛生局今(19日)稽查後雖無發現病媒,但查出2缺失。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指出,蝸牛、蛞蝓體內常有廣東住寄生蟲,生食可被寄生蟲感染,一旦腦部遭寄生會產生腦膜炎、癲癇死亡,且目前無有效的治療方式;加護醫學主治醫師陳志金也指出,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蛞蝓、蝸牛、福壽螺除會引起嗜酸性腦膜腦炎,其爬過的菜都可能有傳染風險,絕不能生食蝸牛、螺類和蛞蝓,也別讓小孩接觸,以及一定要洗淨蔬果。台北市衛生局今天下午到該京站店稽查,確認產品責任險仍在有效期限內,作業場所、食材亦無病媒出沒或異物;業者也指針對供應商送來食材,還未做成產品會整批退回,若拆封發現有異,則會整批銷毀。但衛生局稽查發現分裝的甜醬未標示名稱、效期,送餐軌道下方也有不潔,已責令5月22日前改善,若未改善將依《食安法》開罰6萬到2億元。另外,全球首例感染案例發生在1945年,台南一名15歲日籍男孩的脊髓液中發現第5期幼蟲的幼成蟲;1980年代也發生一家5口食用生蝸牛,感染廣東住線蟲喪命事件。
連鎖壽司店爆「蛞蝓壽司」 衛福部示警:誤食嚴重恐致死
許多人都喜歡吃新鮮的生魚片、壽司,不過這美食也存在一些食用風險,像是寄生蟲、細菌感染、食物保存等。日前一名女網友就表示自己和老公去日本連鎖壽司店用餐時,發現最後一道菜時有蛞蝓,但跟店家反應後,對方卻僅有一名員工出來表示抱歉。該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以「這壽司真的新鮮過頭了」為題發文,表示「今天晚餐開心去吃合X壽司,吃到最後一道菜時發現有蛞蝓!當時點了花壽司,上菜之後我老公先吃一個,輪到我要拿第二個時,發現居然有活生生的蛞蝓」。隨後原PO也跟店家反應,但對方僅招待了一份甜點,原PO想請他們主管出來想談談,卻只有一位內場看起來像是資深員工的人出來表示抱歉,這狀況也讓原PO相當傻眼,決定將此事PO上網,「發這篇文想表達的只是前陣子食安的問題非常嚴重,是不是風頭過了,餐廳又開始沒那麼重視食安跟衛生?而且還是一間連鎖的日系公司,我老公已經吃了一個,希望他晚些時候不會怎麼樣⋯」。文章曝光後也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這食材新鮮到好像活的」、「主廚免費贈送一隻小蝸」、「太新鮮了,我不敢吃」、「店家用這東西給客人吃都不用負責任的嗎」、「直接公布名字可以嗎…讓店家正視問題也別連累其他連鎖壽司」、「如真誤食蛞蝓後的風險巨大,今年初就發生過類似食安問題」、「去年吃過一次,盤底很髒,還黏著店裡濕紙巾的包裝袋,很好奇他們是怎麼洗碗的」、「生吃菜蟲還沒關係,生吃蝸牛、蛞蝓真的會出人命,所以這個真的很大條」。事實上,衛福部曾指出,台灣早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廣東住血線蟲主要的感染源是食用未煮熟的非洲大蝸牛,大部分感染者為孩童,但近十年來的散發病例報告,以外籍勞工食用未煮熟之螺類(如福壽螺等)造成感染最為常見。衛福部說明食用未煮熟受汙染或寄生的福壽螺、蝸牛、蛞蝓、及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蝸牛之黏液)等所致,潛伏期約2至3天,最長可達47天。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等症狀。如果侵犯眼球,會造成視力受損。感染的寄生蟲數量較多時,可能危及生命。衛福部也提醒民眾,勿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螺類或蝸牛,處理時應戴手套並洗淨雙手(砧板亦需清洗),生食蔬菜水果前務必澈底清洗乾淨,以降低感染風險。
好市多沙拉「活蝸牛」爬呀爬 女子驚呼:懷疑生菜沒洗裝盒
不少人會去知名美市賣場買生菜沙拉,近日一名網友說,她一打開沙拉發現裡面有活蝸牛,「我懷疑Costco的生菜是不是根本就沒洗過就直接裝盒。」有網友直呼,「這在法國是高級料理欸。」原PO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二社》發文,「下午在Costco買的沙拉冰了一晚今早打開竟發現了不速之客,重點是還生龍活虎,這不禁讓我懷疑Costco的生菜是不是根本就沒洗過就直接裝盒。」從照片中可見,盒中有雞肉、小番茄跟生菜等,而一隻小蝸牛也在裡面,拿出來後牠還在桌面爬行,讓人看了害怕。蝸牛爬呀爬。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沙拉基本都會洗、次氯酸水洗過」、「傻傻的代表夠新鮮啊」、「蝸牛認證放心的吃吧」、「這在法國是高級料理欸」、「法式小螺佐生菜沙拉」、「有點驚悚」、「很新鮮喔」、「很新鮮啊我賣菜的朋友說的,洗洗就好」。疾管署說,廣東住血線蟲感染人類的主要途徑,是經由食用未煮熟受汙染/寄生之福壽螺、蝸牛或蛞蝓、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蝸牛之黏液)等所致,潛伏期約2~3天,最長可達47天。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疾管署提醒,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等症狀。如果侵犯眼球,會造成視力受損。感染的寄生蟲數量較多時,可能危及生命。
火鍋菜盤「爬出肥蛞蝓」她崩潰喊噁!網警告:恐引發腦膜炎
冬天是吃火鍋的熱門季節,冷冷的天氣配上暖呼呼的熱湯,讓人倍感幸福,不過就有一名網友抱怨,日前到台東一間知名連鎖火鍋店用餐時,先是上菜頻出狀況,再來是菜盤裡竟發現一隻「巨大肥蛞蝓」,讓他超級崩潰。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近日前往火鍋店用餐時,還沒點完餐服務生就急著離開,且餐點一直被遺漏,直到入內一個多小時後才「陸續上齊」,「整個無言,剛剛在前面反應的時候應該就要來對單了吧,過了一個小時後再來對單來得及嗎?從這過程中看得出來,非常不專業真的非常需要加強。」更誇張的是,原PO指出,妹妹的菜盤裡甚至爬出一隻活生生的巨大肥蛞蝓,向服務生反映竟被回覆,「可能是自己從菜裡面跑出來吧」,讓一行人瞬間沒胃口,「如果是小隻菜蟲就算了,大家都能體諒,但是是一隻洗菜、擺盤、上菜就能發現的大隻蛞蝓,卻沒任何一個人發現,認真懷疑是不是沒有在洗菜?」原PO無奈表示,雖然可以體諒過年期間會較忙碌,但該有的服務品質還是不可少,更何況是菜盤發現蛞蝓後,竟沒有任何相關人員前來關切及道歉,讓他十分不滿,「我敢說要是粗線條或者沒注意的人,肯定直接當香菇吃了。」貼文曝光後,引起大批網友留言表示,「我沒看到他在動的話 可能會把它當切過的香菇煮下去吃」、「嘔嘔嘔幸好有發現,不過長這樣的確是很像食材」、「目前看到最噁心,而且還是活的,拜託倒店」、「真的有夠扯,合理懷疑沒洗菜,不然那麼大隻怎麼會沒看到」、「這種店這也太沒衛生了吧,希望不要有更多人踩雷」、「蛞蝓這類的軟體動物,很有可能是廣東住血線蟲的宿主,單純碰到就可能感染,而造成腦膜炎了」。
下雨天返家 門框出現鞋子大的蝸牛
一位住在台東賴姓民眾日前返家時發現門框上出現一坨黑黑的東西在蠕動,定睛一看原來竟是一隻大蝸牛,賴男拿出尺來丈量,大蝸牛全長超過20公分,連手掌都不夠比,簡直像球鞋這麼大。賴姓民眾表示,6日台東傍晚就開始下雨,不少大小蝸牛在雨中「現形」溜達溜達,但是這一隻大蝸牛,體型碩大嚇壞了他。他說去年9月3日時,也發現過一隻一半手掌大小大蝸牛,懷疑是同一隻一直長到現在,拿尺測量時發現大蝸牛的殼超過15公分,全長超過20公分,目前打算讓它在車庫自由爬行,絕對不會拿來食用。超過男性手掌大小的蝸牛。民眾拿出尺測量蝸牛大小。「非洲大蝸牛」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俗名褐雲瑪瑙螺、菜螺等,臺灣在日治時期1932年,由臺北帝國大學日籍教授下條久馬一以食用因素擅自從新加坡將非洲大蝸牛引入臺灣,但由於缺乏計畫且繁殖力強而供過於求,臺灣全境均可發現其蹤跡,對臺灣生態環境破壞頗大。臺灣菜「炒螺肉」即是取食該物種,然而,處理蝸牛肉必須完全熟食,各種料理方式無論是快炒或烹煮,起碼要以攝氏70度以上及2、3分鐘以上的料理後,才可安心食用,否則可能因生食感染廣東住血線蟲,造成嗜伊紅性腦膜炎而危及生命 。